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阅读问题与反思

时间:2019-05-15 02:13: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数学阅读问题与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数学阅读问题与反思》。

第一篇:小学数学阅读问题与反思

小学数学阅读问题与反思

数学是一种语言。数学阅读包含语言符号的感知和认读、新概念的同化和顺应、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等各种心理活动因素。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阅读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学急须关注的问题。

我从一年级开始带班上来,五年来,我们班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学生自主阅读数学的能力不高;没有养成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这也和我以前对数学阅读不够重视有关。学生的心声和教师数学教学的现状告诉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没有很好的落实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的要求,要改变这一现状我们的数学教学必须加强阅读教学。

一、运用多种数学阅读教学的途径

(一)转变数学教学观念。通过组织教师学习数学课程标准,让教师明确了数学课程标准中对数学阅读教学的要求。组织教师研讨数学教材,挖掘教材中有关阅读的内容。

(二)重视课本阅读把握阅读重点。首先要明确阅读的目的。阅读前,教师要让学生明确阅读的范围、重点、目的、要求以及阅读时要思考的问题。

(三)课外延伸性阅读。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让他们的数学阅读不仅仅局限于数学课本,还引领他们阅读一些数学课外读物,如《小学生数学报》、《趣味数学》以及与数学有关的读物等,鼓励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数学课外书、报,上网查阅有关的数学知识等。

二、运用科学的数学阅读方法

(一)分层阅读。从学生阅读时深入的程度和系统性来看,主要可分为粗读、间读、精读等。粗读是指对于学生已比较熟悉已经掌握的旧知、课文中容易理解的过渡性的导语等阅读时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精读是指在知识的重点、难点处以及发现问题时,要把相关内容反反复复地推敲、揣摩,力求理解、领会。间读是指对一个名词、术语或一句话因读中有思而读一段停下来想一想,读懂了,再继续往下读。

(二)分类阅读。阅读中要根据数学语言的特点和数学知识的类型,运用多种思维方式进行感知。

1.图文结合研究性地读。数学教材上经常出现这样的类型:画面中呈现部分数量信息,又出现话语形式的提示,最后以文字出示问题。这是人教版数学的一大特色,比起一大堆文字,学生更喜欢这样的。

2.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发现性地读。

教师除了要从现实中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活动情境,让他们亲自感受数学外,还应该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方法去看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学以致用,发挥数学知识应有的价值。

3.圈圈点点抓重点性地读。

很多时候,学生往往受思维定势的影响,用以往的经验解决问题,我们一定要打破这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

4.以形代题具体化地读。

在我们数学学习中,适当地以形代题,以图代题,往往能够把较复杂的数量关系简单化,让学生一目了然。

5.丰富课外知识延伸性地读。

我们班有几个数学不好的学生谈到数学、数字,就觉得枯燥乏味,头痛提不起任何兴趣。于是我想了个办法,从数着手,引导学生到课外去阅读有关数字的故事,学生都纷纷找来了丰富的素材,在数学课堂上组织了一次“数”的交流。学生感言颇多:“第一次发现数学这么有趣。”

三、培养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

(一)独立思考的习惯。数学是思维的“体操”,阅读为学生创造了独立思考的机会。

(二)手脑并用的习惯。

1.划:划出概念、术语、公式、法则等,以便查阅和记忆;划出语句中的重点字词;画出直观的线段图、平面图形等示意图,帮助自己分析题意和数量关系。

2.算:数学知识是以计算为基础的,因此,阅读中,边看、边想、边算,在算中比较找规律、结论等。

3.操作:阅读中,依据教材提供的信息,亲自动手实际操作,可以使学生借助动作思维获得鲜明的感知。例如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学生边读边测量,把长方体的表面积转化成计算几个长方形的面积之和,为长方体表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积累了感性材料。

(三)勤问的习惯。问题是思维的源泉。学生阅读中会产生很多的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刚开始,有些学生不会提问题,甚至是为问而问,教师应善待,这样学生才敢想,才会逐渐产生有价值的问题。

