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走向生本的睿智对话《螳螂捕蝉》说课稿
走向生本的睿智对话《螳螂捕蝉》说课稿
我已连续三年担任六年级的语文教学,《螳螂捕蝉》我上了三次,每次上的感觉都不一样,这一次的感觉最特别。本次说课,我分成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教材分析,第二部分是教学目标,第三部分是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
课文《螳螂捕蝉》是一种嵌套结构,即大故事里还套着一个小故事。它讲述了一个少年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寓言说服吴王打消攻打楚国的念头的故事,说明了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身后隐患的道理,塑造了一个机智勇敢的少年形象。
特殊的文本结构给教者带来挑战:两个故事是怎样的关系?如何处理这种关系。为此,我深入钻研文本,从学生最近发展区考虑起,将本篇课文进行了三个层面的解读:
第一,螳螂捕蝉的寓意;第二,吴王从寓言中明白的现实意义;第三,通过吴王前后的态度对比,分析少年的人物形象。
具体分析学情后,我发现学生对少年机智勇敢、忠诚爱国形象能理解的可能有百分之六十左右;哪些词句能体现少年的机智勇敢,能理解的学生相对会更少些。
如何把握教材,上好这篇课文呢?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认真研读文本。语文犹如人文宇宙中承载生命讯息的一艘小船,教师能在文本背后这个意义世界走得远些,学生就能跟得远些。语文课程作为母语教学,其设置目的不只是为了掌握一种工具,它是要培养具有我们民族的行为方式和思想精神的人。
因此,我仔细阅读了这篇课文,发现嵌套的两个故事之中蕴藏着人类社会交往的交际法则(在当时是君臣之间的交往法则)。吴王乃一国之君,且独断固执,少年是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进行了具有谋略意义上的劝说呢?这是一个难点。当我把文章再延伸至现实生活时,不难发现,它有利于指导学生如何掌握语言这一工具与别人沟通交流,这是重点,也是难点。
二、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育是一个具有整体性和教育性的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是它的基本特点。因此,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来确定综合的目标体系。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语文教学,应该以学生为本。纵观六年级的学生,语文知识水平不太高,技能技巧也有待进一步训练。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以检查的方式指导学生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为什么以检查的方式?原因有两个:①学生有了预习习惯。②生字的数量不多,其中有两个在课题已出现。)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利用课题,抓住人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导学生进行课文主要内容的概括;掌握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含义。
(为什么要正确、流利地朗读?因为读是语文的基础,是理解的根本。)
(课题最直接地透露了文章最重要的信息。因此,利用课题帮助学生梳理并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是尽快走进文本的一个有效途径。)
3、通过对文本语言材料的阅读,感悟不能只看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怎么明白?抓住这个故事的内容和它的语句的内在联系,进行朗读、分析、理解。)
4、掌握思前想后的读书法,学会一种婉转的语言表达方式。
(通过语言文字来认识这是一位机智勇敢爱国的少年。)
其中目标2是教学的重点,目标3、4是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三、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中的活动安排不是随意的,而是需要对活动进行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并进行科学组合,在教学过程中形成连贯性。基于以上的解读分析和目标确立,我对教材作了重组:首先直奔螳螂捕蝉寓意,作前置式处理;随即通过恍然大悟,从吴王的转变中彰显寓言之意;接着浓墨重彩研读少年之苦心、慧心;最后,拓展文本,以吴王第二天上朝所说的话为契机,合理重组课文,将课后的复述有效而又有趣地训练着。
(一)直奔故事内容,领悟寓意。
教学伊始,我便通过听写词语进行字词的检查,然后出示听写的词语,请学生自批核对并用上听写的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语。这样,学生很快对课文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本文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是一个表象,与题目文意间的距离最小,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因此,我便请学生看着课题问课文中哪几自然段直接讲述了这个故事?引导学生迅速地把注意力指向第9、11自然段。我指名学生朗读这两个自然段,并把这两个自然段综合起来说。其他学生边听边圈画:在这个故事中涉及到了哪几个具体对象。
借板书画一个关系链:蝉螳螂黄雀少年。在这个关系链中,蝉是最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我以蝉为主要研读对象,带领学生悟寓言之意。从两方面入手,扣着一心只顾着和没顾到让学生关注并体会。从一心只顾着感受蝉的自由自在悠闲,逐步了解蝉整天叫着知了,知了,却对自己将遇到的灭顶之灾浑然不觉。通过追问这样的人可以用什么成语来形容呢?这一发散性思维训练,积累得意忘形自鸣得意等词语,强烈的讽刺意味就不难理解了。而其它几个具体对象由于比较类似而可以一笔带过,不再进行细读处理。关键抓住内容与寓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阅读,比如进行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注意语气的转换。既而,再抓住没顾到这个词,让学生说说蝉、螳螂、黄雀身后隐伏的祸患分别是什么,进一步感悟寓意。课文的中心来自于内容,内容来自于文字,中心、内容和文字这三者是密不可分的。
(二)抓住恍然大悟,认识吴王态度的转变。
简单对话后,出示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将恍然大悟作为第二板块教学的着眼点。理解词义后,你还知道哪些词语含有这个意思?
茅塞顿开豁然开朗顿悟拨云见日等词语伴随发散性思维训练得到积累运用。这时候老师可以发挥主导作用,再次凸显寓意:吴王明白了,少年说这么一大段话,无非就是为了说一句话。哪一句?(出示)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请学生齐读,加深巩固。
三分文章七分念。到这里,我请学生再次读课文。吴王还明白了什么呢?这个问题可以指向文章的不同空间,也可以因学生理解特点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答案。语文教学中有很多种读法。出声朗读比较适合一开始接触课文和对文章有了深刻理解之后,而默读有助于学生产生独特的体验,迸发思维的火花,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我教给学生一种读书方法:思前想后法,也就是读读前面的,联系后面的,你能得到哪些新的收获?学生通过读书、思考,得出:
1、吴王明白了少年说的意思,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处境实际与寓言故事中的蝉、螳螂和黄雀相差无几,自己也是这个关系链中的一员。怎么得到的?课文第一自然段早有交代,学生很快找到了这一自然段中大臣们劝说吴王的话,再引导学生读一读,说一说,扣住处死一词体会吴王当时的固执。
2、吴王明白了自己该如何决断,最终取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再次出示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正是这句含义深刻的总结语惊醒了吴王,促使吴王恍然大悟,明白了少年的良苦用心。如此思前想后,全文贯通!
