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科学教师的课堂角色
浅谈科学教师的课堂角色
罗朝富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多种角色,这是由教师的多种职能决定的。能否演好这些角色,是上课成败的关键。在教学中,我体会到一个科学教师应着重扮演好以下角色:
一.探究活动的支持者。
科学课应该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努力创设科学探究的情景,使学生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培养学生自行探究、获得知识的能力就必须要让他们亲自观察实验,通过动手、动脑去获得知识。
二、科学学习的引导者。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科学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应该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并独立地掌握它们。《科学课程标准》也提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小学科学教育的本质不在于传授多少知识和本领,而在于解放孩子的脑、手、脚、嘴、思想和时间、空间,给孩子创造条件,把孩子对科学的好奇心、本能的欲望引导到科学的道路上来,激发其对科学的热爱,学生的思维才能最大程度的活跃起来,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学生探究活动的过程中,我们要把大部分时间留给他们,使他们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观察、实验、思考、分析和讨论,教师不要过多地干预。学生提出的问题即使是非常的幼稚可笑或不着边际,但也是他们自己想出来的,是学生创新精神的表现,在课堂上应进一步引导,使学生获得更多、更深的知识。如《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教师出示两个一大一小的马铃薯提问:这两个马铃薯放入水中是沉还是浮?有的学生认为都是沉的,有的认为都是浮的,有的则认为是大的浮小的沉,有的则认为是小的浮大的沉,于是教师把两个大小马铃薯分别放入清水和盐水中,当学生看到沉的大马铃和浮的小马铃薯时,有的高兴得拍起手来,有的纳闷叹气,而有的则提出了意见:把大的和小的马铃薯换一下、把大的和小的马铃薯放入同一杯水中(体现了 良好的科学素养),当教师请提出意见的同学自己上来演示实验时,发现大马铃薯在那杯让小马铃薯浮起来的水中也浮了起来,小马铃薯在那杯让大马铃薯沉的水中也沉了下去;而大、小马铃薯都在那杯让小马铃薯浮起来的水中浮了起来,在那杯让大马铃薯沉的水中都沉了下去时,学生有了新的疑问:原来是两杯水有问题啊!
三、课堂氛围的营造者。
教师必须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创设学习情境,激发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有自行探究知识的兴趣,有主动参与的激情。教师为学生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并独立思考。
当然,在不同课题的教学中还可以采用投影、录像、谜语、故事等手段为学生创设一种敢于提问、敢于探究的情境,这是教师必须努力扮演好的一个角色。
四、科学实践活动的指导者。
科学教学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外,还要培养学生实践活动的能力。小学生的实践能力还是比较弱的,所以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进行适当的指导,以便活动顺利进行。
五、创新思维的点拨者。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要求学生在深刻认识事物的特征、本质、相互关系及其变化的规律之后,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再找出切实可行的新办法来。当然在找出新办法的过程中,也少不了教师的点拨。
总之,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今天,我们科学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灵活地扮演好课堂内的多种角色,变主角为配角,变演员为导演,引导真正的主角――学生迈向科学的殿堂!
