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苏轼咏月诗文》(第1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
第四单元《苏轼咏月诗文》(第1课时)教案
预习要求
1、反复诵读两篇诗文,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2、搜集材料,了解作者写作这两篇咏月诗文时的背景。相关课程标准: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并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评价任务
1、诗文的内容及其表达的不同情感。
2、知人论世,理解作者的心境。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分小组,准备讨论探究。分好小组,确定小组长,每个小组都分配不同的任务,个人搜集,小组讨论,最后组长总结成小报告形式。第一小组:通过网络和图书了解苏轼写作本文的背景。第二小组:通过网络和图书了解记录苏轼的生平经历。
第三小组:通过网络和图书搜集苏轼的诗词文,记录体现其心境的诗词文句。第四小组:通过网络和图书搜集其他人对苏轼这个人的评价。课堂展示:各小组汇报探究成果,由各小组组长总结发言,第一小组:
写作背景: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shàn)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这就是『乌台诗案』。长时间的审问折磨,苏轼差一点丢了性命。由于范镇、张方平等的营救,案件惊动两宫,十二月苏轼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是个有职无权的官。
苏轼以犯人身份贬黄州,无薪俸,故租50亩荒地经营。有诗曰:“不令寸土闲,饥寒未知免。”“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今年刈(yì)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又有“自笑平生为口忙”之句。第二小组: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他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奋虽晚但用功甚勤。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成就。嘉祐元年(1056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其只得第二。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他入朝为官之时,正是北宋开始出现政治危机的时候,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危机。此时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的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 “平和世界”。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又因其政治思想保守,很不同意参知政事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从此苏轼终其一生都对王安石等变法派存有某种误解。苏轼在杭州待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政绩显赫深得民心。这样持续了大概十年。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当时有人(李定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以讽刺新法为名大做文章。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网织“文字毁谤君相”的网罗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并无实权,而此时苏轼经此一役已变得心灰意懒,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起的。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当他准备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年幼的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以王安石为首新党被打压,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苏轼于是年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久又升翰林学士知制诰(为皇帝起草诏书的秘书)。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苏轼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边筑了一道堤坝,也就是著名的“苏堤”。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但元祐六年(1091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外放颍州。元祐八年(1093年)新党再度执政,再次被贬至惠阳(今广东惠州市)。而后苏轼又被再贬至更远的儋州(今海南)。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后徽宗即位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1101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卒于常州,谥号文忠。享年六十六岁。
第三小组:
被贬杭州: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河山。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被贬密州: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被贬黄州: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长江绕郭知鱼肥,好竹连山觉笋香。
被贬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
被贬琼州: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等等。第四小组:
“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实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假道学的憎恨者,一位瑜珈术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心肠慈悲的法官,一个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一个月夜的漫步者,一个诗人,一个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林语堂《苏东坡传》)等等。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入:苏轼曾评论过自己的文学创作:“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这个月夜的漫步者,这篇字唯其少、意唯其多的散文《记承天寺夜游》。
2、板书课题:
二、走进文本,品读经典: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放声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节奏
提示:(1)念/无与无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生听读录音
要求:听准读音,听出停顿和节奏,听懂作者的感情
3、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4、生结合注释,译读全文
要求: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名的含义,男女生分组竞赛。(生译读,师巡回质疑)抢答题(1):解释下列加横线字词的含义
(1)欣然起行:(高兴的样子)(2)念无与为采者:(思考、想到)(3)月色入户:(门)(4)遂至承天寺:(于是、就)(5)怀民亦未寝:(睡)(6)积水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7)盖竹柏影也:原来是(8)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罢了)抢答题(2):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念无与为乐者 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
(2)庭下如积水空明 庭院中的月光像一泓积水一样清澈透明
(3)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枸影也 水中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那绿竹和翠柏的影子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哪个夜晚没有月色?哪个地方没有绿竹和翠柏
(5)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不过缺少有像我们这样清闲逸致的人罢了
师:通过精彩的比赛,我们初步读懂了课文,接下来给大家2分钟准备,下一回我们举行挑战。
老师:师生朗读比赛(生准备)
(二)精读课文,与文本对话
1、试想苏轼为何要夜游?
明确:一方面作者被贬,心情郁闷,想出去走走,另一方面因为月色很美,想起一同贬官到黄州的好友,想起一同赏月
2、为何寻张怀民?
明确:遭遇相同,心有灵犀
3、作者用妙笔绘美景,请问作者用笔的巧妙之处体现在哪里?
明确:虚实相生,联想巧妙,无一字提到月,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如临其境。
“背面敷粉”(即用视觉的错觉从反面敷墨)——水→水草→影
4、作者眼中的月色是怎样的月色?——欣赏图片,品读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从具体的描写句中感受,在下面横线上写出一个比较恰当的词)
明确:空灵、清丽、淡雅、皎洁 的月色
5、其间有怎么的情感变化起伏?
