第一篇:新课程下中学英语课堂情境创设教学策略的论文
新课程标准是以学生的为本,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实践能力。英语情境教学的目的是倡导学生亲身体验参与,进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重视学生英语口语交际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把英语教学与教师设置的一些情境结合起来,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学习到活的语言,从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实现英语教学的目的。在我的英语课堂中,我创设了以下情境:问题型教学情境、仿真型教学情境、游戏型教学情境、想象型教学情境、引趣型教学情境。
一、创设问题型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孔子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所以,教师在导入新课中应巧妙地设置疑问、引起悬念,使学生刚开始就产生“释疑”的欲望。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没有问题就不会进行思维。教师要善于提出一系列新颖别致、妙趣横生、能唤起学生求知欲的问题,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探索新知识。教学实践证明,新奇巧妙的问题最能激发学生思考。如教学NSE新标准英语7B Module 9 Unit 2 时,学生们在“Did Goldilocks like the two big chairs? Which bed did Goldilocks like best? Why? Why was Baby Bear unhappy? Did the Bears notice Goldilocks at first?”等一系列的问题情境中互相探讨、积极思维、各抒己见,这样创设问题情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欲和创新思维。
二、创设仿真型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英语教学过程本来就是一个寓教于乐的语言交际活动过程,目前使用的新教材的编排也力图体现了这一特点。新教材以语言结构为主体,不但教学生语法结构,而且教学生如何使用语言,通过使用语言来学习语言,使外语教学过程成为语言交际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新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比如购物、旅游、吃饭等内容,让学生去做、去说、去表演,诱发学生的参与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设多种形式、多种目标的交流情境,以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例如,教学NSE新标准英语8A Module 8 Unit 1时,在巩固、保存阶段即Step 5 Consolidation部分的教学中,我将学生分成6人一组展开了小组合作活动。这是开展课堂互动的一个有效手段,小组活动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比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更有利于促进学习。在英语课上开展小组活动既能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又能活跃课堂气氛。在这里教师与学生一起创设问路和指路的情境:情境一,把课桌设置成东方宾馆、农工商超市等,把教室过道设计成魏塘镇主要街道如中山路、谈公路、解放路等;情境二,假设七年级新生家长来校报名,向你询问报名地点。这样的情境创设,既能使学生身临其境,人人进入角色进行语言实践,又培养了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三、创设游戏型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英语课堂教学中创设游戏情境能使学生达到乐、学、练的结合及思维与想象的发挥,用较短的时间达到最佳的效果,可以激发学习动机,发展多种能力,启发思维和想象力,对培养情感与个性都有很大的作用。例如教学NSE新标准英语7A Module 3 Unit 1时,对于“There be…”句型的教学,可让同学们根据各自的书包、文具盒和口袋里的物品进行互相提问猜测,猜错了就退出该游戏活动,要求速度快且准确率高。这样一下子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便掌握了这个句型。
四、创设想象型教学情境,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有研究认为:在人的生活中,有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的想象力,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一切可供想像的空间,挖掘发展想象力的因素,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根据教材的语言材料设置疑点,对课文内容进行再造想象,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思维。例如教学NSE新标准英语8A Module 1 Unit 2时,在Post瞨eading 教学部分可以通过问题“What is the most common/unusual/interesting hobby? What hobby would you like to have? ”让学生们进一步展开讨论,谈各自的爱好……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远大理想,而且丰富了他们的想象力,发展了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更对他们进行了思想道德教育,提高了个人素质。
