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学习高中历史课
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学习高中历史课
汪世勇(贵州师大附中历史教研组)
摘要: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学习,学生首先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快乐学习、学有所成。
关键词:高中历史;学习习惯;学习方法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然而,长期以来,历史,作为一门学科,却始终叫同学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而关于历史学习方法,也仅仅简单地停留在机械重复、简单背诵的层面。长此以往,势必会形成一个误区:历史似乎只是与时间、人物、地点、事件、结果、意义、影响、评价等等有关,而从未与兴趣、知识、素养等结成一种缘分!
笔者以为,历史,作为一门学科,更作为一门高考学科,学习现状不应该如此这般,历史的学习,毫无疑问,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啊!在此,笔者愿将学习历史的个人经验及心得与大家一同分享。
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育是什么,往简单的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中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如此说道。大量的研究表明,作为社会的人,他可以是一个个体,也可以是一个群体,其成功或者失败,主要的原因,不在于这个人的智力水平,而主要取决于这个人是否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由此看来,作为一名中学生,若要取得我们所期待的成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应是其中的必备条件。
高中,人生一个极其重要的学习阶段。其间,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我认为主要包括课前预习、课上听课、课后复习等基本环节。
1、课前预习,对于一个高中学子,是学习历史的第一环节。课前预习,其主要的目的是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或者知识进行一个系统的、宏观上的掌控。如此一来,到了上课时分,同学们就会做到有目标性地听课,有目的地听教师关于每一个知识点的讲解,集中主要精力攻克新课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如此看来,学习新课前务必做好课前的预习工作。那么,如何做好预习呢?
首先,在进行预习时,学生应认真、仔细地阅读新课文中的学习内容,对照关于知识点(或历史的一些术语的解释;或知识点的简介等等)注释,参考课后练习题。如此,可以精准地学习一些知识点。
其次,预习时,可以联系相关历史或者其它文史类知识,了解所要学习的知识的主要内容及重点难点。
再次,笔记,是学习的一个很好的学习习惯。课前的预习,做好笔记,也是完成预习的重要条件。在预习的过程中,我们不妨把那些我们认为的疑难问题,一字不落地用笔写在书上的空白部位或笔记本里,为正式地上课作好充分地准备。
最后,课前预习的过程中,我们如果发现有与新知识相关而又未能牢固掌握的旧知识时,应先回头来重温旧课,并弄懂旧知识。
当然,要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并非一朝一夕的努力就能做到的。作为高中阶段的学生,我们必须知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个道理。因此,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我们的学子,必须坚持每天预习,否则,失败可能就会在你不经意的时候来到你我的身边。
2、上课时认真听讲,是学习历史的重中之重,关键处的关键。
在这个环节,学生在上课之前,必须准备好上课时所需要的课本、笔记本、作业本、工具书及学习用具等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上课时的认真听讲。否则,课堂上的乱象就会丛生,或借书、或借笔记本、或借笔、或龙门阵四起。如此这般,这课,会有着怎样的效果,我们不得而知。所以,上课的时候,要准备好我们所需要准备的用具。
听课时,我们要专心听老师对于各个知识点的讲解和同学们关于一些问题的发言,要积极思考我们在课堂上遇到的每一个问题,并积极地回答问题和讨论问题。不要羞涩于自己的意见,自己有想法,要敢于发表,做到敢想敢讲。
再有,随堂笔记。在做这一项工作的时候,注重学习要点的记录,务必做到准确性、完整性。更为关键的是,学生应当把课前预习的学习心得与教师对新教材的讲解加以对照比较,强化知识的记忆与理解。若有错误或者不对的地方,需纠正自己之前的认识,不断加强、提高我们的自学能力。如果对学习的一些知识或者难题有疑问,可以及时在课上向老师提出,也可以在课后与老师或者同学们探讨。这样一来,可以解决一些我们个人苦思冥想也想不出来的问题,甚至强化对于知识的理解。
3、课后复习,是检验巩固已学知识的重要方法。
一节课上完后,同学们要进行及时的复习。复习的方法多种多样,不能一概而论。但为了同学们搞好复习,在这里,笔者姑且将复习的种类分为以下三种:一天一复习、阶段性复习和年度总复习。在我看来,复习的阶段不同,其目的与要求也会有所不同。并且,在不一样的阶段,效果也不尽相同。
一天一复习,其主要目的是巩固上课时所学到的新知识,因此,在这个阶段,我们的学生必须做到及时整理、修改、补充课堂笔记,深化和巩固对新知识的理解、记忆,做到知识不留盲点、不留死角。
阶段性复习的目的主要是使已学到的知识更加的条理化、系统化、模块化。在这一阶段,主要是以周、月、季等为单位,对每一单元、每一章节知识的强化理解,复习时需做到知识类比、归类,把握重点与难点,新学知识和已学知识的联系,做到融会贯通。在阶段性复习时,特别要注意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养成,一方面,强化的已学知识的记忆;另一方面,深化对已学知识的理解。
年度总复习的目的是对一个学年度所学的知识全面进行复习巩固,所以,在进行年度总复习时,我们的学生,需要对照教材的要求,根据已制定的作息时间安排表,安排好复习的时间。并且,要制定好符合实际情况并且可以进行实际操作的复习规划,对已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梳理,查遗补漏,解决学习中遇到的疑难杂症,以期实现对知识的全面掌握。
二、历史学习,要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走访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同学之所以对学习历史这么学科表示头疼,究其原因,只因为历史学科的学习需要繁琐的记忆与背诵。毋庸置疑,历史学科的学习,确实需要那些繁琐的记忆。不为别的,对于历史学科的学习和研究而言,记忆的东西越多,就越富有创造力。“人如果没有记忆力,就无法联想和发明创造。”这是近代以来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的话。其间,彰显出来的,是记忆的真谛,也充分表明了记忆与背诵的功力在历史这一门学科学习中的重要性。
对于高中历史学习而言,笔者认为,有效的学习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材料学习法。指的是在学习历史学科的过程中,学生应充分应用各种方法,积累大量的历史材料(或图文,或文物等等皆可),并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在这一学习方法中,搜集、整理、归纳、质疑、比较和识记等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如此一来,学生可以更深刻、准确地体验、感知、理解和阐释历史,并培养我们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爱历史这么学科。
2、观察学习法。顾名思义,学生运用自己的观察能力从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观察能力是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基础,也是思维和创造能力发展的基础。其主要内容,是对历史发展过程中先民留下来的实物、历史图画和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处的环境等的观察。高中学生在学习中,可通过观察实物,包括原始性实物、再造性实物,如文物、遗址等,并联系学生以往所学习过的历史知识,以期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从而为学生思维力和想象力以及创造力的发展做铺垫。
