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基于教育游戏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研究
浅谈基于教育游戏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研究
摘 要:数学知识不仅贯穿于我们平时生活的各方面,而且可以提高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然而数学相对于小学所接触的其他课来说是比较枯燥乏味的,所以作为教师应该不断探索新方法来刺激引导学生学习。对此,教师可以从游戏教学的意义、使用原则和使用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教育游戏;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7-003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7.020
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来看,游戏进入课堂是一个十分正确的举措,因为它不仅是一种上课的手段,更可以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要将其融入课堂教学,就需要教师有着十分熟练的教学技巧以及强大的课堂掌控能力。如果教师本身能力不强,把握不得当就会造成严重的反面效果,引起课堂秩序混乱,同时教学内容也会遭到波及。这些都告诉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做教学设计时一定要明确教育游戏进入课堂的原则,掌握具体的应用方法。
一、融入教育游戏的意义
(一)增强学习激情
数学内容对很多小学生来说都是无聊的,因为课本知识多是一些计算题和理解思考题,而学生还处于年龄比较小、自制力弱的阶段。我们常见的教学模式一般都是教授法,教师把书上的基本内容在黑板上进行罗列讲解,学生熟识教材内容后进行练习。全程都是讲练,使学生很快进入待睡眠状态,导致学习效果差强人意。所以在小学教学中,教师要加强自己的教学技巧,不断改善教学方法。游戏法在解决此问题上起了很大的作用,此方法与学生的性格特点相协调,使用外部刺激法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达到让学生专心听课的目的[1]。
(二)培养创新能力
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创新的新政策,要求全民提高创造能力,为社会发展提供源泉和动力。我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深深觉得自己缺乏探寻新事物的能力,我们都需要不断深层次的理解运用创新。而游戏教学法进入课堂,一方面给予了我们改革自己教学方法的力量,同时也让学生提高了他们的创新意识。这种手段让我们的脑细胞更加活跃,对生活更有激情和信心。
二、游戏法在课堂中的使用原则
(一)紧扣生活
小学数学的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学生解决最基本的实际生活问题,教??在做教案时一定不能偏离常见的应用问题[2]。例如,一年级课本中的算总数题,学生都喜欢得到教师的表扬,那么在课堂中就可以将学生分为4组,在上课中给表现好的学生发小红花,在课堂最后15分钟,让学生计算出各组的红花总数量。
(二)直接针对
教学方法的选择一定要结合教学对象,低年级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好动,与高年级的学生有着天壤之别。所以给他们提供的游戏一定不能和高年级学生相混。例如,比较大的学生可以做“我来当老师”游戏,主要内容就是学生自己准备讲课内容,利用课前15分钟给班里学生讲解,之后教师再进行点评补充。这样既活跃了教室氛围又使学生得到了新知识。而作为小学生,教师只能提供“小猫钓鱼”这种简单的游戏,教师在黑板上写出算式,在另一侧画出大海和写有答案的小鱼,让学生做小猫快速找出算式相对应的答案。这样有针对性的教学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三)生动有趣
上课的内容比较单调,因此教师可以提供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也让沉闷的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愉快。趣味性教学不能片面的理解为教师说出的几句经典幽默语句,其实还可以更多的加入游戏活动,但实施时一定要确保它在学生生活中的娱乐性。很多游戏是高龄学生觉得刺激好玩,但由于它与小学生的爱好特点存在偏差,最后达不到教师想要的结果。所以教学设计中一定得重视游戏的可理解性和有趣度。
(四)简单直观
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学生的认字能力和学习水平都比较低,作为教师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游戏设计所涉及的文化水平[3]。例如,在五年级的数学上,教师在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章时,就可以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部分做成实体给大家展示。当然,在制作过程中一定要把握细节,防止误导学生。教师可以先展览图片让学生自己观察,之后再用简洁明了的话语解释。这种图片教学法能够恰到好处地与学生特点衔接。
三、游戏教学应用方法
(一)直接进行课堂游戏
这一方法比较灵活,在教学的各个阶段都可以用。甚至可以在课堂进行之前直接导入,这样的好处是可以让学生尽快结束课间活动,将注意力集中到教师身上[4]。例如,在观察物体这部分,教师就可以播放相关音频。随着内容的进行,也可以将活动推到快下课的时间。
(二)附加在练习训练中
数学是直接介绍一种内容也是训练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上课之后做练习进行复习是极其重要的内容。但让学生只完成练习册又过于单调,同时会给他们心理上形成负担,因此我个人觉得给学生融入教育游戏是比较理想的。例如,当学生熟悉了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后,教师就可以安排“攀登世界屋脊”的游戏,将全部人分为两组,设置每答对一道题就可以向前走50米,然后比赛看最后哪个组可以更快到达顶峰。
(三)参与实践活动
数学练习册中有很多都会直接从生活实践中寻找素材,所以把具体的计算方法转化为解决问题的技能是十分重要的。对此,教师可以直接带全班学生参与课外活动,让他们在娱乐中学会知识。例如,在学习位置方向时,教师可以带学生去参观校园,把教学楼作为中心点,以其他楼做练习对象,进行上下左右、东西南北的位置练习。
四、结语
虽然现在大幅度提升了国民素质水平,但由于中国社会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师资力量分配不合理,教学方法单一的现象依然存在。随着信息化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趣味性的教育游戏进入了大家的视野,并得到不断探索与研究,为小学数学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张琪,陈琳.我国教育游戏研究述评及展望[J].开放教育研究,2009(5):107.[2] 胡小强,苏瑞.2012年至2015年我国教育游戏研究文献综述[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12):23.[3] 薛婧,齐振国,吕芳.国内教育游戏现状研究综述[J].教育信息技术,2015(3).[4] 朱惠娟.教育游戏的国内发展现状及其启示[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8(3):29.
