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教学案例评析

时间:2019-05-15 02:04: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教学案例评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教学案例评析》。

第一篇: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教学案例评析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

第一课时教学案例评析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电化学中的重要知识。由于学生之前没有电化学的基础,理解原电池原理有一定的难度。

第一课时的主要内容有:原电池的概念、原理、组成原电池的条件。原电池原理和组成条件是本节课的重点,原电池原理是本节课的难点。

本节教材设置了大量的探究教学素材,富有深刻的探究教学思想内涵。首先,新课引入的两个演示实验为探究教学创设了问题情景,当学生观察到“铜片上产生气泡”这一反常的实验现象,就会情不自禁地提出一系列问题,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并提出各种各样的假设;紧接着,通过(4-15)演示实验为学生提供“实证性”材料,学生根据实验现象,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得出相关结论;当学生理解原电池的原理后,教材又设置了一个讨论题,让学生自己归纳“组成原电池的条件”。同时,课本后面的“家庭小实验----水果电池”,习题中的“用铜、银和硝酸溶液设计一个原电池”都是本课时探究教学内容的应用和延伸。

• 学情分析 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地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并给学生充分的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学生初次接触电化学知识,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有神秘感和探索欲望。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设计层层实验和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自主实验、积极思考和相互讨论中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按照从易到难,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顺序,首先通过一组实验,引入课题。在实验----观察----讨论----推测----验证的过程中,学习和理解原电池的概念和原理。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探索和讨论组成原电池的条件。最后,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原电池以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采取了启发、讨论、实验探究等教学方法,并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

第 1 页 * 共 6 页 1.知识目标:理解原电池原理,掌握构成原电池的条件,会进行简单的原电池设计。

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依据实验事实得出结论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实验设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正向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能力。

• 教学过程

【引入】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各种电池。大到宇宙火箭、人造卫星,小到照相机、手机,都要用到各种各样的电池。如:干电池、蓄电池、充电电池、高能电池等。其实,这些电池都是应用原电池的原理制成的。那么到底什么是原电池?它的工作原理怎样?今天我们就想通过一些实验一起来研究一下原电池的原理。

【板书】第四节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

【实验指导】介绍实验桌上的物品,指导学生做以下三个实验: 1.将锌片插入稀硫酸中 2.将铜片插入稀硫酸中 3.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 说明实验注意事项,要求同学认真观察现象,并思考原因

【学生活动】实验并观察现象

【学生回答】 1.锌片上有气泡,因为锌能和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 2.铜片上没有气泡,因为铜不能和稀硫酸反应 3.铜片上有气泡

【设疑】铜片上的气体是哪里来的?

【学生讨论】学生激烈讨论,讨论的焦点问题有:、铜片上的气体是什么?(学生认为可能是氢气或 SO 2 或是氧气。最后同学认为最有可能的是氢气。本处不展开)

第 2 页 * 共 6 页 2、氢离子转变为氢气所需的电子从何而来?(学生提出许多假设)

学生甲:电子应是铜失去的,因为气泡是在铜片上产生的。

学生乙:电子应是锌失去的,因为锌比铜活泼,易失去电子。

学生甲:电子应是铜失去的,若是锌失去电子,气泡应该出现在锌片上,怎么会在铜片上出现气泡呢?

学生乙:锌片失去的电子可以通过导线传递到铜片上,溶液中的氢离子在铜片上得到电子,因此,铜片上有气泡。

学生丙:既然电子是锌片失去的,氢离子为什么不直接在锌片上得电子,而要到铜片上得电子呢?(对这个问题学生感到难以回答,期待老师的评判和解释。但老师不必急于回答)

【引导】电子究竟是锌片还是铜片失去的,我们可以用实验来证明。那么,如何通过实验来证明锌片上的电子是否通过导线转移到了铜片上?

【学生回答】在铜片和锌片中间连接一个灵敏电流计,检测有无电流

【实验指导】使用灵敏电流计的注意事项

【学生活动】实验并观察现象

【学生回答】现象:电流计指针偏转 结论:有电流流过,说明导线中有电子流过,说明氢离子得到的电子确实是锌片失去,通过导线传递到铜片上的。(但是,对于刚才同学提出的问题,即“既然电子是锌片失去的,氢离子为什么不直接在锌片上得电子,而要到铜片上得电子呢?”还是觉得难以解释。)

【动画演示】由于锌片失去电子后产生锌离子,锌片的周围有许多来不及扩散到溶液中去的锌离子,对氢离子有排斥作用,使氢离子很难在锌片上直接得到电子

【学生小结】锌片:较活泼,电子流出,发生氧化反应 Zn - 2e=H 2 ↑ 能量变化: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板书】 1.原电池的概念:

【实验指导】给你一节干电池,用实验证明铜锌原电池的正负极

第 3 页 * 共 6 页 【学生活动】实验并观察现象

【学生回答】现象:测干电池时,电流计指针偏向正极方向,测铜锌原电池时,电流计指针偏向铜片方向 结论:锌片为负极,铜片为正极

【板书】 2.原电池的原理: 负极:电子流出,较活泼,(锌片): Zn - 2e=H 2 ↑(还原反应)

【引导】 写出铜锌原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并比较其与锌片直接跟稀硫酸反应有何异同。总反应方程式为: Zn+2H + =Zn 2+ +H 2 ↑ 相同点:总反应方程式相同 不同点:电子转移途径不同

【过渡】 原电池的实质是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那么构成原电池要有哪些条件呢?

