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12《比较探究:过零丁洋、梅岭三章、示儿》教案 北师大版
12《比较探究:过零丁洋、梅岭三章、示儿》教案课前预习:
1、有感情朗读课文,争取能够背诵三首诗。
2、参照助学预习提示,完成对文本的预习。相关课程标准:
以读为主,解决生字词,在背诵的基础上完成对诗歌的解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过零丁洋》
一、导入新课
大家坐起来看这幅图(出示图片)你们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坐船过河的情景)。几百年前,有一个诗人也从这里经过,并且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诗篇―――《过零丁洋》。那么他是谁呢?他过的零丁洋在什么地方呢?下面请大家看图片。
二、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作者及背景简介。文天祥(1236——1282)字宋瑞,二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理宗宝佑四年(1256)举进士第一。恭帝德佑元年(1275),元兵长驱东下,文于家乡起兵抗元。次年,临安被围,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往敌营议和,因坚决抗争被拘,后得以脱逃,转战于赣、闽、岭等地,兵败被俘,坚贞不屈,就义于大都(今北京)。能诗,前期受江湖派影响,诗风平庸,后期多表现爱国精神之作。存词不多,笔触有力,感情强烈,表现了作者威武不屈的英勇气概,震憾人心。有《文山先生全集》。
三、听录音,再朗读:
1、字词读音
2、语速及节奏
3、齐读:解决字的读音,找出押韵及韵脚。
4、分组读:要求1、2组齐读,3、4、5、6组边听边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每组负责译一联(强调重点字词)。
四、理解诗歌:
1、诗意理解: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极好地写出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个人心境,作者在面临生死关头,回忆一生,感慨万千。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凄凉景象喻国事的衰微,艰苦卓绝的斗争 深切地表现了他的哀恸 坎坷不平的一生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文天祥的军队被元兵打败后,曾从皇恐滩一带撤退到福建。当时前临大海,后有追兵,如何 1
闯过那九死一生的险境,转败为胜是他最忧虑、最惶悚不安的事情。而今军队溃败,身为俘虏,被押送过零丁洋,能不感到孤苦伶仃?这一联特别富有情味,「皇恐滩」与「零丁洋」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自然相对,而又被作者运用来表现他昨日的「惶恐」与眼前的「零丁」,真可谓诗史上的绝唱!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崇高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悲而壮,由郁而扬,形成一曲千古不朽的壮歌。
2、主题理解: 明确:“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后世仁人志士常把它用来激励自己为民族大业慷慨激昂,视死如归。
五、知识拓展: 爱国诗词: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金错刀行》陆游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乌江》)一寸丹心为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明·于谦《立春日感怀》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清·谭嗣同《狱中题壁》)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秋瑾)第二课时
学习《梅岭三章》
一、情景导入:
(多媒体播放新时代正气歌《八荣八耻》,学生欣赏。)
红军开始长征时,陈毅身负重伤,被留在江西担任军事指挥,并主持政府工作,后来突围到江西、广东交界的梅山地区开展游击战争。1936年冬,由于叛徒告密,敌军得知这里有一个“大人物”,就派重兵围山、搜山和放火烧山。陈毅在几十天里,隐藏在山林草丛之中,大腿上的枪伤发了炎,又化了脓,还发着高烧,又没有医药,只好用刀子把伤口拉开,挤出脓血,然后用盐水洗一洗。他已经做好了死的准备──不是被敌人搜出杀头,就是因伤病折磨而死。在这种情况下,他写了《梅岭三章》,准备留做“遗诗”。现在请同学们欣赏。
二、整体感知
1、欣赏诗歌朗读。
2、学生集体朗读。
3、指名学生朗读
4、小组合作理解诗歌内容,将不理解的字词提出来,共同解决。
三、问题探究:
1、小序在这首诗歌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交代时间、地点、事件的原因和结果、环境和背景。是“绝命诗” 表现了诗人从容、镇定、大义凛然的情怀。
2、读第一章,探究下面问题.(1)、第一句有什么作用?(2)、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3)、“招”“斩”用词好在哪里?(4)表现了诗人什么精神? 明确:(1)总领全诗(2)借代 设问(3)“招”写出了领导者的号召力和革命者的浩大声势。“斩”写出了广大士兵作者一样,将与反动派斗争到底。用斩更有力量,有气势,更能解心中之恨。
(4)至死不渝,与反动派血战到底的精神。
3、读第二章,探究下面问题。(1)“烽烟”是什么意思?(2)表现了诗人什么精神? 明确:(1)“烽烟”借代战争。
(2)表现了诗人关心国家命运,盼望祖国解放的精神。
4、读第三章,探究下面问题。(1)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表现了作者什么精神? 明确:(1)借喻 用典(引用)
(2)坚定的革命信念,为实现共产主义甘愿献身的精神。
5、让我们把视觉放到整篇文章,然后思考:(1)本课的体裁是什么?(2)押的韵脚是什么?
