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历史课教学反思
高中历史课教学反思
篇一:高中历史课>教学反思
据调查,高中学生喜欢历史,但不喜欢历史课。学生不喜欢历史课既有教材的原因,也有教师教学的因素。反思我们的高中>历史教学,不得不思考高中历史究竟该怎么上?优秀的高中历史课应当具有情感性、人文性、历史性、文化性。对照上述历史课“四性”,反思目前我们的高中历史教学,还存在诸多薄弱之处。如何让学生喜欢历史课,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一、加强史实教学
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中写到“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感知历史阶段主要向学生呈现历史上的人物、事件、制度、现象等具体史实。感知历史阶段,学生不仅是掌握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能力,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忽视、削弱感知史实阶段是存在的,自觉不自觉地抹煞了感知史实阶段的内容和意义,影响历史教学效果。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怎样加强史实教学呢?首先教师要认识史实教学在学生历史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其次是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尤其是直观教具和多媒体的使用,使史实能生动地再现历史形象。再次是补充丰富、具体的史实,历史细节越清楚学习印象越深刻,甚至终身难忘。历史教师要在史海中筛选典型、鲜活、有穿透力的历史细节。例如,我在讲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时,给学生讲了胡适印章的>故事。有一次,胡适得到一块上好的鸡血石图章料,决定用它刻一枚私章。他交待篆刻师傅,刻“胡适之印”即可。篆刻师傅认为胡适是白话文的提倡者,是用白话写文章的大家,影响这么大,怎么刻图章还用“之乎者也”一类的字,于是自作主张地把“胡适之印”改刻成“胡适的印”。三天之后,胡适收到印章,发现上面刻的是“胡适的印”时,哭笑不得。通过这个事故学生对胡适在文学革命中的重大影响印象非常深刻。
二、培养学生质疑意识与方法
历史教学中较为普遍地存在教师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把教材知识视为真理,奉为神圣,要求学生死背史实和结论,质疑意识缺失。
基本史实和历史结论构成历史的陈述性知识。历史知识具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即二重性。客观性指史实的客观性,主观性是指结论的主观性。历史结论是教材编写者对史实的解读,具有时代性和主观性。史实是虽然具有客观性,但也不能说就是绝对的历史真实,可能个别史实也是谬误。历史结论具有时代性和主观性,我们更需质疑。例如,列宁指出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腐朽的资本主义,而今帝国主义是垂而不死,很多方面我们还要学习借鉴。再如,经济危机在旧教材中认为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造成的。而今年从美国 爆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在全球化的当今时代,哪个国家能逃脱经济危机的厄运?还有,在旧教材中对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评价是否客观、公正?
要培养学生质疑的精神,首先教师要有质疑的精神和尊重历史的态度。教师要关注史学动态,查阅历史资料,敢于质疑。其次是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质疑意识,指导学生质疑的方法。例如,《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105页的活动课: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讨论题目是:有人说“辛亥革命胜利了”,也有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为什么?教材还给学生提供了有关资料、参考论文。通过这个活动课,使学生明白对辛亥革命评价有多种观点,但不管哪种评价都要有依据。
三、在历史教学中融入新历史观
我们使用的旧教材体现的是片面的、教条的旧唯物史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类社会五种社会形态是旧唯物史观主要观点。随着新课程实施,教师关注课程观念和教学理念的转变,但忽视新的史学观念的吸纳,史学理念陈旧。因此无论旧教材还是历史教师都存在新史观的缺失。
新史观的缺失既不利于高中历史教学的与时俱进,也不利于学生高考历史考试的发挥。在高校和中学最紧密的结合点——高考命题这个环节上,高校教师必定会把他们平时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成果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出来。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都融入了新史观,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唯物史观中的现代化史观等。
新时代要求和高考推动,迫使我们在使用历史旧教材的教师在教学中融入新史观。例如,我们在《中国近代现代史》教学中有必要融入文明史观、现代史观、全球史观。中国近现代史反映了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碰撞与冲突,中国近现史也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用全球史观审视中国近现代的发展变化。
四、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指出:“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历史课程的重要目标,也是历史课程的最高目标。然而说教式、教条式、僵化的历史教学很难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导致历史教学人文精神的缺失。例如,大跃进中饿死很多人,有的同学认为控制了中国人口增长。又如,2001年美国“9·11”事件后,有的同学认为是美国强权政治的报应。这些都反映了学生对人生命权的不尊重,是人文精神的缺失。
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历史素材,让学生在感知丰富、具体的史实过程中,其人文的思想感情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
高中历史教师应当认真学习研究《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学习新版中学历史教育教学专着、读经典的历史专着和重要的历史期刊,关注史学研究动态。切实转变课程观念、教学观念、史学观念,积极投身历史课堂教学改革,打造历史魅力课堂。
篇二:高中历史课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的两个基本要素为“教学”和“反思”,其主体是教师。对于一般教育工作者来说,“教学”就是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习的活动,进一步说,指的是教和学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一般意义上教学活动主要是在学校这个场所之内,在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的,这里所探讨的教学反思也指在这个范围内的教学活动。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人类已有知识经验的认识活动和改造主观世界、形成和谐发展个性的交往实践活动的统一过程。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教学各要素是教学反思的主要内容。