【板书】 3.组成原电池的条件

【学生活动】实验并观察现象。

【学生回答】 C、D、H 构成原电池

【学生讨论】

(通过对比分析、讨论和补充、修改,最后得出组成原电池的条件)

学生甲:从 A、B 不构成原电池可知,构成原电池必须有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 作电极。从 F、G 不构成原电池可知,要组成原电池还必须构成闭合回路

学生乙: H 也构成原电池,是因为水果呈酸性,说明构成原电池需酸溶液。

学生丙: D 也能构成原电池,说明构成原电池不一定要酸溶液,也可以是盐溶液,结合 E 可知,构成原电池电极材料必须与电解质溶液接触。

学生丁:从 C 可知,电极材料也可以是象石墨这样能导电的非金属。

【学生小结】组成原电池的条件: ①有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一种是非金属导体)作电极 ②电极材料均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③两极相连形成闭合回路

【练习】对于上述能组成原电池的装置,分析正负极和发生的电极反应(在学生回答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正极材料本身并未发生变化,负极和电解质

第 4 页 * 共 6 页 溶液之间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追问】假如把上述 C 装置的电极改为 Cu 和 Ag,能组成原电池吗? 【学生回答】不能,要构成原电池,负极和电解质溶液之间必须有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练习】请同学结合组成原电池的条件,将氧化还原反应: Fe+Cu 2+ =Cu+Fe 2+ 设计成 一个原电池。

【学生回答】负极:铁正极:铜电解质溶液:硫酸铜

【学生补充】正极材料还可以是石墨或比铁不活泼的其他金属,电解质溶液中必须含 Cu 2+,除硫酸铜外,还可以是氯化铜、硝酸铜等。

【小结】按板书的内容,归纳本书的内容和要点

【布置作业】 1、课本习题

一、l、3、4,二、l、2、3 2、回家搜集废干电池并拆开,弄清它的构造及原理。

教学反思

本课时为实验探究教学模式,本课时教学是否成功,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考虑:

• 教材处理是否合理。

探究性教学要对教材内容有所扬弃。探究性教学要以大纲为依据,教材仅仅是本参考书。因为现有教材的知识大都是以陈述性方式直接呈现,而探究性教学要求教材提供问题情景和解决问题所必需的事实材料,而不只是结论的堆砌,因此,探究性教学首先要求对现有教材作适当处理。

• 教学过程是否优化。

优化的教学过程就是灵活机智地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如激励性策略,即使用鼓励性语言,肯定学生任何一个微小的闪光点;自主性策略,即要求设计的问题有一定思维含量,讨论要注重实效性,讨论过程要注意学法指导,并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提出问题的习惯;诊断性策略,即教学过程中经常注意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反馈的信息调整教学程序;创造性策略,即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表不同意见尤其是创造性的意见。

第 5 页 * 共 6 页 • 教学效果是否显著。

教学效果就是教学目标的达成度。首先,学生要有良好的学习状态,如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思维得到很好的启发,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面广、参与时间长、参与空间大等;其次,好、中、差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要基本达成或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第 6 页 * 共 6 页

第二篇:原电池原理的教学案例.

【标题】

苏教版高一年级原电池的教学设计

杭州市萧山六中 邱新德 311261 chisasa@163.com

一、设计思想

指导思想: 为学生创设好学习、研究的环境,把时间留给学生,把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把认知过程留给学生。

理论依据: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变化都是由能量驱使的”,能量从高到低是自发过程,从能量的角度来分析原电池中所发生的变化。

设计特色:创设相关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并应用能量守恒定律解释原电池中的电子流向、电极及其反应、溶液中的离子移动等变化过程。

二、教材分析

1.分析《课程标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2.分析本课内容的组成成分和在模块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对于电化学来讲,学生的认知还是处于空白状态,加上目前多数学校都是以讲题为主来提高学生的成绩,学生的分析能力明显不足,理解能力也亟待加强,因此,本节内容从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学生理解得都不好很普遍。

2.本课中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电池中电能的能量来源,为什么正极上只发生还原反

第1页,共7页 应、负极上只发生氧化反应,或者把正负极上发生的反应弄错。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了解原电池的概念和组成条件,理解原电池的化学原理。2.初步掌握形成原电池的基本条件。能正确规范书写电极反应方程式。能初步根据典型的氧化还原反应设计原电池。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比水电站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2.通过电子在电路中的流向分析电极上发生的反应。态度情感价值观:

1.通过电池方方面面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投身科学追求真理的积极情感。

五、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原电池能量来源、电极及电极反应。

教学难点:许多学生把精力放在了原电池的装置上,忽视了原电池工作时的能量变化及电极反应。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本课运用参照水电站的能量转换的方式、结合能量守恒原理,使学生理解原电池工作时的能量来源,通过电路中的电子流向,分析不同电极上所发生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七、课前准备

1.教师的教学准备;图片收集、课件制作 2.教学用具:Zn、Cu、稀H2SO4溶液、电流计

八、教学过程

这是教学设计的主体部分。分几个环节具体说明教师指导活动、学生学习活动及师生交互活动。一般应采用文字叙述加点评的格式,不要采用表格或流程图的形式。

电已经成为生产中无法缺少的能源,就连生活中也无法离开电。曾经有一个

第2页,共7页 冰箱企业为了说明冰箱省电,在广告中说他们的冰箱一天只需一只5号电池。你会相信吗?

一只5号电池中到底会含有多少“电量”呢?学完了这节课之后再作回答。

(一)原电池

1.让学生感触化学锌与稀硫酸反应的能量变化

[学生实验]在试管中先加入锌粒,再加入5mL稀硫酸。一分钟后,触摸试管外壁。

让学生感觉试管已经有些烫手,证明反应可以放出较多的能量。

2.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别的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不变。

展示三峡大坝图片,并同时引用毛泽东《水调歌头 游泳》,激发学生想象力。高峡是指水位很高,此时水的势能很大。

图1 三峡大坝电脑效果图

三峡大坝将水能变成了电能!这就是一个能量守恒的例子,大坝并没有产生新的能量,而是将大坝里的水具有的一部分能量通过相应的装置-整.....套发电装置,转变成了电能。

3.三峡大坝将水的能量转变成电能,锌与稀硫酸反应放出的能量也能转变成电能吗?燃烧反应也能放出热量,中和反应也可以放热,这些反应中放出的热量,怎样才能转变成电能呢?