第二篇:英语教学课堂中的教师角色
英语教学课堂中教师的角色
摘要:教育一项复杂的工程,而教师在这项复杂的工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也随着任务的不同而不同。笔者在参考各种资料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要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师扮演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角色:控制者,评估者,组织者,推动者,参与者和信息提供者。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师;角色
一、前言
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而英语教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根据义务教育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而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教育实施的基本途径,具体实现着教育的目的和功能(李方,2010)。因此,教师作为教学过程诸要最核心,最基本的四个要素之一,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教学的目标呢?笔者认为在这之前,教
师首先要明确的是自己在课堂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
教师在不同的任务中所扮演的角色也不同,本文旨在探讨教师在教学中的普遍角色。根据教师在不同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教师扮演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角色:控制者,评价者,组织者,推动者,参与者和信息提供者。
二、教师的角色
(一)、控制者
教师在课堂中恰当的管理有助于教学的成功开展。教师控制教学活动的进行速度,使教学活动得以平稳、有效地进行下去。例如在训练阅读题的寻读(scanning),略读(skimming)时,教师应当合理地控制好时间以达到既定的目标。
(二)、评估者
教师作为学生表现的评估者而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行为作出评价被认为是教师职责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根据Harmer的观点,教师作为评估者所要做的主要有两件事,一是改正学生的错误;二是组织反馈(王蔷,2006)。任何事都不能过意而为之,纠正学生的错误也不例外,应当遵循温和、适当的原则。学生犯了错误作为评估者的教师应当指出来,但却不应该在该错误上大做文章。教师作为评估者所要做的另一件事是组织反馈。这是一个对学生行为作出评价的有效方法,它可以预知学生的发展潜力或者犯错误的趋向。评价反馈的目的就如《英语课程标准》中所指出的:“使教师获取英语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
进行反思和适当的调整,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师教学活动中形成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馈的信息量大,客观性强。在进行组织反馈的过程中有一点教师需注意的是教师不应该过于“刻薄”,教师应当把焦点放在学生所取得的成功或者进步上,而不是在学生的失败上吹毛求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营造一个以成功为导向的学习氛围。
(三)、组织者
在教师的诸多角色中,教师作为组织者是最为重要和有难度的角色。如今在外语教学中,很多教学方法都提倡“任务型教学法”。因此教师作为组织者最主要的一项工作是设计和组织好学生在课堂上能有效执行与完成的教学活动。
(四)、推动者
在英语课堂中,当学生不知道怎么开始一项学习活动,或者不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事、说什么话等等的时候,这时教师应当扮演一个推动者的角色,给学生恰当的鼓励、推动,使他们能更有效地进行学习活动。例如在进行外出旅游选地点的话题中,当学生不知道怎么开口进行话题训练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引导他们考虑距离(distance),交通方式(means of transport),有效时间(time available),安全(safety)等;当学生在一个问题上被“卡住”时,教师可以适当地给予提示;又或者当学生回答问题答案过于简单时,教师可以通过 “and…?”, “anything else?”, “yes, but why…?” 等等来诱导他们讲得更多。
(五)、参与者
“任务型教学法”倡导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来。当教师在课堂上已经对教学活动作出了指示而活动已经开展后,这时教师如果只是站在讲台上而“无所事事”,那真的是“无所事事”了。这时教师除了随时监控课堂活动的进行状况,教师也可以适当地参与到一两个小组的活动中,但需注意的是一旦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后,教师就不应该再扮演一个象征“权威”的角色,而是真正地以一位“学生”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
(六)、信息提供者
虽然现在“以教师为中心,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教学教学被广泛批评,但不可否认的是教师依然是向学生提供信息的便利途径。因此为了使课堂更有效,为了给学生提供有用的信息,教师应当在课前精心备课。现在我们都提倡备课不只是备内容,还要备学生。备课一定要备学生,问题的设置要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要考虑学生的认知度,要尽量贴近学生,贴近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这样才容易被他们接受和理解。
三、总结
以上就是笔者所认为要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师应当扮演的角色:控制者,评估者,组织者,推动者,参与者和信息提供者。由于笔者的知识有限,本文还有诸多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会进一步地学习以取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 李方,《基础教育学教程》,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第三篇:转变教师角色建设高效课堂
