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动荡的中东地区教案2 人教版(5篇范例)

时间:2019-05-15 02:36: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历史]动荡的中东地区教案2 人教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历史]动荡的中东地区教案2 人教版》。

第一篇:[初中历史]动荡的中东地区教案2 人教版

《动荡的中东地区》教案

教学目标:

要求掌握的知识:通过本课的教学活动,要求学生掌握以下知识点:中东地区的地理范围,中东地区在交通、经济等方面的重要价值,中东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对解决该地区问题作出过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

要使学生认识:

通过对本课的引文、图片等资料的阅读,引导学生概括出战火频仍和动荡不安是二战后中东地区历史发展的最大特点。通过对中东地区动荡局面形成原因和该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产生原因的分析。

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通过组织学生交流“活动与探究”的收获与成果,培养学生运用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战火频仍的中东。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难点:巴勒斯坦问题由来。中东地区战火频仍的原因。

讲授新课:

一、战火频仍的中东

介绍导言中的第四次中东战争,切入本课主题──动荡的中东地区。展示中东地图,并介绍中东的地理、历史概念及中东地区的特点。

第一,“中东”一般是指欧、亚、非三洲连接的地区,主要是亚洲西部一带。该名称来源于过去人们以欧洲为中心,按距离远近把东方各地分别称为“近东”、“中东”和“远东”。

第二,现在一般所说的“中东”包括埃及、巴勒斯坦、叙利亚、伊拉克、约旦、黎巴嫩、也门、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曼、土耳其、伊朗等国家。总面积为七百多万平方千米,人口一亿多。

第三,中东地区大多数是以阿拉伯民族为主的、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国家。以色列也包括在“中东”范围之内。

第四,中东地处欧、亚、非三洲的交通枢纽,战略位置非常重要。中东拥有极为丰富的石油资源,石油蕴藏量约占整个西方世界的60%以上。

回答问题:(1)简述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2)中东战火频仍有何具体表现?(3)历次中东战争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战争带来的最严重的后果是什么? 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第一,犹太人的祖先是希伯莱人。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迁入巴勒斯坦地区,逐渐形成了现代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第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勒斯坦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英国以约旦河为界将该地分为两部分:东部为外约旦(今约旦王国),西部为巴勒斯坦(包括今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第三,19世纪末兴起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使大批犹太人移入巴勒斯坦,并与当地的阿拉伯人发生多次流血冲突。1922年7月24日国际联盟通过了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训令”,同意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民族之家”。犹太人在二战中受尽迫害的经历颇得世人同情,为他们在早已成为巴勒斯坦人家园的、犹太人古老的祖居地上建立自己的国家减少了障碍。第四,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的第181号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在约旦河以西的2.7万平方千米的巴勒斯坦领土上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耶路撒冷国际化。第五,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宣告成立,但巴勒斯坦国因巴勒斯坦人和阿拉伯方面反对181号决议未能诞生。此后,该地区战火不断。

五次中东战争的情况。1948年以色列宣布建国的第二天凌晨,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埃及等阿拉伯国家出兵进攻以色列,打响了第一次中东战争,又称巴勒斯坦战争,以色列称“独立战争”。1956年10月,英、法、以色列因埃及宣布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而联合向埃及发动进攻,发动了第二次中东战争,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英、法、以的侵埃战争,以色列称“西奈战役”。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借口埃及封锁亚喀巴湾,对埃及、叙利亚、约旦发动突然袭击,挑起了第三次中东战争,又称“六五战争”、“六月战争”、“六天战争”。1973年,埃及、叙利亚为收复失地而进攻以色列,爆发了第四次中东战争,又称“十月战争”。此外,还有198

2年6月6日,以色列出兵占领黎巴嫩的领土,袭击黎巴嫩境内的巴解组织及其武装力量,并与黎境内的叙利亚军队交战,这是第五次中东战争(1982年6月~9月),又称“黎巴嫩战争”。五次中东战争和迄今不果的中东和平进程,充分反映出二战后该地区的“战火频仍”和局势动荡的特点,反映出该地区和平进程的艰难。(3)引导学生归纳历次中东战争的争夺目标和严重后果。第一,中东战争的主要争夺目标是土地或运河主权,其次是争夺水源。第二,中东战争的严重后果。据不完全统计,约三万以色列人在战争中伤亡,十余万阿拉伯人伤亡,数百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逐出家园沦为难民。战争使阿拉伯国家背上了沉重的军费开支负担,债台高筑,民生凋敝,基础设施受到严重破坏,经济损失严重。为防范阿拉伯国家,以色列全民皆兵,多年保持着庞大的军费开支,其国防支出在政府预算中的比例高居世界之首,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更加严重的后果是巴以双方长期陷入报复与反报复的恶性循环。

二、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提问:(1)“中东地区战火频仍,和平历程艰难的原因是什么?”(2)如何有效推进中东和平进程,尽快实现中东和平? 进一步对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进行分析:(1)大国争夺是中东地区冲突不断的重要根源。英国一战后的“分而治之”,联合国二战后进一步的“分而治之”,都说明列强在利用当地民族、宗教矛盾插手该地区事务。(2)几十年中陆续形成的领土争端是阿以之间争夺的实质问题。(3)水资源问题在中东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围绕着水资源问题,阿以进行着殊死的斗争。(4)耶路撒冷的主权和归属问题,是巴以关系中最为棘手的问题。耶路撒冷被视为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三教圣地,以色列占领耶路撒冷并于1980年7月宣布耶路撒冷为其永久的首都;1988年11月15日,巴勒斯坦宣告以耶路撒冷为首都。对耶路撒冷的争夺使巴以斗争罩上民族宗教的外衣,它增加了该地区和平进程的难度。

如何有效推进中东地区和平进程,尽快实现中东和平问题,先由学生简要回答,再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共同拟订出切口较小、内容具体的讨论题目。如:(1)中东地区的地理特点是中东战争频仍的根本原因吗?(2)对巴以和平进程作出过贡献的人物有哪些?试作简要介绍。(3)拉宾对解决中东地区和平问题做出过哪些努力?(4)中东地区内部对实现该地区和平存在哪些障碍?(5)就国际方面而言,实现中东地区和平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一帆风顺,合家幸福!