五、创设引趣型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引趣”情境是理解主题内容所需要的,而学生现在又欠缺接近真实经验的情境。通过多媒体计算机精心设计的“引趣”情境,其生动形象的表演过程,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这是教学质量得以提高的源泉。例如在教学“现在进行时态”时,我通过形象的肢体语言和多媒体课件,通过运用动画的形式,展示了同学们正在进行的各项模拟活动和各种课外活动,如喝饮料、吃东西、画画、写字、打排球、踢足球、跑步、骑车、唱歌和做游戏等。学生们看到这些精彩的表演和画面之后兴致勃勃,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根据各种教学情境展开了师生和生生问答:“What are you doing now?I’m…What is he/she doing now?He’s/She’s…”大家纷纷举手,课堂气氛变得很活跃,语法难点迎刃而解。综上所述,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不仅能使语言教材变成活生生的言语,富有生活气息,使学生产生置身于英语世界的感觉,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积极地学习,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其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培养其各种思维能力,而且能够有效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语言信息输入,产生语言内化,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从而为学生的可持续性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第二篇:创设情境 激活英语课堂
创设情境,激活英语课堂
上海市进才实验小学林 燕
布鲁姆曾说:“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探索,学会学习,学会运用英语。所谓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遵循认知规律,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具体生动的场境,使抽象的语言形式变成生动具体的可视可切身感知语言的方法。
情境教学的理论根据来自于建构主义。教学设计、方法、策略,自始至终应围绕学生的学进行,这正反映了二期课改所倡导的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学生在自主中寻找学习的乐趣,在探究中提升学习的能力。
一、创设情境的1、创设情境是基于教学新模式的需要
实际教学中,英语小组活动盛行,合作教学备受青睐。情境教学除了与上述谈到的“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相一致外,也与上海二期课改所力挺的“自主、合作、探究”型教学模式相呼应,强调问题情景,突出学习过程,敦促主动建构知识与技能,提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学习语言角度来看,“自主、合作、探究”型教学模式可以突出让学生思考、习得、认知、探索、体验等活动,主要体现在学生间的对子活动、小组活动之中,而教师的讲解、辅导、评价等常常于这些活动之后来体现,教师不会喧宾夺主。
2、创设情境基于语言学习的本质需要
学习语言的最好办法,莫过于置身于语言的环境之中。而情境教学就是倡导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弥补我们缺乏语言环境的不足。英语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教师可以用语言、教具及各种教辅设备,为学生营造一个融视、听、说于一体的语言环境,使学生有如身临其境,有利于调动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加深对学习对象、课文内容的理解,完成对知识的掌握。
3、创设情境基于学生学习心理的需要
大家对学习者的心理因素对学习的影响不会陌生,积极的和消极的会产生极大的差别。因此,我们都会说教学要做到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才会发挥最大的效益。而情境教学恰恰有利于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提高积极性和主动性,学到的知识技能也易巩固。
4、创设情境基于教材设计的需要
以牛津教材为例,外表图文并茂,编排连贯一体,设计巧妙有趣,内容丰富多彩,情节真实生动,拥有各类配套的音像制品和丰富多彩的课件,都极大反映出了实现有效教学需要形象直观生动具体,需要情境,这样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理解教材的能力,有利于获得语言的技能。
优质的英语课堂不能单以教师传授给学生有效信息的多少来衡量,还要注重学生信息
内化及运用能力的大小。单纯直接的课堂教学乏味无趣,容易使学生感到压抑,产生心理疲劳,阻碍学生对语言信息的内化。因此,教师要创设轻松活泼的教学情境,在情境中呈现新内容,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自然地实现语言的感知、理解、内化、运用,并能因材施教,开发学生学习潜能,使其获取成功的体验。
二、创设情境的具体做法
(一)以精彩的导语,引入情境
精彩有趣的课堂导语不仅能给学生带来亲切、新鲜的感受, 还能诱发学生主动探索和参与的愿望, 使学生进入“要学”的最佳状态。课前, 可根据教学内容, 由教师用学生听得懂和大致听得懂的英语讲一个幽默笑话、一则谚语, 或由学生进行三分钟英语会话、自由演讲、自由谈, 或集体唱一首英语歌曲, 从而活跃气氛, 激发学生兴趣。而教师热情饱满的情感则是学生信心力量的所在。课堂上师生间的交流既是知识的交流, 也是情感的交流, 教师的一颦一笑都传递着一定的情感。课前, 教师就应调节好自己的情绪, 以一种和蔼可亲的态度对待学生,用轻松活泼的语调感染学生。一次轻抚学生头, 勾勾手指头, 击掌鼓励一下, 都会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 从而迸发学好英语的热情和信心, 为创设情境铺好道路。
(二)利用直观教具, 虚拟情境
我们可以利用实物教学挂图, 或自己动手绘制的图片进行教学。利用挂图, 形象直观, 能帮助学生加强记忆, 引导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 让学生利用图中的情景进行综合练习。如在教学问路和指路的时候, 老师根据教学挂图, 用教棒一边沿着不同的路线指引着, 一边用英语介绍, 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马上就调动起来了。而简笔画(the stick figure)在教学过程中有着独特的信息沟通作用, 寥寥数笔就能表现出丰富的语言信息和概念。教师可以用粉笔将英语词汇、句型、课文中的事物、现象及其过程,以简练的笔法在黑板上边讲边绘。心理学实验证明: 简笔画能使英语单词与实物之间建立联系, 有利于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同时利用一连串的简笔画, 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 编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 可使学生不拘泥于课本, 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
