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获奖论文)借助教学反思 力推教师成长
借助教学反思 力推教师成长
----漫谈教学反思对教师成长的意义
【内容摘要】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对教学活动和行为进行分析、批判和认证的过程,也是教师积累和升华的成长过程。它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都有着积极的作用。笔者通过对教学反思的意义的论述,旨在引起教师对教学反思的重视,依此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
【关键词】教学 反思 教师成长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那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告戒我们教育工作者,教育教学绝不仅仅是一年工作的多次反复,要使自己不断成长进步,就要善于从经验和反思中吸取经验教训。《论语》中也有“吾日三省吾身”的相关论述,即每个人每天都要多次回顾、检查自己的言行,看是否有不妥之处,以便及时改正。那么教学反思究竟有哪些积极意义呢?
一、教学反思能使教学成长更自觉
教学反思是教师在教育教学状态下自我反省、自我激励的一种行为,它是教师对自身教学过程自我纠正的过程。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情绪体验、知识获得等众多信息的取得,无一不是源于教师对教学理性而深刻的反思活动。通过反思,教师才会不断地剖析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优缺点,细致地、冷静地加以推理总结,具体地对于某一个问题的对策、某一教学环节中学生的质疑,甚至某一个辩论回合展开思考;教学反思具有合理的批判性,它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理性和科学,并且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和教学评价能力,通常善于做教学反思的教师,往往是教学水平比较高的教师,课堂小结或反思积累多了,就会变成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教学案例,而再对教学反思进行分析研究,久而久之,就可以作为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助推器。
记得刚走上教师岗位所结识的第一位师傅,就曾在听过我的一堂课后,若有所思的讲到:课堂组织有序,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气氛活跃,若再能配上教学反思,相信效果会更好,当时把导师的话当成耳旁风,但在随后的教学过程中,总是看见许多教师,尤其是教龄较长的教师在写教案的最后,都不忘记补充教学反思这个环节,而他们不仅是教学方面的佼佼者,还是学校的绝对骨干,这才回想起当年导师讲的那句话,追悔莫及,悔不该没坚持写教学反思,自此后的许多年,我都是把教学反思作为自己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且把教学反思中的所做所想都写成了一篇篇详实的教学案例,有些案例还获得了相应的奖项,真该感谢教学反思,是它推进和见证了我的一步步成长。
二、教学反思使教学策略更灵活
教学反思主要是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所展开的反省和讨论,它的成果则体现出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解决、个人教学经验的积累等,而其内容则重在描述分析案例、讲述教学故事和改进教学进程等。
在教学七上综合探究四《如何认识城市----以莫斯科为例》一课时,考虑到七年级学生并不熟悉莫斯科,且理解和想象能力也有限,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兴趣,锻炼发散性思维?如何帮组学生获取更多的感性认识?于是我先播放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让同学在音乐声中感受莫斯科的静谧之美,接着播放与俄罗斯相关的视频,让后让学生说说俄罗斯在哪里?它独特的风情表现在哪些方面?如果你是导游,你会选择从哪些角度向游客介绍俄罗斯的异域风貌?看大家争先恐后的发言,我的担忧瞬间消失了一般,继而让学生思考:要向别人介绍一个地方,该从哪几方面来描述?该通过哪些途径获取你想要的这些材料?
当然一堂课若就此结束,显然过于平淡无奇,我赶紧对课堂内容进行了拓展升华,向大家展示“千年古道,锦绣江山”的相关图片,让大家运用此节课的知识,去了解自己周边城市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特点,去感受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并且结合你了解的城市生活,说说城市具有的共同特点。
课堂结束后,我对该节课进行了反思和总结,并以书面形式记录了下来。首先,在介绍地理事物时,必须从学生熟悉的事例入手,进行步步引导,必要时可以配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其次,应将图片和文字结合起来,切忌对学生进行机械填鸭式的灌输,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另外,课堂中要合理设计同类型的专题作业,尤其要选择切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以便达到开拓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我想这些值得反思的案例,对我们一线的教师来说,简直是信手拈来,我们既有获取教学资源的便利条件,又有进行教学反思的时间和必要,至于有些老师一如既往的去研究去反思,最后在教育教学方面硕果累累,而有些老师还是日复一日、千篇一律的重复,教学成就毫无建树,关键是我们如何去对待教学反思这件事罢了。
三、教学反思使教学准备更充分
新课程呼吁教师要做研究型、反思型人才,这就决定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对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善于反思和研究。而这样的反思既有教学内容方面的,比如“秘鲁国家的人们是如何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开展生产的?” “如何评价秦始皇等帝王的功过?”也涉及教学方法的反思,例如如何正确处理教材上汉字和图片的关系?如何把握多媒体教学与常规教学的关系?如何借助阅读卡的补充材料更深入的理解教材?既有教师自身对教材和课堂的反思,也有针对学生提出的疑惑进行的教学反思等。如七上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第三课“世界大家庭之国家与地区”一课中,涉及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教材第51页的表格中,把韩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但在图册第38页上,韩国却用表示发达国家的颜色表示,于是学生交上来的作业就涉及两种答案。我在批改时以课本上的答案作为标准,于是一部分判错的同学在拿到作业本时立刻来办公室找我辩论,大喊“冤枉,冤枉”,然后说明他们当时做作业的依据,我这时才恍然大悟,原来错误不在学生,是我太粗心,是我在改作业前没做好充分的准备啊。
课后,我及时进行了反思:今天作业被判错的学生喊冤有没有道理?若今天学生没提醒我教材和图册上的内容不一样,我是否还会细心去翻阅图册?若我在备课时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那么今天批改作业是否还会出现误判呢?今后的备课还要再做哪些准备呢?编写教材和图册的人员是否采取同样的标准?教材里除了已经发现的这处异同外,是否还有别的类似的问题出现?教师是否就一定比学生全面或优秀呢?透过这个问题,我不得不佩服学生在某些方面的确比我们老师要细心的多,真心感觉自愧不如啊。
其实,每个人的智慧都是伟大的,教师要时常审视自己的教学,积极探索和思考适合学生学习的新方法和新模式,同时要正视学生的质疑,不要盛气凌人,要敢于并勇于接受批评和自我批评,要坚信“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通过教师精心的准备和安排,再加上学生的积极配合,课程目标定会达到预期目的,毕竟学生亲自主动的参与课堂,收获自然丰富多了,同时,历史与社会教学一直以来强调的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目标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教学反思使课堂教学导入更科学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了解每位学生的经历和兴趣,要充分考虑他们的心理需求,要创设多种多样的学习环境,为每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这就对我们的教育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不间断的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而且这种反思不是简单的反思教学过程,而是要善于发现并扑捉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且针对这一系列问题重新构思和设计教学过程,使教学过程更科学、更合理。
记得我在设计七下第六单元第三课《丝路明珠》这一章节时,就曾反复思考和变通,换了好几种方案,最后采用了折中的策略,选择了自己认为比较科学合理的一种教学方法。
其实本节课的内容还算比较单一,依据课标要求:“通过典型的实例,比较世界一些地区和国家在各自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主要特点”。而本节则是以沙漠作为区域生活背景,帮助学生理解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环境的关系,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我最初想通过新疆美丽的风景图片导入新课,以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仔细一想,对于南方学生而言,新疆这个北方边境大省显得过于遥远陌生,学生对其并没有什么概念,于是我在想,怎样做才能一下子让学生联系到新疆呢?思来想去,新疆哈密瓜全国驰名,这对任何地方的人都不太陌生吧,就这样定了。于是上课时,我将课前就准备好的哈密瓜和库尔勒雪梨展示给大家,让大家思考它源于哪里?你印象中的这个地方是怎样的一副场景?然后又补充到:回答正确并详细的同学,这个哈密瓜就送给他了,没想到效果出奇的好,大家都争着抢着想崭露头角,一节课氛围也异常活跃,全体同学的课堂参与度异常的高,这一点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是从没有过的,不管学生目的是出于参与课堂,还是出于吃哈密瓜,至少课堂导入贴近学生生活,不至于使学生感觉困惑,这就够了,至于学生的真实目的是什么,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像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许多时候我们并没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也没对教材内容多推敲,只是靠感觉和经验草率处理,不管学生的反映如何,不管他们能否接受或理解,只管完成自己的教学目标就可以了,这样面对学生和对待一台机器又有何区别呢?从上面这个案例不难看出:教师只有用心,就能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就能对其进行有意识的思考和分析,进而采取有效可行的措施来应对,这样的教学才是科学合理的,才是学生喜欢的课堂教学。