(三)再次研读课本,认识少年的机智勇敢。
诚如前面所说,语文课堂是人的课堂,是文化的课堂,是民族的课堂。怎么通过语言文字来理解少年的机智勇敢呢?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吴王明白了少年的用心,从好的来讲是用心良苦,从坏的来说则叫居心叵测。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全在吴王一念之间。那么吴王会怎么处置少年呢?从结果可以推想应该不会处罚。同样是劝,为什么少年成功了而大臣们却没有成功呢?
促成矛盾冲突,是学生思维推进的有效方式。这个问题故事里没有揭示,但生活中却十分需要。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将两种劝说的不同结果移位、浓缩到一处、通过比照得出结论:大臣们的劝说太直接,少年的劝说方式很巧妙,这是他成功的主要原因。
少年的方式巧妙在哪儿?让学生合作探究:螳螂捕蝉的确是少年那三天看到的趣事吗?再回到课文的第3自然段,通过朗读,结合少年的行为,从中体会到这是一个机智的少年。而少年的勇敢能理解的学生可能不太多。就势再次提问:少年是在什么情况下去劝说吴王的?随即出示可是,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怎么办呢?
至此,两个死字的不同理解,训练了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再次深刻认识到吴王的固执己见,又体会到少年用故事说话巧劝成功是勇敢的表现,是智慧的表现。再通过朗读加深理解。
对于少年的苦心与慧心,学生容易忽视少年特殊的转,展开想象进行补白:
第一天,少年整整转了一个早晨,也未见吴王的踪影,他想
于是,到了第二天清晨(引读课文部分文字)可过了好一阵子,仍不见吴王的到来,他想
到了第三天,少年又(引读课文部分文字)这一次,少年终于瞧见吴王踱着方步走过来了,他心中不禁一阵他很快调整好激动的情绪,又装出一副专心致志打鸟的样子(引读课文部分文字)
引读课文部分文字:他拿着一只弹弓,在王宫花园里转来转去。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他也毫不在意。
这一段话,三次引读三次体会,把学生干瘪的文字解读还原成课文的诵读,多读一遍体会更深一点。
教学难点,在我的步步预设中渐渐突破。
(四)抓住吴王第二天上朝,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渗透复述故事。
由少年劝说吴王的巧妙,请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若要说服别人,也当注意什么?(方式的委婉)教学的结尾处,我给学生留了一道填空题:再次上朝,吴王会怎么说?
(出示)
几天前,本王决定攻打楚国。可是昨日,本王到后花园散步,遇到一位少年他向本王讲述了
。故事是这样的
。听了这个故事,本王恍然大悟,深受启发:,故本王决定。
两课时的教学,怎样让复述的训练落到实处,怎样让学生饶有兴趣地掌握内容梗概有效复述呢?我通过这样的填空将教学延伸,给想象和复述提供了坚实的生长点和有力的支撑。我的教学过程是在教学目标的统率下立定的,我的教学过程是为了更好地体现教学目标,也就是说通过教学目标,把教学更好地落在实处。
第二篇:教育走向生本
《教育走向生本》读后感
我认为,生本教育解放了思想,提倡人的自主快乐生长,是面向未来的教育。生本教育的思想解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变了以往以师为本的教学,真正实现了以学生自主发展为本。和以往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或“教学的双主体论”所不同的是,生本教育首次开宗明义地提出了“全面依靠学生”的教育观,在教育实践中超越了“师生互动”层面的教学,超越了“挤牙膏”式的“问题任务型教学”,将学习真正地、彻底地交还给了学生,从而全面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使学生发现自我,实现自我,信心高涨,在兴趣盎然的学习进程中,让学生的潜能得到空前的发掘和运用,从而形成了高质、高效、生动、快乐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机制。
二、改变了以往教师培训中主要研究教师怎样教的培训方式。生本教育的教师培训,特别注重研究学生怎样学、如何让学生好学的问题。生本教育要求教师充分理解“将课堂和学习交还给学生”的内涵,把以前老师唱主角的课堂转变为学生唱主角、老师唱配角的课堂;把以前以老师教为主的课堂转变为先学后教、不教而教的课堂。在转变的过程中,教师秉持着“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教育理念,在放手让学生去学的同时,积极做好“帮学”的工作,把教研中心从“教”转向“学”,把帮助学生更积极、更有效、更快乐地学习作为主要的教学工作来做。
三、彻底改变了以教师教得好为好课标准的状况,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和价值,不再表现为口才有多好,而是如何引导学生,使学生学的更好。以往看一堂课好不好,主要的标准是看教师的“表演”,好的课堂就几乎等同于教师的才艺展,台下的学生仅仅是“捧哏”的角色。这种观念,远离了教育的初衷,即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在课堂上淋漓尽致的自我展现,其实是以“喧宾夺主”的方式,剥夺了学生的思考权、发言权和自主学习权,将本来充满智慧潜能的学生降格为信息接受器和处理器,从而异化了教学的“本质”,导致了长期以来高耗低效的学习状态
第三篇:教育走向生本
[《教育走向生本》读书心得]《教育走向生本》读书心得
读了郭思乐的《教育走向生本》使我再次认识到:上课是一门艺术,除了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外,还要有一些技巧和方法,中国大学网范文之心得体会:《教育走向生本》读书心得。要善于引导学生自己去学,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而其中的生本教育使我受益匪浅,茅塞顿开。作为教师,我体会到要终身学习,平时要勤读书、勤思考、勤动笔。只有及时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面对竞争和压力,我们才可能从容面对,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同时还要学会以“诚”待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要靠自己用心经营的,和家长真诚地沟通,懂得顾及家长的感受,有责任心、公平心,这样家长就会慢慢地信任你,对待学生要公平、平等、不高高在上,要有威严、言出必行,做孩子的表率。还要学会“容”纳一切。比如学生的表现、成绩、来源等。我想这是作为教师应该做到的非常重要的一点。每一个学生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天地、成长于不同的环境,拥有不同的个性,这是要成为优秀教师必须知道的非常重要的基石,永远不要看到一个侧面就觉得了解一个人的全部,而对学生做出不客观的评价,心得体会《《教育走向生本》读书心得》(http://www.xiexiebang.com)。我们应尽量多关心他们,从而达到进一步的了解,以实现了如指掌的境界。有的孩子在学校非常内向,在家里却活泼外向,老师就要不厌其烦的引导学生在学校也走向活泼开朗。同时我们也要充满爱心,要懂得原谅,要学会用另一种眼光看待学生,尽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古语道:“人之初,性本善”,即使他们犯了不可原谅的错误,我们也要从本质出发,相信他们是善良的,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引导。
因此,我们教师,要先做人,再教书。做人要有一个好心态,一个好心情。心理健康,身体才能健康,工作才能愉快。好心态成就一切事业。爱学生,爱同事,轻轻松松地当老师,快快乐乐地当老师,简简单单地当老师,放下包袱,抛却沉重,让微笑永远绽放在您的脸上!我们要善待学生,尊重生命。要善于引导,能理解、宽容。我觉得在一天上班的时间内,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快乐度过这一天就觉得是很有效的一天!