第二篇:数学游戏教学设计
数学游戏教学设计
1、圆柱
包括三部分内容:圆柱的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安排了6个例题。圆柱的认识:
首先从生活中的圆柱实物或模型入手,引导学生认识圆柱的特征及各个部分的名称,让学生经历由“形象——表象——抽象的过程。
然后通过观察交流,抽象圆柱的特征。例1的教学,重点在认识圆柱的特征。教学中应加强直观演示并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即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发现他们的特征;之后安排这样一个有趣的操作活动,使学生从旋转的角度认识圆柱,即绕长方形的一条边快速旋转,形成圆柱形状,感受并沟通从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转换。让学生快速转动长方形纸片活动,只要求学生操作、感知,不必做更深入的讲解。
本节课的难点应放在例2,即认识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指导展开圆柱侧面的方法,理解侧面展开后的形状。教学时要放手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再一次沟通从立体图形再到平面图形的转换。可这样设计教学过程:
(1)先让学生摸一摸圆柱形实物,圆柱侧面在哪里,猜想一下侧面展开后是什么形状。(2)接着让学生动手操作再剪开侧面,再展开,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准备的圆柱体各不相同,在剪开的过程中并不是千篇一律,故可能会出现: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或是平行四边形,对于这些操作结果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和鼓励,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剪的,以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3)最后再让学生观察思考“圆柱侧面展开得到的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柱的什么有关?”让学生经过分析、比较,概括出:圆柱展开得到的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最后让学生思考:“什么情况下圆柱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这样学生通过在亲历立体图形与其展开图之间的转化,逐步建立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联系,进一步发展了空间观念。
“做一做”让学生制作圆柱,加深对圆柱特征的认识,也为后面学习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做准备。
圆柱的表面积
2、理解圆柱表面积的概念,探索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因为学生已有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经验,知道表面积是物体各个面的面积总和。所以对于圆柱表面积的理解并不困难。例3的教学让学生将课前做好的圆柱模型展开,观察展开后的形状,并在展开后的图形中标明圆柱的底面和侧面,以便于把展开后的每个面与展开前的位置对应起来,得出: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例4的教学是关于圆形物体表面积的计算,关于例4的教学,我个人认为要注意这样几点:①圆柱形物体在计算表面积之前一定要先判断此圆柱体是几个面,什么面,再来进行计算;②圆柱形物体表面积的计算的步骤较多,学生在熟练应用公式计算之前,最好是分步进行计算,即先求出侧面积和底面积,再求出表面积。注意每一步的运算结果要写上正确的计量单位;③圆柱表面积计算结果再取近似值时,一定要注意不可乱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而是用进一法取近似值。完成例4后,做一做是一道计算圆柱表面积的基本题型可让学生独立完成,订正后后可与例4进行比较,找出两题不同之处,同样都是求圆柱体的表面积,为什么这题要求侧面和两个底面的面积之和,而例4求侧面和一个底面的面积之和?使学生明确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求表面积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计算哪些面的面积之和。
3、应用转化策略,教学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例5教学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例6是利用圆柱体积计算解决问题。
(1)例5,渗透了转化的思想。首先从回顾旧知(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入手,引出圆柱体积的计算问题,并提出圆柱能否转化成已学过的立体图形来计算体积。接着通过教具演示图说明把圆柱的底面分成若干个相等的扇形,把圆柱切开,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一定不要忽略操作与直观演示,也可借助多媒体。然后引导观察和推理,得出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S,高就是圆柱的高h,并由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得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为V=Sh。
(2)例6之前,安排了已知圆柱底面半径r和高h,将圆柱体积计算公式V=sh的内容延伸成V=。(3)例6,创设了一个生活化的问题情境“这个杯子能不能装下这袋牛奶?”解决这个问题,先要计算杯子的容积,使学生明白圆柱形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跟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从里面量出需要的数据后,可直接利用V=sh计算。
1.圆锥的认识。
内容主要包括: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其编排与圆柱的认识类似,教学中可参考圆柱的教学,但教师可放手学生自己探究发现总结。圆锥的体积
例2教学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例3是圆锥体积公式的应用。
例2,教材按“引出问题——联想、猜测——实验探究——导出公式”四个层次编排。(1)引出问题。首先提出“你有办法知道这个铅锤的体积吗?”让学生讨论,讨论结果是:可以用排水法,但这种方法太麻烦。从而产生推导圆锥体积公式的动机。
(2)联想、猜测。学生讨论,回想会计算哪些图形的体积,思考圆锥的体积和哪种图形的体积有关?从而将圆锥和圆柱的体积联系起来。
(3)实验探究。首先让学生准备好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学生可以借助自己的学具,进一步通过圆柱圆锥相互倒水或沙子的实验,探究圆锥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
(4)导出公式。通过试验学生发现: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由此得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V= 1/3sh 整理和复习
课时安排建议:一课时。
1、引导归纳总结,形成知识网络。
2、借助直观手段帮助学生回顾、总结图形的特征及计算方法。
3、注意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数学游戏”──“剪大洞”
教材(第31页)则是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体会图形变换的奇妙,等等。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应用数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索的实践,并通过这些活动获得自己成功、能力增强等良好体验,从而逐步增强学好数学、用数学的自信,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
第三篇:小学数学教育研究
《小学数学教育研究》
一、简述题(40分)
1、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就是教学“互动生成”吗?课堂教学“互动生成”的条件是什么?
