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说明文阅读教学的改进策略
关于说明文阅读教学的改进策略
青县流河中学
王会来
说明文不同于其他文件,没有曲折的情节或感人的故事,能够很快地把学生带入情境,引发学生丰富的情感,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教师很难把握教学策略,很容易把说明文的阅读教学变成死板地填鸭式课堂。因此怎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活跃起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发挥语文课的工具性作用,成为说明文阅读教学改进的关键。下面,就是我通过近期学习王漫老师《初中说明文阅读教学策略》之后的一些改进想法。
一、精心设计问题,请学生课前积累资料
其实,任何课堂的效率关键在于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必须从让学生自由地查找积累资料。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在上课之前,精心设计问题,布置预习任务:查找与要教学的说明文内容有关的资料,并且指导学生整理、积累资料为己所用。查找、积累相关的资料,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独立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在课堂上,学生把自己查到的有关的资料运用到理解课文当中去,从而产生成就感,还会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有了深度和广度。这样一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不点自破,学生发言和讨论就会十分积极而有效。若有学生提出疑问,就会有学生主动地根据自己资料做出解答或补充。这样,学生们都想展示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问题来自于学生,解答同样来自于学生。这种方式很有效地肯定了学生的劳动成果,激励他们更积极地、主动地、投入地查找资料和学习。
二、变抽象为直观,加深学生理解程度
说明文很多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在理解上有时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除了让学生查阅资料之外,我们有必要通过直观的教学手段为学生搭建一个理解和认知上的平台,让学生自己体会和感悟,提高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讨论、交流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参与主体性的深度。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图片、视频、实物等教育教学资源,把更直观的东西呈现给学生。图片可能比课本插图更逼真,视频可能更具趣味性,实物则更直观。这些手段的运用一定会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地理解。而请学生在观察图片、观看视频、实物之前有目的地提出相关要求,学生的学习一定会更认真,更积极,观察的效果也一定会更好。
三、以朗读、思考、讨论代讲,为学生搭建参与平台
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在学生已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特点去帮助学生构造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只有学习的主体——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新的认知结构才能构建起来。因此,我们必须利用各种机会为学生搭建参与学习、展示、讨论、交流的平台。比如:课前布置查阅相关资料的预习作业;课堂上提供边读课文边观察的机会;同时还要做到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同桌讨论,使其动起来,提高主体参与的深度!在说明文阅读教学中,老师往往害怕学生不能深刻地理解课文,所以抓紧一切时间用来讲解文中所谓的知识点。这样,只会剥夺学生主体参与的机会,往往事倍功半。如果我们能恰当利用教学手段地为学生理解课文搭建平台,引导他们去理解课文,并且通过恰当的语言做引导,让学生在读中领悟,其效果比单纯地分析课文要好得多。
我们可以采取以读代讲,为学生争取主体参与的时间无疑时最好的选择。说明文一般比较难读,读得精彩就更难。教师可以采取名家朗读示范、学生听读感知、教师引导体会、小组练习实践思路来指导朗读,开展小小模仿秀、我与名家找差距、我与名家赛一赛、读出平实中的风采等活动,我们可以通过录象、音乐等形式,为自己学生的与朗读配上艺术形式,让学生找到主人的感觉,学生就可以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锻炼、实践、成长!
