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东省临沂第二十七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3.6 绞刑架下的报告教案1 北师大版
《绞刑架下的报告》
教学目标:
1、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
2、理解课文内容,锻炼概括能力。
3、理解革命者面对严刑拷打时的不屈精神。
4、运用比较的方法全面理解革命者的形象,体会课文的语言风格。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锻炼概括能力。
2、运用比较的方法全面理解革命者的形象。教学难点:
1、理解革命者面对严刑拷打时的不屈精神。
2、运用比较的方法全面理解革命者的形象和文章的语言风格。教学时数: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以简介作者的方式导入课文的学习:
上一课,我们结识了一位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的女革命者。今天我们先来听听一位人物的简要传记。请听:
他1903年生于布拉格一个工人家庭。在十月革命鼓舞下投入革命活动,18岁加入捷克共产党。1921年进查理大学文学院学习,由于生活所迫,当过短工和街头广告员。后任共产党刊《创造》总编辑和共产党机关报《红色权利报》编辑。
1942年4月,他被敌人逮捕。他在秘密警察监狱里备受折磨,坚贞不屈。他得到监狱看守人的帮助,用铅笔头在碎纸片上写成了长篇特写《绞刑架下的报告》。全书共分8章。写他从被捕的第一天起,就遭到骇人听闻的拷打和迫害,但他始终没有失掉对胜利的坚定信念。他在监狱中继续组织和领导了“狱中集体”与法西斯匪徒进行斗争。在死神临近的时候,他毫无畏惧,他写道:“我们为了欢乐而生,为了欢乐而死,让悲哀永远不要同我们的名字联在一起。”他在临死前最后的呼吁:“人们,我是爱你们的!你们可要警惕啊!”已成为革命者的箴言。
1943年9月8日,他被希特勒匪徒杀害于柏林的普勒岑塞监狱。他的《绞刑架下的报告》于1945年在捷克出版后,已被译成包括中文在内的80多种文字。
他是谁?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的作者,捷克文艺评论家、作家、共产党员伏契克。
教师板书课题:绞刑架下的报告 伏契克
(二)解题:
“报告”是一种文学体裁,内容强调真实具体。“绞刑架下的报告”说明了这篇文章是作者在临刑之前写下的,叙述的是事件的真相,是真实可信的,增强了文章的可信度。
(三)课堂研讨:
1、学生一读课文,用自己的话概括全文的内容,并相互交流。
2、教师指名学生发言,其他学生补充。
明确:文章用第一人称写法,写“我”集会被捕,受尽严刑拷打,直至牺牲前的事情。
3、学生二读课文,具体研讨课文的内容。(1)“我”怎么被捕的?我能逃脱吗?
从文章开头“这可又是一次不谨慎的行动”和“要是不遵守秘密工作的规定”两句中可以看出,正是“不谨慎的行动”和“不遵守秘密工作的规定”才使我和其他同志遭到逮捕。从文中“秘密警察已经站在窗下,用手枪瞄准了房间。”“如果我开枪,那也于事无补,只有我自己可以免受苦刑。”等句子可以看出,不可能逃脱;虽躲在门后,开枪还会被杀死。
(2)文中“晚啦!„„正是这样的!”应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手法?它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心理描写。体现了“我”这个革命者考虑的不是个人的安危,而是自己的同志的安危。
思考课后阅读练习·探究一(解答参照教师用书)。(3)“我”被捕后遭受了几次毒打?分别在文中哪些地方?
明确:“我”遭到五次(大阶段)残酷的连续拷打折磨。具体在文章中的地方,比较明显,可以由学生自己查找说明。
(4)学生研讨:文章哪几方面使人感到作者镇定平静地面对毒打、折磨?这镇定平静突出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精神境界?
