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4章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说课稿

时间:2019-05-15 02:24: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4章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说课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4章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说课稿》。

第一篇: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4章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这一节,讲到遗传和变异的理论知识,不但对于认识生物本身的生命活动规律非常重要。而且对于人类的优生工作和农业生产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是整本书的重点难点。因此课本里用了较多的篇幅来阐述这方面的内容,在遗传知识方面,先弄清楚遗传的物质基础,会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遗传的基本规律。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A使学生理解基因的概念

B掌握基因,DNA,染色体三者之间的关系 C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 D了解中心法则概念和意义(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3)情感目标

帮助学生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和防止封建迷信思想,热爱生命,珍惜生命(设置依据:根据大纲要求,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推行素质教育)3.教学重点:基因的概念,生物性状遗传的实质

(依据: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4.教学难点: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

(依据: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转录,翻译是一个复杂,抽象的问题,学生较难理解)二.教材处理:

根据教学目标及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组织教材,所以第一个内容安排是基因的概念,紧接着是基因控制合成蛋白质的两个过程,最后是中心法则。三个内容都结合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以便突破难点,使学生理解教学重点。

三.教学方法及手段:多媒体教学方法,讲述法,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发现法相结合。,能力的差异,以教学大纲为指导思想,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通过在教学中提出问题,造成悬念,充分调动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愉快地,自觉地进行思考,探索,学习。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热爱学习并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分析,了解遗传现象和一些遗传病例的情况。利用多媒体的课堂容量大,可以把抽象的结构,过程形象化,具体化,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四.学法指导:预习,复习,讲述新课,练习(依据:四轮学习方法)五.教学程序: 教 学 程 序 设 计 意 图

(复习旧课)3分钟 [提问] 1.DNA的化学组成? 2.DNA的双螺旋结构是怎么样的? 3.DNA是怎样进行复制的?

(DNA是通过半保留复制)引导学生回答: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DNA的结构,明确DNA的复制过程,为本节课的学习作好铺垫。采用提问方法导入,引导学生层层分析、归纳、诱导思维,唤起求知的欲望,使学生尽快进入探索学习角色。

(引入新课)在上一节中,我们讲到子代与亲代在性状上相似,是由于子代获得了亲代复制的一份DNA的缘故,这就涉及一个问题,DNA分子是怎样控制遗传性状的?现代遗传学的研究认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那么,基因与DNA有什么关系呢?现在就让我们来解开这个谜。

提出问题要解决的关键 [新课讲解] 一.基因的概念:13分钟 ,再打出基因的模式图,让学生在文字的基础上,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更好理解DNA片段是呈线性排列。

通过文字和图象相结合,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为上升成理性认识作好准备。

与染色体的关系 再接着打出基因 DNA的关系 与性状的关系

让学生对基因有一个更深的认识

注意:要学生理清基因,染色体,DNA性状的关系.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每个染色体一般含有一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中含有若干个基因,每个基因是由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构成。不同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这种序列代表生物性状的遗传信息。

分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逐步深入,学生能在理解基因这个概念上,理清它和其它的关系使思维更清晰、更明确。

二.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14分钟

1.提问:在同一草原上为什么:牛吃了草长成牛,羊吃了草长成羊?让学生思考,从而引出DNA怎样去控制生物性状。

提出问题,造成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主动探索学习。

2.过渡:如果我们把生物的具体性状用“信息”来表示,那么,基因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牛和羊同吃草原的草,但牛还是牛,羊还是羊的原因,就是牛和羊身上的遗传信息不同,从而所控制的生物性状也不同。

总结回答问题,既给学生的悬念,又为下文作承上启下的铺垫。

3.提问:遗传信息DNA主要在细胞核而蛋白质的合成则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中进行,遗传信息是怎样传递?去指导蛋白质合成,提问问题让学生思考。

提出思考,让学生从学习中找到问题,思考问题,并进一步解决问题。4.接着让学生找出前面所学过的RNA分子(核糖核酸)和DNA分子进行比较。5.打出DNA分子与RNA分子的比较表。

6.小结DNA和RNA的不同,指出DNA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就是通过另一种核酸—核糖核酸(RNA)帮忙传递。