结合对“教学”和“反思”的理解,教学反思应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或与教学相关的活动进行的自察和思考,教学过程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主要对象。任何行为都是有目的性的,反思的目的是提高,从这个角度讲,教学反思是指教师立足于教学实践,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为目的,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教学过程本身以及与教学相关的活动进行理性的审视和分析,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而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进一步说,教学反思就是对教学过程的再认识、再思考、再探索、再创造,它是伴随整个教学过程的监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在反思中发现自己教学的得与失、优与劣、成与败,这里所说的教学,内涵很丰富,包括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工具的选择,问题的设计,教学策略的运用,学生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等等。教师可以是对其中的某个方面,甚至是某个片断或细节进行反思,也可以是对其中的几个方面甚至全部内容进行反思,以达到对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改进。
二、教学反思对高中历史教师的作用
(一)发现不足,查找原因,寻求改进办法,使教学日臻完善,不断提高。
(二)将教学中的“灵光闪现”进行总结提炼,使之成为稳定的理性行为,使教学过程更加的精彩纷呈。
(三)通过对学生学习表现的反思,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增强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互动性。
(四)通过对自身行为剖析,可以更加理性地认识自我,从而更有效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体现自身价值。
(五)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存在诸多无法预知的因素,课后反思不但可以获得许多宝贵经验,用以指导教学,而反思过程本身又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研究能力。
(六)有助于实践智慧的生成。香港一位高中中国历史科教师在文章里谈到,他初登教坛时,为了教好中国历史课,经常选择一些有趣的历史故事在课堂上讲给学生听。“讲故事是教中史的好方法,但很费力气,而且未必每次都保持好状态。”后来他把“讲故事”形式做了一些改变:一是安排一些喜欢说话的学生,在有准备的情况下,在课堂上讲中国历史故事;二是安排学生做中国历史广播剧录音,把录音带在堂上播放。两种设计都取得很好的反响。这位历史教师继而分析:教师一个人讲故事或组织学生讲故事,其效果不一样。“前者,老师唱独角戏,学生只需要聆听;后者,老师是设计者,学生是表演者。””由学生做主角、做表演者,负责的学生受到训练,其他观看和聆听的学生也受到感染、教育。”应该说,类似这样追求教学合理性的反思活动是有益于实践智慧增长的。关键是教师要有反思的意识,并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理性地随机应变,善于调整教学策略,使自己的实践智慧永远处于发展、生成的过程之中。
三、高中历史教师教学反思的途径
(一)写教学后记
可以记录以下内容:①记录成功做法。如形象贴切的比喻,巧妙的导入新课,留有悬念的结束语,激发学生思维的提问等。②记录失败之处。即将处理不当的教学重点、难点,安排不妥的教学内容(如所举实例,所选习题)记录下来,使之成为以后教学中应吸取的教训。③记录教学机智。即把授课过程中偶然出现的灵感或解决问题的方法记下来,供以后参考。④记录学生问题。即记录教学程中学生的迷惑点,作业中暴露的欠缺点以及考试中出现的失分点。⑤记录学生见解。⑥记录教学新得。教学后记所记的内容虽然很多,但不需要详细记载,特别注意的是记载一定要及时,否则容易忘记。
(二)写反思日记
教学后记要求短小精悍,反思日记要求详细具体,侧重于记载课堂以外的一些教育教学经验、学法指导以及公开课、观摩课、教学研讨活动后的认识、>收获、体会感悟等。必要时要对事情发生的过程、背景进行详细的描述,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或进行专题研究积累原始材料。教学后记一般来讲每天都要写,而反思日记要求每周能写1—2篇,但一定要有感而发,忌无病呻吟。
(三)开设教师论坛
学期初就制定好活动计划,每两周确定一个研究主题,同科目的教师们聚集在一起,在听取主讲人的发言后,针对教育教学中发生的现象和问题,发表各自的见解和意见,各抒己见,共同讨论,互相帮助,共同提高。每参加一次教师论坛,都要写出一篇>心得体会。
(四)观看自己的教学录像
教师可请同伴帮忙,将某一节课完整地摄制下来,然后进行回放,觉得很特别的画面可定格下来,反思为何当时会这么做,这么做是否妥当,下次可以怎样改进。一堂课的录像可以让教师找出课堂上经常出现的大量肢体行为和言语行为方面的问题,在看录像的过程中,教师可能暴露出自己在课堂上经常盯着课本或教案看,一直注视着某几个学生,在板书的时候经常擦擦改改等许多毛病或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还可以观察自己是否经常微笑,这些纯行为上的教学形象问题透过录像回放就可有所改进。录像还可以让教师清楚地统计课堂上有多少时间是自己在说话,又有多少时间是留给学生发言的,学生的主体地位到底落实了没有。凭借教学录像,教师自己给自己打分,就有了更多反思和改进的机会和切入点,对促进教师自我改进、自我完善非常有效。
(五)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
学生作为教学实践的客体对教学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们从自己的实际需要、兴趣、爱好出发,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堂组织与管理及其课堂教学效果等做出评价,使教师不仅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教学上的优点和不足,而且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真实感受和需要。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要定期进行,以便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及时的调整。
四、结束语
总之,“教学反思”这一环节使广大的历史与社会教师的教学工作不再是简单的循环重复,而是在每一次循环重复中得到不断提高和升华。在“思”中学习,在“改”中探索,应当成为我们教师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进行教学反思是提高历史与社会教学质量的有益尝试,也是历史与社会教师成长为研究型、复合型教师的有效途径。愿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充分发挥镜子效应,实现自我发展!