第二篇:教学行为改进策略[模版]
教学行为改进策略
板书是指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呈现在黑板上的文字、图画、图表、卡片、图片等视觉性教学内容的物化的载体,它可以是单纯的文字型,也可以是文图结合,文表结合,图表结合等混合型的,它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按一定时间、空间和逻辑顺序呈现的知识网络,体现教师的教学思路,是一节课的教学活动的主线。好的板书可以帮助学生构建起知识脉络,起到助学的作用,能帮助呈现教学主要内容和重难点,同时互动的及时生成的板书能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和形式。
板书设计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在黑板上用文字、图形,线条,符号、图表、卡片等再现和突出教学主要内容,进行传递教学内容、展现教学思想的活动。它是教学设计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备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板书设计体现和反映了教师对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和理解,对教学目标的把握和落实,对整体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处理,也反映了教师的教学功底和教学创新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前期预设,板书设计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形象精炼地将教学内容呈现在黑板上,更大程度上,它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课堂学习的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学段、不同的年级,课堂板书的设计内容、形式、运用策略都有所区别,本课题的研究基于小学英语课堂,根据学科的特点,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以及教材的编排特点,对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板书进行分析,试图寻找出一些有助于教学行为改进、教学效率提高的板书设计策略。
小学英语板书设计策略
研究和分析板书,目的是把握以上原则设计板书,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从而为教师的教学服务,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设计与运用板书的过程中,建议教师注意以下策略,把板书设计、运用得恰到好处,辅助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1.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吻合策略
板书为教学服务,分析板书必然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紧密相关,服务于教学内容的重难点突破,并体现于教学过程中。设计运用板书的首要策略是要做到教学内容与过程的吻合。“教学内容”是主旨,“教学过程”是实现内容的手段与 途径,而板书则是内容、过程相结合的载体,板书设计让板书无痕并融于教学中,每一笔、每一步都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过程预设与过程生成兼顾策略
上课前需要备课,板书也需要设计,板书设计是一种课前预设,但教学过程是动态的过程,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设计,而板书的生命力恰恰在于它的动态生成性,富有生命力的板书应根据教学的进程, 随着学生学习情况的变化而不断生成。教师在按照预设的教案运用板书时要随机应变,及时调整、修改和完善原先的板书设计, 使教学过程成为动态生成与灵活开放的过程。
3.图文结合策略
针对小学生的学习特征,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在设计板书时需要借助文字、符号、色彩及图像的配合, 图文结合,形象而立体地展示教学内容, 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和思维能力。
4.基于现代媒体的多维板书设计策略
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板书,处于现代教育环境下,板书还应是多媒体、多维度结合的基于现代教育媒体的板书。多媒体声、影、图、文等大量的信息资源能够充分地刺激学生的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快捷方便的演示,情境创设的便利,是多媒体突出的优点,也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小学阶段的英语课中,首先应使传统黑板板书与其他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机结合,板书、录音、录像、实物投影仪、课件等各有特点,各有所长, 只有互相结合, 取长补短, 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其次,现代白板技术的互动性有助于板书的师生交叉互动,即时呈现、改变板书内容,信息量大,应变性强。现代信息化社会,全媒体、多平台的教学环境应用电子白板技术,使板书可以即时根据教学现场生成而进行突出、强化、修改、随时改变,随时复现,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媒体相结合的多维板书设计应成为现代小学英语课堂板书的重要组成形式,有助于教师调控课堂教学节奏、更好地体现教学内容的线性流程和点状强化。5.板位设计知识归纳、课堂演示、评价三结合策略
板书的位置, 又称板位, 它的安排就像规划报纸的版面一样, 应精心设计, 严谨布局,准确把握板书内容的主次, 并在板位安排上体现出来, 才能突出重点。在在学英语课堂板书设计时,对板位要进行精心安排,可以分成知识归纳,主要是重点内容的概括提炼展示,课堂演示,主要是对学生的回答、动态生成的 语言以及学生反馈展示的平台,以及评价三块内容,要对这三块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特别是评价在小学英语课堂中非常重要,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上文中的板书案例中就有这样的三结合做得很好的案例,如图
3、图6。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竞赛性的评价游戏,如在黑板一侧呈现贴画、红旗或者爬山等形式,以学生参与各种英语教学活动所表现的兴趣、态度和交流能力为依据,表现较好的小组,在相应的区域里给予奖励。
第三篇: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改进策略
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改进策略
【摘要】词汇就像一座大楼的一块块砖头,是英语这座大楼中最基础最根本的建筑材料。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同时,词汇教学也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创新。如何令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是当前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一个难点。每个词汇都有固定的一个或多个含义,有特定的语法限制,在教学过程中,词汇的音、形、义、用法缺一不可。本文将对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及相关改进策略进行浅析。
