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瓦房店市第十八初级中学
马永胜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教育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信息技术有快捷、方便、直观、形象的特点,在初中教学中起到了重要重要。
一、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初中阶段,学生对物理学科感到既陌生又好奇,激发他们对学习物理的兴趣就显得非常重要,利用信息技术展现一些生动、形象、直观的画面就可以使枯燥、抽象、呆板的物理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使学生观看到事实情景再现,通过视频、动画、声音和图片,让学生再次有重点地观察事实的发展变化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能力。
在上初二物理的《序论》时,将天宫一号发射、月球及火星探测的三维动画,变化多端的大自然,绚丽的激光、原子弹爆炸产生蘑菇云等一一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告诉学生,古代的“千里眼,顺风耳”、“嫦娥奔月”之类的神话,幻想随着科学的发展,已变成了现实,短短几十分钟,通过丰富多彩的画面,使学生如置身于变化无穷的美丽的大千世界中,生动而又自然地了解什么是物理学以及它研究的对象和方法,并同时大大激发了他们学习物理知识的浓厚兴趣。
在上《运动的描述》一节时,教师让学生观看这样一段视频“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高空飞行时,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他以为是一只小昆虫,敏捷地一把把它抓了过来”画外音:“飞行员抓到的是什么呢? 原来是一颗德国子弹”。学生感
觉非常诧异,在学生惊奇之余,教师提出:“这名法国飞行员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呢?”让学生眼观其形、耳闻其声,各种信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引起学生良好的情绪体验,非常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然后再用电影《闪闪红星》里竹排在江中漂流的优美情景,活跃课堂气氛,加深了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对知识的理解,这样就轻松的达到了教学目的——理解静止和运动的相对性。
二、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的教育模式,相对于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来说,那就是刀耕火种的时代;传统教学模式费时、费力,学生感觉知识抽象难懂,学习时枯燥乏味,对学习物理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传统教学模式,课堂容量小,课堂上教师讲的多,学生动手的时间少;利用信息技术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在上复习课时,由于需要把所学知识归纳、整理使之系统化,从而形成知识网络结构。往往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讲得多,学生思考得少;学生听得多,实际动手得少。为赶时间,老师讲得口干舌操,而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这种单调乏味的教学模式,课堂效率低。针对以上问题就可以发挥多媒休技术的优势,把大量的文字描述、资料、图片、试题等制作PPT,通过PPT的利用就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加课堂容量。
在上《力》一节时,为了说明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播放视频“足球运动员开角球,把球踢到球门前,队友冲上前去,用头将球顶向球门,被守门员鱼跃接住。”这一过程的视频片段,让学
生客观地分析在踢球、顶球和接球时,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什么变化,从而得到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生动形象的事例吸引了他们的目光,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大大地减少了教师的口头表述时间,留出了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动手练习。
在讲《重力》内容时,可以制作一组PPT,通过演示苹果从树上落下,河水从高处往低处流,人从地面上跳起来又落回地面等现象,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抓准时机,根据幻灯片现象提出问题:苹果为什么向下落,而不往天上飞?人为什么会落回地面?接下来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与重力有关的现象,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感知。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是什么东西把跳起来的人拽下来的呢?是什么力量使水从高处往低处流的呢?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获取知识。最后,依据幻灯片解释疑问:这些现象都和地球有关,是地球在吸引这些物体,从而引出重力的概念,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虽然只用了一组幻灯片,通过一连串问题的引导、点拨,把一个抽象的物理概念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训练,增大了信息量,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丰富多彩有趣生动的物理实验,让学生分析归纳物理概念及规律,但由于受到实验仪器本身的限制,一些实验的可视性差,现象不明显,效果不如人意。而通过信息技术模拟实验,就可提高物理实验的演示效果。
在物理教学中,磁现象中的磁感线,热现象中的液化和汽化现象
以及长度的测量等,都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增强可见度,来提高教学效果。如物理课中磁感线的教学,教师演示实验是在平面上进行的,要让学生在座位上看清楚是很困难的,所以教师要采取拿着实验让学生看或让学生到前面讲台上来看的方法,这样既麻烦又浪费时间。如果适时的用实物投影仪进行放大既方便又节省时间,效果又好。
在光学《凸透镜成像》的教学中,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由于这节内容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所以传统教学方法是先演示一个或两个点再让学生做实验,为了让学生能观察物距和像距以及像的大小的变化规律,学生先在光具座上做这几个点的实验,然后连续移动物体和光屏,使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移动的速度与物体移动的速度不是同步的,所以做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又由于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有的学生就完不成实验,影响了实验的目的和效果。因此,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适时进行“模拟”教学,效果及佳,就能在学生实验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解重点,顺利地突破难点,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在介绍电流的形成时,可制作电脑动画软件,提供图、文、声并茂的多重感官综合刺激,使抽象的理论得以鲜明的感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教学,能很好地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实现教和学的多元化,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尤其是在以学生的猜测、讨论、实验探究为主的物理实验中,它能将抽象化为直观,把模糊变为清晰,变静为动,化难为易。这不仅能增强学生对物理现象的感性
知识,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降低了物理学科的学习难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在物理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激发了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增强了课堂上学生的参与意识,在实验教学中,学生的实验理解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时信息技术也可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更合理地掌握和利用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课堂上接受和掌握更多的知识,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
但我们在使用信息技术时要注意,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立足点是“辅助”,而不是替代,不能完全摒弃传统教学模式,盲目运用信息技术,不能抛弃学生主体,运用信息技术变相“满堂灌”,过度追求信息技术的应用。
第二篇: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原则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原则
天津市津南区咸水沽一中 李志坚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其引入中学课堂教学已从理论走向实践。基础教育信息化面临着建设的“高投”与教学的“低效”问题,也可通过提高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效益和效率来解读。本文结合不同学科教学的特点,对课堂多媒体教学应用的不足作了客观阐述和说明,并分析论述了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适宜、适度和实效等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比较可行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原则 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
前言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Internet)等。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规模在中国的不断高速扩大,信息技术对现代人生活、工作的深刻改变,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入中学课堂教学已从理论走向实践,走向发展,对信息技术、多媒体手段的运用不仅成为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成为对学校、老师的评价标准,到今天也成为许多有条件学校的教学常态。
在这种形势下,许多教育工作者改变了观念,积极投入到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掌握、运用中来。广大教师也掀起了自制教学课件的热潮,在网络中能查询到的有关教学的各种影音素材、备课资料、教学课件已数不胜数。这些都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教学思想、教学模式、教学行为和教学常规。
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优化中小学课堂教学,是教育心理学基本原理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教育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人们获取知识,单靠听觉只能记忆约1/6,单靠视觉,只能记忆约1/4,而同时使用视听两种感觉,则能记忆大约是2/3。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运用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能把教学时说不清道不明,只靠挂图或黑板作图又难讲解清楚的知识,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声像同步的情境、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及时有效的反馈,将知识一目了然的展现在学生面前。
1。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现状分析
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高投”与“低效”的问题,引起中小学教师和校长的高度关注。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追求效益、效率和效果的最大化。信息技术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当它们与各学科的课程加以整合,即应用于课堂教学时,他们就体现出对于教育、教学过程来说是极其宝贵的特性,从而为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进而解决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低投”与“高效”的问题。低“投”不仅包括硬件设施、设备的低资产投入,而且还包括师生精力和时间的低消耗;高“效”包括教学过程的快速度和教学水平的高质量。下面,我们以多媒体教学为例来分析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现状。
1.1 实践中验证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课堂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粉笔+黑板”的方式,在多媒体教室配置一定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视频展示台、计算机、数字投影仪、VCD或DVD、功率放大器、音箱、话筒、无线接受器、大屏幕等),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方式,集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于一体,实现图文并茂、声画并举,甚至模拟虚拟现实创设课堂教学情景。课堂多媒体教学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够将传统教学中单一的文字或简单挂图呈现教学信息的形势转变为多媒体形式,从而克服了传统教学中文字呈现信息过于抽象的问题,而以生动具体、形象逼真的虚拟情景,把抽象的信息内容转变为具体的形式再现给学生,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实现轻松愉快的学习。对于多媒体教学的优势相关文章论述很多,不同学科,其多媒体教学优势发挥的程度也不一样。大致归纳如下几点:
①直观形象,克服抽象。(符合人类认知规律: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②图文声像并茂,多感官刺激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多元认知,多感官接收)
③动态模拟过程,有效呈现重点、难点。(动态呈现)
④及时交互,及时反馈,易于学生参与,师生互动。(便于交互)
⑤虚拟现实,突破视觉局限,再现事物本原。(虚拟再现)
⑥无限重复,加强记忆,克服遗忘。(符合人类重复记忆原理)
⑦针对性强,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
⑧海量信息,节约空间和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1.2 应用中发现多媒体教学使用的问题
误区一:多媒体教学应用中的“崇拜”现象。目前,在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中,无论是大学、中学、还是小学、甚至幼儿园,学校积极筹措资金建设多媒体教室,老师更是积极采用多媒体教学实验。学校和老师的这种积极态度我们应该肯定,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并不排除“赶时髦”和“盲目崇拜”的倾向。据分析,发现多媒体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成了老师和学生的崇拜物,所以,有的专业几乎所有的课程、每一节课都排在多媒体教室,学生一天下来少者要听六节课的多媒体教学,多者要听十节课的多媒体教学。这样一来,学生每天眼睛盯着屏幕的时间就是270分钟到450分钟。多媒体教室窗户要遮光,不易透风,再加上屏幕亮度很高,对学生的眼睛刺激很强烈,特别是长时间看着银幕,闷在黑乎乎的教室里,容易引起视觉疲劳、头脑发昏,学习效率可想而知,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带来一定的不利。所以,多分崇拜和依赖多媒体教学及全盘化的多媒体教学,不但发挥不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还有可能适得其反。
误区二:多媒体教学中的“霸权”现象。现代教学中,比较一致的观点就是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可是在教学实践中,多媒体更多主导了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和学生几乎都“退居二线”,成了被动的教和学。所以,使用多媒体教学时不能忽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更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误区三:多媒体教学应用中的“包办”现象。现代教学中,传统媒体有粉笔、黑板、标本、模型、挂图等;电子媒体有幻灯、投影、电影、电视、计算机等。但在实践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不但代替了粉笔黑板,还替代了其它媒体的地位,“包办”了所有的教学工作。多媒体替代了一切,成了现代课堂教学的全权代表。这种全盘“包办”必然带来问题,如:投影屏幕不能完全代替教师板书。现实中不少老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时已经脱离开了粉笔和黑板,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作为传统课堂教学象征的黑板仍有一些地方是现代教学媒体无法替代的,首先是黑板即时重现力强,随写随看,内容还可以方便的增删,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有时会有突然而至的灵感,这些灵感往往是教学艺术的动人之处,激发出教师课堂教学中的闪光点,却往往无法加到板书中去而产生许多遗憾,如果借助黑板这种“灵感”就会得到充分展示。另外,好的手工板书有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体现教师风格的作用,有无形感化的作用,学生抬头一看,便对本节课的重点一目了然。运用多媒体是为了辅助教学,其出发点和落脚点还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学中不能为了多媒体而去使用多媒体,应针对教学内容有选择性的采取与之对应的教学方法、方式(因为有的教学内容根本就不适合多媒体表现,多媒体不是万能媒体),合理地综合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发挥各种媒体的各自特长,包括传统媒体,优缺互补,交互使用。这样才能发挥各种教学媒体的综合功能,取得最佳效果。
误区四:多媒体教学应用中的“实验”现象。实验教学最大的特点在其实践性。利用多媒体模拟不能实践的实验和没有条件做的实验是可以的。但绝对不能将所有的试验都企图用多媒体来代替,即有条件完成的实验也采用多媒体模拟,而不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这样用多媒体来代劳实际的实验对老师来说确实轻松了不少,但对学生的试验学习就会打折扣。
误区五:多媒体教学应用中的“花样”现象。实施多媒体教学不能华而不实,哗众取宠。使用多媒体为教学注入了许多活力,使长期困扰教师的某些过于抽象、死板单调的知识点和教学难点迎刃而解,教师在感到惊喜之余,往往对各种各样的多媒体效果,比如动画、声音、特效等爱不释手,将它们统统都用到教学中去,使自己的电子教案或多媒体课件每次点击鼠标都会发出声音,产生动画,有的动画和声音跟自己的教学内容没有丝毫的关系,学生看的眼花缭乱,听得心里厌烦,这样不但没有起到呈现知识点的作用,反而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无关的声音和动画上去。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原则
实践证明了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但同时也反映了我们众多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存在的多个误区,通过总结,我们意识到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遵循如下原则:
2.1 辅助性愿则
信息技术只能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不管计算机发展到什么水平,它始终不能取代教师的作用,只能辅助教师的教,辅助学生的学。用机器取代教师,对学生实施目中无人的教学,这种设计思想,既违背了教学规律,又违背了国情。对信息技术教学,不能过分夸大它的作用,更不能让它替代教师的应有的创造性工作,我们不能抛弃传统教学法中的合理有效的东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是信息技术所无法取代的。
以制作多媒体课件为例,有的教师设计制作课件,其目的就是在课堂上播放这些课件,觉得课件设计的长度越长越好,其实,课件的设计是不能代替教师上课的,课件只起辅导教学的功能,而不能代替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反映所作的点拨、引导、方法指导、分析讲解等都是课件无法预先设计的。
例如这次非典时期,北京市的中小学停课,清华附中充分运用网络进行教学,使学生停课不停学,教师的教学录像在网络中播放,并运用校园网平台实时答疑解惑,发收作业,组织活动,有的班还在网上开了班会,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地发挥,但返校时,同学们都反映了学习效果不如在校学习好,因为这样的教学,学生缺少了最真实的交流和沟通,缺少了很多在课堂之中我们常见的相互启迪,相互感染,少了真实的情感,少了读读、背背、想想的环节。而这些才是真正的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
2.2 适宜原则
适宜就是合适和相宜。所谓合适,就是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要找到落脚点;所谓相宜,就是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要找到切入点。
有的教师完全依赖于多媒体手段的应用,一整堂课都在摆弄设备,好像是很热闹,却忽视了学生的练习和参与;有的教师全不以为然,一整堂课都不用,手捧传统不放。这都是不正确的态度,是片面的。那么我们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时候不用呢?这都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教师的实际、学生的实际来加以考虑。例如需要提高同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时我们可以考虑使用,尤其是对低年龄阶段的学生,运用多媒体手段,给学生更形象、更直观的感官刺激,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提高兴趣,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再以直观形象代替形象思维就是不适宜的;在想办法弥补教师自身素质缺陷时也可以考虑使用。教师的朗诵,因普通话不过关,比不上专业人员时,我们可以用录音;教师的板书因书法不够美观,我们可以用幻灯片;当形象思维发生偏差时,我们可以用影像来纠正;当教师和学生因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不能用常规教学手段解决教学问题时,我们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当学生因生活阅历的限制,无法想象课文中所述的实景、实物时,我们也可以用多媒体手段来加以弥补。总之,是因需而用。
2.2.1 三维课程目标是信息技术应用的落脚点
三维课程目标包括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科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首先要把握学科性质和思想,用它来统领整个教学过程,然后通过具体的方法来落实学科的知识技能目标;而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要明白“知识技能”教学的重要性,把它放在重要位置上,对其教学目标也要了然于胸,并尽量明确的告知学生。“过程与方法”潜移默化的融入在教学过程中,他是教师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高度结合的体现。相同的知识技能采取不同的“过程与方法”时,学生形成的能力是不同的,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应依据教学目标选择适宜的应用类型,有效地发挥各类信息技术的教学功能。
2.2.2 “双基”教学是信息技术应用的切入点
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J.R.Anderson)从广义知识的角度把知识分为两大类:陈述性知识(符号、事实性知识和语义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智力技能和认知策略)。信息技术应用的设计,应根据不同知识教学对信息资源所提出的要求,按照学习者认识活动的心理规律,设计信息技术应用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⑴符号、事实性知识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在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可为学生提供促进“多重信息刺激编码”的教学环境,或创设真实情境的教学环境。如,新课程注重对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要获得“语感”能力,学生需要具有理解情境意义的生活经验图式,需要在语感水平上掌握基本的词汇和表达法。但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同化新知识的语言图式是不完备的,这就需要通过信息技术来提供可控制的语言情感的教学环境,这种环境能给学生提供参与反应的机会和进行反应的充分时间,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培养语感。“情境交际教学法”以其独特的优势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
⑵语义知识教学的信息技术应用
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情境性材料、呈现先行组织者等,有效促进选择性编码、选择性组合和选择性比较等精加工能力的发展。如,语文学习就是要“据言会意”“因言悟道”“依言入情”。在阅读理解的认识活动中,学生需要选择文章中的某些关键信息进行联想,提取相应的知识经验和情感经验,对这些文字符号赋予意义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丰富的生活经验、知识背景和性格情趣是阅读理解的必要条件。倘若文章所涉及的事物是学生未曾感知过的,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来提供“先行组织者”,帮助学生找到学习新知识的同化点;倘若学生虽有所感知却未仔细思考,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呈现情境材料,促使学生深层次思考。
⑶范型识别技能教学的信息技术应用
从语义知识转化为应用技能的条件是,知识正例中的无关特征要有变化,这些变式性的正例同时呈现有助于概括;在正例之后紧接着呈现反例有助于分化。运用信息技术提供的正例的多种变式,突出反例的非本质特性,呈现专家解题时的思维操作过程,以如果/然后的外显方式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完成范型识别技能的形成,可以提高练习的效果和效率。课堂教学的难点不在于“程序操作”的自动化水平,而在于“模式识别”。课堂教学无需题海战术,而重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分析概括,学会识别模式。以初三数学为例,《代数》部分第十三章函数及其图像的有关内容、《几何》部分关于圆的有关知识等,都是比较重点且难懂的概念性、原理性章节,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把抽象性、概括性高的概念、原理转化为产生式表征的程序性知识。
⑷策略性知识教学的信息技术应用
信息技术能提供大量生动直观的认识活动情境,可控制地突出策略知识中的关键特征,为学生从这些活动中概括出策略知识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如上海市卢湾中学平智炜老师在教自然景物描写的基本方法时,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功能,让学生在观察、对比、分析、概括、研究中总结出描写的基本规律。如,①课件展示校园风景和学生《初春的校园》两篇习作,让学生辨析哪篇写得好,为什么?学生讨论后认为,第二篇好,因为抓住了校园中富有特色的景物。②引导学生回忆朱自清的散文《春》,启发学生体会文章抓住景物特点的描写方法。③课件显示两个瀑布的自然景物;一个流水窄小,落差大,可以听到淙淙的水声;另一个水流宽大,落差小,可以听到轰鸣的水声。要求学生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描写。④师生共同回忆前面的认识活动,让学生归纳出景物描写的策略:调动感觉器官,仔细观察,抓住景物特征加以描写。
2.3 适度原则
适度:程度适当,适可而止。所谓程度适当,就是运用信息技术解决与学生的年龄特征相适宜的问题;所谓适可而止,是指运用信息技术的频率要与教学时间相吻合。
