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美术第一册全册教材知识点分析
小学美术第一册全册教材知识点分析
葛青云
一、让大家认识我
显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引导学生初步体验媒材,并用撕、剪、贴、画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
2、培养初步的对艺术作品的感知能力、造型能力及口头发表的能力。隐性内容与目标: 在游戏中体验造型表现活动及与认交往的乐趣,初步建立集体观念大胆表现自我的自信心。
二、看谁涂得更好看
显性内容与目标:
1、熟悉创作工具,认识常用颜色以及不同风格线条的表现。
2、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笔触、不同画材赋予画面的不同效果。隐性内容与目标:培养创新精神和探究学习的意识。
三、滚动乐园
显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师生共同创设的有趣味的感知活动,触发学生去发现和思考物体特征、形状。
2、随意大胆的使用绘画工具表现出感受到的滚动现象。
隐性内容与目标:培养学生有序友好的合作游戏,学会观察和提出问题。
四、泥巴真听话
显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玩泥巴的游戏活动体验感受泥性,尝试并掌握几种玩泥的基本方法。
2、通过对玩泥过程知识与技巧的探索,培养初步的感知能力。隐性内容与目标:通过游戏活动共享玩泥巴的快乐,初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与人合作的能力及发现问题的能力。
五、剪剪撕撕画画贴贴
显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体验以纸材为主的造型表现活动,初步认识及掌握撕纸添画、剪纸的欣赏改革、创作制作方法。
2、欣赏感受剪纸、撕纸艺术之美,学习剪纸、撕纸造型表现的方法,运用想象力进行作品创作,并能大胆发表看法。
3、培养观察感知、审美能力,提高创作能力。
隐性内容与目标:通过欣赏体验,感受剪纸、撕纸艺术的美,领略多种艺术文化,激发对美术造型表 现及欣赏活动的兴趣,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及与人合作的意识。
六、花点心
显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体会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并以自己的创作性制作活动加深体验。
2、初步尝试立体造型所带来的乐趣,感受立体造型和色彩搭配的基本方法。隐性内容与目标:锻炼学生细心观察和大胆创造的精神。
七、五彩路
显性内容与目标:
1、让学生体会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并以自己的创作性制作活动加以提炼。
2、初步尝试应用拼贴画的基本方法进行创作。隐性内容与目标: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和大胆创造的精神。
八、美丽的天空
显性内容与目标:
1、学习剪贴画和绘画的基本技法。
九月开学季,老师你们准备好了吗?幼教开学准备小学教师教案小学教师工作计...初中教师教案初中教师工作计...2、体验各种绘画工具和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
隐性内容与目标:尝试用纸、剪子、胶水等工具和材料自由大胆的把所感所想表现出来,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九、谁画的鱼最大 显性内容与目标:
1、初步感受自然界中的形象与艺术作品中的形象之间的关系,知道大小是在对比中产生的。
2、能大胆作画,充满画面画一条大鱼。
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运用所学的知识画一条漂亮的充满画面的大鱼。
十、让我的飞机上蓝天
显性内容与目标:
1、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研究折叠飞机的方法,鼓励学生在自己的折纸飞机上创新。
隐性内容与目标:提高学生涂色及色彩搭配的技巧。在画画、折折、剪剪中了解彩笔、剪子和纸张的性能。
十一、画汽车
显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对汽车的观察分析,学习概括表现不同种类的汽车。
2、培养学生的感知和形象思维能力以及造型的能力,发展综合学习能力。隐性内容与目标: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体意识,创新精神,发展个性。
十二、卡通明星总动员
显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欣赏中外卡通形象,使学生对卡通进行理性的了解。
2、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小朋友了解更多的卡通形象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喜爱的卡通形象。
3、初步尝试用自己喜爱的色彩装扮卡通形象,或以拼贴、重组等简单方式设计自己的卡通明星。
隐性内容与目标: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善于合作的品质。
十三、大家一起画
显性内容与目标:
1、了解、体验、感受绘画的多种不同媒材的特点。
2、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隐性内容与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活动的乐趣,通过集体做画感受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
十四、巧用纸餐具
显性内容与目标:
1、尝试使用各种废旧材质进行造型。隐性内容与目标:创新精神、合作精神的培养。
十五、多彩的拉花
显性内容与目标:
1、学习、欣赏及制作拉花的方法,能够剪制一种以上的拉花并能设计出多种用途。
隐性内容与目标:通过活动增进相互合作意识及师生、生生间的情感。培养环境保护和美化环境意识。在学习活动中能举一反三的进行探究。
十六、神气的小厨师 显性内容与目标:
1、启发欣赏探索了解相关美食的知识,探索制作食品的方法。
2、了解美食文化,培养热爱劳动、珍惜食物的良好生活习惯和热爱家乡、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3、感受各种材料特性,进入小厨师的角色,探讨巧妙运用材料把自己喜爱的食物表现出来。
隐性内容与目标:感受食品的艺术之美,学习欣赏食品的方法,培养欣赏热爱劳动。
十七、漂亮的建筑
显性内容与目标:
1、在美术游戏中尝试以不同纸材组织画面,体验造型快乐。
隐性内容与目标:创新精神、集体合作精神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十八、妈妈和孩子
显性内容与目标:
1、接触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感受美术的多样性。
2、学习观察艺术作品的造型、色彩、材质、表现方法及主题思想,并结合作品展开联想,发表对作品的看法。
隐性内容与目标:感受母爱的伟大,并用爱心去对待家人、朋友与师长同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贯彻新课程理念的具体措施 根据本班学生实际与个人的目标,抓住新课程理念的一个点谈本学期的具体措施(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科实践活动、创造性的培养、电教辅助教学、评价的改革、减负手段等)合作的学习方式: 分小组(或者自由结合成小组)进行讨论和研究。例如:戏剧表演时,可以让学生自由结合或按照已经分成的小组,各自分角色进行排练和表演。特别是本组所要表演的剧情,可以根据自己小组对内容的理解而改变,这就需要小组成员充分的协作,才能共同完成。学科实践活动(每学期2次):
1、第14课《巧用纸餐具》 在学习了本课之后,让学生们在家里注意搜集一次性纸餐具并进行加工利用,期末进行“便废为宝”的展览。
2、第15课《多彩的拉花》 学习之后,启发学生思考出更多的做拉花的方法,之后将自己的作品装饰在元旦联欢会上。创造性的培养:
在每个单元的学习之后,激励学生创造性的进行研究和探索。了解本单元的学习情况,同时设想自己在此方面进一步学习的方式、方法。电教辅助教学: 1电子课件
3、上网(适合学生学习、教学使用得当的网站)。评价的改革: 由过去强调优劣、确定等级、考试选拔的评价方式转向着眼于提高每个学生艺术能力、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与程度差异的评价方式,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感。
五、全册教学进度 周次 内 容
第一周 让大家认识我。第二周 看谁涂得更好看。
第三周各种各样的形。第四周 泥巴真听话。第五周 剪剪撕撕画画贴贴。第六周 花点心。第七周 各种各样的形。第八周 美丽的天空。第九周 谁画的鱼大。第十周 让我的飞机上蓝天。第十一周 画汽车。第十二周 卡通明星总动员。
第十三周 大家一起画。第十四周 巧用纸餐具。
第十五周 多彩的拉花。
第十六周 神奇的小厨师。第十七周 漂亮的建筑。第十八周 妈妈和孩子。
第十九周 期末评价。
第二十周 总结
制作贺卡送给爸爸、妈妈、老师。
二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分析
一、雄伟的塔
1、认知——学习比较、分析、描述塔的特征,能将自己记忆中的塔或想象的塔画下来,并进行简单装饰。
2、技能——学习观察塔的造型,作品结构完整,疏密得当。
3、情意——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更多塔的知识,并对自己家乡的塔进行考察,培养热爱家乡保护古迹的意识。教学建议:结合本地资源,进行回忆与观察、分析。
二、会变的线条
1、认知——初步感受不同的线条带给人的美感,培养造型能力。
2、技能——用不同种线条组织一幅画,体验线的魅力。
3、情意——通过对作品和创作中的观察比较,培养观察分析能力和对线的感受能力。
教学建议:注意疏密得当,强调对线的感觉。
三、漂亮的小钟表
1、认知——了解钟表文化与造型特点,进行跨学科的综合探索。
2、技能——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设计与制作能力。
3、情意——通过欣赏活动,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建议: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大量资料,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会变的小手套
1、认知——初步感受适形造物的艺术表现手法,能大胆创作,通过对手套进行简单的变形创造出新形象。
2、技能——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思维的能力。
3、情意——从平凡生活中发现美,热爱生活。
教学建议:为了造型的丰富,教师可以在平时就协助同学积攒下废弃的旧手套。如果是正在使用的手套,建议不要剪坏,只用针线连缀或粘贴即可。
五、小雨了
1、认知——了解雨中人物特点。
2、六、百变团花
1、认知——了解团花的基本特点。
2、技能——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制作团花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感知、思考、探索以及发散思维的能力与动手能力。
3、情意——了解民间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建议:结合地域特色,使民间艺术发扬光大。
七、我们身边的痕迹
1、认知——能够在生活中发现采集不同肌理的材料,认识不同肌理的美感,并利用材料再创作。
2、技能——学会观察身边的肌理,通过不同的拓印方法,收集素材。
3、情意——学会观察,学会体验,发现问题,渗透学生对生活美、环境美的审美意识。
教学建议:注意教学秩序的维护,建议在室外上课。
八、大树的故事
1、认知——通过回忆观察,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
2、技能——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儿童画创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意——在学习中培养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教学建议:启发学生回忆,结合地域特色与学生生活。
九、新颖的泥巴
1、认知——用泥设计制作自己的名片,用以表达自己的兴趣爱好。
2、技能——了解立体造型的美感,提高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3、情意——初步尝试用泥塑语言表达自己。
教学建议:如果没有合适的泥,也可以用彩泥代替,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交流情景以利探究与创作。
十、茂密的花 好吃的水果
十一、捏泥巴
1、认知——初步了解立体雕塑头型的常识。
2、技能——简单运用盘条技法,并采用捏、揉、粘、抹等技法进行泥条头像的造型创作。
3、情意——感受陶艺的艺术魅力,提高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教学建议:盘条是泥塑的特殊技法,具有独特的美感。如果借助一些不同器型的容器,更利于学生表现。要注意泥条的粗细会直接影响到造型的风格。
十三、杯子的设计
1、认知——了解杯子的发展与制作过程,学习如何把一个简单的杯子设计成一款漂亮、实惠的生活日用品。
2、技能——可以利用一次性的纸餐具进行创作与设计。
3、情意——渗透设计意识,合理利用材料。教学建议:合作学习方式,情景式表演。
十四、小扇子
1、认知——简单了解扇子文化,并尝试采用多种材料来制作。
2、技能——能用不同的制作方法,制作出材料不同、形态各异、美观的小扇子。作品体现出实用性、观赏性。
3、情意——在学习扇子文化过程中激发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情感。
教学建议:探究式学习方法。
十六、刷牙
1、认知——引导学生体会发现生活中有趣的细节,培养细心观察,主动记忆的意识。
2、技能——能够对生活进行细致的回忆与大胆的想象。
3、情意——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教学建议:艺术来源于生活,可以结合实践进行体会。
十七、动物乐园
1、认知——学习雕塑揉、捏、粘、切、刻等技法,临摹或创作泥塑动物形象。
2、技能——掌握泥塑技能。提高创造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
3、情意——培养学生热爱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教学建议:建议在专用陶艺教室上课。
十八、节日的装饰
1、认知——通过学习,了解艺术对生活的美化作用。
2、技能——发现并描述身边的装饰,并能从色彩线条等方面有目的地学习。
3、情意——了解包容不同地区的文化传统,欣赏现代与传统的装饰,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建议:建议适用探究式、合作式学习方法。
十九、过春节
1、认知——了解春节的历史、文化、习俗,加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
2、技能——尝试采用多种材料和工具来制作春节的小礼物,表达自己的美好心愿。
3、情意——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周围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教学建议:紧密围绕学生生活,使学生主动性地学习。
第二篇: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材分析
全册教材分析: “造型-表现” 领域使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的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造型是具有广泛含义的概念,但在本学习领域中指的是运用线描、雕塑、拓印等手段和方法,创作视觉形象的艺术创作活动。表现则是美术创作活动的两个方面,造形是表现的基础,表现是通过造型的过程和结果而实现的。
“设计-应用”领域实质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交流信息,美化生活及环境,培养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
“欣赏-评述”领域是指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
总教学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美人格。
课题:课前交流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教师对学生的学前情况进行大致的了解。
2、通过交流加深师生间的感情。教学重点:
了解学生在入学前的学习、生活情况。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师生进行自我介绍
1、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小学生与幼儿园的小朋友的不同,懂得自己又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
2、教师进行自我介绍,包括姓名、年龄、爱好
3、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介绍:我叫x x x,今年几岁,家住哪里,喜欢吃什么,喜欢玩什么,最喜欢什么颜色,最经常用的绘画工具是什么。
三、学生介绍自己认识哪些绘画工具,曾使用过哪些绘画材料进行过表现。
四、师简要介绍美术课的特色,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重要养成多观察的好习惯,提出希望和要求。
五、教师根据学生的提议随意在黑板画出形象,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后反思:
一节课的交流,加深了师生间的了解,增进了师生间的感情,减弱了一部分学生对新学校、新老师、新同学的陌生感,课堂气氛融洽而热烈。
课题:
1、神奇的口袋
课时:第一课时
课型:造型*表现、综合*探索 教学目标:
1、认识一些主要的美术工具和材料。
2、能选用其中一样美术工具或材料进行自由、大胆的表现。
3、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教具准备:
1、毛笔、水粉笔、油画笔、蜡笔、油画棒、铅笔、钢笔、水彩颜料、水粉颜料、橡皮泥、剪刀、宣纸等美术工具和材料。
2、收集由各种工具和材料制作的美术作品。教学重点、难点:
加深对各种美工材料的认识,可选用其中一种材料进行创作。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引入
教师事先把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放在一只口袋里,让学生通过猜和触摸的方式依次说出里面放的都是什么东西,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了解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的不同性能、特点,对于一些常见的、易于演示的工具,教师给与简要示范。
四、示部分美术作品,师生共同探讨作画工具及特点。
1、中国画
2、水彩画
3、版画
4、素描
5、雕塑
五、教师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工具和材料进行创作,体会工具和材料的性能。
六、组织学生讲评自己的作业,并学会试着评价同学的作业。
七、教师小结本课学习情况。并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整洁。
八、课后拓展:
寻找当地可以用来绘画、雕刻、拓印、拼贴、编制的各种自然材料和人造材料进行尝试性得美术创作。课后反思:
教师手提一神奇的口袋进教室,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争先恐后得想加入猜或抹的游戏之中,兴趣极为浓厚。但大多学生数学生学前仅仅接触过水彩笔、橡皮你,对其他的绘画材料一概不止,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进行有意识的欣赏引导,以加大学生的知识面和培养学生对各种画材的兴趣。
另:刚入学的学生对课堂常规还不能认识,应给与引导。
1、神奇的口袋
教学目标:
第二课时
引导学生选用喜欢的绘画工具或美工材料进行自由大胆的表现。
教学重点难点:
尝试不同的绘画工具的不同绘画效果,体验乐趣。
学具准备:
水彩笔、水粉笔、彩笔、油画棒、蜡笔、橡皮泥、彩纸、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教师根据学生所带工具情况,将学生分别分组,个别学生也可自己自由练习。
二、欣赏讨论
教师出示部分学生作品,师生共同讨论绘画的内容、使用的绘画工具、材料。
三、师生共同交流绘画内容 教师有意识的让学生说出自己想画什么,怎样去画?会使用哪些绘画材料?一方面可以增进师生的感情交流,另一方面即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加深了教师对学生的了解。
四、学生自由作画,教师巡视。指导重点:
1、学生正确的执笔姿势。
2、学生的坐姿。
3、作业本的正确使用。
4、个别行动慢的学生的指导。
五、作品展示
展示每组作业,教师引导观摩,让学谈谈观摩感受,并表达出来。
六、组织学生清理卫生,宣布下课。课后反思:
虽说课前对绘画的材料进行了一定的引导和强调,但学生还是较常规性的拿来了彩笔,这与他们以前课堂印象有关,而我在课堂上所需要的百花齐放却没了影踪,今后的教学中是否可以在安排材料事先让学生举手同意的基础上,再进行强调比较合适呢?