(3)三首诗抒发感情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4)三首诗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明确:(1)七言绝句(2)uo an ua(3)第一章表现了诗人关心国家命运,盼望祖国解放的精神。第二章表现了诗人至死不渝,与反动派血战到底的精神。
第三章表现了坚定的革命信念,为实现共产主义甘愿献身的精神。
(4)面对死亡,回忆过去,展望未来。表现诗人的革命精神和崇理想。前呼后应 “意如何?”“今日事”。
6、合作探究本文的写作特点.明确:想象、理想相结合充分表达了诗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气魄。如第一首中一、二句写了创业艰难的现实。
三、四句便借助想象,用“去泉台”“招旧部”“斩阎罗”以抒发豪迈的革命胸襟。第二首、第三首想象“捷报飞来当纸钱”,“人间遍种**”,都是在写实的基础上进行的浪漫主义的写法,表达作者的强烈思想感情,加强了诗的艺术感染力。借代和引用第三首多次用了“借代”和“引用”的修辞方法。“阎罗”是旧时所说的地狱之王,作者引用来比人间的反动统治者。又如“旌旗”,原是旗帜的通称,这里借来指代军队或武装力量;“烽烟”,原是古代边境用以报警的烟火,这里借来指代战争。
四、课堂小结:
这三首诗表现了诗人无限忠于革命事业,誓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大无畏精神和为革命英勇献身的崇高思想境界,展示了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崇高理想。
在写作特色上,写实与想象相结合,构思新颖,想象奇伟,表现了诗人火一般的革命激情与理想,富有革命的浪漫主义色彩。语言上,运用借代、借喻,引用典故等手法,使语言形象精练。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我们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身上吸取他们的浩然正气,用我们的正气压倒邪气,让我们把“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做为我们的座右铭。
第三课时 学习《示儿》
一、温故知新:
学生回忆李白写的一首思念、牵挂故乡的诗一一《静夜思》
对于陆游,大家并不陌生,他85岁临逝世前夕,作了他一生中最后一首诗 , 也是最感人的诗,这是他名垂千百的遗嘱。
二、接近文本,理解本诗:
1、读题质疑
①说说“示”的意思: 明确:告诉、告知
②谁告诉儿子?告诉什么给儿子?为什么告诉儿子? 明确:陆游,捷报家祭告乃翁;爱国精神体现。
2、了解背景: 南宋,长江以北被金国占领,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3、引导自学。
(1)低声自由吟诵。
(2)以小组为单位议论诗中不懂之处。(3)教师点拨字词解译: 元:通“原”本来,只:定,平定、收复。同:统一。
王师:皇上的军队。九州:全中国。无:匆,不要。
乃:你的,翁=父亲。
4、学生试解释诗句的意思。(以小组为单位完成)
5、思考:读了这首诗,想想诗人晚年关心的是什么,这说明了什么。明确:统一祖国是诗人毕生的心事,直到临终不忘。由此表现出他的强烈爱国热情。
6、诵读全诗,默写。比较:学生探究讨论: 三位作者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其爱国情感也稍有不同,试析他们的区别在哪里。明确:文天祥,抗元失败被杀害,视死如归。
陈毅,被围困,料不能脱险的大无畏。
陆游,生命尽头的美好愿望。作业设计:
1、三首诗全部会默写。
2、完成助学相关题目:学习测评。
3、总结积累表现爱国精神的诗句。
第一堂课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掌握本课的生字及重点词语、相关的文学知识。了解作品的社会背景。
过程和方法
分析小说中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重要词语的深刻含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作品中的悲痛情绪和爱国精神。[教学重点与难点] 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各种描写方法的作用。
探讨本课与《最后一课》的异同。[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最后一课》中,我们认识了两位普通的小人物——哈墨尔先生和小弗郎茨,他们在沦为亡国奴时表现出来的崇高的爱国热情,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在我们中国,也曾经有过这样屈辱的历史,今天,我们的目光跟随着老舍先生,看一看我们中国人民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是如何表现的,同样是教师,看看他们的爱国感情是否一样。
二、了解作者。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有《骆驼祥子》等四部长篇小说。抗战爆发后,以主要精力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参加抗日宣传活动,并坚持创作,写有20多部以抗日为题材的作品。解放后历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并创作了《龙须沟》、《茶馆》等20多部剧本和几百万字的曲艺、散文、诗歌作品。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称号。“文革”开始时因受迫害而死。
三、关于《四世同堂》及时代背景。(幻灯片放映)
四、解读文章内容。
1、文题理解:指北平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后,瑞宣老师上的第一堂课。
2、整体感知:本文描写了北平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后,某学校祁瑞宣老师上第一堂课的情景,表现了他仇恨敌人,却无法反抗的痛苦。
3、给课文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1):描写了日军入侵后瑞宣老师上课前的反常表现。
第二部分(2——6):描写了上课时的课堂气氛和人物情绪,表现了人物的痛苦与无奈。
4、学习第一部分。思考:
(1)、平时的瑞宣表现怎样?今天表现如何?作者通过什么手法,想要表现什么?
(明确:平时的瑞宣“向来不讨厌铃声”,而今天却相反,他“怕”铃声。作者用对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
(2)、最后一句采用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明确:“他的手在袖口里颤起来”是一个细节描写,做亡国奴的苦痛使他失去了平时的镇静,他痛苦地已经控制不住感情了。)
5、学习第二部分,讨论:
(1)、第2段着重刻画祁瑞宣老师上课前的行动和外貌,作用是什么?(表现异常的气氛和情绪,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气氛。)
(2)、怎样理解“凭着几年的习惯,他的脚把他领到讲堂上去”?(“他的脚把他领到讲堂上去”表明瑞宣此时的茫然与无奈,头脑一片空白,在这重大的变故面前不知所措。)(3)、3、4、5段写什么?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通过心理描写写老师上课时复杂的情绪,学生悲痛的场面。)
(4)、怎样理解“城亡了,民族的春花也都变成了木头。”?(“民族的春花”指的是青年学生,“变成了木头”说明他们突遭变故的迷茫、无助。)(5)、如何理解“真正的苦痛是说不出来的。”?
五、写作借鉴。
1、作者善于通过人物语言、神态、心理的描写来展示人物感情。
2、语言简洁,富于表现力。如文中对课堂气氛的描写只用了短短两句话,写出了肃静、庄严的气氛。
六、比较与探究。
把本文与《最后一课》作比较,说说你对下列问题的想法。
1、祁瑞宣老师显得很紧张,请找出表现他紧张的细节。而哈墨尔先生看来很从容。为什么两者的表现截然相反?
2、哈墨尔讲了很多话,很动人。祁老师的话很少,为什么作品也很动人?