让学生通过初探,比较,从而搞清楚两者的区别和联系。使抽象的思维具体化,遵循学习的认识规律。从简单到复杂,再从复杂到简单的重复过程。从而让学生掌握重点,并突破难点。

7.让学生阅读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转录,翻译)13分钟 动画演示“转录,翻译”过程两次,让学生有个整体印象。

培养学生自学习惯,突出教学过程中的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8.配合动画引导学生根据预习逐段讲解。

注意问题(1)转录,翻译的地点,模板,生成物不同。因为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混肴.(2)这个问题的阐明能为后面“密码子”的概念做好铺垫,避免学生搞不清“遗传密码”和“遗传信息”两个概念。

9.打出板书。

通过动画演示,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习效率。10.重播全过程动画,引导学生讲述。7分钟 加深认识,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11.过渡:就这样,以DNA为模板合成信使RNA,再以信使RNA为模板,以转运RNA为运载工具,使氨基酸在核糖体中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合成了与亲代一样的蛋白质,从而显现出与亲代同样的性状。从而引出“中心法则”。

第二篇:高一下学期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学案

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现代遗传学的关键内容之一,是《基因的表达》一章的最后一

部分,是对DNA的结构和复制知识的具体应用。学习了这些内容,学生才能在生物性状遗传

和变异的复杂现象中,懂得遗传和变异的实质及规律。它既是前面所学蛋白质基础知识的应

用,又是后面学习生物变异的理论基础,所以在知识的学习上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看,已了解DNA

结构、复制及基因的定义;并已掌握蛋白质结

构功能特性及合成过程。但关于中心法则,基因、蛋白质和性状关系的内容,比较复杂,也

较抽象,若直接由教师讲述,学生难以理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

解释中心法则。

(2)

举例说明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2、能力目标:

通过阅读、分析资料以及从遗传现象归纳总结出结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认识科学研究是不断深入的。

(2)

(2)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四、教学重点:

(1)

中心法则。

(2)

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教学难点:

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创设情境,自然导课: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老师吗?对,因为我们昨天刚见过面。那请问:你们首先是从哪一方面将老师认出来的呢?是不是老师的相貌啊?那遗传学上我们把生物体外貌等这些形态特征叫什么呢?(性状)那为什么我们的性状会不同呢?

说明性状的控制与基因有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进入老师创设的情境,思考问题,激发学习热情。

从我们人的形态特征引入新课,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积极参与

(1)、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基因的两大基本功能是复制和表达,这涉及到遗传信息的流动和传递,这在复制和表达过程中有没有规律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

来探究生物体内遗传信

息的流动。

播放动画:DNA

复制、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动态过程,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动画里遗传信息的流动

和传递。画遗传信息的传递方

给学生提供DNA、RNA和蛋白质纸片教具。

提出中心法则。

我们可以大胆地猜

想:生物界是否还有其它的遗传信息传递途径?

注意观察动画。

动手画图。

一个学生上黑板

用箭头表DNA、RNA

和蛋白质之间遗传

信息的流向。

学生思考。

提出问题,自然过渡到遗传信息的流动。

通过动画引导和自主动手画图使学生掌握

遗传信息传递方向。

完善中心法则。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资料分析”,运用已有的知识从“资料分析”中获得的信息进行讨论。通过教材上三个小资料的分析,指出克里克中心法

则的不尽完善之处,并根

据每个资料的表述找出

新的遗传信息流向。三个资料分析完成之后让学生对传统中心法则的图解进行完善,要求用实线表示已经确定的遗传信息流向,虚线表示尚未确定的遗传信息流向。总结学生讨论情况,并归纳中心法则。

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科学的发展是无止过渡到下一个知识点:通过中心法则的学习,生物的遗传信息最终流向到了蛋白质。

学生结合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归纳中心法则。结合讲解,阅读、讨论,能解释中心法则。

为下面的学习做准备。

进行情感教育:

通过中心法则的发展过程,引导学生思考

会得到什么启示。

那么,蛋白质与生物性状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下面我们再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来看看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阅读、思考,回答。

给学生以思考的时空,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自然过渡到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2)

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引导学生带着上述问题阅读教材P69的资料,如何从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角度来解释这一对性状?

