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四结合”实验中的优化语文教学

时间:2019-05-15 02:26: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语文-“四结合”实验中的优化语文教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语文-“四结合”实验中的优化语文教学》。

第一篇:小学语文-“四结合”实验中的优化语文教学

“四结合”实验中的优化语文教学 教育在线提供www.xiexiebang.com

本文以先进的理论为指导,就西部农村县城小学开展“学科„四结合‟教学改革实验研究”,阐述了学校以多媒体及网络为依托,实现语文课教学环境的信息化,教材内容的信息化,学习过程信息化,从而优化学习环境,改革教学结构,培养创新精神的理论与实践,对如何将整合的目标、思想、方式落实到具体教学中,作了有益的探索,还对整合的“情境—探究”、“利用资源—主题探究—合作学习”基本模式作重组与创新,突出了整合的科学性、实效性、操作性,为广大西部农村县城小学用好现有设备,创新教学模式,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供了一个探索的途径。【关键词】:“四结合”优化语文课

一、引言

语文是重要交际工具,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形成其基本特点,语文课程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则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基础,成为每个人的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养成必修课。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新课标提出更高要求“……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信息素养是语文课的重要组成。当今世界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必然地把语文教学带入一个广阔的天地。这个整合正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加上语文课的创新性和实践性的本质特征,使之成为素质教育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新亮点、新链接、新突破。在西部农村县城小学如何运用现有的多媒体及教室网络科学地、有效地开展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当前教改崭新的课题。

二、正文:

语文课程以它自身的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成为每一个现代人必备基本素质或行为习惯的必修课。随着素质教育的强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小学专门设置语文课程,是以学生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为目标奠基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科技创新已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特征”(江泽民)以多媒体为网络和核心的信息技术的运用正是21世纪知识经济新时代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和突出特征。因此信息技术是现代人必备的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环境的创立,把语文教育带进广阔的天地。由于语文课的创新性与实践性本质特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正为深化素质教育中的一新亮点,从教学策略讲,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将成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一个必然的链接亮点、突破口。以此达到对学生立足于社会的神圣启蒙,成为一个人格锻造的过程。我校以教室网络为支撑开展《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研究实验,旨在就地处西部地区农村小县的中心小学如何运用先进的理念,用好现有设备,创新教学模式,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研究和探索。经过2年的实验,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优化学习资源,激发语文兴趣。

杜威先生说过:“兴趣是生长中的能力的信号和象征。……兴趣显示着最初出现的能力。”因此,对所学知识的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我们深知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增长智慧的动力,是激发学生不断创新的源泉。根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思想(即教学环境信息化、教学内容信息化、学习方式信息化)我们在语文课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化环境,注重对具体的语文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优化学习资源,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引导学生向预定教学目标前进。保持注意的心向、认识倾向、探索的心理,进而形成学习动机。如《鸟的天堂》一课:(1)网络展播,表象激趣。一开课将课文中逼近大榕树一段用录像展播,在优美的音乐中,出现在同学眼前的是一幅幅蓝天白云、碧水绿树的美丽画面,榕树翠色欲流,叶茂枝繁,金辉灵动,随着画面徐徐展开,我们看到大榕树枝上生根,一部分根直垂水面,且形状各异,景观奇特,教师引导同学说说自己感受,景物哪处最美,同学的兴趣高涨,抢着发言,加深了课文中“一簇堆在另一簇上”,“象有无数小生命在颤动”的理解。(2)人机交流,虚拟环境,创意了声音控制动画的情景。如引导学生学习第二天再过大榕树情景,先展现大榕树华盖如云,枝叶如织,静立水面,当学到“把手一拍”,老师真的拍响声音,声音刚停,马上从那浓密的树丛中飞出一只鸟来,老师再拍,又飞出几只鸟来,这下同学不约而同全班拍手,随着拍手声,画面上各种鸟千姿百态,越飞越多,同学热情达到高潮,对课文的感悟水到渠成。(3)超文本技术,化枯燥为神奇。教材中的“画眉飞出来,掌声一拍,它一惊,又飞回树丛中,继续鸣唱”一节,平谈无华。应用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先整个画面出现画眉,特写,头、眼、翅异常美丽,老师掌声一响它又飞回树丛,站在技头,应用超文本方式重播,让全班同学体验拍撑,看画眉飞动,有趣极了。由于学习环境信息化,学习内容信息化,单元目标要求的观察顺序,同学们通过看录像,如身临其境印象深刻,单元重点训练的作文,动静结合,也是亲身去实践感悟,整课学生兴浓厚,效果极佳。

