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中职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功能
浅析中职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功能
[摘要]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这是教育名家给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箴言。《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作者从中职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熏陶做了简单的分析。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美学教育,是时代使命的重托,是语文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依据中职学生特点,因此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在学生心田上播撒美的种子,浇灌出心灵美的花朵。
[关键词]中职语文;语文教学;爱国主义;生命意识;美育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特别是作为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师,一直以来语文教育一直处于尴尬的局面,我们的学生一直认为语文还用学吗?教育教学中语文教育教学也一直不被重视,其实在每一个语文课文背后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的故事,都是代代语文教育者们精选的文章,那么如何在我们的语文教育中渗透美育教育呢?是我们该思考的问题。我们应当深入的了解学生的认知情况,充分挖掘教材,在讲授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要结合他们的实际,巧妙的把学生的生活和感悟与课文产生微妙的共鸣。巧妙的将爱国主义教育、审美意识教育、谦虚好学教育等融入到语文教学之中。
一、语文课堂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语文的教学中,因为其具有强烈的人文性和情感性,所以在教学中,我们更要抓住这一良机,充分的让学生体会到爱国主义的情愫,特别是这些90后的孩子,他们对“爱国”“国家”理解的淡漠,需要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上加以熏陶。例如在讲授《荷塘月色》一文时,先让学生了解朱自清的生平,体会一个文人怎样获得毛主席“代表中华民族气概”的美誉呢?然后在带有丝丝敬仰之情绪中让学生阅读课文,分析课文,体会课文中作者渴望宁静却又面对残酷现实的主题,让学生在学习审美的过程中,体察作者那份浓浓的爱国情感。在感动氛围的基础上,再一次引导学生思考: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还需要像朱自清先生那种民族气概的精神吗?我们怎么做才是一种爱国的行为?你又是怎样认识“爱国”“国家”这样的概念呢?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谈一谈自己的感受,从而培养起学生的爱国意识。
二、语文教学中提高审美能力教育
“审美是一种主动的价值取向活动或者说是价值实现活动,其内涵是领会事物或者艺术品的美。人的审美是一种精神的需要,是对美的事物和现象的期望和追求。是对美的事物和现象的观察、感知、联系、想象、乃至理解、判断等一系列思维活动。”所以在我的教学中,我经常为学生创设情境和读写的体味,以情动情,让中职学生在语文课上体会生命的意义,达到情感的共鸣,以此提高审美能力。在讲授《生命的化妆》中,带学生体味林清玄先生智慧的阐述自己对化妆的理解——最好的化妆便是无妆,并真切的让我们的生
命也能像化妆师手下的人一样的靓丽,怎么能做到呢?学生在课堂上各抒己见,很多有浓妆爱好的女孩,也在课后再一次看到她们年轻的、姣好的青春洋溢的脸庞,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美,什么才是适合的样子。
例如我在上《故都的秋》这篇课文的时候,课文中描述了秋景中的五幅图。然后我创设情境,带学生走进这无边的秋色之中,运用多媒体的手段,让学生运用专业课的知识勾勒出秋景五幅图,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运用专业知识提升审美能力,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含义。然后在讲授秋蕊图突出故都秋的——萧索、悲凉的气氛,我选取了电视剧《红楼梦》中的黛玉葬花,让同学做以讨论比较,体会同样对落花描写中,郁达夫和曹雪芹笔下秋天的异同,更深刻的体味林黛玉的“花落人亡两不知”的悲凉感。让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对中国古典文学也有了复习和深刻的感知。让学生在听、说、读、写过程中多方面的感知课文,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中的文字美、语言美等特点,同时也展现了课文描绘的美景,使文章的景物、情景,跃然纸上,从而形成了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够多方面的感受审美对象的美感。
