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目标的编写探究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目标的编写探究
摘 要: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设计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学目标不是教学设计中独立的一部分,它要和整个教学过程相结合,要对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起着指导和评估的作用。很多教师在书写教学目标的时候往往不能掌握正确的方法,如何才能合理的编写教学目标呢?本人根据这几年平时编写教学目标的经验和在参加比赛、参加培训中获得的心得,以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为例,展示教学目标的书写,和大家分享交流。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的作用
教学目标的撰写是教学设计的第一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目标给教师教学过程的实施指引方向,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指导,为学习效果的评价提供依据,所有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实施都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所以正确的编写教学目标是开展教学的首要任务,整个课堂的教学过程都要依据教学目标来设计。教学目标是贯穿于教学―学习―评价全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师你想让学生在学习中学到什么知识与技能,就要设计相应的任务和评价活动,只有在教学活动中完成了相应的任务才能判断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的组成要素
在很多教师书写的教学目标中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教学目标只关注内容本身,很多教学目标只是教学大纲的重现。教学目标应该是确保完成教学大纲要求的方法和依据。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我总结教学目标的编写应该包含行为主体、行为、行为结果三个基本要素,也就是谁,做什么,应该做到什么程度。在教?W改革提出的“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下,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所以教学目标应该表示为学习者通过教学活动后,他的行为和能力的变化,并应使用可以观察或测量的行为术语来描述。行为主体可以是全班同学,也可以是分层教学中的部分同学。
下面我们来看第一个例子:
教学目标:教给学生计算机的发展过程
这个目标的行为主体是教师,显然它的书写是不合适的。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把目标开头表述成“使学生……”“培养学生……”“教给学生……”,这些都是不妥的。
下面我们看第二个例子:
教学目标:掌握鼠标的使用方法
在这个例子中,行为的主体是学生,行为是操作鼠标,但是缺少可观察和测量的标准。如果我们把它改成:能够熟练准确的选定、打开和移动对象,这时“鼠标的使用”这个行为就有了可观察或测量的标准了。这样的教学目标才能够发挥它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的维度及描述方法
根据课改的要求,我们在编写教学目标的时候要把握住三个维度,分别是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素养目标。每一维度在描述的时候要使用不同的行为动词,而且教学目标的编写最好能够按照一定的水平层次展开,让学生步步提高最终达到教学目标。如下表:
教学目标的编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思考,不断完善。随着教学理念、教学手段的变化,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师我们应该多学习、多思考、多总结,将素质教育融入教学中,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卢明.崔允?t.教案的革命[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11).[2]盛群力等译.设计与编写教学目标[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7(10).[3]黄堂红.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M].科学出版社,2013(3).作者简介:王玮琳,山东省临沂市,山东省临沂卫生学校。
第二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反思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反思
经过这几年的计算机教学,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在教学方面,我有以下几点反思:
一、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动机来自于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兴趣越大,学习的动力越大,学习的状态越好,学习效果就越明显。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较容易掌握的内容,我们应该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方法。学生们边学边练,很快就学会了本节内容。使用这种教学方法,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创设和谐学习环境,保持良好学习情趣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让我懂得,鼓励和诱导相结合,排除学生学习中各种心理障碍,克服学生的抵触情绪,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是保持学生学习情趣的最佳手段。
现在每班学生都在四五十人左右,教师要一个一个教根本忙不过来,因此在分组的基础上,采用“生教生”的教学方法。我让几位先掌握的同学当“小老师”,把他们分到各组去辅导,这样既可以减轻教师逐个辅导学生的负担,也使“小老师”们得到锻炼,使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使所有学生不会的问题得到解决。在这种分组教学的情况下,教师的作用并没有失去,我们正好可以集中精力去辅导个别“特困生”。使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提高操作水平。
三、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法
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
“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机基应用础这门学科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创造性、操作性的课程。“任务驱动”这一教学法既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也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知识和技能。
总之,要教好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要求我们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处处留心,时时注意,必须使用易于学生接受的语言和教学方法,让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使我们的学生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他们驾驭计算机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描述
六、课程设置与说明
(一)公共基础课程
