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小学新思维数学研究》有感
读《小学新思维数学研究》有感
龙港一小 谢树样
最近,我拜读了张天孝老先生的《小学新思维数学研究》一书,深深被他的执着精神所感动,被他的数学教学思想所折服。现就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和心得。
设计学习新序列
关于学习的序,我第一次是在俞正强老师的讲座中听到的,俞老师认为课堂教学就是选材和立序的问题,而《小学新思维数学研究》则在一个更宏观的范围上,谈论了通过“重组结构,更新内容,滚动发展”的方式,设计学习新序列。
本书认为可以通过不同领域内容之间的整合,设计学习新序列。例如,以“乘法分配律”为核心,将长方形的周长、面积和乘法分配律、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内容整合在“篮球场上的数学问题”的主题下,形成一个教学单元。从步测和目测开始,为长方形周长学习积累经验,从长方形周长的两种不同计算方法中引出乘法分配律,用乘法分配律来说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解决较复杂的长方形面积的计算问题。这样整合使得每个知识点的学习环环相扣,形成一个网状的知识结构。
书中提到,采取“前有孕伏,中有突破,后有发展”的呈现序列进行滚动发展。前有孕伏:结合可以联系的知识点,将学习一个重要知识点所必需的基础进行前期铺垫,降低在新知学习第一时间产生的难度。中有突破:让学生主动利用原有的知识,突破新知探索中的难点,使经验材料数学化,数学材料逻辑化。后有发展:是指把“中有突破”的探索中获得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进行迁移,在知识运用的深度、广度和灵活度上有所拓展。
其实不管教材研究还是一节课的研究,它们的思想是相通的。我曾经利用前有孕伏,中有突破,后有发展的理念设计一个教学案例,竟然获得了温州市案例评比一等奖的好成绩,真是喜出望外。
教学三环节实务和理论
课堂教学应遵循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思维规律,即数学思维的问题律、情境律、发展律,相应的组织教学过程,应做好引入、展开、巩固三个环节。
引入按照数学思维的问题律,引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抓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在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中,引出学生思考。展开按照思维的情境律,采用操作、图示、模拟等手段,通过分析和比较,抽象概括出原理和结论。巩固按照思维的发展律。既有模仿例题的基本训练,又有增加非本质干扰因素的变式训练和一题多解的灵活训练。
应用题教学的继承和发展。
书中为我们解释了应用题、问题解决教学的来龙去脉,这是新课程以来,一线教师比较困惑的内容。曾几何时,应用题教学销声匿迹,成了谁都不愿提及的话题,似乎谁提及,谁就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谁就因循守旧。其实是我们学养不够,唯上唯书的表现。张老先生在本书中专门讨论了应用题教学的相关内容,给人一种豁然开朗、醐醍灌顶的感觉。
应用题是把日常生活或经济活动中的实际问题,用语言文字或图形、表格来表示已知数量与未知数量的相互关系,而求未知数量的问题。虽然课程标准没有出现应用题的名称,()教科书也没有将应用题作为单独的教学单元列出。但是,应用的意识应是一个教学目标,更是一种教学意识、教学方式,应贯穿于数学学习的全过程。
书中认为应重视帮助学生分清条件和问题,建立“问题”—— “条件”——“算法”之间的联系系统,切实用好列式训练、补充训练、编题训练、选择训练、变式训练,让五种训练成为教学的有力抓手。
同时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要落实好以下几种思想:
(1)比较的思想:比较是思维活动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有两种基本形态,一种是纵向比较,即对数量关系发展变化的不同层次的比较;另一种是横向比较,是对数量关系发展变化的同层次上不同的分析方法和不同解法的比较。采用比较法教学,使学生的思维活动从新旧联结点上迅速展开,把“已知”作为基础,充分运用了已有的解题经验,因此有利于形成解题方法的逻辑联系。