三、语文教学中渗透谦虚好学教育
90后的孩子,特别是中职的学生,他们的知识基础薄弱,但是心智却异常的成熟,因为过早的接触书本以外的东西,很多学生都存在着自以为是,教养不足等问题,那么在语文的教学中,能不能让学生懂得谦虚、礼让的美德,让他们明白学习的意义,提高学习的兴趣呢?我想,语文真的能做到。例如在学习韩愈《师说》、荀子《劝学》时,让同学明白“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道理,只要努力学习,你会看到不一样的人生风景。并且老师要加以引导,让学生明白学无止境的道理,更要他们知道在当今的社会中,需要的不仅仅是专业过硬的人才,更需要品德高尚的人。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美育教育,让学生在每个文本学习的过程中体会脉络历历可见的生命之痕迹。愿我们的中等职业教育中处于忽略位置的语文教学能在新形势的大语文背景下谱写崭新的一页。
第二篇: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作者:李美娴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09年第04期
美育,也称审美教育、艺术教育,是一种陶冶情操的教育。其目的是在教学中利用课文中的美学因素,与学生共同挖掘教学内容本身的内在美,运用教学形式艺术化的外在美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一、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美丽的景象、美好的情愫、美妙的人生、美满的生活,无不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指导学生“美读”。因为“美读”是感知文学作品的主要方式,是获得作品美感的主要途径。学生通过抑扬顿挫,富有表情地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使文中的人、物、情、景等跃然纸上,产生美感。例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人物形象美;“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的意境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哲理之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丽美。通过“美读”,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就会产生强烈的共鸣,自然而然地领略了文学作品的美。值得注意的是,指导学生品位文章的语言美时,必须做到语言顿挫分明,有张有弛,这样才有韵味,才能引人入胜。比如我在讲《听潮》中的“涨潮”时,要求学生朗读时语速要快些,这样才能品位到急切、震怒、壮烈的韵味;讲到“落潮”时要求学生语速就要慢些,这样才能品位到宁静、沉寂、优美的韵味。又如《答谢中书书》,语言极富特色,言简意赅,无一句之虚,无一字之冗。先言“高峰”给人以印象,再以“入云”给人以具象。同样,先以“清流”使人初感,“见底”则给人以实感。“五色交辉”、“猿鸟乱鸣”、“沉鳞竞跃”,“交”、“乱”、“竞”几个副词的运用,使颜色、声音、动作的状态表露无遗。全文以四言句为主,很是整饬,最后以长句收束,犹如滔滔急流,泻入大海。在课堂上教师分析这样的文章,自然能增强学生的审美感受。
二、感受文学作品的形象美
语文教学渗透美育是以展现课文中的艺术形象为手段的审美教育。一篇篇课文里所描绘出来的各种艺术形象,组成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面,不断吸引着读者去感受,去欣赏。俄国著名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艺术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美和艺术形象是有机的联系在一起的,比如《白杨礼赞》中白杨的形象;《驿路梨花》中梨花的形象;《海燕》中海燕的形象;《普通劳动者》中将军的形象,无不是完美的象征。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遵循课文中的思路,让学生通过景物美、人物美等艺术形象领悟其内涵的价值,从而达到运用形象美感染学生的审美教育。比如教学《七根火柴》时,指导学生赏析“无名战士”这个美好的艺术形象:他,在死神逼近时,为了党,为了革命事业,没有考虑自己的生命,也没有留下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甚至没有留下姓名——我们只知道他就是“无名战士”。我们在欣赏美、感受美的过程中,净化了心灵,陶冶了情操。此外,淡薄名利、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凛然正气、不畏强暴的唐雎,礼贤下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士、求贤若渴的刘备……都充满着浓厚的人文气息,让人心往神驰。当学生在阅读中为这些历史人物深受感动、神采飞扬时,我们的教学也就获得可喜的成功了。