明确:一是客观平静陈述拷打,极少展示痛楚细节;二是写到心理痛楚只一句话,几乎只一个词,用笔节制,显得轻松;三是多次地安静计算拷打的次数,冷静计算时间钟点;四是每次遭打都插入人们宁静平和生活的联想。突出反映了其非凡的意志力;反映了其十分明了所投身事业的意义,有一种受难、献身的从容感、自豪感。
(5)找出文中高度概括伏契克的卓越表现及敌人的束手无策的两句话。以文中的具体事实对这两句话的含义作出注解。
明确:敌人说:“你没有心。”伏契克回答:“我有心的。”两句对话。
敌人五次(大阶段)残酷的连续拷打折磨,伏契克不仅毫不屈服,而且无一声喊叫,表现得十分平静;敌人不可思议,束手无策,其心指生理上的心;伏指心灵品质,决不出卖同志、背叛事业的无比坚贞的精神,宁愿自身受遍苦刑决不示弱的无比坚强的意志。
英雄对死亡并非没有感觉,并不是对一切没有感情,正因为他对同胞有太深的情感,才这样义无反顾地去牺牲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也并不是没有痛苦,只不过不是一般的肌
肤之痛,而是为人民受难而感到深沉的痛苦。在这一点上,他和纳粹的感觉构成了反差。当护士问他什么地方痛时,他的感觉是:
这时我感觉到我的全部疼痛是在心上。但是,纳粹分子说: 你没有心。
作为一个被折磨得昏昏沉沉、几乎失去感觉的人,这时却十分清醒起来:
“呵,我有心的。”我说。我因为还有足够的力量来捍卫自己的心,而感到一种突如其来的自豪。
这是文章的点题之句。虽然在肉体上被折磨,生命危在旦夕,但是,精神上却拥有优势,一个感觉不到痛苦的人,居然却感到了自豪。英雄不是一个没有感觉的人,而是一个有感觉,有感情,有思想,有信念,有意志的人,在遭受生死考验的时候,不但能够抒情,而还把他的幽默和冷峻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4、学生三读课文。研讨:作者在遭受毒打的过程中产生了哪些联想?找出相关语句,并讨论分析这些插叙部分的内容和作用(解答参照教师用书)。
(1)相关语句:
收音机播出午夜时刻的信号。咖啡馆关门了,最后的顾客回家了,情人们还流连在门前难舍难分。
一点钟。最后的一辆电车回厂了,街上空无人迹,收音机向它最忠实的听众敬祝晚安。三点钟。清晨从四郊进入城市,菜贩向集市走来,清道夫们打扫街道。
五点,六点,七点,十点,中午了,工人们上工又下工,孩子们上学又放学,商店里做着买卖,家里烧着饭„„
(2)这是作者对人们如:情人话别、工人上班、孩子上学等宁静平和生活的联想。(3)这些联想表现出作者怎样的精神境界?
自觉的战士、清醒的革命家的崇高精神,包括热爱生活却又自觉牺牲,宁愿受苦受难也不让他人遭罪,为他人幸福生活而受难献身等崇高思想;也不无悲壮情怀。
作者是一位自觉的反法西斯战士,一位清醒的革命家崇高精神境界的体现。首先,这些联想同样表现了作者的镇定、意志力,受难、献身的从容感。其次,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表现出作者是深知活着之美好的人;正是这样,其自觉自愿的牺牲就带着一种内心的崇高感。再次,这是作者宁愿自己受苦受难直至牺牲也不让他人遭罪的思想境界的体现。文章前头有详细的交待,作者本来可以避免后来的苦刑,但为了保护其他同志,他选择了受难之路。因此,每次遭受毒打时他联想到依然宁静平和生活着的人们,他内心的欣慰感正是这一崇高精神境界的展现。第四,也似乎在告诉人们,反法西斯战士们的受难正是为了自己民族的人民能好好地生活。第五,上述种种也不无悲壮情怀,尤其这些联想告诉读者,人们并不知道,为了他们的宁静平和生活,他们的先锋战士正在遭受苦难。
5、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文章开头和结尾的特点。文章开头的句子:
还差五分就要敲十点了。这是一九四二年四月二十四日,一个美丽而温润的春夜。文章结尾的句子:
还差五分就要敲十点钟了。一九四二年四月二十五日,一个美丽而温润的春夜。明确:前后呼应。这是一种反衬,正是为了在“一个美丽而温润的春夜”这样美好而宜人的夜晚,同胞们能够和平地生活,享受生命的美好和温润,英雄慷慨赴义,死而无憾。
(四)课堂小结:
要点: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理解插叙的作用。
第二课时
(一)课堂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一个革命者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的心理状态和他整个的“心”。这节课我们用比较的方法来进一步把握人物形象和文章的语言风格。
(二)课堂研讨:
1、教师引导学生比较思考:对卢森堡和伏契克,你比较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明确:两人各有特点,同是革命者,卢森堡更多的是女性的细腻和女性的爱,但也不乏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性格,从而征服了读者;而伏契克也有其非凡的魅力,舍己为人的关爱,面对死亡,无所畏惧。他的冷峻和清醒,更多给人以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的形象。
2、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两文的语言风格。