3、“真正的苦痛是说不出来的!”《第一堂课》似乎从头到尾都在表现这种“说不出”。而哈墨尔先生在“最后一课”即将结束时,面色惨白,话说不下去。这是不是和祁瑞宣老师的“说不出”一样。
4、这两课都强调课堂气氛的“静”。“静”的原因一样吗? [板书设计] 上课前:害怕铃声
第一堂课 课堂上:沉默、严肃 亡国奴的苦痛——爱国主义情怀
走出课堂:逃离
第二篇:中学七年级语文 9《比较探究 过零丁洋、梅岭三章、示儿》教案 北师大版
9《比较探究:过零丁洋、梅岭三章、示儿》教案
课前预习
1、有感情朗读课文,争取能够背诵三首诗。
2、参照助学预习提示,完成对文本的预习。相关课程标准:
以读为主,解决生字词,在背诵的基础上完成对诗歌的解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过零丁洋》
一、导入新课
大家坐起来看这幅图(出示图片)你们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坐船过河的情景)。几百年前,有一个诗人也从这里经过,并且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诗篇―――《过零丁洋》。那么他是谁呢?他过的零丁洋在什么地方呢?下面请大家看图片。
二、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作者及背景简介。文天祥(1236——1282)字宋瑞,二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理宗宝佑四年(1256)举进士第一。恭帝德佑元年(1275),元兵长驱东下,文于家乡起兵抗元。次年,临安被围,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往敌营议和,因坚决抗争被拘,后得以脱逃,转战于赣、闽、岭等地,兵败被俘,坚贞不屈,就义于大都(今北京)。能诗,前期受江湖派影响,诗风平庸,后期多表现爱国精神之作。存词不多,笔触有力,感情强烈,表现了作者威武不屈的英勇气概,震憾人心。有《文山先生全集》。
三、听录音,再朗读:
1、字词读音
2、语速及节奏
3、齐读:解决字的读音,找出押韵及韵脚。
4、分组读:要求1、2组齐读,3、4、5、6组边听边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每组负责译一联(强调重点字词)。
四、理解诗歌:
1、诗意理解: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极好地写出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个人心境,作者在面临生死关头,回忆一生,感慨万千。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凄凉景象喻国事的衰微,艰苦卓绝的斗争 深切地表现了他的哀恸 坎坷不平的一生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文天祥的军队被元兵打败后,曾从皇恐滩一带撤退到福建。当时前临大海,后有追兵,如何闯过那九死一生的险境,转败为胜是他最忧虑、最惶悚不安的事情。而今军队溃败,身为俘虏,被押送过零丁洋,能不感到孤苦伶仃?这一联特别富有情味,「皇恐滩」与「零丁洋」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自然相对,而又被作者运用来表现他昨日的「惶恐」与眼前的「零丁」,真可谓诗史上的绝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崇高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悲而壮,由郁而扬,形成一曲千古不朽的壮歌。
2、主题理解: 明确:“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后世仁人志士常把它用来激励自己为民族大业慷慨激昂,视死如归。
五、知识拓展: 爱国诗词: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金错刀行》陆游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乌江》)一寸丹心为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明·于谦《立春日感怀》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清·谭嗣同《狱中题壁》)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秋瑾)第二课时
学习《梅岭三章》
二、整体感知
1、欣赏诗歌朗读。
2、学生集体朗读。
3、指名学生朗读
4、小组合作理解诗歌内容,将不理解的字词提出来,共同解决。
三、问题探究:
1、小序在这首诗歌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交代时间、地点、事件的原因和结果、环境和背景。是“绝命诗” 表现了诗人从容、镇定、大义凛然的情怀。
2、读第一章,探究下面问题.(1)、第一句有什么作用?(2)、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3)、“招”“斩”用词好在哪里?(4)表现了诗人什么精神? 明确:(1)总领全诗(2)借代 设问(3)“招”写出了领导者的号召力和革命者的浩大声势。“斩”写出了广大士兵作者一样,将与反动派斗争到底。用斩更有力量,有气势,更能解心中之恨。(4)至死不渝,与反动派血战到底的精神。
3、读第二章,探究下面问题。(1)“烽烟”是什么意思?(2)表现了诗人什么精神? 明确:(1)“烽烟”借代战争。
(2)表现了诗人关心国家命运,盼望祖国解放的精神。
4、读第三章,探究下面问题。(1)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表现了作者什么精神? 明确:(1)借喻 用典(引用)
(2)坚定的革命信念,为实现共产主义甘愿献身的精神。
5、让我们把视觉放到整篇文章,然后思考:(1)本课的体裁是什么?(2)押的韵脚是什么?
(3)三首诗抒发感情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4)三首诗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明确:(1)七言绝句(2)uo an ua(3)第一章表现了诗人关心国家命运,盼望祖国解放的精神。第二章表现了诗人至死不渝,与反动派血战到底的精神。
第三章表现了坚定的革命信念,为实现共产主义甘愿献身的精神。
(4)面对死亡,回忆过去,展望未来。表现诗人的革命精神和崇理想。前呼后应 “意如何?”“今日事”。
6、合作探究本文的写作特点.明确:想象、理想相结合充分表达了诗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气魄。如第一首中一、二句写了创业艰难的现实。
三、四句便借助想象,用“去泉台”“招旧部”“斩阎罗”以抒发豪迈的革命胸襟。第二首、第三首想象“捷报飞来当纸钱”,“人间遍种**”,都是在写实的基础上进行的浪漫主义的写法,表达作者的强烈思想感情,加强了诗的艺术感染力。借代和引用第三首多次用了“借代”和“引用”的修辞方法。“阎罗”是旧时所说的地狱之王,作者引用来比人间的反动统治者。又如“旌旗”,原是旗帜的通称,这里借来指代军队或武装力量;“烽烟”,原是古代边境用以报警的烟火,这里借来指代战争。
四、课堂小结:
这三首诗表现了诗人无限忠于革命事业,誓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大无畏精神和为革命英勇献身的崇高思想境界,展示了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崇高理想。
在写作特色上,写实与想象相结合,构思新颖,想象奇伟,表现了诗人火一般的革命激情与理想,富有革命的浪漫主义色彩。语言上,运用借代、借喻,引用典故等手法,使语言形象精练。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我们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身上吸取他们的浩然正气,用我们的正气压倒邪气,让我们把“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做为我们的座右铭。
五、布置作业
1、指出下列诗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B.旌旗十万斩阎罗。()C.南国烽烟正十年。()D.此头须像国门悬。()E.人间遍种**。()
2、背诵诗歌。第三课时 学习《示儿》
一、温故知新:
学生回忆李白写的一首思念、牵挂故乡的诗一一《静夜思》
对于陆游,大家并不陌生,他85岁临逝世前夕,作了他一生中最后一首诗 , 也是最感人的诗,这是他名垂千百的遗嘱。
二、接近文本,理解本诗:
1、读题质疑
①说说“示”的意思: 明确:告诉、告知
②谁告诉儿子?告诉什么给儿子?为什么告诉儿子? 明确:陆游,捷报家祭告乃翁;爱国精神体现。
2、了解背景: 南宋,长江以北被金国占领,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3、引导自学。
(1)低声自由吟诵。
(2)以小组为单位议论诗中不懂之处。(3)教师点拨字词解译: 元:通“原”本来,只:定,平定、收复。同:统一。
王师:皇上的军队。九州:全中国。无:匆,不要。
乃:你的,翁=父亲。
4、学生试解释诗句的意思。(以小组为单位完成)
5、思考:读了这首诗,想想诗人晚年关心的是什么,这说明了什么。明确:统一祖国是诗人毕生的心事,直到临终不忘。由此表现出他的强烈爱国热情。