篇三:高中历史课教学反思
一、“在快乐中学习”——培养兴趣是历史教学成功开展的前提
兴趣是人对一定事物和活动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内在倾向性。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心理学研究已经证明,兴趣是学习中最活跃、最主动的因素,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主观原因,具有追求探索性。
统计数据显示,中学历史学科是学生最不喜欢的课程之一,被视为“枯燥、没意思的课”。我个人认为这除了教材过于庞杂、概括、枯燥之外,教师没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激发和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高中历史教学成功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它使学生有持久的学习积极性,为良好教学效果的达成提供保证。
刚刚进入高中的新生,对高中历史课程的学法还不了解,因此在课程开始之初就必须着力于“活化”历史教材,在一开始就能让历史带给他们一种轻松和快乐。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除采用直观教学手段展示物品、图片,或者影视片段,讲述历史典故外,还可以运用诙谐的语言来讲述历史,把死气沉沉的历史课变得生动活泼,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实践证明,在一开始就历史科给学生带来愉悦,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兴趣中进步”。相反,如果一开始就把学科知识拔高,不仅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更会使学生对这一学科的学习失去信心。
二、“学为人师,行为规范”——以身作则是有效开展教学的保证
“学为人师,行为规范”,这是北师大的校训,它告诉教育工作者,学识丰富是教书育人的基础,而品行端正、为人师表则是赢得学生尊敬、有效开展教学的有力保证。很多事情教师喊破嗓子,却不如自己先做出样子。事实证明,一个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既少不了言传,更少不了身教。
教师也有自己不懂甚至错误的地方,但如何对待自己的失误则关系到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品质问题。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好几次出现了自己讲错、说错的地方,它们或者被细心的学生发现并质疑,或者事后被自己察觉,但我都没有加以掩饰,更没有将错就错,而是及时承认、及时纠正。这样并没有使自己的威信在学生面前受到损害,学生反而更愿意把不懂的、有疑问的问题提出来,这更有利于以后教学工作的开展。
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一个会影响人的职业。据统计表明,教师对在成长中可塑性强的学生的影响仅次于孩子的父母。而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在课堂,更在课外;不仅在言传,更在身教。实践证明,学生往往是先喜欢、欣赏一个教师,才会对其所担任的学科发生更大的兴趣,才会有更深入学习的动力。试想,一个经常迟到早退,言行不一,甚至是一个满口粗言秽语、行为为学生所不耻的教师,他在讲台上的话还有多少份量,他的课还有几分吸引力呢?因此作为一个教师,只有自己品行端正,以身作则,才能更好地树立威信,更有效地开展教学工作。
三、“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探索创新是教育教学水平提高的有效途径
中学历史教学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引导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历史观,而这种历史观的形成不应该是对历史知识的简单机械地记诵,它应该是学生对历史的原本进行分析与理解,进而学会用历史的视角来认识和理解社会现实的问题,学会思考人类的发展和人生的价值。因此作为中学历史教师,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是经常要思考的问题。
一堂历史课的成败,历史教学的意义和价值是否体现,最终的评价标准是看学生是否接受和理解了课堂的教学内容,这种接受和理解是否主动和深刻。掌握好扎实的教育教学理论只是教育实践的前提,更重要的是各种教育手段和教学方式在课堂上的灵活运用。教无定法,教可择法,教亦可创法。要提高历史教学水平必须认真研究历史知识的基本特点,发掘历史学科本身的优势,扬弃传统教学模式,立足于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形势,选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方法,大胆进行探索和创新,以适应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作为一个刚刚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年轻教师,就更有必要“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
四、“教,然后而知困”——问题与不足的思考
1、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何其难。“>素质教育”已经实施很多年了,传统教学模式并没有彻底地从我们身边走开,甚至在某些地方还占据着主导地位。试想,一个习惯于接受“填鸭式”教育的学生,他能否接受自主学习、互动学习的教学方式呢?
2、多媒体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种种。多媒体技术与课堂的整合是当前的时尚之一,所谓“无课件不公开”,没有了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似乎课堂教学就无法开展,素质教育就无法推行了。必须承认,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在历史教学实践中仍有着相当大的潜力可挖,但应注意:第一,它是一种辅助手段,它始终必须处于次要地位,而非主要;第二、它适用于某些课时,并非全部的课程都应该使用多媒体。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育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需要我们孜孜不倦地追求与探索。
第二篇:历史课教学反思
历史课教学反思
客路中学冯腾玉
七年级历史教学主要讲述是中国古代史的内容,时间间隔长,学生了解不多,尤其是其中一些古文材料,七年级学生的能力看不懂,在以往的教学中很多时候都是教师“一言堂”,这其中古人的思想问题的教学更是许多老师的难题,讲深了学生不易理解,讲浅了学生没有掌握。所以在教学思想问题时更需要教师灵活应用教材,结合背景材料,最好能积极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提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主动学习。我发现造成学生丧失学习兴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师没有给予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的动机和机会,学生的学习缺乏必要的成功激励;(2)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缺少悬念和情景,没有找到学生感兴趣的历史问题,让他们进行分析与探究;(3)不能灵活使用教材,缺乏培养学生自学精神和创新精神的教学设计;(4)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体现不够。
教师应该掌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动向,学生的思维活动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在他们对所学内容兴趣不大时,尤其是心理感到负担,受到压抑时,便处于抑制状态。相反,热烈的学习氛围会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去,思维活动也会处于最佳状态,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将得到极为充分的激发。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课堂的指导者,应当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巧妙新颖的教学设计,创设一些积极有效的教学情景,让学生扮演主角,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激活课堂气氛。因此教学效果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第三篇:高中历史课改培训反思