(二)、创新教学结构,激励自主学习。何克抗教授指出:当前中小学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建构“主导—主体”教学结构。我们知道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一定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过程的稳定的结构形式。信息技术进入语文课教学,我们充分发挥多媒体认知作用、自主探究、交流协作、创新工具等功能,创新教学结构,运用“主导—主体”理念,采用“L-fromIT”方式“L-with-IT”方式(即“情境—探究”、“资源利用—主题探究—合作学习”基本模式)再结合传统的教学方法,演译出灵活多样的方式,如讲—演示—讨论—试作—交流;观察思考—范例激趣—自主探究—创新实践;设疑—练习—演示—总结—创新;加上按兴趣重组学习小组,多向反馈,培养合作精神,人机对话,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发挥创造性等有效地培养学生自己学习意识、习惯和能力。如《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用多媒体和网络支撑,把语文搬进网络教室,采用“L-with-IT”方式,即资源利用—主题探究—合作学习的基本模式,创新了课堂教学结构:(1)网页展示,以境激情。通过网络,点击“圆明影库”,播放《火烧圆明园》配课文录音,让学生如身临其境,目睹侵略者的暴行,深刻感受他们的疯狂洗劫,对文明的毁灭的罪恶行径。(2)主题探究,合作学习。网络再展现全国人代会通过重建圆明园议案,要同学们当工程技术人员,进行重建设计,以此为主题展开对课文深入学习,得出三个必须解决问题,即布局、景物、珍宝。(3)网络资源,自主探究,引导同学根据自己的兴趣,选分题研究,同学各自通过网络收集有关信息,即圆明园布局相关的信息库,(如圆明园布局资料、人文景观、圆明园珍宝的介绍以及它现在何处)真切感受圆明园布局“众景拱月”的新奇,殿堂的恢宏,买卖街、山乡林野的情趣,诗境再现的韵味,西洋景观的典雅,名种奇珍异宝的珍贵,同学既深切理解课文,又激起探究的情趣。网络还提供现代人文景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的诗、黄角瀑布、九寨沟、巴黎铁塔、凯旋门等资料,拓展视野,激发创新热情。(4)人机对话,实践创新。在分主题探究中,应用网络,设计新圆明园布局图。中间是大图框,四周有可以拖动的扳块资料,如亭楼、花草、名胜古迹、世界著名建筑,学生拖动在框中拼出新圆明野外布局,张扬个性,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自主创新。在让圆明园珍宝回归主题研究中,同学们又有自己见的,或通过国际市场拍卖收买,或通过网络发信息寻求海外侨胞捐赠,可通过外交途径促督交还……创新思维得到训练,同时这个环节集学生语文表达,美术创作,人文社会、思想教育综合实践一身,同学们乐于参与,善于实践效果很好。

(三)、扩大知识领域,激发创造思维。

著名电教专家南国农指出:“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就是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全体发展和个性发展,其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终目标是培养创造新人才。”语文课的特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的目标指向也是现代交际和人文素养。因此它能及时吸纳现代科技,特别是以多媒体计算机与网络环境,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而是以学生自主学习工具进入语文课程,它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这有利于情境创设和大量知识获取与保持),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有利激发学生兴趣,进行协商会话),能按超文本,超链接方式组织管理学科知识和各种信息(有利于学生主动发现,主动探索,发展创新思维),大大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激活创新思维火花。如《长征》一课的教学,学《长征》这首诗,依托多媒体及网络环境,再现红军长征过雪山草地,飞夺泸定桥,攻克腊子口等艰苦的行程,激烈的战斗,透彻地理解远征“难”;还创设情景激活思维,展现金沙江水流湍急,两岸悬崖峭壁,大渡桥高悬天宇,铁链铮铮,引发同学思考,“金江水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中“暖”“寒”表现什么意思?有的同学认为金沙江水流湍急,拍打崖石,拍热了,表现金沙江强渡非常艰难,有的认为指红军强渡金沙江成功,心情非常的热烈,高兴,有的说暖对寒主要说长征经历过两大战役……又如《鸟的天堂》网络中展现大榕树叶子繁茂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阳光辉映绿灵动,让同学以此景理解“颤动”,学生看着图画展开联想:是风吹榕树叶晃动,是阳光照在树叶上角度不同出现光的闪动,是榕树丛后有归巢的小鸟在跳跃,树叶反射水面波光在颤动……丰富的资源激发创新思维:在《长征》一课中,学习了长征诗,设计了毛主席诗词知多少演讲活动,同学们上网(校园网)查询,下载,学习、理解、演讲,有的讲菩萨蛮? 大柏地、忆秦娥? 娄山关、沁园春?雪,讲出东方欲晓,莫到军行早长征的艰辛,讲出弹洞前村壁激烈的战斗,讲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雄才大略。每个独特的见解,都展示着同学们创新思维的一个新境界。