4.有了象三峡电站这样的大型电站,我国还拥有许多的电站,那为什么需

第3页,共7页 要电池?哪些地方需要电池呢?

在许多用电不方便的地方,比如手机、助听器以及许多特定的地方,电池可以提供普通电源无法提供的电能。这里就是要让学生对电池能“提供能量”树立牢固的印象。

5.听MP3的时候,电池里的“电”会很快被用完了,这是为什么呢?

电池就是通过物质发生化学时释放的化学能转变成电能,而电池的体积就那么一点点大,里面的物质总是很有限的,当电池中的用来提供能量的物质消耗完了的时候,反应也就停止了,没有了能量,电池也就没“电”了。

通过对电池是一个有限的能量源的确认,让学生明确电池的能量来源是“物质变化”所产生的。

6.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装置?

[学生实验]电流计中指针偏转,说明已经有了电流。

只需要把一块锌片和一块铜片,放进盛有稀硫酸的烧杯里,就可以构成原电池了。原来装置还很简单。

7.在这个装置中,反应放出的能量为什么会转变成电能? 结合前面的图片,了解水电站的工作简单原理: A.具有较高的能量的水(筑坝)B.能量以一定的方式转换(水高速流下带动发电机)对照右图来看这个可以产生电流的装置:

(1)金属锌中的电子能量比铜的电子的能量高,所以锌的电子可以通过导线“冲向”铜。就像像坝上的水沿管道冲向坝下。但是只是能量高是不够的。坝上的水流到坝下并不能发电。

流向铜片的电子如果还在铜片中,那么后面的电子

124稀H2SO43

图2 铜、锌电池 就不会源源不断地流过来。这样,电路中就不会有电流

的。

(2)流向铜片的电子的能量其实就像坝上的水,与流到坝下的水能量是一样的。因此铜片上的电子能量与锌片上的电子一样,可以与溶液中的H+结合,形成了H2:

第4页,共7页 2H+ +2e- =H2 氢气从铜片表面逸出。

(3)溶液中H+的可以不断结合由锌片“流”过来的电子,这样,锌的电子也就源源不断地流向了铜。因此,导线中也就形成了电流。这样,电子就完成了图二中从①到②的定向移动,在两个电极间的导线中产生电流。

Zn -2e- = Zn2+

(4)溶液中的H+不断向铜片移动,锌片上的锌原子失去了电子,变成了Zn2+进入了溶液中,填补H+被消耗形成的电荷“空缺”。溶液中由于Zn2+和H+的定向移动,也就形成了电流。阳离子完成了图二中从③到④的定向移动,在溶液中产...生了电流。

(5)整个电路就可以形成一定强度的电流(在电路中,电子移动的方向与离子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但电流的方向是一致的)。

8.电池的电极与氧化、还原反应:导电接力-导线中是电子导电,溶液中是离子导电。正是这两种不同的导电方式,必然在电极上出现电子“流入”与“流出”,从而一定有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出现。

电源的电极在物理学上有明确的规定:电流流出的极为正极,电流流入的极为负极;电子流出的极为负极,电子流入的极为正极。

导线中的导电是由电子完成的,溶液中的导电是由离子完成的。导线中的电子是无法直接从电极进入溶液中完成导电任务的,溶液的离子也是无法进入电极的,那么,外电路导线的电子导电与溶液中的离子导电要进行“转变”。这样,就会有一个在正极上电子接收的过程,也同时有一个在负极上电子给出的过程。有了这样一个电子的转移过程,必然会有一个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电极是转变导电方式的场所,当然也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场所。

在上述装置中,铜片上的“外来”电子必须 “传递”给溶液的离子,氢离子得到电子,在铜片上(正极)就一定发生还原反应。同样,锌把电子给到外电路,锌原子失去电子,因此,在锌片上(负极)一定发生氧化反应。

总 反 应: 2H+ + Zn = H2↑ + Zn2+ 负极反应: Zn - 2e- =

Zn2+

正极反应: 2H+ + 2e- = H2 ↑

如果没有氧化还原反应,就不会有电子的转移;没有电子转移,就没有电流的产生。从这里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并不是所有放出能量的化学反应都可以用来作为电池的能量来源,而必须是氧化还原反应。因为只有氧化还原反应才有电子转移,才能满足电池中的由电子导电到离子导电的转变。

第5页,共7页

9.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

燃烧是氧化还原反应吗?能不能把氢气与氧气进行的反应置于原电池的装置中进行,得到电流?

一只电池的电量可以让一个大冰箱正常运转一天吗?当然是不能!但从价格上看:一只普通的电池只需0.3元,而一个节能冰箱正常运转所需要的电费也约为0.3元,但是冰箱广告中故意使用了含糊不清的语言,这是不生产道德的。

中和反应虽然也能放出能量,但是由于反应中没有电子转移,所以不能在原电池的装置中直接转换成电能,只能通过其他的方式实现。

10.还需要解释的一个现象

在原电池反应过程中,锌片上的气泡比铜片上还多,可是在课本上,却没有气泡。这是为什么呢?

