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咏月诗三首》教案 北师大版

时间:2019-05-12 21:09: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咏月诗三首》教案 北师大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咏月诗三首》教案 北师大版》。

第一篇: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咏月诗三首》教案 北师大版

第四单元《咏月诗三首》教案

课前预习

1、利用书籍、网络收集关于咏月的诗词、佳句,誊写在小卡片上。

2、反复诵读三首诗,体会各首诗的情感。

3、诵读课文,了解两位诗人生平及写作的时代背景,借助课文注解理解诗词大意。相关课程标准: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并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结合时代背景和诗人生活经历、思想风貌理解诗中蕴含的情感。

2、通过学习,体会月与人的联系。评价任务

1、每首诗的内容以及所蕴含的情感。

2、月与人的文化联系。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人世沧桑,一千多年前的明月依然映照着我们。在诗人的笔下,月亮是孤高的,似无情却有情;月亮是诗意的,温柔多情,恰似知己;月亮也是感伤的,月圆人不圆。让我们走进李白、杜甫的世界,叩问月亮,倾听千古绝唱。今天,我们先来学习李白的两首咏月诗:《把酒问月》《月下独酌》。(主板书:把酒问月

月下独酌

李白)

二、简介作者、诗作背景 学生介绍,老师补充。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把酒问月》是一首应友人之请而作的咏月抒怀诗。原诗题下注“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彼不自问而令予问之,一种风流自赏之意溢于言表。

《月下独酌》这首诗写于天宝初年,作者那时胸怀壮志,被唐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许多人都嫉妒贤能,对李白大家排挤和诋毁。唐玄宗只是让李白侍宴陪酒,并没有重要他的意思,所以作者感到孤独、愤懑,以酒消愁,写下本诗。

三、初读诗歌,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1、学生范读。2.老师正音

阙 què 樽zūn 酌 zhuó 徘徊pái 邈miǎo

3、朗读指导:把握朗读的节奏、语调、重音。

①节奏:古代诗词朗读的节奏,以意义为划分依据。一般五言诗词“二/三”一形式,七言“二/二/三”的形式。

②语调 :根据作品的感情处理语调的平淡、升降。③重读:重读体现在诗句关键词语上,特别是哪些能够体现作者内心感情的词语。

4、根据以上要求,配乐听读,学生跟读,划分节奏,指出重读的字词,体会语调。

5、有感情的背诵。

五、精读探究,品味诗句,体会诗情。

1、《把酒问月》诗人咏月抒怀,你从中读出了诗人的哪些人生感悟?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怀?是结合相关诗句分析 明确:“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嫦娥”两句诗人驰骋想象,就月中的白兔、嫦娥发问,在对神物和仙女寂寞命运的同情中,流露出诗人自己的孤苦高洁的情怀。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独特的感悟。明月万古如一,而人类世代更替,今人只能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可贵的生命倏忽即逝。这句诗在回环唱叹中抒发人生有限而宇宙无穷的慨叹。“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常照金樽里。”结尾四句收束上文,诗人有感于明月长存而人生短暂,人类无法改变这一自然规律,因此就更应当珍惜今生的点滴光阴,在瞬间把握永恒。结句虽暗含及时行乐之意,但总的基调仍然是积极向上的,展现了诗人旷达自适的宽广胸怀。

2、全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明月?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明确:塑造了一个崇高、永恒、美好而又神秘的月的形象,从中也显露着一个孤高飘逸的诗人自我。“人攀明月不可得”写出月之崇高,“月行却与人相随”写出月之美好多情,“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写出月之皎洁美丽。“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写出月之孤高神秘。“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写出月之永恒。“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则流露出诗人对月的情谊,月是诗人的知己也是一面照鉴诗人内心的明镜。

3、有人评说《月下独酌》写尽了诗人的孤独,从哪些诗句中可以看出来,请作具体赏析。明确:“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邀请明月一起饮酒,把明月和影子当成朋友,恰恰是没有朋友的体现。所以“邀”字,以物为友,表现了诗人无以派遣的孤寂之情。这句诗强化了欢乐的氛围,但同时也增添了孤独的色彩。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可以看出 在“花前月下”的良辰美景中,诗人却“独酌”,在相互映衬中越发显得诗人寂寞的浓郁和无法排解。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诗人月下独歌独舞,以闹写静,反衬出诗人现实中的孤独与悲凉。“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诗人与月光、身影永远结游,相约在遥远的仙境,可见诗人现实中的孤单落寞。全诗由独而不独,由不独而独,体现了诗人看似自得其乐,实则孤独凄凉的复杂感情。

4、“月”的传统意象包含哪些意义?。在这首《月下独酌》中“月”的意象应该是什么? 明确:“月”的传统意象包含着“冷清寂寥”“离情别恨”“征途羁旅”“思念家乡”“渴盼团圆”等意。在这首诗中“月”的意象含义应有“冷清寂寥”和“品质高洁”的含义。

5、诗人邀月与影为友共饮美酒佳酿,共享美景良辰,但仍无法排解心中愁苦,从哪些字词可见?