(1)我们先回顾《狱中书简》一文中有关景物的描写。可以看出卢森堡的文章,满了丰富的形容和渲染,可以说是文采风流,激情洋溢,夸张铺饰,哪怕是非常不起眼的植物或者动物的生命现象,都要赞叹一番,激动一番,形容词语纷至沓来,滔滔不绝;描写细腻,语言生动,以情景动人。
(2)《绞刑架下的报告》一文的几个句子(请学生在文中划出):
“这一拳几乎要了我的命”“接着就是第二拳,第三拳。”“我早就料到了这一手。” “坐好,不然我就要开枪了!”“你开枪吧!”“代替枪弹的是拳打脚踢。”“一棍子打下来。两棍子。三棍子。”“我感到了疼痛。五下,六下,七下,现在仿佛棍子直打进了脑髓。”“现在我又能够比较安静地计算抽打的次数了。我惟一感觉得到的疼痛,是从那咬烂了的嘴唇上来的。”
3、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所有这些形容痛苦的词语都是十分简短的,只有一个细节(咬烂了的嘴唇),是从效果上暗示了殴打之惨烈。从这样的语言中,我们感到了作者追求的不但是对疼痛感的克制,而且是精神的优越。生死置之度外,就无所畏惧了。文中反复提起“死神却迟迟不来”,“可是我还没有死去”,都集中到一点:视死如归,在死神面前,不但毫无畏惧,而且心情平静。伏契克所经受的空前惨烈的拷打,生命备受摧残,忍受非人的痛苦,如果要形容、渲染一番的话,绝非难事。但伏契克始终行文简洁,干脆利落(除了个别例外),给人以拒绝形容的感觉。这就不仅仅是文风的表现,而是一种精神状态的强调。那就是面对死亡和严刑,毫不在乎;即使躯体残损,在死亡的边缘之时,也是无动于衷,宁静致远。
可见:《绞刑架下的报告》一文则叙事简洁明快,干净利落,语言冷峻而不乏幽默,以形象感人。
(三)课堂小结:
要点:从插叙、开头与结尾、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的形象和语言风格四方面引导学生总结。
第二篇:山东省临沂第二十七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5.9 爱莲说教案1 北师大版
《爱莲说》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独爱莲”的原因及其所寄予的思想情感。2.掌握和积累文言词句常识。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作者借助“莲”来表达君子精神品格。
难点:一些文言实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常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学时数: 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示例一:
千百年来,菊花、牡丹、梅花、莲花等这一些大自然的花草树木一直是文人墨客借以抒写心中情感的对象,并赋予了特定的人格形象。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爱莲说》就是其中一篇流传千古的作品。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这一篇课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作者所描绘的世界吧!
示例二:
说,这个词语,古今汉语有一脉相承的地方,例如,都指的是说话。人要说话,是为了表达心中的意思,也就是解释、说明。《说文》:“说,释也。”《墨子·经上》:“说,所以明也。”由此,引申出评议、评论的意思。《广雅·释诂二》:“说,论也。”就是议论、评论。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就不是一般的说说,而是夹着评论。
由评论、议论引申出来,说,就有了学说、观点、言论的意思。苏轼《石钟山记》:“然是说,余尤疑之。”全祖望《梅花岭记》:“神仙之说,所谓为蛇画足。”在现代汉语中,有著书立说、异端邪说等,都不是一般的说话,而是一种观点,一种学说的意思。
由此再引申出来,就成了一种文体,通过发表议论或记述事物,来说明某个道理。如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一篇《爱莲说》。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课文第一段。
1.分别请二位学生口头翻译这一段。
2.请其他同学评价这二位同学翻译的情况(如有误译,要指出来)。3.教师总结学生的口译和其他同学的评价,订正误译并说出自己的翻译。
重点解释:蕃(多)濯(洗)妖(娇艳、妖艳)不蔓(用作动词,牵蔓)不枝(用作动词,分枝)植(树立)亵玩(玩弄)4.请学生笔译本段。
5.要求同桌之间相互检查翻译。6.背诵本段课文。7.文段赏析:
问题一:开头一句“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对于这一篇文章有什么作用? 明确:开头一句“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是总说,也有提起下文的作用。问题二:接着的“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两个分句的写作意图何在?