通过学习,我对教师这个职业的内涵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首先,教师应无私地将知识传授给自己的学生,维护自己的学生,并关爱他们,以自己高尚的品行为学生树立起榜样。面对后进的学生,不能采用暴力或体罚等行为,而是应该用加倍的爱去帮助他们进步,这不仅是从职业角度,更是从法律角度对教师的义务作出了规定。教育不仅是教,更是教与学互动的一个过程。一味地向学生灌输书本知识只是一个教书匠的水平。只有通过在教育中不断学习,在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教学有所创新,才能逐渐提高教学水平。
总之,学习其实就是一段短暂的成长过程,成长是段过程,而不是终点,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以自己的发展成长为己任,为学生成长为重任,好好做人,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天天快乐,做教师足也!
【上一页】
【
与新课改精神不谋而合的教育专著——读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有感
这个寒假,有幸拜读了“国家„十五‟规划重点图书”,华南师大教授,教育部“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生本教育实验负责人郭思乐所著《教育走向生本》一书,收获颇多。下面就书中论及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些观点方法简述如下:
一、“高度尊重学生”与“高度依靠学生”。
为什么要高度尊重学生和可以刻度尊重学生?作者有如下几点理由:
1、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
2、儿童人人可以创新
3、儿童潜能无穷
4、儿童具有独立性
从作者所开具的理论依据及事实依据看,“高度尊重学生”确实是可行的、必要的。由此,我想到了新课改所提倡的“师生平等”的命题。尊重意味着平等,可见郭教授的观点与新课改精神是暗合的,我们应该大胆而积极地将“尊重落到实处。
先是态度上尊重学生也是独立的生命个体,他们的人格尊严及各种权利受法律和首先的保护;而且更重要的,他们应该也完全有能力支配自己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我们一定要从“师道尊严”“教师中心”的桎梏中挣脱出来,让学生获得尽可能大的“自由”。
其次是方法上尊重。这与“全面依靠学生”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充分尊重了才会全面依靠,同时全面依靠又是充分尊重的具体体现。
“全面依靠学生”说得多么深刻,又多么富于现实意义!过去,我们在包办代替的思维和行为定式上走得太久,结果使自己的教学生涯黯淡无光,走不出“教书匠”的轨迹。今后,我要铭记这六个字,在班级管理中和语文教学中尽可能地做到依靠学生。
二、“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不教而教”。
1、关于“先做后学,先会后学”,书中举的例子都是数学科的,其实语文科的阅读与作文,同样可以采取。每学一篇课文,都可先让学生自读,然后说读后明白的与不明白的;学得多了,阅读的方法再简单点拨一下即可通透。作文更是如此,只有学生熟悉的人、事、物,才会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动情、动人,所以“先做”“先会”都很重要。
2、“先学后教,不教而教”。既是还自由给学生和培养学生能力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不教而教”,即“教”的不露痕迹,也是教的最高境界。
为了让学生更好更方便地学,互相地学,也也提高更快,小组合作的形式值得提倡,我们还应进一步深入地从人员的编排,具体操作规范等方面探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使之效益达到最大化。
《教育走向生本》阅读摘录及随感
作者:如东县实验小学 沙建华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0-6-3 9:39:34 发布人:王爱华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前不久,在《人民教育》偶尔读到孙双金老师写的一篇文章《成功,就是比别人多读了一本书》,很有体会。文章中写道这样一件事情:某商人在资产1亿元时,欲与另一家资产120多亿元的企业争取荷兰设在中国的总代理商。一日,荷兰总裁来中国实地考察。他第一站先来见这位商人,谈完商务之后,在商人的办公室发现了一本解读《道德经》的书。荷兰总裁顿时来了兴致,原来他特别崇拜中国老子的道德思想,就和这位商人谈论起来,恰巧,这位中国商人对老子也极为崇拜,颇有研究。两人越谈越投机。荷兰总裁当即表态:第二家不去考察了,中国代理商非你莫属。后来这位成功的商人在接受采访时,由衷地感慨:什么叫成功?就是比别人多读一本书。
读了郭思乐教授撰写的《教育走向生本》这本书的第1至72页,或许会让我们又向成功的教育迈进一步。
初次翻开这本书,首先吸引我眼球就是生本教育那一个个显著的成果:一年级的孩子入学才三个月,就在一种自主程度很高的学习中变得十分兴奋,他们很快就会阅读,他们可以朗诵诗文,讲述故事,演课堂剧:他们在游戏中短时间就学会了过去难学的数学,而且成绩要更好。孩子入学7、8个月,就开始出现了自主的阅读写作热,他们或用纸笔,或用电脑写出了一篇又一篇的日记,文章,其文思敏锐和吸收信息的效率,大大超出了原来的预期。在广州市天河区华阳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人均自主阅读量已达到1300多万字,相当于课标规定的高中生阅读量的2倍。大量阅读带来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迅速增长。在广州市小学生语文能力竞赛中,前10名里华阳小学就占了4名。要知道,全市有1000多所学校呢。不仅是语文,数学,英语,从小学到高中像这样的例证还可以举出许多。
那么在惊叹羡慕的同时我们不禁要思考,是怎样的理念在支撑着他们,他们又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几年前,一位朋友问郭思乐教授:“什么是教学?”郭教授回答说:“如果你告诉学生,3乘5等于15,这不是教学。如果你说,3乘5等于什么?这就有一点是教学了。”
