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提问读后感
我认为学会提问这本书是批判性思维的圣经,仔细研读可防止被别人忽悠,进而在不断质疑不断探索中发现事物背后的真相。
学会提问这本书,感觉有很多的问题,他在提出问题的时候并解答,在书中有两种思维方式:海绵式思维方式:像海绵,照单全收,比如有多少水就吸多少水。淘金式思维方式:像淘金,不断质疑,不断筛选;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所呈现出来的事态也不同,练就批判性思维首要的就是提出好问题。淘金式思维方式更能帮助我们思考实质性问题,批判性思维既是淘金式思维方式。而批判性思维又分为两种,强势的批判性思维和弱势的批判性思维。弱势性批判思维和强势性批判思维区分在目的上,弱势批判性思维是为了捍卫自己;强势批判性思维则是为了接近真理,求得真相,这两种思维方式是截然不同的。也正因为是这样,所以他们的过程与结果也完全不同。
在前面我也有讲到学会提问这本书给我一种感觉就是不断地在提问,然后在提问的时候又会进行讲解,而最鲜明的例子就是上述两种思维方式,海绵式思维和淘金式思维。
海绵式思维有两个显著的优点,第一,吸收外部世界的信息越多,你就越能体会到这个世界的千头万绪,其实仔细想一想的确如此。在吸收外部世界的信息的时候,有众多的信息汇入在你的脑海中,而这获取的信息将会为你进一步展开复杂的思考而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这种思维方式是被动的,它并不需要我们绞尽脑汁地去冥思苦想,因此来的轻松而又快捷,尤其当你看到的材料本身已是井井有条又生动有趣时,这种思维方式更显成效。虽然这种思维方式比较被动吸收外部世界的信息,但是它会为你提供一个富有成效的起点,但是他却拥有一个极严重、及致命的缺点:它对于各种纷至沓来的信息和观点做不出取舍,它不能提供任何办法,所以说如果读者始终依赖海绵式思维方式,他就会对自己最新读到的一切深信不疑。比如一道题的解法,老师的解法可能会与教科书的解法不一样。为什么教科书的解法是这样的呢?为什么不跟老师的解法一样呢?我相信老师的,教科书错了,这就是海绵式思维,固定的思维方式。作者就提出一定要带着一定的态度去读书,即带着问题去读书,要学会质疑,为什么不呢?
作者紧接着就向我们介绍了淘金式思维,相对而言,淘金式思维比海绵式思维更积极,更活泼,更主动。淘金是思维淘金的过程,为积极主动的读者和听众提供了一种可效仿的模式。所以他们对于自己的所见所闻,会做出一个评价。在一场互动的对话中披沙拣金,需要你不断的提问并思考问题的答案,这是作者说的话。而我认为海绵式思维强调单纯的知识获取结果,而淘金式思维则重视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与知识展开积极互动,他们两种思维方式其实可以互补的。海绵式思维强调单纯而淘金式思维则注重过程。当两者相结合的时候,就会碰出不一样的火花。
学会提问首先要学会的就是提出问题,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对我来说在思维上要有一定的改变。海绵式思维显然更省力,相对而言,淘金式思维更费力,但我们所要选择的,就是淘金式思维,作者也详细的做出了说明。它们的好处明显的做出了对比,根据作者所提出的,我们不仅仅要学习并引用淘金式思维。更要把海绵式思维与淘金式思维两者相结合起来使用,这也是我从这本书中在我当前这种状况下来说受益最好的!
《学会提问》读后感
当我捧起《学会提问》开读的时候,脑袋扁扁的,除了无数个问号之外一无所有。起初在课堂上,老师给我们推荐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对它充满了好奇:为什么要给我们推荐这本书?是什么让它如此受老师的青睐?它能教会我什么?书名是《学会提问》,究竟该怎么发现问题„„无数个疑问在我脑海里盘旋。现在我终于可以给这本书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如果要用一个字来形容我此时此刻的感受,岂一个“爽”字了得。读完这本书,我豁然开朗,意识到了一直以来困扰我的只是一种思维,一种主动而非被动的思维,就是所谓的批判性思维。这也正是我们传统教育的缺陷,它教给学生的是被动的接受,而不是主动的提出。从古至今,我们的教育就一直禁锢着人们的思想,让它们无法自由的呼吸。从古代的三纲五常到现代社会的服务服从,无不是靠学校教育一点一滴渗透的。从古代科举制度到现在中考,从寒窗苦读到题海战术,我们学生一直就是在机械地重复练习和记忆,而不是理解和实践,从来没有也没有时间去质疑,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去质疑。