总之,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也是优秀教师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教学反思可以进一步地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不断的反思会不断地发现困惑,从而促使自己不断反省自我,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林炊利;教学反思:教师专业提升的有效途径[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年02期
[2]王葆华;初中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3]李平;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师教学反思路径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张岩;中小学教师教学反思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第二篇:教学反思-教师成长之路
教学反思—教师成长之路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当反思些什么?怎样反思?我谈一点体会。
“思之不缜,行而失当。”反思意识人类早就有之,“反求诸已,扪心自问”、“吾日三省吾身”等至理名言就是佐证。而当今社会反思已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何况作为教师在教学中也应不断尝试应用反思,发现问题,消去弊端,得教益,即“借石攻玉”。
新课程的实施,标志着教学改革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这个领域为我们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机遇和挑战并存。在这一大背景下,作为课程改革的实施者,如何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如何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如何处理学科课程与教学遇到的许多问题,例如:究竟是“教材为本”还是“标准为本”?教材设计如何才能摆脱“新瓶装旧酒”的尴尬?嘴上讲“知识是自我建构的产物”,但实际上是“灌输”为主的课堂风景线又有多少改观呢?等,这些问题都是很值得引起思考的现实问题。
新课程标准强调了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尤其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的分析与反思。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借助行动研究,不断地对自己教学行为的思考与研究,对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地进行回顾,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追求教学过程的合理性,从而使自己成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然而新课程又强调教师是课程实施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开发者。要做这样的角色,最需要的就是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改进,不断地创造,而教学反思正是使教师总结、反思、改进、创造的有效方法。
一、课前反思,具有前瞻性。
教学前的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并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在以往的教学经验中,教师大多关注教学后的反思,忽视或不重视教学前的反思。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如果我不得不把所有的教育心理学还原成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会说,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道什么。”这说明了了解学生已有认知水平,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尤其重要。而且新课程标准同样非常关注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上去探求新知。因此,教师在教学前必须充分地了解关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对自己的教案及设计思路进行反思。这不仅仅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审视,再次查漏补缺,吸收和内化,更是教师关注学生,体现教学“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教学实践表明,经过课前反思后的教学设计的调整,能够预设到学生在学习中所碰到的困难,教学内容和方法更适合学生,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课中反思,具有监控性。
课中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具有监控性,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动态的过程,尤其是进入新课程后,教学中所出现的情况越来 1
越有挑战性、常常出人意外。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能及时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善于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顺应学生发展的需要,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意见,及时了解学生的困惑;其次,课堂教学是在动态中生成,在动态中发展的。教师要善于抓住契机,形成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课中反思表现为教师自我检查、自我校正、自我强化,而这一过程又是通过“问题――尝试――反思――新问题――调整――反思”得以展开和实现的,贯穿始终的是教师的“反思”。
三、课后反思,具有批判性。
课后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课前精心备课、撰写教案,固然重要。教然后知困,知不足。因此,课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分析、反思,写下自己执教的切身体会或疏漏失误,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是十分重要的。经常性地课后反思是教师责任心的具体表现,是教师课堂教学自我反馈的一种好形式,更重要的是它还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备课质量,促进教学内容更全面、教学设计更合理;有利于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有利于教师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那么课后反思思什么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反思:
1、教材的创造性使用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科书的首要功能是作为教与学的工具,它不再是完成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权威文件,而是以一种参考揭示的性质出现,给学生展示多样的学习方法和丰富多彩的学习参考资料。同时,教师是课程的使用者、建设者、开发者。因此,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时候,可以把这些内容在课后反思中加以记录,既积累经验,又为教材的使用提供合理的建议,使教师、教材和学生成为课程中和谐的统一体。
2、教学片段赏析
记录自己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将教学过程中预先设计的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和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做法(如巧妙的导入新课,留有悬念的结束语,创设课堂教学情景及激活学生思维、学生自主评价等),详细地记录下来,并应用到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去,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要善于记录教学机智。在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碰撞的火化”,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当出现了这些意想不到的高潮时,作为教师就要记录下来加以研究,并以教育理论为指导,结合案例分析技术,开展教科研工作。
2、教学的“败笔”之处
成功的课堂教育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在课后,教师必须审视自己处理不当的环节,安排不妥的教学内容等,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出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再教时应吸取的教训。同时,对自己所
提出的问题,动脑筋、想办法,寻找最佳结合点,提出整改措施及教学策略,形成新的教学环节。
4、教学中学生的见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一节课下来,老师们常常交流课堂教学中学生所表现出来值得赞赏的东西,共同分享其中的喜悦,这种源于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源于学生精神世界的独特感受,是一种无比丰富的课程资源。教师对这些独到的见解加以赞赏和激励,帮助学生悦纳自己,感受自尊和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完善。因此,把它记录下来,为今后的教学补充新鲜血液。
5、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情景的创设是否有效果?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否合理科学?问题的提出是否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是否有价值?有没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才能得以萌发?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课后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以记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总之,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反思――提高――再反思――再提高,我感到我们多一点教学反思的灵感,经常进行教学反思,就能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帮助自己不断成长。
反思教学究竟反思什么?