明确:“不解”“徒随”“暂伴”表明了虽以物为友,但物何以为友,以物为友是无奈之举,更写出了作者的孤独。

6、“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

明确:“永结”与“相期”表明了作者在无边寂寥的天地中,宁愿永与月、影为伴,醉酌孤独,也不愿同流合污、阿谀奉承的高洁志愿。

7、这里月亮不仅是美好事物的象征,也成了诗人感情的寄托。诗人笔下的“月”的形象有什么特点?

明确:诗人借助丰富的想象,赋予月亮浓厚的感情色彩,把它描绘的善解人意、可喜可亲、仿佛成了诗人可以倾诉心声的知音。

六、读出感情,分析特色,鉴赏交流。

1、诵明月之诗:引导学生再次诵读这两首诗,整体感知诗的文字之美,体会全诗感情饱满奔放,语言流畅自然,极富回环错综之美。

〔学情预测〕通过讨论及教师的介绍讲解,学生一般比较能够体会出诗人的情感,从整体感知入手,再次吟咏诵读,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

2、以《月下独酌》为例,说说诗人怎样来绘景抒情的?特色的写作技巧有哪些? ①根据品读结果,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一段简短的赏析的文字,交流。②教师印发《月下独酌》的赏析文章,让学生加以比照体会。教师点拨:此诗通过奇妙的想象描写了一个以月影为伴的诗人酣饮歌舞的奇特场面。诗人化无生命的自然物为有生命有情的人,和它们一同饮酒、唱歌、起舞,并且还要和月亮结成亲密无间的好友,充分反映了诗人孤傲、清高、狂放不羁的情怀。当然,这正是诗人对世俗厌倦、对现实失望的反映,是一个具有远大抱负的人不能施展才能,终生不得志的痛苦心情的流露。全诗以乐写愁,以热闹写寂,以群写独,取得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七、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两首咏月诗,直至背诵。

2.预习杜甫的《月夜》,体会其中的情感。板书设计

把酒问月:咏月抒怀:酒——月——酒

思考宇宙人生 月下独酌:对月抒怀:月

孤独中的向往

第二课时 《月夜》

二、背景介绍

1、作者及写作背景

杜甫,字子美,唐代著名诗人。诗中尝自称 “少陵野老”。曾做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携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杜甫后人称之为“ 诗圣 ”,他写的诗被人誉为“诗史”。杜甫诗的风格是沉郁顿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进潼关,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鄜州(今陕西富县),寄居羌村。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杜甫便于八月间离家北上延州(今延安),企图赶到灵武,为平叛效力。但当时叛军势力已膨胀到鄜州以北,他启程不久,就被叛军捉住,送到沦陷后的长安;望月思家,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作《月夜》。

三、再读诗歌,驱遣想象,再现情景

1、对照注释,自由诵读,发挥想象,眼前再现整首诗所描绘的情景。

2、四人一小组,互相讨论、描述诗歌描绘的情景。

3、学生推荐代表发言,教师补充。

四、精读探究,品味诗句,体会诗情。

1、学生朗读《月夜》一诗,初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感受其与其他怀人诗的不同。

2、.教师介绍并分析。

望月怀远。这在古典诗歌中是一个烂熟的题目。在杜甫生活的盛唐时期,古典诗歌固然正处于大开拓、大发展的阶段,但如像对景伤怀、思亲怀友这类的题材,却已早经无数作者吟咏,要出新意颇不容易。这一首五律,却在内容表达与章法技巧上脱落故常,出奇制胜,成为同类题材作品中千古独步的名篇。这首诗之所以感人至深,首先在于它所抒发的是诗人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触发的郁勃真切的离情别绪。没有惊天动地的大战祸,便没有诗人的这番家人离散,身陷绝境的悲惨经历。而如果没有这番特殊的经历,要产生诗中的哀惋凄切、深挚缠绵的离情也是不可想象的。此诗的重要价值,确乎在于它所反映的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情感这一点上。这首诗在众多的抒写乱世之离情的作品中高标独秀,是由于作者匠心独运的新奇角度与抒写章法。在这里,老杜并不一般地就景敷情、缘情述事,而是别出心裁从思念对象一边落笔,从头至尾细致熨帖地描摹自己想象中的对方的景况。无限的深情、痴情都从这一系列想象描写中流泻而出,达到了抒情的极致。

3、明明是诗人望月,为何诗中却写妻子看月?此诗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提示:用换位思考法(对写法)来写,撇开自己从别人入手,以虚衬实。想象妻子在鄜州独对明月,痛苦挂念丈夫的情景,实际上是暗写自己在长安正独对明月,深切地惦念妻子。从妻子一方落笔,设身处地地替妻子着想,更深切地表现了对妻子的担心、思念。

4、有人说“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一联中有两个字用得格外形象生动,含蓄凝练,你认为是哪两个字,并请简要说明理由。点拨:是“湿”和“寒”。一“湿”一“寒”可触可感,形象生动; “湿”写云鬟,“寒”写玉臂,表现了妻子对诗人的忆念之深而“独看”之久。“湿”和“寒”的表象是诗人的想象和联想、反照诗人看月之久,忆念之深的痛苦现实;表现诗人对妻子的情深爱切,思念之苦、真是言有尽而意无穷。