三、领悟文学作品的情感美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情感更是文学作品的灵魂。优秀文章之所以能够具有永久的生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饱满的情感因素。《文心雕龙》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正说明了情感因素在艺术欣赏中的重要性。文章的作者在他所写的人物、场景、情节之中,已渗透了丰富的情感因素。朱自清的《背影》,用最朴素最普通的语言,表现父子情深的真挚感人的情景,笔墨则是深入到了人之常情中最难摹写的心灵美。我教苏东坡的《惠崇〈春江晚景〉》,就要求学生按情感归类的思维活动去领略这首诗的意境:竹林、桃花、江水、鸭子、蒌蒿、芦芽、河豚为什么要联系在一起呢?这是因为这些物象构成了一幅令人生意盎然的、情感上能与诗人引起共鸣的图画。又如杜甫写的《春望》,抒“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忧国思家深情;苏轼作《水调歌头》,发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祝愿;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这些情感之美,无不闪烁着动人的光芒。因此,在教学中要把学生带入作品特定的场景中,让学生置身其境,如见其行,如闻其声。通过亲身的情感体验,而获得美的享受。
四、鉴赏文学作品的结构美
结构是文章的骨骼。骨架搭得如何,直接影响表达效果。可以这样说,结构美是文学作品构成形式美的一个重要因素。如《白杨礼赞》这篇课文,我是这样指导学生鉴赏结构美的:文章开头,虽然直接点出礼赞的对象,却不急于描写阐发,而是轻宕一笔,用舒缓亲切的笔调带领着我们在黄土高原上漫游起来。然后牵引着我们的视线自上而下地观察白杨的“干、枝、叶、皮”,整个白杨的神韵风彩展现在我们面前,而后再突出它的象征意义,最后卒章显其志: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照应了文章的开头。整篇文章的结构有疏有密,有散有拢;线索清晰,层次井然。这样,通过引导学生鉴赏文章结构美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
五、接受文学作品美的熏陶
当今的学生,出生在20世纪90年代,成长于21世纪,他们处在科技进步社会变革世界形势日新月异发生变化的环境下,他们的成长,需要正确的引导,需要优秀的思想文化的熏陶。只有他们具有正确的思想,才会有远大的理想,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如学《〈论语〉十则》,可吸收前人思想精华中有益于自己思想品德修养的部分;品《岳阳楼记》,感悟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文化方面的引导,使他们接受优秀的思想文化的熏陶。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美育,具有无限广阔的天地。我们只要坚持以语文教育中美的因素去教育学生,必能达到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能力之目的。
第三篇:中职语文教学中美育的渗透(写写帮整理)
中职语文教学中美育的渗透
【摘要】中职语文教材是很好的美育载体,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这一资源,提高学生的美学修养。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美育素材,选择适当的方式,让美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感受语文学习之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进而达到“以美育人”的目标。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美育;育人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中职学生的文化课基础薄弱,审美能力普遍欠缺。但从当前中职学生的长远发展看,中职学生开展美育教育显得尤为迫切。美育对中职学生在校时个人综合素质的发展及毕业后的上学深造、就业后的社会实践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中职语文教材是很好的美育载体,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这一资源,提高学生的美学修养。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美育素材,选择适当的方式,让美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感受语文学习之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进而达到“以美育人”的目标。
如何引导学生品味作品中的意境美、自然美、人格美、社会美,进而培养学生能发现美,创造美,以美育的渗透,促进中职学生语文学习,这是当前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笔者对此做了一些研究,抛砖引玉,借“砖”之力,击中职语文教学美育渗透的“千层浪”。
一、提炼作品中的人格美
