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语研读讲稿2014.8.
《论语研读》教学方案
一、教学目的:
A.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学会思考,使学生学会在“读”的过程中能提出疑问,养成思考的习惯,发展思维的能力。
B.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全面、客观、公正地对待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养成多角度认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良好习惯。
C.通过学习,让学生对《论语》一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能“挤出”大量的时间来认真地研读《论语》。
二、教学要求:
A.要求学生在研读的过程中,多问几个为什么?杜绝人云亦云的现象。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要求学生带着问题来研读《论语》。B.要求对所讲篇章的一些生僻词语和容易导致“曲解”的词语认识透彻。
要求对孔子作全方位的认识与评价。评价过程中L力求做到有理有据,以理服人。C、要求对一些篇章的思想主旨,有自己的见解。D、要求对一些篇章的思想主旨,有自己的见解。
三、教学重点、难点:
A.重点:
1、公正、客观地评价孔子。通过相关章节的研读,有理有据地准确地评价孔子。
2、认识评价的“中节”性(不偏不倚,恰到好处)。
B、难点:
1、在研读相关的章节的时后,欲让学生在评价人物时做到“中节”,可能会显得有一定的难度。
2、对相关章节的一些词语的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
五.教学过程:
将欲重点讲授的章节先让学生认真研读、分析、归纳,然后让学生相互交流,让他们各抒己见。要求学生有自己的观点。
孔子的画像
第一部:孔子的身世
据考证,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国的一位大夫,做过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其子木金父为避灭顶之灾逃到鲁国的陬邑,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变成了鲁国人。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可称为:孔叔梁或孔纥),母亲叫颜征在。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建立过两次战功,曾任陬邑大夫。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9女,无子。又娶妾,生一子,取名伯尼,又称孟皮。孟皮脚有毛病,叔梁纥很不满意,于是又娶颜征在。当时叔梁纥已66岁(有的记载说有70 岁),颜征在还不到20岁(有的书记载为17岁)。
公元前551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城东南)。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有的书记载:孔子出生时,头扁扁的。孔子三岁时,叔梁纥卒,孔家成为施氏的天下,施氏为人心术不正,孟皮的亲生母亲已在叔梁纥去世前一年被施氏虐待而死,孔子母子也不为施氏所容,孔母颜征在只好携孔子与孟皮移居曲阜阙里,生活艰难。
孔子17岁时,孔母颜征在卒。孔子19岁娶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一年后亓官氏生子,鲁昭公派人送鲤鱼表示祝贺,孔子感到十分荣幸,给儿子取名为鲤,字伯鱼。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必须记住: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A: 《论语》的来历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所记录整理。《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
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
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到汉代时,有《鲁论语》(20篇)、《齐论语》(22篇)、《古文论语》(21篇)三种《论语》版本流传。东汉末年,郑玄以《鲁论语》为底本,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编校成一个新的本子,并加以注释。郑玄的注本流传后,《齐论语》和《古文论语》便逐渐亡佚了。以后各代注释《论语》的版本主要有:三国时魏国何晏《论语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论语义疏》,宋代邢昺(bǐng)《论语注疏》、朱熹《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等。
B、相关的论证材料:
据班固《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第二部份 孔子的思想
• A、政治主张:在政治上:孔子极力维护西周以来的宗法等级制度以及与此相关的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他对当时的礼坏乐崩的局面感到痛心疾首,激烈抨击“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大夫出”、“陪臣执国命”的现象,反对各种越礼行为。例:鲁国季氏僭用天子之礼,“八佾舞于庭”,他愤慨地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他强调为政必先“正名”,也就是要维护君臣父子的等级名分。他极为向往西周的盛世,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孔子之所以提出这些主张的原因: 是由于他看到当时历史变迁中的消极面:各国诸侯、贵族以及新兴的实力人物为满足私欲而争权夺利,子弑其父,臣弑其君,篡夺、战乱给整个社会带来极大灾难。他希望结束这种混乱状态,重新建立合理的社会秩序,而未必真的想回到西周时代。他的主张反映了饱经**之苦的人们追求安定生活的愿望。他希望结束这种混乱状态,重新建立合理的社会秩序,而未必真的想回到西周时代。他的主张反映了饱经**之苦的人们追求安定生活的愿望。在后代,封建统治者也利用孔子这些主张来维护封建秩序。
B、孔子最有进步意义的思想:关于仁的学说: 仁的含义是“爱人”(《论语·颜渊》)。孔子主张在不破坏等级名分的前提下对包括一般劳动者在内的众人给予尊重、同情和爱护。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学而一.3.》他极为推崇“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人,要求弟子“泛爱众”(《论语·学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六.3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十二.1.》教案P23)。从仁的原则出发,他要求统治者“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反对过度剥削。弟子冉有为季氏聚敛,他气愤地说:“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击之可也。”(《论语·先进》)
他提倡用文德安抚百姓,反对用暴力掠夺和征服,认为“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原作“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从俞樾《群经平议》改),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他主张对百姓进行教化,反对滥施刑罚,认为“道(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他主张举贤才,认为“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同上)。
他追求使“民服”的政治局面,并把举贤当作使“民服”的重要条件。孔子这些主张是对春秋以来民本思想的发展。仁同时又是孔子提倡的道德修养,具体来说,就是在“爱人”的基础上,克制个人的欲望,自觉地维护伦理道德规范。
他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此,要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他提倡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献身,指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C、关于孔子的”教”与”学”的 主张:
• 相传孔子的弟子有三千多人,其中身通六艺者有七十二人。弟子中有不少人来自社会下层。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并且提出了不少关于教育问题的精辟见解。例如“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多闻阙疑难”(《论语·为政》),“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等等
他重视诗、乐对人的教育薰陶作用 : • 主张“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诗》是孔门的主要科目之一,他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来君,多识于鸟兽草林之名”(《论语·阳货》),从不同方面阐述了诗歌的社会作用。他强调美与善的一致,文与质的统一,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篇第六 》 18)• 提倡中和之美:他称赞“《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并说:“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论语·卫灵公》)。淫即过分,是指诗的感情过于强烈、荡佚,超过了礼的限度。后来儒家提倡温柔敦厚的诗教,主张“发乎情,止乎礼义”,就是由孔子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第三部份从孔子所处的时代来认识孔子
一、孔子所处的时代:他所处的社会;是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变革的时代.从鲁国的情况来看:当时鲁国的三大氏族(季,孟,叔孙)之间的互相吞并的现象不太严重,但他们与鲁国宫室的冲突却日益扩大.甚至迫使鲁昭公寄居齐,晋两国,最后客死于晋国的边境小城;鲁哀公也出亡越国,也客死于越国.(参见教案P6----7)
二、孔子思想体系的渊源: 我们先来探究一下孔子的思想体系,即孔子世界观形成的渊源.A、从孔子的政治地位来认识: 他虽然是殷商贵族的后裔,但时过境迁,他早已从贵族下降到了一般的平民.正如他自己所说: 子闻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论语·子罕篇第九》6)这段表白,足以可以说明孔子的身世:-------贫贱
B从孔子的所处的环境来认识:
孔子是在鲁国长大的,从小生活在鲁国.在他出生之前,鲁国的政权早已落于季,孟,叔孙三家之手.季氏的权利最大:第一次分公室,三分公室他占其一,第二次分公室,四分公室,其占其二.鲁国是周公旦的后代之国,周公旦就是为西周奴隶社会制定礼乐典章法度的人, 《左传·昭公二年》有这样的话: “周礼尽在鲁”(《左传·昭公二年》)我认为,作为一个鲁国人的他,其思想不可能不受到当时鲁国环境的影响.而当时鲁国所处的情况是:新旧交替,即有改革,而又不彻底.这种现实情况,必然也会反映在孔子的思想上.(参见教案P14------P16)
C、从孔子学业的“偏向”来认识: 孔子比较偏好古代的东西.他自己说: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论语述而篇第七(白话解:孔子说:“只传述前人的文章典籍,不创作新说,相信古人,喜好古书,我私下,把自己与商朝的老彭相比!”(参见教案P15– P16)
他对学习非常的认真,学的范围非常的广泛,正如他的弟子子贡所评价的那样: 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 子张篇第十九 第22章)孔子自己也说: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篇第七20)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篇第七22)
请看他的为人: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篇第七19)他是一个提得起,放得下的人,”发愤”,“ 快乐”, ”无忧” 他除了学习,观察而外,还十分注重“问”.他 “每事问”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2)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论语八佾篇第三 》15章。
