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1.1宇宙的起源 教案

时间:2019-05-15 02:59: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九下)1.1宇宙的起源 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九下)1.1宇宙的起源 教案》。

第一篇:(九下)1.1宇宙的起源 教案

宇宙的起源

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1章第1节

教学准备:PPT课件,气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古代人类关于宇宙起源的神话传说;知道宇宙膨胀的现象和证据(哈勃研究星系光谱的发现);尝试根据证据建立假说;了解大爆炸宇宙论的主要观点;知道霍金及霍金对于宇宙研究的理论成果。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视频提出关于宇宙的问题,并通过探究宇宙起源的问题,搜索古代人类对于宇宙起源的认识,当代科学界关于宇宙起源的理论,建立初步的宇宙大爆炸论的模型。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促使学生形成科学宇宙观,宇宙起源学说是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的不断深入而发展和完善的。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宇宙大爆炸理论

难点:根据星系运动的特点建立星系运动模型、实验探究引导

设计说明

《宇宙的起源》属于科学天文学知识,本节内容离学生的生活较远,也比较抽象,学习中很难找到直观的实验和真实的模拟支持,对初三学生来说难度较大,但同时也为学生发展想象力和培养创新精神,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所以在备课过程中我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处理教材。(1)反复研读文本,制定合理教学目标;(2)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体会建模思想;(3)学以致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和思考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在宇宙方面的基础知识是很缺乏的,教学过程中也很难找到直观的实验和真实的模型支持,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但同时学生对未知的宇宙充满了好奇。这节课开始带领学生进入神秘的宇宙,为学生发展想象力和创新精神,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教学手段:师生共同参与、学生实验探究式学习法;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引入: 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在探索宇宙的秘密:太阳的光和热与昼夜交替,月亮的柔和与相位变化,满天星斗的旋转循回,寒暑变换的周而复始,流星的出没,日月食的奇迹,彗星的来临,天有无边际,天是什么时候、如何形成的,今天,人类已亲自登临月球„„神秘宇宙的面纱已徐徐掀开,第一章《演化的自然》向同学展现一个已知的自然世界,浩淼太空和生命的孕育还有更多更多的秘密等着你们去探寻!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节《宇宙的 起源》。

一、宇宙

师:什么是宇宙? 生:回答„ 归纳:1.概念:宇宙是广漠空间和存在的各种天体以及弥漫物质的总称。

2.包括:宇宙中有上千亿的星系,平均每个星系又有上千亿的恒星和各类天体。师: 宇宙从哪里来?它的过去是怎样的呢?(通过这一形式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同时活跃学习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古代宇宙论

生:

1、盘古开天辟地;

2、女娲补天

3、上帝创造天地和万物

4、突厥人的宇宙起源的神话;

5、日本人的创世传说等

思考:纵观古代与近现代人对宇宙的描述,为什么古代人会对宇宙有这样的认识? 师总结:肯定的是古代人能够比较形象的、直观的解释这些自然现象,也具有一定的探索精神;古代观察天空的工具仅是眼睛,而现代科学家呢,借助科技对宇宙的起源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发现了许多关于宇宙起源的证据。

二、星系运动

介绍哈勃发现红移现象,说明发现星系远离我们的事实。

思考:你是怎样理解哈勃发现的关于星系运动的特点的?你能想象出宇宙中的星系在怎样运动?(本讨论意在引起学生实验探究“宇宙大爆炸原理”,引导学生从大尺度层次以“星系”作为运动单位,讨论星系间相互远离是怎样的一种运动)

师:对学生的回答表示理解和支持。由于宇宙太大,无边无际,难以直接研究,为了更好地研究和理解星系运动,可以建立星系运动模型。

探究实验:建立星系运动模型(应由学生得出“宇宙在不断膨胀”的结论,避免直接灌输。)

(1)准备一只气球,在其表面画上几个黑点;(2)向气球充气,使气球不断膨胀;(3)观察气球在膨胀过程中小黑点间及小黑点与球心间的距离变化的特点;(4)分析归纳球在膨胀过程中小黑点间及小黑点间与球心间距离变化的特点。(教师介绍学生活动要求,并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思考]所有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难道我们处在宇宙中心吗?

[教师分析解释]到其它星系上观察别的星系,也是在远离观察者,如果我们处在宇宙中心,那么,其他任何星系都可以成为宇宙中心,即等于没有中心。

三、大爆炸宇宙论

师:如果时光倒流,最初的宇宙是怎么样的呢?现在的宇宙又是怎样产生的呢?未来宇宙的命运又将如何?