高教社语文基础版第二册《世间最美的坟墓》,是奥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一篇精美游记散文。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学生要理解托翁的坟墓为什么是最美的,进而引导学生理解托翁人格的闪光点,提高对“美”的判别和认识能力。托尔斯泰出生在贵族家庭,而且是一个享有盛誉的大作家,完全有条件过奢华的生活,建造气派宏伟的坟墓。但他没有这么做,他崇尚朴素,追求朴素美。他曾说过:“朴素,这是我梦寐以求的品质。”正是这种高尚的品质,映射出托翁伟大的灵魂,这种朴素美就是超越时间的人间大美。如此引导挖掘,紧扣主旨,充分展现了教材丰富的内涵,体现了文本与美育的“无痕”渗透,提升了学生的审美品位。
二、品悟作品中的意境美
朱光潜说:“美感起于形象直觉。”朗读的过程,就是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过程。
以高教社语文基础版第一册《再别康桥》为例,反复地读,美读,成为达成教学中美育目标的重要手段。徐志摩是难得的诗人,康桥,在他的笔下,已经够美,多一句都嫌污了颜色。如何引导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体悟、品味这种美,就成了教师授课的关键。诗人徐志摩的经历是我们解读《再别康桥》的一把钥匙,我们可以借助文字或者视频去了解诗人和剑桥的渊源。诗人把“康桥”视为“难得的知己”“生命的源泉”“精神的依恋之乡”。这时,我们再体悟诗歌中的意象、结构,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这首《再别康桥》在艺术上值得称道,因为它集中体现了诗歌创作的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学生读到了其中的“美”,背诵的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欣赏作品中的自然美
高教社语文基础版第二册选取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作品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素淡、朦胧、和谐、宁静的荷塘与月色。作者朱自清先生写月下荷塘,从荷叶写起,写到荷花、荷香、河波以及荷下的流水,逐一写来,层次井然。不仅色彩鲜明,使人如见其形态,而且有色、有香,也有声,使人如临其境,得到美的享受。这是月下荷塘所特有的景色。作者在写荷塘上的月光时,先用“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一句直接写月光,再通过荷塘中的雾气、月光映照下的荷叶、荷花和树影等侧面,写了有着“淡淡一层云”时的月色,最后直接写“月色”是不均匀的,但光和影却和谐统一。凡此种种,都是此时此地所特有的月色。这“朦胧”的月色,与荷塘的美景构成了一种“静穆美”。因此,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荷塘、月色,在读中体会作者情感,在读中品味语言之优美是教学的重点。朗读贯穿学习始终,教师指导贯穿朗读始终,让读成为与品美、赏美、悟美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与作品的对话中,学生联想的天空更广阔,对生活的解读更丰富,对自然、人生会有更深刻的领悟。
四、挖掘作品中的社会美
高教社语文基础版第三册选取的《子路、曾??、冉有、公西华侍坐》,短短的一章,寥寥315字,却为我们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四子侍坐、与夫子共言其志的故事。这个故事究竟是生活实录还是艺术再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能够从中体会到孔子对其弟子的才能、性格的真实了解,从而给他们恰如其分的评价和指导,孔子对弟子们严格要求,从而让他们做到人尽其才。同时,故事还深刻地表现了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核心――礼与仁。本篇语言的简练、精辟、含义深刻,也是值得我们认真细致品味。作品穿越千年的时空,折射出的“美”却是大美、新美。在授课结束,我安排了这样的结语:《论语》的确是一部了不起的书,其中包含了儒家思想的“修齐治平”之精髓,表现了儒家思想积极奋斗、努力进取而又顺应自然的思想,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则立人,己欲达则达人”的东方智慧。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或许还没有意识到《论语》的伟大价值,而美国作家威尔?杜兰特却非常羡慕我们,他在《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一书中这样写道:“我很羡慕中国的儒生――他们被要求记住孔子的每一句话,因为我发现他的每一句话都深刻而精当。有时我认为如果这些格言在我记忆中沉淀20年,我或许会变得心态平和、举止庄重、思绪沉稳、个性深沉、彬彬有礼,这些我能在中国每一个受过教育的人身上找到。”今天这堂课只是学习《论语》的开始。希望同学们回去之后,继续阅读《论语》,真正地去领会《论语》的精神实质,用《论语》的智慧丰富自己的思想,让自己成为一个受过教育的智慧之人。
五、弘扬作品中的亲情美