(四)、注意学法探究,激励钻研精神。我们知道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教学生自己学会学习。因此,教法必须为学法服务,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良好语文素养,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语文学习方式”因此,语文课教学中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坚持主体性、自学性、操作性、协作性、循序性的原则,结合实际,创设情境,设计教学过程,安排必要的训练,指导学生独立探求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如《一夜的工作》采取“创设情境——主题研究——合作”的模式,充分运用网络再现周总理光辉的一生:井岗会师、长征路上、开国大典、联合国上直到鞠躬尽瘁。然后引入主题研究,他工作的辛苦,生活十分简朴,按自己的兴趣重组学习小组,专题研究分两个问题,一是同学们查看资料,有总理办公室的布置,桌上一尺来高的文件,二是读课文编阅读提纲,小组讨论,代表汇报。应用网络展播研究提纲,用“……”划出中心句,用“△”标出重点词,读句子,体会几句话的联系,表达的意思。如划出含劳苦的句子,用“△”标出劳苦,句子的联系“一尺一叠”说明量大,“今晚”一词说明必须处理,说明时间相当紧,综上所述可以说明劳苦。有的组找的后段中批阅文件一段分析,更能突出劳苦,句子“一边看一边思索”“相当长时间才交给我”。一句一句审阅,思索想当长才读懂了,可见总理工作认真负责,再一次回印如此批阅一尺高的文件,可见劳苦功高。怎样读课文表达我们对总理的崇敬之情。同学自己小结出阅读课文的一种方法:查阅有关资料(校园网,网络教室)——找出重点段——划出重点词——认真体会句子之间联系——品味课文中心——读出滋味。也有不同提纲是主题研究——说明主题的事例——表达段落,句群、中心句……重点语——朗读品味。也有同学一开始抓精彩片段,根据课文内容,逐层发散开去,体验网络创设的情境,结合自己认知水平,品味教材,发现问题协商讨论,如《一夜的工作》有“我”站起来,把椅子碰歪了,总理走过来把它扶正,有同学认为这课写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扶椅子与中心无关这段应删去,教师引导同学讨论,有的同学认为椅子轻轻一碰就歪了,说明椅子已陈旧,这正说明总理办公室里设备不但简单,而且是简陋,更衬托总理生活简朴;有的同学认为从总理扶椅这个常人不经意的细节,而且是在一夜辛劳工作过后,这是总理办事认真态度的自然流露,如此认真的态度对待这一夜的工作,要决策那么多国家大事,多么劳苦,最后统一认为这一段不是画蛇添足,而是深刻反映总理生活简朴,工作劳苦,让读者感受到总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崇高境界,这与最后作者了发出感叹、敬仰作了铺垫,这是作者独巨匠心运用的地方,不能删掉。总之注意学法探究,帮助同学构建自己的学习思维模式,对他们后继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创造学习情境,提高学习质量。

李克东教授指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由于多媒体与网络环境的运用,使语文课教学发生了质的飞跃,它丰富的形象、艳丽的色彩、呈现客观事物的时间顺序、结构和运动形式、自然风光、事件场面等主动展现出来,还能对运动的声音、制作流程加以记录和重放,同时这些信息提取与筛选超文本方式,使老师演示、讲授融为一体,重难点迎刃而解。另一方面在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理念的指导下,语文课也从单纯语文知识讲授进入到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文信息素养广阔境界。

《黄山奇石》教学重点理解黄山奇石的神奇有趣,难点是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激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创新思维的火花。教师采用以“像”创境,成像译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师通过课件创设出生动、形象、感人的画面和音乐情境,让学生如身临其境。学习“仙桃石”一节,屏幕上出现苍松翠竹,群山起伏,云海茫茫,在一派悠扬的音乐声中,一块石头划着美丽的弧线,从天而降,稳稳落在一座山峰上,引导同学观察它的形状奇特如大桃子,它的来历和环境尤如仙境,突出有趣。再放录音教读这节,理解表达情感(新奇、喜爱),学习“猴子观海”,在学生自学奇石的形状、地方、名字后,对“翻滚的云海”理解困难(平时看着不动、有动的向一个方向,只有下暴雨或冰雹时云才会翻滚。)通过课件展示黄山云海翻滚,让学生如亲临其境,观察、体验,不但突破词语理解,还了解这壮观现象,也是黄山秀丽神奇景色之一。在学习“金鸡叫天都”,让学生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在屏幕上想象画出这块石头,通过自己实践,深刻体会它的奇、趣。在最后一节中还向学生提供网络环境下的资料库,展示各种奇石,有关传闻,展示学生敏锐的观察、丰富的联想、积极的求异、良好个性,激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教学效益。