提问:由这个例子,我们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结学以致用学以致用:

与实例1相类似的例子。

实例2:白化病

(展示白化病患者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白化病患者的病因,并以图解简要表述)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

进行评价总结。

提问: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都是像上面的例子那样的吗?我们再来看一个

实例。

继续引导学生带着问题结合图阅读教材第70

页“囊性纤维

病”实例

3,让学生思考后回答:这个实例又说明了什么?

学以致用:

与实例3相类似的例子。

实例4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提问:你能仿照实例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角度来解释这一现象学生阅读、思考、解释这一对性

学生得出这一问题的答案:基因通

过控制酶的合成来

控制代谢过程,进而

控制生物的性状。学生阅读、思

考、解释白化病现学生思考学生阅读、思

考、讨论并得出这一

问题的答案:

基因还能通过

控制蛋白质的结构

直接控制生物的性

学生阅读、思考、解释镰刀型细胞

贫血症现象。

通过具体实例分

析,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基因控制性状的方

培养学生自学教材,总结归纳形成答案的能力。

引入基因控制性状的另一种方式。

培养学生自学并总结归

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学并总结归

纳问题的能力。

几个实例综合起来

看又说明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教

师进行评价并板书总结:

基因酶或激素

细胞代谢性状

基因结构蛋白

细胞结构性状。

老师结合教材分析说明:

人的身高是由多个基因

决定的,其中每一个基因

对人的身高都有一定的作用。同时,人的身高也

不完全是由基因决定的,还与后天的营养环境和

体育锻炼等有关,那么我们能说基因与生物的性

状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

系吗?基因的改变仅仅

引起生物体单一性状的改变吗?

教师把学生的思维

再次引回到本节的“问题

探讨”上来: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

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

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精细地调控着生物

体的性状,那么我们怎样

综合理解和评价“基因决

定生物体性状”这一观点

呢?请大家畅所欲言!

倾听学生的表述,并

适当地给予提示,对所述

观点及时给予肯定和鼓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归纳:

表现型=基因型+环境

条件

学生思考、分

析,总结出基因、蛋

白质和生物性状之

间的关系: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是通过控制

蛋白质的合成来控

种,间接控制和直接控制。

学生结合老师的分析介绍,思考后

得出思考题的答案:

在自然界中,不

仅存在一对等位基

因对生物性状的控

制,而且还存在多对

等位基因共同控制

一对相对性状的情

况,而且生物生存的环境也对生物的性

状有影响。

学生结合本节

课所学知识,踊跃发

言,阐述自己的观

点,发表自己的意

问题分解,引导学生层层深入。

使学生对所学知识

有所提升和拓展。而且

更能全面地理解基因、蛋白质与生物性状间的关系。

开动学生的脑筋,活跃学生的思维,锻炼

学生的表达能力。

基因是决定生物性

状的基本单位,基因通过

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直接

或间接地控制生物体的现状;生物体的现状受一

对或多对等位基因控制,而且还与其生存的环境

条件有关,因此,生物体的表现型是基因型、环境

条件共同作用的的综合表现,是内因与外因相互

作用的结果。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

什么收获?

学生总结

整理内容,构建知

识体系。

(3)

课堂练习

技能训练P71

学生思考

巩固知识提升运用能力

(4)

板书设计:

一、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发展二、二、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而间接控制生物性状

豌豆的圆粒与皱粒;白化病

2.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囊性纤维病;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3.总结: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性状是由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精确控制的。

基因表达为蛋白质,直接或间接的控制生物性状;

基因的表达既受其他基因产物的影响,也受环境的影响;

蛋白质活性的发挥既受其他基因产物的影响,也受环境的影响。

第三篇: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四章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学案

【教学课题】

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通过回顾旧知,能解释中心法则的基本内容。

(2)通过分析资料,能概述中心法则的发展。

(3)能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2、能力目标

(1)学生运用实验证据,能得出结论的能力。

(2)过技能训练,能根据实验现象提出合理的假说,并根据实验结果,尝试得出相应的结

论。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中心法则的修改,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同时科学发展是