课题:大家都来做
课时:第一课时
课型:造型*表现、综合*探索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小石子、沙子、瓶盖、易拉罐或一些体育用具,集体排列图形。
2、启发学生利用各种材料表现具象与抽象物体的造型,体验材料的美感。
3、强调在排列创作过程中,发扬集体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学重点:对现有材料的感受联想并进行造型表现。教学难点:积极自主的发散性思维引导。
教具、学具准备:体育用品、日常小用品或废弃材料(如小石子、沙、瓶盖等)、小绳子,提前通知学生搜集准备。
教学过程:
一、教师将学生带到操场,围圈坐下,欣赏相关材料,教师做造型思维引导。
1、呼啦圈(圆形)
平面排列:花、气球、太阳、甲虫等,请同学说说还可以排出什么图形?清两名同学到中间选用现有材料各排列一种图形。
立体造型:用绳子火电先头将呼啦圈做不同捆扎组合,可组成多种造型形式。
2、羽毛球拍(长条形)
可做多种平面图行排列(花瓣、飞机、昆虫翅膀等),学生可做不同形式的组合尝试。
3、易拉罐 以上造型思维引导以现有材料中较大的器具为主,因较大的器具在图形中占主导地位,较小的财老则根据构思自选,视其形态可做点或线,配合较大的材料灵活使用,注意形象的色彩搭配,立体造型可添加悬挂物,使造型具有动感。教学语言应该用二用以懂得口语化语言。
二、学生分组活动
学生每4——6人为一小组,各组选取自己喜欢的材料,对造型方法、内容进行讨论,并做尝试。教师组织学生欣赏作品,并以小组位单位开展评比(自平、互评)教师不同的创造性思维给以肯定,鼓励发散性思维。
教师在活动中适当对各组进行指导。
三、教师对造型活动进行总结,表扬学生的参与、互助协作和竞争精神。
四、各组将造型材料整理归位,教师将学生带回教室。
五、课后拓展:
1、运用所学到的排列方法,在课后回家利用各种物品进行排列组合各种图形得练习。
2、再排列时,要大胆想象。造型的内容,材料的应用更丰富更广泛。
课后反思:
将学生带到操场上课,那种围地而座的新鲜感,给课堂增色不少。由于一年级学生知识面较小,思维及动手能力较弱,一节课时间略紧,立体造型难度虽大,但学生对立体造型却尤感兴趣,所以,如果将课时增至两课时,学习效果可能会更好。个别忘了带材料的同学,急中生智跑到甬路上捡小石子拼摆形象。他们不甘落后得求知意识的确让我好感动,至于没带材料,刚上学的孩子也是正常的,今后多想办法让他们记住才好。
课题:
3、彩线连彩点
课时:第一课时 课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1、2、3、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的点和线。了解点和线是基本的造型元素。
能运用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或材料进行点和线的美术活动尝试,体验乐趣。
教学重点:用各种绘画工具、纸材料创造并感受各种不同的点和线。教学难点:认识基本造型元素———点和线。
教具准备:绒线、彩色纸条、绳子、钮扣、糖果、珠子、彩色水笔、油画棒、手工纸。
学具准备:彩色水笔、或其他美工材料。教学过程:
一、常见的线材料,线材料变成点材料。
1、教师出示常见的线状材料,请学生认一认、说一说他们的名字,并指出他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形状都是瘦瘦长长条状的东西。不同点:不同的材料有的只、有的弯曲、有粗有细、颜色不同。)
2、教师将纸条揉成纸团,把纸条、绒线和小绳子剪成段和碎片。引导学生观察他们的形状都发生了什么变化?(不再是长长的、变成一点一点的。)
3、将这些小点点摆一摆又变成了一条长长的线(如:项链上的珠子)。
二、寻找生活中的点和线。
1、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点和线?找找教室里的点和线,找找自己身上的点和线(教师展示其他的点状物和线装物)。学生说出生活中的点和线:钮扣、石头、按钮、太阳、眼珠等;教杆、电线杆、电线、头发、毛线、小草的长叶子等。
三、教师组织学生四人一组将手中地点状物和线状物进行组合拼摆。
四、教师引导学生评价自己组的作品和别组的作品,教师给与总评。
五、课后拓展:
尝试在同一内容中用单线、涂色及剪贴各种不同形式表现物体形象,体会不同得画面效果。课后反思:
生活中的点和线可以说是多得举不胜数,虽说课前已进行了观察安排,但学生所举得例子实在少得可怜,而且受实实在在的线的影响根深蒂固,思维开阔方面有一定的局限,今后在教学中还要多强调观察、想象与创造。
3、彩线连彩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学会运用各种绘画工具、纸材料创造各种点线,进行平面没书设计游戏。
教学重点难点:点和线的组合,画面的色彩处理。教具准备:彩色水笔、油画棒、手工纸等。教学过程:
一、回忆上节课中提到的点和线
二、绘画中的点和线
1、体验不同的笔,画出不同的点和线。
不同的笔在画纸上画出的点和线一样吗?分别试一试彩色用彩色水笔、油画棒等工具在纸上涂涂画画,看看不同在哪里?
2、画家画里的点和线
教师出示几幅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理解画家也用点和线来作画,比较一下这些美术作品里的点和现有什么不同?
3、自己制造点和线连成画
你能画出或剪出不一样的点和线,并联成一幅画吗?我们自己也来创造各种各样的点和线,连成美丽的画面。(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画笔、材料,综合运用,随意造型)
三、作业展示与评价
1、说说自己创造了些什么样的点和线,并欣赏同学的画。
2、想一想,点和线在自己的画面中重要吗?如果没有了点和线画面会是什么样得呢?
四、教师引导学生收拾好学习用品,并处理好卫生。课后反思:
开放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某种知识与技能。在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课本之间的互动中即锻炼了交往能力,同时让学生了解到学习的途径是多方面的。
课题:淅沥的小雨
课时:第一课时 课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用一组较有方向行的线条来表现雨滴。
2、回忆雨中得人物、事物得特征,并将他们表现出来。教学重点:用各种绘画工具表现下雨的场面。教学难点:学生思维的启发。
教具准备:雨具、有关雨景的图片、录像。学具准备:彩笔、纸等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教师提前安排学生观察与中人物、景物、动物得特征。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教师组织学生欣赏教室中提前准备的雨具,包括形状、颜色等。
二、引导学生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讨论并交流雨中事物与平时不一样的地方:在雨中,人们是什么样子的;小动物们又怎样了;树木、花草有没有变化;汽车开过积水得路面会出现怎样的景象等等。
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量将自己观察到的与众不同的雨景表述明确。
三、观看录像、图片
师生一起探讨其中的内容,并引导学生将录像和图片中的景象与自己看到的惊醒比较,发现不同点。
四、学生之间交流意见。
五、宣布下课,并安排好下一节学习用品。课后反思:
与学生一起探讨下雨得话题他们尤其感兴趣,课堂内容充实、有趣。课后拓展:让孩子们观察在下雨的日子:有风的时候,雨滴会怎样排列;当你站在窗口或门口看外面的雨景,你觉得哪些地方的雨滴看起来很清楚,哪些地方看起来不明显,那时为什么呢?找一找,天上落下来的雨都流到哪里去了等等。以次为下一课的绘画习作做好了准备。
课题:淅沥的小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用绘画工具表现自己所见所想到的下雨得情景。教学重点、难点:绘画姿势的纠正,思维的启发 学具准备:彩笔、彩纸、材线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对上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简要小结(以引导学生说为主)
三、引导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你想表现雨中的什么,怎样才能体现出他在雨中?同学之间交流。
四、欣赏课本上的美术作品,启发想象。
五、学生自由采用材料进行表现
建议学生将想要表现的主体画在画面的显著位置,并要求学生能将画面的最重要的部分涂上颜色。涂色时如时间允许,可让孩子在画面上不留空白,这样,涂出的色块较饱和更有助于孩子们感受色彩。(绘画时,鼓励学生养成将学习用品放整齐的习惯。要换用另一支笔时,现将原来的那只笔放回盒中)
六、作业展评
激发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画面内容,交流感受。课后反思:
有一些东西说出来可能容易,真正让他们画下来可能有一定的的难度,学生往往只表现了小雨点,而雨中的建筑、树木、小动物等一概被省略了,也就是说,学生的表现仅仅停留在表面。积极主动的思维培养应是每一堂教学的关键。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要养成善观察,既勤于动口又勤于动手的好习惯。
课题:5闪光的烟花
课型:造型表现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体验各种材料的不同效果。
2、引导学生长使用线材表现烟花,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3、指导学生学会安全的使用剪刀,并注意执笔姿势及环境卫生。
教学重点:各种画材的应用与体验。教学难点:烟花的感受、表现。
教具准备:彩纸、绒线、各种烟花的图片。学具准备:彩笔或彩纸、绒线、胶水等。教学过程:
一、烟花的认识、理解
1、播放一段有关烟花的录像,教师提出问题:烟花的形状变化万千,但他们有一定的相同点,请同学们找出。学生分组讨论并总结出:烟花从中间向外放射。
2、教师提出问题:观察、说说他们的形状象什么,并请几个学生上台画出自己的感受。再请学生对所画的烟花进行评价。
二、创作表现烟花
1、烟花的形状丰富多变,要如何变?教师可在学生画的烟火上进行再创作,有的加点粗、有的线加长,有的线弯曲,线一多一密就成了面,在加点星星点点,让学生领悟点线面的大小、粗细、长短等可以让烟花的形状发生各种变化。
2、学生都了解烟花的颜色是五颜六色的,在夜空中闪闪发光,把夜色装扮得十分漂亮。教师提出问题:你们有什么好方法创作出造型别致、色彩艳丽的烟火?学生分组讨论,提出不同的设计方法:有各种动物造型的烟火、有太阳、月俩、星星等造型的烟火。
三、利用不同材料进行创造
1、欣上书中范画,请学生找出不同材料制作的各种烟火。
2、思考:还可以用什么材料来制作烟火?你会怎样做?
3、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形式进行创作烟花的画面。
四、学生进行创作
教师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五、学生作业展示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作业讲评,用简短的语言大胆报答自己的真实感受。课后反思:
烟花也成“烟火”“焰火”。烟花有平地小烟花和空中大烟花两类,学生对这两类烟花都不陌生,因此 无论是交流还是在绘画过程中学生都积极参与了,创作时也根据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了尝试,尤其在交流过程中有了较好的铺垫,最后的作业展示更是令人兴奋不已,可以说是百花齐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仍然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多观察,多联系,多思考,在生活众多发现美的存在,加强审美意识的训练。
课题:6美丽的印纹
课型: 造型*设计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用手、树叶等有纹理的物体初步进行印纹练习,让学生了解绘画形式的多样性。
2、体验造型乐趣并获得视觉和触觉的感受,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用手、树叶等印纹创造肌理效果,并有意识的进行画面组织。教学难点:
纹样的创造发现和组合。教具准备:
大白纸、水粉颜料、不同树叶、图例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边听轻音乐)。
二、导入:
1、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手心来发现手上得纹理,教师用手沾上颜料,往白纸上一印,出现漂亮的手纹,导入课题:美丽的印纹(板书具有纹理的字)。
2、在黑板上挂一张大白纸,让全班学生粘上自己喜欢的颜色上台按印。让学生体验印的乐趣,并让学生简单的表述自己手上得纹理的特征及手沾色彩、按印的感受。
3、让学生讨论并说说除了手可以引出纹理以外,还可以用什么东西来印。
三、布置作业:
分小组合作,用手、树叶、瓶盖等进行印纹练习。
要求:
1、团结合作。
2、注意卫生。
3、比比哪一组印得最美丽。
四、学生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及时发现问题。
五、展示每组作业,引导观摩,让学生谈谈观摩感受,并表达出来。
六、配乐展示教师制作的各种美丽的印纹,请同学们整理卫生,结束本课。课后反思:
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发现周围物体上得纹理,并能用简单的方法进行敲印,组织好画面。学生课前作了充分的准备,课堂在我的激发下大胆想象,兴趣极佳,大多数学生都大胆表现了自己喜欢的形象,甚至有的学生不仅仅上台将黑板上的大白纸印满,还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真实的再现了美术课堂中所应体现的一个“活”字。但学生课前颜料准备不够充分,课堂卫生也不是很好,作为任课教师还要加强指导。
6、美丽的印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进一步使学生学会自制图章,进行拓印,学习形式美的原理和感受造型的乐趣。
2、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造性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刻制图章的技巧及拓印的方法,让他们大胆、自由的表现自己的感受。教具准备:
橡皮擦、地瓜、水粉颜料、刻刀、图例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学生:
让学生唱唱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引导学生欣赏用图章拓印的作品。
(一)欣赏用图章拓印的作品,感受用图章拓印的艺术美,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
(二)学生思考:
1、看到的印纹与上一节课的有什么不同?
2、这是怎样产生的?
三、教师出示几枚图章,引导观察并请几位学生上台沾上颜料印上,看看出现了什么,激发刻制图章的愿望。
四、示范刻制图章,强调难点和安全。
1、在橡皮擦或地瓜切片上画出图形。
2、沿着描绘好的图形把不需要之处刻去。
五、指导拓印:
1、把图章沾上各种颜色进行拓印。
2、用排列或重叠等各种方法拓印,发挥想象力,印出一张有意思的画。
六、学生练习,教师进行实际指导并积极的投入到制作之中。
七、展示作业,引导观摩。
让学生表达观摩同学作品的感受。
八、小结并整理打扫卫生,宣布下课。课后反思:
学生有了第一次的敲印体验,这一课让他们亲自来制作表面有凹凸不平的印章,非常有兴致。尤其学生准备的水果或蔬菜等又较容易进性刻制,最后的作品效果也不错。课`下可以再做引伸,鼓励学生尝试做成美术作品。
课题:
7、纸风铃 课型:设计*应用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收集与教学任务相关的物品。
2能够根据收集到的物品进行合理的想象,用添加、裁减、组合等方式将它们设计成风铃。
3用剪(撕)贴、绘画等方式来美化风铃。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制作简易的风铃并进行美化。
教具准备:
范作、图片、制作步骤图以及几枚大一点的针。学具准备:
剪刀、浆糊、彩纸、彩笔、彩线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
二、对比导入
1出示彩色的纸杯,与白色的纸杯对比,思考:哪一个比较美?为什么?