3、思辨学习法。历史,作为一门学科,其学习的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与具备相应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根据史料,独立思考,释读历史,解读历史,认知历史。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的学生能运用思辨学习的方法来提高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其中,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况等形式,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从而解读历史、释读历史、认知历史,甚至解读身边所发生的人和事,并形成自己独到的思辨能力、判断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实践学习法。即指让我们的中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情景模拟和解释现实问题等途径来学习历史的方法。运用这种学习方法的关键是事先要有充分的计划和准备。只有做好充分准备,这种学习方法才会获得理想的效果。在这一环节,调查、访问等等,可以
是学校组织,也可以学生自行安排,总之,达到效果即可。
总而言之,历史学习的方法多种多样,不可同一而论。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有着不同的学习方法。因为,无论任何一种方法,只有用到了对的人身上,才会有明显的效果。以上论断,仅供参考。同学们只有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历史的法宝,才是好方法。
参考文献:
1.赵秀玲主编,《历史教育学》,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11月。2.谢长法主编,《中国中学教育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年4月。3.郑流爱著,《平生怀抱在新民——梁启超的历史教育思想与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12月。
4.李稚勇,周仕德,陈新民著,《中外历史教育比较研究》,长春出版社2012年1月。5.王雄著,《中学历史教育心理学》,长春出版社2012年6月。6.冯新虹著,《历史教育的魅力》,西安出版社2012年6月。
7.孙昂著,《零距离看美国中学教育——从纽约中考到中国学生读美国高中》,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2年7月。
8.施良方主编,《中国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年11月。
(作者简介:汪世勇,贵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历史教师,中学二级教师职称。)(来源:《中国教育科学》2015年3期)
第二篇:新课程下如何上好一堂历史课
新课程下如何上好一堂历史课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历史就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只要把知识点记牢了,就能得高分。然而这种陈腐的观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已经行不通了,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初中历史考试越来越灵活,对老师和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 “教师上边讲,学生下边记”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教育的需求了。因此,在《新课标》下如何上好一堂历史课,如何让学生掌握历史史实并能学以致用,对于初中历史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笔者就新课程下如何上好一堂历史课,作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转变教师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课堂中,通常是“老师讲,学生学”,整个课堂老师是主体,学生只是在被动地接受。而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互教互学、主动开发、共同提高的双向交往互动的创造性过程。因此要上好一堂历史课首先从转变自身的角色开始,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从课堂的主导者变为引导者,在历史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来,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历史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情趣和智慧。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讨论、观察时,认真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如何指导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同时,教师还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 的安全,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使学生真正“动”起来。
二、注重新课导入的艺术性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能否都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如果教师一上课就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甚至成为催眠曲,因此必须讲究开头艺术。要尽可能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把学生吸引住。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必须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开讲导语,用别出心裁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针对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教师收集、编写有针对性的故事、典故、寓言等。用耐人寻味的故事导入新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拓展思维,丰富联想,开启心智,而且还可以使学生领悟到人身哲理。如我在讲“商鞅变法”一课时,用了“徙木立信”故事导入。故事是: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实行变法,商鞅起草了一个改革的法令,但怕老百姓不信任他,不按照新法令去做。就先叫人在都城的南门竖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下令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就赏十两黄金。”不一会,南门口围了一大堆人,大家议论纷纷。有的说:“这根木头谁都拿得动,哪儿用得着十两黄金?”还有人说:“这大概是左庶长有心开玩笑吧。”大伙儿你瞧我,我瞧你,就是没有一个敢上去扛木头的。商鞅知道老百姓还不相信他下的命令,就把赏金提高到五十两。没有想到赏金越高,看热
闹的人越觉得不近情理,仍旧没人敢去扛。正在大伙儿议论纷纷的时候,人群中有一个人跑出来,说:“我来试试。”他说着,真的把木头扛到了北们。商鞅立即派人传出话来,赏给扛木头的人五十两黄澄澄的金子,一分也没少。这件事立即传了开去,一下子轰动了秦国。老百姓说:“左庶长的命令不含糊。”通过故事,同学们明白了诚信的道理,急切地想知道商鞅的新法令的内容,由此进入新课的学习。
