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下美术教案

时间:2019-05-15 02:07: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6下美术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6下美术教案》。

第一篇:6下美术教案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1、追寻文明的足迹

教学目标

通过书中图片的欣赏,让学生了解历史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感受另一种凄惨的美,古风古韵的美。

通过资料的收集,让学生更加珍惜历史遗留给我们的巨大的财富—历史建筑,并培养学生们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通过资料的收集了解文化遗产 培养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幻灯片,世界地图及各种材料

一、导入新课

地球上有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这是前人留给全人类的财富,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它们,了解它们,感受历史带给我们的震撼。

板书课题:追寻文明的足迹

二、新授

教师播放课件《古代文明异国风光》

1、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对刚才电脑播放的哪些图片有的了解,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前收集的资料点击电脑上的图片为同学们做解释。

2、你还收集到了哪些图片资料展示给大家看一看!

3、除了课件中提到的历史文化遗产,你还知道哪些? 有图片吗?展示一下!

同学们收集到的资料很全面,通过这些图片资料,我们可以感受到历史留给我们一笔不小的财富,同时我们通过它们也能看到过去的历史中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

4、我们今天看到的是存在于现实的,那么还有很多已经遗失的古迹,它已成为了一个迹,比如巴特农神殿,在公元1687年被威尼斯军队炮轰致毁;还有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它是人们梦想中的花园,但它是否真正的存在,人们仍无法寻得根源;还有罗德港巨人雕像,摩梭拉斯陵墓,都因为年代的久远无从考证。

5、为了保护历史留给我们的遗产,我们应该为它做些什么呢?如果你以一个旅游者的身份到此贵地,你会如何做才能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呢?

三、课外拓展:其实我们就近来看,在我们中国就有很多的文明古迹,九寨沟,故宫,苏杭二州,还有很多很多,我们要更好的保护它们,让他们继续存留下去,把它留给未来。

2、探访自然的奇观

教学目标

知道什么是自然遗产,能说出7处-10处世界自然遗产。能够对世界自然遗产的保护有正确的认识。能够独立搜集有关自然遗产的资料,初步认识、了解感兴趣的自然遗产用自己擅长的美术技法表现一处自己喜欢的自然遗产。教学重点 通过资料搜集、课内外交流等途径,认识7处-10处世界自然遗产。

教学难点 能向别人较详细地介绍2处-3处自然遗产,并发表自己对自然遗产的认识和感受。教具准备 幻灯片,图片、教材等 教学过程 导入: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对世界自然遗产的思考。

下面我们要一起领略世界上最为奇特的自然奇观,它们是大自然馈赠我们人类的宝贵遗产。

二、、师生一起共同浏览影像资料。

探访世界七大洲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奇观,感受大自然的伟大创造力,感悟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亚洲———珠穆朗玛峰

欧洲———巨人之路

非洲———维多利亚瀑布 北美洲———科罗拉多大峡谷

大洋洲———大堡礁

2、学生网上自主游览

A从美学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地质和生物结构或这类结构群组成的自然面貌。B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分的自然地带。

C从科学或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由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明确划定的濒危动植物物种生态区。

三、交流

学生欣赏,谈体会,交流感想。四课后延伸

3、《我的书包》

教学目标

通过细致的观察自己的书包,发现自己书包除了背书以外还是否有其它的功能。和自己的旧书包进行对比,设计一款多功能的书包。

教学重点 教具准备 了解书包每个部分的作用。

教学难点

自己设计一款多功能书包。

各种造型不同的书包、彩色纸、采笔、尺子、剪刀等

一、导入新课

书包是我们上学的时候必不要少的工具之一,现在的书包不仅实用,而且非常的美观,学生背着自己的喜欢的书包,就仿佛象平时穿衣穿裤一样必不可少,它可以说是我们的贴身伙伴,那你们对它的了解有多少呢?

二、讲授新课

1、同学们,现在将我们的书包拿出来,摆在桌子上,我们细细的观察一下,书包中每个部分都有什么样的作用。大兜——小兜——侧兜——里面格层 背带——提手

2、还是哪些特殊的设计?

3、我们仔细观察一下,你的书包为什么这样设计。

4、小组讨论:你觉得书中的哪一个部分设计的不合理,你想怎么样进行改进呢?

5、你还想增加什么功能?

三、学生制作

1、展你的丰富的想像力,设计一个即实用,又完美,而且带多高科技多功能的书包。把它打造一个完全智能化的书包。

2、鼓励学生大胆想像,大胆作画。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

3、教师巡视、指导。

四、学生作品展示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并做以汇报,说说你的书包先进在哪里,都具备了哪些高科技的功能。选出几位制作出色的同学。

五、教师小结:

看到同学们设计了多种多样奇异的书包,老师有了一种想法,就是希望同学们有一个不用背着沉甸甸的书包去上学,天天回到家里打开书包一学就到深夜,老师非常心疼你们,我希望设计一款智能书包,当你把书放进书包的同时,书本上的知识就像电脑一样贮存在你的脑袋中,而且当你背上书包的时候,感觉不到书的重量,这样能使你们的负担减轻。但希望是希望,我们能不能凭借幻想生活,我们还得为现实的生活打拼着。

4、画故事

教学目标

了解用中国画形式进行故事情景描绘的基本步骤与多种方法。能在作品中表现故事情节,突出主要形象的动作与表情。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情感。通过学生查找相关资料、表现、创造和感悟,提高个人艺术修养与审美情趣。教学重点 了解画故事情景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 角色造型、场景设计、构思构图的表现方法 教具准备 中国画颜料、生宣纸、毛笔、调色盘、墨汁、画毡或报纸,相关资料。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从小到现在看了、听了很多优秀的经典故事,现在我请大家来欣赏一段故事。你知道这个故事吗?如果知道请你介绍给大家。播放影片《闹天宫》

看了这璺影片后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个情节? 打开书第8页,欣赏刘继卣的《闹天宫》(1)

这幅连环画是用什么艺术手法表现的?

(2)

这是刚才动画片中的哪个情节?作者是如何表现主题的? 今天,我们用水墨技法来画故事。

二、讲授新知介绍画家刘继卣

1、介绍画家刘继卣

代表作《闹天宫》《武松打虎》

三、分组探究用讲故事的方法分析画面

游戏:比比看。分小组欣赏刘继卣先生《武松打虎》作品。A给画面命题

B画面是如何表现故事中的人物和场景的?各有什么特点? C画面是如何巧妙处理构图的?

D如果你画这个情节,你想怎样设计?怎么才能紧扣主题?

四、学生练习复习用笔和用墨的方法,尝试用色墨直接点写的方法,或用线条大胆进行勾勒后调色的方法,进行造型与表现。

提问:有没有好的方法用在场景设计上?

五、分析学生作业

A你最喜欢哪张作品?作者是如何体现主题、突出人物特点的?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有什么不足的地方?B你能用你的语言讲讲画面表现了一个什么情节?C你能不能自编一个小故事说给大家听?D注意事项

六、小结。小组研究,师生互动

七、学生实践:尝试有中国画的形式大胆地表现自己最喜欢的故事情节,也可以编一个故事进行创作。

八、展示作品,交流评价

教学目标

5、装饰画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装饰画的特点,感悟装饰画带给人的美感。通过学习,能用富于变化的线条创作一幅装饰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教学重点 装饰画的特点及表现方法。教学难点 如何表现出装饰画的特点。教具准备 高丽纸、图画纸或刮画纸,水粉工具等。导入新课:展示几幅用石膏版制作的线条比较丰富的装饰画作品,提问:你喜欢这些作品吗?为什么? 讲授新课:提问:你知道它是在什么上画的吗?

欣赏课本上的《乐园之梦》作品。提问:这幅画给你什么感受? 课件展示人物形象、鸟、植物,分析线条及形象特点。

出示课件,欣赏丁绍光的其他作品,分析哪些地方进行了夸张、变形、色彩有什么特点,表达了画家的什么感情。

欣赏《风》提问:你喜欢这幅作品吗,为什么?

小组探究。

提问:这些作品中运用了哪些颜色对比?给你什么感受?分析课本第11页左边的学生作品,提问:调色有什么特点?

老师示范一幅作品。铅笔起稿、水粉着色

布置作业,提出要求。用富于变化的线条创作一幅风格别致的装饰画。

教师辅导:辅导学生完成作业,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并给予指导和帮助。重点:构图、线条的组织以及颜色的设计

展评作品,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并评价。

课后拓展:出示部分用对比色画的小粉画,引导学生回家进一步实践。

6、装饰色彩

教学目标

知道装饰色彩在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的应用,了解民间艺术中装饰色彩的特点和表现方法。学习和掌握装饰色彩的用色方法,运用装饰色彩创作装饰画。了解色彩的写实性与装饰性的区别,在教学体验中感受装饰色彩的美感,培养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民间艺术中装饰色彩的特点和表现方法。学习和掌握装饰色彩的用色方法,运用装饰色彩创作装饰画。

教学难点 装饰画的造型突出夸张变形,色彩对比强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水粉用具、学生优秀作业。

引入新课:

装饰画中的牛与自然界中的牛对比有什么不同? 讲授新课:

讲授装饰色彩。装饰色彩是提取自然形象中的色彩,进行夸张和对比,色彩鲜艳,对比强烈,给人以质朴、真挚的感受。民间的装饰色彩常用补色的对比关系如:红与绿,橙与蓝,黄与紫

组织学生看书回答问题。根据图中所表现的内容,分析作者是怎样运用装饰图案和装饰色彩的?

播放教学课件。观察分析。十二生肖作品:摄影作品、写生作品、装饰画、农民画等几种不同的表现方法。问题:对比作品,找出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教师演示:

展示并分析学生优秀作业。

运用装饰画色彩表现生肖形象。

讲解作业要求。学习民间艺术装饰色彩并运用到绘画中,画一幅色彩鲜艳的生肖形象装饰画。完成作业,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作业。

评价:展示作吕,组织学生评价。评价内容:造型夸张变形,体现民间装饰色彩特点。

7、彩球的设计 教学目标

学习插接彩球的创作、设计步骤和方法。用多种纸张完成彩球的制作。通过对教材的研究和学习,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做人、学会作事。

教学重点 了解彩球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插接规律。

教学难点 做出新颖、美观的彩球作品。教具准备 彩球作品,彩色卡纸、包装盒、贺规、直尺、铅笔、样板插片、剪子、胶水。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欣赏课件

出示课件欣赏彩球

提问:看了这么多漂亮的彩球,你能说一说彩球给你什么感受吗?有什么特点?适合哪些场合装饰? 游戏:击鼓传球。

提问:这些彩球是由什么基本形组合而成的?

基本形在外形、色彩、装饰上有哪些特点?彩球的什么地方吸引你?它是怎样组合的?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设计制作一个彩球。分析教材研究设计步骤与方法。发现困难。彩球是怎样设计出来的?你想了解彩

球哪部分知识?你有哪些困惑?

自主探究。每组桌面上都有一个已完成的彩球,请组长带领大家将彩球打开,分析一下再重新组合。研究讨论正多边形组成球体的规律。一组:正三角形彩球作品。二组:正方形彩球作品。

三组:正五边形彩球作品。

四组:正四边形与正六边形组合的彩球作品。

分析什么样的基本形适合制作彩球?开口处开在哪里最为合适?哪个设计得比较新颖、有创意?有没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学生总结制作方法,教师演示部分制作的要点 彩球设计与制作要点:外形、色彩与装饰方面 学生制作教师指导

展示与评价

1、欣赏同学们的作品

2、价其他同学的作品,提出不足及改进方案

3、评选出:创新设计奖、最佳制作奖。

8、奇思妙想

教学目标

了解绘画中奇异组合的表现方法。能根据写生、记忆、想象的生活物品,以线描的形式进行奇异组合。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以及认真观察、记忆的习惯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绘画中奇思妙想的内涵及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将不同事物进行巧妙的重组,构成一幅有新意的画。教具准备 图画纸、彩笔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课件演示:先出现巨石的画面。提问:你们看这是什么?你们能不能想像一下这块巨石出现在什么地方? 课件演示:在巨石后方出现天空和大海的背景。

提问:你们看到这幅作品后有什么感想?能用你的方式讲解这幅作品吗?

讲授新课:还有一些画家也有着这样的厅思妙想(欣赏、分析书中作品《公寓式梅 维斯头像》《莫斯科的英国人》)提问:在这幅作品中你都看到了哪些事物?你认为这些事物之间有联系吗? 你能总结出艺术家在创作时注意了哪些问题吗?教师拿出一些毫无关系的物品,你们看看这些物品之间相互有联系吗?

小组讨论:从中选择你喜欢的物品,想一想怎样才能超常规地将它们组织在一起,表现出你的奇思妙想。分析书中学生作品:你觉得哪些作品想像力丰富,组合得让你觉得巧妙、有趣? 学生创作老师辅导 总结。

教学目标

9、添画人像

了解人物头像的基本结构和特征。学习人物头像的画法,运用发散思维添画人像。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想像力。教学重点 欣赏和了解人物头像的表现方法,学习利用头像的一半创造性地添画另一半。教学难点 发散和想象,运用不同方法进行表现。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课件,人物头像图片、绘画用具。

启发谈话引入新课:展示优秀学生作业,引出课题

引导学生欣赏人物头像课件

分析人物头像的表现方法。五官有什么特征?

播放教学课件。人物头像切割图——展示添加过程。提问:你对片中哪些地方最感兴趣?添加部分运用了哪些方法?添加部分有哪些地方体现了想像和夸张?

布置作业要求:利用正面人物头像图片,剪成一半贴在作业纸上,可以采用与图片相同的方法或其他方法添画人像的另一半。

组织学生交流:你准备利用什么方法?怎样表现?

教师演示:利用实物投影演示:利用线描方法添画人物头像的一半。

展示并分析相同的一幅画,分别利用油画棒、水粉、黑白画等方法进行表现的艺术效果。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书中的学生优秀作品。

问题:人物头像有什么特征?利用了什么方法进行添加的?添加部分有哪些是值得学习的?

完成作业:指导学生进行艺术实践活动。

辅导要点:图片切割的方法和粘贴位置、工具的选用、创新的表现、根据学生的水平差异进行不同程度的有针对性的辅导。

评价:组织学生评价作品。

10、用各种材料来制版

教学目标

了解综合版画的艺术特色。结合多种版画技法,创作一幅有情趣的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培养学生寻找生活中美的元素,培养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学习综合版画的技能技巧。材质与技法的选择与构思。

教具准备 各种可以制版的材质、油墨、水粉色或丙烯、调色盘、墨磙、纸等 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检查用具准备

导入新课:还记得版画吗?你对于版画有哪些了解? 欣赏分析:引导学生分析画家作品及学生作品。技法研究:综合版画是一种风格多样、技法

灵活的版画形式,可以根据画面需要选择多种技法。

艺术实践:提出作业要求:根据本组采集到的制作材料,选择一个主题,进行综合版画的创作。老师根据学生需求巡视辅导。

展示与交流:教师组织展示交流。

以组为单位或尝试各组相结合,合作完成作品。介绍自己的作品,并对别人提出好的建议。

教学目标

11、装饰柱

了解装饰柱的功能与作用,学习装饰柱的设计、制作方法与步骤。合作完成装饰作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共同完成创意和提高美化生活的能力,激发审美情趣和创新意识。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了解装饰柱的设计要素,即柱体造型和装饰纹样。作品的新颖、美观和实用。

纸板、双面胶、乳胶、剪子、美工刀、彩色纸、平面及浮雕作业。引入新课:

展示课件:出示一组生活中的具有装饰效果的柱子。

提问:装饰柱由哪几部分组成?装饰柱的功能?装饰柱的材料? 研究设计步骤和方法:

艺术实践:根据各组准备的材料进行实践。考虑作品的色彩和作为柱子的底色应如何设计。评价:各组代表介绍本组作品的特色。说一说准备将作品展示在何处? 互相提出修改、完善的建议。提问法 教学目标

12、动画片的今昔

初步了解动画片的发展过程,能说出3部-4部具有代表性的动画片名称。知道动画片中的形象是怎样动起来的。能制作一组简单的动画,能运用本课学习的有关动画和审美、技术等知识评价一部自己喜欢的动画片。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初步了解动画片的发展过程,能说出3部-4部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动画片。运用本课学习的相关知识,评述一部自己喜欢的动画片 教材 导入: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录像,〈大闹天宫〉片段。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动画片,用艺术的眼光去感受它、了解它。

学习卡一:〈小蝌蚪找妈妈〉提问:你知道这部动画片的名字吗?片中的画面是用什么绘画方法表现的?猜一猜片中的许多形象取自哪位画家的花鸟作品?

学习卡二:〈九色鹿〉提问:在造型、色彩方面有什么特点?你知道它取材于哪里吗? 你能说出它描述了一个什么故事吗吗?

学习卡三:提问:这部作品是以我国哪种传统艺术形式来制作的? 学习卡四:提问:这部作品是以我国哪种传统艺术形式来制作的?)

介绍动画片的历史:

第一部动画片——有声动画片——彩色动画片——精美、造型夸张的动画片——三维动画片

学习动画是如何动起来的?把角色的每个个动作分解成若干个逐渐变化的动作,画出一张张不动的但逐渐变化着动作或形态的画面,用逐格摄影机一张张拍下来,然后以每秒24格的速度连续放映,这样画面便动起来了。布置作业:选择喜欢题材,制作一幅简单的六格动画。

课后拓展:写一篇小文章,谈谈你对当今动画片的认识。

13、拟人化的卡通

教学目标

通过表现拟人化的卡通形象,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夸张的创作手法增强卡通形象的感染力,增加艺术作品情趣的造型能力。通过欣赏、设计等学习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及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形成与发展健康的心理素质。教学重点 通过夸张、拟人化的创作手法创作出拟人化的卡通作品 教学难点 卡通形象的塑造与表现。教具准备 关于卡通的图片、创作过程的资料等。教学过程 探究拟人化卡通的造型:

组织学生把搜集下马看花图片及实物在各组交流。研究文具或其他用品的形状、功能。研究拟人化的卡通形象的色彩。师生交流资料。

引导学生爱护自己的学习及生活用品。

小组交流信息情况并观看世界各地的多样文具及其他用品,引导学生产生关爱他人的情感,树立爱护学习及生活用品的好习惯。实践活动: 提示:我们认识的一般学习及生活用品与拟人化的卡通形象有什么不同?设计卡通文具及其他用品时应注意什么?怎样设计才更巧妙?

倡议:个人或小组为自己或他人设计一件新颖有趣的拟人化的卡通文具或其他用品。

讲评作业:引导学生对作业进行评述,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对学生进行爱护文具、保护环境的教育。

14、发现老房子的美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掌握表现建筑所使用的盘条成型、泥板成型等陶艺技法。利用盘条成型是、泥板成型等陶艺技法表现老房子。发现和感受老房子丰富的人文蕴含和工艺特色,提高审美能力。教学重点 学习运用盘条成型法、泥板成型法表现老房子。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对建筑结构的理解与掌握。课前搜集的资料、陶泥、课件 课前准备

导入新课:汇总资料,引导学生交流。

小组研究:引导学生分析:在众多的老房子中,你最喜欢哪种?为什么?该如何表现? 尝试表现:组织学生分组尝试技法,教师巡视指导

引导学生反馈与交流:

谁的想法别具新意?

在尝试的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

欣赏:欣赏书中图片及相关资料。

教师做示范:做底——文体——细节

堆砌、手捏、盘条、泥板等方法,可以用刻、压、粘,添加出不同的肌理效果。

艺术实践:制作一处富有生活情趣的老房子。

学生创作:教师巡回辅导,找出细节有新意的作品随时进行展评。

评价展示:引导学生自评与互评,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引导学生谈谈创作过程中发现的小窍门和新方法,并进行技法交流。

15、留给母校的纪念

教学目标

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母校及老师的培养,在今后的学习中要维护母校荣誉,为母校争光,对母校抱以感恩之情。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美术知识、技能,用多种形式进行艺术创作,运用美术语言来表达自己对母校的怀念与感激之情。激发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相互合作意识及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美术知识、技能,用多种形式进行艺术创作,运用美术语言来表达自己对母校的怀念与感激之情。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把握集体创作作品的整体美感。木瓢画绘制精美。多媒体课件、图片等。

教学过程 激情导入,出示课题

帮助学生确定艺术创作的题材

欣赏同龄学生的优秀作品

帮助学生确定艺术创作的表现形式

指导学生绘制木瓢画

1、选择材料

2、先上一层白底色。

3、待干后用铅笔轻轻绘制草图。

4、着色时依据造型设计不同的色彩并进行美化。

5、水粉上色,最后上透明漆,使作品色彩更艳丽、耐久而不褪色。指导学生绘画或纸立体造型

提示:选取小学生活中最美好的时刻画出来留给母校作纪念。画出自己想对母校说的话和自己的愿望。展示评价:鼓励学生大胆畅谈自己的想法。教学目标

16、我的成长记录

综合已尝过的美术知识与技能,用多种形式进行艺术创作,表现出六年学习生活中最难忘的瞬间。能用美术语言来记录童年成长的足迹。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爱学校、爱老师,爱同学及爱生活的情感。发挥其想象力及对艺术的感受能力。教学重点 综合已尝过的美术知识与技能,用多种形式进行艺术创作,表现出六年学习生活中最难忘的瞬间。教学难点集体创作《毕业诗集》《毕业小报》,编排时应把握好作品的整体美感及风格统一。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现代多媒体设备、课本、优秀学生作品等。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欣赏美丽的校园

欣赏学生生活的图片:展示课件,六年来校园生活照片(运动会、社会实践活动、军训、升旗仪式等)

出示课题

启发思考:组织学生欣赏教材中的学生作品:引导学生思考:作品表达了什么内容?用了什么样的表现形式?你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

展示历届学生的优秀作品,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鼓励创新,交流构思

记忆最深刻的人和事,你得到了哪些发展,曾经留下美好回忆的学校的一个角落。布置作业,学生创作。课堂评价

课后拓展。

集体创作的毕业诗集或编制成册的毕业小报,学生都难以把握整体和和谐与统一,为此,需要教师合理引导,适当调整并适时给学生以建议等。教学目标

17、剪纸中的古老记忆

欣赏不同风格、不同题材的剪纸,了解剪纸的历史及发展,了解剪纸的造型特点及艺术特色。了解抓髻娃娃剪纸,并结合自己喜欢的形象设计制作。感受到剪纸中蕴含的民间文化。教学重点 欣赏不同风格、不同题材的剪纸,了解剪纸的历史及发展,了解剪纸的造型特点及艺术特色。教学难点 对抓髻娃娃特点的把握及对文化背景的了解。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课前搜集的资料、剪刀、彩纸

课件导入:播放陕北民歌。你听到了什么声音?猜一猜这是哪里?

资料反馈

小组研究:民间艺人为什么喜欢将抓髻娃娃作为剪纸的表现题材?抓髻娃娃是男孩还是女孩?有哪些变化和寓意?

在制作方法上有什么不同?需要注意什么? 艺术尝试: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尝试

课后拓展: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各地都有代表自己独特地域风格的古老艺术,也有很多艺术形式与剪纸是姊妹艺术。教学目标

18、绣在服装上的故事

了解苗族服饰文化的内涵,能将自己喜欢的图案临摹下来,并能讲解苗族服饰上的图案寓意。

培养学生对本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观念和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苗族形式多样、制作精美、色彩瑰丽、具有民族风格和乡土气息的图案纹样的服饰,了解有关苗族的历史、文化、习俗,感受苗族服饰图案的深刻内涵和美感。增强对祖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教学难点 图案形象的特点和对比色的运用。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各种苗族服饰、录像、图片、各种绘画工具。课前准备:

了解有关苗族的历史、文化、习俗 了解有关苗族服饰特点

搜集苗族服装、服饰图案的实物或图片。引入新课: 新授课:

提问:通过课前学习,谈谈你对苗族的了解。学生边,老师边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进行补充。

通过前面的讨论,你能简单概括一下苗族是一个怎样的民族? 引导学生展示交流有关苗族的服饰文化。

苗族先民不断被迫迁徙,这个过程断断续续地一直持续到清朝,直到最终形成了现在的分布格局。引导学生欣赏“百鸟衣”

“百鸟衣”的传说、用途、图案特征、色彩、欣赏价值。

苗族不仅将历史传统倾注于口头文学之中,更将它倾注于图画之中,了解有关“蝴蝶妈妈”的传说。欣赏“牛首龙纹”的图案,了解有关“龙”的传说。苗族分布较广,支系众多,服饰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学生作业: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服饰图案进行临摹。能讲其寓意。

小结:组织交流。

第二篇:四年级美术下教案

第一课 节日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感受传统节日,回忆丰富多彩的节日场景,抓住节日活动中具有表现力的一面,让学生学会运用不同材料不同绘画方法,发挥想像表现热闹的节日场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造型能力.(2)操行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在感受讨论表演绘画制作表现节日的有关活动中,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更好地体验节日给我们的生活用品学习带来的乐趣,从而掌握节日场面的表现方法;加深对传统节日文化风俗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创造力及表现事物的能力,发展艺术感知能力 和造型表现能力.2.学习内容

教学重点:着重利用多方面的信息让学生感受表现节日.在课堂上,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看看说说,由浅入深地感受节日活动,掌握节日场景的绘画方法,并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传统节日中的风俗活动.教学难点:回忆丰富多彩的节日场景,抓住节日活动中最具有表现力的一面,让学生学会运用不同材料不同绘画方法,发挥作用想像表现热闹欢快的节日场景.3.建议课时:1~2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师:有关节日的大量视频录像图片磁带各种与节日有关的风俗习惯的文字介绍范作课件等.生:收集各种与节日有关的风俗习惯图片和文字,以及绘画工具(油画棒彩笔).教学思路:(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教室里挂些与节日有关的饰品,窗户上贴些窗花,营造出节日的气氛.观看具有代表性的不同节日的有关视频,引导学生感受节日欢快的氛围,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多媒体课件展示)(2)讨论探究:组织学生讨论所看的是哪些节日?并尝试介绍与这些节日相关的风俗活动.(3)模仿游戏:学生自己模仿节日活动中人物动作活动的情景,如:端午节划龙舟重阳节登山元宵节看花灯„„体验感受可以加深学生记忆,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欲望.(4)欣赏交流讨论:欣赏课本图片,讲述图片中节日 场景的构图方法和色彩的表现,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观察节日中的细节,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宽学生的思路,发展学生的扩散性思维.(5)总结示范:老师示范绘画一幅体现节日热闹场面有一定人物造型的画面.(6)学生作业:让学生在感受的基础上,选择利用自己所带的工具材料画出一幅具有节日气氛的画面.主要让学生在感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验探索研究节日场景的表现方法,鼓励学生自由大胆地想像,制作具有一定人物动态的作品,在绘画过程中体会创作的快乐;并让学生在绘画过程中体验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审美感受.(7)评价展示:学生自主评价为主.学生互评,老师评价小结为辅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作和评价意识.鼓励构思新颖独特的学生,激励学生的创造欲望.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拓宽学生的思维,体现 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提高审美欣赏能力。(8)课的拓展:欣赏有关节日活动的照片、诗词,在诗词中寻找中国传统节日的活动,体验古人在诗词中表达出的对于节日的情感。例如清明节、中秋节„„让学生在体验中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引导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第二课 看花灯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观看各种花灯,引导学生感受传统节日,回忆丰富多彩的灯会场景,抓住灯会活动中最具有表现力的一面,让学生回忆、想像,让学生了解花灯这种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特色。

(2)操作目标:通过学习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在感受、讨论、绘画、制作、表现彩灯的有关探究活动中,更好地体验花灯给我们的生活用品、学习带来的乐趣,从而掌握绘画花灯 或节日灯市的表现出方法加深对传统节日文化、风俗的了解。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了解和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及表现事物的能力,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2、学习内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花灯,收集有关花灯的资料,着重利用多方面的信息让学生感受、表现花灯。在课堂上,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看看、说说,由浅入深地感受过元宵节----花灯活动,掌握花灯和节日 灯市的绘画方法,并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民间艺术节和传统节日中的风俗活动。教学难点:回忆丰富多彩的灯市场景和各式各样的花灯,抓住灯市活动中最热闹欢快的灯市场景或绘画出造型独特的花灯。

2、建议课时:1~2课时 教学过程:

1、教学活动方式建议

课前准备:有关灯市活动和花灯的大量视频录像、图片、磁带,各种与元宵节----赏灯活动有关的文字介绍、范作、课件等。

学生准备:收集各种花灯的风俗图片和文字,以及绘画工具。

环境准备:教室里挂些花灯,窗户上贴些窗花,营造出节日的气氛。教学思路:

(1)观看视频、激发兴趣:观看具有代表性的不同供给灯和灯市的有关视频,引导学生感受花灯节欢快的氛围,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多媒体展示)

(2)讨论探究:组织学生讨论所看过的花灯,并尝试介绍这些花灯有什么特色。(3)老师介绍花灯历史:老师结合课件介绍观灯活动的来历及相关花灯的品种和相关知识,增强学生对节日风俗活动和民间艺术的了解。

(4)展示交流花灯:学生展示自己带来的花灯,介绍花灯外形、结构、制作及材料方面的特点。

(5)师生欣赏交流讨论:欣赏课本图片,讲述图片中灯市活动的构图方法和色彩的表现,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观察观灯活动中的细节,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宽学生的思路,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6)老师示范:示范绘画一幅体现观看花灯时的热闹场面,以灯为主要表现对象。

(7)学生作业:让学生在感受的基础上,选择利用自己所带的工具材料画出一幅能表现灯市热闹气氛的画。

(8)评价展示:优秀作品欣赏、评析。

(9)课的拓展:欣赏有关元宵节----赏灯活动的照片、诗词,在诗词中寻找中国传统节日的活动,体验古人在诗词中表达出的对于节日情感的流露。让学生在体验生活中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引导学生热爱中国传统观念文化。

第三课 水墨变体画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把名人名作用水墨画的方式加上自己的想像画出来。

(2)操作目标:学生通过欣赏学习和自己的想像力,参照艺术家的原作,用水墨画进行表现。

(3)情感目标:借助于名画的形式画出对生活用品的回忆和感受。

2、学习内容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用水墨工具临摹改编名画。

教学难点:运用毛笔的中锋、侧锋以及水墨的浓淡表现画面。建议课时:1~2课时 教学过程:

1、教学活动方式建议

课前准备:水墨画工具;名画投影片;补充的名画;范画作品。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中外著名画家和他们的作品。(2)欣赏:

方案一:教师在多媒体上播放中外名画,引导学生欣赏。提问:在欣赏时思考画面的主题内容和构图。方案二:欣赏 课本上高更的画《高更你早》。思考画面上的主题内容。(3)讨论:

师:什么是变体画?