6、诵读全诗,默写。比较:学生探究讨论: 三位作者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其爱国情感也稍有不同,试析他们的区别在哪里。明确:文天祥,抗元失败被杀害,视死如归。
陈毅,被围困,料不能脱险的大无畏。
陆游,生命尽头的美好愿望。作业设计:
1、三首诗全部会默写。
2、完成助学相关题目:学习测评。
3、总结积累表现爱国精神的诗句。教学反思:
三首诗都是表现爱国情感,虽然他们的背景、诗意、具体主题不同,但都是为了抒发深挚的爱国精神,正是“谈笑间生死为何物?爱国情终生不稍减。”
本课的教学,我采用了以学生自学为主、合作探究为辅的策略,再冠以老师的引导,用准确的语言描绘出每首诗含义,在相同中寻找不同;在一样的爱国情感中体会不同作者的内心感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美中不足的是问题的设计有的地方过于琐碎,对学生的估计过低了。
第一堂课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掌握本课的生字及重点词语、相关的文学知识。了解作品的社会背景。
过程和方法
分析小说中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重要词语的深刻含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作品中的悲痛情绪和爱国精神。[教学重点与难点]
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各种描写方法的作用。
探讨本课与《最后一课》的异同。[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最后一课》中,我们认识了两位普通的小人物——哈墨尔先生和小弗郎茨,他们在沦为亡国奴时表现出来的崇高的爱国热情,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在我们中国,也曾经有过这样屈辱的历史,今天,我们的目光跟随着老舍先生,看一看我们中国人民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是如何表现的,同样是教师,看看他们的爱国感情是否一样。
二、了解作者。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有《骆驼祥子》等四部长篇小说。抗战爆发后,以主要精力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参加抗日宣传活动,并坚持创作,写有20多部以抗日为题材的作品。解放后历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并创作了《龙须沟》、《茶馆》等20多部剧本和几百万字的曲艺、散文、诗歌作品。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称号。“文革”开始时因受迫害而死。
三、关于《四世同堂》及时代背景。(幻灯片放映)
四、解读文章内容。
1、文题理解:指北平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后,瑞宣老师上的第一堂课。
2、整体感知:本文描写了北平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后,某学校祁瑞宣老师上第一堂课的情景,表现了他仇恨敌人,却无法反抗的痛苦。
3、给课文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1):描写了日军入侵后瑞宣老师上课前的反常表现。第二部分(2——6):描写了上课时的课堂气氛和人物情绪,表现了人物的痛苦与无奈。
4、学习第一部分。思考:
(1)、平时的瑞宣表现怎样?今天表现如何?作者通过什么手法,想要表现什么?
(明确:平时的瑞宣“向来不讨厌铃声”,而今天却相反,他“怕”铃声。作者用对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
(2)、最后一句采用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明确:“他的手在袖口里颤起来”是一个细节描写,做亡国奴的苦痛使他失去了平时的镇静,他痛苦地已经控制不住感情了。)
5、学习第二部分,讨论:
(1)、第2段着重刻画祁瑞宣老师上课前的行动和外貌,作用是什么?(表现异常的气氛和情绪,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气氛。)
(2)、怎样理解“凭着几年的习惯,他的脚把他领到讲堂上去”?(“他的脚把他领到讲堂上去”表明瑞宣此时的茫然与无奈,头脑一片空白,在这重大的变故面前不知所措。)(3)、3、4、5段写什么?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通过心理描写写老师上课时复杂的情绪,学生悲痛的场面。)
(4)、怎样理解“城亡了,民族的春花也都变成了木头。”?(“民族的春花”指的是青年学生,“变成了木头”说明他们突遭变故的迷茫、无助。)(5)、如何理解“真正的苦痛是说不出来的。”?
五、写作借鉴。
1、作者善于通过人物语言、神态、心理的描写来展示人物感情。
2、语言简洁,富于表现力。如文中对课堂气氛的描写只用了短短两句话,写出了肃静、庄严的气氛。
走出课堂:逃离
第三篇: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19《沁园春 雪》教案 北师大版
19《沁园春 雪》教案
课前预习:
1、通过查资料了解写作背景。
2、朗读全文,体会字里行间所包含的感情。
3.熟读试背这首词,感受诗人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北方冬天的雪,纷纷扬扬地飘落,它覆盖着原野、山村、村庄、道路。漫天皆白,玉龙飞舞,引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诗兴大发。毛泽东同志既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词作《沁园春.雪》就是咏雪的名篇。(板书课题)
二、预习展示:(1)走进作者:毛泽东,字(),笔名(),中国人民的(),(),伟大的()、()和(),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2)文体常识:词:诗歌的一种韵文形式,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一般分为()两阙。
(3)背景介绍: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后,毛泽东率长征队伍胜利到达陕北,在陕北清涧县,毛于一场大学之后攀到白雪皑皑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于是诞生了这首《沁园春 雪》。请同学们猜测一下,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是一种什么心情?那这首词又会流露毛泽东什么样的心情呢?下面让我们一同走进诗词,领略北国风光。
三、走进文本:
师:现在让我们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聆听伟人的心声,让我们一起品雪论英雄。自由朗读课文,概括归纳这首词的上下两阙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提示:词上阙写,展现了 ; 下阙论,抒发了。
2、品雪
(1)上阙的总领句是:
,总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
(2)作者用“ ”字,领起下文直至“欲与天公试比高,写出了作者 的心情。
(3)
除了静态动态的描写之外,作者更是由眼前的壮丽风光,想到了雪后晴日当空的景象:。“ ”点出了此时是作者的想象,是虚景,前十句是实景。
3、论英雄。
(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1)上阙与下阙之间的过渡句是:。其中 承上,总括上阙雪景,一句启下,展开对历代英雄的评论,抒发诗人抱负:。
(2)下阙中“ ”一字总领七个句子,展开对、、、、等古代英雄的评论,这一字就写出了作者对古代英雄的、之情。(3)“ ”三字将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一笔带过,转到诗人所处的当今时代,点出全词的主题:“。”
4、感悟主旨:《沁园春 雪》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词上阙写北国风光,展现祖国的壮丽山河,下阙议论抒情,评说历代英雄,抒发了词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表现了词人要,担当 的抱负。
5、小结:
师:“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同学们,十几年后,你们也会成为新世纪的主宰者,会成为真正得风流人物,让我们满怀这种豪情,齐读《沁园春 雪》。出示毛主席手迹并配乐。生:齐声朗诵。
四、达标测试:
1、默写上阙:
2、风骚原指《 》里的《 》和《 》里的《 》,这里指。
3、“惟余莽莽”中“惟”的意思是,写出白雪。
“顿时滔滔”中“顿”的意思是,写出冰封。这两个副词准确的写出了北方冬季的。
4、本文用“,”两句由上阙写景自然过渡到下阙对历代英雄的评论。
5、《沁园春 雪》一文中点明全文主旨,抒发诗人豪情壮志的句子是。
6、毛泽东,字,我国伟大的政治家、、、和诗人,《沁园春 雪》是一首,沁园春是,雪是。
7、古诗中有很多写雪的句子,请写出三句:
8、“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怎样理解?