此外还可借助典故,学生学过的诗词,熟悉的歌谣、歌曲等导入新课。只要经过教师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就一定能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为教学开一个好头。
三、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今天的课堂教学手段已经不再是一本书,一支粉笔,许多学校已实现了电教化教学。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高科技设施,采取先进的教学手段。如在《秦朝统一》一课中,我就采用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将教学重点和难点用ppt展示出来,让学生明确本课学习的目标,同时用视频资料和图片来帮助学生掌握重点化解难点。
以视频资料作为新课导入是一个很好的手段,不仅直观、生动形象,更重要的是能刺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为后面的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在《秦朝统一》一课中,我选取的是电影《英雄》的片段,视频资料生动地再现了秦始皇一统天下的霸气和秦国军队的威风场面,接着提问“战国七雄中,为何秦国最强?”让学生自由发言。通过刚才气氛的渲染,学生情绪活跃,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之中.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中,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
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情,也为后面的知识难点作了铺垫。但是在选取视频资料时应注意,首先要与本课教学内容相关,所选取的视频应为后面的教学服务,真正起到导入的作用。其次,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不然学生看完后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就没有达到教学的目的。最后,选取的视频资料不宜过长,不然会起到喧宾夺主的效果,学生完全沉浸在视频中,不利于后面教学的开展。
图片和漫画故事帮助学生化解难点。货币、度量衡和文字的统一是《秦朝统一》这课重点也是难点,对于秦始皇为什么要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以及统一的好处,学生很难理解。为帮助学生理解,本课首先让学生阅读漫画故事《孔虚经商》让学生了解货币、度量衡和文字的不统一给漫画中的人物带来的麻烦,然后引入本课内容。接着用图片展示秦朝的货币、度量衡和文字,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在没有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时,我们应充分利用手中已有的教学资源,去挖掘它所蕴含的价值。现在我以“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这一课为例,进行了以下尝试:
首先注重课本中图片和照片的使用。学生自学本课第一部分:河姆渡人的生产生活情况,然后让学生结合课本所给图片思考:出土的骨耜、碳化稻谷、猪纹陶盆分别能说明什么问题?学生通过观察猪纹陶盆图片得出以下结论:河姆渡人会制造黑陶;开始养猪;家猪由野猪驯化而来,有了装饰的情趣。从碳化稻谷图片得出:河姆渡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稻谷;碳化说明河姆渡人已经掌握了用火技术。骨耜的用途学生估计能答出的较少,这就给学生留下了疑问,激起他们继续
探究的欲望。
其次,让学生“动”起来,手脑并用。在本课中让学生根据想象画出河姆渡人干栏式房屋的简图并说明这样设计房屋的好处。一名学生在黑板上画出了简图并作了以下的解释:这种房屋和当地气候湿热的环境相适应,稳定牢固、通风、防湿性好。通过让学生绘制干栏式房屋图,不仅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也有利于充分调动想象力思维力和动手能力。
再次,充分利用与历史相关的生活实物。在讲半坡人时,我找了几株狗尾巴草,首先让学生认识我手中的实物,接着,让学生将其与我们食用的小米联系在一起,起初多数学生感到诧异,但是知识面广的学生知道谷子由狗尾草驯化而来,接着我再将学生引入教学内容。从狗尾巴草到认识粟,从生活中的直观实物过渡到学生不熟悉的课本内容,可以引发及浓厚的兴趣。
四、教学方法的转变
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学”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下的教学。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历史教学中应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分组讨论法和情景教学法等。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情境,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其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在《秦的统一》一课中,为化解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这一难点,就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师生共同融入情景模拟当中,首先让学生充当“臣子”,给“秦王”嬴政取合适称号,由于气氛的渲染,学生反应积极,“天皇”、“帝皇”、“天子”“天地皇”“大王”都是学生积极思考的成果,学生在给出称号后还作了简短的解释,既合理又有趣。接着以给秦始皇寻找帮手的契机下,通过举行“中央官员招聘会”,让学生积极竞选。竞选是初中学生喜爱的形式,可以将历史形象化、具体化,且对其人格成长有益。学生根据各自的喜好和才能积极竞选,表现非常活跃。有的竞选太尉“我喜欢军事,我懂一些兵法,我能够带兵打仗,使我们国家更强大”有的竞选丞相“我很聪明,他们都说我赛过诸葛亮,有我在,能为陛下分忧解愁,出谋献策”还有的竞选御史大夫“我很正直,为人刚正不阿,能够帮您出奸邪,去腐败”。这一环节的设置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锻炼了学生的想象思维,同时将整堂课的气氛推向了高潮,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当中化解了“中央集权制度”这一难点。
辩论法的应用。在讲述《法国大革命》中的拿破仑帝国时,学生对拿破仑是英雄还是战争狂人争论不休,我随机改变教学思路让学生课堂即兴辩论:“我看拿破仑”,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纷纷参与,一个个都成了小辩手,成为课堂的主人。此次辩论学生不仅得出了自己心中的满意答案,知道了评论历史人物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为以后的历史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教学内容与现实社会相结合
“以史为鉴”,将本课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相结合,教会学生“以古论今”的方法和观念。
如在《秦的统一》一课中,将秦朝的“统一”与我国现实国情相联系,讨论“台湾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是我国的综合国力和民族凝聚力不强,接着向学生灌输“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台湾必将回归祖国”的理念。以此来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在秦朝统一货币和文字的这一环节,则选取两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来引入,即“假如你想出国旅游,去哪个洲最方便?”和“为什么国家提倡人人都要说普通话?”这两个问题,学生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很快做出正确回答,并能够将其同本课内容联系起来,明白货币和文字的统一有利于人民的交流从而引入本课内容。通过这一环节的设置将僵硬的课本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使知识更加灵活、生动。