颂扬母爱是文学创作永恒的主题。高教社语文基础版第四册选取了史铁生的作品《合欢树》,像作者的许多作品一样,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和愧疚。这篇散文以母亲种植的一棵合欢树为象征,写当年母亲聪慧的天赋,写母亲为残酷现实打击的经历,写母亲为儿子的病知其不可为而为的努力,写作者对母亲当年的行为理解不够的遗憾。合欢树在文中出现虽然晚,花费的笔墨也不多,但却是全文的结构枢纽和主题核心。理解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体会作品平淡朴实的文字下饱含的母子深情,是我们教学时的重点,也是这篇散文的美学突破点。母亲种的合欢树,是绝望中的希望,是对儿子健康的殷殷期盼之情。儿子从开始的不愿见树到后来难见合欢树,表达了对母亲曾经的不理解、对过去生活的伤感,对无法慰藉母爱的愧疚。睹物思人,朴素文字中蕴含着深沉的感情,物是人非,平淡琐事所映射出的世间大爱,正是对学生开展亲情教育最好的范本之一。
语文是生活的教育,更是审美的教育。以教材为范本,借助美育的渗透,扩大语文学习的外延,细化语文学习的内涵,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工具性特点,以美启德,以美育德,达到“以美育人”的最终目标。这是我们每一位中职教育工作者期待的最美收获。
参考文献
[1]李吉鸿.语文教学渗透的尝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6).[2]朱自清.论诵读[M].河南:河南教育出版社,1985.[3]贺清贞.文学作品教学中如何实施审美教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编辑:龙贤东)
第四篇:(临泽县职业中专学校+张军)+中职语文教学中美育的渗透
中职语文教学中美育的渗透
张掖市临泽县职业中专学校
张军
***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
美育
育人
【摘要】中职语文教材是很好的美育载体,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这一资源,提高学生的美学修养。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美育素材,选择适当的方式,让美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感受语文学习之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进而达到“以美育人”的目标。
中职学生的文化课基础薄弱,审美能力普遍欠缺。但从当前中职学生的长远发展看,中职学生开展美育教育显得尤为迫切。美育对中职学生在校时个人综合素质的发展及毕业后的上学深造、就业后的社会实践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中职语文教材是很好的美育载体,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这一资源,提高学生的美学修养。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美育素材,选择适当的方式,让美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感受语文学习之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进而达到“以美育人”的目标。
如何引导学生品味作品中的意境美、自然美、人格美、社会美,进而培养学生能发现美,创造美,以美育的渗透,促进中职学生语文学习,这是当前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笔者对此做了一些研究,抛砖引玉,借“砖”之力,击中职语文教学美育渗透的“千层浪”。
1.提炼作品中的人格美。
高教社语文基础版第二册《世间最美的坟墓》,是奥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一篇精美游记散文。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学生要理解托翁的坟墓为什么是最美的,进而引导学生理解托翁人格的闪光点,提高对“美”的判别和认识能力。托尔斯泰出生在贵族家庭,而且是一个享有盛誉的大作家,完全有条件过奢华的生活,建造气派宏伟的坟墓。但他没有这么做,他崇尚朴素,追求朴素美。他曾说过:“朴素,这是我梦寐以求的品质。”正是这种高尚的品质,影射出托翁伟大的灵魂,这种朴素美就是超越时间的人间大美。如此引导挖掘,紧扣主旨,充分展现了教材丰富的内涵,体现了文本与美育的“无痕”渗透,提升了学生的审美品位。
2.品悟作品中的意境美。
朱光潜说:“美感起于形象直觉。”朗读的过程,就是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过程。
以高教社语文基础版第一册《再别康桥》为例,反复的读,美读,成为达成教学中美育目标的重要手段。徐志摩是难得的诗人,康桥,在他的笔下,已经够美,多一句都嫌污了颜色。如何引导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体悟、品味这种美,就成了教师授课的关键。诗人徐志摩的经历是我们解读《再别康桥》的一把钥匙,我们可以借助文字或者视频去了解诗人和剑桥的渊源。诗人把“康桥”视为“难得的知己”,“生命的源泉”,“精神的依恋之乡”。这时,我们再体悟诗歌中的意象、结构,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这首《再别康桥》在艺术上值得称道,因为它集中体现了诗歌创作的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学生读到了其中的“美”,背诵的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3.欣赏作品中的自然美。