(四)自省的习惯。阅读后,要养成总结、自省的习惯。问自己阅读了哪些知识?哪些是自己独立理解的?哪些是在教师或同学的帮助下弄懂的?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随着现代科技日益渗透到人们的生活,社会越来越数学化,仅具备语文阅读能力是不够的。很多学生解题能力不强,学习过分依赖于老师,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阅读能力差导致的,因此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应该重视数学阅读的教学,充分利用阅读的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第二篇:反思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反思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课堂教学教师仍是主角,学生缺乏自主性。

有些教师一上讲台就一堂课从头上到尾,唯恐讲不够,唯讲至上,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活动时间。这样造成的直接影响就是,学生在被动接收知识的同时不再自己去深入思考问题,不再积极地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培养和发挥。

解决这一问题方法,从教师方面来说,应该重视学生的内心体验与主动参与,教学相长,通过生活体验,通过创设与教材内容有关的情境提验,利用各种条件,把学生带入课堂,让他们在课堂中捕捉各种信息,产生疑问,分析信息并引出各种设想,引导他们在亲身体验中探求新知,开发潜能。从学生自身的角度来看,必须激发兴趣,老师也必须通过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这方面主要强调使用这第一种数学思维过程:具体发现——猜想结合——理论论证——具体应用。

(二)盲目追求形式,华而不实。

在教学中,特别是情境引入问题,时下正是被小学课堂教学中热捧的形式。县教科所也在前一段时间大规模地进行这类教学模式的推介会,并在近期也进行了检查验收,因而老师们在教学中极力来运用这一模式进行课堂教学。但是很多时候这些煞费苦心的情境设计却是偏离的,甚至是牵强附会的。这样,不但没有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反而影响了教学的实质性要求。

解决这一问题方法,就是要求教师不可全部拘泥于某种模式去进行教学设计。如果出于教学的目的需要,一定要依据教学内容,合理的设计出一个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学生自主探索的情景,在进行课堂教学引入。且不可牵强附会,生搬硬套。

孙村小学梁甲辰

第三篇:小学数学阅读:问题、实践与反思(范文模版)

小学数学阅读:问题、实践与反思

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阅读的理性回归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亟须关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数学阅读的价值取向是数学阅读的归宿,有效的数学阅读能够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在实践中,应提供材料让学生体验数学阅读的愉悦,多渠道延伸让学生感受数学阅读的作用,并以此作为数学阅读的起点。同时,以“多种策略提高解读教材能力、掌握方法提高审题能力”的数学阅读教学策略为主线来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有效的数学阅读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然而,当下小学生数学阅读的情况不容乐观。二原因剖析

1.对数学阅读的认识不足

学习数学时,人们大多也仅仅关注解题的对错,而忽略了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和对数学文化的感受,偶尔老师布置了“看书”的作业,也往往只是草草了事,读不准要点,读不出字里行间所蕴藏的数学思想,更读不出问题和自己的独到体会。2.自主阅读数学的能力不高

(1)学生阅读数学问题的能力是薄弱的

在阅读过程中,读不出要点,那些干扰阅读的因素阻碍了学生的理解。(2)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是缺乏的

学生习惯了从框架的题型中运用公式去解决,大多数学生很难独立提取有用的信息去解决实际的问题。

3.没有养成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

小学生缺乏阅读相关的数学材料的意识与能力,对数学阅读的必要性和特殊性认识不足,还没形成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自主阅读数学的能力低下,依赖性太强。