从古代的文献来看,孔子是十分认真对待“礼”的.3·9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 译文:孔子说:“夏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是它的后代)杞国不足以证明我的话; • 殷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它的后代)宋国不足以证明我的话。这都是由于文字资料和熟悉夏礼和殷礼的人不足的缘故。如果充足的话,我就可以得到证明了。”(论语八佾篇第三 .9)从论语 一书中所记载的内容来考察,孔子还整理过《诗经》雅和颂两部分: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论语子罕第九.15)《史记》中也有这方面的记载: 孔子“退而修诗书礼乐,”(史记.孔子世家)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故曰“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史记.孔子世家>)
他还命令他的儿子学“诗”,学“礼”.例: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人伦之道,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篇十七·9》教案P19)他还学《易》例: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论语· 述而七·17》(教案P20)《易经》是本占卜“凶,吉”
“祸福”的 书,而孔子不是用它来占卜,而是将其作为人生哲理的书籍来研读的.孔子还教育其子孔伯鱼说: “不学礼,无以立”
原文: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 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远其子也。”
《论语.季氏十六.13 》(教案P24)第三部份:孔子论天命,鬼神,卜筮
A、孔子不相信天命,鬼神,为何?这主要是由他的严谨的治学态度所决定的,他主张:“多闻阙疑,多见阙殆”
例原文: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馀,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政篇第二 18.教案P30)他还强调“学”与“思”结合.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政篇第二 15)他的为人处事,治学原则是:“多听,慎言.多见,慎行.学思结合”.(教案P31)“子不语怪,力,乱,神。”
-----《论语 述而篇第七.21》
对信鬼神,卜筮的人,孔子会作一些批评.例:子曰:“藏文仲居蔡,山节藻梲(ZHUŌ),何如其知也?”(《论语 公冶长篇第五.18》教案P32)
B、孔子对“天”的看法:
在《论语》中,除复音词如“天下”, “天道”, “天子”之类的外,单音词“天”一共出现了十八次.除别人说的外,孔子自己说了十二次半.有三方面的意义.A,自然之天 B,主宰或命运之天
C,义理之天
一、自然之天(有三次,而且有两次是重复的):(1)、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 阳货篇第十七 17.)教案P34
(2)、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论语 泰伯篇第八.19》教案P34)
二、义理之天(只出过一次):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吾所祷也。”(《论语 八佾篇第三13 》教案P 35)
三、代表主宰或命运之天(此类相对比较多): 例(1):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论语 雍也篇第六 28)(教案P 36)例(2):天生德于予,桓魋(TUÍ)其如予何?”(论语 述而篇第七.23)
例(3):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 子罕篇第九.5)例(4)“吾谁欺?欺天乎!”(论语 子罕篇第九,12)例(5):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天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论语 宪问篇第十四35 》教案P.38)
半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论语 颜渊篇第十二5 》教案P38)
C、孔子对“命”的看法:
孔子讲“天命”有三次,讲“命”有五次半.例(1):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有斯疾也!斯人也有斯疾也!”(《论语 雍也篇第六 10》教案P 40)例(2):公伯寮愬(Sù同诉,毁谤)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 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论语 宪问篇第十四.36》)
例(3):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 尧曰篇第二十 3》)半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论语 颜渊篇第十二5 》 孔子直接说“天命”有下面的这些:
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 为政篇第二4 》教案P42)
2、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论语 季氏篇第十六 8》P42)D、孔子对“鬼神,卜筮”的态度:
一、孔子对“鬼神,卜筮”持的是怀疑的态度.例: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论语 为政篇第二论语 八佾篇第三 12》P44)
二、孔子不主张“代祭”.例: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 为政篇第二论语 为政篇第二 24》)孔子病,子路请求祈祷,孔子却婉言拒绝.例: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祗‟”子曰:“丘之祷久矣。”(《论语 述而篇第七 35》P45)
三、弟子问“鬼神”方面的问题,他一般不作正面回答.例: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先进篇第十一 12》P46)
四、孔子强调要小心地处理长辈的后事,追念远代的祖先.祭祀活动中包含着“孝道”.例: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 学而篇第一
9》P47)
第四部份:孔子的政治观和人生观
一、政治观:“积极救世”.为此,他遭到了不少“隐士”的讥讽.例1: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论语 微子篇第十八 5》P49)
例2: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 子路曰:“为孔丘。” 曰:“是鲁孔丘与?” 曰:“是也。” 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 曰:“为仲由。” 曰:“是鲁孔丘之徒与?” 对曰:“然。”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YŌU)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论语 微子篇第十八 》.6)
例3,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DIÀO)。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 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士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18.7)
例4 :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论语 宪问篇第十四38》P53)
孔子的政治主张主要体现在:
1、谨权量,审法度 ”
2、治国(他认为治国需重视三件事): A、粮食充足 B、军队无缺
C、人民信任,(P56)例1: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 颜渊篇第十二 7》P57)
3、要“正名,举贤才”
例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曰:“焉知贤才而举之?”子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论语 子路篇第十三 2》P58)例: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 子曰:“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 子路篇第十三 3》P59)
例 :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 颜渊篇第十二 11》P60)
孔子的政治主张,在鲁国推行了一些,但后来齐国送了“女子乐队”给鲁国,孔子就无法再接近鲁国的实权人物,于是他只有离开了鲁国.见: 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论语 微子篇第十八 4》P61)还有人认为,孔子要照搬周公旦所制定的礼乐制度,我认为这不是孔子的本意,孔子不会迂腐到那个程度.有人用下面的这节为例证: 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民之之也?” 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论语 阳货篇第十七5 》P62)
我认为,孔子对“礼”是有取舍的.例:(1)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 为政篇第二 23》P62)例(2)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Lù)。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论语 卫灵公篇第十五11 》P63)
二、孔子的人生观:非常积极
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反映出来: A、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 述而篇第七 19》P65)例B: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gōng)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述而篇第七 16》P66)
第五部份:关于“忠恕”
和“仁”的认识
《左传》的“礼”一共出现了462次,而“仁”只出现了33次.从此可看出,在春秋时代, “礼”被提到了最高的地位.例: 晏婴曾对齐景公说:“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与天地并.”(《左传.召公二十六年.(前516年)》), 《左传》无“仁义”并言的现象.《论语》一书, “礼”出现了75次, “仁”却出现了109次.-------→变以“礼”为核心为以“仁”为核心.把“仁”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列: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 八佾篇第三.3)P67 《论语》一书中,对“仁”的解释比较多.例: A: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 颜渊篇第十二.1》P68)
B: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 颜渊篇第十二.2》P68)C: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论语 雍也篇第六.22》P69)
D: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 阳货篇第十七.16》P70)
E: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
-----《论语 颜渊篇第十二 22》(P70)“仁”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呢? 我认为“仁”的真正含义是: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论语 里仁篇第四.15》P71)那么“忠恕”又为何意呢?
