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碱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时间:2019-05-15 02:26: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氯碱安全生产技术规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氯碱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第一篇:氯碱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氯碱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范围

本规范了隔膜烧碱、离子膜烧碱、盐酸、液氯的生产、储存和使用,以及主要的公用工程安全生产技术及管理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氯碱生产企业。使用氯气、盐酸和烧碱的企业涉及相关产品的安全生产技术及管理可参照本规范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053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GB 4387 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 GB 4962 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GB 7231 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 GB/T 11651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 GB 11984 氯气安全规程 GB 12158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 GB 15603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

GB 18071 氯碱厂(电解法制碱)卫生防护距离标准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52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8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 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 50160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77 氢气站设计规范 GB 50187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 50343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 50351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

GB 50493 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GB 50489 化工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 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 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AQ 3013—2008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 AQ/T 3016—2008 氯碱生产企业安全标准化实施指南

AQ 3036—2010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罐区 现场安全监控装备设置规范 TSG D0001 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 TSG R0004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HG 20571—95 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 HG/T 20675 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规程 HG/T 23008 化工检修现场安全管理检查标准 HGA001—83 隔膜法烧碱生产安全技术规定 HGA003—83 变电、整流安全技术规定 HGA004—83 合成盐酸安全技术规定

HAB004—2002 离子膜法烧碱生产安全技术规定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氯碱企业 chlor-alkali enterprises 采用隔膜法或离子交换膜法电解氯化钠水溶液工艺技术,生产氯气、氢气、氢氧化钠等产品的企业。4 基本要求 4.1 氯碱企业应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不断提高自动化、信息化、本质安全化水平,实现安全管理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

4.2 新建、改建、扩建的氯碱企业项目应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8号),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现有氯碱企业应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后方可生产经营。

4.3 氯碱企业安全生产和管理除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等相关要求。5 设计管理规定 5.1 选址

5.1.1 新建、扩建、改建的氯碱企业厂址选择除应符合GB 50489有关厂址选择的要求外尚应做到:

5.1.1.1 应建在化工园区(化工集中区)内。

5.1.1.2 国务院、国家有关部门和省人民政府规定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城市规划区边界外2公里以内,主要河流两岸、公路、铁路、水路干线两侧,居民聚集区和其它严防污染的食品、药品、卫生产品、精密制造产品等企业周边1公里以内,国家及地方所规定的环保、安全防护距离内,不应新建氯碱生产装置。

5.1.1.3 地处山谷等复杂地形条件下的氯碱企业卫生防护距离应按照GB 18071的相关规定执行。

与其他设施的安全防护距离应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5.2 总平面布置

企业的厂区总平面布置应在化工园区(化工集中区)总体布置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的生产流程、交通运输、环境保护、防火、安全、卫生、施工、检修、生产、经营管理及发展等要求,按照GB 50187和GB 50489要求进行布置。5.3 防火防爆

5.3.1 企业的厂房(仓库),储罐(区),办公室,消防车道,建筑构造,消防给水和灭火设施,防烟与排烟,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电气等建(构)筑物的防火设计和施工均应符合GB 50016、GB 50160等相关规范的规定。5.3.2 电解、氯氢处理、盐酸等涉及爆炸性气体岗位电力装置的设计应符合GB 50058的相关规定。

5.3.3 电解、氯氢处理、盐酸、液氯等岗位应按照GB 50493的相关规定,安装相应的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

5.3.4 企业应设有事故状态下防止“清净下水”引发环境污染的设施和措施。

5.3.5 烧碱、盐酸、液氯储罐(区)应按照GB 50351的相关规定设置防火堤或防护墙。5.3.6 重大危险源、罐区应按照AQ 3036—2010的相关规定设置安全监控装备。5.4 防雷

5.4.1 企业的建(构)筑物的防雷设计应符合GB 50057的规定。

5.4.2 设有计算机等其他电子信息系统控制或显示设施的装置还应符合GB 50343等相关规范的规定。

5.4.3 露天设置的盐水储罐、烧碱储罐等金属储罐应设置防雷接地,接地点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5.4.4 露天设置的盐酸储罐等非金属储罐的金属爬梯、平台等导电部件均应设置防雷接地,接地点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5.4.5 无防雷接地的非金属储罐应设置在避雷保护范围内。5.5 防静电

企业生产装置的防静电设计应符合GB 12158、HG/T 20675和GB 50177等规范的相关规定。5.6 工业卫生

企业工业卫生的设计应符合 GBZ 1等标准规范的相关规定。5.7 公用工程

5.7.1 企业公用工程的设计应根据企业所需要供电、供水、供蒸汽、供空气、供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等具体情况,依据国家现行规范标准进行设计。

5.7.2 企业供电应符合GB 50052的要求,一级负荷应由双重电源供电。

5.7.3 企业其他安全卫生设计宜参照HG 20571—95的相关规定,依据国家现行规范、标准进行设计。6 生产安全 6.1 一般要求 6.1.1 涉及氢气生产使用的安全技术应符合GB 4962、GB 50177的相关规定。6.1.2 涉及氯气生产使用的安全技术应符合GB 11984的相关规定。6.1.3 生产装置的管道涂色和符号执行GB 7231的规定。

6.1.4 有发生坠落危险的装置应按照GB 4053的规定设置爬梯、扶梯、平台、护栏等附属设施。

6.1.5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应符合GBZ 2的规定。6.1.6 企业应按照GB/T 11651要求为员工提供个体防护装备。6.1.7 化学品的贮存应符合GB 15603的相关规定。6.1.8 厂区内运输应符合GB 4387的相关规定。

6.1.9 特种设备应严格执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固定式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应按照TSG R0004和TSG D0001的规定管理。

6.1.10 带压输送酸、碱物料的管道法兰处宜设置防喷溅装置。

6.1.11 凡接触酸、碱的作业场所,应设置应急洗眼冲淋装置,应急洗眼冲淋装置服务半径为15米。

6.1.12 储存浓硫酸的钢制容器应当设置氮气保护。6.2 隔膜法烧碱安全生产技术

隔膜法烧碱安全生产技术应符合HGA001—83,做到: 6.2.1 作业安全

6.2.1.1 化盐用水、卤水、原盐及纯碱应定期分析铵含量,以确保电解用盐水对铵量的要求。

6.2.1.2 氯化钡、亚硫酸钠等辅助材料属有害品或毒害品,烧碱、盐酸、硫酸等属强腐蚀剂,应定点储存,做好标识,专人保管,用后的包装物应及时收集,无害化处理后方可废弃。6.2.1.3 电解系统停车后和开车前,氢气系统应用纯度大于97%(vol)的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进行置换;开车前,氢气管道中含氧应小于3%(vol)。6.2.1.4 取用堆场的原盐时,应防止盐堆塌方,并应防止车辆伤害。

6.2.1.5 在电解槽正常运行及开停车期间,单槽盐水液面均不得低于阴极箱的上法兰口。6.2.1.6 电解槽运行期间应做到:直流电均衡稳定,盐水连续稳定,氯气、氢气压力平稳。6.2.1.7 电解和氯氢处理系统的氢气应保持正压。

6.2.1.8 电解直流电正负极的对地电压偏差不大于直流总电压的10%,绝对偏差应小于35伏。

6.2.1.9 电解槽运行期间,作业人员应穿绝缘靴,不应一手接触电槽,一手触及其他接地构件。

6.2.1.10 不应将长度能导致相邻两电槽间搭桥或引起电槽接地的导电体带入电槽区域。电槽支架和导电母排附近的金属件应实施绝缘,防止作业时发生短路。6.2.1.11 蒸发开车前应做好蒸汽系统的疏水工作。6.2.1.12 在登上储罐罐顶前应确认罐顶的牢固程度。

