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和答案之2018年六年级期中试题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和答案之2018
年六年级期中试题
一、仔细想,认真填。(24%,8~13每小题2分,其余每空1分。)
1、写出1个用18的约数组成的比例:(1:3=2:6)。
2、如果y=15x,x和y成(正)比例;如果y=15 x , x和y成(反)比例
3、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37,另一个内项是(7/3)。
4、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底和高成(反)比例;圆锥体的高一定,体积和底面积成(正)比例。
5、把地面15千米的距离用3厘米的线段画在地图上,那么,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500000);在比例尺为1∶2000的地图上,6厘米的线段代表实际距离(120)米,实际距离180米在图上要画(9)
厘米。
6、一个圆柱体的底面直径4分米,高0.5分米,它的侧面积是(6.28)平方分米;它的表面积是(31.4)
平方分米;它的体积是(6.28)立方分米。
7、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为2厘米,侧面展开后正好是一个正方形,圆柱的体积是(50.24)立方厘米。
8、一个圆柱体侧面展开后是一个边长12.56厘米的正方形,这个圆柱体的底面直径是(4)厘米
9、一个圆锥体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相差30立方厘米,这个圆锥体的体积是(15)立方厘米。
10、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的底面积相等、体积也相等,圆锥体的高是3.6分米,圆柱体的高是(10.8)分米。
11、一个表面积50平方厘米的圆柱体,底面积是15平方厘米,把2个这样的圆柱体拼成一个大圆柱体,这
个大圆柱体的表面积是(70)平方厘米。
12、一个圆锥体零件底面半径是2厘米,高是6厘米,这个零件的体积是(25.12)立方厘米
二、慎重选择,对号入座。(15%)
1、如果3a=4b,那么a∶b=(②)。
①3∶4 ②4∶3 ③3a∶4b
2.一架客机从北京飞往上海,飞行速度和所用时间(②)
①成正比例 ② 成反比例 ③不成比例
3.两种相关联的量(③)..① 成正比例 ②成反比例 ③.不一定成比例
4、在一幅地图上,用20厘米的线段表示30千米的实际距离,那么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③).
①1∶1500 ②1∶15000 ③1∶150000 ④1∶15000005、圆柱的体积一定,它的高和(③)成反比例。
① 底面半径 ② 底面积 ③ 底面周长 ④底面直径
6、下面第(③)组的两个比不能组成比例
① 7:8和14:16 ②0.6:0.2和3:1 ③19:110 和10:9
7、圆柱体的底面半径扩大3倍,高不变,体积扩大(②)
①3倍 ②9倍 ③6倍
8、把一团圆柱体橡皮泥揉成与它等底的圆锥体,高将(②)
①扩大3倍 ②缩小3倍 ③扩大6倍 ④缩小6倍
9、在一个比例尺是200︰1的图纸上,量得一个零件的长是2厘米,这个零件实际长 ④
①4米 ②1米 ③ 0.1毫米 ④ 0.4毫米
三、认真推敲,做个好裁判。(10%)
1、订阅小学生数学报的份数和钱数不成比例.(√)
2、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成正比例关系.(×)
3、天数一定,每天烧煤量和烧煤总量成反比例.(×)
4、从条形统计图中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5、由两个比组成的式子叫做比例。(×)
6、如果8A = 9B那么B :A = 8 :9(√)
7、15:16 和5 :6能组成比例。(×)
8、圆柱体的体积与圆锥体的体积比是3∶1。(√)
9、圆柱体的高扩大2倍,体积就扩大2倍。(√)
10、一个圆锥体的体积是24立方厘米,它的高是4厘米,它的底面积是18平方厘米。(√)
四、认真审题,细心计算。
1、直接写得数。(9%)
1- + = 6/5 1÷ × =4/9 0.5- +0.5- = 3/5
8.1+ =8.35(+)×24=14 7÷ ×7÷ =
49-0.9=8.1 72÷0.4=180 1.25×8=10
2、解比例。(12%)
0.7 X = 145 8∶30=24∶X 35 ∶67 = X∶54 解:14x = 0.7×
5解:8x = 30×24 解:6/7x = 3/5×5/ 4
X = 3.5÷14 X = 720÷8 x = 3/4÷6/7
X = 0.25 x = 90 x = 7/8
4024 = 5 X 6.5:x=3.25:4 23 :56 = X:9 解:40x = 24×5 解:3.25x=6.5×4 解:5
/6x=2/3×9
40x = 120 3.25x=26 5/6x=6
X = 3 x=8 x=36/5
更多免费资源绿色中小学教育网 课件|教案|试卷
五、走进生活,解决问题。(30%)
1、一种农药,用药液和水按1:100配制而成。要配制这种农药505千克,需要药液多少千克?