一、锌片上的电子经过导线流向铜片有阻力,锌片上的电子可以直接与溶液中的H+结合生成氢气,所以流向铜片的电子只占一总分。

二、但是,锌片直接与H+反应并不产生氢气,所以“锌片上产生气泡”这一现象与原电池无关,所以本中并没有将其表现出来。

九、知识结构或板书设计

原电池

1.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别的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不变。

2.三峡大坝将水的能量转变成电能

3.电池的能量来源是“物质变化”所产生的。4.原电池装置

5.水电站的工作简单原理: A.具有较高的能量的水(筑坝)B.能量以一定的方式转换(水高速流下带动发电机)6.电池的电极与氧化、还原反应:导电接力-导线中是电子导电,溶液中是离子导电。

总 反 应: 2H+ + Zn = H2↑ + Zn2+ 负极反应: Zn - 2e- =

Zn2+

第6页,共7页 正极反应: 2H+ + 2e- = H2 ↑

十、作业设计

水果电池功率竞赛:自己找水果

【问题研讨】

提出2-3个与本课设计相关的、值得反思和讨论的问题。原电池的教学难度相当大,学生要掌握好很困难。

这个设计经过了我多年探索,得到了这个案例,教学效果较好。

【参考资料】

具体列出本课设计的主要参考资料,格式举例如下: 著作类

参考文献:

[1].华彤文,杨骏英,陈景祖,刘淑珍.普通化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二版 [2].蔡少华,黄坤耀,张玉容.元素无机化学.中山大学出版社.第一版 [3].薛金星.中学教材全解(高二化学上).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七版 [4].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化学(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一版 [5].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化学(第三册).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一版

第7页,共7页

第三篇: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 教学设计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魏建荣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电化学中的重要知识。由于学生之前没有电化学的基础,理解原电池原理有一定的难度。第一课时的主要内容有:原电池的概念、原理、组成原电池的条件。原电池原理和组成条件是本节课的重点,原电池原理是本节课的难点。

本节教材设置了大量的探究教学素材,富有深刻的探究教学思想内涵。首先,新课引入的两个演示实验为探究教学创设了问题情景,当学生观察到 “铜片上产生气泡”这一反常的实验现象,就会情不自禁地提出一系列问题,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并提出各种各样的假设;紧接着,通过(4-15)演示实验为学生提供“实证性”材料,学生根据实验现象,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得出相关结论;当学生理解原电池的原理后,教材又设置了一个讨论题,让学生自己归纳“组成原电池的条件”。同时,课本后面的“家庭小实验——水果电池”,习题中的“用铜、银和硝酸溶液设计一个原电池”都是本课时探究教学内容的应用和延伸。

当然,为了更好地实施探究教学,还需对本节教材内容作必要的处理和补充。(1)变教材中的教师演示实验为学生动手实验。这样不仅使学生观察到明显的现象,还能使学生直接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获得直接的体验。

(2)对于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教材是以叙述的形式提出的,这不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可以利用一节干电池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得出结论。这比直接提出正负极的判断方法更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3)教材中“组成原电池的条件”这一个讨论题,问题过于空泛,考虑到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概括能力还不是很强,单纯的讨论可能会无从谈起,因此教学中设计了一组学生探究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获得直接经验,再通过对比分析,归纳出规律,最终得出组成原电池的三个必要条件。

(4)将课本后面的家庭小实验——水果电池,移到探讨“组成原电池的条件”的课堂教学中,不仅能帮助同学理解组成原电池的其中一个必要条件——电解质溶液,而且能达到学以致用,使学生觉得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

(5)在完成上述内容后,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原电池,将刚学的内容进行应用和巩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这样处理教材内容后,教学就可能按照“设置问题情景——学生提出问题——进行假设和推理——通过实验验证——得出相关结论——引发新的问题情景——提出新问题——实验提供直接经验——对比分析,总结规律——应用原理、规律”的程序进行。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原电池原理,掌握构成原电池的条件,会进行简单的原电池设计。

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依据实验事实得出结论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实验设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正向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能力。

三、设计思路

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地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并给学生充分的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

学生初次接触电化学知识,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有神秘感和探索欲望。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设计层层实验和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自主实验、积极思考和相互讨论中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按照从易到难,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顺序,首先通过一组实验,引入课题。在实验——观察——讨论——推测——验证的过程中,学习和理解原电池的概念和原理。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探索和讨论组成原电池的条件。最后,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原电池以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采取了启发、讨论、实验探究等教学方法,并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

四、教学准备

1.对学生进行分组:四人为一个小组

2.实验准备:每组一个灵敏电流计,两片铜片、两片锌片、一根石墨电极、一节干电池、两杯相同浓度的硫酸、一杯硫酸铜溶液、一杯无水乙醇、一杯水、一颗葡萄(或小西红柿等水果)。

3.制作铜锌原电池工作原理的模拟动画 4.场地:有多媒体放映设备的实验室

五、教学过程(课堂实录)

【引入】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各种电池。大到宇宙飞船、火箭、人造卫星,小到照相机、手机,都要用到各种各样的电池。如:干电池、蓄电池、充电电池、高能电池等。这些电池的电是如何产生的?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两件怪事:怪事一,这是怎么回事,怪事二,这又是为什么?

其实,这三个问题都与我们要讲的原电池有关。那么到底什么是原电池?它的工作原理怎样?今天我们就想通过一些实验一起来研究一下原电池的原理。

下面请同学们按照学案上的分步实验进行,完成前三步实验,观察现象,并思考原因

【实验指导】指导学生做以下三个实验: 1.将锌片插入稀硫酸中 2.将铜片插入稀硫酸中

3.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 【学生活动】实验并观察现象

大部分同学都已完成,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同学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学生回答】1.锌片上有气泡,因为锌能和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

2.铜片上没有气泡,因为铜不能和稀硫酸反应 3.铜片上有气泡

【设疑】

1、铜片上的气体是什么?(氢气)

2、氢离子转变为氢气所需的电子从何而来?