永无止境的。

(2)通过对各种疾病的病因分析,在理解了基因、蛋白质和性状之间的关系后,能确立结

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和能合理得评价“基因决定生物体性状”这一观点。

【教学对象】高二年级学生(40人)

【学情分析】

在教材必修二前三章以及第四章第一节内容的学习中,阐述了基因的本质、基因在染色体上、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在必修一的第二章第二节内容中学习了蛋白质的功能,因此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本节内容的基础。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什么是中心法则,基因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控制生物的性状的。这对下一章,基因突变以及人类遗传病的学习都可以起到促进作用。

【内容分析】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一节是人教版《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四章第二节,之前教材已在第二章和第三章就“基因在哪里”和“基因是什么”的问题上作了详细阐述和分析,接下来研究“基因是如何起作用的”,即第四章对基因的表达问题进行研究。本章第一节着重探讨了“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问题,紧接着第二节就基因如何控制生物体性状展开分析,与教材之前知识内容层层推进,从微观到宏观,解释了生物体多样性的内在原因,而教材第一、二两章又恰恰是从宏观现象到微观分析了遗传现象到控制因素的过程,本节与之相呼应;并为解释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奠定了理论基础,故可见本节内容不仅在教材体系上起到了“结构桥梁”的作用,并体现了人类认知事物的一般规律和研究方法。

【教学策略】

本节对应的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是:“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属于“理解水平”。

1.采用资料分析的方法,让学生亲身感受科学发展的过程。

在“中心法则”的教学中,可充分运用教材中的“资料分析”,不仅让学生了解中心法则本身,而且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科学发展过程是怎样一步一步地接近真理的。教师要想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心法则,还需要进一步参考相关资料,如逆转录过程、RNA复制过程和尚未解决的疯牛病问题等。但这些问题不作为本节课的必学要求。本节课主要是要求学生明白遗传信息流向的途径有:(1)从DNA流向DNA(DNA自我复制);(2)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转录和翻译);(3)从RNA流向RNA(RNA自我复制);(4)从RNA流向DNA(逆转录)。其中,第(1)、第(2)条是中心法则的主要体现,第(3)、第(4)条是对中心法则的完善和补充。可用下图综合表示。

2.由遗传现象的实例入手,分析其本质原因,突破“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这一教学难点。

关于基因、蛋白质和性状的关系的内容,比较复杂,也较抽象,若直接由教师讲述,学生难以理解。如果从遗传现象的实例入手,分析其本质原因,让学生自己来总结三者间的关系,则更易突破难点。

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合成来实现的,这里要注意充分运用两类遗传现象的实例来说明。一类是类似豌豆的圆粒与皱粒、白化病等实例,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或激素的合成来控制细胞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性状;另一类是类似囊性纤维病、镰刀型贫血症等实例,说明基因通过控制结构蛋白的合成,从而直接控制性状。以上分析综合如下图。由此可见,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

最后,教师再通过“人的身高”这一实例,说明在自然界中,不仅存在单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而且存在多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运用问题探讨和技能训练,让学生理解环境对性状的影响等。

最后是通过学生自学阅读教材的内容,总结归纳细胞质遗传特点。本节课以课堂练习进行知识的巩固。

【教学重点】1、中心法则及其发展过程。

2、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教学难点】1、中心法则及其发展过程。

2、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教具】多媒体演示课件(包括中心法则图解、白化病病因图解、囊性纤维病的病因图解、镰刀形贫血症图解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

情景创设

导入

4min

一、中心

法则的提出

及其发展

8min

导入

5min

二、基因、蛋白质与性

状的关系

介绍几种

相关的实例

6min

总结归纳

2min

介绍几种

相关的实例

5min

总结归纳

4min

总结归纳

2min

三、细胞质基因

课堂小结

2min

课后作业

带领学生回顾教材的前三章内容,梳理知识网络,展示科学研究从现象到本质的探究思路,如孟德尔

从豌豆杂交后代出现固定的分离比到揭示遗传定

律的过程,体现了从现象到本质的研究方法.展示课件中相关图片

提问:他们有什么相似之处?这些相似之处

是怎样形成的?

播放动画,回顾上节课的知识要点——转录和

翻译过程。

提问:在亲子代之间遗传信息通过什么方式传

递?