明确:写陶渊明爱菊和世人爱牡丹,其目的在于为下文作类比,以强调“予独爱莲”。问题三:“出淤泥而不染”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明确:“出淤泥而不染”,这不仅仅是一种描述,而是一种象征。“淤泥”者,此泥必污,惟其污,才肥沃,才能开花,它本来就适合莲花生长。所以于莲花而言,本无所谓污不污。但是,周敦颐从人的角度,而且不是一般人的角度,而是从洁身自好的知识分子的角度来看这个现象,淤泥在这里的象征意义是,污浊的环境。在污浊肮脏的环境里生长,而精神却不受污染,道德不会退化。
问题四:“濯清涟而不妖”与上句是什么关系?突出了莲花的什么特点?
明确:这一句,是前一句的对句。经过清水洗濯而不妖艳、不轻佻,保持它的朴实的本色。
问题五:“中通外直”仅仅是描写吗?它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
明确:“通”和“直”,也不是直接的描写,而是象征,是对人品的象征。“通”是通达,“直”是正直。关键就是这个“直”字,后面的“亭亭净植”,也讲的是“直”,不过为了回避重复用词,用了一个“植”,以“亭亭”来强调一下。
问题六:“香远益清”对下文的“可远观不可亵玩焉”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香远益清”,则不再从外形而是从嗅觉来向品行方面引申。有了这一句,下面的“可远观不可亵玩焉”,才有根据。闻香和目击,也是一对矛盾。一般地说,闻香自然比目击更有感觉,因为香气宜近,而观则可以远之。近不如远,闻不如视,而在文字上又把近闻以“亵玩”出之,带上贬义色彩。这就是隐藏在普通文字中的哲理内涵。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分别请二位学生口头翻译这一段。2.请其他同学评价这二位同学翻译的情况。
3.教师总结学生的口译和其他同学的评价,并说出自己的翻译。重点解释:
谓(说,认为)君子(高尚的人)鲜(少)宜(应该、应当)莲,花之君子者也(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判断句式)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对莲花的深爱,跟我一样的有什么人呢?“之”,结构助词,表宾语前置)
4.请学生笔译本段。
5.要求同桌之间相互检查翻译。6.背诵本段课文。7.文段赏析:
问题一:“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这一句话中,“予谓”是什么意思?请说出“予谓”后面的宾语的修辞效果?
明确:“予谓”是我认为的意思,用以表明作者的观点。“予谓”后面的宾语又一次在类比中,本段将爱莲的观念加以拓展,三者并列(排比),成为一个整体的有机结构,比单独说“莲是花之君子”要有力得多。结构功能大于要素之和。
问题二:“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作者这样说是什么意思呢?
菊之爱,是隐者之爱,没有什么人继承;莲之爱,是君子之爱,当代也没有什么人认同;只有牡丹之爱,是富贵者之爱,所以十分流行。意思就是牡丹所象征的富贵,成为流俗;而隐逸和君子,则为世俗所冷落。
三、布置作业。
(1)作者为什么说“莲,花之君子者也”?
(2)文章题目是“爱莲说”,按道理只要写莲花就行了,而本文却还写了菊花、牡丹花,用意何在?
第三篇:山东省临沂第二十七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5.10 芙蕖教案3 北师大版
《芙蕖》
教学要点 :
1、体会本文的立意特点。
2、掌握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和一些多义词。
3、了解本文运用的拟人/对偶/顶真/反问等修辞手法。教学重点难点:
1.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下,重点掌握本文的立意。2.文言文的一些语法常识。教学时数:
2课时。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莲花,这一种寻常的植物,在我国清代戏曲家李渔看来,却是浑身都是宝,一切都显得那么不平常。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他是怎样来展示这一切的。
二、学习课文第1段
1.分别请二位学生口头翻译这一段。
2.请其他同学评价这二位同学翻译的情况(如有误译,要指出来)。3.教师总结学生的口译和其他同学的评价,订正误译并说出自己的翻译。重点解释:
(1)予(我)夏季倚(依仗)此为命者(表停顿,提起下文)
(2)“效颦”是“东施效颦”的简化说法。比喻生硬地胡乱效仿,效果很坏。(3)可人(适合人的心意)4.文段赏析:
问题:就这一段来说,你认为这是一篇说明文,还是散文呢?请说出你的理由。明确:这篇文章从结构来看,似乎是说明文,笔法不太像散文。开头第一句:“芙蕖与草木诸花似觉稍异”,也就是说,把它拿来和同类相比,着眼在它的“异”,而不是它的同。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抓住特点。先是引用花谱上的文字,指出其植物属性。这种写法,比较客观,有知识性,是典型的说明文的写法。接下来,又说自己依之为命,为什么呢?因为“可人”。这种行文方法,又不是客观的知识,而是主观的感情了。把主观的感情作为文章的意脉,就是散文的写法了。“备述之”,全面展示,可能是流水帐,乃散文之大忌,但却是说明文的基本办法。可见,本文以说明为主,兼有散文的笔法。
三、学习课文第2段 1.步骤如第1段。重点解释:
(1)及其(它,芙蕖)茎叶既(在„„之后,已经)生,则又日(一天一天地,名词作状语)高日上
(2)菡萏:课文注释“荷花的别称”。具体说,菡萏应是荷花的花苞,即没有开放的荷花。(3)与翠叶并擎:同翠叶一起耸立(在水上)。
2.文段赏析:
问题一:请说出这一部分文章中一些抒情语句的表达效果。
明确:就带着相当主观的感情色彩,拿它和“群葩”相比,强调它的优越,就是很绝对的。他说,其它的花美好,只在开花之时,花前花后,“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这话说明很极端,很片面。世间花卉无数,其它花卉,在开花之前和之后,就一无可赏吗?难道藤萝、秋兰、紫荆的茎叶就完全不值得一顾吗?但这并不在李渔的考虑之中,因为它说的是“可人”,是一种主观的情感,以我的感觉为标准。这就不是说明而是抒情了。
问题二:“后先相继,自夏徂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蒂下生蓬„„”用的是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表达效果?