若是铜失去的,将还会出现什么现象?(溶液变成蓝色)

若是锌失去的,电子如何到达铜片?

(通过导线)

3、若电子通过导线定向移动会形成什么?

(电流)

如何检测有电流通过?

(在铜片和锌片中间连接一电流计,检测有无

电流)

请大家做第四步实验,并留意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

结论:有电流流过,说明导线中有电子流过,说明氢离子得到的电子确实是锌片失去,通过导线传递到铜片上的。

【师生小结】当把用导线连接的锌片和铜片一同浸入稀硫酸时,由于锌活泼,容易失去电子,锌被氧化成锌离子进入溶液,电子由锌经过导线流向铜片,溶液中氢离子从铜片上获得电子被还原成氢原子,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从铜片上放出。

[问] 化学反应总伴随着光能、热能等的相互转化,在实验三、四中是否有能量的相互转化呢?是什么形式的能量转化?

(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过渡] 我们把这种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板书】1.原电池的概念:

上述装置我们称为Cu-Zn原电池,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多媒体动画演示。

【分析总结】 较活泼的金属锌失去电子经过导线定向移动至铜片,溶液中氢离子向铜片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于是电流通过了电解质溶液。

原电池作为电池的一种,也应有正、负极之分,那么它的正、负极是如何确定的呢?

【实验指导】下面请大家做第五步实验

用一节干电池,来证明铜锌原电池的正负极

【学生活动】实验并观察现象

【学生回答】现象:测干电池时,电流计指针偏向正极方向,测铜锌原电池时,电流计指针偏向铜片方向

结论:锌片为负极,铜片为正极 综合上述实验和讨论,我们将原电池的原理以表格形式归纳如下: 【板书】2.原电池的原理:

表格

【引导】这两个反应是分别在两个电极上进行的,我们称之为电极反应。作为电池的总反应就应是二者的加和。

大家试着写出铜锌原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并比较其与锌片直接跟稀硫酸反应有何异同。

总反应方程式为:Zn + 2H+ = Zn2+ + H2 ↑ 相同点:总反应方程式相同

【小结】

它们的总反应方程式是相同的。

可见原电池的实质就是氧化还原反应,它只是将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分割在两个电极上进行,从而使电子的转移通过一定的电路定向有序的进行,形成电流

[过渡] 我们可以根据相同的原理将其他的氧化还原反应设计成原电池,那么构成原电池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呢?

【实验指导】

刚才我们介绍的是Cu-Zn-H2SO4原电池,大家可以据此更换电极材料和溶液来探索原电池的形成条件

【活动中介绍】 1.同学们可以先设计出装置图,然后通过实验看其能否形

成原电池

2.大家在更换电极和溶液时一定要注意清洗电极本身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大家的实验成果。

【学生小结】组成原电池的条件:

①有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一种是非金属导体)作电极 ②电极材料均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③两极相连形成闭合回路 【板书】3.组成原电池的条件

【练习】] 1)2)

指出哪些装置可以形成原电池,并指出正、负极 将氧化还原反应Fe + Cu2+ = Cu + Fe2+ 设计成原电池,画出装置图,并写出电极反应及总反应.【小结】

原电池是一种负极流出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流入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从而实现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

第四篇: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说课稿

《原电池》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作用和地位

原电池原理是中学化学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它的地位和作用可以说是承前启后,因为原电池原理教学是建立在氧化还原反应,能量转化及有关金属的性质、用途等教学基础之上的,是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应用,是能量转化的具体体现,是有关金属性质和用途等教学内容的丰富和延伸,同时,为后续金属的腐蚀和防护,其它常见电池的原理及电解原理等重要电化学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它是电化学学习的基础内容也是核心内容.因此,原电池原理教学在整个中学化学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和教材要求,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a.理解原电池原理

b.初步掌握电极判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c.掌握原电池的组成条件,能设计简单的原电池(2)过程与方法

a.通过实验探究原电池原理及组成条件,发展科学探究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通过趣味情境、探究实验,增强学习兴趣

b.通过对分组实验及对现象的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3.教学重难点分析 根据教学目标以及电化学的基础和核心地位,我制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原电池原理和原电池的组成条件。

由于原电池原理理论性强、抽象、难理解,学生很难在头脑中建立电子在原电池正负两极转移的微观模式,故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原电池的反应原理。

二、教法、学法分析 1.学情分析

知识方面:学生已掌握氧化还原反应、能量转化及金属与酸反应规律的基本知识,是学习本节重要的知识基础。

能力方面:通过高一一年多的教学,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动手能力、分析与归纳能力,为本节课采用实验探究法教学提供了能力方面的保证。

情感方面:中学生普遍对新鲜事物感兴趣,求知欲旺盛,因此,本节课教学通过①情境激学法,②实验探究促学法,③PPT辅助教学法进行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在让学生自主设计的实验探究中,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运用将在教学过程详细说明。而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主要通过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和归纳、总结法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增强合作意识,并掌握从实践到理论,以理论指导实践的科学方法。

三、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流程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原电池工作原理的探究;

(三)原电池组成条件的探究;

(四)原电池的设计;

(五)电极方程式的书写。

(一)导课:伏打电池

目的;创设新奇刺激的前置问题情境,极大地激发调动学生感知兴趣和探 知热情。从而进入本节内容的学习。

(二)教学重点一:原电池工作原理

因为教材演示实验不便于所有学生观察,缺少学生的参与,不能充分发挥学生自身主体作用。所以我突出重点的方式为变教师演示实验为学生分组实验,变教材验证实验为探索实验。但我们学校实验设备不全,无法展开分组实验,只能视频观看。

实验结果的出乎意料使学生的原有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产生了差距,引发了学生新的问题.为什么不能产生持续稳定的电流?