高教社语文基础版第二册选取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作品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素淡、朦胧、和谐、宁静的荷塘与月色。作者朱自清先生写月下荷塘,从荷叶写起,写到荷花、荷香、河波以及荷下的流水,逐一写来,层次井然。不仅色彩鲜明,使人如见其形态,而且有色、有香,也有声,使人如临其境,得到美的享受。这是月下荷塘所特有的景色。作者在写荷塘上的月光时,先用“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一句直接写月光,再通过荷塘中的雾气、月光映照下的荷叶、荷花和树影等侧面,写了有着“淡淡一层云”时的月色,最后直接写“月色”是不均匀的,但光和影却和谐统一。凡次种种,都是此时此地所特有的月色。这“朦胧”的月色,与荷塘的美景构成了一种“静穆美”。因此,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荷塘、月色,在读中体会作者情感,在读中品味语言之优美是教学的重点。朗读贯穿学习始终,教师指导贯穿朗读始终,让读成为与品美、赏美、悟美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与作品的对话中,学生联想的天空更广阔,对生活的解读更丰富,对自然、人生会有更深刻的领悟。
4.挖掘作品中的社会美。
高教社语文基础版第三册选取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短短的一章,廖廖315字,却为我们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四子侍坐、与夫子共言其志的故事。这个故事究竟是生活实录还是艺术再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能够从中体会到孔子对其弟子的才能、性格的真实了解,从而给他们恰如其分的评价和指导,孔子对弟子们严格要求,从而让他们做到人尽其材。同时,故事还深刻地表现了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核心——礼与仁。本篇语言的简练、精辟、含义深刻,也是值得我们认真细致品味。作品穿越千年的时空,折射出的“美”却是大美、新美。在授课结束,我安排了这样的结语:《论语》的确是一部了不起的书,其中包含了儒家思想的“修齐治平”之精髓,表现了儒家思想积极奋斗、努力进取而又顺应自然的思想,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则立人,己欲达则达人”的东方智慧。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或许还没有意识到《论语》的伟大价值,而美国作家威尔·杜兰特却非常羡慕我们,他在《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一书中这样写道:“我很羡慕中国的儒生——他们被要求记住孔子的每一句话,因为我发现他的每一句话都深刻而精当。有时我认为如果这些格言在我记忆中沉淀20年,我或许会变得心态平和、举止庄重、思绪沉稳、个性深沉、彬彬有礼,这些我能在中国每一个受过教育的人身上找到。”今天这堂课只是学习《论语》的开始。希望同学们回去之后,继续阅读《论语》,真正地去领会《论语》的精神实质,用《论语》的智慧丰富自己的思想,让自己成为一个受过教育的智慧之人。
5.弘扬作品中的亲情美。
颂扬母爱是文学创作永恒的主题。高教社语文基础版第四册选取了史铁生的作品《合欢树》,像作者的许多作品一样,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和愧疚。这篇散文以母亲种植的一棵合欢树为象征,写当年母亲聪慧的天赋,写母亲为残酷现实打击的经历,写母亲为儿子的病知其不可为而为的努力,写作者对母亲当年的行为理解不够的遗憾。合欢树在文中出现虽然晚,花费的笔墨也不多,但却是全文的结构枢纽和主题核心。理解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体会作品平淡朴实的文字下饱含的母子深情,是我们教学时的重点,也是这篇散文的美学突破点。母亲种的合欢树,是绝望中的希望,是对儿子健康的殷殷期盼之情。儿子从开始的不愿见树到后来难见合欢树,表达了对母亲曾经的不理解、对过去生活的伤感,对无法慰藉母爱的愧疚。睹物思人,朴素文字中蕴含着深沉的感情,物是人非,平淡琐事所影射出的世间大爱,正是对学生开展亲情教育最好的范本之一。
语文是生活的教育,更是审美的教育。以教材为范本,借助美育的渗透,扩大语文学习的外延,细化语文学习的内涵,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工具性特点,以美启德,以美育德,达到“以美育人”的最终目标。这是我们每一位中职教育工作者期待的最美收获。
【参考文献】
1.李吉鸿.语文教学渗透的尝试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6.
2.朱自清.论诵读
河南:河南教育出版社,1985,2.