孔子给“恕”下过定义,请看: A: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卫灵公篇第十五 》P71)B: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 雍也篇第六.30》P72--73)
就孔子的主导思想来看, “仁”并非是最高的境界, “圣”才是最高的.例: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 雍也篇第六 30》P73)
“圣”的 标准: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论语 宪问篇第十四.42》P73)
“圣”的标准特别高,即使尧舜那样的人都担忧能否做到呢!孔子不轻许人以“仁”.即不轻易以“仁”评价人.例: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论语 公冶长篇第五.5》P74)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 “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论语 公冶长篇第五.8 》P75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论语 雍也篇第六 7》P76)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崔子杀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子曰:“未知;—焉得仁?”(《论语 公冶长篇第五 19》P76--77)
对管仲的“仁”与 “不仁”的评价显得十分矛盾.例 : A:子曰:“管仲之器小哉。” 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 “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论语 八佾篇第三 22》P79)
B: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论语 宪问篇第十四 16》P80)C: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论语 宪问篇第十四 17》P80--81)
要成为“仁人”就必须有自控能力.能做到: “克己复礼。” 能做到: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 颜渊篇第十二 1》P90)
在孔子倡导的“仁德”之中,包含着对生命的重视.他反对“殉葬”.例: 孟子引用孔子的话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断子绝孙)?”(《孟子梁惠王上》)孔子说的仁就是“爱人”.例: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论语 颜渊篇第十二 22》P85)第六部份:关于长期以来人们对孔子的几种错误认识
一、孔子看不起劳动人民,看不起妇女,他是推行愚民政策的人等等……例证: A: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 泰伯篇第八 9》P91)
B: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论语 阳货篇第十七 25》P91)驳: 1,他不是愚民政策的推行者……例证: 子曰:“有教无类。”
(《论语 卫灵公篇第十五 39》P91)子曰:“自行束脩(xiǖ)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 述而篇第七.7 》)认为他是“读书做官论”的鼓吹者.所持论据: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 子张篇第十九 13》P19)A、断章取义
B、此话非出自孔子之口.三、说孔子看不起劳动人民.证据: A: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 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论语 子路篇第十三 4》P93)
四,要客观的认识孔子:
1、他有普通人的心态----欲富贵,想发财.例: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
(《论语 述而篇第七 12》
对他的拔高,说他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典范.那他做到了吗?例证是: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论语 述而篇第七 2》P95)我认为这是由翻译时的误差所造成的.例: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 述而篇第七8 》P95)第七部份:关于孔子的教育理论
一、启发式教学理论
例证: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 述而篇第七8 》P95)
二,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例证: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 先进篇第十一 22》)
第二篇:于丹论语心得讲稿
于丹论语心得讲稿----处世之道
“现代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可以说更近了,也可以说更远了,但无论如何,人际关系是每一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孔老夫子说,”过犹不及“,在孔子看来,事情做得过头了,和没有做到位,是一样的效果,那么,在现代生活中,我们该如何把握为人处世的分寸,当遇到不公正的待遇时,我们该保待什么样的心态,面对自己亲近的人,我们又该掌握什么样的原则,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我们怎样才能保持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论语》中,其实教给我们很多处世的办法,做人的规距,这些道理,有时候很朴素。《论语》不是板着面孔的一部书,它教给我们的办法,有时候透着一些变通,它告诉我们一种做事的原则,和把握原则里的分寸,其实我们今天总在说,任何任何事情,是该做的?不该做的?什么事情是好?是怀?有很多时候,一个事情的判定,不简单要好坏之分,只是你什么时间做这件事,或者把这些事做到什么程度。其实有很多事情,应该是有尺度的。孔夫子不是一个提倡一味丧失原则,一味要以一种仁爱之心去宽宥一切的人,曾经有他的学生问他,“以德报怨何如” [论语〃××篇],以德报怨这个词,我们不陌生,我们经常说,生活里头有这样的人,说看别人那么对不起他,他还对人那么好。我们觉得,这样的人格,应该在孔子这里是得到赞赏的。没想到呢,孔子反问了他一句,子曰,“何以报德”,孔夫子说,一个人,他已经用德去报怨了,那他还留下什么,去报别人的恩德呢?当别人对他好的时候,他又该怎么做呢?问完了这一句,孔子给出了他自己的答案,叫做“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说一个人,如果有他人有负于你,对不起你了,你可以用你的正直、耿介去对待这件事。但是你要用你的恩德,用你的慈悲,去真正回馈那些也给你恩德和慈悲的人,其实这个道理,我们要是一听,觉得好像跟我们理解中的孔子的哲学不一样啊,孔子也是有原则的,孔子不是提倡以德报怨的,他给的分寸,就是以直报怨,用你的正直去面对这一切。
于丹心语:“孔子不提但是以德报怨,他给的分寸是以直报怨”。
其实,孔夫子在这里,给了我们一种人生的效率,和人格的尊严。他当然不提倡以怨报怨,冤冤相报何时了,如果永远是一种恶意,以一种仇杀,去面对另外的不道德,那么这个世界的循环,将是一个恶***的,将是无止无休的。我们付出的,不是自己的代价,还有子孙的幸福。所以以德报怨同样不可取,也就是说,你搭上了太多的恩德,你搭上太多的慈悲,你用不值得的那种仁厚,去面对已经有负于你的事情,这也是一种人生的浪费。在两者之间,其实还有第三种态度,就是用你的公正,用你的率直,用你耿介和磊落的人格,坦然面对这一切,既不是德,也不是怨,其实孔夫子的这种态度,可以举一反三,推及到我们生活中很多很多的事情,就是人生有限,生也有涯,把我们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华,留在最应该使用的地方。
于丹心语:“人生有限,把有限的情感留给最应该使用的地方”。
在今天,我们都在说,避免资源的浪费,避免能源的浪费。这个地球上,被浪费的资源已经太多了,但是,当我们关注环保的时候,我们其实没有关注一点,就是心灵环境的荒芜,和我们自身生命能量的浪费。应该说,今天物资是繁荣了,但是心灵的生态,未必随之改变,变得欣欣向荣,也不意味着今天那种仇恨,那种报复种种的,甚至高科技的犯罪,是停止了吗?有的时候,会越演越烈了,在这样情况下,怎么样避免心灵资源的浪费呢?就是我们面对一件事情,迅速地做出判断,选择自己最有价值的方式。
