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没脾气才会有教育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没脾气才会有教育
七年级1班 傅靖淇家长
很荣幸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尹建莉老师的《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这本书,今天我主要和大家一起分享这本书的第五章,完善家长自身。书中传达的有心无痕的教育理念,让我感受很深,字里行间流露出教育的美丽和质朴,再次让我接受了心灵的洗礼。在孩子的教育上只有我们不断加强自我教育能力,才能为孩子提供更宽松、愉快、深入的教育方式。结合我的实际,浅谈一下我读完这本书的几点感受。
第一,没脾气才会有教育。尹老师提到家长脾气大造成的后果是什么。轻度后果,孩子逆反、消沉、多疑。中度后果,孩子成年后脾气暴躁,爱抱怨或抬杠、为人苛刻。重度后果,严重抑郁症、性变态、神经病人格。大部分家长都会对自己的脾气克制,可遇到对孩子的期望不能满足时,脾气自然就控制不住。
在这里我与大家分享一下孩子在期中考试前的那次挑衅。在期中考试前地理老师布置了一套地理试题,晚上10点多钟老师把答案发到了家长群里,这时我已经陪女儿睡下,看到答案我还是不放心,不知道儿子作业写完了吗?我悄悄的起来想去看一下,到儿子门口时发现他屋里有亮光,我就进去看一下。可推门进去儿子已经睡下,亮光也不见了,我下意识的感觉到儿子在玩手机,这时我快速的找手机,发现他的手机没在桌子上放,这时我问孩子的爸爸拿儿子手机了吗?他说没有,我又一次返回儿子房间,开始在他学习桌上找手机。他如果是刚才在玩手机,不用说他一定等不到我问他他就会问我。这时儿子装做刚睡醒的样子问我怎么了,我说找手机,他就要从床上起来帮我找,我立刻阻止,你躺下不许起来,这时我继续在学习桌上找,看儿子准备怎么办。不出我所料,这小子立马把手机蹬到了他脚头,装着一脸无辜的样子,我到他床边拿起手机就坐到了他的学习桌前,检查今天的作业。我相信所有的家长和我一样,还有两天就要考试了,是绝对不会让孩子半夜玩手机的。可这时我要大发脾气会达到什么效果呢?考前绝对不能影响学习的情绪,要让儿子心服口服的认识到错误。我利用没发脾气才会有教育的方法让自己静下心来,一项一项检查作业。这时孩子的爸爸也起来了,坐到我的旁边。看我在给儿子改作业。孩子的爸爸立刻替儿子解释“作业写完了,他太瞌睡了,说好明天早上起来对改”.我没有说话,继续改着儿子的每一道题。更可气的事情发生了,地理试题选择21道,只对第一道,后面全错,填空没写,图题没写。这时孩子爸爸脸色已经变了,恨不得把儿子从床上揪起来,我把错题看了一遍,又可气又可笑。这小子不是不会是耍小聪明了,题都没看直接胡写的。拿第三题来说,非洲居住的什么人口最多。白种、黑种、黄种,他选白种人。孩子有他的目的,作业写不完没法玩手机,父亲检查还要应付,这是最快的方法。我换一种方式考虑这件事情,证明儿子比他爸聪明,不要发脾气。我回头看了一下躺在床上装睡的儿子,对着儿子和他爸说了一句“明天早上5点半起来重学,现在睡觉”.我拿着儿子的手机回到我的房间查看手机记录,发现儿子已经看小说上瘾了,看网络小说已经看了一千多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早上五点半全家准时起床,儿子认真的学习,孩子爸爸有效的陪伴,()在期中考试前进行了有效的复习,期中考试考了527分,年级第12名。这次经历让我看到克制脾气的成果,现在无论遇到任何自己不满意的事情,我努力的约束自己,发脾气越来越少,脾气越来越小,很多事情如果放在以前,一定会觉得不可容忍,非得暴怒一场不可,现在却发现所有的事情都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发火并没有那么难,而孩子也变得越来越懂事。
二、母爱是个逐渐分离的过程
最美的往往是最简单的,爱是一门艺术,让我们拥有一颗平常心,信任孩子,修炼自己,强烈的母爱不是对孩子恒久的占有,而是一场得体的退出,母爱的第一个任务是和孩子亲密,呵护孩子成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扮演孩子的律师,而不是法官。有自尊的父母不会刻意去抓孩子的什么把柄,他要呵护孩子的面子,营造合理的距离,开始得体的分离。所谓“分离”并不是慢慢放弃对孩子的关爱,而是慢慢调整关爱的方式。