5、古代诗话有“诗眼”的说法,认为“一字之响,能使全句皆奇”。今人认为“诗眼”作品中最能表现意境的关键词句。请指出这首诗的诗眼。明确:“独看”与“双照”是这首诗的诗眼。“独看”是现实,却从对面着想,只写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而自己的“独看”长安之月而忆鄜州,已包含其中。“双照”兼包回忆与希望:感伤“今夜”的“独看”,回忆往日的同看,而把并倚“虚幌”(薄帷)、对月舒愁的希望寄托于不知“何时”的未来。“独看”与“双照”前后呼应,更加突出了作者的情感之深。

6、本诗只写个人的遭遇,与亲人的离散之痛吗?试着结合《登岳阳楼》《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等诗所蕴含的共同情感对本诗作深层解读。

明确:这首诗借看月而抒离情,但所抒发的不是一般情况下的夫妇离别之情。“独看”的泪痕里浸透着天下乱离的悲哀,“双照”的清辉中闪耀着四海升平的理想。字里行间,包含了战乱时期广大百姓共同的痛苦,以及期望尽早结束战乱的共同心声。这正反应了杜甫悲天悯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

五、读出感情,鉴赏交流,分析特色。

1、诵《月夜》之诗:引导学生再次诵读这首诗,整体感知诗的文字之美,体会全诗感情,语言流畅自然之美。

〔学情预测〕通过讨论及教师的介绍讲解,学生一般比较能够体会出诗人的情感,从整体感知入手,再次吟咏诵读,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

2、前人评述“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与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在表情达意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全诗赏析这句在表达情感上的妙处?

明确:明月当空,月月可见,妻子看月,并不是欣赏自然风光,而是“忆长安”,而小儿女未谙世事,还未懂“忆长安”!用小儿女的“不解忆”反衬妻子的“忆”,突出“独看”。自己身陷乱军之中,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那“忆”就不仅充满了辛酸,而且交织着忧虑与惊恐,孤独之中,此情摧人肺腑。用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来衬托自己的思念,既暗示了自己亦在“独看”长安之月而忆鄜州的妻子儿女,同时自己的辛酸、忧虑、惊恐、孤独之情也已包含其中,如此情感表达曲折有致,别有韵味,显得诗味深厚、新奇。

3、望月怀远,这在古典诗歌中是一个烂熟的题目。对景伤怀、思亲怀友这类的题材,也早已经无数作者吟咏,为什么这一首五律能够脱颖而出,成为同类题材作品中千古独步的名篇?

明确:

1、感人至深的情感:这首诗之所以感人至深,首先在于它所抒发的是诗人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触发的郁勃真切的离情别绪。

2、匠心独运的角度和章法:使得这首诗在众多的抒写乱世之离情的作品中高标独秀的,却无疑是作者匠心独运的新奇角度与抒写章法。

教师点拨:诗人并不一般地就景敷情、缘情述事,而是别出心裁从思念对象一边落笔抒情,从头至尾细致熨帖地描摹自己想象中的对方的景况。诗人自己望月,却写妻子看月,自己怀念妻子,却说妻子怀念自己,更能表达出自己深深的情意,这样写多了一番情致,多了一番曲折。

六、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这三首咏月诗,直至背诵。

2.预习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体会其中的情感。板书设计

线索:月 手法:想象、借景抒情、反衬 诗眼:独看、双照 主旨:渴望和平的生活

第二篇: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苏轼咏月诗文》(第1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

第四单元《苏轼咏月诗文》(第1课时)教案

预习要求

1、反复诵读两篇诗文,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2、搜集材料,了解作者写作这两篇咏月诗文时的背景。相关课程标准: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并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评价任务

1、诗文的内容及其表达的不同情感。

2、知人论世,理解作者的心境。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分小组,准备讨论探究。分好小组,确定小组长,每个小组都分配不同的任务,个人搜集,小组讨论,最后组长总结成小报告形式。第一小组:通过网络和图书了解苏轼写作本文的背景。第二小组:通过网络和图书了解记录苏轼的生平经历。

第三小组:通过网络和图书搜集苏轼的诗词文,记录体现其心境的诗词文句。第四小组:通过网络和图书搜集其他人对苏轼这个人的评价。课堂展示:各小组汇报探究成果,由各小组组长总结发言,第一小组:

写作背景: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shàn)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这就是『乌台诗案』。长时间的审问折磨,苏轼差一点丢了性命。由于范镇、张方平等的营救,案件惊动两宫,十二月苏轼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是个有职无权的官。