(三)引入竞争机制,强化情境
在英语课堂中引入竞争机制,营造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掘学习潜能,提高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思维水平,使学生体验到竞争成功的喜悦。可以在课堂上采用比分制,开展学生个人争优和小组比赛争胜的教学形式,如在练习I ’d like……句型中,在小组内展开竞赛,比一比谁会的多。学生就会争抢地说:I ’dlike some eggs.I ’dlike some milk ……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情绪饱满,团队合作精神得以增强。更重要的是给学习优秀的学生创造了表现的机会,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铺垫了台阶,增强了他们的学习信心和动力,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通过师生共演, 直现情境。
学生学英语主要是在英语课上, 缺少应用英语环境和场所。我们应广泛联系教材、学生
生活, 把现实的整个教学环境, 组合成一个大的场景, 为学生提供表演操练的机会。如:让学生充当角色,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这句话用在新目标英语教学中恰如其分。如我在开学第一天我们互相认识时:Hello, I’m Rose.Are you Jane?时,首先,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下自己,并演示,然后让学生逐个向老师自我介绍,并问好。I’m B,Are you A? Nice to meet you.Nice to meet you too.Welcome to China.(说后面名时可以相互握手,相互拥抱)。然后同学之间互相自我介绍表演,这样的教学方法,一方面学生锻炼了口语,培养了胆量,从而获取了知识,提高了素质;另一方面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在做中学,在学中做。通过表演使学生学用结合, 在情境中学会语言、学会交流, 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情境教学既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 又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 引发了学生的智慧火花。教学中一旦出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局面, 课堂教学就会形成很强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但是情境教学过程也应注意情境要从实际出发,叫学生带实物要遵循学生的自有、自愿的原则。情境要以教材内容为依据,创设情境一定要紧扣教材,做到难易适中,长短恰当,要尽力让学生的参与面大。教师要组织好课堂教学,要让有学生操练句型,就要有观众在听,达到大家学,大家有所获的目的。情境教学要有创意,寓于启发,不能一个游戏多次出现。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新颖奇特的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探究知识的欲望。如果创设的情境让学无动于衷,习以为常,则很难达到预期目的。
创设多样情境, 保持学习兴趣为了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 精心设计教学程序, 精心选择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要为教学服务。我们在处理重难点时,细而又细。尽量使语言有感染力和艺术性,这也是一种情境。没有语言的诠释,动画将失去情感,情境将失去灵魂。所以,开头的导入、中间的点评与过渡,结尾的总结与展望,语言的设计都要恰到好处。从而使学生始终保持极大的兴趣,高涨的情绪,保证了教学效果。
总之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创设一定的语言情景,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增强英语环境氛围,使得学生宛若置身与一种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能很好地活跃课堂气氛,能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用英语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就会无拘无束的使用语言,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就能逐步的得到提高。在创设语言情景中组织学生进行听说训练,学生会感到所学英语的重要性和真实性,对语言的感觉和理解便会更加深刻,这样通过合理的情景创设,英语课堂的魅力也大大提升了。
第三篇: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情境创设策略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情境创设策略研究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教师教学的主要作用不在于讲授,解释或者传递数学知识。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应想方没法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乐于探索的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探索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学习效率。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呢?