2想想办法,如何把白色的杯子变成美丽的杯子——画、剪、贴。
三、教师随堂演示用各种方法装饰纸杯。
四、教师引导学生每人装饰一个纸杯,可以用剪、贴、画等方法制作。
五、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一听风铃的声音。并展示风铃实物。教师提问:
1风铃是由那些部分组成的? 2寻找共同特征——用绳子串起来。
3展示学生制作的小纸杯,“可以用来做什么呢?怎么来做?”学生分组讨论,找出结论。
六、欣赏教材范图:听学生观察思考图中范图有什么特色?
七、布置作业:两人一组制作一串(2-----4个为一串)纸风铃,要求形式新奇,有个性。
八、巡视指导:及时指出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九、课堂总结:展示学生作业,自评互评。
十、布置课后作业:生活中还有哪些材料可以用来制作风铃?用什么方法是你的风铃响起来。
课后反思:
“叮铃 叮铃”动听的风铃声实在让学生兴奋,能在自己的努力下,将白色的纸杯进行美化,并制成自己喜欢的风铃,那可是表现自我的大好机会。这种将绘画与制作溶为一体的课,可以充分的让学生表现自我,实现自我,而且在制作的过程中更实现了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精神。
课题:
8、鱼儿游游 课型:设计*应用
造型*表现 课是: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绘画、撕纸或剪纸的形式表现水中游动的鱼及周围环境。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装饰鱼儿。教学重点:
1、通过动眼、动脑、动嘴扩大学生视野,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连贯的语言能表达能力。
2、以兴趣为前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力争使每位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3、引导学生互帮、互助、互爱,体会集体的力量。教具准备:
各种颜色的布和毛线、盛有金鱼的鱼缸、范画等。教学过程:
一、师生共同欣赏介绍鱼的vcd录像。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鱼的外形结构、鱼身上的花纹。
二、引导启发、感受:
1、(用实物当教具,学生兴趣更浓)教师将学生分小组,每组分别将“缸”里养上最美的鱼,并且,要让鱼儿生活在优美的环境里。教师引导学生谈话:你见到过最美的鱼儿是什么样的?它在水里是怎样游动?你可以模仿一下吗?
讨论:那些材料是可以放进水里的?你准备用什么方法将你的鱼儿打扮的更漂亮 ?
2、欣赏——总结——准备
欣赏书中的海洋世界,指导海洋里的鱼数不请。欣赏学生的作品,理解自己想到的鱼是什么样,就可以做成什么。
三、动手做一做,变出鱼儿来
指导学生配合好组长收集需要的东西,各组简单说一下自己的制作方法,教师以鼓励性的语言增强他们的信心。
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作品,各抒己见
1、各组展出各自的作品,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教师适时表扬)
2、教师鼓励学生和其他组学生交换作品,结为友谊组。课后反思:
蓝蓝的海水,美丽的小鱼,长长的水草,是孩子们乐于表现的内容。两节课的创作,学生们得思维以达到了正常发挥,他们的奇思妙想深深的打动了我,甚至我也想拿起笔来尽致的表现一下我的感受。我深深的感受到,与孩子在一起,思维是清澈透明的,我喜欢这种感觉。
但是有极个别的孩子产生了畏难情绪,他们敢想敢说却不敢去做的表现引起了我的深思。我想改变这一切的首要选择是对他们有更多的了解。
课题:
9、我在空中飞
课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拓展儿童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来表现在空中飞得情景。
2、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3、知道人在空中看到的东西与站在平地上看到的不一样。教学重点:
如何引导儿童多方面、多角度想想“我在空中飞”的情景。教学难点:
运用综合材料综合探索表现“空中飞”。
教学准备:
1、教具:图片、录像带、作画以及手工用的材料、工具。
2、学具: 水彩笔、油画棒。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教师引导学生谈自己到哪儿旅游过,都看到了什么景象,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欣赏表现祖国各地美丽风光的图片或录像,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的思想教育。
3、教师引导启发:祖国这么美,这么大,你们肯定希望能到祖国各地欣赏祖国美丽迷人的风光。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如何才能实现愿望?
4、小组讨论。
5、出示课题:我在空中飞。
三、讲授新课
1、教师启发学生大胆想象怎样才能飞起来?
2、小组交流。
学生畅想:
如果我有一对翅膀,就可以了。如果我变成氢气球,就好了。
如果我变成神仙,或者能腾云驾雾的话,多好啊!如果我坐在鸟身上,就可以了
如果我„„
3、再讨论
你想与谁一起飞,飞的时候你们会看到什么。这时候看到的东西与你站在地上看到的一样吗,不一样在哪里?
4、教师归纳
四、作品展示
大胆想象,富有创意
五、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在表现“我在空中飞”这一主题的时候,可先让学生将“我”及“我”的好朋友放在画面显著的位置,可以用绘画,亦可用拼贴加添画的方式来表现,再将“我们”看到的东西表现出来。
六、作品交流
1、学生自我展示。
2、教师组织优秀作品展示
3、师生评说那件作品的想象力最丰富?
七、课堂小结,整理课堂所用的物品。
八、课后探讨
1、收集宇宙的资料,探讨人在空中飞行的可行。
课后反思:
能让自己飞起来是孩子们梦寐以求的强烈愿望。本节课
`
我引导孩子大胆想象,大胆表现,使每一个的愿望在畅想中都得到了体现。
课题:
10、我的新朋友
课型:造型*表现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关心学校的新同学,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
2、引导学生用绘画、拼贴和立体制作等方法为新同学画一幅肖像画。`
3、通过绘画,培养学生之间的友谊。教学重点:
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新同学的外貌特征,并大胆自由的运用绘画、拼贴和立体制作等方法为同学绘制肖像。教学难点:
同学外貌特征的把握,背景的添加。教具准备:
不同风格的名家肖像画。学具准备:
彩笔、彩纸、剪刀、胶水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引导学生互相观察,并对同学的外貌特征进行简单的描述。
二、引导
教师出示其中一位同学的照片,请同学们猜猜“这是谁?”“为什么是他?”通过思考、讨论,得出画肖像画要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的道理。
三、观察讨论
“假如让你画一幅肖像画,你会选择画谁?你在绘画过程中会注意到哪些?”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本班同学,选择好绘画对象后,对同学的外貌特征进行简单的描述。通过描述让学生懂得画肖像画要抓住写生对象的脸型、五官、发型等与别人不同的特征。
四、欣赏
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画家肖像,引导学生观摩不同风格的名家肖像画,使学生懂得画肖像画既要找抓人物特征,注重色彩和线条的表象力,又要体现自己的风格。鼓励学生能大胆、自由的运用绘画、拼贴和立体制作等方法为新同学绘制肖像。
五、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学生根据自己所选择的材料进行创作,教师热情的投入指导、创作。
六、展示作业,总结评价
1、谁愿意为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说说你认为最成功的地方?
2、你觉得哪一个同学的作品最好?为什么? 在下一次的作业中,你准备做哪些努力?
3教师及时鼓励有点滴进步的同学,同时提出要求,促进发展。
七、收拾与整理
督促学生收拾好工具材料,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宣布下课。活动延伸:
1、欣赏更多的名家肖像画。
2、试着用多种方法来绘制自己周围的亲朋好友。课后反思:
这节课,学生能积极的开动脑筋,发挥聪明才智,展开大胆想象,通过观察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新同学的外貌特征。在欣赏活动中,更能大胆的发表自己的感受。在绘制过程中,能运用自己喜欢的表现方法,自由的运用绘画、拼贴或立体制作等方法为同学绘制了肖像画。最后的课堂评价更使课堂气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在整个活动中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使自己的能力得到了发展。
课题:
11、花儿送老师
课型:设计*应用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为了配合第十九个教师节的到来而特意设置的。意在通过学生制作的花儿献给敬爱的老师,表达学生对教师的热爱之情。同时引导学生能根据节日,适时的借助于手工制作,表达自己的情感。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学生的设计、制作,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几块彩纸、几块花布,甚至几根草、几片树叶、几根羽毛、一张挂历纸都可以制作成精巧别致的花儿、或贺卡。
教学重点:确定送老师合适的礼物。教学难点:礼物的制作方法。教学过程:
一、二、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导入:
9月10日就要到了,这是一个特殊的节日,我想同学们都会知道它应该是什么节?(教师节)可能有一部分同学已经想到了这一天会怎样想我们敬爱的老师奉献自己的爱心,但我帮你们想到了一个最好的表达方式——让我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智慧的双手亲自为老师们制作一份礼物,好吗?
三、讨论:
分组讨论:给老师什么样的礼物最合适?学生开始讨论,教师巡回听取意见。学生讨论结果:送小礼物是用来联系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根据赠送的时间和对象来选择不同情调得作品,暂定送老师自制小工艺品、花、贺卡等。
四、教师指出本课时学习作花,出示花朵数种,让学生选择其中喜欢的个别花儿,请学生研究做法后向老师汇报。教师根据情况给予辅导。
辅导重点:百合花的制作方法:
1、准备一张约十五厘米的正方形彩纸;(老师已备好)
2、对折:方形对折、成角对折,打开。
3、按折纸鹤的方法折叠;(折纸鹤的方法学生已经基本掌握)
4、最后调整:用铅笔卷花瓣,用双面胶固定。
五、学生开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收拾整理:
教师根据学生的制作,帮助学生调整形状,组合好作品。
七、谈感受:
学生根据一节课的创作谈体会,也可以谈自己的疑惑或不足。课后反思:
学生兴趣浓厚,参与的兴致很高,应加强手工方面的训练。
课题:贺卡送老师
课型:设计*应用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设计贺卡,即锻炼了各种能力又节省了开支。
2、制作精美、设计独特的自制贺卡,送给自己的亲爱的老师,凝聚了一片深情厚意。教学重点:贺卡的制作方法。教学难点:多种工艺的不同手法。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讲授贺卡的意义:贺卡是用来联系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根据赠送的时间和对象来选择不同情调的作品。
2、讨论自己曾经见过的贺卡。
3、展示贺卡的样品,介绍贺卡种类:
按赠送时间和对象来区分,有: 生日卡:接受贺卡人生日前夕赠。
节日卡:各种节日(新年、圣诞、春节、教师节等)前夕赠。
友谊卡:朋友、同学离别前后联系感情时赠。
按贺卡的页数区分:
单页卡:只一页贺卡,两面使用。
双页卡:一页卡片对折后成双页,一般使用两至三面。
多页卡:一页卡片分散三份正反折后成三页,可使用多面。
按制作手法区分:
镂空法:在封面上开出多种多样的小天窗。
布贴法:用各种色布剪贴成纹样。
纸贴法:用各种彩色纸、挂历纸剪贴纹样、文字。
拼贴法:用各种材料如羽毛、树叶、花瓣、蝴蝶标本、毛线等废弃物制作图案。
绘画法:用水粉或水彩笔等绘画工具把图形画出,或采用喷绘法制做。
4、贺卡设计要点:
1)确定使用时间、对象后选择折法; 2)确定图案纹样及文字; 3)选择适宜的制作方法。
三、实习作业: 一)布作业要求:
1、根据教师讲解,结合参考资料用白纸绘制草图。
2、设计的同时确定折法,把草图的定稿用透明纸绘制后拓印再卡值的适当位置。
3、选择制作手法并考虑下一节准备的材料。二)教师辅导学生设计:
1、检查图案及美术字的设计,协助学生完成构思,确定纹样。
2、提醒学生保持卡片纸的整洁。
3、及时表扬构思新颖、有所创意的设计。
四、学生分别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明创意,鼓励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五、课堂小结:
一)表扬并展示形式、内容较好的设计。
二)布置下一课时的工具材料,可采用其他方式继续设计贺卡。课后反思:
学生的作品虽说写满了幼稚,但却充满了真情。让我真正感受到了当老师的幸福。
课题:
12、我做的文具 课型:设计*应用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尝试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进行表现,体验进行文具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在生活与艺术的联系和互动中,获得用艺术的方式美化和表现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点:丰富创造性思维,引发对文具造型的兴趣。教学难点:文具的造型、装饰。教学准备:图片资料、实物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观看文具投影片断,激发学生兴趣。
2、说说你所认识的文具的名字。
二、说一说,想一想,比一比。
1、出示几种文具,让学生说出文具美在哪里?
2、想一想怎样才能做一件文具?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
3、出示造型、色彩皆佳的文具盒造型或色彩有缺陷的文具,让学生来对比。
三、欣赏文具,讨论做法。
1、欣赏各种媒材制作的文具。了解手工制作文具的艺术特色,懂得制作文具的材料是多样的。
2、看看自己所带的材料,四人一组讨论课做什么文具。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五、想一想,排一排
把各小组得作业排起来,组织同学相互参观,点评。组织做买卖讨价还价的游戏。
六、小结
文具是我们日常的学习用品,但使用我们的双手制作出来的文具,就成了小艺术品。可以玩,可以欣赏。在平时,只要大家多动脑筋,随手就可以做出漂亮的玩具。课后反思:
一节小小的手工制作课,却隐藏着好多的大智慧。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以后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课题:
12、我做的文具
课型:设计*应用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运用橡皮泥表现各种文具的形象,提高学生立体造型的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能设计出造型新颖,色彩鲜艳的文具。教学难点:创造力的培养。
教具准备:部分卡通形象的文具用品。(实物投影展示)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师生共同回顾上一课学习的内容,重点放在材料和制作过程上。
二、探究新知:
教师展示富有生命力的卡通形象,引导学生欣赏,并考虑除了上一课的材料外,还可以用什么材料来制作文具。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小结学生回答情况。
三、讲授新课:
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用橡皮泥制作的玩具,师生共同分析制作方法。
1)先要想好自己要制作什么样的文具。2)用搓、捏的方法做出大体形象。3)用色彩丰富的形式表现自己喜欢的文具。4)注意文具上装饰部分的制作。
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和个人的认识理解,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和不惑。
四、学生分组进行橡皮泥文具制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指导重点:
1、学生之间的合作与材料上的协调。
2、鼓励个别胆小的孩子,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
3、提醒学生注意文具的大体印象的制作与创造。
4、引导学生注意个人卫生和地面卫生。
五、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展示作品,并让学生评选优胜小组。教师进行小评并鼓励学生在业余时间要多进行练习,重点引导学生要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
六、布置下课要准备的材料,宣布下课。课后反思:
有了上一课的练习,加上课后的观察,学生的制作兴致更高了。他们不但制作出常见的文具,甚至有一部分同学大胆想象,制作出了自己认为在将来最好的文具。
课题:
13、会动的小纸人
课型:设计*应用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纸张的可塑性,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
2、学会会动的小纸人的特点及制作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精神。教学重点:
通过不同的渠道探究会动的小纸人的特点及制作方法。教学难点:探究纸弹簧的制作方法。
教具准备:纸弹簧对比较具、小纸人一个,纸弹簧作品若干,纸弹簧作品,手工材料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并揭示课题:
1、观察小纸人的变化(捏住后松开弹起),发现小纸人的特点(会伸缩、会摇晃)。
2、问题讨论:小纸人会动的部分在哪里?它像什么?给他起个名字(纸弹簧)。
二、探究如何制作纸弹簧
(教师发给同桌一个两头一样大小得纸弹簧)。
1、感受纸弹簧的弹性及活动的特点(摇一摇,捏一捏)。
2、通过观察或拆开老师发给得纸弹簧,探究之弹簧的制作方法并尝试做法。
3、请个别的制作成功的学生介绍做法,并要求同桌之间相互帮助。
三、进一步探究制作小纸人。
1、对比观察自己制作的小纸人和老师制作的小纸人有什么不同。(老师制作的小纸人一头大一头小,学生制作的小纸人两头一样大)
2、思考:为什么制作小纸人的弹簧需要一头大一头小?自学课本找原因并添加小纸人的头和胳膊(提醒学生添加部分如何讲究技巧才能做的又快又好)学生共同研究解决。
四、学生开始制作小纸人,教师巡回指导。指导重点:
1、纸弹簧的制作。
2、小纸人其它部分的添加。
3、制作过程的安全、卫生问题。
五、欣赏作品: 请完成作品的同学将自己制作的小纸人放在台上展示。
六、延伸
1、会动的纸玩具那几个部分用纸弹簧制作完成的?
