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需要模式与方法的创新

时间:2019-05-15 02:09: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需要模式与方法的创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需要模式与方法的创新》。

第一篇: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需要模式与方法的创新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需要模式与

方法的创新

2017年11月3日至5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新闻学组主办、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承办的第十届(2017)中国新闻学年会在重庆成功举办,来自全国百余所高校新闻与传播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200余人与会,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为主线,围绕“使命与担当:保卫、创新、发展中国新闻学”的会议主题,进行了深入的学术研讨,共谋我国新闻学学科发展与创新,共商中国特色新闻学学科建设之路。年会的四个研讨议题之一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参与研讨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新闻学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需要模式与方法的创新。

中国论文网 /7/view-13024060.htm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中国社会主义新闻学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部委员兼新闻传播学科召集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郑保卫指出,中国社会主义新闻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形成的社会主义新闻学,西方新闻学是以自由主义理论为基础形成的资产阶级新闻学,中国新闻学同西方新闻学有一定的�系,但却存在本质区别。中国社会主义新闻学的基本内涵是强调新闻事业是党和人民的事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同时强调要坚持党性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传媒业与新闻学的发展,必须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罗以澄教授在谈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科建设时指出,必须处理好中国特色与国际对话的关系。中国特色新闻学科就是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的,对人类新闻活动、规律、生态、发展以及新闻人才的培养等问题作出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前瞻性的中国解读、中国见解和中国方案。这一点在新闻学科的发展过程中,必须传承好,并且能够做到敢为人先,积极打造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新方法。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吴廷俊教授提出,要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闻学,必须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新闻思想的理解与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是全世界发展共产主义新闻事业的法宝,毛泽东新闻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对世界国际共产主义新闻事业的贡献,这两者是夯实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思想的基础。同时,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

新闻思想,对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也有极大的意义。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丁柏铨教授对中国当代理论新闻学建设中的若干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他认为理论新闻学是中国当代新闻学的一个分支,要构建的中国当代新闻学的理论成分中,既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关于新闻的思想点),又要有西方和中国的新闻学者和业界人士的理论贡献。其中,党性原则,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新闻媒体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等理论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新闻理论体系的特殊层面。

烟台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齐爱军教授指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社会主义新闻学要有贡献于世界新闻学的理论自信。要达到这一点,必须重新梳理核心观点、核心概念,建立起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体系。以往的研究是线性、单向的,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存

在一定的局限性。那么,以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为基本支点,深入探索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建构的路径与模式,则是未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重点。

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模式创新

丁柏铨教授用六个字总结了自己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观点,即老师在教学中要做到“讲对、讲顺、讲透”。“讲对”就是要坚持党性原则,强调在当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指导意义;“讲顺”就是老师讲课要做到通顺、令人信服,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如“新闻自由”,应该历史地辩证地去讲解;“讲透”就是要做到讲解透彻,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有底气,要通过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来纠正一些学生对党的宣传等问题的错误看法。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蒋晓丽教授在丁柏铨教授的观点上又补充了一点“讲实”。她提到了四川大学在进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上的实践探

索――“重走范长江之路”这一活动。活动以“新闻扶贫”的形式带领学生到贫困地区进行采访,让学生可以体会到老一辈新闻工作者不畏艰辛、勇于实践、勇于坚持真理的精神。蒋教授认为,当下的新闻教育要让学生“走出去”,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更好地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强月新教授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做了发言。他认为,就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容而言,有三个问题要处理好,分别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新闻理论的关系、如何处理好已有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及其最新成果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应该包括国情教育和实践教育内容;就形式而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至少要有三种形式,即课堂讲述、实践体验和案例教学。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肖燕雄教授分享了湖南师范大学开设马列新闻学课程的经验。他说,“真做、真信、真学、真用”是开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最光荣的地方。他认为,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学教育,首先,授课老师要深度阅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著作,包括对最新成果的研读;其次,要在老师的引导之下,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思想和我国国情的现实结合起来去理解;再次,一定要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投入到实践中去,用案列教学的方法,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方法运用到新闻实践中。