明确:欣然起行(欣喜之情)
念无与为乐(有点遗憾)
遂(不假思索中有点激动)寻(有急切访友之情)
亦未寝(与好友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喜悦)相与步于中庭(一份闲适,一份从容)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自我排遣的达观、被贬的悲凉)
6、如何理解“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分析:贬官的悲凉、落寞,赏月的欣喜,自我解嘲的达观作者与张怀民欣赏月夜景致时感慨到表面上是自嘲地说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闲来无事才出来赏月的,实际上却为自己的行为而自得──月夜处处都有,有了人的欣赏才有美,因为有情趣高雅的人欣赏它。“闲”是相对“忙”来说的,由于贬官谪居,自然不像在京城时公务缠身。
明确:一个“闲”字包含着作者几多感慨,有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有闲赏月的欣喜,这使我们看到作者潇洒人生,达观处世的人生哲学。正因如此,作者笔下的月夜才会那样空灵,皎洁。作者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使得文章富有感染力。、“闲人”究竟是什么人?
明确:“闲人”,即清闲的人,这里并非是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而是包含着复杂的意味。首先,“闲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是被一贬再贬,流落黄州,不为俗务所累,可以悠然赏景。当然他又何尝愿意做一个“闲人”呢?赏月“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慰罢了。
(三)、品析语言方法指导: 抓住关键词语,仔细揣摩其含义,运用增减,调换法,通过比较来体味原文的精妙。原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1)添一添,品意境: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丛中蛙鸣不断,空中流荧飞舞,村中狗吠鸡鸣,几处纳凉处人笑语阵阵。)你认为添上这些语句好不好,为什么?(2)删一删,品修辞
A、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B、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你认为删去原文中的“如”盖竹柏影也,可以吗?为什么? 预设参考答案:
(1)添上语句后感觉不好,原文以如积水空明的月光和如藻荇交横的竹柏影来描写月色,不仅创设了一个明净幽闲、清丽淡雅的意境,而且写出了月色的皎洁与空灵。然而添加语则写夏夜的嘈杂之声,既不符合时间,也破坏了原文的清幽淡雅之意境。
(2)删去后当然不好。因为原句
(一)用比喻,将整座庭子注满了水,水本来是天色之物,实有其物,看似却无,月光不正是如此吗?“空明”二字,更是绝妙,用“空”去修饰一种色调,不仅出奇制胜,而且更显空灵。原句
(二)把庭中当作水中来比喻,说藻荇交横,给人如临水池之感,最后以“盖竹柏影也”点透真情,这样明暗交替,使人自然而然地步入一个空灵、皎洁、恬静的月夜之中。而删去后,不但没了新意生动形象,更改变了原意。师小结: 苏轼虽遭“文字狱”,被贬到黄州,心情郁闷,但是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借游赏山水等自然美景来消解内心的孤独,抚平心灵的创伤,表现了他坦荡、旷达,笠对人生的生活信条。学习本文,在感受庭院月夜美景的同时,更要感受到他那从容应对苦难的人格魅力。
四、走出文本:
讨论: 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苏轼? 当你面对不幸或身处逆境时,你会怎么对自己说? 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贝多芬
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奥斯特洛夫斯基
五、当堂检测:
1、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
藻荇交横
()
怀发亦未寝
(遂至承天寺()
盖竹柏影也()
3、重点翻译下列句子。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4)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5)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4、填空:
(1)、文章点明地点的句子:(2)、把夜写得具体化的句子:(3)、写出夜游原因的句子:(4)、概括每一段的意思:)第一段: 第二段:__________ 第三段:__________(5)、描写作者心里感受的句子:,传达出作者 心声。
(6)、文中用的表达方式有:(7)、文中的点睛之笔是
5、本文最后一段:“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说说句中的“闲”字在全文起什么作用?这个“闲”字有哪些含义?这些句子表现了苏轼怎样的心境?
6、请写出两个借月抒情的诗句,并注明出处和作者。
答案:1——3略。
4、(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中庭。(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3)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4)、第一段:寻伴夜游;第二段:庭院月色;第三段:月下感叹
(5)、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月夜处处都有,有了人的欣赏才有美,只有此时此地的月夜才是最幸运的,因为有情趣高雅的人欣赏它。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6)、记叙,描写,议论。(7)、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5、闲字是本文的文眼,闲人是本文的点睛之笔。闲人含义是:①反映作者身为闲官的现实;②表达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由赏月咏月而发的自豪。又有为“闲人”的境遇而发的惆怅和苦闷。
6、但愿
人
长
久,千
里
共
婵娟。
——苏
轼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
维
举杯望明月,对饮成三人。
——李
白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
甫
五、布置作业:
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发挥想像,把“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扩写成一段写景抒情的文字片段。
六、板书设计: 描绘 —— 庭中月色 追求 —— 美好事物
人生观——热爱生活、旷达处世
第二篇: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咏月诗三首》教案 北师大版
第四单元《咏月诗三首》教案
课前预习
1、利用书籍、网络收集关于咏月的诗词、佳句,誊写在小卡片上。
2、反复诵读三首诗,体会各首诗的情感。
3、诵读课文,了解两位诗人生平及写作的时代背景,借助课文注解理解诗词大意。相关课程标准: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并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结合时代背景和诗人生活经历、思想风貌理解诗中蕴含的情感。
2、通过学习,体会月与人的联系。评价任务
1、每首诗的内容以及所蕴含的情感。
2、月与人的文化联系。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人世沧桑,一千多年前的明月依然映照着我们。在诗人的笔下,月亮是孤高的,似无情却有情;月亮是诗意的,温柔多情,恰似知己;月亮也是感伤的,月圆人不圆。让我们走进李白、杜甫的世界,叩问月亮,倾听千古绝唱。今天,我们先来学习李白的两首咏月诗:《把酒问月》《月下独酌》。(主板书:把酒问月
月下独酌
李白)
二、简介作者、诗作背景 学生介绍,老师补充。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把酒问月》是一首应友人之请而作的咏月抒怀诗。原诗题下注“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彼不自问而令予问之,一种风流自赏之意溢于言表。
《月下独酌》这首诗写于天宝初年,作者那时胸怀壮志,被唐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许多人都嫉妒贤能,对李白大家排挤和诋毁。唐玄宗只是让李白侍宴陪酒,并没有重要他的意思,所以作者感到孤独、愤懑,以酒消愁,写下本诗。
三、初读诗歌,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1、学生范读。2.老师正音
阙 què 樽zūn 酌 zhuó 徘徊pái 邈miǎo
3、朗读指导:把握朗读的节奏、语调、重音。
①节奏:古代诗词朗读的节奏,以意义为划分依据。一般五言诗词“二/三”一形式,七言“二/二/三”的形式。
②语调 :根据作品的感情处理语调的平淡、升降。③重读:重读体现在诗句关键词语上,特别是哪些能够体现作者内心感情的词语。
4、根据以上要求,配乐听读,学生跟读,划分节奏,指出重读的字词,体会语调。
5、有感情的背诵。
五、精读探究,品味诗句,体会诗情。
1、《把酒问月》诗人咏月抒怀,你从中读出了诗人的哪些人生感悟?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怀?是结合相关诗句分析 明确:“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嫦娥”两句诗人驰骋想象,就月中的白兔、嫦娥发问,在对神物和仙女寂寞命运的同情中,流露出诗人自己的孤苦高洁的情怀。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独特的感悟。明月万古如一,而人类世代更替,今人只能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可贵的生命倏忽即逝。这句诗在回环唱叹中抒发人生有限而宇宙无穷的慨叹。“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常照金樽里。”结尾四句收束上文,诗人有感于明月长存而人生短暂,人类无法改变这一自然规律,因此就更应当珍惜今生的点滴光阴,在瞬间把握永恒。结句虽暗含及时行乐之意,但总的基调仍然是积极向上的,展现了诗人旷达自适的宽广胸怀。
2、全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明月?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明确:塑造了一个崇高、永恒、美好而又神秘的月的形象,从中也显露着一个孤高飘逸的诗人自我。“人攀明月不可得”写出月之崇高,“月行却与人相随”写出月之美好多情,“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写出月之皎洁美丽。“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写出月之孤高神秘。“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写出月之永恒。“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则流露出诗人对月的情谊,月是诗人的知己也是一面照鉴诗人内心的明镜。
3、有人评说《月下独酌》写尽了诗人的孤独,从哪些诗句中可以看出来,请作具体赏析。明确:“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邀请明月一起饮酒,把明月和影子当成朋友,恰恰是没有朋友的体现。所以“邀”字,以物为友,表现了诗人无以派遣的孤寂之情。这句诗强化了欢乐的氛围,但同时也增添了孤独的色彩。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可以看出 在“花前月下”的良辰美景中,诗人却“独酌”,在相互映衬中越发显得诗人寂寞的浓郁和无法排解。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诗人月下独歌独舞,以闹写静,反衬出诗人现实中的孤独与悲凉。“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诗人与月光、身影永远结游,相约在遥远的仙境,可见诗人现实中的孤单落寞。全诗由独而不独,由不独而独,体现了诗人看似自得其乐,实则孤独凄凉的复杂感情。
4、“月”的传统意象包含哪些意义?。在这首《月下独酌》中“月”的意象应该是什么? 明确:“月”的传统意象包含着“冷清寂寥”“离情别恨”“征途羁旅”“思念家乡”“渴盼团圆”等意。在这首诗中“月”的意象含义应有“冷清寂寥”和“品质高洁”的含义。
5、诗人邀月与影为友共饮美酒佳酿,共享美景良辰,但仍无法排解心中愁苦,从哪些字词可见?
明确:“不解”“徒随”“暂伴”表明了虽以物为友,但物何以为友,以物为友是无奈之举,更写出了作者的孤独。
6、“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
明确:“永结”与“相期”表明了作者在无边寂寥的天地中,宁愿永与月、影为伴,醉酌孤独,也不愿同流合污、阿谀奉承的高洁志愿。
7、这里月亮不仅是美好事物的象征,也成了诗人感情的寄托。诗人笔下的“月”的形象有什么特点?