一、从实际生活,特别是学生自身生活实际中创设情境
我国的数学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于数学与实际的联系未给予充分的重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意义不明确,觉得数学没什么用,学习数学枯燥、乏味。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力求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实际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观察,利用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来创设情境。
例如:在“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的教学中,可利用以下实际问题来创设情境。
问题1:用一个有毛病的天平(天平的两臂之长略有差异,其它因素忽略)来称物体的质量,有学生说只要把物体放左右盘中各称量一次,再把所得结果相加除以2即可得到物体的质量,你认为可行吗?
问题2:在指数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感受指数增长速度时,如果仅提问:“
有多大?”学生可能漠不关心——其思维没有进入数学学习的情境。如果换用一种学生熟悉的语言进行设问:“某人听到一则谣言后1小时内传给2人,此2人在1小时内每人又分别传给另外2个人,……如此下去,一昼夜能传遍一个多少人口的城市——十万、百万甚至更多?”,那么学生的直观判断和实际的计算结果间的巨大反差会使学生对指数增长速度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问题3:用一张长80cm,宽50cm的长方形铁皮,做一只无盖长方形铁皮盒(焊接厚度与损耗不计),这只铁皮盒尽可能大的体积是多少? 用学生自身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不仅可以让学生认识数字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产生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而且所设置的情境与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所以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探索热情空前高涨。
二、用类比猜想创设学习情境
类比、猜想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学生在学习旧知识的过程中,会对知识的联系产生类比联想,并提出质疑,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进行类比、猜想,可以激发学生创造的思维火花,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问题1:勾股定理大家都很熟悉,当一个三角形ABC的三边之长是a,b,c满足时,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如果让指数作一些变化:如2→n,即会是什么样呢?
教师明确指出需要思考的问题,但结论留给学生自已去猜想、探求。学生首先会尝试着从具体的几个例子出发,如n=3,n=4,验证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通过同学间的相互交流,很自然会猜想
(n>2)时,三角形会是锐角三角形,并着手去考虑如何去证明这个
时,情况猜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而不是直接给学生结论,创设一种学生愿意主动去经 1 历的活动,激发探索热情,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猜想验证,这种自主发现式活动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再创造”的过程,这种学习方式不仅使学生获得的知识理解得更深刻,而且培养了数学探究能力。.在立体几何的教学中可以经常利用类比平面几何来创设情境,引导探究。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说过:“求解立体几何问题往往有赖于平面几何的类比。”
例如在“正四面体的性质”一课中,教师可以这样创设情境:“正三角形内任一点到各边的距离之和为常数”,那么在空间中有没有类似的命题呢?若有,你能给出证明吗?
在二面角与平面角,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图象与性质,空间向量与平面向量的学习中都可以进行类比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三、从趣味历史典故、数学文化中创设情境。
数学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程应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中国5000多年的文明史,给我们留下了无数宝贵的数学文化遗产,好好利用,可以为我们的数学教学增光添彩。如:在学习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时,可以给学生讲述阿凡提和国王下棋的历史故事。下棋前,阿凡提说如果我赢了,就赏给我第一个格子放一个麦粒,第二个格子放2个麦粒,第三个格子放4个麦粒,第四个格子放8个麦粒,依此类推……国王一笑,根本不放在眼里,但最后的结果呢,国王根本拿不出这么多的麦粒来,这是为什么呢?
又如:在学习“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时,可以创设如下情境:三个臭皮匠VS诸葛亮,到底谁更厉害?已知诸葛亮解出问题的概率是0.8,臭皮匠老大解出问题的概率是0.5,臭皮匠老二解出问题的概率是0.45,臭皮匠老三解出问题的概率是0.4,且每个人都是独立解题,那么三个臭皮匠中至少有一人解出问题的概率与诸葛亮解出问题的概率相比,哪个更大呢?