【关键词】小学英语 词汇 教学 策略
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普遍存在一个现象,教学内容枯燥,学生们注意力难以集中,容易感到厌恶,造成对词汇的学习感到非常困难,因此形成不太理想的教学效果。经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小学英语的词汇教学需要一些因地、因时、因人而异的改进策略,引导学生们通过感知不同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令词汇教学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小学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孤立讲解。在以往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孤立地讲解、教词汇是普遍存在的一大问题。这种教学方法令教师的讲解占用了过多的时间,而学生需要记忆很多互不联系的词汇,并且消化时间不多。应当适当减少教师的讲解时间,让学生自主发现词汇间的联系,寻找有效的记忆方法,善于观察和思考。
2.学生与词汇接触少。很多学生在初学词汇时能够记住,过后不久便会忘记。很大原因是与词汇接触太少,没有深刻的印象,很容易就忘却。要适当地对词汇的听、说、读、写进行重复,避免学生因为害怕记单词而产生厌学的思想。
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
1.借助实物进行教学。在实际的教学中,效果比较好的就是进行实物教学,例如钟表、苹果、橘子、杯子等词汇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很容易准备以加强学生的记忆。老师可以拿着实物将词汇的音、形、义一次性讲解完,生动形象,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增强教学成效。
2.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老师可以用挂图、简笔画、课件等多媒体手段来将一些不方便实物演示的词汇进行体现。例如家庭成员、天气、动植物等都可以找一些卡片或者图片进行展示,也可以用PPT课件来有声有色地展示词汇,从而加深学生的记忆。
3.借助肢体语言、丰富表情进行教学。英语中有很多词汇都可以通过手势、动作、表情等让学生们能够更容易理解和领会。开心、难过、生气、跳、走、跑等很多词汇都可以用丰富的表情或肢体语言来表现。
三、采用合适的理解词义的方法
1.结合句型。教师通过实物、图片、手势、动作等直观手段解释了词汇的含义,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句型来介绍新的词汇,不仅减少了学习的困难,加快学生的理解,而且还可以复习旧句型,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2.结合实物激发想象力。如果在讲解词汇时有实物和图片,教师应该选择实物来讲解,因为小学生具有发散的思维,实物更有利于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提高识记效果。教师要尽可能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来接受词汇的词音和词义。
3.设计情景加强理解。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设计各种情景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显著的提高。通过视听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词汇的积极性,有助于理解和记忆。例如,新教材六年级下册Unit 4 Road safety单元话题是道路安全。学生通过story time板块的学习,要学会用英语正确表达How to cross busy roads safely?(如何安全通过忙碌的马路?)grammar time和fun time两个板块就是操练这些句型。教师可以为学生模拟过马路的情景,通过画zebra crossing(斑马线)、动手制作traffic lights(交通信号灯),扮演交警等,既练习了语法,又为学生提供较为真实的语言环境。
四、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改进策略具体方法
1.竞赛法。儿童有喜欢表现、活泼的特性,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个特点,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机会,尽可能让他们用英语来表达自己。在词汇教学中可以用竞赛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游戏的方式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单词接龙”、“猜词游戏”都可以用在小学英语教学的环节中。
2.角色扮演法。创设情境来让学生们进行角色扮演,寓教于乐是一种高效的方法。课堂表演就是给定一个特定的情景,让学生们用英语来自由发挥。新教材五年级上册Unit 1 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单元Story time板块,最后一幅图留给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学生不禁思考:What happened at last?(最后会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教学时,课题结合Checkout time板块Look and say内容,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创编故事,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3.儿歌法。通过唱歌来记忆词汇是一种很活泼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加深印象,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优美的旋律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可以在歌曲中快速学会新词汇,找到学习英语的乐趣。
五、结语
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要采取各种适当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用各种方法寓教于乐,使学生不会感到枯燥乏味,找到一定的合适的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刘建新.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改进策略研究[J].才智,2015,(23): 167.[2]赵艳.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改进策略研究[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5,(4):131-131.[3]邹倩.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改进策略研究与应用[J].小作家选刊,2015,(35):93.