6.2.1.13 氢气系统着火时,在处理过程中不应使系统内造成负压,不应采用停供直流电的办法。在保持系统正压的情况下,可采用逐步降直流电电流的方法,待着火点火焰变小后,用惰性气体或蒸汽扑灭燃烧的火焰。6.2.2 安全装置

6.2.2.1 电解系统应设置处理氯气外逸事故的事故氯气吸收装置,装置应配置两路独立的动力电源,并能相互切换;事故氯气吸收装置吸收液的烧碱浓度应控制在15.0~7.0%(wt)。6.2.2.2 烧碱生产系统应设置投用报警联锁装置。报警联锁装置的设置,应将系统氯气透平压缩机(或纳氏泵)的氯气流量大幅下降、突然停运与整流、自发电系统和事故氯气吸收装置联锁。

6.2.2.3 电解系统的氯气总管应设置压力密封槽(正压安全水封),在非正常状态下,氯气可直接排入事故氯气吸收装置。

6.2.2.4 在采用氯气透平压缩机的场合,电解系统氯气总管应设置氯气负压密封槽(负压安全水封),在非正常状态下,可自动吸入空气。负压密封槽宜设置远距离供水设施。6.2.2.5 氯气透平压缩机工艺配管应设置防湍振回路。防湍振工况指标(压力、流量)应输入联锁信号。

6.2.2.6 应在氢气泵入口管道上设置排水装置。氢气总管应设置压力密封槽(安全水封),在非正常状态下能确保自动排放。氢气放空管宜设置两路管线,并能相互切换。氢气放空管应设置阻火器。放空管道宜与蒸汽和惰性气体管道连接用于灭火。

6.2.2.7 氯气透平压缩机(或纳氏泵)的出口处应设置紧急切断装置或止逆装置。6.2.2.8 检修电解槽用行车吊钩(或吊具)必须设置电气绝缘件,以防止电解直流电回路接地而烧坏电解槽等设备。6.2.2.9 进入电解槽的盐水总管上应防腐蚀电极。6.2.3 主要安全生产指标见附录A 6.3 离子膜法烧碱安全生产技术

离子膜法烧碱安全生产技术应符合HAB004—2002,做到: 6.3.1 作业安全

6.3.1.1 除按照6.2.1.1执行外,还应:

a)入槽纯水总管压力应控制平稳,确保入槽纯水流量稳定。

b)经常检查和及时消除电槽和与电槽连接管线的泄漏源,避免因泄漏造成绝缘不良而发生接地或短路现象。

c)应经常检查和判断运行中离子交换膜的完好状况,及时发现和调换损坏的离子交换膜。系统停车后,阴极液应进行低浓度碱液循环,以降低氢氧化钠浓度;阳极液应采用稀释的盐水置换,以去除游离氯;阴极气液分离器内氢气应采用氮气置换。重新开槽、正常运行或停槽以后,严格控制不同状态下的槽温和阴阳极液指标在规定范围内,以保护离子交换膜不受损坏。6.3.2 安全装置

6.3.2.1 除按照6.2.1.2执行外,还应:

a)

离子膜法烧碱生产系统应设置报警联锁装置。报警联锁装置的设置,应将系统各处氯气压力、氢气压力、槽电压、入槽盐水总管压力、氯气透平压缩机的氯气流量、突然停止交流或直流供电以及重要机械的停机信息输入自动报警和联锁系统,一旦上述指标(或状态)失控,联锁动作,使装置各部机器、设备、各控制阀门都处于安全状态。

b)电解槽精制盐水、淡盐水和盐酸加入管道以及精制盐水、淡盐水和盐酸总管应当设置防泄漏、防直流电回路接地的声光报警装置和防腐蚀电极。

c)电解系统的阴、阳极液循环泵和盐水供给泵应配置两路动力电源,并能相互切换。6.3.3 主要安全生产指标见附录B 6.4 变电、整流安全生产技术 除按照HGA003—83执行外,还应:

6.4.1 控制各类非线性用电设备所产生的谐波引起的电网电压正弦波形畸变率,宜采取下列措施:对大功率静止整流器,采取下列措施: d)

提高整流变压器二次侧的相数和增加整流器的整流脉冲数。e)多台相数相同的整流装置,使整流变压器的二次侧有适当的相角差。f)按谐波次数装设分流滤波器。

6.4.2 电缆外护层应根据敷设方式和环境条件选择。直埋电缆应采用铠装并有黄麻、聚乙烯或聚氯乙烯外护层的电缆。在电缆隧道、电缆沟内以及沿墙壁或楼板下敷设的电缆,不应有黄麻外护层。

6.4.3 电气设备应保证基本绝缘发生故障或出现电弧时,故障接触电压不产生危害。电气设备应有接地保护,或者双重绝缘结构,或安全特低电压供电的防护措施。双重绝缘结构和安全特低电压供电的防护措施中不应有保护接地装置。所有由于工作电压、故障电流、泄漏电流或类似作用而会发生危害的部位,应留有足够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6.5 合成盐酸安全生产技术

合成盐酸安全生产技术应符合HGA004—83,做到: 6.5.1 作业安全

6.5.1.1 在盐酸合成炉点火前,应对炉内气体进行氮气置换或抽除炉内剩余气体,并分析炉内含氢指标合格。

6.5.1.2 在点炉操作时,不应正视炉镜或点火孔。炉镜与操作人员之间应有可靠的防止炉镜爆裂伤人的安全防护措施。

6.5.1.3 盐酸合成炉的停炉操作应逐步减少进炉气量,先切断氯气,故障状态下应立即切断氯气,后切断氢气,并经检查确认已经切断全部气源,方能停炉。

6.5.1.4 氢气管路、设备因泄漏着火时,应保持管路、设备正压,并采取切断气源的方法灭火。

6.5.1.5 打开炉门应在停炉半小时后进行,不应停炉后立即打开炉门。

6.5.1.6 注意火焰颜色,及时调整氯氢配比,使其始终保持在正常范围。进合成炉前的氯气及氢气管路上应安装压力指示计;氢气入合成炉管道应装设阻火器。

6.5.1.7 停运的盐酸设备应与其他在用设备用盲板隔离,或用惰性气体置换后使惰性气体充满停运设备空间,不应使系统内窜入混合性爆炸气体。应对停运的设备进行可燃性气体分析。

6.5.1.8 包装时不应使盐酸及氯化氢气外溢,污染环境。6.5.2 安全装置 6.5.2.1 合成炉应设置爆破片和炉压指示计。爆破片应经减爆压力试验。6.5.2.2 氯气管道应设有负压抽吸装置,以备在事故状态和检修时使用。

6.5.2.3 氢气、氯气的输送管线在进炉前应设置紧急切断装置,在紧急状况下能迅速地将反应炉与输送管线隔离。

6.5.2.4 吸收塔至贮槽(或计量槽)的管路上应装设液封装置,杜绝气体进入贮槽(或计量槽)。

6.5.2.5 如使用氢气柜,应在氢气管道上设置水封及自动放空装置。6.5.2.6 易因爆炸产生飞溅物的装置应采取防止爆炸物飞溅的措施。6.5.3 主要安全生产指标见附录C 6.6 液氯安全生产技术

除按照6.1.2执行外,还应做到:

6.6.1 液氯槽车充装时,应使用金属万向管道充装系统或无缝钢管活法兰系统。不应使用金属软管等不可靠的连接方式充装槽车或钢瓶。6.6.2 液氯使用过程中的泄漏应急措施:

g)

迅速将无关人员撤离到上风向处,并按规定距离设置警戒线。

h)液氯气瓶泄漏时,严禁向瓶体喷水,应立即转动气瓶,使泄漏部位朝上,位于氯的气相空间。

i)

瓶阀密封填料函泄漏时,应查压紧螺帽是否松动或拧紧压紧螺帽;瓶阀出口泄漏时,应查瓶阀是否关紧,或关紧瓶阀或用铜六角螺帽封闭瓶阀口。

j)

瓶体泄漏点为孔洞时,可使用竹签、木塞、止漏器堵漏处理,并注意对堵漏器材紧固,防止脱落。处理无效时,应迅速将泄漏气瓶放置入事故氯负压吸收处理装置对泄漏的氯气进行负压抽吸,或浸没于备有足够体积的烧碱或石灰水溶液吸收池进行无害化处理,并控制吸收液温度不高于45℃、PH不小于7,防止吸收液失效分解。当泄漏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时,应立即报警,请求社会救援。

k)液氯管道、设备或液氯罐车泄漏时,在按事故应急预案封堵和倒罐的同时,应立即报警,请求社会救援。

6.6.3

主要安全生产指标见附录D 6.7 检修安全 6.7.1 检修安全作业宜参照HG/T 23008的相关规定执行。

6.7.2 氢气系统设备和管道的动火检修,事前申办动火审批手续,实施切断气源、有效隔离、置换处理。氢气系统吹扫置换,宜采用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置换法或注水排气法,并经分析合格,同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后方可进行。氢气爆炸危险环境内设备、管道的拆卸,应采用防爆工具,不应采用钢质工具敲打设备、管道。

6.7.3 检修酸、碱设备或管道,应先有效切断物料来源,放尽危险物料,并冲洗置换、处理干净后进行。硫酸设备和管道动火前,应进行氢气含量分析,氢气浓度小于等于0.2%(vol)方可动火。

6.7.4 检查二次盐水精制用离子交换塔或调换离子交换树脂需要进入塔内作业时,应事前申办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审批手续,在确认排液并铺上垫板以后进行,不应直接站立于树脂之上。

6.7.5 凡采用聚四氟乙烯作填料、衬里、垫片的设备或管道,不应用明火加热、切割拆卸。6.8 劳动防护

6.8.1 生产作业人员(包括电槽检修作业人员)应穿戴长袖工作服、工作帽、防护鞋、防护眼镜,电槽操作工和电槽检修人员还应穿戴绝缘鞋和绝缘手套。

6.8.2 在处理或检修有可能有酸、碱物质喷溅的场所,应穿戴全身防护衣,戴耐酸碱手套,同时佩戴防护面罩或防护眼镜。

6.8.3 氯化钡的装卸、运输、投料要防止粉尘飞扬。操作人员应正确穿戴防护服装、防护手套和防尘口罩,作业完毕及时洗浴更衣。6.9 人身事故的现场急救

6.9.1 酸、碱灼伤后,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灼伤部位20分钟以上,然后就医;当眼睛灼伤时,须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30分钟以上,冲洗时不断转动眼球,然后就医。

6.9.2 吸入氯气中毒后,首先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解开衣领,放松腰带,并防止受凉,立即通知医务人员抢救;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给予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术;皮肤接触氯气后,应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然后就医;眼睛接触氯气后,应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然后就医。

6.9.3 发生触电事故,应迅速使其脱离电源,边进行施救(人工呼吸、心脏挤压等),边通知医务人员进行抢救。7 安全管理

企业的安全管理应参照AQ3013—2008、AQ/T 3016—2008及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定执行 A

A

附 录 A(规范性附录)

隔膜烧碱主要安全生产指标 A.1 入槽盐水 NaCl310-315g/L 无机铵≤1mg/L

铵≤4mg/L Fe3+≤6mg/L A.2 氯气

总管氯气浓度≥97.5%

≤0.2% A.3 氢气 总管氢气浓度≥98%

B

B

附 录 B(规范性附录)

离子膜烧碱主要安全生产指标 B.1 入槽盐水 NaCl 310-315g/L

无机铵≤1mg/L

Ca2++Mg2+≤0.02ppm B.2 入槽纯水

电导率≤10μs/cm

总管含氢

总铵≤4mg/L 3+

≤0.1ppm

FeB.3 高纯盐酸

HCl≥30%

游离氯

Ca+Mg ≤0.3ppm

FeB.4 氯气

总管氯气浓度≥97.5%

总管含氢≤0.2% 2+2+

3+

≤10ppm B.5 氢气 总管氢气浓度≥98% B.6 用于置换氢气系统的氮气,纯度≥98%。C

C

附 录 C(规范性附录)盐酸主要安全生产指标

C.1 氯气纯度≥96%

C.2 入炉尾气

氯气纯度≥65%

C.3 氢气纯度≥98%

C.4 尾气含氢20~50%

C.5 尾气含氯化氢<7.5毫克/升 C.6 氯与氢配比为1:1.05~1.1

D

D

附 录 D(规范性附录)液氯主要安全生产指标 D.1 氯气

含氢≤0.4%

含氢≤3.5% 尾气含氧<5%

总管氯气浓度≥96%

总管含氢≤0.4%

液氯纯度≥99.6%

含水≤0.04%

液化后尾气含氢≤3.5% D.2 氯气充装压力≤1.1MPa

压缩空气含水<0.0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篇:氯碱行业安全生产事故案例

氯碱行业安全生产事故案例

本帖面向业界同仁征集历史上行业内所有有记载的事故案例,力求以史为鉴,让悲剧不再重演。

为维护企业利益,我们建议不发布未经证实的事故案例,如有发布,请发帖人特别注明,并自行承担可能带来的一切法律后果。

2004年 重庆天原化工总厂爆炸事故 1.事故概况

2004年4月15日21:00,重庆天原化工总厂氯氢分厂1号氯冷凝器列管腐蚀穿孔,造成含铵(NH+4)盐水泄漏到液氯系统,生成大量易燃的三氯化氮。4月16日凌晨发生排污罐爆炸,1:33全厂停车;2:15左右,排完盐水4h后的1号盐水泵在停止状态下发生粉碎性爆炸。

16日17:57,在抢险过程中,突然听到连续2声爆响,经查是5号、6号液氯储罐内的三氯化氮发生了爆炸。爆炸使5号、6号液氯储罐罐体破裂解体,并将地面炸出1个长9m、宽4m、深2m的坑。以坑为中心半径200m范围内的地面与建筑物上散落着大量爆炸碎片。此次事故造成9人死亡,3人受伤,15万名群众疏散,直接经济损失277万元。

2.事故分析

经调查分析确认,爆炸直接因素的关系链是:氯冷凝器列管腐蚀穿孔→盐水泄漏进入液氯系统→氯气与盐水中的铵反应生成三氯化氮→三氯化氮富集达到爆炸浓度→启动事故氯处理装置因震动引爆三氯化氮。1)直接原因

(1)设备腐蚀穿孔导致盐水泄漏,是造成三氯化氮形成和富集的原因。根据重庆大学的技术鉴定和专家分析,造成氯气泄漏和和含铵盐水流失是1号氯冷凝器列管腐蚀穿孔。列管腐蚀穿孔的主要原因是:

①氯气、液氯、氯化钙冷却盐水对氯气冷凝器存在的腐蚀作用; ②列管内氯气中的水分对碳钢的腐蚀;

③列管外盐水中由于离子电位差对管材产生电化学腐蚀和点腐蚀; ④列管和管板焊接处的应力腐蚀;

⑤使用时间较长,并未进行耐压实验,对腐蚀现象未能在腐蚀和穿孔前及时发现。1992年和2004年1月该液氯冷冻岗位的氨蒸发系统曾发生过泄漏,造成大量的铵进入盐水,生成了含高浓度铵的氯化钙盐水。1号氯冷凝器列管腐蚀穿孔,导致含高浓度的氯化钙盐水进入液氯系统,生成并大量富集具有极具危险的三氯化氮,演变成16日的三氯化氮大爆炸。(2)三氯化氮富集达到爆炸浓度和启动事故氯处理装置造成振动引起三氯化氮爆炸。调查证实,厂方现场处理人员未经指挥部同意,为加快氯气处理速度,在对三氯化氮富集爆炸危险性认识不足情况下,急于求成,判断失误,凭借以前操作处理经验,自行启动了事故氯处理装置,对4号、5号、6号液氯储罐(计量槽)及1号、2号、3号汽化器进行抽吸处理。在抽吸过程中,事故氯处理装置水封处的三氯化氮与空气接触并振动,首先发生爆炸,爆炸形成的巨大能量通过管道传递到液氯储罐,搅动和振动了液氯储罐中的三氯化氮,导致了液氯储罐内的三氯化氮爆炸。

2)间接原因

(1)该厂压力容器设备管理混乱,技术档案资料不全。2台氯液气分离器未见任何技术资料和检验报告。发生事故冷凝器1996年3月投入使用,2001年1月才进行首次检验,但未进行耐压实验。也无近2年维修、保养和检查记录,致使设备腐蚀现象未能及早发现采取措施。

(2)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2004年2月12日,集团分司与该厂签定了安全生产责任书,但该厂未能将目标责任分解到厂属各相关单位。

(3)安全生产整改监督检查不力。该厂“2·14”氯化氢泄漏事故后,引起了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作出了重要批示。为此,重庆化医控股集团公司与该厂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未能认真从管理查找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在责任追究上,以经济处罚代替行政处分,有关责任人员未能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另外,整改措施不到位监督检查力度不够,以致于安全方面存在的隐患未能有效的整改。“2·14”事故后,本应增加盐酸合成尾气和四氯化碳尾气的监控系统,直到“4·16”事故发生时尚未配备。

简评 此次事故直接原因因氯冷凝器列管腐蚀泄漏,含高浓度铵的盐水进入液氯系统,生成极易爆炸的三氯化氮且迅速富集,以及人为处理措施不当所致,但人为的因素不是主导因素。有关专家在《关于重庆天原化工总厂“4·16”事故原因分析报告的意见》中指出,目前国内对三氯化氮爆炸机理、爆炸条件缺乏相关技术资料,避免三氯化氮爆炸的相关技术标准尚不够完善。因含高浓度铵的氯化钙盐水泄漏到液氯系统,导致爆炸事故在我国尚属首例。此次事故表明对三氯化氮爆炸的处理,确实存在很大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目前,全国氯碱行业尚无对氯化钙盐水中铵含量定期发分析的规定。该厂氯化钙盐水10多年未更换也未进行过检测,造成盐水中的铵不断富集,生成了大量三氯化氮创造了条件,为爆炸留下隐患。

近日,齐鲁公司在氯碱厂召开防止氯气泄漏安全管理会议,要求各涉氯单位在防氯气泄漏的安全管理上“比学赶帮超”,学习氯碱厂防氯气泄漏好的作法,在安全管理上坚持常抓不懈。

今年是淄博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关键年,淄博市碧水蓝天行动计划范围已深入到齐鲁公司生产区域,对公司大气治理、污水排放提出了严格要求。

作为重点涉氯单位,多年来齐鲁氯碱厂将防氯气泄漏工作作为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来抓,从资金上优先安排涉氯项目的技改技措和隐患治理,先后在隔膜烧碱装置和离子膜烧碱装置实施了多项防氯气泄漏项目,在各涉氯岗位配备了相关防护器材、设施、急救药品等,并加强各种安全附件的管理,对涉氯部位的安全阀、爆破膜、连锁保护等安全附件定期检查,确保设备设施完好有效,保证涉氯装置生产本质安全。

同时,氯碱厂还加强涉氯装置氯气生产、储存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厂成立了防止氯气泄漏工作小组,制定并落实了专业定期检查、签字制度,及时做好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协调解决。并加强涉氯车间员工的安全技术培训,结合《齐鲁石化公司安全生产禁令》的学习,努力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同时对易漏部位实行重点监护,确保各涉氯装置稳定运行,减少氯气泄漏的可能。厂里每年还组织安全管理专业人员修订氯气泄漏应急预案,组织涉氯车间员工学习预案和氯气泄漏应急处置程序,定期进行防氯气泄漏事故演习,提高了应急人员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操作人员的应急处置技能。

一起氯气和氯化氢泄漏致群体性中毒事故

2007年1月2日江苏省江阴市某市药厂发生一起氯气和氯化氢泄漏事故,使该农药厂4名工人发生急性中毒,并使邻近下风向的江阴市霞客镇某村多名村民出现了刺激性气体接触反应。经过如下:

中毒经过

2007年1月2日,江阴市某农药厂在二氯苯并噻唑试生产过程中,平衡釜石棉垫圈突然破裂,导致容量约2000L平衡釜内的氯气、氯化氢及二氯苯并噻唑混合气体泄漏。车间内4名当班工人均不同程度的吸入了刺鼻的气体,感觉胸闷、气短、头晕。4人均迅速离开现场,其中主操作工朱某跑向了下风向。闻讯赶来的厂方人员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用液碱、片碱冲洗泄漏口进行中和,尽快控制了氯气、氯化氢扩散。

发生事故的抗蚜威生产车间为开放式,共有4层工作面,当班4名操作工均在车间底层工作。发生泄漏点为一楼东侧平衡釜,泄漏物主要为氯气及氯化氢。泄漏气体飘向了处于农药厂西南方向约750m外的江阴市霞客镇某村,致多人出现不同程度的咽痛、流泪、呛咳、胸闷等呼吸道刺激症状,陆续至当地医院就诊。最先被送至医院的4名农药厂工人,均出现刺激性干咳、咽痛、气短、胸闷、头晕。听诊双肺呼吸音粗糙,散在干、湿性音。其中朱某12h后进入昏迷状态,继而呼吸、循环衰竭,抢救无效死亡;其余3人1周后均痊愈出院。陆续来医院就诊的附近村民共185人,其中进行治疗的111人,生命体征均平稳。病人多有咽干、呛咳等呼吸刺激症状。双肺听诊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音,胸片检查无异常。经过留院观察或对症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村民病情好转返家,1周后复查均无异常。

建议

(1)氯气中毒病情急,变化快,应及时采取综合抢救措施,预防和控制化学性肺炎、肺水肿的发生和发展。(2)急性中毒病人应及时就诊,要抓住治疗关键,争取抢救时间。(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有关规定,凡生产作业场所存在有害物质,必须进行审报,并进行检测,以确保作业安全。(4)应定期对生产场所中的各种职业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发现浓度超标的设备和岗位,及时查找原因,必要时更换设备,以确保各种职业危害因素达到卫生标准。(5)加强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提高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6)建立和健全生产设施及卫生防护设施,对于相关部位及设置定期进行检查和健全操作规程,加强防患措施,确保作业场所的安全。