二、对策与实践

1.培养孩子的数学阅读兴趣是数学阅读的起点。

(1)提供材料,让学生体验数学阅读的愉悦

要让学生爱上数学阅读,首先要把数学阅读带进课堂,让学生爱读数学书籍。日常学习中,学生接触最多的便是教科书。教科书虽然是数学阅读的主要内容,但学生一般不会特别感兴趣。课外读物就不同了,学生往往比较容易喜欢,这样既可以扩大孩子的数学知识面,感受到数学的丰富、有趣,又能使孩子爱屋及乌,对数学书籍产生亲近感。(2)多渠道延伸,让学生感受数学阅读的作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材中要注重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在数学学习中,可以在适当的地方介绍一些有关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趣闻与数学史料,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的整体认识,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首先源于人类生活的需要,体会数学在人类发展历史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①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相关数学史料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知识内容介绍相关数学史料,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如在《图形的认识》教学中通过原始社会石器与陶器的几何形状和图案介绍,了解原始人对简单形状与图案的认识,使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中充满了图形。又如田忌赛马就是数学对策问题在生活中的一次具体运用。教学时适时介绍一下古代军事家灵活运用数学,运筹帏幄,决胜于千里之外的雄才大略,能够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②在数学思维拓展课中推荐数学书籍

实践证明,在学习新知之前,以数学故事导入,能引起学生对数学的极大兴趣。(3)课外讲座,拓展数学阅读兴趣 2.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是数学阅读的

数学语言简洁,富有逻辑性。小学生在阅读数学文本时,要通过自己的数学知识,补足或扩展文本所提供的信息和意义,才能充分理解。古人推崇“好读书,不求甚解”,但作为数学阅读则应该是不理解不罢休。因此,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是提高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形成良好数学阅读习惯的保证。

(1)多种策略,提高学生解读教材能力

数学教科书是数学学习的载体与最主要依据,其语言简洁、抽象,思维严谨,内涵丰富,需要学生通过有效的阅读去领会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思维能力。a以纲导读

有价值的、简约的导读提纲,是课堂“数学阅读”的前提,它可以使学生在数学阅读前了解读什么,怎么去读?即对阅读的内容、目的、方法有一种基本的了解、尝试和期待。

通过构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在阅读时“点击”重点字、词(如同时、相同的倍数),展开在学生数学阅读能力还没有完成形成的初级阶段,可以以教师为主提供构建导读提纲。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和能力时,可以逐步放手,引导学生根据阅读需要自拟导读提纲,让学生从依赖自学提纲过渡到不依赖自学提纲,从而真正提高阅读能力。b以议促读

通过读读议议,对知识的内容、形式和形成过程,从多个不同的侧面,用不同的角度展开思考、讨论,以达到内化、深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多样性和创造性。c以动带读 古人言“不动笔墨,不读书”,数学阅读更是如此。因此,还可以让学生凭借自己已有的生活阅历和知识经验多次阅读数学文本,并借助算一算、摆一摆、折一折、填一填、画一画等实践活动,去发现、探索、感受、体验文本的意蕴,从而实现与文本的有效对话。(2)掌握方法,提高学生审题能力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审题是解题的基础和先导,是一个非常重要、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的环节。小学数学涉及的应用问题、图表等,都是由数字、抽象符号以及语言词汇等构成。因此,需要指导学生掌握解读数学文本的方法,提高审题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

a 自读自问——追索条件

根据应用问题中问题的需要,阅读追索条件。“一个机械化养鸡场一月份运出的鸡是13600 只,二月份运出的鸡的只数是一月份的两倍,三月份运出的比前两个月的总数少80 只。三月份运出多少只?”笔者采用了“自读自问”式的审题方法指导:

阅读不能脱离思考,如果说思维是阅读能力的中心,那么疑问则是思维的火花。有疑问才能促进求知,促进思维,才能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b重音多读——锁定关键

在审题的过程中,抓住应用问题中的关键词句,边读边找条件,提问题,弄清题目的结构。例如:一块花布长50分米,做一条裙子用8分米,最多可以做几条裙子?对于这类题目,学生往往有个习惯思维是认为求“几条”才是要求。这时老师就组织学生通过自由读,指名读,重音读“最多”,让学生认识到“最多”是一个关键词。指导多读,重点读“问题关键词”,直到学生体会其含义为止,才组织解题指导。这样抓住数学问题的根本和难点来读,通过多读来理解题目,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c准确“互译”——玩转“字符”

