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名好员工》读后感600字(5篇可选)

时间:2019-05-15 16:13: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做一名好员工》读后感600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做一名好员工》读后感600字》。

第一篇:《如何做一名好员工》读后感600字

《如何做一名好员工》读后感600字

作者:赵俊华 靓丽涂二

近期我读了《如何做一名好员工》一书,使我知道了如何做一名好员工,并结合自己岗位,有如下感想:

好员工就是不找借口坚决去执行班长安排的工作。就比如现下“高产”期,在本班组面临缺员状况下,班长安排的岗位合并工作,做为班组员工只有无条件的去服从,并且积极支持配合班长的工作。

好员工还要懂得对身边的同事感恩。平时在作业中班里的老郑师傅经常帮忙搬件,可老郑在进行前顶盖修胶时,由于个子太高的原因,弯腰去检查D310前顶盖风窗处修胶质量存在“困难”作业,存在质量隐患,于是,我时不时就会去帮忙监控老郑修的前顶,防止胶没有修干净,质量问题“流出”班组,这也算是对老郑帮忙搬件的一种感恩及回报吧!

好员工会为企业节约每一分钱。我们抹胶线照明灯多,工作中打开空调耗电量大,在生产结束了我们要及时关闭开关,不在生产线多停留,多待一分钟就多消耗一度电,企业就要多出一分钱。

好员工就是要尽职尽责,在作业中按照标准作业书修好胶,保证产品质量,不让有质量缺陷的产品流到用户手中,加强责任心,一丝不苟、尽职尽责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好员工就是要维护好自己企业、班组的好形象,不能随意贬损工厂和车间班组的形象,尤其是班组的形象,班组的形象和个人形象是相关的,维护班组的形象,更应该为了班组的形象多做些有利班组的事,而不是毁班组形象的事,不能因为自己的质量、现场、个人素养没有做好影响到班组形象。班组出现状况时应该积极向班长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这才是对班组负责的做法,而不是牢骚满腹毫无顾忌地到处宣扬。

我们在工作的过程中,要学会积极地面对,多思考,多做事,只有做,才能知道怎么做,只有学,才能知道如何学,学习身边好的人和事努力做一名好员工。

第二篇:怎样做一名好员工

怎样做一名好员工

(中国银行甘肃省分行郭心刚行长)

认真做事

对待工作要一丝不苟,不能偷懒、不能耍滑、不能拖延,应主动尽到责任,努力干到让别人很难挑出毛病的份上。

这些年来,我发现,那些能在单位立得住、有发展的员工,首要的一条就是他们对工作都具有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

我曾经认识一位老信贷员,他分管的贷款户是百货、交电批发公司,共经营着2万多种商品。他不仅能叫出大部分商品的名称,而且还能说清楚产地、进价、销量、库存以及商品存放的准确位臵,等等。我在淄博中行工作时,有一位专职清收企业欠债的员工曾经把我感动得落泪。他自制了一个红马夹穿在身上,马夹里边前面写着“债主”,背面写着“讨债”。到了逃债户,只要找不到人,他就在负责人的办公室门前,把马夹翻过来穿上。为此,他多次遭到谩骂、围攻,甚至皮肉之苦,但他丝毫不畏惧。有一次,他粘住一个逃债企业的董事长达6天之多,其中有整整27个小时没离开董事长办公室一步,晚上就睡在董事长的老板台上,吃饭让行里人送。这个逃债户什么卑鄙手段都用上了也无济于事,最后只好把欠了6年的10万元贷款全部还清。这个员工天天都这样工作,两年清回“死帐”近500万元。我常常想,究竟是什么让我感动并对他们充满敬意呢?其实说到底就是“认真”二字,就是他们对于工作的负责态度和敬业精神。像这样的员工,领导把任务交待给他会感到放心,同事把工作托付给他会感到安心。对于他们,领导怎么能不喜欢?同事又怎么能不敬重呢?

做事要认真,这既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又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因为我发现,就在我们的身边,做事不认真的现象并不鲜见。例如,有些信贷员把款放出去,却连贷款企业的门朝哪开都不知道;有些同事,对工作敷衍了事,只要能把领导、同事糊弄过去就万事大吉,什么工作标准、工作质量、工作效率,都与己无关;有些同事工作上出工不出力,本来应该今天处理的业务,非要推到明天,甚至推后几天,给银行带来无穷隐患;更令人难以臵信的,还有的银行长期帐不平,没有人问,没有人管……像这样的员工,办事总是让人不放心,总是要让别人来给他们查错补漏。试想,哪个领导肯把这种人安排到重要岗位上?我始终认为,一个做事偷懒耍滑不认真的人,在品质上也是一个不诚实、靠不住的人。这样的人,不仅在银行站不住脚,在其他单位也不会有容身之处,至于个人发展就更谈不上了。因此,我总是对自己身边的年轻人、特别是那些刚参加工作的员工讲,和我一起共事,我不一定会使你们收入有多高,也不一定会保证把你们提拔起来,但我一定会努力使你们养成认真做事的习惯。这将是你们最宝贵的无形财富,会使你们终生受益。

如何才能养成认真做事的习惯呢?那就是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责任意识强的人。什么是责任?责任是份内应做的事情,也就是承担应承担的任务,完成应完成的使命,做好应做好的工作。责任意识强的表现就是,如果没有完成自己该完成的任务,没有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就饭吃不下、觉睡不安。我一入行就遇到这么一名老员工,他那时是一个二级分行的副行长,在他从事国际结算业务期间,每天晚上上床之后,都要把他白天所审的单证像放电影一样过一遍,想想有无问题,一有差错,不管是夜里几点,他都要到行里改过来。同事问他,你不能等到第二天上班再改吗?他说不能!那样我会一夜睡不着。

主动工作

用不着领导安排你,也不管是不是你份内的,你都出色地完成工作;领导安排你做的工作,你都做的比他要求的多那么一点,好那么一点,超过他的预期,给他带来惊喜。

如果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讲什么是主动,那就是:不用别人告诉,他都能出色地完成工作。可现实当中,我们会经常见到一些工作不主动、不积极的同事,他们每天上班来的晚走的早,干起工作无精打采,就像做苦役一样。对他们来讲,不管什么工作都是领导催着,甚至逼着他们去做;领导每次给他们安排的工作,能干到七、八成就算很不错了;很少见他们动脑筋、想问题,一有困难就上交。有些同事不是眼盯工作,而是眼盯领导,领导看得到的、安排过的工作,他们去做;领导没看到的、没安排的工作他们绝对不去干。在一家银行一旦形成这种风气是十分可怕的。银行的多数部门和岗位有大量繁杂重复的基础工作,这些工作看似简单,但如果做不好,时间一长就会出问题。这次我行核心系统上线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大量问题,与周围兄弟行形成的巨大反差,已充分说明我们的一些部门、岗位对平时不被人所见的基础工作做得很不扎实,有些工作根本就被悬空,无人去做。有些同事对工作任务斤斤计较,别说是份外的,就是份内的工作也想往外推,多干一点点就觉得吃亏了,他们把一些主动工作的人看成是“傻瓜”。像我列举的以上这些同事有谁会喜欢?谁又能重用他们呢?等待他们的只有痛苦与不幸。2000年,山东中行按照总行要求,裁减正式员工1300多人,其中淄博分行51人。当时我正在淄博任行长,其中有位员工哭着来找我说,过去总认为多干工作吃亏,多干不如少干,哪知国有商业银行也有裁员这一说,希望再给她一次机会。对这个人我太了解了,此时此刻,我虽然很同情她,但的确爱莫能助。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又有谁敢保证像我们这些银行今后不再撤并裁员呢?