山西榆社化工爆炸事故抢险救援及善后事宜同步展开

2010年11月20日19时10分左右,山西晋中榆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聚合工段发生爆炸事故。事故造成当班和附近工段工人死亡3人,重伤3人,轻伤3人,另有34人被震碎玻璃轻微划伤入院治疗。截至21日凌晨3时仍有余火,险情已得到初步控制,爆炸没有造成有害气体泄露。

事故发生后,山西省、晋中市领导高度重视,山西省长王君、副省长李小鹏分别对事故抢险救援作出批示,山西省政府副秘书长王成,晋中市市长张璞、副市长畅志仁等带领省、市安监、公安、卫生、消防等相关单位专家赶赴现场组织指导抢险救援,处理善后事宜。

废品回收站老板丢弃氯气罐发生泄露 村民中毒

3月13日上午12时许,一场未知的灾难悄然降临在新安县李村乡西洼村,当地一破旧回收站老板将前期收购的废弃氯气罐丢弃在该村一小山坡后逃离现场,氯气泄露共造成7人不同程度中毒,大量群众出现不良反应。新安县消防大队接警后迅速出动2辆消防车12名[url=#]消防官兵[/url]紧急赶赴现场处置,历时约4小时成功将险情排除。

消防官兵到达现场后发现,只见一单排四轮车车斗内放置高约1米,直径60公分的罐体停滞在山坡上,现场已聚集大量群众,几名中毒的妇女在一旁呕吐。现场指挥员副中队长何源迅速下达命令疏散围观群众,设立东西各200米的警戒范围。同时带领消防队员佩戴防护装备进入现场实施侦查。经侦查发现罐体尾部一阀门损坏,大量气体向外泄漏,从罐体上标示的自来水公司等字样和现场群众[url=#]中毒症状[/url]初步判断泄漏气体为氯气。带队干部迅速向县政府、县公安局等有关部门汇报,并迅速通知环保、医疗、安监等单位到场配合处置。

12时40分,大队长吕德良到达现场实施指挥,在仔细分析现场情况后,命令副中队长何源带领队员携带[url=#]堵漏[/url]工具实施堵漏,但是由于温度过高,罐体内液氯逐渐气化为气态,罐体内压力不断大,且氯气具有一定的腐蚀和毒性,给堵漏工作带来不便,堵漏工作不得不暂时停止。现场指挥人员再次细致的分析情况,决定在喷雾水的稀释下选用木楔堵漏,且选用肥皂进行封堵,经过约20分钟的紧张工作,泄漏的阀门被堵住,但是在内部压力下仍旧有气体向外溢出。随后消防人员利用湿棉布浇上肥皂水对泄漏部位进行包裹,以减少泄漏气体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的影响,就在此时罐体内部强大的压力把消防官兵堵漏的木楔给冲击开,一股黄绿色的气体向外喷射约一米远,将现场实施救援的两名官兵摔下车体,堵漏工作再次受阻。

16时30分在综合分析两次堵漏出现的问题后,消防官兵结合泄漏口形状和泄漏部位的[url=#]压力状况[/url]现场制作了新的堵漏工具,待罐体内压力稍微下降后,再次在喷雾水的稀释下第三次实施堵漏,最终将泄漏的部位完全堵住,成功排除险情。

据事后调查发现,此次[url=#]氯气[/url]泄露事故系人为所致,肇事者在事故处置期间已被公安机关逮捕,事情正在进一步处理之中。

来源: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记者 焦宏昌 通讯员 何源)编辑:冯媛

第三篇:茶叶安全生产种植技术规范

茶叶安全生产种植技术规范

标准号:DB33/T 675—2008

别:种植业

关键字:茶叶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G均为资料性附录,附录F、附录H均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浙江省农业厅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

本标准起草人:李宁、赵志强、王小骊、章强华、姚晗珺。茶叶安全生产种植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茶叶安全生产种植的基本要求,包括记录的保留、质量安全要求、基地选择和管理、生产技术管理和劳动保护等。

本标准适用于浙江省茶叶的种植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2762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1276-2007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NY/T 5018-2001 无公害食品

茶叶生产技术规程 NY 5020 无公害食品

茶叶产地环境条件 NY 5244-2004 无公害食品茶叶 3 安全要求

3.1 应符合GB 2762、GB 2763和NY 5244-2004中表2的规定。

3.2 出口日本茶叶的安全要求同时参见附录A。3.3 出口欧盟茶叶的安全要求同时参见附录B。3.4 出口美国茶叶的安全要求同时参见附录C。3.5 出口韩国茶叶的安全要求同时参见附录D。4 基地选择和管理 4.1 基地选择 4.1.1 茶叶产地

茶叶产地应选择在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包括交通主干道),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4.1.2 茶园环境

茶园环境应符合NY 5020的要求。4.2 基地和茶园 4.2.1 工作室

基地应建有工作室,用于生产办公。室内桌椅、资料橱配备齐全,存放有关生产管理记录表册,张贴有关规章制度。有条件的生产基地,应配备配套水、电及通讯设备。4.2.2 仓库

基地应建有专用仓库,分别存放农药、化肥和施药器械等。仓库应符合安全、卫生、通风、避光等要求;内设货架,配备必要的农药配置量具、防护服、急救箱等。4.2.3 废物与污染物收集设施

基地应设有收集垃圾和农药包装等废物与污染物的设施。4.2.4 灌溉系统

茶叶生产应有专用水源,如专用水井、储水池等,严防污染。专用水井井口应高出地面30cm,并配有防护设施,防止雨水倒灌、弃入污染物等。

有条件的茶叶生产基地,应建立水源管理系统,如供水管道、再利用体系、灌溉设备维护等,以保证水源供应,减少浪费。4.2.5 植保员与肥料员

根据基地面积大小,应配备一定数量的植保员,负责有害生物发生情况的调查、预报、防治指导等。有条件的基地,可配备肥料技术人员,负责肥料施用技术指导等。4.2.6 环境条件监测

新建基地应进行环境条件监测。以后每2年~3年,或在环境条件发生重大变化而有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安全时,应由有资质的监测单位及时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以确定是否继续使用该基地。4.2.7 档案

基地每个地块(片)应建立独立的、完整的档案和生产记录档案。如:平面分布图、茶叶生产基地基本情况记载表、茶叶种植基地茶园地块组成清单、茶叶种植基地农事活动记录、茶叶种植基地农药使用记录、农药购进和领用记录、化肥采购和领用记录、茶叶种植基地化肥使用记录、茶叶种植基地鲜叶流向记录、茶叶农药残留监控检测登记表、茶叶种植基地茶树栽培履历和农产品生产基地人员登记表等。4.2.8 隔离防护

基地周围应建立隔离网、隔离带等,以保护基地,防止外源污染。4.2.9 标志标示

基地有关的位置、场所,应设置醒目的标志、标示。5 生产技术管理 5.1 茶树种植

茶树种植应符合NY/T 5018-2001中的规定。5.2 土壤管理和施肥

土壤管理和施肥应符合NY/T 5018-2001中的规定。5.3 有害生物综合防治 5.3.1 综合防治原则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从茶园整个生态系统出发,综合运用和协调各种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有害生物孳生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持茶园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的多样性,将各类病虫草害控制在允许的经济阈值内,将农药残留降低到规定标准的范围以内。