第二篇:动荡的中东地区_动荡的中东地区 的教学设计

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教学设计

吉林大学附属中学 梁妍

一、教材分析

本课的主题是中东地区的局势动荡问题,从中东动荡局面的产生、动荡局面的频仍、动荡根源的复杂性展开叙述,层层推进,逐步深入。战后,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两大主题,但地区冲突却为影响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中东问题尤为突出,因此,中东矛盾成为问题的关键点。

二、教学对象分析

经过两年历史课的学习,九年级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历史的方法,具备一定分析和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加上地理课中关于中东地区的学习,学生对中东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等已有所了解,有利于本课内容的学习。但学生对中东动荡局势的成因和后果尚缺理性思考,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给予深入指导和点拨。

三、教学目标

 课标要求

中东地区的地理范围,中东地区在交通、经济等方面的重要价值,中东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对解决该地区问题作出过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巴勒斯坦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沿岸,地处欧、亚、非三大洲交通要冲。该地区充满传奇但又多灾多难。在这里,犹太人和巴勒斯坦人本是有共同祖先的亲兄弟;耶路撒冷是世界三大宗教的圣地。二战后,四次大规模中东战争都与该问题有关联,并给地区民众造成惨重损失和巨大创伤。中东和平进程绵延至今,但举步艰难。人们盼望和平早日降临,让这对远古时期曾是亲兄弟的两个民族重归于好,共建美好家园。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范围,在交通、经济、军事等方面的重要价值。2.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3.国际社会在中东地区和平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探讨中东和平路在何方。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大量图片、史料,引导学生概括出“战火频仍和动荡不安”是中东地区的特点。介绍巴勒斯坦的地形、宗教、资源、民族等情况和巴勒斯坦的形成,教师补充资料。引导学生思考“中东局面为何错综复杂”。组织学生探究“解决中东危机的渠道是什么”。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巴以冲突是整个中东和平进程的中心,民族争端靠武力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有宽容才能真正挽回和平。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一)重点、难点 1.重点

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2.难点

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中东地区战火频仍的原因。

(二)解决方法

1.中东地区矛盾的复杂性

中东地区矛盾的复杂性既是本课重点又是本课难点,就其重点而言,它是中东问题难以顺利解决的症结所在,又是中东地区战火频仍的重要原因。教学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进行全面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巴勒斯坦问题由来

这既是一个历史渊源很深的问题,又是一个现实矛盾很突出的问题。历史渊源之深,在于这一地区生活的民族既可以上溯到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迁居巴勒斯坦;还可以上溯到公元前13世纪末,犹太人的祖先希伯来人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希伯来王国及以色列王国。现实问题之突出,在于一战后和二战后这里都受到大国频繁的插手,以及该地区固有的矛盾。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做到既全面兼顾,又突出重点。

3.中东地区战火频仍的原因

在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中,既有生存之争,也有意识形态之争;既有当

地人的利益之争,也有局外大国的利益之争;既有历史遗留问题之争,也有现实问题处理不当引发的问题之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带领学生进行有条理的分析,做到由浅入深和深入浅出。解决方法(教师可以给学生思路)比如:合理分配水资源、寻求文化上的认同、解决巴勒斯坦难民问题、美国的中东政策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事实新闻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战火频仍的中东(1)中东

“中东”一般是指欧、亚、非三洲连接的地区,主要是亚洲西部一带。该名称来源于过去人们以欧洲为中心,按距离远近把东方各地分别称为“近东”、“中东”和“远东”。

现在一般说的“中东”是指欧、亚、非三洲连接的地区。包括埃及、巴勒斯坦、叙利亚、伊拉克、约旦、科威特、伊朗和土耳其等国家。总面积为七百万平方千米,人口一亿多。

(2)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

学生阅读课文后,回答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师总结:

A.历史上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巴勒斯坦地区居住过。公元1世纪时,犹太人国家灭亡,犹太人背井离乡流散到世界各地。19世纪末兴起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使大批犹太人移入巴勒斯坦,并与当地的阿拉伯人发生多次流血冲突。

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勒斯坦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英国同意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民族之家”。

C.犹太人在二战中受尽迫害的经历颇得世人同情,战后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领土上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耶路撒冷国际化。

D.1948年以色列国宣告成立,但巴勒斯坦国却未能诞生。

此后,该地区战火不断,巴勒斯坦人和犹太人之间的冤仇越积越深,巴以争端成为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最为复杂的争端。由于以色列统治集团坚持其扩张政策,由于美、英、苏等大国出于不同利益在此进行的干涉,使得问题至今没有得到解决,从以色列国成立后至1973年共爆发了四次中东战争。

(3)四次中东战争

学生阅读教材、史料和看地图后回答: “四次中东战争的目的、过程和结果是什么?” 巴以间争端从较小规模争斗演变成了流血冲突。

第一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宣布建国的第二天,一些阿拉伯国家抵制以色列国的建立,对它发动攻击。

第二次中东战争:英、法、以色列因埃及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而联合向埃及发动进攻。

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对阿拉伯国家发动突然袭击。

第四次中东战争:埃及、叙利亚为收复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丧失的土地而进攻以色列,美苏两国向双方提供武器。

结论:主要是争夺目标是土地、运河的主权还有是水源等。

中东战争据不完全统计,约三万以色列人在战争中伤亡,十多万阿拉伯人伤亡,数百万巴勒斯坦人被逐出家园沦为难民。战争使阿拉伯国家背上了沉重的军费负担,债台高筑,民生凋敝,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以色列全民皆兵,其国防支出在政府预算中的比例高居世界之首。更为严重的是威胁了中东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学生思考: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由哪些因素构成的? 2.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导致中东地区长期成为东西方经济、政治及军事利益冲突焦点的原因。(1)战略位置重要,并蕴藏丰富的石油资源

“中东”地处欧、亚、非三洲交通枢纽,战略位置非常重要。近代,中东地区受到欧洲殖民者的重视,成为他们加强对东方殖民地控制最便捷的纽带,建立殖民帝国、争夺世界霸权的重要基地。二战后,大国在这里的争霸更是变本加厉。

分析中东为石油而战的原因是什么?

石油资源是现代工业的血液,而中东地区拥有极为丰富的石油资源,蕴藏量约占整个西方世界的60%以上。谁掌握了中东的石油,就是掌握了世界的经济。

(2)阿以冲突的历史原因

几十年来陆续形成领土争端、水资源问题及巴勒斯坦难民是阿以冲突的历史原因。

1948年,以色列在此建国,不断扩张领土,侵占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家园。对水资源的争夺也加剧了冲突。以及造成了数百万巴勒斯坦难民。

(3)巴以冲突之宗教纷争,文化差异

犹太人集中分布在以色列,主要信仰犹太教。中东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这些国家被叫做“阿拉伯国家”。

(4)耶路撒冷──冲突的焦点,和平的关键

中东地区是三大宗教的发源地,(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是伊斯兰教文化核心地带以及阿拉伯人聚居区,而信仰犹太教的以色列与周边阿拉伯国家的土地之争、宗教之争由来已久,愈演愈烈,成为中东问题的关键。耶路撒冷位于巴勒斯坦中部,面积176平方公里,由东部旧城和西部新城组成。它是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三教圣地。耶路撒冷在阿拉伯语和犹太语中,意思都为“和平之城”。