美国凯瑟琳·福斯纳特指出:“学习是一种建构的活动,教学是强化与丰富发展的促进性过程。”①教师应该理性地、自觉地参与到自己的教学反思行为中去,像医生反省病人呈现出来的症状和其他问题一样,诊断教学中的不满意症状,从而调整教学方法。
1、反思平时的教学观念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会自觉不自觉的根据自身的教学观念与理论素养实施教学。长期以来,教师的教育思想往往是在被动条件下形成的,没有教师主体的自我实践反思意识和能力的增强,其效果是很不理想的。因此,教师应结合系统的理论学习,积极对自身的教学观念进行反思,在较深层次上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与转变,并以此指导教学实践。更新观念要从多角度、多思维来看问题。要学会“从下看上”,即从“学”的角度看问题。从关注学生的需要、学生的发展状况,以及学生发展的能力和素质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以此为出发点来反思“教”的行为、“教”的目的和“教”的思想。要学会“从高看下”,即从社会发展和国家需要的角度看问题,发现问题的本质所在。还要学会“从前看后”或“从后看前”,用未来的眼光看待教育改革,来观察教育现状,来反思教育问题。
2、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
新课程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提出了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的教育目标。因此,教学设计要考虑因人、因材施教,而不能因教而学;要尊重学生,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要形成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师生互动的学习共同体。教师应积极反思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的适切性,不断探求教学目标、教学工具、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以不断改进实际的教学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3、反思对学生的评价
课堂学生回答问题时的评价用语。激励性、发展性的评价是调控课堂的一种手段。有时课前教师对问题的答案作了预设评价,往往因课堂情境的变化而失去针对性。因此教师应具有应变性和随机的可塑性。无论学生的回答偏离主题,教学应有效地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
评价课后学生作业的批语。恰当地给学生的作业写上批语,不仅传递了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要求和指导意见,而且融洽了师生的感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如赞扬性的语言:“你爱看课外书,知识面宽,平时作业语言表述流畅、生动”。鼓励性的语言:“先不求多,写了就好,逐渐增多,很快与一般同学拉平”。还可以用启发式、指导式的语言,等等。
学期结束成绩报告单的评语。好的评语能触摸到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享受成功的喜悦的同时,去自觉克服自身的弱点。因此,教师要以肯定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为评语,如“用你那双充满绘画才能的双手在学校举行的艺术节里为班级争得了荣誉。要以肯定学生的主要行为表现和进步为评语,如“每一次班会课,你都要付出很多,从找材料、帮助同学练习等,你都是那样尽心尽力„„”。要以肯定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为评语,如“你很有忍耐性,那一次老师错怪了你,你还是笑眯眯的„„”。要以指出今后应努力的方向为评语,如“老师真为你高兴!因为你交上了‘书’这个好朋友,愿你永远在书的海洋里畅游”等。
4、在反思中寻找新的教学模式
①日常教学的超常课堂模式。平时教师上完一节课后,都是根据教学中所得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案作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明确课堂教学改进的方向和措施。就拿我们《历史与社会》新课程的课堂,教师比较重视课前的情境设置和图片的运用。从听同行的课中发现,新教材刚实施时,课堂中把图片、音乐、诗歌等融入教学中,学生感到新奇,参与的积极性挺高的。四年过去了,教学模式没有多大变化,教师麻木,学生淡薄。有一次,笔者路过初一教室的门口,看见一位英语外教站在讲台桌前弹奏吉他,我对此产生好奇,课后询问了该班的学生,外教在上什么课,学生回答:“外教在指导我们写作”。由此可见,国外的教学方法比我们先进。这样的情境教学效果自然比我们死板、静态的文字、图片效果要好。日常性的教学工作,不能人云亦云,真正要提高课
堂教学的效果,教师不妨去学一学外教老师的教学模式。古人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②教师自己与自己对话交流。通常的公开课、观摩课都是自己设计,大家商讨,试教几次,修改几次,集中了集体的智慧。这种校本教研的经验值得推广的原因是因为有听课者的意见、学生的反馈、专家的引领等。还有一种,笔者认为最推崇的就是通过教学录像,把自己上的一堂课用录像拍下来,课后自己观看自己上课。再去同伴那里听一听她是怎样上的,然后回来再修改。唐太宗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自己与自己对话,可以明自己的缺点,同他人相比可以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所以,这种方法的效果很好。
反思性教学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背景,也不能脱离教师自身的生活经验,既要注重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又要考虑满足学生最需要的知识。实际上,反思性教学的实质是教师的学习过程、发展过程。
在回顾的过程中要注意:
一、要及时,这是因为人的记忆是受时间限制的,所以在讲完一节课或一篇文章时,趁自己记忆犹新感受最深时就进行回顾反思。
二、要认真地将授课过程回顾一遍,实事求是,不做表面文章,要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认识问题,找到问题根源,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解决。
三、要搞一些调查,教学过程学生是接受知识的主体,课后要及时反馈,这是衡量教学效果的唯一标准。通过认真的回顾和反思,将自己的感受用简洁的文字记录下来,称之为“教学反思”或“教学随笔”。
它既是往复教学的一面镜子,又是教学实践的经验体现,是最符合实际的自编“教参”。怎样写好课后教学小结呢?我认为:
一要写真情实感,不写“官话”、“套话”,因为写小结的目的不是给别人看的。
二要敢于剖析自己,不怕丑,总结成功的经验,发扬光大,记录自己的失败和教训,可以吃一堑长一智。
三要有重点,要将真正有借鉴价值的东西记录下来,不要面面俱到泛泛地写过程。
四要坚持经常,形成习惯,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五要言简意该不要长篇大论,当然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坚持数年,必有所得。
第三篇:教学反思促进教师成长
教学在反思中收获