动画:“老师,如果一个特别仁义的人,掉进井里去了,您会跟下起吗?为什么要跟着跳井呢?做什么事情都是要用脑子想想的”。
曾经有学生宰我,去问他的老师,说老师啊,仁者,虽告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你看给他老师出的难题,说问您个问题,如果是一个特别仁义的人,现在有人跑来跟他说,有一个仁者在井里,他掉井里了,你跟着去吗?这叫“井有仁焉”,井里头有一个更贤德的人,你跟着下去吗?那么这怎么办呢?老师问他: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论语〃雍也篇目],这话说得好,孔夫子说,那干嘛要这样做呢,为什么仁者在井里,你也要跟着毫无原则地就跳到井里去,这是一个君子所为吗?君子也许不能避免很多的伤害,他可以被人欺骗了,但是他自己的心不能迷惘,也就是说人不能被自己欺骗,不能被自己的一时智力上的糊涂,一种冲动之下,做出来人生没有效率的傻事,这是孔夫子所不耻的,他并没有拘泥地说仁者在井里,你就一定要跟着下去,他很不解说,为什么要这样做,所以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孔夫子告诉我们,人的行为一定要有分寸,要有原则,要把握尺度,就是今天也是非常难得的。
动画:”我们在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困惑,父母对孩子关爱得无微不至,为什么孩子会反感?亲密无间的好朋友,为什么会彼此伤害?费尽心机和领导、同事套近乎,为什么总是好心不得好报?“
什么样是好呢?孔夫子老在强调”过犹不及“这四个字,这四个字,可以说有机地渗透在他举的很多例子中,您说,你去做的工作,面对你的领导,那我们每一个下属,面对领导,肯定应该是忠诚的,也应该是有热爱的,大家私交好,公职好,把事情做好,这没有错。另外,我们每个人都有朋友,大家对朋友,都应该是将心比心的,甚至有人说,是可以两肋插刀的,那么,这些个关系里面,不管是对领导,还是对朋友,有我们的分寸吗?孔夫子曾经跟他的学生探讨过,最后,由他的学生子游说了这样一句话: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论语〃显仁篇 ]“。什么意思,就是过于密集。他说,你跟你的领导关系,要是过于密集的话,离你自己招致羞辱就不远了,你跟你朋友的过从,要是过密的话,离你们俩疏远,也就不远了。其实这是什么呢?《论语》里面无所不在有哲学,这其实就是哲学关系。我不知道大家知道不知道,有一个哲学寓言,叫豪猪的哲学,说有一群豪猪,就是野猪身上长刺的那种野猪,大家挤在一起过冬,它们老有一个困惑,就是不知道,大家在一起的什么样的距离最好,离得稍微远点,冬天就冷,相互借不到热气,大家就往一起凑凑,结果,一旦凑近了,彼此的刺都扎着对方了,就又开始远离,但是,再远的话,大家又觉得寒冷,又想借助别人的温暖就再凑,凑着凑着又受伤了,然后再拉远,多少次磨合以后,豪猪们终于找到了一种最恰如其分的距离,那就是在彼此不伤害的前堤下,保持着群体的温暖。
于丹心语:”最恰当的距离是彼此互不伤害,又能保持温暖“。
其实我们今天这个社会,我们看一看,原来的大杂院,现在都改成了单元楼,已经没有这院里头一家包饺子,十家全挨排儿去送,没有这样的事了。没有大家过年,大人一桌,小孩一桌在一起的情形了,经常是一个单元里边,住了三、四年,人都认不全,不知道你的邻居是谁。其实今天的这个社会,随着物质整个的发达,人际之间的障碍越来越多了。这种障碍多了以后会怎么样呢?就变成我们所依赖的几个朋友,身上的负担更重,因为你觉得周围的人际普遍冷漠,所以对你的好朋友,你就会觉得他应该对我多好一点,我对他多好,我应该跟他要过从再密一点,他们家有什么私事,两口子打架了,为什么不告诉我,我可以去给他们调停,其实我们今天有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有这种想法的人,应该听听子游的这句话,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太密集,就是疏远的开始,这就是豪猪的刺,必然要伤及他人。
子贡曾经问过他老师,说什么叫好朋友,老师告诉他,说,”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无自辱焉[论语〃颜渊篇]“。这就是好朋友,你看到他有不对的事,你好好地告诉他,把忠告告诉他,不可则止。他不听你的那就算了,别再说了,再说下去,属于自取其辱。所以,好朋友也有度,不要什么样的事情,大包大揽,说包在我的身上,我给你一个幸福的未来。没有任何人,可以对他人这样许诺。
动画:”《论语》告诫我们,无论对朋友,还是对领导,都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掌握好亲疏的分寸,那么对待自己最亲近的家人,是不是就可以亲密无间了呢?父母和子女之间,丈夫与妻子之间,也需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吗“?
我曾经看到心理学上,有一种界定,说现代人的交往中,有一种叫做”非爱行为“,什么叫非爱行为呢?就是以爱的名义,对最亲近的人,进行一种非爱***掠夺。这种行为,往往发生在夫妻之间、恋人之间、母子之间、父女之间,也就是世界上最亲近的人。夫妻和恋人之间,经常会有人说,你看看,我就是为了爱你,我放弃了什么什么。我就为了这个家,我今天怎么怎么样,所以你必须要对我如何如何。父母对孩了经常说,你看看,我自从生了你以后,我工作也不好了,我人也变丑了,我一切都牺牲了,就是为了你,你为什么不好好地念书呢?所有这些,其实,统统称为非爱行为,因为,它是以一种爱的名义,所进行的一种强制***的控制,让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
我曾经看到有一本写父母的书,一个英国的心理学的女博士写的一本书,她在开头说了非常好的一段话,她说: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的目的,所有的爱,大家都想最后到一起。这世界上,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她说,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越早让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你就是越成功。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明白距离和独立,是一种人格的尊重,这种尊重,在最亲近人的中间,也应该保有。
于丹心语:”距离和独立是对人格的尊重,最亲近的人之间,也应该保有“
无论父母对孩子,还是多年的夫妻,一旦没有了这种尊重,越过了这个尺度,就会到《论语》中说的,到了”数“这个阶段。一切过于密集,密集得彼此已经不独立了,这就潜藏着隐患,就是离疏远,甚至离崩溃都不远了。其实《论语》里面所教给我们的这种仁爱之心,是什么呢?是从一开始,就去本着平等和理***的态度,尊重每一个人,稍微留一点分寸,有一点余地。这一点,非常像禅宗里面所说的一个境界,禅宗说,人间最好的境界是什么?叫做”花未全开,月未圆“。就是这样七个字。也就是说,花一旦全开,马上就要凋谢了,月一旦全圆,马上就要缺损了。而未全开,未全圆,就是你内心有所期待。朋友之道,亲人之道,皆是如此,稍微留一点分寸,海阔天空。
动画:”于丹教授认为,无论是对朋友,还是对亲人,都应该把握一个分寸,适度为最好。那么对待工作,是不是应该越热情越好呢?无论是份内的工作,还是份外的工作,我们是不是都应该做得越多越好呢?对待工作,也有分寸需要把握吗“?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我们把这句话还原,放在我们这个体系中去看,你就会懂得,也就是说一个人,不要”越俎代庖“,你在什么位臵上,做好本份,不要越过你的职位,去做不该你做的事。不在其位,就不要谋其政。这就是一个前堤,先告诉你,在其位,谋其政,把你自己应该做的那个岗,先做好了,先不要操心别人的事。所以,其实我们这个社会很多时候,不缺少锦上添花,但缺少雪中送炭。有很多人,为别人操心,那都是锦上添花的事情,但你的本职,对你的这个岗位来讲,对你这个链条来讲,这个环节,永远是雪中送炭。所以,有很多话,你站在积极的立场上去解读,就能得出积极的价值,你就会知道什么是位,什么是政,怎么做才好。在其位,而怎么谋其政呢?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仁篇]“。这是一个多么坦荡磊落的态度,君子临天下,做任何一件事,没有薄厚、亲疏,自己心里定的那些个标准。只有一个标准在前,就是一个字:”义“。什么叫做”义之于比“,就是义作为比照,作为法则,无适也,无莫也,没有薄,没有厚,没有远,没有近,没有亲,没有疏。这些东西都不重要,就是按照你的标准去做事。
动画:”处世之道的首要问题,是要把握好一个度,否则将“过犹不及”,但是于丹教授认为,为人处世,更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把握我们自己言谈举止之中的度,我们每天都要说话,我们每天都要做事,《论语》中,对于言行的适度,又有些什么样的劝导呢“?