又如《白杨》一课采用校园网,播放大戈壁、大风暴情境,狂风怒吼呜—呜有声,沙尘遮天蔽日,一片浑黄,还迎面再现一排排白杨被狂风吹弯了树梢,奋力抗争,战胜风沙,如哨兵挺拔,油油的枝叶,给大戈壁带来无限生机,引导同学讲重点句“哪儿……哪儿……哪儿……无论……无论……”,从而理解就深刻了。

在创设情境的同时,还注意训练表达。如低段看图课文《运南瓜》,通过课件展示小兔看见小熊骑自行车路过,特写自行车轮子转动,南瓜动画地从地上竖起来,像自行车轮一样滚动,启发小朋友说一说,小兔当时怎么想的。由于把静止的画面变活了,儿童争着表达自己想法。又如《帮助小鸭》一课中小猴想找根棍子救小鸭,小熊提水填坑救小鸭,小象用长鼻子救小象,同学一说用杆子救出小鸭,课件播放出现小猴救小鸭情境,说话内容丰富,讨论谁的办法好,名抒己见,争论结果:一起动手,齐心协力,很快救出小鸭。不但说话得到训练,创新思维也得到了启迪。

三、结论

通过几年的实验,表明运用“四结合”,确实优化语文课,优化学习资源,创造学习环境,创新教学结构,扩大知识面,开展学法探究,创新了教师的教学方法,一批表年教师茁壮成长。教师科研论文,99—2001年国家级奖20篇,市一等奖10篇、二等奖16篇、三等奖20篇。实验推动学校其他工作,学校评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市示范校、市文明单位、德育先进集体、全国红旗大队。

第二篇: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教学

应以读导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

作文难写,小学生怕写作文,老师怕改作文,是因为学生课外阅读量少,知识面窄,阅读能力差,习作水平低下。如何让学生喜欢习作,提高习作水平,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名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告诉了我们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密切关系。学生读的书多了,接触好文章多了,积累的优美语句、各种表达方式的句子就多了,写起来便会得心应手。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学习运用语言。语文教师要找到两者的结合点,就能使阅读为写作服务。近年来,我在高年级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中以读导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课内与课外习作相结合,取得了一点收获。

以读导写。阅读分课内、课外阅读,我在课内阅读教学中以课文为例,结合课文教给学生有关语言方面的知识以及写作方法,使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从中体会到为了表达一定的内容,作者是怎样准确、生动、鲜明地使用语言的,做到读写结合,从读中学写。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一课,作者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写出了桂林山水静、清、绿和奇、秀、险的特点。教学时,我组织小组、男女、全班学生齐读和背诵文中的排比句,让学生感受文中景物描写生动、形象和语句的优美,感悟到文中的排比句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学生学完本课,我运用课文中的排比修辞方法,指导学生仿写家乡的某处景物,表达自己热爱家乡的情感。在阅读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积累,精读课文和阅读课文的精彩片段,我都要求学生记忆、背诵。学生头脑中的词语、句子丰富了,习作时就不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颐和园》写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的景物,作者巧用过 渡句连接上下文。我在教学中抓住文中的过渡句反复朗读,让学生体会到过渡句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并指导学生写参观、游览记的习作时,要按地点的变换、时间的变化有序的记叙,学习作者移步换景的写法。

以写促读。语文教师要改变小学生怕作文、厌作文的现象,就要让学生学会阅读,博览群书,搜集资料,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和能力,让学更好地从“阅读”中学“写作”,从写作中寻求阅读,以利于其写作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文的体裁是童话故事。课文中有启发孩子自己去明白“幸福是什么”的智慧女儿;有珍惜友情的小鸟;还有帮助小木偶学会多种表情的小女巫。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学生知道了童话故事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多采用夸张、拟人、象征等表现手法去编织奇异的情节,教人学会勇敢、热情、善良、乐观、慈爱,反对卑鄙、怯懦、邪恶、虚伪。这个单元的习作是要求学生写一篇童话,这也是写童话的起步。学生学习了四篇童话故事就开始写童话,他们的写作对象、想象力都比较单一。我组织学生去学校图书室阅读《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名著,要求每人借一本童话课外阅读,交换阅读。这样学生头脑中的童话故事就丰富了,习作中的童话故事也就丰富多彩了。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是写想象习作,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是写说明文的习作。在这两次习作前,我让学生到学校图书室借有关科幻、科普的书阅读,了解自己写作对象未来的发展,收集与自己习作有关的动物、植物数据。学生带着习作要求去阅读课外书籍,有动力,有欲望,产生阅读兴趣,形成习作灵感。阅读为孩子习作积累了材料,这样学生就不怕、不厌作文了。

