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之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三.doc

时间:2019-05-15 02:27: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春之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三.doc》,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春之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三.doc》。

第一篇:《春之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三.doc

《春之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人教出版社 年级:七年级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等。

设计思路:本单元的主要题目为“春之声”,在教学中应让同学们即学习歌曲又能够了解到一些有关“春”的中外音乐作品。让学生在这些作品中去对比,发现作品中的风格、特色和带给他们的不同感受。以此来挖觉学生们对音乐的渴望和兴趣,能够让他们真正深入地体会到音乐的美,真正的体会到音乐带给他们发自内心的感受。本课对于歌曲的学习也是个重要的环节,全课始终是围绕着莫扎特的《渴望春天》为线索,学习巩固基础的音乐知识、能够运用比较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口风琴的演奏也可必要采用。

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唱歌曲以及关于本课音乐基础方面知识的学习;并了解莫扎特及其他在音乐上的主要贡献,体会他的音乐风格特点。

2.能力目标:能够用甜美的声音、正确的歌唱方法演唱;口风琴两声部的吹奏。(口风琴的掌握可因人而异)

3、德育目标:能够充分感受到“春”为主题的音乐作品给人带来的美感和享受。教材分析:

1756年1月27日,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出生于奥地利的萨尔斯堡一个宫廷乐师之家。在欧洲音乐史的源远长河中,自幼便显示出音乐才干者并不罕见。可像莫扎特那样早熟的奇才,能在那样小的年龄便被公认为“神童”的音乐家,确是再难找寻。他3岁就能在钢琴上弹奏许多他所听到过的乐曲片断,5岁就能准确无误地辨明任何乐器上奏出的单音、双音、和弦的音名,甚至可以轻易地说出杯子、铃铛等器皿碰撞时所发出的音高......。

《渴望春天》是莫扎特的一首非常适合青少年学习的经典歌曲。用歌声歌唱春天,歌唱美好的生活是作者最想传达给欣赏者的。

教学重点与难点:

“渴望春天”歌曲教学,并能够体会谈出以《春》为主题音乐的风格特点。运用口风琴准确的吹奏出歌曲《渴望春天》。教学过程:

一、导课: 用朱自清的《春》。让学生们和老师一齐背诵导入新课。(设计意图)引起学生兴趣,教师穿插问题引导学生进入课题。

二、介绍作者: 了解歌曲的作者,国籍,主要作品。

三、歌曲内容:

A:教师启发学生,如何形容、解释“渴望”?

B:听音乐之前,设下几个有关于本课歌曲的问题,请同学回答。(关于音乐基础知识的)。

四、歌曲分析: A:分析乐谱;视唱

B:同时要求歌唱的方法。

C:朗诵歌词;视读节奏。

D:划分乐句,乐段。

E:装饰音的演唱,教师与同学们一起演唱。

五、口风琴吹奏:

A:注意手型,变化音的弹奏

B:节奏与速度

六、“春”的旋律:

A: 《春节序曲》与《渴望春天》的风格对比。简单介绍《春节 序曲》。请同学们谈感受,并设计一个自己心目中的音乐电视(MTV)。B: 《春之声》、《四季——“春”》

六、我们和春天的约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春的美景,春的讯息。

七、结语:

“春天”是万物复苏、万象更新的季节,它是崭新的,带着希望,带着梦想,带着期待……,让我们都珍惜美好的时光,珍惜我们拥有的每一天。热爱春天,热爱生活。

第二篇:教学设计 练习三 第一课时

练习3 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音序查字典的方法。

2、积累4个关于自然现象的成语和3句古文中的名言。

3、能正确、美观地书写以撇、竖弯勾为主要笔画的字。

4、学会在日常交际活动中,有礼貌地问路,并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以争取别人的帮助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培养学生观察、说话能力。教学重点:

学用字词句和口语交际。教学难点: 熟记汉语拼音音序。教具准备:投影、挂图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练习3第1、3题。课时目标:

1、学习用音序查字典。

2、照样子学写铅笔字。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

1、审题。

(1)通过自读题目,了解要求。(2)师生共同讨论,弄清题目要求。(3)教师讲明题目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己先尝试读对话内容。(2)同组学生可分角色读对话。(3)教师讲解用音序查字典的方法。