2.3.1 回归“文本”教学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质量,取决于教师对信息技术功能的把握和对学科课程的深刻理解。对学科课程的理解又涉及到对学科性质的定位、思想方法的把握和对学习者年龄特征的理解。在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中,“双基”教学永远是教学的核心。因此,课堂教学应把概念、原理讲明、讲透、讲活。新课切忌任意拓宽,特别是在学生尚未理解掌握知识时,随意加大知识的广度、难度是得不偿失的,会骤然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反感情绪和恐慌心理。如有的小学语文教师在讲陆游的《示儿》时,学生对这首诗匆匆读了几遍后教师急忙用课件展示了陆游的其它五首诗。课上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课下学生感觉模模糊糊。
2.3.2 生成教学
课堂教学不是对信息进行简单的传递和接受过程,而是教师和学生的心灵进行沟通的过程。克林伯格指出:“在所有的教学之中,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这种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的标识。”教学的科学性在于预设性,即按照教学规律而进行教学设计;教学的艺术性在于生成性,即师生、生生之间由思维的交流碰撞而产生的不可预料的结果。教学的艺术性是以科学性为基础,在教学预设的基础上产生的新的产物。它是教师教育机制的表现,是教学富有生命力的体现。虽然技术型媒体开拓了虚拟沟通的环境,但学生从教师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中获得的人生启迪是任何技术无法比拟的。
2.3.3 “思维导图”的呈现
在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把课本文字、教参题解、备课的流程图以文字稿的方式直接搬到屏幕上,没有发挥信息技术独特的功能优势。“思维导图”是引导人们思维的图式,是把人脑中的隐形知识以显性化、可视化的方式表达出来,便于思考和交流。“思维导图”通常用节点代表概念、连线表示概念间关系的图示方式,对学生学习的影响表现在如下方面:①显化思维过程。②强化理解。③整合新知识。④识别错误。
2.4 实效原则
实效:实际的效果。信息技术的应用重在构建有利的教学环境和认知工具,促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发展。
2.4.1 信息技术促进自主能力的发展
自主能力是指学习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定向和自我监控的能力,它对学习产生方向性、控制性的影响,是形成各种能力的基础。电子学习档案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自控和反思能力的发展。
电子学习档案就是利用计算机媒体为学生建立成长记录档案。成长记录袋是指用来显示有关学生成就或持续进步信息的一连串表现、作品、评价结果以及其他相关记录和资料的汇集。建立电子学档,为学生学会如何评估自己的学习情况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具体方法,并通过对成长记录档案袋的制作过程,学生领悟到“学习成绩”“学习过程”和“态度情感”的重要性,从而有效地发展自主调控能力。
2.4.2 信息技术促进探究能力的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完全将学生置身于一个没有援助的、完全陌生的环境中去让学生发现或创新。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创造一个适合学生实际能力的、可调控的、问题设置适宜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
①模拟软件支持的探究性学习
模拟软件可以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并能按照学科特点自动给出反馈信息。学生可给予反馈信息。如在初中数学几何教学中,由于目测存在误差,而有限测量又难以排除无限次测量出现反例的可能性,学生对几何性质的理解不深。利用几何画板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猜想与假设,学生按照猜想与假设主动地对几何画板进行操作尝试,使图形在脑中不断的进行移动、翻转,依据反馈信息对这种操作进行自反抽象概括,建构新知识,从而有效地把握几何图形的实质。
②“工具性”信息技术支持的探索性学习
工具性信息技术是指文字处理软件、优秀电子表格软件、Foxbase数据库软件、PowerPoint多媒体编辑软件等,以及作为通讯工具的局域网和因特网。这些软硬件信息工具,使学生的探索活动摆脱了时空的限制,使他们的思维活动从简单机械的劳动中摆脱出来,使他们对信息表征与发布的形式的变得丰富多彩。如初中生物课中“分析食物的营养成分”,教师先教会学生各种成分的测定方法,给学生提供测试设备,然后让学生从家里带来各种他们愿意测试的食品,按照所学的方法来测出食品里的各种营养成分,并利用优秀电子表格软件记录测试结果。测试数据的大量积累、用心观察和有效使用,将研究性学习渗透到提出假设、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数据统计分析、得出结论以及陈述表达等各个环节中。
③“信息资源”支持的探索性学习
校园网提供了丰富的学科课程资源,在校园网上,各年级、各学科都有自己的网页,教师的电子教案就放在相应的网页上。学生上课不必忙于抄写板书,而是将精力更多地集中在思维活动上。网络课程还可以提供辅导学生作业的服务,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不仅给出解题过程,而且还给出解题的思路和解题方法。专题学习资源也可以用于课堂教学,通过专题学习资源的应用,使学生学会利用信息资源进行专题归纳探究的学习;学会面对网络进行自主发现、问题探究性学习;学会利用网络通讯进行协商合作、讨论式的学习:学会利用信息工具进行重构知识、创新实践和问题解决的学习。
2.4.3 信息技术对合作能力培养的作用
信息技术对合作能力培养的有效作用是开展基于电子作品的教学活动。电子作品是指学生在学科学习、合作学习以及社团活动中,将自己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的结果运用于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资源表达出来的数字化作业。如用Word做的语文小报、用Excel做的统计报表、用窗口画板做的画图、用PowerPoint做的演示文稿、用Flash制作的动画、用VB设计的小游戏、用Frontpage制作的主页等。
基于电子作品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学生合作的教学模式,它的提出是基于多元智力理论、合作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鼓励学生以多种方式建构和交流知识,主要以协作工作、参与多样学习和反思性思考为主。电子作品创作有助于激励学生协作学习,学会合作的技巧,明白团队工作的价值。电子作品创作促使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学习和应用知识,使组织能力、交流能力、设计能力、反思能力和研究能力得到提高,有助于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工作的需求。
2.5 互容性原则
例如,很多课件的设计采用单线流程的模式,只能按照固定的模式一步一步往下演示,完全忽视了课堂教学中随时可能碰到的不确定性因素,还有的课件,只适用于编制者自己的适用。一个好的课件,应该是模块化组合,方便灵活的使用。每一位教师都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它进行简单的修改,增删或者部分选用,只有真正做到互容、才能真正的共享,才能体现出信息技术的优势,节省大量的资源和时间,避免无益的重复劳动。
2.6 效益性原则
我们设计使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其目的就是在单位时间里获取最好的教学效果。如果不考虑这一点,我们的设计就会出现偏差。例如有的教师制作的课件只考虑了如何的精美,在细节上不惜工本,既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又浪费了编制者大量宝贵时间。有的课件求大求全,完全不考虑学生的需求,课堂教学的容量,浪费了大量的资源。让课件变得简约、实用,既是教学的需求,也是减轻教师的劳动,获得最佳效益的需要。课堂教学存在问题的相应解决办法
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之所以出现如此多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大部分老师在欣赏和崇拜信息技术的同时,忘记了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没有学习到足够的教学设计思想来指导自己的多媒体教学。所以,解决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中的问题,最根本方法是依据上面论述的原则,系统全面地掌握教学设计思想,科学的设计自己的多媒体课件,认真地选择信息技术教学策略和方法,理性的实施教学过程,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教学的效果。
方法一:贯通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形成正确的信息技术教学理念
课堂信息技术教学是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运用自己设计的多媒体课件或电子教案来实现教学的一种方法。电子教案或多媒体课件与传统教学中的文本教案相比较不是简单化了,而是更加复杂化了。比如,对于传统的文本教案,教师只需要考虑具体内容的文字表述方式及文字布局;而电子教案或多媒体课件,不仅有文字方面,还有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因素的考虑,还要考虑背景、色调、布局及整体设计等。所以电子教案或多媒体课件要求教师除了熟悉具体的教学内容之外,还要具备一定的美术、音乐、电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而且要能够综合运用它们,设计出来的电子教案或多媒体课件不但要有教育性、科学性的关键性特点,还要有艺术性和技术性的陪衬和烘托。因此,课堂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不当及产生的一些误区,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没有具备足够的教学设计思想,教学设计主要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化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与学的系统“过程”或“程序”,而创设教与学系统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所以,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中必须贯通教学设计的思想,以避免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中的“黑板搬家”、“电灌”、“有肉不吃豆腐”、“血不溶于水”等错误认识。
方法二:科学运用系统思想和方法,重点考虑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
课堂信息技术教学和传统教学一样,是涉及师生的活动过程。信息技术教学也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与方法等众多因素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综合考虑系统的各个因素。首先把教育、教学本身作为整体考察,因为信息技术教学的应用是教学过程的实施,这个过程要是一个合理完成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简单的顺序。整个过程中,通过系统分析学习需求、学习内容和学习者,确定需要用到什么样的信息技术,以形成制定和选择教学策略的基础,再通过策略优化技术(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媒体的选择)以及评价调控技术(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使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更加科学合理。这样一个系统化的方法加上宏观的思维,在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过程中就不会以点代面,片面化进入误区,而是要把重心放在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过程的整体优化上。比如,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文本要规范、大小要适中、色彩搭配要合理、布局要整齐等;使用的图形图像要适合主题、吻合内容、处理恰当;使用的声音要真实生动、自然流畅;使用的视频画面要贴切主题、表达主题、深化主题、符合影视语言的规律;使用的动画要实事求是、为主题而动画,而不是为动画而动画。
方法三:依据学科特点,创新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形式
信息技术教学只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不是目的,其关键在于根据具体学科内容做到恰当应用。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特点,教学中需要使用的媒体也不同。所以,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就不能生搬硬套某种模式,目前也没有一种万能的标准模式可行。这就必须依据学科特点,实现具体课程内容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挖掘本学科的信息技术教学特点,探究本学科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创新本学科的信息技术教学形式。目前的大部分课堂信息技术教学中,基本都是一种模式:演示、讲解。信息技术教学形式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更多的要注重操作和互动,依据具体学科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比如文科类、理科类、艺术类、体育类、实验类等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就具体的应用形式来说都应该有自己的突出点和特色,而不是大一统的思想和方法覆盖所有的信息技术教学。
方法四:理论联系实际,科学评价信息技术教学的应用
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首先是对自己的多媒体课件或电子教案设计的评价,遵照客观事实,按照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等原则进行评价,有助于不断的调整和修改,使自己的设计更趋于完善。其次是对信息技术教学使用过程的评价,使用前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特点进行诊断性评价;使用过程中,对于使用时间的长短、使用顺序的先后、使用的具体方式等要进行形成性评价,不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使用后,要对使用产生的效果进行总结性评价。再次,对学生的评价也是信息技术教学过程的一部分。传统的评价学生的方法是作业和考试,即主要是在课堂之外的,课内也有,但一般用于鼓励学生。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中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是适时的,既有教师的通过观察了解课堂情况进行评价,也有通过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本身设计的各种测试形式进行评价,还可以通过多媒体的硬件控制系统对学生的参与和反映等方便进行适时评价和客观分析。这样有助于教师获取学生对自己的信息技术教学从形式、内容及使用方法等方面的反馈信息,从而发现自己设计的不足点和掌握学生的需要点,根据学生的需要来修改和完善自己设计的作品,使其更适合于教学,更符合教学,更能提高教学。结束语