这就是我国传统散文中所谓夹叙夹议的方法,其好处,在于自由灵活。李渔追求“云所欲云而止”,这种不拘一格的笔法,正符合他的个性。
四、学习课文第3—7段 1.步骤如前。重点解释:
第3段:①[馥]香气。②[为]因为。③[退]减退。④[逐]跟随。
第4段:①[并]一起。②[列]陈列。③[芬]使„„感到芳香。④[颊(jiá)]面颊,这里指嘴边。
第5段:①[似]好像。②[备]准备。
第6段:①[是]如此、这。②[适]适合。③[备]具备。④[实]实用价值。⑤[长]长处。⑥[于]比。
正的散文:说他虽然以荷为命,但却没有条件得“半亩方塘”(像朱熹所赞颂的那样“半亩方塘一鉴开”)来种植荷花,只能 “凿斗大一池,植数茎以塞责”。这已经够杀风景的了,又碰上池子漏水,只能求老天帮忙。结尾的句子是:殆所谓不善营生,而草菅其命哉。“不善营生”,尚是对自己的批评;而“草菅其命”,则对自己的调侃了。这一点与周敦颐《爱莲说》有什么不同呢?
明确:周敦颐赞美荷花,目的是为了美化自己的精神境界,把它提升到陶渊明菊花的清高档次上。而李渔赞美荷花,却把自己说得很惨,很差劲,“草菅人命”,简直是花的刽子手。这一笔,作为散文,真是大手笔,神来之笔。而这正体现了李渔自己所追求的“上不取法于古,中不求肖于今”的目标。
第二课时
一、深入探究
1、请学生读课文,思考并回答: ⑪课文写芙蕖,突出其什么特点?(答案:可人。)
⑫芙蕖“可人”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案:可目,可鼻,可口,备用。)
⑬芙蕖的“可目”表现在哪些地方?采用了什么方法? 出水之日 点缀绿波
茎叶既生 日高日上,日上日妍 菡萏成花 娇姿欲滴 后先相继 生蓬结实 亭亭独立 与翠叶并擎
⑭芙蕖“可鼻”,“可口”,“备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可鼻:荷叶清香 荷花异馥
可口:莲实莲耦 并列盘餐 互芬齿颊 备用:霜中败叶 摘而藏之 裹物之用 作者通过以上的说明,最后指出:
无一时一刻不适人耳目之观 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以此说明其可人。
二、比较探究
1、我们前面学过周敦颐的《爱莲说》,请学生讨论回答:
第四篇: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6课《绞刑架下的报告》教案
《绞刑架下的报告》教案
教学目的:
一、从伏契克和他战友的坚贞不屈的崇高品德和高昂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中受到教育与感染。
二、学习通过具体事迹刻画人物优秀品质的方法,领会含蓄地表达思想感情的写作特点。
教学时数:两教时。
教学步骤:
一、介绍作者与作品,激发学习热情。
出示《绞刑架下的报告》。[来源:学科网] 这是一本著名的报告文学作品,又被译名为《绞索套着脖子时的报告》。作者是尤利乌斯·伏契克,捷克斯洛伐克的优秀共产党员,著名的反法西斯战士和作家。
请同学朗读注释①。
1942年4月24日,由于叛徒的出卖,他不幸被捕,囚禁于庞克拉茨监狱。在牢狱中他身受酷刑,刚毅不屈,英勇地进行斗争,表现了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绞刑架下的报告》不是一般的报告文学作品,它是在身受摧残,又被严密监视的极端艰难的情况下,从“死神那里窃取的时间里”,用生命写成的壮丽的英雄诗篇。这部作品共约七万字,分八章。开头三章——“二十四小时”、“临死的痛苦”(又译“弥留”)、“二六七号牢房”,记叙被捕时的情形和最初一个时期的狱中生活。
伏契克于1943年9月8日英勇就义。烈士的英雄形象已经超越捷克的国界,活在世界革命人民的心中。让我们怀着对英雄的崇敬与缅怀,学习该文,从中获取丰富的营养。
二、阅读全文,初步掌握要点。