学生自学,相互讨论,全班交流。(4)作品评析:

欣赏书上的学生作品,与高更原作进行分析比较(主体物,构图的表现方式)。讨论:怎样才能完成变体画。(5)尝试练习:

教师提出具体要求。请学生代表上黑板试画,其他学生在草稿纸上试画。(6)创作水墨变体画:教师示范水墨变体画。水墨画的技法要求:

A、用毛笔的中锋勾画主要的形状。B、用毛笔的侧锋做大面积的渲染。C、墨色的运用:焦、重、浓、淡、清。(7)学生作业练习:

A、选择《高更你早》或《故乡的梦》进行改编。B、可选择横或竖的构图方式进行创作。C、勾线后染墨。

(8)作业展评: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讲评。

(9)课后拓展:选择自己喜欢的水墨名画改画成水彩画或油画。第二课时:

(1)复习导入:将上一课时的作业展评。讨论作业的创作表现效果。(2)欣赏;欣赏中国汉代画像石和木版年画。(3)讨论交流:

讨论;汉代画像石、木版年画上画面内容。让学生联系我们的平常生活情景一谈。3

(4)创作构思:

A、欣赏书上的儿童画作品。

B、在草稿纸上用铅笔参照书上提供的三幅画进行变体画的创作。C、教师点评:构图和内容提要丰富生动,富有生活情趣。D、老师用线描的方法创作《老鼠娶亲》,画出结婚时的热闹场景。(5)创作练习:

师:在宣纸上模仿汉代画像石或年画的形式共青团一幅水墨变体画。(6)作业要求:

水墨要求:注意水墨的浓淡,用中锋勾线,粗细匀称,线条流畅。用侧锋渲染时注意墨色的焦、重、浓、淡、清的运用。

构图要求:合理安排画面,主次清楚,层次分明。

(7)评价:让学生针对作业成绩的内容题材、画面构图的表现力进行自评和互评。(8)拓展:将传说中的八仙和门神创作成水墨变体画。

第四课 穿穿编编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参观、欣赏,让学生了解穿编工艺的材料、工具和特点,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审美意识和审美习惯。

(2)操作目标:选用适合的材料,大胆地将自己设计的造型,用不同的“穿编方法”表现出来。

(3)情感目标: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艺术活动的乐趣和审美意趣,养成主动探求与创造的良好习惯。

2、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了解穿编物品的一些简单制作方法,体验中国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增强学生对祖国艺术的热爱之情。教学难点:运用适合的材料及“穿编法”制作出具有一定创意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建议课时:1~2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电脑课件、穿编材料、制作工具。学生准备:穿编材料、制作工具。教学思路:

本课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与中队活动相结合,带学生到穿编手工艺厂参观,第二课时进行设计制作。

参观活动:带领学生到穿编手工艺厂参观,让学生亲身体验现场制作的气氛,并与穿编艺人进行交谈,感受中国穿编艺术的博大精深。

谈谈感受:回校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谈谈参观后感受,说说自己对穿编艺术有了哪些了解。

拆编游戏:全班以4人小组的形式玩拆编游戏。游戏要求(拆前仔细观察穿编物由哪几部分组成,小组成员可以进行分工合作,仔细揣摩各种各样的穿编方法,并做好记录,组装时细心谨慎,小组成员要配合好,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拆编得又快又好。)教师对游戏结果进行简单的评述。

图片欣赏:教师播放电脑课件,学生欣赏有关穿编物品的图片。同桌讨论:看了这么多穿编的图片后,说说你准备穿编什么。

教师演示:教师用纸条进行穿编演示。用铅笔画底稿。

用刀刻出横的或竖的小口子。

剪下比小口子略窄的纸条。用纸条上下穿编。用手指将穿好的纸条向上挑起形成弓状,再将纸条两头工纸的反面固定,一幅漂亮的作品呈现在我们面前了。

学生制作:以同桌合作的形式,用彩色蜡光纸、杂志封面等材料进行穿编练习,可以模仿例做,也可自己创造方法做。

交流与评价:以“穿编博览会”的形式展示作业,让学生说说你最喜欢哪件作品?为什么? 课后拓展:

回家后寻找一下身边的穿编物。阅读一本有关穿编的书籍。

上网查询一些有关穿编的资料。

第五课 纸卷魔术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运用色纸和各类废旧纸张,通过绘画、卷贴、组合等方法进行立体造型活动,掌握设计、制作的方法,体验制作过程。

(2)操作目标:通过剪、折、卷、贴等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学习纸卷造型技能技巧。(3)情感目标:通过纸卷造型的设计与制作,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创新能力和耐心、细致操作的心理品质。

2、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通过剪、折、卷、贴、拼等技巧,制作一个纸卷造型。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大胆想像,构思进行创作,设计出一个有趣的纸卷造型。

3、建议课时:1~2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碟片、电脑课件、制作材料工具。学生准备:制作材料工具。教学思路:

观看碟片:教师播放碟片《动物世界》,学生欣赏,能否说说你在碟片中看到了哪些动物? 猜谜语:教师播放电脑课件:动物谜语。

一位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小时有尾没有脚,大时有脚没尾巴。(青蛙)金箍桶,银箍桶,打开来,箍不拢。(蛇)

年纪并不大,胡子一大把,不论遇到谁,总爱喊妈妈。(羊)头戴红帽子,身披五彩衣,从来不唱戏,喜欢吊嗓子。(公鸡)学生猜出后,教师出示该动物的纸卷造型让学生欣赏。

小组讨论:教师给每组发一个纸卷动物造型,让学生分析讨论:采用了什么材料?如何制作的?

学生试做:学生试做动物纸卷进造型,做好后,教师进行简单的评述。

学生制作:选用适合的材料制作一个纸卷动物造型,可模仿范图制作,也可自己设计造型。交流与评价:以“纸卷世界”的形式展示作业,让学生介绍作业,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是如何构思制作的。

课后拓展:回家后,尝试用纸卷做“小兔子的一家”。

第六课 罐和壶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感受古今中外的罐和壶的造型特点,了解有关器皿的文化,掌握简单制陶的技法。

(2)操作目标:学会用多种形式和手法进行创作、表现出罐和壶。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各种罐和壶,体会其中的美学内涵,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学习内容

让学生通过欣赏,了解有关器皿的文化,再把对罐子和壶的欣赏、造型、表现、设计、制作等知识元素和能力培养相结合,同过运用多种的手法进行创作,大胆想像,大胆创作,展示自己的成果。

教学重点:能领略罐和壶的艺术美感,用多种形式表现罐和壶。教学难点:能运用多种艺术的手段,表现出不同形式的罐和壶。

3、建议课时:1~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女娲补天》的一段动画,收集古今中外的罐和壶的图片和介绍资料制成课件,一个陶罐和一个瓷壶。

学生准备:绘画用具,课前收集的关于罐和壶的资料。教学思路:

(1)动画导入:

从《女娲补天》的动画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知道泥土是生命之本,伴随人类文明使用至今,人们为了满足生活的需要,发明了用黏土制陶的方法,制作了许多造型各异的器皿。(2)欣赏:

A、中国从古至今在造型、纹样上有代表性的罐和壶图片。B、国外从古至今有代表性的罐和壶图片。

C、艺术大师的作品以及现代的一些奇特造型的罐和壶。(3)说感受

A、现代的罐和壶与古代的罐和壶有了哪些区别?你喜欢现代的罐和壶,还是喜欢古代的罐和壶?

B、你见到了哪些材质的罐和壶?

C、你喜欢古代罐和壶上的纹样吗?你知道上面的纹样有什么特殊的含义?(4)创作练习

用所带来的绘画用具创作、表现,画一画自己喜欢的罐和壶。作业展示:创设情境,举办一个“罐和壶的创意空间站”,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出,让学生评选出最受欢迎的10项设计。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古今中外的罐和壶的图片、陶泥、制陶的简单工具(泥土、垫纸板、水罐、抹布)。制作好的作品若干。

学生准备:绘画 用具、课前收集的关于罐和壶的资料。

教学思路:

1、看陶

A、欣赏艺术大量作品及古今中外的罐和壶的图片。B、欣赏制作好的陶罐和陶壶的作品。

第7课 适合纹样

教学内容:教材第16页的适合纹样。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认知领域:认识什么是适合纹样,了解适合纹样的种类及特点,掌握适合纹样的设计方法。

2、操作领域:学会除了用颜色绘制,还能够用剪纸、实物拼贴等方法来制作,不拘于格式。

3、情感领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想法像力、创造力。能发现适合纹样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艺术的生命力和实用性。提高美化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点;适合纹样的构成特点。

教学难点:

1、图案的设计制作、色彩的配合。

2、图案的外形与图案的内容的适用性。

3、纹样设计时单元与单元之间的统一性、均衡性与整体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以前画的“花头花叶纹样”真美,它们都是一片树叶或一朵花儿变来的,今天你们能用这些更多的花儿、树叶拼出更美的图形吗?利用投影仪,让学生用花头花叶实物进行摆拼,大家一起欣赏。

二、讨论,你们觉得它美在何处?若有不足你认为怎样调整会更好吗?

三、利用收集的各种材料进行“拼摆”:如火柴、豆子„„

四、大家摆出了这么多漂亮的纹样,纹样的组织方式各种各样,你们看它们是用了哪些方式?放射、直立,„„大家真了不起,无意中竟摆出了这么多的方式。再看看它们的外框又是什么模样?讨论总结。

五、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适合纹样的最重要的两点要素:外框形状和内部的构成。提出适合纹样的概念。

六、打开书看一看它们是绘制出来的适合纹样,内部构成有自然形,几何形,外部框架形。

七、讨论:说说你的感受。这些纹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被应用,除了书中展现的,你们平时还在哪儿见过。

八、课后作业:继续发现、收集、记录平时生活中见到的适合纹样的应用。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将不同的花样置于外框里,比如三角形、方形、菱形等。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不太妥当的地方?

2、将同一种花样,放在不同的框架内。看一看是不是合适。

3、怎样解决不足的地方?教师演示。必须要懂得变形的手法。外框不同,里边的图形也应该做出相应的变化。

二、这种有外框的纹样,也叫适合纹样。不过真正的适合纹样,一定要先定外框,再画“内部纹样,”这样,既使把外框拿掉,图案也仍然能显示原来的形象。这样的图案才是真正的适合某种外形的图案。

三、设计纹样。

外框形状的选择、设计,内部构成的选择、设计,色彩的选择、设计纹样

一、也分两种,一 7 种是对称,一种是平衡。

1、对称纹样:可用复制的方法画出全貌,对称的纹样只需要画出一半结构,然后把纸盖在上面,用铅笔描出轮廓。再把纸翻过来,用铅笔刻印,既得整个纹样的结构。

2、平衡的纹样:比较难处理,要注意运用,纹样的描绘方法一般的点、线、面三种方法,每种方法本身有不少变化,三种方法又经常结合运用。为了说明每种方法的特点,要让学生多欣赏不同范围,还可以绘制三幅范图,画上的纹样一半是轮廓线,另一半分别暖和点、线、面描绘,以便比较。

四、上色稿上的颜色在图形中也有完全对称的,也有规则内稍有变化的。

五、图案教学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耐心、细致、整洁、有计划的工作学习习惯,把学到的知识技能联系实际,加以运用。能增强美化生活的能力,陶冶热爱生活的情燥,掌握装饰语言和形式美的规律,锻炼形象思维和设计意图的表现力,进而提高设计技能和艺术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各项设计,丰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六、一堂课的作业练习是远远不够的,要多做练习,循序渐进。每次作业的纹样结构要由简到繁,色彩由单纯到丰富,使学生每次作业在色彩认识上的所收获。

第8课 车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材分析:

汽车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一种交通工具,儿童对汽车有浓厚的兴趣,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对汽车的回忆、观察,从而大胆想象,细心设计,使学生体会思考、设计的乐趣。教学目标 :

显性目标:通过对汽车的观察分析学习,学习表现不同种类的汽车外形特点。隐性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个性。教学重、难点:

不同种类汽车的外形特点及表现。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导入 新课

1.同学们请看,老师刚在黑板上设计了一幅山城交通图(空立交桥),你们帮老师看看,还缺少些什么?

(立交桥上没有汽车)

2.老师正准备画呢,画什么样的汽车好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展示汽车图片,识别汽车种类)

3.这么多汽车,老师都挑花眼了,不知道画什么汽车好了?干脆请同学们帮老师设计汽车好吗?

(揭示课题:画汽车)

二、分析研究,探究学习1.反问:你们会画汽车吗?

2.考一考:从汽车的外表看,汽车有哪些部分组成?(车轮、车灯、车厢、驾驶室等)3.演示画法:车轮 车身 装饰

4.师生共同分析课本上的学生作业 : l 那些作业 表现出生活中见过的汽车?

l 那些是学生自己创造的汽车,有什么本领? l 你喜欢那辆汽车,为什么?

三、引导学生,拓展创新

1.我们山城的地形特别,什么样的汽车更能适应有山有水的地形呢? 2.你准备画什么样的汽车?

3.老师将从同学们画的汽车中选择适当的汽车贴在《山城交通图》中。

四、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1.及时纠正学生画幅过小的问题;

2.及时展示表现夸张的学生作品,引导学生用夸张的手法表现汽车的主要特征; 3.及时展示功能创新的学生作品,引导学生大胆创新设计;

五、展示、欣赏与评价

1.邀请创意较好的学生到讲台上介绍所画汽车的功能;

2.学生将画的汽车作品剪下来,根据汽车的功能贴在交通图中相应的位置,组成一幅完整的《山城交通图》。

六、课堂小结,课后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不但帮老师完成了《山城交通图》,而且还都成了很棒的“汽车造型设计师”。

2.不过,要当一名优秀的“汽车设计师”,可不那么容易哟,你还需要了解很多的有关汽车的知识。

(如:汽车为什么能在公路上行驶?汽车里面主要有哪些机器?汽车是谁发明的?等)3.同学们,可以在课后查资料或和家长研究一下,再将你所知道的答案告诉老师

第9课 我设计的车

教材分析:省教版小学美术教材中以车为主题的单元中,从了解车、画车、设计车、制作车一系列渐进有序地安排了四课内容,本课是第二课。前一课是让学生描绘了现实中的各种车。显然,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在了解车的基础上进行车辆的设计创造;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同时,接受爱科学及热爱生活的教育;同时在技能领域提高学生对各种造型车的描绘、使用能力,提高美化生活的能力。“让学生创造地设计车”是本课的学习重点,“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及如何创造”也就成了本课的学习难点。对此重、难点,我设计:从生动有趣的小品表演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继而从车辆的造型及功能上,展开对车的造型的创造;计划使用“象形、拟物”的设计方法,激发学生进行联想,从而对车的外形进行创新设计。让学生开发“车功能创造”时,计划以小品内容感染学生思考——你希望未来的车具有怎样的功能?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学生的相互讨论及回答中相互丰富学生的创想,从而解决本课重、难点。

以本人对新课程标准的浅薄的认识,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为宗旨: 设置了让学生自演小交警;

让学生当车辆的设计师,自行设计;

让学生争当小讲解员,以展示会的方式相互展示作品; 让苏苑电视台的小摄像师、小记者、小主持人进行现场直播,充分发挥校园电视台实际效用,并使每一个教学环节的紧密结合起来。教师协助小主持人进行现场直播。

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三个环节,具体过程如下:

一、小品导入,学习新课

1、小主持人: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来当一会设计师,进行车辆设计。[出示课题:我设计 的车]。我们小荷电视台的小记者,听说我们班要进行“我设计的车”这一活动,特来进行拍摄并在“校园”节目中报道我们的活动过程和我们设计的作品,大家欢迎不欢迎? { 通过小摄像师的加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觉得自己的表现能在电视台播出,极大的刺激了学生表现欲望及强烈的成就感。}

2、小主持人:在活动前,我特邀了我校的两位小交警,来谈谈他们的工作,因为他们对马路上的车辆最熟悉了。

3、小交警表演小品:

①、灰色小交警(挂有“灰色小交警”胸卡):

各位设计师们,我是来自“过去”世界的交警,每天工作在一辆辆老式车子的穿梭中,看着样子老旧、色彩单一的车子拥塞的路口,真是又繁忙、又没乐趣。

(教师作为工作人员,在背投电视上放各种造型的车子行进的实镜录像)唉!同学们请帮帮我,设计些“美车”来吧?

②、彩色小交警(挂有“彩色小交警”胸卡):

我是来自“未来”世界的交警,在马路上看着各种色彩鲜艳、造型新颖的车子轻轻在我身边驶过,还能听到随车飘过的优美音乐,啊!工作就是享受!

(彩警说话时,背投电视上放各种色彩鲜艳、造型新颖的动物造型车子开过的动画。){ 通过本环节,在小交警生动的表演及课件的展示中感染学生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同时局部领略了色彩鲜艳、造型新颖的动物车辆,初步开拓学生的思路。} ③灰色小交警:哇!真是美妙了,未来世界的人们真聪明,把车子的造型都设计成了各种可爱的动物的造型!色彩也非常鲜艳。④彩色小交警: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造型美观的常见用品或植物的造型都可以用来设计车子的外形,至于到底用什么物体的造型更美观、有趣,那就要请同学们展开丰富的联想啦!

同学们讨论候进行描述。

(教师作为书记员进行板书:鞋子型、书包型、人型„)

{在上一步学生初步感受到能用动物造型来设计车辆时的小小的激动与兴奋中,继续用小交警谈话,进一步开拓车辆造型上的象形联想的创作思路。} ⑤、灰色小交警:我还想问一问,那这些车子除了外形美观、有趣,它的功能怎样呢?

⑥、彩色小交警:我们未来世界的车子的功能太强大了,除了基本的跑步的功能,还有会变形的功能、会下水的功能、车箱里也有各种功能,能让你坐进去了,舒服得不想下车。{继续开拓学生在车辆功能方面的创造思路,以小交警语言感染学生未来世界车辆在功能上的美妙、强大} ⑦、灰色小交警:有这么悬吗?

⑧、彩色小交警:当然,在我们未来世界,车子制造科技发展太快了,不是我吹牛,只有你想不到的车子的功能,没有实现不了的功能!同学们,你们想让车子具有什么功能呢?尽情的想吧,任何大胆的想法都可以在我们的未来世界里实现!

{最后以小交警语言中“无所不能”的实现车辆的功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在车辆功能方面的妙想。至此,为学生的创作激情及思维开拓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让学生不拘泥于现实,大胆想象出独特奇妙的车”的目标以接近实现。}

1、小主持人:同学们,未来世界的车子真是太美妙了,不单造型美观有趣,而且功能强大 [师板书:造型、功能],你想设计什么造型和功能的未来车子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尽情的展开讨论!

(教师作为书记员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通过教师的小结,让学生在迫切想创造的激情中明确思路}

2、学生讨论。师作为顾问深入各小组做必要的引导,开拓学生思路。{在小组的讨论中,相互影响、切实让学生多角度的想象创造}

3、学生回答各自的设想 [在学生回答时,归纳板书学生所回答的内容在造型及功能下的类别(看板书设计)]

4、小主持人:下面就要请同学们用自己的画笔把大胆设想表现出来了,不过,我们小荷电视台的摄像师肯定要拍摄我们的作品,想不想让你的作品在电视上的效果更好、更清晰呢? 那可要听听我们小摄像师的意见!

5、小摄像师:同学们,请看我们以前拍摄过的作品,同学们只要作一下对比,就知道怎么画效果才好!

小摄像师展示录像:两组对比,第一组比较:一副构图饱满,一幅构图太空,画面过小;第二组比较:一副用黑线钩轮廓,画面清晰,一幅用彩色勾线,画面太花,结构不清稀。{以小摄像师的实际经验来指导、启发学生在作画时有关构图等画面效果的正确把握}

6、师作为顾问,引导学生对比回答

7、摄像师对学生的回答表示满意

8、师讲述作业展示方法:同学们在完成作品后,把作品贴在自己小组的一块小黑板上。我们将开展一个“未来世界车辆设计展示会”

9、学生作业。老师把贴有“未来世界车辆设计展示会—第___小组”字样的小黑板分发给各小组。

8、老师巡回辅导,小主持人、摄像师也巡回拍摄、查看,帮助老师在构图上作辅导。

二、“未来世界车辆设计展示会”

1、先画好的学生把作品贴到小黑白上,并且可以参观别的小组的创作。

2、让学生每组推荐一名讲解员,负责向全班介绍本组的作品,小组内其它同学要向本组的讲解员说明自己作品的创作意图。

3、展示会开始,各小组把本组的小黑板挂在教室前面和后面,同学自由参观,每一小组讲解员向观众介绍本组同学的作品。

4、学生回座位,评论自己觉得好的作品。

{通过以上新颖的展示形式,让学生在交流中相互欣赏、学习,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集体主义精神。}

5、小主持人主持,教师作为顾问总结,进行爱创新、爱科学的教育。我设计的车 造型: 功能: 水果形 变形功能

生活用品形 生活服务功能 动物形 科学探索功能 „„„„

第10课 我造的车(利废工艺)

[设计意图] 对于孩子,对汽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汽车博览会的系列活动,对汽车的外型、特征、内部构造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产生了积极也要造其车的愿望。为了满足需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我设计了利用废旧纸盒制作小汽车的艺术活动,力求让他们感受作为车成小主人的骄傲与自豪。活动目标]

1、,感受创作活动带来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2、丰富汽车的有关知识,运用各种材料以及剪、割、粘贴等方法制作汽车。

3、在动手操作中进行大胆创作。[活动准备]

1、一起收集各种汽车模型,各种汽车图片,并布置成汽车展览会,并对自己收集的汽车有一定的了解。

2、各种废旧材料、剪刀、壁纸刀、胶水等。

3、磁带录、音机,教师制作的范例一个。[活动过程](一)、参观、交流,引发兴趣。

1、参观共同布置的汽车展览会,并请他们向小朋友介绍自己收集的汽车的车型名称和特征,丰富有而更多汽车的经验。

2、讨论:汽车从哪里来?

(二)、幼儿利用废旧纸盒尝试创作汽车。

1、激发幼儿的创造的欲望:师:“你愿意生产出自己喜欢的汽车吗。

2、教师出示并介绍各种制作材料,启发运用已有的剪、割、粘贴等技能进行制作。

3、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1)提示参照汽车玩具、模型等进行制作,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材料。(2)知道过程中鼓励与同伴合作创作,合理分工。

(3)鼓励帮助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如:选择什么样的材料制作轮子?如何将轮子与车厢连接紧密等。

(4)提醒在使用壁纸刀、剪刀过程中的安全,使用胶水后擦手。(三)、分享创作成果,体验成功快乐。

1、介绍自己的作品,引导关注他人作品的不同之处。

2、相互评价,大胆表达对自己、对他人作品的看法。

3、音乐游戏:《快乐的小司机》。(四)、活动延伸

1、收集废旧物品放在区域内,供随时创作。

2、在美工区内,设计未来的汽车。

11、乘车印象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回忆日常生活中乘车时的不同情形,体会乘车时兴奋、悠闲、焦急、无奈等情绪变化,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

2、技能目标:能以各种人物动态表现出乘车时的情景,并学习必要的构图知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回味生活的能力,通过对乘车的种种印象的讨论,去发现平常事中平常人的闪光点,宣扬尊老爱幼、文明乘车的好风尚。

二、学习内容

教学重点:通过看看、说说、想想、画画方式,回忆乘车时印象,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培养热爱生活、尊老爱幼的情感。

教学难点:用绘画的方式表现乘车印象,发展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想像能力。

三、课时: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图片资料.学生准备:绘画工具

教学思路:

一、感知与体验

教师提供房车的内部图片,让学生感受坐在里面一定会有一种舒适的感觉,然后将学生的视线引向房车的外部----原来是一辆车,由此导入本课主题:乘车印象。

二、学习与创作

1、学生回忆乘坐各种车辆的种种感受与印象深刻的事,并到黑板上画一画。

2、针对黑板上的绘画作业,了解学生绘画情况,选择下一步的教学策略:绘画创作的指导重点放在人物动态及相互间的位置关系、不同构图的表现方法。

构图----画面的安排可选择车厢内的满构图或车厢外的大范围的构图。

人物----示范各种相关动态,注意人物表情及人物间的高低变化与前后遮挡。

3、欣赏不同绘画风格的作品。

4、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绘画风格,创作一幅《乘车印象》。

三、评价与反思

1、看赏同学们的作品。

2、可将学生作品汇集成册。

第12课 色彩的对比与和谐

一、教学目标:

认知与技能:了解掌握同类色、邻近色、对比色的特点及三者的运用效果.过程与方法:学生了解掌握同类色、邻近色、对比色的特点及色彩表现效果,并将其运用到绘画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色彩给我们带来的美感,学生从而产生对色彩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掌握同类色、邻近色、对比色的特点及表现效果

教学难点:如何将同类色、邻近色、对比色运用到图色之中。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通过欣赏、分析学生作品入手,引入色彩对比的学习

教师活动

1、展示彩色围巾

2、请学生讨论:说出有哪些颜色,并分析出色彩的冷暖

3、出示课题(板书)学生活动欣赏课件图片

(二)、讲授课程:

1、色彩对比:

对比色

同类色

邻近色

2、教师通过三幅作品引导学生说出三种色彩对比的表现特点:

对比色对比:容易形成兴奋热烈的色彩气氛、强劲活跃的色彩节奏和响亮的色彩力度。<加 入主宾色的知识>

同类色对比:容易形成协调一致的色彩关系、和谐的画面气氛和统一的画面基调。

邻近色对比:容易形成统一又富有变化的色彩面貌。

出示范图

3、展示生活中的色彩的对比与和谐 教师活动

A、展示图片

B、引导学生说出每幅作品给人的色彩感受

C、归纳(板书)

D、出示范画,请学生说说刚刚学的知识有没有运用到,并进行评价

E、出示家居图片,让学生找找今天我们学的知识有没有在画面上有体现

F、让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地方运用到对比色

G、展示生活中的色彩的对比与和谐

学生活动

1、欣赏作品

2、找出美术作品作品运用了那些色彩,找一找这些色彩间的关系。

3、找出最吸引人的一幅画,并说出理由

4、说说平时遇见过的对比色的运用

5、思考生活中的这些颜色的用色特点

四、学生练习:

以今天学的这些知识做基础,来给老师发的童话村落着色。(练习形式:男女分配)

1、提出练习要求:运用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的方法进行上色。

2、教师巡视指导

3.展示作品

五、评价:

第13课 染纸

教材分析:“染纸”就是将吸水纸用折叠、卷、揉皱等方法进行加工,并通过点、浸、擦、接等方法上色而形成纹样的一种表现方法。它工具简单,操作方便,色彩鲜艳,纹样千变万化,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和初步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给学生创设表现美、追求美、创造美的条件。

2.了解染纸特点,初步掌握点染方法,提高学生动手制作能力。3.学会不同的折叠方法,掌握染色方法,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良好习惯,体会互相帮助带来的愉快。

教学重点、难点:不同的折叠方法和染制方法,色彩的搭配和染色的方法。启发学生表现、创造。

教学准备:多媒体、实物投影仪、课题字(美丽的染纸)、生宣纸、彩色墨水、毛笔、水、调色盘、抹布、白纸、各种染纸作品、书签、乐曲。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手指操

(二)激趣导入(出示手工扎染衣服)

1.同学们,你们看,老师今天带来一件什么样的衣服,(出示衣服)你们知道这种别致的 14 纹样是怎么来的吗?它是扎染出来的。这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民间手工印染工艺。

2.说起扎染还有一个小故事呢?据说,很久以前,有个人不小心将衣服的一部分弄上了颜色,开始他很懊恼,后来发现被染的部分很好看,便开始了多种多样的染色方法的试验,终于在试验中发明了扎染。往往不经意的一点,只要你善于发现和研究,你就有可能成为发明者。

3.你们还熟悉哪些扎染产品?生:衣服、围巾等。(教师拿出扎染围巾让学生看)师:扎染的运用很广泛,除了刚才同学们说的这些,还有背包、领带、桌布等都用了扎染的方法。人们用它来打扮自己,美化生活,就连外国人也十分喜欢它呢。(出示扎染作品欣赏,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和扎染很相像的图案表现手法——染纸。(板书课题:染纸)

(三)新授

1.染纸是怎么做出来的呢?请你打开自学一分钟。

2.现在,老师要介绍一个新朋友给大家认识,你猜她是谁?(出示小白:同学们,你们好!我是勤劳、爱干净的小白兔,我叫小白,瞧我染了一幅漂亮的染纸,身上一点都没脏,黄老师夸我真棒,还奖励我一个大拇指呢。她还准备了一些奖品给你们呢!有信心争取吗?)。小白爱干净,你们应该怎么样?(生答)欣赏了小白的染纸,你认为她的制作步骤是怎样的?(生讨论、回答,师板书:折、染、展)知道了步骤,你想不想动手试一试?那就赶快用你手中的材料先折成米字折,再染一染,看谁染的既快又好。(放音乐,生染,可以合作,也可以一个人试试,发现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研究、解决不了的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3.(贴作品、生谈看法,生提问题,生解决,师板书)没染透怎么办,染得好的学生上台介绍方法,(引导生发现染法,师补充)

4.刚才,我们是折成米字折来染的,不同的折法染出的效果也不同,让我们来欣赏一些折法示意图和染纸作品,你还有不同的折法吗?(生折)

(四)、作业要求(多媒体出示小白,说:同学们,我们又见面了,我有很多小伙伴,它们也非常喜欢染纸作品,你们能染出漂亮的作品送给他们吗?)那就赶快动手吧?