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蔡斐副教授用“一个灵魂、二任院长、三个重点、四个对接”总结了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取得的成果。他谈道,学院在20多年的发展中,一直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人才培养是否成功的标志之一,学院组建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团队,开设了经典新闻传播论著导论、新闻阅评等相应课程,汇编了习近平新闻舆论讲话、近10年中国社会思潮反思等读本,实行开放式教

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取得持续成效。下一步,学院将以对接时代、对接业界、对接科研、对接学生为目标,继续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朱清河教授就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展开论述,他认为当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应解决好“为什么中国化”“谁来中国化”“以什么方式中国化”“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这四大问题,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上,应通过马克思主义认识马克思主义,以一种理论加实践的方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自由。

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郝雨教授谈道,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本身是一个庞大的体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需制定一个目标,寻找有效入口进而达到一个落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构成非常丰富,我们可以提炼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的某一种针对当下时代思想的核心观,比如在当前马克思主义新闻价值观的树立是迫切的,应落实到每一个新

闻人身上。

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方法及探索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汪振军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应倡导“回到马克思”,通过阅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经典原著,学会用“客观、全面、发展、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中,应树立“问题意识、人文情怀、批判精神、现实关怀”的理念,高度重视“案例教学”“文本分析”“调查研究”三种实践方法。只有将理念与实践交叉融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才能给学生带来学以致用的成效。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研究员齐辉教授指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这一课程是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交相互动的课程。中国新闻史教学可以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提供历史线索和丰富素材。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中国新闻史课程相互关联,有着天然且密切的联系。两门课程应相辅相成,互补短板。这一

点可以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应用。

朱清河教授就延安新闻学研究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新闻传播的实践活动与理论探索,是中国新闻传播研究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可贵宝藏。相关研究既要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传统,立足于中国文化,同时要注意去革命化和过于革命化的现象。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王智丽博士对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做了实证研究。她认为,在互联网环境下,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认知度较高,主流媒体具有较高公信力,仍然是新闻舆论的重要引导者。因此,应当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和�鞑ツ扇胝�治社会化的框架,并按照意识形态传播和政治社会化的规律,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行导航。

重庆文理学院雷璐荣副教授对习近平新闻观的语言表达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用语言力展现新闻思想传播力 的问题。她谈道,习近平新闻观具有其独特的表达风格:政治话语与形象修辞的结合、理论术语与民间俗语的结合、历史名言与时尚潮言的结合、事实话语与情感话语的结合。总书记在传媒变革时期的独立见解,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新闻观体系,同时他的语言表达融合多种话语类型、语言元素,从侧面印证了媒体主张,成为习近平新闻观的一项内涵补充。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谢建东从内涵、意义、背景三方面,论述了“习式外交”与媒体传播的关系。他认为总书记就任以来,高度重视媒体舆论的发挥,利用国内外传播平台,更加自信地展现中国形象。其中,突出传播的主动性是未来媒体传播需要加强的方向。

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师孙菲在发言中论述了自己的思考。一是授课内容要体现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特色,二是要关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教育的现状与问题,三是要厘清马

克思主义新闻观与马克思主义、新闻实践、政治体制、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的关系,四是可以借助以媒体从业者的视角讲案例、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学者的视角讲方法、以媒体管理者的视角讲政治等方式推动教学活动。

郑保卫教授在高峰对话环节做了评议。他认为,现在是我们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最好的历史时期,因为以往的其他领导没有像总书记这么重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所以在这个历史节点上,一定要好好提高自己,教好这门课,让我们中国的新闻学教学科研,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贡献一份力量。

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张治中副教授、《新闻记者》主编刘鹏分别对小组研讨做了点评。

(作者为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编校:郑艳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心得体会

姓名:田晶 职务:记者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心得体会

前几天,参加了全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暨新闻网站管理人员培训班,系统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学说以及对我们所从事新闻宣传指导工作的必要性和指导性,我有了很深的感悟,学到了很多。

通过学习,我明白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于新闻传播基本问题的看法、明白了“七条底线”、“八个带头”、“六个目标”等基本的新闻网站舆论导向和基本概念,明白了新闻网站管理制度和措施,明白了网络编辑必须具备的四种意识以及媒体融合给网站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而这些知识都是推动我更好做好新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完善和创新、发展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于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它涉及诸如新闻本源、新闻本质及新闻传播规律等许多根本性问题。其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新闻事业的工作性质、工作原则和工作规律的一系列基本观点。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反映和体现。