你能根据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过程,以DNA

为起点写出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吗?

教师总结:

遗传信息传递方向

提出该过程的发现者克里克,指出该假说为:

中心法则。

通过资料分析,提问:你认为该理论是否存在不

足之处?

教师完成课前布置的资料搜索任务的评价。在认

真聆听的过程中,找出要点。

刚才我们分析了中心法则,指出了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也解释了父子的相似原因。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如何得知遗传信息最终流

向了子代个体呢?

提问:什么是一切生物性状的体现者、生命活动的承担者?

展示图片,回顾结构蛋白和功能蛋白的类型

和区别,并举例。

教师提出问题:1.基因与蛋白质之间有什么关系?

2.蛋白质与性状之间有什么关系?

3.基因与性状之间有什么关系?

引入

:实例一:

分析孟德尔实验中圆粒豌豆和皱粒豌豆的形成原因。

在上面的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性状是怎么

和基因产生联系的?

基因的改变仅仅引起生物体单一性状的改变吗?

实例二:白化病

介绍相关资料和发病机理

让学生自主分析:

根据资料分析白化病的成因。

原因:

控制酶合成的基因异常导致无法合成相关酶类,从而影响了相应的物质(黑色素)的合成。

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

控制生物体的性状。(间接控制)

实例三:囊性纤维病

介绍资料和相关致病机理

基因缺失,导致蛋白质改变、导致性状改变。

从上面的病例中我们可以分析得出基因、蛋白

质与性状之间的相应关系。

实例四: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介绍相关资料并提问:

1、致病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

2、该资料说明基因如何控制性状?

解决问题:

基因异常

血红蛋白结构异常

红细胞

结构异常

红细胞功能异常

关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和上面的例子有和不同?

从中我们又能得到什么结论?

(这些性状是直接由结构蛋白体现出来的)

2.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通过以上几种病例或现象的分析,你能否构

建基因、蛋白质、性状三者关系的概念图?

该图是否代表了生物性状的所有影响方式呢?

还有没有其他因素会影响生物体的性状了呢?

上述实例都是单个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而

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不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如人的身高可能是多个基因决定,同时又受后天的影

响。

举例:,带领学生阅读课本P68的问题探讨(展

示水毛茛图例)以及技能训练

如果让你像完善“中心法则”那样去完善基因

与性状的关系,你会怎么做?

3.调控生物体性状的因素

基因(内

因)

控制

环境因素(外因)

性状

影响

教师通过细胞质基因部分材料,提出问题:细胞

质基因的概念、功能、实例、传递特点以及细胞

质遗传的判断方法是什么?

本节我们主要学习了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发展补充,清楚了生物体中几种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也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也可以从RNA反过来流向DNA;也可以从RNA流向RNA,也可能从蛋白质流向蛋白质。同时我们也理清了基因、蛋白质和性状之间的关系。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不同性状。

另外我们还介绍了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一般来说,基因型决定表现型,但在基因的表达过程中或表达后的蛋白质也可能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还强调了生物是一个系统的相互关联的整体,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之间多种因素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共同地精细地调控生物的性状。最后又补充了细胞质遗传的相关知识。

完成课本P71练习。

一起回忆梳理知识

观察,比较,回答

回忆、思考、分析

并写出,黑板上展示。

思考,聆听

学生阅读课本P69资料

分析后回答

展示讲解相关资料,介绍

英国“疯牛病”与朊病毒,及其复制方式

聆听,分析,比较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

善中心法则

学生思考并回答

(学生分组活动)

学生阅读书本P69-70思

考、比较并回答

(学生分组活动)

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回答

学生聆听,思考分析

(学生分组活动)

阅读相关资料并思考分析

总结以上所分析问题

(学生分组活动)

学生阅读课文并分析,思

分析发病原因,讨论

思考并回答

学生聆听、思考

学生分析,讨论,绘图

回答

学生聆听,思考

学生观察图片、阅读思考

并回答课本上的问题

分析,讨论,回答

学生展示收集的相关资料

并仔细阅读课本内容,归

纳并回答

学生聆听,并回忆

通过回顾所学内容

揭示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规律,为下面解决具体

问题铺垫。

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

引出本节内容: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在此过程中用动画做

引导

感性回忆)