大黄乡教育办公室 杜永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依凭其课堂教学行动,不断探索和解决在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使自己的教学行为努力适应教师“学会教”和学生“学会学”的需要,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理解层次,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
教学反思既是对过去经验的总结,同时又是做出新计划和行动的依据,以达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进步和提升教师专业化素质发展为目的。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他特别强调反思在教师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可以理解为由知识传递型教师成长为学者型、专家型教师,反思是必经之路。相反,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便他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他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所改进和提高。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才能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才能不断丰富自我素养,提升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完善教学艺术。笔者就教学反思与教师成长的作用谈几点自己的认识。
一、教学反思能促进教师改进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历来被称为“遗憾的艺术”,每位教师都会有这样的教学体验:教案初成,往往难以发现毛病,下课结束,教学设计的疏漏之处不找自见。再优秀的教师,再成功的教学,也难掩瑕疵,所以教师必须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自我反思。坚持在实践中反思,在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中不断提高自己,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反思”不是一般意义的“回顾”,而是对自己教学实践和周围的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理性思考。
大黄乡实验小学的杜永老师在教完了“真分数和假分数”后,按常规上习题课: 有这么一道题:做同一种零件,师傅2小时做15个,徒弟3小时做20个。谁做得快一些?我请一位同学上来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计算。不一会儿工夫,学生都列出了:师傅15÷2=15/2=45/6(个),徒弟20÷3=20/3=40/6(个),45/6>40/6,所以师傅做得快一些。学生列的算式我给予了肯定,正当我准备练习下一道题时,平时喜欢动脑筋的学生甲站起来:“老师,这道题还可以这样做,不过我不能列算式。”“不能列算式怎样判断哪一位做得快一些?”我打断他的话,众学生也点头称是。“可以,你们听我把话说完”学生甲也急了。我心想:不列式怎样判断?好,看他有什么说法。于是我说:“好!你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听。”学生甲自己走上讲台拿起粉笔边说边写:“我是这样想的:我把师傅2小时做15个零件变成6小时做成45个;徒弟3小时做20个变成6小时做40个。这样他们在同一时间内,师傅做45个,徒弟做40个,当然师傅快一些。”
“哦,原来他把两人在不同时间内做不同个数零件,转换成在同一时间内做不同个数的零件,还真的不用列式也能判断,很有新意。”我带头为他鼓掌,顿时,教室里掌声如雷。
“老师,我也有另一种方法,我是这样想的:我把师傅2小时做15个零件,变成做60个零件需要8小时,徒弟3小时做20个零件,变成做60个零件需要9小时,他们做同样多的零件师傅用了8小时,而徒弟用了9小时,当然是师傅快一些。”学生乙受到启发有了新的发现。“哦,他从另一个角度想的,把两人在不同时间做不同个数的零件,转换成做同样多零件需要不同时间来判断的,不错,也有新意”教室里又是一片掌声。
“老师,我也想出了一种解法”学生丙的话打断了掌声,教室里顿时安静了。学生丙径直走上讲台,自己动手列出算式:2小时=120分,120÷15=8(分),3小时=180分,180÷20=9(分)师傅快一些。“怎么回事?你给大家讲讲你的想法”我用不相信的口气对他说。“我是这样想的:120÷15=8(分),这是师傅做一个零件需要的时间;180÷20=9(分),这是徒弟做一个零件需要的时间。他们做一个零件,当然是需要时间少的就快一些。” “可以吗?”“可以”学生大声说。顿时教室里又响起一片掌声。
可以想象课后学生肯定会意犹未尽,还沉浸在刚才浓郁的课堂氛围中。应该说这是一节非常成功的练习课。但留给我们反思的地方却很多。课前教师也许没有过多的去考虑该如何吸引学生,却在学生不经意的抢答中改变了这节课,这是我这个有着二十多年教龄的老师是未曾预料的,如果这节课老师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和时间,也能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还可以留有更多的时间去解其他的题,但是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循环了老路,课堂会按照教师的预想发展下去,无非是千篇一律的教学。
在课后的评课活动中,众位老师都对执教教师的“等待”赞口不绝,更对自己的教学展开了反思。可以想象在今后的课堂上,在遇到这种情况时会有更多的老师选择等待,会有更多的学生站起来,会有更多的掌声在课堂上响起来。
二、教学反思能帮助教师完善教案
作为一个常年在第一线“教书”的教师来讲,每个人都有一笔丰富的教学财富,那就是一个个成功或者失败的教学案例,这笔财富运用得当,及时抓住,将一生受用,如果不去认真把握,那就将与这笔财富擦肩而过,白白丧失提高自己教学能力的机会。教师在教学结束后,对自身教学设计、学生反应、教学问题进行及时分析、研究、总结、提炼。能使教学经验得以理论化,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制定出更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
大黄乡实验小学的吴凤军老师撰写过这么一篇教学案例:
连续几年教九年级的数学课,习惯了沉浸在解题、出题、编题的氛围中,对一个个难题的解决教师是乐此不疲,学生也习惯了在题海中寻找解题的乐趣,每一次看着写了满满一页的答案,常常是内心愉悦,成就感油然而生。当我在新的学期去教起始年级---六年级的数学教学时,看着自认为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习题,欣喜了一阵,不必再为难题而苦苦思索了。而当我课后看着学生的作业时,傻眼了,“这么简单的题学生都不会?”。现状迫使我去反思教学的过程。
在“分数与除法”一节的教学中,对于分数的认识,为便于学生理解,我预先准备了两个圆形的纸片(见下图),在折纸的过程中认识了1/2,1/4,课堂反馈学生掌握较好。把圆形纸片看作一块蛋糕,分给两个人吃和分给四个人吃,每个人吃到的蛋糕是1/2和1/4,再次巩固了分数的意义。但是在作业的反馈中,填空题“一根绳子长8米,平均分成5段,每段长
米,每段是这根绳子的。”学生的回答错误率高达75%,提问做错的学生,回答是:究竟是8÷5还是5÷8我搞不清楚的。提问答对的学生: “对是对了,不过我也说不清楚为什么”。显然,学生对题意的理解模棱两可,模仿成分居多,理解不足是导致出错率如此之高的主要原因。
六年级和九年级的学生思维差别很大,六年级学生的思维还处在形象思维阶段,还没有形成逻辑的抽象思维,所以在教学当中应该更注重学生的动作思维。认识到这一点,在后一节课的教学中,我要求学生每个人准备一段60—100厘米长的绳子,预先量出绳子的长度,然后设计了以下几个操作:
⑴ 是怎样量出绳子的长度的? ⑵
如果要你把它平均分成2段,怎么分?每段多长? ⑶
如果要平均分成4段呢?