(2)对应的思想:找数量关系的对应关系,是解答应用题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在整数小数复合应用问题、分数应用题和比例应用问题的教学中,都要作为一项基本功训练。
(3)假设的思想:把题中的某一条件先假设为其相近的另一个条件,从而使问题的解决趋向于简单明朗。
(4)替换的思想:把一个数量替换为另一个数量,使数量关系趋向明朗。
(5)转化的思想:转化比较的标准;从数量之间的不对应关系转化为对应关系。
总之,通过本书的阅读和学习,让我了解了教材编写的思想和特点,更好的利用教材,开展有效的教学,让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更确切地说是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第二篇:读《改革与新思维》有感1000字
读《改革与新思维》有感1000字
大侠 一名思政课老师的日常
戈尔巴乔夫的著作不多,但是他的《改革与新思维》却被很多研究者所推荐,今日有幸读到,首先是对苏联当初改革的迫切性有了深刻的认识。
苏联的改革是因为各个方面发展,尤其是经济的发展到了“不得不”的情况下而展开的,具体的情况正如书中描述的那样:“70年代下半期国家开始失去前进的速度,经济工作越来越乱,积累了一个又一个困难问题,而且日益尖锐化,未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社会生活中出现了停滞现象和其他一些与社会主义格格不入的现象,形成了某种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机制。而所有这一切都是在科学技术革命开辟了经济和社会进步的新前景的条件下出现的,这不得不说,是生产关系的错乱严重阻碍了经济和科技的发展”.(P13-14)
当时苏联的经济停滞现象比较明显:“连续三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国民收入增长速度都下降了一半以上,到了80年代初期,已经下降到几乎是经济停顿的程度,一个以前大力追赶世界上最发达国家的国家,开始明显地失去一个又一个阵地。而且,在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发展科学技术、生产和开发现代化技术设备和工艺方面,同这些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追求”总产量“的做法,尤其是在重工业中,已经成为”最高任务“,甚至说是唯一目的。基本建设方面,由于施工期限漫长,大量国家财富被积压,建造了一些造价高又不能保证达到最高科学技术指标的项目。凡是花费劳动、材料、金钱越多的,就被认为是优秀工作人员或优秀企业。按说生产者”讨好“消费者才是正常的,”(P14-15)但是在苏联,是消费者要由生产者摆布,买方市场被卖方市场所替代,这是追求“总产量”的结果,是严重的供求失调。
很多经营管理人员不关心增加国家财富,而是关心在某个产品中消耗更多的材料、劳动和工时,并且卖的贵点。结果是:总产量有了,商品却不足。还记得小时候看电视小品,反映的就是苏联的“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问题,导致中国人可以拿一双裤袜换苏联的一块好手表,后来这一事实成就了牟其中这个人,他用中国的轻工业品换了苏联的图154飞机。也正是因为其产业发展不平衡,所以才有苏联同志一直吃大列巴而不是我们多样化的餐桌美食,直到今天也没有哪个国家的食品丰富程度能与中国的相媲美吧。
那时的苏联,是在优先增加产品数量的思想下发展工业的,在试图阻止速度下降时也主要是采取越来越多地增加消耗的做法,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劳动量和消费量之间的联系遭到破坏,这几乎成为障碍机制的关键环节,不仅阻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导致社会公正原则遭到扭曲。
想想我们正在开展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等等政策的出台,不都是认真吸取了苏联当年的教训吗?