3.中东和平路在何方

长期以来,巴以双方和国际社会为中东问题的解决,进行了长期努力,20世纪90年代中东和平出现转机。

由于种种原因,巴以冲突仍时有加剧,成为国际社会担忧和关注的焦点。讨论:现在让你去解决中东问题,你认为应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方式解决? 巴勒斯坦地区各国间的矛盾不能用武力解决,只有恢复安全与和平谈判才能得以解决。对话而不是对抗,以民族的宽容真正地挽回和平。

(三)巩固练习见本课随堂练习。

六、参考资料

1.以色列国简介

以色列历史悠久,是世界主要宗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发源地。犹太人远祖是古代闪族的支脉希伯来人。公元前13世纪末开始从埃及迁居到巴勒斯坦,曾先后建立希伯来王国及以色列王国。公元前722年和586年,这两个王国先后被亚述人征服和被巴比伦人灭亡。公元前63年罗马人入侵,大部分犹太人被赶出巴勒斯坦,流亡欧美各国。公元7世纪巴勒斯坦被阿拉伯帝国占领,阿拉伯人从此成为该地居民的绝大多数。16世纪巴勒斯坦被奥斯曼帝国吞并。19世纪末,欧洲犹太资产阶级发起“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并于1897年成立了“世纪犹太人复国主义组织”。

1917年英国占领巴勒斯坦,11月2日发表《贝尔福宣言》。表示主张“在巴勒斯坦为犹太民族建立一个由公共法律保障的犹太人之家”。1922年,国际联盟通过了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训令”,规定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民族之家”。以后,世界各地犹太人大批移居巴勒斯坦。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在巴勒斯坦分别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正式成立。

2.耶路撒冷的地位

耶路撒冷地位问题是巴以争端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耶路撒冷位于巴勒斯坦地区中部,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共同圣地。

1947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耶路撒冷为国际化城市,由联合国管理。第一次中东战争结束后,耶路撒冷被阿以双方的停火线由北向南切割为东、西两个部分,巴勒斯坦人居多数的东区被约旦占领,犹太人为主体的西区被以占领。1967年以占领东耶路撒冷,1980年7月以议会通过法案,宣布耶路撒冷是以色列永久首都。

巴勒斯坦自20世纪60年代就宣称耶路撒冷是巴领土的一部分,以必须全部放弃。1988年11月,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建国,耶路撒冷为巴勒斯坦国首都。

3.犹太人定居点问题

犹太人定居点问题历来是巴以争端中十分棘手的问题,是巴以和平进程中的主要障碍之一。它不但涉及土地、水资源以及主权和安全等问题,还涉及以社会团结和安定等敏感因素。

长期以来,巴方坚持要求,以必须拆除全部定居点,而以方强调定居点建设是根据“自然增长”的需要。按照巴以1993年签署的奥斯陆协议,以定居点扩建只能在人口“自然增长”的基础上进行。因此,以色列在定居点问题上拒绝做出实质性的让步。

为打破僵局,美国奥巴马政府上台后加大了对巴以和谈的斡旋力度,一方面要求以色列停止在约旦河西岸定居点扩建,拆除现有非法定居点;另一方面也敦促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作出某些让步。

在美国的斡旋下,2009年11月25日,以政府宣布在10个月内不再批准新的约旦河西岸犹太人定居点建设项目,向巴方“示好”。但以方多次表示,10个月冻结期结束后恢复定居点建设的政策没有改变。巴方对此十分不满,并多次强调,坚决拒绝在以方不完全冻结定居点建设的前提下重启和谈。

2010年3月8日和9日,以先后宣布批准在约旦河西岸和东耶路撒冷分别新建112套和1600套犹太人定居点住宅。当时,美国中东问题特使米切尔和副总统拜登正在访问巴以,以政府这一决定不仅遭到巴勒斯坦和阿拉伯世界的强烈反对,而且招致包括联合国、美国、欧盟等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

4.犹太人

犹太人是指犹太教民,或者更笼统意义上所有犹太族人,是族群体既包括自古代沿传下来的以色列种族,也包括了后来在各时期和世界各地皈依犹太宗教的人群。从广泛的角度,犹太人可以是也可以不是严格的宗教奉行者。正统派犹太教和保守派犹太教界定一个人是否属犹太人的标准是要看其母亲是否是犹太人,如果其母亲是犹太人无论她的子女是否信仰犹太教还是信仰基督教或者是无神论者她的子女也被承认为犹太人。卡拉派界定方法刚好相反,卡拉派认为父亲是犹太人他的子女就是犹太人。自由派和改革派认为,主要母亲或者是父亲有一方

是犹太人并按照犹太人的风俗习惯来抚育子女,他们的子女就是犹太人。

从民族宗教上讲,犹太群体原来是居住在阿拉伯半岛的一个游牧民族,最初被称为希伯来人,意思是“游牧的人”。根据记载他们历史的《圣经·旧约》传说,他们的远祖亚伯拉罕原来居住在苏美尔人的乌尔帝国附近,后来迁移到迦南。他有两子,嫡幼子以撒成为犹太人祖先,根据《古兰经》的记载,其与侍女夏甲所生的庶长子以实玛利的后代就是阿拉伯人。所以在血缘上,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很近。

5.犹太教

犹太教是在公元前2000年中东地区的游牧民族希伯来人中产生的。犹太教崇拜单一的主神雅赫维,是希伯来人内部的民族宗教。犹太教认为《塔木德》是仅次于《圣经》的经籍,从犹太教中派生出了两个世界最大的宗教──基督宗教和伊斯兰教。当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希伯来人的犹太原居地后,希伯来人也易名为犹太人并散落到希腊帝国各处。

公元前3世纪,希腊化的埃及托勒密王朝君主托勒密二世,召集70多位懂希腊语的犹太人,集中整理犹太教文献并译成希腊语,即目前基督教使用的希腊语圣经中的旧约全书部份,所谓七十四译本。再后来犹太国被罗马帝国彻底摧毁,犹太教位于耶路撒冷的圣殿被拆毁,只留下一段残破的西墙(哭墙),犹太人散落到欧亚各地。

公元6世纪时,部份犹太学者将七十士译本圣经整理,剔除其不是源于希伯来文或阿拉姆文本的部份,将整理好的部份重新译回希伯来文,成为犹太教的圣经。当然这个说法只是关于希伯来语圣经成书的一种说法。这个说法与基督宗教和犹太教中常见的关于希伯来圣经的来源的说法不一致。

19世纪,犹太复国主义思潮兴起,各地犹太人以买地等手段陆续回到巴勒斯坦,建立以色列国家。由于在遵守方式和程度的差异,现今的犹太教主要有三大派系,分别是正统派、保守派及改革派。