把新闻时事和历史联系起来,不仅可以让学生时刻关注发生在身边的事,还能让历史教学真正达到“读史使人明智”的目的。在讲《唐朝的民族关系》一课中,提到唐朝和吐蕃的关系时,可以将2008年发生在西藏拉萨的“打砸抢”新闻事件引入,列举新闻中的相关报道,将新闻事件与历史史实相结合,让学生明白,西藏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藏独分子的分裂行为是可耻的,是不得人心的,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主动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与任何分裂分子作斗争。
六、让学生“读史使人明智”
新课程下历史教学,重要的不在于学生掌握多少历史史实,而在于学生通过学习历史,有多少收获,获得了怎样的启发。在历史新课教学中,我设计使用“读史使人明智”教学环节,取代常规教学中的“课堂小结”或“知识归纳”环节。一般都设计这样一个问题“通过本课学习,谈谈你的收获、感想和启示。”学生的热烈讨论加上教师的肯定鼓励和适时点拨一个启发式、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局面就形成了。
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第2课 “贞观之治” 后,很多学生谈感想和启示时谈到“国家要重视人才,重视发展生产;政府要厉行节俭,反对贪污腐败”,更有学生谈到“政府要关心人民的生活,特别要减轻农民的负担”。学习“灿烂的宋元文化”时,学生都充满了高度的民族自豪感,有的学生谈到“要努力学习,立志成才,将来为国家发展作贡献”;有的学生谈到“向毕升和司马光学习,学习他们那种勤奋刻苦、勇于探索的精神”。学习“明清经济发展与‘闭关锁国’”后,不用老师点拨指导,不少学生就能谈出“闭关锁国会使国家落后,应坚持对外开放,要注意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
“读史使人明智”教学环节的设计和使用,主要在于为学生搭建一座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桥梁,真正展现历史作为一门科学的生命力,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总之,在历史新课程标准下,老师只有转变观念,采取多种多样且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同时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更重要的是将课
本知识与我们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将书本知识变“活”,才能在实际的教学中得以落实并达到预期的目标,才能把一堂历史课上好。
第三篇: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课教学设计探讨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课教学设计探讨
新课程实施后,课堂教学逐渐冲破了传统的束缚,变得生动活泼。但是,一系列的问题也随之而来:教师滥用信息技术,内容繁杂毫无选择,教学重点内容不清晰,效果不如常规课;为了增加课堂教学效果,课课都要组织学生活动,既耽误时间又影响效果;讨论基于形式,老师提供的题目过大,学生只是应付老师,个别学生浑水摸鱼,没有实际效果等等。究其主要原因就是教师教学设计中生搬硬套“新理念”,教学设计不恰当。要实现政治课新课程的有效教学,教师应该坚持把握知识的科学性,同时按照教学规律为学生的学习搭建切合学生实际的而且可以实现的教学设计。那么,如何进行高中政治课教学设计呢?笔者认为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教学目标设计上:严格依据普通高中《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情况,全面整合和落实“三维目标”
《政治课程标准》反映了国家意志,体现了国家对高中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政治学习的基本要求,是高中教学政治活动的依据。教师只有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才能了解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以及课程的内容标准、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等。新课程目标是指本课程要达到的结果,是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同时决定了课程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定位,是新课程理念方面创新的主要标志之一。《政治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必须牢牢把握《政治课程标准》,唯有如此,新课程目标才能真正实现。教师在具体制定三维目标时,这三维目标可以分别制定,但在具体运用实现过程中却是互相交融渗透、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当然,三维目标在具体课中分布和地位也是不同的,有的课教育性比较强,有的课知识性强些,但不管什么课,教师教学设计时对“能力”方面一定要切实关注和重视,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则尽可能挖掘和升华。
二、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完整、准确地优化教学内容,通过问题化设计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内容设计包括教学内容的选择、组织、呈现办式,重难点的确定及处理,课内外练习材料的选择等。1.教学内容的选择
(1)要根据教学对象选择教学内容,对教材内容可着重选取达成目标的重点内容和学习上的难点内容,以便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不选取与达成教学目标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内容,尽量减少和消除教学的随意性;不选取或适当处理与目标有关而又为大多数学生所熟知的内容,避免浪费教学时间。要选取学生背景知识中已遗忘或混淆不清的知识内容,使学生在新知识学习过程中能顺利实现知识的消化。
(2)要注意选择“策略性知识”,即关于如何学习的知识、探究性的知识,以便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而且会学。
(3)所选取的教学内容应体现科学性、基础性、发展性、可接受性、时代性、多功能性。2.教学内容的组织、呈现方式
所组织的内容要真正体现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要求,要尽量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及学生生活所面临的各种现象和实际问题,要充分发挥高中思想品德课程的价值导向作用。新课程提倡课程开发的主动性和开放性,为政治教师实施新课程、组织教学内容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作为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实施者,要积极主动按照课程标准去组织教学内容,选择适合学生学习需求和适合教师开展创造性教学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要符合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认知规律,要按学生的认知次序安排教学内容。如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由一般到特殊,或由特殊到一般的次序来组织安排教学内容。或按生活逻辑组织安排教学内容,这也是教材内容组织呈现的方式。3.重难点突破
笔者认为要在对教学内容完整准确理清、把握的基础上,把重难点设计成一个个可以解决的问题,使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化,即通过问题来解决重点和难点。当然,在设计教学问题时,一定注意科学性、挑战性、开放性、思考性、层次性、引导性。