2.什么是教学的“放”与“收”?两者有什么关系?
所谓放,就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放手让学生独立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理解和掌握课本中有关的知识内容;
所谓收,就是在学生独立地思考、分析、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对有关问题进行必要的归纳和综合,从而使学生获得的新知识明确化、系统化、完整化。
两者关系:有放必有收,正如捕鱼,撒网必须收网,才能捕得到鱼。放是前提,收是目的。放即寓着收,放得准确,是为了收得充分;放得系统,是为了收得有效。教学方法要合理,才能放得从容,收得潇洒,从而调控好教学节奏,艺术地控制好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思维活跃,精神振奋的良好状态
3.“备课”与“教学设计”的差异是什么?
所谓备课,是教师上课前所做的各项准备工作。它是教师充分地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弄清为什么教、教什么,学生怎么学、教师怎么教,创造性地设计出目的明确、方法适当的教学方案(写出教案)的过程。其实质是教师以教材为中介对正式课程的领悟和把握,要求明确具体的课程目标,并以课程标准和学情为依据使之转化为课时教学目标;通过钻研教材来实现精通教材、驾驭教材和处理教材的能力转化,并对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加以落实。一般,备课包括两个层次的工作,一是统观全局,从“宏观”上考虑制定学期(或学年)的教学工作计划;二是深入章节,从“微观”上考虑制定课时(或单元)教学计划方案(即教案,或称教学活动设计)。
备课是一个多层面且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研究教材,撰写教案是备课;与学生交谈,了解学生情况也是备课;翻阅报刊杂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了解国内外形势还是备课;研究教育理论,锻炼教学能力是备课;与同行交流、获取相关信息也是备课;反省自己的教学行为,发现教学中的问题还是备课,而且是更高层次的备课。可以这么说,教师的一切活动都是在为上好课做准备。教师应该依据“有效教学”理论对教师备课进行改革。在备课活动中,教师备课的有效目标必须既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又强调师生双边、多边活动的过程。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对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做出整体安排的一种构想,即为达到教学目标对教什么、怎样教以及达到什么结果所进行的策划;是一种系统设计、实施和评价学与教全部过程的方法。
教学设计分为三个阶段。
丰富的基础性资源,能找到教学起点状态;能及时进行资源整合,根据必要调整后续活动;能对学生不同回答作出反应、梳理和引导,作好资源准备;
课后教学反思的评价
(1)总体评价:总体评价的具体性、总体评价的深刻性(2)问题反思:原因分析的具体性、原因分析的深刻性
(3)教学重建:自我反思后的改进设想、听取他人评议后的认识变化能提出切中问题要害的改进设想;能提出解决问题的多种具体和可行的措施与办法;提出的办法具有有效地解决问题的可能性。能提出有改进意义的设想;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及一般方法。提出的改进设想、措施及办法处在一般层面。
开放题就是开放教学吗?判断教学是否开放的标准是什么?