(五)、生练习,师巡回辅导(播放音乐,染纸作品循环播放)在学生染纸时,提醒学生注意染色的位置、面积的大小、和色彩的搭配。

(六)、想象创造自我评价并发奖:老师为作业优秀的同学发奖,掌声鼓励。

(七)、深入研究,发散性思维:同学们,这些染纸太美了,这样美丽的染纸,到这儿是不是就结束了,他们有什么用途?干什么用?师:对,只要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就会制做出更加独特的作品来。(出示折纸、剪贴、装饰、花瓶等装饰画供欣赏,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开阔了学生们的视野,使单一的染纸变得非常丰富。)

(八)、小结:同学们,普通的材料凭借我们的想象和灵巧的手,变成了如此精美的作品,美就在我们的手中,我相信,你们一定能染出更多更美的作品,让我们用双手来美化生活,打扮世界吧!板书: 染纸

制作过程:折、染、展

几种染法:浸染、点染、浓破淡、等

第14课 套色纸版画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36页的套色纸版画。

教学目的:

1、认识领域:学习、掌握套色纸版画的拓印方法,了解版画的艺术特色。

2、技能领域:了解套色纸版画的制版、拓印的方法,学习拓印的方法。学会的程序,涂色 的要领。

3、情感领域:体会套色纸版画的形式美感,培养有秩序的工作习惯。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和艺术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套色纸版画的拓印方法,体会套色纸版画的形式美感。

教学难点:拓印的程序,涂色的要领。

教学准备:教师的示范工具,学生准备颜料、纸、剪子、美工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趣。

利用叶子或有花纹的实物摹印出纹理,使学生了解最简单的拓印方法。教师出示纸版画,启发学生思考:这些作品是怎样制出来的?引出课题:套色纸版画

二、启发引导,积极探索。

A、引导学生欣赏各种版画作品,感受版画的艺术表现能力,并分析这些版画的拓印的方法。

B、讲解并示范版画的拓印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三、自主交流,勇于创新。

学生在本子上练习,教师行间指导。

四、交流评价,深化提高。

开展一个展示会进行综合评价

A、开展一个展示会。

B、讲清评分的方法。

五、总结并提出希望。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掌握套色纸版画的一般制作方法,拓展学生对绘画形式多样性的认识。

2、根据画稿分色的要求制作“副版和主版”并进行套色练习分印,体验套色纸版画所带来的不同的视觉感受。

3、通过纸版画的教学使学生感受纸版画的特殊美感,并启迪学生的智力、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细致精巧的劳作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分版套色纸版画的一般制作方法是重点。

教学难点:如何进行套色拓印是难点。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纸、宣纸、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体会。

教师出示上一节课学生的优秀作业,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欣赏分版画作品,初步了解这种画的特点。这时教师可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发表欣赏感受:整件作品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跟上一节课学到的制作方法一样吗?你知道怎样完成这样的作品吗?

二、观察、演示。

电脑演示套色纸版画的制作过程:构思—制作底版,根据画色的分色要求分别制作印底色的副版和主版——磨印主版。学生观察体会所做的两个底版与主版与上一节课的底色版印刷结果有什么不一样?

三、实践操作。

以同桌的形式,根据自己喜欢的形象进行创作。重点先要想好哪一部分做副版和主版?

四、作业展评:

采用自评和生互评的方式进行作业展评。

五、反思、拓展。

课后可参观。可展示。也可以上网查一下纸版画的制作方法过程,和它的艺术特色。

第15课:看新闻,画新闻

教学目的:

1、培养热爱热爱祖国的情感

2、画面主次分明,让人一目了然

3、色彩配全了新闻的内容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画面主次分明

2、色彩和谐

电教、教具、学具准备:

范画数幅,录象

教学过程:

一、看新闻,说新闻

1、观看新闻:新闻联播

2、说新闻

师:我们一年年更加懂事,越来越关注这个世界。讨论一下,近来的重大新闻。

(1)学生小组讨论

(2)交流发言

二、欣赏范画,以供欣赏

1、出示各种范画,以供欣赏

(1)《抗洪救灾》

(2)《买彩票》

(3)《冬季奥运会》

2、评论

(1)画面是否主次分明,让人一目了然。

(2)色彩配合了新闻的内容。

(3)画面精彩。

三、学生作画

1、选一些重大新闻来表现

2、老师巡回指导

四、作业评价

1、作业展示

2、学生互评、自评,教师综合评价

16、石头中的生命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对中国古代石刻作品的展示,使学生对石刻艺术繁荣发展时期的艺术特色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技能目标:了解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用途及所塑造的内容,了解石雕艺术的制作工艺。

3、情感目标:学会欣赏艺术家的创造力和精神力量以及作品的艺术特色。

学习内容:石头中的生命

教学重点:了解一些石刻的知识,学习雕刻的简单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在掌握正确的雕刻制作方法基础上能加上一些装饰。

教学课时: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各种质地的石头若干、小型石雕实物若干、电教设备、黏土等。

学生准备:课本、各种黏土、肥皂、刻刀、牙签等到雕刻工具。

环境准备:要求学生课前力所能及地悼念各种质地的小石块若干,教室内悬挂一些雕塑与石雕的图片或一些雕塑实物。

教学思路:

1、有条件的学校课前组织学生到附近有石雕遗址的地方参观,请教景点解就员,收集石刻的相关知识。(没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以展示石雕的图片,给学生观看。)

2、通过现代雕刻作品和古代石刻的观察比较,让学生欣赏讨论后说说二者的异同。

3、介绍雕塑与石雕的相关知识。

4、启发学生回忆:谈谈你见过什么样的石雕作品?你知道一件石雕作品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吗?制作石雕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5、教师示范一件“石雕”的制作过程。

6、学生练习,作品展示。

17、环境小设施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观察、了解街头环境小设施的造型与功能。

2、技能目标:运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法描绘出美丽的环境小设施。

3、情感目标:通过观察,回忆,想像,表现小设施,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学习内容:

通过观察和了解小设施的造型与功能,运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法描绘出漂亮有趣的环境小设施。

教学重点:运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法描绘出美丽的环境小设施。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设计出造型新颖,具有创意性的环境小设施。

教学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录像,小设施的图片。

学生准备:水彩笔或油画棒。

教学思路:

一、引导阶段

1、师生互动:

教师在课前到街上去拍了许多的环境小设施然后制作成课件,现在与同学们一同分享。18 一边看一边还要思考,你看到了什么?它们哪些作用?它们都设置在什么地方?为什么?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发展阶段

1、师生交流:

刚才我们在录像里看到了很多的小设施,有报刊亭,电话亭,公交车站,垃圾桶,街边的座椅等。那么你能给我介绍一两个你印象最深的小设施吗?包括它的造型和功能。

2、游戏:

请每组派一位代表到前面来,在黑板上画出你喜欢的环境小设施。

学生讨论:如果你是小小设计家,你想设计怎样的小设施,它的造型是怎样的?它具备哪些特殊的功能?

再派4名代表上来,就在刚才的4幅作品上进行修改,看看哪一组的同学最有创意。

3、欣赏范图

让学生欣赏国外大师的作品,仔细去看看他们怎样去创新的,他们都设计了哪些小设施,这些年来设施都有哪些特殊功能。

学生讨论:根据现在社会和人们的要求,你准备设计什么小设施?它的造型及功能都有哪些创新的地方?是否更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

4、老师示范

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画小设施《报刊亭》,这个报刊亭的外形是一个大大的线苹果,里面有很多的报纸、杂志和书。报刊亭里有电脑显示,你可以自由地选择查阅每本书的大概内容然后再决定是否买下,这样也可以书的损伤。每个报刊亭里都有休息室,有厕所,垃圾箱,自动售货机,还有自动换零钱的机器,实在是太方便了。

5、学生活动,老师辅导

请学生大胆创作设计小设施。

要求小设施的外形新颖,并配有多种功能,设施的颜色鲜艳,能很快地吸引人们的眼球。

6、教师巡回辅导

在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可以及时作个别辅导,发现有创意的作品要及时交流。

7、作业讲评

作业展示:将学生的作品立刻扫描到电脑里,让它们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大型的环境设施。

作业讲评:在作业讲评中可以先让学生自评,然后同学之间进行互评,评选出“小小设计家”。最后由老师进行点评,鼓励学生创作更多复印好的作品。

三、课后拓展

你是否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为学校设计一个既实用又美观的环境小设施呢?

第18课 我设计的环境小设施

教学目标:

1、认识与感知:能够从颜色、造型、质感、用途等方面了解生活中的小设 施,并认识这些设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

2、体验与想象:通过认知现实生活中的、资料库中的实物,感受现有设施 的不足,运用﹢、﹣的方法进行想象,从而创作出独具创新的小设施。

3、实践与操作:能够熟练运用电脑,并掌握画图板中各种工具的运用方法,绘画出奇特的效果。

教学重点:在大量的信息中,学会筛选,补充不足,为自己的绘画做铺垫。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各种电脑绘画工具,通过用笔、用色练习,熟练掌握电脑绘画的技巧。

教学准备:

教师:小设施资料库(图片、文字等资料)、优秀作品。学生:课前收集的相关图片资料。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借“十运”契机,扬创作激情。

1、欣赏图片,了解创作意图。

以“十运会”为引子,通过欣赏建设中的奥体场馆图片,了解本课的创作意图。

2、点明主题,激发创作情感。

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为“十运会”作贡献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当“小小设计师”来设计适合未来建邺“小设施”,以较高的文明素质和干净整洁的城市形象迎接八方来客。

3、揭示课题,展示课件。

二、体验创作

1、认识“小设施”

通过幻灯的形式,让学生欣赏图片。在此过程中,教师从颜色、造型、质感、用途、装饰性等方面介绍具有特殊功能的小设施,让学生初步认识“什么是小设施?”。: A、防窃听式电话亭 B、残疾人专用电梯 C、太阳能路灯 D、自动饮水器 E、„„

2、寻找“小设施”

请同学用实物投影对自己收集的图片资料进行展示,并可就图片发表自己的见解,如: 色彩搭配如何?

造型给人以怎样的感觉? 有什么特殊的功能? 有什么不足的地方?等等

2、发现“小设施”(1)、自主探究学习。

教师提供网络资源——“小设施资料库”,并让同座位两名同学以小组的形式共同进入“资料库”自主学习,查阅资料,选择一幅让你印象最深的图片,重点从“优”、“缺”方面观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2)、汇报总结。

由组长概括总结小设施的种类:休闲椅、路灯、书报亭、饮水器、电话 亭、候车台、电梯、广告灯箱、垃圾桶等。

4、设计“小设施” 通过以上对小设施的基本认识到进入“资料库”后对小设施的深入认识,综合之后,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设计思路。

5、创作“小设施”(1)、教师示范

教师以幼儿为服务对象,设计一个休闲椅,并讲解作画步骤及注意事项: A、构图:线与线之间要连接在一起。B、结构:表现出基本结构及层次关系。C、用色:具有时代特色及艺术性。

D、用笔:灵活运用点、线、面,钢笔、铅笔、喷枪运用自如。E、整体: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和实用价值。(2)、作品欣赏

欣赏优秀大师作品及部分优秀学生习作。(3)、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展示与评价

用广播的形式进行作品展示,以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对设计有创意的、某一方面特别突出的作品进行评价。

四、拓展阶段

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将平时收集到的有关知识,随时添加到“小设施资料库”中来,供更多的同学查阅、学习。也可以有什么好的创意,随时进行修改。

第三篇:六年级美术教案下

第1课 请到绿色商店来

第一课时 谈话导人

1.观察和收集街边、建筑物或商场里的广告设计,你们能谈一谈你看到的最感兴趣的一个设计吗?(学生回答、讨论)2.展示精美广告设计图片,让学生欣赏感受广告的奇妙世界,了解广告画的组成要素——图形、色彩、文字。

3.引入课题——广告设计。课件展示:各种精彩广 告设计,并配有广告语 的声音。

展示:课题——广告设计 深人感知 1.提问思考:它给你带来什么样的视觉感受,又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教师小结:创意新奇,精美别致,视觉冲击力强。起到宣传商品、吸引顾客的作用。

2.欣赏分析,了解广告设计的组成要素。(1)商品的图形精美,有代表性。

(2)精彩的广告语,要求:简洁、准确、生动或诙谐。(3)色彩视觉冲击力强,感染力充分。3.制作过程(1)构思:确定广告宣传对象(可以是学习用品、食物、服装等你所熟悉的物品),构思图画、文字内容和编排形式。

(2)构图:用铅笔准确地在图纸上设计底稿。(3)绘制:选择上色工具,描绘制作。

4.游戏,启发思维。由一事物联想到相关的另一事物。你看到了某某,想到了某某,同教材示意图。

展现广告设计并用文字标示各部分. 展示:制作步骤。尝试作业 第二课时

反馈指导 1.尝试制作构思草图。

2.教师分析典型作品,解决疑难问题。(1)版画形式的合理。

(2)文字大小、颜色、字体与画面的协调。(3)图形、内容、颜色与商品的匹配。

3.教师小结:广告版面的图形应与文字相巨配合、对比协调、形式均衡。4.欣赏不同版面形式的作品。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展示学生作品。

展示:不同版面形式的作品及相对应的版式结构示意图。创造表现 1.课件出示作业要求。

2.教师巡视指导。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评析交流 延伸应用 1.讨论评议

互评:完成作业的同学将作业贴至展示板上,可自由欣赏作业,并与身边的同学说一说,评一评。

师评:肯定学生的精心制作,赞扬学生的大胆表现,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2.渗透环保意识,提醒学生保护环境和防止污染.通过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创造自然界新的和谐。

3.鼓励学生布置绿色商店,进行模拟交易 学生作业。

第2课 城市灵光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能了解身边城市大家普遍认可的标志性建筑,对建筑艺术有初步的了解。◆能结合课外调查,画出自己喜爱的标志性建筑;并能选择合适的纸张,尝试设计和制作建筑模型。

◆能进一步认识城市建筑艺术的魅力,培养感受生活,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欣赏导人

1.欣赏香港和上海的城市建筑影视片段。问:在这些画面当中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各种各样的城市建筑。)2.画面定格为香港中国银行大厦和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教师做简单介绍:中国银行大厦:在大片闪烁着霓虹灯光的建筑群中,无论是高度。还是整体的风格造型,中国银行大厦都充分体现出了标志性建筑的独特风范和气势,为香港这座不夜之城增添了更加迷人的光彩。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高耸在迷雾中的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是这座现代化大都市的重要标志。雾色掩映中的东方明珠电视塔,与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群隔江相望,人称“大珠小珠落玉盘”的两个巨大的球体,以及仿佛马上就要划破云霄的高高的塔尖,突显出了它有着美好曲线的“身段”。

3.导人课题。建筑的艺术是生活的艺术,它见证了人类社会漫长而伟大的发展历程。优秀的建筑往往能成为一座城市的标志甚至象征,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灵光”。板书课题。

课件1:香港和上海城市景色的录像片段。

课件2:图片显示:香港中国银行大厦和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课件3:以艺术字形式出示课题《城市灵光》。交流感受

1.讨论交流。同一小组的同学相互交换课前调查到的信息,分析这些建筑之所以成为所在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甚至城市象征的根本原因。第二课时

2.交流欣赏。每一组推选一位代表来介绍自己喜爱的建筑。强调抓住建筑的造型特点。

3.教师小结提升。课件4:展示学生所搜集到的标志性建筑的图片 资料。绘画体验 1.提出作业要求

(1)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试着描绘自己喜爱的建筑或者建筑模型。

(2)注意抓住建筑最有特点的部分。

(3)以记忆画为主,也可适当加入学生自己的 构想。

2.播放轻音乐,学生自由作业,教师巡视指导。课件5:播放轻音乐。展示评价 完成创作的同学将作业贴至展示板后自由欣赏,与身边的同学说一说,评一评。作业展示板。

第3课 俯瞰山川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培养发现的眼光,让学生体验视觉位置变化产生的不同效果,掌握俯视的特点。◆增强表现的能力,让学生在临图改画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表现手段。◆激发爱国主义情感,让学生从新的视角出发,看美好山川。抒热烈情怀。情景导入 1.师生看课件(飞机起飞的情景),体验从地面飞向高空,视角急剧变换的特殊感受。

师生交谈俯视感受,了解俯视角度和平视角度的区别。2.看雪景视频,加深俯瞰的视觉感受。播放两段视频

感受欣赏 结合教材和课件,对比欣赏、分析评述祖国各地的航拍美景。第二课时

1.欣赏《中国地形图》,了解俯视在地图绘制和运用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对祖国的热爱。

2.欣赏《黄河弯道》的整体与局部,感受俯瞰全局的大气磅礴,再近观局部的细节变化。

3.对比欣赏江南小山与大西北的群山,感受江南小山的隽秀可爱以及大西北群山的雄伟险峻。4.对比欣赏自然地貌和农田,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工地貌的壮观景象。多媒体展示欣赏图片。对比分析

结合教材中的小训练和课件,对比分析对同一组石头不同角度的观察效果和感受,加深对平视和俯视现象的认识和了解。

第4课 画坛巨匠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画坛巨匠齐白石、毕加索相关生平故事及艺术风格。

◆能让学生自主地从多角度欣赏、感受其代表作品,并能用语言描述、分析、评价作品。

◆分析、探讨在过程中渗透的相关美术术语,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美术素养。◆培养学生视觉感受能力,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赏画导人 课件出示毕加索的作品,学生欣赏。

教师小结:毕加索是世界画坛巨匠,是20世纪世界画坛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揭示课题:画坛巨匠——毕加索 课件:代表作品

交流、讨论(交流收集的信 息;了解画家生平故事、艺术风格特点。)分组交流、讨论、整合相关信息。l.关于画家你知道些什么? 2.关于画家的作品你知道些什么? 教师小结并简介毕加索的生平、艺术风梅及艺术成就,讲述有关故事。课件:相关图片、解说

欣赏、描述 出示作品《格尔尼卡》,引导学生欣赏,进行直观描述。

提问:仔细观察作品,画家画了些什么?请你描述。看了作品你有什么感受?(分组讨论,指定学生说一说。)课件:《格尔尼卡》作品及作品局部

赏析、评述 1.教师简介《格尔尼卡》的创作背景。2.引导学生围绕“毕加索是怎样运用独特的艺术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进行分析评述。第二课时

提问:画面的形象是完整的,还是支离破碎的?为什么要这样画?画面为什么没有色彩?画家想表现什么?画面不同的形象分别代表了什么意义?牛代表什么?马的嘶鸣象征什么?地上的战士为什么手执断柄的剑?你能找出画中哭泣的母亲和从楼上跳下的人吗?画家借此表现什么? 3.教师小结并引导学生再次欣赏作品。课件:《格尔尼卡》作品及作品局部 模仿、体验 尝试用立体派手法将静物、动物、人物形象进行分解,重新组合成一幅画。相关范画数张

学习评价 用一句或几句话对画家或作品做出评价,也可谈一谈自己的感悟或收获。

第5课 音乐会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欣赏康定斯基的作品,初步感受艺术作品抽象的形式美感。◆学会海报设计的基本步骤、方法,设计一张音乐会海报。◆运用纸筒或纸片组合进行立体造型,体现节奏与韵律的美感。

◆在学习活动中感悟美术与音乐的联系,发展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1.一段节奏有起伏变化的乐曲中,学生随意用纸简进行排列组合,表达对乐曲的感受。

2.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拼一拼,摆一摆,看一看,使学生在制作中感受创作的乐趣。

3.学生提出创作难点,解决本课的教学重点。运用什么方法来制作。难点:纸筒怎样组合,才能既有起伏又美观? 怎样将纸筒黏合牢固? 录音机播放乐曲。方法指导 1.教师示范(1)基本形的制作:将方形纸卷成纸筒。

(2)把准备好的基本形摆一摆,摆出有秩序、有规律的变化。(3)黏结方法、插接方法的演示。2.学生小结制作步骤(1)制作单体数个。

(2)根据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列。

(3)黏结要牢固。视频展示台呈现。

拓展思路 1.出示三组用硬纸板切割制作成的立体构成作品。(1)一个基本形呈单一方向的反复排列。

(2)基本形像围棋盘一样呈上下左右方向反复排列。

(3)堆本形根据一定的数理比例的变化造成渐变的韵律感。

2.师:你觉得以上作品有什么相似之处?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第二课时

3.小结:单体一致,但排列方式不同。

4.拆掉一个作品,让学生重新排列。视频展示台呈现。观赏教材 1.把教材中的七幅图片分到七个小组。分小组讨 论交流对该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2.学生评述。还可以让学生大胆根据自己的理解

为该作品配上一段乐曲,哼一哼,感受艺术上的交融。

再次作业 1.播放《茉莉花》的乐曲,学生利用纸筒或纸片制作立体形,表达对音乐的感受。播放音乐。

评析作业 1.欣赏、评析作品。

2.学习迁移。谈谈自己在生活中的感悟,如:有节奏感、韵律感的场面和画面。多米诺骨牌,申奥会上的扇子舞,古人的书法等等。3.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图片欣赏。

第6课 瓶花与水果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能够探究发现美就在你的身边,体验了解美的文具用品。

1、用画笔表达美的文具用品。

2、逐步养成美好习惯,用审美眼光观察身边的物品。

3、培养在美的探究中自主、分析、理解,表达美的物品。

4、尝试用不同工具(笔)表达文具用品之艺术效果。学习策略:

美在身边——探究发现美——分析交流美在文具用品上的表达应用——描绘身边的文具用品——美的展示。教学准备:

1、学生: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文具用品美在哪里?同时也拓展你家中的一些文具用品美在何处?

2、准备一些书包之外的新的文具用品(如:复读机、电脑等)

3、教师:a.范图(用铅笔、水笔、线条造型)文具盒是布袋、塑料的、马口铁的;b.书包、书本造型(用铅笔简单明暗表达);c.利用视频展示仪看老师的范图(注意:不同技法、不同工具)。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圈桌而坐。视频展示仪显示学生的各种笔袋,文具用品,再看老师的范图。引出课题:身边的物品——文具用品(线造型、写生)。

2、揭示教学目标,明确学习绘画内容,注意学习策略,让学生探究文具用品,去感悟文具用品的生命存在,体现自己情感(老师提问)。

3、让学生观察文具盒,看造型、结构、色彩、材质及利用情况。学生相互比较、对照,探究其美观性、实用性。再看书包、书本、笔记本、字典、计数器等文具用品。

4、让学生相互交流,各抒己见,提高观察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然后每小组由一至二位学生发言,分析文具用品之特点。

5、摆放文具用品成一组静物,注意摆放时的构图,前后关系等。

6、教师与学生相互表达交流文具用品特点,注意奖励评价修正学生观点。

7、在讨论探究基础上。老师展示范图,明确学生绘画可从文具用品中易掌握的开始着手,用工具也可以你喜欢的笔。以简洁明了的线条表达文具用品。

8、教师巡回各小组指导,在绘法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9、视频展示仪上显示文字:表达、交流。写生要素:a.构图b.形状c.空间d.色彩。

10、与学生交流绘画形式,表达形式。热情点评学生作业。

11、视频仪上显示文字:文具用品——美的造型——美的表达——美的创造。展示学生作品。第二课时

1、让学生相互观看,触摸文具用品,再看视频仪上的文具用品。明确学习绘画内容。

2、学生回答:有的学生的文具盒叫“笔袋”是布或人造革,还有大小拉链,卡通造型在笔袋上生动、活泼。马口铁的文具盒坚硬,塑料文具盒有多层,色彩美观。各文具盒不同质地,不同特点。还有其他文具用品各特点。

3、学生在摆放文具用品时,把计数器、文曲星也放上去了。

4、学生可相互交流,相互取长补短。

5、学生开始动笔,(不再以过去素描的手法一定得怎么画法)而是学生认为最易下笔处开始。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有创作欲望。

6、注意不同工具不同表现方法。

7、同学间相互交流,注意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合作能力。各学生可不同构图、画面,其个性要有发展。

8、学生作画时,文具用品画多少,可以根据自己能力逐步完成。

9、注意捕捉形体结构。加强文具用品的立体感。

10、把学生理想作业在视频仪上展示。

1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每一小组一至二位学生,同时让学生解读自己的作品。

1、创设合作探究情景,形成相互探讨氛围。注意观察能力、合作能力、表现能力,要发现美,表现美。

2、以笔袋为切入口,对比笔袋的结构、造型、色彩、华美为基点。

3、让学生明确今天美术课要表达的文具用品特点、形状、材质,形成绘画思路,加强形、质的概念,理解结构及透视变化。

4、激发学生思维。注意传统的文具用品于现代的一些文具用品不同造型、材料。体验探究其表面变化,理解美在文具用品上的乐趣。

5、要让学生有表现文具用品之激情。尝试从分析理解到动笔描绘的不同过程。这是大脑思维,形象思维。开发右半脑,提高学生能力的好方法。

6、进一步了解学习生活,身边的物品——文具用品的特点,结构,形状,表达时的疑点。

7、引导学生从理性到感性。探究美在生活中,美在身边,美在书包里。同时也要拓展学生视野。强调作画时的造型明了,简洁。

8、让学生的情感流露在自己的美术作品中。

9、提倡个性的表露,才艺的展示。

10、我探究、我分析、我表达。大家讨论,大家享受,大家遨游在美术氛围中。

11、常发现、探究美、情感美,爱上美术天长地久。

第7课 兵马俑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秦兵马俑的发现发掘过程,认识秦兵马俑的艺术价值。

◆学习一些考古常识,提高文物保护意识,增强热爱祖国文物的观念。

◆能通过调查、分析、讨论、评述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具有艺术价值的文物的了解和感受。1.师生对话

师:有谁认识这个字——“俑”?它是什么意思? 生: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偶像,如:陶俑、女俑等。2.导入课题

1974年3月,位于秦始皇陵东侧西杨村的农民,在一片荒寂的沙石地上挖井,偶然发现了一些陶俑的残片和青铜兵器,接着轰动中国、震撼世界的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与世人见面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 关注这一项气势磅礴的艺术创举。(板书课题)观察分析

研究讨论 1.了解考古工作的一般流程、分工以及考古工作的重要意义。

(1)学生通过课件观看现代化的文物保护大厅结构,以及考古工作人员的工作场景。

(2)学生讨论:大厅各处有什么性能?考古任务

艰巨,队员非常辛苦。根据考古任务,可以将考古队员分成哪些工种 ?(3)课件展示铜车马的全图,并简要地演示出土的铜 车马复原的全过程,让学生体会到考古队员工作的艰辛。

教师小结:考古人员发掘了许多艺术珍品,为我国文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展示出土的各种物品

(1)学生讨论:这些艺术珍品分成几类?各有什 么特点?(2)学生总结:有陶俑、陶马、兵器三大类。3.观察陶俑(1)学生讨论:陶俑分为哪几种?分别有什么不

同的神态、服饰、姿势?(将军俑、军吏俑、武士俑、立射俑、跪射俑、骑兵鞍马俑、御手车左车右俑。)(2)分析陶俑形体结构。

学生总结:陶俑由头、颈、躯干、四肢几个部分组成。课件播放中央电视台《探索与发现》栏目考古工作细节。图片展示出土的各种物品、展示,让学生参观秦陵的一号坑和二号坑.重点从各个角度展示不同的陶俑。尝试制作 第二课时

创造表现 1.仿照陶俑的大体形状,学生尝试做一个陶俑。2.学生相互评价作品,交流心得。3.教师示范。(1)团泥。

(2)整体捏塑脖子与头。

(3)捏塑躯干和下肢。可以把躯干和下肢作为一个整体来捏。(4)把头与躯体黏结起来形成大体造型。

(5)黏结上肢部分,调整陶俑的姿势,添加、刻画、装饰各部位。总结制作要点:先做大体的形状,在做细部的修饰。

4.出示造型生动的陶俑作品给学生欣赏,启发学生捏制神情生动,各部分装饰精细的陶俑作品。

5.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课件播放古典音乐. 课件出示姿势不同的几种陶俑(将军俑、跪射俑、说唱俑、歌舞俑)供学生参考。作品反馈

总结拓展 1.表扬制作出神情兼备的作品的学生,并展示其作品。

2.观赏其他出土的艺术珍品,请学生回家后上网查询下节课相关资料。课件展示出土的艺术珍品。

第8课 光影变幻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掌握光影变幻下形体的明暗、层次感的皴线方法和形体空间的造型能力,探索光影下的各种美妙效果。

◆感受明暗的深浅、强弱、浓淡,增进对形体美的审美体验。◆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探索美的精神和创造美的能力。导入课题 1.课件展示色彩斑斓的光影图片《热闹的船舶交易市场》、《玻璃杯》。2.揭示课题——《光影变幻》。

多媒体课件演示画家名作以及优秀的摄影图片《热闹的船舶交易市场》、《玻璃杯》。揭示《光影变幻》的课题。尝试表现

探究方法 1.提出思考,观察图片上的物体存在着哪些明显的明暗变化,怎样用线条来表现明暗效果。

2.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倾听,参与讨论。3.交流讨论结果,教师板书:用笔轻则淡、重则浓;线条疏则弱、密则强。4.学生尝试用铅笔皴线。板书,图片、铅笔、纸等。深入感知

巧妙联想 1.教师引导学生联想有一些什么样的几何形。

2.小组讨论:你会想像画出哪些几何形,并如何重叠、穿插。3.以小组开火车的形式,学生轮流上台画一个几何形,并组成完整画面。画板、铅笔、画纸及轻 音乐。赏析作品 第二课时

拓展思路 1.讨论评议:请大家一起评议这幅集体创作的作品 哪些地方好,哪些地方不好?记录评分记录卡。2.发散思维:生活中变化着的几何形和明暗变化的 效果。作品、评分记录卡。表现创作 总结评价

1.学生独自创作一幅作品,画一组几何图形,运用铅笔皴线的方法,想像画出几何形的明暗效果,表现层次感。评析作品:完成创作的同学将作业贴至展示板后可自由欣赏各组作业,与身边的同学说一说、评一评。

2.教师总结评价:肯定学生的精心绘画,赞扬学生的大胆表现。展示板、作业,播放轻音乐。

第9课 走向明天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用已有的美术知识设计自己的名字,制作母校纪念留言板,设计毕业留言册页。◆在设计活动中能表现出创意,能有意识地运用美术设计与组合应用的形式原理。◆体验即将毕业时与学校、老师、同学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对未来学习生活的憧憬。