3.贺清贞.文学作品教学中如何实施审美教育
大连: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第五篇: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长期以来,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冲击下,美育一度被人轻视,美育的缺位导致出现一些高分低能的“畸形人”,感情贫乏的“文化人”,精神庸俗的“废品人”。语文是工具学科,它所包含的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而文学更是人们认识生活表现生活的重要途径,因此,语文与美育是水乳交融,不可分离的关系。那么,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呢?
一、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美
语文教材中的作品,都是由书面符号创造的,这就决定它的表现形式的特殊性。不像视觉艺术有形象在眼前,听觉艺术有声音在耳边那样直观,而是间接的表现形象,也就是说,作者创作形象于字里行间,把握它需要阅读者用自己的审美经验转换来实现。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教学中就应该把握语文的这一特殊规律,在学生和作品中架起一道桥梁,引导他们根据作品的内容、表现的方法走进作者创造的世界,感受作品的形象美。
如学习朱自清的《绿》,要让学生领略到作者笔下表现的梅雨潭的绿的艺术美,就必须紧紧抓住铺垫和对比描写这一特点,通过对描写性语句的赏析,即捕捉语言表达出来的信息,去感受美不胜收的直觉形象,从而产生美感。如课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扬,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
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 这段描写运用铺垫、对比的方法,用全国各地名胜绿色来衬写梅雨潭的绿色是兼各家之长而去其短,惟有有它不淡不浓不明不暗恰到好处。教学中学要引导学生体会这些描写,使之产生热爱祖国河山的壮美之情。
《语文课程标准》多次指出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受到感情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近年来,各种语文实验教科书百花齐放,百花争鸣,虽然选文的角度、审美眼光有所不同,但选文大都是文质兼美的作品。如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是美的,司马光示儿的“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的训诫是美的,对别里科夫“套中人”的本质揭露是美的,对葛朗台守财奴的“人生就是一场交易”的剖析也是美的„„。这种阅读作品产生的精神上的愉悦、思想上的教育以及与写作中的情景产生共鸣的现象,就叫做艺术欣赏。欣赏美是在感受美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在语文课教学上,教师尤其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中的情感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共鸣,完善欣赏美的活动。
吕叔湘曾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语文教学并不是单纯的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宣传,或枯燥的进
行语言文化知识的传授,它是借助一篇篇精美的融艺术美、语言美、情感美为一炉的语言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审美化的语文教学,就是教师通过文学作品进行美的把握,进行艺术的再创造,将有限的教学目标延伸至社会人生,使整个课堂浸润着智慧和感动,机智和情趣,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感受审美的愉悦,从而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二、指导学生欣赏作品美
品味语言文字美。在教学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对文中精确优美的词句认真琢磨,反复推敲,仔细玩味,例如王维《山居秋暝》的教学中,“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对这一句中的动词“喧”和“动”进行分析鉴赏,感受作者所表现的情态。这样的例子很多,教学时,抓住这些关键字词乃至句,引导学生反复比较,仔细揣摩,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生就能深刻领会遣词造句之妙,鉴赏到祖国语言文字独特的美。
在朗读训练中,感受音乐节奏美。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之一,对提高学生语言修养有着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中,应注意指导学生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朗读课文使优美的课文变成学生优美语言修养,在极富声调变化的朗读中,感悟文中的音乐美,这种语言节律音韵上的美在许多散文里都有,至于诗歌里就更多
了,特别是高考中就有对诗词歌赋的鉴赏,这是直接的对学生鉴赏美、感受美的能力的考查,古人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通过对诗词歌赋的阅读,学生能投入诗人创设的情境之中,感受诗人的喜怒哀乐,能很好的理解诗歌传达出的美来。这样通过朗读训练,既训练了学生的语感,又陶冶了学生爱美的情趣。
在展开想象中,领悟文章画面美。想象是人们在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每位学生可以根据课文的描述在头脑里形成一个画面,语文课本中,有的地方存在着空白,而对课文中的空白,教师亦可引导学生去想象,他们会主动、积极地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想象出美的画面,感受到生活的美和画面的美,进而上升到艺术美,享受到美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