1.形势与政策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形势与政策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内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一系列政策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不断完善的政策体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形势和理解政策的能力,特别是对国内外重大事件、敏感问题、社会热点、难点、疑点问题的思考、分析和判断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军事理论
本课程主要内容为中国国防知识,军事思想,国防战略环境,军事高技术与武器装备,信息化战争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我国现行的“三结合”武装力量体制,中国人民解放军各军兵种组成和武器装备知识,了解我国现有国防法规的主要内容,树立依法服兵役是每个公民应尽的法律义务的观念。培养学生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激发学生爱国热情、集体主义观念,加强学生组织性与纪律性,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军事训练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解放军条令学习、队列训练、综合军事技能训练、内务整理、三大步法训练、军训基本要领、唱军歌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通过军事训练经受锻炼,掌握一些基本军事技能,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精神、树立自觉履行国防义务的观念,为国防建设事业献身的思想;加强集体主义观念、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培养艰苦奋斗的作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培养后备兵员和预备役军官、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好基础。
4.入学教育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专业介绍、安全教育、学生管理、党建和就业、学籍管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新生理解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明确专业发展方向和学校的要求;引导新生逐步做到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创新、学会与人合作;帮助新生了解学校的各类规章制度以及与学生有关的各类机构设置,督促学生遵守校规校纪,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帮助新生端正专业思想,明确学
生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从而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争做优秀大学生;帮助新生正确对待环境、人际关系、学习、生活、语言变化带来的一系列心理不适问题,尽快转变角色,尽快融入学校新生活。
5.毕业教育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创业精神教育、合作精神教育、乐观精神教育、敬业精神教育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引导和帮助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不断增强热爱学校、热爱祖国、服务社会、奉献青春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正确看待当前的就业形势,积极转变就业观念,做好走向社会的准备,顺利毕业、就业,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和谐发展。
6.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行业、产业发展及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劳动力市场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创业的基本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自我发展能力、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以及信息搜索能力和沟通能力,使学生树立科学规划,理性就业的意识。
7.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心理健康、思想道德、基本法律的相关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把思想道德、法律知识内化为自身内心信念,落实到生活实践之中,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法律素质,健全和完善大学生的人格。
8.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理论成果、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和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判断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指导自身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引导学生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9.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党和国家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少数民族的基本知识和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律规范,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及责任感,提高他们理解和执行党的各项民族
政策的能力并使之具备必要的理论素养和政策素养。
10.大学体育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体育文化。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形成自觉体育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以及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能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11.大学英语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词汇、语法、阅读、听力和简单口语学习训练。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借助工具书独立翻阅与专业相关的英文资料,以及能运用英语进行简单的口语交流,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和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12.应用文写作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事务、公文、日常、科技文书、传播文稿5大类30多个文种写作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常用应用文写作的方法与技巧,以适应当前和今后在工作、学习以及科学研究中的写作需要,为其总体工作水平的提高提供必要的保证。
