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第一节历史课
第一节历史课
先进行自我介绍,我姓高,让你们失望了,我一点都不高,只比拿破仑高点而已。以后大家叫我高老师就行。万一记不主,只喊老师也行,千万别喊历老师,更别喊“史老师”,我听着难受,我还想多活几年呢? 这节课是我们高中历史的第一节课,按照惯例不上新课。我想和同学们就一些问题聊聊,当然不是漫无边际的神侃,不是聊超级女生,也不是聊中国足球选帅。我们的话题是围绕历史这门学科的,两个问题,第一,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一个现实的回答是高考要考,这样问题也就来了,在座的很多同学是要学理科的,高考不需要考历史,那是不是说就不用学历史了呢?是不是说以后的历史课上就可以做数理化,甚至可以睡大觉了呢?不是!
首先,作为一个人你需要学习历史。历史是人创造的,但人同时也是历史的产物,如果古往今来的人都不学历史,不懂历史,人也就不成为人了,同动物没什么区别。为什么一万年前的蜜蜂同今天的蜜蜂没多大区别?一千年前的猴子同现在的猴子没什么不同?而一百年前的人同现在的人相比,却有很大的变化呢?因为动物没有历史,人有。人类通过学习历史,了解和吸收先辈的经验和智慧,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践创新,然后再把自己的智慧和经验传给后人,如此代代相传,人们的知识越来越丰富,改造世界的能力也就越来越大,人类社会也就不断向前发展了。正因为如此,一位名人说:一个人如果不懂出生前的历史,他永远是个孩子。事实上,每一个人都同历史知识有着不解之缘,他既是历史知识的继承者,又是历史知识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知识的传播者。
历史又是一门很古老的学科。原始社会的结绳记事,刻木记事都是历史记载的一种方式,那个时候还没有数理化呢!所以马克思说:我所知道的唯一一门科学,就是历史。
历史学不仅时间悠久,自它出现以来就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如我国古代的历代王朝均设有史官,一些高明的统治者更是对历史情有独钟。像汉高祖刘邦和唐太宗李世民,刘邦建立大汉王朝之后,立即组织一批人写文章总结秦亡教训,李世民则提出著名的三镜说,其中就有“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而另一些统治者对历史更是痴狂,甚至极端。如秦朝的焚书坑儒,清朝的文字狱。其次,作为一个中国人你需要学习历史。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很长时间内,由于完善的制度,灿烂的文化,领跑于世界。可是到了近代,我们却落伍了,备受宰割,任人欺凌。一提到古代,我们无比自豪,一提到近代,我们却无地自容。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变化呢? 有人说这同中国的文字有关,大家注意一下,我们的文言文是竖着写的,而西方的字母文字是横着写的,读中国文字是不停的点头,认为书上写的都是对的,没有自己的见解,读西方文字则是不断的摇头,在批判否定中继承先代的文化。所以中国文明逐渐走向保守,固步自封,也就停滞不前,而西方的文明虽一度遭到摧残,仍能蘖磐重生,一枝独秀,并最终征服了其他文明。也有人说这同中国人的性格有关。有这样一个笑话,中国人、德国人和美国人在沙漠里迷路了,三个人在饥渴交迫中等待死亡的时候,忽然发现了一个瓶子,打开后发现瓶子中冒出一个神仙。神仙为报答救命之恩,许诺他们每个人三个愿望。美国人听后欣喜若狂,很快说出了自己的三个愿望:金钱、别墅、回家,神仙满足了他,美国人幸福的回家了。接着德国人也迫不及待的说出自己的三个愿望:金钱、美女、回家,神仙也满足了他。现在只剩中国人了,中国人不慌不忙的说出第一个愿望:一瓶酒。酒出现了,中国人一口喝干,又说出第二个愿望,还是一瓶酒。两瓶酒下肚,醉眼朦胧的中国人对神仙说:我现在倍感孤独,请让哪个美国人和德国人回来吧。这样他们三人又开始在没有边际的沙漠中寻找出路,一路上,中国人听到的都是美国人和德国人的斥骂。骂着骂着,他们又发现了一个瓶子,打开后,出现一个神仙。神仙说:刚才你们救的是我哥哥,我的法力没他强,只能满足你们每个人两个愿望。这次美国人和德国人吸取了上次的教训,他们让中
国人先说。中国人提出了第一个愿望,仍是一瓶酒。喝下去后,他满意的对神仙说:你走吧。从这个笑话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出中国人在性格方面同西方人的巨大区别,中国人淡薄名利,知足长乐,容易沉醉于几千年的文明当中。西方人讲求实效,物质至上,对未来充满憧憬,不断改造现实,推动社会进步。