⑷
分成8段呢?除了分好后测量以外,还有什么办法? ⑸
又如何平均分成3段呢?每段长多少?
通过操作和计算,学生对这一题形的掌握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在后来的练习中。出错的人数仅2—3个。之所以学生掌握的较好,这样的设计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来说,动手操作是一种以“动”促“思”、调动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中的一个好办法。在课堂上,要给学生动手参与的机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都是非常有益的。
通过反思,适时地改变教学的策略,让教师的教学方法去适应学生的认知结构,通过自我的否定和改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三、教学反思是优化教学活动的有力保证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不断深入,优化教学活动更是学校的首要任务。而这一优化活动的有效途径正是教学反思。通过反思,让我们能够发现问题、正视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前进。
一位老师教学《认识人民币》时,问学生:“小朋友,你们能不能把桌上的人民币分分类?”学生个个兴致勃勃,各抒己见。
生1:“我是这样分的,纸做的分一类,硬币分一类。” 师:是这样啊,也可以。(老师眼中似乎有些失望)
生2:“我是这样分的:一分的归一分的,两分的归两分的,一角的归一角的,一元的归一元的……”
师(迫不及待的):“你可能没有听明白老师的要求,还有不同的分法吗?(生2的小手依然高举,似乎还有话要说)
生3:“老师,我是把这种的放在一起(似乎是按版本),那种的放一起。” 师:“可以这样吗?”(老师愈发失望)
生4:“老师,我是这样分的,把元的分一类,把角的分一类,把分的分一类。” 师(双眼放光):“啊!你说的太棒了,你的想法与老师一模一样,大家给他鼓鼓掌。”(兴奋、激动溢于言表)
解读学生的个性化分法,笔者最深的感受是这里闪耀着智慧磨擦的火花、绽放着思维灵动的光芒、喷薄着探索研究的趣味。但是,这些精彩真实的现场生成,由于教师现代设计观念的缺失,被轻描淡写地化为乌有了。对这位教师而言,只有符合他原先预设的分类思路,才是有效的思路,才是教学进程顺利推进的枢纽契机。“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再是机械的执行预先设定的教案,而是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富有创造性和差异性的真实发展历程,从而在课堂特定的生态环境中,立足学生现场思路,灵动组织教学进程,真正满足学生作为学习主人的需要。可是在实践操作中,很多教师的潜意识里还是信任自己的预设程序、害怕学生的现场生成。他们认为学生在课堂现场的即时生成,会成为阻挡预定方案顺利推进的障碍。那么,“现场生成”真的是顺利执行教案的障碍吗?
当课堂真正归还学生的时候,一堂课究竟需要怎样的教学过程,已经远远不是在备课的时候就能完全了然于胸、把握在手的。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需要教师围绕课程目标精心设计教案的基础上,依循学生认知的曲线、思维的张弛以及情感的波澜,以灵动的教育机智随时调整教学进程,这样一来,课堂教学才能充盈生命成长的人文韵味。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通过教学反思,结合当堂达标教学模式,逐渐形成了“情景设臵——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成果展示——分享快乐”的教学风格。而且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通过教学反思深刻体会到人文关怀、人文教育,重视能力培养,关注个性发展的重要性。于是我们开全开足了全部义务教育课程。而且大力开展校本课程开发。由此,激发了学校活力,提升了师生境界,促进了学校和谐。不仅使教学成绩没有受到影响,而且大大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德州市组织的学生创新作品比赛中,我乡王浩同学的作品“苍蝇诱捕器”获一等奖。在齐河县教育局组织的课本剧表演和学生主持人大赛中分别获得一等奖〃〃〃〃〃〃
四、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有效手段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给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简洁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教师通过进行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教学后反思,特别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与教学实践进行的反省与审视,从而有效促进教师业务能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实践证明: 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过程中的一种非常重要,也非常有效的方式。
在08年全县教师说课比赛中,我乡总体成绩不够理想。通过反思我们深刻认识到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就是平时只注重课堂教学,忽视了教师总体素质的提高。于是我们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通过听报告、看录像、临现场、促学习等各种有效手段,使老师们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很快在2009年的齐河县第二届教师说课比赛中获得团体前五名的成绩。且杜永老师、王孝娥老师说课成绩分列全县物理组和语文组第一、第二名。
在2009年全市组织的教师基本功大赛中,代表我县参加的我乡白希永老师最终获得一等奖。2008——2011年初,我乡先后有30多篇教育、教学论著在县级以上报刊发表。有40多篇论文获省、市一、二等奖〃〃〃〃〃〃〃
保持宁静的心境,反思教学,收获洞见;保持宁静的心境,反思学生,解放教学;保持宁静的心境,反思自我,提高素质。今天的成功是因为昨天的积累,明天的成功则依赖今天的反思。
反思昨天、感悟今天、精彩明天〃〃〃〃〃〃
第四篇:教学反思论文-注重学科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注重学科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衢州市高级中学吕慧红
【摘要】新课程改革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素质的水平直接影响着新课程的实施效果。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结合中学历史日常教学情况,就教学反思的内涵、形式与主要策略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教学反思教师专业成长
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要求教师迅速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反思者。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借助一定的研究方法,不断地探寻、研究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与得失,并解决其中的失误,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提升科学的教学实践水平,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一、教学反思的主要内容
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教学反思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和层面,反思的目的不是为了回顾过去,而是指向未来的教学活动。
1、教学观念的反思
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的推广,历史课程面临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历史教师无法回避新课程带来的巨大冲击,而冲击最大的莫过于对其旧有角色的挑战。要走进新课程,解读新课程,需要历史教师对教学观念进行反思。新课程指出:学生是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为此,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关爱学生,以关爱代替责备;关注学生的情感、性格,张扬学生的个性。如创设民主、和谐的气氛,以启发代替注入,以创新代替传授,实现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过程。
2、教学设计的反思
在实施教学时,我们发现不同教师的教学设计有时会有较大差异,其教学的效果和效率也会截然不同,因此,教师积极反思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是否合适,就能积极改进并优化教学。
例如:《新文化运动》这一课,根据课标要求“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大多数教师完全依托教材,在导入新课后,1
要求学生通过课文阅读,思考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内容等,并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进行解答。而有位教师教学设计巧妙,通过北大学子燕子的两封来信设置教学情境,引出教学内容。第一封信通过燕子进北大看到的新现象,让学生思考“当时中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得出“新文化运动”这一结论后,继而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原因。第二封信介绍了燕子在北大读书一年的新体验,同时设计如下问题:“通过这封信我们知道关于这场运动的哪些信息?