这些数学的历史典故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了他们的探索热情,更进一步了解数学的文化价值。
四、从数学实验、信息技术中创设情境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数学实验是指实验者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在典型的实验环境中或特定的实验条件下所进行的一种数学探索活动。在数学实验中创设教学情境,可使学生体验、感受“做”数学的乐趣,培养合作交流能力。
例如: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的引入中,教师可让每个学生准备一块三角形纸片,过顶点A翻折该纸片得到折痕AD,请同学们研究:如何来翻折纸片,才能使折痕AD与桌面垂直呢?学生通过自已动手操作,体会做数学的乐趣,并通过自已的实验直观地自已“发现”了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其对定理的理解会比老师直接给出深刻得多。
又如,在“数学归纳法”一节,教师可在课前准备道具(如20个烟盒),在课堂上请学生一起来做“多米诺骨牌”游戏,使学生很形象地理解了数学归纳法的定义和本质。数学实验还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用多媒体计算机等来进行数学的探究实验,如在椭圆的教学中,不仅可以用教材介绍的实验,利用线和固定的两个钉子来画椭圆,还可以用几何画板来进行实验探究。
打开几何画板,作长为2a的线段AB,以F1为圆心,AB为半径作圆,并在该圆上任取一点为P;以F1为圆心,2c(c 让学生自已亲自动手进行实验,体会图形中的几何关系,教师不断引导学生改变图形中的几何量,如改变图形中2a及2c的大小,点F1和F2的位置,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发现,猜想验证,真正在“做数学”中理解数学。 在新课程背景下,创设好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激发探索的热情,改善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主动地学习。当然,如何创设一个好的教学情境有很多办法,上述提到的只是笔者最常用的几种方法。在教学中要创设一个好的情境应该要注意几个原则。首先,情境设置要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应为内容服务。同时,创设情境应尽量新颖,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枯燥乏味。其三,创设的情境要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在“做数学”中“发现”数学,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另外,创设的情境应注意关注学生的实际和“最近发展区”,不要好高骛远,学生“跳一跳”要能够够得着。 创设情境,让语文课“化蝶飞” ——浅谈情境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沧县杜生镇史楼中学王香菊 [摘要]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初中阶段)在阅读方面对学生提出了这样的一项目标: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能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可见,新课程标准把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提到了至关重要的位置。本文着重结合阅读和写作这两个方面的实例来探讨情境在中学语文教学对促成学生情感体验生成、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作用。 [关键词]情境情感体验审美移情教学效果 一、提出 法国雕塑家罗丹曾在遗嘱中讲:“艺术就是感情。”①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②感情是教学艺术生命中流动的血液,没有贯注感情的教学就如同纸花一样,是艺术的赝品,是虚伪的,没有生命力的。“感人心者,莫先乎情。”③教学首先要求教师的感情投入,具备一定程度的审美观念、情趣和能力。诚如古罗马诗人贺拉斯所言:“你自己先要笑,才能引起别人脸上的笑。同样,你自己得哭,才能在别人引起哭的反应。”④“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⑤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特殊的审美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教材中文质兼美,诗情画意的散文、情景交融的诗歌、引人入胜的小说,其字里行间汩汩流淌着作者情感的清泉。教师只有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激起学生情感审美的内心体验,使其深有同感,产生心理和情感的共鸣,才能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而这无疑要求教师要具有较高的美学修养,从课文内容出发,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搭起学生和教材、学生和作者之间情感交流的桥梁,传之以情,以情激情,让学生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完成对教材的审美移情过程,从而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对教材文本的独特情感体验,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陶冶情操,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二、运用 那么,如何才能发挥好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效应,激活课堂,营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呢?