每份:505÷(100+1)=5千克 药液:5×1=5千克
答:需要药液5千克。
5、一个圆柱体形的蓄水池,从里面量底面周长31.4米,深2.4米,在它的内壁与底面抹上水泥。
(1)抹水泥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r:31.4÷3.14÷2=5米
底面积:5×5×3.14=78.5平方米
抹水泥部分的面积31.4×2.4+78.5=153.86平方米
(2)蓄水池能蓄水多少吨?(每立方米水重1吨)
78.5×2.4×1=188.4吨
第二篇: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分析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分析
一、学情分析:
期中考试刚刚结束,从总体来看,试卷并不难。以教材为主要依据,在紧扣教材的基础上进行适当拓展,让孩子在考试的过程中将知识又经历了一次循序渐进的学习和梳理的过程。这份试卷还是注重了出卷的比重,既考虑到了大多数孩子,也照顾到了两头。题目有了一定的拔高,这本身也是符合知识规律的。我班学生71人,合格率为92.96%,优秀率46.48%。
二、试卷的特点:
这张试卷含盖了1-5单元所有知识,重点突出,难点也比较分明。就知识点而言,考察的还是比较全面的,题型上有填空、选择、判断、计算(包括笔算、直接写出得数、)、比一比填一填、按要求做题、解决问题。
卷面试题具体分析:(本试卷共计六道大题)
(1)细心计算:这个题包括直接写得数、列竖式计算。学生对计算教学予以了高度重视,大多数学生计算能力较强。也有少量学生在计算时马虎出错,还有的学生横式上忘记写得数,这反映了学生太粗心。
(2)填“<、>、=”:大部分学生完成得较好,但还有极少数学生出现错误较多。
(3)选择题:选择题共计6道小题,我发现学生常出错在第3、4题。值得反思的问题有:一是缺乏生活中关于重量单位的常识;二是学生对四边形的定义认识不够。
(4)判断题第4题出错较多。教学时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强调较少,导致学生认识不清楚。
(5)第6大题第1小题错误较多。
(6)解决问题:共4道题,3题出现错误多,送给邻居4个,应该减4,部分同学直接除以4,没有弄明白题意就直接做题。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
2、学生的数学能力特别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存在错误的类型:
1、书写不规范出现的错误
2、读题与思维不合拍造成错误
3、题目的开放性与学生思维的连贯性造成失误
四、改进措施
针对本次统考评卷存在的问题,反思我们的教学,以后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加强基础训练,提高教学质量。
多关注学生,找准学生的“弱点”,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加强基础训练,努力提高每节课的教学质量。
(1)重视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每天坚持口算训练,提高学生的口算正确率和速度。
(2)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既是教学中的重点,又是难点。今后在教学中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情境进行分析,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并理清解题思路,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做到“补心”与补课相结合,及时与学生沟通,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加强对“后进生”的基础知识训练和学习方法指导,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2、让学生亲历操作过程,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3、重视养成教育,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今后应加强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在平时教学中,应结合具体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阅读、思考,然后确定解决问题的策略,最后进行反思与评价。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练习设计要加强研究,一方面要精选、精编灵活多样的有针对性、发展性、综合性的练习,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
第三篇:六年级数学期中试题
期中学业水平检测
六年级数学试题