1、宣传民主科学思想的主要刊物是什么?
2、这场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
3、这场运动的活动基地在哪里?
4、这场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最后师生合作提升新文化运动的新特点。整堂课围绕课标,线索清晰,浑然一体。这节课的设计从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动机出发,采用进入北大校园的学子写给母校老师的书信这一新颖的形式,使学生对史实产生更直观的印象,然后再逐步形成有关历史的理论性见解。显而易见,整堂课凸现了新课程关注学生学习的理念。
3、教学过程及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
细细分析新课程标准,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十分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思路的第二点就明确提出要体现多样性和选择性,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因此,课堂教学中如何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就成为了教师在教学中应关注的重点。教师需要聚焦课堂,反思自身的教学,通过教学反思来改进教学方法,使自身的教学与研究能力得到提高。
其一,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课堂教学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参与,教学过程就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情理交融、心灵交汇的宽松的教学环境。如:教师对《新文化运动》这一课的设计,以当时北大学子燕子“给老师的一封信”来导入新课,让学生当燕子的老师,帮助燕子解开心中的两个疑惑:“当时的中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要打倒孔子?”。这样的导入,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穿越时空隧道,拉近学生现代与历史的距离,极具亲和力。学生对这样的方式特别感兴趣,强烈地吸引其主动投入,课堂气氛也因此更为活跃。
其二,给予学生充分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新知识的学习,都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的,因此,都必须通过主体参与,才能将新知识纳入认知结构。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教师要扮演好“导演”的角色,让学生凭借自己学习和生活的经验去感受,通过自己的摸索去发现。教师提出问题后,更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思维探究的时空,让他们有更多体验、感悟、实践的机会。例如,在学习“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纲领”这一历史知识时,教师为了让学生对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能深入的理解,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根据学生现有的历史知识和学生的理解水平,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以下问题:中国共产党一大纲领的目标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但是我们不是常说中国民主革命必须是反帝反封建吗?为什么中共一大纲领中没有这个任务呢?这一不足在中共二大上得到了纠正,那么中共二大相对中共一大,有哪些突破?学生通过自由阐述自己的观点,更加深了对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理解。同学们参与热情高涨,思维活跃,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自信心、想象力和创造意识大大超出了教师的预料。
其三,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及时解答。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育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教师常常只注重按预先设定的任务及问题去教学,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视而不见,无形中抵制或扼杀了学生的思考与创新能力。因此,教学中必须努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例如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Ⅲ专题二《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教学中,有学生提出“火药有害,为什么还要发明?”教师适时举出“原子弹的发明与运用”之例,点出“科技也是一把双刃剑”。又有学生提出“中国发明指南针,但为什么没有开辟新航路”,教师则可把“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的开辟”作一对比,结合不同的社会背景与条件,分析得出科技能否变成生产力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环境等……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说明学生对当时课上的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反思。这样的历史课堂教学情景是在师生的互动中进行的,也是新课程改革所要求并希望老师们都能做到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地随时检讨并反思自己的言行,是否帮助学生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反思并不断修正自己教学不足之时,也是实现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提高之时。例如,同样在《新文化运动》教学中,有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准备了一系列材料,并设计了五个围绕“民主与科学”的问题时,要求学生认真研读材料然后分小组讨论,由于整节课问题设计过多,教师
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于是又说了一句“限定4分钟时间”。结果,时间一到,几个同学随便地说上几句,或者干脆从教材中摘抄了几句胡乱应付一下,问题就算了解了。接下来,就是这位教师的尽情表现了。显然,这样的课堂交流对形式上的关注超过了对内容的关注,课堂所谓的探究活动流于形式。因此,在启发学生主动思维上就大打折扣了,这种教学情景一般是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真正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导致的。
二、教学反思的主要策略与形式
历史教师如何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呢?笔者认为在系统的理论学习基础上,勤于动脑,并经常听课观摩,合作交流,坚持写日常教学反思札记,则能收到明显效果。
1、注重系统的理论学习,提升教学反思能力
要做到反思意识的觉醒、反思能力的提高,系统的理论学习是必要的。缺乏理论指导的反思只能是粗浅的反思。比如,“合作讨论”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的学习方式,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看到的往往是一种“形式化”的讨论。“如何使讨论有序又有效地展开”即是我们应该反思的问题。问题确定以后,我们就可以围绕这一问题广泛地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运用理论分析产生这一问题的真正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
对于我们历史教师而言,参加工作后应一如既往地认真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把握教育教学规律,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随着课程改革的启动,历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更加趋于活跃,成果迭出。如聂幼犁主编的《历史课程与方法论》、赵亚夫主编的“历史新课程研究系列丛书”等著作都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此外,《历史教学》杂志开辟的“中学历史课程改革及教材编写”以及“关注新课改”等栏目的讨论文章对更新教学理念也有帮助。只有将实践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上升到理论层面加以剖析,寻根问底,然后再到实践中去探索,才能使教学能力与反思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2、勤思多记,注重日常教学反思札记的撰写
反思的最好方式,就是诉诸文字。写反思笔记,可以使散乱无序的想法上升为较集中、较理性的思想观点。教师在教学结束后,应该用文字形式记录下简单的日常教学反思。每次教学过程中的倏忽火花、点滴感受,都是反思的果实,也是今后系统性反思的基础。优秀的“教后感”、反思札记包蕴着对“教中”反思
修正的执着情怀和热切愿望。