5.3.2 防治对象与防治指标

应按制定的防治指标,掌握防治适期施药。

茶园主要有害生物的防治指标和防治适期参见附录E。5.3.3 农业防治 5.3.3.1 选用品种

换种改植或发展新茶园时,应选用对当地主要病虫害抗性较强的品种。5.3.3.2 合理修剪

修剪既可培育树冠,又可改变病虫的生存环境,起到良好的防治作用。需合理控制茶树高度,春茶后宜进行树冠改造,秋末宜轻修剪可明显地压低叶螨类的越冬基数等。5.3.3.3 茶园翻耕

秋末结合施基肥,进行茶园翻耕,可减轻次年象甲类害虫发生,对在土壤越冬的鳞翅目害虫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5.3.3.4 及时清园

秋末将茶园根际附近的落叶及表土清理至行间深埋,可有效防治叶病类和减轻在土壤中越冬的害虫的发生。5.3.4 物理防治 5.3.4.1 灯光诱杀

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在其成虫发生期,于田间点灯诱杀,减轻田间的发生量。5.3.4.2 人工捕杀

对发生较轻、为害中心明显及有假死性的害虫,采用人工捕杀,减轻危害。5.3.4.3 除草

宜采用机械或人工方法清除杂草。5.3.4.4 色板诱杀

运用色板诱杀茶蚜等,可在田间悬挂黄色粘虫板或黄色板条(25cm×40cm),每667m2放置40块~60块。5.3.5 生物防治

5.3.5.1 保护和利用当地主要的有益生物及其优势种群,控制使用杀虫谱广的农药、减少茶园喷药次数及农药用量。5.3.5.2 性诱剂诱杀

性诱剂诱杀害虫针对性强、效果好,宜大面积推广应用。用户可因地制宜的选择使用。5.4 茶树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 5.4.1 茶树病虫害化学防治的原则

加强茶树病虫的测报,及时掌握病虫害的发生动态。按制订的主要害虫防治指标防治,应掌握防治适期施药、安全间隔期和施药次数,降低农药用量。改进施药技术,提倡低容量喷雾,对一般蓬面害虫,实行蓬面扫喷;对茶丛中下部害虫,提倡侧位低容量喷雾。5.4.2 农药品种的选择和施用 5.4.2.1 农药品种的选择

5.4.2.1.1 农药品种不应选择国家农业部公告明令禁止在茶园中使用的农药。

5.4.2.1.2 应根据进口国的要求,合理选择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

5.4.2.1.3 茶园的病虫害防治用药方案遵照附录F的规定。部分国家或组织禁止或停止使用的药剂参见附录G。5.4.2.2 农药的施用

应按照GB 4285、GB/T 8321(所有部分)的要求控制施药量与安全间隔期。5.5 采摘和贮存运输

5.5.1 应根据茶树生长特性和各类茶对茶叶鲜叶的要求,按照标准,适时采摘。

5.5.2 机采茶园,采茶机应使用无铅汽油和无铅机油,防止污染茶叶、茶树和土壤。

5.5.3 采用清洁、通风性好的竹编、网眼茶篮或者篓筐盛装鲜叶。采下的茶叶应及时运抵茶厂,防止鲜叶变质和混入有毒、有害物质。

5.5.4 贮存运输过程中,不应对鲜叶造成污染。6 投入品管理 6.1 肥料 6.1.1 肥料采购

肥料应从正规渠道采购合格肥料。不应采购下列肥料:非法销售点销售的肥料、超过保质期的肥料和进口国禁止使用的肥料。

6.1.2 肥料的储存

肥料应妥善储存。将其存放于清洁、干燥且无水源污染的地方。6.2 农药 6.2.1 农药的采购

应从正规渠道采购合格的农药。不应采购下列农药:非法销售点销售的农药、无农药登记证或农药临时登记证的农药、无农药生产许可证或者农药生产批准文件的农药、无产品质量标准及合格证明的农药、无标签或标签内容不完整的农药、超过保质期的农药和进口国禁止使用的农药。6.2.2 农药的储藏

农药应储藏于专用仓库。仓库应符合防火、卫生、防腐、避光、通风等安全条件要求,并配有农药配制量具、急救药箱,入口处应贴有警示标志。6.2.3 农药包装物处理

农药包装物不应重复使用、乱扔,应及时收回。应符合NY/T 1276-2007的规定。7 劳动保护 7.1 培训

凡使用、处理农业化学品的人员,以及所有操作危险或者复杂设备的人员都应经过正式培训。7.2 施药保护

施药时,操作者应穿着防护服。7.3 警示标志

施药后,现场应立即设立警示标志。其他工作现场和危险场所附近亦应设立警示标志。潜在危险区的警示标志应设于入口处。记录的保留和内容要求 8.1 记录的建立 种植者应建立茶叶种植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有效记录,以证实所有的农事操作符合相应的安全卫生要求,从而完善整个溯源体系。8.2 记录的内容

记录的格式及内容要求按照附录G的规定。8.3 记录的保留

必要的记录应至少保留两年。

附录A(资料性附录)

日本“肯定列表”制度中茶叶的最大残留限量

日本“肯定列表”制度中茶叶的最大残留限量参见表A.1。

表A.1 日本“肯定列表”制度中茶叶(未发酵茶)的最大残留限量序号

通用名

中文名

最大残留限量MRLs(mg/kg)1

1,1-Dichloro-2,2-bis(4-ethylphenyl)Ethane

1,1-二氯-2,2-二(4-乙苯)乙烷

0.12

1-Naphthaleneacetic Acid

1-萘乙酸

0.13

2,2-DPA

茅草枯

0.054

2,4,5-T 2,4,5-涕

不得检出5

4-CPA

对氯苯氧乙酸

0.026

Abamectin

阿维菌素

0.027

Acephate

乙酰甲胺磷

Acequinocyl

灭螨醌

509

Acetamiprid

吡虫清

5010

Acrinathrin

氟丙菊酯

1011

Alanycarb

棉铃威 512

Aldicarb

涕灭威

0.0513

Aldrin and dieldrin(as total)

艾氏剂和狄氏剂(总量)

不得检出14 Amitraz

双甲脒

0.115

Amitrol

杀草强

不得检出16

Aramite

杀螨特

0.117

Asulam

磺草灵

0.0218

Atrazine

莠去津

0.119

Azimsulfuron

四唑嘧磺隆

0.120

Azoxystrobin

腈嘧菌酯

1021

Barban 燕麦灵

0.122

Benalaxyl

苯霜灵

0.123

Benfuracarb

丙硫克百威

0.124

Bensulfuron-methyl

苄嘧磺隆

0.0225

Bensulide

地散磷

0.0326

Bentazone 灭草松

0.0227

Benzyladenine(Benzylaminoprin)

N6-苯甲酰基腺嘌呤

0.0228

BHC(as total of Alpha-BHC,Beta-BHC,Gamma-BHC and Delta-BHC)

六六六(四种异构体总量)0.2

第四篇:氯碱生产实习感受

实习感受

通过这一次为期7天在开封东大化工集团的实习,我学到了许多原先在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虽然氯碱的生产工艺不是很复杂,但在这次实习中,不管是在课本知识、实践经验、安全意识还是在未来发展及为人处世方面,我都收益颇多,这些都是无形资产,将伴随我一生。