高中历史课改培训反思
在暑假的新课程培训中,我认真观看了网络视频,认真阅读了专家言论,认真揣摩了典型的教学案例,即将完成培训的当下,经过理性地思考,我认为要成功迎接新课改的挑战,我们要解决以下四个疑惑。
疑惑一:课程“改革”与教材“革命”的关系
通过新课程的培训,我认识到如果我们把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只是看成是一场教材“革命”,只是觉得新课改就是“新”在教材内容的更新和重排上,在实际的教学当中,除了教材,其他的诸如教法、学法的更新等教材内容以外的东西,我们一律避而不谈,采取鸵鸟战术,教学产生的结果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进入死胡同。
课改不仅仅是“换教材”,更换教材只是推进课改的一种手段,更换的目的是希望教师借此机会充分更新知识储备和教法学法,摒弃传统教学中的不足,以深化历史课堂变革。
我们教师应该转变传统教学定势,不能以“教材”至上,还像过去那样大谈“以本为本,以纲为纲”,一味信服考试命题“万变不离其宗”——都是基于教材内容。新课改是一场深入的教育革命,所有新版本的教材都是围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制定的,历史课标是统帅各版本教材的“灵魂”,现在各地使用的教材既不是高考命题不可逾越的僵死范围,也不是学生掌握知识获取优良评价的不二法门,历史教材只是师生互动交流、教学相长的媒介而已。
课程改革决不仅仅是教材革命,我们的教学思想必须由过去的“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依据历史课标对教材进行适度调整、重构,或删繁就简,或补充深化,以适应学生不同的发展需要,也就是说,教师不能像过去那样带有强制性的让学生适应教材内容,而应该对教材进行符合时宜的整合,让整合后的教材内容适应鲜活灵动的学生个性。
疑惑二:如何在突出“主体”的同时又不忽视“主导”
有些老师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中把历史课上成了精彩的学生演讲课、表演课,抑或是感人肺腑的教师魅力展示课,更有甚者,有些老师把历史课上成了令人开怀的说书课。在我看来,这样的教学其真实的效果基本称不上恰如人意,因为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只是在展现课外自我研究的成果,重播早已安排好的剧情,他们的历史观并没有与教师或其他同学发生“预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碰撞、冲突,学生只是对自己已经很熟悉的知识又重温了一遍,这样的教学徒具华丽的外在形式而不能把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学生“主体”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的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指学生在课堂上要占用大量时间。教师“主导”是指教师在课堂上要适时、适度、适当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历史观、世界观,而不是课前编导、课上欣赏、课后点评。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应互为补充,互为融合,忽视哪一方面都是错误的。
疑惑三:如何合理运用“动态”媒体和“静态”板书
新教材配备了教学光盘,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图文和影像资料,我们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借助集体备课等方式,制作大量的多媒体课件,带着 U 盘走进一个又一个教室进行多媒体教学。在多媒体教学中,课堂的教学趣味性不断增长,容量大大提高,然而教学效果却难以做到同步大幅提升,原因就在于我们盲目求新,容易陷入以“动态”媒体全面取代“静态”板书的误区。
“动态”媒体与“静态”板书二者各有优势,不可偏废。虽然现代媒体板书在各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但在“呈现特点”与“互动特点”两方面,传统的静态板书却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它的“现场性”特点能够有效弥补现代媒体板书“预设性”过强的不足,而且还可以将知识重点进一步突出展示,陈列始终,让学生即使面对眼花缭乱的媒体展示,也不偏离教材重点,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因此,“动态”媒体不能取代传统的“静态”板书,它充当的是教学手段,是教材的注释与延伸,是对“静态”板书内容的诠释与补充。
疑惑四“专题”学习与“通史”体系如何合理融合在专题形式的历史教学当中,学生容易产生时空混乱的知识谬误,他们容易把古今中外历史人物、事件混为一谈。产生这种在以往通史形式的教学中显得不是那么突出的问题,主要是教师在教授新教材的过程中,陷入了“专题史”教学必然要摆脱以往“通史”体系羁绊的思想误区。新教材在结构编排上,运用中国史与世界史交叉叙述的方式,再现人类文明发展历程,通过东西方历史的比较,探究文明发展规律,以古鉴今,洋为中用。教材的主旨意图是明确的,编者动机是好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讲授时便可以脱离通史体系。
原因之一在于高一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不足以支撑专题学习。虽然高中教材相对于初中教材来说,具有一定的延续性,然而这并不等于学生的历史知识也是延续的。因为初中的历史课历来被学生认定为“副科”,学生不会投入100%的精力在历史学科上,这导致学生学到的历史知识成了系列“片断”,没能形成“通史”体系,而通史学习是专题史学习的基础,没有基础,侈谈“专题史”学习,无异于空中楼阁。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可略加补充“通史”知识,强化知识链条。
原因之二是新版教材淡化了历史分期,没有明确提出古代、近代、现代的分期,“通史”体系所体现的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在新教材中却体现得并不明显,这不利于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对于教材的缺憾,教师应该及时调整,给学生交代清楚,鼓励学生从整体史观把握历史,在专题史中掌握事物发展的线性规律,在通史中把握事物发展的宏观背景,以便更全面、更深刻、更细致地解读历史。
总之,要解决这四个教学疑惑,成功迎接新课改的挑战,在历史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就要树立“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的思想,摒弃教材至上的观点,研读历史课程标准,综合考量各版本教材;要对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地位有正确的认识,从而真正实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有机结合;要树立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整合”思想,将“静态”板书与“动态”媒体有机融合在一起;要树立“专题史”与“通史”互补思想,在“通史”平台上,建构“专题史”知识体系。只有这样, 才能解决困惑,走出误区,推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变革,推动我们的历史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第四篇:高中历史课改工作经验和反思
高中历史课改工作总结和反思
2005年秋,我们怀着敬畏的心情走进课改。因为我们深知,作为新一轮基础教育高中历史课程的改革,有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充满活力的高中新课程体系,更有利于培养一代真正具有时代特点、现代意识的民族脊梁。因此,课改便成了国家意志的一种体现。
三年课改回头看,一路走来的南京高中历史改革,其中不乏坎坷与艰辛,困惑与矛盾,但由于主管部门的直接领导,专家的专业引领,学者的指点迷津,还由于市教研室“基于问题解决,致力行动跟进”的总体方针策略的指引,依靠我们团队的集体力量,依靠我们历史同仁的大胆探索,我们终于勇敢地走出了第一步。
为了谋求自我进步,也为了将南京高中历史课改工作向深度和广度推进,现藉全国课改协作体研讨会召开之际,我们做一总结和反思,以就教于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和同仁!