三、在教学形式设计上: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师教学方式科学化、合理化、多样化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人。因此,我们的中心是如何处理学校中最基本的关系——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教师必须改变原有的过于单
一、被动的教学方式,建立和形成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把接受式学习与研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密切地结合起来,以促进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的完善发展。因此,在教学形式设计时,一方面必须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另一方面必须让教师科学化、合理化、多样化地选择教学方式,因地制宜教学。在教学形式设计时,无论学生采取什么学习方式,无论教师采用何种教学方式,都必须做一项基础性工作,那就是进行“学情分析”。科学、客观的学情分析是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依据,是突出学生主体教学的前提。如笔者在准备必修I“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设计时,是这样分析学情的:“本课主要学习消费观,消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因此,本课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为学生所熟知,但熟知不一定真知。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既可以使学生充分利用自己在生活中获得的消费体验和消费常识,作为学习资源参与问题讨论,又可以充分表达不同消费观念对同一消费现象的认识,形成不同观点之间的碰撞。力求做到在案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比较鉴别中辨认观点,在价值冲突的辨析中澄清观点,在自主探究中提炼观点,教会学生进行消费观的合理选择,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在此学情分析基础之上,在教学设计时才能因人而异、有的放矢。
笔者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时,大都采取这样的学习(教学)流程:即“提出问题(主题分析)——在课本或新情境中发现——拓展研究”。教师要积极创设情境,调动同学们的生活经验,激发同学们的创造热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实践与探索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教师在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时,不应眼光只盯住探究题本身,更重要的是应该侧重设计如何以方向引导、学法指导、动态地把握探究过程以便发现和解决新问题等等。在教学设计探究问题时,要注意防止下列不良倾向:什么都搞“探究”,否定接受式和观察、模仿学习;不顾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储备,也没有具体目标;彻底放开,让学生凭空想象,无据辩论等等。同时,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必须选择科学化、合理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一般地说常规的教学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讲授法、情景复现教学模式法、问题探究法等等。各种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不是排斥的,而是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巴班斯基认为:“有关最优化地综合运用各种方法的概念永远是具体的(不是包罗万象的),那些对于一些条件来说是很成功的、有效的方法,对另一些条件、另一些专题、另一种学习形式来说就可能是不适应的。”因此,在教学形式设计时,教师必须充分考虑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以及教师自身素质等综合因素,实事求是、科学地取舍各种教学方法,而不能一味地追求“标新立异”,因为“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四、在教学总结上:理性思考,善于反思
教学反思,就是指教师对自己已完成的教学实践活动有目的地进行审视,做出理性思考,并用以指导日后的教学。教学反思之所以必要,是因为任何教学设计,都有“纸上谈兵”、“理论脱离实际”之嫌。教学设计和“原生态课堂”往往是不能完全统一、甚至是大相径庭的。因为课堂是动态的,“每一堂课都是一条不同的河”。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后从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教学行为、学习有效性等方面,全面地总结和反思教与学的得与失。因此可以说,在新课程改革的潮流中,没有反思的教学设计是不完整、不科学、不合理的设计,从此层意义上讲,反思教学也是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以重视。例如,走出课堂进行实地调查,训练学生的搜集信息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同时让学生贴近社会和生活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因此,新课程也鼓励教师倡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式的学习。但足考察主题是否合适社会实践式的学习,一要看是否具备一些必要条件(如大量的时间、学生兴趣能力等);二要看主题是否有价值。在新谍程教学实践中,一定要深入学习,领会精髓,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反思才能不断地成长。
综上所述,新课程背景下政治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应当是将主要精力放在明确教学目标、理清教学内容、规划教学流程、创设问题情境、反思教学得失上,以促进学生心智的全面发展。另外,教师对新课程教学中情境式习题的编制和练习、学生学习过程和效果的全面测评等等也要高度重视。不积跬步,无以致干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新课程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过程,没有一种立竿见影的灵丹妙药。只要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中,“不畏浮云遮望眼”,锲而不舍,不断地自觉学习、总结、反思、去伪存真,在创新中与时俱进,小断向益友型、学习型、研究型、反思型教师目标努力奋进,那么新课程必然会结出丰硕成果。
吕培芬
第四篇: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构建高中课堂浅议
论文编号:
论文大赛参赛作品
科研论文
论文题目:作者姓名:
所属学科:
所属单位: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构建高中历史新课程课堂浅议熊建新高中历史长沙明德中学1597428760
4构建高中历史新课程课堂浅议
【摘要】建国以来,我国已经进行了八次基础教育的改革,而第八次也就是我们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是一次全方位的改革,旨在实现由以知识教育为主向知识教育与文化教育相结合,以文化教育为主的教育模式的转变。在此背景下,我校为了深化教育改革,提出了“三生”课堂的教学改革。为了响应学校的号召,我们历史组对如何构建“三生”历史课堂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思考。