“如果你有胆量说:„3乘5等于14‟,那就更是教学了。这时候,打瞌睡的孩子睁开了眼睛,玩橡皮泥的学生也不玩了:„什么什么?等于14?”‟ “然后他们就用各种方法,来论证等于15而不是14。比如4个3是12,再多加一个3,是15;数一数,5 个3是15,等等。” 这一段小小的对话,闪烁着郭思乐教授“生本教育”理论的智慧之光。
让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生本教育理论产生的背景: 生本教育这一具有现代教育思想的实践与探索,最初起源于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郭思乐教授主持)的生本教育体系研究。在研究中,他发现,过去老师一些苦教不果的东西,在某种考虑儿童天性的教育条件下,会使儿童对学习变得兴奋不已,而且每个事实都在彰显孩子们的潜能无限,都在呈现出他们是天生的学习者,并由此带来极高的学习效率。因此,郭教授指出:零敲碎打的改革,已经不足以解决今天的问题了。基础教育的一切都那样的互相牵制,如果你想在教法改革的某一个阶段有所成就,就必须牵动教材、教法、教育管理及评价,进而指向人的观念的更新。我们过去当然也承认教育存在的问题,但我们一般都认为,这是高考指挥棒的毛病,而不是体系自身有何不妥。我们原来的体系基本上是一种师本的教育体系,也就是说,过去我们的教学,一切都是为了教师好教而设计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而且,有许多时候,教师与学生相互之间的关系甚至是对立的,因此,我们需要设计一种以学生好学为中心的教育体系。特别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学生现状的改变,以及人们自身的认识,都促使我们作出从师本教育走向生本教育的重大思考和实践。
那么什么是生本教育呢?
1.“生本教育”理论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
“真正以学生为主人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我们称之为生本教育。”生本教育的深层意义,其实质就是以生命为本。生本教育强调儿童是教育的真正主体,从而区别于其他类型的教育理念。了解了生本教育我们不得不来弄清两种教育体系的差异。
2.关于两种教育体系——生本教育体系和师本教育体系
依靠学生、为学生设计的教育和教学,称为生本教育体系。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体系,它不仅仅在方向上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而是探讨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整个体系问题。我们原来的教育体系基本上是一种师本的教育体系,也就是一切都是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过去我们也认为,教师好教就是学生好学,然而现今研究的成果表明,两者并不等份,而且,有许多时候甚至是对立的。我们需要设计一种以学生好学为中心的教育体系。原因很简单:整个教学的目的和教学过程的终端,是学生的主动发展,而不是教师善于教。他认为,如果不触动核心课程而只做局部的变动,我们还是要长期被师本教育体系紧紧地捆绑着,不可能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体。
郭教授把传统的“教师苦教”比作插秧,多少年来,农民把秧苗插得密上加密,以为付出的劳动越多,就会收获得越多。可是,这样做既折磨着秧苗的根系,又没有给它们留出足够的生长空间,破坏了秧苗自由生长的规律。于是,秧苗们拥挤着,无奈着,无法发展。
后来,人们发现了“抛秧”的方法,减少了劳动量,却保护了秧苗,给它们带来自由生长的欢快,也当然地带来了高产。“回到教育问题上,我们一直在做着类似的事情。”郭思乐教授说,“我们的校长、家长,还有教师自己,一直以为教师做得多,是一种光荣的传统,是服务充分的表现,教育质量会因此提高。“”然而,当我们把知识划分得十分细密、又对学生提出十分细密的要求时,学生的思维就被局限住了。他们没有必要想什么,也想不出什么,后来是懒得想什么。实际上这就是学生对违背自然的教育的报复。他们对这种„保姆式‟的教育,并不领情。”
那么,教师究竟应该怎样做?他的价值,又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印度哲学大师奥修把这样一句话称为最伟大的祷文:“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脚被忘记,是因为脚处于“忘我”状态,工作得非常好;反之,如果鞋不合脚,脚疼了,就会被时时记起。同样的道理,当教育适合学生时,学生就忘记了自己在学习,忘记了自己是在课堂上,甚至忘记了自己。在忘我的时刻,学生的能量就不会被教师的说教所消耗,真正出现投入和着迷的境界。平时要花几个钟头甚至几周时间才能“教”会的东西,现在也许有几分钟、几十分钟就足够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时候人的内部自然规律起作用了,儿童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空前提高了。所谓适合儿童的教育,这就是生本教育。相反,如果教师上课的时候,竭力想收回“教”的权力,那么,他必然为自己的教学环节所牵绊,一再打断学生的活动,或者企图以学生的活动为自己的表演服务。当学生表现出茫然和不配合时,他默默地动怒了,他偷偷地用力拉扯动作慢的学生…… 此时,鞋子不合脚了,脚就开始反对。那些自然的、和谐的、跃动的和充满效率的美,转眼间就荡然无存了!“教师的最高境界,是„不见自我‟。他应该是一只最合脚的鞋子。” “教师的核心任务,不是自己„教‟,而是组织学生„学‟、服务学生„学‟。他要为学生创造生机勃勃的、令学生„忘我‟的课堂。” 这时候再来看生本体系的特点,就很容易理解了。
它力图不仅仅在方向上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不满足于局部改革,而是探讨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整个体系问题,因而具有彻底性。