第四篇:浅谈小学高年级说明文教学的策略
浅谈小学高年级说明文教学的策略
昆山市新镇中心小学校 陆艳娇 邮编:215337 摘要: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说明文,说明文教学的主要问题是语文味不足,学生学习兴趣不浓。为了让说明文教学变得扎实而灵动,可从以下几点入手:挖掘语言因子,品出语文味;落实朗读训练,读出语文味;强化实践运用,习出语文味。
关键词:说明文,语言,方法
纵观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其中有不少说明文,而进入高年级后,这类说明性的文章比重越来越大。单就题材来说,就有介绍科技知识,如《神奇的克隆》;天文知识,如《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建筑知识,如《埃及的金字塔》;动物知识,如《麋鹿》等等。
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对说明文的教学越来越重视,但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不免会产生很多困惑。下面我将根据自己的实践来谈谈说明文教学的主要问题以及具体应对措施。
由于说明文所介绍的科学知识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有些教师不禁望“文”兴叹,一不小心就会将说明文上成了科学课,错将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介绍的科学知识作为教学重点,忽视了说明文的特点,未能让学生学习作者介绍事物的表达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形象,抛弃了语文的本质,从而导致说明文的教学语文味不足。
其次说明文逻辑紧密,语言较为枯燥直白,也缺少一波三折的情节和生动细致的描写,而小学生又以形象思维为主,故事情节曲折、文字优美的文章更容易吸引他们,因而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或仅仅对课文中所介绍的科学知识感兴趣。课堂上变成了教师的“一言堂”,说的很多,问的也多,学生思考的空间却越来越少,甚至学生还没清楚课文的内容教师已经急于将课文中的说明方法以及表达效果一股脑都灌输给学生,完全将形式与内容割裂。
难道说明文的教学就如此无趣吗?其实不然。有人就说“说明文不一定就是板起面孔来说话,说明文未尝不可带一点风趣。”那么如何将说明文教学变得扎实而又灵动呢?
一、挖掘语言因子,品出语文味
语文课的根本是训练语言文字。无论什么类型的课文教学都应该重视挖掘课文的语言因子,扎实有效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1、品味用词的准确
用词准确是说明文语言的一大特色,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抠”住具体的词语咬文嚼字,使学生在朗读和比较中体会说明文表达的准确性。尤其要注意一些“副词”“动词”“近义词”和“关联词”。比如《麋鹿》一文中有这么两句话:①黄海滩涂这片广阔的土地,气候温和,林茂草丰,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②只有英国贝福特公爵在私人别墅乌邦寺动物园里饲养的18头麋鹿生长良好,并迅速繁殖。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辨析“放养”与“饲养”这对近义词,我先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找出把麋鹿自然保护区放在大丰的理由,接着出示黄海滩涂的图片,请学生用一两个词语形容图片,学生知道了麋鹿自然保护区的地理特点,与此同时进行词语积累的训练,深入明白了“饲养”是说麋鹿在英国的一个私人庄园里接受人工喂养,“放养”则说明麋鹿在自然状态下自由生长。
2、了解说明方及其作用 新课标中指出高年级学生阅读说明性文章的基本要求即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可见说明方法是说明文的重要教学内容,但是说明方法的教学不能为了方法而方法。我们小学教材中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下定义,分类别等。
教学《埃及的金字塔》一文时,在交流中学生找出了这句话“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为了指导学生抓住数字感受金字塔的塔身高,我把这句话改成:这座金字塔很高很高。让学生思考和原句相比,哪句话的表达效果好? 接着又提问学生:“我们的教学楼几层?四十层的金字塔怎么样?”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结:作者不光列举了具体的数字,还用我们熟悉的事物作比较,使遥远而陌生的金字塔离我们近了,有了一种触手可及的感觉,像这样的方法就叫列数字,作比较。
3、关注关键句及结构的丰富性
说明文行文眉清目楚,有条不紊,在谋篇布局上也很有特色。教学《埃及的金字塔》时,我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过渡句”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从结构上看,这句话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前半句是对上文的概括——埃及金字塔“宏伟而又精巧”,后半句话是为了引起下文——介绍金字塔的建造过程。