开放题就是开放教学吗?判断课堂教学是否开放的标准是什么? 不是。
数学开放性问题以“开放”为方向来加以组织、设计,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地把题目进行“开放”。《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和教学方法必须是开放而多样的,开放性是课堂教学评价的一条重要原则。它要求课堂教学做到:一是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不断激起学生的探索、发现、想象和表现的愿望,让学生的思维、心态处于开放状态。二是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开放式教学情境,通过教学时空的拓展变换,教学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师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为学生营造一种开放的学习空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三是不拘泥于教材、教案,充分考虑学生学习活动过程的多样性和多变性,通过学生各种信息的反馈,不断调整教学过程,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开放式教学从广义上理解,可以看成是大课堂学习,即学习不仅是在课堂上,也可以通过包括网上学习来进行。开放式教学在狭义上可以说是学校课堂教学,就课堂教学题材而言,它不仅可以来自教材,也可以来自生活,来自学生;就课堂教学方法而言,即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教材的个性化处理,使教学方法体现出灵活多样的特点,并且在教学方法中运用“探索式”、“研究式”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获取知识;就课堂例题或练习题而言,开放式教学要体现在答案的开放性、条件的开放性,综合开放题等开放性的题上;就课堂师生关系而言,它要求教师既作为指导者,更作为参与者;它既重视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也重视教师从学生的学习中吸取营养。总之,开放式教学能给每个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和成功机会,让每个学生在参与中得到发展。
不开放的状态:
三种演绎的现象:演绎教案程序、演绎教材内容、演绎典型例题 四大封闭的现象: “小步子走”的现象,问题设计缺乏挑战度
“替代思维”的现象,学生基础性资源匮乏
“视而不见”的现象,资源捕捉的意识缺乏
“盲目开放”的现象,回应反馈的能力缺乏
开放的课堂强调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让学生拥有学习的自主权、选择权和知情权,从而诱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非智力因素,开启学生的智力,使智商和情商产生和谐共振。积极的情感体验,既能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并使学习目标获得最大可能的实现,又能让学受到良好的情感教育从而影响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开放的课堂要体现以下五个原则:1.民主性原则;2.开放性原则;
3、问题性原则;4.求异性原则;5.实践性原则
2、创设情境就能沟通抽象的书本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吗?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又服务于生活.所以数学及其发展与人类生活的进步息息相关.然而,我们的学生,大都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知识学习与知识运用的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不到数学的魅力和价值.咎其原因,主要是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存在不足,我们的课堂教学往往比较重视学生解决现有的数学问题,所以学生一遇到实际问题就显得不知所措,在生活中也缺乏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新的课程标准强调: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理解与应用的过程.新课标也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尝试突破现行教材的束缚,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出发来灵活地重组教材,努力让整个数学课堂散发出浓厚的数学气息与浓郁的生活滋味,让数学课堂成为沟通学生“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桥梁!
3、概念教学有哪些具体的育人价值,其过程展开逻辑是什么?
概念教学对于学生发展的价值在于,不仅可以使学生经历材料感知、观察比较、归纳提炼、抽象命名的概念建构过程,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对概念内涵的丰富认识,形成比较和分类、概括和抽象能力,提升准确、简练和严密的数学语言表述水平。为了体现概念教学的育人价值,我们提出三个教学要点:
(1)丰富概念的形成过程,关注学生的参与和体验。
学生学习的数学概念,都是前人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对事物本质特征进行的高度
抽象和概括,凝聚着前人的智慧。所以,概念教学要改变演绎的方式,用归纳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概念的形成过程中来,使学生经历和体验材料感知、观察比较、归纳提炼、抽象命名的概念建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抽象语义,而且有助于发挥概念教学的育人资源价值。
(2)实现概念的整体感悟,提供准确多样 的学习材料。
在概念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不注意提供大量的感性学习材料,致使概念的内涵狭
窄化。因此,我们强调学生对概念内涵的整体感悟和丰富认识,并在整体感悟的过程中
提升分类和比较、概括和抽象的能力与水平。
(3)重视概念的归纳和提炼,给学生提供表述的机会。
数学是对客观世界的定性描述与定量刻画,数学语言具有精练、准确、逻辑性强的特点。在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比如,教学《认识周长》,我们不仅让学生经历丰富的感性材料的感知、比较过程,而且在每一个环节都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对周长的认识,使学生逐步完善、清晰地认识周长。
小学生获得概念的认知心理活动过程是:“充分感知——建立表象——抽象概念——形成概念”。概念教学的核心―――概括:将凝结在数学概念中的数学家的思维打开,以典型丰富的实例为载体,引导学生展开观察、分析各事例的属性、抽象概括共同材质属性,归纳得出数学概念;
(1)、概念理解是设计概念教学的前提(2)、概念形成是实施概念教学的关键(3)、概念精致是完善概念教学的保证。
4、评课的新文化是什么?为什么要形成这样的评课文化?
• • • 变公开课为研究课
捉虫与“喔”效应
变“说课--听课--评课”为“听课--说课--评课”
变“说”空洞、抽象的理论语汇为“说”实践后的体悟
变表扬为对课中问题诊断和对行为背后的观念剖析 ——实现言说与实践统一的路径
形成新评课文化:发现问题就是发现发展空间
1、课堂教学“互动生成”的内涵是什么?
2.教学为什么要重心下移?教师重心下移有哪些困难?