数学语言是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的融合。数学阅读重在理解这三种不同语言的关联,实现其与“内部语言”的转化。应用问题教学中,语义转换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如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某校参加数学竞赛的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的4倍少8人,比女生人数的3倍多24人,这个学校参加数学竞赛的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让学生摘录条件或画线段图。低年级可以把题目转化成简单的图形或数字;在中高年级让学生学会边看题边画线段图、几何图或摘录以帮助解题,鼓励孩子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这种动手的过程其实是一种外显的语义转换,即“用自己的语言来阐述问题”。数学阅读正是要求学生能在大脑中建立起灵活的语言转化机制。

3.数学阅读的价值取向是数学阅读的归宿。

当今世界数学正突破传统的应用范围向几乎所有的人类知识领域渗透。如在建筑、计算机科学、天气预报中的运用;广告中的数据是否可靠、存款利息、购房贷款等如何计算……如果没有一定的数学阅读能力,将难以适应当今“数学化的社会”。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重视数学阅读,引导学生在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1)数学阅读有助于发挥数学教科书的作用

数学教科书是数学课程教材编制专家在充分考虑学生生理心理特征、教育教学原理、数学学科特点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通过阅读教科书的方法指导,学生不再出现面对教科书产生“不会看,看不懂”的现象;学生逐渐能够带着问题读,慢慢读出问题来。

(2)数学阅读有助于学生数学语言的发展

研究表明,学生的“数学语言”的特点及掌握数学术语的水平,是其智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学生仅靠课堂上听老师的讲授是难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数学语言系统的。而通过阅读,作好与书本标准数学语言的交流,能够规范学生的数学语言,锻炼数学语言的理解力和表达力,建立起良好的数学语言系统,提高了解读数学能力和交流能力。(3)数学阅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不仅闪烁着理性智慧的光芒,更有其人文、柔美的一面,是人类文化长河中的一条分支。因此,数学阅读有助于学生发现数学本质的美,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

三、问题与困惑

在实践与反思中,还有如下尚待解决的问题需作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

1.如何围绕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让养成的数学阅读习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

2.数学阅读在提高数学理解力方面如何考量?这仍是一个在实践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阅读是思考,是理解,是收获,是人生必然的经历。正确认识数学阅读,培养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与数学阅读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有趣的数学、有用的数学和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是数学教育的重要课题。

第四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思与启示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思与启示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一生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素养形成的重要阶段,对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能力的培养等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要分析数学教学实践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并展开深入的反思与探讨,进而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4-0082-01

小学阶段是学生一生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素养形成的重要阶段,对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能力的培养等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切实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这就要求数学教师要面向全体小学生,密切关注并努力促进每一位小学生的健康发展。

一、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反思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与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启蒙教育和入门教育的学科,能让小学生跨入科学的大门,初步感知和描述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为后续学习其他科学提供最基础的思想、知识方法以及必要的应用技能。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小学数学教学体现了四个方面的目标:一是知识与技能,强调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二是数学思考,侧重发展数学思维;三是解决问题,注重应用意识的培养;四是情感与态度,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由上述四个目标可以看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再是以“传授数学知识为核心”,而是要密切关注课堂教学中的学生思维形式与途径的变化与发展,关注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优秀学习品质的形成。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重点不仅是自己该如何教,更应该重视学生主体的参与情况,重视让学生如何自主学习。

二、小学数学教学理念的反思

不少数学教师对小学生数学成绩和数学水平感到棘手,强化学生的知识灌输。教育学原理认为,热爱是教学的前提,尊重是教学的行为,激励是教学的手段。三要素在教学过程缺一不可。小学数学教师作为基础教育的启蒙者和实施者,担负着塑造学生健康、健全人格的责任。因此,科学的师生观和教学观,不但是化解矛盾的溶剂,更是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助推器。