(4)教师让学生用音序查字典,巩固前面所讲的内容。

3、练习。

(1)教师让学生帮小猴查几个不会写的字。(2)开展用音序查字地的比赛。

4、反馈。

(1)选出查得又快又对的学生进行表扬。(2)教师再写出几个字,进行小组接力查字比赛。

二、教学第三题。

1.审题。

帮助学生弄清题意。2.指导。

出示卡片“龙、兔、亮”。启发学生辨析这3个字的特点。

3.指导书写这三个字

4.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指导。5.练习。

让学生按照要求练习仿影、临写,对个别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并注意纠正写字姿势。

6.反馈。

教师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指出存在问题,并进行纠正训练。

第三篇:《翠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三

(一)教学目标:

1、读准本课14个生字的读音,认清巧、绣、纹、腹、衬衫等字的字形,理解苇秆、小巧玲珑、鲜艳等词的意思。

2、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

3、读懂课文第2自然段是怎样围绕总起句把翠鸟的颜色写具体的。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描写外形的语言,讲解句段关系,弄清总分结构

难点:讲解句段关系,弄清总分结构,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

(三)课前准备:录象

(四)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同学们见过翠鸟吗?(出示挂图或标本)这种漂亮的水鸟就是翠鸟,又叫叼鱼郎,在我国东部和南部许多地方都能见到。你能用自己的话介绍一下你现在见到的翠鸟吗?

二、自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自学,初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3)想一想,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翠鸟?

2.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词语。正音:衬衫、锐利.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a 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zhǎng chng)着一张细长(zhǎng chng)的嘴。

b 尽(jn jǐn)管小鱼只(zhǐ zhī)把头露出水面来吹个小泡泡,可还(hi hun)是难(nn nn)以逃脱翠鸟的眼睛。

(2)指名分段读课文,评议。(每位学生读课文总数在2遍以上)

(3)交流: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翠鸟的?

(讨论得出结论,并找出相应段落:外形1、2自然段;行动3、4自然段;住处第5自然段。)

三、学习1、2两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写翠鸟外形一个什么特点?找出概括性的一个词。(小巧玲珑)

(1)理解小巧玲珑一词。

(2)文中哪些地方写出它的小巧玲珑?(一双红色爪、透亮灵活的眼睛,一张细长的嘴。看投影理解透亮。)

(3)用喜欢的语气读这一段。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过渡:翠鸟的外形不但小巧玲珑,而且十分美丽。

2.范读第2段,边听边标句序,思考:这一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用划出。(1)自学。

(2)反馈:这句话是: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用。圈出这句话中最关键的一个词。(鲜艳)

小结:像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这句话既概括了一段话的意思,又放在一段话开头,我们把它叫总起句,鲜艳是这句话中的中心词。

(3)读24句:

①从哪几方面来介绍翠鸟羽毛的鲜艳?

②作者是怎样描写各部分的羽毛的呢?投影句子,与原文比较:哪一处写得好?为什么?

③用喜爱、赞美的语气读好24句。

④这3句话与第1句是什么关系?(点明这样的段式叫总分段式。)

3.齐读这两段,用一句话概括这两段意思。

四、指导书写:巧、绣、纹、腹、衬衫。

五、作业。(1)抄写字词。

(2)熟读12两段。

(3)比一比,组词。

逃()隐()疾()衬()

桃()稳()病()村()

(4)给带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疾飞()

①病 ②恨 ③快,迅速 ④疼痛。

锐利()

①快或尖 ②感觉灵敏 ③勇往直前的气势。

第四篇:第二课时春之声

第一单元 第二课

教学内容:

1.欣赏:《新疆之春》小提琴曲 《春晓》歌曲 《春节序曲》管弦乐曲 《春天奏鸣曲》(小提琴与钢琴)2.器乐:学吹竖笛《春游》3.创作与表演:为旋律创作歌词,并表演。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以描绘春天为主题的声乐、器乐作品,了解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并感受其抒情性、审美性。2.学会用竖笛吹奏《春游》。

3.为《春游》配打击乐伴奏,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以及对音乐理解、表现能力。教学过程:

一、欣赏

(一)《新疆之春》

介绍乐曲:

乐曲是《新疆之春》,是一首具有浓郁的维吾尔族民间音乐风格和奔放热情的三部曲,乐曲奔放流畅、潇洒自如,表现人们跳起欢乐的手鼓舞的情景,反映了解放后新疆人民幸福生活情景——所以《新疆之春》并不是单纯的写景而是隐含着新疆人民的生活面貌和精神面貌如同春天一样到处充满勃勃生机。