论逆境
学习目标:
1、了解议论文的相关知识,能够认识议论文的三要素。
2、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学习方法:自主探究、教师适当点拔 导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有目标才有行动的方向!)
二、课前热身 知识链接:(补充的知识是学习课文的关键,我们要用心理解哦)
1、议论文相关知识
1、定义: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
3、议论文三要素
论点: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事件,现象,人物,观念等)所持的见解和主张。
论据: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论据可分为:
1.事实论据:事实在议论文中论据作用十分明显,分析事实,看出道理,检验它与文章点在 2.道理论据:作为论据的道理总是读者比较熟悉的,或者是为社会普遍承认的,它们是对大量事实抽象,概括的结果。如:名言、警句、俗话、谚语、定理、公式等。
论证: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与论点的关系:证明与被证明
议论文中的论点和论据是通过论证组织起来的。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论点是解决“需要证明什么,”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论证是解决“怎样证明”。
论证方法有以下几种:
1.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2.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增强文章说服力,体现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3.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通过___与___对比,突出观点。更突出强调地证明了观点
4.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用___来比喻___,使观点形象生动,浅显易懂。
论证的基本结构层次:
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 么)→解决问题(怎么办)也即: 引论 本论 结论
论证方式:
议论文从论证方式看,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
2、了解作者(简要写出你对作者的了解)
(二)合作研讨(交流能够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小组长组织组员研讨自主学习时解决不了的问题。
(三)展示讲解(展现自己的时候到了!)
一个小组的学生在黑板前展示并进行必要的讲解,其他学生可以补充提问质疑。
四、巩固提升
试概括出下面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
责任常常是双向的。父母对子女有抚养的义务,子女又对父母有赡养之责任;个人对社会有奉献的责任,同时社会也有对个人的责任。比如,社会有对未成年人的义务教育的责任。
能够承担责任的被称赞为勇者。古人常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训,才有历史上种种惊天动地之举,而不能承担责任的是懦夫。要承担责任,光有勇气是不够的,还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不信,让我讲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11岁的美国男孩在踢足球时,不小心将邻居家的玻璃打碎,邻居愤怒不已,向他索赔12。5美元。这12。5美元在当时可谓是天文数字,足够买下125只生蛋的母鸡了。男孩儿把闯祸的事告诉了父亲,并且忏悔。见儿子为难的样子,父亲拿出了12。5美元,说:“这笔钱是我借给你的,一年后要分毫不差的还给我。”男孩赔了钱之后,便开始艰苦地打工。终于,经过半年的努力,他把这“天文数字”分毫不差地还给了父亲。这个男孩就是后来的美国总统罗纳德·李根。他还回忆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到底什么是责任。”
责任是诚信的表现。尽管它有苦有甜,但是,该承担的我们都必须承担。让我们承担起肩上的责任时,高呼一声:“扛起来吧,做一个坚强的勇者!” 中心论点:
五、课堂反思
我们刚接触了议论文这种新文体,你有什么样的想法和思考,请写下来。
第四篇: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比较探究《梅岭三章》《示儿》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比较·探究 梅岭三章 示儿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这两首诗,对诗这种体裁的特点,如感情丰富,语言精炼,讲究节奏和韵律等,有较具体的体会。
2、结合学诗,培养学生的自学、想象、表达、创新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诗中所饱含的为正义事业献身的凛然正气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难点:品味诗歌语言,学习诗歌构思新颖、想象奇特的写作特点。课时安排: 2课时。预习要求:
1、诵读课文,了解两位诗人生平及写作的时代背景,借助课文注解理解诗歌大意。
2、阅读配套的《同步阅读文库》中《古体诗三首》。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简介两位诗人生平。
(一)、以多媒体打出陈毅同志的画像,简介陈毅生平。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大家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它的作者,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诗篇——《梅岭三章》的作者,我们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元帅诗人”陈毅同志。同学们,还记得以前我们学过的一篇文章《陈毅市长》吗?想必我们大家对陈老一定有着深刻的印象。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手中的资料说说有关陈毅的生平情况。
明确:陈毅同志1901年生于四川中部乐至县。1922年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3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28年随朱德率领南昌起义的一部分队伍上井冈山与毛主席会师。红军长征时,因身负重伤被留在江西担负军事指挥,并主持政府工作。1941年“皖南事变”后,担任新四军代_理军长。解放战争时期,担任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等职。解放后,任上海市市长,后又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等职。1972年1月6日因病逝世。
陈毅同志酷爱文学,一生创作了大量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诗词,留有《陈毅诗词选集》,被尊为“元帅诗人”。生前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二)、简介陆游生平。自古以来才子佳人的组合总让后世人铭记,有的令人羡慕有的令人叹惋,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另一位才子,他是宋朝人,曾写过《钗头风》: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此处可能学生会说出是陆游,教师便介绍诗人。)
陆游是中国南宋诗人,生于公元1125年。陆游生活的时代,是战乱和动荡的时代。少年时代饱尝流离失所的痛苦。他从小受到父亲强烈爱国思想的熏陶,很早就养成了忧国忧民、渴望国家重建的品格。抗敌将士的艰苦生活和爱国热情,极大地开拓了他的诗歌境界,豪迈而悲壮也成为他一生诗歌创作的基调。
作为一名杰出的诗人,陆游一生创作诗歌保存至今的有9300余首。这些诗中大多数都是与抗击侵略者的有关的。
陆游的诗歌不仅始终贯注着炽烈的爱国热情,而且同情当时人民的疾苦。忧国和忧民的思想在他的作品里交织在一起。
除了诗歌作品,陆游还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散文作品。这些作品有的记生活琐事,有的议论国计民生,有的叙述友人事迹,但都贯穿以爱国情感,有很强的感染力。
二、介绍时代背景,导入课文。
(一)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当时陈毅同志身负重伤,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斗争,后来中央苏区失陷,他便在赣粤区开展游击战。1936年4月,陈毅到梅山地区检查工作。由于叛徒出卖,遇上险情,又转回梅山。回到梅山时遇到敌人搜山,便暂时隐蔽在一个山沟里。敌人前后围山搜查达20余日才“解围”。我们今天学的这三首诗就是作者在“虑不得脱”的情况下写的。
(二)《示儿》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
三、朗读课文,感知课文。
(一)初读全诗,了解诗歌大意。
1、学生自由朗读《梅岭三章》小序部分。正音:莽(mǎng)
教师点拨:这部分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经过和结果。使我们更好地理解诗人的革命情怀,及诗人诗以明志的行为,表现了作者革命到底的决心。
2、自由朗读,运用工具书,解决字词。
旌(jīng)旗 阎(yán)罗 捷(jié)报 当(dāng)纸钱 血(xuè)雨
3、学生朗读全文。此处导入可配乐朗读。(或听朗读带)
4、朗读指导:指名朗读,学生评析。
教师总结:点明朗读节奏为二二三拍,指出韵脚。
(1)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要读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凛然正气。“意如何”、“艰难”、“招”、“斩”要重读,“斩”要读出痛快淋漓之感。)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后二句要扬起,要读出语重心长的殷殷之情。)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前两句要读出“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的坚定信念,后一句要读出向往、欣慰、豪迈之情。)(2)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要读出“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壮烈情怀。)
(二)、再读全诗,深入理解。(四个学生分别朗读全诗)
1、《梅岭三章》三首诗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明确:这三首诗,首章首句设问,总领全篇。然后依时间顺序,从“追忆往昔”“面对当日”“展望未来”三个角度回答首句问题,从眼前回顾过去,从现实写到理想,一气贯注。
分析第一章:
(1)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怎样的精神?