工作不主动的根源在哪里?依我之见:一是不知道人生来就是要工作的。如果一个人能工作而不工作,那就称不上是一个完全的人;如果过着不劳而获的生活,那更是被人所瞧不起。与其被动工作,不如主动工作。二是,不知道幸福的人生是从主动工作中获取的。从古至今,金钱、荣誉、地位、尊严等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依附在主动工作上的,离开了主动工作,一切皆为空谈。我个人的体会是,主动工作带来的快乐远远胜于休闲娱乐带来的快乐,前者的快乐是长久的,后者是短暂的。我决不反对休闲娱乐,但要适度、不要痴迷。三是,不知道把赚钱作为工作的目的是赚不到大钱的。如果一个人天天想着挣钱,天天盼着发钱,给多少钱就干多少活,你就很难挣到大钱;如果你天天想如何主动地工作,如何在同行、同事中做到最优秀,天天想如何使自己更有价值,你就会赚得很多钱。四是,不知道自己是在为自己工作。明白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为自己工作就会心甘情愿,就会自动自发,也不怕别人说三道四。我们有好多同事,认为自己是在为银行、为部门、甚至是为领导工作,所以,你只要对我好,我就多干点;你如果对我不好,我就少干点,这是大错而特错的。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在为自己工作。一些对单位不满、对领导不满的同事常常满腹牢骚、消极怠工,我对他们的这种言行打心里可怜。你这哪里是在对付领导,你完全是在糟蹋、折磨自己啊!一个、几个人消极工作对单位或领导的损害是微不足道的,而对个人的损害却是百分之百的。在我还很年轻的时候,有一位领导对我讲过,这辈子你可能会换很多单位,遇上很多领导,有的待你好,有的待你差。无论是好还是差,工作都要好好干,工作是给自己干的,不是给领导干的,不好好工作,人的品质就会受损,能力就会降低,一旦形成习惯,就会成为一个庸俗的人。几十年来,我一直记着这位老领导的话,我也确实遇到过对我不好的领导,但工作一刻都没松懈过,有人说我傻,我甘愿做这样的傻子。

怎么做才算是一个主动工作的人?我归纳了这么几点:首先,把自己融入到企业之中。要对自己所供职的企业从过去、现在到将来,从使命、宗旨到运作都有一个大体的了解,要接受企业的文

化,关心企业的成长,与企业同甘共苦,不断地把自己的一些好想法、好建议奉献给企业,做企业的“参与者”、“建设者”,而不是企业的“看客”、“打工仔”。其次,本职份内的工作,不需要领导操心,就像农民春播、夏管、秋收、冬藏一样,自觉地、主动地把它做好,还要有创新,有新法子、好经验。再次,份外的工作,特别是大家都不愿意做的工作,只要有时间、有能力就主动去做。一个人要想优秀,工作出色应是第一位的。做起工作来就不能分份内份外,没事就要主动找事干,工作时间就不能有闲下来的时候。这样既能使大家敬佩你,还能使你学到比别人更多的本领,增加你的发展机会。最后一点,领导交待给你的工作,一定要想方设法把它干好。有些伸缩性很大,少出力也不会被察觉的工作,很能看出一个员工是否具有工作的主动性。例如,领导安排你写一篇行业发展调查报告,你可以让领导对报告基本满意、满意、很满意。这三种效果,你所付出的肯定不一样,你的工作主动性如何,也就在你的报告质量中体现出来了。聪明的员工应该是对领导交待的事项,能比领导多想几步,多干一些。这样的员工,领导怎么会不赏识?何愁没有进步的机会?

在一本全球畅销书《致加西亚的信》中,对主动工作这个问题阐述得非常精辟:“世界会给你以厚报,既有金钱也有荣誉,只要你具备这样一种品质,那就是主动。”卡内基说的更到位:“有两种人永远将一事无成,一种是除非别人让他去做,否则绝不主动去做事的人;另一种则是即使别人要他去做,也做不好事的人。那些不需要别人催促就会主动去做应该做的事,而且不会半途而废的人必将成功。”以上论断,真值得我们一些同事们细琢磨啊!

敢担责任

喜欢做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该自己做决定的事情不推给他人,该自己做的事情不拖着他人,出了问题不找借口,主动揽责。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会碰到一些这样的同事,他们不是没有承担责任的能力,而是怕连累自己,不去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具体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有的不愿意主动做有可能给自己名利带来损害的事情。只要领导没安排的事情,即使对企业有利、自己有能力去做也绝对不做;对这些同事来讲,所谓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只能说说而已。

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风险性大的工作,即使领导安排去做,这些同事也设法推辞;推辞不掉的,就这条件、那条件提一大堆,把风险给领导提示的一清二楚,言外之意就是,话我说到了,将来出了问题,我不负责任。

对可做可不做的事情绝对不做,即使是自己应该做的,能向外推就向外推。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处世信条,深谙“不做事就不会犯错误,不犯错误就不会被追究责任”之理。

有的在自己职责范围内,应该由自己做出决定的,也不做决定,推给领导,推给同事。特别是一些级别相对高的员工,总希望决定由集体来做,出了问题与自己无关;做事总想把领导拖进来,做不成不是自己无能。有些同事到了一天不敲领导办公室门,就好像没法活了一样(喜欢下属这样做的领导另当别论)。

有的出了问题就推卸责任,向来不从自身找原因,更不肯主动做检讨。有些人在事情没办之前就考虑好这件事一旦办砸了借口怎么说,以备领导考问。

有的从来就不想为领导分担责任,出了问题后,“屎罐子、尿盆子”都往领导身上扣。这个问题在国有企业和大企业主管级别的员工身上表现尤为明显。有些得罪人的事情,他就说这是领导要干的,我没办法;有了好事情,他就说这是我在领导那里给你们争取到的。