1.播放歌曲《上学歌》、《友谊地久天长》,引导学生回忆六年前刚入学时的情景,谈谈即将毕业的想法、感触。

2.讨论:母校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我们在这里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什么样的活动给母校留下一个永久的纪念呢? 3.小结:可以设计自己的名字,制作一块母校纪念留言板。

提供背景音乐和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生活、成长的有代表性的照片。欣赏评述

探究方法 1.欣赏各种美术字。2.欣赏设计独到、美观的签名。

3.小组讨论:这些字都有哪些特点?你比较欣赏哪一种创意? 4.学生以“留言板”为例,尝试设计。教师点评反馈。创意:是否有新意。字体:是否美观。字形:大小是否合适。

色彩装饰:是否具有艺术性。提供美术字图片。提供各式签名。

展示学生作业,进行适当讲评。

第二课时

延伸应用

设计制作 1.思考:你准备怎样设计自己的名字?关于自己的名字,你有什么样好的设计构想? 2.比较欣赏:同一名字的几个不同效果的名字设计。

3.活动安排:运用已有的美术知识设计自己的名字,全班同学一起来制作一块母校纪念留言板。

4.学生利用自己喜欢的工具进行创作。提供同一名字设计的不同效果。呈现作业要求。提供背景音乐。

展示交流 学生将自己设计的名字剪贴在留言板上,组成一块班级留言板: 1.谈谈自己的设计与想法。

2.说说能吸引你的名字设计,并谈谈你的看法和认识。3.教师自己设计的名字也贴在留言板上,留做纪念。

4.集体出谋划策将“留言板”进行合理装饰,使其整体感觉更为美观。提供背景音乐: 《友谊地久天长》。

赠送体验 配合班主任开展“走向明天”的主题班队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将“母校毕业纪念板”赠送给学校大队部。

第10课 小园艺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感受园林文化,了解园林建造的一般内容、布局方法和功能。◆能用园林知识,绘制一幅园林小景的平面设计图。

◆大胆收集和利用材料制作园林小景模型,培养协作精神,提高动手能力。◆引起学生对自然、绿色、环境的关注,增强对园林的审美意识和环保意识。导人新课 揭示课题 直入主题

同学们,园艺师是园林艺术的建设者,在学校、在街头、在社区,甚至在家里,我们都见到过许多大小不

一、各式各样的花园、公园等园林景观,请问在座各位“小园艺师”,你对所见的哪一处园林景观印象最深?请你介绍给我们大家。人们为什么要使用这么多地域空间造园呢? 在《我们的祖国是花园》 的音乐声中,把学生带入新课学习。

教师小结 园林景观是人们生活中心灵的栖息场所。现代人对于公共空间的建设投以越来越多的关注,它给紧张生活的人们提供了放松身心的环境。人们从对自然环境的依赖中,懂得了健康的生活方式需要新鲜的空气、阳光和活动空间,懂得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环境,保护自然。

第二课时

园林景观又是先进文化的载体,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阵地。因此,我们不仅要学会建设它,还要学会去欣赏它,保护它。爱护园林景观,保护公共环境是我们的神圣职责。

欣赏引导 师生共同欣赏一组园林图片,在欣赏中,我们扩大眼界,积累素材,思考园林设计的一般内容和布局方式。

互动交流 在学生讨论中,师生共同归类总结。一般内容:

山石:假山、石碑、石柱、雕塑…… 水:水池、小溪、喷泉……

树木花草:独立大树、成行小树、成片的小灌木造型…… 路桥:石桥、木桥、直路、弯道、梯…… 建筑、配景:亭子、走廊、路灯、坐椅……

布局方式:中轴对称式、散点分列式、点线面结合。板书要点。示范提示 1.设计一幅园林全貌的平面图,须采用俯视图画法。2.先总体布局,后局部细画,注意近大远小,3.先画近景,后画远景,注意画出一定立体感。

自主创作 1.自主选择为学校或为社区绿化地设计规划图。2.注意要新颖独特,有创意。3.可以为自己设计的园林命名。评价活动 1.互相观摩。

2.学生互评,说说同学的作品中一个突出的优点或最有创意的地方。第11课 给文章配画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给文章配画的作画步骤和要领,能抓住主题给文章配画。◆大胆想像并运用所掌握的美术知识技能进行绘画表现。◆提高对文学作品的分析理解能力。

游戏导人 1.出示三篇文章《草船借箭》、《我的妈妈》、《乡村傍晚》的片段依次把文章片段展示在大屏幕上。

2.出示三幅画,提问:每幅画画的都是什么内容? 3.请大家给这些画找“娘家”,将画和文章对应起来,并把画放置在相应的文章片段下面。4.揭示课题——《给文章配画》。1.CAI画面出示<草船借箭》、《我的妈妈》、《乡村傍晚》三段文字。2.出示三幅画面。

3.移动位置,相互组合。4.出示课题。

启发引导 1.提问:请大家看这三幅画,你为什么能一眼就看出它们分别是哪篇文章的配画呢? 生:因为这些配画都画出了文章中的主要事物。2.从构图、描画景物、涂色三方面进行分析,同时要抓住文章中的形象化词语。1.出示三幅画并放大画面的局部。

2.三段文字的形象化词语用红色的下画线打记标明。

第二课时

教师示范

方法指导 出示文章片段,教师边讲解边示范。1.朗读文章,理解意思。

2.找出要描画的景物,依次用横线标出。3.构图布局。4.逐个画景物。

5.涂色 视频展示台,3、4、5依次用复合灯片的方法展示。作品欣赏 1.欣赏学生作品。2.欣赏画家作品。

3.欣赏较早的文学插图及现代的连环画。1.出示学生作品。2.出示画家作品。

3.出示《西厢记》、《几米作品》、《三打白骨精》。

学生创作 提出作业要求,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出示作业要求。展示交流 1.学生展示作品。

2.台下学生根据展示的作品看图说文。

3.看图说文与原文章的比较对照。视频展示台。

第四篇:二年级美术教案(下)

义务教育教科书

小 学 美 术 教 案

二年级(下)

学校:

姓名:

课题:未来世界 课时:1课时 课型: 欣赏评述 学情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未来世界,作者: 王晓明 创作年代: 1984 规格:154×178cm 材质:布面油彩油画,超写实油画 人物油画 人物肖像 儿童 写实油画

学生情况分析:

《未来世界》的画面内容是学生非常熟悉的情景,便于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上过欣赏评述课,而且学生情感丰富,能够对作品做出评价。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善于发现作品中的美感,以及相关的美术知识。2.通过图片欣赏,讨论交流,学习评价<未来世界>,感悟《未来世界》的艺术美感。3.激发学生对油画作品的喜爱。

教学重点:学习赏析《未来世界》,体验《未来世界》的艺术美感。教学难点:体味作者的创作内涵。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教材、油画作品。学生:搜集油画作品。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分钟)

(一)老师请大家欣赏一幅画,找学生描述一下你从画面上

都看到什么了?

(二)老师总结,简洁的背景,简单的画面,在画家笔下,一位小朋友拿着笔,背着手,全神贯注的欣赏着墙上的绘画。

二、讲授新课

(一)教师介绍《未来世界》(3分钟)

1.简介作者:这幅画是画家王晓明的一幅油画作品《未来世界》,王晓明是全国优秀儿童

工作者;“中国儿童画十家”之一。

2.油画《未来世界》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金质奖,为中国美术馆收藏。油画《未来世界》获

第六届全国美展金质奖,为中国美术馆收藏。

(二)赏析《未来世界》(10分钟)

提问:这个小朋友在干什么?

你能想象出这个小朋友是什么表情吗?

我们观察这幅画都用了哪些颜色?

这幅画使用的颜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说说这样构图的特点?

小结:简洁的背景,简单的画面,在画家笔下,一位小朋友拿着笔、背着手,全神贯注 的欣赏着墙上的回话:这些画那幅画得好?那幅不太令人满意?画家虽然没有从

正面描绘,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小朋友的背影感受到他认真思考的神情。没准儿

未来她就是大画家呢!

三.鼓励学生用笔描绘《未来世界》体味大师的意境。四.课后拓展(1分钟)

学会欣赏绘画作品,从他们的构图,色彩,装饰等方面欣赏作品。

题:

1、美丽的植物

课型: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学情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植物世界美丽又神奇,形态各异、千奇百怪的植物是学生非常乐于表现的内容。本科和《美丽的大自然》《画蘑菇》《丰收了》《四季如画》《画古树》《我身边的植物》等课,都是在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观察并发现自然界中物种的形态和色彩,运用多种媒材和方法进行创作表现。在本册教材中,本科和《漂亮的鸟》一课同属这一个知识技能框范畴,这两课线造型和色彩表现方法的学习,为后面学习任务创作系列内容做好铺垫,打好基础。

本课教材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植物的基本组成部分,观察不同植物的外形特征和色彩,让学生重复不敢直自然界中的植物千姿百态,色彩丰富,在引导学生审美体验的同时,带领他们分析判断如何运用线条和形状来概括表现职务的外形结构,在观察植物色彩丰富变化时,思考运用怎样的方法进行表现,建构造型表现的方法知识,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发函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学生情况分析:

依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造型水平,本课知识技能定位为在观察感受的基础上,以线条勾画造型和色彩填土的方法为主,因此,学生表现的作品会存在主观臆想的特点。教学目标:

1、感受并初步了解植物的形态和色彩特征以及表现方法。

2、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的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勇于创新的精神。

3、培养学生学会欣赏自然,欣赏生活,在自然与生活中寻找美,发现美,建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和表现不同植物的美。教学难点:表现植物的方法。准备教具:

教师:植物图片、文字资料、有关植物的书籍。学生:彩笔,剪刀,胶水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1分钟)

出示许多各种植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特征。小结:植物是指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画这些美丽的植物。出示课题:美丽的植物

教学意图:感受并初步了解植物的形态和色彩特征以及表现方法。

二、讲授新课

(一)欣赏书上的图片。学生欣赏图片。(1分钟)

(二)介绍吃虫草:(结合书上图片)(2分钟)

猪笼草吃虫,全靠它奇特的叶子。它的叶片中脉伸出去变成卷须,可以攀附着别的东西向上升。卷须的顶部生出一个象口袋似的兜,尤如奶瓶子,口上长着个盖,能开也能关,瓶口边缘向内卷,瓶内有半瓶子水液。瓶口内壁能分泌又甜又香的蜜汁,好让小昆虫闻到香味爬过去吃蜜。正当昆虫们吃得得意的时候,脚下突然一滑,一头栽到瓶中,被水液粘住了,再也无法逃命。于是猪笼草便得到了一顿美餐。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学会欣赏自然,欣赏生活,在自然与生活中寻找美,发现美。

(三)分析表现植物的方法(5分钟)

1.问:你还知道那些神奇的植物? 2.观察书上的作品。

3.小结表现方法: A、绘画。B、刮画。C、剪贴。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的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勇于创新的精神。

(四)老师演示并讲解绘画步骤。(5分钟)

1)选取植物

2)定位置

3)用线造型

4)添画颜色。

(五)布置作业内容及要求(1分钟)

内容:用你熟悉的方法表现大自然中的美丽的植物。要求: 1)构图科学

2)注意植物的形态表现生动自然 3)色彩选用搭配得当。

三、学生实践。(20分钟)

四、教师巡视辅导学生绘画表现:

辅导内容:构图,植物形态。

五、组织学生展示作品:

六、评价要点:(4分钟)

1)构图科学

2)注意植物的形态表现生动自然 3)色彩的选用和搭配得当。

七、上完这节课大家有哪些收获?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红应该怎样对待植物?谁来说说(2分钟)课题: 2我的课程 课时:1课时 课型:设计·应用 学情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它接续了前三册《新的小钟表》《彩蝶》 《不倒翁》《多彩的挂饰》《头饰》等课,同时为三年级上册《巧用对称形》和《新年贺卡》的设计制作 定了基础,在全套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课教材共有两个页面,丰富的图文及作业内容体现了“教学要体现学生探究学习和敢于创新”这一思路。第4页,教材从卡通小熊正在看书的课程表入手,呈现了多种运用纸造型和绘画方面结合创作的课程表作品,即与学生学习生活紧密相连,又增添了趣味性。提示师生,课程表除了可以运用卡通形象,色彩设计丰富,还可以采用平面,立体,静态与动态等形式的设计方法,从而引导学生深入观察,在设计出有趣味,有美感的课程表的同时,更关注不同课程表的设计意图。

“我爱探究”的设问,从分体现《课标》的精神,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勤于观察,敏与发现”的学习态度。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观察,领悟课程表的设计形式和制作方法。

第5页主要是引导学生探究课程表的制作方法和形式的设计。步骤图部分:第一张图不但在造型上给师生以启示,更在设计形式的启发构思方面进行了引导------呈现大树形状设计是由五个伸出的枝杈组成,代表了五天的校园学习生活;第二张图体现出课程表周次的文字安排与造型设计的有机结合,给学生以启发;第三章和第四章迁移已有知识,启发学生树叶造型与枝干衔接,这件作品的步骤图,向学生详细的展示了如何将构思内容与课程表的构造与功能进行巧妙结合。学生结合课程表五天的学习内容,同样将大树枝杈数量简化到五枝,既能体现大树的造型特点,又能满足五天的课程表规划,宽大的树叶即能表现茂密的树冠,又给课程内容留出了书写的空间。这组课程表设计制作步骤图,有利于对学生巧借造型设计课程表的创意进行启发与培养,既体现了功能的实用性也呈现了造型的趣味性与美感。

第4页和第5页都呈现了大量的学生作业,不仅从课程表的形式、样式、组合装饰上对学生进行了设计以及在制作方面上进行了充分的启发和引导。“蜘蛛”课程表,设计了一个像钟表指针的,可以转起来的课程表,给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带来许多乐趣。小猪课程表,不仅色彩艳丽,符合小学生审美心理,同时让学生观察到“小猪”胖胖的身体与课程表外形非常适合,属于“适合形”的设计方法。还有即能记录课程有能装便签条的课程表,引导学生对课程表功 6 能以外的用途进行思考,拓宽了学生的设计思维。

第五页的“艺术实践”提示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再设计制作中要先确定主体和寓意,在选择材料进行制作,这样的思考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设计意识。“我会评价”的文字提示师生进行多元评价:既关注学生的自评,也关注班级的互评;即从设计意识和美感方面进行评价,也从美观和实用结合的设计能力方面进行评价。

学生情况分析:

课程表是学生学习生活中常见的用品,小小课程表蕴藏着丰富的含义,为学生的生活增添了情趣和色彩,深受他们的喜爱。新颖有趣、富有个性的课程表可以为学生紧张的学习生活带来轻松与乐趣,缓解他们学习的疲劳。本课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想象力和培养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教学目标:

1.了解课程标的特点,知道课程表与学习生活的关系,学习设计、制作课程表的方法。根据构 思设计制作课程表的全过程,通过剪、粘、画等制作手段,设计出有趣的、美观又实用的课程表。

2.通过欣赏、小组讨论、互动游戏、教师演示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究设计、制作课程表的基本方法。在探究学习的体验中,感受设计美化的趣味性。启发学生的大胆的创新,并感受“设计为人服务”的理念

3.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性、积极的学习态度以及勇于创新的精神。教学重点:

通过简单的组合及装饰,体验课程表的结构。用剪、贴、画等方法进行简单的组合及装饰,体验课程表设计、制作的乐趣。教学难点:

通过简单的组合及装饰,表现有个性的设计意图;课程表造型与内容巧妙结合,实用而美观

教学准备:

教师:范画,制作工具、彩纸等

学生:剪刀、胶棒彩、笔彩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2分钟)

(一)游戏:猜猜看

1.教师操作,学生猜一猜:卡通形象纸造型(平面、立体)作品呈现,卡通造型纸“变变

变”,变成了课程表

教师小结:课程表就像一个小管家,提醒我们每天

要上那些课,它不仅给我们的学习带来方便,而且美化了我们的生活。2.提出本科的学习任务:《我的课程表》设计与制作的方法(板书课题)

(二)学生活动:

猜一猜,卡通纸造型的用途。

欣赏,感受丰富而有趣的课程表作品。

教学意图:直观了解课程表与带装饰的纸造型作品联系起来,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激发学习兴趣,创设学习氛围。

二、讲授新课

(一)抢答小游戏:了解课程标的设计特点。(2分钟)1.请你说出,课程表有哪几部分组成? 2.你发现了哪几种熟悉的设计与制作方法? 3.那个课程表设计得巧妙?谈谈你的理解。

小结:教师课件呈现每个问题的答案。

教学意图:讨论交流初步了解课程表的结构。

(二)我的新发现-----学习设计方法。(1分钟)

根据学生优秀作品进行分析。

教学意图:引导学生学习课程表的设计思路。

(三)游戏超级变变变-----启发设计构思(5分钟)1.呈现一幅没有设计内容的课程表

问题:请将日期、课程、节次内容巧妙设计到这个造型中,比比那个同学的设计巧妙有

创意!2.呈现多种学期用具和学期环境照片,以及设计有缺陷的课程表。

提出问题:你的课程表将会设计到什么的地方?设计师还需要考虑什么呢? 3.教师演示:评一评这样的大小、长短合适吗? 测量课程表将要应用在某个地方的尺寸。

复习将纸反复对折成五等份,剪出外形。

呈现文字和不同形式的课程表外形请全班同学参与设计

教学意图:体验设计巧妙的艺术作品,丰富学生的设计思路。

(四)教师课件展示制作过程:(1分钟)1.选择文字为课程表日期及课次内容。2.装饰课程表,色彩及文字设计体现秩序美感。

3.课程表一表多用途的呈现:可以当书签,也可以折成平面的课程表折、粘成纸筒,套在笔筒上,既美观又实用。

教学意图:进一步熟悉课标的设计步骤。

(五)看课本探究学习后,参与抢答:(3分钟)

日期、课程、节次顺序等。结合课本中的作品,分析与交流。巧借外形、巧妙组合,巧

借活动纸造型制作、巧用立体与平面组合方式等设计的课程表具有美感。

小组探究并全班交流课程表的结构。1.日期和课程内容设计。

(1)绘制变体字

(2)图形代替文字 2.色彩设计

作品背景及装饰内容必须做到突出主体课程表内容。3.功能设计。

(1)根据使用尺寸,进行设计制作。

(2)平面与立体两种用途。

教学意图:巩固新知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六)学生谈自己的创意,全班讨论。(1分钟)

教学意图:启发学生思维。三.学生实践(20分钟)

布置作业:

内容:为自己设计一张课程表。

要求:生动有趣

四、教师辅导:

辅导要点:课程表的结构;制作精美有趣味。

五、作业展示: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六、作业评价:(4分钟)

师生讨论:谁的作品制作精美生动又富有情趣?

七、课后拓展(1分钟)

巧用废旧材料制作课程表作品展示。激发学生珍惜时间,让一天生活多姿多彩。

八、教学板书:

2我的课程 课题:3.画日记 课时:2课时 课型:造型•表现 学情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与三年级上册《学画连环画》在教学教学内容上有相似之处,都是在引导学生利用文字与图画相结合的方式完成美术创作。但是落脚点不同:本课是借助绘画日记的形式,帮助学生探寻一种新颖的、利用图文结合的形式描述事件、表达情感的方式。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经过去年美术学习,对美术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美术不止是画画,还包括制作、欣赏。学生对美术有一定的兴趣,学生比较活跃。由于学生的年龄小耐性较差,因此对待作业的态度不够仔细。教学目标: 1.了解绘画日记是利用文字与图画相结合,共同表达日记主题的绘画形式。能选择不同的形象和环境,创造性地组织画面。能用恰当的线条进行造型活动,清晰地表现事物的特征及自己的感受。

2.通过对比分析、教师示范等方法,利用“摆一摆”“选一选”“说一说”“看一看”的教学手段,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学习用线描的形式,将绘画与文字相结合画日记。

3.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认识、理解线条是表达情感的语言,从而改变对美术学习的 态度。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在交流分享中学会理解他人,学会从生活中体会真、善、美,提高对真、善、美的价值判断。教学重点: 了解绘画日记的形式和特点,运用文字与图画相结合的形式,大胆、自由地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教学难点: 怎样将日记画得生动又有意思。教学准备:

教师:教科书,范画,课件,各种图片与制作步骤图等。学生:画纸、画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

(一)课前,给学生们一周的时间去观察校内、校外的生活,要求学生运用简单的旬式书写

一篇文字日记,记录生活中有趣的或有意义的一件事,以及自己的感受。教师可以借助

美术课本中的《摄影小组》《平衡锻炼》 《小小足球队》3幅摄影作品,帮助学生开阔

写作思路。

另外,可以提前印制好一个格式统一的表格,方便学生记录日记。同时,提醒学生上

美术课时带到学校。

(二)学生利用一周的时间认真观察校内、校外的生活,并用两三句话写一篇简短的文字日记,记录自己遇到或做过的一件事,还可以记录对这件事的感受。

(三)学生也可以在组长的带领下,利用课间进行文字日记的交流,看看谁写得有趣或者有意

义。

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丰富自己的头脑,为创作绘画日记积累必要的信息,使学

生从生活中体会真、善、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引导学生充分作好上课的准备。

二、导入新课(2分钟)

(一)展示一篇图画故事和一篇文字故事,让学生思考:

提问:你能说出图画故事中的两只小鸟在做什么吗? 你能说出文字故事中的小男孩是怎样把鸟窝拖下来的吗? 学生:将图画故事配上文字,将文字故事配上画面后,再让学生欣赏,并让他们谈感受:

这样表现故事好吗?为什么? 小结: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以补充,并课件呈现正确的内容。

教学意图:激发学生利用文字与图画相结雀的形式表现故事的兴趣。帮助学生认识、理

解美术也是一种可以用来表达的语言。

(二)教师启发:

生活中,每天都会发生不同的故事,有些还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节课学习

利用文字与图画相结合的形式画日记。(板书课题)教学意图:揭示新课。

三、讲授新课

(一)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文字日记。(3分钟)

肯定学生的课前参与,继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怎样将文字日记改为绘画日记呢? 让四五名学生介绍。学生带着问题进入下面的学习。

教学意图:为学生营造开放的交流空间,让他们变得更加宽容,情感逐渐成熟。

(二)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我爱探究”环节。(10分钟)

1.结合美术课本中丁午老先生创作的3幅《四只小鸟的故事》,说说:图画与文字应该怎

样配合? 2.教师参与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大胆提出问题,探讨解

决问题的方案。对不同的结果进行分析,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帮助学生归纳出“观

察——比较——分析——总结”的基本探究方法。

3.让学生结合以上的学习,说说怎样将自己的文字日记改为绘画日记,文字与图画怎样配

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简短的评价。

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摆一摆”“选一选”“说一说”“看一看”的合作探究活动。

活动要求:组员先独立思考,之后在组长的安排下依次 组长代表组员回答教师的提问,组内其他成 以作补充。

小结:创作方面:图画需要结合文字的内容创作,同时 出文字日记中的典型情节,突出日记主题。

构图方面:文字在匮面中需要巧妙安排位置,既 图画,又与图画相互融合,表现出和谐的美感。

学生:介绍自己文字日记中的典型情节以及文字与画面 图方式。的构 突出 表现 发言。员可

教学意图:结合开放性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充分参与探究学习的过程,获得知识、技

能和深层次的情感发展。引导学生掌握探究的方法,让学生喜爱探究的学习过程。内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激发表现的愿望。

四、艺术实践(20分钟)

内容:选择生活中有趣或者有意义的事,用线条画出来,并把你的日记介绍给大家。

要求:(本课完成草稿部分)

五、教师辅导

辅导要点:

1.结合文字日记确定能突出主题的典型情节。

2.结合构思,创造l生地利用线条清晰地表现出事物

六、课堂展示:教师选代表进行展示。

七、课堂评价

1.进行作品的传阅与讲解。2.在组内进行相互评价。3.学生进行自评。

互评要点:看谁画的日记画面生动又有意思。

自评要点:我学习了画日记的方法。

第二课时

一、引入新课、(2分钟)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复习旧知识

1.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文字日记。

2. 结合美术课本中丁午老先生创作的3幅《四只小鸟的故事》,说说:图画与文字应该怎样配合? 3.让学生结合以上的学习,说说怎样将自己的文字日记改为绘画日记,文字与图画怎样配合。

教学意图:引导学生针对自己的实际问题参与讨论,同时对前一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复习。

二、讲授新课

(一)引导学生探究艺术实践的方法。(3分钟)

1.构思:结合文字日记确定能突出日记主题的典型情节,以及思考文字与图画怎样穿插组织的过程,就是在进行绘画日记的构思。

小结:构思是艺术实践的第一个环节。

板书:构思 2.表现。

(二)组织学生参与游戏“我能创新”。(4分钟)

让学生结合一篇文字日记,说说怎样选择形象、环境创造性地组织画面,表现文字日记的主题。

小结:绘画创作需要反复推敲,这样才能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与感受。

(三)教师示范(5分钟)

1.结合一篇文字日记,演示怎样利用线条清晰地表现出事物的特征以及感受,生动、有趣地表达日记的主题。

2.提示学生,注意文字在画面中的巧妙安排。引导学生感受到,在造型表现过程中不一定完全忠实于实际生活,需要发挥个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地选择形象和环境,突出日记的主题。

3.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中的学生作品。

三、艺术实践:(20分钟)

内容:选择生活中有趣或者有意义的事,用线条画来,并把你的日记介绍给大家。

要求:突出主题。

意图:学生独立完成艺术实践的过程。通过艺术实一步体验绘画日记的特点,受到美的熏陶。

四、教师辅导

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 1.辅导要点:

(1)结合文字日记确定能突出主题的典型情节。

(2)结合构思,创造l生地利用线条清晰地表现出事物 2.教师巡视辅,确保学生掌握学习内容。

践进 出

五、课堂展示:把学生作品展示在黑板上或实投上。

六、作业评价(4分钟)

1.请作业符合“日记主题突出”条件的同学“点头”示意。2.请作业符合“画面安排巧妙”条件的同学“举手”示意。

3.组织学生进行自评。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能“享受到绘画愉悦”的同学“起立”示意。

4.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学生在组内进行作品的传阅与讲解。

互评要点:看谁画的日记画面生动又有意思。

自评要点:我学习了画日记的方法。通过激励式评价,促进学生认识自我、接受自我,更好地发展。

七、拓展延伸:请学生欣赏各种艺术表现形式的日记作品。(1分钟)

八、教学板书:

3.画日记

第4课《漂亮的鸟》 课时:2课时 课型:造型•表现 学情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突出体现了《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的激发学生兴趣,关注文化生活的课程理念。鸟是人类的朋友,学生对鸟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对鸟的喜爱,鸟的形象和漂亮的颜色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学生在观察鸟、运用颜色表现鸟的过程中可以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已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基本绘画知识和技能,学生想象力丰富、大胆,对想象画、记忆画,有较强烈表现欲望,色彩表现力强,同时绘画作业普遍水平较好。教学目标:

1.感受鸟在不同方面的美,学会用线条和颜色表现出漂亮的鸟。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的能力和方法。

2.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基本形概括的方法表现物象的造型能力和色彩表现的能力。3.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促进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与发展。教学重点:

观察不同鸟类独特的身体形态,感受它们艳丽的色彩,鼓励学生大胆地用自己喜欢的线条和颜色去表现鸟。教学难点:

感受鸟在不同方面的美,用线条和颜色丰富鸟的形象,激发学生的想象并大胆地去表现。教师准备:

教师:搜集鸟的资料并制作课件。画纸、画具等工具材料的准备。学生:课前搜集鸟的资料、美术书、图画纸、水彩笔、油画棒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分钟)

(一)教师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 生:鸟的叫声

师:漂亮的鸟飞来了。

(二)复习鸟的结构。(课件出示鸟的图片)

师:看这张图片,我们回忆一下,鸟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 生:头、躯干、翅膀、尾巴、爪。

(三)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漂亮的鸟》。(课件出示课题)

【教学意图】:引发学习兴趣,美妙的叫声美化着我们的生活。利用图片,复习一年级的旧知识,温习鸟的基本结构。

二、新授

(一)观察四组图片。(课件)(8分钟)

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四组鸟的图片,这些鸟非常 漂亮,但它们的美各不相同,请各小组观察讨论这些 鸟哪儿漂亮。

1.第一组(课件):外形

师:这组鸟哪最漂亮?各小组同学讨论。

生:鸟的羽毛、嘴巴、身体的曲线,都是它们最有特点最美的地方。小结:对,这些都是鸟外形的一部分,我们可以说它们的外形很漂亮。

(课件:外形美)(板书:外形美)

2.第二组(课件):姿态

师:谁来说说你们这组鸟美在了哪? 生:它们展翅高飞的样子特别美。

小结: 扇动翅膀是鸟的一种姿态,我们可以说鸟的姿态美。

(课件:姿态美)(板书:姿态美)

3.第三组(课件):颜色 师:这组鸟呢?

生:颜色鲜艳 五颜六色

小结:它们的颜色非常美!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给这些鸟披上了漂亮的外衣,呈现出了颜色美。

(课件:颜色美)(板书:颜色美)

4.第四组(课件):花纹

师:看这组鸟呢?你认为它们美在了哪儿? 生:它们身上长满了漂亮的花纹。

生:我觉得孔雀的羽毛很漂亮象个大扇子,上面有很多漂亮的花纹。小结:这组鸟展现出了鸟的花纹美。

(课件:花纹美)(板书:花纹美)

【教学意图】:通过分组观察,汇报观察结果,让学生感受鸟的外形美、姿态美、颜色美和花纹美。

(二)出示孔雀图片深入观察。(1分钟)

问:我们来仔细的看看孔雀身上都有什么样的花纹。(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演示课件)师:象一个个眼睛,我们在美术里叫做点;一根一根的,这叫做线;身体一块一块的,这叫做面。

小结:在我们作画时,可以利用点、线、面设计鸟身上的花纹。

【教学意图】:了解孔雀身上的花纹是由点、线、面进行装饰的;在观察、感受的同时学习美术语言点、线、面。

(三)教师示范(5分钟)

1.教师边画边说:圆圆的头,圆圆的眼睛,尖尖的嘴巴,头顶一小撮儿羽毛,椭圆的身体,水滴形的翅膀,梯形的尾巴,再添上锋利的爪子,画好了一只可爱的小鸟,怎样使它更漂亮呢?