《神奇的克隆》又是如何谋篇布局的呢?“克隆”一词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很陌生的。对于不熟悉的事物,怎样让学生亲近它,接纳它。这是作者不得不考虑的首要问题。就像初次见到一个陌生人,首先要自我介绍尊姓大名,为了套近乎还要接着说我熟悉你的朋友或亲戚谁谁,然后再谦卑地说我愿为您效劳,做点什么等。而这篇说明文正是如此,第一自然段由《西游记》中的“孙大圣拔下一根毫毛,再吹一口气,毫毛立刻变成了一群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孙悟空”,巧妙有趣地引出了“克隆”,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引用这一神话故事,学生初步体会到了克隆的神奇,接着介绍“克隆”是什么,然后列举了学生熟悉的“克隆’家族成员“压条、嫁接”等,最后介绍“克隆”有哪些用处。
二、落实朗读训练,读出语文味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需要有与作者心灵对话的意识。朗读不仅能够加深我们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还是我们表达情感的最佳方式。仅仅知道这些课文内容,说明方法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在教学生还要通过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如果我们真正尊重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那么必须重视学生情感的投入,要求学生通过不断的阅读,读出言表之意,探出言里之意,更要悟出言外之意。这样的阅读才能不断使学生充实体验,积累言语材料。
《麋鹿》课文的第五自然段的感情最为充沛,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好素材。我按照“自读——交流——品读”的顺序进行教学,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教师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让学生在自读后说说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并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感情变化:“麋鹿消失——惋惜,麋鹿重现——兴奋,麋鹿被盗往欧洲——愤慨,麋鹿惨遭杀戮——痛心”。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如“自由品读”“指名读”“齐读”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阅读实践,用自己的声音把对课文的理解和体会表达出来。
三、强化实践运用,习出语文味
在说明文的教学中,我们还要千方百计提供学生说写的言语实践,让学生运用习得的说明方法、写作特点等来练习语言,提升素养。
创设情境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让学生在情境中兴趣盎然地说和写。如教学《麋鹿》一文,在了解了麋鹿的外形特点后,我出示麋鹿组图,请学生像讲解员一样上台介绍麋鹿的主要特点,可以用书上的语句,也可以自己组织语言来介绍。指名上台介绍后,指导其他学生针对介绍的内容和学生的表述来评价。接着又提出了更高要求:现在讲解员难当啊,经常要面对参观者的各种提问,要是能从容应对,那这个讲解员算得上是高级讲解员,谁想当高级讲解员?这样的情境既让学生说得有趣,又达到了整合相关知识的目的,在“解语言——赏语言——储语言——用语言”的过程中,体会了说明文的形式与内容的有机融合。
教学时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好奇心理,积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查找等方式收集资料。在此基础上再整合文本信息说与写。在教学《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第一段的排比句后,根据提供的材料运用排比句说话;以“火星,曾经的水世界”为话题,进行小练笔等。这些环节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更为引导学生加深理解、提高认识、丰富积累提供了平台。
而在学习完《埃及的金字塔》一文后,学生对于说明文的方法有了一点的了解,为了让学生巩固学到的说明方法,我设计了如下练习:让学生用学到的说明方法来填一填:暑假里,我来到安徽黄山旅游,这山可真高啊,___________(用列数字的方法),是呀,的确高,_________________(用作比较的方法),我看这山呀,_______________(用形象描述的方法)。开展这样的说与写的言语实践,有利于阅读、口语交际与习作的整合,也让学生在大量的言语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总之,对于说明文的教学,只要我们紧紧把握语文课的根本,细细琢磨文本中的语言,以趣激情,相信昏昏欲睡的说明性课文教学将就此得到颠覆。
