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考研教育学《中国教育史》考试复习笔记(代表性的知识点)[大全5篇]

时间:2019-05-15 02:36: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1年考研教育学《中国教育史》考试复习笔记(代表性的知识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1年考研教育学《中国教育史》考试复习笔记(代表性的知识点)》。

第一篇:2011年考研教育学《中国教育史》考试复习笔记(代表性的知识点)

《中国教育史》考试复习笔记(代表性的知识点)

一、有关常识:

1、四书、五经:四书为儒家主要经典《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为儒家经书《诗》、《书》、《礼》、《易》、《春秋》。

2、西周形成“学在官府”,“官守学业”的局面,政教一体,官师合一,以“明人伦”为教育宗旨,培养治术人才。

3、春秋时期齐国创建的著名高等学府“稷下学宫”,实行教学、研究与咨议相结合。其学则《弟子职》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

4、《史籀篇》是著录于史册的最早的蒙学教材。

5、中国近代的留学教育始于1872年,最早提出建议的是容闳。6、1877年,在华基督教传教士于上海举行了第一次传教士大会,各教派联合组成了“学校教科书委员会”,负责为教会学校编写、出版教科书,并规定以宣扬基督教为编写的“最重要”原则。1890年,在华基督教传教士又在上海举行了第二次大会,并进一步明确议订传教士利用教育作为侵略工具的重点。这次大会将“学校教科书委员会”改组为“中华教育会”。

7、古代官学名称:

商代:序、庠、学、瞽宗

西周:国学(辟雍、泮宫)和乡学(塾、庠、序、校)

汉代:太学(鸿都门学、宫邸学、邸第学)、地方官学(郡国学)

隋唐:儒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专科学校(律学、算学、书学、崇玄学、医学、兽医学、天文学、音乐学、工艺学)、地方官学(府学、州学、县学)

宋元明清:中央官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武学、画学、回回国子学、四译馆、俄罗斯学堂)、地方官学(府学、州学、军学、监学、县学、社学、卫学)。

(社学:古代地方官学的一种。元代首创,各县村庄一般50家为一社,每社立学校一所。择通晓经书者为师,利用农闲空隙时间,使子弟入学。明承元制,农村普设社学。)

古代私学名称:高等私学(精舍、精庐),初等私学(书馆、学馆,村学、村塾、冬学,坐馆、教馆、家塾、私塾、义学、义塾)

8、墨、道、法家的教育思想:

墨家的教育内容以“兼爱”的基本思想为主,同时重视文史知识的学习及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实用技术的学习,也重视武艺和自然科学技术的教育,大大突破了儒家教学内容的范畴,但忽视礼乐教育与美育在陶冶道德品质和审美力方面所产生的作用。

道家没有书本教材,以自然之道为教育内容,要求人们听凭自然,主张贵“无”、知“常”、守“柔”,推崇人性自然论。

法家认为人性是自私的,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强调严刑峻法,从根本上肯定法治的作用而忽视教育的作用。

9、董仲舒的三大文教政策建议:为了适应汉武帝的政治需要,他在《对贤良策》中提出三大文教政策建议:第一,建立太学“养士”,改革选士制度;第二,兴教化,正万民;第三,“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在当时条件下,对于巩固统一、发展教育事业、培养与选拔国家急需人才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指出教育作用:通过人为的教育将人性中善的要素转变为善。)

二、名词解释:

1、鸿都门学:鸿都门学创设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年),因校址在洛阳的鸿都门而得名。这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所传授书法绘画艺术的专科学校。由三公推荐入学,其设置、招生、任官均与太学不同,是宦官集团培植私人势力的场所,有政治斗争的背景,但从中国教育发展史尤其是专科教育史上看,它的设置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打破儒学独尊的教育传统,以诗、赋、书画为教育内容是教育的一大变革;其次,鸿都门学是一种专门学校,为后代专科教育的发展提供宝贵经验。

2、三舍法:宋代政治家王安石变法期间(“熙宁兴学”)制定的太学生升级与出仕的制度。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为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即在太学分立外舍、内舍、上舍三个等级,制定系统的“三舍升补法”。“升补法”的基本原则是德行与经艺并重,私试成绩与公试、舍试成绩并重,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太学的教学质量和太学的地位。

3、八股文:明清两代专门用于科举考试的一种特殊文体。它有固定的格式和一系列清规戒律,有不少繁琐而苛刻的要求,专取《四书》、《五经》内容命题,内容诠释必须以程朱理学的注释为标准,不得自由发挥,每篇文章由八个部分组成,即“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每一部分都有两股两相比偶的文字。这种文体形式死板,内容空洞,陈陈相因,千篇一律。

4、《学记》:《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教育专著。《学记》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和教学活动的理论总结,它主要论述教育的具体实施,偏重于说明教学过程的各种关系。《学记》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总结出教学相长、尊师重道、藏息相辅(正课学习与课外练习兼顾,学习与休息兼顾)、豫时孙摩(预防不良倾向产生;善于抓住适当时机及时施教;循序渐进;相互观摩,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发挥集体作用)、启发诱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长善救失(坚持正面教育,重视因材施教,善于因势利导,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将缺点转化为优点)等等教育教学原则,提出了问答、讲解、练习、类比等教学方法。

5、三纲领、八条目:《大学》中提出的一个完整而概括的政治、道德教育的纲领和程序。“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儒家对大学教育目的和为学做人目标的纲领性表达,“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就被称之为“三纲领”。为实现三纲领,《大学》又进一步提出一系列具体步骤,概括为八个条目,即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道德观念认识(格物、致知)为起点,以道德信念的建立(正心,诚意)为中心,以道德自觉性的培养(修身)为根本要求,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实践目标,构成了儒家的道德教育体系。

6、朱子读书法: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强调读书穷理,认为“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他的弟子汇集他的训导,概括归纳出“朱子读书法”六条,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这“六条”不是孤立的,是相互联系的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有内在的逻辑,是一个完整的读书、求学、进业的程序和步骤。“循序渐进”包含有读书的“量力性原则”,“熟读精思”包括有读书的“巩固性”原则,“虚心涵泳”包含有读书的“客观性”原则,“切己体察”包含有读书的“结合实际”原则,“着紧用力”包含有读书的“积极性”原则,“居敬持志”包含有读书的“目的性”原则。可以说“朱子读书法”包含有上述这些原则的萌芽和因素。

7、京师同文馆:1861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同文馆,并于1862年正式开学。京师同文馆是清末洋务运动的产物,是带有某些资本主义因素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学堂,是洋务学堂的典型。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它被视为中国政府自行创建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标志着中国近代新式学堂的诞生。京师同文馆开始是最先进的英文馆,后陆续设立法、俄、天文、算法、东(日)文馆。1902年,京师同文馆并入京师大学堂。京师同文馆的主要特点有:专门培养洋务人才;课程侧重于“西文”和“西艺”;采用西方的教学制度,实行分年课程和班级授课制。

8、生活教育论:“生活教育”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体系,它包括了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法,是一种创造性的,又是不断发展前进的教育理论。“生活教育”论有以下三大主张:“生活即教育”---“生活教育”论的核心。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是生活就是教育,人过什么生活就受什么教育。“社会即学校”---“生活教育”论的另一个重要主张。当大众没有解放之前,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论的教学理论。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教。

(陶行知其它教育思想:论普及教育:主张普及教育应该从劳苦大众的生活实际出发。论民主教育:认为民主教育应该是民有、民治、民享的教育。论儿童教育:认为教育不能创造儿童,教育的任务是帮助儿童生长。首先要真正了解儿童;其次,要尊重儿童的人权,认识和重视儿童的创造力;第三,要解放儿童。在培养儿童过程中,要因材施教。)

9、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由于不同阶级利益的驱使和学术资料源流的不同,形成了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等学派,史称“诸子百家”。

10、察举:中国汉代选官取士制度。由地方官根据一定的科目和标准考察选拔,层层推荐,最后向朝廷荐举,经皇帝亲自策问,按成绩高下授以不同的官职。

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推行的选官取士制度。即设置大小中正官,品第人物,依家世和才德区分为高下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作为任官授爵的根据,然后再按品授官,实际上承认了门阀世族集团的特权。

11、六艺:夏、商、西周时期教育的基本内容。礼,后世称之为周礼,包括周代的典章制度和以孝、悌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以及各种礼仪。乐包括歌咏、舞蹈和演奏乐器等。礼和乐密切配合,礼是外在的政治原则、道德行为规范,是其思想行为准则,具有强制性。乐则陶冶人的感情,使强制性的礼转化为人们内在的道德和精神的需求。射即拉弓射箭的技术。御即驾驭战车的技能。书是读书、写字。数是计数。六艺体现了文武兼备、诸育兼顾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文明发展早期的辉煌。

三、简答题:

1、书院的起源及其在组织管理和教育教学上的特点。

答:唐末宋初,官学衰落,士人失学,在理学教育思潮的推动下,传统的私人讲学得到发展,为此出现了一种高于蒙学的高级的教育组织形式即宋代的精舍和书院。书院源于唐末,兴盛于宋。它以私人创办和主持为主,将图书的收藏和校对、教学与研究合为一体,是相对独立于官学之外的民间性学术研究和教育机构。在宋元明清诸朝,书院逐步发展成为官学之外最主要的综合性教育研究组织形式。书院教育的存在,弥补了封建官学的不足,填补了许多学术文化研究领域的空白。

书院在组织管理上有以下特点:机构简单,管理人员少,学生也参与管理;课程设置灵活,不同书院有不同安排,重平时考核;学规严密、师生共同遵守;经费自主;重视自己的特色。

书院在教育教学上有以下特点:既是教育教学组织,又是学术研究机构;允许不同学派讲学;入学不受地域限制;教学注重讲明义理,躬行实践,多采用问难论辩式,注意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师生关系融洽,感情深厚。