1、整体感受音乐的情绪,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作品表达的情绪,如:豪放、乐观、奔放、流畅、欢快、载歌载舞等。

2、分段欣赏

学唱并记住两段主题(见教材第6页)

出示乐曲曲式结构图三段式A+B+A/.让学生带着问题听录音:

各部分的演奏形式有什么不同?(第一部分主题是钢琴伴奏,小提琴以装饰音、强音、跳弓等多种演奏形式出现,第二部分则是小提琴以双音演奏舞曲般的节奏和拨弦的形式演奏,让学生充分体会和感受小提琴丰富的表现力)

第一部分音乐主题描绘了怎样的情景?(新疆春日的景色和人们换新畅快的情绪)主题音乐重复了几次?你能听出“鱼咬尾”的旋律片段吗? 第二部分主题音乐描绘了怎样的情景?(人们打起手鼓,尽情舞蹈的场面)演奏了几遍,每遍有什么不同? 节奏特点?(模仿手鼓的典型节奏——播放手鼓演奏视频,总结节奏特点)再现部分主题音乐演奏了几遍?

完整欣赏,注意乐曲的整体结构,对其有一个理性认识。

(二)乐曲欣赏:《春节序曲》是李焕之《春节组曲》第一乐章,常在音乐会上演奏。

1、欣赏全曲(第一次欣赏)

乐曲的整体情绪是什么? 边听边感受,如:热烈的、欢腾的、载歌载舞的等。

2、分段欣赏

(第二次欣赏)将不同部分的音乐主题用课件呈现出来。请学生边听边对比音乐的不同特点,如:欢快的、抒情的、赞美的等情绪特点,以及力度上的特点。(1)欣赏引子部分,提问:乐曲一开始所表现是怎样的场面?(乐队主奏)音乐情绪?营造节日喜庆欢快的气氛。模仿锣鼓声,力度很强。学唱引子主题。(2)欣赏第一部分第一主题——第一主题的演奏有何特点?力度对比如何?(两三个乐器的演奏与乐队全奏的一问一答,力度上一弱一强)

欣赏第一部分第二主题:主奏乐器是?旋律特点、力度(长笛和单簧管,柔和明亮,力度弱)学唱第二主题片段

欣赏第一部分第三主题:乐曲情绪特征(欢快热烈)此主题与第二主题有何联系?力度速度有何不同?演奏了几遍?速度减慢以便与第二部分主题相连接(教师总结:是第二主题的加花装饰)(3)欣赏第二部分

音乐由什么乐器演奏?顺序?(单簧管独奏、弦乐、长笛、乐队全奏)旋律风格(抒情优美)表达了怎样的情绪?(对幸福生活的赞美之情和美好虔诚的憧憬之情)速度、力度(中速、较弱柔和)学唱这个主题音乐片段。(4)欣赏乐曲第三部分(再现部分)

再现部分先出现那个音乐主题(第一部分的第二主题——第一主题——引子主题,加入民族打击乐器,乐曲在欢乐沸腾的气氛中结束)——倒装减缩再现,以引子开始,再以引子结束。速度越来越快,力度越来越强。(5)每部分主题之间的连接部分速度、力度情绪的变化发展,都是为现已主题的出现做铺垫。

3、完整的复听全曲。把老师的上课准备的扇子,绸子发给大家,第一和第三部分随音乐自己设计舞蹈,表现过年的气氛,其他的同学依据乐曲的不同段落加入打击乐器,自己选择节奏。中间部分两名女同学随音乐用手绢舞蹈。其余的同学想好过年的贺词,送给自己的老师和同学!3.欣赏《春晓》黎英海作曲

使学生了解唐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意境深邃。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词曲结合(从朗诵的角度看,一定要提高音调,才能符合情绪的需要,所以第三句旋律音域一下子提高五度,)歌曲的深刻内涵,并吟诵全诗。对比欣赏谷建芬作曲的儿童歌曲《春晓》分析两首同词异曲在音乐情绪、表演形式、速度力度等方面的不同。你更新欢哪一首歌曲?引导学生从各自的表达的情绪、意境入手分析——都是优秀的作品,一个是从成人的思想情感角度竭力追求一种古人赏春的情怀意境;另一个是从儿童的心理生理角度出发,努力刻画儿童在春天嬉戏玩耍的欢乐之情。

(三)学吹竖笛《春游》

1.教师弹琴,学生轻声哼唱旋律,熟悉曲谱。2.学生练习吹奏。学生相互帮助掌握技术难点。

3.引导学生找出乐曲中旋律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如:

二、四句旋律完全相同,第三句变化;结尾不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四)创作与表演

为《春游》配打击乐伴奏,在有标记的地方敲击三角铁或其他打击乐器。总结:春之声共同的音乐特点是什么?