在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过程中,我认识到忠于党和人民,关键在于自觉接受党的领导。新闻工作者的重要职责是在报道中把体现党的意志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当好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新闻工作一旦脱离党的领导,就如同火车偏离铁轨,是颠覆性灾难。做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们一定要有大局意识、全局观念。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一切都要以全局出发,从党和人民的整体利益出发。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要讲究宣传艺术,提高引导水平,努力使自己的宣传报道更加贴近生活、贴近读者,使广大的读者喜闻乐见。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在新闻领域的具体表现,世界是丰富、复杂的,因此,对新闻工作者来说,善于学习是一种需要,一种职责,也是一项基础性、根本性的工作。时代发展越快,需要学习的东西越多,对学习的要求越紧迫。我认为,在现阶段,有两方面,我们的学习必须跟上:一是对新媒体传播手段的熟练掌握。二是向人民群众学习,向生活学习。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学习,不仅仅是现阶段新闻工作者的任务,更应该成为终生职业教育的重要部分。我会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下,投身于鲜活的新闻实践,记录下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路途上的每一步。

做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一定要以此次学习培训为契机,继续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加强自身修养,树立良好的个人品德,努力进取,开拓创新,干好本职工作,为网络新闻事业的再次飞跃贡献力量。今后,我将把自觉学习和思考作为一种常态,常抓不懈。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心得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心得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于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它涉及诸如新闻本源、新闻本质及新闻传播规律等许多根本性问题。其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新闻事业的工作性质、工作原则和工作规律的一系列基本观点。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反映和体现。它告诉人们怎样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看待新闻现象,去回答新闻传播活动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完善和创新、发展的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创立者和奠基者提出并深刻阐述了一系列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一百多年来其间经历了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人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继承、创新和发展的长期过程,逐步形成了科学、系统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一个开放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其内容博大精深,具有真理性、科学性,是我们从事新闻工作的行动指南。我们应当认真地领会其深刻的思想内涵,掌握其精神实质,把握其基本观点,切忌采用形而上学和教条主义的方法。要注意结合我国党情和国情的实际情况,要注意联系当前我国新闻工作的实际需要,要能够真正用它们来解决自己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长期以来,中国记协一直坚持对广大新闻工作者进行广泛深入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努力增强新闻从业人员贯彻执行党的新闻工作方针原则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新闻从业人员也急剧增加。到2012年,我国正式持有新闻记者证的人员达25万人,新闻从业人员达90多万。对这支队伍,党和人民寄予厚望,也倍加严格要求。

2003年中国记协和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一起向全国发出《关于在新闻战线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学习教育活动的通知》。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是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组织保证。新闻事业能否办好,关键在有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新闻队伍,这是江泽民总书记对新闻工作者队伍建设所提出的要求,通过学习,我认识到现阶段,对于我们从事新闻工作的青年一代,加强自身的政治思想建设,不断提高自身政治觉悟。精通本行业业务,品行端正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就是要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把广大的新闻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各部门、各单位加强合作、加强协调,形成强大的合力,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当前,在全国新闻战线广泛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实践,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时代内涵。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是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必然要求。当前,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新闻宣传工作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有着鲜明的现实针对性。首先,党的新闻工作面临着加强舆论引导能力建设的重大任务。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不断增强,社会舆论呈现多层次、多类别、多样化的特点。特别是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使网络日益成为舆论生成的策源地、舆论传播的集散地、舆论交锋的主阵地。这对我们的舆论引导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的新闻工作者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断解决作风、文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才能适应形势任务的需要,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其次,党的新闻工作面临着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竞争的新考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新闻事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同时,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利益驱动,也使新闻领域出现了一些违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有损新闻事业形象的问题。有些媒体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出现了过度娱乐化、商业化的倾向;一些新闻从业人员受经济利益驱使,出现了有偿新闻、有偿不闻、虚假报道、低俗之风等有悖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现象。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断端正作风、文风,才能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确保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第三,党的新闻工作面临着提高队伍素质的紧迫课题。随着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我们的新闻队伍也不断壮大,一批又一批年轻同志进入新闻队伍。伴随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有知识、有创意、有激情,但对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和基本国情了解不够,客观辩证地剖析社会问题的能力不足,特别是缺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实践经历,个别新闻从业人员政治意识淡薄、群众观点淡化。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断加强作风、文风建设,才能继承优良传统、强化社会责任,锻造出一支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高素质新闻队伍。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需要加强教育培训,更需要不断创新理念、创新机制、创新途径,“走转改”活动就是这种创新的产物。北京市认真开展“走转改”活动的实践表明,“走转改”活动顺应了当前形势发展的新需要,契合了人民群众对新闻工作的新期待,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本质要求,是新形势下加强新闻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文风建设的有效途径。