一些宗教学者将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通称为亚伯拉罕诸教,因为三者奉旧约中的亚伯拉罕为他们的先知。

七、视野拓展

1.中东问题的历史回顾

关于中东问题的历史沿革,不妨以“一、二、三、四”概而言之,那就是:一个祖先,两个民族,三次流散,四次战争。

一个祖先,两个民族。约公元前1900年,闪族的另一支在族长亚伯拉罕率领下,由两河流域的乌尔迁徙到迦南。据《圣经》记载,亚伯拉罕与其妻撒拉生子以撒,他们便是犹太人的祖先。后犹太人逃亡埃及,摩西率众出埃及返迦南,一直到二战后建立以色列国,都是源于这一支系。亚伯拉罕与其妾埃及人夏甲生

子易司马仪,因被撒拉所不容,被赶至半岛,繁衍生息,他们便是半岛北阿拉伯人的祖先,伊斯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即是其后裔。

三次流散。公元前1025年,第一个希伯来人国家──希伯来王国在迦南建立。公元前930年,王国一分为二,北方称以色列王国,南方称犹太王国。公元前722年,亚述国灭以色列王国,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国灭犹太王国,两国数万臣民连同君主都被掳往战胜国,史称“失踪的10个以色列部落”和“巴比伦之囚”。这是犹太人的第一次大流散。公元前334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再灭受到波斯帝国支持的犹太国家,犹太人流散到南欧、地中海诸岛、北非及中亚地区,这是第二次大流散。从公元66年始,巴勒斯坦犹太人多次发动反对罗马统治者的大起义,均遭失败。公元135年,罗马皇帝下令将耶路撒冷犁耕为田,犹太人几乎全部逃离或被逐出巴勒斯坦。这是犹太人的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大流散。三次大流散后,犹太人在巴勒斯坦所剩无几。

四次战争(从以色列国成立后至1973年),四次中东战争。2.中东的石油资源

中东地区石油资源极为丰富,有“世界油库”和“石油海洋”之称。世界已探明原油储量为1.2万亿桶,70%集中在中东地区,世界石油分布是极不平衡的,仅中东地区就占68%的可采储量,其余依次为美洲、非洲、俄罗斯和亚太地区,分别占14%、7%、4.8%和4.27%。

中东石油具有储量大、油质好、成本低和产量高等众多优点。全球目前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1万亿桶,其中62.1%蕴藏在中东尤其是波斯湾,迄今已探明石油储量居世界前五位的国家沙特、伊拉克、阿联酋、科威特和伊朗等全部集中在波斯湾地区;石油开发条件优越,油层厚,油田大且分布集中,距海近,运输方便,油井自喷率和单井产量高;中东地区石油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2/5,出口量约占世界总出口量的2/3。九十年代,美国、日本和西欧对中东石油的依赖率分别为12~14%、80%和60%。据国际能源组织预测,从1998年到2005年,中东地区的石油供应量占世界石油总供应量的份额将由24%上升至34%,到2020年将达55%。

3.“中东”称谓由来

16~17世纪欧洲国家向东方扩张时,按照距离西欧的远近,把东方国家的若干部分称为近东、中东、远东。“中东地区”或“中东”是指地中海东部与南部区域,从地中海东部到波斯湾的大片地区,“中东”地理上也是非洲与欧亚大陆的亚区。

“中东”不属于正式的地理术语。一般说来包括巴林、埃及、伊朗、伊拉克、以色列、约旦、科威特、黎巴嫩、阿曼、卡塔尔、沙特、叙利亚、阿联酋和也门,巴勒斯坦、马格里布国家(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摩洛哥、突尼斯)以及苏丹、毛里塔尼亚和索马里,由于其历史文化原因一般认为属于中东国家,土耳其和塞浦路斯尽管地理上属于中东地区的一部分,但是他们自身认为属于欧洲;北边的阿富汗有时也与中东联系密切。

中东:在过去,有的仅指伊朗和阿富汗,现在通常指以西亚为主的,地处欧、亚、非三洲连接的地区。目前,狭义的中东包括阿富汗以外的所有中东国家和地区,即伊朗、土耳其、塞浦路斯、叙利亚、伊拉克、黎巴嫩、巴勒斯坦、约旦、沙特阿拉伯、阿拉伯也门、民主也门、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科威特、卡塔尔、巴林,以及非洲的埃及,共17个国家与地区。广义的中东,即除上述国家和地区以外,再加上北非的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和苏丹等国。甚至有的把东非的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也列入广义的中东范围。

第三篇:教学反思 动荡的中东地区

《动荡的中东地区》教学反思

《动荡的中东地区》,主要讲中东问题的由来,四次中东战争,以及中东地区局势动荡复杂的原因。这节课让学生自己来设问行吗?我有些担心,但分析之后,觉得还是可行的。

第一,中东地区是当今的热点地区,学生平时通过各种媒体途径,对这一地区早有所见有闻,美国911事件后,这里更是成为了全世界瞩目的地区。

第二,中东地区为什么战火仍频,阿拉法特是个怎样的传奇人物,相信学生对这类问题是感兴趣的,只要有兴趣,学生就会有话说,就会产生问题。

第二天,有两节课,正好在两个不同层次的班级上。第一节是在四十二班上,这个班的学生学习基础差,厌学情绪比较大,平时上课很少有积极回答问题的,一进课堂,我还是有些担心。

我先放了一段录相《第四次中东战争》导入新课,然后给学生五分钟阅读课文,接着我单刀直入: “同学们,今天咱们共同来学习当今世界最热点的地区---中东,不过咱们今天换个学习形式,刚才大家已经阅读了课文,现在由大家来提问,找你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发问。为了避免同学们问得太离谱,我只得规定了问题的范围,让同学就课文的内容进行提问,并让提问的同学指定其他同学来回答,这样同们的兴趣也很高。一节课下来,算了一下,全班同学共提了近二十多个问题,统计起来,课文中的基本实史和知识点几乎都提问到了,收获还算不错。

第二节在四十班上,这是我们年级最好的一个班,学生学习基础好,学生态度端正,学习认真。为了避免在42班出现的问题,一开始,我就规定学生只能就课本的知识提问,而且又换一种方式,让男女同学进行提问比赛,竞争制度下,同学们的提问热情高涨,粗略算了一下,由于时间的限制,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大概也只有近三十个左右,许多同学由于时间关系,根本就没有机会提问,于是我要求学生把自己想提的其他问题写在作业本上交上来后做了统计,想不到学生能提出许多有深度的问题,如“阿拉伯国家为什么抵制以色列国的建立?” “英法两国为什么要支持以色列进攻埃及?英法是否是以色列的后台?”“以色列与巴靳斯坦曾经和平过一段时间,关达成了协议,为什么最后冲突加剧升级了?“如何理解阿拉法特„我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来到这里,不要让橄揽枝从我的手中失落,‟怎样理解这句话?” “美国今天是如何介入巴以冲突的?”这些问题都是教材里只字未提的内容,就是让老师来回答也未必讲得到位!可见学生们是善于思考的!只要老师善于引导启发!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以及课后与同伴的交流,我认识到:

首先,在小组讨论、学生自主活动中调动了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但是同时也忽略了一小部分不爱回答问题的学生,还有一小部分学生活动时,表现不太积极,这样不利于全体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其次,教师课前应指导学生对中东问题有更多的了解,尤其是多搜集典型材料和与当今时政热点有关的材料。在这方面我做的还不够。另外,学生们搜集的资料存在多、杂、乱等问题。有的资料在这节课中根本就用不着,浪费了学生们的精力和时间。

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育方式,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使学生掌握终身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教师由单纯的教育者转变为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我离这一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在讲课过程中还有不足之处。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弥补不足,争取把课讲得更加精彩。让学生们在历史课上能轻松愉快地收获知识,从而达成有效教学、高效课堂。

第四篇: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教学设计

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知道中东战争,认识战后中东地区矛盾的复杂性 教材分析

《动荡的中东地区》是选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的一节课。本课内容紧紧围绕一个主题——中东地区的局势动荡,按照一条线索“中东动荡局面的产生——动荡局面的频仍——动荡根源的复杂性”展开叙述。层层推进,逐步深入。

二战后,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世界两大主题,世界大战短期内不会爆发,但地区冲突成为影响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中东问题尤为突出,它集中了战后国际社会的各种矛盾,民族、宗教、政治、经济、地缘??任何构成混乱与动荡的因子都能在中东发现其渊薮,这也是中东问题至今悬而未决的症结。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把握“错综复杂的中东矛盾”这一关键问题。解决好了这一问题,不仅有利于学生对二战后世界政治局势的把握,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历史与现实问题的能力。学情分析

经过了一年多历史课的学习,学生们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历史的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自主探究的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更善于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地理课程刚刚讲完中东地区,学生对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等知识已有一定的了解,利用已有的地理知识探究历史问题,有利于本课的学习。通过学情调查发现:多数学生对局势动荡的表象很感兴趣,但由于认知水平的限制,对动荡局势的成因、后果缺乏理性思考。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了解中东地区在地理、交通、经济方面的重要价值;认识中东地区矛盾的复杂性及为解决中东问题作出过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前收集中东地区的特点、为中东和平作出重要贡献的历史人物、中东问题的历史根源、美国为什么偏袒以色列等资料特别是图片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历史资料特别是历史图片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树立小组合作意识。通过探究动荡不安的主要原因,初步培养综合学科知识,分析和概括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了解中东和平进程的艰难和曲折,感受中东动荡带给人类的创伤,认识到在尊重、理解、包容基础上的平等对话是解决矛盾冲突的根本途径,和平与发展才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初步养成热爱和平、珍爱生命的情感态度和共存发展的价值判断。教学重点

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1 教学难点

中东地区战火频仍的原因。板书设计 第13课 动荡的中东地区

一、战火频仍的中东

二、错综复杂的矛盾 ——阿以冲突的原因

1、历史原因

内因 一个祖先,两个民族 中东战争,加深仇恨 大国争霸,加剧矛盾 领土争端是根本 水资源争夺是焦点 圣城之争是关键 外因

三、中东和平之路

1、为中东和平而努力

2、敢问和平,路在何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先来猜一条迷语,迷底是猜一个地区 横跨地球三大洲,战略要冲扼咽喉; 地下宝藏世无双,乌金滚滚似海流。答案就是中东地区。

几千年来,这块土地在创造人类文明的同时,也承受了巨大的灾难。尤其是二战后至今的半个多世纪里,这里屡屡燃起战火,众多国家卷入战争。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上个世纪末,全球共爆发160多次局部战争和较大规模的武装冲突,其中40余起发生在中东,占总数的四分之一。今天就让我们走上这片动荡的土

2、现实原因 美国的偏袒

地,拨开历史的迷雾,探寻现实的方向,共同期盼中东能够早日走向和平。第13课 动荡的中东地区 新课

一、战火频仍的中东(板书)师:地理课上刚刚学过“中东地区”,下面我们请一位同学对照地图给大家介绍一下中东地区的概念、范围及包括哪些国家。出示《世界地图》和《中东全图》,生:“中东”的概念:一般指欧、亚、非三洲连接的地区,主要是亚洲西部一带。包括埃及、巴勒斯坦、叙利亚、伊拉克、约旦、黎巴嫩、也门、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曼、土耳其、伊朗、以色列等国家。该名称源于过去人们以欧洲为中心,按距离远近把东方各地分别称为“近东”、“中东”和“远东”。

师:那么,在这个地区发生过哪些战争呢?

生:中东战争、两伊战争、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北约空袭利比亚等。师:过渡:中东战火频仍的原因很复杂,既有历史的、现实的原因,又有内部的、外部的原因。下面我们以阿以冲突为例,共同探讨致使中东地区战火频仍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

二、错综复杂的矛盾(板书)

——阿以冲突的原因

1、历史原因

师:出示《巴勒斯坦历史进程图》

阿拉伯人和犹太人都源于一个古老的民族—闪族。公元前18世纪生活在新月沃地西部的希伯来人,即是今天犹太人的祖先,后经过新巴比伦王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时的三次流散,在巴勒斯坦所剩无几。犹太人走后阿拉伯人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来到巴勒斯坦地区,逐渐形成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因为流落到世界各地的犹太人经常遭到迫害和屠杀,因此在19世纪兴起“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流落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纷纷返回巴勒斯坦地区定居,特别是二战期间希特勒对犹太人更加疯狂的屠杀与迫害,更多地犹太人回到了巴勒斯坦地区。二战后,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一个犹太国家和一个阿拉伯国家的181号决议。由于阿拉伯国家领土的分配不满,抵制以色列国家的建立,引发了第一次中东战争。

在这里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生活过,双方都想争夺对土地和珍贵水资源的所有权,实际上就是在争夺各自的生存权。板书:(1)一个祖先,两个民族 出示《中东战争比较表》

提问:历次中东战争分别是由谁发动的?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每次中东战争的结局如何?战争带来的最严重的后果是什么?(据书和补充资料归纳)小结: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前后共打了五次中东战争,三次由以色列发动,两次由阿拉伯国家发动。发生的直接原因都是为争夺土地或运河主权,争夺水源等,每次战争的结果都是以色列胜利,占领更多的土地,制造更多的难民。但是战争给中东地区带来和平了吗? 出示材料