一、锻造教师团队,提升课改的支撑力
三年前,当我们直面新课改时,深深感觉新课程改革的准备工作不足。一方面与新课程相配套的政策、制度、资源等滞后,另一方面,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由理解到接受再到转变,还有个相当长的过程,实施难度较大。
怎么办呢?千头万绪中,深感最重要的因素还是教师。因为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要实践者,师资队伍是课改成败的关键。为了使队伍适应课改需要,我们把师资培训作为推进课改的一项重点工作,并超前谋划。
1.贯彻课改理念,掌握三维目标
推进课改,理念先行。理念是行动的指南。我们首先从自己开始,系统地全面地认真学习、反复研读与课改相关的论著、文件等,探究其理念与政策,使自己在思想上认识上真正理解并领悟课改的精神和实质,理解课程改革的深刻内涵和外延。然后,我们就始终不渝地坚持在各种教研活动中、各类培训班上,把课改的理念、精神和实质反复宣传,大力弘扬。并在教学实践中用“三维”目标衡量和检测执行的情况。发现偏差,立即纠正。
2.坚持“先培后上”原则,做到三个“确保”
课改三年来,市教育局师资处和教研室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原则,先后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每年组织各个学科、各个年级进行假期集中研训。历史学科积极响应,在培训的师资队伍、培训的内容形式、考勤、考绩等方面严把质量关。有关教师还被要求反复轮训。
与此同时,我们坚持三个“确保”,即确保培训人员的全员性;确保培训时间的连续性;确保培训内容的实效性。每年还组织南京市历史学科骨干教师培训班和南京市农村历史学科骨干教师培训班。并选送部分骨干教师参加省教育厅和高校组织的培训,收到较好效果。
3.健全三大机制,建设三支队伍
健全以三个梯度(青优、学科带头人、名特教师),一个教研网络(以专兼职教研员、学科中心组成员、学科命题组成员为核心的学科骨干教师群体)为核心的长效人才培养机制;以考核、评比、使用、管理为抓手,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的激励机制;以学科中心组成员专业成长为目的的组织机制。
建设一支有新课程理念,基于行动研究的学科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一支适应教研方式变化,立足学科,服务学校的区、县教研员专业引领队伍;建设一支关注课改、服务课改、研究课改的名特教师专家队伍。
4.坚持专业引领,实施三年培训
专业引领是有效推进课改发展的重要途径。一线教师新课程的专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新课改的成败优劣。因此,课改三年,专家讲座,名师引领,我们始终坚持不懈。其中,主要分为两类:
(1)省内外的专家级讲座。如历史课标组组长朱汉国;人教社陈其、李伟科、许斌、余桂元、芮信等;《历史教学》主编任世江,南京大学的高华、陈晓律;南师大的刘军、姚景祥等一批专家、学者、教授。他们就历史学科的课程观、教材观、新史学观、评价观,以及教材的知识概念重点、难点等若干问题进行讲解剖析,较好地弥补了中学教师知识老化、理论功底较弱的问题。他们不吝指教,如醍醐灌顶,令人豁然开朗,受到广大教师热烈欢迎,也保障了我市历史课改的顺利进行。
(2)本市的一批教授级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名师引领。如朱绍坤、蒋孝天、马学松、卢新建、任家林、李华、胡玉娟、郭东辉、杜娟、陈红、唐云龙等老师,他们就“问题情境” 设计,如何操作三维目标,如何实现知识迁移,如何解决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问题,如何解决学生思维训练与技能训练的关系等进行讲解。由于他们身临一线,并率先垂范,故讲座令人耳目一新。
由于课改培训,教师在课改中得到了各种锻炼机会,也获得了更多的教学观摩、参观考察、课程开发和交流分享的机会,丰富了自身的专业体验,提升了自身综合素质,特别是一批青年教师和新课改同步成长,而且进步很快。
二、改革课堂教学,提升课改的实施力
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都是围绕课堂来实现的。课堂是课改的前沿阵地,也是三年历史课改重点、难点所在。因此,我们紧紧围绕课堂教学,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教师:“三大力”、“三切实”
1.大力发扬教学的“三用”精神,切实做到转变角色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师的地位和角色发生了很大变化,要求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和指导者。教师在课堂上要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努力使教学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变成教师指导学生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的过程,变成教师针对学生学习,选择不同学习方式的过程,倡导教师教学中,要真正“用力、用脑、用爱”去组织教学。
2.大力坚持教学的“三性”原则,切实做到务实求真 教学原则的“三性”是指目标性、针对性、实效性。
“目标性”教学,是要求教师每节课必须组织学生学习并解读本课课标,江苏省教学要求;并要求师生明白本课要达成的具体目标。
“针对性”,是指为达成目标,教师以人教版为主,有效整合人民版等相关知识。做到“三不讲”:学生能自己掌握的知识不讲;学生根本无法接受的知识不讲;与“目标达成”无意义的话不讲。
“有效性”,是指改变学生学习过程,切实做到先学后教,不学不教,先练后讲,不做不讲,注意及时训练。切实围绕“务实求真”下功夫。
3.大力实施教学的“三新”要求,切实做到教学的灵活多样
针对新理念、新课标、新教材的特点,我们在教学中大力实施“三新”要求,即新课件、新材料、新方法。教学手段和方法,如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影像资料、实物模型、学生展示等,要切实做到“三化”,即灵活化、多样化、有效化。杜绝教师上课“五个一”形象,即仅用一张嘴,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本教参,一本老教案。