师:根据宇宙膨胀现象,说明宇宙膨胀初期各星系是会聚在一起的,这种观点就是目前被人们广为接受的一种宇宙起源学说—大爆炸宇宙论。下面请同学观看宇宙大爆炸视频:

指导学生读图1-3提问:

1、图中所示的圆圈是微观粒子还是恒星或行星等宇宙天体?

2、你认为宇宙大爆炸始于什么结构?它有什么特点? 生:大约150亿年前,我们所处的宇宙全部以粒子的形式、极高的温度、极大的密度,被挤压在一个“原始火球” 中。

师:用大爆炸宇宙论解释宇宙的起源,你觉的还有疑问吗? 生:„„„

师:大爆炸宇宙论能够科学地解释很多现象。但也有不足之处。如宇宙的起点怎样产生的?为什么会爆炸?宇宙的将来又将怎样变化等等。同学们有没有新的见解或提出假设?

师:对这些问题,科学界也没有统一的看法,许多科学假说都有待于科学家去探索和证实。

师:宇宙还在持续不断的膨胀中,哪么宇宙将来究竟会怎样?请同学们思考,大胆提出猜想?视频播放:宇宙的未来。

宇宙的未来:永远膨胀下去或者会塌缩而在大挤压处终结

画面展示:介绍霍金的黑洞理论和宇宙无边界设想(学生感受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小结:师生共同归纳本节知识结构 练习见PPT 作业:配套作业本

教学反思

《宇宙的起源》这一课是属于浙教版科学九年级第六册第一章的内容,由于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学习了太阳、地球、月球等天体的一些基本知识,这些为学生学习这节课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而本节课是学生的宇宙观的又一次飞跃。通常来说,天文方面的知识是很多学生所向往的,所以学生在这节课中的学习兴趣是不用老师怎么去动员的,教师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一点为这节课的教学服务。上完这节课后,我感觉还有很多遗憾的地方,现反思如下:

1、课堂提问及问题的设计比较随意。如引入的一个问题:“你知道宇宙这两个字有什么涵义吗?”学生一下子回答不出来,课堂出现了冷场。于是我见势不对,改口“你对宇宙了解多少”,这时候,学生才陆陆续续的回答了出来,气氛也慢慢好转。

2、学生活动方面。本节课中有一个学生的活动:建立星系运动模型。我把书上的内容稍改动了一下,课前已经在气球上描上了点,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操作的难度和操作时间。但节省下来的时间没有在随后的课堂中完全利用起来,不能不说是一个不小的遗憾。

3、学生的主动举手发言偏少。初三学生很少有举手主动发言的习惯,这是老大难的问题,如何让这部分学生的思维也能够动起来,已经不是简单的设计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了,由此下去,这部分学生必然拖全班的后腿。

4、结尾总结偏简单。板书设计没有发挥出总结的功能,这又是一大遗憾,我的本意是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仅仅只是推开了解宇宙大门的一条缝隙,大门推开后将会更精彩,提醒学生更精彩的内容应该在课外自主去了解,但在这节课中这点意图表达的不是很完整。

第二篇:1.1地球的宇宙环境教案

江苏省西亭高级中学高一地理集体备课教案·湘教版·必修一

观察太阳系模式图中八颗行星公转方向的箭头,得出同向性特征;根据八颗行星的轨道倾角大多小于4°,得出共面性特征;根据八颗行星的轨道偏心率大多接近0,得出近圆性。

学生总结

1.同向性2.共面性3.近圆性

点评侧重运用数理知识解读图表信息,并得出结论的能力。

※延伸探究

在1999年8月18日天空出现的罕见的天象,太阳、月球及太阳系的各大行星以地球为中心,排在相互垂直的两条直线上,构成“十字连星”状。查阅相关资料,绘出示意图。

主备人:曹娟

第三篇:宇宙起源(英语演讲稿)

hello,大家好,我们今天要讲的主题是中国神话。

科学发展到今天,再用神话的方式解释宇宙起源等问题,你们或许会感到可笑。但是毋庸置疑,神话和传说是人类的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历史,每个民族都有它的传说。他们是我们祖先的智慧和想象力的存储库。神话故事涉及各种领域,如古老的信仰、道德、哲学、科学和历史,代表着古代精神生活的一个缩影。