生:画花纹,涂颜色

师:我们可以运用点、线、面来装饰它。(师继续演示)2.出示范画(1分钟)

展示一幅《线描的鸟》。你们看我利用点线面的结合用线描的方法,画了一只鸟,添加装饰时,点、线、面的形状和大小有什么变化?

小结:在运用点线面进行添加装饰时,点和面要有大小和形状变化;线要有形状、疏密的变化。也可以联系生活进行想象添加,将鸟的羽毛联想成漂亮的花纹图案。4.欣赏小朋友的作品

3.小朋友们画的鸟(看教材)。(1分钟)

【教学意图】:通过示范和欣赏学生作品,创新思维。感受点线面的结合,色彩的搭配。

三、艺术实践(18分钟)

内容:运用花纹或颜色创作出你认为最美的鸟。(本节完成草稿部分)

要求:利用点线面进行装饰。

提示:可借鉴书中的图片和小朋友的作品来创作,也可以画心中想象的鸟。学生创作:按要求绘画。

【教学意图】:学生了解作业内容;学生了解作画要求。

四、教师辅导:

辅导要点:学生点线面的运用。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

五、作业展示:作业展示在黑板上。

六、课堂评价(5分钟)

1.选出你认为最漂亮的鸟,说说为什么? 2.谁愿意评价一下自己的作品。

在评价时说说自己的作品哪些方面表现的较好,哪些方面还有不足。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对作品的分析评价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对自我进行评价的能力。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复习旧知识:(3分钟)

(一)这些鸟你认为它们美在了哪儿?

(二)请用四个词进行概括?

外形美 姿态美 花纹美 颜色美

它们的颜色非常美!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给这些鸟披上了漂亮的外衣,呈现出了颜色美。

三、讲授新课

(一)观察四组图片。(课件)(2分钟)

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四组鸟的图片,这些鸟非常漂亮,但它们的美各不相同,请各小组观察讨论这些鸟哪儿漂亮。

(二)出示范画(2分钟)出示第二幅《上色的鸟》。

师:大家再来看看这幅作品是用什么方法表现的?怎样在作品中表现出漂亮的颜色呢? 小结:相邻的颜色要分开,涂时要涂均匀。运用红黄蓝,再配有少量的橙绿紫等其它颜色,就会很漂亮了。

【教学意图】:通过观看,了解作画方法及步骤。

(三)欣赏小朋友的作品(1分钟)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朋友们画的鸟。

【教学意图】:通过欣赏学生作品,创新思维。感受点线面的结合,色彩的搭配。

四、艺术实践(25分钟)

内容:运用花纹或颜色创作出你认为最美的鸟。(本节完成上色部分)

要求:1.利用点线面进行装饰。2.色彩搭配适当。

提示:可借鉴书中的图片和小朋友的作品来创作,也可以画心中想象的鸟。【教学意图】:学生了解作业内容;学生了解作画要求。学生创作:按要求绘画。

教师辅导:学生点线面的运用,色彩的搭配。【教学意图】:培养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

五、展示

六、评价(5分钟)

1.选出你认为最漂亮的鸟,说说为什么? 2.谁愿意评价一下自己的作品。

在评价时说说自己的作品哪些方面表现的较好,哪些方面还有不足。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对作品的分析评价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对自我进行评价的能力。

七、拓展:(2分钟)

小知识:

1.全世界有9000多种,我国有1300多种,其中珍稀鸟类50多种。2.世界最大的鸟是鸵鸟,最小的鸟是蜂鸟。

3.在生活中有许多用鸟的造型做成的物品,你们看这是什么?(课件)小结:鸟不但使我们的大自然变得更加美丽,还装点我们的生活!

【教学意图】:了解鸟的有关知识,了解美术与生活的关系。

八、教学板书:

漂亮的鸟

德育渗透

1、近2000年来,139种鸟类已从地球上消失,其中三分之一是近50年灭绝的。在鸟类濒临绝种的原因中,栖息地破坏和改变占60%,人类捕杀占29%,其次是污染等。

2、全国确定在每年的4月至5月初的某一个星期为“爱鸟周”,在此期间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不同,各地选定的爱鸟周时间也不尽相同。

北京——4月1日至7日

小结:希望我们大家都行动起来,做一个爱的使者,关爱鸟类,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意图】:激发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

第5课 到天空去旅行 课时:2课时 课型:造型•表现 学情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共有两个页面。第10页主要呈现了一组照片,引导学生发现许多飞行器可以带人类到天空去旅行,第11页展示了学生的5幅绘画作品,启发学生探究,开启创新思维的大门。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对不同的材料和美术工具的使用,已有了一定的掌握,对事物的形与色有了一定的了解,能根据自己的感受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来大胆地、自由地表现。他们对美的事物很感兴趣,有初步感受美的能力,但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动手能力较弱。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练习用基本形组合、设计飞行器。2.过程与方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创作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有关太空的知识,立志从小好好学习,长大去开发太空资源。教学重点:了解太空,设计飞行器遨游太空。教学难点: 幻想飞行、想象中的飞行器造型。教学准备:

教师:录像带、范图、彩纸、剪刀、胶水、水彩笔、美术书、画纸 学生:画纸、画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3分钟)

(一)问:天空有什么?

讨论:天上有太阳、月亮、星星、人造卫星„„等。

(二)看录像:

提问:录像中有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讨论:我们的地球只是太阳系中一颗小行星。月亮绕着地球转,地球绕着太阳转。九大行星是:金星,最亮,上面有高山和大峡谷;木星,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自传速度快的像一个巨大的旋风,球体上有深橙色大红斑,有14颗五颜六色的卫星;水星,太阳系中最小的行星,离太阳最近,半天温度很高,表面很多环形山、高 23 山和裂痕;火星,表面有很多看来像火山口裂缝形成的一条斑纹;土星,仅次于木星的第二大行星,有美丽的光环;天王、海王、冥王者3颗星,距离太阳最远,是3颗极为寒冷的星。

小结:太空无限大,晴朗的夜空中,我们只看到很少的星星,那些肉眼看不见的星星和星系数也数不清。太空中,人类公认有88个性做,绝大部分的星类似太阳,他们本身能够发光,有的比太阳更大更亮。无边无际的太空真奇妙!板书课题:去天空旅游

【教学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宇宙。了解太空的知识。

二、新授:

(一)提问:人类如何飞向天空?在天空中怎样遨游呢?(2分钟)

小结:向童话故事一样,驾驭某种飞行物,腾空而起,任意飞行。登上美丽的行星,发现新的生命,采集外星的植物和矿物,探索奇妙的地形,开发新奇的天地,认识比太阳老的多的星,去捕捉彗星的尾巴,和小星星做游戏,建设新宇宙等等。

(二)提问:人在太空中,失去地球的吸引力,形成失重现象,会是什么样?(4分钟)

他们乘坐的飞行器什么样? 学生自己做失重动作,体会在太空的姿态。学生讨论:所乘坐的飞行器。

(三)欣赏观察:(书)学生优秀作品(1分钟)

(四)教师演示:太空中的人物动态(2分钟)

学生观察太空中的人物动态的画法。

(五)作画步骤:(3分钟)1.构思、定位:

用彩纸剪贴飞行器,用彩笔添画出太空中的人物。(要求画面中的遨游方式新颖)2.画具体形象:

酌情表现人身穿厚厚的太空服,以新奇的表情看着太空景象;飞行器的完整结构和 细致的零件等等。

【教学意图】:感受天空之浩瀚,借助飞行器可以畅游,使学生了解人物动态及表情和飞行器的结构形状。

三、艺术实践(20分钟)

内容:大胆想象,创作去太空旅行的画面(本课完成线描部分)要求:线条流畅

可运用背景衬托的方法

四、教师辅导: 1.重点是设计飞行器

2.针对有困难和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让学生认真动脑去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五、课堂展示

学生将作品贴在黑板上,并讲述自己的作品创作思路和创作过程。

六、作业评价:(4分钟)

1.同学之间相互进行评价与交流。

2.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对有创意的作品进行表扬与鼓励。

【教学意图】:正确的评价能使我们明确与目标的差距,培养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欣赏评价能力以及高度的审美和鉴赏能力,并在评价交流中获取知识、取长补短,在评价交流中共同促进。

七、拓展:(1分钟)

我们今天简单的了解了太空的一些知识,但我们了解得远远不够,这需要我们在今后学习更多的知识,长大后去勘探与开发宇宙中的奥秘,建设我们人类美好的生活家园。【教学意图】:为学生的课堂再延续做铺垫,让学生的思维和视觉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感悟。

第二节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复习旧知识:(2分钟)

(一)展示上节课有创新的作业:

(二)提问:那幅作业有创新?为什么?

今天我们继续完成去太空旅行

板书课题:到天空去旅游

(二)三、讲授新课:

(一)提问:你知道天上的星星是什么样吗?(1分钟)

(二)欣赏图片:(2分钟)

小结:可添画卫星、轨道运转线、光环、球体上的山、裂纹、环形火山口、旋转的云雾

等。远处的小星星,用拟人的手法表现,星球张开双臂,拉起手来,每个球体有老少区别,有五官表情并与人物相呼应。

教学意图:给学生直观的资料,丰富学生思维。

(三)启发联想:人类开发太空,建造建筑物在卫星与星球间运转;太空船登上某个星球等。(1分钟)

(四)请学生说一说想象中或梦中的太空是什么样的!(1分钟)

教学意图:启发学生的思维,为创作构思。

(五)欣赏范画(1分钟)

教学意图:复习色彩:了解暖色与冷色的对比效果

(六)欣赏P10~11学生作业:(1分钟)

提问:学生作品给你什么感受?

教学意图:学习书中的表现方法。

(七)作业步骤:(2分钟)

(1)继续完成上节课的人物和飞行器的绘画,并在他们的后面画出体的基本形、位置、大小、疏密,并列或有遮挡关系的处理物象之间的关系。

(2)用油画棒把人物、飞行器和天体的外形勾画一下,表现太阳、星球的温暖和太空的深渊,用几种暖色油画棒逐渐续染。表现出五光十色、神秘莫测的宇宙。(3)油水分离法

教学意图:进一步熟悉表现方法。

(八)教师演示(4分钟)

【教学意图】:解决教学重难点,使学生明确表现方法。

四、艺术实践:(20分钟)

内容:大胆想象,创作去太空旅行的画面。要求:1.色彩的选择搭配恰当

2.适当运用渐变色

五、教师辅导:

1.重点是设计飞行器

2.针对有困难和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辅导要点:

1.色彩的选择搭配 2.渐变色的应用 3.表现出太空奥妙

六、展示

学生将作品贴在黑板上,并讲述自己的作品创作思路和创作过程。

七、评价:(3分钟)

1.同学之间相互进行评价与交流。

2.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对有创意的作品进行表扬与鼓励。

【教学意图】:正确的评价能使我们明确与目标的差距,培养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欣赏评价能力以及高度的审美和鉴赏能力,并在评价交流中获取知识、取长补短,在评价交流中共同促进。

八、拓展:(2分钟)

人类为揭开宇宙之谜,发明了许多方法,最普通的方法是自几百年前开始采用的光学望远镜、本世纪使用的射电望远镜和进入太空时代以来,愈来愈多被射入太空以观测宇宙 27 的火箭、卫星、航天飞机、飞艇等等。在人类探索太空的壮举中,我国的航天事业发展迅速。1985年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投入了国际市场,并承接外国卫星发射任务。其实宇宙中还有许多奥秘需要我们去探索。

【教学意图】:为学生的课堂再延续做铺垫,让学生的思维和视觉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感悟。

九、教学板书:

5.到天空去旅行

第6课 大人国小人国 课时:两课时 课型:造型表现 学情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学生通过对比,可以进行大小比较。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进入了想象中的大人国和小人国,最后,希望同学们有时间可以多读读有关的课外书,说不定你还会有新的发展呢。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有大小的概念,对大小的比较是相对的概念不是很深刻。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大与小,高与低得特征及相对性,尝试用对比的方法表现大小与高低的区别。2.通过创作活动,培养学生大胆想象,创作精神,培养与人交流的能力和分享快乐的意识。3.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表线大小,高低的对比关系,进行大胆而丰富的想象,表现出有情趣的内容。教学难点:敢于大胆像想象,表现出有趣的内容。教学准备:

老师:课件、教材、范画 学生:画纸、画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2分钟)

(一)同学们谁看过西游记?生:(看过)师:西游记中你最喜欢谁?生:(孙悟空)师:为什么?生;因为它能神通广大。对回答正确的学生奖励笑脸。

(二)可是虽然孙悟空他的神通广大到了如来佛的手中,怎么也飞不出去,说明如来佛德手怎么样?(大)那孙悟空呢?(小)

(三)如来佛就好比是童话故事里讲的”大人国”里的人物,孙悟空就好比是“小人国“的人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课《大人国与小人国.》。教学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入新课。二,讲授新课

(一)认识大小要互相比较。(3分钟)1.贴画纸画好的大飞机在黑板上,问;这个是什么?飞机。对,这是一架由飞行员驾驶的飞机在天空飞行。

2.再贴画好的小飞机在黑板上,这两架飞机,有什么不同吗?相对与上面那架笑了很多,是的,这个是一架很小的玩具飞机。

3.原来,大和小是通过比较才能比较显示出来的。

(二)交流生活中大与小对比的现象。(5分钟)

1.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大小对比的现象。比如我们和蚂蚁比较,我们每个人都是巨人,可是 我们和大象比较的的话,我们又成了小个子。2.谁还能找到类似的现象。

师: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在一起说一说自己心中“大人国与小人国”里有趣 的画面,可以把小的想象大,也可以把大的想象小,咱们来个奇思妙想大比拼,看看哪 组的想法最奇、最妙。同学自由组合(小组活动开始)

(三)汇报交流讨论大与小的想象。(2分钟)

生1,我们把喝水的杯子,想象成了一个很大的游泳池,小朋友可以在里面游泳玩耍。

生2,我们把小毛毛虫想象成了很大很大的毛毛虫,小朋友可以坐在毛毛虫身上去森林

探险。

生3,我们把人想象的很小很小,在我们的书本上爬来爬去,就像登山一样。

(同学们积极发言,说出了很多新奇的想法。)真不错(奖励小笑脸。)

(四)激发学生构思:(2分钟)

1.看来,同学们的观察都很仔细。那你想不想也到大人国或者小人国曲玩一玩呢? 2.现在请同学们请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如果你到大人国或小人国生活,会遇到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3.时间到,那个同学来说说自己的奇遇?

4.同学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那我们既然能说,能不能把它画下来呢?能,但是,要注意,30 你想用哪几样物体的大小反差来表现主人公来到了“大人国”还是“小人国”?画面的主题是什么?用什么背景来衬托出它的大或者小人国。

(五)布置作业:(1分钟)

内容:表现一幅大人国或小人国的作业。

要求:要表现出你是再大人国还是小人国,一定要把大小对比的画清楚。如果你是在大人国,那就要把背景画的(大)而你自己画的(小),相反,如果你是在小人国,那就要把背景画的(小)而你自己画的(大)。当然,色彩也要丰富一些。

三、学生实践(20分钟)

学生按照老师的作业要求进行绘画。绘画认真,遵守课堂纪律。

四、教师辅导

辅导重点:1。看看学生的绘画是否表现出大与小关系。

2.看画面构图是否饱满。

五.课堂展示

把部分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展示。, 六.课堂评价(4分钟)

1.引导学生自评。2.引导学生互评。

3.教师重点点评。七.课后拓展(1分钟)

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大小关系,大与小的关系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检查坐姿,用具。

二、复习旧知识

(一)提醒上一节课的知识,注意大小对比关系。

(二)如果你是在大人国,那就要把背景画的(大)而你自己画的(小)

(三)如果你是在小人国,那就要把背景画的(小)而你自己画的(大)

三、提醒作业要求

(一)表现出大人国或小人国的关系。

(二)构图饱满。

(三)绘画,涂色认真。

四、艺术实践

(一)学生绘画,完成作业。

(二)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五、教师辅导:

辅导重点:1。看看学生的绘画是否表现出大与小关系。

2.看画面构图是否饱满。

五.课堂展示

把部分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展示。, 六.课堂评价(4分钟)

1.引导学生自评。2.引导学生互评。

3.教师重点点评。七.课后拓展(1分钟)

欣赏大与小的大师作品,体验更多的艺术美。

八、板书设计:

6.大人国小人国

题:

7、漫画欣赏

课型:欣赏评述

课时:1课时 学情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与本册第8课《我喜欢的动物》联系紧密,在动物造型、性格形象等方面做了铺垫。同时,为本册《 我们眼中的人物》、三年级上册《漫画欣赏

(二)》《肖像漫画》《故事乐园》登科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本科旨在通过漫画中的动物,让学生了解漫画的基本形式(独幅、四格、连环),学习动物漫画夸张、变形、拟人的表现手法,能用简短的话语评述动物漫画。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非常喜欢漫画作品,觉得有趣、幽默,但是如何欣赏、评书漫画,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却缺乏指导。动物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动物也是学生喜欢表现的题材之一。从动物入手,贴近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利于引导学生了解漫画常见的几种形式,感悟漫画中动物造型的方法以及漫画家丰富的形象力,培养学生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呢。这是学生乐于参与的学习活动。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连环漫画和独幅漫画,了解漫画常用的表现方法:夸张、变形、想象。学习描述漫画作品,表达自己对漫画的感受,在欣赏过程中,能够注意漫画的细节刻画,体会漫画带给我们的乐趣。

2、初步认识漫画的两种形式。(单幅漫画,连环漫画)学习漫画的对比夸张变形想象等表现手法,通过欣赏本课漫画,了解动物题材漫画拟人的表现特点。学习描述漫画内容,发表自己的感受。

3、通过学习欣赏漫画作品,使学生接触世界不同风格的漫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乐观的人生态度,感受动物的可爱。

教学重点:学习描述漫画内容,发表自己的感受。教学难点:学习观察漫画的细节,表达自己的感受。准备教具:

教师:漫画资料、课件、图片。学生:学习材料,画笔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8分钟)

(一)谁听说过《龟兔赛跑》的故事?你能讲一讲这个故事吗?

(二)接着同学讲的故事,设计一个问题:这时候,乌龟和兔子离终点很近了,乌龟急中生智

想出一个妙计和兔子同时到达终点。你知道乌龟想出的是什么妙计吗?

学生互相讨论:让乌龟长上翅膀。抓住升降机,飞着走。脚上装小轱辘,一下子滑到终点``````

(三)教师肯定学生的想法,同时出示书上的漫画。

师:咱们一起看看漫画家是怎样想的?

教师小结:这就是夸张的表现手法,是漫画的的表现形式,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漫画中的动物》。出示课题。

教学意图:引导同学探究思考激发学习欲望。

二、讲授新课

(一)指导学生看书提示的问题:(10分钟)1.提问:动物会考试吗?

刺猬的爸爸会扒皮打儿子吗? 驯象人为什么把嘴咧得那么大?

你能从书上的漫画分析出它们有什么表现方法吗? 总结:漫画常用的表现方法:夸张、变形、想象。2.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说出画面主要表现内容。

说出画面中的动物形象有什么特点。画家为什么这样画?

小结:漫画中的动物形象生动,表情丰富,它们跟人一样有思想、有感情。

教学意图:初步认识连环漫画和独幅漫画,了解漫画常用的表现方法:夸张、变形、想象。

(二)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大家喜欢的一幅漫画(可以是自己找的资料)进行具体分析。可以用表演的形式,也可以用对话的形式将漫画情节展示给大家,还可以把漫画中的动物的想法说出来,告诉大家漫画要表达的含义以及要说明的思想。(5分钟)

(三)请你仔细观察《搬运大龟》、《加菲猫》、《猫咪卖鱼》、《小刺猬》这几幅漫画,和我们刚才分析的漫画有什么区别?你找的资料中有没有这样的漫画?如果有,你可以把它挑出来。(8分钟)

小结:漫画不仅可以是单幅的,而且可以用连续的几幅画的形式表现一个内容,这就是连环漫画。

教学意图:学习描述漫画作品,表达自己对漫画的感受,在欣赏过程中,能够注意漫画的细节刻画,体会漫画带给我们的乐趣。

(四)教师播放课件:(6分钟)

《搬运大龟》、《加菲猫》、《猫咪卖鱼》、《小刺猬》这几幅漫画指导并启发学生对漫画作品内涵的认识。

教学意图:通过学习欣赏漫画作品,使学生接触世界不同风格的漫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乐观的人生态度,感受动物的可爱

三、课堂拓展:欣赏大师作品。(2分钟)

题:

8、我喜欢的动物

课型:设计应用

课时:1课时 学情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在本册教材中与4课《漂亮的鸟》7课《漫画欣赏

(一)》9课《参观海洋馆》构成了一个亦表现动物为主题的知识单元。学生通过《漂亮的鸟》《漫画欣赏

(一)》的学习,尝试概括、表现动物的形态特征。本课是小学全套美术教材泥塑系列课业中的第4课。在之前学习一年级《玩泥巴》《小花垫》和二年级《好看的器物》的基础上,本课侧重让学生练习生活中常见的、喜欢的动物形象,进一步用学过的基本技法,以泥为材料、以动物为主题,抓住懂了购物的特征,捏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形象。

学生情况分析:

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比较弱,从学生喜欢的动物入手,会有效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教学目标:

1、自己喜欢的动物的特点和泥的可塑性。

2、运用泥塑的揉、拍、搓、捏刮刻,黏贴等基本技法与其他辅助材料压印机理来表现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的特征。

3、培养学生对不同动物形体结构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立体造型表现技能。通过造型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抓住动物特点,并用泥塑的基本技法表现小动物的形象特征。教学难点:用泥塑造不同动物的基本特征。

准备教具:教师:泥塑工具,陶泥。学生:陶泥,塑形工具。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3分钟)

(一)出示陶艺泥塑的动物

(二)请同学观察它和绘画表现的动物形象有什么差别?

(三)出示陶泥

教学意图: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喜欢的动物的特点和泥的可塑性。

二、讲授新课

(一)请同学感受陶泥的性质和特点 1.出示动物造型(3分钟)

36(1)引导学生探究观察动物的形体特点都有哪些相同点和变化从中感受陶泥的制作动物方法的差别

(2)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学习汇报学习成果

2.引导学生探究陶泥塑形设计动物的方法和步骤(5分钟)(1)学生用身边的工具进行塑形,体验总结工具用法和塑形方法(2)集体汇报塑形中的问题

教学意图:运用泥塑的揉、拍、搓、捏刮刻,黏贴等基本技法与其他辅助材料压印机理来表现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的特征。

(二)教师演示讲解制作步骤:(3分钟)1)构思设计 2)选择工具 3)塑造形体 4)装饰调整。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对不同动物形体结构的观察能力。

(三)布置作业(1分钟)

内容:用陶泥制作一个动物造型 要求:形态生动,方法得当。

三、学生实践(20分钟)

四、教师辅导:

辅导要点:塑形方法;动物的形体结构

五、组织学生进行展示

六、评价要点:塑形方法是否得当;动物形态是否生动。(4分钟)

七、拓展:欣赏更多陶泥动物造型:拓展学生视野。(1分钟)

课题: 9 参观海洋馆 课时:两课时 课型:造型表现 学情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旨在通过表现参观海洋馆这一内容,引导学生发觉自己在实际生活中能够积累的关于海洋动植物及海洋馆的感性经验,运用自己逐步提高的造型表现能力,结合自己丰富的想象力与大胆的创造力,创作出一幅同学们参观海洋馆的情景作品,并注意表现好人物的背面动态,巩固大小对比、前后遮挡等表现方的知识。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可以用基本型概括海底生物的造型,用学过的各种线条去装饰它们。可以用学过遮挡关系,表现丰富的海底世界。教学目标

1.指导海洋馆是浓缩的神秘海洋,参观海洋馆是人类近距离欣赏神奇的海洋生物、了解海洋 知识的捷径。学习表现人物的背面动态,巩固大小对比、前后遮挡等表现方法。

2.通过让学生会议并描述参观海洋馆情景的过程,了解海洋生物。同教师示范、学生实践等途径学习表现人物的背面动态,并注意大小对比、前后遮挡的表现方法表现海洋馆。3.渗透保护海洋环境的环保理念,激发学生探索奥秘的兴趣。教学重点:

运用大小对比,前后遮挡,夸张变形等方法,表现人物和海洋生物的动态特征,生动地表现同学参加 海洋馆的情景,注意表现好人物背面的动态。教学难点:

如何紧扣参观海洋馆的主题,生动表现出人与海洋生物共生存的生动画面。教学准备:

教师:课本、范画、课件 学生:水彩笔、油画棒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分钟)

(一)海洋馆是一个奇妙、美丽的世界。就像是把海底世界搬进了我们陆地上。如今我们不用潜到海底也可以看到神秘的海洋世界了。

(二)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参观海洋馆》一课。

(三)同学们喜欢大海吗?喜欢海底世界吗?

同学们之所以会喜欢它们,它们一定有许多美的地方,你能不能谈一谈美丽的海底世界

小结:鱼儿是海底世界的主人,它们都有艳丽的色彩。照片除了鱼儿外,还有数不清的、色彩斑斓的水草、珊瑚、贝壳„„在表现手法上,有彩色水笔,油画棒等。

教学意图:教师谈话自然引入新课。参看教材给学生直观的体验。

二、讲授新课

(一)欣赏教师课外收集来的海底世界范图、照片若干幅。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色彩绚丽的海底动物和深浅各色海水交相辉映,构成美丽的海底世界。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海底动物的形状和海水的颜色,让学生认识冷色。引导学生认识海底是个巨大的宝库,海底蕴藏着丰富的资源,以及利用这些资源的价值和环保的意义。

1.提问:海底生物种类繁多,形状大小不一,真是千姿百态,可爱之极,那么,它们有些什么形状?(1分钟)

小结:条形、圆形、椭圆形、棱形、三角形、扇形等。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2.提问:同学们,你们看海水的颜色有什么变化?(2分钟)

小结:一会儿蓝色,一会儿是绿色,一会儿是紫色,但海水是以蓝色为主色调。海洋越深,色调越深;海洋越浅,色调越浅。水下生物不下万种,蕴藏的矿藏比陆地上多得多。我国已能开采海底石油和天然气,随着科技的发展,海底其他矿藏资源为人类造福的日子已是指日可待了。但是,当前陆地上人类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流人大海,已造成海洋,特别是近海的严重污染,造成大量海洋生物减少和死亡,所以,治理污染,保护大海,保护生态环境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作。

(二)可以用线条图案等装饰海底生物。学生讨论或是动笔体验。(3分钟)

(三)教师示范鱼的画法。(4分钟)

讲解画“鱼”方法,教师示范: 1.画出鱼儿基本形;

2.描绘特征,如头、尾、嘴、鳍等; 3.添加鱼儿身上的花纹; 4.添加颜色。

5.画好海底动物后,给海洋馆添加植物背景,如海藻,贝壳,泡泡等。

(四)布置作业:(1分钟)

内容: 画一幅参观海洋馆的画

要求:1.注意如何表现学生的背面。

2.构图饱满。3.注意遮挡关系。

三、学生实践(20分钟)

学生按照老师的作业要求进行绘画。绘画认真,遵守课堂纪律。

四、教师辅导

辅导重点:1.看看学生绘画的小鱼结构是否正确,并添加花纹。

2.看画面构图是否饱满。3.是否表现出来了遮挡关系。

五.课堂展示:把部分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展示。, 六.课堂评价(4分钟)

1.引导学生自评。2.引导学生互评。

3.教师重点点评。七.课后拓展(1分钟)

(一)可以鼓励学生在方便的条件下,去海洋馆参观,观察海底生物。(二)提醒学生保护动物。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复习旧知识

(一)提醒上一节课的知识,小鱼都由哪些部分组成。

(二)海底植物的画法。

三、提醒作业要求

(一)注意如何表现学生的背面。

(二)小鱼的造型多样。

(三)画面饱满。

(四)注意画面中的遮挡关系。

四、艺术实践

(一)学生绘画,完成作业。

(二)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五、教师辅导

辅导重点:1.看看学生绘画的小鱼结构是否正确,并添加花纹。

2.看画面构图是否饱满。3.是否表现出来了遮挡关系。

六.课堂展示:把部分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展示。, 七.课堂评价(4分钟)

1.引导学生自评。2.引导学生互评。

3.教师重点点评。八.课后拓展(1分钟)

图片欣赏

九、板书设计: 9.参观海洋馆

课题: 10公交车站 课时:1 课型:造型•表现 学情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教材的设计目的是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记忆公交站的场景,了解公交站的基本设施,发现候车人的不同动态变化。通过教学活动,学习表现人物与场景之间较为复杂的遮挡关系的方法。强化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启发学生学习扑捉平凡生活中的的情景进行表现的方法,体会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生活中经常会出现的场景,车站站了很多人,公交车缓缓驶入站台。但等车人群的人物年龄变化,外贸服饰的变化需要更细致的关注。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动态、表情。学生都需要在老师的提示下有目的的观察。拓展绘画思路。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公交车站的设施,发现并记忆公交车站不同的人物动态变化,学习表现人物与景物间较复杂的前后遮挡关系。学会表现公交车站人物与景间较复杂的前后遮挡关系的场景。2.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公交车站的图片,发现人物与景物间的前后遮挡关系,引导学生表现公交车站的场景。采用体验探究式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发现由近及远人物和景物,以及表现遮挡关系的方法。

3.通过引导学生关注公交车站的场景,使学生感受平凡生活的精彩瞬间,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情感。同时,渗透文明乘车,做文明乘客的意识。

教学重点:记忆公交车站的情景,发现人物与景物间的前后遮挡关系。教学难点:生动地表现公交车站的情景,表现层次清晰、丰富的画面效果。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范画 学生:画纸、画笔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1分钟)

(一)播放公交车进站的声音。

提示:想想在哪听到过这样的声音?

(二)引出课题:公交车站。

教学意图:由生活中的声音引发学生对公交车站情景的回忆。

二、讲授新课

(一)出示公交车站图片,提问:想一想公交车站有哪些设施?(1分钟)

教学意图:引导学生观察,了解公交车站的基本设施。

(二)观察与模仿。(1分钟)

看一看是谁在公交车站候车,他们在做什么?你等过车吗?和谁?干什么去?