苏轼以犯人身份贬黄州,无薪俸,故租50亩荒地经营。有诗曰:“不令寸土闲,饥寒未知免。”“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今年刈(yì)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又有“自笑平生为口忙”之句。第二小组: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他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奋虽晚但用功甚勤。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成就。嘉祐元年(1056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其只得第二。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他入朝为官之时,正是北宋开始出现政治危机的时候,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危机。此时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的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 “平和世界”。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又因其政治思想保守,很不同意参知政事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从此苏轼终其一生都对王安石等变法派存有某种误解。苏轼在杭州待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政绩显赫深得民心。这样持续了大概十年。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当时有人(李定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以讽刺新法为名大做文章。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网织“文字毁谤君相”的网罗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并无实权,而此时苏轼经此一役已变得心灰意懒,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起的。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当他准备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年幼的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以王安石为首新党被打压,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苏轼于是年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久又升翰林学士知制诰(为皇帝起草诏书的秘书)。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苏轼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边筑了一道堤坝,也就是著名的“苏堤”。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但元祐六年(1091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外放颍州。元祐八年(1093年)新党再度执政,再次被贬至惠阳(今广东惠州市)。而后苏轼又被再贬至更远的儋州(今海南)。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后徽宗即位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1101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卒于常州,谥号文忠。享年六十六岁。

第三小组:

被贬杭州: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河山。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被贬密州: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被贬黄州: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长江绕郭知鱼肥,好竹连山觉笋香。

被贬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

被贬琼州: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等等。第四小组:

“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实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假道学的憎恨者,一位瑜珈术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心肠慈悲的法官,一个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一个月夜的漫步者,一个诗人,一个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林语堂《苏东坡传》)等等。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入:苏轼曾评论过自己的文学创作:“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这个月夜的漫步者,这篇字唯其少、意唯其多的散文《记承天寺夜游》。

2、板书课题:

二、走进文本,品读经典: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放声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节奏

提示:(1)念/无与无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生听读录音

要求:听准读音,听出停顿和节奏,听懂作者的感情

3、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4、生结合注释,译读全文

要求: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名的含义,男女生分组竞赛。(生译读,师巡回质疑)抢答题(1):解释下列加横线字词的含义

(1)欣然起行:(高兴的样子)(2)念无与为采者:(思考、想到)(3)月色入户:(门)(4)遂至承天寺:(于是、就)(5)怀民亦未寝:(睡)(6)积水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7)盖竹柏影也:原来是(8)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罢了)抢答题(2):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念无与为乐者 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

(2)庭下如积水空明 庭院中的月光像一泓积水一样清澈透明

(3)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枸影也 水中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那绿竹和翠柏的影子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哪个夜晚没有月色?哪个地方没有绿竹和翠柏

(5)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不过缺少有像我们这样清闲逸致的人罢了

师:通过精彩的比赛,我们初步读懂了课文,接下来给大家2分钟准备,下一回我们举行挑战。

老师:师生朗读比赛(生准备)

(二)精读课文,与文本对话

1、试想苏轼为何要夜游?

明确:一方面作者被贬,心情郁闷,想出去走走,另一方面因为月色很美,想起一同贬官到黄州的好友,想起一同赏月

2、为何寻张怀民?

明确:遭遇相同,心有灵犀

3、作者用妙笔绘美景,请问作者用笔的巧妙之处体现在哪里?

明确:虚实相生,联想巧妙,无一字提到月,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如临其境。

“背面敷粉”(即用视觉的错觉从反面敷墨)——水→水草→影

4、作者眼中的月色是怎样的月色?——欣赏图片,品读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从具体的描写句中感受,在下面横线上写出一个比较恰当的词)

明确:空灵、清丽、淡雅、皎洁 的月色

5、其间有怎么的情感变化起伏?

明确:欣然起行(欣喜之情)

念无与为乐(有点遗憾)

遂(不假思索中有点激动)寻(有急切访友之情)

亦未寝(与好友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喜悦)相与步于中庭(一份闲适,一份从容)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自我排遣的达观、被贬的悲凉)

6、如何理解“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分析:贬官的悲凉、落寞,赏月的欣喜,自我解嘲的达观作者与张怀民欣赏月夜景致时感慨到表面上是自嘲地说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闲来无事才出来赏月的,实际上却为自己的行为而自得──月夜处处都有,有了人的欣赏才有美,因为有情趣高雅的人欣赏它。“闲”是相对“忙”来说的,由于贬官谪居,自然不像在京城时公务缠身。

明确:一个“闲”字包含着作者几多感慨,有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有闲赏月的欣喜,这使我们看到作者潇洒人生,达观处世的人生哲学。正因如此,作者笔下的月夜才会那样空灵,皎洁。作者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使得文章富有感染力。、“闲人”究竟是什么人?