(三)教学重点二:构成原电池的一般条件。

基于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将探究性学习确定为学生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所以将构成原电池的条件这一讲授性知识变为实验探究性学习,突出重点。

我给定学生多种药品(电极:锌片两个,铜片一个,石墨棒一根。溶液:稀硫酸、酒精两种溶液和电流计)让学生自行设计并探究构成原电池的一般条件。

该实验具有一定开放性和发散性,所以我适时抛出问题启发学生引发讨论如何处理实验中三个变量关系,如何逐一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原电池构成的一般条件。学生依据可行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实验,并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对所得多种实验信息进行筛选,对比,分类选取有用信息,运用归纳演绎等思维方式,得出构成原电池的一般条件。

该做法让学生自主探索,主动求知,学会分析、利用各种信息,同时通过讨论、交流,不仅促进了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实验 设计能力。

实验结束得出正确结论后,我适当的增加课堂练习并设计趣味情境习题,在巩固加深学生对于本知识点的理解与应用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学习原电池的乐趣。

(四)原电池的设计

给出例子研究原电池的设计,让学生总结得出结论,能设计出简单的原电池

(五)电极方程式的书写

讲完本节课的知识点后,我让学生自己做小结,本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哪些能力有所提升?用了什么样的学习方法?

小结是一节课的点睛之笔,由学生自己完成的小结,让他们学会总结,体验探索的乐趣。

小结后,我会布置以下几道作业给学生,这几道作业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并感受这个过程中的快乐。

四、板书设计 这是我的板书设计。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请大家提出宝贵的建议和意见。谢谢大家!

第五篇:高中化学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 教学案例评析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

第一课时教学案例评析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电化学中的重要知识。由于学生之前没有电化学的基础,理解原电池原理有一定的难度。

第一课时的主要内容有:原电池的概念、原理、组成原电池的条件。原电池原理和组成条件是本节课的重点,原电池原理是本节课的难点。

本节教材设置了大量的探究教学素材,富有深刻的探究教学思想内涵。首先,新课引入的两个演示实验为探究教学创设了问题情景,当学生观察到“铜片上产生气泡”这一反常的实验现象,就会情不自禁地提出一系列问题,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并提出各种各样的假设;紧接着,通过(4-15)演示实验为学生提供“实证性”材料,学生根据实验现象,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得出相关结论;当学生理解原电池的原理后,教材又设置了一个讨论题,让学生自己归纳“组成原电池的条件”。同时,课本后面的“家庭小实验----水果电池”,习题中的“用铜、银和硝酸溶液设计一个原电池”都是本课时探究教学内容的应用和延伸。

当然,为了更好地实施探究教学,还需对本节教材内容作必要的处理和补充。⑴ 变教材中的教师演示实验为学生动手实验。这样不仅使学生观察到明显的现象,还能使学生直接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获得直接的体验。

⑵ 对于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教材是以叙述的形式提出的,这不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可以利用一节干电池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得出结论。这比直接提出正负极的判断方法更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⑶ 教材中“组成原电池的条件”这一个讨论题,问题过于空泛,考虑到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概括能力还不是很强,单纯的讨论可能会无从谈起,因此教学中设计了一组学生实验习题(以教材后面的一个习题为蓝本),让学生通过实验获得直接经验,再通过对比分析,归纳出规律,最终得出组成原电池的三个必要条件。

⑷ 将课本后面的家庭小实验----水果电池,移到探讨“组成原电池的条件”

第 1 页 * 共 9 页 的课堂教学中,不仅能帮助同学理解组成原电池的其中一个必要条件----电解质溶液,而且能达到学以致用,使学生觉得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

⑸ 在完成上述内容后,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原电池,将刚学的内容进行应用和巩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这样处理教材内容后,教学就可能按照“设置问题情景----学生提出问题----进行假设和推理----通过实验验证----得出相关结论----引发新的问题情景----提出新问题----实验提供直接经验----对比分析,总结规律----应用原理、规律”的程序进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原电池原理,掌握构成原电池的条件,会进行简单的原电池设计。

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依据实验事实得出结论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实验设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正向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能力。

• 设计思路 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地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并给学生充分的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学生初次接触电化学知识,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有神秘感和探索欲望。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设计层层实验和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自主实验、积极思考和相互讨论中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按照从易到难,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顺序,首先通过一组实验,引入课题。在实验----观察----讨论----推测----验证的过程中,学习和理解原电池的概念和原理。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探索和讨论组成原电池的条件。最后,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原电池以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采取了启发、讨论、实验探究等教学方法,并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

第 2 页 * 共 9 页 • 教学准备

1.对学生进行分组:四人为一个小组

2.实验准备:每组一个灵敏电流计,两片铜片、两片锌片、一根石墨电极、一节干电池、两杯相同浓度的硫酸、一杯硫酸铜溶液、一杯无水乙醇、一杯水、一颗葡萄(或小西红柿等水果)。

3.制作铜锌原电池工作原理的模拟动画

4.场地:有多媒体放映设备的实验室

• 教学过程(课堂实录)

【引入】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各种电池。大到宇宙火箭、人造卫星,小到照相机、手机,都要用到各种各样的电池。如:干电池、蓄电池、充电电池、高能电池等。其实,这些电池都是应用原电池的原理制成的。那么到底什么是原电池?它的工作原理怎样?今天我们就想通过一些实验一起来研究一下原电池的原理。

【板书】第四节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

【实验指导】介绍实验桌上的物品,指导学生做以下三个实验: 1.将锌片插入稀硫酸中 2.将铜片插入稀硫酸中 3.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 说明实验注意事项,要求同学认真观察现象,并思考原因

【学生活动】实验并观察现象

【学生回答】 1.锌片上有气泡,因为锌能和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 2.铜片上没有气泡,因为铜不能和稀硫酸反应 3.铜片上有气泡

【设疑】铜片上的气体是哪里来的?

