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心得】读《学会提问》有感
【学习心得】读《学会提问》有感
原创: 莫文星
传统教育中,课堂上的老师不喜欢,也不允许学生有与他不同的答案,不允许学生提出质疑。教师、家长、学生乃至全社会都有这样一种潜意识:学生应该听从老师,听话的学生才是好学生。也许受这种传统的听话教育的影响,我向来人云亦云,从来没有自己的见解。加入“王伟小语名师工作室”后,发现这里真是卧虎藏龙。刘小英校长对教育的热情,超强的行动力,治好了我的拖延症;王伟老师的思辨力,让我仰慕不已。受王伟老师的影响,我渐渐地开始关注自己的思辨力,决心改掉人云亦云的毛病。
最近,注定是一个忙碌的时间段,期末收尾工作,常规检查等零零碎碎的任务将我的阅读时间挤的越来越少。即使这样,我依然抓紧一切碎片时间读书、练字、朗读。缘于个性,不喜欢死咬一本书不放,我的阅读方式一直是“交叉阅读,同时进行”.这几天交叉着阅读两本书,白天看《学会提问》,晚上阅读《鱼羊野史》。今天,终于把《学会提问》这本书看完,感触颇深。
现在是互联网+的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发达的传媒使人们每天都处于海量信息包围中,而无法辨别真伪。人们越来越依赖专家、律师、记者、评论家,依赖的程度超乎想象。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是“专家说”“电视上说”、“报纸上说”、“网上说”,而唯独没有“我认为”.我们在被动地、不加批判地接受每天蜂拥而来的大量信息。这是一个可怕的趋势,久而久之,我们就不知道判断,甚至想不起来要去批判。
书中给我触动最大的就是介绍了两种思维模式:海绵式思维和淘金式的思维。一直以来,为了应付考试我们更多运用的是海绵式的思维,把所有的知识点一股脑地全部装进脑袋里。长大成人后,加入教师队伍后依然在不遗余力的培养学生的海绵式思维,强迫学生死记硬背。可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不应该只是被动地听,被动地接受教师授予的所有知识,而应当是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要探究,就要有问题意识,要有敢于质疑的精神。如此,淘金式思维必不可少。海绵式思维强调知识的获得;而淘金式思维强调与知识积极的互动。
文中这段描述直击内心:让我们更仔细地看看这两种思维方式如何导致了不同的行为。采取海绵式思维的人在阅读材料时会做什么呢?他会认真地阅读句子,并尽可能记住更多信息;他会用下划线标出关键的单词和句子;他会总结并记下阅读材料的主题和主要观点;他会检查他的笔记,并确定没有漏掉任何重要内容;他的任务就是找到,并理解作者的意思。他记住了作者的推理和观点,但不能进行评价。采用淘金式思维的人会做什么呢?就像采用海绵式思维的人一样,他也带着获取新知识的意愿来阅读,这是两者唯一的相似之处。淘金式思维要求读者提出尽可能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帮助读者发现最有意义的论点或观念。运用掏金式思维的读者频繁地思考为什么作者会与自己有不同的观点。()他会在页边空白处写下自己对于推理的质疑,他会与阅读材料进行持续性的交互作用。他想批判性地评估材料,并根据这些评估得出自己的结论。
对比以前的阅读行为,我真是典型的海绵式思维。现如今,我慢慢地尝试着运用淘金式的思维阅读书籍,听取别人的话语,参考各种信息。当他人在进行描述一件事时,我总是运用淘金式思维,努力去把握住他语言中模糊的地方。比如,一个人说我太穷了。我就不再像以前那样全面吸收他的信息,简单的认为,他穷的一分钱也没有。而是弄明白他的那句我太穷了中的具体含义。因为,不同的人对穷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富二代只剩五万块钱的时候,会觉得很穷,可对一个贫困人家来说,可能认为五万元就是一笔巨款。
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说:“凡理不疑必不生悟,惟疑而后悟也。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故学者非悟之难,而疑之难也。我想学生之所以不敢质疑,学生的这种被动接受的学习心态,应该是教师教学的“灌输”式造成的,因此,要想把学生培养成具备质疑精神的人,老师自己应该有批判性思维,同时也要给学生质疑的机会。我会朝着这条路,努力前进的!