总之,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手段引入教学活动以来,其巨大的优势有目共睹,但是,我们只有正视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把握原则,不断改进,不断提高,才有可能使我们的教学水平更上一个层次,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罗伯特Heinich,迈克尔 Molenda & 詹姆士D.Russell . 教学媒体与教学新科技[M].台北:心理出版社,1995
[2]丁兴富.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突破口:从校校通到班班通——革新课堂教与学的新生代技术[J].电化教育研究,2004,(11):8-12
[3]何克抗.教学系统设计[M],2002,10:P3
[4]多媒体课件制作设计与开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05
[5]郭庆,陈尚松,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J].南京: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4,26(1):95
[6]方威,邓德胜,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的比较研究[J].经济师,2004,5:107
[7]扬长避短,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徐鹤峰,《教育现代化》2002年第6期
[8]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原则,金小玲
[9]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原则,刘志华,中国电化教育 2005.06
[10]Scottish Executive : ICT 5-14 National Guidelines(《信息和传播技术(ICT): 5-14 国家指南》)2000年
[11]Condon,M.(personal communication,1995,Hoffstra University
2013-12-11 人教网
第三篇: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原则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原则
天津市津南区咸水沽一中 李志坚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其引入中学课堂教学已从理论走向实践。基础教育信息化面临着建设的“高投”与教学的“低效”问题,也可通过提高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效益和效率来解读。本文结合不同学科教学的特点,对课堂多媒体教学应用的不足作了客观阐述和说明,并分析论述了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适宜、适度和实效等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比较可行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原则 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
前言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Internet)等。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规模在中国的不断高速扩大,信息技术对现代人生活、工作的深刻改变,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入中学课堂教学已从理论走向实践,走向发展,对信息技术、多媒体手段的运用不仅成为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成为对学校、老师的评价标准,到今天也成为许多有条件学校的教学常态。
在这种形势下,许多教育工作者改变了观念,积极投入到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掌握、运用中来。广大教师也掀起了自制教学课件的热潮,在网络中能查询到的有关教学的各种影音素材、备课资料、教学课件已数不胜数。这些都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教学思想、教学模式、教学行为和教学常规。
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优化中小学课堂教学,是教育心理学基本原理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教育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人们获取知识,单靠听觉只能记忆约1/6,单靠视觉,只能记忆约1/4,而同时使用视听两种感觉,则能记忆大约是2/3。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运用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能把教学时说不清道不明,只靠挂图或黑板作图又难讲解清楚的知识,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声像同步的情境、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及时有效的反馈,将知识一目了然的展现在学生面前。
1。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现状分析
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高投”与“低效”的问题,引起中小学教师和校长的高度关注。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追求效益、效率和效果的最大化。信息技术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当它们与各学科的课程加以整合,即应用于课堂教学时,他们就体现出对于教育、教学过程来说是极其宝贵的特性,从而为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进而解决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低投”与“高效”的问题。低“投”不仅包括硬件设施、设备的低资产投入,而且还包括师生精力和时间的低消耗;高“效”包括教学过程的快速度和教学水平的高质量。下面,我们以多媒体教学为例来分析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现状。
1.1 实践中验证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课堂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粉笔+黑板”的方式,在多媒体教室配置一定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视频展示台、计算机、数字投影仪、VCD或DVD、功率放大器、音箱、话筒、无线接受器、大屏幕等),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方式,集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于一体,实现图文并茂、声画并举,甚至模拟虚拟现实创设课堂教学情景。课堂多媒体教学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够将传统教学中单一的文字或简单挂图呈现教学信息的形势转变为多媒体形式,从而克服了传统教学中文字呈现信息过于抽象的问题,而以生动具体、形象逼真的虚拟情景,把抽象的信息内容转变为具体的形式再现给学生,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实现轻松愉快的学习。对于多媒体教学的优势相关文章论述很多,不同学科,其多媒体教学优势发挥的程度也不一样。大致归纳如下几点:
①直观形象,克服抽象。(符合人类认知规律: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②图文声像并茂,多感官刺激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多元认知,多感官接收)
③动态模拟过程,有效呈现重点、难点。(动态呈现)
④及时交互,及时反馈,易于学生参与,师生互动。(便于交互)
⑤虚拟现实,突破视觉局限,再现事物本原。(虚拟再现)
⑥无限重复,加强记忆,克服遗忘。(符合人类重复记忆原理)
⑦针对性强,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
⑧海量信息,节约空间和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1.2 应用中发现多媒体教学使用的问题
误区一:多媒体教学应用中的“崇拜”现象。目前,在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中,无论是大学、中学、还是小学、甚至幼儿园,学校积极筹措资金建设多媒体教室,老师更是积极采用多媒体教学实验。学校和老师的这种积极态度我们应该肯定,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并不排除“赶时髦”和“盲目崇拜”的倾向。据分析,发现多媒体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成了老师和学生的崇拜物,所以,有的专业几乎所有的课程、每一节课都排在多媒体教室,学生一天下来少者要听六节课的多媒体教学,多者要听十节课的多媒体教学。这样一来,学生每天眼睛盯着屏幕的时间就是270分钟到450分钟。多媒体教室窗户要遮光,不易透风,再加上屏幕亮度很高,对学生的眼睛刺激很强烈,特别是长时间看着银幕,闷在黑乎乎的教室里,容易引起视觉疲劳、头脑发昏,学习效率可想而知,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带来一定的不利。所以,多分崇拜和依赖多媒体教学及全盘化的多媒体教学,不但发挥不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还有可能适得其反。
误区二:多媒体教学中的“霸权”现象。现代教学中,比较一致的观点就是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可是在教学实践中,多媒体更多主导了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和学生几乎都“退居二线”,成了被动的教和学。所以,使用多媒体教学时不能忽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更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误区三:多媒体教学应用中的“包办”现象。现代教学中,传统媒体有粉笔、黑板、标本、模型、挂图等;电子媒体有幻灯、投影、电影、电视、计算机等。但在实践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不但代替了粉笔黑板,还替代了其它媒体的地位,“包办”了所有的教学工作。多媒体替代了一切,成了现代课堂教学的全权代表。这种全盘“包办”必然带来问题,如:投影屏幕不能完全代替教师板书。现实中不少老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时已经脱离开了粉笔和黑板,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作为传统课堂教学象征的黑板仍有一些地方是现代教学媒体无法替代的,首先是黑板即时重现力强,随写随看,内容还可以方便的增删,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有时会有突然而至的灵感,这些灵感往往是教学艺术的动人之处,激发出教师课堂教学中的闪光点,却往往无法加到板书中去而产生许多遗憾,如果借助黑板这种“灵感”就会得到充分展示。另外,好的手工板书有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体现教师风格的作用,有无形感化的作用,学生抬头一看,便对本节课的重点一目了然。运用多媒体是为了辅助教学,其出发点和落脚点还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学中不能为了多媒体而去使用多媒体,应针对教学内容有选择性的采取与之对应的教学方法、方式(因为有的教学内容根本就不适合多媒体表现,多媒体不是万能媒体),合理地综合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发挥各种媒体的各自特长,包括传统媒体,优缺互补,交互使用。这样才能发挥各种教学媒体的综合功能,取得最佳效果。
误区四:多媒体教学应用中的“实验”现象。实验教学最大的特点在其实践性。利用多媒体模拟不能实践的实验和没有条件做的实验是可以的。但绝对不能将所有的试验都企图用多媒体来代替,即有条件完成的实验也采用多媒体模拟,而不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这样用多媒体来代劳实际的实验对老师来说确实轻松了不少,但对学生的试验学习就会打折扣。
误区五:多媒体教学应用中的“花样”现象。实施多媒体教学不能华而不实,哗众取宠。使用多媒体为教学注入了许多活力,使长期困扰教师的某些过于抽象、死板单调的知识点和教学难点迎刃而解,教师在感到惊喜之余,往往对各种各样的多媒体效果,比如动画、声音、特效等爱不释手,将它们统统都用到教学中去,使自己的电子教案或多媒体课件每次点击鼠标都会发出声音,产生动画,有的动画和声音跟自己的教学内容没有丝毫的关系,学生看的眼花缭乱,听得心里厌烦,这样不但没有起到呈现知识点的作用,反而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无关的声音和动画上去。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原则
实践证明了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但同时也反映了我们众多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存在的多个误区,通过总结,我们意识到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遵循如下原则:
2.1 辅助性愿则
信息技术只能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不管计算机发展到什么水平,它始终不能取代教师的作用,只能辅助教师的教,辅助学生的学。用机器取代教师,对学生实施目中无人的教学,这种设计思想,既违背了教学规律,又违背了国情。对信息技术教学,不能过分夸大它的作用,更不能让它替代教师的应有的创造性工作,我们不能抛弃传统教学法中的合理有效的东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是信息技术所无法取代的。
以制作多媒体课件为例,有的教师设计制作课件,其目的就是在课堂上播放这些课件,觉得课件设计的长度越长越好,其实,课件的设计是不能代替教师上课的,课件只起辅导教学的功能,而不能代替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反映所作的点拨、引导、方法指导、分析讲解等都是课件无法预先设计的。