另外还有很多现象,这里不再引述,也不多评价,待有时间再续
(声明:文中转化性引用了《改革与新思维》中的部分语言,已经做出标识)
第三篇:读《小学数学》有感
读《小学数学教师》有感
寒假,读了《小学数学教师》 这本书,读完后使我感受颇多。一本书刊或杂志能够成为读者的朋友,其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而在我的心目中,《小学数学教师》就是我的挚友。
有人说:“一本教育杂志,也应当是一所学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切实、具体的可以给读者以启迪的教育案例,有高水平的服务„„”而《小学数学教师》恰恰如此,它的文章精短实用,可读性强,内容实在,在推动教学改革、传递教学信息方面都有独到之处。据了解,这本书滋润了无数数学教师的茁壮成长,也为许多的青年数学教师架起了走向成功的桥梁,是培育教师成长的摇篮,是小学数学教改的冲锋号。
作为一名教师,我爱数学,我爱教学生数学。“让学生感受数学之美”吸引我去努力探求问题的答案,成为贯穿我的数学教育的一条主线。知识的记忆是暂时的,思想与能力的获得是永存的。因此面向每一个学生的数学教学必须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目的。新的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对数学教学的要求正反应了上述要求,数学教学从传统的“传授知识”的模式更多地转变到“以激励学习为特征、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模式。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创造、个性发展将受到更多的重视。数学教学将更重于培养、发展学生的广泛的数学能力。
让学生在“玩”中学数学,就像其中的一篇《变一变,数学更好玩》---以“报数游戏”的教学为例,这一课我刚好上学期上过,我只先和学生玩了一会,就直接说出取胜的方法,但刘老师整堂课都在和学生玩,并边玩学生边说边想,最后学生自己归纳出取胜的方法,对于这些学生而言,他们学得水到渠成,他们玩出的是自己的智慧!刘老师说在“玩”中教数学、学数学是学生体验数学、喜欢上数学的好办法。这对于小学生来说确实是一个好办法,让孩子看到的数学不是一张严肃的面孔。在教学上,留给学生的作业就是做玩具。这让我想到,其实我们的作业可以不必那么机械,只停留在读读写写上,可以让学生更多的接触生活,动起来,玩起来。例如,在教学方向与位置一单元时就让学生回家设计校园的平面图,可以渗透学生的智慧和快乐。在轰轰烈烈的教改之风中,《小学数学教师》宣扬对学生做为“人”的尊重;宣扬对学生生命的唤醒与赏识;宣扬人格平等基础上的情感交流;教育我们用心灵感受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智慧开启智慧。因此,当我竭尽所能地传授知识给学生却看到学生似懂非懂的目光时,我要找《小学数学教师》;当遇到教学中我自己也弄不太清、搞不太懂的知识时,我也要找《小学数学教师》;当我想在教学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时,更是要找《小学数学教师》,„„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一直坚信多读一些好书,一定会有许多意外收获,在这人生的黄金时间,我想我会一如继往地多读好书,在书的海洋中扬帆远航。同时我想《小学数学教师》也一定将与我携手同行,共同成长,共创未来。
第四篇:读小学数学常规有感
读《小学数学教学常规制度》有感
今天仔细阅读了教师“六认真”工作的小学数学教学常规制度,下面结合这个制度谈谈自己的工作体会。
首先说到课前准备。其中第2点讲了深入钻研教材。了解并熟悉新教材的整体编排体系,掌握相关年级的教材,理解教学内容的前后联系,理清全册教材的基础知识和培养能力的侧重点,弄清全册教材的重点、难点,明确学期末应使学生达到的要求。在这点上我们很多老师都做得不够到位,可能平时由于其他琐事的繁忙,除了要上精品课,一般平时不会花很多的时间去钻研教材,特别是那本教材分析,很少老师去翻阅和研究,认为只要熟悉课本就够了,其实要真正上好一节课,只抓书本是不够的,往往上完课连这节课的重难点都没有把握,教学要求当然也无法达到。
第二点讲课堂教学,其中第3点:认真实施教学过程,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能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必要时应对教案作现场调整。我们知道在上课之前我们心中肯定有了一份教案,但是当真正上课的时候,我们心中的那份教案不可能原份不动地照办,教案是死的,但是我们的学生是活的,他们的想法和理解并不一定总是朝着你所制定好的方向走下去,他们的回答可能会出乎你意料,但是如果我们对教材十分熟悉,对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把握得非常好的话,那么即使课堂上出现再多的意外,我们相信你也会很轻松地解决。比如在乘法这一章中有这么一道题:一份稿件有5300个字.张小红平均每分能打115个字,她45分能把这份稿件打完吗?大部分学生都知道先把她实际打的稿件先算出来,然后和5300比较,看它是比5300多还是少,列式为115×45=5175(个)5175<5300 答:她45分不能把这份稿件打完.但是被叫到的学生是这样回答的,115×45=5175(个)5300-5175=125(个).当时我没有直接否定她的回答,我只是问了一下其他同学有没有更好的答案?于是同学们就说把第二步改成比较的形式.我再次问了一下刚才回答的那位学生:“你现在是不是感觉把第二步改成比较会更合适这道题呢?”她满意地点了点头.既然她有了这样一个答案,于是我就借题发挥:“同学们,你们想想,我们把题目的问题怎么问就是刚才那个同学的回答了?”他们就顺着她的回答很自然地想到了这样的问题:如果她还没打完,还剩多少字?