明确:“闲人”,即清闲的人,这里并非是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而是包含着复杂的意味。首先,“闲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是被一贬再贬,流落黄州,不为俗务所累,可以悠然赏景。当然他又何尝愿意做一个“闲人”呢?赏月“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慰罢了。

(三)、品析语言方法指导: 抓住关键词语,仔细揣摩其含义,运用增减,调换法,通过比较来体味原文的精妙。原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1)添一添,品意境: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丛中蛙鸣不断,空中流荧飞舞,村中狗吠鸡鸣,几处纳凉处人笑语阵阵。)你认为添上这些语句好不好,为什么?(2)删一删,品修辞

A、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B、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你认为删去原文中的“如”盖竹柏影也,可以吗?为什么? 预设参考答案:

(1)添上语句后感觉不好,原文以如积水空明的月光和如藻荇交横的竹柏影来描写月色,不仅创设了一个明净幽闲、清丽淡雅的意境,而且写出了月色的皎洁与空灵。然而添加语则写夏夜的嘈杂之声,既不符合时间,也破坏了原文的清幽淡雅之意境。

(2)删去后当然不好。因为原句

(一)用比喻,将整座庭子注满了水,水本来是天色之物,实有其物,看似却无,月光不正是如此吗?“空明”二字,更是绝妙,用“空”去修饰一种色调,不仅出奇制胜,而且更显空灵。原句

(二)把庭中当作水中来比喻,说藻荇交横,给人如临水池之感,最后以“盖竹柏影也”点透真情,这样明暗交替,使人自然而然地步入一个空灵、皎洁、恬静的月夜之中。而删去后,不但没了新意生动形象,更改变了原意。师小结: 苏轼虽遭“文字狱”,被贬到黄州,心情郁闷,但是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借游赏山水等自然美景来消解内心的孤独,抚平心灵的创伤,表现了他坦荡、旷达,笠对人生的生活信条。学习本文,在感受庭院月夜美景的同时,更要感受到他那从容应对苦难的人格魅力。

四、走出文本:

讨论: 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苏轼? 当你面对不幸或身处逆境时,你会怎么对自己说? 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贝多芬

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奥斯特洛夫斯基

五、当堂检测:

1、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

藻荇交横

()

怀发亦未寝

(遂至承天寺()

盖竹柏影也()

3、重点翻译下列句子。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4)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5)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4、填空:

(1)、文章点明地点的句子:(2)、把夜写得具体化的句子:(3)、写出夜游原因的句子:(4)、概括每一段的意思:)第一段: 第二段:__________ 第三段:__________(5)、描写作者心里感受的句子:,传达出作者 心声。

(6)、文中用的表达方式有:(7)、文中的点睛之笔是

5、本文最后一段:“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说说句中的“闲”字在全文起什么作用?这个“闲”字有哪些含义?这些句子表现了苏轼怎样的心境?

6、请写出两个借月抒情的诗句,并注明出处和作者。

答案:1——3略。

4、(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中庭。(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3)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4)、第一段:寻伴夜游;第二段:庭院月色;第三段:月下感叹

(5)、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月夜处处都有,有了人的欣赏才有美,只有此时此地的月夜才是最幸运的,因为有情趣高雅的人欣赏它。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6)、记叙,描写,议论。(7)、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5、闲字是本文的文眼,闲人是本文的点睛之笔。闲人含义是:①反映作者身为闲官的现实;②表达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由赏月咏月而发的自豪。又有为“闲人”的境遇而发的惆怅和苦闷。

6、但愿

久,千

婵娟。

——苏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

举杯望明月,对饮成三人。

——李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

五、布置作业:

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发挥想像,把“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扩写成一段写景抒情的文字片段。

六、板书设计: 描绘 —— 庭中月色 追求 —— 美好事物

人生观——热爱生活、旷达处世

第三篇: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4 琵琶行教案 北师大版

琵琶行

课前预习:

1、了解白居易及其作品。

2、了解歌行体的特点。

3、熟读全诗,熟记名句,积累词语。相关课程标准:

训练朗读能力、学会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学习用比喻描写声音变化的写法,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 教学目标:

1.欣赏古曲,品味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感情。

2.赏析本诗的音乐美、意境美,培养学生诗歌、音乐的鉴赏能力。3.培养学生感悟美、欣赏美、发现美的能力。评价任务:

1、认识封建社会造成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黑暗现实。

2、激发学生对美好音乐的向往与热爱,领会作者情感里的人性美。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

一、导入展示:

(播放琵琶演奏曲《十面埋伏》

这是中国有代表性的古典音乐,同学们知道是用什么演奏的吗?我们从这优美的音乐声中感受到了中国古典的音乐美。今天我们不仅要欣赏琵琶曲,还要一起来欣赏描写琵琶曲之最的古典诗歌——《琵琶行》。

了解有关文学常识和背景 简介作者(多媒体展示)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中唐时期现实主义的伟大诗人。29岁中进士,官至翰林学士、左拾遗、刑部尚书。白居易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揭露现实黑暗,反映劳动人民痛苦的诗篇,即被称为的“讽喻诗”。长篇叙事诗有《琵琶行》、《长恨歌》。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作品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2、简介写作背景

白居易任左拾遗官职后,由于得罪了官僚及皇帝,43岁被改职任太子左赞善大夫,次年由于上书皇帝,言辞急切,被加上越职奏事的罪名,先被贬为江州刺史,又被贬为江州司马,《琵琶行》就写于第二年秋天。诗人正是借琵琶女的遭遇共鸣自身天涯沦落的不幸。