学生讨论,明确:这首诗着重写陈毅身在必死险境,回忆艰难创业的征战过程,申明此生不见革命胜利,死后必要招集旧部英魂继续战斗,表现了生死不渝、誓与反动统治血战到底的革命精神。有似李清照《乌江》中“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诗意。
(2)诗中哪些关键词语能体现诗人生死不渝、誓与反动统治血战到的革命精神精神? 学生讨论。明确:一个“招”字,体现革命领袖的号召力和声势的浩大。
一个“斩”字,把百战将军、十万部属的断头之恨、未竟之志,沉着痛快、笔力千钧地表现出来了。(3)诗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借代是用与事物有一定关系的名称来替代该事物的修辞方法。本文中有两处:诗中“旌旗”是旗帜的通称,部队都有作标志的旗帜,这里用标志部队的“旌旗”借指部队。“阎罗”,影射反动势力的头领。
分析第二章:
(1)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
学生讨论,明确:这首诗着重写十年征战,大业未成,诗人死不瞑目,勉励幸存者努力作战,以胜利捷报来告慰死者,表现了关心国家命运、盼望人民解放的革命精神。
(2)诗中哪些关键词语能体现诗人关心国家命运、盼望人民解放的革命精神?
学生讨论,明确:“头悬国门”,引用春秋吴将伍子骨的头悬东门典故,表达了死不瞑目、据城门高处以观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捷报飞来当纸钱”一句中,“飞来”描绘了轻快、欢快、翩然而至的状况。纸钱祭死者,带有中华民族的民俗特点和时代色彩。捷报当纸钱,活脱突现出将军豪迈爽朗的口吻,妙语 天成,壮而不悲。
(3)诗中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明确:借代、用典。诗中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烽烟”,指代战争。“国门悬”运用春秋时的典故,伍子胥为吴将,屡建战功。他先劝吴王乘打败越国之机灭掉越,未被采纳;后又劝吴王攻越,要他警惕越王勾践复仇,吴王听信谗言,逼他自杀。伍子胥临死前说:“把我的眼珠挖出来挂在吴国的东门上,我要亲眼看着越国灭吴。”后来吴国果真被越灭了。陈毅用这个典故,表现的是自己关心革命、死不瞑目,要亲眼看着同志们取得战斗的胜利,敌人怎样失败。
分析第三章:
(1)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
学生讨论,明确:这首诗主要写诗人投身革命,以革命为家,预言反动派必将失败,自由之花必将盛开。表现了乐观坚定的革命信念和甘为信仰牺牲的革命精神。
(2)诗中哪些关键词语体现诗人乐观坚定的革命信念和甘为信仰牺牲的革命精神?
学生讨论,明确:“投身”二字,洋溢着一种积极、热情、主动献身、心无贰志的高风亮节。“应有涯”,是对反动派挑起事端、引发战争、置人民于水火之中的诅咒,同时又是革命的预言家在预言:革命必定成功,人民一定会过上和平、安定、幸福的日子。引用《论语》《孟子》“杀身以成仁”、“舍生而取义”的典故,表达了愿为信仰献出生命的豪情壮志。
(3)诗中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借喻、用典。诗中以“血雨腥风”借喻战争,与首章“百战多”,次章“烽烟正十年”对应而遇异其趣;又以“**”借喻革命成功,大众解放的美好前景,不胜向往、欣慰、豪迈之至。引用《论语》《孟子》“杀身以成仁”、“舍生而取义”的典故,表达了愿为信仰献出生命的豪情壮志。
2、引入陆游《示儿》诗:
(1)“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是什么意思?
学生讨论,明确:“元”,同“原”,“元知”,本来就知道;“但”,只是的意思;“万事空”,什么都没有了的意思;“九州”,指全国,“同”,统一,这句诗的意思是:本来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只是因为看不到全中国统一而感到悲伤。
(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是什么意思?
学生讨论,明确:“王师”,指南宋军队;“定”,平定,收复的意思;“中原”,这里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领的地区。“家祭”,祭祀祖宗。“无”,同勿;“乃”,你的,“翁”,父亲。这句话的意思是:宋朝的军队向北方进军,收复中原的时候,祭把祖宗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的事,告诉你们的父亲。
(3)说说这首诗主要讲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根据诗句的内容来回答)学生互相讨论,明确:这首诗通过写诗人毕生的心事和希望,表达了他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 烈的爱国之情。
(4)现在我们知道陆游逝世前最牵挂的是什么了吗?