培养学生以流程图的方式展现遗传

信息的流动。

自主分析,敢于大

胆提出质疑,完善

已有知识。

介绍课外知识,激

发学生求知兴趣,积极

鼓励主动参与到课

外学习中去。

与课首呼应,并从

已分析现象过渡到

基因、蛋白质与性

状三者关系的探究

中。

承上启下

结合实际例子,应用所学方法分析

解决,采用从现象

到本质的分析方法

为“基因突变和

其他变异”一章埋

下伏笔。

新问题情境下的信息的理解与分析,并最终解决,为

接下来的总结做好

铺垫

整合以上分析思路

再以具体事例分析

入手,总结基因与

性状的关系特点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分析总结

通过类比,得出

两者差别,并总结

训练学生横向比较的思维方法

训练总结知识的方法——概念图

总结、过渡

层层补充深入,使问题分析更加

严谨、科学、完善。

体会科学研究是不

断发展,不断进步的循序渐进过程,同时

训练批判性思维方式。

通过阅读,学生学会

快速获取信息

归纳总结,强化记忆

复习巩固

【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主要采用资料分析的方法,让学生亲身感受科学发展的过程。除教材原有的资料外,还需要进一步参考相关资料,如侏儒症的相关资料,选出利于学生思考和理解的进行演示。

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了小组优势,让小组在讲台上表达观点。倡导探究性学习,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独立思考后,学会分析资料信息,自己动手,讨论回答问题,这样的学习能够让学生记忆深刻,又具有启发性。

在课堂中,使用多媒体手段结合FLASH动画和结合生活的图片案例,不仅能巩固上一节课的知识,而且让学生能认识到生物学习与实际生活的是紧密联系的,增强了学习兴趣。

【板书设计】

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1、中心法则的提出与发展

2、基因、蛋白质和性状的关系

(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3、调控生物体性状的因素

基因(内

因)

控制

环境因素(外因)

性状

影响

4、细胞质基因

第四篇: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4章第2节说课稿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说课稿模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你们好!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我将通过说教材,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四个方面进行。

一、说教材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人教版教材高一生物必修1第4章第2节的内容。上一节,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生物膜能够选择性运输物质的特性,那么生物膜的这一功能与其结构有什么样的联系呢?本节课的内容主要介绍了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以及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要点。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让同学们在认识生物膜结构的同时,了解这些知识的来龙去脉,认识到可以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提出假说,并通过观察和实验验证,不断修正原有观点,推动科学的发展。而对生物膜结构的认识也将对之后学习物质跨膜运输、免疫等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根据对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三维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我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简述生物膜的结构

能力目标 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同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漫长过程

探讨在建立生物膜模型过程中,实验技术的进步所起的作用

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过程中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由于本节课旨在让学生认识生物膜的结构要点,因此,本节课的重点就是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而在对生物膜的探索过程中如何通过对生物膜功能的分析研究得出生物膜的结构对于同学们来说不容易理解,因此,建立生物膜模型过程中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与学法

本节课我将用1个课时进行教学。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我主要采取活动探究和集体讨论的教学方法,活动探究法

引导学生通过创设科学家探索生物膜结构的情景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集体讨论法

针对在对生物膜结构探索的过程中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下面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过程主要分为四个部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设计问题串,分析科学家探索生物膜结构的曲折历程;归纳总结,图文并重,阐述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课后练习。

1、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在课堂的开始,我将引导学生回顾第3章中制作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时对用什么材料做细胞膜的思考,进行教材中的“问题探讨”,结合同学们的已有知识,分析三种材质那种更适合做细胞膜。通过这个问题的讨论,学生就会认识到建立细胞膜的结构模型,必须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原则出发来思考。当然,细胞膜不可能由书中所给的三种材料构成,那么细胞膜到底具有怎样的结构呢?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同学们讨论“你还能想出更好的材料做细胞膜吗?”这一

问题,让同学们更广泛的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通过联想和想象,进行更广阔和深入地思考,以培养他们发散思维的能力,同时进一步强化探究能力。