乡(镇)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满分100分
100分钟完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
分
得分
一、填空题:(20分)
1、按规律填数:(1,36),(2,18),(3,12),(4,),(5,)。
2、10÷()=
=
()÷10=()%=
():()=()(填小数)
3、如果3X
-8Y
=0,(X、Y都不为0),那么X、Y成()比例。
4、将等式×0.2=×改写成两个不同比例是()和()。
5、六(一)班有36人,第一次体育达标测试中,达标人数与未达标人数的比是1:5,后来经同学们的努力,到第二次测试时,未达标的同学比第一次减少了一半,此时达标人数有()人。
6、一种商品打八折后售价是64元,这种商品原价是()元。
7、用100粒玉米种子进行发芽实验有5粒种子没有发芽。发芽率是()。
8、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3cm,高是20cm,这个圆柱的表面积是()cm2,体积是()cm3.9、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从北京到南京的距离是15厘米,北京到南京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千米。
X
()
Y
1210、用一张长10m,宽6m长方形铁皮卷一个圆柱形通风管,铁皮的面积是()m2。
11、如果下表中的X与Y成正比例,那么表中的括号应填(),如果X与Y成反比例,表中的括号应填()。
二、判断题。
(在正确的括号里用“√”表示,错误的用“×”表示。5分)12、任何一个非0自然数与它的倒数成反比例。
()
13、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正比例。
()
14、一个桔子重10%千克。
()
15、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
()
16、把10克盐放入100克水中,盐与盐水的比是1:10。
()
三、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在括号里。8分)17、为了反映某地区一年的降水量的变化情况,应制成()。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18、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相差6.28立方厘米,它们的体积之和是()立方厘米。
A、12.56
B、9.42
C、15.719、甲乙两人各走一段路,他们所走时间比为4:15,速度比为5:3,则路程比是()。
A、1:5
B、1:9
C、5:9
D、4:920、一枝铅笔的长度是20()。
A、米
B、千米
C、厘米
D、毫米
21、下面()组的两个比能组成比例。
A、8:7和14:16
B、15:12和5:3
C、0.6:2和3:1
0
D、19:110和10:922、在比例中,两个内项积减去两个外项积,差是()。
A、0
B、1
C、无法确定
23、a÷b=5(a和b都是不为0的自然数),a和b的最大因数是
()
A、a
B、b
C、5
D、124、小华今年a岁,小芳比小华大2岁,再过3年后小华比小芳小多少岁?()
A、a+3
B、5
C、2
D、3a
四、计算。
(32分)25、直接写得数。(4分)
8.3-5.7=
1-0.74=
0.25×40=
2-2÷5
=
1÷=
1.25×3×8=
=
(+)×56=
26、解方程或比例
。(6分)
X-=1.75
X-20%X=160
0.36∶8=X∶2527、计算下面各题。(18分)
1+4.5÷9-
5×(-)×9
15×32-4050÷50
[1-(-)]×
8.5+(5.6-4.6)×13
÷+
÷
28、已知下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4.28平方厘米,三角形的高多少厘米?(4分)
五、操作题。
(5分)29、如下图所示:
(1)少年宫在市政府的()方向()米处。
(2)游乐场在市政府西偏南300方向2000米处。
在途中标出游乐场的位置。
游乐场
六、解决问题。
(30分)30、工程队修一条水渠,工作12天,共修270米,每天修的长度占水渠全长的。这条水渠全长多少米?
31、某工厂生产一批零件,原计划每天生产900个,40天完成,实际每天生产1200个零件。实际比计划少用多天就能完成任务?(用比例解)
32、仓库里有一批钢材,第一次用去总数的20%,第二次用去总数的。这时仓库里还剩下4.5吨,这批钢材一共有多少吨?
33、某厂七月份实际生产衬衣2700件,比原计划多生产2000件,问增产了百分之几?
34、去年5月,爸爸,李叔叔和张阿姨,他们三人分别投资了5万元、20万元、10万元,合伙办了一个股份公司。今年5月经过核算,公司可用于分配的赢利共有6.3万元。他们三人合资时约定:公司每年可用于分配的赢利按个人出资的比例分配。这样,爸爸可分得赢利多少元?
35、一个圆锥形沙堆,量得它的底面周长是12.56米,高0.9米。如果把这些沙子铺在长4米,宽2米的沙坑内,可以铺多少厘米厚?