本文拟结合自己的阅读教学实践来谈谈情境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在阅读教学方面,按新课的教学程序,我主要安排了以下几个情境教学的步骤。 (一)、导入情境 渲染气氛。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认为,教师对学生不仅具有主导作用,而且还有情感的感染作用。新课的导语设计起着诱发学生学习兴趣乃至情感的作用。那充满激情的带有特定情境预设的导语极易把学生引入将要学习的文本情境,使之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教学《散步》一课时,首先播放了阎维文演唱的《母亲》。当著名歌唱家阎维文饱含深情的歌声在耳畔响起时,师生们的心都被深深打动了,许多人的眼角都闪现着泪花,大家不约而同地都跟唱起来,课堂气氛马上活跃了起来,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如火炬,一下子就被点燃了。在执教《黄河颂》一课时,我激情满怀地作了如下导入:“同学们,你们看过黄河、到过黄河吗?从古至今,漫长的黄河沿岸留下了无数文人墨客的足迹,还有那带不走的千古吟咏和绝唱。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到的《黄河颂》,诗人更是独具匠心地把时代和历史的背景与黄河内在的精神底蕴紧密结合起来了,面对黄河,诗人唱出了抗战烽火连天时期的时代最强音: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你孕育了悠久灿烂的华夏文明;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母亲,你哺育了无数像你一样的炎黄子孙;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你代表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困苦危难之际,水深火热之时,是你的一声怒吼,唤起了华夏儿女抗争的不屈信念;是你的磅礴气势,延阻了日寇妄想迅速入侵的铁蹄。是你,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是你,让我们为自己身为炎黄子孙而骄傲自豪。”如此富有激情的语言渲染,极具感染力,很快就把学生的感情凝聚到诗人赞颂黄河这一热烈而深沉的特定情境中,为课堂教学做好了感情上的蓄势和铺垫。 (二)、演绎情境体会真情。新课标人教版的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较紧密,又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和表演性,针对这样的课文,我便及时转换角色,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采取指导学生自编自演课本剧的形式,让学生在编和演中学、在学中编和演。而对一些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或者说学生没有过课文中提供的类似情感体验的课文,我则是旁征博引,采用讲故事、谈体会的形式来加深学生的印象,促进其情感体验的形成。如教《变色龙》一文,我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分角色朗读,从而体会不同人物的不同心理,在分角色朗读结束后,又分别让他们及其他同学对他们所扮演的人物进行评价。这样一来,学生对奥楚蔑洛夫的见风使舵、反复无常、趋炎附势就有了深刻的印象。在教《范进中举》一文时,我让学生按合作小组进行了课本剧表演,然后由评委亮分,点评,再组织大家讨论“范进中举后为何会发疯?这一事件有没有典型意义?范进中举前后众人为何态度迥异?”,就自然水到渠成了。在教《卜算子/咏梅》时,我让学生自己动手为词作配上插图,在配图的过程中,学生对“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傲霜斗雪、凌寒怒放的梅花形象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样的课上下来,不仅契合了新课标的要求,而且收到了比预期的还要好的教学效果。 (三)、回放情境深化体验。在学生获得对课文中的人和事的初步情感体验的基础上,从教学的三个维度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出发,我及时地组织学生回顾课文情境,采取谈感受、说体会的方式来深化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使其能从课文中获得自己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有益看法和启示。如在教学《丑小鸭》这篇童话的时候,在充分挖掘了推动丑小鸭不断流浪不断奋斗直至成功的情感和心理的内驱因素、学生对丑小鸭及其心灵的奋斗史有了初步的情感体验后,我及时而又巧妙地为学生和丑小鸭之间搭建了一个对话交流的平台:以“丑小鸭,我想对你说______”为题,让学生说出自己心中的感受和体会。我话音刚落,学生的手就齐刷刷地举起了一大片。我面带微笑地示意学生一一发言,并在学生发言的间隙不失时机地加上一两句自己的点评,在这样的特定情境中,学生也不时为他人精彩的发言而自发鼓掌,在轻松愉快的师生互动气氛中,学生对课文的情感体验又进一步地深化了。 三、结语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⑥情境教学法充分调动、挖掘和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用于漪老前辈的话来说就是:“传之以情,以情激情”⑦,在这样一个情感的互动和体验过程中,完成对课文的情感审美和情感接受,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世界。 诚然,情境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可以尝试和运用,但情境的设计还得从教材和新课标的角度出发,从学生角度去考虑,以课堂效果为准绳,做到因文而异、因生而异,既重形式,更重实效。而这,正是需要我们努力去探索和研究并把其成果上升到理论和教学规律高度的工作。 