这两种说法未免牵强,要找到中西方差距的深刻原因,只有透过历史。公元3至6世纪是欧亚大陆普遍遭受蛮族入侵的时期,中国在匈奴等多个北方少数民族的侵略下,长期处于混乱割据状态,直到589年,隋朝重新统一中国,恢复正常历史进程。印度由于突厥和匈奴人的进攻,帝国土崩瓦解,但到十三世纪,又得以统一,也就是说中国文明和印度文明没有遭到根本性破坏。西方则不一样,随着日耳曼人、匈奴人、西哥特人、法兰克人源源不断的侵略,西罗马帝国灭亡,帝国的财产和土地为蛮族所瓜分,西方世界面目全非,并且再也没有出现过统一的局面,文明遭到根本性的破坏。不破不立,中国文明和印度文明幸存下来,但这是旧生命的延续,难以摆脱传统的枷锁。而西方在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却获得新生,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开端,它可以毫无束缚的朝新方向前进,在中世纪发展起新的技术、新的制度、新的观念。所以当四大发明在中国用于看风水造爆竹时,在西方却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作为一个中国人,熟悉历史才能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责任,才能更好的发展。这一点在解决现实问题时,体现的尤为明显。如外交谈判中,特别是涉及到领土归属和边界纠纷的时候,了解历史往往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中印边界谈判,麦克马洪线是否合法是一个关键问题。在这个问题上,英国历史学家马克思.韦尔的有关著作帮了我们很大的忙,因为他用大量无可辩驳的历史资料证明麦克马洪线是一条非法边界线。还有钓鱼岛问题。钓鱼岛是我国台湾省所辖的一个小岛,位于台湾与琉球之间的茫茫大海上,由于面积小,又十分荒凉,历来不为人们所注意。但近来由于在它的附近海域发现有石油构造,日本人大感兴趣,宣布该岛自古以来属于琉球,现在理应属于日本。对日这一无理行径,我国外交部和台湾省都提出了强烈抗议,钓鱼岛归属问题一时成为重要的外交问题。这时,一位名叫徐逸的美籍华人,是清末大官僚买办盛宣怀的孙女,在美国声明钓鱼岛既不属于中国,也不属于日本,而是盛家的私产。为此,他向美国国会提交了两份历史档案,其中之一就是光绪皇帝的谕旨,内容是由于盛家所开的中药铺用从钓鱼岛采来的草药治好了西太后的关节炎,她为了表示感谢,决定把这个小岛赏给盛家。徐逸的要求虽然滑稽,但她提供的资料却是钓鱼岛属于中国的铁证。
这是我们聊的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怎样学习历史。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同学们应当是见仁见智,这里我也不想说的太多,只是通过几个故事让大家获取一点启示。
某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见观音正撑伞走过。这人说:“观音菩萨,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段如何?”观音说:“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这人立刻跳出檐下,站在雨中:“现在我也在雨中了,该度我了吧?”观音说:“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伞度我。你要想度,不必找我,请自找伞去!”说完便走了。第二天,这人遇到了难事,便去寺庙里求观音。走进庙里,才发现观音的像前也有一个人在拜,那个人长得和观音一模一样,丝毫不差。这人问:“你是观音吗?”那人答道:“我正是观音。”这人又问:“那你为何还拜自己?” 观音笑道:“我也遇到了难事,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将会遇到很多困难,你可以请教老师,可以请教同学,但千万不要养成依赖别人的心理,最终能解决问题的还要靠你自己,成功者自救。
一个人在高山之巅的鹰巢里,抓到了一只幼鹰,他把幼鹰带回家,养在鸡笼里。这只幼鹰和鸡一起啄食、嬉闹和休息,它以为自己是一只鸡。这只鹰渐渐长大,羽翼丰满了,主人想把它训练成猎鹰,可是由于终日和鸡混在一起,它已经变得和鸡完全一样,根本没有飞的愿望了。主人
试了各种办法,都毫无效果,最后把它带到山顶上,一把将它扔了出去。这只鹰像块石头似的,直掉下去,慌乱之中它拼命地扑打翅膀,就这样,它终于飞了起来!