所以,我们在备课的时候不能只备明天所上的课,而是尽可能把整个这一章一起备,把学生在上课时可能出现的回答都要预先想好,这样才能更好地上好每一节课.
第五篇:读《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有感
读《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有感
单位:大安山中心校
姓名:杨永君
任教学科:数 学
联系电话:6037379
3《小学数学教学策略》读书心得
最近我又详读了张丹教授所著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一书,真是受益匪浅。《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一书在整体把握小学数学课程的理念下,对小学数学的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做了细致分析,涵盖了课程目标、课程主线、具体内容的要求和教学建议。对每一课程主线的教学策略的描述还有具体的案例跟以说明和分析,既有面上的宏观把握,又有点上的具体分析,对小学数学老师来说可谓是一本教学宝典。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一书的阅读学习,让我对小学数学教学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较好地领悟了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工作的真谛,掌握了小学数学教学基本策略,从而提高了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这些对于我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手段,尤其是反思自己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提高课堂效率方面有了很大帮助。
课堂中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由于善于与人合作和交流在当今世界变得越来越重要;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之间不仅仅依靠个人的自主建构,更为重要的是在学校这一特定环境下不同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中实现的,所以在各方面的交流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1、在交流中要给学生思考和做出判断的时间,正如杜威所说:“许多儿童由于缓慢,由于不能迅速做出回答而受到指责,其实,他们那时正花费时间积聚力量以便有效地迅速处理他们面临的问题,在这种场合下,若并提供给他们时间和闲暇,从而不能做出真正的判断,那就是鼓励迅速的但却是仓促的浅薄的习惯。”没有经过学生对问题的深层次思考,有怎能期待他们能真正理解这些新知识呢!
2、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并捕捉价值。在学生发言时,教师要学会倾听,特别是当学生的想法和教师不一致的时候,首先要尊重,不要随意打断学生的想法,其次就是捕捉学生想法中的价值。由于我们面对的对象是儿童,我们不可能完全的去了解他们的想法,因此当一个属于孩子的想法诞生时,我们要做的就是去倾听,并尝试去理解他的想法,从中捕捉重要的教育信息,以达到丰富学生思维的目的。
3、促进生生交流要保证互动的广度和深度,对于有价值的想法,老师可以通过追问等方式激发生生之间的交流,可以让学生对不同的做法进行比较,在交流中突出不同做法的价值之处。另外还要鼓励学生亲自实践,让精彩的做法每个人都能试一试,在做一做中加深学生的认识。我想学生一旦提高实践得到了结论,必将是一种深刻的记忆。
4、对学生出现的困难提供有效帮助。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老师往往不希望看到学生出现困难和错误,实际上学生的困难和错误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源,如果我们能关注,并在课堂中巧妙利用,同样会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起到推动和深化作用。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不要回避学生的错误,对于学生的错误要正确面对,不但能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还能提升教师的教育智慧和灵活反应能力。
总之,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一书的再次学习,对于我个人的成长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使得我从中获得很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