新基础教育强调教学的“重心下移”,就是要把问题“放下去”,使每个学生都能独立地面对问题,并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放”的目的在于改变个别学生“替代思维”的现象,使教学的重心从面向个别学生下移到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学生解决问题的不同状态有生成的可能,也才有可能从生成的资源中解读出学生的初始状态,在学生的这种初始状态的起点上促进变化,实现发展。
一是改变个别学生“替代思维”的现象 二是改变学生思维表浅和定势的现象 三是不同学生不同状态有生成的可能
困难:
3.教学设计基本原则是什么?选择其中一条原则作说明。
一要“读”学生,学生基础资源的开发------建立“具体个人”的意识 二要“读”教材,教材资源的开发------建立“用好”教材的意识,三要定具体目标,从抽象目标向具体目标转换。“抽象目标”的具体形态:
教师从学生的学习中吸取营养。总之,开放式教学能给每个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和成功机会,让每个学生在参与中得到发展。
不开放的状态:
三种演绎的现象:演绎教案程序、演绎教材内容、演绎典型例题 四大封闭的现象: “小步子走”的现象,问题设计缺乏挑战度
“替代思维”的现象,学生基础性资源匮乏
“视而不见”的现象,资源捕捉的意识缺乏
“盲目开放”的现象,回应反馈的能力缺乏
开放的课堂强调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让学生拥有学习的自主权、选择权和知情权,从而诱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非智力因素,开启学生的智力,使智商和情商产生和谐共振。积极的情感体验,既能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并使学习目标获得最大可能的实现,又能让学受到良好的情感教育从而影响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开放的课堂要体现以下五个原则:1.民主性原则;2.开放性原则;
3、问题性原则;4.求异性原则;5.实践性原则
2、什么是基础性资源、互动性资源?两者是什么关系?
基础性资源就是社会、学校、老师、课本等这些基础的教育教学资源,互动性资源就是网上的教学内容和其他可以相互交流的教育教学资源,关于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个人认为基础性资源是互动性资源的来源,后者是前者的拓展和补充,4、何谓“研究课”?为什么要形成“研究课”的评课文化?
二、论述题(60分)
1、课堂教学中的学习与日常情境中的学习有区别吗?举例说明“教与学”作为整体分析单位的互动格局。
有。课堂教学中的学习不等同于日常情境中的学习。
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就是在自主合作的氛围中,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不断激发主体能动性、积极发挥创造性精神的一种学习模式。从教育者的角度看,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在学习活动中注重调动学习者主体意识的自觉焕发、在学习活动中注重调动学习者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积极发挥、为学习者提供优秀
的学习支持服务;从学习者的角度看,自主学习要有自我识别、自我选择、自我培养、自我控制的能力。在学习上要具有超前性、独立性、创造性和协调性。通过课堂教学,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日常情境中的学习是在没有教师授课和指导的情况下学习。在日常情境中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有较大的自由度,但这种自由度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目标和客观学习条件。课堂教学中的学习仍然需要教师的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资料,确定重点与难点→通过独立思考→通过合作学习和小组讨论解决问题→通过反思和评价达到知识的最终构建及提升。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强烈好奇心、求知欲在日常情境中学习,尝试达标,让学生在日常情境的学习过程中口、脑、眼、耳等感官全部调动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活动体验就是知识形成的过程体验吗?怎样才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举例说明。
不等同。《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在国际上,把重视学生学习数学的体验、理解、反思的过程称为“做数学”,它强调“小学生数学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认为学生获得数学知识需要个人再现类似的创造过程,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不是学生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的充满丰富、生动的思维的活动,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具体地说,学生从„数学现实‟出发,在教师帮助下自己动手、动脑做数学,用观察、模仿、实验、猜想等手段收集材料,获得体验,并作类比、分析、归纳,渐渐地形成自己的数学知识。” 由于“做数学”提倡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关注学生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重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它已成为改革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
当前的课堂教学有哪几种改革状态?你认为课堂教学应如何改革?为什么?