作为母亲的我,总是想教孩子这个,指导那个,殊不知孩子有无限的可能。如果操作不当,孩子终生在我划定的圈圈里打转,无法发展。在这里我非常感谢班主任杨老师,进入初中,七一班的规矩,每天抄作业本写感想,孩子的感想,家长的感想,老师的评语。说起来简单,坚持下来不容易。这样坚持下来,我放开了约束孩子自由的手,建立了与孩子老师沟通的桥梁,从感想本建立的那天起,我会利用提问的方式和孩子一步步的沟通,用正面思维给孩子正面暗示,从老师的评语中发现孩子的不足,正确引导。做为一位强势的母亲,我习惯把自己的功能扩大化,不习惯听到一些不服从我决定的行为和语言,从母爱是个逐渐分离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的问题,我是一位越界的母亲,对儿子极度的关心反而让儿子有了负担,在学习,生活中,事无巨细地关心,儿子无论什么事我总是冲在他前面,那些他该做的,该学着做的我全部包办,而这种行为没让他更自信,有一天在和儿子的沟通中,儿子含着泪告诉我,妈,我想靠我自己,不想让别的同学朋友谈论起来就是你还不是靠你妈,才会怎么样,我想靠我自己的努力。我才认识到成长和分离是对同一件事情的主次描述,成长说的是孩子的变化,分离说的是围绕这种变化父母所做的角色重要性的调整,对孩子生活的参与程度逐步递减,角色范围一点点缩小,这样才能给孩子的生活腾挪出空间。而做为母亲,我有太多的不放心,今天儿子作业写完了吗?水喝够了吗?该背会的知识点背会了吗?总想全部给他过一遍,我调整了自己,放手让父亲陪他,我慢慢退出对儿子的掌握,心里总还是没底,这时我最大的安慰就是看感想本,了解儿子的想法,了解儿子在学校的情况,学会逐渐放手。
最美的往往是最简单的,我们只需要拥有一颗平常心信任孩子,修炼自己,孩子有无限的人生可能,祝福每个孩子都生活在爱和自由之中。
第二篇:《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心得
每一个喜爱文字的人,都会跟书籍有着一段或深或浅的缘分。一次偶然的机会有人向我推荐了尹建莉老师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就马上在当当网上买了一本,还配套买了本《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完第一本之后,让我受益匪浅,马上又开始了第二本的阅读。这本《最美的教育最简单》,她的角色从家长完全进入到了研究者的身份中,写作更进一步地从个体经验进入到群体经验,从经验理性进入到学术理性,从个案思考进入到更广泛社会教育问题的关注。尹老师的书,用平实的语言叙述,阐释自己的观点,佐以例证。那笔调,就如她坐在你的面前,有条不紊,娓娓道来,和风细雨,浸入心脾。之所以如水的语言能震慑人心,就在于有理不在高声。
整本书彰显的是尹老师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专业知识素养。关于教育学、心理学,关于人性的种种理论,定然深植于老师的内心并已然与老师融为一体。教育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成长过程中的细枝末节,尹老师都能从人性发展的角度,站在一定高度适时适度地引导其发挥最大潜能,让事物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
在老子的《道德经》中,老子曰“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在本书前言”生命中最美的馈赠“中,作者也提了家庭教育的三宝:“一曰阅读,二曰自由,三曰良好表率。”阅读不仅可以发展孩子智力,还可以塑造心理品质,潜移默化地让孩子走向优秀;自由意味着给孩子三权:“选择权、尝试权、犯错误权。”一个首先是自由的人,才可能成为一个自觉的人;良好表率是给孩子最直接最有效的教材,以身作则,孩子最好的榜样!
在每个人的生命成长中,没有比家长更重要的老师!