我们以前曾经多次说过,孔夫子一向不鼓励那些巧言令色的人,特别能说,夸夸其谈。孔夫子说,鲜以仁,这种人有仁义心肠的少,找不到真正的仁者,他鼓励的是什么呢?他一定要积极地做事,做事要敏锐,要做到,要有效,但是说话要小心,一定要慎于言,不要去说自己做不到的事。在这里面,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孔夫子为什么提出慎言。慎于言,说话也要小心,这也是一个分寸。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叫”祸从口出“。没那么严重的话,也起码有人说叫”言多语失“,说话多了的话,总有不得当处,这一点,在你为人处世中就要小心。
动画:”老师我要去做官了,您说我得注意些什么?你呀,带着耳朵闭上嘴,少说话,少抱怨,做事多用脑子,少后悔,你这官也就做稳当了“。
他有个学生,孔夫子的学生子张,子张学干禄,什么叫干禄,就是做官,到社会上担当点社会的职务,去请教老师,说我得怎么样,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论语〃述而篇]“。我们慢慢来看,很有意思,”多闻阙疑“,说你多听,你先少说,多听,带着耳朵去,先别带着嘴,你多听,听多了,你心中的疑问就少了,你听听别人的经验,这就是我们说,一个人身体力行,那叫直接经验。但是听别人走的弯路,他经历的坎坷,那是间接经验,说你多听点间接经验,你心里头疑问就越来越少。你就算是听完了以后,也要慎言其余。你明白了这些,其他的还是少说,尽量少说,”则寡尤“,怨天尤人,尤也是一种抱怨指责。如果你多听,自己少说话,这就会让你,少了很多抱怨,再有一条,叫”多见阙殆“,光是想,思而不学则怠,人不就迷惑了吗?你见得多了,这种迷惑就少了。迷惑多,是因为眼界不够大,你还见识太少。如果是井底之蛙,就看见圆圆的一小片天,那你怎么能知道,什么叫海阔而天空呢?所以你就出去看,多看,看得越多,心中的迷惑就越少,然后你做事要”慎行其余“,仍然要小心,这个小心在《论语》中,被概括叫做”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一个人那种小心翼翼在做一件事情之前,要像站在深渊旁边,要像走在薄冰上一样小心翼翼,这叫”慎行其余“,就是多思,多想,多看,多见,但是,落实到语言层面和行动层面上,三思而行。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则寡悔,让你自己的心,少一点后悔。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人一旦后悔的时候,一切皆成定局。所以,他告诉这个学生说,现在你还没做官呢,我告诉你,出去多闻,多见,慎言,慎行,能做到这些吗?做完以后呢?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一个人如果在他说话里面,少了很多的指责,抱怨。在他行为中,少了很多让自己后悔的经验。这个人出去做官,做事,禄在其中,他就能成功了,就这么简单。
于丹心语:”多思,多想,多看,少指责,少抱怨,少后悔“。
我们想想,这段话多实用啊,这告诉我们,不就是在指导我们今天的事吗?我们要做的,不就是”言寡尤,行寡悔“,能做到这六个字,不容易啊。
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小故事,说有一个坏脾气的小男孩,一天到晚在家里发脾气,特别任***,跟家人经常摔摔打打,有一天,他爸爸就想要给他找一个办法,就把这孩子拉在了他们家后院的篱笆旁边,说,儿子,你这样,你以后每跟家人发一次脾气,你就往篱笆敲一颗钉子,你看看你发多少脾气。这孩子想,那怕什么,我就看看吧,他就嚷嚷一通,梆!自己敲一根钉子,嚷嚷一次,梆!敲一个钉子,然后一天下来,自己一看说,哎呀,一堆钉子,自己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他爸爸说,你看你要克制了吗?你这一天,说了多少错话,跟大家发了多少火。那怎么克制呢,父亲说,你克制,你就一天争取不发脾气,你要能做到一整天没有发一次脾气,那你把原来敲的钉了,可以拔下来一根。然后,这个孩子,本来已经密密麻麻地发脾气,钉了那么多钉子,后来一想,发一次,就钉一根,一天不发脾气,才能拔一根,那多难啊。就学会了克制,不断地克制,觉得真难,但是,他想把钉子拔光,就克制,克制,等到他把篱笆上所有的钉子,终于都拔光的时候,他忽然觉得,我已经学会克制了,我可以不发脾气了,所以他就真正是发自内心,非常欣喜地去找他爸爸。他说,爸爸,你去看看,篱笆上的钉子都拔光了,我现在不发脾气了。他爸爸跟他来到了篱笆旁边,爸爸又对他说了一句话,他说,孩子,你看一看,篱笆上的钉子,都已经拔光了,但是那些洞,永远地留在了这里。其实,你每向你的亲人、朋友发一次脾气,就是往他的心上,打了一个洞,钉子拔了,你可以道歉,但是那个洞,永远不能消除。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寓言呢。其实,这是一个可以用来解读《论语》的寓言。什么叫做”言寡尤,行寡悔“,就是我们在做这件事之前,你想一想,钉子敲下去再拔掉,篱笆已经不会平复,你怎么样能够在此刻的这种隐忍中,去消除你以后的伤害。这就是孔夫子所说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在做当下一件事,那怕是凭冲动做的一件事,都先想一想,再往远,会怎么样呢?所以这就是他跟学生子贡说的:”一个君子,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我们还是悄悄地多做一点事,不要把许多空话说在头里吧。
动画:”说话要用脑子,做事要考虑后果,这是为人处世更重要的一点。但是于丹教授认为,要想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处理好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更重要的是自己本身要懂礼节,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那末,在孔子看来,什么叫做礼节呢?“
孔夫子的礼节,往往是不一定要别人看得到的,他就那样做了,比如说,他路过当官的人面前,穿丧服的人面前,还有盲人面前,不管这是一个年龄多轻的人,他也一定要站起来,如果他一定要过,他也一定小步快跑着跑过去。也就是说,他面对这些人,都有着他的一种尊敬,也就是说这些人,有些是有官位,你需要表示出尊敬,但有些,像身上有孝和盲人,这属于什么?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叫”弱势群体“或者是家里有事,或者自己不健全,面对弱势群体,你要报有对于官员一样的尊敬,你不要在他们身边叨扰太久,不要惊扰了他的伤痛,你要悄悄地过去,这就是一种礼仪了。孔夫子是能这样做的。所以《论语》上面还记载”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论语〃乡觉篇]“。大伙在一块喝酒,喝酒的时候多高兴,百无禁忌,热热闹闹,人都进进出出。孔夫子偏偏做到,所有扶手杖的人,什么人?老人。只有扶手杖的人都出去之后,他自己才出去,只要还有老人没出去,他就要在后面,他绝不与老人抢行。这是什么,其实,这是一些最小最小的礼节。所以我觉得,《论语》记载的也挺可爱的。大家可能会觉得,一个圣人,这点事还用记吗?这还不是应该的,谁都懂的道理。这是夸圣人吗?为什么还把这点事给记下来呢?其实,所谓圣贤言谈、举止,就是这么朴素。
动画:”老师,我想成为一个君子,就是一个优秀的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我应该做些什么事呢?你就好好修炼你自己就行了,啊!我修炼我自己,就能对社会有贡献呀,怎么可能?你把自己修炼好,自然就可以帮助别人,有益于社会了。“
这就是子路问什么是君子,当然,他有不同学生问君子,老师不同的时候,给不同的答案。这一次,他对子路说很简单四个字,叫”修已以敬“。修炼自己,怀着这么一种恬静的心,保持着严肃、恭敬的态度,修已以敬。子路就听傻了,说,就这四个字就当君子了?然后就追问,曰:”如斯而已乎“。子路特别不屑,就这样就行了啊?老师又多补充了一点,叫:”修已以安人“。这话说得好,修炼自己,不是为了自私啊,是为了可以安顿别人,也就是说,我自己好了以后”推已及人“。我有能量帮别人,这行了吧。子路觉得还不行,子路又说:”如斯而已乎“。这就够了啊?这回老师就有正式跟他理论理论,老师觉得这还不够?你还想干什么?所以老师跟他说:”修已以安百姓,修已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论语〃宪问篇]“。也就是说,尧舜在这件事情上还没有做好,说,你能够修炼自己,调养内心,让你的道德情操,可以去安抚天下百姓,去帮助别人,就这件事,连尧和舜还发愁呢,”病之乎“,还在为这件事情上发愁,不知道怎么办呢,你觉得这还不够吗?