几种“改革”的状态:
方法的改革:旧框架+方法技术=教师主导
形式的改革:旧框架 + 新元素
=学生主动
加法的改革:情境 + 活动 + 技术 +开放题 ——传统教学框架不变,学科知识立场
末端的方法改革,表面形式化状态
2.教师为什么要对教材知识进行内在联系的结构加工?请举例说明。
学习是基于学生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自我建构,其原有的知识结构对新知的学习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组织得越好,就越利于保存和应用。特别是面对新的学习情境时,就越容易提取出来,以适应新知的学习。
而教材在呈现数学知识的时候,由于文本表达的局限性,这些结构关系往往被“隐藏”起来。对学生和不少教师来说,他们所看到的是零碎的显性知识。因此,“教材知识”要变为“教学内容”,还需要教师的“加工”。例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的教学,之前学生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三年级上册学习了“把一个物体平均分”,认识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三年级下册学习了“把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平均分”。因此,本课对“分数意义”的定位,一是要在学生原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概括。即理解“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而不是把重点放在学生通过直观、操作来认识意义。因为这些在三年级已经重点学过了。如果再把过多的时间精力放在这个上面,那就明显造成了课堂的浪费。二是要将“分数的意义”纳入整个“数的意义”的知识结构中。即数都是有几个计数单位组成的,“整数”的计数单位是“一”,而分数的计数单位是“分数单位”。所以,要重视“分数单位”的教学,让学生理解“一个分数是由几个分数单位组成的”,从而深化对分数意义的认识。
举例说明教学如何进行大问题的开放设计。
数学开放性问题以“开放”为方向来加以组织、设计,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地把题目进行“开放”,如:条件多余而需选择,条件不足需补充,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答案不唯一等等,让学生尽自己的努力,独立地去解决问题,寻找答案,如果找到一个答案,还要自觉地去想“有没有其他答案?”如果想出一种方法,还要鼓励学生“有没有其他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来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扩大发展空间,挖掘创造潜能,开发创造力。
开放教学的内涵:在广度上的开放;在深度上的开放 大问题的设计:开放性;真实性;挑战性 举例四个方面设计开放性问题(1)条件开放:
例如:小林和小红共做了15朵红花,小林做了多少朵红花,从表面上看,这道题似乎缺少条件,无从做起,但仔细分析,可得出:既然他们俩都做了红花,则每人至少做了一朵,又由于共做了15朵,说明一个人最多只能做14朵。于是问题转化为在自然数范围内,()+()=15来解决,得到14种可能的答案。
2、问题开放:
问题开放就是从已知条件出发,去思考所能解决的各种问题。如在学完圆柱、圆锥的表面积与体积后,出示这样一些信息: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桶,高是24厘米,底面直径是20厘米,让学生补充问题再解决:
①做这个铁皮桶需要多少铁皮?
②如果用这张铁皮做一个长20厘米,高15厘米,宽16米的铁皮箱够不够?
③这个铁皮桶能装多少升的水?
④要在整个铁皮桶侧设计一张广告话,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纸?
⑤如果每平方分米的铁皮7.8千克,这些铁皮有多重?
不同问题的设计,给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也有助于学生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巩固旧知的同时,培养学生思维创造性。
3、策略开放
策略开放是让学生多角度地进行思考,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解题策略的比较,逐步树立策略优化的思想。
例如:“鸡兔共有头18个,足60只,问有多少只鸡?多少只兔?”这是典型的“鸡兔同笼”问题,每次我采用古老的解法是假设这18只都是兔或都是鸡,思路虽极巧,却总有些学生想不通:在教学中我从鸡有两只翅膀入手,如果鸡的翅膀也算脚,总共有多少只脚?18×4=72(脚),但题中翅膀不算脚,只有60只脚,应该有多少翅膀呢?72-60=12(只)12只翅膀是多少只鸡?学生一下便明白6只鸡。借助这一生活经验化难为易,解决了问题。学生很快就接受了这类解题方法。
4、结论开放:
结论开放是让学生面对条件、问题相同的题目,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分析、获得不同的答案。在我教十一册教学中,复习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我出示六年一班有男生36人,女生20人,男生比女生多多少?这一问题抛出,刚开始学生想这不是明摆着的吗?好像又没有那么简单。经过一番议论与斟酌,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甲学生:36比20多1,36-20=16这是两个数量直接在比大小;反过来可以说20比36少16,乙学生:36比20多4/5,我是这样想的,36比20多的部分占20的4/5,也就是说36比20多4/5;20比36少4∕9,20比36少的部分占36的4∕9,20比36少4∕9;
丙学生:36比20多80%,这是从百分率的角度提出的。
丁学生:老师,我发现了,4比5少多少,既可以是少具体的数量,也可以是少的分率或百分数。4比5少多少?简单的问题也挺复杂。至此,学生们恍然大悟的同时,我也达到自己的教学效果。
2.教师为什么要对教材知识进行内在联系的结构加工?请举例说明。
学习是基于学生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自我建构,其原有的知识结构对新知的学习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组织得越好,就越利于保存和应用。特别是面对新的学习情境时,就越容易提取出来,以适应新知的学习。
而教材在呈现数学知识的时候,由于文本表达的局限性,这些结构关系往往被“隐藏”起来。对学生和不少教师来说,他们所看到的是零碎的显性知识。因此,“教材知识”要变为“教学内容”,还需要教师的“加工”。
例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的教学,之前学生对分数已经有了初
步的认识。在三年级上册学习了“把一个物体平均分”,认识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三年级下册学习了“把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平均分”。因此,本课对“分数意义”的定位,一是要在学生原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概括。即理解“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而不是把重点放在学生通过直观、操作来认识意义。因为这些在三年级已经重点学过了。如果再把过多的时间精力放在这个上面,那就明显造成了课堂的浪费。二是要将“分数的意义”纳入整个“数的意义”的知识结构中。即数都是有几个计数单位组成的,“整数”的计数单位是“一”,而分数的计数单位是“分数单位”。所以,要重视“分数单位”的教学,让学生理解“一个分数是由几个分数单位组成的”,从而深化对分数意义的认识。
课堂教学过程互动生成的展开逻辑是什么?为什么要形成互动生成的教学新格局?