首先是安全问题。实习第一天上午师傅就给我们上了一堂安全实习课。师傅给我们详细的讲述了在实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紧急情况以及对应的最好拯救措施。可见安全的重要性不可小觑。以前对化工安全这方面的问题不是很在意,这次通过化工厂的参观实习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峻性。众所周知,在化工厂工作每天所要面对的都是刺鼻的气味,这对公认的身心健康是有很大的危害的。而现在随着生产力和科技的不断进步这一切都已经成为了历史。现在,虽然生产现场机器轰鸣,但是大部分工人们只要坐在控制室里面通过电脑来控制,设备就可以自动而有序的运行,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同时也改善了工人的工作环境。这次实习可以看到化工厂的管理可以说是军事化的管理模式,一切都是那么的纪律严明,一切的操作都是那么的一丝不苟,我深切的体会到了“安全第一,预防 为主”这八字安全方针的真正意义之所在。此外,我们从和师傅们的谈话中也学到了一些在社会上为人处世和工作的经验,让我知道怎样在平凡之中创造出不平凡。

其次对化工厂有了比较直观的认识。因为我研究生考试专业课是《化工原理》,而工厂的好多设备都是化工原理实验用到的,所以这次实习对我考研究生百益而无一害(看到那些设备我心中暗自窃喜,嘿嘿)。氯碱的工艺以前虽然学过,但是通过这次参观对其有了比较深层次的实际了解。感觉这种通过实地考察的学习方式远比课堂学习有趣的多,生动的多。工厂是怎样安排各个工段的布局的,各个布局之间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机器是如何运转的,设备是怎样布置,生产车间是怎样分布的,能量是怎样利用的......以前虽然在课本有所了解,但是远没有现场了解直观。就拿备用设备和一些缓冲罐来说,如果不去实习,不去实地的观察,可能经常会意识不到这些问题。平时,在本上看到的方块流程图,看上去很简单,很明了,但是,在工厂中,管道的设计,顺序,粗细都会很有讲究。一些设备,在书上看到会很模糊的感觉,当真实的去了解时,就会发现这个那个的问题和一些小细节的东西。在工段和工段之间,会有要求安全距离,所以,在设计工厂时,一些连续的工段会隔开,因为安全距离原因。还有许多东西,都是观察后,会让人觉得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在与一些师傅们交谈中得知:虽然他们大部分都出身化工类的职业学校,但是在他们之中有才能有技术的人待遇就好,而且不管到哪里有技术在身够不怕;而那些技术基础不太强的人,就只能在技术性不强的工作岗位工作了。不具备这项能力就难以胜任未来的挑战。他们都说在工作岗位上,不管你出身什么样的学校,只要你有着良好的业务能力,哪里都是施展才能的地方。这让我认识到社会是残酷的,没有文化、没有本领、懒惰的人,就注定永远是社会的最底层;但社会又是美好的,只要你肯干、有进取心,它就会给你回报,它就会让你得到你想要的结果。

这次实习给我敲响了警钟,我发现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就像大海中的一滴水,与现实有很大的差距。理论学习是业务实战的基础,但实际工作与理论的阐述又是那么的不同,通过实习才发现实际操作与理论竟有这么大的差距,正如同招聘老师说的那样我们学习的理论知识甚至都用不到20%,而我们在学校所掌握到的学习方法却有着比理论知识更重要的作用,而事实也正是如此。在学校时,许多知识只局限在书本上,思考问题比较单一,而在工作中,就要全盘考虑问题,把各个问题点都提前想好,才能把工作完成出色,同时对自己能力也是一种提高。在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看问题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方式也逐渐开拓,这与实践密不可分,在实践过程中,我又一次感受充实,感受成长。

总之,这次实习带给我的,不全是我所接触到的那些操作技能和实践经验之类的实际性东西,也不仅仅是通过几项工种所要求我们锻炼的几种能力,更多的则需要我们每个人在实习结束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去感悟,去反思,勤时自勉,有所收获,使这次实习达到了真正的目的。

3.2实习建议

对于学化工这种专业的知识,光靠书本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化工生产实习是必不可少的。对此,希望以后有机会的话,可以多去化工厂实习,增加自己的实际化工生产经验,希望化工实习的时间能长一些,能让我们更好地把我们所学所知与实际化工所联系起来。此外,如果可能的话,还希望学校能请一些专业

工人师傅来学校为我们现场讲解,增加实际实际经验,为自己以后走上工作道路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致谢

在此我还要感谢工厂给我们生产实习的机会,感谢领导以及所在工厂的师傅们对我们的倾囊相授,让我们对于化工生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为我的将来走上化工生产这条路,开启一扇通往成功的大门。感谢在实习报告完成过程中同学们的交流和讨论。更感谢实习过程中四位带队老师在生活和实习上的指导。

在我的毕业实习报告即将完成之际,我想对在这次开封东大化工的实习过程中所有曾经给过我帮助和支持的人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感谢在开封东大化工集团为我们提供良好的实习环境,让我们在这个陌生的环境里感受到温暖。为了我们的实习,公司也肯定做了好多准备工作。在此,为我们给他们带来的麻烦和工作中的不便深表歉意。

感谢师傅们的热情详细讲解和不知疲倦的指导。

感谢指导带队老师,你们在学习和工作方面给了我们大量的指导,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除此之外,还对我们的生活给予关怀,使我可以顺利的完成在校外的实习报告设计任务。

感谢一起去实习的同学们,他们在我参加本次实习过程中给了我莫大的帮助和鼓励。每当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的时候,总是向他们求教,他们也总是不吝赐教。他们是我学习、实习和生活上的伙伴,也是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战友。在此也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最后,衷心的感谢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审阅论文的专家教授老师。

第五篇:煤粉生产防爆安全技术规范

煤粉生产防爆安全技术规范

煤粉生产防爆安全技术规范

标 准 号: MT/T714—1997 替代情况:

发布单位: 煤炭工业部起草单位: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点 击 数:

更新日期: 2016年02月06日 前 言

我国的火力发电厂、喷煤炼铁厂和水泥厂,需大规模的生产煤粉。长期以来,这些企业的防火防爆无规范可依,整体防灾抗灾能力弱。为了改变这一局面,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煤炭工业部科技教育司提出。

本标准由煤炭工业部煤矿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朝远、张引合、田仁曲、谢波、苑洪湘。

本标准委托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负责解释。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粉生产场所防爆安全技术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有爆炸危险性煤粉生产场所的工程设计、施工及煤粉的生产、管理。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2476.1—90 爆炸性粉尘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 粉尘防爆电气设备

GB 13532—92 干粉灭火剂通用技术条件 GB 15577—1995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GB/T 15605—1995 粉尘爆炸泄压指南 GBJ 16—8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3.1 煤粉 pulverized coal 细微的煤颗粒。

3.2 煤粉生产场所 preparation place of pulverized coal 进行煤粉磨制、输送、收集、储存等工艺过程的场所。3.3 输粉管道 transportation duct of pulverized coal 磨粉机出口到煤粉仓之间输送煤粉的管道。3.4 煤粉仓 pulverized coal collecting tank 储存煤粉的容器。

3.5 制粉系统 system of pulverized coal preparation 从原煤堆放处开始到煤粉仓为止的将原煤干燥磨制成煤粉,并进行收集和贮存的系统。4 一般规定