一个企业,一旦形成人人都怕承担责任的风气,那么这个企业距离被市场边缘化、甚至被淘汰出局就不远了。企业员工的前景也就可想而知。反之,如果人人都敢于承担责任,这个企业就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会有一批人才脱颖而出。十多年前,我在一家二级分行任行长。在我之前,这个行问题多,受处分的人也多,大多数人自我保护意识很强,凡是有风险要担责的事情都躲得远远的。我发现有些人都有一个小本子,凡是他认为可能出风险的事情,领导是怎么说的,当时在场的都有谁,记得清清楚楚,一旦出问题就为自己开脱。结果是这个行成为全省系统内唯一的,而且是连续多年的亏损行,也连续多年没出一个行级领导,班子成员一色外派的。新设立的行招聘员工时,一听是这个行的几乎一概拒之门外。我们这届班子到任之后认为,没人敢承担责任这个问题不解决,这个行就好不起来。于是,我们把培养员工的责任意识放在首位,用人的第一标准是敢于承担责任,而且有能力承担责任。从我们那届班子开始,直到现在都特别注重这个问题。这些年来,在这个行极少有怕承担责任而不干工作,出了问题就推卸责任的。正因如此,这个行一直发展得很好,由系统内的“老大难”变成了“领头羊”,有近十几人被提拔到系统内外省行、省行中层、地市行领导岗位。前年,一位从其他行提拔到这个行任领导的同事很惊奇地对我说:“这个行的多数人看上去都没有自我保护意识。”我说:“这就是这个行多年来的业绩在系统内数

一、数二的根本所在。”

我们有的同事,为什么终其一生,虽然忙忙碌碌,却一事无成?就是因为他们总是过分小心,生怕掉下树叶砸了头,这也不敢,那也不敢,因而失去了很多学习锻炼的机会,失去了很多对外展示个人才能的机会。现实生活中,为什么有很多你认为不如你的人,也确实不如你的人,做的事比你好,甚至好几倍?就是因为这些人有胆量,不怕自己出错误,有错就认错、改错,继续前行。我们有的同事,尤其是一些担任一定管理职务的同事,为什么大家都不愿靠近他,甚至于厌恶他?就是因为他们一有责任就上推下卸,只要在他身边好事肯定沾不上,要想得到他的保护比登天还难。三国时代的蜀汉名相诸葛亮有一句名言“有难,则以身先之,有功则以身后之”,这种揽责让功的高风亮节让其深孚众望,终使上下一心,成就了刘备,也成就了自己。其实,我们仔细看一看,从古至今凡成大事者,哪一个不是责任的勇敢承担者?哪一个不为自己身边的人挡风遮雨?我们有的同事,为什么有能力却总是得不到领导的信任和重用?就是因为他们不肯为领导分忧解愁,不肯为领导分担过错,背负骂名。我遇到过这样一位同事,当时他是一个行的人事部门负责人。一位行级领导的儿子要进行,当时行里规定员工可以照顾一名子女入行,但那位行领导的儿子有酗酒的毛病,不符合入行条件,该行主要领导对此很为难。我们这位同事毫不犹豫地说:“这件事我来处理,我当人事科长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把一个酒鬼招进行里,除非你们把我的职务免了。”最终那位行领导的儿子没有招进来。像这样的同事,领导怎能不器重他呢?后来,这位同事的确发展得很好。我们有些同事,为什么年复一年没有提高?就是因为他们总是自我感觉良好,出了问题就找借口。西方有位作家讲:“只有傻子才为自己的错误辩解——因为认错不但使你显得与众不同,而且给人崇高、喜悦的感觉。”英国一位大企业家说:“一点也没有犯过错误的人不是一个笨蛋,就是一个懦夫,我曾经做过许多错事,将来恐怕还会做许多错事,但是每次我总能从错误中学到一点东西。”当我遇到那些不停的为自己的错误辩解的同事时,即使他讲得有一些道理,我都为他们感到难过。杰克〃韦尔奇讲:“在工作中,每个人应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努力工作,而不浪费时间寻找借口,要知道公司安排你这个职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听你关于困难的长篇累牍的分析。”据我长期观察,大多数成功者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从不为自己的工作找借口。一个人常找借口,就会形成习惯,这个习惯对一个人是具有很大杀伤性的。它会使人丧失进取心,做事不专注,事前先想到事做坏了怎么办,做不好也有理由,本来应该做好的做不好,不该退缩的退缩了,不该放弃的放

弃了。大家千万不能小看找借口这个问题,要坚持做到日省吾身,不用等到别人指出自己的不足才反省,要自觉地对自己做过的每件事情进行回顾检查,看看有哪些不足、不是,找准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果真做到这样,那你离成功就不远了。

一个人一旦养成不敢承担责任的习惯,就注定了他不会有一个成功的人生,说明他没有多少人格可言,也一定是一个不可靠的人;反之,就会给人以安全感和信赖感,使人愿意与他交往。由于他对别人负责,别人也会为他负责,助他成功。对这个问题,很多有识之士都把它提到一个相当的高度来看待。中国银行行长李礼辉在与员工网络对话时,有员工问他对人生幸福的定义是什么,他回答了三点,其中第一点是:“要愿意承担责任,也有能力承担责任。”我想这一定是他这样一位资深银行家的切身体悟。敢于承担责任的人,一定是个幸福的人。

团结同事

同事之间要和睦相处,不能人人相轻,要通过你的努力,使你的周围出现一种相互关心、相互爱护、相互帮助的良好氛围。

有人说,懂团结是大智慧,会团结是大本事;既能干事,又能共事,是真正有素质和能力的人。一个单位或部门同事之间的团结是非常重要的。大而言之,如果同事之间勾心斗角、相互拆台,这个单位或部门就会失去凝聚力和战斗力;小而言之,我们每天超过二分之一的时间(24小时中,有8个小时的时间处于睡眠状态)是跟同事在一起度过的。如果彼此之间你看我不顺眼,我看你不舒畅,哪里还会有心情愉快的时候?因此,于公于私,同事之间的团结和睦都是极其重要的。

这些年来我体会到,跟同事相处,首先要多看人家的长处,切忌自高自大。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毛病的人是找不到的,没有优点的人也是找不到的。有的人总是认为自己很好,谁都不如他,在他眼里没有能看得上的人。确实,人的本事有大小,但本事大的不能轻视本事小的。本事大人不能大,人大不值钱,人大讨人嫌。你的本事再大,如果别人不买你的帐,你就会成为孤家寡人。古语讲:矜物之人,无大士焉。意思是说,骄傲的人成不了大气候。我有个体会,叫“好人眼里好人多”,当你感到今天张三不好、明天李四不好的时侯,你自己肯定出了问题,讨厌你的人恐怕不会是少数。平时你可能感觉不出来,到了关键时刻,人们就会把你推到一边去。国外有项调查,被解雇的人中有90%并不是因为他的才能不胜任本职工作,而是因为缺乏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这里边的教训是非常深刻的,千万要记住:当你看轻一个人时,就是你开始为自己制造一个敌人。在这里特别提醒年轻的同事,要学会尊重年长的人,要知大知小,要知道你也有老的那一天,说话要与你的身份相适合。一些在银行工作多年的老同事,尽管学历不高,但经验较多,要虚心向他们学习,千万不要瞧不起他们。