转变教师角色建设高效课堂
相信学生是最高师德,解放学生是第一使命,利用学生是第一专业,发展学生是最终目的。高效课堂要求教师必须完成“角色”转变,即变“二传手”为放手发动“一传”的那个人;所谓二传,是指传统课堂上教师扮演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所谓一传,是指课堂学习形式,即让学生和学习直接对话,教师不再乐于充当“传递者”。
教师角色能否转变到位,是决定课堂能否真正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关键。开放的程度决定了教育的高度,不敢完全彻底地一放到底,就不能唤醒和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也无法发挥学习型组织的威力,高效课堂其实就是从“自主、合作、探究”6个字中生发出具体的操作技术,而前提必须是“学权”归属于学生。教师不是讲师,但教师一定是“为了学”、“设计学”、“服务学”的重要他人。
教师是一个学习“环境者”,或者说教师即生态,他是为学习的发生构建环境、提供条件、触发动机、创造可能的人。
讲的课堂、表演的课堂显然是低效的。那么,教师如何能上出高效的课?简单来说,第一,要编制一张导学案,即指导学习的设计,简称“导学案”,导学案的关键在于能否具有“导学”性,因此导学案要承载着学习的规律和知识的规律,而不能是习题集。第二,为学生构建一个学习组织,即同质结对,异质同组,让学生有困难找组织。第三,给学生一个学法指导,即先独学,再对学,然后群学。第四,要有一个课堂流程,即自学、展示、反馈。尤其是展示,展示即暴露,不暴露问题又如何反馈?反馈要做到有的放矢。展示是教师做学情调查最主要的方式,千万别轻视展示,高效课堂还有个别名,叫展示课堂。第五,明确一个基本任务,即学会不会的。教师千万记住“学会不会的”这句话,知识无限、生命有限,以人为本就是要珍惜学生的学习时间,准许学生不在已经会的知识上浪费宝贵的时间。
当然高效课堂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操作性系统,既然是系统则不止以上5条,但这5条真的是关键中的关键,核心中的核心:
第四篇:“慕课 翻转课堂”呼唤教师角色转换
“慕课+翻转课堂”呼唤教师角色转换
摘陈
瑛要:网络信息技术环境下,“慕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传统课堂教学结构与教学流程具有颠覆性影响。教师必需了解信息时代的教育特征,转变教育观念,实现由书本知识的权威传授者、课程规范的复制实施者、情感态度的灌输说教者、教育教学的重复实践者,向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与隐性评价者、微课程资源的创设者与课程资源整合者、人格示范伙伴与情感生成的激发者、追求个性自由与全面发展的研究者等新角色的转变。
关键词:慕课、翻转课堂、教育观念、教师角色
移动互联网及手持终端的发展普及,催生了“慕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这将是对基于印刷术的传统课堂教学结构与教学流程的彻底颠覆,课程内容、课堂教学方式乃至教学评价标准,都将由此而彻底翻转,并将引发教学思想、课程模式、管理模式、教学方法等一系列变革――传统“课堂讲授”模式会逐步边缘化,4A(Anytime、Anywhere、Anyway、Anybody)学习模式将会颠覆传统教与学的过程及方式,教学方式社交化与娱乐化成为对抗网络无关信息干扰的重要形式,教学的决定权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慕课时代,若继续沿用过去“互联网+教育”时代对学生进行网络封锁围堵的“讲授课堂”,决堤的信息洪流可能会造成“互联网×教育”的教学迷失,从而被这个时代所淘汰。面对新技术变革的挑战,教师应学习“大禹治水”经验,采用实现“互联网÷教育”的疏导方式引导教学进程――即用互联网解构传统学习模式与教育体制,重新制定一套新的教与学互动模式(如“慕课+翻转课堂”模式)。而这一全新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亟需实现教师角色转换。
由书本知识的权威传授者转向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与隐性评价者
“慕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微课”将逐渐成为课堂的主流,学生4A式学习模式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中科任教师所独享的知识“霸权”和信息“垄断”地位,照本宣科和满堂灌式的教法已无立足之地。教师应学会合理构建微课程资源,成为教学情境的策划者,积极适应网络教学环境,增强网络课堂主持能力,提高师生间的协作水平,引导、鼓励和督促学生完成在线学习,以合作伙伴或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流,有效利用虚拟社区环境,给学生辅导、答疑或提出学习任务,帮助学生不断克服困难、完成学习任务、提高情商爱心与责任意识。同时,需要教师将“即时评价”用语与评价表情融入到视频学习、小测验或在线讨论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即时评价与激励,增强自我控制能力与成就感。
由课程规范的复制实施者转向微课程资源的创设者与课程资源的整合者
在我国传统教学中,教师虽然处于教学的中心,但只是表现为教材使用与课程的执行,即教师被固定在国家既定课程标准“传递者”的角色上,成为标准化、科学化教学模式和方法技术的“操作员”。“慕课+翻转课堂”,改变了教师与学生作为信息传递者与接收者的关系,知识传播过程更加立体。教师要学会灵活地运用各种现代化的手段处理教学内容,解决如何突出知识点或技能点、如何完整地设计精美的学习内容、如何呈现典型案例化的教学情景等问题,掌握剪辑视频、配音动画、制作课件、网上操作等高品质摄录制作技术。对各种来源的信息进行反复分析、对比、过滤、精简、整合,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意向和学习风格等,开发、编制符合学科特点与能吸引学生眼球的经典视频,设置诸多进阶式小问题、小测验,让诸多知识碎片聚合成系列具有逻辑性的知识体系、能力训练体系、自我检测体系,资源的内容要环环相扣、简洁典型,信息量的释放要与学生的思维进程保持同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最大程度上的便利和自由掌控空间,启发学生以网络手段丰富自己的认知。
由情感态度的灌输说教者转变为平等的人格示范伙伴与学生情感生成的激发者