例如这次非典时期,北京市的中小学停课,清华附中充分运用网络进行教学,使学生停课不停学,教师的教学录像在网络中播放,并运用校园网平台实时答疑解惑,发收作业,组织活动,有的班还在网上开了班会,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地发挥,但返校时,同学们都反映了学习效果不如在校学习好,因为这样的教学,学生缺少了最真实的交流和沟通,缺少了很多在课堂之中我们常见的相互启迪,相互感染,少了真实的情感,少了读读、背背、想想的环节。而这些才是真正的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
2.2 适宜原则
适宜就是合适和相宜。所谓合适,就是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要找到落脚点;所谓相宜,就是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要找到切入点。
有的教师完全依赖于多媒体手段的应用,一整堂课都在摆弄设备,好像是很热闹,却忽视了学生的练习和参与;有的教师全不以为然,一整堂课都不用,手捧传统不放。这都是不正确的态度,是片面的。那么我们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时候不用呢?这都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教师的实际、学生的实际来加以考虑。例如需要提高同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时我们可以考虑使用,尤其是对低年龄阶段的学生,运用多媒体手段,给学生更形象、更直观的感官刺激,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提高兴趣,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再以直观形象代替形象思维就是不适宜的;在想办法弥补教师自身素质缺陷时也可以考虑使用。教师的朗诵,因普通话不过关,比不上专业人员时,我们可以用录音;教师的板书因书法不够美观,我们可以用幻灯片;当形象思维发生偏差时,我们可以用影像来纠正;当教师和学生因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不能用常规教学手段解决教学问题时,我们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当学生因生活阅历的限制,无法想象课文中所述的实景、实物时,我们也可以用多媒体手段来加以弥补。总之,是因需而用。
2.2.1 三维课程目标是信息技术应用的落脚点
三维课程目标包括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科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首先要把握学科性质和思想,用它来统领整个教学过程,然后通过具体的方法来落实学科的知识技能目标;而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要明白“知识技能”教学的重要性,把它放在重要位置上,对其教学目标也要了然于胸,并尽量明确的告知学生。“过程与方法”潜移默化的融入在教学过程中,他是教师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高度结合的体现。相同的知识技能采取不同的“过程与方法”时,学生形成的能力是不同的,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应依据教学目标选择适宜的应用类型,有效地发挥各类信息技术的教学功能。
2.2.2 “双基”教学是信息技术应用的切入点
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J.R.Anderson)从广义知识的角度把知识分为两大类:陈述性知识(符号、事实性知识和语义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智力技能和认知策略)。信息技术应用的设计,应根据不同知识教学对信息资源所提出的要求,按照学习者认识活动的心理规律,设计信息技术应用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⑴符号、事实性知识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在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可为学生提供促进“多重信息刺激编码”的教学环境,或创设真实情境的教学环境。如,新课程注重对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要获得“语感”能力,学生需要具有理解情境意义的生活经验图式,需要在语感水平上掌握基本的词汇和表达法。但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同化新知识的语言图式是不完备的,这就需要通过信息技术来提供可控制的语言情感的教学环境,这种环境能给学生提供参与反应的机会和进行反应的充分时间,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培养语感。“情境交际教学法”以其独特的优势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
⑵语义知识教学的信息技术应用
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情境性材料、呈现先行组织者等,有效促进选择性编码、选择性组合和选择性比较等精加工能力的发展。如,语文学习就是要“据言会意”“因言悟道”“依言入情”。在阅读理解的认识活动中,学生需要选择文章中的某些关键信息进行联想,提取相应的知识经验和情感经验,对这些文字符号赋予意义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丰富的生活经验、知识背景和性格情趣是阅读理解的必要条件。倘若文章所涉及的事物是学生未曾感知过的,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来提供“先行组织者”,帮助学生找到学习新知识的同化点;倘若学生虽有所感知却未仔细思考,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呈现情境材料,促使学生深层次思考。
⑶范型识别技能教学的信息技术应用
从语义知识转化为应用技能的条件是,知识正例中的无关特征要有变化,这些变式性的正例同时呈现有助于概括;在正例之后紧接着呈现反例有助于分化。运用信息技术提供的正例的多种变式,突出反例的非本质特性,呈现专家解题时的思维操作过程,以如果/然后的外显方式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完成范型识别技能的形成,可以提高练习的效果和效率。课堂教学的难点不在于“程序操作”的自动化水平,而在于“模式识别”。课堂教学无需题海战术,而重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分析概括,学会识别模式。以初三数学为例,《代数》部分第十三章函数及其图像的有关内容、《几何》部分关于圆的有关知识等,都是比较重点且难懂的概念性、原理性章节,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把抽象性、概括性高的概念、原理转化为产生式表征的程序性知识。
⑷策略性知识教学的信息技术应用
信息技术能提供大量生动直观的认识活动情境,可控制地突出策略知识中的关键特征,为学生从这些活动中概括出策略知识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如上海市卢湾中学平智炜老师在教自然景物描写的基本方法时,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功能,让学生在观察、对比、分析、概括、研究中总结出描写的基本规律。如,①课件展示校园风景和学生《初春的校园》两篇习作,让学生辨析哪篇写得好,为什么?学生讨论后认为,第二篇好,因为抓住了校园中富有特色的景物。②引导学生回忆朱自清的散文《春》,启发学生体会文章抓住景物特点的描写方法。③课件显示两个瀑布的自然景物;一个流水窄小,落差大,可以听到淙淙的水声;另一个水流宽大,落差小,可以听到轰鸣的水声。要求学生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描写。④师生共同回忆前面的认识活动,让学生归纳出景物描写的策略:调动感觉器官,仔细观察,抓住景物特征加以描写。
2.3 适度原则
适度:程度适当,适可而止。所谓程度适当,就是运用信息技术解决与学生的年龄特征相适宜的问题;所谓适可而止,是指运用信息技术的频率要与教学时间相吻合。
2.3.1 回归“文本”教学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质量,取决于教师对信息技术功能的把握和对学科课程的深刻理解。对学科课程的理解又涉及到对学科性质的定位、思想方法的把握和对学习者年龄特征的理解。在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中,“双基”教学永远是教学的核心。因此,课堂教学应把概念、原理讲明、讲透、讲活。新课切忌任意拓宽,特别是在学生尚未理解掌握知识时,随意加大知识的广度、难度是得不偿失的,会骤然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反感情绪和恐慌心理。如有的小学语文教师在讲陆游的《示儿》时,学生对这首诗匆匆读了几遍后教师急忙用课件展示了陆游的其它五首诗。课上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课下学生感觉模模糊糊。
2.3.2 生成教学
课堂教学不是对信息进行简单的传递和接受过程,而是教师和学生的心灵进行沟通的过程。克林伯格指出:“在所有的教学之中,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这种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的标识。”教学的科学性在于预设性,即按照教学规律而进行教学设计;教学的艺术性在于生成性,即师生、生生之间由思维的交流碰撞而产生的不可预料的结果。教学的艺术性是以科学性为基础,在教学预设的基础上产生的新的产物。它是教师教育机制的表现,是教学富有生命力的体现。虽然技术型媒体开拓了虚拟沟通的环境,但学生从教师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中获得的人生启迪是任何技术无法比拟的。
2.3.3 “思维导图”的呈现
在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把课本文字、教参题解、备课的流程图以文字稿的方式直接搬到屏幕上,没有发挥信息技术独特的功能优势。“思维导图”是引导人们思维的图式,是把人脑中的隐形知识以显性化、可视化的方式表达出来,便于思考和交流。“思维导图”通常用节点代表概念、连线表示概念间关系的图示方式,对学生学习的影响表现在如下方面:①显化思维过程。②强化理解。③整合新知识。④识别错误。
2.4 实效原则
实效:实际的效果。信息技术的应用重在构建有利的教学环境和认知工具,促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发展。
2.4.1 信息技术促进自主能力的发展
自主能力是指学习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定向和自我监控的能力,它对学习产生方向性、控制性的影响,是形成各种能力的基础。电子学习档案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自控和反思能力的发展。
电子学习档案就是利用计算机媒体为学生建立成长记录档案。成长记录袋是指用来显示有关学生成就或持续进步信息的一连串表现、作品、评价结果以及其他相关记录和资料的汇集。建立电子学档,为学生学会如何评估自己的学习情况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具体方法,并通过对成长记录档案袋的制作过程,学生领悟到“学习成绩”“学习过程”和“态度情感”的重要性,从而有效地发展自主调控能力。
2.4.2 信息技术促进探究能力的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完全将学生置身于一个没有援助的、完全陌生的环境中去让学生发现或创新。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创造一个适合学生实际能力的、可调控的、问题设置适宜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
①模拟软件支持的探究性学习
模拟软件可以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并能按照学科特点自动给出反馈信息。学生可给予反馈信息。如在初中数学几何教学中,由于目测存在误差,而有限测量又难以排除无限次测量出现反例的可能性,学生对几何性质的理解不深。利用几何画板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猜想与假设,学生按照猜想与假设主动地对几何画板进行操作尝试,使图形在脑中不断的进行移动、翻转,依据反馈信息对这种操作进行自反抽象概括,建构新知识,从而有效地把握几何图形的实质。
②“工具性”信息技术支持的探索性学习
工具性信息技术是指文字处理软件、优秀电子表格软件、Foxbase数据库软件、PowerPoint多媒体编辑软件等,以及作为通讯工具的局域网和因特网。这些软硬件信息工具,使学生的探索活动摆脱了时空的限制,使他们的思维活动从简单机械的劳动中摆脱出来,使他们对信息表征与发布的形式的变得丰富多彩。如初中生物课中“分析食物的营养成分”,教师先教会学生各种成分的测定方法,给学生提供测试设备,然后让学生从家里带来各种他们愿意测试的食品,按照所学的方法来测出食品里的各种营养成分,并利用优秀电子表格软件记录测试结果。测试数据的大量积累、用心观察和有效使用,将研究性学习渗透到提出假设、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数据统计分析、得出结论以及陈述表达等各个环节中。
③“信息资源”支持的探索性学习
校园网提供了丰富的学科课程资源,在校园网上,各年级、各学科都有自己的网页,教师的电子教案就放在相应的网页上。学生上课不必忙于抄写板书,而是将精力更多地集中在思维活动上。网络课程还可以提供辅导学生作业的服务,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不仅给出解题过程,而且还给出解题的思路和解题方法。专题学习资源也可以用于课堂教学,通过专题学习资源的应用,使学生学会利用信息资源进行专题归纳探究的学习;学会面对网络进行自主发现、问题探究性学习;学会利用网络通讯进行协商合作、讨论式的学习:学会利用信息工具进行重构知识、创新实践和问题解决的学习。
2.4.3 信息技术对合作能力培养的作用
信息技术对合作能力培养的有效作用是开展基于电子作品的教学活动。电子作品是指学生在学科学习、合作学习以及社团活动中,将自己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的结果运用于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资源表达出来的数字化作业。如用Word做的语文小报、用Excel做的统计报表、用窗口画板做的画图、用PowerPoint做的演示文稿、用Flash制作的动画、用VB设计的小游戏、用Frontpage制作的主页等。
基于电子作品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学生合作的教学模式,它的提出是基于多元智力理论、合作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鼓励学生以多种方式建构和交流知识,主要以协作工作、参与多样学习和反思性思考为主。电子作品创作有助于激励学生协作学习,学会合作的技巧,明白团队工作的价值。电子作品创作促使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学习和应用知识,使组织能力、交流能力、设计能力、反思能力和研究能力得到提高,有助于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工作的需求。
2.5 互容性原则