跟同事相处,还应注意不能将自己的看法强加于人。什么事情你可以谈观点,但不要强迫人家认同或接受,更不能因为人家有不同意见就和人争吵。要记住,同事之间,谁也没有必须服气哪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即使是批评同事的缺点,你也必须注意时间、地点、方式、方法,要出以公心,要本着善意,让人家感到你是在关心他。

同事之间还要特别注意相互协作、相互配合,多些团队精神。部门之间、同事之间要有分工,但不能把界限划得太清楚,事事斤斤计较。看到别人有困难,只要有能力,就应该去帮助,不能冷眼旁观,更不能借故走开。银行的业务很少有一个部门、一个人独立能完成的。你的业务牵着我,我的业务连着你,彼此之间应该多补台、多帮助。有了矛盾应多从自身找原因,一定不要互相指责,甚至互相告状。现在已不是“个人英雄主义”的时代,任何单位、任何部门、任何人,想靠单打独

斗走向成功已是很困难的事情。大家要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要学会妥协,学会顾全大局。不懂得合作的人一定是个愚蠢的人,发展下去就是一个组织的破坏者。一个组织里的人与人之间,相互协作就是天堂,相互内讧就是地狱。缺乏团队精神的人,一定是个私心严重的人,尽管有时看上去他是在为单位、部门在争、在抢,实际上他是在为自己争、为自己抢。而这些人往往越想得到的越得不到,最终会被众人所讨厌,甚至抛弃。大家记住一句老话,“与人方便,与己方便。”要想方便自己,首先要方便别人。我的体会是,不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部门,要想得到大家的好评,必须善于与其他同事和部门团结协作,要有很强的服务意识和配角意识,千万不能以自己为中心,认为所有的人都该为自己让道。

同事之间还有个非常敏感的话题,那就是大家在升迁、名利面前的竞争。很多单位人际关系紧张,就是同事之间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处理好。我想,这个问题之所以敏感,因为它和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中国人讲面子,哪怕心里热切得翻江倒海一般,表面上都要做出不屑一顾的样子。我觉得刻意回避并不能解决问题,每个人追求自己的功名利益也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但问题的关键是在名利面前要摆正心态,要心平气和,尽量把这类事情看得平淡一些,更不能有“打不着鹿,也不叫鹿吃草”的恶念。但凡竞争,总会有领先有落后,暂时领先者要认识到一时的领先不代表一世的领先,切莫忘乎所以,看同事都是“一览众山小”;落后者也不必垂头丧气,怨天尤人,更不能妒火中烧。因为这不仅改变不了既成事实,可以说是于事无补,而且阻碍你在新的征途上的前进。我想,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真诚地祝贺同事的成功,认真反思自己的差距,把更大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事实上,如果你能真正做到这一点,升迁功名之事就有可能落到你的头上。世上的事有时就是这么怪,如果你费尽心机地追求它,你会发现它在逃避你,当你不刻意追求它的时候,它会悄悄地来到你身旁。我原先所在的烟台中行,1997年调整领导班子,一次从中层干部中提了九个处级干部,本行没有那么多位子,只得向其他单位输送。在一个处级单位,一次提拔这么多的处级干部实属罕见。难道就这个行中层干部水平高吗?我不这么认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里的中层干部讲团结,没有相互拆台、相互攻击的,这就应验了一句老话:团结出干部,团结出人才。

同事之间,包括上下级之间,真正要想把团结搞好,人人必须力争有一颗包容的心。包容是一种境界。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度量有多大,事业有多大”。人与人之间,教育程度、个人阅历、家庭环境各不相同,可谓千人千性。人的个性是很难改变的,一起共事有时候难免磕磕碰碰。我们只能相互适应,不能试图改变对方,如果心胸狭隘,事事斤斤计较,只会带来更多的不愉快,甚至产生冲突和矛盾。“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心平气和”,忍让绝对不是软弱。如果我们为人处世、待人接物,都能设身处地多为别人想想,多些礼让少些磨擦,多些沟通少些争执,我们的工作环境就会更加融洽和温馨。我们特别要包容个性强的人,学会与这些人和平共处,一道工作。苏格拉底之所以成为一个世人敬仰的大智慧者,他自己讲,是他的悍妻成全了他。因为他能容忍她,所以天下没有包容不下的人。苏轼在《留侯论》中分析,“高祖之所以胜,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耳”。我们每个人,一定要磨练开阔自己的胸襟。有些很有才能的人,为什么做人不成功,提拔不起来,或走上领导岗位也干不好,就是因为心胸太小了,容不下人,大家要从中吸取教训。

我总是想,天底下那么多人,单单我们这些人能凑在一起工作,这是一种缘分啊!这种缘分是多么难得、多么值得珍惜啊!因此,我总是要求自己像对待家人一样去对待同事。我相信,只要我们彼此都珍惜这种相处的缘分,同事之间一定能像家人一样团结和睦。

第三篇:做一名好老师读后感

《做一名好老师》读书报告

林城小学钟秋莉

空闲的时间里我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其中一本是李振西老师写的《做一名好老师》,读这本书时,说实话,我不想逐字逐句地推敲,但不知不觉中,我就被书中描述的师生真实情感所投入,更为充满爱心、民主、真诚、人性的教育所折服。就这样,我陶醉着、感叹着进入了一种会意忘文的阅读境界,带着自己的心去读,带着自己的实践去读,带着自己的思考去读。时时反省自身,反省自己与李镇西老师之间的差距。教书已经12年,常常以“平平淡淡才是真”安慰自己。读李镇西老师的《做一名好老师》,我才第一次意识到,实际上所谓的单纯是苍白,是肤浅;所谓的平淡是平庸,是无为。

书中最震撼我的是李振西老师对教育的深思。以前我也想过该怎样帮助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想过该如何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想过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想过该如何让学生喜欢我„„但我从未想过,学生到底为什么来上学?当我读到教育就是要“每一个从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使我深深震撼了,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但这已经深深融入到李老师的血液当中,成了李老师的教育追求。所以他不仅仅在校期间尽职尽责,即使在学生离开学校后仍牵挂着他们——所以他会为高考落榜的学生写信——“这个世界如同一个茂密的大森林:有高大的乔木,也有茂盛的灌木,有参天的巨树,也有

1缠绕的藤萝,有鲜艳的花朵,也有青翠的小草„„但都在阳光下展现自己的勃勃生机。”让自己的学生幸福地度过一生——这是一种多么广阔的胸怀,多么博大的爱啊!