材料

一、据不完全统计,中东战争约三万以色列人在战争中伤亡,十多万阿拉伯人伤亡,数百万巴勒斯坦人被逐出家园沦为难民。战争使阿拉伯国家背上了沉重的军费负担,债台高筑,民生凋敝,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70多起自杀袭击强烈地震撼着以色列社会,特拉维夫、耶路撒冷等多个大中城市屡屡遭到炸弹袭击,车站、市场、餐馆、公交汽车和定居点等民用场所和目标都成了自杀袭击的对象,一时间,以色列境内找不到一块安静的土地,家门之外到处笼罩着死亡与恐怖的气氛??以色列人的和平信念动摇了,一些怪现象出现在以色列境内,公共汽车的乘客数量下降;坐在咖啡店的人忐忑不安;神经紧张的军人误击智力残缺乘客;夫妻们不再结伴出门避免双双遇难无人养育儿女?以色列的经济也出现1953年以来的首次衰退,直接经济损失已经达到50亿美元,财政赤字已经超过100亿美元??面对军事打击无果、自杀袭击无法铲除的尴尬局面,以色列政府被迫动用最古老的方式—修建隔离墙来改善国内的安全环境。

板书:(2)中东战争,加深仇恨

师:过渡:在阿以的长期冲突中,也离不开大国的身影。历史上许多大国都征服过此地或对其垂涎三尺。我们班有几位同学通过地理课的学习从战略位置及自然资源两个方面探究了原委,下面请他们展示探究成果。

学生活动一:

出示《中东地图》,找出中东及苏伊士运河连接的三洲及五海。

五海、三洲之地,沟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连接了亚、非、欧三大洲,战略地位非常重要,为兵家必争之地。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都曾征服此地。出示《中东地区石油储量、产量和出口量占世界总量的比重示意图》,《世界石油探明储量示意图》。结论:中东石油占世界石油储量的60%,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小结:战略位置的重要,丰富的石油资源,使它成为各个时期列强的必争之地,如一战后,巴勒斯坦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英国同意“分而治之”,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民族之家”,二战后美苏操纵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领土上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当今世界美国插手中东事务等等,都体现了美、英、苏等大国出于自身利益,利用当地民族、宗教矛盾插手该地区事务。他们的干涉和争夺,使中东问题更加复杂。

板书:(3)大国争夺,加剧矛盾

师:过渡:刚才我们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阿以冲突的原因,我们再来看看阿以冲突的现实原因。

板书:

2、现实原因 内因:

出示《约旦河西岸犹太人定居点》图片

1948年,以色列建国后不断扩张领土,侵占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家园,修建了150个犹太人定居点,造成了上百万阿拉伯难民问题。巴勒斯坦虽于1988年宣布建国,却没有自己的国土。巴方要求以撤离全部被占领土,并称在此问题上没有谈判余地,因为巴方认为,阿拉伯人自公元7世纪以来已经在这片土地上生存了1000多年,巴勒斯坦从拒绝承认以色列,到承认以色列占有78%的领土,已经是莫大的让步,以色列怎么可以就巴只占22%的领土还要讨价还价?以方则认为,按照犹太《圣经》,约旦河以西到地中海都是犹太人的家园,现在以方同意给巴勒斯坦部分土地,已经是莫大的恩典,为什么巴勒斯坦还不同意保留至少80%的以定居点人口? 板书:(1)领土之争是根本

出示《世界水资源分布图》和《中东地区人均可获得水量》图

因为水资源的极度匮乏,因此水资源问题在中东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围绕着水资源问题,阿以进行着殊死的斗争。板书:(2)水资源之争是焦点 展示《耶路撒冷——三教共尊的圣城》图片

从图片可见,三大宗教(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把耶路撒冷看作自己的“圣城”,都在争夺对她的控制权,而且都宣称绝不让步。以色列占领耶路撒冷后单方面宣称耶路撒冷是其“永久和不可分割的首都”,而国际社会和巴则

5要求以至少交出东耶路撒冷作为未来巴勒斯坦国的首都。对耶路撒冷的争夺使巴以斗争带有浓重的民族和宗教矛盾的成分,它增加了该地区和平进程的难度。其主权归属问题成为巴以和谈中最棘手的问题。

(3)圣城之争是关键 师: 过渡:我们再来看外因

从外部来看,作为在中东地区、尤其是阿以冲突中惟一对双方都有调解力的国家——美国单方面偏袒以色列,也是以巴冲突不断升级的重要原因。我们为什么说美国偏袒以色列呢?

图片:《联合国大会关于阿以分治的决议划定的巴勒斯坦版图》。指导学生阅读地图,分析历史数据: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人口数量,阿拉伯国和以色列国的领土面积;

小结:从图中可见,分治决议明显的不公平,偏袒以色列。犹太人口只占当地人口的1/3,却拥有57%的土地,且大部分处于沿海,土地肥沃,阿拉伯国家占当地人口的2/3,却只能拥有43%的土地,且大部分是丘陵和贫瘠的地区。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你是阿拉伯人,面对着决议你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所以分治决议出台后,犹太人欣然接受并宣布建国,阿拉伯人却不能接受,发动对以色列的进攻。分治决议的不合理性,是引发阿以冲突的直接原因。

这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从现实看,2003年后,美国政府纵容和默许沙龙政府的、对巴大打出手的强硬政策,导致巴勒斯坦人自杀性爆炸的不断升级也是阿以冲突加剧的重要原因。

为什么美国会一味偏袒以色列呢?下面我们请另一组同学位我们介绍。学生活动二:美国为何偏袒以色列: 生:展示自制数据表: 数据表1:犹太人口在政治、文化方面在美国人口中的比重 人口 国会议员 诺贝尔奖得主 50% 宇航专家 60% 名牌大学教授 33% 律师 文学、戏剧、音乐一流作家 25% 60% 犹太人口 600万 27% 数据表2:犹太人各项经济指标在美国各项经济指标中的比重: 亿万富钢铁 翁 27% 影视业 饮食业 娱乐业 美国社会财富 30% 两党竞选经费 60% 犹太人 50% 60% 40% 50% 结论:从数据中可见,美国是犹太人的第二故乡,犹太人经济对美国经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对美国的国内外政策尤其是中东政策,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决定了美国在中东问题上的态度。

师:小结:首先,以色列是美国利益在中东的代言人。为了维护其在中东利益,美国偏袒以色列;其次,是犹太人对美国政治、经济、文化、舆论的巨大影响直接制约和影响了美国的中东政策。板书:外因:美国的偏袒