书院与汉代太学的区别:

a、培养目标不同。书院办学的目标是要求弟子学做人,追求封建人格之完善,官学则是以科举入仕为主要目的。

b、自由讲学。每一学派大师主持的书院往往是该学派的学术研究和教育活动基地。

c、学生可以自由择师入学,不受籍贯的限制。

d、教学以自学、独立研究为主,以答疑形式进行教学。

e、倡导学术争辩和学派交流,没有固定的形式和组织。

2、述评张之洞“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

答:张之洞是我国清末著名的洋务派教育家,他的基本教育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个思想集中反映在《劝学篇》中。

所谓“中学”也叫旧学,指的是封建的典章制度,伦理道德,中国的经史之学,孔孟之道。在为体的中学中,他基本的主张,在于“明纲”。为了明纲,他特别强调读经的重要意义。读经的目的在于以三纲五常封建伦理道德加强学生的思想训练。所谓“西学”,张之洞归纳为“西政”和“西艺”两方面,并认为“西政之刑狱,立法最善。”关于“中学”和“西学”的关系,他强调“中学”是根本,“西学”是末节,“中学”为主,“西学”是从。只有在通“中学”的基础上,才能学“西学”。讲“西学”,必先通“中学”;而要存“中学”,又不得不讲“西学”。

“中体西用”的思想,在当时有促进改革的一面,也有阻碍教育沿着资本主义方向前进的一面。从哲学和方法论角度来看,“中体西用”思想是形而上学的。

第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对教育的影响是深远的,涉及到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中体西用”思想,一直支配着晚清教育。在“中体西用”思想的指导下,创立和发展近代学校教育,改革了传统教育只重儒学的教育内容,增加了自然科学知识,发展了中国近代科学技术教育,培养了中国第一批不同于封建士大夫的一代新人,对中国教育的发展无疑起到了促进作用。

第二“中体西用”仍坚持维护封建专制制度和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成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对立面,阻碍维新运动的发展。

第三,从哲学和方法论角度来看,“中体西用”思想是形而上学的。严复对“中体西用”的批驳说明了这一问题。“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两立,合之两亡。”;“中体西用”是“西法之虚声,而沿中土之实弊。”深刻地揭露了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错误实质。

3、简述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

答:南北朝时期的颜之推著有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善的家庭教科书《颜氏家训》,是士大夫家庭教育的杰出代表。其家庭教育主要教育思想有:

(1)、家庭教育应及早进行,越早越好,甚至从胎教开始。

(2)、家庭教育的关键是父母,因此父母的行为和教育方法对子女的成长影响很大。

(3)、对子女不可“无教而有爱”,强调教子要严,反对溺爱偏爱。为了教育好孩子,训督乃至体罚是需要的。

(4)、注意环境习染对子女的影响。环境影响包括周围环境和长辈的风范。

(5)、注重家庭教育中对子女技艺的教育。指出父母对儿童学习正确的语言负有重要的责任。

(6)、最后还提出要教育子女有远大志向,要勤奋努力。

4、简述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答:蔡元培,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辛亥革命时期教育家的杰出代表。他的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我国近代资产阶级教育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为近代中国教育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

(1)、论“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1912年,蔡元培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关于普通教育的宗旨,他定为:养成健全的人格,发展共和的精神。认为健全的人格必须德、智、体、美和谐发展。

(2)、以“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主义”为改革方针,对北京大学进行全面改革。

(3)、认为教育应当独立,提出教育独立于政党与教会之外的主张。

(4)、倡导“尚自然”、“展个性”,反对注入式教学,提倡发挥儿童个性。

5、教育的起源与学校产生的基本原因。

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及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原始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生产劳动教育、生活习俗教育、原始宗教教育、原始艺术教育、体格和军事训练等。

原始社会的教育处于自然形态,没有专门的组织形式,没有阶级性,没有从生产劳动和“原始礼仪”中分离出来,没有文字与书本,主要是通过语言、口耳相传和行动模仿进行的。

我国的学校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或奴隶社会初期。由于青铜器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劳动生产有了剩余,贫富差别、脑力劳动分工初步出现,学校产生的社会物质条件大致具备;社会事务日渐复杂,需要专门人员进行管理;文字的产生为日益繁复的社会知识和自然知识的积累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也造成了产生学校的现实需要。

6、夏、商、西周官学的基本特点。

夏代是奴隶社会教育形成时期,商代时得到进一步发展,至西周则达到鼎盛阶段。奴隶社会的经济、政治条件,决定了当时只有官学而没有私学,官学机构与政治机构联系在一起,没有分离独立,历史上称这种现象为“学在官府”。教师都由官吏兼任,亦即“官师合一”。西周已建立两大系统的学校,即国学和乡学,国学分为小学和大学两级。西周国学的教育内容包括德、行、艺、仪四个方面,而以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为基本内容。

7、汉代太学的特点。

公元前136年,汉武帝废除了诸子各家博士,专设《诗》、《书》、《礼》、《易》、《春秋》等五经博士,这是中国历史上“独尊儒术”的标志。公元前124年,丞相公孙弘奏请为五经博士设立博士弟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太学的诞生。博士,即是太学的教师。博士弟子,即是太学的学生。太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a、为国家培养“经明行修”的官吏。“经明行修”是对官吏才能和道德的要求。即必须通晓一种或两种经书,并具备“三纲五常”的德行。“三纲”的内涵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等五种道德观念。

b、御定统一的教材。儒家经典“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是太学法定的教材。

c、传经必须遵守“师法”和“家法”。

d、建立的定期的考试制度。太学首创一岁一试的制度。“设科射策”,分甲科、乙科两种程度命题,进行抽签考试,按成绩等第,分别授予不同的官职。

8、唐代儒学与专科学校的特点。

唐承隋制,儒学教育仍分立为“三学”,即国子学、太学和四门学,统由国子监管辖。它们的教育目标都是培养“经明行修”的官吏。“三学”与汉代太学的不同点是:

a、强化了学校的等级性。三品以上的子弟入国子学,五品以上的子弟入太学,七品以上的子弟及民间“俊秀”入四门学。

b、制定了较完备的教学计划。将儒家经典分大经、中经、小经三类,分别规定了学习年限。

c、增加了考试类别。除岁试外,有旬试、毕业试。

d、建立了休假制度,即旬假、田假、授衣假。

e、出仕要经过科举考试,一般不能直接授官。

唐代专科学校附属于官署,由官署的行政长官直接领导监督,具有以下办学特点:

a、将行政职能、科学研究和培养人才三者紧密地结合起来,不脱离具体的业务实践,有利于理论和实践的联系。

b、能迅速地反映本官署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能及时地培养、输送人才。

c、学校的水平和成效,随该官署行政长官的文化素质、科技水平而变化,所以兴衰无常。

9、宋元明清中央官学与地方官学的特点。

宋元明清时期中央官学发展的特点:

a、加强了教育改革,重视发挥太学的地位和作用。宋代先后兴起三次著名的“兴学”活动,大大提高太学的教学质量和太学的地位。

b、教育世俗化进程加快,教育对象不断扩大,入学资格逐渐放宽。

c、学校类型多样化,如宋代创设了武学和画学,元代有回回国子学,明代有四译馆,清代有俄罗斯学堂。

d、教学内容不断扩大、不断扩充。除《四书》外,《五经》增至《十三经》。

e、对学生的思想控制不断加强,各种戒规严格控制了学生的思想、言论、结社的自由。

宋元明清时期地方官学发展的特点:

a、加强了地方教育的管理,建立了专门的行政机构管理地方官学。

b、加强了对教师的管理,教师的录用升迁需经过一定的考核。

c、学校经费比较固定,以学田充经费。

d、学校分布地区更加广泛,开始重视边疆及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

e、明清地方官学和科举制度合二为一,学校逐渐沦为科举的附庸。

10、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的原因及其意义。

a、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过渡时期,“学在官府”的垄断形式失去了原有的经济支柱和政治依据,造成“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局面。

b、宫里的司礼、司乐把原来秘藏在官府中的典籍文物、礼器乐器带到民间,这就出现了“学术文化下移”的趋势。

c、养士之风盛行,进一步促进了私学的发展,孔子起到了开辟道路的作用。

私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

11、怎样评价近代新式学堂和教会教育。

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同文馆,标志着中国近代新式学堂的诞生。到19世纪末,新式学堂仍属于开创时期,其特点是:学校尚无完备的教育计划、更无完备的学制;重视西文、西艺学习,忽视引进西方的政治及科学教育;师资设备缺乏,难达成现代学校的目标;受旧教育影响,仍未脱离封建“治术”教育的窠臼;派遣军事学校优等生出国学习,开创了留学教育的先河。

鸦片战争后,西方传教士利用不平等条约,获取了在华办学进行教育渗透的特权。早期的教会教育主要是为了传教,培养一批中国人为传教助手,从而扩展其教会势力。后期教会教育利用教育作为侵略工具进行赤裸裸的文化侵略,培植反动势力变中国为其殖民地。

12、试析中国近代壬寅癸卯、壬子癸丑及壬戌学制的成败优劣。

1902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史称“壬寅学制”。这是中国政府颁布的第一个学制,因种种原因,没有实行。

癸卯学制: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该学制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以尊孔读经为教育宗旨,内容比壬寅学制详备。癸卯学制是中国第一个付诸实施的学制,它对改变清末学堂各自为政、互不相联的局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以后中国学制的组织形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问题在于该学制的形式仿自资本主义国家,灵魂却是中国封建阶级的;其次,癸卯学制规定的一套详备、整齐的学校系统,远非中国当时的财力、人力所能实现。

壬子癸丑学制:1912年,在教育部召开的中央教育会议上,议决重订学制,拟订了新的学校系统,并予以公布,史称“壬子学制”。到1913年,教育部又陆续公布了各种学校规程、课程标准等,其内容对壬子学制有所修改和补充,后人将两者合称为“壬子癸丑学制”。该学制主要在摒除癸卯学制的封建性方面作了努力,但对教育与国情、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教育与儿童身心发展等问题尚未能顾及。