一个缺少尝试、不犯错误的童年是恐怖的,它并非意味着孩子的未来会生活得更正确、更好。也许恰恰相反,由于没有童年探索的铺垫,他的认知基础反而很薄,在未来,她将要花更多的力气,付出更多去辨识世界,适应生活。
教育并不是单纯的规范和监督,其实”放纵“也是一种教育,是一种形式消极、意义却积极的教育,在这种”纵容“下,孩子可能损坏一些东西,可能制造更多的家务,甚至可能受点小伤,而事实上,她正是走在教育的轨道上。
给孩子一面涂鸦墙,是一种教育理念,目的是尽可能让孩子有无拘无束的童年,理解孩子的尝试需求,尽可能为他们提供尝试机会,给他们一份自信快乐的思维方式,使他们的天赋和潜能在日后成长中充分发挥出来。
“给孩子一面涂鸦墙”确实是一种教育理念,表面上来看,让孩子涂鸦,并欣赏她的作品,只是生活中父母对孩子一种接受和欣赏的行为,但透过父母的这种行为,我们可以更深刻地感受到,家庭中父母和孩子地位的平等性。父母对孩子有足够多的尊重、宽容,更多的爱!父母以孩子的乐为乐,不以己之乐为乐,并能以欣赏的眼光对待孩子。
在生活中,我们确实会处处规范孩子的行为,这就是自己所谓的教育,但是规矩太多,要求太多,确实会让孩子谨小慎微,放不开手脚,尤其是我们中国的家庭,因为国情和传统文化的种种因素,再加上我们对孩子的不放心,所以很容易把握不好这个尺度。像我自己,也走入这个误区,过于关注学生,不准他们干这干那,希望他们怎样怎样。在学校里,自己就是权威,没有把他们当一个自由的人看待,经常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塑造他们,从外部强化他们的一些行为习惯。结果,现在他们做事情 放不开手脚,比较在乎外界评价,表现不够大胆。现在想来,自己要么对他们限制太多,要么包容不够,很多做法 都是欠妥的。
给孩子一面涂鸦墙,意味着给孩子更多的自由,更多的包容,更多的尊重,让孩子有各种尝试的经历,即使是反常规的,只要不伤害别人,又有何妨?
最近喜欢这样的两段话: 1.解决所有问题,唯一可行道路是修行和改变自己。当我们有了内在的智慧和力量,空间增大了,孩子自然而然也会受到我们的影响,走向更适合他们的人生道路。2.为什么生孩子?最美的答案。
为了参与一个生命的成长,不用替我争门面,不用为我传宗接代,更不用帮我养我。我只要这个生命存在,在这美丽的世界走一遭,让我有机会和她同行一段。
对待自己的孩子如此,对待学校的孩子们要更加有对有足够多的尊重、宽容,更多的爱!所幸,我遇到了《最美的教育最简单》!我一定会不断的阅读、反思,更快的成长!
袁园
第三篇:最美最简单的教育读后感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后感
因为《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一本书认识了尹建莉老师,又有幸读了尹建莉的另一本书书——《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这本书,堪称“家庭教育方面里程碑式的书籍”,书中理论扎实可信、案例详实可操作,读来令人信服。原来我们一直认为复杂的教育,其实可以用最简单的方式来教孩子。
读罢此书,我对“教育”这个词有了更进一步的体会,要想将自己的学生和孩子教育好,并不是靠威严就能将他们征服的,更多的还是“尊重”。尹建莉老师在书中的几个观点特别令我印象深刻,她从自然和人性的角度去解读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小细节,使我豁然开朗。
一、给孩子一面涂鸦的墙。
书中的圆圆喜欢涂鸦,喜欢自由涂鸦,把家中的白墙当成了画板。但作者没有训斥,没有用家长的威严去阻止,而是把涂鸦的自由还给孩子,让孩子充分享受涂鸦的快乐和自由。作者这样说:“一面墙的光洁值多少钱?即使你不喜欢孩子乱涂乱画,也可以“忍痛割爱”,把这份自由和快乐送给孩子,过几年把墙重新修整一下不就行了。而孩子回报你的,往往是无法以价钱衡量的才华和丰沛的情感。”
文中的故事想必每个做家长的都遇到过,一般的家长采取阻止、劝说、批评的方式来扼杀孩子的涂鸦行为,认为孩子这是在搞破坏,把好好的墙壁糟蹋了。但作者的教育方式与众不同,她把自由与快乐充分还给了孩子,让孩子在自由的空气中自由成长,让一颗童心绽放最美的花朵,让孩子的创造力和爱好在自由的环境中得到了自由的发展。
是呀!我们成人总喜欢孩子按着成人的思想去成长,给孩子许多的束缚和要求,甚至把孩子的未来完全按成人预设的路线规划好,不去考虑孩子的感受,不去考虑孩子的喜好,把孩子当成了成人的附属品,当成了木偶,扼杀了孩子的天性和快乐,造成许多孩子身心的不健康。反观我们的学校教育,有没有给学生一面自由发展的“涂鸦墙”呢?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要严格遵守学校的安排,书写要端正,发言要响亮,纪律要遵守,连吃饭也要“静、快”。学生大量的时间用在作业上,有多少时间能让学生做自己喜欢的事,读自己喜欢的书呢?学生的个性缺乏自由成长的空间,学生的爱好缺乏自由成长的空气,学生的一切发展,都在教师、学校的指挥棒下“循规蹈矩”的生长,不允许自我的创新,不允许另类的表现,否则,就会贴上“坏孩子”的标签。
所以,正如作者所言:“给孩子一面涂鸦墙,这是一种教育理念,目的并非把孩子都培养成艺术家或科学家,也不是怂恿孩子干出格的事或干坏事,而是尽可能让孩子有一个无拘无束的童年。理解孩子的尝试需求,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尝试机会,给他们一份自信快乐的思维方式,使他们的天赋和潜能在日后成长中充分发挥出来。”给孩子自由的空间,孩子的潜力才会真正挖掘,给孩子自由的空间,孩子今后的路才会走得很长很长!