动画:”我们常常听到,有人抱怨社会不公,抱怨处世艰难。于丹教授认为,与其怨天尤人,不如躬身自省,如果我们真的能够做到把握分寸,谨言慎行,理行天下,修身养***,我们会少很多烦恼,自然就会懂得为人处世之道。“
回过头来,看我们每个人,为什么《论语》中,充满了这些温暖的、新鲜的、朴素的、身边一样的小故事呢,它告诉我们的,首先不是如何安天下,首先是如何修自身,也就是说,让自己修炼好,是对社会、家、国负责的第一前堤,而在这个修炼的过程中,不是苦行僧的心态,而是一种乐观、光明、抱有未来希望这样的态度。这就是子曰:”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篇]“。他说当我发愤图强的时候,我可以忘了吃饭,那当我自己看到有大欢乐的时候,当我能够做一些事情的时候,我会忘记忧伤和忧愁,那么,就在这样一种发愤图强,创造大快乐、大幸福的过程中,我并不知道生命已经垂垂老矣。其实这,就是中国士阶层的一个写照。所以儒家学派说到底,是一种见道者,也是说,他们所培养出来的这些人,是一种担当着文化使命的特殊阶层,这就是范促淹所说的,”先天下之忧为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有一种社会担当,但是,这个前堤,又是素朴的,是始自于脚下的,也就是说,一切从修身养***开始,怀着乐观和积极的心态,去把握生活中的每一点分寸,让自己成为一个使他人快乐的人,让自己快乐的心,成为一种阳光的能源,去普照世界,辐射他人,让周边,从家人,朋友,乃至于更广阔的社会,从自己身上获得一点欣慰的理由,这,我想不仅仅是《论语》里面的一种道德理想,它同样适用于二十一世纪,它同样是我们一种人格的大欢乐所在。因为他人的欢乐,世界的欢乐与我们自己修身养***的智慧,可以融二为一。这大概就是《论语》可以给我们今人最大的借鉴和经验所得。
第三篇:论语《为政》选修课讲稿(范文模版)
论语
为政篇
吴蕾•
看《论语》中的为政之道
摘要:儒家讲求“学而优则仕”,因此儒家对如何为争做了许多积极而有力的探索,作为儒家代表作之一的《伦语》对此也从从政者的素质、态度及方法等方面作了一些阐述。
关键词:论语 为政 为政以德 吾十有五 至于学
一、《论语》
《论语》是儒家经典代表作之一,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籍,由其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说直白些,也就是孔子之门生弟子为了追悼孔子而特意召开的“研讨会”之座谈言论纪要汇编。所以呈现为语录形态。因为是众人之座谈,所以成圆环状之列席之态,这也正合“论”字本意。
论,言为意所指,故取其形。仑,表声,亦为意所向,取其形声。与“仑”所类,皆以“圆环形向心辐射”,如“轮,抡”等。“论语”者,论之心声心得之众言也。论,即座谈之意;语,语录,记录。
二、《论语•为政》概述
《为政》篇是《论语》的第二篇,紧随第一篇《学而》使他的一个延续,但比它难读。第一篇其实只要弄清楚“学问”指的是做人的道理,在讲个人做学问的内在修养,则每句都可以理解其用意。而《为政》是学问的外用,初看上去比较乱,好像并不是在说为政,而是在讲孝、讲君子、讲信用,似乎都是与政治无关的东西。
查阅资料“政”的意思——政,会意兼形声,从攴从正,正亦声。攴,敲击,统治者靠皮鞭来推行其政治。正,光明正大。政,正也。那么,在这里孔子是不是还是在讲做人?将如何做一个正直的人?继续大量搜集资料后发现这个说法很牵强。其实,为政就是讲如何来当政。但讲的是“为政”,不是政治。孔子所提的“为政”就是教化之意。宋朝宰相赵普曾说自己是以半部论语治天下,足见论语在为政等方面的作用与意义。
《为政》篇一共24句。第一句讲的是为政的最高境界,是主旨句起提纲挈领的作用。然后用《诗经》“思无邪”说明为政最需要解决的是思想问题。再后用自己的人生经历来说明为政需要丰富的人生经历。接下来,用了好几句来讲“孝”,然后讲了一个为政者的修为问题,最后用几句话总结:为政者“要有见义勇为的大勇,要有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的胸怀。”这样一看为政篇的思路就很清晰了。
三、第一则 ——子曰:“为政以德(1),譬如北辰(2),居其所(3)而众星共(4)之。”
【注释】
•(1)为政以德:以,用的意思。此句是说统治者应以道德进行统治,即“德治”。
•(2)北辰:北极星。•(3)所:处所,位置。•(4)共:同拱,环绕的意思。【译文】
孔子说:“(周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评析】
这段话代表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思想,意思是说,统治者如果实行德治,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你转。这是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这是孔子学说中较有价值的部分,表明儒家治国的基本原则是德治,而非严刑峻法。孔子提出的“为政以德”是在继承西周时期的“明德慎罚”思想以及春秋时期的德治思想资源的基础上形成的。后经孟子、荀子的系统发挥,形成了一套严密完整系统的治国方略。强调各级的政府官员首先要有道德,并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感化和教育百姓。统治者的道德品质不仅关系到社会的风气,还对国家的长治久安有重要的影响。孔子所以提出“为政以德”是因为:
①统治集团的道德风气对社会道德风尚有导向社会效应;“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是实行“德政”的关键; ②为了缓和消解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防止“民变”的扩大,首先要规范统治者的行为,谨慎对待与民众的关系,争得民心。
③孔子崇拜周公“敬德保民”、“以德慎罚”的传统,汲取殷商失德亡国的教训和周朝有德而兴的历史经验。
德治论是一种政治理想主义,它把道德的社会功用夸大了,所以孔子、孟子在当时到处碰壁,并被目为迂远而阔于事情,相反富国强兵的法家学说得到了列国的采用。但是道德治国论只是不能独用,却不可或缺。它提出的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见解和正人先要正已的主张,都是万古不移的真理,它比法治论更具有战略眼光,更符合人道主义的精神。
四、第四则——子曰:“吾十有①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②,四十而不惑③,五十而知天命④,六十而耳顺⑤,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⑥。” 【注释】
①有:同“又”。
②立:站得住的意思。
③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④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⑤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⑥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的意思。逾,越过。矩,规矩。【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评析】在本章里,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重点赏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孔子说这句话的时候已经七十多了,七十三岁上,这位伟人去世了。现在,很多人有了点本事就喜欢给自己写传记,刊刻于世,只怕不能留名于后;但孔子自己,仅仅留下了这句话来为自己的一生做个总结,还是后人弟子们记录下来的。
这句话是不好翻译的,因为这是孔子对自己的人生进行的简洁的盘点,有很多东西都给省略了。我们看不懂,是因为孔子没必要给我们说那么清楚,在孔子自己自然是什么都清楚的。那,后来者就需要顺着孔子一生的脉络,自己探个究竟了,虽然免不了把自己的体会附加给了孔子,也是没办法的事。
——吾十有五而有志于学
我译之为:“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 很多人都会笑:我三四岁上幼儿园就在学习了,孔子十五岁才学习,我比孔子早十多年!但其实这一句并不是“吾十有五而学”,而是“志于学”,有没有这一个“志”字,天差地别。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说:“志乎此,则念念在此而不厌矣。”“志”也就是热爱、念念不忘的意思。能在十五岁就达到这个程度的,又有几个人?十五岁正是闹腾叛逆的时候,孔子却已经坚定好好学习的决心,实在是了不起。
古希腊有一个著名的圆圈理论:人的知识就像是一个园,圆内是已知,圆是未知,圆圈越大代表着知识越多。但是圆圈越大,与未知的边界也就越大,接触到的未知事物也就越多,所以越有知识的人越会感受到自己的无知。这个理论非常有道理,我们的成长都有这么一个过程:小的时候不知道天高地厚,以为自己够聪明知识够丰富;随着见识增长,圆圈逐渐扩大到一定程度,有一天会突然发现自己知识与外界相比是多么的浅薄,才发奋努力。孔子可能在十五岁时,就意识到自己的无知,于是下定决心好好学习。