关键词:新课程“三生课堂”历史课堂
什么是“三生”课堂呢?简而言之,“三生”课堂即指“生命化、生态化、生存化”教学模式,其实质就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但“三生”课堂又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教育思想,它是具有基于学生、成就学生的特征。“三生”课堂教学不止是对学生进行行为的训练,而是充分体现人的自主,尊重学生独特个性的教学方式。在这样的理念引导下,我对于历史学科的“三生”课堂教学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思考。
尊重个性,把课堂演绎成一个师生共同成长的舞台。
在人们的习惯里,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往往把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作为衡量老师对新课程理念把握和理解程度的标准。诚然,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肯定要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但是历史“三生”课堂模式下,我们也要体现不同教师的个性,历史学科的特点,不同课型的要求,而不是一个模式下教师个性尽失,所有老师一个套路,结果使“三生”课堂陷入样板化课堂中。比如:有激情且口才出众的老师,上课时可根据课型多以生动的语言、激扬的情绪带动学生;沉默内向且思维缜密的老师,上课时可根据需要多让学生思考的空间,然后老师稍作串讲、提升„„总之,不管何种方式,根据自己的个性,能让学生喜欢历史,提升学生的文科素养和历史思维就符合“三生”课堂的理念。
创设情境,激活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思维。
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历史课堂中除了一些历史人物、历史年代等历史知识需要机械记忆外,学生更需要的是了解与认识更多的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以及在此基础上对历史事件的意义、历史发展规律的探究。而在新课程改革后的历史课本删繁就简,只提供了框架式的模块知识,如果教师只是局限于课本知识,那么学生所得的知识极其有限,历史课堂也就变得索然寡味,《历史课标》所提及的各种目标只是空中楼阁。所以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历
史资料,或者老师布置学生去搜集与课堂相关的历史资料。
如我在讲必修三第八单元《文学繁荣》一课中,从“你读过哪些世界名著?对哪本名著印象深刻?为什么?”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为了让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背景和特点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我为学生提供了具有代表性的《巴黎圣母院》《欧也妮葛朗台》《等待戈多》等作品图片或文字资料,通过呈现、朗诵、感受和老师讲解的方式,创设情趣盎然、气氛活跃的历史情境,使文学人物变得有血有肉、生动丰满,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也受到了一次文学的熏陶。事实证明,这样的历史才是真实的、生动的、学生易于接受的和学生喜欢的历史课堂,也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才会有兴趣对历史展开进一步的学习和探究。只有这样,才真正的尊重了学生的生命,还课堂以原生态。
穿针引线,提升课堂质量和教学深度。
现在,我们仍然有部分老师把“三生”课堂教学简单固化为一种模式:学生自学就是让学生自己学,教师没有应有的点拨;学生讨论就是让学生自由的讨论,教师没有恰当的总结和提升;学生探究就只局限于学生自己的探究认识,教师没有及时给予适当的引申拓展。这样的模式只是形似“三生”课堂,没有“三生”课堂的内涵和神韵。因为对历史考试制度的改革,使得大多数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少而浅,缺乏深层的了解和横向的联系,所以在历史教学中,教师的适时点拨、合理引导、适度提升,领悟“三生”课堂的真正内涵,使学生在课堂上受到一次“生命或生存化”教育,同时也有益于学生历史思维的培养。
我在讲必修三第三单元《辉煌灿烂的文学》时,我以表格的形式,让学生自学,根据课本了解并分析不同时期我国的文学成就、产生原因等,之后,我在让学生分组讲述时,学生讲的是头头是道,如果这堂课就此结束的话,那学生收获了一些零散的知识点,对于学生的成长和思维的培养益处不大。而我在此基础上,我对每组学生的讲述做了一个简评,对每个时期的文学也做了一些必要的补充,并提出了两个问题让学生合作探究,得出结论。“我国文学发展的趋势如何?透过中国古代文化特色与社会存在的关系,概括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这样,不仅让学生对我国古代辉煌灿烂的文学有了一个整体认识,而且还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层次,活跃了课堂气氛。
所以,历史自学课不是学生简单的对历史知识的罗列,而是通过老师的串讲加强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也不是让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知停留在浅层次认识中,而是通过老师的总结引导学生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带着学生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拓展课堂内容。
自主思考、自然生成,展现原生态课堂的精彩。
在很多的课例中,很多老师都会注重自主探究的教学环节,但是又往往让学生完全按照老师预设的知识格局提出问题,使整个课堂都处在教师的预设之中。其实,卢梭说过:“教育必须顺着自然——也就是顺其天性而为,否则必然产生本性断伤的结果。”中国著名数学家杨乐也提到:“国内的教育,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的期望太高、太急、太迫切,成才是一个很长的过程,是一个比较自然的过程。”实际上,如果允许学生发挥的话,学生的问题会大大超出教师的预设,所以教师必须解决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而且又不偏离课堂主线,这就要求教师有足够的知识储备,灵活驾驭课堂的能力,抓住学生提问的闪光点,促成课堂的精彩生成。比如我讲到《战争与和平》中二战的希特勒时,有学生讲到:希特勒很了不起,他白手起家,登上权力的顶峰,可见其才能非凡;且在他的领导下,德意志民族迅速强大起来,他发动战争也是为了民族利益而战,应该得到历史的肯定。对此,我没有立即加以评论,而是要求同学课后去查阅资料:法西斯分子的暴行;二战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奥斯维辛集中营;恐怖主义等。第二次上课时,我再要学生谈自己查资料后的感受,学生普遍认识到:生命的脆弱,应该好好珍惜;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但不能损人利己;希特勒为首的法西斯分子和当今的恐怖主义一样,是对人类文明的挑衅和毁灭„„通过学生的思考,学生的思想无疑得到了一次洗礼,其人生价值观自然得到了升华!
这样的课堂,没有盆景工艺式的缠扎,没有驯技强化般的鞭打,以创新的教学方式点到为止,不偏离主线,做到收放自如,造就学生张扬的个性——这才是真正的“三生”课堂,没有固定的模式,却在原生态的状态下多了一些精彩。
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受历史的现实魅力。
曾经有一位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在编制《青少年中国历史知识现状》专项调查中指出“历史本来是很生动的,但是我们现在的教学和考试却把历史变成了死记硬背,使许多孩子从小对历史产生了抵触情绪”;是“某种程度上的应试教育把‘活’的历史教‘死’了”。那么究竟如何才能真正使历史 “死”而复“活”呢?这就必须创设生活化的历史课堂,让学生感受到课堂教学中包含了课堂生活,从而对历史课堂产生一种亲近感。