它把过去的教育基本上看成是师本的,在对比的基调上揭示生本教育的存在和意义。因而具有根本性和鲜明性。
它提出了相应课程和教材的改革框架,因而具有可操作性。
同时郭教授在书中深刻揭示了“师本”教育体系与“生本”教育体系的差异,他认为师本教育与生本教育的不同,出自于成人与儿童认识规律的区别,从4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成人的演绎为主律与儿童的归纳为主律
截流式教学与源流式教学
成人认识的理智律与儿童认识的情感律
连动式机制与激发式机制
成人的演绎为主律与儿童的归纳为主律
成人的认识基本走向是由一般到抽象的,是演绎的。而儿童认识的基本走向是从具体到一般的,是归纳的。儿童必须认识具体的事物,然后才能形成一种他所认同的规范。儿童有了具体,就能理解抽象物,能永远在抽象遇阻的时候回到他所熟悉的具体上去。这也是我们的教学为什么要贴近孩子的生活,为什么要在游戏、调查等过程中来实施的原因吧。
截流式教学与源流式教学的区别
师本教育体系截断了知识的来源,其原因是对教师来说灌注知识比产生知识、强调知识过程要容易得多。然而,对学生来说,没有来源的知识却是难以接受的,所以截留式还是源流式成为师本还是生本的重大分野。
成人认识的理智律与儿童认识的情感律
比较起来,成人具有较多的历练,心理品质更为稳定,处在复杂的情形下,亦不为所动,即情感因素的影响较小。儿童与此不同,他们的认知更需要情感的支持。过去常用头悬梁作为例子来说明学习需要刻苦。而现在的观点,要使学生在今天的学习中就感到兴奋,感到幸福。幸福地过好每一天,是儿童与生俱来的权利,同时,幸福的感受是人的更好地学习的情感基础。在兴奋中,他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
连动式机制与激发式机制的区别
前者是像皮带带动的两个齿轮,老师是大齿轮,学生是小齿轮,连带着运转,我们把那样的方式称为连动式。后者是像开动汽车一样,老师给学生钥匙,去开启自身的动力系统,我们把它叫做激发式。
一位印第安老人,赚钱后买了辆汽车,不懂得怎么开,只好雇了匹马来拉它。可怜的老人不知道汽车自身有动力,可以用激发它自身动力的办法去开动。也就是他沿用的是马拉车的连动式,而不知道开汽车的激发式。而师本教育就在于忽视了人自身的动力,同时也在于采取了缺少学生主动性的连动方式。
最后让我集中看一看生本教育的基本观点:
1、生本教育的价值观:一切为了学生。学生是教育过程的终端,是教育的本体。生本教育的特征之一,就是真正认识和把握学生这个本体,把一切为了学生作为教育价值原则。
2、生本教育的伦理观
生本教育的伦理观:高度尊重学生。
对学生的尊重,是生本教育的本质和基本原则,其关键是从内部和外部了解学生。从内部了解学生,是使我们认识学生可以被尊重的理由;从外部认识学生,是了解学生所处的地位,认识学生被尊重的理由。
郭思乐教授说“儿童是大自然最美好的作品”,“我们面对的每一个孩子,哪怕是数学才考了十多分,哪怕是还拖着鼻涕,哪怕是字写得歪歪扭扭,他们都将居于今后所有事情的核心。儿童不可限量。” “我们所做的,全都要通过儿童自己去最后完成。一旦我们醒悟这一过程的必然性,就会明白教育过程的主人和主力,原来是儿童自己,我们只不过是儿童自主发展的服务者和仆人。”
3、生本教育的行为观
生本教育的行为观:全面依靠学生。生本教育的基本方法,就是全面依靠学生。要全面依靠学生,其中带根本性的认识有三点:(1)“资源论”,学生是教育教学的活动的重要资源;(2)“生态论”,学生将在某种教育生态环境中蓬勃发展;(3)“现状论”,如今的学生状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生本教育的学生观
之一——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
生本教育强调儿童的学习天性。他认为,人之初,善本学。儿童生来就是学习者。儿童有自己的学习本能,并非成人所教。幼儿一旦揭触了外界,就会不断地提出问题。比如,这朵花是什么颜色?你告诉他是红色,他会问:“好看吗?”你告诉他“好看”,他可能要进一步问:“为什么你觉得好看,我也觉得好看呢?”这个时候,我们当然不能答以“你有自己的认识体系,我也有自己的认识体系,两者是同构的”等。事情就是这样,问题越基本,越难以回答。不管怎样,儿童的思考是十分积极、丰富和灵活的,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性。他要了解自己生存的环境,以便适应它,这并非我们所教,而是出自先天的结构和功能,他们甚至想得比我们成人还充分。一则故事说,妈妈带着孩子,遇到狗在吠,妈妈说,不用怕,会叫的狗不咬人。儿子却担心地问:我们知道它不咬人,可是狗自己知道吗?粗想起来,孩子实在是多虑。但严格说来,他有他的道理,甚至比大人的思考更精彩。有一个故事,一位绅士站在铁路旁,一位孩子问他:“到伦敦的火车几点钟开?”绅士答道:“四点四十四分。”孩子再问:“几点钟开?“”四点四十四分”。绅士又答。孩子再问,绅士说:“你不是已经问过了吗?”孩子说:“我很喜欢你说„四点四十四分‟的时侯,小胡子一翘一翘的样子。”忍俊之余,我们看到了,这就是儿童!他们没有成人的种种拘束,拥有自然和天真的世界,他们就像婴儿学游泳比已经开始怕水的儿童来得快一样是一个个依着自己的学习天性来思考的性灵,较之于具有种种后天的框框和局限的思考要更为宽广和敏捷。今天我们所见的人都是善于学习的,哪怕是我们认为的差生。我们总感觉他是懒于学习的,但只要他醒着,就有事情可做。也许他喜欢去玩游戏机,去看漫画书,这也是学习。你希望他正规地学习,你就可以从他最喜欢的东西开始。比如让一个喜欢电子游戏的孩子研究一下电子游戏的种类,作一个关于电子游戏好处与坏处的报告。
让孩子学习的天性自由展现,必然带来真正的学习热情和惊人的学习效率。总之天生我才必有用,基础知识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不论他们做什么,你总能找到其中蕴涵的基础知识,而要做到这一点,你得把他的活动,都看作是学习的一部分——哪怕它并不完善,甚至是似乎同我们原来的学校教育内容格格不入。生本教育的课堂或者整个生本教育体系,正是把社会规范的要求与学生的天性统一起来。做班级游戏,做小课题研究,阅读,寻找资料,写自己最喜欢写的东西,演课堂剧,创作小小说,编谜语,编儿歌,读书会,讲演会,小竞赛,观察实验,等等。有时候想想我们平时的教学也或多或少在进行着这样的实践,知识缺少了理论的支撑与思考而已。