参考文献:
1、励汾水主编:《实施有效的教学》[G]南京:宁波出版社,2010年7月第一版,160-177页
第五篇:说明文教学
摘要提高说明文教学的效率,是当前语文教学的一项迫切任务,说明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必须引起重视。但说明文教学与其他文体教学相比比较平淡无味,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笔者以为。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学习中发展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呢?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中要领悟新课标精神,使说明文教学具有趣味性,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说明文情趣教学兴趣探微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对客观事物或事理进行介绍或解说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从传统教学中,我们感觉教学说明文时,课堂气氛是死水一潭,学生是昏昏欲睡,而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这一切由于说明文在表达上重在说明事物的特点、性质、成因、作用等;在语言上注重科学性、准确性,缺少生动性;在内容上比较浅显易懂,叙事性、故事性较弱;在教学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又较抽象、枯燥。说明文教学与其他文体教学相比,确实比较平淡无味,不易引起学生兴趣,而它又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又必须引起重视。
杜勃罗留波夫认为,当人们乐意学习的时候,就比被迫学习轻松得多,有效得多。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 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对所学材料的兴趣。”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和写作说明文的能力和情感呢?笔者认为,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中要“领悟新课标精神,多一些创意举措,激活说明文教学。本文谨以下列几种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参与说明文教学
一、导语激趣,让学生愿意走进课文
每堂课开始的几分钟至关重要,事实证明,如果学生在课堂的开始充满兴趣,那么这堂课的效果会比较好。对于说明文,教师更应该精心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带着一种愉快积极的情绪走进课文。如在教学《中国石拱桥》一课时,我先让学生看课本前面赵州桥的插图,并让学生说明一下这幅图。要求用最简洁的话语把它说得清楚明白,学生试了之后才感觉要做到这点并非易事。在几位学生回答之后,我说:“下面我们一起走进《中国石拱桥》这篇课文,看看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是如何说明的吧。”这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的内容,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笔者一般是采用想象、联想、列图、猜谜和成语等较有情趣的方法来导入课文,以此调动学生学习说明文的积极性。
二、抓住教学内容的趣味点,让学生体会参与的乐趣
学生总有这样的心理:浅显的说明文觉得单调,不屑于阅读;深奥的说明文觉得读得吃力,懒得阅读;对感兴趣的内容阅读,不感兴趣的不读。针对学生的心理,如果能找到教学内容的趣味点,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热情,教学便有了成功的开始。就新教材来看,说明文内容丰富多样:既有传统规范的说明文,也有语言活泼的说明性小品;既有体现民族传统文化的作品,也有充满现代气息的内容;既有自然基本常识的介绍,也有最前沿科学动态的揭密;既有宏观世界可感知的事物,也有微观世界需要感悟的事理。这些内容,和以往的教材相比,对学生的吸引力大大增强。同时,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抓住学生感知内容的兴趣点,教学便不会单调。如被传为经典的钱梦龙老师执教《中国石拱桥》的课例:教师首先出示教学挂图“中国石拱桥”,让学生先不看课文,说明大拱和小拱的位置关系,学生一下子热闹起来,有说“大拱两边各有两个小拱”的,有说“大拱两边的顶部有四个小拱”的,有说“桥身的左右两边有两个小拱”的,同学们心有所思,口不能言,急欲看书,这时教师才让他们打开课本,体会“各有”与“肩”字使用的准确。使用这一做法,使课堂气氛轻松活泼,给学生一种新鲜感,对课文的学习也处于一种兴奋之中,在这种状态下学习,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