1922年,民国教育部召开学制会议,并于同年公布实施。史称“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新学制注意到了制定学制与中国国情、经济发展需要、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及人民生活水平之间的关系。具体采取弹性学制;增加职业教育系统;缩短小学、大学年限,延长中学年限;采用学分制、选科制、优异学生越级升学等措施,照顾学生在能力、个性等方面的差异。

13、试比较孟子、荀子的教育思想。

a、关于人性与教育作用:孟子认为人人具有先验的“良知”、“良能”,提出“性善论”;荀子则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提出“性恶论”。孟子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发展本性,荀子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改变本性,实际上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孟子着重论证了封建地主阶级道德观念的合理性和实施封建教育的可能性,荀子则力图说明树立封建地主阶级道德观念和实施封建教育的必要性。

b、关于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孟子认为教育目的是“明人伦”,决定了教育内容是以孝悌为主的道德教育。荀子认为教育目的是培养各种治术人才,教育内容就是《诗》、《书》、《礼》、《乐》、《春秋》等。

c、关于教学的主张:孟子主张“内发”,荀子主张“外求”;孟子强调“思”,荀子重视“学”;孟子把教学或学习看作是“存养”、“内省”、“自得”的过程,荀子把教学或学习看作是“闻、见、知、行”等环节。

14、试述稷下学宫的性质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1)、稷下学宫是一所由官家操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

a、稷下学宫由齐国官方出资举办,始终不改变养士、用士的基本目的。从其主办者和办学目的来看,稷下学宫是官学。

b、稷下学宫是由养士制度发展演变而成的教育机构,它保持了充分尊重士人之讲学,不加干涉与限制的风范,其教学与学术自由,体现出私学的性质。

(2)、稷下学宫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政议政作用的高等学府。

具有以下特点:

a、学术自由,表现在:稷下学者“不治而议论”,拥有相当的独立和自由;来者不拒,包容百家;欢迎游学,来去自由;学术论辩,相互争鸣及吸取。

b、待遇优厚,包括给予“不治而议论”的政治待遇及优厚的物质待遇。

历史意义:

a、促进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发展。

b、显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

c、稷下学宫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它所独创的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办学形式,集讲学、著述、育才与咨政为一体的职能模式,自由讲学和自由听讲的教学方式、学术自由和鼓励争鸣的办学方针,尊重优待知识分子的政策,都显示了它的成功之处。

d、留给后人的思考:稷下学宫尊重贤士,尊重学术,其思想学术、文化教育的成功却未带来齐国政治的成功。

15、简述韩愈的教育思想。

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体现在:

(1)、最突出点就在于他作《师说》,提倡尊师重道。

a、教师的任务: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即传授儒家仁义之道,讲授儒家六艺经传与古文,解决学生在学习道与业过程中所提出的疑难问题三项基本任务。

b、提出以“道”为求师的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c、建立合理的师生关系: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2)、关于识别与培养人才:他认为人才总是有的,关键在于能否加以识别和扶持。他要求统治者爱惜人才,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用识马的道理表明识别人才的重要。为了培养人才,满足封建国家的需要,他要求整顿国学。

(3)、关于学习方法:他认为学业的精通在于勤勉,还提出在博学的基础上求精通,并主张把学习与独创结合起来。

16、试比较朱熹、王守仁的主要教育思想。

朱熹的主要教育思想:

(1)、关于教育目的与教育作用:朱熹主张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以造就封建社会的所谓“圣人”。他的教育作用论是从他的理学思想体系出发论述的。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变化气质”,“明明德”,以实现“明天理,灭人欲”的根本任务。

(2)、论“小学”与“大学”的教育内容:朱熹把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看做是统一的教育过程中相互衔接的两个阶段。认为小学阶段的任务是“教事”,大学阶段的任务是“教理”,注意到了从儿童和青少年个性发展的心理规律来考虑教育阶段的划分。

(3)、教育原则与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居敬穷理”、“学思力行”、“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等。

王守仁的主要教育思想:

(1)、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王守仁十分重视教育对人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学以去其昏蔽”的思想,认为教育作用是“明其心”。

(2)、关于儿童教育思想:他十分重视儿童教育,从“致良知”的要求出发,认为儿童时期“良知”保存最多,受蒙蔽最少,教育应从儿童时期抓起。教育要注意儿童的年龄特点;儿童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性情,其教育内容是歌诗、习礼、读书;此外,他强调教育要“随人分限所及”,量力施教。

二者的异同点:

(1)、王守仁和朱熹一样,都认为“理”是存在的,都把“理”作为宇宙的本体,把“理”当做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教育的根据,所不同的是,朱熹认为“理在心外”、“性即理”。而王守仁则认为“理在本心”,“心即理”,在内不在外。

(2)、朱熹认为,圣人教训具在经书,为学之道必须穷理,穷理必须读书。而王守仁则认为经书是“常道”,即永恒而普遍的道理,然其根源仍在本心,他认为凡是有助于“求其本心”者均可作为教育内容。

17、明末清初进步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一,批判理学教育理论;

第二,主张培养经世致用的实用人才;

第三,提倡“实学”,重视自然科学和技艺的学习;

第四,提倡“主动”、“习行”的教学方法;

第五,提出了初步的民主主义教育主张。

18、王夫之、颜元教育思想的特色。

王夫之的教育思想:

(1)、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教育是治国之本;认为人性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在不断的变化过程中,提出了人性“日生日成”的著名论断,教育在人性形成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2)、理与欲统一的道德观:他主张“天理”即在“人欲”之中,二者是统一的,主张节欲而反对灭欲。

(3)、知行观和教育过程:他主张行先知后,知行并进,互相为用,强调不能离行以为知,要在行上取得知,要在行上检验知。

(4)、学思结合的教育思想:认为学与思互相结合、互相补充、互相依赖的。

(5)、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提出了“立志”、“有序和不息相结合”、“因材施教”、“自勉与自得”等方法。

(6)、论教师: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孜孜不倦,坚持不懈。教师的责任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讲明道理,要求教师具有丰富、正确的知识;重视教师的道德行为在教育活动中对学生所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颜元的教育思想:

(1)、对理学教育的批判:揭露传统教育严重脱离实际;批驳传统教育的义利对立观;抨击八股取士制度。概括起来说,他认为理学有毁坏人才、灭绝圣学、败坏社会风气三大祸害。

(2)、关于教育作用:强调人才主要依靠学校教育培养。去掉隐蔽习染,恢复人的善性,正是教育应起的作用。

(3)、关于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有实才实德的人,为此,他主张以“三事、六府、三物”作为“实学”的教育内容,其核心是“礼、乐、兵、农”。

(4)、关于教学方法:他强调“主动”、“习行”,即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实际,要坚持练习和躬行实践。

(5)、论劳动教育:重视农业知识的传授,注重在劳动中培育人才。

19、龚自珍、魏源教育思想的特色。

(1)、主张“经世致用”,揭露和批判封建衰世政治和教育存在的种种弊端,把改革教育作为实现他们变法改制政治主张的重要手段。强调学和治统一,养和用结合,教育应从实际出发,人才必须德才兼备。

(2)、提倡学习“西学”,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通过学习西方的科技和军备等长处来抵制外来侵略。

20、维新派康、梁、严教育思想的特色。

(1)、论教育作用、目的:重视教育作用,认为教育兴衰维系国家的前途命运,倡导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2)、主张废除八股取士,改革科举制度。兴办学校,建立资产阶级的教育制度,以新的学校体系代替科举制度。

(3)、重视学龄前教育,主张为孩子办新式学校,教育内容丰富多彩,合乎儿童年龄特征,同时涵盖德、智、体、美诸方面的教育。

(4)、要求解放妇女,主张男女教育平等,倡导妇女教育。

(5)、设立师范学堂,发展师范教育,培养急需师资。

(6)、提倡“西学”,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认为“以治西学为当务之急”。

21、简述李大钊、杨贤江、徐特立的教育思想。

李大钊的主要教育思想:

(1)、论教育的本质及教育在社会改造中的作用:他认为包括教育在内的上层建筑,必然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动而变动。教育是一种工具,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阶级性。社会彻底改造不能只靠教育,强调精神改造与物质改造结合起来,肯定了教育在社会改造过程中的作用。

(2)、提倡真正的劳苦大众的教育,认为教育必须为提高工农大众的阶级觉悟和战斗能力服务。

(3)、论青年教育:要求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导青年要有坚强的意志,教育青年到工农中去,走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杨贤江的主要教育思想:

(1)、批判超政治的教育观,科学阐述教育的本质:“教育是社会上层建筑之一,是观念形态的劳动领域之一,是以社会的经济阶段为基础的”。

(2)、教育与经济、政治关系:教育以现实的社会经济生活为基础,随经济发展而变化。同时,教育对经济基础具有影响和促进作用。教育一方面为政治所决定,另一方面教育又积极影响政治。

徐特立的主要教育思想:

(1)、论教育作用和培养目标:教育的作用是按一定的社会形式,培养一定的人格,为一定的社会服务。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他提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新人的目标。

(2)、论教育的科学化、民族化和大众化:中国应当建立自己的、民族的、科学的、人民大众的新文化与新教育。科学化、民族化和大众化三位一体,缺一不可。

(3)、论自然科学教育:重视自然科学教育及其对发展生产的作用,认为“生产是教育的内容,同时也就是科学的内容”。

(4)、论教师:教师工作是一种崇高而愉快的事业,它对国家人材的培养,文化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后代的成长起着重大的作用。

22、黄炎培教育思想的特色。

(1)、关于职业与教育:主张采取发展人类生活智能与服务精神的途径,使教育者能为己治生,为群服务,达到“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的终极目标的职业教育思想体系。认为职业是社会生存所必需的分工的产物,教育是保持和发展各行各业的条件。