“二六七号牢房”是《绞刑架下的报告》一书中最精彩的篇章之一,是伏契克英勇战斗的真实写照。先明确: [来源:Zxxk.Com] I.全文三个部分围绕着一个中心写。围绕着一个什么中心呢? 揭露德国法西斯的凶狠残暴和色厉内荏的虚弱本质,歌颂捷克爱国者坚强不屈、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坚信法西斯必败,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必胜。
2.在捷克英雄群象中着重写了哪些人? 卡瑞尔,“老爸爸”——约瑟夫·贝舍克,与牢房中的爱国志士组成的战斗集体。
3.三个部分各写了什么内容?概括说明。[来源:学科网ZXXK] 第一部分着重描绘爱国工人卡瑞尔·马里茨的光辉形象,揭露法西斯监狱的黑暗和残暴。
第二部分着重描绘老爱国志士约瑟夫·贝舍克的英雄形象,赞美爱国者之间深厚的战斗情谊。
第三部分叙述自己以对敌顽强斗争的实际行动鼓舞难友和同志,显示坚贞不屈的斗争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三、分段推敲,理解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1.第一部分: [来源:学。科。网Z。X。X。K](1)牢房内恶劣的生活环境。
“从门到窗子是七步,从窗子到门是七步。”,“走过去是七步,走过来是七步。”,“这个,我很熟悉。”,“是的,这一切,我很熟悉。”——普通的语言,不普通的内容。揭示牢房的简陋、狭小;揭露捷克内外反动派是一丘之貉,都是迫害革命者的刽子手;表达作者身陷囹固,渴望自由的感情和勇于献身的信念。
(2)牢房生活。[来源:学科网] 读第1节到第4节、第12节。
牢房是人间地狱,对革命者严密监视,精神上折磨,生活上虐待,拷打审问,“不是表
露感情的地方”。作者揭露法西斯匪徒的凶残本质,对那些披着人皮的野兽进行控诉与鞭鞑。
“趴”、“转动”、“举起”、“支着”、“翻过身来”等词句深刻地揭露法西斯匪徒摧残革命者的血腥罪行。
(3)卡瑞尔的形象。
“这是我的义务”,“我只能这样做”。这些看来平常的话饱含着他高度的思想觉悟和献身革命的精神。他爱妻子和孩子,然而酷爱自由胜于酷爱亲人,为了祖国解放事业,他离妻别子,献身革命。
对作者是战友情深,为了拯救战友的生命,他不得不借助外力进行强制。“命令他在五分钟之内准备出发,„„或者到绞刑架下去了结他的生命”,他“跪在我的床边,双手捧着我的头,吻我”,是那样的从容不迫,视死如归。爱祖国,爱人民。卡瑞尔这个爱国者的形象,是捷克工人阶级优秀代表的高大形象。
2.第二部分:
(1)“牢房里就剩下我们两个”一句在结构上联系上下文。
(2)“„„从两个换成三个,又从三个换成两个,然后又是三个,两个,三个,两个,新的囚犯来了又去了”,语言含蓄,感情深沉,既是对离去的同志无限怀念,对失去的战友无比悲痛,又是对灭绝人性、双手沾满革命者鲜血的法西斯侵略者愤怒的控诉。
(3)“老爸爸”的感人形象。[来源:学+科+网][来源:Z,xx,k.Com] 表情朗读第19节至第22节。
血肉凝成的友情:“引号”不存在了;“变成真正的父子”,“习惯”、“字眼”、“腔调”都“掺合起来了”,四个“哪些”的语句都表明了这一点。文笔纯熟,感情深沉。
作者用极其朴素的语言叙述“老爸爸”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料,由衷地赞美约瑟夫这位老爱国志士的高尚品格和无私无畏的精神。“一小朵雏菊和一根青草”,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对战友的鼓励,给死气沉沉的牢房带来生的气息。[来源:学科网] “老爸爸”的高尚品质,坚定、无畏、乐观的形象与卡瑞尔一样,是通过一件件具体的事实加以表现和刻画的。[来源:学科网ZXXK] 3.第三部分:
这部分是重点。以侧面描叙的方法写虎穴中斗顽敌的情况。
(1)深刻的揭露。
读第26节。体会:敌人惨无人道地提审“不能移动”的囚犯,还要用载重五吨的大卡车,还要“握”枪“监视”,“怕我逃走”。作者用幽默辛辣的笔调入木三分地揭露敌人色厉内荏的虚弱本质,表露了对张牙舞爪敌人的极端蔑视。
(2)贴心的关怀。
“要拿稳啊。”“手里要拿稳,心里也要拿稳。”“从敲打厚墙的声音里,从管分饭的人送饭时候的眼光里,我体会出他们是在向我祝贺。”——战友贴心的关怀,是对作者巨大的鼓舞。战斗,血的战斗,为了民族的解放,不是孤军作战,并肩前进的,随在身后的有无数战友,这就是革命的希望所在。
(3)由衷的歌唱。
“二六七号牢房在歌唱。我一生都在歌唱。”
“只要不灭亡,还要这样歌唱下去。”
“没有歌唱就没有生命,就像没有太阳就没有生命一样。” [来源:Z#xx#k.Com] 革命者的生活里充满了战斗,充满了歌唱。这种歌唱,是英勇战斗的伴奏,是革命乐观主义情怀的抒发,是对胜利到来的向往。
伏契克的一生是歌唱的一生,燃烧的一生,他坚信太阳“一定要继续照耀下去”,“人们一定会在他那温暖的光辉里生活下去。”伟大的革命理想,坚如磐石般的革命信念支持与鼓
舞他奋勇战斗,经受住难以忍受的肉体摧残与精神折磨,成为捷克人民的骄傲,虽死犹生的伟大战士。
伟大理想,坚强意志在战争年代十分可贵,在建设年代同样重要。
第五篇:山东省临沂第二十七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5.10 芙蕖教案5 北师大版
《芙蕖》
教学目标:
1.体会本文的写作特点。2.理解重点字词句。教学重点难点:
1.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下,重点掌握本文的立意。2.文言文的一些语法常识。教学时数: 1课时。预习要求:
1.诵读并抄写课文。2.参照注释,口译课文。3.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记起来。教学步骤: 一.检查预习
1.检查诵读情况(小组读.个人读)。
2.同桌二位同学相互检查抄写情况,并对错别字进行登记。3.教师在黑板上对错别字进行汇总,并与学生一起进行订正。
4.请学生说出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加以解答(也可以留待课文讨论时解答)。二.背景知识导入 作者介绍:
李渔(1611——约1679),清代戏曲理论家.作家。字笠鸿,又字滴凡,号笠翁,又号觉世稗官.别署笠道人.随庵主人.新亭樵客.澹慧居士.湖上笠翁等,时有才子之誉,称李十郎。原籍兰溪(今浙江省兰溪县),生于雉皋(今江苏省如皋县)。前半生家庭生活富裕,清人入关后,家道衰败。他自幼聪明好学,曾参加过几次乡试,屡不及第,从此醉心于小说,戏剧的创作。家设戏班,常往各地达官贵人门下演出。曾居杭州10年,后又居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达20年,经营书铺,名“芥子国”,以刊书闻于时。所作传奇《比目鱼》.《风筝误》等十种,全称《笠翁十种曲》。另有短篇小说集《十二楼》(一名《觉世名言》),诗文 1 杂著《李笠翁一家言》等。题解:
本文选自《李笠翁一家言·笠翁偶集》的“种植部”“草本类打中的《芙(fú)蕖(qú)》一文。《李笠翁一家言》是李渔的诗文杂著总集,共十六卷。其中的《笠翁偶集》原名《闲情偶集》或《闲情偶寄》,分“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八部,包括戏剧理论.饮食.营造.园艺等方面的内容,大都是作者多年实践的心得,尤以戏曲部分,颇多独到见解,对戏剧理论有所丰富发展。本文以说明为主,辅之以讨论.慨叹,和纯粹的说明文有所不同。芙蕖,亦作“芙渠”.“扶蓉”。郑玄说:“未开日菡萏,已发目芙蕖。”芙蕖即荷花,又称芙蓉,藕花,莲花等。