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反思

对于小学生数学学习成效,不同的教师有着不同的看法。大多数教师都认为,优生智商高,学习主动、学习好,其他方面也差不了。差生则相反。教育学原理告诉我们,任何割裂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用考试成绩去划分学生的等级都是违背教育规律的。这是因为一个学生成绩的优劣高下,与其未来的社会适应能力及创业创新能力并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课堂教学中的表现也不能代表一个人的全部,还应该包括社会和家庭的融合、参与。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一定要正确树立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维一体的课堂教学观。

四、小学数学学习情感的反思

数学教师能否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热情,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学习热情不但关系到小学生学习自觉性与主观能动性,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目标能否达成的参与性和接受性的保障。从小学数学新课标所关注的不难看到,无论何种教学手段与教学目标的实现,都是围绕人进行的。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对象而言,要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就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思想行为特征。所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建立一个教学方法与学习形式的相互统一的平台,这对于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有着重要的意义。学习情感的反思表明,课堂教学的设计理念要建立在小学生能够接受的基础之上,教学过程的实施必须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因此,小学数学教师无论是教育技能的习得还是教育理念的更新,都要注重与教育对象的年龄、心理、生活、情感、兴趣、爱好等相吻合。如此,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小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五、小学数学习题布置的反思

眼下,一些小学数学教师为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不仅强化了常规教学的题海战术,而且毫不留情地加大了数学作业的量。然而,就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而言,我们的数学课程教学绝不是升学工具,数学知识的习得过程本身应该是充满了学习的趣味性及成功体验的过程,但现实中无法回避的是:“减负”口号喊得高,结果却适得其反――小学生在巨大的应试压力下,书包变得越来越重,作业变得越来越多。教学研究的成果告诉我们,小学数学教学应该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课堂教学应该给学生传授一种终身受益的学习方法,而不是对课本知识简单的机械性的重复,给学生布置的数学作业应具有举一反三之效,而不应该以作业为约束工具,作为限制学生贪玩的手段。

六、结束语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除了上述几个方面的反思外,在具体的实践中,还有一些上层设计的因素也值得反思。一是现实中愈演愈烈的小升初大战,为小学生的数学成绩提供了用武之地;二是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各种考核的评价标准,还差强人意。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将是一项漫长的过程,唯有不断反思、改进,才能促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日益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德利.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初探[J].新课程学习,2015(01).[2]朱志华,陈向党,王建龙.小学教育创新要立“七观”[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2(02).[3]顾宏斌.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之探究[J].陕西教育,2014(03).

第五篇: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

发布者:方萃球 发布时间: 2012-1-8 19:13:20

好的教学设计是教学成功的一半,教师在教学中合理设计,加上老师潜移默化的指导对教学成果有着重要作用,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在继续推进“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我们怎样教数学,《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无疑我们每位数学教师身置其中去迎接这种挑战,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重新思考的问题。通过这次培训,是我对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课程实施建议有更深的了解,使教学改革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一、对教学内容的分析

这里特别强调的是对教材内容的数学核心思想的分析, 就是希望教师不仅考虑本节课所教的知识, 更要考虑到本节课后蕴涵的潜能。如小学数学教学中知识间的迁移: 由刚开始的一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到多位数加多位数的笔算;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整数乘法)到小数乘法;由小数乘法到分数乘法;由分数乘法到百分数乘法。每个知识点之间都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假如在教学第一环节的内容时, 考虑到它在今后数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那么教师应该深挖教材, 既能使自己准确把握教材, 有针对性地处理好教材, 又能使自己的课堂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二、对学生情况的分析