二、给孩子一个不竞争的世界。
现在的孩子很累很累,因为家长喜欢给孩子创设一个无处不竞争,无事不竞争的世界,孩子在家长的“被竞争”中成了工具。成绩要竞争,才艺要竞争,小小年纪就成了“小大人”,学会了察言观色。作者非常反对这种急功近利的竞争,认为“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书中这样说:“童年的任务不是向外延展,而是向内积累。一个人内在力量强大,才能很好地把控自己,未来才有可能处理好自己和世界的关系,在人生事物中获得主动权——这才是培养竞争力的正常顺序和逻辑。当孩子的注意力被转移到各种“比”的事情上,自我成长力量就开始分散,而竞争带来的焦虑感又会更多地消耗孩子的精力,孩子内心变得越来越羸弱。我们常用“格局”来评判一个人的发展潜力,有的人你会感觉他身上有宏大的气场,体内蕴蓄着蓬勃的能量,在困难面前无所畏惧,我们会说他“格局大”。有的人则心胸狭隘,或有小聪明小心眼小钻营,凡是很用心却很无力,内涵让人一眼望到底,我们会判断他格局小。一个人要想在江湖上立足,必须先远离江湖,躲进深山,无打扰地修炼,练好内功,才有笑傲江湖的本领。培养竞争力的奥秘正在这里。”
现在有很多家长只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几岁就要上高价的早教班,认为这样才能很好的与别人竞争。上了小学开始,报各种的兴趣班、辅导班,希望孩子从小出人头地,从小就能竞争过别人。每次考试,比孩子还要紧张,只怕孩子输了竞争,从小给孩子灌输竞争思想,让自己的孩子生活在竞争的高压下,养成了孩子“分分必较,事事必究”的心态,稍有不顺,就要焦虑不安,甚至有过激行为。试想,我们小时候也能做到什么都是最好的吗?我们也会考砸,我们也会输给同伴,我们也不都是超过同事,我们很多都是普通人。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就一定要事事胜出呢?人无完人,天外有天,有一颗宽容的心、平和的心才是最好的,这样,你的孩子才会在遇到困难时从容面对而不是绝望悲观,才会在社会上与人为善而不是不择手段,你的孩子才会真正享受到每一次进步,每一次成功带来的快乐。这样的成长,才是真正有修养、真正有内涵的大格局成长,才是真正的人生赢家!