读写结合。阅读与写作是相互联系的,在阅读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享 受到阅读的快乐,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还要把阅读的知识运用到习作中,让学生持之以恒、练笔不止,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们语文教师要善于运用学生在阅读中的快乐、兴趣,来培养学生的写作快乐,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快乐,写作兴趣,写作形式要多样化,语文教师利用课文不同体裁的资源,指导学生进行改写、续写等练习。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文的体裁是说明文,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向学生介绍名胜古迹。如何提高学生阅读说明文的兴趣,我在教学中将课文《鲸》《新型玻璃》赋予童话,用第一人称“鲸的自述”“ 新型玻璃的自述”先在小组和全班介绍鲸和新型玻璃。对于介绍名胜古迹的课文,我指导学生采用小导游形式介绍长城、颐和园和秦兵马俑。“鲸的自述”“ 新型玻璃的自述”以及小导游教学活动,将课本变成剧本,课堂成为学生表演的舞台,大大提高了学生阅读兴趣。我又将他们的阅读兴趣引用到写作中,以“鲸的自述”“ 新型玻璃的自述”“介绍一名胜古迹”为题写一篇习作,有一名学生的习作“ 新型玻璃的自述”还见报了。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彩色的翅膀》,写了宝石岛观察通讯站信号兵小高回家探亲,从黑龙江带一箱小昆虫回小岛的事。学生学完这一课,我要求学生“给宝石岛观察通讯站信号兵小高写一封信”。学生在信中写到:“岛上自然环境十分恶劣,没有土地,没有蔬菜,没有昆虫,但你们辛勤的付出却换来了甘甜的西瓜。你让我明白只要坚持就会有收获。”这就是阅读的感悟,习作的收获。

续写就是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展开合理的想象。教材中很多课文故事性强,富有较深的意蕴,结尾常常让人意犹未尽,这就为续写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穷人》的结尾,桑娜 告诉丈夫自己已经两个孩子抱回家后,课文就戛然而止。可孩子的命运会怎么样呢?桑娜与丈夫又会带领孩子怎样度过一个有一个难关?这些问题牵动着孩子的心。我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和创作,把想象的故事写下来。学生想象桑娜会白天在家带孩子,晚上丈夫回家后她去替别人织毛衣;丈夫每天会早一点出海,晚一点回家,多打点鱼,挣钱给孩子买吃的、穿的。孩子长大后,桑娜夫妇讲述了孩子的身世。孩子知道自己的身世后,知恩图报,十分孝敬桑娜夫妇,一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这就是阅读与写作的收获!

课内与课外习作相结合。课堂上读写结合是学生习作成长的一个园地,课外读写更是学生成长的一片沃土。寒暑假写日记是培养学生习作兴趣的一个途径。学生在寒暑假里,帮助家人做家务,与大人一起下田地干活,帮助、关心他人的事,读了一本好书„„内容丰富多彩。学生把耳闻目睹的事、亲身经历的事记下来,既为自己的课内习作积累材料,又能培养自己的勤于写作的习惯。但我不是要求学生每天写日记,而是两、三天写一篇日记。学生每个假期写的日记,我都要浏览一遍,择优推荐发表,激发学生写日记的积极性。学生看到自己写的日记发表了,还拿到了稿费,尝到了写作的甜头。既调动了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写作兴趣。孩子们写作的体裁也多了,记叙文、读后感、童话、儿歌。自2012年至今,我的学生有20 余篇习作发表。家长们看到孩子的成长,感到由衷的高兴。他们说:“我们看中的不是稿费的多少,而是看到对孩子的鼓励、影响有多大。”这就是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魅力!