三、学习课文
1、重点字词掌握
2、朗读,疏通文意
译文:芙蕖给人感觉似乎跟各种草本花稍有不同,但是它有根却没有本质茎,一年一个生长周期,这个性质与各种花是相同的。花谱上说:“生长在水域中的叫做草芙蓉,生长在陆地上的叫做旱莲。”那就不能说它不是草本了。我在夏季里,依靠它才能活命,这并不是故意向茂叔胡乱模仿,因袭古人早已有了的说法,而是因为芙蕖称人心意,它的长处不止一种,请让我来全面地说一说。
各种花当令的时节,只在花开的那几天,在这以前或以后,就都是无人过问的时候了。芙蕖却不是这样:铜钱似的小荷叶露出水面的那一天,它就替人们装点绿波,等到它茎叶一长出水面,就又一天比一天高起来,一天比一天向上长;一天比一天向上长,就一天比一天更好看。有风的时候,固然作出飘荡摇曳的娇态,没有风的时候,也呈现出苗条柔美的丰姿,这样,我在荷花未开的时候,就先享受到了无穷的悠闲情趣。等到苞蕾开成花,妩媚可爱的姿色就象要滴落下来,一批接着一批,从夏天一直开到秋天,这在荷花是本职应做的事,在人却是应得的享受。待到花儿凋谢,它也可以向主人宣告自己的无罪了;却又在花蒂下面生出莲蓬,在莲蓬中结出莲子,莲蓬高高地挺立着,仍象没有开放的花,和翠绿的荷叶一同挺立着,不到深秋露水结成白霜的时候,它所擅长的本领就不会呈献完毕。这些都是讲它适合子眼睛观赏方面的事。
适合于鼻子的嗅觉的,那就有荷叶的清香,荷花的特殊香味;避暑,暑气就因它而消退,乘凉,凉气就随它而产生。
至于它适合人的口味的,那么莲子和藕都是一道列为盘中餐,使人的牙齿和嘴边都感到芳香 的呀。
只有霜露季节中衰败的荷叶,零零落落使人感到不好受,似乎成了可抛弃的废物了;可是把它采摘下来收藏着,又可供一年中包裹东西之用。
这样看来,芙蕖这种东西,没有一时一刻不适合于人们耳目的观赏,没有一丝一毫不具备着家常的用处。它有当五谷之用的实际,却没有五谷的名气;它兼有百花的长处,却摒弃了百花的短处,种植作物的利益,有比这还大的吗?
我视为生命的四种花草中,以芙蕖最为宝贵。可惜酷爱了它一生,却不能得到半亩方塘作它容身立足赖以生存的地方。只是挖了个斗大的小池,栽几株敷衍了事,又时常为小池漏水而忧虑,盼望天上降雨来救它,这大概是所说的不善于养生而把它的生命当作野草一样作贱吧。四.简析文意
本文具体地说明芙蕖属于草本花及其“可人”的种种优点,从观赏价值和实用价值两个方面阐述了它的种植之利甚大。作者并对自己不能辟半亩方塘种植芙蕖而感到遗憾,抒发了他酷爱芙蕖的感情。但他过分强调了芙蕖的观赏价值,甚至夸大它的种植之利在“五谷”之上。这是悖逆实际和事理的,表现出一种脱离劳动人民的封建文人的情趣,与劳动者的感情是格格不入的。
文章主要说明“芙蕖之可人”。作者围绕这一中心,按照事物本身的条理,安排结构和线索。它以“可人”二字为“意脉”,以芙蕖生长的时间(春.夏.秋,即花开之前.花开之时.花开之后)为“时脉”,以芙蕖生长的规律(叶.茎.花.蓬.藕)为“物脉”,将三脉理成三线,交织于文.中,缝合为一体,脉络清晰,条理井然,层次分明,结构谨严。文章中段主要说明芙蕖的种种可人之处,是全篇的中心,重点。而中段又以“可目”为“主脑”,“可鼻”.“可口”.“可用”为“陪宾”,详细得体,繁简得宜,不仅中心鲜明,而且重点突出。用语生动形象,精炼俏丽,活泼新颖。如“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一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这些偶句,遣词造句,十分优美,不落俗套,新鲜动人,不仅颇能抓住事物的不同特点,使之两两对照,相得益彰,而且句式整齐,节奏鲜明,声调和谐,清雅流畅,富有韵味。终章发抒感慨,也使文章生情增色不少。
五、课后作业
将《芙蕖》与《爱莲说》进行比较阅读,说说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