明确:祖国何时能够统一这一件大事,其实这也是陆游毕生的心事和希望。
四、全班再次有感情地自由大声朗读四首诗歌。
五、课外作业。
(一)思考“阅读练习·探究”第三题。
(二)阅读《伴你学语文》中的相关资料,深入了解陈毅、陆游。
第二课时
一、导入示例。
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梅岭三章》《示儿》两篇课文,今天我们进行对比学习。
二、全班有感情齐声朗读四首诗歌(营造气氛,以便过渡到拓展分析)。
三、研读与赏析。
(一)读了这两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呢?
学生自由发言。归纳总结:《梅岭三章》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同志无限忠于革命事业,誓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大无畏精神和为革命英勇献身的崇高思想境界,展示了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崇高理想。《示儿》中陆游临终作诗,不说别的家常话,而只说“不见九州同”的遗憾;对儿子没有别的嘱咐,只叮咛他们在家祭时别忘了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他。表现了深厚真挚的爱国情感!
(二)两位诗人在诗中都表现了崇高的爱国情感,大家再仔细分析,他们之间有没有区别? 学法指导:陈毅与陆游作一下比较,说说两位在生死关头,态度上有什么异同?
1、陈毅素有“一代儒将”、“元帅诗人”之美誉,这是他的人格魅力所在。陈毅一身正气、无私无畏,是一个驰骋疆场、叱咤风云的骁将,一个敢爱敢恨、胸怀坦荡的热血男儿。他那革命者的正气、军人的血性、男子汉的情怀熔铸成一篇篇荡气回肠的诗篇,给人以心灵的震颤、精神的鼓舞和人格的熏陶。“一柱天南百战身,将军本色是诗人。”《梅岭三章》三首诗中无一丝一毫悲切伤感的情调,而是一派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慷慨豪壮之气,令人热血沸腾,斗志倍增。慷慨激越,笔墨酣畅,惊天地,泣鬼神,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诗人“鞠躬尽瘁,死而不已”的革命斗志,令人拍案叫绝。郭沫若读了这三篇绝唱,推崇备至:“陈老总的一辈子,只有在他艰难困苦、九死一生的时候,才写出了这样的诗。这是真正用鲜血、用生命写出来的诗!诗如其人。”壮哉!
2、陆游一生呼喊“北定中原”,直到临终之时他还念念不忘祖国的统一。南宋统治者向金人求得了暂时的安定后就纵情享乐,花天酒地,这更促使他念念不忘收复中原,为报仇雪耻,不管个人遭遇多么不幸,他始终为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担忧。《示儿》就是诗人临终绝笔图,此时的诗人僵卧在病榻之上,已奄奄一息,无力再睁开双眼,面对大好河山落于金兵铁蹄之下,不能收复:壮志未酬,未能再披戎装,亲自杀敌;对南宋政权偏安一隅,不思收复中原故土这一系列的悲愤,诗人表现出更多的是无奈!所以他只能把希望寄托于死后的将来:儿啊,家祭无忘告乃翁!悲哉!(三)陆游和陈毅对“死后”的打算和要求有什么不同 ? 陈毅同志死而不已,要在阴间继续战斗并寄希望胜利的未来于革命同志这个可靠的伟大力量上,其诚实在撼人心魄;而陆游则死后就停止战斗,知万事为“空”,只能黄泉饮悲,系希望于摇摇欲坠的南宋小朝廷,使读者感到心境悲凉。诗人境界高下,不言自明。再阅读文天祥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认为,为国捐躯,要在青史上留名,让世人颂扬,而取义成仁是为了死后无愧。陈毅不同,他的目的则是让全人类都得到解放。理想境界的高低,有天壤之别。根本原因是:处在封建时代,陆、文只能达到那样的思想高度,难免有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而陈毅同志则是二十世纪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之间当然不可同日而语。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两句中,一个“去”字写出了义无反顾的情态,表现了视死如归的革命气概,去了以后的战斗行动就是“招”,一个“招”字写出了整装进军的阵容,表现了不屈不挠的革命斗志,“招”了以后的战斗目的是“斩”,一个“斩”字写出了把旧社会打个落花流水的场面,表现了誓要全部消灭反动阶级的愿望。
教师总结:同学们,《梅岭三章》《示儿》都是作者的“绝笔诗”,也是表达诗人爱国热情的绝唱。不同的诗词,同样的忠贞如一的爱国之心,让我们怀着满腔的爱国之情大声吟唱这千古名诗吧!
四、拓展练习:我改我写,你评他赏——把古体诗改写成散文诗欣赏。
要求学生根据原诗展开想像,改写成散文诗。可以添加内容,可以丰富情节,而不是仅作翻译。改写后,学生按学习小组讨论,取长补短,形成小组意见,也可以各抒己见。各学习小组推选代表朗读,其他同学评点。
下面是从网络下载的文章,仅供参考: 1.《梅岭三章》
最可恨的还不是阴间的阎罗/这一点/你于丛莽间就已想过/于是你咬紧牙关/准备殊死一搏/剑眉里喷出一柱三味真火/散了敌人的魂魄/暖了旧部心窝/也映现元帅本色
最可叹的还不是十年的烽烟/而是壮志未酬的遗憾/还好/那些嚼野菜喝南瓜汤的好兄弟们/他们一定会早日凯旋/使今后的你不在无眠
最可喜的还不是荡尽血腥的可怕/而是看到了人们的笑脸上/正璀璨的绽放着自由的鲜花/即使取义成仁了/也会恋恋不忘地说/中国革命/祖国华夏/那是我永远的家
2.《示儿》
自从金兵入侵,他就一直在苦苦盼望失地能早日被祖国的军队收复。
你听: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你再听: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籁卧听风雨声,铁马冰河入梦来。还有:国仇末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三更抚枕忽大叫,梦中夺得松亭关!
诗人以梦境来表现自己的报国之志,于激越豪迈中透露了壮志难酬的悲凉。他等啊,盼啊,盼了一年又一年,他都八十岁了,北方还没有传来好消息,矢志不渝的诗人又一次发出了内心的伤悲: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八十六岁那年除夕,临终之时,没有看到祖国统一的他挥笔写下了最了不起的遗书:《示儿》 你听,你读,你看,哪一篇作品里都洋溢着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爱国热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所以我深深地敬仰他——这位伟大的人,这位感动中国的先辈!
五、教师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从诗中看到了两位诗人为理想献身、视死如归,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崇高品质,同学们一定要学习这种精神:“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让自己成为真正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接班人!