贯穿全书的,是一个“爱”字:“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爱心和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我们对学生充满真挚的情感,无疑会使学生亲近我们并乐意接受我们的教育,但仅此于此是远远不够的。爱的教育,最终目的应该是使学生在感受到老师无私的爱后,再把这种爱自觉地传播给周围的人,进而爱我们的社会,爱我们的民族,爱我们的国家。我也很爱学生,尤其爱那些眼睛清纯透亮的学生,那些心地善良、积极向上、有独立思考能力、善于沟通合作的学生。李老师对爱的执著也深深打动了我,李老师做的许多事情都很普通,我也都曾做过。为什么李老师能成为名师?而我却在日常工作中变得越来越平庸,这当然有本身素质的差异,但更重要的是对教育的一份执著,对爱的一种坚持。正如李老师所说“爱心与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而我只是把教育当成自己谋生的工作。正如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一个老师创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但一个老师,能够长期像李振西老师对待万同那样对待每一个学生,难!在万同的身上,我们看到转化一个后进生有多难。更看到了一个为人师者的爱心,耐心,信心。万同的每一点变化,无

论是朝着哪一个方向,都牵动着老师的心。而万同身上所体现的反复,足以考验最有耐心的老师,只有爱心的坚持才能创造这样的奇迹。没有耐心,也就失去了信心,致使让学生感觉老师没有爱心。读了这本书以后,我感觉耐心是不能缺少的,要对学生有信心,有爱心,要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

真的,跟李老师比起来我感到卑微和惭愧,回想以前,面对个别孩子的顽劣和松散,尤其是反复不定时,我总是忍不住会烦躁,会发怒。可每当发过脾气,总会有一点自责:他们毕竟还只是孩子!于是,每次我又都会找借口亲切地同他们聊聊天,似乎这样心里才有一点平衡。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不知道是真的原谅我,还是纯洁无瑕的心根本就不会去多想,回应我的都是真诚的笑脸。现在想起来,孩子们曾经给过我多少尊严和宽容啊!和他们的爱比起来,我们这些老师甚至是大人的爱附加了太多的东西,显得那么单薄!试问自己;对于一个责备或是训斥过自己的人,既不是父母又不是兄长,你能这样去宽容和包容吗?可这些孩子们能做到。他们眼中没有丝毫的杂质,透出的都是单纯、坦诚。跟李老师相比,我的学生年纪更年轻、心灵更稚嫩,更需要我去呵护、去关心、去琢磨、去引导他们。人之初,性本善,在这个社会给予孩子更多影响之前,我们必须把他们培养成品行端正、热爱生活、富有理想、朝气蓬勃的学生;必须把他们培养成积极进取、敢于创新、富有个性、独立见解的学生;必须把他们

培养成自信自强、永不屈服、愈挫愈奋、乐观向上的学生;必须把他们培养成兴趣广泛、身怀特长、善于协调、精于应变的学生我喜欢随意的生活,但读完李老师的书后让我明白“随意或许是一种美丽,而执著却是一片更灿烂的云彩。”反思过去的“随意”与“从容”,越来越觉得我的随意是低层次的,我的从容包含着更多的惰性。读了这本书,让我的心灵受到一些激荡,让我渐趋平庸的心不再麻木,让爱心与童心在我的心中留存的更久吧!我明白:在教育这条路上,我还需要更多的磨练,更多的学习,更多的理性思维,更多的积极探索„„

第四篇:做一名好老师读后感

如何做一名聪明的老师,是每位教师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曾经有一位老教师说过,做一位聪明老师就是让学生既爱你又怕你,此言简洁明了,一语重地。“要做一个聪明的老师。”——这是我读后感触最深的一点!《做一个聪明的老师》一书给我们这些在教育一线苦苦摸索的教师们送来了一剂沁人心脾的良药。这句话看似简单。其实要做到不容易。

有时候,我们老师常会好心办坏事,造成这种情况其实还是我们工作的不细致,想的不周全。鼓励孩子的方法有很多种,尤其是对行为偏差生上的鼓励老师更应该多想想办法,多从这些孩子的角度来考虑,带着一些宽容的心态去面对这些孩子。不能用一把尺子去丈量所有的孩子。不妨多动动脑筋,想一些既有效又能让孩子、家长都能接受的好办法。

书中一个个案例解开了深藏在我心中的困惑。我经常为孩子的问题二烦恼,为孩子的调皮而头疼,然而这一切都是教育过程中必须面临的正常问题,不要让自己的烦恼扩大,让我们坦然去面对,因为孩子的生命存在差异,我们不是要所有的孩子都长的一样高,一样强壮,一样美丽,而是与他们的原有基础相比,让每个孩子的生命有所发展,而老师应该引领着我们的孩子体会自我的发展,教会孩子懂得生活,拥有健康的心理和体魄,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拥有生活,求知的能力。

刚工作那段时间,我的情绪经常会因为孩子的行为而变换,努力在他们面前克制,却把情绪发泄在自己的生活中,这样一来,往往就产生了一些消极结果。越将烦恼放在心中,越是得不到顺利的发展,后来我调节自己的情绪,索性丢掉一身负担,不去想那么多,踏踏实实上好每一节课,人人真正对待每一次谈心,开开心心组织每一次活动,自己高兴,孩子们也快乐。因为情绪真的会感染。聪明的老师是言传身教中将孩子的行为潜移默化,轻松教学,才能事半功倍。

作为老师,我们真正要学的是实用教育学和实用心理学。我们还得读更多的书,把从书中读到的、感悟到的方法和理念直接用以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在处理突发事件时激发灵感,迸射出智慧的光环。童年拉开了我们人生的序幕,在那天真烂漫的季节里,孩子填写着那份美丽的色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着。让我们放下架子,尊重、宽容、理解学生,笑口常开,还学生童真,相信学生必将因我们的改变而变得更可爱、更快乐。

——————————

教师是育人的工作,世界上没有什么工作比这更繁琐、更复杂了。对于教师来说,其面对的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如何把一个班级塑造成一个团结向上的优良集体,如何把每个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关键在于老师。我是怀着非常认真的心情看完《怎样当一名最好的老师》这本书的,读完之后,我觉得应该对学生要“以爱育人、严慈相济、正确引导”。下面是我在过去从事班主任工作中的一点心得,说些体会。