这本书提到,质疑是批判性思维的雏形和基础,而批判性思维是质疑的高级思维方式。一切从批判性思维开始,说得形象点,就是“通往合理结论的道路往往从问题开始,并且一路有问题相伴”。批判性思维是本书使用的一个术语,是“为决定相信什么或做什么而进行的合理的、反省的思维”。这本书的目的就是激发我们向这种思维的三个方面全面发展,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是:有一套相互关联的、环环相扣的关键问题的意识;恰如其分地提出和回答关键问题的能力;积极主动地利用关键问题的强烈愿望。读了这本书,我懂得了平时老师口中的海绵式和淘金式两种思维:海绵,吸收,知识储备,相对被动;淘金,筛选,知识互动,提问的态度;两种思维应用上理应对立统一,而我们似乎只被教会了前一种,小学老师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要像海绵吸水一样对知识渴求”,导致了我们现在的海绵式思维,不能给我们提供如何取舍信息和观点的方法。对有“正确答案”的问题来说,我们能应对自如。但是问题一涉及到人类行为和这些行为意义的时候,情况就变得截然不同,它们仅有参考答案,只有可行解而非最优解,我们无法应付这些,因为我们的思维仅仅局限于被动吸收的外界的一些信息。
读完这本书的那一瞬间,感觉自己扁扁的脑袋一下子膨胀了起来,感觉里面
装满了东西,也学会了很多。之前自己都是机械地去阅读些文章,不是被要求就不会主动的去读,结果读完一遍甚至两三遍都不晓得作者到底在说些什么,想让我们相信他的什么观点。所以很少能读懂文章,更别说是做对题目了。这本书教会了我如何去读,如何去分析文章,它给我们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分析框架,让我们自主地带着问题去读,淘金式的去读。它主张我们从论题和结论开始,这样能找出作者到底在说些什么,想让我们相信的结论又是什么。找到结论可以让我们有线索可循,不至于像无头苍蝇似的乱撞。然后呢就要问他为什么要我们相信他的观点呢,这就是理由。有了理由的支撑,结论才能成型。找到了这三部分之后,我们就要检查其中的关键词有没有歧义,判定歧义然后找出它们的真实含义,尤其是那些饱含感情色彩的词语,因为它们会让我们的思维短路,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接下来我们就要分析一些作者认为理所当然的特定想法,即价值观假设和没有说出来的描述性假设,有了这些假设,作者提供的理由才能支撑他的结论,否则不能作为结论成立的原因。要判断交流者的推理是不是以错误的假设为基础,是不是通过逻辑上的错误或带有欺骗性的推理来误导自己,我们就要分析推理过程中的谬误。常见的推理谬误主要有:人身攻击、晕轮效应、滑坡推理、妄求完美、移花接木、诉诸公众、诉诸权威、砍稻草人、两难困境、一厢情愿、命名解释、偷梁换柱和窃取论点,这些谬误让我们不能正确的理解作者的推理过程,从而影响我们的判断力。但是证据的效力究竟如何呢?这是我们分析的下一个问题。证据的类型不外乎这几类:直觉、个人经验、他人证词、权威意见、个人观察、经典案例、科学研究和类比。但它们是否可靠需要我们仔细的辨别。对作者提供的数据,我们应该提高警惕。一般而言,我们认为数据最能说明问题,也是最有力的工具,所以对数据都深信不疑。它是否欺骗了我们的眼睛呢?我们要对数据的来历和是否带有偏见作一判断,以免自己成为这些数据的傀儡。我们在阅读文章时,还应该注意一点,是否有重要信息被省略或者遗漏了。我们在接受税负之前应该先打个问号,因为这些重要信息可能会影响到推理过程,不能轻易放过。最后,能得出哪些合理的结论,我们很少可以用渐渐单单的“是”或斩钉截铁的“不是”来回答。二元式思维方法经常妨碍我们考虑多种可能性,限制了我们的思考。在评估一整套理由后,我们要判断什么结论与争议中最好的理由最为契合。这样才是完美的批判性思维过程。
读完了这本书,我突然想起了那个经典故事----瓶子满了吗?
时间管理专家为一群学生讲课,给学生们留下一生难以磨灭的印象。站在那些学生前面,他说:“我们来做个小实验”,他拿出一个一加仑的广口瓶放在面前的桌上。
随后,他取出一堆拳头大小的石块,仔细地一块块放进玻璃瓶里。直到石块高出瓶口,再也放不下了,他问道:“瓶子满了吗?” 所有学生应道:“满了”。
时间管理专家反问:“真的?”他伸手从桌下拿出一桶砾石,倒了一些进去,并敲击玻璃瓶壁使砾石填满下面石块的间隙。“现在瓶子满了吗?”他第二次问道。
但这一次学生有些明白了,“可能还没有”,一位学生应道。“很好!”专家说。他伸手从桌下拿出一桶沙子,开始慢慢倒进玻璃沙子填满了石块和砾石的所有间隙。他又一次问学生:“瓶子满了吗?”学生们大声说“没满!”。他再一次说:“很好。”
然后他拿过一壶水倒进玻璃瓶直到水面与瓶口平。抬头看着学生,问道:“这个例子说明什么?”一个心急的学生举手发言:“它告诉我们:无论你的时间表多么紧凑,如果你确实努力,你可以做更多的事!”。“不!”,时间管理专家说,“那不是它真正的意思。
学生刚开始的错误回答是因为他们没想过为什么老师会问这个问题,但当老师再次问的时候有的同学明白了一些,但回答还是有点差距,但最后老师问的时候,同学们已经掌握了这种思维,所以异口同声的回答“没满”。批判性思维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当然首先自己要学会如何去进行批判。
读了这本书,我受益匪浅。虽然在它上面花费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我觉得很值得,读完之后感到也很欣慰。我觉得这本书不会影响我的一生,但将会成为我后半生道路上的指明灯,我会一直朝着它的方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