在“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活动”中,单位结合工作实际,采取多种形式,“一个不能少”地在全体新闻工作者中,普遍进行学习、教育活动。为增强针对性与实效性,避免空洞说教,许多地方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学习教育与生动、活泼、有意义的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以学习促进行动,以行动巩固学习成果。在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过程中,广大新闻工作者认识到,忠于党和人民,关键在于自觉接受党的领导。新闻工作者的重要职责是在报道中把体现党的意志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当好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新闻工作一旦脱离党的领导,就如同火车偏离铁轨,是颠覆性灾难。

近几年来,明荣知辱、褒荣贬辱,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新闻价值取向,成为中国记协在新时期的工作指导方针。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正在成为广大新闻工作者的自觉行动。《重庆晚报》一批年轻的新闻人自发归纳并以之自律的《新闻采编“八荣八耻”》在全国新闻界广泛传颂:以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荣,以漠视正确舆论导向为耻;以“三深入”、“三贴近”为荣,以“遥控采访”、脱离群众为耻;以追求客观真实为荣,以编造虚假新闻为耻;以采访全面准确公正为荣,以主观臆断偏听偏信为耻;以雅俗共赏真情关怀为荣,以格调低俗追求卖点为耻;以编稿严谨把好关口为荣,以马虎了事不负责任为耻;以热爱学习爱岗敬业为荣,以得过且过“打工意识”为耻。

通过学习,我深切的认识到,做为一名新世纪的青年新闻工作者,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都要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主旋律,热情歌颂人民群众在改革和建设中的奋斗业绩,鼓舞人民群众为振兴中华而艰苦奋斗。同时,还要清醒的认识到,做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要敢于对消极腐败现象进行批评和揭露,充分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要有大局意识、全局观念。坚持政治家办台的方针,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一切都要以全局出发,从党和人民的整体利益出发。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要讲究宣传艺术,提高引导水平,努力使自己的宣传报道更加贴近生活、贴近读者,使广大的听众喜闻乐见。

东方网记者 徐程

2013年12月3日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心得体会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心得体会

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新闻观是新闻舆论工作的灵魂。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引导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这是党中央对新闻舆论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新闻舆论工作要担负起的神圣责任。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习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以及习近平在会见中国记协第九届理事会全体代表和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获奖代表时的重要讲话。我充分认识到:要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牢牢坚持群众性原则。要始终保持“先进性”,创新理念方法,用现代传播技术传递好声音。

一、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第一条就是要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党性原则是衡量新闻工作的宣传效果、检验新闻工作是否符合党和人民的要求的重要标准。我们新闻工作者特别是广大的基层新闻工作者,作为党委、政府在基层的喉舌、人民群众的代言人,要更加重视增强党性,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增强抗腐防变能力,更好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服务。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坚持党性原则,最根本的是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党的新闻舆论媒体的所有工作,都要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做到爱党、护党、为党。”我们要牢牢坚持党性原则,把鲜明的政治特色作为“品牌”,把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勇于发声、敢于亮剑,当好意识形态领域的生力军。新闻的表达方式可能有转变,但是阵地不能丢。要始终坚持党性原则,保持本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是宣传舆论工作的核心和灵魂。作为党的新闻媒体,我们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就在于要及时发出‘主流声音’、构建‘主流叙述’。越是众说纷纭、越是多元多样,越需要党媒评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让党的主张成为时代最强音。特别是当前传媒格局和舆论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在众声喧哗的时代更需要有“定音鼓”。