(说明删去贝多芬的《春天奏鸣曲》部分,并不是因为它不优秀,一是为了节省课堂时间,其二,在第一课时中已经学习了莫扎特的《渴望春天》

第五篇:草原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三稿)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地毯、渲染、勾勒”等词语,理解“翠色欲流、渲染、勾勒”等词语。

2、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3、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风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4、揣摩优美语句,体会作者将草原美景写具体生动的方法。

教学重点:

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风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教学难点:

揣摩优美语句,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1、明确单元学习目标:

(1)这节课我们将学习第一组课文,打开书,自读单元提示的内容,看看从中了解到了什么?(生:自读)

(2)指名:走进西部【出示地形图:简介范围】

你知道了本单元的三个学习目标。

2、接下来我们走进西部的第一站——《草原》齐读课题

(1)有谁去过草原吗?草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生:一望无际、一碧千里)(2)这就是草原【图片配音乐】看过有怎样的感受?

(3)50年前,老舍先生到内蒙古参观访问,记下了沿途的所见所感,在他的笔下内蒙古大草原是怎样的呢? 都来读读课文吧,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作者写了内蒙古大草原的什么?(6分钟)

二、检查预习:

课前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现在老师考考你们。【出示幻灯片】

1、谁来给大家读读这些词?(指名一人一行,发现多音字、清声)迂回

拘束

乘马

好客

蒙古包

同行

似的 疾驰

渲染

勾勒

茫茫

低吟

礼貌

羞涩

天涯

襟飘带舞

翠色欲流

2、你怎样帮助同学记住这些生字呢?(低吟

礼貌

羞涩 天涯 襟飘带舞)

教师板书:貌 涩(学生在书上写)

2、你知道这些词的意思吗?(渲染:出示图

勾勒:出示图

翠色欲流

襟飘带舞

茫茫)

【放回句子中读】)你还自学了哪些生词?(或你还有哪些词语不理解吗?)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同学们预习得很充分。浏览课文,想一想老舍先生写了草原的什么呢?(生:草原的美丽景色和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浏览:哪个自然段着重写了草原美丽的景色?1段,除此之外还写了什么?草原人民热情好客。哪个自然段都表现了这一点?2—5段 用三角标段首1段2段。)(板书: 景

人)

2、作者就是从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这两方面来描写草原的。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风光美

(一)理思路。

1、第一次来到草原,老舍先生都看到了什么?又有怎样的感受?(默读课文,用括号括出描写看到的景物,直线画出直接描写感受的语句。)

预设:

(1)天空

高歌

(2)(天底下)四面、羊群、小丘(3)惊叹、舒服、低吟

2、作者就是按照从上到下的观察顺序描写了草原的天和天底下的景物,进而产生了想高歌、想低吟小诗的诸多感受。

(二)感受美。

草原的景色是怎样的,让老舍先生萌生了这么多的想法?静静地默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草原的景色,把你感受深的地方画下来? 简单写下自己的感受。并思考作者是怎样表达的。

谁来跟大家交流一下。

预设一: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1)师导对比体会:把这句中的清鲜换成清新?把明朗换成晴朗好吗?

(清鲜:清新而新鲜;明朗:色彩明丽而晴朗。)(2)“那么”清鲜是怎样的清鲜,“那么”明朗又是怎样的明朗呢?(要多清鲜有多清鲜,要多明朗有多明朗。)

师:踏进这样的草原,呼吸着这样的空气,仰望着这样的天空,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带着这样愉快的心情,放声朗读这句话吧!(生朗读)这样的天让人的心胸都一下子开阔了。预设二:“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1)“一碧千里”在你的脑海中是一幅怎样的画面?(板书:一碧千里)(生:整个草原全是碧绿碧绿望不到边的青草。)就是这样的画面,谁能读出来。(指名读)为什么说“并不茫茫”,“茫茫”什么意思?(板书:并不茫茫 生:没有边际看不清楚。联系前文天空是明朗的,所以景色看得清晰)后面的学习会给你一些启示。碧绿的大草原辽阔无垠谁来读?(指名读)

接着交流让你印象深刻的语句? 预设三: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4)师:(作者运用了怎样的方法让你体会到了什么:运用了比喻:草原比成绿毯,羊群比成白色的大花,体会到草原白绿相称的色彩美。形象、贴切、传神)如果说绿色的小丘呈现的是动态的美,那么白色的羊群又为草原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指名读。

(5)指导朗读:是啊,碧绿的小丘,洁白的羊群,多么清新明丽的一幅画啊!谁来读出这种美?