例如,很多课件的设计采用单线流程的模式,只能按照固定的模式一步一步往下演示,完全忽视了课堂教学中随时可能碰到的不确定性因素,还有的课件,只适用于编制者自己的适用。一个好的课件,应该是模块化组合,方便灵活的使用。每一位教师都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它进行简单的修改,增删或者部分选用,只有真正做到互容、才能真正的共享,才能体现出信息技术的优势,节省大量的资源和时间,避免无益的重复劳动。
2.6 效益性原则
我们设计使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其目的就是在单位时间里获取最好的教学效果。如果不考虑这一点,我们的设计就会出现偏差。例如有的教师制作的课件只考虑了如何的精美,在细节上不惜工本,既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又浪费了编制者大量宝贵时间。有的课件求大求全,完全不考虑学生的需求,课堂教学的容量,浪费了大量的资源。让课件变得简约、实用,既是教学的需求,也是减轻教师的劳动,获得最佳效益的需要。课堂教学存在问题的相应解决办法
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之所以出现如此多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大部分老师在欣赏和崇拜信息技术的同时,忘记了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没有学习到足够的教学设计思想来指导自己的多媒体教学。所以,解决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中的问题,最根本方法是依据上面论述的原则,系统全面地掌握教学设计思想,科学的设计自己的多媒体课件,认真地选择信息技术教学策略和方法,理性的实施教学过程,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教学的效果。
方法一:贯通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形成正确的信息技术教学理念
课堂信息技术教学是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运用自己设计的多媒体课件或电子教案来实现教学的一种方法。电子教案或多媒体课件与传统教学中的文本教案相比较不是简单化了,而是更加复杂化了。比如,对于传统的文本教案,教师只需要考虑具体内容的文字表述方式及文字布局;而电子教案或多媒体课件,不仅有文字方面,还有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因素的考虑,还要考虑背景、色调、布局及整体设计等。所以电子教案或多媒体课件要求教师除了熟悉具体的教学内容之外,还要具备一定的美术、音乐、电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而且要能够综合运用它们,设计出来的电子教案或多媒体课件不但要有教育性、科学性的关键性特点,还要有艺术性和技术性的陪衬和烘托。因此,课堂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不当及产生的一些误区,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没有具备足够的教学设计思想,教学设计主要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化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与学的系统“过程”或“程序”,而创设教与学系统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所以,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中必须贯通教学设计的思想,以避免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中的“黑板搬家”、“电灌”、“有肉不吃豆腐”、“血不溶于水”等错误认识。
方法二:科学运用系统思想和方法,重点考虑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
课堂信息技术教学和传统教学一样,是涉及师生的活动过程。信息技术教学也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与方法等众多因素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综合考虑系统的各个因素。首先把教育、教学本身作为整体考察,因为信息技术教学的应用是教学过程的实施,这个过程要是一个合理完成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简单的顺序。整个过程中,通过系统分析学习需求、学习内容和学习者,确定需要用到什么样的信息技术,以形成制定和选择教学策略的基础,再通过策略优化技术(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媒体的选择)以及评价调控技术(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使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更加科学合理。这样一个系统化的方法加上宏观的思维,在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过程中就不会以点代面,片面化进入误区,而是要把重心放在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过程的整体优化上。比如,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文本要规范、大小要适中、色彩搭配要合理、布局要整齐等;使用的图形图像要适合主题、吻合内容、处理恰当;使用的声音要真实生动、自然流畅;使用的视频画面要贴切主题、表达主题、深化主题、符合影视语言的规律;使用的动画要实事求是、为主题而动画,而不是为动画而动画。
方法三:依据学科特点,创新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形式
信息技术教学只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不是目的,其关键在于根据具体学科内容做到恰当应用。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特点,教学中需要使用的媒体也不同。所以,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就不能生搬硬套某种模式,目前也没有一种万能的标准模式可行。这就必须依据学科特点,实现具体课程内容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挖掘本学科的信息技术教学特点,探究本学科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创新本学科的信息技术教学形式。目前的大部分课堂信息技术教学中,基本都是一种模式:演示、讲解。信息技术教学形式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更多的要注重操作和互动,依据具体学科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比如文科类、理科类、艺术类、体育类、实验类等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就具体的应用形式来说都应该有自己的突出点和特色,而不是大一统的思想和方法覆盖所有的信息技术教学。
方法四:理论联系实际,科学评价信息技术教学的应用
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首先是对自己的多媒体课件或电子教案设计的评价,遵照客观事实,按照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等原则进行评价,有助于不断的调整和修改,使自己的设计更趋于完善。其次是对信息技术教学使用过程的评价,使用前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特点进行诊断性评价;使用过程中,对于使用时间的长短、使用顺序的先后、使用的具体方式等要进行形成性评价,不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使用后,要对使用产生的效果进行总结性评价。再次,对学生的评价也是信息技术教学过程的一部分。传统的评价学生的方法是作业和考试,即主要是在课堂之外的,课内也有,但一般用于鼓励学生。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中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是适时的,既有教师的通过观察了解课堂情况进行评价,也有通过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本身设计的各种测试形式进行评价,还可以通过多媒体的硬件控制系统对学生的参与和反映等方便进行适时评价和客观分析。这样有助于教师获取学生对自己的信息技术教学从形式、内容及使用方法等方面的反馈信息,从而发现自己设计的不足点和掌握学生的需要点,根据学生的需要来修改和完善自己设计的作品,使其更适合于教学,更符合教学,更能提高教学。
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笔记整理之数字化资源的获得、加工和管理
笔记整理 2010-04-17 15:38:10 阅读65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资源准备 2.1:基于网络的资源检索方法
基于 中学生物教http://www.xiexiebang.com进行学习。
文件夹形式的资源包适合于个人资源管理,但却不利于资源的共享。主题资源网站也是由特定主题的资源构成的一个资源包,可以包含多种资源形式,且比较适合于不同教师和学生之间交流与共享资源。
第四篇: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洋县龙亭中学课题组
(摘要)信息技术的引入,使课堂教学模式发生根本的变化。教学中适时利用三模式教学资源,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形成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民主协作的教学氛围,构建了网络资源环境下的语文课堂模式。教师通过设计、收集、加工、整理,制定了较为满意的课堂教学资料,依据模式实施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结构,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教学、应用 课题概述
1、课题提出的背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我们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联系,学科间融洽的教育体系”,《新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主要是在语文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这些阐述告诉我们:必须树立植根于社会和生活的语文观,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必须依托大语文观理念的树立。
当今社会已步入了信息时代,教育也必须接受时代的挑战,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网络已经成为人类社会重要的工具。现代信息技术无疑对教育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实践证明现代信息技术是课程改革走向成熟深化的翅膀。
从2000年开始,县教研室陆续组织实施了素质教育语文课堂模式的研讨和推广、创新教育语文课堂模式的研讨和推广等研活动,这些活动为我校语文教学注入了活力,曾使语文课堂教学面目一新。我们在教学中也深切体验到:固有的模式一定要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优化,不断创新,这样才能保证其旺盛的生命力。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无疑能够使语文教学课堂模式呈现万紫千红的崭新色彩。
我校地处农村,单调封闭的田园生活环境使我们的眼界相对狭隘,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单一的语文教学手段依然禁锢着语文教学的课改。为了“拓宽视野,丰富知识,碾砺能力”,这一要求的实现,随着远程教育项目的实施,我校配置了大量优质快速的远程设备,已建成的微机室、多媒体教室使优质教育资源成为优化教学,提高效果的有力保障。因此,我校结合实际经多次研讨,反复论证,确定我校的研究课题: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试图通过这个课题的研究,在实践中将学科资源建设的理念转化为可借鉴的模式和经验,让教师在研究中树立新型的教学观。让学生通过学科资源与教学整合的平台上,自主学习、勇于探究、大胆创新。为日后成为具有广泛的知识和信息社会的有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我们研究的出发点。研究目标
我们研究的思路是:根据我校教育教学的实际,参照发达地区一些 好的想法和做法,借鉴一些成功的教学模式,遵循边实践边总结和循序 2 渐进的原则,寻找信息技术条件下学科资源建设的最有效的途经和做法,以语文科为突破口,逐步整合到各个学科。(1)、教师队伍建设目标: 通过课题研究,迫使教师不断加强对信息技术的自觉学习和应用,同时进行定期集中培训,个别指导,用传、帮、带、考试等方式,促使教师不断提高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熟练地掌握三种模的播放、课件的下载、制作整合等,使信息技术条件下课堂教学运用自如。(2)、学生能力培养目标:
让学生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积极主动地学习,学会与同伴相互学习,学会带着问题探究性学习。增强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自立创新的能力。(3)、宏观发展目标:
我校已建有电脑室,多媒教室各一个。为了让其充分发挥作用,电脑室,上课学生用,课后教师用,假日培训用。多媒教室制定专用上课表,让教师轮流使用,同时教师的每一节上课课件存入计算机,形成校本教学资源库,赛选优秀课件向上推荐、实现资源共享。通过课题研究,促使学校加快校园网络建设,努力探索的信息技术发展之路。
3、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1)、文献研究法:
关注国内信息技术发展崭新成果与发展的动态,学习我国基础教育 改革的趋势,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最佳方法。(2)、我校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 3 在一定范围内,科学系统地开展课堂教学并研讨解决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此推进课题研究的深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个体实践、共同交流、集中研讨、撰写论文、制作课件、成果展示、评优树模等教研活动,不断把课题研究推向深入,以求达到快速而良好的效果。(3)、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消除干扰因素,克服消极因素,总结成功经验,及时推广,以求达到最佳效果。
二、课题实施情况
我校的课题研究分为五个实施阶段(2005年4月——2008年元月)。
(一)、第一阶段(2005年4月——2005年5月)准备、报审阶段。主要步骤如下:
1、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和课题研究实施小组。领导小组由校长李元龄任组长,付校长王伟民任副组长,李建德、薛宝斌、白伟民为领导小组成员。主要负责课题的全面管理,指导课题研究小组开展教研活动,落实课题资金,为课题研究提供时间及设备保证,召集课题研究实施小组开展研讨活动,解决研究中遇到的困难。课题实施小组由教导主任李建德任组长,薛宝斌副主任为副组长,课题实施小组成员高宝化、李晓继、李博、白伟民等人主要进行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杜振源、吴浩源主要负责软件下载与整合的研究。
2、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组织学习了《基础教育课题实施纲要》、《语文课程标准》,组织开展了课程改革的通识培训,课标解读,教材分析与研究等学习,从现实上充实了课题的研究,从思想意识上使远程研究小组成 4 立更新了理念。
3、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确定了具体的研究内容及目标,对课题研究作了科学的预期分析,提出了课题研究的阶段及每阶段实施的预期成果。
4、聘请县电教中心教师来校指导,邀请县教研室教研员来校观摩教学,指导骨干教师,结合课题研究实施小组教师的个人特长,确定研究的专题及方向。
5、分析认证,申报研究课题
(二)、第二阶段(2005年6月―――2005年8月)课题研究第一阶段主要工作如下:
1、加强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培训。制订了龙亭中学远程教育师资培训实施方案,由杜振源、白伟民老师对全体教师,尤其是课题研究实施小组教师进行培训,使其能熟练运用光盘、录音带、VCD等媒体创设语文课堂情况,能够掌握远教设备模式
(一)和模式(二)辅助语文课堂教学。能够独立运用网络下载优秀课件和相关教学资源,进行整理,制作及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
2、确立课题研究实施对策。我校把七、八年级各2个班作为实验班,任课教师均选为具备一定信息技术知识和深厚教学功底的骨干教师承担 教学研究,四个班学生分为两个层面分头进行。
3、尝试利用远教资源,开展语文课堂教学和研讨活动。
七、八年级四个班的语文教师在掌握了远教设备的应用后,尝试在远程教育设备辅助语文教学的环境下,各自开展了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活动。白伟民老师执教 5 的《社戏》,高保华老师执教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李晓继老师执教的《大雁归来》,李博老师执教的《岳阳楼记》等。都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初步形成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民主平等的良好教学氛围,学生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体现了多元化思维。多次观摩教学活动后,在全校师生灵魂深处引发了巨大振动,师生共同认识到远教应用模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课题领导小组组织教师又开展了两次研讨活动,执教教师撰写的论文获得了奖励。
(三)、第三阶段(2005年9月――2005年12月)课题研究第二阶段。
1、总结出第二阶段课题研究的初步成果:师生对语文教学的理念,教学方式产生了根本性的再认识:运用远教资源可以丰富课堂教学,使学生兴趣提高,视野开拓,学生学习态度及课堂结构发生了变化。明确了远教资源运用中存在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如何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最大限度地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优势;课堂教学中,已经生成的资源如何恰当地切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使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完美链接整合。
2、全方位学习实践,多角度研讨交流。利用课余时间,教师加强了
远程教育资源运用的实际学习,采用讲解与上机实践相结合,互帮互学,取长补短等方式,极快地熟炼掌握了远教的操作与应用,进一步加强了理论学习。利用《中语教参》等杂志和互联网,强化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理论学习,进一步牢固树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改理念,从而把实际操作与理念学习结合起来。6 在课堂教学中,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组织安排了多次观摩教学示范活动。这些教学实践,丰实了教师教育教学生活,体现出了教材立体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行为习惯发生了根本娈化,互动型课堂结构已形成。
在这些学习实践中,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率先深入学习,及时指导,全校教师积极参与,不断学习提高。教学实践之余,研讨活动紧随其后,通过评课、说课、总结每节课的成功之处,探讨解决出现的新问题,执教教师撰写的论文,制作的课件,随堂录制的课堂实录等成为全体教师学习借鉴的丰富的技术教育教学资源,全体教师达成了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结构的共识。
3、积极探索符合语文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语文课远程应用研究开展过程中,我们自始自终明确一个目标:优化语文课堂结构,构建在远程教育环境下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的课堂模式。通过长期教学实践和反复的研讨交流,我们把在远教环境下的教学课堂模式定位为:教学目标――远教资源――质疑答疑――迁移引申四环节,并且始终以学生互动协作交流为主线,以远程资源为主要教辅手段组织语文课堂教学。
(四)、第四阶段(2006年2月――2007年5月)课题研究的第三阶段即推广经验,丰富成果阶段。
遵循认识论的一般规律,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过程,依据求同存异,取为存真的原则,对课题研究已产生的经验成果,让全体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用修正。这一阶段我们分为四步:教学示范、全体教师上公开课、研讨交流、撰写论文,最后群策群力,共同 7 提高,并且确定了语文课堂教学的结构模式。
(五)、第五阶段(2007年6月----2008年元月)汇集成果,总结材料,准备结题。
1、收集整理课件,个性化教案,优秀论文,教学实录,心得体会,总结材料等。
2、总结分析归纳,分析研究,汇总成果,形成结论。
3、撰写研究报告及课题研究工作总结,上报课题研究成果。
三、课题研究成果及分析
1、远程教育模式的应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参与意识增强。
1979年6月,美国曾派一个方问团来中国考察基础教育,他们在考察摄去的见闻部分第一条写道:中国的学生在上课时喜欢把手放在胸前,除非老师发问的时候举起右边的一只,否则不轻易改变;幼儿园的学生则喜欢把手背在后面,(室外活动除外)。但是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欣喜的看到:在远程教育模式用的情景下,在我们这些农村学校,语文课前学生多方查看书刊、图片、收集资料。课堂上我们看到了一张张手
抄报,谈到了百日一新的短文,看到结构精巧的版面设计„„。那一只只高举的小手在告诉大家:“我也想说”,那一张张生动活泼的笑脸洋溢着:“我也能行”的豪情„„。学生钻劲的现象说明:循规蹈矩的乖孩子要喊出“我要革命”了,而其动因无疑是兴趣的提高,参与感的增强。
2、学生个性得到展示张扬,尊严和自信得到尊重,形成互动型的协作交流的学习氛围。以往学生知识的获得,主要来源于教师、家长。课题研究过程中我 8 们发现,除了已有的途径,学生更多的利用报刊杂志,音像制品,甚至网络。获取知识的途径多样了知识也就丰实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也个性化了,头颅也昂扬了,课堂上,娓娓的交流时时被讨论的争吵声打断,家庭作坊式的学习方式带之而起的是知识资源的交流与共享,为师不再唱“独角戏”,搞“一言堂”。远程应用模式使学生的革命成为了现实。
3、实现了课内外结合,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迁移转化,教学效果和质量得以提高。《纲要》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使学生“碾砺能力”,通过课题研究的开展,我们感受到学生知识得到迁移转化,能力还等培养,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提高。我校七、八年级学生成绩变化统计表即可见一般: 七年级
课题研究前
课题研究中期
课题研究后期
平均成绩(分)68.3 75.5 88.6
优秀率(%)
8.2 18.1 24.3
八年级
课题研究前
课题研究中期
课题研究后期
平均成绩(分)
73.3 82.5 90.1
优秀率(%)
9.5 20.1 31.4
四、构建了语文教学课堂模式
我们把运用教学资源情景下语文课堂模式尤其是阅读课模式概括为:教学目标――-远教资源―――质疑答疑―――引申迁移。9 模式的各个环节实施都以远教资源的适时切入为催化剂,教学目标是在利用远教资源创设情景,激发兴趣的情景下师生共同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来选择达成的教学目标。再利用远教资源下载的图片、音像、文本资料促成学生对阅读村料的再学习,质疑答疑的过程实质是利用远教资源加以展示的过程,即展示疑是与释疑,又利用远教资源适当引申,拓展,使学生知识得以迁移,能力得以转化,其各环节流程如图所示: 确定目标展示教学
文本影音图片 课
件题文本链接
教 师
创 设 情 景 激 趣 导 入
提问质疑协作答题
学 生
总结归纳揭示规律
引申拓展迁移转化
效果评价总结提高
思考
1、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必须具备“硬件”的支撑和“软件”的跟进,才能实现网络教育资源同教学的整合。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在导入课题整体感知阶段,创设情境、引发情感、或显示情境,形成表象。部分探究时,切入直观性强的媒体定格播放,突出特定画面,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引发联想,激发集体思维。整体综合时,使用形象性强的媒体整体演播,能再现情境,能帮助学生整体思考意义构建,理解知识,强化记忆。或利用多媒体演示拓展资源,课外延伸能跨越时空,获取更多信息量。
2、不是每节课都必须,都适合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多媒体信息技术不能完全代替传统教学手段。两者应互相补充。
3、优选多媒体课件要真正起到优化教学过程、构成诸要素作用。应重视信息技术切入的时机、方法。选用直观、形象、生动富有动感特点的媒体,更易于音、像、图文并茂,变抽象为直观、代静为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实现轻松教与学。
4、课题研究打破了学科课程孤立的界限,超越了文本资源,体现了学科的融合。
六、存在问题与后续研究
1、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的素质不够高,远教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整合还不尽如人意,需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加强学习。
2、受远教设备条件限制的惰性思想影响,远教资源利用率不够高,利用远教资源的外部环境不够成熟,需进一步完备资源,提高认识,优化资源共享。11
3、我们的课题研究处在运用信息技术媒体参与教学,以改变知识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构建通过直观、形象的资源自主探究学习上。还没界入网络环境下真正意义的学生自主合作交互式学习,这样是我们后续研究的目标。
4、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推行及信息技术对传统教育教学的冲击,传统教学中以知识掌握为主的学习评价方式已不适应课堂教学的要求,在今后的探究实验中我们将努力探究完善以学习过程和能力发展为主的评价体系。结束语:
受于能力水平等诸多因素,我们的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不够显著,有的理念性的阐释多于实践操作,有的课堂内型如写作课、训练课的课堂模式还需尽一步完善,我们取得的成果还需在今后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深入完善印证,还需兄弟学校的指正批评。
洋县龙亭中学
二00八年五月二十日
第五篇:浅析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优化中小学课堂教学,是教育心理学基本原理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本文应用教育心理学基本原理对课堂多媒体教学应用的不足作了客观阐述和说明,并分析论述了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适宜、适度和实效等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比较可行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 教学原则 教学方法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Internet)等。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优化中小学课堂教学,是教育心理学基本原理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教育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人们获取知识,单靠听觉只能记忆约1/6,单靠视觉,只能记忆1/4,而同时使用视听两种感觉,则能记忆大约是2/3。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运用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能把教学时说不清道不明,只靠挂图或黑板作图又难讲解清楚的知识,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声像同步的情境、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及时有效的反馈,将知识一目了然的展现在学生面前。
1.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现状分析
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高投”与“低效”的问题,引起中小学教师和校长的高度关注。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追求效益、效率和效果的最大化。信息技术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当它们与各学科的课程加以整合,即应用于课堂教学时,他们就体现出对于教育、教学过程来说是极其宝贵的特性,从而为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进而解决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低投”与“高效”的问题。低“投”不仅包括硬件设施、设备的低资产投入,而且还包括师生精力和时间的低消耗;高“效”包括教学过程的快速度和教学水平的高质量。下面,我们以多媒体教学为例来分析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现状。