在过去的班级管理工作中,曾经出现过这样一个案例:班上有个女孩子,外表看来,大大咧咧,性格极其开朗,很喜欢与男同学打成一片,但突然之间,孩子整个状态好像全变了,上课要么心不再焉,要么干脆趴在桌上睡觉,老师布置的作业也不完成,更为严重的是交上一群不良少年,这群朋友中,有的旷课,有的偷东西,放学经常不按时回家,刚开始,我只是把这一现象告诉家长,家长也采取措施放学接送,这一方法不但没有挽回孩子的行为习惯,相反,情况更加严重。这引起我的高度重视,我开始找了一节活动课时间,与她进行面对面的长时间的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发现了很多以前不了解的问题,该生对父母有较大的排斥,长时间以来不断的积累,这学期终于爆发了,她甚至表态是故意要做给父母看的,在我看来,孩子已经出现严重的心里障碍,这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化解的,我给自己定了个分期工作计划,第一阶段,树立她的正确的人生观,我先让她说说她交往了哪些人,让她说出这些人的优点和缺点,及时的引导她正确的是非观念,我们长谈了一个多小时,孩子的心情看起来不错,结果那天晚上,她的妈妈打电话给我,说孩子很久没有这么开心了,还告诉家长以后她有什么想法都会告诉老师,家长要了解的话,直接找老师;第二阶段,我开始试着让她理解父母,一方面我做孩子的思想工作,另一方面我做家长的思想工作,双方各让一步,和睦共处;过几天,该生告诉我与她与父母交谈了一个晚上,觉得父母不再是那样让人难以理解;第三阶段,我发起了友情攻势,平时有注意到她与语文科代表比较谈得来,所以做起了语文科代表的思想工作,希望她也能帮上一把,在亲情、友情、师生之情的感染下,该生有了些起色,上课比较认真听课,作业欠交的次数也少了,尽管外人看来是微不足道的变化,但在我看来,已经有了很大进步,我把这一表现当即反馈给家长,并希望家长借此鼓励孩子,家长听了也很高兴,同时也注意到孩子近期的电话也少了,晚上也比较能够复习功课,看到这样的情景,有哪一个老师不为她感到欣慰呢?

通过阅读《怎样当一名最好的老师》,再结合自己平时的观察,我学到了作为老师,作为班主任,应该以爱育人,严慈相济,正确引导。应当是学生的倾听者,让学生有时间、有心情去解释和表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尽可能站在学生的立场去感受他们的处境,体会他们的心情,分析他们如此表现的原因,以及预测他们可能发生的行为和心理反应,从而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及时杜绝不良现象的出现。

——————————

寒假,我有幸读了《有效教师》这本书。读完后,感觉书中语言亲切,仿佛一位专家又似长辈循循善诱,很多观点让我开阔了眼界,收益匪浅。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教师,只有教师的不断发展与提高才能保证教育的高质量。在这本书中对我感触最深的还是怎样成为一名有效的教师.在这本书中,写了诸多名师成长的经历,这些经历告诉我们:教师的成长,首先取决于对教育事业的态度。有什么样的精神态读就会有什么样的生活,生活来源于精神,一切的一切都是精神态度的创造与给予。教书时间长了,有的教师教学硕果累累,但有的教师却停滞不前,似乎对工作失去了热情。是什么造成了这巨大的差别?就在于他们持的态度不同。平庸者经常埋怨出身低微,埋怨领导偏见,而很少静下心来想想自己。魏书生说过:“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学生不好教,常常是我们方法太少。”众多的成功者一再告诉我们,不管处于什么样的环境,只要你有奋斗不息、追求不止的精神,你就会自觉地去改变自己把外在的压力转化成巨大的动力,不断地学习,引千道清泉、集百家之长提升自己、充实自己。机会永远是给有准备的人的。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它往往胜过责任。”成功源于热爱,让爱伴我们走向教育的高点。《有效教师》这本书从有效教师的内涵与发展目标、发展环境、有效教师的核心素质、发展策略和发展性评价等方面为学习者提供基本理念和实践报告指导。

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能不作为重中之重的问题来思考。通过学习《有效教师》,深有感触,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工作。

1.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有的学生是由于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比如遭到讽刺,挖苦;受到不应有的干涉,与家长、同学、教师发生矛盾,尤其是当和教师发生矛盾时,他就更不可能把精力专注与学习。

2.对学生的期不要太高

有的学生是因为教师、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太高,孩子因为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而产生了负罪感和内疚感,因此也就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样也就不能去听教师所教的课程了。

3.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有的学生是因为我们教师没有适应人本教育,没有改正自己的教育观念和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同时自己不能做到以身作则,对学生的爱心不够,不能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4.教师要讲究课堂管理的技巧

有的学生是因为教师缺乏课堂管理的技巧,没有建立新的课堂学生行为规范,如有的教师发现学生上课不专心,明知学生因为不专心答不上来,就故意提高嗓门,将其一军:“某某同学,请你重复一遍刚才教师讲的话。”或者干脆对这些学生不管不顾,只提问那些好学生。这时候教师成了是“主角”,好学生成了配角中的“主角”,而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时候是“观众”或“听众”。对自己不喜欢的教师学生又怎么能喜欢听他讲的课呢?所以他的成绩也不会好。

5.教师要讲究对学生评价的方法

评价很重要,无论是课堂评价还是学生的自评、互评都要准确。课堂上要多鼓励,及时鼓励,肯定评价要多于否定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要把握好,不要使学生的自评、互评变成自我夸耀、自我贬低,或互相进行攻击、互相挑刺,评价要中肯,要切合实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专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第五篇:做一名好员工之感悟

做一名好员工之感悟

最近,我们活动中心正在开展“上班为什么,工作干什么,走后留什么”的“三个大讨论”活动,那么结合这次活动的深入开展,根据中心主任办公会统一部署,今天在这里我和大家共同学习分享一下我在这次“三个什么”大讨论活动中的一点学习体会,不当之处,还请领导和同志们会后指正。

我们这次开展大讨论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以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为核心,以打造“悦源”工作品牌为抓手,全面加强活动中心干部职工队伍建设,不断推动活动中心全面发展,而实现这一目的的根本落脚点就是员工。员工的综合素质,员工的工作能力,员工的精神状态,直接影响着我们单位的生存与发展,那么作为活动中心一名的员工,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才能给“三个大讨论”一个圆满的答案,结合自身感受,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争做一个“三型”的员工。

一、勤奋刻苦,做“学习型”员工

宋代史学家司马光说过:“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与才两者缺一不可,有德无才,难当重任,难做大事,甚至不能成事;有才无德,难做好事,甚至只能坏事,贻害无穷;德才兼备才能多成事、成好事、办大事。诸葛亮在家训中也说,“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识,非学无以立德。”这些古代思想家一番哲理,道出了一个真谛:德能正其身,才能胜其任,言能达其意,书能成其文,干能成其事,绩能服其人。人要达到这一境界,除了本身具有的天赋外,唯一的途径就是学习与实践。

学习是能力之基。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是其能够胜任某项工作、完成某项任务、开创工作新局面的主观条件,是一个人的体能、技能和智能的高度统一。当今时代,科技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加快,是一个生存空间日益狭小、综合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是一个崇尚能力、凭籍能力吃饭的时代。可以说,现在不熟悉、不懂得的东西很多,需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太多,昨天的理论未必能解释今天的现实,今天的经验也未必能解决明天的问题。如果不学习,或者不愿意学习,或者不深入学习,或者学习与实践脱节,必然会出现本领恐慌、才能恐慌、知识恐慌,更谈不上必须具备的“张口能讲,提笔能写,遇事能办”的基本素质。