每一位同学都应当坚信:自己是一只雄鹰,要勇敢面对一切挑战和失败。
开学第一天,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学生们说:“今天,我们只做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做的事儿:每个人把胳膊尽量都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说着,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 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情,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每天甩手300下,哪些同学坚持了?”有90%的同学骄傲地举起了手。又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再问,这回,坚持下来的同学只剩下了八成。一年过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大家:“请大家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运动,还有哪几位同学坚持了?”这时候,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个人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的柏拉图。为什么柏拉图成功了?成功在于坚持,这是一个并不神秘的秘诀。
父子两住山上,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老父较有经验,坐镇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多,儿子眼神较好,总是在要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啦!” 有一次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人驾车。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用尽各种方法,下车又推又拉,用青草诱之,牛一动不动。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有一个办法了,他左右看看无人,贴近牛的耳朵大声叫道:“爹,转弯啦!”牛应声而动。
要培养好的习惯来代替坏的习惯,当好的习惯积累多了,自然会有一个好的人生。
有个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走过去看他钓鱼,老人技巧纯熟,所以没多久就钓上了满篓的鱼,老人见小孩很可爱,要把整篓的鱼送给他,小孩摇摇头,老人惊异的问道你为何不要? 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钓竿。”老人问:“你要钓竿做什么?小孩说:“这篓鱼没多久就吃完了,要是我有钓竿,我就可以自己钓,一辈子也吃不完。”你们说,这个小孩是不是很聪明? 重要的还在钓技。学习,不能只记住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方法,形成能力。
一头驮着沉重货物的驴,气喘吁吁地请求只驮了一点货物的马:“帮我驮一点东西吧。对你来说,这不算什么;可对我来说,却可以减轻不少负担。”马不高兴地回答:“你凭什么让我帮你驮东西,我乐得轻松呢。”不久,驴累死了。主人将驴背上的所有货物全部加在马背上,马懊悔不已。学会合作,才会双赢!
好,今天我们就聊到这里,黑板上的话送给大家:
第一,相信自己,勇敢面对
第二、养成习惯,重在坚持
第三、学会合作,培养能力
第二篇:如何上好高中第一节历史课
如何上好高中第一节历史课
马上要开学了,由于学校要求提前备好一周的课,今天晚上,在家写教案时忽然想到这样一个问题:怎样上好高中第一节历史课?作为一名老教师,或许是个简单的问题,考虑到自己今年是到所新学校任教,有必要慎重对待,经过一番思考,我做了如下的安排:首先是自我介绍,一定要突出自己的奋斗的经历和取得的一些成就,或许有些学生认为这位老师非常高调,但我认为适当宣传自己很有必要。因为高中生这个年龄段都有崇拜的心理,尽量说好些(当然不能漫无边际地吹牛),将有利于今后的教学,正如古人曰:亲其师,信其道。
其次,引导学生一起回答三个问题:什么叫历史?为什么要学历史?怎样学好历史?自己再由浅到深,步步深入地给出相应的答复,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引出下一个问题。第三,介绍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必修一及每单元、每课的内容,力争让学生对本学期学习的内容有个粗线条的感性认识。