2、纸弹簧还可以制作其他造型吗?教师展示其他用纸弹簧制作的作品:龙、毛毛虫等,让学生认识纸张的可塑性。
3、生活中还有那些地方用到纸弹簧:手电筒、自动笔、弹簧秤、床垫、沙发等。
七、课堂小结:
你今天学会了什么?怎么学?向谁学习? 课后反思:
1、本课的问题集中在纸弹簧的折法上,适合让学生通过探究的方法获得新的知识与技能。
2、开放式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在学生之间的互动,师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学生与书本之间的交流中不仅锻炼了交往能力,同时让学生懂得了学习的途径式多方面的,使学生在解决问题和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态度、情感价值观也得到发展。
课题:
14、繁忙的交通
课型:造型*表现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马路、汽车是重要的交通形式,通过想象大胆表现繁忙的交通情景。
2、引导学生认识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意义。
3、指导学生选用各种工具、材料,采用画、撕贴、拼贴等多种手法进行造型活动。
教学重点:积极动脑,大胆想象,画出繁忙的感觉。教学难点:画面的遮挡关系,车辆的塑造。教具准备:汽车图片,绘画材料。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讲授新课:
1、引导学生讨论自己所见到的交通景象,尤其从上午到校路上的见闻谈起,让学生意识到忙的感觉。引出课题。
2、讨论:交通怎样才显得繁忙,为什么繁忙?
教师小结学生回答情况,并由此引导学生上大街时要遵守交通规则,并懂得这样做的重要性。同时让学生知道班级纪律。
3、师生讨论:大街上的交通应画哪些内容?
4、展示立体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小结:他们的特点是有前有后,有的还能分出近处的静物、中间的景物和远处的景物多种层次。这些景象是如何立起来的呢?
三、出示本课时作业任务,学生开始创作,教师巡视指导。指导重点:
1、大马路上繁忙的景象的表现。
2、各种汽车的表现方法。
3、其他形象的添加。
4、汽车、景物的遮挡关系。
四、学生谈创作感受或疑惑,师生共同讨论,教师小结。讲评部分作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绘画表现仪式。课后反思:
本课时引导学生讲自己较常见的繁忙的交通现象。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我既引导学生谈自己的见闻,又让学生懂得了遵守交通的重要性,同时又使学生懂得了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和班级纪律的重要性,可谓是一举两得。学生的绘画内容也丰富多彩。
课题:
14、繁忙的交通
课型:造型*表现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处理好在绘画过程中出现的遮挡现象。
2、整幅画面的表现处理。教学重点:
如何画出与别人不相似的画面或运用不同的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画面遮挡关系得的表现。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讲评作业:
引导学生将作业进行互评,并能指导对方的不足。教师选取部分作业进行讲评,在讲评过程中使学生懂得大胆表现是画好画得第一部。
三、讲授新课:
1、绘画中的前后遮挡
教师先站在讲桌前面,问学生是否看到了自己的脚?教师站到讲桌后面,问是否还能看到老师的脚?学生回答看到的现象。问学生绘画中出现这样的问题如何处理?教师要求同桌之间讨论回答。
2、教师引导学生尝试:一种方法先画前面的内容,另一种方法画后面的内容,交流感受。
3、教师出示有交通景象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进行表现。可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甚至画出自己从没见过的汽车或想象中的繁忙景象。
四、学生接着上一课时的内容继续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重点:
1、画面主要内容的体现。
2、在跟学生的交流中,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鼓励画出自己印象中的汽车。
3、印象中的汽车或想象中的汽车的塑造。
五、作业展示:
引导学生到台前利用事物投影展示自己的作业设想,其他同学可以给与评价。
六、课堂小结。
课后反思:
应该说,学生开放的思维在本课时得到了很好的发挥,看着学生们的创作,我真的有些怀疑——难道他们的可塑性真的这样强吗?尤其一(1)、一(7)班的学生作品,真的让我感到为应有这样的孩子而自豪。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多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在了解他们的需要后再予以启发,我想教学效果会更不一样。
课题:
15、乘上列车去画画
课型:造型*表现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选用画、撕、多种形式进行造型活动。
2、引导学生关注并欣赏祖国得大好河山,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选取自己喜欢得景色进行画面表现。
教学难点:对生活中得美好景色得爱好及具体表现。
教具准备:风景图片及名家作品欣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引导阶段:
1、师生共同探讨自己曾经游玩过的美好景色。
2、通过观赏图片或录像资料,让学生知道祖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和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的表现兴趣和欲望。
3、教师出示课前画好得列车,启发学生想象成上列车到祖国各地区观赏、画画的情景。
三、发展阶段:
鼓励学生先用自己喜爱工具材料,通过画、撕、剪、拼贴等造型表现出自己对工具、人物、景物的想象。在作业过程中激励学生要无拘无束的大胆、自由的表现。热情的与同学进行交流、合作。
四、学生开始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指导重点:
1、鼓励学生积极的动脑筋进行大胆的想象。可以采用与众不同的造型方法。
2、绘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以与同学之间交流、合作或请教老师。
3、画面中主要的物象,可以大胆得进行描画。最后再添加环境部分。
五、展示学生作业。
1、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画面向同学展示,并将自己的画面描述给大家。
2、督促学生收拾好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地面,保持较环境的卫生和整洁。
课后拓展:
让学生收集自己游玩过的名胜古迹或自己身边的景色变化的图片,并养成善于表现画面的愿望和习惯。
课后反思:
学生交流过程中的描述非常精彩,这种有意识的交流,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才,更给学生养成了观察得好习惯。绘画过程中学生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画面生动形象。这种形式的绘画内容,给学生的思维注入了活力。今后应加强引导。
课题:
16、童话里的小屋
课型:设计*应用、综合*探索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选用不同的材料,通过看、想、撕贴、泥塑、绘画等方法,进行房子的造型设计与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2、引导学生感想敢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耐心细致完成作业习惯,加强学生的品德教育。教学重点:
以多种材料,大胆想想,自由绘制不同的房子。教学难点:
房子的造型设计与色彩装饰。
教具准备:彩纸、剪刀、浇水、油画邦、彩色水笔、橡皮泥。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去、巧引课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将一个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想听吗?不过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同学们在听故事的时候,一定是边听、边想,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最后,还要请同学们亲自动手做一做、画一画,好吗?
在寒冷的北方,一到冬天,经常要刮大风、下大雪,厚厚的积雪把
整个森林的树枝都压弯了腰,不过森林里的小动物在雪地里玩的可开心了。有的在滑雪,有的在打雪仗,还有的在堆雪人玩得高兴极了。忽然一阵狂风刮来,吓的小熊、小狗、小猴等许多小动物都纷纷往家里跑,小兔子跟也在其他小动物的后面跑啊跑,可是跑到家门口的时候,他家的房子不见了,小兔子伤心的呜呜的哭了起来。同学们,你们知道小兔子什么哭了呢?他家的房子为什么不见了呢?谁能说一说?这时候,小动物们听到小兔子的哭声,纷纷都从自己家里感到小兔子身边,关切的问它:你为什么哭啊?小兔子伤心的说:“我家的房子被大风刮倒了,我怎么过冬呢?”小动物安慰它:别哭了,别哭了,我们给你想办法。同学们,你们说,小动物们会想出什么样的办法帮助小兔子过冬呢?引出课题,板书课题:童话里的小屋——《小动物盖房子》。
二、引导分析,启发想想。
1、探究:小动物要帮小兔子建一座小房子,这种乐于助人的想法是很好的,值得大家学习。大家要知道,建房子首先要游设计图纸、小国土、房屋模型,可是小动物们都没有学过美术和建筑设计,所以小动物不知道该给小兔子建一个什么样的房子?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帮助小动物出出主意,想想办法,设计一个外形漂亮、色彩艳丽的房子呢?那么到底该怎么设计呢?现在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进行讨论,同组互说想法,组长纪录。
2、讨论:1)首先了解房屋的结构,房子有几部分组成?(屋顶、窗户、门)。
3、你准备给小动物设计一个什么形状的房子?可进行大胆想想。(学生讨论后,教师知名回答,要求在同一组的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
三、欣赏作品,拓展思维:
1、师出示作品,请学生说一说,他们是怎样帮小动物进行房子造型设计的?他们分别运用了什么材料?
2、你们也带来了不同的材料,看一看、想一想,你们打所怎样制作房子?采用什么方法?(是画?还是泥捏?撕贴?)你准备用那些材料进行装饰或设计你所设计的房子? 小组再次讨论,互说想法或做法。共同交流。
四、设计制作,鼓励创新。
1、根据学生差异、能力、让学生自由选择拼贴、捏泥、绘画等方法,构思设计与众不同的房子,大胆创新。
2、学生练习,教师实施展评指导。(依据学生的能力,教室辅助指导,使每个学生能享受成功的快乐)。
五、展示作业,总结讲评:
1、组织学生进行欣赏评价:让学生自由新上同组学生的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
2、各组推荐1——2幅作品上台展示,集体评价,评出“十佳优秀设计师”,讨论:你觉得那一个设计最有创意?为什么?
六、续讲故事,课堂小结。
没想到,同学们能帮助小动物设计出那么漂亮的房子,他们很高兴,夸奖同学们个个都是好样的。我想小动物们会按你们的设计给小兔子该一个既漂亮又舒适的房子。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如果有些同学遇到困难,我们就应该伸出友爱之手关心和爱护他们,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我们的世界将会更美好。
课题:童话里的小屋
课型:综合*探索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制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能力。并锻炼学生利用废物进行巧制作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第三篇:三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材分析
三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以促进学生人格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以学生必备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为基础,注意贴近学生的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力图做到富有情趣和启发性。
本册共有18课,其中绘画课有:
1、我们的社区
2、恐龙世界
3、画中的线条
4、会动的线条
8、彩墨游戏
9、大嘴怪
10、中国龙
12、橙色的画
13、绿色和紫色的画
14、吃虫草 手工课有:
5、卵石动物造型
6、威武的盾牌
7、会变的盒子
11、吉祥图案
15、有趣的造型
16、一张奇特的脸
18、变垃圾为宝 电脑课 :
17、电脑美术——模板帮我们作画欣赏课:清明上河图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年级学生热爱美术,自信心较强,创造力也较强,爱好生活,好奇心强。三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对美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还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三、教学目标
1、学生能运用立体图形的组合表现景和物;用记忆画的形式表现自己熟悉的人和物;运用间色进行绘画 ;用立体材料粘画,学习彩墨画;选用简单的材料,采用剪、贴、拼等方法制作简单的立体模型。
2、学生应自主、主动、合作、探究、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的培养创新经省和美术实践能力,通过学习美术提高生活质量。教学目的、任务:
1、欣赏优秀美术作品,能对自己喜爱的作品进行简单的评价。
2、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
3、学习简单立体物的表现方法,学习色彩表现方法,进行和自己
生活切近的设计与制作。
4、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
四、教学重点、难点
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设计、想象能力。促进人格全面发展,自觉的培养创新精神和美术实践能力。
五、教学课时
每节课1课时。
第四篇:苏教版小学美术第一册全册教案
苏少版美术第一册教案
第一课
走进大自然
教材思路:
本课属于“综合、探索”领域的美术课。
本课是优美的,感性的,斑斓的。大自然的色彩丰富美丽,而红黄蓝三原色可以调配出许许多多的颜色来。用彩色铅笔、油画棒、彩色粉笔或水粉色可以把自己喜欢的颜色画出来,把自己观察到的大自然的色彩表现出来。
课 时:1~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途径感受大自然,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2、用水粉颜料做调色游戏,认识大自然的色彩。
3、学习用几种基本的颜色调配许多颜色。重、难点:
色彩调配的方法,对颜料习性的掌握。教学准备:
教师:七彩自然的图片若干,颜料,彩笔,几种蔬果切面,范作等。
学生:收集的与大自然有关的图片,水粉颜料、调色盘、毛笔、水罐、抹布、作业纸等。
教学过程: ——欣赏及交流:
1、观看大自然的风光图片或记录片。(如四季美景)认识各种颜色,认识红黄蓝三原色,橙、绿、紫三间色,大自然太迷人啦,这么丰富,美丽的色彩你能分辨出来吗?
2、交流各自带来的图片资料,小组讨论自己的观后感。
3、谈谈自己眼中的大自然,那绚丽的日出,那风花雪月,那秋虫的颜色,那霞光的天空,装饰性很强的舞台化妆——脸谱。
4、“猜猜看”色彩游戏。观察大自然的色彩,比比谁找到的颜色多。——讨论及反思
1、大自然的颜色在阴天和晴天一样吗?
2、白天看到的颜色晚上躲到哪里去了?
3、阳光下的喷水池旁会出现彩虹吗? 苏少版美术第一册教案
(大自然的光和色会玩魔术)——展示及介绍:
做一幅色彩游戏图。可用水粉颜料、水彩笔、油画棒、彩色铅笔。调色游戏(几种基本的颜色可以调处许许多多颜色来)
1、水彩笔、油画棒涂色并进行变色练习。
2、也可用彩色铅笔先涂一层颜色,在上面再涂另一种色,就会产生第三种颜色!
3、用水粉色画画,在第一种颜色没有干时就紧接着涂另一种颜色,它们会融化在一起。
红+黄=橙 蓝+黄=绿 红+蓝=紫 ——尝试与练习
用彩色铅笔、油画棒、彩色粉笔或水粉色画大自然的颜色。
1、可做一“七彩花园”的情境设定,认识一些大自然常见花卉,借助图片及学生的记忆描述。
教师可将不同色彩形状的花板演一些。(梅花,菊花,一串红,百合花,向日葵,荷花,太阳花,蝴蝶花等)出示花园范作几张,从不同角度描绘大自然。
在作业纸上画各色花卉,并添画小草、蘑菇或小昆虫,空中可添画太阳、云彩、小鸟、蜻蜓、蝴蝶等。学生练习,师巡视指导。
2、可用蔬菜切片玩色彩盖章游戏,如藕片、土豆,青椒等均是不错的载体。可选择不同的色不同的底衬纸看不同的效果,玩过再添画。
3、介绍点画法、平涂法,重点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涂色方法。可任选表现方式,试着用颜料盒中的几种色彩,调出大自然美丽、丰富的色彩。
——小结与评价
1、作业小组及班级观摩,互评。
2、讲讲自己的画,互相找亮点,互相评价。
3、喜欢哪些颜色,不喜欢哪些颜色?为什么?(设计的环节较多,可根据课时需要选择性运用)苏少版美术第一册教案
第二课
七彩生活
教材思路: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及造型表现”领域的美术课。
本课是上一课的延续,”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没的眼睛“,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引导他们多关注生活,从而去创造生活,美化生活,领会生活的多姿多彩。
课 时:1~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七彩生活的回顾,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2、观察生活中的色彩,了解色彩相互混合后的不同效果。
3、用同一种颜色在不同颜色的纸上涂抹,观察其效果;用水粉做调色游戏,完成一张随意画。
重、难点:
能认识生活中的色彩,并掌握一些色彩的调配知识。教学准备:
教师:七彩生活图片或照片若干,演示用纸,颜料,彩笔,美丽的生活用品实物等。学生:一些生活中色彩斑斓的照片或图片,彩笔、油画棒或水粉颜料,2-3支毛笔,调色盘等。
教学过程: ——交流及讨论:
1、诗歌诵读
“赤橙黄绿青蓝紫,我们的生活像彩虹;好好学习去创造,美好生活在前头”
2、说说生活中的色彩有哪些?