明确:诗人借助丰富的想象,赋予月亮浓厚的感情色彩,把它描绘的善解人意、可喜可亲、仿佛成了诗人可以倾诉心声的知音。
六、读出感情,分析特色,鉴赏交流。
1、诵明月之诗:引导学生再次诵读这两首诗,整体感知诗的文字之美,体会全诗感情饱满奔放,语言流畅自然,极富回环错综之美。
〔学情预测〕通过讨论及教师的介绍讲解,学生一般比较能够体会出诗人的情感,从整体感知入手,再次吟咏诵读,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
2、以《月下独酌》为例,说说诗人怎样来绘景抒情的?特色的写作技巧有哪些? ①根据品读结果,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一段简短的赏析的文字,交流。②教师印发《月下独酌》的赏析文章,让学生加以比照体会。教师点拨:此诗通过奇妙的想象描写了一个以月影为伴的诗人酣饮歌舞的奇特场面。诗人化无生命的自然物为有生命有情的人,和它们一同饮酒、唱歌、起舞,并且还要和月亮结成亲密无间的好友,充分反映了诗人孤傲、清高、狂放不羁的情怀。当然,这正是诗人对世俗厌倦、对现实失望的反映,是一个具有远大抱负的人不能施展才能,终生不得志的痛苦心情的流露。全诗以乐写愁,以热闹写寂,以群写独,取得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七、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两首咏月诗,直至背诵。
2.预习杜甫的《月夜》,体会其中的情感。板书设计
把酒问月:咏月抒怀:酒——月——酒
思考宇宙人生 月下独酌:对月抒怀:月
人
影
孤独中的向往
第二课时 《月夜》
二、背景介绍
1、作者及写作背景
杜甫,字子美,唐代著名诗人。诗中尝自称 “少陵野老”。曾做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携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杜甫后人称之为“ 诗圣 ”,他写的诗被人誉为“诗史”。杜甫诗的风格是沉郁顿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进潼关,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鄜州(今陕西富县),寄居羌村。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杜甫便于八月间离家北上延州(今延安),企图赶到灵武,为平叛效力。但当时叛军势力已膨胀到鄜州以北,他启程不久,就被叛军捉住,送到沦陷后的长安;望月思家,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作《月夜》。
三、再读诗歌,驱遣想象,再现情景
1、对照注释,自由诵读,发挥想象,眼前再现整首诗所描绘的情景。
2、四人一小组,互相讨论、描述诗歌描绘的情景。
3、学生推荐代表发言,教师补充。
四、精读探究,品味诗句,体会诗情。
1、学生朗读《月夜》一诗,初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感受其与其他怀人诗的不同。
2、.教师介绍并分析。
望月怀远。这在古典诗歌中是一个烂熟的题目。在杜甫生活的盛唐时期,古典诗歌固然正处于大开拓、大发展的阶段,但如像对景伤怀、思亲怀友这类的题材,却已早经无数作者吟咏,要出新意颇不容易。这一首五律,却在内容表达与章法技巧上脱落故常,出奇制胜,成为同类题材作品中千古独步的名篇。这首诗之所以感人至深,首先在于它所抒发的是诗人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触发的郁勃真切的离情别绪。没有惊天动地的大战祸,便没有诗人的这番家人离散,身陷绝境的悲惨经历。而如果没有这番特殊的经历,要产生诗中的哀惋凄切、深挚缠绵的离情也是不可想象的。此诗的重要价值,确乎在于它所反映的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情感这一点上。这首诗在众多的抒写乱世之离情的作品中高标独秀,是由于作者匠心独运的新奇角度与抒写章法。在这里,老杜并不一般地就景敷情、缘情述事,而是别出心裁从思念对象一边落笔,从头至尾细致熨帖地描摹自己想象中的对方的景况。无限的深情、痴情都从这一系列想象描写中流泻而出,达到了抒情的极致。
3、明明是诗人望月,为何诗中却写妻子看月?此诗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提示:用换位思考法(对写法)来写,撇开自己从别人入手,以虚衬实。想象妻子在鄜州独对明月,痛苦挂念丈夫的情景,实际上是暗写自己在长安正独对明月,深切地惦念妻子。从妻子一方落笔,设身处地地替妻子着想,更深切地表现了对妻子的担心、思念。
4、有人说“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一联中有两个字用得格外形象生动,含蓄凝练,你认为是哪两个字,并请简要说明理由。点拨:是“湿”和“寒”。一“湿”一“寒”可触可感,形象生动; “湿”写云鬟,“寒”写玉臂,表现了妻子对诗人的忆念之深而“独看”之久。“湿”和“寒”的表象是诗人的想象和联想、反照诗人看月之久,忆念之深的痛苦现实;表现诗人对妻子的情深爱切,思念之苦、真是言有尽而意无穷。
5、古代诗话有“诗眼”的说法,认为“一字之响,能使全句皆奇”。今人认为“诗眼”作品中最能表现意境的关键词句。请指出这首诗的诗眼。明确:“独看”与“双照”是这首诗的诗眼。“独看”是现实,却从对面着想,只写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而自己的“独看”长安之月而忆鄜州,已包含其中。“双照”兼包回忆与希望:感伤“今夜”的“独看”,回忆往日的同看,而把并倚“虚幌”(薄帷)、对月舒愁的希望寄托于不知“何时”的未来。“独看”与“双照”前后呼应,更加突出了作者的情感之深。
6、本诗只写个人的遭遇,与亲人的离散之痛吗?试着结合《登岳阳楼》《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等诗所蕴含的共同情感对本诗作深层解读。
明确:这首诗借看月而抒离情,但所抒发的不是一般情况下的夫妇离别之情。“独看”的泪痕里浸透着天下乱离的悲哀,“双照”的清辉中闪耀着四海升平的理想。字里行间,包含了战乱时期广大百姓共同的痛苦,以及期望尽早结束战乱的共同心声。这正反应了杜甫悲天悯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
五、读出感情,鉴赏交流,分析特色。
1、诵《月夜》之诗:引导学生再次诵读这首诗,整体感知诗的文字之美,体会全诗感情,语言流畅自然之美。
〔学情预测〕通过讨论及教师的介绍讲解,学生一般比较能够体会出诗人的情感,从整体感知入手,再次吟咏诵读,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
2、前人评述“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与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在表情达意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全诗赏析这句在表达情感上的妙处?