日常教学反思可以从这些方面启思:教学目标是否得当?哪些教学设计取得了预期效果?学生活动组织得是否恰当?教师的指导帮助是否到位?学生反应度是否高涨或良好?学习情感、习惯情况如何?教师临场应变能力是否得到提高?有没有让学生搞得措手不及的情况发生,若有,是什么原因?教学手段的丰富性如何?课堂所设的问题情境是否切合与适当?课堂教学的得意之处与“败笔”是什么?站在学生角度和更高要求上看,今后该如何调整?只要每课必记,时促则短扼,时裕则详尽,经常反思,收获必丰。
3、听课观摩,相互交流,促成自我发展
他人成功的教学实例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个体现了活生生的教育教学思想的方法与典型,让我们感受与学习到不尽相同的授课内容、组织形式和教学风格等。如,在教学高中历史选修课《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维新变法的兴起”这一内容时,不少教师都容易流入灌输型的教学模式中,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参与性、积极性调动不起来,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就会很难得到提高。而有一位教师却与众不同,整堂课设计新颖:既有康有为个人档案的填写,又有维新派新书发布会的角色体验,还有充满学生爱国热情和智慧的“公车”上书,整堂课始终让学生的兴奋点频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可以看出,这位教师是按照新课程的理念来设计、组织教学的,他实现了历史课程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整合。课堂上,我们看到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由于兴趣被调动,思维被激活,课堂讨论时,学生畅所欲言,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培养,他们的表现欲、创造欲得到了很好的满足。听了这堂课我觉得收获很大,感触颇多,与之相比,自己的教学就相形见绌。如果经常有这样的积极反思,就非常有利于改进教学。同时我们更倡导自己力争上公开课、示范课或评优课等,借助他人的观摩点评,促成自我发展。大凡上公开课,自我进取意识和成功期待欲较强烈。备课时,往往更注重吸收教研组的集体智慧和成功的教学经验,会钻研得更深刻,会写成更优化的教学设计。这样的教学将会出现怎样的效果。上完课后,大家畅所欲言,交流评课,又一次的集体反思与交流,会使听课的同行们都各自得到教益,当然,对执教者个人教学的反思也会更深刻。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是教师个人和教师群体发展,教学水平提升的良好途径。
当然,关于教师教学反思的研究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地探索。比如,教学反思究竟有哪些具体表现?进行教学反思的策略与形式还有哪些?等等。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教学反思是实施新课程教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技能要求,也是提升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促教师得到专业发展,让教师价值得到升华”,这是学生发展、学校发展、教育发展的前提,这也是科教兴国、民族复兴的希望所在,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版;
2.熊川武:《反思性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试析反思性教学》,《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3. 吴卫东、骆伯巍:《教师的反思能力结构及其培养研究》,教育评论,2001年第1期;
4.张立昌:《试论教师的反思及其策略》,《教育研究》2001年12期。
第五篇:优秀教师教学获奖论文
北京第四中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优秀教师获奖论文
版式新颖、图文并茂的新教材终于走进了我们的校园,走进师生的生活,课程改革正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在理念、体系、形式和内容等方面新教材都有了巨大的转变,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和素质教育的宗旨,这是教师的一个巨大的挑战和机遇,我们应认真解读、领悟新课程体系中蕴涵的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努力优化课堂教学,培养新一代的人才。《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要求学生改变学习状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问、多想问题,使学习过程更多的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新的课程观呈现给人们一种新的教学视野,最大的改变的是一些理念方面的事情,是改变完善提升教师的教,改变完善丰富学生的学,与传统的教学观念相比,新课改侧重于让教师从单一的知识传授到建构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体验学习价值。而面对这场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改革的滔滔之势,受到冲击最大的是我们教师,换句话说,教师是教改的最大阻力!我们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花费大量心血研究现在的教材和大纲,己经非常适应现在的教学模式,工作起来得心应手,驾轻就熟。而现在面对新的教材、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学模式,对任何人来说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很多乡村教师只能是望洋兴叹,举步维艰,很明显,课改更对存在着先天性缺陷的农村基础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摸索着、前行着。所以如何防止走入课改误区是当前农村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农村教育防止走入课改误区,需要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新课课程标准》的认识与理解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注意到,有些教师只片面注重于教材,教法的研究,忽视了新《数学课程标准》的理论指导作用,认为看两遍新课标就够了,对其中的有关重要思想认识只停留在字面上,不去深究。
事实上,新课标中的思想十分深刻,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经常学习和研究,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地探讨它,充分挖掘其中的深层意义。可以说,在课改的实践中每隔一段时间去研读新课标,都会有新的收获。例如,新课标中提到的“合作与交流”。它们是否是同一概念?如果不是,又应怎样去理解它们?在教学实践中又怎样恰当地运用它们,从而有效地体现他们的价值?总之,我们教育者应该真正站在课改的建设者和开发者的位置.研究新课标,创造性地运用新课标,挑战新课标,完善新课标。
在对《新课课程标准》有了深刻的认识与理解之后,我们要注意避免课堂教学的形式化。有些教师一味追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不是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采用有效的课堂教学形式,而使教学形式游离于教学目标之外。如有的数学教师不管什么教学内容,都采取小组交流与合作的方式组织教学。事实上应分析采用小组合作的课题内容是否有必要去合作;小组交流时,问题是否明确;小组的组员搭配与分工是否考虑到了学生的心理素质,知识水平等因素;在小组合作与交流之前是否忽略了学生的独立思考的环节;合作与交流的时间是否充分;教师在交流与合作中是否当好了“参与者”、“主持人”等角色;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是否体现出了知识的产生,问题的分析与解决,知识与能力的再造与创造过程等等。举一个在教师引导下讲相似形而由学生自己发现知识的试验。先出示两张不同比例尺的中国地图,让学生选三个大城市连成三角形,并测量他们的边和解,得出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再是由教师提出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有哪些定理。在学生回答正确后,提出,要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需要有什么条件,此后是让学生猜想、实验、讨论,然后进行证明;在得出并掌握相似的判定定理后,教师再提出相似的两个三角形有些什么性质,让学生得出尽可能多的性质,必要时教师给一些提示;在学生提出性质后,让他们对这些性质进行整理,并给出证明,在整理和证明的过程中,教师适时地给予一些指导;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运用所学知识的作业,包括解决实际问题的作业。显然,这样的教学,学生学到的不仅是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在获得知识技能的活动过程中,逐渐学到了获取数学知识的思想和方法,亦即培养了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探索发现创造的能力。