(2)、大职业教育主义:提倡职业教育,同时分一部分精神来参加全社会的运动。办职业学校,同时和一切教育界、职业界努力沟通与联络。职业教育应贯彻于各级各类教育之中。职业教育在学校制度上的地位应是一贯的、正统的和整个的。办学体制应政府统制,双管齐下,学习制度应专科一贯,学习互进。实施全面职业教育。

23、陈鹤琴教育思想的特色。

(1)、论幼儿教育:他重视儿童教育,研究总结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按照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去教养儿童。认为家庭对幼儿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影响极大。

(2)、论活教育:活教育的目的是要使受教育者具备健全的身体,要有建设的能力、创造的能力,要有合作的态度,服务的精神。将活教育课程分为五类:儿童健康活动、儿童社会活动、儿童自然活动、儿童艺术活动、儿童文学活动。活教育重视室外活动,着重于生活的体验,以实物为研究对象,以书籍为参考。

四、论述题:

1、试比较中国古代私学和官学的不同。

答:私学与官学是我国古代的两种重要教育制度。官学早在夏商西周时期即存在。汉代官学标志着我国封建官学制度的确立。私学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兴盛于两汉,孔子起到开辟道路的作用。私学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两重含义:一指私家学术派别,探讨学术,多数侧重于对社会、政治问题的研究;二为教育团体,讲学授徒,而这二者的活动是紧密结合的。私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它与官学截然不同:

第一,私学与官府分离,是独立的专门的学术和教育团体;

第二,私学不传递官府法定的典章制度和文献,而以本学派的政治与学术主张教授弟子,寄望他们推行本学派的政治主张,因此各学派弟子的参政意识都较浓。

第三,私学大师与王官分离,不享有世袭的特权,属于士的行列。

第四,受教育对象扩大,本着“有教无类”的原则,吸收平民入学,突破了王族、贵族的限制,扩大了学校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的来源。

第五,私学冲破了“学在官府”的封闭式的旧传统。学校从宫廷移到民间,教师以私人身份随处讲学,学生可以自由择师,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发生了较广泛的联系,一变官学僵化死板远离实际的学风,形成百家争鸣的盛况,为人才的培养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第六,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私学大师,涌现了一批著名的教育著作,如《学记》、《大学》成为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自成体系的教育学著作,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基础。这是自由讲学带来的成果。

2、试述孔子在中国教育史上的伟大贡献。(关于道德教育与教师的思想)

答:孔子,名丘,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理论在指导封建社会的教育实践,最具权威性。两千年间,其影响之大,是前所未有的。他在教育史上的伟大贡献是多方面的:

(1)、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为教育的传播会影响政治,教育比政令刑律更加重要有效,强调教育的作用和重要地位;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肯定了教育在人的成长中起决定作用。

(2)、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打破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赋予平民;

(3)、关于教育目的,他主张把官职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提倡“学而优则仕”,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为封建官僚制的政治改革准备条件;

(4)、教育内容方面,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为教学内容,重视思想品质和伦理道德教育。在伦理道德教育的科目中,孔子最重视诗、礼、乐。强调教育要使学生认识社会,熟悉人事,了解人生,而不是崇拜神灵。

(5)、在道德教育思想方面,重视道德教育,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准则,鼓励人们提高道德水平。提出道德修养应遵循的重要原则,要重视立志、明确人生的前进方向,力求走在中庸之道上;身体力行,知行统一,言行一致;自省自克,自觉进行思想检查,改过迁善,发扬优点、长处和克服缺点。

(6)、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发挥学生专长,造就各类人才;首倡启发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自觉学习;强调学思行结合,鼓励学生努力掌握知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由博返约,主要解决教学的广度与深度的矛盾;教学需要师生双方配合协作,学生要端正学习态度,必须要有乐学、好学、不耻下问、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7)、树立教师的典范,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学而不厌,温故知新,诲人不倦,爱护学生,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教学相长。

(8)、创办规模较大的私学,开私人讲学之风,改变“学在官府”的局面,成为百家争鸣的先驱。同时,孔子形成了自己的学说,通过讲学在私学组织的基础上,创立了儒家学派,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产生重大影响。

(9)、重视历史文献的继承和整理研究,编辑《诗》、《书》、《礼》、《乐》、《易》、《春秋》等教材,保存了中国古代文化;

3、试述科举制度产生发展的历史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答: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通过逐级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因分科取士而得名。科举制在中国历史上存在时间达1300余年,经历多个朝代的发展变化。

(1)、隋炀帝创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产生。

(2)、科举制度在唐代逐步完善,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考试制度。科举考试步骤是:乡试---省试---吏部复试。

(3)、宋代科举制度得到强化和改革:扩大科举取士名额;提高及第者的地位和待遇;严密立法,防止作弊。

(4)、科举制度发展到明清进入全盛期,八股文考试取士达到规范化、制度化。科举制在社会上占有崇高的地位,对当时的官僚政治、文化教育和士人生活都有重大影响。清末科举制盛极而衰,走向穷途末路。1905年清廷废止科举制度。

科举制的历史作用、流弊及对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1)、科举取士满足了封建君主专制政治的要求,收到了集权中央、巩固封建统治的效果,促进了社会的稳定。

(2)、科举制比较详明严密地开创了考试取士的规模,具有一定的客观标准,与察举和九品中正制相比,比较公正、比较合理,比较符合历史发展要求,对当时的社会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3)、学校教育与科举考试互为依存,其关系即养士与取士、育才与选才的关系。由于选才与育才的标准和要求比较一致,科举制度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学校教育完全屈从于科举的要求,沦为科举制度的附庸。

(4)、科举制的流弊主要有:国家只重科举考试,忽视学校教育;科举束缚思想,败坏学风;表面公平,实际录取标准仍以权势门第为转移;由于科举指挥棒的影响,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5)、中国科举制对世界东西方都有一定的影响。在东亚,日本、朝鲜等国曾仿行科举制;在西方,法、英、美等国借鉴科举制建立了现代文官制度。中国成了考试的故乡,考试制度的发源地。

第二篇:教育学考研中国教育史的复习要点

教育学考研中国教育史的复习要点

1.原始社会的教育有哪些特点?

答:原始社会教育表现出与以店阶级社会教育迥然不同的一些特点:①教育的社会性和无阶级性。原始社会的集体生产与集体生活,决定了其教育也是集体的、公共的、社会性的活动,没有阶级的界限。②教育不是专内的社会活动。原始社会的教育尚未从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它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来进行。③教育以口耳相传和观察模仿为主要手段,因为原始社会文字尚未出现,也没有专门的教学场所和教师,当时教育手段极为简陋,主要是口耳相传、观察模仿。

2.春秋战国私学的兴起有何意义?

答: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兴起,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划时代的革命:①它冲破了“正教合一”的枷锁,教育从政治活动中分离出来。完成了学校教育独立化的过程。②教师不再是官吏,而成为以教育人为谋生之道的专业化的教育工作者。③扩大了教育对象,使受教育的范围由少数贵族扩大到广大平民,教育的社会基础更为广阔。④有利于教育经验的积累和教育理论的形成,出现了以(学记)为代表的一批教育专著。

3.简述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

答:“有教无类”是孔子的办学方针,它规定了孔子办私学的教育对象,其基本含义是,不分华夷,无别贵贱,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学力、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都可有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这一教育主张顺应了社会历史进步潮流,打破了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符合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

4.评析孔子“学而优则仕”的教育主张。

答:“学而优则仕”是孔子的学生子夏提出来的,但它在理论上集中地概括了孔子的教育目的。其基本含义是主张把官职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有官职的人应该是受:过教育并继续学习的人,受过教育的人应该得到一定的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能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

“学而优则仕”教育目的论的提出,在当时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①反对不学而仕的世袭制,为平民开拓了从政的道路;②把学优与仕优联系起来,以学优保证仕优,有利于推行贤人治邦,改良社会政治。但是,这一教育目的论对中国古代教育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①过于突出教育的政治功能,忽视了教育的经济功能,强化了中国“官本位”的传统观念;②以名利为诱饵,使中国知识分子从一入学读书始,就产生严重的功名意识,形成“两耳不闻窗外事,二心只读圣贤书”的传统观念。

5.孟子关于教育的作用有哪些论述?

答:盂子从“施仁政”的政治主张和“性善论”出发,高度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与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J他认为教育的社会作用是“得民心”。“得民心”是“仁政”的关键,而教育是“得民心”的最有效措施。他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求放心”。他指出每个人虽然先天具有四个善端,但在后天的环境里,由于外物的诱惑与自身努力的不够,可能会失掉或摒弃这些善端。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找回散失的本性,保存和发扬天赋的善端。

6.颇之推关于旱期教育有哪些论述?