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龙川小学储成法

第三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

所谓“读写结合”,就是在阅读教学中根据课文的特点,恰当地对学生进行写作的指导,把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有利于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之所以提倡读写结合,是因为语文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是经过编者精心选择的,有的还是名家之作,这无疑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范文。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读写结合?读写结合又该注意些什么呢?下面就这两个问题,谈谈我的浅见。

一、读写结合的方式

读写结合可采用仿写、续写、扩写、缩写、改写等方式进行。

1、仿写。即模仿作者的某种写作方法进行写作的训练:如《乡下人家》可模仿作者写景的方法,即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适当采用比喻、拟人的写法,描写某一种景物;又如《慈母情深》对人物的对话描写很有特色,教师可安排学生进行对话描写的片断练习,从而加深学生理解课文的深度。

2、续写。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些课文,结尾处言未尽,而意犹在,教师可启发学生展开想象接着课文的结尾写下去,如《家乡的桥》结尾处这样写道:“实在玩累了,荡一条小船进桥洞,舒展四肢平躺着,那凉悠悠的风,轻轻荡漾的波,转眼就把你送入梦乡……”要梦乡中“我”会看到些什么?听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可指导学生把它写下来。

3、缩写。有些课文篇幅较长,适合指导学生进行缩写练习。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篇幅较长,可指导学生抓住主要内容,用较简洁 的语言,把课文缩写成二百字左右的短文。

4、改写。改写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改变人称即把用第一人称写的课文改写成第三人称或把用第三人称写的课文改写成第一人称;另一种情况是把古诗词改写成记叙文。

二、读写结合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读写结合,要真正地起到指导学生写作,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作用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找准结合点。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和训练,要找准结合点,也就是说要根据课文的特点恰当地进行,如果牵强附会,硬性结合,那收效就不会很大了。

2、写作指导要到位。无论进行哪种形式的读写结合,写作的指导均应过细、到位。也就是说通过指导要让学生真正明白写什么?怎样写?也只有如此,这样的读写结合才是有效的。

3、要坚持不懈。读写结合应贯穿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深钻教材,找准结合点,并对学生的写作训练进行细致地指导,只要坚持不懈,学生的写作能力定会得到不断提高。

总之,读写结合是阅读教学中应重视的问题,它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它是学好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的重要方法,也是值得推崇的一种教学方法。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

引河里小学 吴艳艳

第四篇: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

临江市解放小学

张晓蕾

写作能力是小学语文需要培养的一种重要的能力。全国小学语文研究会理事长崔峦老师说过‚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显然,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那么低年级怎样有效地进行读写结合起来呢?下面就谈谈自己在阅读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阅读教学中要注重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在低年级……知识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词,更确切地说,就是词里面所反映的现实的周围世界;词在儿童面前展现出新的、在他入学以前完全陌生的那许多个方面……让词在儿童的意识里活起来,欢蹦乱跳,使词成为儿童借助它去掌握知识的工具,这是多么重要啊。‛(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新课标也要求低年级学生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并且‚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而理解并准确运用所学的词语是写话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中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寻找读写结合点,根据词语的不同特点,来帮助学生理解、积累词语,发现课文字词和生活之间以及字词和文本之间的联系,巧妙地渗透写话的基础知识。如在《小小竹排画中游》一文中出现有特点的词:‚青青的‛‚白白的‛‚大大的‛‚宽宽的‛。教学中我通过反复朗读来促进学生的理解,培养学生语感。老师说;‚你还知道白白的什么?‛生回答: ‚白白的云‛‚白白的棉花‛‚白白的花‛……同学们一下子七嘴八舌地说出了许多词语。通过这样的训练,不仅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也有效地加强文字和生活之间的联系。

再如《小松鼠找花生》一课的教学中,为了引导同学们掌握‚格外‛这个词语的用法,我在运用多媒体让同学们理解‚一朵朵金色的小花在阳光下格外鲜艳‛这句话的基础上问:‚格外‛还可以换成什么词呀?孩子们很快说出了不同的词语:‚很‛、‚十分‛、‚特别‛……我趁机点拨:‚你们看,我们用换词的方法不仅知道了‘非常’的意思,还知道了与‘非常’意思相近的三个词语。‛这样通过换词训练,就帮助学生积累了词语。

二、阅读中要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

读与写是属于两种不同的认知方式,要实现两者之间的沟通,可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教材特点以及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等特点,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为同学写话实践提供仿写借鉴的对象,达到渗透作文指导的目的。

1、模仿型读写结合。‚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这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学生观。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技巧。‛处于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模仿能力强,我们可利用这个特点,精心选择易于模仿的课文片段,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写话训练。

案例一: 《日月明》这是一篇识字课,它以儿歌的形式让学生识字,韵文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文章的意旨是对学生对会意字有所接触,了解祖国语言文字的构字特点。在学习完课文后,我就趁热打铁,让学生模仿课文的格式编写一首。他们经过思考,学生很快就完成了:

案例二: 《阳光》一课中有这么一个典型的句式:‚山上的小树,因为有了阳光更高了,田里的禾苗,因为有了阳光更绿了。‛在理解这句话之后让学生模仿这个句式写()的(),因为有了阳光更()。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事物(动物、植物、人物)去说,充分感受阳光对人类的重要性。

案例三:《菜园里》是一首有特点的儿歌,文章运用拟人的方式介绍各种蔬菜的特点,富有童趣。教学中抓住这个特点,仿造其规范的语言和句式进行读写结合,指导学生进行仿写。老师说:‚黄瓜是绿的,身穿绿衣裳,你还知道哪些蔬菜也是绿色的?‛ 生:‚苦瓜也是绿色的‛ ‚丝瓜也是绿色的‛......师:‚蔬菜不仅有绿色的,它还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呢,(出示图片)你能说说他们不同的颜色吗?‛ 生:‚西红柿是红的,南瓜是黄色的……‛

师:‚你们能够学着‘黄瓜身穿绿衣裳’这句话来说说其他蔬菜的特点吗?‛

生‚苦瓜身穿绿衣裳, 西红柿身穿红衣裳,南瓜身穿黄衣裳……‛

通过这样的读写结合,让学生运用刚从文中学到的某种语言形式,去转换、丰富、发展课文内容,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去感受、理解、欣赏、评价文本。

2、想象型读写结合。

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要求是以了解文章主要内容为主,但如果仅仅停留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上,是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低年级学生的想象比较丰富、独特,充满了创造色彩,充满了灵性。我们可精心选择课文中那些高度概括抽象却与中心密切相关的词语,或是文本中的空白点,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读写结合,使之还原成具体可感、触手可及的鲜明形象,以便让学生从另一个侧面深化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

(1)抓住词语展开想象。如教学《小熊住山洞》最后一个自然段,我紧紧抓住‚感谢‛这个词语,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展开想象,‚有哪些小动物来感谢小熊一家?它们会对小熊一家说些什么?‛。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围绕小熊一家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品质进行写话,达到读写结合的目的。

(2)抓住‚空白‛展开想象。

想象性的读写结合包括让学生补写文中省略的部分,也可以对文章的内容进行续写。教学《小松鼠找花生》一文,文中最后写到‚花生是被谁摘走了呢?‛这就为学生留下了一个疑问,也为学生留下了一个补白点。这时可以以《小松鼠找到了花生》为题,让学生去续写课文,想想‚小松鼠怎么找到花生,找到花生后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续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提供给他们想象的机会和空间,培养了他们丰富的想象能力和思维的灵动性,激发学生对语文的热爱。

总之,在低年级的写话教学中,每一篇文章都是一座宝藏,都会给我们的读写结合带来很好的启发。我们要充分地利用教材,又要深入钻研教材,发挥好每篇文章在读写结合中的范本作用,从词语、句式、段落等层面对课文进行认真地挖掘和开发,才能精心选择语言训练的内容,让读写结合训练取得最大的成效。

第五篇: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剖析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

内容导读:观。如五年级第二单元的作文是:“认真观察一种动物。先观察它的外形,看看每个部分有什么特点,再观察它的动作,观察动作要仔细,要有耐心,要反复观察„„然后把动物的外形和动作写下来„„”教材安排的课文是《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装满昆虫的衣袋》《变色龙》和《金蝉脱壳》。本次作文练习是达到五年级作文教学“养成留

读写结合是小学语文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也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之一。叶圣陶先生指出:“读写是两种能力、两种活动,相辅相成。”然而,新理念指导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由于“人文性”的过度膨胀,课堂上出现“泛人文教育”现象,谈感情,说感受,合作讨论,看似热热闹闹,实则空洞浮泛,致使不少学生学了六年,上了千余节语文课,还是阅读不知大意,写作不通文理。为此,笔者甚是怀念传统,怀念传统而经典的语文教学之法——寓写于读,读写结合。

一.品读,培养语感

所谓语感,是指人对语言的感悟力。学生如能练就敏锐的语感,不但可提高阅读能力,更重要的是可具备较强的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作文水平自然就上得去。而语感的练习主要在语文课上,如何练习学生的语感呢?