4.1 新建煤粉生产场所的设计、施工及煤粉的生产、管理,必须符合本标准的规定。不符合本标准规定的现有生产场所应采取措施达到本标准的规定。

4.2 企业必须将其所生产的煤粉送往煤炭工业部指定的单位进行煤粉有无爆炸性鉴定,并对有爆炸性的煤粉进行爆炸特性参数测定,确定其着火爆炸的危险程度。

4.3 企业应结合自身煤粉生产场所的特点,制订本企业的防爆实施细则和安全检查表,并定期进行检查。

4.4 企业须认真进行安全生产和煤粉防爆知识教育,对职工进行技术和业务培训,并经考试合格者,方准上岗。

4.5 煤粉生产场所严禁烟火,所用电气设备必须符合GB 12476.1的要求。

4.6 煤粉生产场所应进行防爆安全评估。安全评估应包括煤尘爆炸危险性分析和防爆措施等内容。5 防止着火 5.1 防止煤粉自燃

5.1.1 煤粉仓、布袋收尘器灰斗壁、输粉管路内壁应光滑,下料锥体壁与水平面夹角应不小于70°。

5.1.2 输粉管道与水平面夹角应不小于45°,应避免水平管道。5.1.3 输粉管道的最小负荷工况设计流速应不小于15m/s。当必须布置水平管道时,额定负荷工况设计流速应不小于25m/s。5.1.4 在煤粉仓、输粉管道的拐弯处、布袋收尘器灰斗处,积存煤粉容易引起自燃,应设置温度监测装置,一旦发现温度异常时,自动报警,并采取措施,防止自燃。5.2 防止明火与热表面引燃

5.2.1 在煤粉生产场所进行明火作业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a)符合GB 15577中第5.2.1的规定;

b)明火作业前,应配置足够数量的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c)明火作业后,必须清理现场,消除火种;确认火种消除后,才能恢复生产。

5.2.2 与浮游煤粉直接接触的电气设备,其表面允许温度应低于相应煤尘层的最低着火温度。

5.2.3 煤粉生产场所工艺设备的轴承应防尘密封;如有过热可能,应安装能连续监测轴承温度的探测器。5.3 防止静电引燃

5.3.1 布袋收尘器应采用抗静电滤袋。

5.3.2 所有输粉管道应采用金属或抗静电材料制成。

5.3.3 布袋收尘器外壳、输粉管道等,应直接接地。直接静屯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00Ω。输粉管道的接头之间应用导体跨接。5.4 防止撞击火花引燃

在煤粉生产的进料处,应安装能除去混入煤中铁质杂物的电磁铁,防止铁质杂物与设备碰撞产生火花引燃煤粉。5.5 惰化

5.5.1 制粉系统烘干煤粉时,宜采用惰性气体为烘干介质。磨粉机出口温度宜不大于70℃。

5.5.2 制粉系统宜采用自动监控的惰化方法用N2或CO2进行惰化处理。惰化处理的极限氧含量应根据实际工况条件,在专门的实验室通过试验测得。5.5.3 布袋收尘器和煤粉仓应设有专门的充氮装置;煤粉仓应设有氮气流态化装置。6 限制爆炸灾害范围 6.1 抑爆

6.1.1 输粉管道在保证生产需要的条件下,应尽量减小管道直径,缩短管道长度。

6.1.2 布袋收尘器进出口、煤粉仓进口、磨粉机出口等均应安装抑爆装置。

6.1.3 抑爆装置应有自检功能,以确保其有效性。

6.1.4 抑爆装置宜采用干粉作为消焰剂,干粉性能必须满足GB 13532的规定。

6.2 爆炸时实现保护性停车

6.2.1 应设置安全连锁装置或遥控装置,在发生火灾,爆炸时切断所有电机的电源。

6.2.2 当设立遥控装置时,可安装几个能互相替换的遥控开关台。开关必须有明显标记,宜采用自发光信号做标记。开关必须安装在该场所发生火灾和爆炸时仍能进行操作的地方。

6.2.3 安全连锁装置的探测部件应安装在可能引起着火爆炸的危险地方。6.3 泄爆

布袋收尘器、煤粉仓、输粉管道的拐弯处均应设置泄爆装置。所设置的泄爆装置应符合GB/T 15605的要求。厂房也应设计成可泄爆的结构。

6.4 预防二次爆炸

6.4.1 生产系统设备的接头、检查门、挡板、泄爆口盖等均应封闭严密,不得向外泄漏煤粉。

6.4.2 布袋收尘器宜设计成负压操作方式,以防止煤粉外泄。6.4.3 进行煤粉装袋打包的场所,必须定期清扫。6.4.4 包装好的煤粉,应尽快送到专用的储存室。

6.4.5 必须定期对厂房和设备表面的积尘进行清扫。不允许使用压缩空气进行吹扫。7 灭火

7.1 厂房内必须配备灭火系统,在有积尘的部位,不应采用喷射水柱的灭火方法。

7.2 煤粉仓应设置自动灭火装置,该装置宜采用二氧化碳或卤代烷作为灭火剂,并具有自检功能。

7.3 所有电气室内应设置灭火器具或灭火系统。厂房的结构与布局

8.1 按GBJ 16中乙类火灾危险建筑设计。

8.2 通风应良好,地板及内墙面应平整、光滑。应避免可能积煤粉的部位,难以避免的部位应便于清扫。8.3 宜为单层建筑,屋顶宜用轻型结构。

8.4 如为多层结构时,宜采用框架结构;不能使用这种结构的地方,必须设置足够面积的泄爆口。

8.5 如果将窗口或其他开孔作为泄爆口,必须保证其在爆炸发生时能有效地进行泄爆。

8.6 工作区必须有足够数目的疏散路线,其数目和位置由设计部门确定,主管部门批准;疏散路线必须设置明显的路标和事故照明。

下载氯碱安全生产技术规范word格式文档
下载氯碱安全生产技术规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畜禽生产技术规范

    畜禽生产技术规范 范围 1.1 本规范规定了禽场的设置与布局、禽舍建筑与设备、生产工艺、动物防疫和环境保护要求。 1.2 本规范适用于牛、羊、驴、鸡、鸭、鹅场的生产管理、......

    孵化场生产技术规范

    孵化场生产技术规范 1 范围 1.1 本规范规定了孵化场的设置条件、设施设备、安全卫生以及生产工艺的要求。 1.2 本规范适用于年入孵种蛋达100万枚以上规模的孵化生产场。 2......

    清洁生产之氯碱工业

    “绿”碱工业 --与时代并进 “十一五”期间,中国氯碱工业通过技术创新和发展循环经济,高能耗、高污染、高资源消耗的发展瓶颈逐渐得到了改观,清洁生产模式基本建立。随着“十二......

    氯碱化工生产实习报告

    河南城建学院 实习报告 一、前 言.......................................................................................................................................

    炼铁厂安全技术规范

    炼铁安全技术规程总则 1 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炼铁作业区全体职工在工作中应遵守的通用安全规定和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炼铁作业区全体职工。 2 通用安全规定 2.1 为加强安......

    氯碱厂 安全(共5篇)

    导语:氯碱企业可根据生产过程,把物质划分为原料、中间产品、产品三个阶段,列出各阶段具备易燃、易爆性的物质,找到原则解决方案。1、物质的性质氯碱企业可根据生产过程,把物质划......

    2014年1月份氯碱厂生产总结1

    2014年1月份氯碱厂生产工作总结 一、产量消耗 截止25日,氯碱厂共生产烧碱16645.18吨,平均日产665.8074吨;片碱共生产10603.35吨,平均日产424.134吨;高纯盐酸共生产2575.99吨,平均......

    架子工安全技术规范5篇

    架子工安全技术规范 一、基本要求 1、架子工,必须经专业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持特种作业操作证上岗作业。架子工的徒工必须办理学习证,在技工的带领、指导下操作,非架子工未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