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集中起来说,就是要大力宣传和弘扬一切体现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体现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体现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思想和精神。要深入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宣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宣传党领导人民创造历史的奋斗业绩,宣传社会各领域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先进经验,积极倡导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舆论环境。

但导向不等于刻板的说教。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对媒体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的双重要求。在新媒体环境中,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传播技术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在这样的环境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把握新闻报道的“度”,更是新媒体从业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时度效”,这个专业词汇出现在习总书记讲话中,体现了新时期对新闻传播的新要求。就如总书记所说“要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统筹好“时、度、效”的关系,对于党的新闻媒体尤为重要,要做到既快又准,既客观又全面,重在效果。

三、坚持正面宣传为主

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做好正面宣传,要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脚上的泥土、身上的灰尘,是时代给予的馈赠,也是新闻工作者的最高奖章。”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新闻记者要练好调查研究这一基本功,更多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才能做一名真正为民的好记者。新闻的核心永远是有血有肉的人,做好正面宣传更要以人为本,讲好中国故事;讲好真实而动人的百姓故事。采写冒热气儿、有温度的新闻报道,让越来越多的‘凡人微芒’,通过我们手中的笔和镜头,成为照亮中国不断前行发展的温暖火把,是一种追求,更是一种责任。

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同时不忽视舆论监督,不回避和掩饰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回答问题、解决问题,做推动社会进步的好帮手,准确客观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做到不猎奇、不炒作,澄清谬误、明辨是非,力争达到有效的传播目的。

四、坚持群众性原则

我们还应主动了解国情,充分了解当今中国发展现状,了解社情民意,这样才能更丰满地写出群众爱看的新闻作品。要向人民学习,向基层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求我们要永远保持人民群众在新闻宣传中的主体地位,在实际工作中,倾听基层的声音,反映群众的情绪、意愿和要求,这既是党的新闻事业的群众性原则,也是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现代通讯传播渠道方便快捷,记者采访要个材料,打个电话,或接个电子邮件,稿件就可以写成了。但久而久之,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很可能就丢掉了,与基层的距离越来越远了,与群众的感情也变得越来越淡漠了,也就很难抓到群众喜闻乐见的鲜活的新闻。新闻的生命之源在基层,人民群众火热的生活是新闻工作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只有着眼于基层,深入到人民群众的火热生活中,去挖掘生动、鲜活的新闻资源,才能把握时代脉搏,反映时代精神,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真正写出我们想要说的与群众想要看的、听的相一致的生动活泼的好新闻来。

五、要始终保持“先进性”

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是空洞地喊口号,而是要靠每一天的工作扎扎实实地积累起来,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自己。当前,新闻形态越来越丰富、多元化,记者的职业角色已变得越来越多重、复合化。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与时俱进、符合新闻实践要求的专业能力,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只能是空中楼阁。总书记提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这是新闻舆论事业处在传媒格局、传播形式、传受关系发生深刻变革中必须攻克的新课题。作为一个新媒体的人业人员,我们要谨记总书记的嘱托,加快创新步伐,用受众便于和乐于接受的方式提供优质内容,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大势下,新闻舆论工作有没有影响力,关键还要看我们有没有真正做到及时正确、张弛有度、深入人心。要在尊重新闻传播规律的前提下创新理念、手段、视角,在确保事实准确的基础上再增效,让受众看得进、看了信、记得住。

总书记指出,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要推动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

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着力创新方法手段,推进融合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真正担负起新时期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巩固和拓展党的新闻舆论阵地。要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抓住新时期新闻报道工作的大趋势、大潮流,使传统主流媒体有更多的受众群体、更宽的舆论阵地,更强的引导能力。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融合发展是对传统采编流程的再造,是对技术手段的升级,更是对话语体系的创新。传统媒体借助新媒体优势,不是简单地改变新闻传播渠道和呈现方式,不是“新瓶装旧酒”“穿新鞋走老路”。按总书记要求,要成为全媒型记者,要懂新媒体技术,更要有新媒体思维,学会新媒体的表达方式,这样才能在新媒体的平台上讲出好故事。提升传统媒体的整体影响力,实现有新闻有受众的地方就有党的声音。