1.注重品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语文课上要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其中特别要注重朗读指导,在读中细细品味。如《小蚂蚁》一文中写一只小蚂蚁死咬住一条小虫,这时“伙伴们赶来了,一只,两只,三只„„来了一大群,把虫子拖进洞里。”这里就要让学生边读边品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以而悟出“一只,两只,三只”这一组数量词平实中的妙处,它既实写出了“来了一群”的具体形象,又摹写出了蚂蚁鱼贯而出渐次增加的生动情态,还勾画出孩子全神贯注观察的意趣和情景,这样的妙笔,只要让学生品出“味”来,他们会百读不厌。

2.咬文嚼字。读一篇文章要让学生像吃一道菜肴那样对文章的字字句句细细咀嚼,让他们嚼出语言文字的“味道”,悟出语言文字在表达上的正确性、生动性和鲜明性。咬文嚼字最好的策略是比较辨析,可以词与词比,句与句比,段与段比„„比的策略也有换比、漏比、互比、比较等。

3.背诵积蓄。小语课文大多文质兼美,无论是语言运用,还是写作策略都堪称学生习作的楷模。如《轮椅上的霍金》中霍金外貌刻画的传神,《孔子游春》中泗水河畔的美妙春景,《灰椋鸟》中百鸟归林的壮观场面等等,都令学生百读不厌,像这样的名篇佳作要让学生熟读成诵。另外,还要适当补充课本以外的背诵内容。

二.借读,感悟写作

我们的语文教材中选有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各类文章,这些文章各有特点,但同类体裁的文章,同一单元的课文又有其共性。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留意前后联系,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各类文章的基本写法和一般的语言规律。如通过《赶海》《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等记事文章的教学,让学生懂得:记事的文章,一般按事情进展的顺序写,要写清六要素,其中事情的经过是文章的重点,应具体描写。又如通过《北大荒的秋天》《西湖》《拉萨的天空》这一单元课文的学习,让学生熟悉到写景状物必须按一定顺序捉住景物的特点,并学会怎样按顺序抓特点观察描写景物。

在读中学习基本写法的同时,要特别留意单元大作的渗透练习。即发挥单元教学的整体功能,把单元大作的重点、难点相应地渗透到单元阅读教学中,体现“循序渐进,化难为易,读中学法,写中用法”的单元作文练习观。如五年级第二单元的作文是:“认真观察一种动物。先观察它的外形,看看每个部分有什么特点,再观察它的动作,观察动作要仔细,要有耐心,要反复观察„„然后把动物的外形和动作写下来„„”教材安排的课文是《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装满昆虫的衣袋》《变色龙》和《金蝉脱壳》。本次作文练习是达到五年级作文教学“养成留心观察四周事物的习惯;学会有顺序较细致地观察事物,能把观察所见所闻写下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意通畅”这一核心目标的关键点,因此应安排如下读写结合练习:学习《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装满昆虫的衣袋》《瀑布》,培养观察自然,观察事物,尤其是观察动物的兴趣;学习

《变色龙》,懂得观察动物外形要按顺序,抓特点,发挥想象,观察动物动作要仔细,要有耐心,要反复观察,练习用课文中学到的策略观察一种动物,并仿照课文第9自然段练习描写动物外形;学习《金蝉脱壳》,进一步学习按顺序、捉住特点细致观察事物,以及有顺序抓特点具体描写事物的策略,并仿照课文第1、2自然段进行动物动作的仿写练笔。这样通过一阶段有梯度的渗透练习,学生对单元作文练习的难点,以熟悉→理解→运用,到单元大作时,学生就有了较充分的知识与能力储备,就能较顺利地完成单元大作的练习。

王丽颖,教师,现居河北乐亭。

下载小学语文-“四结合”实验中的优化语文教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语文-“四结合”实验中的优化语文教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和“写” 关键词:抓优美句子重点段落有机结合课外阅读 众所周知,很少聪明的孩子语文成绩往往不太突出,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们在学习语文时有两怕:......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 阅读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书面表达,也就是“写”。“写”就是要求学生运用到所学的知识,把自己平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通过书面形式表达出来......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作文始终成为困扰广大师生的最大难题,通过加强小学生课外读写,采取因材施教的办法,开辟小......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读写结合 语文教学中的两个重要环节是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两者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反思我们平时的教学实践,总是将它们孤立起来进行教授,所以导致......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策略 一、过好字、词、句关,积累语言材料 教学生阅读课文,是通过字、词、句来理解内容,同时又学习了作者遣词造句的方法。从阅读讲,抓字、词、句的......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训练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训练 阅读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书面表达,也就是“写”。“写”就是要求学生运用到所学的知识,把自己平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通过书面形式表达出来......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 [ 摘要 ]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读与写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阅读是作文的基础,作文是阅读的继续和深化,“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重......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谈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谈 【内容提要】小学语文教学就是要培养孩子的阅读和写作的能力,进而提高孩子的综合能力,落实素质教育。孩子的写作总是先从读书开始的,读与写两者之间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