2、设计问题串,分析科学家探索生物膜结构的曲折历程

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后,我将设计问题串,引导学生一步步地分析科学家的试验和结论,宛如亲历科学家探索的历程,使学生切身感受科学的魅力,始终保持高昂的兴趣,自然而然的接受流动镶嵌模型的理论,并且加深对科学过程和方法的理解。

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是什么? 欧文顿 欧文顿的推论是否正确? 化学分析

脂质和蛋白质是怎样形成膜? 两位荷兰科学家

蛋白质为与细胞膜什么位置? 20世纪40年代推测 罗伯特森“三明治” “三明治”模型是否完全符合? 静态刚性 vs 动态弹性 技术手段提高 蛋白质镶嵌

为什么细胞膜的物质可以运动? 人cell+小鼠cell 1972年 格桑 尼克森 流动镶嵌模型

3、归纳总结,图文并重,阐述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在上述问题串的分析讨论之后,让学生归纳总结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要点,然后向学生展示流动镶嵌模型的结构示意图,结合该图阐述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

2、蛋白质粉自由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3、蛋白质的分布不对称性及其与脂分子协同作用赋予生物膜具有各自的特点与功能

4、膜的流动性

这幅图介绍的是流动镶嵌模型的部分结构,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想象一个近似球形的细胞,其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的三维立体结构,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想象能力。最后简要介绍细胞膜表面糖被的知识,是学生大概了解,为以后的学习细胞膜识别和免疫等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4、课后练习

在本节课讲课结束后,引导学生进行教材上的练习,及时地巩固所学内容,加深记忆,并通过拓展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后思考。

四、板书设计

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还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板书:

第2节 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

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二、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1、2、3、4、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谢谢大家。

第五篇: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教学设计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教材主要介绍了“中心法则”及其完善发展的过程,说明了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并通过具体事例来阐明基因是如何通过影响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影响生物的性状的。这一节课实际上是对必修一中《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和本章第一节《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综合,也可以说是一种简练的总结。上一节中刚讲完基因是如何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的,以及之前对DNA分子的详细学习,学生的知识网可能会有一些凌乱,那么这节课的学习就能够帮助学生将之前学习过的内容形成一个规整的思维导图,即“中心法则”,这是生命体系中最核心最简约最本质的规律,掌握中心法则对生命本质的把握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以及亲子代间在性状上的延续现象。举例说出不同种性状和相对性状之间的区别。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2、过程与方法:

以观察分析图片资料、文字资料及实验资料为主线让学生自己归纳得出什么是性状、基因控制性状的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以及亲子代间在性状上的延续现象。(2)举例说出不同种性状和相对性状之间的区别。

2、教学难点

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四、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统计好的家庭成员性状调查表。

教学器材:(1)准备同学熟悉的性状、相对性状的图片资料。

(2)和学生内容顺序一样的性状调查表。转基因鼠实验过程的投影片。(3)转基因作物、动物、食品等图片资料。

五、教法设计

1.讲授法与讨论相结合

2.直观式教学为主,结合启发式教学

六、教学设计过程

[情景导入]:

教师:我们先来看一张照片。是一张母子的合影,请同学们找找看,孩子的什么地方长得像妈妈?什么地方不像妈妈?

学生:相互讨论并回答问题

教师:象同学们看到的那样,孩子有些地方像妈妈,有些地方不像。生物学上把这种亲子间的相似性称为遗传,亲子间和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叫做变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教师:象刚才同学们提到的双眼皮、肤色、脸型等,在生物学上被称为性状。[板块一:生物的的性状] 教师:你还知道哪些生物性状? 学生:观察性状调查表,回答问题。教师:(老师出示投影片,是与学生一样的调查表)通过你的调查表,看看你都是在哪些性状上像爸爸或妈妈?我们简单地来统计一下,只要你像任何一个家长的就可以举手。眼皮像爸爸或妈妈的举手,耳垂像的举手„

学生:根据老师的问题举手。

教师:(老师把统计的人次写在投影片上)从这些数据中大家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孩子像父母是一种普遍现象,也就是遗传是普遍的。其他生物有没有遗传现象?