在传统课堂,教育就是把外部世界的信息塞进学生脑袋里,同时教师也充当着思想道德权威说教者的角色。而网络信息时代各种媒体不断翻新花样,以不同方式刺激学生的感观,经常会引起学生的信息接受疲劳,或媒体不当诱导产生心理焦虑、失衡扭曲。这时,学生对枯燥苍白的道德说教会产生自动过滤,甚至会对其心中形象欠佳教师的道德说教产生反感。这也对教师人格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和修养,形成宽容、尊重他人的良好个性和人格魅力,理解信任尊重学生,呵护学生的自尊心,开展平等对话,努力使自身角色由思想道德权威说教者转向平等的人格示范伙伴或 “心灵导师”,以身示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创新,为未来的学习生活工作做准备,让学生成为自我情感生发的掌控者和互动者,而教师的角色就变为了学生情感生成的激发者。
由教育教学的重复性实践者转向追求个性自由与全面发展的研究者
传统教育模式下,“教育研究”可能会让一名普通教师望而却步。网络信息时代,强大的探索引擎与在线图书馆、数据库等,为教师从事研究性工作奠定了物质基础;教师从繁重的、重复性的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教育科研;虚拟社区的发展与地区差别、岗位差别的缩小,为普通教师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有利教师角色从“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如,教师在设计制作慕课资源之前,可借助网络教育软件、各种调查量表、课前谈话交流、学情分析等形式调查学生的“前概念”,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真正洞悉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水平,并据此为学生提供浓缩的精华,在微课程资源中展示清晰的教学对象和目标定位,准确选择适合学生发展需求和教学目标的内容,为学生呈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或者把一个概念诠释出来”的完整过程,使学生在观看的同时,产生思维上的共振和碰撞,从而帮助学生利用有限的时间学习最需要的知识。
“慕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与之相适应的教师角色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要增强信心,相信自己是慕课团队合作与新技术发展的受益者,注重提高使用计算机的实际操作水平,掌握“随机进入式、抛锚式、协作式、基于internet的探索式、计算机模拟与仿真、在线师徒结对”等适合网络信息技术环境的教学策略,培养自己设计制作微课及翻转课堂的主持能力,从而突破影响教师角色转换的瓶颈。
参与文献:
[1]课程数字化与教育变革趋势,牛国刚,《课程数字化资源开发基础》,2013年12月
[2]基于慕课浪潮下的教师角色转型策略,范明刚,《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4年09期。
第五篇:高效课堂中教师角色的正确定位
高效课堂中教师角色的正确定位------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引发的思考 王子荣 课堂是谁的课堂?一直是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落后的满堂灌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宰,学生是服从者。教什么?怎么教? 学什么?怎么学?都由教师说了算。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没有一点主动权,大大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程改革以来,人们重新思考教师在课堂教学 中的作用与地位,一致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学生学习的阵地。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那老师的角色又该 怎样定位呢?新课程标准给了我们明确的指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 织者。这句话读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怎么引?怎么组织?怎样处理好教与学的 关系?杜郎口中学的高效课堂教学给了我们深刻的启发。
一、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和合作者 杜郎口高效课堂上,教师虽然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不再一讲到底,但教师并不是旁观者。教师始终和学生站在一起,与学生打成一片,参与小组 讨论,发表个人意见,与学生保持零距离。教师始终关注着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及时给学生提供帮助,同时也从学生身上学到了新的知识,真正体现了教学相 长的教学理念。(正如数学老师从学生那里学到了新的解题方法)
二、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新课程标准早已提出: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自主、合作、探究 式学习是高效课堂教学的突出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 态。但这一切都离不开教师的精心组织。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小组,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组员的分配,组长的安排和培训,小组学习方 法的训练,学习流程的顺利进行,都离不开教师的严密组织。其次,教师是教 学资源的搜集者,整合者。开放式课堂包括教学内容的开放。要开拓学生的视 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必须重 新整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拓展教学空间。如杜郎口中学中午的精 彩 30 分,他们重视了语文学习的综合性,把语文学习和戏剧表演结合起来,既 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表演艺术,又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还有,学生的学习习惯,日常行为习惯也都需要教师的规范。所以说教师在前台已不是演员了,但教师是后台的导演。