举例说一说七彩生活(互相讨论后回答)。
如建筑物有七彩的,热气球是五颜六色的,焰火是五彩缤纷的,衣服是漂亮的,家具是很美很实用的,玩具是各色各样的,跳舞的人们是美丽的,汽车外面的颜色也是各不相同的„„
3、交流观看各自的图片,照片,说说生活中最打动你的地方。4、喜欢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颜色,为什么? ——欣赏及介绍
1、出示一些七彩生活的场景图片,找出最感兴趣的地方。如漂亮的毛衣,可爱的苏少版美术第一册教案
卡通气球,明快流畅的建筑,温馨的房间„„
2、画画七彩的生活,介绍几种绘画方式。如彩笔画、油棒画、水粉画,撕贴画等。如用水粉色做调色练习,观察颜色相互混合,并列或覆盖后的不同效果。(介绍挤色方法,调色方法及涂色方法)
再如用同一种颜色在不同颜色的纸上涂抹,观察它的效果。
或用油画棒和水粉色一起作画,会出现一些有趣的效果!(油水分离)
介绍用五彩油画棒在纸上涂抹,然后用黑色油棒覆盖,再刮色出现五彩效果的刮画法。
介绍彩纸撕贴画的方法,选定目标,撕出外形加以拼贴。——练习与体会:
1、出示一些生活用品的勾线图例。如汽车、房子、玩具、床、花瓶、台灯等。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用自己选定的方法画生活,画自己熟悉的七彩大世界。也可用颜料试着组织一幅彩色画面。如能适当加以创造,会比现实生活还美丽。
3、完成作业后,退后看色彩相互混合、并列和覆盖后的不同效果。——小结与评价
1、课堂小结,作业互相观摩 2、说说自己的画,介绍自己的生活,唱一些快乐的歌,并做做游戏,感受生活“我们的祖国像花园„„ 3、设法自己去装扮生活,感受生活的美!(设计的环节较多,可根据课时需要选择性运用)苏少版美术第一册教案
第三课
新花布,新衣服
教材思路: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的美术课。
本课学生乐于来展示,孩子都喜欢穿新衣服,都喜欢漂亮的花布。给自己或家人设计一件衣服是高兴的事儿。设计制作时能否做到有变化、有创意,敢于想象是重点。学生可用多种材料进行创作。本课通过师生交流启发,使学生造型设计有创意。
课 时:1~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生活中的花布及服装,了解服装设计的一些简单奥秘。
2、引导学生运用身边能找到的工具材料进行创作,设计花布和衣服。
3、培养对生活美的情感体验,开发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重、难点:
设计服装外形,并涂上美丽花纹。花布及服装款式的设计,服装的搭配。教学准备:
教师:布娃娃1-2个(穿漂亮服装),服装设计师的作品2-3幅,相关资料,范图,花布及服装实物等
学生:水彩笔、油画棒、彩色纸、剪刀,胶棒等 教学过程: ——欣赏及交流:
1、观赏一些漂亮花布实物,问学生可以做什么?
2、服装设计师用花布设计漂亮衣服,观看图片和小朋友们自己的衣服,看一些搭配的实物。
3、认识花布上的颜色及图案及许多有趣的装饰方法。如有具象图案的,有抽象图案的,有点状,有线状,有各色拼贴的等。
4、介绍名家名作(图片),如迪奥、圣洛琅、夏奈尔、范思哲,三宅一生等服装大师的作品。
——介绍及演示
1、介绍运用不同材料制作的作品(图片)
用彩色水笔可以涂抹出漂亮的花布;用纸亦可拼贴出美丽的花布,用花布可以设计服装,用废旧材料也可进行作业。
2、观看同龄学生设计的作品(实物)3、设计花布的方法介绍
(1)有用水粉色设计的花布,有用油画棒设计的花布。板演1-2种花布的构图。
(2)找出自己设计花布所需的漂亮颜色,一一摆放好。苏少版美术第一册教案
(3)是花草类、动物类还是点线构成类、格子类。——练习与体会: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适当介绍一些利用不同材料进行制作的方法,以及在制作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1、学生用手中材料画线、涂色、打点完成一块花布,亦可用彩纸剪贴的方法来完成。(注意点线面的搭配)再用花布设计一件衣服
2、设计可以是立体作品(利用各种现成的废旧材料进行创作。),围在布娃娃身上。3、也可先设计好服装,再在上面装饰。
4、可结合换装游戏设计一服装展示小册子。将纸三折,分别画上服装,可结合不同季节画。向左一折,换了一套衣服;向右一折又换了一套衣服,比一比,那身衣服更好看呢?
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用油画棒、彩色水笔等设计花布和衣服,力求造型精巧、图案新颖、色彩明朗,设计一块漂亮花布及一套漂亮服装,当一位小小设计师。
展开想象,大胆绘画,设计新颖独特的花布、服装,与众不同。(服装设计师大赛开始,四组进行创造竞赛。)——小结与评价
1、来,试试我设计的新衣,别小看我,我也是小小时装设计师。可举办一服装秀,让学生当模特儿展示。
2、课堂小结,作业评比观摩。自由欣赏全班的作品,选出你最喜欢的。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评一评本组成员的作品,说一说好在哪里? 用花布设计成服装,可用撕或剪的方法。——课后拓展:
1、准备材料,可以小组现场装扮1-2位同学,出谋化策,设计出一定的风格。2、可以打扮自己的洋娃娃,用包裹、拼贴等方法。
3、服装设计师是创造生活美的魔术师,还可创造哪些美妙作品,拿出自己的行动,回去再尝试。苏少版美术第一册教案
第四课
圆圆的世界
教材思路:
本课是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美术课。
本课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大星球和小水珠,都是圆的,滚动的和转动的,都是圆的。优美、柔和、活泼,是圆的感觉,圆圆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大胆用彩笔表现这圆圆的可爱世界。
课 时:1~2课时 教学目标:
*说说对圆形物体的感觉,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启发学生认识圆形,认识各种圆形物。
*用线条或颜色画出生活中的圆形物并添画有趣的细节。重、难点:
认识圆形,找出生活中的圆形物并能用彩笔表现。巧妙画出圆形物,并运用恰当的构图和色彩。教学准备:
教师:一些球、钟、游泳圈、纽扣、葡萄实物及圆形物图片、范图,吹泡泡物品等。学生:水彩笔、油画棒、生活用品线描写生稿及圆形物实物等。教学过程: ——交流及讨论:
1、谈谈生活中有哪些圆圆的物品,如锅、碗、球、泡泡、游泳圈、西瓜、水果,地球,时钟等。
2、欣赏实物及图片、感受圆形的美。
大星球、小水珠都是圆的,圆形给人优美、亲和、活泼的感觉。3、世界上的许多东西为什么要做成圆形呢?(方便,灵活)4、说说自己对圆形物的感觉。——游戏及体会
1、师生玩游戏”吹泡泡”,体会圆圆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2、玩溜溜球或跳跳球亦很有趣。——欣赏及评述
出示范图,了解作品在造型、构图、色彩几方面的特点。苏少版美术第一册教案
要求造型生动,构图饱满,色彩丰富。——展示及介绍 板演示范
徒手画圆,添画,色彩平涂,整理完成。
画圆的几种方法,如上半圆,下半圆;左半圆,右半圆;一口气画一个滚溜园等。——讨论与练习
1、画出几种你知道的圆形物,要求用线条色彩来表现。对部分同学进行面对面的指导。
(提醒注意圆形的画法,添画的构思、操作等。)2、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可用用勾线平涂方法画生活中的圆形物;也可用运用身边的线、绳等材料排一排,摆一摆,摆出美丽的图形;亦可用彩纸撕剪等法表现圆形。圆形的相互重叠亦很有趣!
我们不仅要动脑筋想画什么,还要想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表现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对造型饱满、作业细心,添画有趣的作品予以肯定。
人们常说:画无定法,就是说,画画没有一定的方法,关键是看完成后的艺术效果,鼓励学生多去尝试。
——小结与评价
1、作业展评、小结。让部分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如何想的,如何画的。2、课后作业:多去画画周围的圆形物,让圆圆世界变得更有趣。苏少版美术第一册教案
第五课
方形的物
教材分析
本课包括七幅欣赏图片和说明文字。在版面中有五幅图片来自于生活:书
架、餐桌椅、方形的门窗、长城上的烽火台等。其中一幅还用文字启发学生换个角度观察,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到:从不同的角度看,方形会改变形状。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引导学生在生活里寻找方形,体会方形的特点。另外两幅是学生的作品:是用不同的方法、材料表现的方形物,启发学生能用多种材料和方法表现方形,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找找圆形》的基础上,巩固观察的方法,进一步学习各种表现的手法。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方方的物体,观察它们的特征,并区别方与圆的不同,深刻地感受方形稳定,对称的美感,并有选择地利用一种手法表现方形物。本课要着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展开丰富的想像把方形物刻画得更细致、更有趣、更生动,进—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方形,寻找、观察生活中的方形物。
2、引导学生运用画画、剪剪、贴贴、撕撕玩玩等多种手法来表现方形物,同时能表现出方形物中有趣的细节。
3、体验方形给人的感受,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和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生寻找、观察和表现方形物,培养他们观察和表现事物的能力。
在方形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运用不同表现手法大胆想象,添加有趣的细节让画面更生动、更完整。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若干小皮球、若干小箱子、方形物的欣赏图片、学生作品。学生准备:彩笔、彩纸、剪刀、糨糊。教学过程 A.导入
a.学生参与游戏:请两组学生分别帮皮球和箱子搬家,看哪组学生快。通过游戏,苏少版美术第一册教案
学生们发现小皮球难放稳,而箱子一下就放稳。由此知道:方形具有稳定、对称的美感。
b.揭示课题:方方的物。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来寻找、观察、表现方形物。B.新授
a.启发学生回忆生活中的方形物,拓宽创作的思路:
(1)你能回忆出生活中有什么物体是方方的呢?(请学生小组讨论并交流。)(2)老师出示教材中的图片:请学生们欣赏生活中的方形物。方形物是我们的好朋友,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
(3)分组进行比赛:在相同的时间中哪一组学生绘画的方形物最多,以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最后评出哪组数量最多;哪组刻画最细致?哪组纪律最好(得胜组奖励小星星或小旗等)。
b.指导学生表现方形物,并刻画出细节。
(1)出示两幅相同的方形物的作品,请学生们选择哪幅完整?(绘画细致的完整)(2)出示多幅学生作品,着重让学生们观察方形物的细节表现。(甚至可以在背景上添加内容,让画面更充实,更丰富。)
c.小组讨论交流:
(1)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表现方形物(画画、剪剪、撕撕、贴贴等)(2)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表现什么方形物呢? d.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C.小结
a.作业展评:大家欣赏作品。
b.互相评论:有哪些独特的方形物?有哪些独特的表现手法?谁的画面最完整?对优秀作品给以奖励:小星星、小旗等。
c.课后拓展:搜集各种方形物的图片供大家交流,学习。苏少版美术第一册教案
第六课 找找三角形
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较多表现的是生活中找到的三角形及三角形的运用,如:船帆、三角形的地砖图案、北京故宫角楼、滑梯和埃及的金字塔等。通过学生观察和寻找周围的三角形,让他们发现生活中三角形的众多存在和作用,让学生能发现三角形的异同,比较不同形态的三角形给人不同的感受:尖头向上的三角形显得稳定、坚硬;倒立的三角形给人危险和锐利的感觉。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物体可以用多种方法来表现,并尝试用一种方法来表现生活中有趣的三角形物体。启发学生说说、猜猜、看看和画画,让学生找到三角形,了解三角形并巳。画画三角形的物体。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寻找、发现和观察生活中有趣的三角形物体,并发现它们的异同,体会不同三角形给人的不同感觉。
2、技能目标: 引导学生用画、剪、撕、帖、折等多种手法来表现生活中有趣的三角形物体。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和积极创造生活美的美好情感。教学重难点
寻找、发现和观察三角形的物体,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感受能力。
采用不同的手法表现生活中有趣的三角形物体,并添加细节组成有趣的画面进一步来美化生活。
教学课时: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准备三角形生活用品或图片、三角形的作业纸、绳子。学生准备:准备彩笔、彩纸、剪刀、胶水等工具材料。教学过程 A.导入
a.教师提问:你们知道三角形是什么样的吗? b.出示三角形的纸片,教师补充三角形的特征。
c.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找一找生活中有趣的三角形物体,并且把它们表现出来。
B.新授 苏少版美术第一册教案
启发学生了解、寻找、观察三角形:
a.教师出示不同三角形形态的图片,让他们进一步了解三角形。和大师一起画三角形:米罗、毕加索。他们两个都是大画家。
b.为激发学生们的兴趣,教师带领他们来到操场开展活动:请学生们用身体的某个部位或和其他同学合作表现出不同形态的三角形,由此感受不同三角形给人产生的不同感觉。
c.在学校中、教室中寻找有趣的三角形:红领巾、三角尺„
d.欣赏课本中古今中外典型的三角形物体:建筑、玩具、设施等。让学生们更进一步地发现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及作用,从而产生表现三角形物体的欲望。
猜猜看:滑梯为什么要做成三角形呢?
引导学生观察三角形物体,尝试用多种手法来表现有趣的三角形物体。a.出示三角形物体,尝试用多种手法来表现有趣的三角形物体。
b.教师示范:在实物投影仪上画三角形。讨论:你们还有什么手法来表现三角形的物体呢?激发学生表现的兴趣。
c.出示图片:用多种手法表现的有趣的三角形物体:色彩画、剪贴画、线条画等。d.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想用什么方法来表现什么有趣的三角形物体。学生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们在三角形的作业纸上制作:剪贴或绘画等。C.小结
小组合作,把三角形的作业“串”在绳上作彩旗,既展示作业又装饰教室。苏少版美术第一册教案
第七课 形的组合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形体是具有三维空间的立体实物。掌握形体的基本知识,并学会应用各种形体来组成艺术作品。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形体的魅力,尝试自己动手,进行雕塑创作。并从活动中体会到乐趣。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利用废弃物进行再创造,美化环境。教学重点: 认识形体的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各种形体进行雕塑创作 教学过程:
一、复习阶段: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三角形,同学们完成作业水平较好,比较有创新。常见的形可以分为几类?各有什么特点?