师:过渡: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导致阿以冲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生存之争,也有意识形态之争;既有当地人的利益之争,也有局外大国的利益之争;既有历史遗留问题之争,也有现实问题处理不当引发的问题之争。中东问题不仅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引起中东内部有识之士的忧虑。中东地区多年的斗争使双方领导人都认识到,双方谁也无法消灭谁,战争解决不了问题。在国际社会的斡旋下,他们开始走上政治解决的道路,为实现中东和平进行不懈的努力。

三、中东和平之路

1、为中东和平而努力

下面我们请第三小组为我们介绍为中东和平作出贡献的重要人物。学生活动三:

金字塔下的惨案:埃及总统萨达特之死:名言:“为和平而生,为原则而死” 简介埃及总统萨达特冒着巨大风险访问以色列,促成埃以和谈,开启中东和平之门并获得1978年诺贝尔和平奖的事迹。重点介绍他被暗杀后各界人民和国际社会对他的感情和尊敬。拉宾、佩雷斯、阿拉法特接受1994年诺贝尔和平奖

拉宾、阿拉法特为何许人?他们又为什么能获得诺贝尔和平奖?(1)拉宾:以色列已故总理,名言:“我梦想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和平地共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简介以色列总理拉宾对巴勒斯坦作了一些让步,给中东地区带来和平的曙光,与阿拉法特一起获得1994年诺贝尔和平奖,但却遭到以色列极右势力成员 的刺杀,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重点介绍他被刺后世界的震惊和惋惜、隆重的国葬以及100多万自发的从以色列全国各地赶来,通宵达旦地列队向拉宾告别的人群。

(2)阿拉法特: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已故领导人;高呼:“用土地换和平。”名言:“我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不要让橄榄枝从我的手中失落。” 重点介绍巴勒斯坦的阿拉法特“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来到联合国争取民族权利与国家独立,同时也争取和平,无怨无悔地走过了带有传奇色彩的艰难一生。通过他人身安全一度受到威胁时、病危时、噩耗传来时、下葬时、逝世三周年时人们的态度说明他不仅是巴勒斯坦人民以及阿拉伯世界的领袖,而且是他们的骄傲并赢得他们的尊敬和挚爱。

阿拉法特和拉宾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达成了和解,巴以和平出现曙光。不过让人遗憾的是,巴以人民还没有来得及感受和平的幸福,冲突又再一次到来,双方再次陷入报复与反报复的恶性循环。

从第三小组同学的介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为中东和平进程作出贡献的萨达特、拉宾、阿拉法特都受到了本国人民的爱戴,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认同,可见不管是巴勒斯坦人,还是以色列人,都是渴望和平的,可是和平出现了吗?我们来看两条新闻: 新闻1:新华网加沙2010年12月30 日电(记者马晓霖)以色列军队30日晚在加沙地带北部打死6名巴武装人员,并炮击部分巴方目标,相对平静了两周的巴以冲突再度紧张。

新闻2:新华网耶路撒冷2011年3月23日电(记者耿学鹏 黄恒)据以色列媒体报道,耶路撒冷中央汽车站附近23日下午发生一起爆炸事件,造成1人死亡,30人多受伤。当地警方发言人说,这是耶路撒冷近4年来首起爆炸袭击事件。?? 加沙武装人员自3月19日起向以色列南部发射数十枚火箭弹和炮弹,以色列军方则对加沙地带实施多次轰炸。以军22日空袭行动造成至少8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其中4人为平民。

师:小结:从中东局势的发展来看,中东地区的战争与和平,同双方的极端做法有一定联系。每当一方或双方采取极端行动想压服对方时,双方的矛盾就会尖锐甚至引发战争,而当一方采取理智态度作出和平尝试时,双方的矛盾就会缓和,冲突渐趋平息。那么正确的立场和方法应该是什么呢?

2、敢问和平,路在何方

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提出如:合理分配水资源、寻求文化上的

认同(相互尊重宗教、生活习俗)、解决巴勒斯坦难民问题、美国的中东政策等解决思路。师:小结:冲突各方都要认识到,武力不可能解决问题,只有努力克制,尽量宽容并互相作出让步以寻求政治解决,和平才有出路。最后,让我们共同期盼中东早日实现和平。

第五篇: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教案1(范文)

《动荡的中东地区》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东的概念,知道中东地区在经济、交通等方面的重要价值,掌握二战以后到70年代间中东地区四次战争的概况以及目前中东地区的形势,认识中东地区矛盾的复杂性以及对解决中东地区问题做出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

2.通过对联合国“分治”后阿拉伯和犹太人的人口和国土面积的数据分析,对四次中东战争的时间、交战双方结果等历史信息的分析,培养历史思维能力。通过课前收集四次中东战争的资料,课上以战地记者身份作报道,培养收集、处理历史资料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综合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等要素对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进行分析,培养分析、综合能力和透过历史现象认识历史本质的能力。通过“解决中东问题之我见”的探究活动培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大胆发表见解的学习习惯。

3.通过对中东问题由来及其复杂化的学习,理解认识中东问题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但最根本的是殖民主义的罪恶,最终受害的是广大巴以人民。通过对中东战争和当今中东动荡形势的了解,认识战争、武力不是解决矛盾的最好办法,树立和平观念。通过拉宾为中东和平而献身从而获得世界人民的尊敬的事例,引导同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重点、难点

重点:二战后中东地区战火频仍动荡不安的历史特点,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难点: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三、教具媒体组合应用

地图:世界地图、西亚北非地行政区图和地形图、联合国大会关于阿以分治决议划定的巴勒斯坦版图、第一次中东战争地图、第三次中东战争地图;图片:哈马斯制造的爆炸事件现场、萨达特、拉宾、阿拉法特等历史人物、耶路撒冷圣殿山;表格:四次中东战争简表;网站:怀念拉宾向往和平网站,南方网;歌曲:《和平之歌》。

四、课程资源开发

《中东风云》、《世界历史知识画报》查阅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引出时事话题:哈马斯制造爆炸性事件,展示一组相关图片; 2.学生畅谈看完图片后的心里感受;

3.提出问题:哈马斯为什么这么做,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间有什么深仇大恨,非得和他们同归于尽?

(二)学习新知识

第一个问题:战火频仍的中东

1.明确中东概念,并在地图上把它找出来;

2.学生回顾学过的关于中东的相关信息:石油储量、“新月沃地”、亚非文明古国、古代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阿拉伯人等;

3.运用地图,联系历史知识,介绍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1)复习阿拉伯人在中东建国、发展概况,计算时间;(2)介绍犹太人在中东建国及其被迫流散的概况;

(3)阅读课文了解犹太人重返家园的情况(提醒注意时间和支持者);(4)复习二战期间欧洲犹太人命运,介绍犹太人向巴勒斯坦地区移民的概况;(5)阅读课文,了解二战后联合国关于巴勒斯坦地区的“分治”决议;并指导阅读地图,分析历史数据: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人口数量,阿拉伯国和以色列国的领土面积。

过渡: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你是阿拉伯人,面对着这决议你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所以,以色列国建立后,阿拉伯人对它发起进攻,中东战争爆发。

4.学习四次中东战争的概况:

(1)小组代表分别就四次战争情况作报道;

(2)出示《四次中东战争简表》,归纳四次中东战争的总体情况:交战双方、结果、时间、战争发动者。

过渡:短短25年的时间,阿以之间你来我往,进行了四次的大厮杀,他们为什么非要争个你死我活?他们之间的矛盾是什么?