之二——儿童人人可以创新 儿童的所想所做,对他本人来说,有新的意义,新的质,就是进行了创新。同大人比,儿童的创新是内创新,是同自己的认识来比较的。比如一个学生通过剪拼认识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这对于他是新的,就是进行了创新活动,有了创新成果,虽然这一成果早已被发现。对于儿童来说,创新的意义重在过程。儿童的创新和成人的创新都是在人的自我实现的意识下进行的。而自我实现是所有的人的共同的需要。儿童的创新是儿童学习的核心的过程。反过来,儿童也是在创新中进行学习的。在我们的教学实验中,无论是数学还是语文,每堂课都有大量的创造的机会。上课就意味着创造,而创造就意味着成功和成就。
之三儿童潜能无限
不是儿童没有潜能,而在于我们有没有给出时间、空间和氛围条件去激励它。而最严重的问题,还在于我们实际上是受到了一种忽视儿童潜能的局限。一个教者,如果在潜意识中低估了儿童,那么他的所有工作,他的态度、眼神、音容笑貌都会带上这样的色彩,反过来就给学生造成负面影响。
克莱恩说:“孩子们所拥有的潜力比目前的教育体制所能启发他们的多得多,你必须从旁协助他们。”
一则故事,一天李先生没空,就托到幼儿园看孩子的张先生稍糖果给自己的孩子,并交待,你交给最可爱的那个就是了。第二天问张先生,糖果带了没有,张先生答,带是带了,不过,对不起,糖果给了我自己的孩子。因为看来看去还是他最可爱。故事虽然夸张,有一点倒是可以借鉴的,就是对自己孩子优点的敏感。如果我们老师也能这样去看班上的学生,不仅出于情感,更出于科学的判断,他们潜能无限,日后成龙成凤大有作为。那么精诚所致,金石为开,心理学研究中的皮革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不都是说明这一点吗?
之四——儿童具有独立性
生本教育认为,儿童具有独立性。儿童的独立性既是社会规定的权益,也是他的生理和心理的规定性确定的,是一种生存状态。
对人的独立性也可以这样看,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本身,就是大自然对他的的赠礼,生命是如此丰富、如此美好,因之,每个人,包括那些沉默寡言的、“老实巴交”的甚至被认为是差生的那些人,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独特的存在。杜比宁说:“整个人类,每个人都是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丰美世界”。独立性带来了独特性,而独特性带来了成就。为了学生的能量的最充分的发挥,我们要保持学生的精神独立性,也要让他们自己保持独立性。尊重了儿童的独立性,就是保护着他们最大发展的可能性。
其实说了这么多,我们还仅仅是从理论层面对生本教育的概念及有关理念进行了一些肤浅的了解。魏书生在今天第六期的《人民教育》上有这样一段文字,他说“我们必须学习新理论,但也要防止陷入概念的折腾之中。什么是“素质教育”,就有50多种复杂的解释,其实不管怎么解释,我们大家都明白,就是说了几十年的“老老实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因此我以为我们在学习领会新理念的同时,千万不能离开自己的实际,过度迷信专家,盲目追逐潮流那都是不可取的。
真正每天在教室里和新课程打交道的,站在讲台上能够决定点什么的,和孩子们朝夕相处的,还是我们一线教师,教育变革的最终力量还在我们自己。有人说过:“推动教育理想成为现实的是两个轮子,一个叫情感,一个叫做思考。”今天与大家分享的这些,是否引起了您某些情感的共鸣,是否引发了您对今天的教育更深入的思考呢
第四篇:教育走向生本
教育走向生本》读后感
《教育走向生本》一书中郭思乐教授所提出的“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的生本教育体系的理念让我重新审视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
一、一切为了儿童的价值观
郭思乐教授在书中提到:“学生是教学过程的终端,是教育的主体”。生本教育的特征之一,就是真正认识和把握儿童这个本体,把一切为了儿童作为教育价值原则。我们每天都在面对教育对象,但传统观念使我们对教育对象缺乏完全而准确的认识和把握,并没有把儿童当作活生生的人;我们的教育过程,并没能从对象的生长和生成规律去设计;我们的教育常常为社会习俗所左右,从而偏离了教育对象的本体。我们常常有这样的认识,把教师的教育设计误认为是为儿童设计的,教师的意志误认为是儿童的意志,教师的兴趣误认为是儿童的兴趣。现在,我们教师迫切需要的是把为教者设计的教育,转变为学生设计的教育,即是把师本教育转变为生本教育。而我们目前教育的模式,正是忽视了教育主体这一点。在日常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备课,以自己的内心想法去揣度学生的内心想法,这是有所欠缺的,并不能完全做到以学生为本,学生学习的效果当然也不会太好。
要想提高孩子的学习效果,首先要知道孩子在什么样的状态下学习最有效,那就是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是最有效的。这就要求我们应充分调动孩子的快乐情绪,运用能激发孩子快乐情绪的方式方法,让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主动地去学习。任何生命都会对某些对象表现出特别的兴趣,一旦他们发生兴趣时,也就是教育的好时机。“兴趣是学习和求知最大的动力”,这句话在今天和以后都不会过时,这不仅仅是一种方法,它所包含的是人类知识获取的一个古老而充满智慧的法则。同样,“诱导是教育和培养孩子的最好的方法”,这句话今天和以后都不会过时。
教育面对的是一群活生生的人,他们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个需要点燃的火种。儿童的潜能是不可限量的。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既不能像裁缝那样对儿童进行裁剪,也不能像理发师那样对儿童进行修剪,更不能像牙医那样对儿童进行打磨。我们要改变的不是儿童的外部,不是装饰儿童,而是改变儿童自身。我们可用语言来影响他,用环境来教育他,用活动来培养他,但就是没有办法像裁缝、理发师、牙医那样地对儿童进行裁剪、打磨。我们所做的,全都要通过儿童自己去最后实现,这一点似乎有点无奈。然而,一旦我们醒悟这一过程的必然性,就会明白教育过程的主人和主力,原来就是儿童自己,我们教师只不过是儿童自主发展的服务者。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所有教师都应力争做到一切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教学中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