2、导入课题:点连成线,线和线连成面,面和面组成什么?(体)今天我们来学习《形体的组合》
二、发展阶段:
1、形和体区别在那?看课件总结形体的特点:是指具有长、宽、高三度空间的立体实物。它可分为“自然形体”“几何形体”。
2、自然形体的定义和范例图
3、几何形体的定义和范例图
4、生活中的物体是由哪些形体组成
5、展示各种建筑、交通工具形体等。
提问:请欣赏找一找它们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生答:略
三、拓展阶段:
1、我们生活中各种各样纸盒都是立体的我们可以再创作
2、让学生把自己准备好的废弃物--立体形的实物,展示并思考再创作。
3、观看纸盒作品的范例,制定制作步骤苏少版美术第一册教案
①、剪切:找一个大一些的盒子作为建筑物的主体,先想好你要做的大房子的造型,然后选择一个恰当的位置剪开,剪掉多余的部分,方便其他盒子的组合。
②、组合:取一个小一点的盒子进行组合,可以将它竖着粘,也可以将它横着粘,可以根据需要组合二至三个盒子。
③、镶料:找一些纸条,或有关建筑物的装饰品进行镶料,要注意将盒子的四周全部包住,给人整体的美感。
④粘接:将这些装饰物粘接到小盒子的边和角上。(师生共同讨论,怎样粘接更有创意?)
⑤、教师提问: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大房子?学生讨论
四、学生作业:
1、作业要求:设计、制作一件立体作品。
2、学生练习,3、教师巡回辅导。
五、作品展示:
1、小组单位展示、评述学生自己的作品。
六、收拾和整理: 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七、教学延伸与拓展:
思考:用立体形状还可以创造什么作品。苏少版美术第一册教案
第八课 拼拼插插
教材分析
在圆、方、三角形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用不同的形进行组合,创作出有趣的、多变的世界。了解形的组合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组合图形的独特美感,通过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点、线、面组合的基本规律。能采用多种表现方法来创作出与众不同的形的组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审美能力。
2、认知目标: 掌握形的组合规律。
3、技能目标:尝试用多种材料、多种表现方法创作。教学重难点
学生通过欣赏及创作,发现和体会形的组合的美感。能合理运用各种形进行组合,处理好点、线、面的关系。教学课时:2课时。课前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废旧材料
教师准备:收集大师的作品:如米罗的作品。
学生准备:准备彩笔、彩纸、剪刀、胶水等工具、材料。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A.导入
分小组活动:利用教师分发的基本形拼一拼,再“添画”几笔成为一个有趣的形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用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形自由发挥想像力,展开联想翅膀,想像创意。
揭示课题:拼拼搭搭。用这种方法还能做出什么有趣的图案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B.新授
a.请学生们欣赏大师(米罗易宝)作品,感受用不同的形“拼搭”的奇妙世界。b.学生讨论交流生活中各种形的组合运用,感受它们带来的美。c.欣赏图片(课本中的学生作品),再次感受拼拼搭搭的美妙: 色彩的美:可用对比的鲜艳色彩也可用协调的美丽色彩。
形状的美:大小不同的各种形状(圆形、方形、三角形),有点有线也有面。内容的美:有写实的具体内容,也有抽象的内容。构图的美:画面饱满有虚有实。
d.学生小组讨论用这种方法可装饰什么呢?(手帕、书签、钥匙扣和封面等)苏少版美术第一册教案
e.教师出示各种拼拼搭搭装饰的实物,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f.作业布置:每组选择一种实物来装饰。g.教师巡回指导,学生作业。C.小结
a.作品展示:通过各种途径(悬挂、粘贴、赠送等)。
b.学生通过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评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作品奖。c.课后拓展:你能做出立体的拼拼搭搭吗?用什么方法呢?
第二课时
A.导入
1.出示图片,让学生在图片中找出有哪些形状在其中。2.由此引入课题:形的组合联想。B.新授
a.出示形的组合的作品,引导学生欣赏,让学生了解组合的基本概念。b.欣赏生活中形的组合的应用。
c.欣赏大师的作品,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体会形的组合的独特美感。d.教师出示用较硬的纸剪出各种形状,启发学生考虑:怎样“拼搭”出立体组合作品?(学生分小组讨论并交流)
e.学生第一次作业:尝试用“插接”的方法制作立体的作品,教师参与制作。f.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相互交流制作的心得体会,评选出造型独特、色彩美丽的作品。教师引导学生欣赏用废旧材料组合的作品,发现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激发他们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的兴趣。启发学生用多种材料和多种方法来创作立体的形的组合。
g.学生欣赏图片:现代装置艺术。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h.学生第二次作业:用废旧材料分小组完成一个形的组合装置,教师巡回指导。举办废品装置艺术展览:展示各小组的组合作品,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创作。苏少版美术第一册教案
第九课 太阳和月亮
教材分析
在小学低年级段,造型技能的局限是影响创作意愿深入实现的潜在障碍,通过太阳和月亮的圆、半圆的平面基本形生发成新物形的联想和添加开展造型训练,由干抽象的几何基本形本身没有特定的指向性,所以用太阳和月亮来约束造型。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创造的造型可简可繁。
充分利用了儿童常常以想像代替思维、常常把幻想和现实交织在一起的思维特征。虽然儿童的见闻和阅历比成年人少得多,但儿童可以海阔天空地去进行想像,而且他们创造的形象胜过思考,有时想像着在虚构的故事中进行活动。选择学生生活、知识、情感上已经熟知和接受的太阳和月亮的个性形态,运用想像画、手工制作等开展想像创造。
教学目标
1、技能目标:启发学生独立或合作想像画或使用各种材料表现太阳和月亮。
2、认知目标:制作或者自编太阳和月亮的故事,创造出太阳和月亮的拟人形象。
3、情感目标:为儿童提供自由创作的机会,释放紧张压力,体会游戏的欢乐,发现不可思议的想像带给人的趣味和轻松。
教学重难点
发展开放性思维,通过想象创造出有特色的新形象。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
师生准备:准备圆形纸板、作画工具、剪刀、胶水、台灯。共同收集各种材料:如绳子、吸管、纽扣、小石子、果壳、包装纸、金属丝等。这些材料虽多,但只要平常多留心,就能收集到各种有趣的东西。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1、变一变:师生围坐一圈,教师引导:出示圆形硬纸板:“这是什么?”变个魔术:画上五官,剪贴出光芒:“圆形变成了一个可爱的太阳娃娃。”
2、看一看:原来圆形可以变成太阳,那么关圆形呢? 瞧瞧书上有许多会变的太阳和月亮,他们又是怎样变化的呢? 你能看出他们是怎样画或做出来的吗?
总结出:有的是用单色线画的,有的是用蜡笔画的,有的是水彩作品,有的是电脑制作的,有的是手工制作,还有的把太阳画在了圆盘上„„
3、想一想:看到了这么多有趣的画法,你有没有受到启发?如果给你一颗太阳或月亮的种子,你想种出一个什么样的果实呢?
4、谈一谈:把你的想法告诉给大家吧!苏少版美术第一册教案
总结出:原来每人心中的太阳、月亮是不同的,在建筑工人的心中太阳是最好是绿色的凉爽的,这样他们在夏天的阳光下工作就不怕晒了。长着大嘴巴的太阳能说出你心中的愿望,并帮你实现。月亮可以是一把乐器,可以是老婆婆,也可以是小孩„„
5、做一做:用你们手上的各种材料画出或制作出你想像中的太阳和月亮吧,一定很好玩。有什么困难跟老师商量商量。教师此时的指导便是不断地给予鼓励,这将会使儿童产生“我想这样做做看”,“我想那样画画看”的念头,使每个儿童除了能持有表现的构思与主题外,同时还能涌现乐于创作的意愿。对于学生可能遇到的粘贴、固定等技能问题,教师可以集中指导。
6、议一议:把“太阳”贴到东边的窗玻璃上,把“月亮”贴到西边的窗玻离上,创设情境,美化教室。或者把自己的作品放到台灯前展示,让其作品有光亮的感觉,使作品更美,增加情趣。
7、玩一玩:开展传球游戏,接到球的同学请你到作品前来介绍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建议。
8、改一改:根据同学的建议补充修改自己的作品。
9、评一评:评出最好玩的太阳和月亮。最漂亮的太阳和月亮。最新奇的太阳和月亮
课后指导学生把桌上,地上的废料收拾进垃圾箱,多余的材料收入纸箱,以备再次使用。
第2课时
1、太阳是个大火球,又发热,又发光。它比地球大很多很多,离地球非常非常遥远。它照射到地面的光和热减弱了许多,植物才能生长。植物又养活了地球上的动物和人类。
2、有关月亮的民间传说有很多,嫦娥、吴刚、桂花树,每年的中秋节也是月亮的节日。写月亮的诗也非常多,“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李白的《静夜思》,大家都会背。
3、以小组为单位商量编一个太阳和月亮的故事,合作做出故事中的太阳和月亮。制作指导时,重视表现的过程。
4、小组根据故事分配角色,设计人物台词、动作,还可以调配服饰、头饰等把自己打扮起来,上台表演小话剧《太阳和月亮的故事》,组织学生出现一个个体现集体智慧的“情景展示”。在学生表演时不断地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给以充分的肯定。
5、老师用录音机把大家的故事录下来,作为素材积累,为今后的作文打下基础。重放录音还可以成为学生评价的依据。
6、在课即将结束之时,让学生把地上的纸屑一起收集到大塑料袋里,把口扎紧,进行装饰,做成最大的太阳和月亮。让学生知道,废纸还能再创造。苏少版美术第一册教案
第十课
秋天来了
1、教学目标:
(1)审美能力的培养,唤起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2)了解季节更替的自然现象,全方位地感知秋天。(3)学习创作画的表达形式,能大胆、直率地表现。
2、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知“秋”,拓宽视野,学会创作的表现手段。教学难点:激活学生的创作灵感,直率表达,个性作画。
3、教学内容:
让学生从色彩斑斓的秋天景色之中体验到生活的美,进而运用自己喜爱的多种工具和手段表现秋天。
说明:因为上课时间正值秋季,课前带领学生到校园中漫步,观察周围自然景色,让学生感觉温度的变化,寻找秋天的色彩,踩踩树叶“地毯”的感觉,收集秋天的物品,找找小朋友衣着打扮的变化,唱唱秋天的歌,讲讲秋天的故事、、、、感受了秋的气息。
一、导入:
1、秋天到了,秋姑娘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秋天的礼物(老师端出装有苹果、梨子、石榴、柿子、橘子、山楂、稻穗、玉米、高粱、棉桃、树叶的篮子,上面盖有一块布。)是什么呢?想瞧一瞧吗?揭开布,展示。
(设计意图:将秋天拟人成秋姑娘,秋姑娘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秋天的礼物导入,切合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礼物是小朋友喜欢的,秋姑娘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礼物呢?老师端出盖有一块布的篮子,激发学生的渴知兴趣。展示的秋天的果实、:苹果、梨子、柿子、桔子、枣、山楂、农作物:高粱、谷穗、玉米、棉桃„使学生对秋天的各种果实、农作物有了感性的认识。)
2、这是秋姑娘带给我们的礼物,美丽的秋天已来到了我们的身边。今天朱老师带小朋友一起去郊游,去欣赏这美丽的秋天好吗?
(师唱)走、走、走、走、走、走,我们小手拉小手,走、走、走、走、走、走,一同去郊游。(学生一起唱)
二、新授;
(一)一起去郊游,沿途欣赏秋天的景色。
1、(1)走啊走,我们来到了树林里。秋天的树林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走进树林里去看一看。
(2)欣赏:秋天的树林(多媒体)
秋姑娘来到了树林,把树叶涂成金灿灿的黄色,把枫叶染成红艳艳的红色。满山遍野的枫树呈现出红里泛黄的颜色,山脚就好象穿上美丽的衣裳。无数淘气的叶子娃娃,他们早早地离开了树妈妈,苏少版美术第一册教案
来到了大地妈妈的怀抱,就好象给大地披上一条金黄色的地毯。五颜六色的树叶,装点在小河上面,像锦带一样。(3)学生说一说秋天的树林。
2、(1)走、走、走、走、走、走、我们继续向前走,我们又来到了田野里。秋天的田野是一派什么样的景象,让我们走进田野里去看一看。
(2)(欣赏)秋天的田野(多媒体)
秋姑娘来到了田野,田野里到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一个个胖乎乎的棉桃吐出了一团团像雪一样白的棉絮;
玉米可高兴啦,你瞧它特意换了一束金缨咧开嘴笑了,露出满口金牙; 沉甸甸的稻子也早已笑弯了腰; 高粱是最怕见生人的,低着头羞红了脸。(3)学生说一说秋天的田野。
3、(1)秋天真是一个丰收的季节,还有很多的果实也是在秋天成熟的。(2)欣赏:秋天的果园(多媒体)秋姑娘,走进果园里,把柿子抹得红彤彤,像个大红灯笼; 把葡萄擦得紫莹莹,像颗紫珍珠;
红彤彤的苹果压弯了枝头,远远望去就像一个个小红灯笼; 黄澄澄的大鸭梨像一只只葫芦悬挂在枝头 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3)学生说一说秋天的果园。
4、(1)秋天的田野、果园是一个丰收的季节,秋天的花园是一个色彩斑斓的季节,让我们走进花园里,嗅一嗅花的芳香。
(2)欣赏:秋天的花园(多媒体)秋天,走进花园里,芳香扑鼻的桂花开了,让人陶醉; 婀娜多姿的菊花迎风而立; 红的似火、粉的像霞、白的如云; 这多像是一幅巨大的彩色图画啊!(3)学生说一说秋天的花园。
(多媒体设计意图提供大量的信息去拓宽学生的思维、开阔他们的视野。对秋天童话般的语言的描绘,色彩斑斓的秋天景色的画面,私语般秋天的音乐,带领学生欣赏平时难得见到的秋天的更为夺目的秋天的景色,使学生更能体味到秋天的美丽。)
(二)秋天是一个色彩斑斓的季节,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如何用我们的笔把这多彩的秋天留住。苏少版美术第一册教案
(1)这是一幅加拿大画家汤姆森的《秋》,画家是用什么来表达秋天的:画家用大块面浓浓的色彩直接涂抹,金黄色、黄色、红色、绿色大胆直率地表达出对秋天的感悟,对秋天的赞美。
(2)这位学生表现的是秋天的什么?(秋天的果园里真快乐)用的什么表现方法?水彩笔、铅笔绘画的方法。
(3)这位学生表现的是秋天的什么?(丰收的果园)用的什么表现方法?彩色纸撕贴的方法。
示范(实物投影仪):在撕贴的时候可以巧妙地利用纸张的厚薄.(将纸张团一团,叠一叠,粘在纸上表现胖乎乎的果实。)(4)再来看一幅老师这儿的作品。用的是综合的方法。
①示范(实物投影仪):它的色彩是用颜料涂抹的。是什么工具涂抹的呢?海绵。海绵本身有许多小孔,将颜料直接均匀地涂抹在上面,然后敲击,就可以很快的画出大面积的颜色。敲击的轻,颜色就淡,敲击的重,颜色就深。如果要多种颜色,可以在不同的海绵上涂色,敲击。还可以重复地在一个地方敲击,使颜色更赋予变化。
②下面的树干、果实是用的彩色纸撕贴的方法。
(设计意图:使学生感受到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激情。开拓视野,了解创作画的多种表达的手段,进而使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来大胆作画。)
(三)小朋友想不想也用我们的笔留住这多彩的秋天呢?