教学意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片,启发学生回忆生活情景,丰富画面可表现的情节。

(三)体验与发现

1.创设情境,模仿候车人的表现。(1分钟)

炎热夏天的候车人、下雨时的候车人、早晨着急上班的候车人„„

教学意图:创设情境,通过模仿游戏引导学生体会公交车站后车人的不同动态。2.练笔 一 :(2分钟)

用线描方法画出自己影响深刻的一个人物动态。

讲评学生小练笔。

采用激励性的语言,肯定学生对生活中人物的观察、记忆、与表现。根据学生练习,补充示范具有特点的人物表现方法。观察汽车站情景。

谁发现了照片中和你画的角度不同的人?哪不同? 3.练笔二 :(3分钟)

快速在刚才画的人旁边再添加一个角度不同的候车人。

展示学生练习作品。

教学意图:通过小练笔,了解学生对人物特点表现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评。

(四)教师示范(5分钟)

1.分析汽车、车站、人的层次关系,示范多种构图方法。2.欣赏课本中学生作品,说说同学怎样画出遮挡关系的。3.观察图片,回忆公交站的基本设施:站台、候车亭、站牌等。

4.老人、孩子、年轻人、男人女人、根据老师设定的情节,模仿候车人的动作。5.根据记忆,快速画出印象深刻的一个人的动态。6.了解抓住人物主要特征,简单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7.学生根据图片细致观察,回答问题。

8.侧面、背面。快速添加另一个角度不同的候车人。

教学意图:丰富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记忆,学习表现人物特点的简单方法。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发现等车人不同的角度变化。学

(五)观看同学作业,了解人物不同角度的表现方法。(1分钟)

根据学习的构图知识分析同学作品。

教学意图:习表现不同角度人物形象的方法。丰富学生头脑中的人物形象,解决画面不生动问题。加深对画面构图的理解,学习表现画面层次的方法。

三、艺术实践(20分钟)

内容:根据记忆,画出公交车站的情景。要求:

(1)有情趣的生活情节。(2)不同人物的动态(3)画面层次地表现

四、教师辅导

辅导要点:表现生活中汽车站的情景。

画面有层次、有遮挡。

人物形象与动态生动。

五、课堂展示:把学生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六、课堂评价(4分钟)

1.自评:介绍自己画面最得意的地方。

2.互评:你最喜欢谁的画,为什么?有什么建议? 3.师评:(1)有生活情节。(2)形象生动。

(3)有层次。

七、课后拓展:图片欣赏。(1分钟)

八、板书设计:

10.公交车站

课题:11实物拓印 课时:1课时 课型:造型•表现 学情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在教材中属于版画技法的启蒙课。

在版画中一种制版,一种拓印。本课是实物拓印,让学生掌握简单的拓印方法,感受在凹凸不同的物体上,通过拓印取得新鲜的画面效果。书中对传统拓印的介绍实现了雕刻作品向平面作品的完美转换。

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是探究性、创造性很强的课,学生对此充满了新奇感。二年级学生对生活中的实物并不陌生,知识利用这些材料进行创作很少。这就需要老师的演示和大量的欣赏来解决。学生在上或环境中能够感受到在凹凸不同的物体上产生的纹理变化。在拓印中感受乐趣。教学目标

1.了解拓印的相关知识,认识实际生活中表面有凸凹纹理的物体,感受纹理的立体感和美感。学习简单的实物拓印方法,能够结合拼摆、剪贴、添画等方法,设计创作出以实物拓印为主的有趣画面。

2.本课学习中,应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通过多种实物的拓印尝试,体验实物表面丰富的纹理美感,掌握正确的拓印方法,感受实物拓印的乐趣。

3.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通过实物拓印,感受美术创作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观察美、发现美的能力,提高他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

(1)感受实物表面的凸凹纹理所带来的美感。(2)体验学习实物拓印的方法。教学难点:

(1)结合实物表面纹理构思画面内容。

(2)利用拓印图案,结合多种方法,创作有趣的画面效果。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实物、宣纸油画棒等拓印材料,制作实物拓印的范画,拓印课堂上无法实现的更多纹样,准备教学课件,课前布置学生带工具。

学生:准备树叶、硬币等表面有凹凸纹理的小物品,宣纸、油画棒、水彩笔、剪刀胶棒、画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2分钟)

(一)魔术导入

教师用一张宣纸盖住一片树叶,在上面用油画棒均匀地涂擦,很快便显现出漂亮的纹样。

(二)板书课题:实物拓印

观看老师的魔术展示,猜一猜这种神奇的效果是如何变出来的。教学意图:让学生感受实物拓印的新奇与神秘,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

二、讲授新课

(一)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中东汉《车马图画像砖》和画像砖拓片,感受拓片印画是将物体凸起的形象,真是、清晰、生动地再现出来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1分钟)

教学意图:欣赏传统的拓印画,感受传统拓印的艺术魅力。

(二)教师示范:课件介绍拓印相关知识。(2分钟)

1.拓印,就是把石碑或器物上的文字或图画印在纸上。也可以用纸紧覆在物体表面,将其纹理拓印在纸上。2.传统的拓印方法:(1)扑墨拓法

把湿润的宣纸盖在要拓的花纹上,用毛刷轻轻敲锤,使纸随花纹而起伏,等纸稍干后,用扑子蘸墨或朱砂,向纸上轻轻扑打,形成拓片。(2)擦墨拓法

把湿纸铺在物体表面上,用鬃刷拂平并有顺序地砸一遍。待纸干后,用细毛毡卷成的擦子把墨揉匀,往纸上擦两遍即成。

教学意图:了解拓印知识和拓印的方法。

(三)启发学生体验交流,初步感受拓印的乐趣。(2分钟)1.启发学生看看课本中的图片上学生们都在拓印什么。2.说一说哪些物体还可以拓印。

3.组织学生小组合作,用宣纸和油画棒拓印带来的实物,初步尝试拓印,体验拓印的乐趣。

教学意图:感受实物表面的纹理美,初步体验实物拓印的乐趣

(四)展示树叶拓印的画面,引导学生分析书中树叶拓印画的制作方法和步骤。(1分钟)

教学意图:初步学习实物拓印画的制作方法。

(五)教师演示:(2分钟)

1.叶子背面朝上,按设想的形象摆好叶子。2.蒙上宣纸,用彩色铅笔或油画棒进行拓印。3.在拓印好的画面上添画几笔,使画面更有趣。

(六)引导学生欣赏组合拼贴的实物拓印画,分析讨论作品是如何巧妙运用实物拓印图案进行组合的。(1分钟)

(七)启发学生创新思维,说一说如何利用尝试阶段印好的实物拓印图案,组合成一幅有趣的画面。(1分钟)

(八)欣赏课本中东汉的《车马图画像砖》和画像砖拓片,通过观察对比,感受拓印画的艺术特点。(1分钟)

(九)欣赏用树叶拓印的学生作品,分析课本中树叶拓印花的制作方法和步骤。观看教师演示,学习实物拓印画的简单制作方法。(2分钟)

(十)欣赏更多有创意的优秀的实物拓印作品。(1分钟)

教学意图:开阔视野,启发创新思维。三.学生实践(20分钟)

(一)布置作业:

内容:启发学生,利用所带学具进行艺术实践。

要求:(1)纹理、图案拓印清晰、(2)拓印图案构思巧妙。(3)画面整体有美感。

(二)个人创作。

启发学生通过独特的构思摆好实物,然后用宣纸和油画棒直接进行拓印。

(三)小组合作,将尝试阶段印好的实物拓印图案集中在一起,说说利用那些图案可以组织成一幅有趣的作品。

(四)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共享学具,共用所带的实物,分别拓印出自己喜欢的图案。然后把

各自拓印的图案集中在一起,集体讨论,共同构思一幅有美感的作品,并进行剪贴、组合、添画。

四、教师辅导:

辅导要点:拓印的方法、构思、画面整体美感。

五、课堂展示:把优秀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六、课堂评价(4分钟)

(一)组织学生展示自己和小组合作的实物拓印作品,并对作品进行自评与互评。

评价要点:拓印清晰,构思巧妙,有美感。

(二)依据评价要点,进行自评与互评。

1、学生先介绍自己的作品。

2、小组同学一起到前面,一人主要发言,其他人补充,介绍本组的合作作品。

3、最后评价自己喜欢的同学作品。

七、课后拓展(1分钟)

(一)展示更多的以室外物品和生活中常见物品为拓印对象,如用树皮、石子路、砂岩、浮雕磁砖轮胎、鞋底、纱网、瓦楞纸等拓印的作品。

(二)欣赏更多的无法在课堂上实现的拓印作品,说说自己还有哪些创意。

八、教学板书:

11实物拓印

教学内容

12、《水果拼盘》 课时:共1 课时 课型:设计应用 学情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共有三页,第25页的内容可以分为三部分。首先是最下方五颜六色的不同造型的一堆水果,在水果周围有几只用红枣组合拼摆的可爱的小蚂蚁,顿时给静态的水果增添了生机,同时也增加了情趣。

其次是借助水果本身的形状、色彩特点组合拼摆的水果:有直接借助水果外形,采取添加的方法拼摆的小老鼠,也有借助香蕉和橘子外形特点组合拼摆的小蜗牛,以及利用鸭梨和葡萄组合的小鸟的家„„最后是本页中间的主题文,暗示学生:本课我们将以拼摆水果游戏的形式来完成教学,进而暗示学生在玩中学、玩中探究、玩中体验、玩中收获。

第26页,教材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体现了关注全体学生,体现了差异教学,关注了学生学习体验、发现、实践的过程。“水果拼摆方法一”,提示学生利用水果的外形组织可爱的形象。

“水果拼摆方法二”,按设想将水果切开后组合拼摆成可爱的形象,运用重复的规律使画面更好看。目的是引导学生采用重复的表现方法,结合图案造型使画面更好看。

“水果拼摆方法三”,根据水果的造型特征,经过大胆想象并通过添加,设计完成水果形象,旨在引导学生求异思维。

在本页下方还呈现了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图片,旨在提示师生,本课还可以利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在探究中产生对美的不同感受,进而产生共鸣。

第27页由“我爱探究”“学生作品”“艺术实践”和“我会评价”四部分组成。

学生情况分析:

本年级学生美术知识掌握得较牢固,上学期美术考核人人合格。同学们普遍提高了对美的感受能力,形成了健康的审美情趣,大部分学生对美术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该年级学生想象力丰富、大胆,敢表现自己想法,表现自己想表现的内容,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上课课堂气氛活跃。部分学生作品缺乏表现力使作品的生命力和震撼力不强。教学目标

1、知道设计拼摆水果拼盘的基本方法,尝试运用身边水果的不同形态和色彩,设计组合色彩

第五篇:三年级美术教案下

第1课

色彩的明度渐变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色彩知识系统学习中的一个环节,在学生已学会原色和间色及调配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做尝试性的色彩游戏,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明度,什么是明度渐变,山此让学生体验明度渐变可产生的纵深感及节奏美。

二、教学目标:

1.学习色彩的明度渐变知识,并能用色彩的明度渐变创作图案画。2.掌握明度渐变的调色方法。

3.体验明度渐变有序排列的图案所产生的纵深感与节奏美,培养学生色彩表现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学习色彩明度渐变的知识。2.掌握明度渐变的调色方法。

四、教学准备:

师:范画、毛笔、水粉颜料

生:课本、毛笔、水粉颜料、调色盘、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 一.练习、观察

今天上课同学们都准备了什么工具?同学们喜欢用颜料作画吗? 老师现在要考考同学们,看大家是否忘记了色彩的调制方法。请从颜料盒中任意拿出一种颜色(除黑白灰),挤一些在调色盘里,然后把白色颜料拿在手里,多次与这种颜色调,每次加一点白色,用毛笔调匀,再依次练习,仔细看色彩用什么变化。(同桌两人一起调色练习,仔细观察色彩的变化)与平时调出的色彩有什么不同?(全部交流)

这种色彩的变化我们称之为色彩的明度渐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色彩的明度渐变。(板书课题)二.介绍知识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亮程度。各种有色物体由于它们的反射光量的区别而产生颜色的明暗强弱。色彩的明度有两种情况:一是同一色相不同明度。如同一颜色在强光照射下显得明亮,弱光照射下显得较灰暗模糊;同一颜色加黑或加白掺和以后也能产生各种不同的明暗层次。二是各种颜色的不同明度。每一种纯色都有与其相应的明度。黄色明度最高,蓝紫色明度最低,青、绿色为中间明度。色彩的明度变化往往会影响到纯度,如红色加入黑色以后明度降低了,同时纯度也降低了;如果红色加白则明度提高了,纯度却降低了。色彩的明暗基调是指一个色彩结构的明暗及其明度对比关系的特征。整体的色彩是暗的,还是亮的;是明度对比强烈的,还是对比柔和的,这种明暗关系的特征,将成为这个设计的色彩效果的基础。按照孟谢尔色寺的明度色阶表,将色彩的明度划成十个等级,即存在10种

明暗基调。即:低长调、低中凋、低短调、中长调、中间中调、中短调、高长调、高中调、高短调、全长调。

在高调中(亮色调):为了避免色弱感,可以在色彩排列上加强色相的对比节奏,这样可以增强高调色的色彩力度。

低调色(暗色调):有一种重量感和物质感,在处现低色调时,加强冷暖对比可以增强低色调的生动感。三.欣赏

如果用色彩的明度渐变来创作一幅画,会是什么效果? 让我们来欣赏几幅用色彩的明度渐变做为表现手法的作品。1.欣赏老师准备的范图 2.欣赏美术书中的图片 3.欣赏优秀学生作品 四.交流

欣赏了这些优秀的渐变画,你知道加入什么色彩调配才能调出明度渐变的效果?

师总结:只要逐渐加入黑或白,任何一种颜色都可以形成渐变,成为有序排列的明度渐变图案。

五.创作

1.老师示范:

教师用蓝色加白色、红色加黑色两种渐变作比较,结合学生调色小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做具体示范,也可以让部分学生跟老师一同练习、示范。2.学生练习:

要求:1.独立创作一幅色彩明度渐变的图案画。2.用水粉颜料色完成作业。六.评价

学生优秀作业展示

1.评出“最佳效果奖”。

2.你能用自己的作品来说说明度渐变的特点吗? 3.你的作品哪一部分表现得最好,哪一部分有待改善? 七.延伸

寻找色彩的明度渐变在生活中的运用。:

第2课

色彩的纯度渐变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色彩知识系统学习中的一个环节,在学生已学会原色和间色及调配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做尝试性的色彩游戏,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明度,什么是明度渐变,山此让学生体验明度渐变可产生的纵深感及节奏美。

二、教学目标:

1.学习色彩的纯度渐变知识,并能用色彩的纯度渐变创作图案画。2.掌握纯度渐变的调色方法。

3.体验纯度渐变有序排列的图案所产生的纵深感与节奏美,培养学生色彩表现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学习色彩纯度渐变的知识及色彩调配方法。

2.掌握调色时的渐变规律,绘制丰实、有趣的纯度渐变图案。

四、教学准备:

师:范画、毛笔、水粉颜料

生:课本、毛笔、水粉颜料、调色盘、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 五.练习、观察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什么是色彩的明度?色彩的明度渐变需要加入什么颜色?怎样加入?(学生集体回答)

老师今天又带来了几幅渐变图,好看吗?

这几幅画中有一幅跟别的效果不同,请仔细观察把它找出来。(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感受明度渐变与纯度渐变的区别)

这种色彩的变化虽然也是渐变,但与明度是不同的,我们称之为色彩的纯度渐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色彩的纯度渐变。(板书课题)六.介绍知识

色彩的纯度又称色彩的彩度、饱和度,是指色彩的纯净程度,它表示颜色中所含有色成分的比例。含有色彩成分的比例愈大,则色彩的纯度愈高,含有色成分的比例愈小,则色彩的纯度也愈低。可见光谱的各种单色光是最纯的颜色,为极限纯度。当一种颜色掺入黑、白、灰或其他彩色时,纯度就产生变化。当掺入的色达到很大的比例时,在眼睛看来,原来的颜色将失去本来的光彩,而变成掺和的颜色。当然这并不等于说在这种被掺和的颜色里已经不存在原来的色素,而是由于大量地掺入其他彩色而使得原来的色素被同化,人的眼睛已经无法察觉出来了。有色物体色彩的纯度与物体的表面结构有关。如果物体表面粗糙,其漫反射作用将使色彩的纯度降低;如果物体表面光滑,那么,全反射作用将使色彩比较鲜艳。

色彩的节奏,节奏所产生的调性同样可以表各种美感及情感。它可以是动的,也可以是静的;可以是严肃的,也可以是生动的;它既能倾诉悲伤,也可以歌颂欢乐。

(1)渐变节奏:渐变的节奏能够产生由弱到强、由强到弱的缓慢、平滑的变化,容易产生统一的动势和起伏柔和的优美姿态,无疑能够在色彩结构中产生凋和性特征。

(2)反复节奏:用色彩结构中同一种要素或同几种要素的变化与对比组成一种变化形式,将这一变化形式在画面上反复出现,就能构成丰富而有秩序的视觉效果,形成 此起彼伏的优美节奏。

(3)无调性节奏:自由变化的节奏往往动感强,富有表情、激动、丰富、有生气,但组织不当容易杂乱无章。七.欣赏

让我们来欣赏几幅用色彩的纯度渐变做为表现手法的作品。3.欣赏老师准备的范图 4.欣赏美术书中的图片 欣赏优秀学生作品 八.讨论

比较了色彩的明度和纯度的不同,做色彩的纯度渐变效果需要逐渐加入什么色?

师总结:纯度高的颜色,加入了又黑色和白色调出的灰色或其他对比色,纯度就降低了,就会形成色彩的纯度渐变。四.创作

4.老师示范:

教师用红色加灰色、红色加绿色两种渐变作比较,结合学生调色小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做具体示范,也可以让部分学生跟老师一同练习、示范。2.学生练习:

要求:1.独立创作一幅色彩纯度渐变的图案画。5.用水粉颜料色完成作业。五.评价

学生优秀作业展示

1.评出“最佳效果奖”。

2.的作品哪一部分表现得效果最好,哪一部分有待改善? 六.延伸

寻找色彩的纯度渐变在生活中的运用。

第3课

一、教材分析:

用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作为命题画创作题材,为的是让学生更关注生活及自己周围的事物,也让学生由此及彼,放开思路,回忆更丰富多彩,更妙趣横生的内容,从而引发联想。风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礼物,有给人带来舒适的轻风、微风,也有给人类带来灾难的狂风、飓风,各种各样的风都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本课旨在让学生体验风、感受风,并通过自己的观察、感知表现以风作为主题的作品。

二、教学目标:

1.感受风的奇妙,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不同的风带给人的不同感受。2.引导学生通过创意和绘画,表现风吹来时的情景和感受。3.通过学习,更好地感受人自然及生活的美好。

三、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把自己对风的观察、体验与感受表达丁画面中。

2.体验风来时的教学组织及时间的调控。作画大胆、自由,作品生动、富有创造力。

四、教学准备:

师:范画、彩色皱纹纸条、风车 生:课本、画纸、水彩笔、油画棒

五、教学过程: 实验

瞧!这是什么?(老师出示彩色皱纹纸条)

漂亮吗?告诉你们如果让它飘起来会更漂亮。那怎么做它才会飘起来?

(老师把彩色皱纹纸条发给学生,学生动手尝试)

同学们真聪明,用了很多的方法让彩色皱纹纸条飘了起来,真漂亮。是什么让彩色皱纹纸条飘起来的?(先四人小组讨论,再全班讨论)对,是风。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风。(板书课题)十.介绍知识 什么叫风? 空气的水平运动称为风。风是一个向量,风包括风向和风速。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用十六个方位表示,以拉丁文缩写记录。如N、E、S、W分别代表北、东、南、西风;NE代表东北风,SE代表东南风,SW代表西南风,NW代表西北风。风速是指空气质点在单位时间内所移动的水平距离,以米/秒为单位。当风速达到17.0米/秒或以上时,称为大风。风是怎样驱动的? 风是如何引起的,为什么有叫‘吹南风,有时吹北风,风为什么有大小?答案很简单,是由于大气压力不均匀造成的。使风驱动的原动力是人阳,而太阳辐射对地球上的热量分布是不均匀的,从而使地球卜形成不同的高、低压带和风带,同水往低处流一样,空气也是高压流向低压。然而,由于地球的自转,使空气运动产生偏转(北十球偏右,南半球偏左),再加上地球表面山峦起伏,海陆分布不均。对牛气流动又产十下讲一方的影响。十一.游戏

现在让我们到操场上找找风。(师生一起到操场上,记着带彩色皱纹纸条)让我们闭上眼睛感受风得感觉。

风能看得见,摸得着吗?你借助什么东西找到了风?(风吹得彩色皱纹纸条、风吹得树叶树枝、风吹得衣服„„)

还有什么东西能看出风得存在? 十二.欣赏

风可以用什么方式表现在画中?让我们来欣赏几幅关于风的作品。5.欣赏老师准备的范图 6.欣赏美术书中的图片 欣赏优秀学生作品 五.创作 老师示范: 思考:借助什么表现风。勾线:用黑色勾线笔画出物体。上色:多用色彩表现。

2.学生练习: 要求:

1.独立创作一幅表现风的想象画。2 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六.评价

学生优秀作业展示,评出“最佳表现奖”“最有进步奖”。七.延伸

让我们来读读书中得“知识窗”。

请运用课后时间查阅资料,搜集有关现在人类运用风能的知识,下节课交流。

第4课

风筝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飞行单元的第一课,风筝是世界公认的人类最早的飞行器,理解作为玩具的中国风筝在飞机发展史中的重要作用,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本课要求运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回忆和体会放风筝的情景,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放风筝的内心感受。教材要求创作时画出放风筝的场面、气氛和有趣的放飞感受,以此来表现内心对风筝的真实感受。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风筝的造型特点,理解对称特征事物在生活中的应用。掌握飞行物体的基本常识,体验放飞活动的乐趣。

2.表现放风筝的场面、气氛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通过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感受民间艺术独特的魅力。

三、教学重难点:

1.了解风筝的特征,理解对称特征事物在生活中的应用。2.以绘画的形式表现放风筝时的场景、气氛和感受。

四、教学准备: 师:范画、照片

生:课本、画纸、水彩笔、油画棒、风筝、图片

五、教学过程:

交流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还记得老师布置的作业吗?现在人类运用了哪些风的能源?(学生交流)

古代的人也很聪明,也注意到了风的力量。最为著名的是我们喜欢的游戏:放风筝。今天我们就来谈谈风筝。(板书课题)

你们喜欢放风筝吗?放过什么风筝?请描述放风筝的过程。你还知道哪些风筝的种类? 二.展示

请展示同学们自己带的风筝和图片。三.介绍知识 风筝的简史:

风筝被世界公认为人类最早的飞行器,它发明于中国,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中国从唐朝开始,风

筝逐渐变成玩具。到了晚唐,风筝上已有用丝条或竹笛做成的响器,风吹声鸣,因而有了“风筝”的名字。从唐代开始,中国风筝向世界流传,先是朝鲜、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然后传到欧洲和美洲等地。在欧洲产业革命形势的影响下,中国的玩具风筝在那里向着飞行器发展,经过英国的凯利,澳大利亚的哈格瑞夫和德国的李林达尔等人的努力,最后在美国由莱特兄弟造成了最早的能载人成功飞行的飞机。因此,在美国华盛顿宇航博物馆的大厅里挂着一只中国风筝,在它边上写着:“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

风筝的分类:串式类, 代表作品为龙头蜈蚣风筝。硬翅类,以潍坊杨家埠风筝为代表。

软翅类,此类风筝多表现飞鸟、昆虫、金鱼等内容。板子类,代表作品为八卦风筝。

立体类,内容多为宫灯、花瓶、飞机。四.欣赏

让我们来欣赏一些优秀的风筝作品。1.欣赏老师准备的范图 2.欣赏美术书中的图片 欣赏优秀学生作品 五.创作

1.老师示范:放风筝的人的各种动作。2.学生练习:

要求:○ 独立创作一幅放风筝画。○用线条和色彩表现。

六.评价

学生优秀作业展示

1.评出“最佳动作奖”。

2.请介绍自己画中的故事。七.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风筝,画了放风筝,大家表现得都很好。

对于现代人来说能源就是一切,煤炭、石油虽然很好用,但却用一天少一天,总有一天会用完的。风却不一样,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兴能源,是干净无污染的能源,让我们多多关注它,用好它。

第5课 你见过哪些飞机

本单元的内容属于“综合`探究”学习领域,教学要从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出发,把飞机造型作为活动目标,引导学生利用多种表现形式进行丰富的造型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本节课为飞机单元的第二课时,引导学生通过探究的方式认识飞机的种类、外形和初步的原理,为后一课畅想未来飞机做铺垫。中年级学生对高科技领域有强烈的求知欲,教材中为学生提供大量直观的飞机图片,通过视觉上的刺激,促使学生更加关注社会,热爱科学,理解科技促使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

本课的教学设计强调学生自主的学习行为,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课前收集的飞机材料,到网上查阅图片;从小组欣赏到全班交流,畅谈未来飞机的发展;作后完整地将飞机的外形、比例、结构以及不同飞机的特点表现出来。整个学习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教学中通过欣赏感受----

审美认识----自主表现----讲述评价的过程,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掌握一定的绘画表现技能。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欣赏飞机画面与实物等形式,引导学生探究飞机的起源、外形、种类等相关知识。操作目标:学会理解飞机的基本构造与外形特点,掌握有简到繁的绘画方法。

情感目标:通过绘画去体会人类发明飞机的伟大成就以及自己一的感受,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飞机的发展历史及各种飞机的发明、种类,畅谈飞机的特点。难点:理解飞机的基本构造与外形特点,掌握由简到繁的绘画方法。

四、教学准备:

师:共同收集飞机模型、图片资料。生:同上。彩笔。

五、教学过程: *交流导入

由风筝的启示导入本课教学。你知道有哪些种类的飞机吗?能谈谈你乘过的飞机的感受吗?你认为飞机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引导学生将民用飞机与军用飞机两大类飞机的特性进行对比、交流,大胆表述自己的感受。*欣赏评述

欣赏收集的饿飞机图片和模型。在欣赏的饿过程中,可采用直观教学、比较教学,帮助学生认识飞机的构造,分析飞机的组成部分。*课堂探索

师生共同探索如何表现飞机这样复杂的物体?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教师引导并得出最佳方法,并演示由简到繁的集合归纳基本形体的写生方法,提示近大远小透视规律在飞机绘画中的应用。学生初步尝试。*课堂练习

鼓励学生尝试用几何归纳基本形体的写生方法,画自己喜爱的饿飞机,鼓励学生自由表现画面背景,进一步画出自己的感受或虚拟的场景。*课堂评价

将作业布置在教师里,相互评价、欣赏。欣赏评价活动可以让学生对其喜欢或不喜欢的作品进行简单的评述,说明理由,也可以小组或两人相互讨论评述。*课后拓展

让学生课后收集一些科幻飞机飞行器的资料、图片,自己也类设计未来的机场和飞机。

第6课 想象中的飞机

一、教材分析:

创造的动力起源于对现实的不满足,从寄托着人类美好愿望的风筝到现代各种新型的飞机,人类经历了几千年的探索历程,经历无数次的尝试与失败,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本课要让学生通过观看、收集、研究最新型的图片,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讨论目前飞机设计上的不足,讨论未来飞机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本课融合了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以及现实社会和未来社会的关系,让学生理解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使他们真正获得利用美术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未来需要有探究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通过学生想象设计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本课教学中可以创设一定的情境,带领学生到未来社会去看一看:播放一段科幻电影或者将一些欢娱未来世界的图片和飞机模型布置在教室里,激发新华社呢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想象未来世界的飞机和现在飞机有什么区别。学生画出自己想象中的未来飞机的草图,并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从实际需求出发,多方面进行讨论,让学生根据这些需求对自己的草图进行修改,逐步完善---给自己设计好的飞机“添画背景”,以此来完成一幅作品。在作业过程中,激励学生大胆构思,仔细刻画,同时加以文字辅助说明。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现代新型飞机的特征,通过欣赏、收集、研究新兴飞机的图片资料,讨论未来飞机的发展与变化,激发学生设计中的创新意识。

操作目标: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美术技能将自己的创意表达出来。

情感目标:通过设计飞机,让学生体验成果的愉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研究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研究新型飞机的特点,头骨讨论发展学生的饿想象力与创造力。难点:对未来飞机的创新设计。

四、教学准备:

师:收集最新型的飞机的资料,可以是图片或模型,可制作多媒体课件和使用视频展示台。生:收集飞机的资料,绘画工具和材料。

五、教学过程: *游戏与活动

让学生体验在未来世界生存的感受。

师: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名字是“突出重围”。假设若干年后地球面临着毁灭,联合国召开紧急会议,人类要研制最新型的飞行器,能够带着人们非向太空,寻找新的家园,着个宏伟计划的代号就是“突出重围”。你们愿意来做这个游戏吗?看谁能够设计出新型的飞机,带着人类冲出地球。*观察与体验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人类从“向鸟类学飞”到“研制第一架动力飞机”的历程。学生体验:人类社会的进步凝聚着前人的指挥和汗水。图片展示:从第一架动力飞机到最新型的飞机。

学生体验:高科技的力量和时代的发展以及这些新型飞机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学生观察:从第一架动力飞机到最新型的飞机,它们经过对飞机的细心观察,已经有了丰富的体验和感受,为学生搭起了由生活通往创造表现的桥梁,学生的创造就不再是无源之水了。*想象与描绘

师:刚才我们了解飞机的发展史,人类要走出地球,需要更新型的飞机,你觉得未来世界的新型飞机应该更具备哪些功能呢?