【学生讨论】学生激烈讨论,讨论的焦点问题有:、铜片上的气体是什么?(学生认为可能是氢气或 SO 2 或是氧气。最

第 3 页 * 共 9 页 后同学认为最有可能的是氢气。本处不展开)、氢离子转变为氢气所需的电子从何而来?(学生提出许多假设)

学生甲:电子应是铜失去的,因为气泡是在铜片上产生的。

学生乙:电子应是锌失去的,因为锌比铜活泼,易失去电子。

学生甲:电子应是铜失去的,若是锌失去电子,气泡应该出现在锌片上,怎么会在铜片上出现气泡呢?

学生乙:锌片失去的电子可以通过导线传递到铜片上,溶液中的氢离子在铜片上得到电子,因此,铜片上有气泡。

学生丙:既然电子是锌片失去的,氢离子为什么不直接在锌片上得电子,而要到铜片上得电子呢?(对这个问题学生感到难以回答,期待老师的评判和解释。但老师不必急于回答)

【引导】电子究竟是锌片还是铜片失去的,我们可以用实验来证明。那么,如何通过实验来证明锌片上的电子是否通过导线转移到了铜片上?

【学生回答】在铜片和锌片中间连接一个灵敏电流计,检测有无电流

【实验指导】使用灵敏电流计的注意事项

【学生活动】实验并观察现象

【学生回答】现象:电流计指针偏转 结论:有电流流过,说明导线中有电子流过,说明氢离子得到的电子确实是锌片失去,通过导线传递到铜片上的。(但是,对于刚才同学提出的问题,即“既然电子是锌片失去的,氢离子为什么不直接在锌片上得电子,而要到铜片上得电子呢?”还是觉得难以解释。)

【动画演示】由于锌片失去电子后产生锌离子,锌片的周围有许多来不及扩散到溶液中去的锌离子,对氢离子有排斥作用,使氢离子很难在锌片上直接得到电子

【学生小结】锌片:较活泼,电子流出,发生氧化反应 Zn - 2e=H 2 ↑ 能量变化: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板书】 1.原电池的概念:

第 4 页 * 共 9 页 【实验指导】给你一节干电池,用实验证明铜锌原电池的正负极

【学生活动】实验并观察现象

【学生回答】现象:测干电池时,电流计指针偏向正极方向,测铜锌原电池时,电流计指针偏向铜片方向 结论:锌片为负极,铜片为正极

【板书】 2.原电池的原理: 负极:电子流出,较活泼,(锌片): Zn - 2e=H 2 ↑(还原反应)

【引导】 写出铜锌原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并比较其与锌片直接跟稀硫酸反应有何异同。总反应方程式为: Zn+2H + =Zn 2+ +H 2 ↑ 相同点:总反应方程式相同 不同点:电子转移途径不同

【过渡】 原电池的实质是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那么构成原电池要有哪些条件呢?

【板书】 3.组成原电池的条件

【实验习题】请用实验验证下列哪些装置构成原电池?并据此对比分析,讨论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学生活动】实验并观察现象。

【学生回答】 C、D、H 构成原电池

第 5 页 * 共 9 页 【学生讨论】

(通过对比分析、讨论和补充、修改,最后得出组成原电池的条件)

学生甲:从 A、B 不构成原电池可知,构成原电池必须有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 作电极。从 F、G 不构成原电池可知,要组成原电池还必须构成闭合回路

学生乙: H 也构成原电池,是因为水果呈酸性,说明构成原电池需酸溶液。

学生丙: D 也能构成原电池,说明构成原电池不一定要酸溶液,也可以是盐溶液,结合 E 可知,构成原电池电极材料必须与电解质溶液接触。

学生丁:从 C 可知,电极材料也可以是象石墨这样能导电的非金属。

【学生小结】组成原电池的条件: ①有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一种是非金属导体)作电极 ②电极材料均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③两极相连形成闭合回路

【练习】对于上述能组成原电池的装置,分析正负极和发生的电极反应(在学生回答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正极材料本身并未发生变化,负极和电解质溶液之间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追问】假如把上述 C 装置的电极改为 Cu 和 Ag,能组成原电池吗? 【学生回答】不能,要构成原电池,负极和电解质溶液之间必须有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练习】请同学结合组成原电池的条件,将氧化还原反应: Fe+Cu 2+ =Cu+Fe 2+ 设计成 一个原电池。

【学生回答】负极:铁正极:铜电解质溶液:硫酸铜

【学生补充】正极材料还可以是石墨或比铁不活泼的其他金属,电解质溶液中必须含 Cu 2+,除硫酸铜外,还可以是氯化铜、硝酸铜等。

【小结】按板书的内容,归纳本书的内容和要点

【布置作业】 1、课本习题

一、l、3、4,二、l、2、3 2、回家搜集废干电池并拆开,弄清它的构造及原理。

• 评价方案

第 6 页 * 共 9 页 本课时为实验探究教学模式,本课时教学是否成功,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考虑:

• 教材处理是否合理。

探究性教学要对教材内容有所扬弃。探究性教学要以大纲为依据,教材仅仅是本参考书。因为现有教材的知识大都是以陈述性方式直接呈现,而探究性教学要求教材提供问题情景和解决问题所必需的事实材料,而不只是结论的堆砌,因此,探究性教学首先要求对现有教材作适当处理。

• 教学过程是否优化。

优化的教学过程就是灵活机智地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如激励性策略,即使用鼓励性语言,肯定学生任何一个微小的闪光点;自主性策略,即要求设计的问题有一定思维含量,讨论要注重实效性,讨论过程要注意学法指导,并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提出问题的习惯;诊断性策略,即教学过程中经常注意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反馈的信息调整教学程序;创造性策略,即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表不同意见尤其是创造性的意见。