下面由我给大家讲一下关于宇宙起源的神话

古时候,科学一点都不发达,但那时候的人却喜欢研究一些非常难的问题,比如 我们的宇宙是怎么形成?根据古代人类逻辑,决定其性质的起源。因此,探索事物的起源是探索自然。这个问题的答案在宇宙起源的神话故事是探索宇宙的本质的关键。只有当人类抓住宇宙的起源,人类的知识和价值观系统能坚实可靠的基础。

在中国神话里面,盘古是宇宙的创造者,很久很久以前,古代中国人认为世界原是一片混沌,而这个混沌的样子就像个鸡蛋。随着时间的推移,里面孕育了盘古。盘古在里面睡了很久之后,有一天醒了,发现周围都是黑乎乎的,他很不喜欢这种黑暗狭小的环境。在黑暗中他仿佛摸到了一把斧子,于是他一挥手,只听到轰隆一声,鸡蛋竟然裂开了。然后,清澈的鸡蛋清开始上升成为了天,浑浊的蛋黄成为了大地。但是盘古担心天和地会再次合为一体,于是他就立在天地之间,他在长高,天和地的距离也就在增大。不知过了多少年后,天和地的距离也足够大了,而盘古也累的倒下了。

当他死后,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月亮,他的头发和胡子成为天空闪烁的星星,他的呼吸变成了风和云,他的声音,雷声;四肢成为地球的四个边界,他巨大的树干,山脉,他的血液,河流;他的静脉血管的地球和肌肉在田间土壤;他的皮肤和汗毛变成了花草,牙齿和骨骼变成了金属和岩石,精液和骨髓,珍珠和宝石,和他的汗水、雨水水,滋润万物的宇宙。

OK, 这就是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或许你真的觉得幼稚,图片幼稚,内容也幼稚。但是,正是盘古的自我牺牲,才使得他们拥有了这个美好的世界。

你可以把他上升为一种信仰,或者一种自我救赎的方式。

就是这种无私的爱,才使我们有了美好的生活。——

这是现代人为了纪念他所建造的一些雕塑等艺术文物。

OK,下面有请我的伙伴来给大家讲一下女娲造人的神话吧。有请某某某。

Hello, Good morning, everyone.Chinese mythology is the theme of our speech.Scientific development today, explaining origins of the universe in the myth way, you might feel funny.But ,there is no doubt that every nation has its legends and myths.Legends have been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piritual wealth of mankind throughout history.they are repository of the wisdom and imagination of our ancestors.mythological stories touch upon a wide variety of fields such as ancient beliefs, morality, philosophy, science and history, representing a microcosm of ancient spiritual life.Next, let me tell you the myth on the origin of the universe。

In ancient times,Science is not developed, but at that time the people like to study some very difficult problem.such as how did our universe come into being?

According to ancient human logic, the origin of things determines its nature.Therefore, to explore the origin of things is to explore its nature.The answer to the question on the origin of the universe in mythological tales holds the key to exploring the nature of universe.Only when human beings seize the origin of the universe , can the knowledge and values systems of humans have a solid and reliable foundation.In Chinese mythological legend ,Pangu is the creator.Long long ago, Chinese see primitive existence as chaos, and that chaos was shaped like an eggs.As time passed ,it gradually became pregnant with Pangu.Pangu sleep for a long time on the inside.Someday, he woke, and it was really dark around.He doesn't like the dark narrow environment.In the dark he found a hatchet, so he wave his hand.轰!The egg cracked.Then, clear egg white started to rise and became the heaven, egg yolk became the land.But Pangu worried that heaven and earth will roll up into one again, so he stood between the heaven and earth.As he was taller,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heaven and earth more and more far.I do not know after many years later,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heavens and the earth is far enough , the pangu also tired.As he died, his left eye became the sun and the right eye, the moon;his hair and beard became the sky and the blinking stars;his breath became the wind and clouds and his voice, thunder;his limbs became the four borderlines of the Earth, his huge trunk, the mountains;his blood, the rivers;his veins muscle became the soil in the field;he skin and fine hair became flowers and plants;teeth and bones turned to metals and rock;his bone marrow became the pearls and precious stones, and his sweat, rain to water and moisturize all things in the universe.Finally, the parasites on his body became primitive man.OK, this is the story of pangu, maybe you really think that childish, naive images, content also naive.But, It was pangu self-sacrifice, that makes us have this beautiful world

It was this kind of selfless love, that makes us have a better life.To a world, you maybe a person, but to a person, you maybe a world.Pangu is our world!