最后,考虑到高中历史教材缺少通史知识,我便从必修一第19页中国古代历史朝代简表讲起,并让学生记住中国古代的历史朝代歌诀“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第三篇:如何上好第一节历史课
我认为作为历史第一节课,兴趣最重要。因此,我的第一节课是这样上的。
走进教室后,我会问他们:“知道为什么学历史吗是吗?”学生七嘴八舌,答案五花大门。我告诉他们学历史可以有以下好处。好处如下:
第一 聊天。在日常生活中,你掌握一些历史知识、历史故事,当别人说到这一话题时,你不会哑口无言,你可以用你所知道的的历史知识迅速的融入这一圈子,你的朋友圈子又大了一圈。有时你那渊博的历史知识不仅可以告诉他们历史是什么,还可以用历史上的一些事情分析问题,以古鉴今,这就是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吧。
第二 看懂电视。现在有很多电视剧都是历史题材的,有的历史电视剧导演懂历史,他会尊重历史,有的导演历史欠佳,会出现一些错误,如有的电视剧里唐朝以前就出现筒车。如果你知道一些历史,你就会有一双慧眼了。当然,看电视时,我们有时会问,历史上真有这个人吗?历史上这个人的结局真是这样的吗?如暑假热播的电视剧《兰陵王》,兰陵王真有这个人吗?他的结局如何呢?如果知道南北朝时期北齐历史,那就不难了。紧接着我讲了一些北齐的奇闻异事:北齐前后共二十八年,凡六帝,从暴政凶狠淫乱而言,素有禽兽王朝之称。其中北齐统治有一半的时间无法可依,全凭个人喜恶或当天的心情判案,叫你死就犯兽死刑,叫你活就杀人无罪。大量派遣奴仆担任县长,而不是因为有能或有才。如高纬,他的弟弟南阳王高绰为定州刺史。高绰出行时,路见一个抱小孩的妇女,高绰上前一把夺过婴儿喂了他养的狼狗。婴儿的母亲号啕大哭,对高绰又拉又扯,高绰被这位不懂礼貌的妇女激怒了,他把婴儿的血涂在妇女的身上,纵狗活活把她给咬死了。高纬听说后,马上让高绰进京。当时大臣们都以为高绰会受到法律的严惩,没想到高纬见了高绰,第一句话就是问高绰:“你在定州什么事情觉得最好玩啊?”高绰顿时来了精神,回答道:“把人放到蝎子池中,观之极乐。”高纬听了后,当夜就让人抓了一堆蝎子。第二天一早,高纬把蝎子倒进大浴盆,然后把一个人扒光衣服扔了进去,只听那人来回翻滚,声音凄厉,画面声效无一不佳。高纬回过头责备高绰道:“如此乐事,怎么不早告诉我?”
第三,便于做阅读。平时,同学们在做阅读时,不管是英语还是语文可能一下看不懂,但如果对涉及到有关历史方面的阅读,你们知道这段材料的一些历史背景,结合这些背景再来看阅读,可能就好理解多了吧。因此,不管以后你决定读理科还是读文科,高一所开的科目都要好好学,好坏放其次,文字性的科目还是理科性的科目都有助于拓展你的知识面。
第四,看事物更深透。我会问学生:“有没有和我同姓,五百年前我们可能是一家哦!”然后提问:“为什么很多中国人会把同姓氏的人认为是本家呢?”紧接着又说:“你们班男生多女生少,知道为什么吗?在家里,父母总要我们听话,为什么呢?”学生七嘴八舌后,答案很多,然后我告诉他们这是受专题一第一节宗法制的影响。宗法制是什么呢?为什么影响那么深远?上新课时我会告诉他们答案,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紧接着,我又会问:说到西方,为什么他们追求个性,追求民主呢?说到古代中国我们就会想到专制,服从呢?这个答案会在专题六告诉你们,先给你们透露一点,古希腊在地中海沿岸,那里山多地少,主要种植橄榄、葡萄。人不可能天天吃这个,那就需要远行交换。到哪交换呢?一些人就选择出海,大海捉摸不透,这就需要人的一种冒险精神。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你可以坐地叫价,我也可以就地还价,最终达到双方满意的价格成交,这就有利于形成民主、平等的精神;且小国寡民,便于每个人发表意见,这些就是西方民主的源头。而古代中国,地大物博,土地肥沃,农业发达,而农作物需要一个成长时期,且需要经验,因此,中国的农民都会听从老一辈人的经验,慢慢的就形成家长制,所以,我们总会听到一句话: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第五,学会做人,提高情商。当前,我们说,一个人要成功,智商固然重要,情商更重要,不要小看情商,我认为的情商就是人的交际能力、抗挫折能力,过硬的心理素质。如果情商高,就不会有那么多悲剧发生了。通过对历史的了解,有很多的经验我们可以借鉴,同时,还有很多教训我们可以借鉴,我总是告诉学生一句话,如果我们做不了雷锋,那我们就不要做坏人,如果人人不做坏人,那整个社会就会更好。既然,学历史这么重要,那我们应该怎么学呢?