3、本文属于乐府诗,简介乐府。乐府诗有广狭两种意义:狭义的指汉以下入乐的诗,它包括文人创作的和采自民间的;广义的包括词曲和没有入乐而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诗体裁的作品。这首诗属于后者。

4.关于歌、行、引: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行,又叫“歌行”,它源于汉魏乐府,是乐府名曲之一。篇幅较长,句式灵活,平仄不拘,用韵富于变化,可多次换韵。

二、自主学习:

(一)、品读诗歌 1.感受音乐美。

让我们首先聚焦音乐描写,化身为诗人,走近琵琶女,用心灵去聆听,去感受美妙的音乐。

(1)自由诵读诗歌(2)集体诵读诗歌。

(3)师指导朗读。(帮助学生确定诗文的感情基调,分辨重音,掌握节奏和速度。体验作品的意境、领略音乐的无穷魅力,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简析小序】 2.解读诗中味(1)小序有什么作用?

明确:①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②概述琵琶女身世;③点明写作动机;④定下全文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

内容感知

(2)通过诵读和对小序的学习,简要概括这首叙事诗的内容。

明确:诗人被贬官后谪居江州,月夜送客至江边,巧遇琵琶女之事。品味意境美。

(1)找出描写景物环境的句子。

明确: 描写环境的句子:“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别时茫茫江浸月”、“唯见江心秋月白”、“绕船明月江水寒”、“黄芦苦竹绕宅生”等。

(2)请学生读一读这些句子。

想一想:这些景色分别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描写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 意象:江水、枫叶、荻花、秋月。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秋夜的江水、枫叶、荻花,色调暗淡,“瑟瑟”二字点情。景物成了溢满悲凉感情的意象,叠加在一起,构成了清晰如画的意境,又由于声律与情韵的配合,令人顿感受秋凉袭不断,渲染了送别时人物凄凉愁惨的心情。描写江边送客时的环境。

“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暗示沦落,一个“惨”字点出了心境的凄凉。

“别时茫茫江浸月”、“唯见江心秋月白”——叙述别时的情景。景中含情,茫茫月色中无不弥漫着作者的离愁别绪,仿佛作者的心情融化其中,与自然景物有了感应。情景交融,自然地点染出忧伤之别,同时为水上琵琶声的出现做好了准备。4.理解 曲中情

(1)琵琶曲如此感人,除了琵琶女弹奏之技艺高超之外,是否还有其他原因?提示: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感情。琵琶女是带着感情来弹奏的,而诗人也是带着感情来听、来描摹的。

(2)找出有关感情的诗句

琵琶女以情演曲:未成曲调先有情、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

诗人以情绘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琵琶女在演奏中融入了自己的身世之感,而相似的遭遇也使诗人从乐曲中听出了其中的感情。

三、交流研讨

(一)作者用了哪些手法来描摹音乐,这些手法有何好处?

1、比喻(找出比喻句,分析各比喻句描摹出了音乐的什么特点,音乐的旋律有哪些变化,并分析比喻描写的好处)

大弦嘈嘈如急雨(粗重急促)、小弦切切如私语(细柔温婉)、大珠小珠落玉盘(清脆圆润)急促 愉悦

间关莺语花底滑(婉转流利)、幽咽泉流冰下难(清冷阻塞)、冰泉冷涩弦凝绝(低沉凝滞)轻快 停顿

银瓶乍破水浆迸(激越奔涌)、铁骑突出刀枪鸣(高亢雄壮)爆发 高昂

四弦一声如裂帛(短促凄厉)戛然而止

好处:以声喻声,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熟悉的声音来作比喻,把抽象无形的琵琶声变成形象可感的实体,不仅写出了音乐徐疾抑扬、多姿多彩的变化,还让人有亲耳聆听之感。

2、叠词和连绵词

叠词:弦弦、声声、续续、嘈嘈、切切 连绵词:间关(叠韵)、幽咽(双声)好处:使音节琅琅上口、悦耳动听。

3、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 正面描摹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2)侧面烘托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东舟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好处:写听众的反应突出了琵琶曲感人的艺术效果。

(二)赏析“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两句?

1、为了突出音乐效果。

这就是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乐曲引人入胜,感人肺腑,它虽然结束了,但听众还是曲意未尽,仍然沉浸在动人的音乐中,神情恍惚,如醉如痴。这是一种最好的艺术反应,在直接描写之后,续以这两句精练而意味深长的间接描写,更突出了音乐的魅力, 是画龙点睛之笔。

2、为了深化诗歌的意境。

它把动态的音乐凝固在静态的画面里,曲终已经收拨,乐声已经消逝,但人们的欣赏活动仍在继续。眼前是江水茫茫,无边无际,四周寥落,万籁俱寂,中天一轮明月,江心倒映一派光辉。人们凭着诗意的想象,似乎感到这秋凉的夜色中弥漫着音乐的气氛,这粼粼的波光中荡漾着动人的旋律。总之余音绕梁,不绝如缕。这两句诗里,情和景,意和景,悲怆的