OK, please welcome my partner to tell everyone the nuwa myth of made man.Please welcome to XXX.

第四篇:1.1人类认识的宇宙教案2

人类认识的宇宙教案2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2008-11-5 阅读:

教案

栏目:高中地理

人类认识的宇宙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宇宙、天体的观念,理解宇宙的基本特征。

2.了解地球是宇宙中既普通又特殊的天体,正确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能力目标

能运用图表形象掌握太阳系的主要成员,分析说明地球的普通性与特殊性

──德育目标

1.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发展观;2.通过讲述中国古代取得的天文成就,培养学生爱国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天体系统的层次

2.太阳系结构图

3.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教学方法

1.通过讲授法使学生对地球所处的宇宙大环境能有基本的认识、激发其兴趣。

2.引导学生去收集材料,培养其初步的读图分析能力。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Ⅰ.导入新课: 同学们,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她为我们提供了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基础,因此,要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就必须对我们的家园──地球,有较深刻全面的了解。而地球作为宇宙中的一个天体,其运动和变化又不能不受到其他天体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事实说明,地球上发生的不少自然现象如果仅从地球本身找它们的因果关系,有时难以得到满意的解答。因此要全面了解地球,较圆满地理解地球上的一些自然现象,首先要对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为此,教材就把“宇宙环境”作为全书的开篇第一单元,讲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什么样子。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目前人类认识到的宇宙是什么样子的。下面,请同学们迅速阅读序言部分。

Ⅱ.讲述新课:

<板书> §1.1人类认识的宇宙

一、人类目前观测到的宇宙

(学生看书阅读后回答:什么是宇宙?老师补充讲解、板书)古代,人们把空间称为“宇”,把时间称为“宙”;因此,我们可以说宇宙是空间和时间的总和。而现代的天文探测表明,宇宙是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的,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如果要给宇宙在地理学意义上下个定义的话,我们可以这么定义: 宇宙:是广袤的空间和其中存在的各种天体以及弥漫物质与能量的总称。也就是天地万物的总称。

<板书> 1.宇宙的概念

古代:空间—时间

现代:物质—运动

地理学定义:……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漫长曲折的过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回忆一下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 <板书> 2.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 模糊的天地概念(托勒密“地心说”)→太阳系(哥白尼“日心说”)→银河系(18世纪、赫歇尔)→上百亿年和上百亿光年的时空区域(20世纪60年代以来、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古代,人们出于农业生产或辨识方向等一些生活、生产的需要,必然要对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宇宙空间现象进行观察,由此衍生出原始的天文地理学。当时,由于技术原因,人们对宇宙环境的观测主要依靠肉眼观测,因此,所能观测到的范围十分有限,其所讨论的天文、宇宙就不外乎模糊概念上的大地和天空。这个时期主要的宇宙观有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的中心火团说、阿里斯塔克的太阳中心说以及古罗马的托勒密提出的“地心说”。(大致说明各学说观点)其中“地心说”由于符合人们日常的视觉体验,加之符合了基督教“上帝以地球为中心创造宇宙”的教义,因此较易得到人们的接受与推广。

然而“地心说”的理论体系对行星运动规律难以作出圆满的解说。文艺复兴时代的后期,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思想的解放,波兰的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其后,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进一步发展修正了哥白尼学说,创立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而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则第一个用望远镜观察天体,证明了哥白尼天文学说的正确。而伟大的天文学家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提出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行星运动的原因,这对后来海王星、冥王星的发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以上这些成就在当时勾勒出较完整的太阳系结构。这一时期,人们的宇宙观仍主要限于太阳系。时间推移到18世纪,英国天文学家赫歇尔观测证实,银河系是范围有限的恒星体系,并建立了银河系的天文体系,从而将人类认知的宇宙范围拓展到星系级别。

之后,随着科学继续发展,技术不断进步,人类的宇宙范围观念也日渐扩大。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大型天文望远镜的使用,分光仪、射电技术的成熟,人造卫星、探测器等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使天文观测的尺度大大扩展,达到上百亿年和上百亿光年的时空区域。

这里的光年是一个长度距离单位,它是指光在一年中所传播的距离,我们知道光的传播速度约为30万km/秒,照此计算,1光年约为94605亿km。那么,能否说宇宙的范围大小就是这百亿光年呢。显然不行,这里所指的是目前我们所能观测到的,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认识的宇宙范围一定会继续扩大。