参考文献: ①转引自 中国艺术网《荀派艺术》 作者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周志强 ②《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年版第377页 ③转引自 中国艺术网《荀派艺术》 作者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周志强 ④贺拉斯《诗艺》 杨周翰 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⑤刘勰《文心雕龙·神思》转引自国学网《集部·文心雕龙知音第四十八 》 ⑥转引自芜糊教育信息网《应重视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作者林良义 ⑦转引自三槐居语文网《让课堂充满激情》作者谢鹏英 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之创设问题情境 关键词:创设 情境 条件 价值 种类 误区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学习动机理论者认为:在现实的生活学习活动中,当遇到那些“半生不熟”、“似懂非懂”、“似会非会”的东西时,学生们才会感兴趣而迫切希望掌握它。因而在引入新课,问题展示时,如何一下子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将其吸引过来,就是我要说到的创设问题情境。 一、创设问题情境的条件 创设恰当的适合当堂教学内容的问题情境,就必须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深挖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还必须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的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 二、创设问题情境的价值 1、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需要。把学生引入到身临其境中,自然生发学习需求; 2、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让学生在经历和体验中学习数学,而不是直接获得结论; 3、帮助学生有效解决问题。创设情境来沟通知识点的联系,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科学地思考问题,寻找解题途径; 4、促进情感与态度的发展。避免传统数学教学中只重知识技能,不重学生人文精神的滋养。 三、创设问题情境的种类 要创设恰如其分的问题情境,我认为分四种: 1、故事化情境 案例:在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中,以小马和老牛的一段对话来引导学生怎样列出二元一次方程。我以ppt的形式来演示,它即形象又生动,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了。 2、生活化情境 案例:在九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一节《二次函数所描述的关系》中,我以农民在采摘橙子的图片做引导,再以一个玩笑似地铺天盖地的橙子图片问学生想将来成为老板吗?那就找出题中所包含的等量关系,学生其乐融融地解开了。 3、问题化情境 案例:在九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三节中,引用当地有名的古塔,以及东方明珠塔来让学生测量它们的高度,一开始,学生抓耳挠腮,欲罢不能,但又跃跃欲试,通过尝试也会了。 4、资料化情境 案例:在八年级下册一次函数的应用中,以一组极为震撼的河床干涸的图片,即引来了学生情感的关注,又引来了学生对一次函数的的应用,从而达到较好的课堂效果。 四、创设问题情境的误区 在新课程理念下,情境创设因而成为了新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领域内的一个热门话题,这就造成了有些老师走进了误区,过于注重教学的情境化,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全然不顾是否脱离了教学,能否收到好的教学效果。目前,在情境创设方面主要存在这几个方面的问题。 1、情境创设有始无终 案例:有位老师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喜欢”,“那老师就来给你们讲个故事……”,“故事讲完了,我们来研究故事里的数学问题”。学生们刚刚听到的故事的热情一下子就给这可恶的“数学问题”浇灭了。 2、情境创设主题不明确 案例:在九年级下册第三章第六节《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一节中,有位老师以太阳和月亮来打比方,好像学生难以接受。 3、情境创设没有科学性 案例:在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4节《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打折销售》一节中,有位老师是这样导入的:老师这件衣服原价200元,实际上只花了160元,大家说说这是为什么? 4、情境创设不符合实际,也忽视了学生的年龄段特点 案例:在讲到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第5节《为什么是0.618》时,有位老师是这样引入的:现在流行以帅哥靓妹来形容一个人长得好看,为什么呢?答案是人的眼睛如果处于黄金分割点上是就好看。这本也无可厚非,但接着又说到为什么女同胞总喜欢穿高跟鞋,也是因为当人的下身与全长的比构成黄金分割时,就显得苗条。结果,很多初三女生穿起来了高跟鞋。其实老师若再提醒一句,你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现在穿会影响骨骼的发育生长,会变成畸形,相信她们女生就不会再去要爱美了吧。 总之,创设行之有效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而且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知识的技能,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兴趣。第四篇:创设情境论文
第五篇: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之创设问题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