2.教师为什么要对教材知识进行形成过程的还原加工?举例说明。
教材选取了学科领域内已经成形的基础性知识,它们以客观真理的形象呈现在学生面前,要求学生理解、记忆、掌握和运用。这些知识是前人在大量生命实践活动中通过不断的归纳、概括和抽象而形成的智慧结晶,经高度的提炼加工和简约的符号表达变得简约化和抽象化。正是由于这种简约、抽象的结果性表达,遮蔽了前人生命实践活动过程的真实复杂性和丰富生动性,导致许多学生面对这种高度抽象的结果性知识而止步不前。如果教师不对这些符号化的结果性知识作加工处理,把它们直接搬到课堂教给学生,那么学生面对的就是显性的、外在于自己的知识世界,他们只能以被动方式接受这些抽象的现成知识,很难有知识形成过程的真实经历和实践体验。我们从开发教材知识过程形态中的育人资源的路径出发,努力把教材中以符号为主要载体的现成知识按其被人们发现和认识的过程进行还原,使结果形态的知识通过还原加工转化为过程形态的知识,从而使学生在真实经历和体验知识创生与发展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和体悟前人发现的方法与思维的策略。
就“圆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而言,无论是画圆的原理认识还是圆心和半径的命名,都是数学中基本概念的认识。
我们将“圆的初步认识”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经历“材料感知——聚类分析——归纳概括——抽象命名”的过程,感悟和理解画圆的基本原理,并能运用原理创造画圆的工具;
(2)理解圆心和半径的概念,会用字母表示圆心、半径; 具体教学环节设计如下:
第四篇:小学数学游戏教学
小学数学游戏教学
一、在“玩”中学
通过创设游戏环节让学生边玩边学。例如,在教学“可能性”时,为了让学生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描述生活中的事情,课中笔者设计了分组摸球游戏。游戏每6人一组,分为两步:1.在装有6个全部是黄球的口袋里每人摸一次球,体会事件发生的确定性,用“一定”“不可能”描述;2.在装有3个黄球、3个白球的袋子里摸球,每人摸一次,体会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用“可能”描述。教学这样设计,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感悟新知。再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一课时,教师可准备很多长方体、正方体、球体和圆柱体积木,然后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给每个小组同样多的积木,让学生们玩“搭积木”的游戏,看哪个小组搭得高、搭得漂亮,这样学生能边玩边直观认识到立体图形,并能准确说出它们的名称。学生在这种游戏中能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还能够拉近学生之间的关系,增强学生的团体意识。
二、在“趣”中练
游戏有了一定的目的性才能避免为了游戏而游戏的情况,在有趣的数学游戏中要让学生学习、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例如,在教学“位置”一课时,教师可组织“抢位置”游戏。教师先抢一位学生的位置,抢到后大声宣布自己的新位置“:我在第……组第……个。”接着继续让位置被抢了的学生在老师的口令下去抢另一个学生的位置,同时也大声宣布自己抢到的新位置。通过不断的演练,能够更好地巩固新知;同时师生之间共同游戏,还能有效地改善学生间的关系及师生之间的关系,拉近师生的距离。又如在教学“比多少”一课时,笔者课前准备了许多不同图形的卡片,让学生玩“拼图”游戏,随意摆出两组图片,学生会发现有“同样多、多、少”三种情况。这样设计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游戏中去感悟这三种情况,也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大小。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小手就能轻松自然地在游戏中获取新知。
三、在“乐”中思
游戏的形式一定要多样化,需要不断设计新游戏,牢牢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要让学生在体会游戏的乐趣中充分发散自己的思维,学会动脑。例如,设计“数学接力赛”游戏,分析解决问题。桃子有9个,橘子比桃子多2个,橘子有多少个?请4名同学参加数学接力赛,每个学生完成一层任务。第一棒:从“橘子比桃子多2个”这句话里知道了谁与谁比(桃子和橘子比)。第二棒:还知道了谁的个数多,它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橘子的个数多,橘子的个数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和桃子同样多的9个,另一部分是比桃子多的2个)。第三棒:求橘子有多少个,应该怎么做?用什么方法计算?(求橘子有多少个,应该把这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第四棒:列式9+2=11(个),答:橘子有11个。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突出了思维的程序,渗透了思维方法,分散了教学的难点,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更好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时可尽量选用学生身边的、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并注重开放性。在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中,准备一些小棒,请学生们猜猜有多少根。数出10根小棒,十个一是十,一捆就是代表10。然后让学生们玩“摆小棒”游戏,学生任意摆出十几,接着说出这个数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最后提问:“再添几根有几个十几个一,或者说出有几个十是几根。”教师尽量多地安排学生动脑想一想,动口说一说,动手做一做,有了边想、边说、边做的过程,就能让学生学得主动投入,兴趣盎然。在一年级小学数学课堂上只有手脑并用,加强手脑协调操作能力,才能使学生正确而深刻地理解和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并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力,激发学生寻找好办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边玩边思的过程中让学生不再害怕遇到问题,而是更好地解决问题,学会思考,发散思维。
四、在“悦”中比