(6)作者运用比喻把草原比作无边的绿毯,把羊群比作白色的大花,你们也展开想象,羊群在草地上还能比作什么?请你把这个比喻句写下来。(指名读)

(7)

只要将观察与想象结合,你的笔下也能生花。谁继续交流美丽的图画?

预设四: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1)品词:柔美(线条柔和优美,自然流畅)

(2)师:这是一幅怎样的中国画?(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

谁有过在宣纸上作画的经历?能解释一下“只用绿色渲染”吗?(只用绿色的颜料涂抹画面)

你会发现什么?(绿色慢慢向周围扩散、渗透、流动)眼前看到的是一片绿色,没有界限。这样的境界使你怎样?(柔和、舒服)带着感受读。(3)是啊,一大片一大片的绿色,那为什么不用“到处绿(碧色)色欲流”呢?(青草鲜嫩、翠绿、鲜亮充满生机,似乎在流动,富有动态美。)“翠色欲流,为什么后面又说轻轻流入云际?”“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青草鲜嫩、翠绿、鲜亮充满生机。小丘一座连着一座,连绵起伏,消失在天际。)这样的境界又使你怎样?(4)指导朗读。带着这样的感受朗读。【配图配乐】

(二)体会作者感受。【出示图片】

1、师:天空赋予草原以明丽,小丘赋予草原以诗情,羊群赋予草原以生命的活力,难怪老舍先生说“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师生合作朗读

2、置身这样的境界,你最想做什么?(生:)老舍先生也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学生读,出示:“这种境界。。。无限乐趣。”

3、如果你是骏马和大牛你会回味什么? 让我们伴随着美妙的音乐,陶醉其间吧!【配乐读】

(三)总结写法。

这段,作者怎样就把草原的美丽风光清晰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了呢?

1、顺序清晰(板书 由上到下)

2、巧妙运用修辞手法(比喻、拟人)

3、情景交融(板书)【幻灯片】还运用了一种方法,发现了吗?

五、指导背诵。作者就是这样将草原的美景清晰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抒发他的赞美之情的。让我们也记下作者那动情的描绘吧。根据提示进行背诵。(【幻灯片出示】按照写作顺序去背诵记忆)

六、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内蒙古大草原的美丽风光,下节课我们走进热情好客的蒙古族人民,去领略那里的民俗风情。正是因为这样,老舍才发出了由衷的赞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七、布置作业:选取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处自然风景,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出它的特点,表达出你对它的热爱。

八、板书设计:

风景美 一碧千里 并不茫茫 从上到下 情景交融

草原:

人情美

下载《春之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三.docword格式文档
下载《春之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三.doc.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语文天地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次语文天地包括十个部分,前五部分是基础知识部分,第六部分是古诗联系,后面是开放性的知识联系。教学要求:1、使学生掌握本单元的基础知识。2、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课文......

    第一单元春之声

    第一单元春之声 渴望春天 教学内容:歌曲《渴望春天》 教学目标: 1、在反复聆听、歌唱《渴望春天》的过程中,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 2、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兴趣和热情,唤......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7、麋鹿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六个生字,重点掌握“沛”的写法。 3、引导学生通过入情入境地朗读,真真实实地感知麋鹿的特点习性和传......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莞、姹、嫣”等生字,理解“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课文的优美语言......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运用以下句型进行口头交际: How do you study for a test? I study by working with a group. 2.对目标语言的听力训练,提高听力技能。 教学......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参观果园前的准备 教学目标 1、 丰富知识,开拓视野。 2、 了解关于水果的知识,学会做好参观前的准备工作。 重点难点 了解关于水果的知识,学会做好参观前的......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认一认1》教学设计 龙泉小学 刘艳 【教材分析】 本课共有4组16个汉字,采用看图识字的方式,并配有注音。全部是部首字或基本字。前两......

    《夏日泛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三.doc

    《夏日泛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与内容: 1.学唱歌曲《夏日泛舟海上》以及配乐散文朗诵《荷塘月色》。 2.通过不同的演唱形式,让学生感受欢快、活泼的风格特点,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