原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曾强调:“生活既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又是课堂教学的归宿””;课堂教学的根基在于社会生活,必须扎根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课堂教学成为与外部世界隔绝的封闭的“象牙塔”。而新课程为教师创设了一个平台,新课程体系摈弃了传统的课程视野,建构基于生活世界的教育学,提出教育就是对生活的对话、体验、理解。
如何才能使历史走向“生活化”?美国著名的教育家约翰•杜威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扼杀历史的活力的隔离现象,就是把历史与当前社会生活的各种方
式和事务分离开来。”很明显,他在这里强调的就是历史教学必须要和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相结合,进行生活化拓展。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零距离接触历史,并能很好的实现对课堂历史教学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社会生活意识。
如胡老师在讲授《罗斯福新政》推行“以工代赈”的措施时,他说:面对“当时主张用直接发放救济款的方式进行救济,认为用投资工程的方式进行救济国家投入太多,会加重经济危机”的说法,罗斯福说了这样一段话:“政府为兴建公共工程而付出的工资花在全国的商店里,经过商店又到批发商那里,通过批发商付给工厂,通过工厂付给劳动者工资,通过他们又花在商店里。商业活动的轮子又运转起来,火车又上了轨道”。再联系到2008年为了克服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我们政府投资4万亿,扩大内需(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工程、长沙旧城区的改造和扩建、地铁工程的建设等等)来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
教学内容的生活化,让历史课堂不再枯燥,使学生真正觉得历史不再是一门死记硬背的没有用的学科,从而增加对历史课堂的兴趣,他们才会热情的参与到历史课堂的学习中来,达到“以史为鉴”的目的。
总之,“三生”课堂,是为师生发展而教,为师生发展而学,以创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养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习惯,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从历史课堂中领悟到真实深刻的人生,只有从历史搜寻中引发自己的泪水和笑声,只有通过历史教学拨动学生的心弦演奏多彩的生命时,学生才会真正热爱历史老师和历史课堂,才会真正热爱历史和生命。
【参考书目】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第5期
《初中新课程教学法》北京:开明出版社 2003
《新世纪教育启示录》 天津教育出版社2000
《新课程的理念和创新》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第五篇: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摘要:高中政治课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现在高中政治教学因为脱离了学生生活世界导致了教学效果低下甚至无效,教学目的难以实现,课程价值更难以凸显。本文着重从确立生活化的教学目标、精选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氛围五个方面提出了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 生活化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界定教学目标,在课程目标的具体内容上更加贴近生活,“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时刻关注学生的生活需求。这就需要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打通教学活动与学生现实生活世界之间的界限,将书本知识、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实施“生活化教学”,使学生在生活化的体验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从而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那么如何才能做到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呢?本文将从五个方面来谈谈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一、确立生活化的教学目标
长期以来,我国思想政治课在教学目标的确立上存在些许弊端。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往往强调认知性目标,知识成为教学关注的中心,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重视不够,学生难以得到全面发展。要适应教学生活化的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必须生活化:第一,社会需要与学生自身发展需要并重。思想政治课也是促进学生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课程,教学目标的确立也必须考虑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如果仅根据社会需要确立的教学目标,而不符合学生的实际,不能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不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追求,就可能最终落空。第二,理想与现实结合。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教学目标既要现实化,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受到目标的可实现性;又要避免平庸化,体现目标的理想性、先进性,能够引导学生追求更高的价值目标。第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目标有机统一。在知识与技能方面,淡化学科知识体系,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向学生传授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运用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过程与方法方面,思想政治课通过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比较、调查、探究等,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获取新的生活经验,体验知识形成过程,把握获取知识的方法,为学会学习、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坚持以人为本,鼓励学生充分张扬个性,积极进行自主探究,获得情感体验,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生活,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关系,养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勇于奉献的精神。