其实孔子的学习要比十五岁早得多,这里要注意的是“有志”这个词,即,十五岁那年,孔子开始有了一种觉醒,有了一种自觉。人生一世,自觉不自觉地,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学习,无论你是多么被动,也免不了受到外界的刺激,这刺激留在你的大脑之中,你就已经在“学习”了。那么,一个人能不能成点事,能不能有点学问,其实不在学习,而在是否“有志”地学习。
童年时期,孔子就已经开始了学习,不过也跟我们一样,是一种最自然的学习方式。譬如他也玩游戏。他经常偷看国家的各种祭祀活动,然后就跟小伙伴们一起装扮起来,你是国君,我是大祭司,我是司仪,一板一眼。可能正是这样的经历,使得孔子一生以“复周礼”为己任。
十五岁,是少年时期了,正是朝阳初生,心海澎湃。此时的觉醒正得其时。孔子要立志学习了。而学习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孔子说自己并不是个先知,“吾非生而知之者”,哪能不学习呢?其实,这世界上哪里有先知?有的只是因好学而先知者罢了。而孔子,就是个这样的人。
孔子的学习非常勤奋。他本就不笨,加上勤奋,所以很快就掌握了很多知识。后来就跑到国家图书馆去读书,在断简乱麻间翻检了几年,渐渐觉得无书可读了,于是开始“求学”。学习而能到“求”的地步,不成事几乎是不可能的。为了问“礼”,跑到国都洛阳向老子求问;为了问“乐”,向乐师求教„„“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这样说了,也这样做了。孔子的学习是终身的。可以说,学习,成了孔子的生活方式之一,就像人必须吃饭睡觉一样自然,学习,对孔子来说是自然而然的生存方式。六七十岁的时候孜孜于《周易》,竟然“韦编三绝”,还说,假如上天再给他几年时间,他就可以把这本最难解的书解开了。可惜天命难违,他竟没能达成心愿。十几年前,教育界提出“终身学习”的概念,其实只要看看孔子就什么都明白了。
他向一切学习。除了向人学习外,他还师法自然。看到天地浩瀚而宏大,孔子突然不想说话了,因为天化成万物而无言,我还要聒噪什么呢?他目睹流水而喟然叹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有感于心,不免大痛。
他在快乐的学习,因为他喜爱他所学习的东西。“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上所有的学习,都可以称之为“勤奋”,但不能说“刻苦”,因为孔子在学习之中就是快乐的,喜乐的,勤奋足矣,何来痛苦?既无痛苦,何来刻苦?
我们不能强求每个人都像孔子一样伟大;但一个人,能像孔子一样,视学习为生命的一种存在方式,便不会是一个无趣的人。
第四篇:新课标研读
研读新课标 解读新变化
7月15-19日,长沙市小学教师培训中心举办了2012年暑期长沙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课标新教材培训班。我非常荣幸能够成为这个培训班中的一员。培训期间,湖师大辛继湘教授、省教科院教研员吴亚西、市教科院特级教师黄祖训,市教科院语文教研员段晓宏等教育专家分别为我们带来讲座《新〈课标〉新教材解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研读课标 把握航向》、《今天,我们怎么教作文》,每一位专家、老师精彩的讲课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经历一轮轮知识冲击。例如,对黄祖训老师提出“语文是什么?”“语文的路在哪里?”“这三个问题的见解让我耳目一新。
在这似长又很短的培训中,我眼界开阔了,许多疑问得到了解决或者启发,对新课标也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将其梳理如下:
一、强调语言文字的运用,培养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这种基础,就是读读背背、说说写写。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种能力,落脚点在于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吴亚西老师在总结新课标下的拼音教学策略中始终渗透这几种能力的培养:
看——认识汉语拼音的前提,一是观察老师发音时的口形、舌位,体会发音方法,观察情境图;二是观察字母的笔画、结构,掌握字母的写法。
听——学好汉语拼音的基础,多听老师发音或听录音,掌握标准的发音。“读”是掌握汉语拼音的关键,只有多读、熟读,才能将所学的知识化为自己的知识;恰到好处用地使用情境歌。
写——运用汉语拼音的保证,用好四线格,正确书写拼音字母和音节。
用——汉语拼音教学的最终目的,为识字服务,为阅读服务,为生活服务。
二、更加强调识字和写字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这让一线教师正确认识到识字、写字不单单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而是九年语文教育要一以贯之。“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
三、强调核心价值观
以社会主义理想、爱国主义精神、改革时代精神、良好思想素质、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学生。放大语文的“文”的文化、文字、文学因素,用文化的因素激发孩子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
“既得意又得言”: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内容,体会情感,让学生想一想,看一看,这样的情感文化是怎样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怎么表达得这么好。让学生既理解掌握文本内容意思,又能理解语言,揣摩文章表达,积累语言。
四、强调多读书、多积累、多实践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小学六年要背诵优秀诗文160篇,包括段落,课外阅读量:第一学段5万字,第二学段40万字,第三学段100万字,共145万字。读背无疑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好方法。读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
“读写结合,学以致用”。市小语首席名师朱爱朝老师通过自身的实践经验:学生课堂日记、经典诵读、吟诵、同读《伊索》共写故事……总结出习作素材是从生活和阅读中来的,大量有关习作的案例清楚阐述了一个事实——大多数孩子的作文是“读”出来的。
总之,在新的课标、新的学习方式、新的教学氛围下,需要老师引领学生开辟出一片语文学习生活的新天地,在这片天地里,教师和学生将共同成长,不断进步!给大家推荐两本书《小学语文2011课程标准导读和教学实施》《让语文回家》刘仁增语用教学新思路。专家解读:新课标变在哪儿
2011年12月28日,《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通知》正式下发。课程标准的颁行,意味着课程改革又开始了新的出发。
为准确理解新课标,在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基础教育课程》杂志社大力协助下,基础教育版将分期邀请各课程标准修订组、学者专家对修订主要内容进行解读和点评。关于语文新课标的解读如下:
语 文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
语文课程中的渗透学科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世界各国都对母语教育课程是否体现主流意识形态给予了特别的关注。本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强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导向,并努力把它有机地渗透到课程目标、内容以及课程实施的各个方面,与学科教学尽可能水乳交融,紧密结合。增强课程目标的适切性和教学实施的可操作性。
有的部分原先设定的目标难度过高,需要适当降低;有的地方需要补充说明,要强调改变繁琐的教学过程和过于理性、抽象的要求;有的地方要修改对“目标”、“建议”的表述,力求使各学段目标的梯度和层次及有关表述更加清晰;在“课程目标”和“实施建议”中,还有必要进一步强调关于语文学习的关键性要求,补充相应的措施和说明。例如,强调“读书”在语文学习和思想文化修养中的关键作用,要求高度重视阅读的“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对于推荐阅读书目和诵读篇目也需要做一定的调整和补充。
针对语文教学中出现的偏差,如阅读教学中“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明确要求改正和防止。