乐曲和凄清的画面都融为一体,这种以景结情的写法,颇有“言有尽而意无穷”之妙。

四、检测点拨:

1.白居易,字________,晚年号________。他是继杜甫之后又一个伟大的________诗人。他倡导“________”运动,主张“________,________”。著有《________》

2.《琵琶行》 中表现琵琶女和作者自己不幸身世和互相同情和深厚情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琵琶行》中三次写琵琶女弹奏都用了侧面描写:第一次“忽闻水上琵琶声”,侧面描写的句子是________;第二次当“四弦一声如裂帛”结束弹奏后,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来进行侧面描写;最后一次“凄凄不似向前声”,作者又用“满座重闻皆掩泣,________”作侧面描写。

4.“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这两句诗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分析准确的一项是

[

] A.以景色的静衬托音乐演奏的激昂。B.以听众的静衬托音乐演奏的激昂。C.以景色烘托听众完全沉浸在音乐声中。D.以听众的静衬托听众感情的凄凉。

五、课外拓展 1.听一听,写一写:

请学生听古曲:《高山流水》,试着用文学的语言表现出自己的感受。

2.赏析写音乐的名诗词,教师可以带着学生赏析,也可以让学生自主赏析,谈体会,写感受。

六、作业布置 背诵默写全诗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经典课文,可以挖掘的地方很多。诗歌教学应注重朗读,只有通过多读才能体味出诗中的内涵。上课时我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加深对这篇文章的理解,体味诗人的情感。通过反复诵读、讨论质疑,学生感受到诗歌的艺术魅力,体验出诗人的情感变化,效果良好。

第四篇: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社戏》(第3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

第六单元《社戏》(第3课时)教案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分析文中提到的一系列人物形象。二.研读课文,交流探讨

出示学习任务:找出文中的景美、情美、故事美,并朗读,分析说明。(分三个小组)

组1:景美

点拨:突出去看戏的途中景色和归航途中的景色,可以从写的不同角度去分析。

朗读:月夜行船:“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散发出来的清香……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生展示:色彩,如豆麦的“碧绿”,远山的“淡黑”,月光的“皎洁”,渔火、灯光的“红”,航船的“白”;气味,如豆麦和水草的“清香”等;声响,如船行的“潺潺”声,孩子们的笑声,横笛的“婉转,悠扬”;

此外,如“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表现船行之快,用远山来陪衬;直接描写船,“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组2:情美

点拨:这一内容较多,主要是孩子们的热情好客无私聪慧等品质。齐读:开船出发:“一出门,……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生交流:如“伴我来游戏”,“虾照例是归我吃”,“我们是朋友,即使偶尔吵闹起来,打了太公,一村的老老小小,也决没有一个会想起‘犯上’两个字来”;当“我”为没看成戏而不乐时,“他们都叹息而且表同情”并想出了好办法,陪“我”去看戏;“我有些疲倦了,托桂生买豆浆去。……现在去舀一瓢水来给你喝罢”。还有偷豆一节,写出了双喜的精明能干,阿发的无私,大伙的团结协作。另外,还有六一公公送豆的淳朴好客。

组3:故事美

点拨:主要突出有波澜曲折的情节和孩子们的动作和活动描写等。

朗读:月下偷豆:“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学生展示:如看戏前的**,使故事波澜曲折,出门一节的动作描写,既写出了孩子们的能干,又写出了大家快乐舒展的心情,归航一节既写出了孩子们的欢乐又表现了他们高超的架船本领,最有趣的是偷豆一节,真是让人回味无穷。

三.细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

学生细读课文,以四人小组讨论分析文中出现主要人物各自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依据是什么,作者是运用什么方法来塑造的。

(教师多媒体出示)

1请你说出小说中出现的主要人物,找出描写这些主要人物的句子并请做出记号。2.请分析这些句子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的方法? 3.请说出这些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及优秀品质?

方法:学生合作探究,教师提问,其他学生补充,师点拨总结。边提问边通过投影仪或多媒体展示。

学生交流、明确归纳: 1.主要人物有“我”、双喜、阿发、桂生及六一公公。2.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与心理描写。3.“我”是小说中的迅哥儿但并不是作者本人——天真活泼、充满童趣、聪明听话、不识水性、急切好奇、尊重老人、向往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

阿发——“偷我们的吧,我们的大得多呢。”(大方、无私、热情好客)桂生——“没有。买豆浆的聋子也回去了。日里倒有,我还喝了两碗呢。现在去舀一瓢水来给你喝罢。”(勤快、机灵)

六一公公——“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证实双喜他们是否偷了豆,重在指责他们踏坏了庄稼。(善良宽厚,爱惜劳动果实)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还问“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豆可中吃呢?”(淳朴、好客)六一公公夸自己的豆好“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好强)

六一公公送豆给母亲和我吃。(淳朴、好客、热诚)

总之,六一公公是一个宽厚、善良、淳朴、好客、热诚的老人。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重点研讨了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同事也感受到农村百姓的淳朴、善良、憨厚、无私、诚实、热情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亲密的关系。这一切都是“我”童年时代在城镇未曾见到过。“我”对这段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五.检测点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归省

行辈

纠葛 撺掇 撮 沁人心脾

........凫水

延宕 旺相 潺潺 棹 头昏脑眩

......2.写看戏前的波折有什么作用?