明确:明月当空,月月可见,妻子看月,并不是欣赏自然风光,而是“忆长安”,而小儿女未谙世事,还未懂“忆长安”!用小儿女的“不解忆”反衬妻子的“忆”,突出“独看”。自己身陷乱军之中,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那“忆”就不仅充满了辛酸,而且交织着忧虑与惊恐,孤独之中,此情摧人肺腑。用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来衬托自己的思念,既暗示了自己亦在“独看”长安之月而忆鄜州的妻子儿女,同时自己的辛酸、忧虑、惊恐、孤独之情也已包含其中,如此情感表达曲折有致,别有韵味,显得诗味深厚、新奇。
3、望月怀远,这在古典诗歌中是一个烂熟的题目。对景伤怀、思亲怀友这类的题材,也早已经无数作者吟咏,为什么这一首五律能够脱颖而出,成为同类题材作品中千古独步的名篇?
明确:
1、感人至深的情感:这首诗之所以感人至深,首先在于它所抒发的是诗人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触发的郁勃真切的离情别绪。
2、匠心独运的角度和章法:使得这首诗在众多的抒写乱世之离情的作品中高标独秀的,却无疑是作者匠心独运的新奇角度与抒写章法。
教师点拨:诗人并不一般地就景敷情、缘情述事,而是别出心裁从思念对象一边落笔抒情,从头至尾细致熨帖地描摹自己想象中的对方的景况。诗人自己望月,却写妻子看月,自己怀念妻子,却说妻子怀念自己,更能表达出自己深深的情意,这样写多了一番情致,多了一番曲折。
六、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这三首咏月诗,直至背诵。
2.预习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体会其中的情感。板书设计
线索:月 手法:想象、借景抒情、反衬 诗眼:独看、双照 主旨:渴望和平的生活
第三篇: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社戏》(第1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
第六单元《社戏》(第1课时)教案
课前预习:
1.搜集与鲁迅相关的资料,准备课上交流。
2.通读课文,熟悉文章内容,查字典,给生字词注音释义。3.在诵读的基础上,整体把握故事情节。
4.积累摘抄文中精妙的比喻句和表现孩子们驾船技术熟练的动词。相关课程标准: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具;课件 课时安排:3课时 评价任务:
1.初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2.研读课文,体验作品中感人的情节,理解小说主题。3.细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品味景物描写的作用。4.品读重点语句,体会深刻的寓意。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语:我们曾学过鲁迅先生的回忆童年时代生活的一篇散文,是什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的一篇与童年生活相关的短篇小说《社戏》。2.解题
社,指土地神及祭祀土地神的活动。社戏,指在社中进行的有关宗教、风俗的戏艺活动。文章以“社戏”为题,表明情节与社戏有关,全文将以“社戏”为线索组织材料。3.走近作者(学生展示)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坟》、《二心集》等。4.写作背景(多媒体展示)鲁迅的爷爷因科考一事坐牢,每到秋收要处决犯人的时候,鲁迅一家人就得给变卖家产打人情,以保爷爷性命,所以孩子就躲到乡下去避避。本文也就是在那时避难在乡下的时候发生的事情。鲁迅在这个期间写了不少回忆故乡的作品,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通过可爱的故乡与罪恶的社会形成对比,表达自己对于光明的前景和人与人之间纯朴善良关系的追求。《社戏》写于1922年10月。当时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而早就怀有救国救民思想的鲁迅先生受到十月革命的强烈震动及“五·四”爱国运动的激励,面对当时的社会现实,发出“救救孩子“和推翻封建”铁屋子”的号召,以彻底反封建的思想,用笔向敌人展开殊死博斗,表现了鲁迅先生鲜明而坚定的革命立场。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默写课文,提出要求:
⑴标出自然段序号;了解课文内容。⑵圈出自己难以读准、难以理解的字词。⑶标出自己最欣赏的词、句、段。2.小组交流积累的生字词。归省.xǐng
行.háng辈
撺掇..cuān duō 惮dàn
踱duó
棹zhào
延宕人心脾qìn
头昏脑眩.dàng
沁..xuàn
凫.fú水
撮cuō
桕jiù
楫jí
旺相.xiàng 潺潺.chán 纠葛..jiūgé
3.订正字词的读音。三.诵读课文,理清结构
1.学生自由诵读课文,体味文章的思想感情。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根据线索划分课文结构。
点拨:线索即贯穿全文始末的思路或脉络。本文以社戏为线索。3.学生讨论课文的段落结构并复述各部分的大意。明确:
十年间两次看中国戏(1-10)——盼社戏(11-14)——看社戏(15-40)——忆社戏(41-50)
四.研讨课文,交流探究 研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讨论。文章的重点是写看“社戏”,为什么用很大篇幅写在北京戏园里看京戏的情景?是否是多余之笔?(多媒体出示)
点拨:找出两次看京戏时的场面和人物描写的句子;这些句子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意在用看京戏的令人生厌反衬社戏的令人神往。欲扬先抑,增强小说的表现力。比如:戏院里的场面是那样的嘈杂、混乱、龌龊,这恰好与看社戏时和谐、清新的气氛形成鲜明的对照;“我”在戏院里向坐在近旁的胖绅士请教,对方“很看不起似的斜瞥了我一眼”,态度是那样的冷漠、傲慢,这恰好又与看社戏时小朋友们的互相友爱形成鲜明的对照;看京戏和看社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京城生活和江南水乡生活的不同,显然,作者的感情是倾向于后者的。五.小结