新的课改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我们不能简单的把把“课改”的实质等同于“只要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就行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改变以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教育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以往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过程现状,大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自主构建,努力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重要位置,从而实现由原本的应试教育向培养造就一批具有高素质高水平创新意识强实践能力高创新型的科技人才的素质教育转化。现代教育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材为主线。在新型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应对学生的发展负责,从尊重学生的个性出发,把学生看做一个能动的人,一个可合作的对象,给学生以自由、活动的空间,在平等的合作中,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开发,实现他们的发展目标。教师作为文化传承的执行者的基本职能并没有变,不是直接以权威的身份向学生传递经验,而是以各种方式调动和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与学生一起在自己精心设计的环境中进行探索,教师是学生的同伴、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过程的支持者和帮助者等等。因而,在实施“课改”的过程中,不能简单地把“课改”的实质理解为“只要在课堂教育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就行了”,要防止简单化。说到底,在课堂教育中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只是用“课改”之新理念,进行课堂教学的前提。
很多人说实施“课改”了,就不用注重升学考试了,这恰好是人们很容易陷入的又一个误区。我们不能把“课改”与考试升学完全对立起来,防止绝对化。实施“课改”,并不意味着就不用考试,并不意味就取消了考试升学这种人才选拔机制,也并不意味着课本中的一些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就可以不要学生去掌握,更并不意味着教师的“担子”减轻。考试是教育评价的基本手段之一,有两个基本功能:一是在学习结束时检查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区分或筛选。这种考试称为终结性评价;二是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学习者的情况,了解各人的学习优点和不足,以便反馈,同时可以帮助教师诊断自己教学的成败得失,以利改进,这称之为形成性评价。无论是考试的筛选功能还是诊断功能,在现阶段都是必要的。通过考试进行筛选虽然不是最完美的方法,但到目前为止依然是较好的和公平的方法。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和“全面发展”,强调“人本”,如果不通过考试,教师就无法了解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当然也就无法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就很盲目,“全面发展”就是一句空话,“人本”亦无法体现。面对素质教育,我们不能放弃考试,就必须改革考试。在考试内容上,要从注重知识考查向注重综合能力考查转变;在考试目的上,要从注重终结性评价向形成性评价转成为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舞台而不是消磨创造性的活动;在考试分数使用上,要从用分数评判学生优劣向评价教育过程好坏转变。所以本次“课改”,主要是为了淡化考分观念,以进一步打破过去单一地以“考试分数”一统天下的局面,建立全方位、多角度、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把评价的重心转向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其创新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上,从而促进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和谐综合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把本次“课改”与考试升学完全对立起来,以防止绝对化。
“课改”的课堂教学新理念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就是教师要放开手脚,让学生自由自主学习”吗? 答案是否定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若让学生自由自主学习,进行自我探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但若离开教师的科学指导,则势必如一盘散沙,学习具有极大的盲目性。所以教师的适时帮助是必要的,以为学生自主探索就不需要教师的引导、或知识是学生自己建构而放弃帮助的观点和做法,可能都是不合适的。当然,这种帮助,主要是指引、点拨的鼓励,使他们有信心朝着目标继续探索,打个比方,应当像妈妈教自己孩子学走路那样,既不是抱着不放,也不是放任不管,走歪了指一
下,跌倒了扶一下,不走了哄一下,真走不动了,这次训练就是完成了,说到这里,我想强调探究教学不仅仅是教学思想方法和教学技能的改变,更是教育观念和教学态度的更新,这种转变更新的完成,主要不是靠阅读和听报告而是靠实践,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体验和积累才能达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应倡导其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但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的学习过程要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教师要充当指导者、合作者、组织者、促进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使他们经历观察、试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理性思维的基本过程。只要问题设置恰当、设疑贴近学生实际,设置恰当的台阶,同时保证学生适度的思维空间,学生会表现出超出预料的探究热情,把自身的潜力挖掘出来,真正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从“我学会”到“我会学”,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因此,在用“课改”之新理念进行课堂教学时,学生应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进行,只有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其道德、情感、态度、能力 与价值观才能向科学的方向发展。
最后,我们都知道,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所以在“课改”过程中,我们不能把“课改”作为一种短期内即能见效的灵丹妙药,以防止庸俗化。可以说,本次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艰巨又漫长的任务,绝不可能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我们的教育界工作者要有顽强的意志与持之以恒的精神,常抓不懈。在平日教学中,既要关注学生学习成绩,还要善于发现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并及时给予鼓励与培养;既要了解学生在发展中的需求与困惑,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心,还要重视学生在道德、身体和心理素质、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审美情趣等多方面的基本素养目标,以逐步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价值观。所有的这一切,都要求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要有足够的耐心和顽强的意志来常抓不懈,切勿急于求成。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指出:“教师一定
要转变教育观念,改变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习惯。”我们必须在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更新教育观念,正确认识自我,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培养新世纪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奋斗。
新体制下课程改革的任务是艰巨的,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的课改问题其路径必然是曲折的,然而只要依据课标的要求,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法,积极地鼓励学生多思考,实现问题让学生自己提出,知识让学生自己探索,规律让学生自己发现,学法让学生自己创造,学习领域让学生自己拓宽,学习内容让学生自己开展。这样我们的新课程改革将是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我们也必定会看到农村基础教育的课改光明的前景,我们也希望农村教育不要走入课改误区,真正体现出课改的实效性,切切实实能提高农村的整体教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