三、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落后的满堂灌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往往是专制的,带有强迫性的。不 管学生愿不愿意,喜不喜欢,你都必须跟我来。这样的教学行为剥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大大伤害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程改革开始时,许多教师又产 生了误解,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新课程的开放就是放任不管,让 学生自由发展。结果,学生的学习如无头苍蝇一样,漫无目的,收效甚微。那 么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到底怎样定位呢?有人形象地打了一个比方:落后的满 堂灌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牵牛者,新课程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牧羊人。我觉 得“牧羊人”这个比喻很是贴切。放牧之前,牧羊人事先对牧场进行了了解,哪儿的草场茂盛,哪儿的路好走,在宏观上已做好了设计。到了牧场后,至于 哪儿的草更鲜,哪儿的草更嫩,哪儿的草更合口味,则由羊儿自己选择,只要 不超出牧羊人的视野就行。教师在高效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正和牧羊人相似。教 学之前,教师要根据学生和教材的特点设计好导学方案。预习内容,学习目标,检测题型,展示方法等,教师都要全盘考虑。至于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喜欢用 什么方法学,根据各自的生活经验来感悟,则由学生自由发挥,只要大方向正 确,教师均可放手。杜郎口中学高效课堂中教师的引导作用非常突出,没有时 间点,也没有数量限制,只要有需要,教师的引导恰如其分,正当其时。具体 来说,教师的引导出现在如下情况之时:
1、学有所惑。学习的过程是生疑解惑的过程。俗话说的好“学源于思,思 源于疑”。宋代教育学家朱熹说: “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 此方是进矣。”孔子也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高效课堂教学 里,教师在导学过程中千方百计引导学生生疑,置疑,释疑。当学生在学习中 产生了迷惑和困惑时,教师要相机而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明确 学习目标,鼓励学生大胆置疑,启发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古语说 的好: “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开放的高效课堂正是着 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体现了“终生学习”的教育理念。
2、学有所阻。学习过程是从点到线,从线到网,从网到面的过程。在这 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会遇到各自不同的拦路虎。当学生学习遇到了困难,而又不能在小组里得到解决之时,教师应适时引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认识 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而实践则为认识提供反馈,可以让人们对事物的认识 更正确。所以在高效课堂教学导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学习问题得到解决。
3、学有所偏。学生学习时总是依靠已有经验来理解感悟教材的,正如文学 欣赏一样,一千个读者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学生的独 特感悟,但不是一味迁就。当学生学习上出了偏差,而又无人帮扶时,教师要 及时引导,帮助学生纠偏。正如杜郎口中学,一个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导学鲁迅 的《社戏》时一样,当讨论文中小伙伴的特点时,一个学生说农村的孩子很聪 明,在回来的路上知道去偷豆子吃。而其他同学也一致认可,显然这里学生的 认知出现了偏差。这时教师马上叫停,让学生再读一读原文,说一说他们首先 伦的是谁家的豆子。让学生们清楚这个细节表现的是孩子们的天真活泼,而不 是为了说明孩子因偷而聪明。
4、学有所限。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思维常常被思维定势局限在一定范围内 而无法自拔。这时教师应择机而行,因势利导,启发学生的思维。要注意抓住 学生思维的创新见解,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使学生的思维不受或少受现 成答案的限制,培养学生思维活动的独立性和深刻性。在高效课堂教学中,我 们常常发现教师把教学引向课外,引向生活,大大拓展了教学的空间和时间。孔子曾说: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 “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 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先 往下进行了。”正如有教师在导学《草船借箭》时,一学生提出“草船借箭” 的“借”字用得不正确。他的理由是平时人们借东西不是这样“借”的,借的 东西是要还的。教师抓住这个问题发动学生讨论:“这里用一个什么字才算准 确呢?” 这一问,学生思维可活跃了。通过小组讨论,有学生说应是“草船受箭”,有学生说应是“草船夺箭”,有的学生说应是“草船骗箭”,讨论中有一学生提 出用“借”是对的,借来的箭打仗时要射向曹军,这不就还给他们了吗? 学生 们讨论后认为,还是“借”字用得好,它充分地表现了诸葛亮的智谋。在这个 学习过程中,教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个性思维,打破了定势思维,实现了思维 的飞跃。总之,高效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可动摇,主持权、实践权、讨论权、发表权等都应还给学生;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能缺失,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目标的确定、个性思维的启发、学习资源的整合、学习效果的评价等都离不开 教师的参与。两者缺一不可。湖南省涟源市教研师训中心