1.强调本节课学习要点,梳理了故事情节和作者的行文思路。2.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想与体会,提出质疑。六.布置作业
1.积累本课词语,抄写两遍。
2.朗读课文,从朗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第四篇: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社戏》(第3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
第六单元《社戏》(第3课时)教案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分析文中提到的一系列人物形象。二.研读课文,交流探讨
出示学习任务:找出文中的景美、情美、故事美,并朗读,分析说明。(分三个小组)
组1:景美
点拨:突出去看戏的途中景色和归航途中的景色,可以从写的不同角度去分析。
朗读:月夜行船:“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散发出来的清香……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生展示:色彩,如豆麦的“碧绿”,远山的“淡黑”,月光的“皎洁”,渔火、灯光的“红”,航船的“白”;气味,如豆麦和水草的“清香”等;声响,如船行的“潺潺”声,孩子们的笑声,横笛的“婉转,悠扬”;
此外,如“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表现船行之快,用远山来陪衬;直接描写船,“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组2:情美
点拨:这一内容较多,主要是孩子们的热情好客无私聪慧等品质。齐读:开船出发:“一出门,……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生交流:如“伴我来游戏”,“虾照例是归我吃”,“我们是朋友,即使偶尔吵闹起来,打了太公,一村的老老小小,也决没有一个会想起‘犯上’两个字来”;当“我”为没看成戏而不乐时,“他们都叹息而且表同情”并想出了好办法,陪“我”去看戏;“我有些疲倦了,托桂生买豆浆去。……现在去舀一瓢水来给你喝罢”。还有偷豆一节,写出了双喜的精明能干,阿发的无私,大伙的团结协作。另外,还有六一公公送豆的淳朴好客。
组3:故事美
点拨:主要突出有波澜曲折的情节和孩子们的动作和活动描写等。
朗读:月下偷豆:“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学生展示:如看戏前的**,使故事波澜曲折,出门一节的动作描写,既写出了孩子们的能干,又写出了大家快乐舒展的心情,归航一节既写出了孩子们的欢乐又表现了他们高超的架船本领,最有趣的是偷豆一节,真是让人回味无穷。
三.细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
学生细读课文,以四人小组讨论分析文中出现主要人物各自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依据是什么,作者是运用什么方法来塑造的。
(教师多媒体出示)
1请你说出小说中出现的主要人物,找出描写这些主要人物的句子并请做出记号。2.请分析这些句子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的方法? 3.请说出这些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及优秀品质?
方法:学生合作探究,教师提问,其他学生补充,师点拨总结。边提问边通过投影仪或多媒体展示。
学生交流、明确归纳: 1.主要人物有“我”、双喜、阿发、桂生及六一公公。2.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与心理描写。3.“我”是小说中的迅哥儿但并不是作者本人——天真活泼、充满童趣、聪明听话、不识水性、急切好奇、尊重老人、向往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
阿发——“偷我们的吧,我们的大得多呢。”(大方、无私、热情好客)桂生——“没有。买豆浆的聋子也回去了。日里倒有,我还喝了两碗呢。现在去舀一瓢水来给你喝罢。”(勤快、机灵)
六一公公——“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证实双喜他们是否偷了豆,重在指责他们踏坏了庄稼。(善良宽厚,爱惜劳动果实)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还问“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豆可中吃呢?”(淳朴、好客)六一公公夸自己的豆好“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好强)
六一公公送豆给母亲和我吃。(淳朴、好客、热诚)
总之,六一公公是一个宽厚、善良、淳朴、好客、热诚的老人。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重点研讨了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同事也感受到农村百姓的淳朴、善良、憨厚、无私、诚实、热情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亲密的关系。这一切都是“我”童年时代在城镇未曾见到过。“我”对这段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五.检测点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归省
行辈
纠葛 撺掇 撮 沁人心脾
........凫水
延宕 旺相 潺潺 棹 头昏脑眩
......2.写看戏前的波折有什么作用?