第二篇:读《学会宽容》有感
读《学会宽容》有感
今天我读了《学会宽容》这篇文章,在这里面的一句句话语都令我受益匪浅。俄国诗人普希金曾经说过:“没有宽容大量的心肠,便算不上是真正的英雄。”是呀,如果一个人一味计较个人的得失利益,只能体现出这个人的心胸有多么狭隘,修养有多么的浅薄。我也是因为当初没有宽容大量的心肠,才把我最要好的好朋友反变成了“仇敌”。记得有一次,我去我的好朋友——小君家玩!在艳阳高照的中午,我们准备好了材料,一起画起了荷花。我画画的“功底”比小君好得多,不一会儿,一朵朵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荷花就在我的手中诞生了。正当我眉飞色舞地欣赏着自己的佳作时,小君因盖墨汁盖时太用力,就把墨汁都飞溅到了我的画上,使我的画彻底“毁容”了。顿时我就火冒三丈,等不及听小君的解释,也把墨汁盖打开,又用力一关,“刷”的一声,墨汁也溅满了小君的画上。“哼!活该,你肯定是嫉妒我,所以才故意弄脏我的画,对吧?现在让你也尝尝被破坏的滋味。”“对,对不起,我,我不是故意的,是因为„„”“别说了,解释就是掩饰,掩饰就是事实,道歉有什么用?什么都不用说,两个字——绝交!”我气呼呼的跑回了自己家。今天我读了这篇文章后,才知道当时我的心胸是多么狭隘。要是我宽容地对待这件事,之后这一切会发生吗?人生就是一条道路,而宽容就是铺路石,如果没有宽容,一路上将会是尘土飞扬,坑坑洼洼。让我们彼此都学会一种美德——宽容。
五年级:盛嗄泡沫
第三篇:读《学会生存》有感
读《学会生存》有感
在即将开学的几天里我阅读了《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这本著作。他是当代教育思想发展的一块程碑。这本著作是针对着科学技术改革和社会经济势头向教育事业给出的风向标牌。国际教育的专家教授们讨论后一致认为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是不适合未来社会的。这本著作提出了当今世界教育面临的改革及方向;提出了未来教学改革的一些策略、途径以及最后要发展成为学习化社会的通道。它同时也呼吁世界一同交流合作促进教育健康发展。并且也假象了未来的教学大致状况。它简明扼要的论述使我深有启发。从书中我看到了作者对未来教育事业的向往。
“他们在完全独立的和客观的情况之下,对处于这个变化世界中的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寻求总的答复”这充分表达了作者的希望世界团结、合力结促进教育的心声。书中提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学会生存,是教学未来发展的支柱。学会生存正是这些个支柱中的核心。作者表示,只有全方位的终身教学才能够培养比较完善的人。在未来的社会里人们不再能够刻苦一下就会获得知识而一劳永逸了,而必须通过活到老、学到老去更新一个不断进化的知识系统。
想要成为一名与时俱进的幼师,我不禁认为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和关爱还有开发的潜力。孩子是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力量,他们推动着世界文化和文明的革新,以及创造完美世界。他们的成长受到现代教育的影响,突出的是家庭教学和学校教学。教学的目的是尽可能的培养人类去适应社会环境变化。我们这代的特征是把教育发展成为一个人的整个人生,让它成为每个人并不可少的一份生活。教学首先把社会的前进和人的可开发性作为它的最终目标。客观的了解世界现状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根本。教学要帮助孩子解决之后的道路上他们可能面临的一些困难。教学还应该改善增进孩子改造自己未来的力量。教学应该帮助每个孩子发现他们自己的能力以及所想要走的路,开发他们的潜能,解放他们的富有可塑性的思想。学会生存是对孩子的教育中的最终目的,也是初衷。
我国的经济发展在不断加速,乡村城市化。在这个社会时代背景下,教会孩子自我保护、加强生存适应能力已刻不容缓。现代孩子适应力已经非常薄弱,我常常看到有孩子不堪学习压力而轻生的或者被社会物质诱惑而出卖器官的。如此不可思议的行为说明现代孩子的教育已经处在了非常危险的边缘。现在学生正处在成长阶段,对于突发事故和灾难很容易受到波及。教学在生存教育领域里尚处
于空缺的情况,孩子们该如何保护自己和帮助别人?各方面的需要学会生存已迫在眉睫。
生存教育的第一步是在于家庭,孩子抵抗挫折是生存教育的重要环节。有先见之明的家长会对孩子进行现实教育,让孩子知道世上不如意事是常有的。让孩子自己面对一些遗憾和挫败,锤炼他们的意志力。这样孩子就会坚强和勇敢,之后碰到类似的困难和遗憾也会乐观,并坚韧不拔。像一般父母都会怜惜孩子吃苦受累,会替孩子面对一些小挫折。为他们的道路清除所有障碍。这样的孩子是不可能成为顶天立地的人的。同时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是非常有必要的,生存教育要体现的就是这个。在未来社会环境里相互竞争显得很是平常了。每个人背负的压力也都是非常巨大的,同时拥有强健的的体魄和坚忍不拔的心态已显得至关重要。