我们在前面讲过,宇宙是物质的世界,那么宇宙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物质的东西,总有个外化的存在形式。例如,人的外化存在形式就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体”。仿此,宇宙(天)的物质存在形式就是一个个的“天体”。

就像我们人体有高矮胖瘦的体态差异,黑白黄褐的肤色差异,男女老少的性别、年龄差异等等方面的差异一样,天体在大小、质量、光度、温度等方面也存在着差别,这就是天体的多样性。

天体的多样性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在晴朗的夜晚,我们可以用肉眼看到:星光闪烁的恒星(这是一种能够自行发光、发热的天体)、轮廓模糊的星云(主要成分为H,呈云雾状),这两种天体是宇宙空间中最基本的天体。还有较明显位移的行星(绕太阳[恒星]运转、反射太阳光线)、以及有圆缺变化的月亮、一闪即逝的流星、拖着长尾巴的彗星。

此外,在宇宙空间中,还有一些我们单凭肉眼看不见的天体,比如一些星际气体和尘埃,以及人类制造发射到宇宙空间的人造天体:如人造卫星、空间探测器、空间站等。

(边引导学生看图讲解边板书)<板书>

3、宇宙的物质性

(1)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

(2)天体的多样性

自然天体: 恒星------星光闪烁(自行发光、发热)星云------轮廓模糊,主要成分为H,呈云雾状)

行星------移动(绕恒星运转、反射恒星光线)卫星------月亮(地球的卫星,有圆缺变化)流星------一闪即逝

彗星------拖着长尾巴

星际气体和尘埃

人造天体: 人造卫星、空间探测器、空间站等

这里有一点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天体是指存在于宇宙空间(星际空间)的物质。因此,掉落到地面的陨石、陨铁等就不能被称为天体。

地球作为一个整体是个天体,但地球的一部分或附属部分就不能称为天体,如地球大气、发射架上的人造卫星等。

我们前面讲过,宇宙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中,这就是宇宙的运动性。

根据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天体只要有了质量,就会相互吸引。而如果天体既相互吸引又相互绕转,就形成天体系统。那么是否所有的天体都属于天体系统呢?不,只有那些既相互吸引又相互绕转的天体才能称为天体系统。

目前,人们将认识到的天体系统,从小到大排列,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月球绕地球运行构成地月系,九大行星及其卫星以及流星、彗星、小行星和星际气体和尘埃等构成太阳系,太阳系又和跟太阳系相似的其他一些恒星系构成银河系,而银河系又和河外星系(简称星系)共同构成总星系──这是目前我们所观测到的宇宙的范围。讲了上述的内容,同学们不免要问:宇宙为什么是这个样子呢?这就涉及到宇宙的起源及演化。

关于宇宙的起源,我国有盘古开天劈地的传说,西方则有“上帝创造宇宙”的信仰。我国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是这样的:“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盘古出,而天地分,阳清者为天,阴浊者为地……盘古日长万八千丈,天日高万八千丈,地日厚万八千丈。”这与我们现代天文学家所提出的宇宙大爆炸理论在思想上十分接近。

宇宙大爆炸的观点认为:在宇宙的早期,温度极高,在100亿度以上,物质密度也相当大。此时,宇宙间只有中子、质子、电子、光子、中微子等一些基本粒子形态的物质。由于高温,这些物质极不稳定。在150亿年前的某个时刻,宇宙突然爆炸膨胀开来,这些物质迅速向外辐射出去,刹那间,宇宙空间扩大了1029倍,温度亦随着宇宙的膨胀而迅速下降。当温度下降到10亿度左右时,中子开始失去自由或衰变,或与质子结合成重H(氢)、He(氦)的原子核,原子核继而捕获电子,早期化学元素开始形成。当温度继续下降到几千度时,辐射减弱,此时,宇宙主要物质是气态的,之后气体逐渐凝聚成星云,再进一步形成各种各样的恒星体系;期间,也有一些已经形成的恒星爆炸成星云或进一步塌缩为白矮星、中子星、黑洞以及膨胀成红巨星。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宇宙。