“为什么要生孩子?”尹建莉老师说:“最美的答案,为了参与一个生命的成长,不用替我争门面,不用为我传宗接代,更不用帮我养我。我只要这个生命存在,在这美丽的世界走一遭,让我有机会和她同行一段。”
读了《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对待自己的学生也好,对待自己的孩子也好,不要急于采取什么政策去应对,教育的尺度要温和,要善于动脑筋,教育的效果才会明显。最美的往往是最简单的,我们只需拥有一颗平常心,信任孩子,修炼自己,就能让每个孩子都生活在爱和自由之中。
第四篇:《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体会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体会
海滨小学
王月明
假期中借阅了尹建莉的书《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这是我品读她的第二本书,第一本是在几年前的一次家长会前夕,突发奇想想与家长交流一下家庭教育的科学性与艺术性问题,有针对性的到书店挑选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读后如沐春风,家长会过后好多家长纷纷借阅,并通过飞信、QQ等进行了热情交流。现今再次手捧尹老师的潜心之作,顿觉倍感亲切,深感此书理论扎实可靠、案例详实可操作,读来令人信服,当真是万千家长和孩子的福音。静心品味,浮现于眼前的是我们该送给孩子的三个礼物:
最深情的礼物——无条件的爱
孩子6岁之前的人格已经基本形成,尤其3岁之前是建立安全感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个时候孩子还没有和外界建立清晰的认知,他最依赖的人就是母亲,母亲即世界,世界即母亲,母亲对待他的态度,就是这个世界和他自己对待自我的态度。这个时期,母亲和孩子怎么亲密都不为过,及时回应孩子的情感需求、允许他亲自动手、动脚尝试这个世界,允许犯错,亲自照顾他的衣食起居,以孩子的需求为中心。很多人说这样会惯坏孩子,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这正是父母之爱应该有的深度,让小婴孩时刻感知到自己是被呼应的,他对这个世界自然是感觉安全的,自我认知也得到强化。如果这个时刻错失了,孩子终生内心都有一处深深的“心灵黑洞”,那种不安全感会深深影响日后的人际交往。爱之深,情之切,很多父母往往陶醉在这种“给予”的幸福中,殊不知他们又进入另一个极端,变成了“替代”父母,剥夺孩子锻炼的机会,替他决策人生的交友、学习、游玩等事项,这就是“溺爱”,本质是父母爱自己的“伟大”与“奉献”。无条件的爱就是不因为孩子是什么,是否听话,是否满足我们的要求而去爱他,而是尊重他的本来面目,允许他按照意愿发展自己的人生,我们只需用目光温情相送。
最丰盛的馈赠——不羁绊和自由
做了父母的我们,总是想教孩子这个,指导那个,殊不知孩子有无限的可能,如果操作不当,孩子终生在我们划定的圈圈里打转,无法发展、成就自己的人生。虽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可是如果为了某一个规则和事件,整天呵斥、纠结、改正,父母和孩子之间岂不成了“猫抓老鼠”,那孩子的某一个缺点恰恰得到强化,孩子怎么能跟我们敞开心扉,彼此形成对立冲突关系。生命可以很轻松,比如一件很小的事情,可以大化小,小化了,如果揪住不放,孩子每天就战战兢兢,整天花费能量在考察你的目光上,没有时间和精力发展自己。放平心态,孩子是普通人,开心、快乐、自由、健康最重要,其他的都是惊喜,没有必要为了面子、权威意识、规则,而让双方纠缠不清,彼此敌对,这就失去了生命的意义。书中提到,近期有专家发现,自闭症孩子很多都出生在高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父母就寄予厚望,要么父母忙于事业学业,将孩子托付给长辈,丧失了最宝贵的亲子时刻,要么从小对孩子各种“严