第二个问题: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1.回顾中东战争的起因,理解中东地区矛盾的实质是领土争端;

2.对比一战后英国对中东地区分而治之和二战后联合国对中东地区分而治之,两种相同措施所带来的不同反应,引导认识中东地区矛盾的核心是民族宗教矛盾;

3.引导认识中东地区矛盾的根源是历史问题; 4.介绍中东地区现实利益冲突的表现:(1)领土之争;(2)“圣城”之争:旧城中心的圣殿山山上是伊斯兰教圣地阿克萨清真寺,山腰哭墙是以色列人的国魂所在,谁也不能放弃;

(3)水资源争夺:中东地区是世界上缺水最严重的地区,几乎所有的中东国家都闹水荒,水资源的争夺和冲突。正如以色列前总理拉宾说的:“如果我们在解决中东所有问题时不能使水的问题得到圆满解决,那么,这一地区就将爆发危机。”

5.小结过渡:正是历史问题的存在、现实利益的冲突、宗教信仰的不同,使中东地区的问题难于解决。而使这一地区的问题复杂化的,除了阿以双方自身的矛盾外,还有来自外部的因素;

6.引导归纳一战后介入中东地区的西方列强,分析西方列强介入的原因:丰富的石油资源、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7.总结:历史的、现实的、内部的、外部的,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得中东地区的矛盾错综复杂、该地区长期以来战火频仍、动荡不安;

8.过渡:战争解决问题了吗?长年战争又带了什么问题?所以,经历了四次中东战争后,到了20世纪70年代,首先是埃及总统萨达特提出和平对话主张,从而开启了中东和平之门。

第三个问题:艰难的中东和平之路

1.借助图片介绍:中东和平的奠基人埃及总统萨达特,于20世纪70年代冒着巨大风险访问以色列,促成埃及与以色列的和谈,开启中东和平之门,他和以色列总理贝京获得1978年诺贝尔和平奖;

2.识图:阿拉法特,阅读他70年代在联合国一次讲演的结束语:“我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来到这里,不要让橄榄枝从我的手中失落,”分析它的含义;

3.介绍:经过巴以双方和国际社会的努力,到了90年代初,中东和平出现了转机,读图:巴以双方领导人会晤、1994年诺贝尔和平奖;

4.浏览怀念拉宾的网页,介绍拉宾遭暗杀的情况、国际社会的反应,分析其说明的问题; 拉宾是1995年11月2日的一次集会被暗杀的。他在集会上发表演说,呼吁和平,还和群众演唱了《和平之歌》。集会结束后,在乘坐的汽车上,被一个以色列的激进分子开枪打死。子弹穿过他的胸部,装在他口袋里的《和平之歌》也被鲜血染红了。拉宾之死,震动了整个以色列,也震惊了整个世界。在拉宾遇刺后的短短两天之内,有上百位国家领导人和国际组织代表发表讲话或发出唁电,对拉宾的遇害表示震惊和惋惜,强烈谴责杀害拉宾的罪行。以色列国家为拉宾举行了隆重的国葬。包括中国、美国、俄罗斯等在内的44位外国国家元 3 首和政府首脑参加了葬礼,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也出席葬礼。以色列人口500多万,其中有100多万人自发的从以色列全国各地赶来,通宵达旦地列队向拉宾告别。

5.介绍:拉宾之后,中东和平之路更加坎坷。21世纪以后,巴以冲突仍时有升级和加剧。巴勒斯坦激进组织哈马斯采用自杀性爆炸报复以色列人,而以色列展开“定点清除”,以牙还牙,同时加快犹太定居点的建设,更激起了巴勒斯坦人的不满。

过渡:中东和平之路该怎样走下去?你认为巴以问题该如何解决,请分别为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出出主意。

(三)课堂活动:解决中东问题之我见 1.小组讨论,交流看法; 2.代表发言;

3.归纳引导:回顾历史,战争没有解决问题,使得两败俱伤,该地区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阻碍。放眼现实,哈马斯的人体肉弹带来了大量无辜平民的伤亡,也是人们所不愿看到的。只有通过和平对话、协商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我们中国政府历来主张和平解决巴以冲突;

4.浏览相关新闻网站。2003年9月9日,以色列连续发生两起自杀性爆炸事件后,中国政府外交部发言人孔泉回答记者问的发言和图片;

5.演唱《和平之歌》或朗诵歌词。

(四)课后作业(任选)

1.写给阿拉伯人(以色列人)的一封信。2.如何看待哈马斯的自杀性爆炸行为?

下载[初中历史]动荡的中东地区教案2 人教版(5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历史]动荡的中东地区教案2 人教版(5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动荡的春秋时期》教案

    《动荡的春秋时期》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春秋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2、知道春秋时期,周王室统治实力逐渐衰微的历史史实。 3、掌握诸侯争霸的历史史实,以及主要的春秋霸......

    物理必修2人教新课标7.3功率教案2

    学科网(www .zxxk .com ) 全国最大的教学资源网站! 物理必修2人教新课标7.3功率教案2 授课人:林籽葵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理解功率的定义及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

    【学练优】2016年春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 动荡的中东地区教案1 新人教版

    动荡的中东地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教学活动,要求学生掌握以下知识点:中东地区的地理范围,中东地区在交通、经济等方面的重要价值,中东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对解决......

    《动荡的春秋时期》教案1

    教 学 目 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具 教学环节 一、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教案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理解东周王室衰微......

    6、动荡的春秋时期教案

    6、动荡的春秋时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了解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政治的变革。 2、了解周王室衰微的原因表现及影响。 3、掌握春秋争霸的史......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教学案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春秋时期从经济发展到社会制度的深刻变化,政治局面上诸侯争霸斗争及其影响。认识春秋时期是生产力飞跃进步、社会制度大......

    [初中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4 川教版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 【课标要求】 ⑴讲述发明珍妮机的故事,了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一系列工作机的发明; ⑵知道瓦特改进蒸汽机的史实,认识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 ⑶简......

    初中历史九年级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古代埃及与金字塔2、古代巴比伦与汉谟拉比法典3、古代印度与种姓制度【能力目标】1、能够通过对金字塔建筑历史的思考与探索,从而形成独立思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