1.1 实践中验证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课堂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粉笔+黑板”的方式,在多媒体教室配置一定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视频展示台、计算机、数字投影仪、VCD或DVD、功率放大器、音箱、话筒、无线接受器、大屏幕等),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方式,集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于一体,实现图文并茂、声画并举,甚至模拟虚拟现实创设课堂教学情景。课堂多媒体教学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够将传统教学中单一的文字或简单挂图呈现教学信息的形势转变为多媒体形式,从而克服了传统教学中文字呈现信息过于抽象的问题,而以生动具体、形象逼真的虚拟情景,把抽象的信息内容转变为具体的形式再现给学生,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实现轻松愉快的学习。对于多媒体教学的优势相关文章论述很多,不同学科,其多媒体教学优势发挥的程度也不一样。大致归纳如下几点:
①直观形象,克服抽象。(符合人类认知规律: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②图文声像并茂,多感官刺激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多元认知,多感官接收)
③动态模拟过程,有效呈现重点、难点。(动态呈现)
④及时交互,及时反馈,易于学生参与,师生互动。(便于交互)
⑤虚拟现实,突破视觉局限,再现事物本原。(虚拟再现)
⑥无限重复,加强记忆,克服遗忘。(符合人类重复记忆原理)
⑦针对性强,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
⑧海量信息,节约空间和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1.2 应用中发现多媒体教学使用的问题
误区一:多媒体教学应用中的“崇拜”现象。目前,在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中,无论是大学、中学、还是小学、甚至幼儿园,学校积极筹措资金建设多媒体教室,老师更是积极采用多媒体教学实验。学校和老师的这种积极态度我们应该肯定,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并不排除“赶时髦”和“盲目崇拜”的倾向。
误区二:多媒体教学中的“霸权”现象。现代教学中,比较一致的观点就是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可是在教学实践中,多媒体更多主导了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和学生几乎都“退居二线”,成了被动的教和学。所以,使用多媒体教学时不能忽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更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误区三:多媒体教学应用中的“包办”现象。现代教学中,传统媒体有粉笔、黑板、标本、模型、挂图等;电子媒体有幻灯、投影、电影、电视、计算机等。但在实践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不但代替了粉笔黑板,还替代了其它媒体的地位,“包办”了所有的教学工作。多媒体替代了一切,成了现代课堂教学的全权代表。这种全盘“包办”必然带来问题,如:投影屏幕不能完全代替教师板书。
误区四:多媒体教学应用中的“实验”现象。实验教学最大的特点在其实践性。利用多媒体模拟不能实践的实验和没有条件做的实验是可以的。但绝对不能将所有的试验都企图用多媒体来代替,即有条件完成的实验也采用多媒体模拟,而不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这样用多媒体来代劳实际的实验对老师来说确实轻松了不少,但对学生的试验学习就会打折扣。
误区五:多媒体教学应用中的“花样”现象。实施多媒体教学不能华而不实,哗众取宠。使用多媒体为教学注入了许多活力,使长期困扰教师的某些过于抽象、死板单调的知识点和教学难点迎刃而解,教师在感到惊喜之余,往往对各种各样的多媒体效果,比如动画、声音、特效等爱不释手,将它们统统都用到教学中去,使自己的电子教案或多媒体课件每次点击鼠标都会发出声音,产生动画,有的动画和声音跟自己的教学内容没有丝毫的关系,学生看的眼花缭乱,听得心里厌烦,这样不但没有起到呈现知识点的作用,反而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无关的声音和动画上去。
实践证明了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但同时也反映了我们众多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存在的多个误区,通过总结,我们意识到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遵循如下原则:
2.1 辅助性愿则
信息技术只能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不管计算机发展到什么水平,它始终不能取代教师的作用,只能辅助教师的教,辅助学生的学。用机器取代教师,对学生实施目中无人的教学,这种设计思想,既违背了教学规律,又违背了国情。对信息技术教学,不能过分夸大它的作用,更不能让它替代教师的应有的创造性工作,我们不能抛弃传统教学法中的合理有效的东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是信息技术所无法取代的。
2.2 适宜原则
适宜就是合适和相宜。所谓合适,就是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要找到落脚点;所谓相宜,就是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要找到切入点。
有的教师完全依赖于多媒体手段的应用,一整堂课都在摆弄设备,好像是很热闹,却忽视了学生的练习和参与;有的教师全不以为然,一整堂课都不用,手捧传统不放。这都是不正确的态度,是片面的。那么我们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时候不用呢?这都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教师的实际、学生的实际来加以考虑。例如需要提高同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时我们可以考虑使用,尤其是对低年龄阶段的学生,运用多媒体手段,给学生更形象、更直观的感官刺激,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提高兴趣,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再以直观形象代替形象思维就是不适宜的;在想办法弥补教师自身素质缺陷时也可以考虑使用。教师的朗诵,因普通话不过关,比不上专业人员时,我们可以用录2.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原则
音;教师的板书因书法不够美观,我们可以用幻灯片;当形象思维发生偏差时,我们可以用影像来纠正;当教师和学生因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不能用常规教学手段解决教学问题时,我们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当学生因生活阅历的限制,无法想象课文中所述的实景、实物时,我们也可以用多媒体手段来加以弥补。总之,是因需而用。
2.3 适度原则
适度:程度适当,适可而止。所谓程度适当,就是运用信息技术解决与学生的年龄特征相适宜的问题;所谓适可而止,是指运用信息技术的频率要与教学时间相吻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质量,取决于教师对信息技术功能的把握和对学科课程的深刻理解。对学科课程的理解又涉及到对学科性质的定位、思想方法的把握和对学习者年龄特征的理解。在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中,“双基”教学永远是教学的核心。因此,课堂教学应把概念、原理讲明、讲透、讲活。新课切忌任意拓宽,特别是在学生尚未理解掌握知识时,随意加大知识的广度、难度是得不偿失的,会骤然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反感情绪和恐慌心理。如有的小学语文教师在讲陆游的《示儿》时,学生对这首诗匆匆读了几遍后教师急忙用课件展示了陆游的其它五首诗。课上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课下学生感觉模模糊糊。
2.4 实效原则
实效:实际的效果。信息技术的应用重在构建有利的教学环境和认知工具,促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发展。
自主能力是指学习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定向和自我监控的能力,它对学习产生方向性、控制性的影响,是形成各种能力的基础。电子学习档案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自控和反思能力的发展。电子学习档案就是利用计算机媒体为学生建立成长记录档案。成长记录袋是指用来显示有关学生成就或持续进步信息的一连串表现、作品、评价结果以及其他相关记录和资料的汇集。建立电子学档,为学生学会如何评估自己的学习情况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具体方法,并通过对成长记录档案袋的制作过程,学生领悟到“学习成绩”“学习过程”和“态度情感”的重要性,从而有效地发展自主调控能力。
信息技术促进探究能力的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完全将学生置身于一个没有援助的、完全陌生的环境中去让学生发现或创新。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创造一个适合学生实际能力的、可调控的、问题设置适宜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
①模拟软件支持的探究性学习
模拟软件可以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并能按照学科特点自动给出反馈信息。学生可给予反馈信息。如在初中数学几何教学中,由于目测存在误差,而有限测量又难以排除无限次测量出现反例的可能性,学生对几何性质的理解不深。利用几何画板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猜想与假设,学生按照猜想与假设主动地对几何画板进行操作尝试,使图形在脑中不断的进行移动、翻转,依据反馈信息对这种操作进行自反抽象概括,建构新知识,从而有效地把握几何图形的实质。
②“工具性”信息技术支持的探索性学习
工具性信息技术是指文字处理软件、优秀电子表格软件、Foxbase数据库软件、PowerPoint多媒体编辑软件等,以及作为通讯工具的局域网和因特网。这些软硬件信息工具,使学生的探索活动摆脱了时空的限制,使他们的思维活动从简单机械的劳动中摆脱出来,使他们对信息表征与发布的形式的变得丰富多彩。如初中生物课中“分析食物的营养成分”,教师先教会学生各种成分的测定方法,给学生提供测试设备,然后让学生从家里带来各种他们愿意测试的食品,按照所学的方法来测出食品里的各种营养成分,并利用优秀电子表格软件记录测试结果。测试数据的大量积累、用心
观察和有效使用,将研究性学习渗透到提出假设、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数据统计分析、得出结论以及陈述表达等各个环节中。
③“信息资源”支持的探索性学习
校园网提供了丰富的学科课程资源,在校园网上,各年级、各学科都有自己的网页,教师的电子教案就放在相应的网页上。学生上课不必忙于抄写板书,而是将精力更多地集中在思维活动上。网络课程还可以提供辅导学生作业的服务,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不仅给出解题过程,而且还给出解题的思路和解题方法。专题学习资源也可以用于课堂教学,通过专题学习资源的应用,使学生学会利用信息资源进行专题归纳探究的学习;学会面对网络进行自主发现、问题探究性学习;学会利用网络通讯进行协商合作、讨论式的学习:学会利用信息工具进行重构知识、创新实践和问题解决的学习。
2.5 互容性原则
例如,很多课件的设计采用单线流程的模式,只能按照固定的模式一步一步往下演示,完全忽视了课堂教学中随时可能碰到的不确定性因素,还有的课件,只适用于编制者自己的适用。一个好的课件,应该是模块化组合,方便灵活的使用。每一位教师都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它进行简单的修改,增删或者部分选用,只有真正做到互容、才能真正的共享,才能体现出信息技术的优势,节省大量的资源和时间,避免无益的重复劳动。
2.6 效益性原则
我们设计使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其目的就是在单位时间里获取最好的教学效果。如果不考虑这一点,我们的设计就会出现偏差。例如有的教师制作的课件只考虑了如何的精美,在细节上不惜工本,既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又浪费了编制者大量宝贵时间。有的课件求大求全,完全不考虑学生的需求,课堂教学的容量,浪费了大量的资源。让课件变得简约、实用,既是教学的需求,也是减轻教师的劳动,获得最佳效益的需要。
总之,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手段引入教学活动以来,其巨大的优势有目共睹,但是,我们只有正视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把握原则,不断改进,不断提高,才有可能使我们的教学水平更上一个层次,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罗伯特Heinich,迈克尔 Molenda & 詹姆士D.Russell . 教学媒体与教学新科技[M].台北:心理出版社,1995
[2]丁兴富.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突破口:从校校通到班班通——革新课堂教与学的新生代技术
[J].电化教育研究,2004,(11):8-12
[3]何克抗.教学系统设计[M],2002,10:P3
[4]多媒体课件制作设计与开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05
[5]郭庆,陈尚松,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J].南京: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4,26(1):95
[6]方威,邓德胜,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的比较研究[J].经济师,2004,5:107
[7]扬长避短,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徐鹤峰,《教育现代化》2002年第6期
[8]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原则,金小玲
[9]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原则,刘志华,中国电化教育 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