3.文章最后写六一公公送豆的情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点拨:2.这样写一是有波澜曲折,烘托了看戏的急切心情;二是初步表现了小伙伴们的热情能干的特点。
3.表现了老人的宽厚慈爱,热情好客,进一步说明了“我”爱平桥村的原因是——平桥村的人的善良可爱。深化了主题。
六、延伸作业:
1.课文塑造了热情的伙伴和纯朴的乡民形象,请按照句型“我喜欢文中的 因为他(他们)比如 ”简笔勾勒人物形象。
2.以“我最
的一个人”为题写一篇小作文,要求运用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提示:(1)在横线上填写一个词,如:“欣赏”、“难忘”、“喜欢”、“讨厌”等,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题目。(2)用具体的事例和人物描写的方法来刻画人物性格。
第五篇: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范进中举》(第2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
第一单元《范进中举》(第2课时)教案
一、导入展示
我们在上节课分析了范进的形象,这节课我们再来探讨胡屠户、众邻居、张乡绅的形象,并赏析本文的讽刺艺术。
二.自主学习,分析形象
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以下三个任务。任务一:分析胡屠户的人物形象。
提示:勾画描写胡屠户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的语句,讨论分析胡屠户的形象。任务二:分析乡邻们的形象。
提示:勾画描写邻居们言行的语句,思考范进未中举时,家里断粮有没有乡邻来接济?中举后邻居们有何变化?
任务三:分析张乡绅的形象。
提示:默读范进与张乡绅会面的内容,思考其中的称谓,以及范进得到的财富,感知其形象。
预设问题:
1.你觉得本文最可笑的人物是谁?他可笑在哪里?表现出他怎样的性格? 明确: 胡屠户对范进的前后态度变化。
对范进的称呼:现世宝、癞蛤蟆——贤婿老爷、文曲星 对范进外貌的描述:尖嘴猴腮——才学又高,品貌又好 贺礼:一副大肠和一瓶酒——七八斤肉,四五千钱。
言语: 烂忠厚没用;癞虾蟆想吃起天鹅肉;——是天上的星宿;才学又高,动作:横披衣服,腆着肚子;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连斟两碗酒喝了,壮一壮胆;那手早颤起来;千思万谢,低着头,笑迷迷的去了
对女儿婚姻的态度:倒运、累了我多少、可怜可怜——女儿像有些福气 通过对比,表现出胡屠户欺贫爱富、趋炎附势、前倨后恭的市侩性格。“攥”、“舒”、“缩”、“踹”等动词及“仅仅”、“连忙”两个词活画出他那幅嗜钱如命、贪财虚伪的小人相。
小结:胡屠户:欺贫爱富,粗俗势利,蛮横倨傲(前);阿谀奉承,趋炎附势(后)的市侩形象。
2.中举前乡邻们对范进一家不闻不问,漠不关心,中举后,有拿鸡蛋来的,拿白酒来的,背了斗米来的,捉两只鸡来的。邻居的这些变化,说明了他们是一群什么样的人,表现了什么样的社会风气?
(嫌贫攀富,冷漠势利,整个社会都弥漫着冷漠炎凉的气息。)
3.中举以后的范进终于出人头地,一扫过去的懦弱潦倒,逆来顺受,连张乡绅也来拜访他了,看看张乡绅前后有何变化?张乡绅是个怎么样的人,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他的这种变化反映了什么?
(中举前他对范进不屑一顾,其表现是“一向有失亲近”;中举后,送钱又送房子。称谓:世先生,晚生,世弟兄,弟 财富:五十两银子 三进三间的空房一所 张乡绅是个道貌岸然、老奸巨滑的人。他和范进称兄道弟,为的是攀附范进宗师周学道和杨知县,来巩固和扩大自己的权势,好为将来仕途发展作铺垫。反映了当时官场结党营私、官官勾结、相互舞弊的事实)
小结:三类人的变化,反映出当时人们对有钱有势的人怎么样?(极力巴结奉承)表现出科举制度下的世态炎凉,这正是范进所生活冷漠无情的社会环境。三.品读课文,交流探讨
品读任务一:品味范进喜极而疯的片段描写,学习刻画人物的技巧。提示:用笔勾画出对范进“疯态”的描写,思考运用什么写法? 预设问题:
1.课文是如何描写范进喜极而疯的丑态的? 明确:①语言描写:范进文中三次说“中了”,表现其梦想实现的复杂心理。②行动描写:范进四次拍手、跌倒、飞跑、踹进塘里等动作,是一种抑制不住的疯狂,是热衷功名到了极点的心理的外在流露。③神态描写:四次写范进的“笑”,表现了他的利欲熏心。
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和行动描写、神态描写,作者传神地刻画出了一个醉心科举、迂腐至极的可鄙、可怜、可悲的儒生形象。在貌似客观的描述中,我们不难体会出作者的贬斥之情。
2.刻画范进喜极发疯的段落,主要运用了何种技法?