第四篇: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分析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分析
曲阳桥学区
焦国英
本次的期中试卷,检测了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突出了基础性和灵活性、应用性和探索性、层次性和差异性。试题切实把握住了本册教材的重要知识,在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四个方面体现基础性,试题知识覆盖面较广,同时突出了平时教学中的难点、疑点,填空题和选择题中尤为突出。
在本次考试中,本张试卷命题努力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与思想,试题不偏、不难、不怪,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增加灵活性,考出了学生的真实成绩和水平,增强了他们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我对各大题的得失分情况作了统计,从试卷情况反映出以下五个问题:
1.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不能很好的理解题意,好多学生根本没有理解自己求出来的是什么,存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困难。我想我们在教学中要在这个方面有所侧重,才能使我们的学生高分高能。
2.对概念的理解不深。部分同学在回答填空题和判断题时对概念理解不深。
3.计算能力有待提高。4.操作能力欠佳。
5.个别学生的书写欠佳,卷面不够整洁。今后的努力方向:
1、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传统教学中“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现在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本次考试学生的答题也反映出了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学生对知识结果的记忆,忽视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的问题。
2、加强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重视应用题解题思路和分析数量关系的训练,在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联系。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向现实生活延伸,把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落到实处。
3、加强易错易混概念的辨析 从卷面上看,都不同程度地出现学生对某些概念产生混淆。针对这些易错易混的知识点,在平常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比练习,让学生在对比中自己辨析、掌握。所用的方法可采取题组对比方式。做完题后要认真总结和反思,要讲求做题的质量而非数量。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认真分析和反思自己做错的题和典型题,整理内容,梳理知识,构建网络体系。对重要知识、重要结论、常用方法和技巧进行理解和记忆,同时要注意在知识的交汇处理解和记忆知识。让知识和方法在大脑中构建成网络,并打通它们之间的联系,做到举一反三,注意它们之间的区别。
4、注重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培养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教学中改革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出现了多种形式的练习题型,如图文题、短文阅读题,及综合运用的题型。这些题大多都是把解题条件放在图、表或短文之中,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或阅读来解决。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较薄弱,原因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不强,而导致找不到解题条件。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加强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5、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如果只关注学生是否掌握“双基”,能否正确解题,而忽视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数学教育的严重失误。学生答题字迹潦草,格式混乱,审题不认真,计算不细心,反映出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做事浮躁,责任意识淡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书写训练,格式指导,严格要求,严格监控,让每个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缜密思考,仔细计算,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第五篇:六年级数学期中试卷分析
2017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质量分析
六年级(3)班 白如景
一、基本情况:
此次测试涵盖前五单元内容,命题范围及易难程度适中。本次的期中试卷,检测了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突出了基础性和灵活性、应用性和探索性、层次性和差异性。试题切实把握住了本册教材的重要知识,在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四个方面体现基础性,试题知识覆盖面较广,同时突出了平时教学中的难点、疑点、趣点,填空题和选择题中尤为突出。在本次考试中,本张试卷命题的指导思想是以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为依据,紧扣新课程理念,从概念、计算、应用三方面考查学生的双基、思维、问题解决的能力,可以说全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此次测试涵盖前五单元内容,命题范围及易难程度适中。
实考人数56人,总分3817分,平均分69.41 分,及格38人,及格率69.1%,不及格17人,不及格率31%,90-100分13人,优良率23.6%,最高分100分,最低分5分。
1、概念部分:部分学生审题不认真,惯性做题,熟而不思,思维缺乏灵活。
2、计算部分:失分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计算马虎;
(2)方法不得当,特别是乘法分配率在分数中的应用看似很简单,却有一半做错,这也是平时对这种变式的训练少,导致学生不能灵活应用;(3)还有少部分同学对解稍复杂一点的方程无从下手,求比值与化简比仍然混淆不清。
(4)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一些非常简单的计算,好多学生却因为看错加减乘除号而失分;尤其是一些非常简单的简便计算题,却因为缺乏审题而导致错误。再如填空题中要求填写最简单的整数比,但却有部分同学只/ 3
能算出正确的答案,而不去化简。可见这些学生没有形成认真审题的学习习惯。
3、解决问题部分:仍然是失分较多的地方,主要原因有两点:
(1)部分学生对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的基本结构及特征掌握不清晰,从而不能抓住关键确定数量关系,进而导致列式错误,也反映出学生缺乏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2)同时,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审题不仔细,没有看清楚题目中的有效信息,结果马虎大意列错了算式。
三、今后的改进措施:
1,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对知识的延伸与拓展需深入了解,能灵活理解与运用。
2,加强数学基本功训练。例如口算、速算、计算中的巧算,另外就是要经常性的的对学生进行查漏补缺,科学编制一些简易又能强化学习结果的材料,给学生解题设置一些障碍,让学生通过思考、探究,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学生解答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注重开发性使用教材,做到“吃透”教材,对于知识的重难点力求把握准确,突破有法。同时,重视能力的培养,继续加强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的训练。
4、要切实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要分析学困生的原因,确保每单元每阶段基本过关。采用多种形式、方法帮助学困生,以小组为单位,组长副组长负责制,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吃了午饭或下午的辅导课等,采用一帮一接力,逐步提高。同时,要提倡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让每个学习好的学生都成老师的助手。
5、教师要加强学生的日常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细心审题、认真做题和进行检验的良好习惯。/ 3
6、培优补差,让所有学生都有发展。针对部分学困生,要经常和他们的个别交流,平时要多给他们开小灶,查漏补缺,及时进行辅导,经常进行家访,不断与学困生的家长进行电话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和家长达成教育的共识,齐抓共管,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自信心,从而使他们的成绩得到提高。同时也要让那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尽快脱颖而出,使全班的教学成绩有更大的提高,2013年11月5日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