教学设计必须是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学习困难、学习兴趣及学习方式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 否则会事倍功半或无法收到预期的效果。如:师: 神州五号于2003年11月15日正式上天, 开始了太空之旅。(边说边出示杨利伟在飞船内的工作照)你们知道杨利伟向全世界展示的是什么吗?教室内一片寂静�6�8�6�8 本案例中, 教师及时将富有时代气息的材料引入课堂,体现了教师具有较强的选材意识, 但是, 却忽视了面对的是刚刚步入学校的一年级的儿童, 他们不一定对发生的每一件大事都感兴趣, 他们有他们的爱好和兴趣。教师不能用自己的视界来衡量学生的视界。要想真正了解学生不仅仅依靠经验, 有时还需要一定的调研。如小测验, 访谈和学生交流, 侧面了解, 课堂观察,作业分析等等, 教师要根据不同的目的做出合理的选择。

三、对教学目标的确定

教学目标是为学生的“学”而设计的, 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而服务的。《数学课程标准》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几个方面规定了学生应达到的目标, 因此, 教学目标的确定也要体现数学教育的多方面价值, 教学行为的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因为判断教学有没有效益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是否获得个体的进步, 而不是教师是否完成任务。行为动词必须是可测的,可评价的, 具体而明确的, 如:“会用�6�8�6�8 来�6�8�6�8 ”“学会�6�8�6�8”等, 否则就无法评价。为此教师在目标制定过程中要从三维目标入手, 设计具体的的可操作性的目标。如《长方形的面积》(小学三年级下册)教学目标: ①能借助透明方格胶片或带有方格的面积图, 说明长方形面积等于长乘宽的理由。②对给予的长方形和实物, 能够正确计算它们的面积。

四、对教学活动的设计

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时, 要在认真分析学生的基础上, 根据学生的兴趣对教学内容进行差异化处理。教学活动包括活动的内容, 活动的设计意图, 活动的组织和实施,活动的时间分配等。其中活动内容是核心, 活动设计意图是导向, 活动的组织实施是关键。活动组织实施也就是教学活动的具体形式, 包括: 教师活动的开展???导入、提出问题或提出任务, 主题探究(包括组织学习、组织交流、讲授等);学生的学习方式???动手操作, 独立思考, 合作交流, 练习等;活动材料的准备???学具、教具、课件等。要注意的是教学活动是为了完成和达到教学目标而设计的, 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的实现来设计。那种只关注活动过程“热闹”而导致教学目标的偏离, 或者活动时只注重教学活动而忽视教学目标的做法, 是最不可取的。

五、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引一个三年级评语例子:“这几天我们学习了较大的长度单位《千米的认识》,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收集、记录较远的路程,知道如何推测、估计较远的距离,在这方面是班里最好的。但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一定的困难,希继续努力。等级评定,优。”这个以定性为主的评语,是学生与老师的一次情感交流,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树立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们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下载小学数学阅读问题与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数学阅读问题与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服务于生活。在教学中要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使学生初......

    小学数学研修总结与反思

    小学数学研修总结与反思 通过研修学习,我接触到了专家学者们的教育新理念,学习观看了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同时阅读在研修中发表的文章和制作精美的简报。在组内与同行教师进行......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 三伏潭二小何银先许多教育者都有这样的教学感受,好的教学预计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教学中合理设计,加上老师潜移默化的指导对教学成果有阒重要作用。现......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1 教学内容:教材第88、89页的内容及第91页练习十七的第1、2题。教学目标:1.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2.通过解决......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模板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模 修研日志 通过最近的在线学习,让我深深地意识到学习研究的革命给教育带来的重大影响。一种新的课程设计、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与反思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会数学地思维,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的一个重点。低年级的数学教学,要注重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主动深入地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与反思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单元第P117例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借助线段图直观地了解植树问题的典型特征,......

    反思小学数学在课程改革中的变化与问题

    反思小学数学教学在课改中的变化与问题工作单位:巴州区下八庙小学作者姓名:张明知联系电话:***新课程实施以来,我校成立了由骨干教师、学科带头教师组成的具有较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