竞赛性游戏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和勇气,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使学生主动地学、愉快地学。例如,可以设置小组之间的比赛、大组之间的比赛、男生女生之间的比赛、师生之间的比赛等形式。再如,“开火车”这种游戏,可以数100以内的数、算口算等。在课堂中提供“小擂台“”点将台”等游戏还能激励学生互帮互学,是互相竞争的小战场游戏式的教学。在游戏中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更好地开发他们的智力。例如,在教学“认识钟表”时,教师可以设计“小小广播员”的游戏,游戏规则是:看谁读得又准又快,在卡片上写出一些电子表时间或钟表时间,让学生比赛读;还可以设计“啦啦车,大家开”的游戏,学生各拿一张写有电子表时间或钟表时间或()时()分的卡纸,先找朋友,然后组成一辆啦啦车开……首先教师和学生进行游戏的示范,然后学生进行模仿,最后让学生帮助老师找朋友。这个游戏环节不仅能巩固新知,还进行了知识的拓展延伸,从中提高学生的竞赛意识,提高学习兴趣。在激烈的比赛中让学生对知识的整合变得轻而易举了。数学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认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为了调动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师可根据一年级学生好奇、好玩、好动的天性和他们的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的特点,设计各种游戏更好地抓住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能在学中玩、在玩中学,让他们能更快地融入到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使数学教材变得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增强他们用数学的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适度开展游戏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游戏环节还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分析能力等,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同时,在游戏中要注意课堂气氛和课堂节奏的调整和把握,不要形成就游戏而游戏的局面。游戏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接轨”,寓教于乐,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将精心设计的游戏与教学内容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第五篇:浅谈小学数学游戏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游戏教学
-----张 艳
一、教学游戏的意义与优势
相对于传统的数学教学,教学游戏的应用具有以下几点优势:长期以来,受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影响,学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接受更多的是“教与学”“讲与练”等呆板的教学方法,将游戏作为教学方法引入课堂,会让每一个学生真正地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与数学的魅力。同时,教学游戏是对生活和现实知识的模拟与训练,有利于提升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应用能力,对小学生的合作能力、社交能力以及计算能力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数学游戏的教学策略
(一)灵活多样的游戏设置,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
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受到学生智力发育的影响,由于学生注意力稳定性较差,面对一些抽象的公式、定义以及单调刻板的计算题时,注意力很容易分散。针对这样的状况,灵活设计一些具体的、活动的教学情境以及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时,小学生对于花样繁多的人民币是难以集中精力去逐个认识与记忆的,如果通过创设“猜价格”游戏来教学,就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出示一些学生常见的生活用品让学生竞猜,教师先给出价格的大致范围,然后给予“高一点”或“低一点”的提示,让学生竞猜。同时注意课堂气氛的调动,鼓励大家踊跃发言,让“潜力生”也敢于发言。这一游戏的设置不仅能充分活跃课堂气氛,也有利于学生对人民币知识的学习与认知。
(二)渗透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数学教学中的游戏往往需要多人的合作,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游戏教学中是较为常见的。在教学实践中,小组合作的有机设计与游戏设置,重要的一点是渗透出一种团队意识,培养他们的分工合作精神与合作探究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图形的学习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尤其是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矩形等图形的认知与转换过程,团队协作更能提升教学效果。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平行四边形面积》时,如何利用已知的图形对平行四边形进行分解导入成为本课时的教学难点。为了更好地破解这一教学难点,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我是村长”的分地游戏,每一个小组组长扮演村长的角色,将本村所共有的一块平行四边形土地进行划分,鼓励学生探索用“剪”和“拼”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来计算,通过合作得出相应答案。经过小组内部的讨论与分工,将原本复杂、抽象的图形转化成了生活中的土地模型,学生很快找到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内在联系,进而得出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创新游戏设计,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与创新意识 小学生具有极强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并且在想象力、动手能力等方面具有优势和个性特点。教学时,教师应亲身参与、亲自动手、努力思考,以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因此,游戏的设计要贴近于学生的现状,能够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延伸教学范围,培养其计算能力与审美创新意识。如,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加一位数》教学中,学生需要对加法知识进行延伸与创新,组织“拼图”游戏。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展示一些学生十分喜爱的游戏图案,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案是由哪些小图案构成的,鼓励大家积极发言。随后,将不同的图案代表不同的数字,让学生去充分观察与思考。同时,还可以根据不同图形代表的数字,引导学生计算整体的数字之和,从而得出答案。最后,给每个学生发一个教学箱,里面放置各种游戏图案的组成部分,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并且每一个图形上面附有文字,组织学生进行拼图大赛游戏,看哪一组拼出的图案最丰富、数字之和最准确等。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游戏的有机设计和创新设置,能够较好地将生活场景与数学知识结合起来,利用教学游戏的互动性、娱乐性等优势,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培养其合作精神与数学意识。经过教学游戏的创新与延伸,原本比较抽象与复杂的数学模型,也会变得更为亲切、简单,学生爱上数学自然也就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