我首先告诉学生高中历史和初中历史是有区别的,初中历史主要是告诉学生历史是什么,而高中历史更侧重于告诉学生历史为什么这样。既然有这样的区别,那我们学的时候更注意的是理解,单纯的背诵是没用的。下面就是我的要求和建议:上课一定要主动参与,对于不理解的部分一定要举手,你们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但我反对嘀嘀咕咕,有意见一定要大声讲出来。其次,对于笔记,我反对从头抄到尾,我们记的是线索,对于书本上有的我们可以省略,因为从头抄到尾做笔记你会错过我讲解的部分,也会错过你发表意见的部分,还会让你上课非常的累,但我也反对做抄手贵族,一节课,只是听和说。俗语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有的重点内容还是要记的。当然,练也要,我反对题海战术,适当的巩固和反馈是不可少的,如果有问题,要及时的问老师或同学。但我反对这种情况,一边做练习,一边对答案,练习要一气呵成,做完在对答案。发现错误,要想一想,不可一有错误想都不想就看答案解释或者问同学、老师。有时候,回过头去看,问题依靠你自己的能力就可解决。当然实在想不出,我们还是要问的,闭门造车也不行。以上,就是我的第一节历史课的内容。简单的告诉他们高一历史学什么,应该怎样学。可能会激发他们的兴趣、吊吊他们的口味,当然有很多不足,还望指正.
第四篇:新学期的第一节历史课
新学期的第一节课
江南倦客
今年新接手高二(1)(3)(6)(7)四个班,按我的风格,接手新班的第一节课向来是不直接进入教材的,通常的做法是通过一些典型事例的讲述激发起学生对历史这门课的兴趣,然后跟他们讲述学习的有效方法,接着向他们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最后对他们提出忠告,告诉他们不应该着眼于历史最终在高考中的成绩,更应该把目光放在通过历史这门课的学习,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与技能,进而接受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讲解中不能一味地理论阐述,也不能一味地煽情鼓动。我们要做到言之有据,行之有节,动之有情。理想的目标是通过一堂课的讲述,让学生初步产生对历史的兴趣、对老师的好感。
在人们的交往中,第一印象所起的作用虽然不是最根本的,但也绝对不容轻视。我们做老师的,在接手一个新班级的时候,打造好第一印象对今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是极为重要的。
第一节课的具体安排如下:
一、相互认识:简单介绍自己的基本信息:姓名、工作年限、教学风格、兴趣爱好等;初步认识班级中的班长、学习委员与历史课代表。
二、树立学习目标:以苏北、苏南学生在高考中成绩的巨大差距为引子,阐明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成绩的重要影响。今年高考苏南四市(苏、锡、常、镇)的最高分在木渎中学,总分436分(现被北大生命科学系录取),他在江苏省的排名是第三世界15名。江苏省排名前15名中有十个是南通的。这些数字充分说明了苏南学生在高考中的成绩远不如苏北的学子。这其中的差距让人惊异,因为苏南学生的综合素质绝对不低于苏北学生,至于教学条件则远为苏北所不及。深入分析,我们发现苏北的教育系统运行效率比苏南高,苏北的教师比苏南的教师更专注,但最要的一点是苏北学生比苏南学生要刻苦的多。
三、历史学习意义的阐述:
1、历史学习的本体意义:可以广见闻;可以增谈资;可以利写作;可以助升学。
2、历史学习的客体意义:
(1)获取知识:通过学习把前人积累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的经验,使人从“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成为有知识的人。
(2)发展智能:学习过程中人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而且观察能力、注意能力、记忆能力与想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亦相应得到发展,即各种智力因素在学习中得到提高。