答:魏晋南北朝教育家颜之推极其重视早期教育,他认为家庭教育应从胎教开始,纵然做不到胎教,也要及早从幼儿教起。他之所以极力倡导早期教育,主要是认为:①幼儿时期是教育的最佳时期。他从幼儿期与成年期的教育效果比较中得出这样的结论:幼儿期心理单纯,精力旺盛,求知欲强。是学习的最佳时期;②幼儿期心理尚未定型,可塑性很大;是教育的关键时期。

7.评述隋唐科举制度的产生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答:隋代为了强化中央集权制和选拔优秀人才补充官吏队伍,逐渐以分科举人取代了九品中正制度。科举制度产生了隋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其主要特点是面向全社会公开考试,录取标准专凭试卷成绩,专重资才,而不是由地方察举。唐承隋制,进一步从考试程序、科目和方法等方面完善了科学制度,使之在人才选拔以至国家政治生活中占居越来越重要地位。隋唐科举制度的实行,对学校教育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一方面,由于选才与育才标准的统一;科举制度促进了当时学校教育的发展:①由于通过科举可以取得功名,而进学读书又是参加科举的前提,这就引起社会各阶层对学校教育的重视;②科举考试主要是以儒家经典为内容,这对于学校教育教学内容的统一和标准的一致,也具有积极意义;③科举科目中有明法、明算、童子、武举等,促进了当时专科教育、英才儿童教育及文武兼备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科举又使学校教育成为其附庸,对学校教育产生消极影响:①科举考试的内容局限于几部儒家经典,造成学校教育内容脱离社会现实,空疏无用;②科举考试的方法僵化、呆板。又使得学校的教学重记诵不求义理,充满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恶习;③科举考试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件事紧密联系起来,使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人生哲学支配了学校教育,使学校成为声利之场,严重影响着一般知识分子的思想。

8.评析韩愈《师说》关于教师的论述。

答:唐代教育家韩愈以继承和保卫儒家道统为己任,十分重视教师问题。写下了著名的《师说》。《师说》的基本精神就在于“存师卫道”。它从师与道、道与业、师与生等各方面系统地论述了教师问题。提出了卓越的见解。其主要见解:①关于教师的作用与地位。韩愈从“存师卫道”的角度阐述了教师的独特功能,他认为师是“传道”的,儒家的道统是封建社会的精神支往。而道要靠教师来传递,传道须有师。卫道必须先尊师,师与道是密切结合、不可分离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②关于教师的基本任务,韩愈作了经典性地表述,即“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他认为教师的三大任务为:传递儒家道统,传授古文六艺之业,解决学生在学习道与业过程中存在的困惑;③关于教师的资格。韩愈认为教师的选择,不应受年龄、地位、资格等限制,主要是用道与业来衡量。谁先有“道”,谁在术业上有专攻,谁就能成为教师;④关于师与生的关系。韩愈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命题,含有“能者为师”和“教学相长”的意思,确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总之,韩愈的(师说)在中国教育史上有系统,有创见地阐述了教师问题,是一份宝贵的历史遗产。

9.北宋的三次兴学运动有哪些主要内容?

答:北宋仁宗以后,为了振兴官学,改革科举,曾有“三次兴学”之举。北宋第一次兴学,是范仲淹主持的庆历兴学。兴学内容主要有三:①令州县立学;②改革科举考试内容,罢帖经墨义,着重策论;③改革大学。北宋第二这兴学,是王安石主持的熙宁、元丰兴学,主要内容是:①改革大学,创立“三舍法”;②整顿地方学校;③颁定(三经新义);④设置专门学校;⑤改革科举制度。北宋第三次兴学,是蔡京主持的崇宁兴学,其主要内容为扩充地方官学,续增州县学生,添置算学、书学、画学,使学制更为完备。

11.朱熹关于小学与大学的被学内容有哪些论述?

答:朱熹根据人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把学校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大阶段。他认为八岁至十五岁是小学阶段,上至王公子弟,下至庶民子弟皆可入学。小学是打基础阶段,教学内容是“学其事”,即从洒扫应对进退开始,将伦常礼教,教给儿童,进而教他们诗、书、礼、乐之文;打好根基。他专门编著《小学》一书,作为这个阶段的教材。朱烹认为十五岁以后是大学阶段,入学对象主要是贵族子弟,也有少数“凡民俊秀”。大学的教学内容是在小学的基础上“明其理”,按照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步骤,使其“明明德”,最后达到“止于至善”的目的。大学的教材主要是“四书”,“五经”.尤其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是其基本教材。

12.简述明代八股取士的创立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答:明王朝为了进一步以程朱理学统制思想。明太祖与刘基首创八股取士,以八股制义为科举考试定式。“八股l‘特点有三:①八股文之试题取于”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②八股文章只能依据朱熹《四书集注)”代圣人立言“.不能丝毫阐发己意;③八股文章必须采用固定格式的排偶文体,否则不能入仕。明代科举这一变化,使得科举考试更加形式化,也使得各级学校以教习八股范文为主,教育内容更加空疏无用,教学方法更加僵化、教条,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

13.王守仁关于儿童教育有哪些积极的见解?

答:明代教育家王守仁高度重视儿童教育,对儿童教育问题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首先,他批评当时的儿童教育存在三大弊端:重机械记忆,不重启发思维;重消极防范,不重积极诱导;普遍采用体罚,摧残儿童的身心。其次,他从快乐是人心之本的观点出发,主张教育儿童要从积极方面入手,顺应儿童性情,鼓舞儿童兴趣,培养其”乐学“的情绪。第三,他主张儿童教育要一导之以礼”.“讽之读书”。“开其知觉”.使儿童德、智、体、美均衡发展。第四,他强调科学安排教学计划,使儿童每天的活动有:定的次序,动静交错,学有余力。

14.明末清初进步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有哪些?

答:黄宗羲、王夫之、颜元等启蒙思想家的进步教育思想,主要有以下一些内容和特点:①批判理学教育理论。启蒙思想家批判了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教育哲学,主张理欲不可分离,天理寓于人欲之中,强调教育应顺应自然人的本能要求,促进人的个性发展;②主张培养经世致用的实用人才。在教育目的上,启蒙思想家强调培养具有挽救民族危亡和治理社会能力的治术人才,反对空谈心性、侈谈伦理的所谓“学力圣人”;③提倡实学,重视自然科学和技艺的学习;④提倡“主动”、“习行”的教学方法,反对理学家“主静”、“读书穷理”的治学方法;⑤主张扩大学校的职权,把学校办成怦议国事、衡定是非的议政机关,充分发挥学校限制君权、发扬民主的作用。

15.评述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思想。

答:“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中国近代重要的教育思潮和社会思潮。

张之洞在1898年发表的《劝学篇》中把它系统化、理论化,使它成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的纲领。其基本思想,是说教育首先要传授中国传统的经史之学,这是一切学问的基础,要放在率先的地位,然后再学习西学中有用的东西,以补中学的不足。张之洞把中学的内容概括为经、史、子、集,尤其强调”明纲“,认为三纲五常是中学之本原,以此反对维新派的君主立宪。他把西学概括为西史、西艺、西政三部分。他所理解的西政,并非西方政治,只不过是一些具体的政治设施,如学校制度、武备制度等等。他在维新变法前夕再次强调”中学力体,西学为用“,目的在于强化封建君主专制,反对政治改革,因而这一主张具有明显的保守性、反动性。但是,这一教育主张在客观上也促进了近代教育的发展:①它从理论上论证了西学的有用,为近代西学名正言顺地进入中国创造了依据;③它将学校列为西政的首位,有利于牟页引时西方的学校制度和教育理论;④ 选择的向西方学习,有助于维护民族自尊心。

16.”百日维新“教育改革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898年6月至9月的”百日维新“中,清政府颁布了大批维新变法诏令,其中有关教育改革的内容主要有:①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设经济特科,改革科学制度;②在北京设立京师大学堂,作为全国学堂的表率,还负起统辖各省学堂的职责;③把各地旧的大小书院一律改为新式学堂,筹办高等、中等、初等各级学堂;④创立铁路、农务、矿务等各种专门学堂:⑤派人出国游学,考察外国的学校制度;③建立译书局和编译学堂,编译外国教科书及其它书籍。百日维新的教育改革体现了维新派否定传统教育的资产阶级教育精神。

17.评述康有为《大同书》中的教育思想。

答:康有为1884年写了《人类公理》,直到戊戌变法失败后,才修改为《大同书》发展。他在《大同书》中描述未来的大同社会,即是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国家、没有家庭的人人平等,经济高度发达,政治极端民主的极乐世界。大同社会实行”公养“、”公教“制度。每个社会成员都享受”二十年齐同之教育“。在康有为设计的教育蓝图中:①儿童未出生,其母入人本院,接受胎教;②婴儿六个月后,进育婴院,三岁后进怀幼院,接受学前教育;③儿童六至十岁,进小学院。接受初等教育;④儿童十至十五岁,进中学院,接受中等教育;⑤儿童十六至二十岁,进大学院,接受高等教育。他对每个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都作了详细描述,主张男女教育平等,主张对儿童实行德、智、体、美诸方面的教育,提出了许多可贵的见解:但是,这仅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社会空想。

18.梁启超关于教育目的有哪些论述?

答:梁启超特别重视确定教育目的,曾与《论教育当定宗旨》一文。他首先认为教育一定要有目的,否则将一事无成;其次,他认为教育目的正确与否,至关重大,封建教育之所以腐朽,洋务教育之所以收效甚微,主要在于教育目的上的错误;最后,他认为正确的教育目的应该是”养成一种特色之国民“, 这种国民须具有公德、国家思想、自治、自尊、合群、尚武等品质。克服中国人在专制社会中形成的品格缺陷。他认为只有造就出这样的新民,才能拯救国家的危亡,振兴中华民族。

19.王子癸丑学制与癸卯学制相比有哪些进步?