3.文章最后写六一公公送豆的情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点拨:2.这样写一是有波澜曲折,烘托了看戏的急切心情;二是初步表现了小伙伴们的热情能干的特点。

3.表现了老人的宽厚慈爱,热情好客,进一步说明了“我”爱平桥村的原因是——平桥村的人的善良可爱。深化了主题。

六、延伸作业:

1.课文塑造了热情的伙伴和纯朴的乡民形象,请按照句型“我喜欢文中的 因为他(他们)比如 ”简笔勾勒人物形象。

2.以“我最

的一个人”为题写一篇小作文,要求运用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提示:(1)在横线上填写一个词,如:“欣赏”、“难忘”、“喜欢”、“讨厌”等,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题目。(2)用具体的事例和人物描写的方法来刻画人物性格。

第五篇: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社戏》(第1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

第六单元《社戏》(第1课时)教案

课前预习:

1.搜集与鲁迅相关的资料,准备课上交流。

2.通读课文,熟悉文章内容,查字典,给生字词注音释义。3.在诵读的基础上,整体把握故事情节。

4.积累摘抄文中精妙的比喻句和表现孩子们驾船技术熟练的动词。相关课程标准: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具;课件 课时安排:3课时 评价任务:

1.初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2.研读课文,体验作品中感人的情节,理解小说主题。3.细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品味景物描写的作用。4.品读重点语句,体会深刻的寓意。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语:我们曾学过鲁迅先生的回忆童年时代生活的一篇散文,是什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的一篇与童年生活相关的短篇小说《社戏》。2.解题

社,指土地神及祭祀土地神的活动。社戏,指在社中进行的有关宗教、风俗的戏艺活动。文章以“社戏”为题,表明情节与社戏有关,全文将以“社戏”为线索组织材料。3.走近作者(学生展示)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坟》、《二心集》等。4.写作背景(多媒体展示)鲁迅的爷爷因科考一事坐牢,每到秋收要处决犯人的时候,鲁迅一家人就得给变卖家产打人情,以保爷爷性命,所以孩子就躲到乡下去避避。本文也就是在那时避难在乡下的时候发生的事情。鲁迅在这个期间写了不少回忆故乡的作品,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通过可爱的故乡与罪恶的社会形成对比,表达自己对于光明的前景和人与人之间纯朴善良关系的追求。《社戏》写于1922年10月。当时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而早就怀有救国救民思想的鲁迅先生受到十月革命的强烈震动及“五·四”爱国运动的激励,面对当时的社会现实,发出“救救孩子“和推翻封建”铁屋子”的号召,以彻底反封建的思想,用笔向敌人展开殊死博斗,表现了鲁迅先生鲜明而坚定的革命立场。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默写课文,提出要求:

⑴标出自然段序号;了解课文内容。⑵圈出自己难以读准、难以理解的字词。⑶标出自己最欣赏的词、句、段。2.小组交流积累的生字词。归省.xǐng

行.háng辈

撺掇..cuān duō 惮dàn

踱duó

棹zhào

延宕人心脾qìn

头昏脑眩.dàng

沁..xuàn

凫.fú水

撮cuō

桕jiù

楫jí

旺相.xiàng 潺潺.chán 纠葛..jiūgé

3.订正字词的读音。三.诵读课文,理清结构

1.学生自由诵读课文,体味文章的思想感情。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根据线索划分课文结构。

点拨:线索即贯穿全文始末的思路或脉络。本文以社戏为线索。3.学生讨论课文的段落结构并复述各部分的大意。明确:

十年间两次看中国戏(1-10)——盼社戏(11-14)——看社戏(15-40)——忆社戏(41-50)

四.研讨课文,交流探究 研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讨论。文章的重点是写看“社戏”,为什么用很大篇幅写在北京戏园里看京戏的情景?是否是多余之笔?(多媒体出示)

点拨:找出两次看京戏时的场面和人物描写的句子;这些句子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意在用看京戏的令人生厌反衬社戏的令人神往。欲扬先抑,增强小说的表现力。比如:戏院里的场面是那样的嘈杂、混乱、龌龊,这恰好与看社戏时和谐、清新的气氛形成鲜明的对照;“我”在戏院里向坐在近旁的胖绅士请教,对方“很看不起似的斜瞥了我一眼”,态度是那样的冷漠、傲慢,这恰好又与看社戏时小朋友们的互相友爱形成鲜明的对照;看京戏和看社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京城生活和江南水乡生活的不同,显然,作者的感情是倾向于后者的。五.小结

1.强调本节课学习要点,梳理了故事情节和作者的行文思路。2.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想与体会,提出质疑。六.布置作业

1.积累本课词语,抄写两遍。

2.朗读课文,从朗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下载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咏月诗三首》教案 北师大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咏月诗三首》教案 北师大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