生:飞行速度更快、飞行时间更长`````` 师:要具备这些功能,飞机的饿造型应该有怎样的改进呢? 生:体型向微型和超大型两个方向发展,造型向仿生型发展``````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用语言将自己的创意构思表达出来,是学生步入想象的天堂。*创造与设计: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件成功的设计作品,介绍设计和绘画的经验与方法,学生将自己的种种想法进行整合,在脑海中形成相对完整的设计方案,然后再画出来。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设计意图基本能够用画面表达出来,满足了学生创造设计的欲望,体验了成功的愉悦。*评价与鼓励

在学生想象设计与绘画过程中,教师不失实机对他们的行为、语言等方面的创造性加以鼓励。作业完成后,教师组织学生对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

第7课 我也能造飞机

一、教材分析:

“心灵手巧”系列课程是整套教材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旨在让学生对废旧材料的开发和利用中,真正做到化废旧为神奇,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学习形式从绘画造型---想象设计---创造制作。本课也是上一课设计飞机的延伸,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通过各种材料力所能及的表达出来,同时也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合理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创作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强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使学生始终保持着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对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合作的乐趣,感悟团结协作精神的重要性。

人类石灰物质文明个精神文明的成果都是人们合作的饿结果,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应具备的意识和基本素质,是做人、做事、合作、交往的基础。在美术教学中,通过美术活动、分组学习等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本课以合作的学习方式较为合适,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进行合作交流,能有效改善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

进一步表现飞机的造型,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热情。

利用现有的材料制作出自己设计的飞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课前准备材料的习惯,鼓励学生自由合理地选择工具材料,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所取材料形、色、质、量的感知,巧妙地选择和利用材料传达自己的设想。难点:材料的合理选择,制作技巧娴熟(卷、切、插、接)。

四、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废旧材料以及黏土等。准备相关手工工具:剪刀、双面胶、美工刀、不干胶、细铅丝和绳子等。

五、教学过程: 看一看

教师先让自己用彩色卡纸精心制作的飞机在教室里飞起来,飞机上带着电视台的一则消息,让接到飞机的同学大声地读出来:我们将在中小学生举行一次航模大赛,要求利用我们身边的废旧材料制作,成本越低越好,主要是体现“变废为宝”的环保意识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说一说

相互讨论、交流学生所带的材料,说说自己的材料有哪些特性和优势,找出自己的材料与飞机的形状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画一画

将自己的饿设计意图画出来,对照自己的材料,找出还“差”哪些材料?这时候与同桌、前后的同学结成四人小组,取长补短,感受集体智慧的重要性。做一做

四人小组组成后,进行分工合作:设计方案的确立---工具材料的选择---制作方法的运用---操作步骤的实施---效果的检验---收拾整理。让学生感受提高技艺,锻炼学生的细致耐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对一些难度较大的切割、拼接等技巧做必要的指导,尤其是安全问题。评一评

教师将教室前面布置成一个展台,请其他老师和同学来做评委,先由学生对自 己的作品作介绍,然后评委会作出总评,尽量发现每一件作品的闪光点。课后拓展 利用这些废旧材料还可以制作更多的生活中实用的东西

第8课

快乐卡通

一、教材分析:

谈到卡通画,许多同学会津津乐道,同样,上一堂卡通画的课同学们更是激情四溢、快乐有余。把影视作品、书籍画报中的学生熟悉的卡通形象引进课堂,把学生喜爱的卡通玩具、卡通学习用品等作为上课的一道风景线,在一定的情景创设下,使学生了解卡通画的基本知识与设计过程,了解编绘方法与表现手段,了解中外及不同时代的卡通形象,在发展学生想象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美术构思个创作能力,这正是本课的饿立意所在。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卡通画的基本知识及绘制、设计方法。

操作目标:用丰富的表情手段添加或创作独幅、多格卡通画。

情感目标:通过卡通画学习,体会卡通世界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幸福与快乐。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添画(临摹)或创作的形式,画一幅或多幅卡通画。难点:学生能作个性化的卡通形象设计。

四、教学准备:

师:实物、范画、画报、图片等 生:彩色笔,勾线笔。

五、教学过程: *说一说

介绍自己带的卡通形象(实物或图片),从形象、色彩上说明喜欢的原因。*想一想

欣赏影视作品中精彩的卡通片段,边看边思考:

1)卡通形象跟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动物、植物等的形象一样吗?有何区别?区别在什么地方? 2)试以形象说明卡通形象的卫星特征(夸张、变形、比拟、象征等特点)。3)卡通形象的颜色搭配如何? *做一做

教师示范:以人物或动物、植物想象,示范卡通画的创作绘制过程(铅笔定搞、设计外形---赋予其动作、神态---给予其色彩)。

出示各种造型、各种表现形式不同的卡通形象进行欣赏,以小组形式讨论: 1)你准备设计怎样的形象?

2)你又准备以哪个卡通形象为基础,重新改画、添加成自己更喜欢的卡通形象?

学生设计一卡通形象或在原有卡通形象基础上通过改画、添加成为自己喜欢的卡通形象或自己创作新的卡通形象。

巡回知道时学生准备充分的卡通形象图片,供学生欣赏、临摹或改画、添加。*评一评

评价:比一比谁设计或改画、添加的卡通形象最可爱(从外形特征、颜色等评述)。*课外延伸:

利用自己设计的卡通形象参加校、社区等地的饿卡通大赛或展览。以米老鼠的形象试分析早期的形象设计与现代的米老鼠形象设计有何不同?

六、教后记:

第9课

鸟与家禽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也是本册教材动物类内容的第一课,以生活中常见的鸟与家禽为主题,要求仔细观察其特点,大胆进行创作,并渗透环保教育。鸟与家禽是学生比较熟悉、也是比较感兴趣的内容,更是美的化身,是动物中古老而重要的一个门类,也是人类的朋友。家禽更为学生所熟知,便于学生观察。本课的学习将提升学生对鸟与家禽的认识,增强学生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体会自然的美。本课与生活紧密相连,通过观察和创作鸟与家禽的形象,让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生活,锻炼敏锐的观察力,培养艺术感受力和表现力。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鸟和家禽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它们的演化过程;

(2操作目标:学会用各种彩笔和废纸表现出不同鸟类、家禽的外形、色彩和动作特征;(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爱鸟、护鸟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表现出不同鸟类、家禽的外形、色彩和动作特征。

教学难点:把握不同鸟类家禽的外形特征,尤其是两条腿的位置要辨析清楚。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鸟和家禽的图片、录像资料,鸟和家禽的标本或笼养鸟、家禽。学生准备:鸟和家禽的图片资料、绘画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回忆与导人:

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自己熟悉的鸟类和家禽,说说自己对它们的了解。

板书课题:第7课

鸟类与家禽(2)欣赏与交流:

播放一组精彩的鸟类静态画面或视频画面,引导学生观察、欣赏。可以配音乐,其中还可以包含一张广场鸽图片,体现人与鸟类的和谐共处,使学生发出由衷的赞叹,鸟类真是天使的化身,是人类最亲密的朋友之一。

多媒体集中出示部分鸟类的图片,师生共同探讨它们的形态特征及生长环境。

(3)尝试与表现:

给学生几分钟时间,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鸟类在纸上简单地画一画。

将学生作业在实物投影仪上进行展示(可请学生自评,教师引导突出外形和动作的特征)。

除了同学们刚才画的这些鸟类和家禽,还可以在你们画面中添加哪些其他内容呢?

教师用粉笔在黑板上进行构图,画出一幅较完整的画面,并板书:a构思;b构图;c上色。

(5)欣赏与评析:欣赏画家的相关作品;欣赏优秀学生作品。

(6)作业与要求:

选择你最喜欢的鸟类和家禽把它画下来。

要求:可以具体描绘其一个单独的形象,也可以描绘出鸟和家禽的栖息环境;构图饱满,色彩艳丽。

(7)展示与评价:

将学生作业进行全班展示。

学生自我评价:你觉得自己的画怎样?还有哪些不足的地方?

学生相互评价:你最喜欢哪一张?为什么?哪里吸引你?

教师简单总评。

(8)课后拓展:

本课进行了鸟和家禽的绘画练习,在此基础上可以在课后进行拓展,用各种材料(如:撕纸、剪纸、贴纸等)及方法来表现,来表现丰富多彩的鸟和家禽。

第10课

鸟的纹样

一、教材分析:

此课是在认识《鸟与家禽》的基础上的一堂图案课,通过夸张、简化、添加、装饰等手段使鸟的形象比现实生活中的鸟更加美丽、可爱,成为学生理想中、想像中的鸟,也通过变化、装饰使学生对鸟的外形特征有更多的了解。

在写生或记忆画上,或夸张鸟的嘴,或简化鸟的羽毛,或变化鸟的外形,或重新用纹样装饰鸟的身体等,使之适合于一种几何形状。教师在提供多种鸟的图案的欣赏图片下,进行一定的示范引领,使学生学会鸟的图案变化。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图案画的基础知识,并学会装饰、变化鸟的形象。

(2)操作目标:学会用绘画或手工制作的方法表现鸟的图案。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感受现实中的鸟在变化、装饰后的图案美,体验创造的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用图案知识绘制岛或利用废旧材料拼贴、创作鸟的图案。

教学难点:抓住鸟的外形特征,变化、装饰,创作出更美的鸟的图案。

四、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准备:基础图案知识及资料、图片、绘画工具、剪刀、胶水、废旧材料(偏于纸制材料)、教学挂图、学生的图案画作品。

五、教学过程:

·出示鸟的写生画,让学生观察其外形特征,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变化,如夸张其嘴巴的特征,略微缩小其眼睛以突出嘴巴的大;整体勾勒鸟的外形轮廓,并使之适合于一种几何形;用纹样填充鸟的身体等。·对比原有的写生鸟与变化的鸟之间的区别。

变,变在哪儿?还有什么地方可以变一变?拿出写生的鸟图对比观察,变化后的鸟你还能认出来吗,其特征改变没有?

·连线练习,把图案鸟与写生鸟分贴黑板,问:

1·这只鸟是在哪只鸟的基础上变化而来的?

2·你又是抓住什么特征,快速找到了鸟的写生图?

3·找出写生鸟、图案鸟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欣赏各种形状各异,表现形式各异的鸟的图案,引领学生从夸张、变化等装饰手法分析。

·学生用绘画工具或剪贴方法做一个鸟的图案作业。

·评价时用所学图案知识进行分析。

·课题拓展:用写生的鸟布置自然教室或自己的班级。

第11课

水墨画鸟

一、教材分析:

鸟是人类的朋友,是我们熟悉而喜欢的动物。本课是让学生用中国传统的水墨来表现这个主题。学生在此之前已经接触过中国画材料,也从第9、10课中了解了鸟的有关知识。让学生用传统的水墨工具画自己喜欢的鸟,主要是让学生感知水墨画的美感,体验水墨的独特性、丰富性以及晕化的偶然性。本课教材选取了两位著名画家陈子庄、朱聋的作品各一幅,引导学生欣赏画家们用不同的水墨风格表现的鸟,学会用水墨的点、线、面表现鸟。在本课教学中主要以培养学生学习中国画的乐趣为主,不要过分强调用笔、用墨的技巧。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熟悉国画工具材料,感知水墨画独特的美。

(2)操作目标:学习用水墨的点、线、面以及墨色的浓淡变化进行鸟的动态造型,体验笔墨的趣味。

(3)情意目标:培养学生对水墨画的审美情趣以及对祖国传统国画艺术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浓淡不同的点、线、面来表现自己喜欢的鸟。

教学难点:水分、墨色的掌握以及破墨法的应用与要表现的形象相结合。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毛笔、墨汁、宣纸、调色盒、囤画颜料、水怀,水墨画马图片。

学生准备:毛笔、墨汁、宣纸、调色盒、国画颜料、水杯。

五、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认识中国画工具及其相应作用,为本节课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2)游戏与导人:

教师拿出一张宣纸,请两位学生上来随意点两点,教师在学生点的基础上略加修饰,添加上鸟的眼晴、嘴巴、爪子,即成了两只有趣的小鸟。一只正面,一只侧面。

教师揭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水墨画鸟。

(3)欣赏与感受:

欣赏一些知名画家的水墨画鸟作品,找一找他们的用墨有什么不同之处?从而了解水墨画中点、线、面的合理应用。

欣赏同龄人的水墨画鸟,体会鸟的不同的形态特征,感受水墨的不同韵味。

教师示范笔墨的浓淡、干湿变化,学生同桌之间互相尝试,在尝试中教师简单介绍、示范破墨法:浓破淡,淡破浓。

(4)实践与体验: 学生根据自己写生的鸟或根据资料、照片,大胆用水墨进行表现。

教师巡视,让学生注意笔墨的轻重,用墨的干湿、浓淡,最后形成自己较为独特的水墨表现方法。

(5)展评与拓展:

学生将作业贴于教师设计的展板“鸟的世界”中,让学生自己评析·小组评析、集体评析。对于水墨表现较好的学生作品,教师要给予肯定。适时指出某些作品的不足。布置课外作业: 有兴趣的小朋友课后仔细观察自己感兴趣的家禽或家禽图片,尝试用水墨进行表现。

(6)收拾与整理:

学生动手收拾整理作画工具及课桌,保持良好的教室环境。

第12课

我做的鸟和家禽

一、教材分析:

这一课在《鸟和家禽》之后,两者的教学内容,互为补充延伸,前者突出“平面”的表现方法,而后者更突出了“立体”的表现方法。用废旧材料和黏土做鸟和家禽,让学生在尝试各种废旧材料和黏土的同时,了解民间工艺、了解自然、爱护生命,更关心地球的未来。这课可以分两课时来教学,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调查、收集材料,共同分工合作,共同创作鸟和家禽的形象,用“立体”的方法,把自己创作的鸟和家禽的外形、动作特征表现出来。

本课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为目标,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

美术教学的基本规律,爱护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和想像力,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做鸟和家禽的基本方法。

(2)操作目标:基本学会把握鸟和家禽的特点和比例结构进行制作,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精神;增强动物保护意识,渗透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感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鸟和家禽的外形特点和比例关系;尝试利用多种材料和方法进行制作和添加。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基本把握动物的外形特点和比例关系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范作、黏土、制作工具等。学生准备:黏土、制作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情景与引人:

一次 《猫与老鼠》中的笨猫TOM在家睡觉时被鸟叫声或鸡叫声惊醒,你们听出是什么声音吗?(放动画)你能把这些鸟或鸡画出来给老师看看吗?

学生在纸上画,师请两个学生上黑板表现。

展示其中的部分作品,引导学生注意鸟类的基本形体特征。

师出示鸟类标本,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乌有哪几部分组成,每一部分长什么样,不清楚的同学还可以上来摸一摸,把自己观察的结果告诉其他同学。

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既然你们都了解鸟的基本形体特征,那你们想用做陶的方法来表现它吗? 引入新课:我做的鸟和家禽。

(2)欣赏与交流:

师:在做陶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下我们的祖先和民间陶艺家和我们同龄学生自己制作的陶艺作品,看看他们是怎样用陶来表现鸟和家禽的。多媒体演示鸟和家禽的陶艺作品,其中有陶胚,也有施釉烧制成功的作品。

师:我们每制作一件陶艺作品,都要先进行构思,之后再考虑用什么方法制作合适,怎样去制作?现在也请同学们想一想,你想做成什么样的鸡和家禽?怎样做得与众不同,又如何去表现每一部分?想好后同学之间可以进行讨论,交流一下看法,在制作时可以单独完成,也可以采取同学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

学生交流各自的设想,教师适时点拨。

(3)练习与展示:

师:既然同学们都已想好,那就开始制作,注意开始要练泥(学生开始制作,教师巡视指导,适时推荐优秀做法和讲解注意事项)。

请同学展示作品,并作介绍,其他同学和教师参与评议。

(4)总结与延伸:

师:刚才我们看了同学们的作品,你们做得真好,想像力真丰富,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和自豪。根据同学们的创作,你们能推选出今天的最佳创意奖,最佳制作奖„„吗?(小组讨论,然后把结果告诉课代表,教师颁发自制鸟和家禽的奖品。)师:其实陶艺本身底蕴深厚,民间陶艺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很多方面知识,老师希望同学以后认真学习各科知识,认真观察我们的生活,创造出更好的作品来。

六、教后记:

第13课

我是一只小小鸟

一、教材分析:

此课是在《鸟和家禽》、《鸟的纹样》、《水墨画鸟》、《我做的鸟和家禽》基础上的一堂“综合、探索”课。像一只小鸟在天空中自由翱翔,是每个孩子的梦想。本课抓住学生这一心理,利用生活中废弃的材料,从色彩、造型、巧妙的搭配入手,创意性地把自己装扮成一只小小鸟,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本课是在“变废为宝、变废为美”的美术教学新观念下一次革新性的创作会活动。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进一步了解鸟的外形特征,培养学生的造型概括能力。

(2操作目标:能综合多种废旧材料设计和制作鸟的形象。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小动物的情感,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感受自己制作作品的美及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如何有选择地利用一定的废旧材料把自己装扮成一只鸟。

教学难点:能够综合废旧材料进行组合创作,造型美观、别致。

四、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准备:a.各种废旧材料(瓶、罐、纸箱、纸板等)。

b·手工制作工具(剪刀、胶水、双面胶、订书机、胶棒等)。

c·各种绘画工具(颜料、画笔、调色盒等),以及抹布等整理收拾工具。

五、教学过程:

·利用前两节课中有关鸟的创作作品,来说说鸟的形象特征。

·将师生共同准备的废旧材料,分放于教室四周,根据自己带的材料,学生介绍自已的创作意图。

·以小组为单位,根据部分学生的创作意图,讨论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讨论问题:

1·制作的成品是否安全?

2·色彩搭配是否吸引h?

3·如何合理利用不同质地的废旧材料来制作鸟的各个部分?

·欣赏:

l·一组有关鸟类的卡通真人秀造型,从色彩、造型等方面引导学生观察。

2·历届学生的鸟类化装造型图片或书本上学生的学习活动图片。

·教师以鸟的其一部分进行示范制作,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制作,共同完成。

·作业设计: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制作一件以鸟为主题的造型作品。

·巡回指导:

l·及时协调学生的合作意识。

2·重点指导部分学生的细节制作。

3·友情提醒:注意美工刀的安全使用,注意胶棒的正确使用。

4·提供有关鸟的图片,协助学生搞好创作。

·展示活动:在教室中央,搭建“舞台”,进行鸟的真人秀表演,在座的学生组成“小小评讲团”,进行评议(根据色彩、造型、表演等方面)。

第14课

会说话的手

一、教材分析:

一双小小的手,它不仅能做许多事,而且通过印制、联想、添画、利用综合材料进行创意,还可以变成一个个有趣的形象。本课针对小朋友的生理、心理及认知规律,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实践,使他们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启发他们的思维,爱护他们的好奇心及想像力,寓教于乐,使学生在玩中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

本课通过谈话、猜谜、欣赏、启发、游戏等形式,层层推进,降低了学习难度,使其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和趣味性,学生乐于参与,乐于探究,从而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大胆联想,使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手,了解其结构、作用。能用各种方式表现手,让手成为人的会说话的第二张脸。

(2)操作目标:用多种形式,表现会说话的手,使自己表现的手具有美感。

(3)情意目标:学生在美术活动中,能自主探索、发现、创新,体验乐趣、享受成功的快乐。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手的重要性,用绘画和综合素材表现具有创新的手。

教学难点:怎样使普通的千变得有趣、新颖。掌握综合材料的巧妙运用。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颜料、调色盘、毛笔、笔洗、抹布、综合材料、剪刀。学生准备:颜料、调色盘、毛笔、笔洗、抹布、综合材料、双面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猜谜:(教师事先穿一件像豹子花纹的上衣)大家看,今天,老师穿了一件有趣的衣服,看看上面的花纹和颜色,你能联想到什么?

(如:斑点狗、奶牛、俯视下的大大小小的岛屿、老虎等。)小朋友的想像力真丰富。出示一则谜语:两棵小树十个权,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画图画,光会干活不说话。你知道是什么?(手)把你们的小手伸出来,看一看,它有什么作用?:你们仔细观察过自己的手吗?手掌

和手指上有什么?想不想让自己的小手说话?并把它印出来,留在纸上呢?(告诉学生老师衣服上的花纹其实是用拇指刻印的。)

(2)印制:(出示两张8开白纸贴于黑板上。)请两个学生将最喜欢的颜色涂在手掌上,然后将它印在白纸上,看看谁的小手最可爱。

这些小手真有趣,老师也来按几个指印,如果我们能根据这些手印、指印,大胆地联想,把它变成另外一个有趣的形象,那该多好!(出示课题。)看,这是四个指印,现在,我要让它变变变,因为,它使我联想到了„„(拿出水彩笔,边说边添。)在指印的基础上,先画出几只蛋,再添画下面的稻草,在学生的猜疑中,画出蛋上面的之母鸡。

老师:通过之师的大胆想像,几个小/的指印居然变成了一幅有趣的“孵蛋图”,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做这种动脑筋的游戏呢?

(3)欣赏:(电脑演示)

欣赏其他小朋友根据自己的联想,把指印手印设计成了什么?

○一盆花。

○各种脸。

○小蜗牛。

○小鸡和大象。

○手印拼成的树。

(4)游戏:

(出示4张8开纸,上面有手印和指印。)

看看谁通过自己的联想,利用手能设计出与众不同的形象。学生的绘画工具自定,水粉、水彩笔、油画棒均可。

讲评:肯定学生,促进学生的兴趣提高。

(5)作业:

每组准备一张1开铅画纸,使每个学生都有动手动脑的机会。学生先讨论,再分工合作。

(6)拓展部分: 像小脚丫、树叶、水果等,通过学生的大胆创意,也能设计成新颖的物体。鼓励学生做个有心人,让他们发现处处存在美。

第二课时

(1)欣赏手:

请学生伸出小手,仔细观察,看看它们的造型、纹路,还可以欣赏同桌的小手,手由手掌、手背和长短不同的五根手指组成。再看电脑中的不同的手(可通过百万图库进行搜索)可以是粗糙的、细嫩的、粗壮的、纤弱的„„让学生猜一猜他们的年龄、性别、职业等,得出手是人会说话的第二张脸。

(2)猜一猜:

(欣赏动态的手型)你知道它们各自的含义吗?

(挥手、抓、过来)通过各种动态的手型,让学生充分领略不同的手势富有的不同且丰富的含义。

(3)表演:

能不能来表演一下,用你的小手表达一种含义?学生可以讨论,同桌演示,再请两个学生到讲台上来表演(也可用皮影的形式来表演)。

(4)表现:

先欣赏各种手的创意的作品,如陶土作品、上节课的作此、教材上的范图(弹钢琴的人、白鹅、带根镜的人等)、网上的作品等,让学生在欣赏、叹为观止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然后,用学生的百宝箱(平时进行搜集的各种材料)里的材料进行创意的表现,鼓励学生的大胆想像,告诉学生没有做不出来的作品,只有想不到的。

(5)拓展:

让你的小手来说一段话吧,(可以是自我的介绍、作品感想等)培养学生手势与语言同时表达能力,养成学生对作品的自我肯定、自我反思的一种习惯。---

第15课

巧包装

一、教材分析:

“巧包装”关键在于一个“巧”字,它不仅仅是指包装的漂亮、美观,更是一个有创意、有情趣的设计。本课教学内容立足学生日常生活,教学中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包装创意设计,着力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逐步体会到美术在日常生活申的无处不

在,由此激发学生乐于参与美术教学活动,并在活动中表现自己的才能。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一些包装的基础知识,留意包装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其美观、富有情趣的创意设计给人们的生活增添的乐趣。

(2)操作目标:学会运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商品小包装。

(3)情感目标:通过学门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美术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美的无处不在。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采用2-3种材料设计制作一个商品包装。

教学难点:设计的包装要与原商品的内容保持一致,且新颖、别具一格。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把此课与其一相近的节日联系起来,进入本课题(如母亲节、妇女节、儿童节等)。准备各种纸质、绵质材料或废旧材料,美工刀、搬糊、双面胶、水彩笔等,示范材料及数个包装实物,国内外有新意的包

装图片或幻灯片。

学生准备:收集各种包装图片、照片或实物。各种纸质、绵质材料及少量废旧材料(彩色插花纸、彩色礼品纸等可再利用的纸质材料),准备送父母、同学、亲戚朋友的礼物,水彩笔、剪刀、胶水、双面胶等。

五、教学过程: ○欣赏、交流:

·同学拿出自己准备的小包装图片或实物,向大家介绍:

1·它的外形美吗,体现在何处?

2·它的设计巧妙吗,体现在何处?

·教师与学生共同欣赏书本上的巧包装作品,教师适时引导。

○老师眼里的作品:

1·包装的再利用,使商品的外观显得古朴、优雅。土粗布作一定的衬底,外加从自然界拾得的叶片、果核等,有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

2·品种、形状、颜色、味道不同的豆子,分住在四个方米盒里,而它外面的标志,也以四个不同的豆娃娃来装饰。

3·看!黄色的 “小房子”里有许多穿花衣的蛋宝宝躺在松松软软的稻草上,蓝鸟妈妈在旁守护着它们,一且遇到敌人,她随时随地将宝宝们拥人怀抱。

4·那两个可爱的娃娃是从哪里来的?他们兜着满肚的喜糖。谁的设计又是那么巧妙?利用盒子做了娃娃的身体,盒子的盖子竟是娃娃的头发。

○学生根里的作品:

1·栖息在树枝上的大鸟真奇怪,有着五颜六色的大嘴巴,还长着许多大大的牙齿,让我来细细看,唤!原来那形似嘴巴的小窗户里露出的是支支彩色铅笔,真有意思!这样的彩笔我喜欢。

2·嫩黄嫩黄的小鸡出壳了,它们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好奇地端详着周围的一切„„“咦,我们脚下的红方盒里会藏着什么呢?”

3·猜猜,那个捧着礼盒走上楼梯的人,手里到底拿着什么礼物,打开找答案吧,你请到了吗?

4·哇!我们来到食品街了吗:这些店里的东西真诱人,走进去瞧瞧!错啦!还是转身走吧!这三幢房子分明是食品的包装袋。

针对即将到来的节日,说说你将送的礼物内容及外形,并谈谈对其装饰与美化的构思,教师与同学及时为其出谋划策。

3一4人讨论,如何用自己带来的各种材料,来包装自己为家人或老师、朋友准备的礼物,做到“巧妙”二字。

教师就盒子用纸质材料包装,教学生具体包装方法。

·学生制作时教师加强巡回指导,及时帮助制作设计中需要帮助的学生。

·评价作品时教师选用创作设计中构思巧妙、制作精美的学生作品介绍。让全班同学分享其欢乐。

·教师建议利用课余或综合实践活动开个包装设计展览会,请老师或专家提出宝贵意见。

第16课

老房子

一、教材分析:

每一条街巷,每一栋老屋,每一座桥梁,每一尺驳岸,都有许多感人的故事和关丽的传说。《老房子》一课,着重引导学生从观察老房子的外形特点,了解老房子的昨天和今天,让学生能真正触模城市的文脉,品味城市的精神,并在身临其境中感受某种特殊的气氛,产生相应的情绪,并用美术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是本课的立意所在。

用写生或记忆画的形式将拦房子在现在画面,是记录学生直接体验的一种美术活动。通过学习,学生不仅要了解本地区的老房子的特征,还要对各国、各民族的老房子的建筑有所知晓。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观察、寻访本地老房子,对各国、各民族、各地区老房子的建筑风格有所了解。

(2操作目标:用写生、记忆画或语言表述的形式描绘老房子。

(3)情感目标:通过对周围老房子的写生或记忆画的练习,让学生感受家乡老房子别具风格的古朴美,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写生、记忆画或语言表述的形式描绘老房子。

教学难点:如何表现老房子历尽沧桑的陈旧感及别具风格的古朴美的体现。

四、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准备:

a·课前采访祖辈老人或建筑师及查寻有关资料,对本地老房子进行初步了解。

b·收集各国、各民族、各地区之房子的建筑图片、照片及文字资料。

c·画夹、铅笔或钢笔、水粉、油画棒等写生工具。

五、教学过程: ○讨论、引领阶段:

·学生将收集的各种老房子资料进行分享、交流。

·结合各文字资料、图片讨论各国、各民族老房子有什么特点?

·引导欣赏一些老房子的写生作品,并针对作品提出相关问题:

1·你喜欢哪一幅写生作品,为什么?

2·你喜欢哪种表现形式,能否学着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作品?

3·如果让你来画,你准备如何表现?

○示范、提示阶段:

·利用实物投影仪或幻灯片,根据一张老房子的现场照片,讲解写生时取景与构图,并做相应的示范。

·提出外出写生注意事项:

l·写生时注意安全。(不要逗留水池边、马路上、建筑工地等地。)

第13课

我是一只小小鸟

一、教材分析:

此课是在《鸟和家禽》、《鸟的纹样》、《水墨画鸟》、《我做的鸟和家禽》基础上的一堂“综合、探索”课。像一只小鸟在天空中自由翱翔,是每个孩子的梦想。本课抓住学生这一心理,利用生活中废弃的材料,从色彩、造型、巧妙的搭配入手,创意性地把自己装扮成一只小小鸟,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本课是在“变废为宝、变废为美”的美术教学新观念下一次革新性的创作会活动。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进一步了解鸟的外形特征,培养学生的造型概括能力。

(2操作目标:能综合多种废旧材料设计和制作鸟的形象。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小动物的情感,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感受自己制作作品的美及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如何有选择地利用一定的废旧材料把自己装扮成一只鸟。

教学难点:能够综合废旧材料进行组合创作,造型美观、别致。

四、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准备:a.各种废旧材料(瓶、罐、纸箱、纸板等)。

b·手工制作工具(剪刀、胶水、双面胶、订书机、胶棒等)。

c·各种绘画工具(颜料、画笔、调色盒等),以及抹布等整理收拾工具。

五、教学过程:

·利用前两节课中有关鸟的创作作品,来说说鸟的形象特征。

·将师生共同准备的废旧材料,分放于教室四周,根据自己带的材料,学生介绍自已的创作意图。

·以小组为单位,根据部分学生的创作意图,讨论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讨论问题:

1·制作的成品是否安全?

2·色彩搭配是否吸引h?

3·如何合理利用不同质地的废旧材料来制作鸟的各个部分?