第五篇:多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1.下列选项中哪些是对新闻与宣传差别的描述?(ABD)A.新闻重信息,宣传重形式B.新闻重新意,宣传重反复D.新闻重沟通,宣传重操纵

2.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思想体系所包含的要素有哪些?(ABCD)A.群众路线B.媒体职能C.党报理论D.新闻真实

3.毛泽东对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哪些论述中?(ABC)A.出版工作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为人民服务B.政治家办报C.强调报刊宣传的策略和艺术

4.下列领导人及其观点之间对应关系无误的选项有哪些?(ABCD)A.邓小平——传媒要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B.江泽民——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C.胡锦涛——要坚持用时代要求审视新闻宣传工作,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D.习近平——要与媒体保持密切联系,自觉接受舆论监督

5.《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强调要改进新闻报道,中央政治局同志出席会议和活动应根据以下哪些要求决定是否报道?(ABD)A.新闻价值B.工作需要D.社会效果

6.下列的新闻实践活动中,哪些没有做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基本原则与工作方法的统一?(ACD)A.追寻事件真相时主要运用网络和电话等便捷式采访C.带着主题去采访,应付交差了事D.把原有的栏目改头换面,打上“走基层”的栏花

7.党报的党性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哪些要点?(ABCD)A.党报党刊是无产阶级总的事业的一部分B.党报党刊应是党的工作机构,应成为党组织的机关报,应当接受党的领导和监督C.党报党刊应成为党的事业D.只有真正按照党性原则工作的报刊才是真正的党的报刊

8.在新闻工作中实现群众路线的方法有哪些?(ABCD)A.为人民群众服务B.拓展群众参与渠道并开发群众资源C.怀有群众意识,尊重并了解群众D.让群众成为新闻的主角,使用群众喜爱的新闻语言

9.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体与群众联系的新渠道有哪些?(BCD)B.互联网C.手机等移动媒体D.微博平台

10.对媒体和新闻工作者来说,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路径有哪些?(ABCD)A.坚持党性原则B.坚持以人为本C.不断改革创新D.加强人才建设

11.关于新闻价值这一理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哪些?(BCD)B.媒体对新闻价值标准的运用,应恪守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上C.许多新闻事实被报道,并非只具备了一种新闻价值的要素,而是往往具备了多个要素D.新闻价值的高低大小并非绝对,尤其是多个事实的对比中,新闻价值显示出不同的层次

12.马克思所说“用时间消灭空间”的实现前提是什么?(ABCD)A.铁路、蒸汽汽船等的发现与应用B.电报等技术的出现C.物质生产以交流价值为基本D.交通运输手段对生产来说变得重要

13.马克思所说“用时间消灭空间”带来的新情形有哪些重要的意义?(ABCD)A.空间距离在交往中不再具有抉择性意义B.使经济交换本身发生重要转变C.大大刺激了精神交往的成长D.用时间消灭空间呈现着一种无限成长的趋向

14.“有机的报刊运动”是马克思对报刊报道新闻特点的概括,其观点成立的原因有哪些?(ABC)A.历史的真实存在于事物前后的连续(联系)与统一整体之中B.人的智能不能查验得出各种现象的纷繁情形C.新闻真实的获得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不可能苛求一次性完成15.在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应主要从以下哪些方面进行创新?(BCD)B.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C.实践“群众办报”的路线D.秉承“按新闻传播规律办事”原则

16.“三贴近”继承了我国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为什么说“走转改”是实现“三贴近”的有效途径?(ABD)A.因为“走转改”体现了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要求B.因为“走转改”指明了加强和改进新闻工作的有效途径D.因为“走转改”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新发展

17.在传统媒体对待网络民意或网络舆情的以下做法中,正确的做法有哪些?(ABC)A.进行热点问题的网络调查,了解网民观点B.集纳网民的言论和意见,作为报道素材C.在网络平台发布信息或评论,回应网民问题

18.根据谣言传播公式的内容,以下传媒的做法中能够有效阻击谣言传播的有哪些?(AB)A.及时发布真实信息,提高信息的透明度B.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公众对谣言的辨识力

19.以下强调“按传播规律办事”要求的文章或文件有哪些?(BC)B.《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2003年中央文件)C.《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2012年中央文件)