品读任务二:品味语言,体会讽刺艺术的魅力。
提示:找出你认为最有讽刺意味的语言,认真体会分析。预设示例:
①胡屠户站在一边,不觉那只手隐隐的疼将起来;自己看时,把个巴掌仰着,再也弯不过来。自己心里懊恼道:“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而今菩萨计较起来了。”想一想,更疼的狠了,连忙问郎中讨了个膏药贴着。
赏析:夸张的细节描写,漫画式的笔法显示了胡屠户对范进的畏惧、巴结之情。②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这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口里说道……
赏析:言语与动作的矛盾,揭示了这个市侩嗜钱的本性。四个动作细节:“攥、舒、缩、揣”使胡屠户这个既见钱眼开又虚伪做作的市侩小人的丑态跃然纸上,极大地增强了讽刺的意味。
③胡屠户凶神似的走到跟前,说道:“该死的畜生!你中了甚么?”一个嘴巴打将去。众人和邻居见这模样,忍不住的笑。
赏析:众人是因为胡屠户装模作样的滑稽相而忍俊不禁,讽刺意味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④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赏析:用“低着头”的动作来凸显心灵的卑劣,“扯”字充分表现了范进中举后,胡屠户对范进极尽谄媚之能事,讽刺意味十足。
品读任务三:品味文中对比、夸张等手法的作用。预设问题: 1.对比的方法表现在文章的哪些内容?它对于表现本文的主题有什么作用? 明确:⑴范进本人从唯唯诺诺到圆滑世故的变化;⑵范进疯癫的外形和“我中了”的胜利心态形成矛盾对比;⑶以“中举”为分界线,将三个人物中举前后的语言、行动等等作了一系列的对比,从而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一个(范进)醉心功名;一个(胡屠户)庸俗势利;一个(张乡绅)逢迎拉拢。如胡屠户壮胆掌打范进一段则和前文唾骂范进形成鲜明的对比,进一步刻画了胡屠户的市侩形象。
作用:范进先贱后贵,胡屠户前倨后恭,这种对比深刻而鲜明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深刻地揭示了主题。对众邻居的对比描写,更大范围地及时了科举制度对老百姓的毒害,有力地突出了主题。
总结:前倨后恭,对比鲜明。胡屠户如此,张乡绅如此,众乡邻也如此,这种变化反映了封建科举制度的流毒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揭示了封建社会人情的冷漠、世态的炎凉。
2.作品还运用了大量的夸张,请找出来,说说其效果?
明确:范进中举惊喜的发了疯这一情节,用的是夸张的手法,但不失真。“中举发疯”在当时的士人中虽不是普遍现象,却也是“会有的实情”,因而是真实可信的。当时的读书人热衷“举业”,一旦功名到手就如醉如痴,惊喜若狂。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加以夸张的描写,具有辛辣的讽刺效果。如“少顷,范老爷洗脸,还要洗下半盆猪油哩。”
3.找出本文细节描写的语句,具体评点、细析。点拨:细节描写就是指某些细小的人物表现或对细微事件场景的描写。顾名思义也就是细微末节,它是人物、情节、环境的最小单位。
白描式的细节描写,如“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十几回。”“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了过来。”
前后矛盾的细节描写,如范进中举前,胡屠户离开范进家“屠户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范进中举后,胡屠户离开范进家“说了一会,千恩万谢,低着头,笑迷迷地去了。”
夸张性的细节描写,屠户打了一巴掌后,手掌弯不过来。范进的细节描写。卖鸡时和发疯时的表现,让我们认识到封建科举制度下文人的迂腐、病态和畸形的心理。
四.检测点拨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带挈()作揖()腆着()醺醺()拙病().....啐()
嗑()兀自()桑梓()绾()..... 攥()解元()轩敞()商酌()....2.范进中举,喜极而疯,那么中举到底是喜剧还是悲剧?
3.讽刺是本文突出的艺术特征,想一想在笑的背后隐含着什么?
1.qiè yī tiǎn xūn zhuō cuì hē wù zǐ wǎn zuàn jiè xuān zhuó
2.点拨:范进中举,从一个人的命运看,是于他有利,改变了他的命运,但是透过范进看当时的读书人,悲剧普遍存在,如果不能中举或中举后变成疯子、傻子,就是一场真正的悲剧,表面看来是喜剧,本质看来是悲剧,从个人来看,把一生浪费在科举考场中,是范进的人生悲剧,把知识分子束缚在科举制度框架内,扼杀他们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灵魂,是国家民族的悲剧,3.点拨:在笑的背后隐含着作者对科举制度怀着深恶痛疾的态度,作者痛感科举制度已把读书人腐蚀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作者借小说人物的塑造,深刻揭露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以及对读书人的腐蚀和毒害。
五.反思感悟
读了本文,你有何感悟?
感悟1:人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让自己以真善美的心态融入到生活的舞台上,面对中考的我,要深刻认识范进产生讽刺性悲剧的原因,调整自己的心态,学做一个敢于正视现实、用意应对生活的人。
感悟2:同处科举时代,范进因中举喜极而疯,范仲淹却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人的精神品质决定了人的心理素质。
六.延伸作业
1.预习《孔乙己》,分析孔乙己和范进的形象,比较二人的异同点。2.阅读《儒林外史》中严监生临死还惦记着两茎灯草的描述,思考这段的讽刺艺术是如何体现的?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地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以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眼前,故此纪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说的都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点拨:一是时间的选择:临死之前;二是物件的选择:两茎不值钱的灯草;三是夸张的人物动作、神态描写;四是前边的人的猜测与赵氏的话的落差。这些描述蕴含着强烈的讽刺色彩,充分揭示了严监生极其吝啬的本性,使他成为文学画廊中一个不朽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