(3)提高素质:学习可以全面提高人的思想首先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与身体心理素质。
四、学习方法的指导:抓好学习的环节(预习、上课、复习);遵照老师要求;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认真听讲、记好笔记、认真完成作业等);学思结合(每天晚上放电影)。
五、学习要求与建议:记笔记。
第五篇:新学期第一节历史课的教学设计
新学期第一节历史课的教学设计
第一节课:教师讲故事,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一.自我介绍: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是新学年的第一课,对于各位同学来说,我是你们的新老师.按照惯例,我首先应该作一个自我介绍.(尽量风趣.幽默.)今天我不准备上新课,而是想与同学们一起来分享一些精彩的小故事,好吗?(调动一下课堂气氛:生答:好!师:来点掌声鼓励鼓励老师.学生热烈的掌声.活跃了气氛.拉近了我与学生的距离)二.讲故事
第一个故事:快乐是一种能力
这是一家跨国公司策划总监的招聘,应聘者云集,考核也异常严格.层层筛选后,最后只剩下三个佼佼者,最后一次考核前,三个应聘者被分别封闭在一间被监控的房间内,房间内各种生活用品、家用电器都有,但没有电话,不能上网,三人的手机也都被收走。没有告知三个人具体要做什么,只是说,让几个人耐心等待考题的送达。
最初的一天,三个人都在略显兴奋中度过,看看书报,看看电视,听听音乐,只是在做饭的时候,因为都不太擅长出现了一些小问题,但手忙脚乱中三个人还都快乐地把饭吃到了嘴里。第二天,情况开始出现了不同。因为迟迟等不到考题,有人变得浮躁起来,有人不断地更换着电视频道,把书翻来翻去,甚至连吃饭也草草地应对了事.有人不停地在房间里走来走去,眉头紧锁,一脸凝重,夜里翻来覆去难以入眠„„.只有一个人,还跟随着电视情节快乐地笑着,津津有味地看书吃饭,踏踏实实地睡觉„„5天后,考核方终于将三个人请出了房间时,那两个焦躁的应聘者已经形容枯槁,只有那个始终快乐着的应聘者还依然神采奕奕.就在三个应聘者凝神静气等待主考官最后出题时,主考官说出了考核最终结果,那个能够坚持快乐着生活的人被应聘了.主考官对三个同样诧异的应聘者解释道:”快乐是一种能力,能够在任何环境中都保持一颗快乐的心灵,可以个更把握地走进成功!”
师小结:快乐是一种能力.带着智慧出发的时候,也带上快乐,有了快乐,就已经成功一半了.俗话说得好: “人逢喜事精神爽”。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心情愉快时会信心百倍;心情沮丧时信心也会低落。成功似乎也更垂青快乐的人,失败却常常纠缠失意的人。但快乐与失意往往取绝于人对事情的积极心态。
有位心理学家在一个中学里做了一个实验,她问学生:“你们最喜欢的事情是什么?”有的同学说:“我最喜欢打电子游戏了,可好玩、可过瘾了!”这时研究者就说:“看得出你真的喜欢,你在说到这件事的时候,你的表情显得非常兴奋、神采飞扬、眼睛都放着光”。接着问:“你最不喜欢的是什么呢?”有的学生就说:“我最不喜欢学习历史了,枯燥无味,无聊极了,我也很讨厌我们的历史老师!”这时研究者又说:“你看在说自己不喜欢的事情的时候,你是另一副表情,满脸的沮丧,还皱着眉头,眼睛黯淡无神”!研究者接着说:“那么,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尝试,你试着用打电子游戏的表情去上历史课”!这时学生在想:老师给我们开玩笑吧,我怎么能用打电子游戏的表情去上历史课呢?研究者说:“大家试一试,坚持一段时间,你们就会发现惊人的变化。”并要求学生记录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感受。刚开始的时候,学生们试着用打电子游戏的表情来上历史课,一节课下来,学生们说自己的满脸的肌肉都僵硬了,感觉自己皮笑肉不笑。可是慢慢地,学生说自己特别讨厌的历史课原来也有一些有意思的内容,历史老师有时也挺幽默的,学生觉得历史课不再是令人望而生厌的了!