因此,我们说宇宙中的天体不是同时形成的,各自都有其发生、发展、衰变的历史。作为整体的宇宙,也经历了温度从高到低、物质密度从密到稀的演化。

<板书>

4、宇宙的运动性

(1)天体系统:天体相互吸引又相互绕转

天体系统层次:(见文中)(2)宇宙的演化:温度从高到低、物质密度从密到稀

Ⅲ、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暂时讲到这,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进一步学习“宇宙中的地球”部分。请同学们做好预习,并着重掌握前面所学的各种天体的特征以及天体系统的层次结构。

第五篇:1.1宇宙中的地球

今天我要说的课是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一. 说教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是高中地理的开篇,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高中阶段的地理学习,具有重要的重要,同时也为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天体及其基本类型,获得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

2、掌握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归纳总结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2.运用比较的方法学习不同天体的特征。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探究地球宇宙的兴趣,培养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提高地理审美情趣。2.树立正确的宇宙观和世界观,从而破除迷信、崇尚科学。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天体类型和天体系统的层次,知道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地球上为什么适宜于生命生存和繁衍。

教学难点 归纳总结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确定依据:

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够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并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而学生以前接触的宇宙知识较少,这部分内容很抽象,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二. 说教学 1.说教法

依据:本节原理性强,内容比较抽象,因此应借助多媒体技术以丰富多彩的方式呈现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比较法、分组讨论法、图表分析法。2.说学法

1、学情分析:

(1)本节是高中地理的开篇,涉及较多的天文知识,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内容比较抽象,应帮助学生形成空间抽象想象思维。

2、学法

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练习法,3.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 课题引入:

首先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展示一些有趣的天文图片,如流星雨、日全食、哈雷彗星等,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兴趣,主动去探究宇宙中存在的自然现象。

(二)、新课教学:

1.首先联系生活,从夜晚常见的星星入手,引入天体,并展示各种天体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树立正确的宇宙观。然后组织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中天体系统的图文,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后再利用多媒体模拟演示各种天体系统的运动及层次,将抽象的知识点直观形象的呈现给学生。为了巩固新知,通过练习法让学生完成教材中天体系统的层次框图。

2.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这部分,首先读“太阳系模式图”,说出太阳系的成员以及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排列,从中认识地球。再运用图表分析法引导学生观察课本第5页的图表,提取信息,比较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从数据中分析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并完成三类行星的比较表格,强化学生的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

3.存在生命的星球这部分,我采用合作探究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从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两方面总结论述地球又是一颗特殊的行星。

4.最后是有关寻找外星人的活动,利用多媒体展示科幻片中有趣的外星人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从多角度展示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三)、实施反馈: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促进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串联,累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4.教学反思

1.在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体验的基础上,促使学生强化对这种生活体验的思考和认知,将理论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现有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2.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呈现问题,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下载(九下)1.1宇宙的起源 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九下)1.1宇宙的起源 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探索宇宙起源之谜》观后感

    探索宇宙起源之谜 现在我们对太空、星体、宇宙、能量的了解比我们的先辈多得多,随着新的现象不断发现,我们的幻想也在不断增长,观看这部科教片时,它带领着我们畅游宇宙,在时空之......

    《宇宙起源与发展》论文

    《宇宙起源与发展》 论文报告 专 业 班 级 学 号姓 名 1 自 古以来,对宇宙的思考就是人类思想发展的重要部分,对天体的崇拜与神话也是人类对大自然最早的敬畏。科学的发展并......

    部编九下1.1 开放互动的世界 教案

    第一课同住地球村 第一课时开放互动的世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到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紧密联系的世界。知道世界的变化既给国家的发展带来深远影......

    1.1 地球的宇宙环境(教案)范文大全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课程标准●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标准解读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指以地......

    地理教案:1.1 人类认识的宇宙(大全)

    1.1 人类认识的宇宙 [重点]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 所谓特殊是与其它天体相比较而言,就目前所知,唯独地球上有生物,特别是有高级智慧生物,这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以及地球......

    1.1 宇宙中的地球_教学设计_教案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天体的主要类型和天体系统的层次,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 2.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

    1.1《 地球的宇宙环境》教案(湘教版必修1)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典型例题: 1、读天体系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40亿光年ABCD (1)图中A为 ,小行星所属的天体系统是 图。河外星系的级别与 图相......

    九下现代文教案

    第十三讲 九年级下册现代文内容梳理 篇 目 第一单元 1.诗两首 2.我用残损的手掌 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4.外国诗两首 第二单元 5.孔乙己 6.蒲柳人家(节选) 7.变色龙 8.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