而我在教学《生物入侵者》时,先出示了一幅“食物网”图,让学生对图进行说明,然后设计一外来生物入“网”的动画情境,让学生想象其会带来什么影响,学生你一言我一语说到了各种危害,很自然地切入到课文内容,达到了“未读课文,先知三分”的效果,巧妙的开头带 1
给学生学习的轻松。说明文知识性强,学生求知欲旺,教师若充分利用和挖掘新教材的趣味因素,说明文教学将比其他文体更显轻松。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多媒体教学再现了艺术形象,引起了学生的共鸣,能培养学生鉴赏美、欣赏美的能力,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在教学《苏州园林》一文时,制作了一个课件“苏州园林一日游”。首先在一曲优美的江南小调中,配乐朗诵“江南园林甲水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接着动画展现四幅苏州园林风光“亭台轩榭图”“假山池沼图”“花草树木图”“门窗图”,一下子学生仿佛置身于“图画中”,立刻对苏州园林有了图画美的直观感受,领略了我国园林的建筑美。学生一边欣赏苏州园林独特的艺术美的同时,一边惊叹设计者和匠师们的别具匠心和审美情趣,并从心底产生了共鸣。
在教学《看云识天气》一文中,针对课文谈到的云的形态的八种变化来识别天气情况。传统教学中,要求学生列一表格归纳,课堂气氛沉闷。而我在教学时,根据课前的彩图制作了一组动画,并配上一曲动听的钢琴曲,要求学生根据动画展现的变化无常,姿态万千的云,口头描绘,并分别表达,各云彩暗示了什么样的天气现象,文章又是按照什么顺序,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进行说明。课堂中学生积极发言,探索大自然的无穷奥秘,仿佛就在广阔的大自然,欣赏美丽无比的天空。讨论中学生并且还用“云交云,雨淋淋”等谚语来归纳有关的天气情况。这样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学生把一篇抽象性、知识性很浓的说明文,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了。
四、寻找课堂与课外的结合点,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说明文的目的是给读者以科学的知识,科学地认知事物的方法。说明文的实用性决定了说明文教学更要注重教材与生活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以课内带动课外,课外促进课内。学生从文章中获得知识,但不会运用于实践中,学习便成了纸上谈兵,没有任何意义。教学中带领学生走到户外,书中单调的文字便成了具体的形象,这样既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有利于在生活中运用,可谓一劳多得。
在说明文的教学中,不能只教课本上的知识,还应该注意知识的拓展。课外知识的拓展不仅能让学生增长知识,而且还能引起学生对课文学习的兴趣。笔者教《向沙漠进军》上接第114页)这一课,在课堂上先引导学生在课文阅读中掌握“改造沙漠、化害为利”的主题,即以此作为点,并印发关于绿化沙漠开发沙漠的通讯报道作为参考,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化害为利”的重要性,进而指导学生课后寻找防止水土流失、搞好生态平衡、治理环境污染等方面的资料。要求学生联系本地实际,以《谈××公害及治理》为题,着重说明一至二种影响生活和生产的公害以及化害为利的情况。由于这样的教学内容既出自课本又超出课本,往往带有基础性、新鲜性和趣味性,所以很合学生的口味,大大增加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个个兴致勃勃、跃跃欲试。再如在《大自然的语言》一课的学习中,我为学生补充二十四节气歌,还让学生自己去搜集一些农谚。在学习《奇妙的克隆》一课时,我给学生推荐了一些报纸上好的文章,让他们多了解一些克隆的知识,在课堂上开展了“我看克隆人”的讨论,学生准备充分,发言精彩。
渴求知识学问的学生需要说明文,发展的时代和社会需要说明文。说明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说明文教学不应该忽视情趣教学,只有更好的运用好情趣教学这个手段,说明文的教和学才能更加和谐;只有更好的运用好情趣教学这个手段,说明文教学的理性分析和感性的感悟才能更好的融合;只有更好的运用好情趣教学这个手段,语文教学和生活才能贴的更近。
参考文献
1.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探.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程黎曦.教师与新课程.中国人事出版社,2004
3.王世堪.中学语文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方范智,赵志伟.走进初中语文课堂.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