格要求”,代价就是失去了亲密的关系和内心的自由。著名教育学家孙云晓说过,亲子教育的前提就是亲子关系,没有好的依恋关系,父母只靠权威管教孩子,终有一天将发生巨大的叛逆,也有可能孩子的自由意志被深深压制,终身陷入自我封闭的枷锁中,人生的幸福大打折扣。我去年暑假突然接到一个孩子母亲的电话,哭诉孩子跳楼自杀了,惊出我一身冷汗。冷静之后才知道原来是一场虚惊。孩子父亲生意失意,债台高筑,常年外出打拼但从没放弃对孩子的厚望,无形中给了孩子莫大的心理压力,孩子在日记中说到了自己的那份孤独和恐惧,轻生的念头有过多次了,第三次转学的时候她甚至连续十几天吃不下饭睡不好觉,那时就感觉活着太累了。谁能想到,一个十几岁的成绩优秀的女孩子,心理会有如此难以承受之重。孩子母亲过后哭着告诉我,父母每次吵架都能感受到孩子眼中的那份胆怯和无望,只是没想到孩子会动了轻生的念头。值得庆幸的是,在孩子即将从十五楼跳下去的时候,她想起了一些让她留恋这世间的人和事。她想起了病中的妈妈,想起了老师和同学,想起了那些让她渴望展现自我的一系列活动。在一节笑对烦恼的心理辅导活动课上,我说,当你真有一天有了那处在黑房子里的感觉时,请你记住,打开窗户,让阳光透进来;开启心门,让自己走出去。把一切交给时间,明天永远充满希望!在一次数学竞赛活动后,我为每一个获奖的学生花七元钱买了一个洁净无瑕的玻璃杯,并对他们说,请你们记住,要把美好的自己当做一个完整无缺洁白无瑕的杯子,好好呵护,你们每一个人都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你最棒,永远别放弃自己!现在想来,留意每一个孩子的情绪变化,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自由自在的享受美好童年,是何等价值连城。不经意间,也许,你就成就了一颗幼苗,甚至是一颗参天大树。让我们认识到孩子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别让意外发生在蓓蕾初开的季节。
最平等的沟通——来自心灵深处的信任
还有什么比信任孩子更能让孩子内心升华起自我的荣耀感和愉悦感,当我们每天都质疑、否定孩子的动作、思想、言行的时候,孩子怎么能自信,这样的质疑其实就是在剥夺孩子成长的力量,自己设定一个“法则”,孩子为了取悦父母,终身纠结困顿其中,而失去了自我发展的动力。虽然我们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却不要总把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灌输给孩子,这样就是取代孩子成为他灵魂的主人。简单说,时刻记得自己和孩子是平等的,不要以父母的身份自居,高高在上的教导与训诫,一旦失去了这种平等,孩子就很难和父母交心。对于孩子合理合份的要求,要慷慨地给予,不要质疑孩子的动机,处处为难,甚至指责“奢侈”、“虚荣”,让孩子以“乞讨”的姿态出现,更不能在孩子有求父母的时候,趁机换条件,只会让孩子自尊心受挫,失去对父母的信任和依赖。
最美的往往是最简单的,我们只需拥有一颗平常心,信任孩子,修炼自己,孩子有无限的人生可能,祝福每个孩子都生活在爱和自由之中,也让我们在最简单的教育生活中尽享那份幸福与安宁。
2016年2月20日
第五篇:幼儿园教师教育心得:有付出才会有爱
以前我总弄不明白,为什么那些有智障、残疾的孩子,父母对他们反而更是宠爱,原来是因为他们的智障、残疾,所以父母在他们身上付出的更多,因而爱也就越多。当了妈妈的我更能体会到这些吧“有付出才有爱”更是普遍运用在我们的幼儿教育实践中。
刚接触一个新班,面对一张张陌生的小脸,有的只是责任,谈不上爱。随着时间一天天的推移,每天我都去抱抱他们,俯下身来听听他们童言稚语,帮他们拉拉衣服穿穿鞋、擦擦脸,带领他们一起活动、游戏,渐渐地发现,自己班上的孩子一个个都是那么的可爱、漂亮,那份关爱由心底涌出,完全不同于刚开学时见到他们的感觉。那是因为我付出了,所以也就感受到了爱。
成人如此,对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
班级的图书角里摆满了各种小朋友喜爱的、有趣的图书,孩子们每天吃完早餐、午餐都会自觉的去图书区去看图书,因为都是刚买的新的图书,都瞪大好奇的双眼。老师一再嘱咐,要爱护图书,只许用眼睛看,轻轻的翻阅图书。可没过几天,图书还是有个别的给小朋友撕烂了,其实我想也许是自己犯了一个错误,我并没有让孩子们真正地对这些书产生由衷的爱意。只是跟他们讲讲而已,在让孩子欣赏故事同时,更应该让每一个孩子真正懂得图书的用处,我们得爱护它们。让他们知道书烂了就没得看了,不但自己看不了,别人也没得看了。如果你爱护他门了。管理好它们了,你就会听到很美妙的故事、很好听的一个故事,可以丛中学到好多本领。而且图书也会感谢我们呢。孩子们收到这份感谢,能不高兴吗?孩子们对这些图书付出了爱,对它们爱护了、管理了,小小的心灵也就自然涌起爱的念头,谁也不会再去损伤这些图书了。
网络上流行着这么一句话:因为爱,所以该付出,也因为付出了,所以更爱了。爱其实是相互的,爱是一种双向的情感交流。你对别人付出了,产生了爱,同样别人也会相应地对你付出爱。正如舞蹈《千手观音》的寓意一样,你伸出一只手帮助别人,那别人就会伸出一千只手来帮助你。我们付出爱和我们得到爱同样是一种幸福,然而所有的美丽都是用爱营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