师小结:情绪是人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的、良好的情绪能促进学习的进行,而不良的、消极的情绪则会极大地障碍学习。所以个人的情绪状态也是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因此,面对初三,尤其是下期,繁重的学业,希望你们积极快乐的面对!第二个故事:
开学第一天,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学生说:“今天,我们只做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做的事,每个人把胳膊尽量都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说着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情,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每天甩手300次,哪些同学坚持了?”有90%的同学骄傲地举起了手。又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再问,这回,坚持下来的同学只剩下8成。一年过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大家,这时候,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个人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的柏拉图。
学生讨论该故事后,师小结:成功在于坚持!第三个故事:
有个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走过去看他钓鱼,老人技巧纯熟,所以没多久就钓上了满篓的鱼,老人见小孩可爱,要把整篓的鱼送给他,小孩摇摇头,老人惊异的问他为何不要?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钓竿。”老人问“你要钓竿干什么?”小孩说:“这篓鱼没多久就吃完了,要是我有钓竿,我就可以自己钓,一辈子也吃不完。”
学生讨论:小孩聪明吗?为什么?
师小结:重要的还在钓技。学习,不能只记住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方法,形成能力。第四个故事:石头做汤
如果我告诉你,石头能做出汤来,你可能会惊讶地瞪大眼睛?怎么可能呢?请看下面的故事。
一次战争过后,有三个士兵从前线回来。他们来到一个村庄,想留下来,却发现村民们都在哀叹战争使他们缺衣少食,难以度日。三个士兵商量了一会,其中一个士兵说:“我们有一个生存的诀窍,想让大家共同分享,那就是用石头做汤。
村民们感到非常好奇。不久他们就点起了一堆火,架起了一只大锅。士兵们往锅里放了三块光溜溜的石头,一个士兵说:“一会儿就能煮成美味的汤。”另一个士兵说:“不过,要是放上点盐,再来点芹菜,它的味道就会更加鲜美。”一听这话,一位村妇说:“太巧了!我正好想起来什么地方还剩下一点盐呢。”于是,村民们一个个都想起了一些吃的东西。不一会儿,萝卜、牛肉、奶酪纷纷添到了大锅里。实在是什么都拿不出来的村民就主动去拾柴禾,或者负责挑水,或者负责熬汤。在大家的努力下汤终于熬好了,在准备坐下来喝汤的时候,有人还推来一桶酒。村民们欢聚在一起,喝着美味的汤,忘记了战争带来的苦难。
学生讨论。
师小结: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愿意与他人分享,只是我们可能像故事中的村民一样担心没有什么像样的东西能够拿出来,奉献给他人。“石头做汤”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积极参与合作,就可以取长促短。即使是再微不足道的东西,在众人的奉献与分享下,也会发挥出让我们为之惊奇的作用。人类社会也正是通过人与人的合作,才完成了一项项奇迹。
四个故事,王老师要送你们四句话:(新学期寄语:板书)
相信自己,快乐面对 养成习惯,重在坚持
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互帮互助,双赢策略
大家眼中的“历史”是什么?科学?神话?传说?„„ 同学们能举出哪些“历史”知识?(写在小黑板上)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真相只有一个。大家判断一下,下面这些属于“历史”吗?
1、刘邦是西汉王朝的建立者(√)
2、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3、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
4、杨过和小龙女是师徒关系;(×)5、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
1、为什么要学历史:激发我们爱国主义情感和奋斗精神,懂得做人的道理,培养历史文化修养,启迪我们认识未来,走向未来。
2、历史学习的意义:明了过去、以史为鉴、明正现实。
3、历史学习的方法:看目录、记要点,精练习、勤思考,多读书、做摘记。
(1)学习历史的“六因素”法
时间、地点、人物、时间、背景(原因)、过程(2)上课认真听课、思考、做笔记(3)课后认真巩固
(4)阅读课外书籍或做课外练习
三、其他说明:
1、我的课堂风格:严谨、民主、和谐
2、要求大家:
上课别迟到(课前准备:人到、心到、书本文具到)作业按时交(都是课堂作业,要认真对待)知识要记牢(不断巩固)
方法要用巧(学习方法很重要)
3、分历史学习小组,确定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