答:1912年至1913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王子癸丑学制,是近代资产阶级对封建教育的第一次系统的改革,它与癸卯学制相比。有很大进步:①它缩短了教育三至四年,使教育易于普及;②取消了奖励毕业生科举出身的制度,消除了科举制度的阴魂;③女子教育取得了一定地位,初等小学男女同学,中等以上学校专门设立女校;④在课程改革上,取消了忠君、尊孔的课程,增加了自然科学和生产技能的内容;⑤改进了教学方法。

20.简述菜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答:蔡元培在担任北大校长时。确定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作为改造;日大学的指导思想、他认为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机关,应该提倡思想自由,学术自由,各派主张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运命,都可以让他们自由发展,兼容并包。依据这一方针,他聘请教师”以学诣为主“,允许不同学术观点的人同时在大学任教,使北大教师队伍人才济济,面貌一新。他的这一办学方针改变了旧北大一片死寂的景象,在突破中国封建社会长期文化专制主义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为各种新思想在大学讲坛上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北大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

第三篇:中国教育史 笔记

中国教育史笔记

1、四书为儒家主要经典《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为儒家经书《诗》、《书》、《礼》、《易》、《春秋》。

2、西周的教育制度是“学在官府”,官师合一,政教一体是“学在官府”的重要标志。西周学校的教育内容涉及很多方面,特别重视道德教育,以“明人伦”为其核心。“六艺”教育是西周教育的内容和标志,这些教育内容都是由造就“修己治人”的治术人才的总目标决定的。西周天子所设的五学中的中心学校是辟雍(太学)。

3、春秋时期齐国创建的著名高等学府“稷下学宫”,实行教学、研究与咨议相结合。

4、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的社会原因是士阶层的崛起和百家争鸣。战国时期并称显学的两大学派是墨家学派和儒家学派。

5、《史籀篇》是著录于史册的最早的蒙学教材。(中国最早的一部字书)

6、夏代是我国奴隶制学校教育的创立的开端。夏代学校序的主要内容是军事教育

7、《弟子职》是稷下学宫的学生守则,也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较完备的学生守则。

8、《书》即后世儒家称之为《书经》,又名《尚书》,它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我国最早的一部资料汇编,保存着有关殷周二代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方面的重要资料。

9、《春秋》又名《春秋经》,它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史。《大学》中提出大学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至善。

10、《学记》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系统的教育理论著作。主要论述教育的实施,其着眼点偏重于教育过程内部的关系。

11、汉代太学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官立大学制度的确立。

12、汉代文教政策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元五年,汉武帝将儒家经典列为官学,设立五经博士。完成了史称“罢黜百家,表彰六经之举,”标志着“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

13、汉代教育体系可分为中央官学和私学两大类。中央官学包括太学、鸿都门学、四姓小侯学(官邸学)、文翁兴学。文翁兴学是汉代最早的官方办学举措,比太学的兴办还要早十余年,它又是汉代地方官学的先导。

14、汉代的人才选拔制度是察举制。魏晋南北朝选拔人才的制度是九品中正制,它始于魏,行至南北朝,到隋朝被科举制所代替。

15、鸿都门学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所文艺专科学院。它的设置还为后代各种专门学校的开设开辟了道路。

16、三国时期的刘劭所著的《人物志》是我国整个封建社会时期一部不可多得的人才教育学著作。

17、魏晋南北朝时期家庭教育的代表作是颜之推的《颜氏家训》,这是中国第一部以论述儿童教育为主的专著。

18、秦统一中国后采用的治国指导思想是法家;我国封建官学的昌盛时期是唐朝。

19、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开创了中国考试制度的新纪元。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选士制度。

20、科举考试采用八股文作为专门文体的是明清。唐代的文教政策是“重振儒术,兼重佛老”。

21、学规是书院教学的总方针。宋代最著名的学规就是由朱熹制订的“白鹿洞书院揭示”,这是后来书院学规的一个范式本。

22、完成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特定官方哲学理学启示的南宋教育家是朱熹。

23、韩愈《师说》提出“择师”的根本标准是“道”。

24、宋代的重文方针成为整个文教政策的基础和核心。

25、三舍法的实质是用太学升舍的办法代替科举考试,将育人的学校与选人的科举并为一途。

26、宋初著名的六大书院:白鹿洞书院(江西庐山)、岳麓书院(湖南岳麓山)、应天府书院(河南商丘)、嵩 1

阳书院(河南登封太石山)、石鼓书院(湖南衡阳石鼓山)、茅山书院(浙江江宁府三茅山)。

27、明代以程朱理学作为文教的指导思想,崇理学、创八股,实行文化专制。

28、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他的主张是中国近代教育思想领域“中学与西学之争”的开端。其代表著作《海国图志》,共六十卷,是一部中国最早研究世界历史、地理及其他情况的系统著作。

29、张之洞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思想,是我国半封建半殖民地教育制度的重要奠基人,其代表作是《劝学篇》,成为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的纲领。

30、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的制定,是在张之洞的直接参与下完成的,对清末的教育有一定的影响。而由他主持制定的“癸卯学制”则是由国家正式公布在全国施行的中国近代第一个学制,标志着中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

31、洋务派举办的新式教育主要包括新学堂和留学教育。中国近代的留学教育始于1872年,最早提出建议的是容闳,他是中国第一位毕业于美国大学的学生。

32、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先制定的系统的学校制度是1902年“壬寅学制”;

33、科举制度的废除,标志着长期封建时代的旧教育在形式上宣告结束,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教育制度在逐步形成。

34、1912年9月3日,颁布《学校系统令》,称为“壬子学制”1913年,教育部陆续颁布各级各类学校法令,补充了这个学制,逐步形成了一个新的学制系统,称为《壬子•癸丑学制》。

35、《壬子·癸丑学制》是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学制。《壬子·癸丑学制》的颁行,体现了资产阶级对教育改革的要求,标志着西方教育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

36、“壬戌学制”1922年颁布,亦称“新学制”。

37、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1936年创办于陕北瓦窑堡,初称抗日红军大学,是为继续培训红军干部而创办的,是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培养干部最多的大学。

38、陕北公学(简称陕公),1937年成立于延安。主要培养行政干部,民运干部和文化工作干部。

39、鲁迅艺术学院(简称鲁艺),1938年4月成立于延安。主要培养抗战所需的文艺工作干部。

40、延安大学成立于1941年。1944年5月,行政学院、鲁迅艺术学院相继并入。这是解放区第一所工、农、文、理、医、艺的综合性高等学校。

41、首先提出把教授法改为教学法的教育者是陶行知。

42、1929年,梁漱溟在河南辉县创办“河南村治学院”,他是乡村建设实验的主要代表人物。

43、革命根据地的教育主要包括干部教育、群众教育、儿童教育44、1877年,在华基督教传教士于上海举行了第一次传教士大会,各教派联合组成了“学校教科书委员会”,负责为教会学校编写、出版教科书,并规定以宣扬基督教为编写的“最重要”原则。1890年,在华基督教传教士又在上海举行了第二次大会,并进一步明确议订传教士利用教育作为侵略工具的重点。这次大会将“学校教科书委员会”改组为“中华教育会”。

名词:

1、“有教无类”:是孔子的办学方针,它规定了孔子办私学的教育对象,主张打破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不论贫富、贵贱以及“国别”,都可有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

2、京师同文馆:1861年由清政府在北京设立,并于1862年正式开学。它是清末洋务运动的产物,是带有某

近代新式学堂的诞生。它最初是一所外国语专门学校,目的是培养清政府所需要的外事专业人才。1867年以后陆续增设近代学科,包括算学、天文、地理、矿学等,才成为名副其实的近代学校。1901年并入京师大学堂。

3、“朱子读书法”: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强调读书穷理,认为“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他的弟子汇集他的训导,概括归纳出“朱子读书法”六条,即①循序渐进 ②熟读精思③虚心涵泳④切已体察⑤着紧用力⑥居敬持志。

4、书院:是我国古代社会(主要是宋代以后)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从唐末五代至清末,存在了一千多年。它是以私人创办为主、积聚大量图书、教学活动与学术研究相结合的高等教育机构。

5、所谓科举制度,就是以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封建国家所需要的官吏的一种制度,它始于隋朝,完备于唐,中经宋、元、明、清,一直到清末废除,在我国历史上存在了一千三百多年,对我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简答:

1、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①原始社会没有私有财产,没有阶级,共同劳动,共同消费,因此教育也没有阶级性。

②原始社会教育的目的是为生产斗争和社会生活服务,基本内容是传授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及社会生活常识.③主要途径是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来进行,没有专门人员和专门机构。

④教育手段是通过语言,口耳相传,观察模仿。

或①教育不是专门的社会活动。②教育的社会性和无阶级性。

③教育内容的局限性和发展性。④教育方式以口耳相传和模仿为主。

2、学校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①社会生产日益发展,有可能使一部分人脱离生产劳动专门办教育和接受教育;

②社会事务日渐复杂,需要培养专门人员进行管理;

③文字的产生,文化知识更加丰富,有了更便利的学习条件和更丰富的学习内容。

3、秦代文教政策

(1)“书同文”“行同伦”即推行共同文字、规范统一的社会伦理和行为习惯的政策。

(2)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3)“颁挟书令”和“禁私学以吏为师”的政策,导致“焚书坑儒”

4、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制度。

①国子学与太学并列;②专科学校的产生; ③重视设立郡国学校;④私学与家庭教育的发展。

5、唐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特点

①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完备的封建学制体系;

②学校与科举的关系极为密切;

③扩大了国际国内文化教育的交流。

6、王安石教育改革的基本内容

①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②整顿地方学校;

③颁定《三经新义》,统一学校和科举内容;

7、洋务教育主要内容

主要有两方面内容:开办洋务学堂和派遣留学生。创办了外国语学堂,培养翻译人才;创办工业技术学堂,培养科技人才;创办军事学校,培养军事人才。

论述题:(自行组织答案)

1、书院教育教学的特点,对现代教学有什么启示?