·欣赏:

l·一组有关鸟类的卡通真人秀造型,从色彩、造型等方面引导学生观察。

2·历届学生的鸟类化装造型图片或书本上学生的学习活动图片。

·教师以鸟的其一部分进行示范制作,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制作,共同完成。

·作业设计: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制作一件以鸟为主题的造型作品。

·巡回指导:

l·及时协调学生的合作意识。

2·重点指导部分学生的细节制作。

3·友情提醒:注意美工刀的安全使用,注意胶棒的正确使用。

4·提供有关鸟的图片,协助学生搞好创作。

·展示活动:在教室中央,搭建“舞台”,进行鸟的真人秀表演,在座的学生组成“小小评讲团”,进行评议(根据色彩、造型、表演等方面)。

第14课

会说话的手

一、教材分析:

一双小小的手,它不仅能做许多事,而且通过印制、联想、添画、利用综合材料进行创意,还可以变成一个个有趣的形象。本课针对小朋友的生理、心理及认知规律,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实践,使他们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启发他们的思维,爱护他们的好奇心及想像力,寓教于乐,使学生在玩中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

本课通过谈话、猜谜、欣赏、启发、游戏等形式,层层推进,降低了学习难度,使其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和趣味性,学生乐于参与,乐于探究,从而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大胆联想,使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手,了解其结构、作用。能用各种方式表现手,让手成为人的会说话的第二张脸。

(2)操作目标:用多种形式,表现会说话的手,使自己表现的手具有美感。

(3)情意目标:学生在美术活动中,能自主探索、发现、创新,体验乐趣、享受成功的快乐。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手的重要性,用绘画和综合素材表现具有创新的手。

教学难点:怎样使普通的千变得有趣、新颖。掌握综合材料的巧妙运用。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颜料、调色盘、毛笔、笔洗、抹布、综合材料、剪刀。学生准备:颜料、调色盘、毛笔、笔洗、抹布、综合材料、双面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猜谜:(教师事先穿一件像豹子花纹的上衣)大家看,今天,老师穿了一件有趣的衣服,看看上面的花纹和颜色,你能联想到什么?

(如:斑点狗、奶牛、俯视下的大大小小的岛屿、老虎等。)小朋友的想像力真丰富。出示一则谜语:两棵小树十个权,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画图画,光会干活不说话。你知道是什么?(手)把你们的小手伸出来,看一看,它有什么作用?:你们仔细观察过自己的手吗?手掌

和手指上有什么?想不想让自己的小手说话?并把它印出来,留在纸上呢?(告诉学生老师衣服上的花纹其实是用拇指刻印的。)

(2)印制:(出示两张8开白纸贴于黑板上。)请两个学生将最喜欢的颜色涂在手掌上,然后将它印在白纸上,看看谁的小手最可爱。

这些小手真有趣,老师也来按几个指印,如果我们能根据这些手印、指印,大胆地联想,把它变成另外一个有趣的形象,那该多好!(出示课题。)看,这是四个指印,现在,我要让它变变变,因为,它使我联想到了„„(拿出水彩笔,边说边添。)在指印的基础上,先画出几只蛋,再添画下面的稻草,在学生的猜疑中,画出蛋上面的之母鸡。

老师:通过之师的大胆想像,几个小/的指印居然变成了一幅有趣的“孵蛋图”,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做这种动脑筋的游戏呢?

(3)欣赏:(电脑演示)

欣赏其他小朋友根据自己的联想,把指印手印设计成了什么?

○一盆花。

○各种脸。

○小蜗牛。

○小鸡和大象。

○手印拼成的树。

(4)游戏:

(出示4张8开纸,上面有手印和指印。)

看看谁通过自己的联想,利用手能设计出与众不同的形象。学生的绘画工具自定,水粉、水彩笔、油画棒均可。

讲评:肯定学生,促进学生的兴趣提高。

(5)作业:

每组准备一张1开铅画纸,使每个学生都有动手动脑的机会。学生先讨论,再分工合作。

(6)拓展部分: 像小脚丫、树叶、水果等,通过学生的大胆创意,也能设计成新颖的物体。鼓励学生做个有心人,让他们发现处处存在美。第二课时

(1)欣赏手:

请学生伸出小手,仔细观察,看看它们的造型、纹路,还可以欣赏同桌的小手,手由手掌、手背和长短不同的五根手指组成。再看电脑中的不同的手(可通过百万图库进行搜索)可以是粗糙的、细嫩的、粗壮的、纤弱的„„让学生猜一猜他们的年龄、性别、职业等,得出手是人会说话的第二张脸。

(2)猜一猜:

(欣赏动态的手型)你知道它们各自的含义吗?

(挥手、抓、过来)通过各种动态的手型,让学生充分领略不同的手势富有的不同且丰富的含义。

(3)表演:

能不能来表演一下,用你的小手表达一种含义?学生可以讨论,同桌演示,再请两个学生到讲台上来表演(也可用皮影的形式来表演)。

(4)表现:

先欣赏各种手的创意的作品,如陶土作品、上节课的作此、教材上的范图(弹钢琴的人、白鹅、带根镜的人等)、网上的作品等,让学生在欣赏、叹为观止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然后,用学生的百宝箱(平时进行搜集的各种材料)里的材料进行创意的表现,鼓励学生的大胆想像,告诉学生没有做不出来的作品,只有想不到的。

(5)拓展:

让你的小手来说一段话吧,(可以是自我的介绍、作品感想等)培养学生手势与语言同时表达能力,养成学生对作品的自我肯定、自我反思的一种习惯。

第15课

巧包装

一、教材分析:

“巧包装”关键在于一个“巧”字,它不仅仅是指包装的漂亮、美观,更是一个有创意、有情趣的设计。本课教学内容立足学生日常生活,教学中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包装创意设计,着力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逐步体会到美术在日常生活申的无处不

在,由此激发学生乐于参与美术教学活动,并在活动中表现自己的才能。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一些包装的基础知识,留意包装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其美观、富有情趣的创意设计给人们的生活增添的乐趣。

(2)操作目标:学会运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商品小包装。

(3)情感目标:通过学门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美术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美的无处不在。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采用2-3种材料设计制作一个商品包装。

教学难点:设计的包装要与原商品的内容保持一致,且新颖、别具一格。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把此课与其一相近的节日联系起来,进入本课题(如母亲节、妇女节、儿童节等)。准备各种纸质、绵质材料或废旧材料,美工刀、搬糊、双面胶、水彩笔等,示范材料及数个包装实物,国内外有新意的包装图片或幻灯片。

学生准备:收集各种包装图片、照片或实物。各种纸质、绵质材料及少量废旧材料(彩色插花纸、彩色礼品纸等可再利用的纸质材料),准备送父母、同学、亲戚朋友的礼物,水彩笔、剪刀、胶水、双面胶等。

五、教学过程: ○欣赏、交流:

·同学拿出自己准备的小包装图片或实物,向大家介绍:

1·它的外形美吗,体现在何处?

2·它的设计巧妙吗,体现在何处?

·教师与学生共同欣赏书本上的巧包装作品,教师适时引导。

○老师眼里的作品:

1·包装的再利用,使商品的外观显得古朴、优雅。土粗布作一定的衬底,外加从自然界拾得的叶片、果核等,有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

2·品种、形状、颜色、味道不同的豆子,分住在四个方米盒里,而它外面的标志,也以四个不同的豆娃娃来装饰。

3·看!黄色的 “小房子”里有许多穿花衣的蛋宝宝躺在松松软软的稻草上,蓝鸟妈妈在旁守护着它们,一且遇到敌人,她随时随地将宝宝们拥人怀抱。

4·那两个可爱的娃娃是从哪里来的?他们兜着满肚的喜糖。谁的设计又是那么巧妙?利用盒子做了娃娃的身体,盒子的盖子竟是娃娃的头发。

○学生根里的作品:

1·栖息在树枝上的大鸟真奇怪,有着五颜六色的大嘴巴,还长着许多大大的牙齿,让我来细细看,唤!原来那形似嘴巴的小窗户里露出的是支支彩色铅笔,真有意思!这样的彩笔我喜欢。

2·嫩黄嫩黄的小鸡出壳了,它们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好奇地端详着周围的一切„„“咦,我们脚下的红方盒里会藏着什么呢?”

3·猜猜,那个捧着礼盒走上楼梯的人,手里到底拿着什么礼物,打开找答案吧,你请到了吗?

4·哇!我们来到食品街了吗:这些店里的东西真诱人,走进去瞧瞧!错啦!还是转身走吧!这三幢房子分明是食品的包装袋。

针对即将到来的节日,说说你将送的礼物内容及外形,并谈谈对其装饰与美化的构思,教师与同学及时为其出谋划策。

3一4人讨论,如何用自己带来的各种材料,来包装自己为家人或老师、朋友准备的礼物,做到“巧妙”二字。

教师就盒子用纸质材料包装,教学生具体包装方法。

·学生制作时教师加强巡回指导,及时帮助制作设计中需要帮助的学生。

·评价作品时教师选用创作设计中构思巧妙、制作精美的学生作品介绍。让全班同学分享其欢乐。

·教师建议利用课余或综合实践活动开个包装设计展览会,请老师或专家提出宝贵意见。

第16课

老房子

一、教材分析:

每一条街巷,每一栋老屋,每一座桥梁,每一尺驳岸,都有许多感人的故事和关丽的传说。《老房子》一课,着重引导学生从观察老房子的外形特点,了解老房子的昨天和今天,让学生能真正触模城市的文脉,品味城市的精神,并在身临其境中感受某种特殊的气氛,产生相应的情绪,并用美术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是本课的立意所在。

用写生或记忆画的形式将拦房子在现在画面,是记录学生直接体验的一种美术活动。通过学习,学生不仅要了解本地区的老房子的特征,还要对各国、各民族的老房子的建筑有所知晓。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观察、寻访本地老房子,对各国、各民族、各地区老房子的建筑风格有所了解。

(2操作目标:用写生、记忆画或语言表述的形式描绘老房子。

(3)情感目标:通过对周围老房子的写生或记忆画的练习,让学生感受家乡老房子别具风格的古朴美,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写生、记忆画或语言表述的形式描绘老房子。

教学难点:如何表现老房子历尽沧桑的陈旧感及别具风格的古朴美的体现。

四、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准备:

a·课前采访祖辈老人或建筑师及查寻有关资料,对本地老房子进行初步了解。

b·收集各国、各民族、各地区之房子的建筑图片、照片及文字资料。

c·画夹、铅笔或钢笔、水粉、油画棒等写生工具。

五、教学过程: ○讨论、引领阶段:

·学生将收集的各种老房子资料进行分享、交流。

·结合各文字资料、图片讨论各国、各民族老房子有什么特点?

·引导欣赏一些老房子的写生作品,并针对作品提出相关问题:

1·你喜欢哪一幅写生作品,为什么?

2·你喜欢哪种表现形式,能否学着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作品?

3·如果让你来画,你准备如何表现?

○示范、提示阶段:

·利用实物投影仪或幻灯片,根据一张老房子的现场照片,讲解写生时取景与构图,并做相应的示范。

·提出外出写生注意事项:

l·写生时注意安全。(不要逗留水池边、马路上、建筑工地等地。)2·写生时尽可能不在太阳直射下作业。

3·选景时果断,不要游移不定。

4·写生时注意景物的取舍及主题的表现。

○练习、内化阶段:

·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老房子写生,在联系住户后,写生前带领学生内外观察、增强感知。

·巡回指导时帮助一部份学生取景,把印有老房子的图片和画有老房子的画面分发一部分学生,让其临摹或以部分临摹添画的形式完成作品,增强其自信心,鼓励勇于表达的学生用多种方法表现所思所想。

○小结、展评阶段:

·集中写生一角,让学生自荐得意作品,进行个性评价(评价中鼓励学生用一些专业用语:以构图、线条、色彩、表现形式为界定)。

○收拾、整理阶段:

·整理身边的丢弃物、爱护自然环境,保持周边整洁。

○拓展延伸:

带领学生到城市新盖的仿古建筑前,对比前面写生的老房子(或出示图片),讨论:人们都说老房子既有历史价值又有艺术价值,为什么有些地方既在拆除老房子,又在盖新的仿古建筑吸引游客,这符合国家保护文物的法律要求吗?

第17课

门、窗、墙

一、教材分析: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年代所设计的门、窗、墙的风格多姿多彩、千变万化。本课让学生观察、收集生活中、影视作品中不同风格的门、窗、墙的图片、资料,用自己喜爱的表现形式进行表现,使学生的学习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并要求学生进行一定的社会调查,注重人文教育。教师在引导学生对门、窗、墙不断接触的实践中,进行探究性学习,鼓励学生对自己的所感所想进行有个性的表达。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观察、收集生活中、影视作品中不同风格的门、窗、墙的图片资料,了解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年代门、窗、墙的风格。

(2)操作目标:通过参观、写生,运用多种绘画形式,大胆表现自己喜爱的门(窗、墙)。

(3)情意目标:通过参观、欣赏各种风格的门、窗、墙,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验不同风格的门、窗、墙的美熬,运用多种绘画形式表现自己喜爱的门(窗、墙)。

教学难点:学生绘画表现角度的多种多样。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钢笔、生活用品。

学生准备:钢笔、生活用品、关于门、窗、墙的照片。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参观与体验:

走出教室写生之前,让学生欣赏书本上的主题图片和部分师生画的门、窗、墙的写生作品或有关主题的影视片段。

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学校附近最古老的门(窗、墙),观察它的外形,介绍它的历史。

学生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有关这个门(窗、墙)的过去、现在或与之相关的人文轶事。

○调查与写生:

学生分组继续参观附近较有特色的门、窗、墙,向附近的老人打听一下它们的建造时间以及与之相关的故事。

教师在现场做适当的写生示范,示范作品可在写生中让学生相互传阅。

学生仔细观察自己喜欢门(窗、墙),并进行写生,写生完后,在它的旁边写上50-100字的调查记录。

○展示与评价:

教师把学生的写生作品贴在一扇大门上进行评析。

学生介绍自己的写生作品,并读一读自己的记录,向伙伴们介绍有关这个作品的故事。

分组互相评析,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评出“最佳写生奖”、“最佳记录奖”。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门、窗、墙的图片制作成的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生活申·影视中不同风格的门、窗、墙的图片、资料。

●教学思路:

○交流与认识:

师生共同交流自己收集的生活中、影视中不同风格的门、窗、墙的图片、资料。

说一说这些门、窗、墙的优点与不足之处。

○欣赏与感受:

教师播放课件,学生欣赏江南民居的门、窗、墙,云南黎族寨门,古代的门、窗、墙,国外的门、窗、墙,了解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年代,他们所设计的门、窗、墙风格的多姿多彩、千变万化。

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门(窗、墙),说出自己喜欢它的原因。

○讨论与绘制:

教师播放课件,出现一系列的城市或农村的未完工的建筑,请学生分小组讨论:如果你是设计师,你将怎样设计这些建筑中的门(窗、墙)? 学生用笔简单勾勒自己所设计的门(窗、墙)的草图,教师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设计。师生共同交流这些草图,最后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进行绘制。(其中,教师做适当的示范。)

○展示与评析:

学生把自己设计的门(窗、墙)贴在黑板上,主动上台介绍自己的设汁意图,设计方法。其他学生评价他(她)设计的优点,提出一些更好的建议。(课中留给学生一部分时间,让其听取别人的建议后作一定的修改和添加。)选出“最佳设计奖”,授予“小小设汁师”的称号。

第18课

我造的小房子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和前两课的《老房子》、《门、窗、墙》以及后一课《漂亮的房间》,共同组成的一个单元,属“设计·应用”学门领域。房子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是人类为自己创造的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环境。我们的学生生活于其中,要能初步认识房子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在为设计创作储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的同时,了解不同的小房子,能反映出不同的民俗风情及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状况。由于学生对这一方面知之甚少,教师在施教时,可做适当的课前铺垫,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参观摄影或写生纪录、利用各种媒体广泛收集资料,进行鉴赏、分析、对比。链接好本单元课程,让学生更多了解各种房屋的门、窗、墙、屋顶及老房子式样,感悟各式房子的艺术魅力,从而创作出自己喜欢的小房子。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欣赏不同风格的房子,了解其特征、作用,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操作目标:运用剪、折、卷、切割、插接等方法,设计制作小房子。

(3)情感目标:通过动手动脑,培养学生创造力、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利用综合材料的各自特点,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设计制作小房子。

教学难点:作品构思新颖、造型有趣,综合材料搭配合理、巧妙。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或视频展示台,小房子的作品等。

学生准备:收集建筑图片资料,彩色卡纸,废旧材料,胶水,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 l·交流与了解:

课前布置学生调查,观察本地建筑,或带领学生参观当地有特色的小房子。

师生共同欣赏、交流大家收集的图片资料以及课本提供的欣赏图片。

欣赏中外优秀的建筑图片,简要介绍房子的文化背景,重点联系上节课内容讲解门、窗、墙以及屋顶在风格上要和谐统一。

2·认识和发现:

教师用彩色卡纸演示一种小房子的制作方法,要求学生学会观察老师用了哪些制作手法,你有更好的方法吗?

3·感受与体验:

教师拿出几件废旧材料,演示制作一座小房子,提问:你更喜欢哪一种材料制作的小房子?为什么?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带来的废旧材料进行观察联想,从材料的颜色,形状,质感着眼,问:你认为这些材料适合做什么样的房子,鼓励学生任媒材和造型设汁之间多作联想,感受各种媒材的特性。

4·尝试与练习:

学生尝试把自己的材料与其他同学合作完成小房子。

5·游戏与评价:

以小组合作为单位,举行房地产开发洽谈会,每个合作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做开发商,介绍本公司的设计方案和造型特色及居住功能,全班同学当顾客去选购。要阐明购买理由,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将学习评价巧妙地融人游戏之中,大家通过参观、欣赏、交流,一起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

第19课

漂亮的房间

一、教材分析:

从《老房子》、《门、窗、墙》、《我造的小房子》到《漂亮的房间》,从大到小、由外及里,形成了以房子、房间为主题的系列单元课程。

房间是我们熟悉的生活空间,不管是因陋就简的小茅屋,年久失修的老房子,还是普普通通的新房,装修豪华的大别墅,生活在里面的人们,都有着许多温馨的回忆„„,想想其中的家具摆设,再说说自己更理想的房间设计,可激起学生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

本课用画画、做做的方法,让学生从表现现实中的房间到创作更美观、漂亮的理想房间,从而趣味性地学会家具、物品的合理摆设,色彩协调的装饰设计方法。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会观察自己生活的房间,并对房间的装饰与布置知识有所了解。

(2)操作目标:用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表现自己曾生活过的房间或理想中的房间。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引起学生对自己生活过的房间的关注,感受漂亮、美丽的房间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和情趣。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观察,学会用绘画或手工制作等美术形式表现漂亮的房间,更多关注我们生活的空间,并用所学知识装饰美化它。

教学难点:作品的表达能突出“漂亮”二字,具有一定的创意。

四、教学准备:

教师:跟自己生活有关的房间的照片,中、外室内装潢图片,教师范例图数张,表现 “漂亮房间”的学生作品数张,各种绘画工具及材料。

学生:自己喜欢的房间照片(有别人的,也有自己的,网上下载的也可),各种绘画工具及材料。

五、教学过程:

·学生用自己带来的有关房间的照片,向大家介绍自己生活过的房间及其中的布置、颜色、家具摆设等的特点,并说出自己喜欢之处和想改进的地方。

·教师也用自己带来的有关房间的照片,以故事的形式向学生讲述自己小学、中学、刚工作时直到现在生活过的房间,从布置、色彩、家具的摆放等方面讲解的同时,让学生感受时代的变迁,物质、精神生活的变化及审美观念的改变。

·出示范例,用不同的绘画形式展示一组不同时代的房间布置(其中有同学们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曾生活过的房间,也有自己生活过的房间)。以此唤起学生对曾经生活、过的空间的回忆,激发他们表达温馨回忆的愿望。

·欣赏书本上的图片及师生收集的中、外室内外装潢图片,由现实转向理想,放飞学生的想像,以小组交流等形式谈谈自己理想中的漂亮房间。·作业设计:

l·根据实际观察,用自己喜欢的一种绘画形式表现房间。

2·大胆想像,用自己最善于表现的一种绘画形式画出埋想的房间。

3·与后面的手工制作《漂亮的房间》联系起来,为其画一草图。

·教师巡回指导时,帮助一部分学生解决绘画上的技巧问题,解决时可利用实物投影或学生能看到的地方进行引导示范,作业、示范可同步进行。

第20课

形形色色的人

一、教材分析:

大是这个世界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生活中有各式各样的人,他们或许高矮、胖瘦、职业、年龄不同,也或许民族、国籍等有差异,他们组成了形形色色的人群,是可爱的人类。本课通过让学生回忆、观察、表现,使他们更深刻地了解生活中多姿多彩的人,从而更加热爱生活,关爱人类。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各式各样的人群,掌握他们的外形特征,能自如地表现形形色色的人。

(2)操作目标:能用绘画或者手工制作的形式自如地表现各式各样的人。

(3)情意目标:通过学习,对人类有广博的爱心,对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有更多的了解。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各式人群的特点,抓住人的外形特征以及人的动作特征。

教学难点:造型时充分表现形形色色的人群,用各种材质巧妙地造型。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一张大铅画纸、水彩笔、剪刀、双面胶等。

学生准备:双面胶、水彩笔、作业纸。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说一说: 先组织教学,稳定学生上课的情绪。

在国庆节或者是一些特殊的节日,在大街上我们会看到许许多多的人,人们穿着鲜艳的服装,兴高采烈地购物、游玩,你会用怎样的词语来形容这些人群? 我们的世界就是有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群组成的。(2)

欣赏: 我们来看看在我们身边经常出现的各种各样的人。

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不同类型的人,激发学生回忆生活中的形形色色的人。(3)

画一画: 请一个小朋友躺在大铅画纸上,画出他(她)的外形,挂在黑板上。

教师:这是一个巨人,你能画出平时所见到的有趣的人吗?让我们来组成一个有趣的小人国,让他们全部生活在这个巨人的身体里面。

学生用绘画、剪贴的形式表现形形色色的人。(也可用一些有色卡纸。)

(4)

贴一贴: 把画出来的人剪出来,贴在巨人的身体里,可以把画的人物剪下来,将脚或脚下多留的一块纸,向前或后折一下,粘贴于巨人身体之中;也可以在人物的反面中间,粘上折纸,贴在巨人身上,这样的人物更有一种立体的感觉;还可以在里面自由地画上一些建筑或植物等。

(5)展评:让学生欣赏、讲评形形色色的人,充分体验集体合作带来的快乐。

第二课时

(1)找一找: 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收集的有特征的人的图片,让学生猜一猜他们是谁?你是怎么猜出的?他们的特征是什么?(可以用漫画杂志上的明星头像等。)再找一找班级里脸部有明显特征的同学,你能说出他们的特征吗? 学生讨论,交流。

(2)表现(绘画或陶土):

我们能不能用手工的形式来制作一个人物(材料可以是陶土、泥工、也可以是面团等,也可以加上各种综合材料的辅助),可以抓住人物的面部进行刻画,也可以突出他们的动作,也可以是人物的有趣外形或服饰。

(3)评一评:对有新意的作品进行展示,激发学生思维的扩展。

(4)欣赏(如:无锡的小泥人等)

欣赏无锡的小泥人,感受他们的夸张变形和稚趣。再欣赏意大利画家莫迪利阿尼的作品,他的人物造型,鹅蛋型的脸,长长的略带倾斜的脖子,长长的鼻子等。这些都是艺术家在捕捉人物时,抓住了他们的特征,并加以概括制作成的。我们在塑造形形色色的人物时,也要善于抓住人物的特点。

(5)展评:

让学生自由地欣赏各自的作品,最后放置于一块展板上,也可以是讲台上,让学生欣赏别人作品的同时,反思自己的作品,并通过集体的展示,领略形形色色的有趣的人。世界之所以丰富,就是拥有了这些形形色色的人呀!

第21课

梦中的我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想像创造”领域的一个内容,关于梦的话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课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较大的想像空间,利用这个课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梦想进行丰富的联想,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引导学生对梦的追忆、对梦的描绘,从而达到对梦的科学理解,鼓励他们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联想和幻想,让学生真正走进自己的内心世界,了解自己的思想,由对梦的描绘引发对美好梦境的追忆,并对梦有较为科学的理解。

(2)操作目标:引导学生在叙述梦境的过程中,选择喜爱的绘画工具与制作方法,表现出自己的美好梦想。

(3)情意目标:从欣赏的角度去面对学生的每一幅作品,多方面地评价学生。通过学生对梦的追忆和对理想的追求,培养学生永不放弃自己的信念和持之以恒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畅谈自己的梦想,并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作品力求新颖、生动,富有艺术美感,同时真切表达自己的想法。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配乐故事《南柯一梦》、范作一张、往届学生表现的有关梦的画面、大师的作品等。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综合材料、手工制作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

(1)故事导人:教师配乐讲述《南柯一梦》的故事,由故事引入课题:梦中的我。

(2)启发思考:你做过哪些奇怪的梦?梦中的你又是怎样一个形象?为什么会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

(3)分组讨论:畅谈梦想,把梦中最精彩的片段说给同学们听,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启发,引发他们的联想与回忆勾画出离奇的梦、幼稚的梦,充满雄心壮志的梦„„

(4)观察方法:教师说说自己的梦想,并边说边画,意在让学生通过老师的演示,掌握构图形式和表现方法,并能大胆地作画。(教师播放音乐。)

(5)应用创作:边放音乐边画出自己在梦里的样子,再配上奇异的梦幻背景,教师及时将好的构思、构图展示给其他学生看。

(6)作业展评: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通过评奖(佳作奖、进步奖、创新奖)使学生对自己的作品有重新的认识和感悟。

(7)拓展延伸:收集名人故事,了解名人小时候的梦想,以及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教育学生从小要有远大的志向,并为之努力奋斗。

第22课

玩沙去

一、教材分析:

这是走出教室亲近大自然的一个教学活动设汁。玩沙对于中、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可谓是开心至极。但对于教师来说,课前准备工作是大量的,且不说教学挂图、材料、工具等的准备,单单场地的准备、各方面的协调、外出组织工作的到位和安全教育,都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此课的授课时间适宜在夏季,一是便于教学活动的开展,二是便于课后的收拾整理与学生的清洗工作。在有秩序、有组织的情况下开展玩沙的游戏,使学生在拥抱大自然的同时,感受自己制作的沙雕给沙滩及学校的操场带来的情趣及美感。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初步认识沙雕艺术,并对其形成的特殊风格有所了解。

(2)操作目标:能自己或跟别人合作完成一件沙雕作品。

(3)情感目标: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感受沙雕活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一个人或几个人合作做一个沙雕(或沙画)。

教学难点:掌握沙的特性,创作形状各异的沙雕(或沙画)。

四、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准备:沙雕作品图;铲子、水桶、喷水壶等;收集大自然中的树枝、落叶,适量的废旧材料等;教师对沙滩或操场环境事先作深入了解,并选定较为合适的区域。

五、教学过程:

以围坐的形式于操场一隅。(尽量与体育课或活动课协调好活动场地。)

把沙雕作品的图片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对自己手中或他人手中所拿的作品谈谈看法: 1·你喜欢这种造型吗?为什么?沙雕作品还有其他的内容可以表现吗?

2·你喜欢有颜色的沙雕作品吗?

3·试比较有颜色的沙雕作品与本色的沙雕作品的不同,你更喜欢哪种?

·除了沙雕作品,你还收集到哪些与沙有关的艺术作品,请介绍给大家。你还能设计出其他与沙有关的作品吗?请把设想告诉大家。

·教师利用沙堆示范,讲明铁锨、铁铲等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并加强安全教育。

·学生在操场或沙坑里做玩沙游戏。(有条件的学校、全班可以一起在沙堆中做游戏,条件不是太好时可以留一部分在沙坑中进行堆沙或做沙雕活动,另一部分学生运一些沙在操场土做沙画游戏。)

·巡回指导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明确具体的问题:

1·根据场地大小,控制沙雕的大小及占地位置。

2·指导学生正确使用不常用的铲沙工具及合理利用所带的废旧材料。

3·发给部分学生相应的沙雕作品图片,让其参考。

·操场上的大组与沙坑中的大组互相欣赏作品,并各提建议,小组与小组间加强交流,教师与学生退远后欣赏并相互评价。

·收拾与整理:把散落在学校操场的沙归回原处。在海边活动的学生要把插人或装饰沙雕的废旧材料收拾归类。

下载6下美术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6下美术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二年级下美术教案

    大脚丫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用对称的方法画出一对鞋垫,并学习在鞋垫上装饰图案。 2、体验在鞋垫上绘画的愉悦情趣。 教学重点:制作鞋垫外形,能用多种图案或花纹装饰鞋垫。......

    一年级美术教案下

    第1课 生活多美好 教学目标: 1、了解艺术作品中比较常用的一些对比手法; 2、知道色彩与造型给人的感受大多缘于比较; 3、能从对比的角度,就作品的造型与色彩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

    六年级下美术教案

    1、形色协奏曲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怎样欣赏抽象画 2、掌握简单的绘画语言,并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把自然风景变成艺术作品。 教学重点:欣赏领会自然美与意境美的变化,掌握......

    五(下)美术教案

    2010学年第二学期 五年级美术教案 1、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 教学目标: 1、感知中国美术作品种人物的面部情感及动态表现;2. 了解中国美术作品的相关历史知识及艺术表......

    三年级下美术教案

    1、森林王国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进一步把握不同动物的生理特征,训练学生的观察里,加强学生的记忆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2、让学生养成大胆作画、大胆制作的作风。 3、发掘学......

    二年级下美术教案

    泸县雨坛中心小学刘良友2012年2月 美 术 教 案 雨坛中心小学 刘良友 2012年2月 第一课 画自己 教学内容与目标: 1.通过欣赏、观察与交流,使学生了解自画像的基本特点及其表现方......

    人教版三年级美术教案(下)

    小学人教版三年级美术教案(下) 第一课:水墨游戏 教学目的: 1、尝试使用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2、认识墨的焦、浓、重、淡、清。 3、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艺术。 教学重点; 1、认识......

    八年级下美术教案(人教版)

    人教版八年级下美术教案 一单元 艺术表现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 课 型:欣赏、评述 教材分析:本单元为欣赏 .评述领域,通过欣赏与评述、分析与研究、讨论与解释、体验与评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