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保靖县迁陵学校 彭司燕 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就必须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而要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我们教师必须实现角色的重新定位。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而应变成导演,成为导学案的精心设计者,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与促进者。
一、教师是导学案的精心设计者。首先,我们在设计和编写导学案的时候,一定要紧扣目标,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必须为目标服务。其次,我们设计教学活动的时候要注意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活动设计一定要有针对性,千万不要贪多求全。再次,我们还要注意精心设计巩固练习。巩固练习也要有针对性,也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最后,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体现以学生为主,多方设计以学生为主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和巩固练习”等学习活动。总之,导学案的编写要体现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高效课堂理念,让导学案成为开展教学活动的有效指南。从导入到巩固都以学生学习活动为主,旨在把学习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多学,教师少讲,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教师组织者角色表现为进行教学管理,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处理教学过程中的偶发事件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所起的组织作用主要为: ①提出任务或提出问题,以启发、吸引和鼓励学生思考; ②组织学生合作研讨,倾听其他同学的见解并进行区分和鉴别; ③决定何时、以何种方式把学生的见解用自己的语言正确地表述,以形成概念; ④决定何时提供信息,何时阐明问题,何时给予启发,何时让学生自己克服困难; ⑤决定在讨论中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广度; ⑥关注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决定何时、以何种方式鼓励学生参与。
三、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引领和指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承担引导者的主要任务是: ①帮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意义,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 ②帮助学生理解学科基础知识,掌握学科的基本技能; ③帮助学生学会抽象、概括和推理; ④帮助学生发现各部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及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⑤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态势; ⑥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
四、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合作者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由过去教学中的主角转为与学生一起学习的伙伴。即既是学生学习的导师,也是学生学习的朋友;既是教与学的合作者,也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既是达成教学目标的“学习共同体”的一员,也是关怀学生成长的有心人。合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师生交往。既然要合作,就要交往。交往的本质就是师生通过平等对话交互发挥主体性,各自发挥人的本质力量,体现师生间人格的平等性。②师生互动。师生互教互学,学习共同体中师生各自发挥作用。教师在教,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学,也在对话中同时在教,师生共同对自己的发展成长负责。③师生互惠。师生在教学中彼此都得到好处。教师作为平等的首席,与学生一起共享知识和经验,理解和智慧,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学生学习则是主体性的实现,它们感到心境的开放,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
五、教师是学习活动的促进者。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一是积极地旁观。学生在自主学习、小组研讨、展示交流时,教师要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二是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三是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在推进新课程的进程中,我们必须对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进行根本的改革,必须坚持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与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主动实现自己角色的转换,才能在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中实现新的蜕变,新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