1、小组讨论。可以每组合作完成一幅作品,互相研究讨论想表现的内容和表现的方法。
(设计意图:合作意识与能力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有目的地从小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在合作中通过交流、互助,既学到了知识又达到了情感的融会。同时有效地节约了作画时间,提高了学生作画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画面的成功感。)
2、说一说自己想要表现的内容,所用的表现方法。
(四)学生作画。完成后贴到美丽的秋天的长卷里。
1、评价:
自评:表现是秋天的什么内容。互评: 师评:
2、秋天的果实对每位学生的画奖励。
(五)结束:让我们一起来尝一尝这秋天的香甜诱人的果实。(设计意图:感知觉综合到一起,更加形成对事物的整体认识。)苏少版美术第一册教案
第十一课 水墨游戏
教材分析
水墨画作为我国的传统艺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本课是小学生第一次接触水墨画,他们对这门艺术很陌生,所以本课的教学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接触水墨画,初步感悟水墨的特性,通过听一听、看一看、试一试、玩一玩,培养学生对水墨艺术的兴趣。
本课提供了大量的图片,并配以精炼的文字,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获得启发。本课有两版,—版着重介绍了水墨画的工具、材料;也就是游戏的工具、材料,以及初步的线条练习,水墨特性的尝试。二版着重介绍了一些范作欣赏,文字中隐含着教学的目标与形式,以及一些小难点的突破方法。
教学目标
1、了解水墨画的工具、材料及其特点。
2、尝试练习、体验水墨特性。
3、培养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了解水墨特性。毛笔、水分的控制。教学课时:2课时。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欣赏作品、图片、装墨汁的小碟等;中国古典音乐(春江花月夜、古筝曲等);音响器材。
师生共同准备:墨汁、毛笔、水瓶、2~3张小宣纸、每一小组1~2张大宣纸、毛毡或报纸。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气氛营造:在教室四周挂上水墨画原作,播放中国古典音乐。
1、游戏介绍
①“小朋友们都喜欢做游戏,大家知道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做什么游戏吗?”“今天的游戏非常特别,做什么待会儿告诉大家,但是要想做好今天的游戏吗,就得先了解清楚它的规则!你们看墙上这些画,它们与我们平时用水彩笔、铅笔等画出来的画有什么明显不一样的地方?”(学生观察思考,然后回答。)苏少版美术第一册教案
②教师在实物投影仪上示范(把毛笔蘸饱了水和墨,在宣纸上重重的画一笔)。“快看!出现什么变化?再画第二笔,又出现什么变化?第三笔呢”想不想也来试一试?学生试画。指导交流。
③ 板书课题:《水墨游戏》
(一)2、游戏开始 ① 游戏接龙:
教师在黑板上贴好宣纸(注意宣纸下面要垫好报纸),每组边上放上一支毛笔,小组排好队,第一个学生先用毛笔饱蘸墨汗和水在宣纸上画上一笔(各种大小点、长短变曲线均可),再后面的学生接着笔不再蘸墨和水继续画,画出的墨迹要与前面同学的不一样。(一个一个接龙,让学生感受一下水墨的特性,体验墨迹从湿到干的变化。)
② 认识工具:
a.图片欣赏:我们的祖先在很早以前就发明了笔、墨、宣纸和中国画颜料,它们是进行水墨游戏的主要工具材料。
b.小组讨论:毛笔和其他笔有什么不同?宣纸和其他纸有什么不同?
③ 图片欣赏,体会教材中的学生作品:用笔方法的不同及为什么会有淡淡不同的变化。
(通过欣赏,认识到一支笔行会因为用笔方法的不同可以画出细的线条、粗的笔触;水分的多少导致的变化:干燥的擦痕、渗化的墨渍„„)
④ 探讨尝试:墨色的浓淡与水份多少的关系。(此处墨色变化只作点拨,不作重点要求。)
3、游戏比赛
a.小组比赛:一起合作在一张大纸上随意涂鸦,看看谁的墨色、笔触的变化最丰富。b.鼓励学生大胆运用手中的毛笔,用各种不同的用笔方法画出各种不同的笔触。感受线条的粗细、点的大小、墨迹的干湿等笔触的变化。
4、比赛结果展示
a.把每组作品一起贴到黑板上,教师随意点到哪个笔触目惊心,就由学生说说是怎样画出来的。
b.鼓励学生自我评价自己的作品。c.教师点评具有突出代表性的作业。
5、课后拓展
今天的游戏大家表现得非常积极,各组都画出了好多的好作品,但是今天的游戏并没有结束,下次的美术课上,我们将继续进行更有意思的水墨游戏,如果想在下节课上苏少版美术第一册教案
取得好的成绩,那就可以在课后尝试更多更新的画法,并多作练习。另外,可以从课外书报上搜集大人们的水墨作品,将你认为好的作品图片带来与同学交流。
第二课时
1、游戏介绍
a.谈话:上节课的水墨游戏大家玩得非常开心,今天还想玩吗?今天我们继续来玩更有意思、更富有变化的水墨游戏。
b.揭题:《水墨游戏》
(二)2、游戏活动
A.听雨声:小朋友,听!是什么声音?原来是小雨点在说话。B.示范:
a.教师示范用笔蘸墨在宣纸上画点。
b.重点解决墨色的浓淡:再画一个不一样的小雨点。(师:“再加点水,这次点重一点,慢一点。比比看和刚才的小雨点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用墨用水多少及用笔轻重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C.学生练习:在纸上尝试各种点,画好后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并说说和老师画的点有什么不一样?是怎样画出来的?
(教师小结:点可以变的:浓浓淡淡、干干湿湿、大大小小、疏疏密密„„)D.作业形式:“这些各咱各样的点组合在一起像什么?你能不能把它们变成一张画呢?”
E.欣赏:
a.大师作品:黄宾虹及张大千用点来表现的山水画。比较两幅画的不同。b.学生作品:看看小朋友画得多丰富啊!
F.搞个小小展览,看哪个小组的作品既好又多又有创意。教师巡回辅导。要求:a.小组合完成。
b.教师提醒学生小心墨汁不要弄翻,注意不要把墨汗翻掉型脏教室。G.展评:
各小组将作品集中展示,大家巡回欣赏,谁的点变化最多?谁的画最美?
3、课后拓展
课后可以让学生尝试画各种各样丰富的线条、色块、形象,看能否像大师一样画出更加精美的水墨画来。
搜集画报上画家们画的水墨画作品,并带到学校来与同学们交流。苏少版美术第一册教案
第十二课
玩 泥 巴
课型:泥塑
一、课题分析
玩是孩子的天性,泥巴是孩子喜欢用来玩耍的自然材料,它可塑性很强,充满着大自然的气息。因此,以泥塑作为学习的内容,不但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孩子天生好玩的需要,还可以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并在游戏活动中使学生认识泥性,体验泥塑立体造型的乐趣,培养动手能力。
本课通过学生进行玩泥巴时的欢快场面、玩法的探究、佳作赏析等教学环节,向学生呈现出一种趣味性、探究性、主动性的学习过程、学习方式和教学思路。
1、教学设想
本课是运用泥材及塑形手段,使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体验造型表现乐趣,表达自我情感及想象的学习领域。本课强调感受性、体验性和游戏性,把学与玩融为一体使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能体验活动的乐趣,对泥产生一定的兴趣。同时在活动中通过对泥材、塑形技法过程的探索体验。发展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力,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想象能力和自我表达的信心。
2、教学目标
认知:通过玩泥巴的游戏活动体验感受泥性,了解雕塑工具的简单运用,以及民间泥塑与城市雕塑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情感:本节课以探究式学习方式为主,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主动寻找形象、发现形象、创造形象、完善形象。使学生充分感受快乐、兴奋、美好与幸福。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想象力、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使学生具备主动学习、勇于探究,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3、教学重点与难点
让学生感受、了解,并初步认识雕塑泥的性能,掌握泥塑的基本技法与加工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造型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与审美素养。
4、学习材料
教师:雕塑泥(教师和每个学生各一块)、教学课件一个、泥塑工具五套(教师一套,学生每组一套)、水桶、泥塑托盘(每个学生各一个)。
学生:泥塑工具、围裙、毛巾。
二、教学设计: 苏少版美术第一册教案
教学活动方式与教学方法:
一、组织教学:学生歌唱,稳定纪律。
二、导入:“同学们,请把桌子上蒙的布打开。看看桌子上有什么?”(泥)“如果你很想摸一摸,那就快动手吧!而且还可以闻一闻。” 通过给学生意外的惊喜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玩泥巴的愿望。
三、新授:
(一)、初步认识了解雕塑泥。
1、让学生自己随意摸、捏、闻,并 感受泥性,使学生在强烈的好奇谈出自己的感受。2、老师和大家一起摔、抓泥,观察泥的造型变化。
(二)、认识了解泥塑工具,并探究功能。
1、观察工具的形状。2、讨论工具的功能。3、尝试使用工具、了解工具的功能。
(三)、深入了解泥与泥塑工具的性能。
1、寻找形象。(1)、让学生利用工具或手把泥分成小块。(2)、把碎泥块进行重新堆积。2、多角度观察,培养想象力。
(四)、初步造型,发展想象力,培养创造力.1、基础造型。(1)、用泥将伸平的手包裹起来。(2)、将手从泥中抽出。2、展开联想。(1)、针对教师手中的泥进行多角度观察,确定基本形象。(2)、教师演示简单的加工方法与过程。3、学生通过联想,确定自己的基本形象。
(五)、深入造型,完成作品。1、学生运用学到的技法与自己的想象,在基本形象的基础上创作自己的作品。2、教师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展开联想,进行艺术创作。
(六)、作品讲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1、让学生选择最喜欢的作品,并说明理由。2、让作者介绍自己的作品。
(七)、佳作赏析,中外优秀的泥塑与雕塑作品。1、“泥彩绘”中国传统的民间工艺。2、“城市雕塑”现代城市雕塑的特点与作用。
中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愿望。掌握基本的工具应用知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学会观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动手动脑的同时,发现形象,发挥想象,确定作品的基本形象。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造出具有个性,比较完美的泥塑作品。学生的互评与自评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长见识,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与环保意识。
四、总结:许多材料都可以成为艺术创作的媒材,以后的美术课上我会给同学们创造更多玩的机会。
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使学生的艺术创作生活化。苏少版美术第一册教案
第十三课
难忘幼儿园
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简单的泥塑人物方法,并有所创新。
2、通过泥塑活动激发学生对老师、同学的关心友爱之情。
3、培养学生在回忆中养成良好的思考创作习惯。
教材分析:重点是对幼儿园中难忘的一个人物特征基本形体的把握和表现。难点是站立、粘牢的泥塑方法以及对细节特征的表现。
教学准备:了解学生在哪些幼儿园上过学,拍些照片,制作简单的幻灯片激发学生对幼儿园的回忆及人物的基本特征认识。作业纸、泥巴。
教学过程:
一、引导回忆:
1、看看这是哪里呀?你知道吗?(这里是我们曾经生活学习过的幼儿园,你想念那里的小朋友、那里的老师吗?他们曾经教过你、帮助过你、陪伴你一起成长、留下一段难忘的回忆,是吗?)
2、大家来看看这幅画,你猜猜画的是谁呀?(是王老师的儿子在幼儿园放学时在水塘边看小蝌蚪,掉到水里了,被一个小朋友的爸爸拉上来后哭了,你看出来了吗?)
3、你想起了谁?他长的是什么样?说说人物结构、特征。画画看。
二、发展阶段:
1、点评绘画作品,哦,画得真生动!这些都是我们曾经一起长大的小伙伴,要是今天能见到他你高兴吗?那我们用泥塑来做一个和他一起说说话,好吗?
2、怎么做呢?看看书上你会吗?说说书上两种基本的制作方法。坐在地上的小朋友青青是怎么做的呢?(先做头和身体,大大的脑袋真可爱,身体上粘接着手脚在哭呢你看出来了吗?他还戴了一个帽子、背了一个书包呢!做得多丰富呀)站立的人是怎么做的呢?(先做站立的双脚和空心的身体,再做头、五官,你看头部多细致生动呀!教师演示)
3、大家一起来做一个吧!你想用哪一种方法来做你幼儿园的好朋友?好哦,做完以后请你来介绍一下,让我们也来认识一下,成为我们大家的好朋友,好吗?
4、教师巡视辅导,引导做得快的小朋友尝试除了书上的两种方法,你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三、欣赏小结:看看谁的作品最生动,看看他们的好朋友,听听他们的故事,讲讲再见面时你想对他说的话。
四、收拾整理: 苏少版美术第一册教案
第十四课
像什么呢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想像与创造能力,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了解、掌握撕纸、想像的方法。
3、展开想像的翅膀,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撕纸、想像、创作。教学重点:先撕纸,后想像,再添画。
教学难点:根据撕纸的形状特点进行巧妙的想像、添画。教学准备:
教师:彩纸、彩色卡纸、范画(单片纸、多片纸)、5个苹果图、透明胶带、胶棒、勾线笔、油画棒、60个整理盒等。
学生:彩纸、彩色卡纸、胶棒、水彩笔、勾线笔、油画棒。教学过程:
一、游戏一:撕纸
1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先来玩一个小游戏,想玩吗?(生:想)2师:你们会撕纸吗?(生:会)
3师:今天我们就来玩撕纸的游戏。听清游戏规则,比一比谁的纸撕的快。预备,开始,一二三停。(老师示范,学生撕纸。)
4过渡:撕纸有趣吗?(生:有趣)师:我们再来做一件更有趣的事情。
二、揭题
师:拿也一张碎纸片,故作惊讶——我发现它还有点像„„你觉得它“像什么呢”?(边说边板书课题:像什么呢)
三、新授
1生说像什么,师换方向再让学生想,说具体像什么。
2师板贴碎纸片,快速添画。
(1)师:它还有点像一棵树,要想让它更像,我们要添加点东西。
(2)板贴碎纸片在黑板上的纸上,要贴在画面下方,贴在与碎纸片不同颜色的纸上,注意胶棒的正确使用。
(3)快速添事树枝、树叶。(4)贴苹果,现在变成什么树了?
3小结:随手撕的形状加入了想像就变成了一幅美丽的画。苏少版美术第一册教案
4板贴范画,欣赏范画。5同桌交流:
(1)选一片纸块观察想像后,跟同桌说一说你的纸片到底像什么。(2)组织课堂:说停就停,拍节奏。(3)指名说一说你的像什么。6游戏:摘苹果
(1)规则:把刚才想像好的碎纸片贴在另外颜色的彩纸上。用勾线笔、水彩笔添画让它更像一些。把作业贴在黑板上规定的区域,分组贴。
在规定的时间里贴的作业最多的小组可摘到最大的金苹果,依次摘小金苹果、大红苹果、小红苹果、绿苹果。
别忘了在作业纸的一角写上自己的姓名。(2)学生玩游戏:摘苹果。
(3)点评作业:学生选出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说说原因。教师在作业上贴星星。7多张纸片想像添画。
(1)过渡:刚才,我们对一张纸片进行了想像添画,如果用几张纸片你也能想像吗?(生:能)
(2)板贴范画:请学生观察并说出画面中想像的内容。
四、作业:
1请选2~4片纸块进行想像,贴在不同颜色的卡纸上,添画后使它更像,比一比谁的速度最快,老师要给前5名的学生发奖励。
2学生练习,老师辅导。
3展评作业,并把星星贴在额头上。
五、小结:
生活中充满了想像与创造,今天正是因为你们有丰富的想像才创造出这么多美丽的作品,相信你们通过不断想像会创造更多奇迹。
六、收拾与整理
请组长带着自己的整理盒到小组成员那里收集碎纸片,让我们在撕纸添画的快乐中也要学会环保。苏少版美术第一册教案
第十五课
站起来
站起来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通过自主探究,2、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纸“站起来”的简单方法和原理;
3、让学生通过折折、剪剪等方法,改变纸的形状,做出有趣的形象。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尝试运用多种方法让自己制作的作品站起来,了解和掌握纸“站起来”的方法和原理。
教学难点:学生创造新的“站起来”的方法。教学准备:
(教师)剪刀、胶水、油画棒、普通薄白纸、铅画纸、图片、KT板。(学生)剪刀、胶水、水彩笔、油画棒、卡纸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1、老师范画激趣。
(老师非常喜欢我们一
班的小朋友,你们会怎么做呢?在这主要是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老师这儿来,调整他们学习的情绪。)
(1)小朋友们,请看好大屏幕,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2)老师现场绘画:一辆漂亮的大巴车。
2、创设情景,学生画形象。
(1)今天,老师想带我们班(会动脑筋的)小朋友乘坐这辆神气的大巴车去旅行,你想去吗?“嘟嘟”我们出发咯!