汉字教育是本次修订工作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此次课程标准修订,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措施:(1)从第一到第四学段始终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强调书写的规范和质量。(2)适当降低第一、二学段识字写字量的要求。如,第一学段,识字量由1600~1800个改为1600个左右,写字量由800~1000个改为800个左右。
(3)针对识字写字学习负担过重的问题,在教学建议中进一步强调“多认少写”的教学原则,希望下工夫扭转多年来形成的每学一字必须达到“四会”要求的教学观念和做法。
(4)在国家语委和有关专家组的支持下,推出《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的作用就是,让学生在初级阶段熟练掌握300个“基本字”。
点 评
修订后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很鲜明,就是打好“三个基础”:为学好其他课程打好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形成健康的个性与人格打好基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现在提出“语文素养”的概念,涵盖面大一些,既包括阅读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又不只是技能性的要求,还有整体素质的要求。就是说,语文课程在语文基本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必然要注重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染,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得到提升,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养。
(温儒敏,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召集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
对于教师来说,发现儿童也就是发现自己。儿童文学素养的提高,可以帮助我们不断地发现儿童。我们的责任是教育,是让儿童身心健康地成长。发现儿童是我们每天要做的工作。尝试一下儿童文学创作的乐趣,这与教学是互补的。教师们有生活经历,积累素材,变成作品,培养了运用语言的能力,再去讲课文的时候,一定会讲得很生动、很活泼。
(金波,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成员。)
(来源:《光明日报》)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名著研读
马克思主义名著研读
主讲:范明英
导言:大学之道只阐微
2010年9月6日星期一 八/210
何谓大学之道:道理、性质、本质、真谛、精髓。大学之道,可道又不可道。可道者,其中必有真言,真谛、真理:
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创造思想、引领社会、铸造新人。
洪堡:大学就是
社会诱惑力已经动摇了大学独立自主之根基,大学的清净、执着、创造和思考已经逐步思考。
大学者,大学、大家、大师关系也
大学者,大方向(过去叫博雅教育,现在叫工具教育),大学校,大学问 大学者,一坛老酒、一锅老汤也
我们到学校最大的收获是学校讲给你的故事
大学“五力”:理解力,想象力、审美力(美的四层次:客观美、审美、?、美学)、思维力、创造力
《马克思思想导论》戴维·麦克莱伦.著.第三版.《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戴维·麦克莱伦.著.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一讲.马克思恩格斯生平及思想
一、马克思主要生平
二、恩格斯主要生平
三、马克思主义诞生
1.批判吸收德国古典哲学
2.批判吸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3.批判吸收英法社会主义
4.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阶段和主要著作
1.第一阶段:马克思注意的诞生与成熟阶段:《》青年是激情者
2.第二阶段:马克思注意的发展阶段(1848-1871)中年是革命家
3.第三阶段:晚年马克思是学者,是人类学家(1871-1883)
五、恩格斯的生平及主要著作六、十九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
1.圣西门:最具远见
2.傅立叶:最深刻,最具批判
3.欧文:最具实践精神
第二讲.共产党宣言
一、《宣言》的历史定位
1.现代社会主义经典著作
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3.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纲领
4.人类思想史的思想丰碑
二、《宣言》发表的时代背景
1.《宣言》发表的时代背景——自由资本主义的历史时代
2.《宣言》发表的思想渊源——古典哲学与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
1)英国的经典哲学是最出名的3.《宣言》发表的社会条件——社会阶级矛盾与阶级斗争
4.《宣言》发表的直接动因——共产主义同盟的纲领
三、《宣言》的文本结构
1.《宣言》分为序言和正文两个部分
2.序言共有七篇
3.正文分为四个部分
1)正文
阐明了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观点(1-5段) 考察了资产阶级的产生及其发展过程,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规律(6-28段)
阐述了无产阶级的产生、发展和壮大的过程、无产阶级的社会地
位、阶级特性和伟大
2)无产者和共产党人
《宣言》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和发展方向,批判了
资产阶级攻击共产党人和共产党的种种谬论,阐述了无产阶级革
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思想,吴建力成熟和科学思想指导的午
餐阶级政党,奠定了坚实的思想与理论基础。
(共86个自然段)
3)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
《宣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深刻地分析了当时各种社会
主义流派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批判了他们的阶级实质、危害和
错误。
4)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
4.重点讲授第一、第三部分
第三讲.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一、时代背景及其意义
1.这是恩格斯将《反杜林论》中的概论和第三编的第一、第二两章汇编而成的一部宣传科学社会主义的通俗著作,主要论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
2.马克思在1880年给该书写的《法文版前言》中称它是《反杜林论》一书
“理论部分中最重要的部分”,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列宁称之为每个人觉悟工人必读的书籍。
二、序言和正文
1.近代西方唯物主义哲学发展(序言)
2.资产阶级发对封建阶级的三次大决战(序言)
1)德国的宗教改革:路德的上层宗教改革
2)英国的加尔文的宗教革命和英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法国大革命,最彻底的政治革命——沿着上升的路线前进,直到把革
命进行到底。分析:三次革命的三种特点、三条道路。三条道路对世界的影响。任何一个理论的产生,一定承接了在此之前的历史所
产生的东西。马克思:生产力是最可怕的革命党。
4)
3.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的分析(正文)
1)现代社会主义的经济根源和思想来源。
2)
3)就其内容来说,首先是对现代社会统治的有产和无产者之间、资本家
和工人间对立的考察的结果。但是,它起初表现为18世纪法国伟大启蒙学者所提出的各种原则的进一步的彻底的发展,和其他任何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他的根源深藏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
4.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正文)
5.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