生存教育的第二步在于学校,我既然站在教育孩子的第一线,就已明确了我的这个目标。给与孩子自己学习、生活体验的机会。这些的目的也就是之前说道的教育的几个支柱。或者我的教学中我认为怎么教会孩子书本中的知识至关重要。看了这本著作后我认为我的教学目的还是稍显缺失了。知识虽然重要,同时教会孩子生存也刻不容缓了。孩子未来所面临的社会压力日亦巨大,想要在经济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里获得竞争中的胜者。除了丰富多彩书本知识还需要坚强的意志力和健康的身体及心理。
我认为我在教育孩子时应该考虑的更周到、更完善。教师的职责体现在除了他的正式职能外,还要渐渐成为一位顾问,做为一名孩子意见的交换者。我们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一些开发孩子创造性的活动。不管小孩面对碰到的问题是使用什么办法的,哪怕方法不怎么样,对小孩各方面的能力开发也是有好处的。在面对失败和心灰意冷中他们能学到更多。或者最后他们能总结出做好的方法,而且学会举一反三的能力。
教育是需要长期的不断改善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我们的经验财富。生存教育也是教育孩子比较好的方法。社会在进步,经济在发展,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和加强生存能力从我做起。最后也期待祖国的孩子一代代的健康成长。
朱岗琴
2012.8.26
第四篇:读《学会感动》有感
读《学会感动》有感
感动曾经、感动当下、感动永远。是的,曹文轩的《学会感动》感动着我们少年的心,让我们懂得苦难,不再如家中小皇帝一样奢华;让我们为童年的梦想感动,拥有着纯朴的聪明、天真的深刻,尽情享受童年;让我们走进神秘的成长,领略化蛹成蝶,成长了结,破壳成为“新人”的过程„„
《学会感动》分为三十二个通讯,每一个通讯让人领略到一种不同感动。让我最为喜欢的是“通讯二十六:有个女孩叫米子学”,它教会我无论我们成长到何时,一定不能失去的就是“灵性”。我们可以在教育中成长,但我们不可以让教育一味的束缚我们的思想,折断我们翱翔的翅膀。今天,有一位作家感动着我,他就是曹文轩,他的《学会感动》让我体会到了美、正义、苦难、执着;有一个地方感动着我,那就是乡村,它充满了童年的梦,美的境界。有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感动着我,为他们的品质、精神感动;更有文学的魅力感动着我。感动着《学会感动》,让我们为永远为文学的伟大而感动!
第五篇:读“学会感恩”有感
读“学会感恩”有感
1、落叶是飞扬的象征,是树木对大地滋养的感恩,丝线飘渺的天空,是白云对
蓝天哺育的感恩。
2、感恩之心,人皆有之,既能幸福他人,也能快乐自己,学会感恩,是为了回
报他人而付出的点滴行动。学会感恩,是为了让人类在道德上更加崇高。学会感恩是为了让人生变得更加绚丽多彩。这样人生才最有意义,不是吗?
3、前两天读了一篇作文,至今仍记忆犹新,文中说到:“如果我是红花,我会感
谢绿叶无怨无悔的奉献,我还会感谢它的宽容与仁慈;如果我是大树,我将感谢太阳赋予我生命的能量,感谢大地给我坚实的支撑;如果我是小河,我将感谢上苍,因为你赐给了我响亮的歌喉和永不疲倦的身躯;要我说啊:“如果我是松树,我将感谢上天给我一种绿色的美,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充分展示我自身的本色。因为朴素也是一种美,乃自身之美。
4、感恩的心,在纷繁复杂的人事间是多么重要,多么可贵啊!不知你们是否听
过一首叫“感恩的心”一首歌,的确啊,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上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记得几次地震吗?全国人民纷纷热情捐献自己的爱心,这足以说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全国人民的美德,灾区的小朋友个个立志学习,誓死报国,感恩的心,人皆有之。
5、亲爱的同学们,当你吃着可口的饭菜时你会感激父母的无私关爱吗?当你坐
在舒适的教室里时,你会感激老师的辛勤栽培吗?当你在舞台上取得成功时,你会感激朋友们的支持吗?请不要吝啬自己的感恩之情。当你得到亲人或朋友的关爱时,至少可以忠诚的说声谢谢,当别人需要帮助与支持的时候,你可以用自己宽容的心态伸出自己热情的双手。因为,心存感恩,才会珍惜拥有,珍惜幸福。
6、朋友们,我们要在困境中磨练自己,学会感恩,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时
间会变成美好的人间,让我们在心中培植一种感恩的思想,让感恩的花朵开遍世界各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