(2)看,我们来到了哪里?(出示图片)
在这样美丽的地方你希望看到什么?你还会看到什么? 学生自由想象,交流。(3)学生画形象,教师指导。
小朋友们真的很聪明,想到了这么多有趣的形象,那你能用我们的画笔像老师一样大胆地把它们画出来吗?
要求:每位小朋友只需画你最想看到的一样东西(一个形象),直接用水彩笔画。
3、展评作品,提出问题:你会让它们“站起来”吗?
看到这么多可爱、有趣的形象,我们也该下车了,老师先把大巴车停好了?呀,它倒了,为什么呀?(哦,原来是平面的)那怎么办呢?谁能让它站起来?(让形象立体,进入本课的学习。)(板书:zhan qi lai 站起来)
二、尝试、体验
1、师生合作让大巴车“站起来”。(折、剪,板书:zhe jian tie)苏少版美术第一册教案
原来通过折一折就能让我们的大巴车站起来,真神奇!
2、小朋友动动你的小脑筋,你还能想出不一样的方法让你画的形象站起来吗? 比一比谁想的方法最多,最妙。
3、启发诱导,学生作各种尝试,老师及时发现好的想法给予鼓励。
4、老师示范,列举:出示长条形的纸,通过“卷”的方法让它站起来了!看老师手中的纸,变、变、变,站起来了。它像什么?原来在这里看到了一条可爱的毛毛虫,正慢慢享用它的午餐呢,它是怎样站立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可随机点拨:用其他的方法让纸条站起来,让学生明白一种形象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使它站起来;还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同样的方法也可以产生不同的形象。
小结:小朋友们真聪明,其实我们只要剪一剪,卷一卷,折一折,贴一贴就能让你画的形象站起来了,大家想不想试一试?
三、探究、创作
1、创作要求:用一个最喜欢的“站起来”的方法让你刚才画的形象站起来,要做到与别人不一样。也可以先让纸站起来,再剪、贴上自己最喜欢的形象。最后涂好颜色。
2、学生创作过程中,引导他们自己发现普通薄白纸与铅画纸之间的差别,由此让学生了解不同纸性,站起来的难易程度和方法是不一样的。
3、在学生创作过程中不断与学生交流、协作,发现问题:你的作品为什么不能站起来,原因在哪里?解决问题(纸、或者平衡);另外把大巴车涂好颜色。
四、交流、展示
1、把你“站起来”的形象放在这里吧,见到这些形象你的心情怎么样?
2、看看、想想,你最喜欢什么形象?为什么?
3、你能用一句话来说说我们这次快乐的旅行吗?
五、总结、延伸
今天的旅行就要结束了,老师非常开心,小朋友用自己聪明的小脑袋和灵巧的双手,把我们平时只能躺在纸上的东西,通过剪一剪,卷一卷,折一折,刷刷刷,都站起来了!多有趣呀!下次老师还要带小朋友,乘着这辆神气的大巴车到别的地方去旅行呢?想去吗?
苏少版美术第一册教案
第十六课
画声音
课 型
感知、绘画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感受声音的独特魅力,对自身的听觉进行初步的关注和了解。
2、能用水彩笔和油画棒,以不同的点、线、面、色彩表达不同的声音。
3、激发热爱生活、关注自我的感情。
教学重点:使用绘画工具,利用不同的点、线、面,描绘听到的各种声音。教学难点:声音的表现和自我感觉、自我意识相联系。
教师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各种声音的录音
3、范画、绘画工具 学生准备:水彩笔、油画棒 教和学的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的美术课先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用你的耳朵仔细听。(教师拍手)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2、邀请学生一起开展拍手游戏。
⑴ 模仿教师的拍手节奏拍手。拍出轻重不同、快慢不同的声音,感受掌声的节奏,体验快乐。
⑵ 学生自己创造不同的掌声,增强趣味,加强对声音的感受。
3、大家拍手的声音真好听,但是拍过了就没了,你有没有办法把掌声留住? 我们可以把掌声画下来,激励学生尝试用点、线、面描绘声音,进行第一次作业。
4、展示并讲评作品,总结出声音是可以画出来的。揭示课题——画声音
二、讲授新课
1、通过比较,真实感受听清脆的铃声,感受和掌声的不同,你觉得这样的铃声该用什么颜色来画呢?试一试,第二次作业。讲评作业,从作业中反映出声音的颜色。并体会出声音不同色彩也会不同,原来声音是有颜色的。
2、模仿感受学生模仿生活中有哪些喜欢听的声音和害怕听到的声音,通过回忆、模仿,再一次感受丰富的声音。
3、介绍学生作品《外公的呼噜声》让学生从他人的作品中学习点、线、面的灵活运
苏少版美术第一册教案
用。
4、考考学生的小耳朵灵不灵,能不能听出声音的变化。媒体播放风声,感受高低不同的风声变化。进行第三次作业:画出声音的变化
5、展示讲评作业
6、考考你的眼力展示德库宁的《喧闹声》 你可以从图画中听到什么声音?
总结:原来画中就有声音。
7、欣赏范图并播放相应的声音,进行比较,从中体会不同声音的不同之处并感受画面的不同。
8、欣赏范图
三、布置作业
1、听不同的声音 婴儿的哭声、雨声、雷声、鸟叫声、汽车的声音、直升机等等,让学生感受不同的声音。
2、利用学习过的点、线、面的知识,来画一种奇特的声音。要学会找到声音的色彩及表现方式。
四、巡回辅导
辅导学生运用不同种类的点、线及色彩来表现声音
五、课堂小结
1、展示作业,学生自己讲解
2、总结本课内容
苏少版美术第一册教案
第十七课 卡通 卡通
教学目标
1、欣赏优秀的卡通片,提高学生对卡通片的鉴赏能力。
2、了解、认识卡通形象的艺术特点,以及简单的制作过程。
3、激发学生运用所学创作可爱的有个性的卡通形象的欲望。
4、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教学重 难点 认识卡通形象的艺术特点,了解卡通形象设计的基本手法,运用夸张、拟人手法创作简单的卡通形象。
课前准备 教师:动画片《西游记》影碟及相应VCD音乐光碟、自制课件、多媒体设备、实物投影仪等。
学生:课前上网查找自己喜欢的卡通图片并存在移动盘上带来课堂、彩笔、32开画纸。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预备铃响,学生随动画片《西游记》片尾曲《一个师傅三徒弟》音乐声有序进入教室,按八人小组坐好,并摆放好学具。
二、谈话导入
1、师问:同学们刚才听到了一首什么歌曲?它出自哪里?
学生答:《西游记》里的歌。
师补充:这首歌我们很熟悉,是动画片《西游记》片尾曲《一个师傅三徒弟》。
2、师播放动画片《西游记》片断。
3、师问: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动画片?(学生自由发言)
师述:你们知道的真多。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为什么?
(学生举手谈)
动画片深受大家喜爱,是因为它在生活或想象故事中设计了很多生动、有趣的卡通形象。(课件出示部分动画片中的卡通形象)
4、师明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卡通形象的基本设计方法,《卡通大亮相》。(板书课题)
三、启发认识
1、课件出示各种卡通形象,学生将课前找到卡通图进行展示。
2、学生小组讨论:卡通形象与生活中真实物象不同在什么地方?(教师参与到各组中听取意见)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3、比较验证
教师课件显示狗的写真图与卡通形象图,引导学生比较,得出最后结论——卡通形
苏少版美术第一册教案
象在狗的外形特点上进行了夸张、拟人等设计,使造型更为有趣,更加人性化,更能贴近人的生活。
四、设计方法
1、教师演示人物与动物的卡通设计各一,学生观摩感受夸张与拟人方法的运用。
在此过程中学生口述介绍夸张与拟人——
(1)夸张:可加强形象的娱乐性和幽默感。例如日本卡通人物采用的夸张方式是改变人体的正常比例,将身体缩小、五官放大或省略,以达到一种奇妙的滑稽感。
(2)拟人:这种手法在卡通画中运用得最为广泛。象我国动画片《黑猫警长》、《雪孩子》、《蓝皮鼠和大脸猫》,美国迪斯尼动画片《米老鼠与唐老鸭》、《猫和老鼠》等,都是优秀的卡通片。它们的共同特点正是卡通形象拟人化。
2、师生共同设计台灯的卡通形象。
教师黑板画一盏台灯的写实简笔画,口述:同学们愿不愿和老师一起把这盏台灯变化为一盏卡通灯?(生述:愿意)
那你们说出变化方法,老师画。(教师按学生所说画)
学生评价共同设计的作品,教师鼓励,同时针对学生想法缺陷进行进一步设计完善。
五、自我实践
1、学生进行卡通形象设计练习,每人设计一个有趣的卡通形象。
教师巡视指导。(不动笔,只在学生需要帮助时启发、辅助)
2、选一些表现跳、跑等动态的作业利用投影仪展示。
师问:这些形象老师觉得设计得不错,就是有一点点不足,你们发现没有?
生猜答,师再问:从它们的表示上能看出跑的速度或跳的高度吗?(不明显)
讨论: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让我们的设计更明了、生动。
小组讨论后汇报。
师课件显示解决办法——利用曲线、直线、折线等辅助线条增加动势效果。
学生根据所学进行设计完善,修改自己画稿。
六、展示小结
1、各小组互赏互评,选出一幅最能代表小组水平,最有特点的作品拿到讲台前。
2、被选出作品的学生利用投影仪将自己作业展示出来,并自评。其余学生谈观后感,教师引导学生正确评价。
3、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对学生学习进行综合评价。
七、课后拓展练习
鼓励学生课后尝试让自己设计的卡通形象动起来。通过上网、看书等途径了解动画片中的形象是怎样“动”起来的。
苏少版美术第一册教案
第十八课 土与火的艺术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古今中外陶瓷艺术家们的优秀作品。
2、结合自己的观察、感受、发现、启发学生对立体造型与陶瓷艺术创作的感性认识。
3、了解与陶瓷艺术相关的知识。教学重难点:
1、能否积极主动地表达出自己对陶瓷艺术的感受,并选择适合自己的表现方式传达出这种感受。
2、能否以自己的眼光和鉴赏能力分析鉴赏陶瓷艺术的特点和具体作品的独特表现方式。
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预习指导)
教师准备教具:与陶瓷艺术作品及创作历史有关的音像资料;中外陶瓷艺术家的作品图片;陶瓷艺术作品、日常用品的实物等。
学生准备学具:自己收集的中外陶瓷艺术家的作品图片和自己喜欢的陶瓷作品实物;草稿纸和记录、勾画草图用笔。
2、课堂学习(1)引导阶段
a、请同学们以自己的生活所见所闻,结合展示有关的影视资料、音像资料和图片,师生共同感受陶瓷艺术与陶瓷艺术家为我们带来的陶瓷艺术独特的美,引发学生对陶瓷艺术的兴趣。
b、以教材刊登的古今中外陶瓷艺术作品为重点,结合更多的作品,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引导学生形成自己对陶瓷艺术的初步认识。
c、启发学生围绕自己的生活和自己对陶瓷艺术的初步认识,形成自己的陶艺创作构思。
(2)讨论交流(小组合作)
a、重点分析几件有代表性的陶瓷艺术作品的不同特点,重点介绍陶瓷与瓷器的区别、陶瓷艺术品与陶瓷日常用品的区别。
b、学生围绕教师的介绍谈谈自己的感受,结合自己的感受评书作品。
苏少版美术第一册教案
(3)展示反馈
a、注意引导学生在汲取别人观点的独特之处的同时,完善自己的观点。
b、如可能,可以用书面(包括多媒体文件)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3、课后拓展(1)结合自己的创作构思勾画草图,进行相关技能技巧的练习。(2)结合自己的创作搜集相关的创作素材。
(4)课堂小结:几件有代表性的陶瓷艺术作品的不同特点,介绍陶瓷与瓷器的区别、陶瓷艺术品与陶瓷日常用品的区别。
第五篇: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材分析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方面。本学期美术共20课,教材的内容充分的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创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求新、求异为目的,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从而使学生的头脑中逐渐形成简单、具体的形象。本学期在绘画的具体形象上有所要求,学习一些简单的简笔画,把基础打实。
1、全册教学目标要求:
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等。
1、知识教育要点:
(1)认识和运用各种平面形、常用色。
(2)运用形和色,进行临摹、添画、记忆画、想象画练习。(3)学习使用各种简易绘画工具,学习撕、折、拼、贴和揉捏、搓、挖等手工制作法,养成正确地绘画、制作姿势与习惯。
(4)欣赏祖国风光和儿童画、民间美术作品的美。
2、能力培养要点:
(1)在美术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积极促进从无意想象过渡到有意想象,从再现想象过渡到创造想象。
(2)在绘画活动中大胆用笔用色,鼓励儿童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
(3)提高手部运动的灵活性,促进手和脑的协调发展。(4)提高对色彩美、形状美的能力。
3、审美教育要点:
(1)培养儿童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2)让学生感受美术活动的愉悦,激发儿童对艺术创造活动的兴趣。
2、全册重难点:
学习有关美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空间知觉,形象记忆,创造能力等。
(一)重点:
1、用蜡笔或油画棒的形式进行平涂作画,描绘观察、记忆、想象中的动植物,2、线条流畅,色彩均匀丰富,造型大胆、夸张、生动活泼,富有一种童趣;
3、传授版画的方法和步骤,并进行一系列练习;
4、用撕纸拼贴方法进行简单画面制作;
5、欣赏大自然中的动植物和中外儿童优秀美术作品。
(二)难点:
1、在绘画训练中,要求线条自然流畅,色彩鲜艳丰富,造型大胆生动,富有儿童趣。
2、在工艺制作中,培养学生初步的造型能力,培养按步骤操作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思维的 灵活性与敏捷性。
3、在欣赏过程中,提高欣赏能力,发现美和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
三、全期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与方法:
1、教师联系各学科的课堂要求,根据美术课的自身特点,明确地向学生提出正确的学习态度,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利用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直观性演示,动作要规范化,给学生以楷模,学习正确作画方法,充分调动起学习气氛。
3、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教学内容,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4、注意学生的情绪,语言要亲切,气氛要轻松,要积极鼓励学生动脑筋,大胆添画,来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
周次
课时
教
学
内
容 一
常规训练
二神奇的口袋 2大家都来做 三
3彩线连彩点
4淅沥的小雨 四
5闪光的烟花
五
国庆节 六
6美丽的印纹 七
7纸风铃 八
8鱼儿游游 九
9我在空中飞 十
10我的新朋友 十一
11花儿送老师 十二
12我做的文具 十三
13会动的小纸人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14繁忙的交通
15乘上列车去画画16童话里的小屋
17会滚的玩具 18动物王国 19办年货
20动物、植物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