(二)学生:解决四大问题
1.学习的态度,即动力与责任心问题;
2.学习的过程,即先学、先练与教师教学和谐统一的问题; 3.学习的模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问题; 4.学习的效率,即知识迁移与知识应用的问题。
三、变革教研方式,提升课改的保障力
教研工作是引导教师成长不可或缺的工作,也是课改的基本保证,教研工作的成败直接关系到课改效果的优劣。因此,我们始终牢牢把握教研的质量,并力求变革教研的方式,以期达到预定效果。
(一)形式上
1.将集中研训与常规教研相结合
常规教研,始终坚持“务实求真,质量第一”的原则。在每个单周四上午,历史学科必定组织全市高中两至三个年级的教研活动。在确保教研质量的前提下,厉行考勤制度,除请假批准以外,实行“一个不能少”原则,否则予以事后查询,上网通报。2.将大市教研与区、县教研相结合
积极推行分层、分片、分区、分县的教研活动。大力支持区县教研员在每个双周举行不同层次的教研活动,发现优秀教师或好课,鼓励在全市展示。鼓励边远地区优秀教师借班上课,“送教进城”;也组织市区名特优教师“送教下乡”,相互学习,相互促进。3.将学校备课组、教研组的教研与校本培训相结合
通过对学校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培训,先进教研组的评选,优秀教研组长的示范引领,加强各学校的校本教研。鼓励教师编写校本教材,大课堂教本等。4.将教师教学实践与专业成长相结合
鼓励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注意总结经验,善于写论文、立课题。
(二)内容上
1.加强各种课型的探究
(1)以新授课、常态课为特征的结构与模式研究
日常的新授课是教师最基本、最重要的,也是最易“疲倦”、老套的课。通常,一个教师“磨上”一两节好课并不难,难在每天的教学中是否有新意、有创意,是否有超越自己的意识和勇气。我们大力鼓励教师创新,鼓励教师用心用脑去上课,而不是仅仅用身体去上课。要求教师每课有亮点,课课有进步。
(2)以公开课、示范课、研究课等为特征的典型示范
市教研室精心组织、精心设计的每两周一次的全市性观摩课,已深入人心,反响也较大,已成为我市历史教师教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舞台上,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教师。他们在代表南京市参加省级和全国性赛课活动中,要么第一名,要么一等奖。
(3)以复习课、试卷讲评课、二轮通史专题复习课等为特征的结构与模式研究
根据教学的不同阶段,组织各种类型的课型进行示范,提供各种课型模式给予参考,这是我们教研活动的一个宗旨。如高三年级总复习的模式已不能采取过去那种“一轮通史,二轮专题,三轮热点、重点,四轮查漏补缺”模式,而是经过反复研究,实行“一轮单元专题,二轮通史专题,三轮强化训练专题,四轮热点专题复习”的模式。尤其是二轮通史专题复习,我们进行较多典型示范,补上学生通史知识欠缺的问题,收到很好的效果。2.加强教学课件、案例的交流与研究
分区县,分层成立若干研究小组,组织收集编写教学课件,通过典型的课例,解决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如课程和教材的整合问题,教材与学生学习实际有效结合的问题,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有效达成的规律、途径问题等。
3.加强对新材料的收集与研究
新课程要求创设新情景,必然要有大量的新材料做支撑,而新材料包括大量的文字材料、图片、影像资料、实物等,由于其内容浩繁,因此我们依靠团队力量,共同收集,共同分享。
4.加强对课题、教后记的思考与研究
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不能仅靠体力做支撑,更要靠智力的发展。课题研究是推进课改实验的有效途径之一。从课改开始,我们就要求每个老师必须进行课题研究,既要在省、市、区县科研课题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科研领域,增加科研项目,也要自立课题,申报市级以上重点课题。
及时总结,不断反思,也是提升教师课改水平的一个步骤。我们坚持要求教师每天课后写教后记,写教学实录。《问题与问题解决》就是教师实践基础上的一个片断。
(三)方法上
1.注重专业引领,提升教师新课程的专业素养(略)2.厉行点评制度,提升教师新课改的评课素养
毋庸讳言,教师的业务水平相差较大,相当一批教师即使认真听课也是听不出所以然的。而长期形成的公开课,公开场合点评教师,也都是讳言缺陷,大唱赞歌的,结果授课人飘飘然,听课人茫茫然。因此,课改以来,我们厉行点评制度,要求授课人先上课,再说课,然后名师点评。要求各位教师以此为案例,以批判性、建设性眼光,“毫不留情”地点评。既提高了听课者水平,也深化了公开课的内涵,还造就了一批闻名的“点评师”。
3.设置竞赛平台,提升教师参加新课改的活力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中学历史教坛,需要活力,需要引入竞争机制,设置各种竞赛项目,才能“搅动”教坛“一池春水”,激发教师的比拼意识、竞争意识,才能促进人才“又好又快”地成长。三年来,主要有
(1)荣誉性称号,如特级教师、市学科带头人、市区优秀青年教师,市区教学先进个人的评选等等。
(2)文字性竞赛,如市区新课程优秀教学案例评选,市区优秀论文、课题评选。(3)上课评比,如市区新课程好课评比,说课竞赛等。(4)“擂台”课竞赛。以“同课异构”为特征,以同一版本教材,同一课题为主题,采取风格迥异的至少2人以上的方法进行竞赛。这种“擂台式”上课,既锻炼了授课者的能力,又激发了听课者的思维,深受欢迎。
(5)考查制度,每学期新课程集中研训时,为了检验培训效果,都要采取考试方法,以验其果。对于前20名的教师,给予大会表彰,并颁发证书、奖品。
4.开发课程资源,提升新课改的意义
课改前,一个优秀历史教师钻研历史教材可以将五本教材烂熟于心,甚至连标点符号、页码都了如指掌。因为一套教材,一本教参,便能连教十多年。而新课程强调的新材料、新情景,促使教师不得不开动脑筋,充分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好在历史课程资源极为丰富。如:
(1)教材资源。以课标,省《教学要求》为纲,以“人教版”为主,辅以“人民版”、“岳麓版”、“大象版”教材、教参、教案。
(2)上网搜索。南京教师的电脑装备早已普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课程资源,已成为一般教师每天的必修课。