• 教学效果是否显著。

教学效果就是教学目标的达成度。首先,学生要有良好的学习状态,如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思维得到很好的启发,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面广、参与时间长、参与空间大等;其次,好、中、差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要基本达成或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第一课时教学案例说明

本节课采用实验探究式教学,既符合化学的学科特点,也符合学生的心理和思维的发展特点。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事实是最具有说服力的。

本节课以实验事实设疑,又以实验事实释疑,让学生从直观、生动的实验中发现问题,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推理和分析,再通过实验验证分析的结果。这样得出的结论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牢固掌握。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高二的学生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第 7 页 * 共 9 页 望,对老师的讲授敢于质疑,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往往不满足于老师告诉他是什么,而更愿意自己去探索是什么和为什么。并且具备了初步的探索能力。在思维发展的层次上,学生的形象思维已充分发展,抽象思维也正在迅速发展之中。实验探究是让学生在具体实验事实的基础上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有利于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但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探索能力毕竟还处于初级阶段,尚不成熟,这就决定了他们还不能成为完全独立的探索主体,探索活动需要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和启发”,即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当学生的思考和探索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启发、提示、点拨,以帮助学生顺利地开展实验探索活动,既不是灌输也不能放任自流。

因此,本节课的部分实验是由教师预先设计的,但同样起到了实验探究应有的作用。本节课应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和自由发表意见的机会。因为小组的每个成员的知识水平存在差异,对问题的分析能力不同,充分的讨论有利于组内的交流和互助,使实验探究活动成为全体同学而不是部分尖子生的活动。

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肯定发现了不少新问题,心里有很多想法,其中不乏正确的和错误的、常规的和富于创新的想法。因此要让学生把他的想法表达出来,这既能丰富学生对原理和正确结论的多角度的认识,也是对学生探究精神的一种肯定和保护。

由于本节课采取讨论式和学生实验探究的教学模式,课堂组织尤为重要。应在课前对学生进行分组,四人为一小组较合适,以便于学生展开实验探究活动和讨论。在学生实验和讨论过程中,教师应深入学生中,接受反馈信息,及时发现学生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加以个别指导。

本节课实验过程中应注意:、锌片及时从溶液中取出、注意灵敏电流计的量程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课堂教学点评 : 乐清市教研室 / 马金余

今年 11 月 26 日,在虹桥中学召开了乐清市高中化学探究式课堂教学研讨

第 8 页 * 共 9 页 会,邵益君老师为大家上了一节题为《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的公开课,本案例系该课的教学实录。

公开课后,听课教师对公开课作了高度的评价,归纳如下:、合理处理教材内容。一方面,对教材中的探究性内容进行深刻挖掘;另一方面,对教材中不适宜探究性教学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处理,补充一些问题情景,拓展了教材的思想内涵。、讲究探究教学策略。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制造一个宽松民主的氛围,有利于学生互相讨论、主动发言,并大胆质疑,提出一些独特的想法,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其次,设置的问题恰到好处,并具有一定的发散性,学生不能立即作答,但通过一段时间的思维,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可从不同方向去思考,得到他自己认为合理的答案;第三,每次讨论时,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使讨论较充分和彻底;第四,课堂组织严密,一个问题提出后,首先在组内讨论,讨论后各组在中心发言时又会引发组间讨论,公开课中,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不断,整堂课气氛热烈而有序。、突出实验基础作用。本课时中问题背景的设置、讨论后假设的验证、到最后规律的得出都是通过学生亲自动手获得,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使学生有了亲身体验,更使学生懂得了实验是化学知识的来源,也是化学最高法庭,使学生明白尊重事实、实事求是是科学研究的最基本精神。、发挥媒体辅助功能。本课时多媒体课件制作精美,给人以美的享受,借助现代媒体生动直观地展示原电池原理,有利于学生突破原电池原理这一教学难点。、教师有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公开课中,学生会偶而提出课前没有预设的问题,邵老师都能临时调整教学程序,对学生临时提出的一些有意义的问题,或讨论,或解释,作了适当的处理。

第 9 页 * 共 9 页

下载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教学案例评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教学案例评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多媒体教学设计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多媒体教学设计 常乐春 2012年12月11日 高中化学新授课课堂教学模式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多媒体教学设计 冠县一中汤增军 摘要:随着我国......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教学设计(精)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教学设计 长沙市第二十九中学 曾燕 一、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掌握原电池原理,组成原电池的必要条件及其原电池的能量变化。 2.了解几种新型化学电......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多媒体教学设计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多媒体教学设计 一、设计相关画面,创设学习情景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

    原电池原理的解读与应用

    原电池原理的解读与应用 一、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有: (1)电极材料。两种金属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金属和其它导电性(非金属或某些氧化物等); (2)两电极必须浸没在电解质......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说课稿(推荐)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第一课时说课稿 说课人:张军贵 《原电池》,其内容主要包括原电池原理、原电池的组成条件以及原电池的用途,本节内容属于理论知识课。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

    铜锌原电池及其工作原理教学案例

    《铜—锌原电池及其工作原理》教学案例 该节内容为高中电化学的开始,在此之前学生学习过的氧化还原反应,能量之间转换,电解质溶液,金属活泼性等化学知识及物理电学的相关知识,已......

    原电池工作原理教学设计

    有关原电池工作原理的教学探究 一、探究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并掌握原电池形成的原理及原电池的定义。 2、能利用实验进行探究原电池形成的条件。 3、能利用所学知识......

    教案示例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范文

    教案示例·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原电池原理. 2.常识性介绍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化学电源和新型化学电池. 教学重点:原电池原理. 教学难点:原电池原理. 教学方法: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