二、精选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上,过去长期存在“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问题。因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指出,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首先,基本内容符合学生生活需要,惠及学生终身发展。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多方面,其中每一方面都有严密的逻辑体系和丰富的知识内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必须坚持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处理好学科理论逻辑与学生生活逻辑的关系。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淡化学科体系,注重教材基本内容的教学,充盈学生生活经历,丰富学生情感体验,使学生真正懂得如何进行生活、体验生活、丰富生活、美化生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教学内容反映形势发展,体现时代特点。思想政治课有很强的时代性,思想政治教材往往滞后于时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充实和改造。要把来自于社会生活中的新理论、新方法、新问题及时地纳入思想政治课教学之中,让现实生活成为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重要源泉。第三,典型事例贴近学生和社会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思想政治教材中列举了一些事例,但这些事例往往过于理想化、成人化,多以伟人、英雄、模范等杰出人物为典型,不仅时效性比较差,学生缺乏新鲜感,也往往远离学生的现实生活,难以产生共鸣。因此,要整理、筛选来自现实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的典型事例,作为教材的补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他们的思考,增强吸引力。第四,问题讨论关注“热点”和“焦点”,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中学生关心社会,思索人生,对现实生活中的热点有着一定的探究欲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教学,引导学生认真分析、努力思考、热烈讨论。这样既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又引发学生思想共鸣和师生“思维共振”,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和热情。
三、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生活化教学实际上就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境化教学。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生活化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去感受、体验,寓教于乐,寓理其中。创设生活情境的典型途径有以下几种:第一,用语言描绘情境。即教师或教师引导学生用生动形象、富于情趣的语言,叙述生活中的事情,描述生活的场景,勾画生活中的人物等。第二,用教具展现情境。即用一定的实物、图画、表格等展现现实生活的画面,使学生亲眼目睹“真实”的生活情境。第三,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再现情境。即用音乐、电影、电视等艺术手段,把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事件、场景再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第四,用活动表现情境。即教师结合教材内容,设计某种典型的生活情景或截取某个生活片断,组织一定的模拟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进人一定的生活情境,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第五,以幽默夸张情境。幽默具有形象、生动、夸张等特点,蕴涵着深刻的哲理,极富趣味性,借助幽默可以夸张地展现生活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联想。
四、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
长期以来,受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方式的影响,教师关注的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多少和接受的程度,学生缺少真实的体验,所掌握的也不过就是空洞的理论。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要求强化学生自主探索和积极参与,关注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使教学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真正落到实处。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也多种多样,其中以下几种值得研究和借鉴:第一,体验式。就是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或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亲身在生活情境中进行感受和体验,获取生活经验的教学方式。第二,探究式。即在教学过程中,围绕一定的问题或课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究,体会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并最终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第三,谈话式。即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社会生活实际,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开放性的教学话题,师生共同分析、共同探讨的教学方式。第四,活动式。例如:参观访问、社会调查、主题班会、社会公益活动、办剪报、组织竞赛等。
五、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氛围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现代教学的主流。教学生活化就是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学生人格,理解学生需要,相信学生潜能,爱护学生身心,关注学生发展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使课堂气氛民主化,师生关系朋友化,使教学在民主、融洽、和谐的氛围中进行。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氛围应该做到:首先,要摆正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位置。教学中教师必须是引导者;学生必须是主动探索者。其次,教师要充分尊重和高度信任学生。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以势压人、以压代教,必须循循善诱,因势利导,以平等的姿态、平易近人的风格来教育人、引导人、感染人。再次,师生要平等交流、共同研讨。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观点,与学生共同研讨问题、交换看法、沟通思想、培养感情;学生要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出发,尊重事实,服从真理,不唯师是从。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 2004 年 3 月 2 日
[2]胡田庚.关于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思考.高等函授学报,第20卷第6期,2007年6月
[3]周春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生活化研究.教学与管理,2010年7月20日 [4]林树文.试论高中政治教学的生活化.时代教育,2009年10月
[5]吴建.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刍议.中小学教学研究,第7期,2009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