(3)图书馆资源。各种历史典籍,包括可做教学辅助资料的历史书籍、现代历史作品、教育类书籍等。
(4)开发课程资源。三年多来,我们广大教师做了许多尝试。如南师大附中历史组主 4 持编写的《为了明天,积极和平——12·13历史校本课程》系列专题已成为高中三个年级上学期的必修课。此外,他们还设置了“中日韩三国历史体验夏令营”,《以二战和抗日战争为背景》的诗歌朗诵与表演,对话“历史专家”的沙龙等系列活动。南京外国语学校历史组编写了《电影中的历史》、《楹联知识中的历史学问》等校本课程。金陵中学历史组编写了《古代文化史》、《新中国外交史》、《晚清人物谈》、《漫步石头城》等校本教材。南京十二中的《下关史话》,南京十三中《历史大课堂学本》等等,不胜枚举。可以说,几乎每个学校都各自开设了历史校本课程,编写了校本教材。
四、强化课改的五个意识,提升课改的推动力
课改的理念和精神,我市高中教师已普遍受到洗礼。尤其在城区高中,已经深入人心。但要进一步深化课改,推动课改可持续发展,经过三年实践,我们认为仍要强化五个意识。
1.课改是教师的发展机遇意识
新课改由于是国家意志的表现,各级政府部门通过各种政策法规,用行政的方法,都使广大教师进入了“熔炉”,新鲜感过后,特别是行政的效能“松弛”后,课改能否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是否会“回潮”?这直接关系到课改能否继续,或向广度、深度发展的问题。我们认为,目前阶段一定要使广大教师清醒地认识到,课改是挑战,更是机遇,是教育变革的需要,更是教师自身思维与知识结构更新的需要,是社会(包括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难得的阶梯。只要将课改意识变成教师必需具备的意识,课改的可持续力,就会得到保证。
2.教师要有做“研究型人才”的意识
随着大批研究生进入中学师资队伍,也随着教育发展的需要,教师队伍淘汰的步伐也在加快。课改中,要想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只有自身具有“造血功能”,也就是要做“研究型”的教师。
要做成功的“研究型”教师,首先要有强烈的研究意识,其次要有研究能力和方法,再其次要将研究的成果与教育教学相结合,不能为研究而研究。
要研究真的问题,更要解决真的问题。目前有不少教师专门“研究”网上的试卷、教案,然后下载,据为己有,这种“拿来主义”的照搬研究,非但不会有什么出息,更与课改无益,也是与课改的理念背道而驰的。
3.切实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意识
新课改的落脚点,归根到底是为了学生。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因素,而历史思维又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形式思维和辩证思维的综合。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获得,在于教师提供一个生动的历史情境,让学生在这个情境中深思,引导学生参与、体验、反思,启迪他们的心灵,形成个人的见解。历史教学要使学生能用自己的理解分析历史情景或社会问题,产生历史的共感。
历史教师不仅要考虑“怎样教”,更要考虑“教什么”。现在一些教师仅围绕历史表面现象做文章,组织学生对话、讨论或活动,从感性的角度分析、评价历史事件,似乎学生参与了教学,实际上学生的历史认识可能很浅薄,对学生的学习、性格的塑造无益。
历史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地探究、质疑、批判,冷静而又深刻地看待问题,从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我教育。只有学生体验、重演、反思、解释与推理,历史知识才能变成学生自己的认识,然后才可能逐渐内化为指导他们自己未来人生活动的价值观、人生观。
4.应试教育中的质量意识
评价是课改的焦点,因为评价对课改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而在应试教育时代,学科的分数、等级,是莘莘学子的命根子,稍有闪失,整个社会、家庭、舆论 5 将成排山倒海之势一边倒,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应试的质量就是课改的第一生命。
因此,我们从课改初期就紧紧把握评价与质量这个环节,针对江苏省的考试模式,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积极应对的措施。这些措施的特点有:
(1)所教班级的目标性。目标就是航标,每个教师(包括学生)都要制定近、中、远期赶超的目标和计划、措施,并予以公布。
(2)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略)
(3)学生训练的系统性。实时训练、限时训练、探究训练,强化训练、周周练、月月清等等,系统训练,以务实求真的态度,讲究实效。与此同时,市教研室组织中心组、核心组成员,定期研究,系统编制符合课改理念的针对本市高中三个年级实际情况的教辅资料、参考资料,供师生选择使用。效果较好,影响较大。
5.强化教师的反思意识
由于江苏省高考方案的影响,也由于这几年南京市历史高考成绩的逐步提升,目前我市选考历史的考生人数较多,高中历史教师普遍很忙很累很苦。但即使这样,我们仍然坚持反思制度,并形成强烈的反思意识。如每节课后的课后记,阶段性学习与复习的总结(当然学校还要组织年级各种考核)。
我们大力鼓励教师动笔写作。中学教师由于工作的特性,往往“述而不作”,这样不利于课改向纵深发展。于是采取“逼”和“奖”的办法,引导教师写出了许多优秀论文、教学案例和教学随笔。
五、解决五对矛盾,提升课改的成功力
反思三年课改,始终存在着许多矛盾。我们也正是在想方设法解决一个个矛盾中走过来的。但我们认为下列几对矛盾,是否有效解决,直接关系到课改能否成功。
1. 课改与应试的矛盾
课改的重要性、性质、意义,应该说,南京的历史教师耳熟能详。应试(尤其是高考)的重要性,也无需我在此赘述。尽管有很多领导、专家和学者反复论证,课改与应试是不矛盾的,是相互统一的,甚至是相互促进的,但只要深入基层了解到真实情况,我们只能说,矛盾多多,困惑多多。
例一,课改的理念强调“选择性”,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如果任其学生任选版本、任选选修内容,无疑会导致灾难性后果。后来,学校基本统一教材,统一选修内容,但2008年高考试卷试题的难易度不统一(事实上也绝不可能统一),结果家长、学生意见很大。怎么办?