二、高度尊重儿童的伦理观
郭思乐教授在书中提到:“对学生的尊重是生本教育的本质和基本原则,其关键是从内部和外部去了解孩子。”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儿童的天性是活动的、创造的,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如,人在成功时获得的快乐;在自我实现是得到的高峰体验;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的充实感。都说明儿童无时不刻地在运用自己的思维跟物跟人打交道。儿童的这种天性,需要教育者去引导,正确地对待与呵护,才能长久地保持。儿童的潜能无限。人的潜能无限在于人是一个可以自激励的系统。如果你有了成功的表现,你又受到激励,你就会走向更大的成功。
英国斯宾塞在快乐教育这本书在论述儿童的潜能无限时写道:当人类没学会开发石油时,不能说这里没有石油的存在,这个地方不储藏石油,也不能说这个地方没有储藏其他有价值的东西。这说明人的潜能不是不存在,只是一个等待人去开发,等待人去激发的过程。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给出时间、空间和氛围去激励它。教育者不能代替学习者对他们自身的潜能进行开发。苏格拉底说,教育者这种地位犹如产婆。产婆再辛苦,也只是助产,而不是自己生产。教育的本体是儿童,而教师只是服务于这个本体的。教育最终不是为了发挥我们教师的聪明,而是要通过教师,去最大限度地发挥儿童的聪明才智。
什么是教育?教育是为了培养孩子适应未来生活所需求的身体、心智与道德。它不是一种用固定模式进行简单的复制的过程,而是一个反思,实践,再反思的历程。而自我教育,是儿童自主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是推动一生的力量。在自我教育方面,我认为,应该尽量鼓励孩子自我发展,应该引导孩子自己去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从人类获取知识的方式看,最主要的获取方式是自我教育,而且取得了最好的效果,孩子的知识获取与能力培养也应该参照这一方式。这一点,在许多靠个人奋斗而成功的人身上已不断得到证实。一些从学校练习中教育出来的人,总以为教育只有在那种方式下才可能实现,总觉得让儿童自己做自己的教师是不可能有希望的。其实这的确是一个误区,要相信孩子的自我教育的能力,并促成他在这方面的愿望,要尽量培养他这方面的能力就像他的身体一样灵敏,一个从来没有上过学的孩子,他的生存能力和面临各方面考验时所表现出来的智慧,甚至让成人都感到吃惊,同样如果有一天你让孩子完全自由地表达他们对事物的看法,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敏锐,生动也会使你吃惊。
三、全面依靠儿童的行为观
郭教授还指出:“生本教育的方法是全面依靠儿童。”因此我们活动过程中应让儿童有独立有效的思维时间。教师不应全面控制整个活动过程,让儿童做思维的奴隶。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过:没有人能教会任何人任何东西。当然这里我们应该这样认为,儿童学会任何东西,最终都需要通过自己的内化,因而这个最后过程并不是教师完成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的获得最终不是依靠教,而是依靠学。
儿童不仅是教育对象更是教育资源。儿童的全部既有经验、智慧、知识和学习的内在积极性都应为教师的教学所用,应当成为动力之源、能量之库。而且它不仅是教育的一般性资源,更是基础性资源。生本教育体系的重要思想,就是借力,依托儿童资源来进行教育,而获得事半功倍之效。长期以来,师本教育总是把儿童的蕴藏看作与正规教育无关的,它对教育过程的认识是单向的,认为教育的主要资源是教师和教材、活动室设备等。它对极其丰富和生动的儿童资源视而不见。在这样的状况下,依靠儿童资源来时行教育,就变得更有潜力。
总之,生本教育体系充分相信学生的潜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相信“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儿童人人可以创新”“儿童潜能无限”,相信“儿童的独立性”。这些最基本的理念平时不以为然,然而今天在书中读来竟蕴含着深厚的内涵,当然,更深刻的理解还需要自己在教学中深刻体会。期盼着在自己今后的课堂中,自己的学生也能如此的成长、如此的学习,期盼着“在美丽的教育世界里,两个生命——儿童的生命体和知识的生命体在嬉戏游荡,构成了整体领悟的教育乐章。
第五篇:教育走向生本
《教育走向生本》读后感
从学校去年大力推行绿色课堂、生本课堂以来,也曾看过广州生本课堂的光碟,经历了我们的课堂上的课前小研究、小组合作交流、展示汇报等等的改变,对生本有了基本的认识,而接触生本教育的理念层次,还是从读郭思乐的《教育走向生本》这本书开始的。
《教育走向生本》一书,从生本教育的意义、概念、产生背景、哲学思考、主要观念、操作体系、评价与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对“生本”与“师本”做了系统的比较研究。全书贯穿了“在教育中我们必须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的生本教育理念。
书中很多理念层面的东西,读起来并不是那么好懂。好在还有很多的案例、故事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一切为了孩子”的价值观。我们绿色课堂教学改革也正如火如荼,“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我们的共识。在学生探索、展示、汇报、交流之中提升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学生“小老师”的讲解有模有样,表达能力显著提高,听课中老师们不住感叹:原来我们的学生也可以如此精彩!正如书中所说的:“最好的教学方法是动手——提问,解决问题,最好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提问,解决问题,不要知识传授知识——要鼓励行动”。老师们从刚开始的满腹怀疑,否定,到如今的积极主