六、布置课外作业。
(一)阅读“同步阅读文库”的《现代诗三首》。
(二)每个学生试改写一首古体诗。
(三)预习《谭嗣同之死》、《勇气》。
附:板书设计
梅岭三章
第一首:回首征程——过去(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第二首:勉励战友——现在(献身革命的崇高军想)第三首:展望未来——将来(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
示 儿
死去无知万事空,(不见统一)但悲不见九州同。(死不瞑目)王师北定中原日,(毕生愿望)家祭无忘告乃翁。(慰告亡灵)
第五篇: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1《长江》教案 北师大版
1《长江》教案
课前预习:
了解作者郭风及本文背景资料。划出课文中遇到的生字词。相关课程标准: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通过本文的学习体会作者对祖国对时代的赞美。“对作品中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播放《长江之歌》,说说这首歌歌颂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感情?(歌颂了长江,表达了赞颂祖国的感情。)师:同学们,你热爱祖国吗? 生:热爱。
师:什么样的行为才算爱国,作为中学生怎样做才算热爱祖国? 生:关注国家大事,爱护环境,认真学习,乐于助人等等。
长江,这条横亘千古的巨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象征。自古以来歌吟长江的文章不绝于耳,今天我们走进郭风笔下的《长江》。(板书:课题、作者)
2、背景介绍:
本文写于1961年,此时社会主义新中国刚刚诞生不久,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祖国的建设蒸蒸日上,作者满怀对祖国的热爱以饱满的热情写下了这篇文章。这个时期也是新中国面临的一个特殊时期(三年自然灾害),作者希望全国人民能够团结一心战胜困难,看到祖国美好的明天。
二、预习展示:
1、介绍作者:
郭风,原名郭嘉桂,回族,祖籍福建莆田,1917年出生。他把自己毕生的精力献给了散文、散文诗和儿童文学的创作事业,迄今已结集出版作品50多部。他早期的作品质朴清新、饶有天趣,贮满诗情画意,是风景画家、风俗画家与抒情诗人才能的神奇统一。其《叶笛集》于1959年初出版后,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冰心著文称“又发现了一个诗人的喜悦。”新时期以来,他的作品追求自然、本色、纯朴,具有更广阔的历史感和更深沉的哲理意蕴,体现了大家之风范。他的作品还先后两次荣获全国儿童文学作品奖,两次荣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并译成俄文在前苏联地区出版。
2、.学习生字词:(给加点的字注音)
玫瑰()曙天()吹拂()哺育()
舢板()驳船()堆栈()
三、初步感知课文。
请同学们注意:在读课文的同时,一定要拿起笔来认真标记生字词,并标记自己的思想受到触动的地方。指生朗读课文。
1、正字音。
2、识词义。
朗读课文主要是通过自己的语气的轻重、语速的快慢和语调的高低的变化,来读出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解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1、文中描写了长江哪个时段的景象? 黎明。
2、请从文中找出能够表达作者看到黎明的长江景象的心情的句子? 心好像黎明一般的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愉。
3、讨论:黎明和青春的特点是什么?
清新、明净、明丽、容光焕发、生机勃勃、朝气、活力、希望
4、文中的黎明是否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为什么只写长江的黎明,在这里有什么深刻的内涵?
不是。象征了祖国新时代的欣欣向荣,勃勃生机。(黎明——新时代 新面貌)
5、作者的心情是“黎明一般的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愉”,这一点作者在文中反复说到,为什么作者又一再强调长江是“古老的”,这和“青春”不矛盾吗?
千百年来长江奔流不息,养育了无数中华儿女,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所以它是“古老的”。古老的长江在经历的岁月的洗礼后,如今在新时代光辉的照耀下,看到了祖国的蓬勃发展,所以心情才“舒畅”“欢愉”,强调长江是“古老的”也是为了说明长江“旧貌换新颜”、祖国“旧貌换新颜”。祖国的新时代的到来,使新中国又焕发了青春的气息与活力。
五、品读课文:赏析精彩语句,学习本文修辞。
1、文中哪些语句使用了修辞方法,试从文中找出来并简单分析其作用。
拟人、反复、比喻、排比(作用都是为了表达作者内心的舒畅、愉悦的思想感情)
请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使用了_______修辞手法,______________写出了_____________”这一句式来表达。
例如:(1)拟人句:如“长江很早便醒过来。”这句话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长江的寂静很早便被过往的行人打破了。
(2)比喻句:如“哦,长江。哦,我们的古老的、古老的母亲,以自己的乳汁,千年万载的哺育了亿万子女的乳娘。”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中华民族与长江血脉相连的亲切之情,表达了对长江哺育了亿万子女的赞美之情。(3)排比句:如“第四段‘不止是„„不止是„„不止是„„’”这句话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满怀激情的写出了长江江面上的繁忙景象。
(4)句式仿写“不止是„„,不止是„„,不止是„„”
2、文章中有许多句子和词语重复出现,又无啰嗦之感?试动手删一删,看看删后的效果如何
明确:无啰嗦之感。这里用到了反复的修辞方法,起到了强调的作用。
补充:反复,为了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或句组。反复有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两种。
本文运用了间隔反复:一唱三叹,形成了回环往复的韵律美,使感情的抒发得到强调和升华。反复咏叹,使本文赞美和歌唱祖国的主题更加饱满,充满了不可遏止的激情。
3、辨析带点词语的细微差别
你这样的容光焕发,你的笑容是多么的甜美。你的心好像黎明一般的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愉。辨析:“容光焕发”“甜美”不仅写出了形貌,而且写出了心理情状,而“ 舒畅”“欢愉”主要写的是心情。
六、作业:
长江它九曲回肠,奔流不息;它气势磅礴,孕育了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多少作家,作曲家歌唱赞美它,同学们你想对长江说什么?
七、拓展延伸:
(一)、基础知识积累
1、给下面黑体字注音。
曙()哺育()停泊()浦()
2、填空:
郭风,1918年生,福建莆田人。他的代表作有:《 》、《 》、《 》、《 》散文诗集《 》。
3、仿例造句:
“使你的心好像黎明一般的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愉。”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仿照例子造一个句子。
(二)、精彩语段品读
4、长江很早就醒过来,它醒过来的时候,浦口车站上的路灯还没有熄灭。
5、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光辉所照耀,你这样早便醒过来了。水呵,风呵,玫瑰色的曙天呵,我们一起来歌唱我们这个时代和我们祖国的赞歌。
6、第四段写到的众多升帆的货舱,鸣笛的汽轮,穿梭的舢板、驳船、钻探船,仓库,堆栈和高楼等等,与前面的描写有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