13.计算机应用基础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及软硬件的安装调试、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等软件的应用、Internet的基本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计算机操作与软件应用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今后工作中信息技术的使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14.应用数学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函数、极限与连续、微积分学以及常微分方程和概论统计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数学运算和数学应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5.社会服务
通过本课程,使学生充分运用自己所学的科学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为社会服务,并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增强劳动观念,使学生养成爱惜公物、珍惜集体荣誉和他人劳动、勤俭节约的美德和行为习惯以及热爱集体、热爱劳动、艰苦奋斗、肯于吃苦、乐于奉献的良好道德品质。锻炼学生自理能力和动手能力,学会生存的基本技能,并在实践劳动中锻炼创新能力。
第四篇:23《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总结
《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总结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入门课程,开设本课程主要目的是使学生牢固树立“计算机意识”,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理论和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本学期的教学是本人从事教学工作的第一年,本着“要给学生一勺鲜活水,自身需要长流水”的理念,在教学工作中不敢放松,学期结束之际,对本门课程作一些粗浅的思考。
1、教学理念的转变
一直倡导的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如今翻转为“学生为主导,教师为辅”,并不是对教师的工作可以不再备课、不再教学,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全面熟练地掌握所用的教材,然后,精心地对它进行加工处理,并且创建以项目(任务)的形式涵盖所有的知识点,与所用教材有机结合,还必须关注计算机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动态,紧跟时代的步伐,及时更新知识。因为计算机的发展变化真可谓日新月异,教材也不是“万能的”。如果教师仅仅是照本宣科,就有可能把错误信息传授给学生。
2、以应用为目的,以兴趣为动力
对于大多数职业院校学生,更多的是注重技能的掌握。而,计算机是学生通常作为工具来使用,以解决或辅助解决实际问题。所以,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目标的确定,就是本着以应用为目的,使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就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
教学过程的实施,包括教师的教授,这一部分主要是项目(任务)的引入,要求学生完成的作业以及对学生的成绩考核,应本着应用为目的,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教学的线索,靠这根线索把有关的知识点有机的串联起来。
如学习PowerPoint2007应用知识时,正式讲授前,就把任务提交给学生,要求在本章内容结束时,能利用本章知识把毕业论文制作成演示稿,并要求对其中幻灯片的表现效果进行个性化设计,这样以应用为目的的进行作业设计,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的学习就有方向性,任务完成了,学生也理解了相关的知识。如果说由于应用的目的,学生会出于处在压力“要我学”,那么,由于兴趣的缘故,学生会出于内在动力变成“我要学”,先展示以PowerPoint2007制作的照片浏览文件,暗示学生可以做成自动播放的视频模式,在兴趣的作用下,学习不但更主动,而且也更有效,教师应该考虑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兴趣,使他们在兴趣的推动下,深入学习。
首先,努力使课堂成为一个寓教于乐的过程,所举的例子尽可能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或接近实际的事例;其次,要学生完成的作业,也尽量和学生所熟知的问题挂钩。这样,使学生感受学习计算机不是枯燥乏味,也不是脱离现实,而是和他们的世界紧密相连的。通过解决一些学生常见的问题使他们体验到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培养兴趣。
3、以实践为基础,以理论为台阶
学习计算机,特别是以应用为目的的学习,如果没有实践作为基础,如同空中阁楼。我认为学习计算机的最佳方法就是,先知其然,再循序渐进知其所以然,有机会动手组装一台当前流行的个人电脑是学习硬件基础知识的最好的铺垫,通过把一些电脑零部件组装成电脑,对主板、CPU、内存、硬盘、软驱、光驱、显示器、显卡、键盘等硬件就有了感性认识,以这些感性认识作为基础,来学习相关的硬件知识就不会觉得过于抽象,接受起来也不至于太困难。
学习WINDOWS操作系统,必须通过实践,本学前开学段时间,由于实训室还未完工,课程的开展都是在教室完成,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实践,亲自动手试一试,才能完全理解每一个界面,每一个菜单的真正含义,对于应用软件的学习同样如此。如学习WORD排版,教师不妨给学生布置设计班级海报开始,要求分别用WORD来排版设计,分组完成,最后,都打印出来,再一起讨论哪组的打印效果最好。这样,通过自己输入,自己改错,自己排版,自己插图,自己打印,相信学生就会更清楚WORD有什么功能,并如何使用这些功能。
为培养职业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确实重要,但是,一切离不开理论的支撑。只会组装电脑却不懂每一个零部件的功能及相关的参数知识显然不够,只会用现成的应用软件,却不懂软件的基本知识,若电脑出了点问题,就束手无策,显然也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所以,对理论知识的涉猎,是为了我们能更好的理解、更好的去使用计算机。
第五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简介[模版]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简介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基本课程,是各专业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应用的必修课程,也是为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要求,提高学生信息素质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
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培养学生自觉使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和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计算机成为学生获取知识,提高素质的有力工具,从而促进本专业相关学科的学习。注重计算机应用技术与学生各自的专业教学、科研工作相结合,提高大学生基本素质与能力。
该课程的设置及教学内容的选择以普及计算机技术和应用为主,通过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对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兴趣,建立起计算机应用意识,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道德,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计算机及其常用办公集成软件、Internet 的基本操作与使用方法,能够正确地选择和使用典型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同时兼顾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前沿知识,为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并在综合思维能力、综合表达能力及综合设计能力诸方面均能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