动的参与,我想是因为学生们的精彩表现激励了我们,让我们有信心坚持下去。
书中讲了这样一个印度哲学故事:蜈蚣是用成百条细足蠕动前行的。哲学家青蛙见了,久久的注视着,心里很纳闷:四条腿走路都那么困难,可蜈蚣居然有成百条腿,他如何行走?这简直是奇迹!于是青蛙拦住了蜈蚣,问道:“我是个哲学家,我被你弄糊涂了。有个问题我解答不了,你是怎么走路的?先走那条腿?用这么多的腿走路,简直不可能。”蜈蚣说:“我一直这样走路,可谁想过呢?现在既然你问了,那我得想一想才能回答你。”
这个念头第一次进入了蜈蚣的意识:该先动那条腿呢?蜈蚣站立几分钟,动弹不得,蹒跚了几步,终于爬下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是什么都可以讲出来,凡是依靠实体感悟的部分,就尽可能不设置或少设置条文,我们在很多时候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在我们英语上,有时候也经常有“你不说我倒还明白,你一说我到糊涂了”这样的情景,过度的分析教材导致简单问题的复杂化。究竟是“做英语”还是“说英语”?我们不能脱离了英语的本质,英语教学“简约”才是美。
在教育走向生本的过程中,我们其实是有很多困惑的。比如一直困扰我们的两极分化的问题:我们的课堂是不是成了优等生的天下?那些所谓的差生们在老师讲的时候还听
不懂,自学之后是不是更不会了?老师和家长都有这种担忧。确实在我们课堂上,小组讨论、展示的时候看到的都是那些能言善辩的身影。
对于这一问题,郭思乐教授则认为“学生自主学习,实际上进入一个自动调节的时期和领域”,“这样,他们之间的差别可能会因教师的组织和指导的差异带来的不同,但却会趋近于非人为的原始状态的差别——先天差别。虽然人的先天差别是存在的,但并不像人们所说的那么大。”“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小组的互动学习,会使他们在发挥自己的同时也缩小了人与人的差距。
“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不再是大小齿轮的关系,也不再是一桶水和一杯水的关系。”这句话对我原有的教育思想几乎具有颠覆性。
好像什么事情的发生都是一个轮回转世式的循环上升,走进郭思乐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一书,一切都是那么浅显,我想人类童年时代的教育亦是如此,的确,孔子有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强而弗抑”想来两千年前古人就有这样的教育头脑,真是很自然又很令人惊叹。很简单的道理——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学生发展。可是在我们的教育领域和教育生涯中,尊重了课本,尊重了编者,可是唯独把我们课堂中最具创造性最具人格独立性的的资源——学生忘记了。
一个“抛秧的启示”也许更多阐释的是自然界的现象,但却极具震撼力。小小的秧苗用生命警告我们“悖于天道”必然会得到报复,同样,作为生命,人的生命更应受到尊重。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学习是人类自身的需要,人类以其富于想象的天赋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从而达到一种常春藤式的个人上升。犹其是儿童,对外在世界更是具有强烈的认知欲望,是天生的学习者,但是这还在于学习对于他是一个永不枯竭的甘泉之井,他会不断在学习中产生新的学习需求,他的思维器官会不断地获得运用的享受。
这让我想到上个星期读书讲座中提到的中国童话大王——郑渊洁。郑渊洁只有小学四年级的文化程度,却写出了比自己阅读过的书还要多得多的书,而享誉中国,这可以说让人匪夷所思。但仔细去揣摩郑渊洁的学习,创作历程,却不难发现,他的每一步都是内在需要的。
小学二年级的时候,父亲给他买了一本《小马倌和大皮靴叔叔》。这是他的第一本书。人生的第一本书非常重要,如果第一本书看得喜欢,就能对读书产生兴趣,如果第一本就看得倒胃口,以后可能对读书真没什么兴趣了。《小马倌和大皮靴叔叔》虽然是讲抗战的,但是当时他觉得太有意思了,所以在二年级下半学期他就开始看竖版繁体字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不认识的字他就查字典。
从上面这一段文字,我们不难发现,郑渊洁在人生的起步阶段就幸运地掉进了阅读的浓厚兴趣里去了。他把自己的爱,把自己的情,把自己对人生百态的关照都写进了自己的童话中,完全地释放自我,一切的创作过程都是自觉和主动的,郑渊洁从四年级的课堂中走了出来,可以说是无奈的又是幸运的,他在以后的日子里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观察身边的人与事,主动地将自己的思想炼到深隧。
老鼠名声不好,郑渊洁笔下的老鼠舒克善良得让人掉泪;皮皮鲁和鲁西西用显影液使一条失去家园的龙现形,再偷偷把可怜的龙送进昆明湖,龙以龙珠送兄妹俩。口含龙珠,人在水里可以像在空气中那么自如。不会游泳的鲁西西靠龙珠游出了与世界纪录差一丁点儿的成绩,震动了全市,却为自己做了弊而痛苦万分。5个罐头小人儿,一条小狗,淘气的哥哥,严厉的爸爸,活了的玩具熊猫……都做善事办好事,支撑着郑渊洁童话世界,美好得让人心疼。
郑渊洁的个人奋斗历程,也许是一个个例,但同时也说明了,在认知和接受的道路上,在教育的范畴中,自我教育,自我洞悉,自觉成为一个学习者是人天生的需要。
在一次教研例会上,叶和丽老师有过这样一句话:“我们要胸藏丘壑而不发。”在读了郭思乐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一书后,这种教学方法得到了验证,“无为而为”。
但是怎样才能达到这样一种境界?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教少学多”。那么教师的教学就要围绕着“学生的学”去做文章,在语文组里,我们现在都在尝试“小组合作”,小组怎样才能有序,规范合作,怎样才能真正在小组中生成和增长新的知识点,这还有待于我们去探究。
”
也许如郭思乐所说,在学习过程中,激发了所有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的差距会越来越小。当然,任何一项改革,都会有本身的利与弊。我们只是要坚持下去,才能真正形成自身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