学习是修身之道。古人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并极言之,“人不可以不学,犹鱼之不可以无水”。这就启迪我们,学习既是智慧之源、进德之基,更是生存之本,修身之道,修养高低与学识深浅密切相关。学习的过程是枯燥的、艰苦的,其实也是快乐的、雅致的。古语“坐拥书城,南面称王而不换”,陶渊明讲“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苏东坡说“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指的都是学中有至乐。我们要不满足于把学习作为谋生的手段,而切实作为自我完善、修身养性的现实需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深谋远虑,观天地之精微,察万物之规律,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够把握方向,在头绪繁杂面前能够把握主动,在去除浮躁、增添书香的勤奋学习中,不断丰富自己、改造自己、提升自己、重塑自己,何不为人生一乐事。

学习是成事之本。对每个人来说,选择了学习就是选择了进步,同时也是选择了快乐。腹有诗书气自华,学习能使人聪慧文明,使人高尚完美,使人全面发展。人与人的差距,归根到底是学习上的差距。学习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工作的成效,学习的自觉性反映

着一个人的志向、胸怀和抱负,学习的有效性最终也决定着一个人的素质、境界和发展。大凡富有远见卓识的人,善于理性思考的人,具有敏锐眼光的人,能够成就事业的人,一个首要的前提就是酷爱学习,他会把学习当作自身的最好投资,当作成功的最短阶梯。学习谈起来容易,做起来太难,持之以恒更难。作为一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科学发展的实践者,又是肩负一项工作、从事一项事业的骨干力量,切实加强学习,具备更多的知识、更强的能力、更高的素质,显得至关重要。

那么,如何成为“学习型”职员员呢?我认为就是要“真学、善思、会用”。一是真学,就是真正学习,发奋学习。业精于勤,厚积薄发,无论学业,还是事业,大抵如此。如果把学习当成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境界、一种终身追求、一种成长途径,你就会静下心来,抓住一切机会,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挤时间学,抢时间学。学习最基本的方式就是阅读。阅读是增加内涵的重要渠道,是积累精神财富的重要方式,是一项有益于提高自己观察社会与思考人生的智力锻炼,我们要经常阅读,时时阅读,善于发扬古人“马上、厕上、枕上”的学习精神,更重要的是学会“把厚书读薄”和“把薄书读厚”。此外,还要从历史中学、从他人中学、从实践中学,从中吸取精神营养。我们如果多学习一些新知识、多掌握一点真本领,很可能会使自己成为做好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在众人谈论中脱颖而出。二是善思,就是善于思考,注重总结。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不能只埋头苦学,还要注重思考,要提高用科学发展观总结思考问题的能力,对一个问题善于从现象到本质、从局部到全局、从个性到共性、从静态到动态的思考。善于思考的真谛在于,掌握现象,领会实质,而不是学而不深、学而不精;深入细致、入心入脑,而不是一知

半解、浅尝辄止。我觉得一个员工要注重并善于思考。一个领域的工作其内涵和外延是什么,其理论和实务是什么,需要思考;一个阶段的工作取得什么成效,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教训,需要思考;一件事情办理的速度和质量如何,需要思考;对一个问题的处理,其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是否对头,需要思考,思考多了,认识就深了,对实际问题的把握性就更加准确,对事情去伪存真的能力就会提高,人云亦云的现象就不会存在,从而使自己变得更加自信,智慧和明理。三是会用,就是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古人云: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重要的学习。只有实践,才能将学到的理论和方法用于指导具体工作,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内在素质。今天,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对我们来说,就是砥砺品质的磨刀石、提高本领的好课堂、开创事业的主阵地、树好形象的大舞台,为我们将理论转化为觉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架起了很好的桥梁,我们必须积极投身实践,以本职岗位为阵地,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勇于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中、在不同岗位上加强磨炼,不断积累经验、把握规律、增长本领。

二、扎实进取,做“实干型”员工

实干就是脚踏实地、扎实做事,做有利于党和人民群众的好事,做有益于社会发展的实事,做促进本职工作的具体事。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世界上的事情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对一个单位来说,工作业绩是写不出来的,和谐团队是画不出来的,健康发展是喊不出来的,只有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才能创造出实实在在的业绩,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旧面貌。对于一个职工来说,不干事,无异于丢掉了立足之本,干不成事,就等于失去了成长和发展的支柱。

一时可以,一天可以,时时天天,长久必将吃亏与此。干事体现了一种责任,干成事体现了一种能力,评价一个员工行不行,除了德的表现外,主要看他肯不肯干事,能不能干成事。

那么,“实干”从何而来呢?首先,既要敬业又要精业。敬业,就是要敬重自己的事业,热爱自己的工作,无论是什么岗位,无论是大舞台,还是小舞台,作为一名员工,都要立足岗位干好事,利用舞台唱好戏。只要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就干好一行,任何岗位都可以使你大显身手,任何舞台都能够让你展示风采。精业,就是精通业务,熟悉本职,对业务能熟练自如,融汇贯通,对本职工作能独当一面,驾驭轻松,做到不以事小而不为,不以事杂而乱为,不以事急而盲为,不以事难而怕为。结合我们自己的工作岗位,我认为一线上的服务人员精业就是要靠“三声四心五个一”,让老干部满意就是我们唯一而永远的工作目标;作为后勤保障部门的工作人员,精业的内涵应该是,文字能力要强、工作水平要优、办事效率要高、综合协调要好,为一线职工保障要到位。不同的工作岗位有不同的精业标准,但我们应该共同遵循和维护的一个目标,就是要把活动中心工作做好,我们应该牢记,活动中心就是我们立业发展的基石,没有基石,谁也不可能盖起自己的高楼大厦。其次,既要认真负责又要开拓创新。毛主席说过:世界上什么都不怕,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人最讲“认真”。其实,每个人身上都担负着神圣的责任。对于这份责任,要时刻保持认真的态度。不管什么工作,不管事情大小,都要认真对待、一丝不苟;承担每一项任务、处理每一件事务,都要兢兢业业,扎扎实实,保证工作的质量和实效。开拓创新,就是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做事缺乏创新,最多只能把一件事做对,而不能把一件事做好。创新是融责任、勇气、方法、态度等要素于一体的实践活动,是一切工作取得