20.以下有关“走转改”活动的表述中,不正确的说法有哪些?(AD)A.“走转改”只是运动式的一阵风,估计成效不大D.“走转改”是一次基层宣传部门向中央媒体宣传的好机会

21.下列表现中,反映了新闻领域“形式主义”问题的选项有哪些?(ABC)A.电视时政报道以各类会议为主,用长时段进行播报B.新闻头版的版面严格按照报道对象的职务高低顺序进行编排C.新闻报道的谋篇布局遵循特定的结构和讨论

22.落实《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条规定》中有关改进新闻报道的要求,以下建议中值得媒体采纳的有哪些?(ABCD)A.中央级媒体应当走在传媒业前列,带头执行规定要求B.制定细化的、可操作的关于新闻报道的文件,便于更好的落实C.借助新媒体的传播特征和优势,改进原先传统媒体的新闻文风D.新闻工作者要不断更新观念,自觉摆脱行政化思维

23.新闻报道方法的单一和简单化是我们现在新闻工作遭到公众批评的方面之一。胡锦涛指出需要从以下哪几个方面进行改善?(ACD)A.善于用事实说话C.提高新闻的感召力D.注重改进文风

24.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的“舆论监督是报刊的职责或使命”,主要表现在以下哪些方面?(BD)B.监督社会状况D.监督公权力和政府官员

25.马克思对新闻出版自由理念的阐述集中体现在下列哪些著作中?(AC)A.《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C.《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

26.恩格斯对新闻出版自由提出的缺一不可的衡量标准是什么?(ABD)A.发表意见前不必得到许可B.发表的途径通畅D.发表的是自己的意见而不是言不由衷

27.下列关于现代报刊与隐私权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有哪些?(ABC)A.报刊不能揭露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如姓名、住址和活动等B.如果个人活动对社会造成祸害,则其涉及公共利益的活动可以成为报刊的报道对象C.当处于公开的政治、社会活动之中,个人活动就不属于个人私事

28.下列做法中,符合新闻客观的理念的选项有哪些?(ABCD)A.报道中要做到将事实与观点分离B.不使用带有强烈感情色彩或倾向的词汇C.不使用片面的消息来源D给予受批评者答辩的机会,做到形式上的客观

29.下面做法符合马克思所提的“一般的公正”原则的有哪些?(BC)B.呈现事件所涉各方的事实和观点C.报纸给予某事件争议双方发言和答辩的机会

30.以下有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形成和发展过程的论述中,正确的说法有哪些?(BCD)B.毛泽东曾提出过“全党办报”、“政治家办报”、“群众办报”等重要观点C.创立时期马恩的思想中既包括新闻的基本理念,也包括了无产阶级党报思想D.当下开展的“走转改”活动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又一次创新

下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需要模式与方法的创新word格式文档
下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需要模式与方法的创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心得5篇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心得 前不久,参加了区组织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学习班,系统的学习和了解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学说及其对我们所从事的新闻宣传的指导必要性,感悟......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提纲)[模版]

    陈力丹 2006-01-16 14:43:38.0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平与新闻活动马克思1818.5.5—1883.3.14 恩格斯1820.11.28-1895.8.5 《莱茵报》,马克思参与创办,后期是实际上的主编......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训主持词

    在全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暨网络舆情管理 培训班上的主持讲话 各位领导、新闻工作者、同志们: 大家好! 根据中央和省、市要求,要在新闻战线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培训。今......

    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体会

    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体会人的肚子饿了需要吃饭,可人们往往忘了给大脑“吃饭”。学习,就是给大脑“吃饭”!主动学习,不断学习,善于学习,才能不断的成长,始终胜任自己的岗位,适应社会......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期末论文

    ——论当代新闻传播专业学子如何在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摘要】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现状,我国的新闻自由存在争议。作为新闻专业的学子,我们应该理性看待,直......

    单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范文

    (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1.以下关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一项?(A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具有时代意义、与时俱进的) 2.1842年马克思所写的《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体会(精选五篇)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体会近期,我参加了报社组织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活动,受益匪浅。重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我在今后如何进一步做好新闻报道工作,夯实了思想和理论......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训心得1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训心得1 以下为观看了L总关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训的视频第一部分的个人心得体会: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这是我思考的第一个问题。除了贯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