学生:同组同学互相讨论后回答。

教师:说得很好,生物都具有遗传的特性。亲子代之间相似主要就是性状上相似,下面我们来看看其他生物的一些性状。书第25页。

学生:观察图片,比较不同的性状。

教师:同学们知道了很多生物的性状,那谁能给性状下个定义呢?到底什么叫性状? 教师:教师引导学生,让他们自己归纳出来,可以多个同学补充。

学生:任何生物体都有许许多多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性或行为方式等都是生物的性状。

教师:同学们注意了没有,同一种性状在不同的个体身上会有差异?

(出示姚明和他的教练的照片)请同学们找找姚明和他的教练长得有什么不同? 学生:认真观察,找出两人的差异。如高矮、胖瘦、黑白等。教师:像这样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被称为相对性状。展示:几组练习题,让学生判断哪些是相对性状。学生:做练习。

教师:对于学生容易出错的问题要进行详细的分析。[板块二:基因控制性状]

教师:同学们对性状都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现在请大家思考:为什么父母的性状会在我们身上出现?父母是把眼睛鼻子这样具体的性状传给了孩子,还是把别的什么东西传了下来?

学生:学生作出各种猜测。

教师:教师可以先不评价学生的猜想,引导大家看投影片“转基因鼠的实验过程”:这是一种世世代代都是小体型的鼠,人们在对它做了一些特殊的处理之后,看看它的后代有什么变化。在雌雄小鼠交配后,从雌鼠输卵管中取出核尚未融合的受精卵;将事先备好的大鼠生长激素基因吸入显微注射器中,在显微镜下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注入小鼠核尚未融合的受精卵内的卵细胞核或精子核中,注射之后,受精卵中融合的细胞核中就携带着转入的基因;将已经导入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注入小鼠的输卵管中去。这样小鼠的输卵管中就有了两种受精卵,一种是导入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受

精卵,另一种是输卵管中原有的未转基因的受精卵。结果,转基因把小鼠变成了大鼠,转基因超级鼠比与它同胎所生的小鼠生长速度快2-3倍,体积大一倍。

教师:这个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什么? 学生:鼠的体重(或大小)

教师:后代中只有转基因鼠的体量变大了,说明了什么?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什么基因? 学生:大鼠生长激素基因。说明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教师:很好。由此推论,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性状还是控制性状的基因? 学生:是基因。

教师: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目前,已有转基因作物、转基因动物、转基因食品、转基因药品等。

展示:转基因物品的图片。学生:观察图片,提出问题。教师:想一想,你还知道哪些转基因生物?你吃过哪些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安全吗?你有没有怀疑过?

教师与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起讨论分析转基因引起的社会争议,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以便对转基因问题有个深刻的认识。

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知道了性状、相对性状以及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等知识,关于这些问题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既然我们知道了生物在传种接代中传下去的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那么你还想了解基因是怎么传下去的吗?是通过什么传下去的吗?下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下载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4章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说课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4章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说课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说课稿(5篇材料)

    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内容: 《生物的性状》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教学设计(大全)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一节是人教版《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四章第二节,之前教材已在第二章和第三章就“基因在哪里”和“基因是......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5章第2节《染色体变异》说课稿5篇

    《染色体变异》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第二册第六章第四节生物的变异的第二部分—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是生物可遗传变异的三个来源......

    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_第一课时_教学案

    第一节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导学案 第一课时 姓名-----班级------小组--------- 学习目标: 1.理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2.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以及亲子代间在性状上的延续现象; 3.......

    高中生物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说课稿

    高中生物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伴性遗传》说课稿今天我的说课内容是伴性遗传,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来进行说课。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伴性遗传》......

    高中生物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说课稿

    高中生物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伴性遗传》说课稿 单县一中 李香文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中生物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伴性遗传》,敬请批评指正! 下面......

    高中生物必修2 人类遗传病(第2课时) 教学案

    小榄中学高一生物必修2教学案 编制:曹美玲审核:潘新水 使用:2014年4月25日班别:姓名:第5章 第3节 人类遗传病(第2课时)教学案 【旧知检测】 1、人类遗传病中的唇裂、苯丙酮尿症、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3章第2节dna分子的结构教案(精选五篇)

    一、选择题(共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其中1-8题为单选,9-12题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4 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