进步的关键因素。比如在求真务实中开拓创新、在大胆探索中实现突破、在拓宽思路中推行举措、在把握规律中增强预见,创新工作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去善于发现,善于认知识,善于行动,相信在任何岗位上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其次,既要充满激情又要保持理性。具体讲,就是对建功立业要充满激情和渴望,对自身定位要保持高度理性。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样,对事业没有成功渴望的员工也不能算是优秀的员工。成功渴望所点燃的干事激情,会使工作过程充满新鲜感、趣味感和成就感。保持对建功立业的热情和渴望,一方面要树立做好本职工作和干出工作成绩的理想和抱负。有了这种理想和抱负,才会催生干事的兴趣,激发干事的炽热情感。当在工作实践中取得一定的实绩,得到上级和群众的认同时,工作和干事的兴趣又会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要培养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履行职责,敬岗爱业,勤奋扎实。与对工作充满激情和渴望紧密联系的,是每一个员工对自身定位的理性态度。对自身准确定位的最基本要求是准确地了解自我和形成合理的期望值。即对自己的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实现程度进行综合判断,合理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不偏执,不过惘,不自卑,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进取心。同时,在对待名利得失上保持淡泊的心态,有“不以一时之得意而自夸其能,也不以一时之失意而自堕其志”的境界。俗话说,人在做,天在看,我认为远远不止如此,不只天在看,是领导在看,群众在看,老干部也在看,大家心里都有一双跟明镜似的眼睛,所以相信天道是酬勤的,梅花绽开放在最寒冷的冬天。

三、加强自律,做“修养型”员工

修养是一个人道德风范、知识素养、心理素质、仪态风度等方面的综合体现,是一种达到完美境界的人格魅力,是一种对精神品位的

高尚追求,是一种感知真善美,感悟健康、高雅、文明的生活情趣。做一个“修养型”的员工,主要是品格、思想、处世、情趣等方面的修养。

一是品格上的修养。人品,是指人的品格修养。有不同人品的人,待人接物的方式也不一样,对他人、对社会的影响也就有所不同。人品高尚的人会受到人们的景仰,人品卑下的人会遭到人们的唾弃。李源潮同志指出:领导干部要有三个敬畏,即敬畏历史、敬畏百姓、敬畏人生。作为一个普通员工,我想也要有三个敬畏,即敬畏法纪、敬畏人格、敬畏口碑。品格修养还在于知足、平和。得之坦然,失之淡然,争其必然,顺其自然。我们应该常常告戒自己,知足者自安,止浮躁之心;知足者自乐,止敷衍之心;知足者自重,止茫然之心。要始终以平常、平和、平静的心态去看待、去思考、去领悟;始终把心思、精力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寻找乐趣、去拓展空间、去丰富自我、去体现价值,去追求自我内心的愉悦和福祉。

二是思想上的修养。思想修养表现在很多方面,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意识,就没有主心骨,就没有了目标和前进的方向。理想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有了理想信念,才会有服务意识、有奉献精神;才会立足自身、立足本职、立足自省、立足今天;才会做到人生态度同那些积极进取向上的人比,工作学习同那些走在前面的人比,名利升迁同那些埋头苦干、不计名利的人比,生活享受同那些工作比自己辛苦、收入比自己低微、生活比自己艰难的人比。这样,才会比出思想、比出心态、比出境界,比出一个详和的人生。

三是处世上的修养。善于处世,意味着和谐共事、和谐共创、和谐共赢。善于处世的基本前提就是注重团结、善于团结、能够团结。团结是一个人与多人的关系,不能只讲自己,不想别人,不能总是自

己站在高处,而贬低别人。要做到团结,实属不易,需要具备诸多条件。顾全大局,注重集体与个人的协调统一,隔岸观火时的内心想必也未见得平静;胸怀宽阔,没有宽阔胸怀的人很难与他人相处,与人为善,与己方便,如果每个人都有了宽阔的胸怀,单位里就有了共同的心声,就有了和谐向上的基础;互相信任,没有信任就没有团结,不信任别人的人就不会团结人,别人也不会信任你,没有信任的家园是一片荒漠;合作精神,在做好分内工作的同时,为他人主动伸把手,帮助周围的同事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诚实守信,诚实乃做人之基础,处世之要则,更是搞好团结的重要条件,待人不诚,为人失信,则众人皆离,何以团结?如果一个人与多个人搞不好团结,矛盾的主要方和主要责任肯定在自己。同志之间有隔阂、不团结,必然会分散精力、影响工作、形成防范、不利健康。

四是情趣上的修养。情趣,乃为情感、兴趣。情趣看起来固然是生活小节,但小节不“小”,小节中有品德、有形象、有人格。俗话说,小事求大善,小节立大德。相反,小节不拘,终累大德。小节是一个人品德修养的“试金石”,小节影响大德,小节折射形象,小节决定命运。做到情趣修养,就是要严守生活小节,培养健康情趣,守住欲望关、爱好关、亲情关、社交关。人人都有欲望,个个都面临诱惑。但既然是一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就要按照人们常说的“克制住欲望、顶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考验”的警言去努力践行。兴趣爱好也是反应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和追求,所以也希望我们在工作之余,通过培养健康向上的兴趣爱好,可以愉悦身心、开阔胸怀、陶冶情操、提升境界,使生活更加丰富、更加充实、更加富有色彩。

以上是我在这次大讨论活动中心的几点浅显的感悟,向大家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下载《如何做一名好员工》读后感600字(5篇可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做一名好员工》读后感600字(5篇可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会感恩,做一名好员工

    学会忠诚感恩,做一名好员工听到这个题目,不少人就会说:“做个好员工,这容易!不就是遵守纪律,团结同事,好好工作吗?”是的,这没错。但是,第一,要做到这几点,并非易事;第二,做到这几点,还远远......

    “做一名有用的好员工”观后感

    “做一名有用的好员工”观后感 开学伊始,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观看了艾莫老师的“如何做企业最有用的好员工”的讲座,让我们这些教师受益匪浅,感触颇多。我在想做为一名教师,在做好......

    怎样做一名好员工心得体会(合集)

    敬业,专业 ,为自己工作 第一:要敬业。敬业不只是加班加点,敬业更不仅是任劳任怨,敬业就是把自己的工作当作一种精神享受的人生体验。它表现在工作中就是勤奋和主动,有句口号说得好......

    做一名好老师

    做了一名教师,使我每天能够听到甜甜的、真诚的问候就像陶醉在和煦的春风、浓浓的花香之中;做了一名教师使我感受到教师的一言一行,甚至一个鼓励的眼神,就能拨动那一个个美妙的心......

    做一名好老师

    做一名好老师”是我一生追求的目标,也是所有教师追求的目标。自从事教师这个岗位16年以来,我始终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态度来对待我的工作,以“师德”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做一名好老师

    做一名好老师”是许多老师一生所追求的目标,也是我的目标。我始终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态度来对待我的工作,以“师德”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当一名好老师”作为自己工......

    做一名好老师

    做一名好老师习近平在2014年教师节前一天,考察北京师范大学中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

    做一名好老师

    “做一名好老师”是许多老师一生所追求的目标,也是我的目标。自踏入教育这个岗位以来,我始终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态度来对待我的工作,以“师德”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