例二,“三维目标”,如何实现统一?如何考查?目前纸质考试很难真正考量学生的价值取向,其能力状况充其量也不过是文字分析和文字表达的能力。
例三,新课程强调新材料、新情景、新问题,导致目前的教学往往一味地“追新”,“求新”,强调大量地使用材料阅读,是不是淡化了原有的历史基础知识的学习积累?要说考“能力”,这也是考语文阅读理解能力,以至于有不少教师和学生质疑:你们是在考历史还是考语文?虽说文史不分家,但历史学科的独立性在哪里?这历史基础知识还要背、记吗?因为目前流行的试题,基本上与教材没有直接关系。不少人怀疑,语文、外语、政治学科的社会性可以这样做,历史学科也应该这样做吗?
2.教材的多版本矛盾
多样性也是课程设计的理念之一。这确实也是时代的需要。目前课改地区,全国有四套教材,幸亏江苏只用两种版本,即人教版和人民版。即使这样,也是矛盾重重。两个版本许多内容与结论或说法不一,或你有它无,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请问,师生该相信谁说的结论?试题怎么命?不论试题出在哪一版本,另一版本的师生皆有意见,造成人为不公,相 6 互指责。其结果是高考只能考其中相同的部分,而这样的内容少之又少。如何再考?结果两个版本上的材料和内容都不考,或考岳麓版、大象版,或考课程新资源,师生常常质疑,我们究竟要不要用人教版上课?
3.初中与高中历史学习衔接的矛盾
尽管这几年初中历史教育也在不断发展,特别历史中考的推行,历史考试从无到有,但远不能令人乐观。相当多的学校(尤其是农村基层学校)缺乏专业或专职教师。即使中考,由于初中历史知识体系系统性弱化,分值也较低,学生也是临时突击,历史基础知识的储备严重不足,而高中历史新课程教科书的体例结构新,知识容量大,内容要求高,专业性较艰深,在实际教学中又与课时数量矛盾。学生们需从相对“低幼化”的初中课程进入比较“专业化”的高中历史课程,相当长的时间内,都很难适应高中正规教育;只能一再降低要求和难度,甚至一切规范和基础知识要重新开始,这种衔接情况的严重脱节,大大制约了新课程的顺利实施。
4.通史与专题的矛盾 我们认为,目前这种模块专题的结构,是课标设计者与教材编写者的一种理想主义的做法。让一个连通史常识都不清楚的学生,开始就接受过去只有高三文科班“二轮”专题复习才接受的知识,无疑是新时期的“大跃进”。目前的高中历史教材,知识体系破碎,专业化和学术化增强,历史内容的跳跃、缺失和重复,屡见不鲜。历史有其自身的体系,目前断章取义的教学,本身违反了历史认识规律。结果,课堂上如不补充再补充,学生根本听不懂,如要补充,课时不够,如要给学生探究,学生没有历史基础知识的积累,探究要么冷场,要么胡扯,学生困惑,教师痛苦。
5.城区与郊县、重点与普通学校之间的矛盾
学校之间差异很大,这是客观存在的。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是课堂的内容和实施应该与经济社会生活实际、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充分考虑地区、学校的差异性和学生发展需求的多样性。这既客观上承认了差异的存在,又在客观上拉大了这种差异。但是,头顶一片蓝天,同样的课改理念,同样的高考试卷,又如何能几重标准呢?毋庸讳言,目前出现了城区高中尤其是重点高中,课改如火如荼,而郊县特别是农村高中课改,仿佛只是春风轻轻吹拂,课改与否变化并不大,如有人检查听课,自然要“做秀”一番,而平时上课则差别较大,我们认为这绝不是课改设计者的初衷。
课改三年,几多问题,又几多解决,几多困惑,又几多欣慰。我们已经走出了第一步,我们还将坚定地走出第二步和自信的第三步,因为我们一直在努力,我们仍将继续努力。
2009 年1月
第五篇:历史课教学反思11
历史课教学反思11
学习一段时间后,应对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进行测试,教学工作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分析此阶段学生对哪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得好,哪些掌握得差,对于同一类知识,哪些学生学会了,哪些学生还不明白。对于从学生方面反馈回来的信息,我们都要进行全面分析,认真思考自己教学的实际效果,即哪些工作做好了,哪些工作有待改进。例如,在历史课教学中,图片分析题是学生比较头疼的题目。针对学生在实际中暴露出来的弱点,我总结了以下几点:第一步,仔细分析,读懂图片,这一步要注意观察图片中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以及图片的提示和注解,通过全面观察准确领会图片的主题思想,即图片反映的“是什么”。第二步,重视标题分析,理解图片的寓意。标题是图片的灵魂,它能反映图片的主要思想。因此,分析标题有利于揭示图片的引申义,即反映的“为什么”。第三步,联系教材知识,寻找解题依据,即答出“怎样做”。之后,我又让学生做了针对性练习,学生对此类题就不再感到害怕了。同时,历史教师应经常对各个教学环节的得失和效果进行客观分析,找出问题症结,从而探索出改进教学的办法。例如,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欠缺时,教师应及时补救,并采取符合学生实际的教法,选用学生容易接受的语言和例证;学生运用知识能力不足,可加强训练,逐步提高;属于少数学生的问题,可个别辅导;属于大多数学生的问题,需要在课堂上统一解决,必要时调整教案或教学进度。因此,完整的教学流程应是:备课→上课→反思→作业、辅导→反思→考试→讲评→反思。
总之,“教学反思”这一环节使广大历史教师的教学工作不再是简单地循环重复,而是在每一次循环重复中得到不断的提高和升华。在“思”中学习,在“改”中探索,应当成为我们教师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