特点:

第一,书院既是教学机构,同时又是学术研究机构。实行教育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学术研究是书院教育教学的基础,而书院的教育教学又是学术研究得以传播和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这是书院制度一个最突出的特点。

第二,书院允许不同学派学者莅临讲学,重视学术交流,开展争辩,使书院成为一个地区的教育和学术活动中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百家争鸣”的精神。这是书院区别于一般学校的重要标志。

第三,书院的教学实行“门户开放”,不受地域限制。书院有名学者讲学,其他书院和外地书院的师生前来听讲,来者不拒;慕名师不远千里前来听讲求教者,书院热情欢迎,并给予周到安排。

第四,书院以学生个人读书钻研为主,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书院教学多采问难论辩式,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能力。

第五,书院师生关系密切,比较融洽,感情相当深厚。

2、洋务教育的历史地位及意义。

洋务教育具有深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色彩,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的开端,它是在不改变封建教育的根基的基础上,增添些西方新教育的因素。从中国教育的演进来考察,洋务教育,办了中国第一批新式学校;“西学”如数学、天文、物理、化学等被正式列入教学内容;培养了一批近代第一批新式知识分子等。洋务运动教育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地位也是不能忽视的。

意义:

第一、机械、造船、铁路、邮电、采矿、医学等学堂的开办,使我国有了近代第一批科技人才;

第二、培养了我国第一批企业管理人才,他们是中国第一批掌握现代管理知识的科技人才;

第三、培养了中国第一批海军人才,有些人在中国近代海军中占有重要地位;

第四,培养了中国第一批外交人才。在外交频繁、交涉日广的情况下,初步改变了外交上受外国人愚弄的境地; 第五,经过留学生的介绍,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和哲学思想,促进了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留学生严复第一次系统地翻译了许多西方资产阶级的著作。如赫胥黎的《天演论》、亚当斯密的《原富》、孟德斯鸠的《法意》等。这些译著对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起了巨大的作用。

3、清末教育改革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特点。

基本内容:

①新学制的建立;

②废除科举制度;

③教育宗旨的制定;

④教育行政机构的设立;

4、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P411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它最初是以乡村教育的形式出现的,后来陶行知将其作为一种与传统教育、旧教育、富人教育相对立的新教育和穷人教育,集中反映了他在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主张,反映了他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和时代需要的教育理论的努力。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1、“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可见,“生活即教育”的基本含义:第一,“生活即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第二,“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

2、“社会即学校”

“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陶行知认为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就是学校,如果从大众的立场上看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生活是大众唯一的教育。统治阶级、士大夫为何不承认此,是因为他们有特殊的学校给他们的子弟受特殊的教育。陶行知反对这种特殊的不平等的教育,提出“社会即学校”,以此来推动大众的普及教育。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在于要求扩大教育的对象、学习的内容,让更多的人受教育。他指出:“我们主张 '社会即学校',是因为在 '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 '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的增加,学生、先生可以多起来。”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的主张和“生活即教育”一样,也在于反对传统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相脱节、相隔离。他认为“学校即社会,就好象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里捉来关在笼里一样。它要以一个小的学校去把社会所有的一切东西都吸收进来,所以容易弄假”。而且这种教育在“学校与社会中间造成了一道高墙”,把学校与社会生活隔开了。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他任意翱翔”,是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把学校里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

3、“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

“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方法,“事怎样做便傅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值得指出的是:“教学做合一”的“做”与杜威“从做中学”的“做”是有区别的。首先,陶行知所说的“做”是指“劳力上劳心”,反对劳力与劳心脱节。其次这个“做”亦是“行是知之始”的“行”。陶行知指出:“教学做合一既以做为中心,便自然而然地把阳明东原的见解颠倒过来,成为'行是知之始','重知必先重行'》,他认为”有行的勇气才有知的收获"。

第四篇:教育学考试知识点复习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代表性人物、著作 中国:《论语》《学记》 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英国:洛克《教育漫话》 德国: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美国: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教育的概念广义:教育是泛指一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狭义: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是指社会通过学校对受教育的对象所施加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教育本质: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形态:

1、依据教育的正规化程度 正规教育:是学生在有组织的教育机构中所受到的教育。非正规教育:在有组织的教育机构以外从事的教育活动。

2、依据实施教育的机构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教育起源的观点: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社会起源说)

教育对经济的作用:1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2教育通过生产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的发展

教育对政治的作用:1教育具有维系社会政治稳定的功能(政治人才、社会公民)2教育具有促进社会政治变革的功能(促进政治民主化)

人的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中,不断发生的身心两方面的变化过程。

影响人发展的基本因素:遗传、环境、教育

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哪些基本规律:统一性、顺序性和阶段性、不平衡性、稳定性和可变性、差异性

.教育目的的概念: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设想或规定。教育目的的构成:对受教育者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对受教育者的社会价值作出规定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斯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1)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分工

(2)人的全面发展是大工业生产的客观要求,同时大工业生产也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性(3)资本主义的绝对矛盾限制了个人的全面发展(4)个人全面发展的现实条件【a、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人全面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b、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给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共产主义条件下将使人的全面发展成为现实】

义务教育是指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我国学制的构成:学前教育(或启蒙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近代历史几个有名的学制癸卯学制(清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颁布,并在全国付诸实施,又称癸卯学制。标志着中国近代学制正式建立。)壬寅学制(清光绪二十八年七月十二日(1902.8.15)颁布,又称壬寅学制,是中国第一个由政府颁布的学制。)

教师的劳动特点1复杂性(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体现在教师劳动任务目的的全面上;劳动对象的复杂性上;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上)2创造性(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表现在对学生的因材施教上;对教学内容的加工和整理上;教师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上;教育机智上)(3)示范性(4)长期性和劳动成果的滞后性(5)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6)劳动量的隐含性

课程的概念广义: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的各门学科及环境影响的总和。(课程指除了学校课程表中所规定的课程外,还有配合课内教学所组织的全部课外活动,以及在整个学校生活中教师和学生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行为方式等校园文化因素对学生的影响)。狭义:课程,仅指某一门教学科目。

学科课程是根据各种不同的学科分门别类加以设计的学校课程。学科课程由一系列的学科组成,每门学科都同一门科学相对应。学科是将该门科学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按照一定的顺序编排起来,供学生学习。

教学的基本任务: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能、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

教学规律:教与学辨证统一规律(教学相长规律)、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辨证统一规律、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培养个性辨证统一的规律、教学的教育性规律(教书育人规律)

教学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1)根据教学任务来选择教学方法(2)根据教学原则来选择教学方法(3)根据教学目标来选择教学方法(4)根据学科性质来选择教学方法(5)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教学方法(6)依据教师自身特点来选择教学方法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我国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1)教学目的明确2)教学内容正确3)教学方法恰当4)教学结构紧凑5)教学基本功坚实全面6)教学效果好

德育规律1)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协调发展的过程,具有知行的统一性2)德育过程是激发和促进学生思想矛盾发展的过程,具有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结合性3)德育过程是组织引导学生多方面活动与交往的过程,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4)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不断提高的过程,具有渐进性和长期反复性

德育原则:1)现实性和方向性相结合的原则2)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3)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4)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6)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7)知行统一原则8)因材施教的原则

德育方法:1)说服教育2)榜样示范3)实践锻炼4)陶冶5)指导自我教育法6)品德评价(表扬奖励和批评惩罚)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代表性人物、著作 中国:《论语》《学记》 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英国:洛克《教育漫话》 德国: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美国: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教育的概念广义:教育是泛指一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狭义: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是指社会通过学校对受教育的对象所施加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教育本质: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形态:

1、依据教育的正规化程度 正规教育:是学生在有组织的教育机构中所受到的教育。非正规教育:在有组织的教育机构以外从事的教育活动。

2、依据实施教育的机构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教育起源的观点: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社会起源说)

教育对经济的作用:1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2教育通过生产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的发展

教育对政治的作用:1教育具有维系社会政治稳定的功能(政治人才、社会公民)2教育具有促进社会政治变革的功能(促进政治民主化)

人的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中,不断发生的身心两方面的变化过程。

影响人发展的基本因素:遗传、环境、教育

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哪些基本规律:统一性、顺序性和阶段性、不平衡性、稳定性和可变性、差异性

.教育目的的概念: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设想或规定。教育目的的构成:对受教育者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对受教育者的社会价值作出规定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斯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1)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分工

(2)人的全面发展是大工业生产的客观要求,同时大工业生产也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性(3)资本主义的绝对矛盾限制了个人的全面发展(4)个人全面发展的现实条件【a、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人全面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b、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给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共产主义条件下将使人的全面发展成为现实】

义务教育是指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我国学制的构成:学前教育(或启蒙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近代历史几个有名的学制癸卯学制(清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颁布,并在全国付诸实施,又称癸卯学制。标志着中国近代学制正式建立。)壬寅学制(清光绪二十八年七月十二日(1902.8.15)颁布,又称壬寅学制,是中国第一个由政府颁布的学制。)

教师的劳动特点1复杂性(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体现在教师劳动任务目的的全面上;劳动对象的复杂性上;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上)2创造性(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表现在对学生的因材施教上;对教学内容的加工和整理上;教师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上;教育机智上)(3)示范性(4)长期性和劳动成果的滞后性(5)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6)劳动量的隐含性

课程的概念广义: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的各门学科及环境影响的总和。(课程指除了学校课程表中所规定的课程外,还有配合课内教学所组织的全部课外活动,以及在整个学校生活中教师和学生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行为方式等校园文化因素对学生的影响)。狭义:课程,仅指某一门教学科目。

学科课程是根据各种不同的学科分门别类加以设计的学校课程。学科课程由一系列的学科组成,每门学科都同一门科学相对应。学科是将该门科学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按照一定的顺序编排起来,供学生学习。

教学的基本任务: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能、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

教学规律:教与学辨证统一规律(教学相长规律)、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辨证统一规律、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培养个性辨证统一的规律、教学的教育性规律(教书育人规律)

教学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1)根据教学任务来选择教学方法(2)根据教学原则来选择教学方法(3)根据教学目标来选择教学方法(4)根据学科性质来选择教学方法(5)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教学方法(6)依据教师自身特点来选择教学方法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我国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1)教学目的明确2)教学内容正确3)教学方法恰当4)教学结构紧凑5)教学基本功坚实全面6)教学效果好

德育规律1)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协调发展的过程,具有知行的统一性2)德育过程是激发和促进学生思想矛盾发展的过程,具有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结合性3)德育过程是组织引导学生多方面活动与交往的过程,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4)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不断提高的过程,具有渐进性和长期反复性

德育原则:1)现实性和方向性相结合的原则2)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3)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4)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6)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7)知行统一原则8)因材施教的原则

德育方法:1)说服教育2)榜样示范3)实践锻炼4)陶冶5)指导自我教育法6)品德评价(表扬奖励和批评惩罚)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代表性人物、著作 中国:《论语》《学记》 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英国:洛克《教育漫话》 德国: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美国: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教育的概念广义:教育是泛指一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狭义: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是指社会通过学校对受教育的对象所施加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教育本质: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形态:

1、依据教育的正规化程度 正规教育:是学生在有组织的教育机构中所受到的教育。非正规教育:在有组织的教育机构以外从事的教育活动。

2、依据实施教育的机构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教育起源的观点: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社会起源说)

教育对经济的作用:1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2教育通过生产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的发展

教育对政治的作用:1教育具有维系社会政治稳定的功能(政治人才、社会公民)2教育具有促进社会政治变革的功能(促进政治民主化)

人的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中,不断发生的身心两方面的变化过程。

影响人发展的基本因素:遗传、环境、教育

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哪些基本规律:统一性、顺序性和阶段性、不平衡性、稳定性和可变性、差异性

.教育目的的概念: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设想或规定。教育目的的构成:对受教育者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对受教育者的社会价值作出规定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斯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1)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分工

(2)人的全面发展是大工业生产的客观要求,同时大工业生产也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性(3)资本主义的绝对矛盾限制了个人的全面发展(4)个人全面发展的现实条件【a、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人全面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b、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给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共产主义条件下将使人的全面发展成为现实】

义务教育是指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我国学制的构成:学前教育(或启蒙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近代历史几个有名的学制癸卯学制(清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颁布,并在全国付诸实施,又称癸卯学制。标志着中国近代学制正式建立。)壬寅学制(清光绪二十八年七月十二日(1902.8.15)颁布,又称壬寅学制,是中国第一个由政府颁布的学制。)

教师的劳动特点1复杂性(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体现在教师劳动任务目的的全面上;劳动对象的复杂性上;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上)2创造性(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表现在对学生的因材施教上;对教学内容的加工和整理上;教师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上;教育机智上)(3)示范性(4)长期性和劳动成果的滞后性(5)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6)劳动量的隐含性

课程的概念广义: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的各门学科及环境影响的总和。(课程指除了学校课程表中所规定的课程外,还有配合课内教学所组织的全部课外活动,以及在整个学校生活中教师和学生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行为方式等校园文化因素对学生的影响)。狭义:课程,仅指某一门教学科目。

学科课程是根据各种不同的学科分门别类加以设计的学校课程。学科课程由一系列的学科组成,每门学科都同一门科学相对应。学科是将该门科学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按照一定的顺序编排起来,供学生学习。

教学的基本任务: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能、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

教学规律:教与学辨证统一规律(教学相长规律)、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辨证统一规律、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培养个性辨证统一的规律、教学的教育性规律(教书育人规律)

教学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1)根据教学任务来选择教学方法(2)根据教学原则来选择教学方法(3)根据教学目标来选择教学方法(4)根据学科性质来选择教学方法(5)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教学方法(6)依据教师自身特点来选择教学方法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我国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1)教学目的明确2)教学内容正确3)教学方法恰当4)教学结构紧凑5)教学基本功坚实全面6)教学效果好

德育规律1)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协调发展的过程,具有知行的统一性2)德育过程是激发和促进学生思想矛盾发展的过程,具有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结合性3)德育过程是组织引导学生多方面活动与交往的过程,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4)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不断提高的过程,具有渐进性和长期反复性

德育原则:1)现实性和方向性相结合的原则2)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3)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4)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6)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7)知行统一原则8)因材施教的原则

德育方法:1)说服教育2)榜样示范3)实践锻炼4)陶冶5)指导自我教育法6)品德评价(表扬奖励和批评惩罚)

第五篇:教育学2017考研专业课复习:中国教育史复习提要(下)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教育学2017考研专业课复习:中国教育

史复习提要(下)

1.朱熹关于小学与大学的教学内容有哪些论述?

答:朱熹根据人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把学校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大阶段。他认为八岁至十五岁是小学阶段,上至王公子弟,下至庶民子弟皆可入学。小学是打基础阶段,教学内容是“学其事”,即从洒扫应对进退开始,将伦常礼教,教给儿童,进而教他们诗、书、礼、乐之文;打好根基。他专门编著《小学》一书,作为这个阶段的教材。朱熹认为十五岁以后是大学阶段,入学对象主要是贵族子弟,也有少数“凡民俊秀”。大学的教学内容是在小学的基础上“明其理”,按照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步骤,使其“明明德”,最后达到“止于至善”的目的。大学的教材主要是“四书”,“五经”.尤其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是其基本教材。2.简述明代八股取士的创立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答:明王朝为了进一步以程朱理学统制思想。明太祖与刘基首创八股取士,以八股制义为科举考试定式。“八股”特点有三:①八股文之试题取于“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②八股文章只能依据朱熹《四书集注》“代圣人立言”,不能丝毫阐发己意;③八股文章必须采用固定格式的排偶文体,否则不能入仕。明代科举这一变化,使得科举考试更加形式化,也使得各级学校以教习八股范文为主,教育内容更加空疏无用,教学方法更加僵化、教条,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

3.王守仁关于儿童教育有哪些积极的见解?

答:明代教育家王守仁高度重视儿童教育,对儿童教育问题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首先,他批评当时的儿童教育存在三大弊端:重机械记忆,不重启发思维;重消极防范,不重积极诱导;普遍采用体罚,摧残儿童的身心。其次,他从快乐是人心之本的观点出发,主张教育儿童要从积极方面入手,顺应儿童性情,鼓舞儿童兴趣,培养其“乐学”的情绪。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君主立宪。他把西学概括为西史、西艺、西政三部分。他所理解的西政,并非西方政治,只不过是一些具体的政治设施,如学校制度、武备制度等等。他在维新变法前夕再次强调“中学力体,西学为用”,目的在于强化封建君主专制,反对政治改革,因而这一主张具有明显的保守性、反动性。但是,这一教育主张在客观上也促进了近代教育的发展:①它从理论上论证了西学的有用,为近代西学名正言顺地进入中国创造了依据;③它将学校列为西政的首位,有利于牟页引时西方的学校制度和教育理论;④选择的向西方学习,有助于维护民族自尊心。

6.“百日维新”教育改革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898年6月至9月的“百日维新”中,清政府颁布了大批维新变法诏令,其中有关教育改革的内容主要有:①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设经济特科,改革科学制度;②在北京设立京师大学堂,作为全国学堂的表率,还负起统辖各省学堂的职责;③把各地旧的大小书院一律改为新式学堂,筹办高等、中等、初等各级学堂;④创立铁路、农务、矿务等各种专门学堂:⑤派人出国游学,考察外国的学校制度;③建立译书局和编译学堂,编译外国教科书及其它书籍。百日维新的教育改革体现了维新派否定传统教育的资产阶级教育精神。7.评述康有为《大同书》中的教育思想。

答:康有为1884年写了《人类公理》,直到戊戌变法失败后,才修改为《大同书》发展。他在《大同书》中描述未来的大同社会,即是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国家、没有家庭的人人平等,经济高度发达,政治极端民主的极乐世界。大同社会实行“公养”、“公教”制度。每个社会成员都享受“二十年齐同之教育”。在康有为设计的教育蓝图中:①儿童未出生,其母入人本院,接受胎教;②婴儿六个月后,进育婴院,三岁后进怀幼院,接受学前教育;③儿童六至十岁,进小学院。接受初等教育;④儿童十至十五岁,进中学院,接受中等教育;⑤儿童十六至二十岁,进大学院,接受高等教育。他对每个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都作了详细描述,主张男女教育平等,主张对儿童实行德、智、体、美诸方面的教育,提出了许多可贵的见解:但是,这仅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社会空想。8.梁启超关于教育目的有哪些论述?

答:梁启超特别重视确定教育目的,曾与《论教育当定宗旨》一文。他首先认为教育一定要有目的,否则将一事无成;其次,他认为教育目的正确与否,至关重大,封建教育之所以腐朽,洋务教育之所以收效甚微,主要在于教育目的上的错误;最后,他认为正确的教育目的应该是“养成一种特色之国民”,这种国民须具有公德、国家思想、自治、自尊、合群、尚武等品质,克服中国人在专制社会中形成的品格缺陷。他认为只有造就出这样的新民,才能拯救国家的危亡,振兴中华民族。

9.王子癸丑学制与癸卯学制相比有哪些进步?

答:1912年至1913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王子癸丑学制,是近代资产阶级对封建教育的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国封建社会长期文化专制主义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为各种新思想在大学讲坛上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北大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

下载2011年考研教育学《中国教育史》考试复习笔记(代表性的知识点)[大全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1年考研教育学《中国教育史》考试复习笔记(代表性的知识点)[大全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学考研外国教育史复习纲要[精选合集]

    、外国教育史 一、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1.巴比伦的教育 (1)巴比伦的学校:宫廷学校,培养政府的高级官僚,寺庙学校,书吏学校(又称泥板书社),培养通晓文字的低级人才; (2)巴比伦学校的教学......

    考研教育学大纲详解--中外教育史

    考研教育学大纲详解:中外教育史(四) 2013-09-16 11:35 ——建构知识框架 掌握考查重点 万学海文考研专业课教研中心教育学教研室 中外教育史的内容在教育学统考中占100分左右,但......

    2013年考研中国教育史辅导

    第一章 复习辅导 教师: 第一章讲先秦时期的教育。先秦就是秦代以前,一直上溯到远古的历史起源之时,也是中国教育的开端时期,大家一定要打好学习的基础,因为第一章的内容是学好以......

    统考类考研专业课—教育学基础班—中国教育史讲义

    考拉拉考研论坛http://www.kaolala.net 统考类专业课教育学基础班 中国教育史讲义 主讲:北京师范大学 孙老师 欢迎使用新东方在线电子教材 中国教育史 (新东方网络课程考研辅......

    简明中国教育史复习试题

    一、填空 1.西周的学校大概分为“国学”和“乡学”两种 2.“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3.“六经”即:《诗》《书》《礼》《易》《乐》《春秋》 4.孔子道德教育的内容......

    311考研教育学各科笔记

    教 育 学绪论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他广泛的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之中。教育学就是通......

    考研教育综合333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 第一章西周官学制度的建立和“六艺”教育的形成 名解: 【学在官府】是西周文化教育上的重要特征,奴隶社会的经济、政治条件,决定了当时只有官学而没有私学,官学机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复习知识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2) 1、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2、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