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利用历史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如何利用历史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中学历史学科教育的目标之一,它也体现了中学历史学科教学教育功能的全面性、深入性、发展性。古人云:“读史使人明智”,在这里“智”,不仅指知识能力,更指做人的准则、处事的经验。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是可以利用丰富深邃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协合作的精神,增强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社会、生活和学习的能力,消除心理和行为障碍等方面都有着无比巨大的优势。
历史教学,尤其是讲述祖国的历史,向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这是历史教学的任务之一。历史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的问题,是历史教学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这个问题涉及面很广,本人仅就历史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作如下阐述:
第一,要深入挖掘教材的爱国主义思想的内容。中华民族向来以刻苦耐劳、富有智慧,有着无限的创造力著称于世界。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有充分体现。几千年来绵延不断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典籍是我们民族的光荣和骄傲。历史教材中有丰富的爱国主义内容。在世界史的教学中也有许多这方面的内容,如揭露资本主义的血腥发家史,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规律,以及讲述各国人民爱国主义斗争的事迹等。再如在讲授《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时,要让学生见贤思齐,深刻体会并学习张骞的忠贞爱国,不辱使命,坚持不懈的精神。教师应该时刻把“给青少年播下爱国主义种子”作为己任,并作统筹安排,通盘考虑,根据各个时期教材内容制定施教计划,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进行和落实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任务。
第二,要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为指导,避免片面性和绝对化。历史是研究和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及其规律性的科学。我们的历史研究和历史教学都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为指导。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也毫不例外地要遵循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发挥中国人民的创造力和善于吸收外国科学技术文化等等之间的关系。防止不切实际的夸大成就,一味拔高或举此抑彼,还应避免对历史人物评价的片面性、绝对化。对历史功臣要歌颂、赞扬,对历史罪人也要无情地揭露。从侵略与反侵略,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是与非,功与过的史实中培养学生明辨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和爱憎分明的感情。第三,要紧密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当前爱国主义教育中特别要突出搞好四项基本原则教育,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教育,理想、纪律教育,历史责任感的教育。此外还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班级的思想动向而有所选择和侧重。
第四,既要明“理”,又要激“情”。爱国主义既是一种思想觉悟,也是一种对祖国的深厚感情。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告诉学生爱国主义的道理,又要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使学生受到感染。因此,教师必须对爱国事件、爱国人物的英雄业绩补充一些具体生动的材料。如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观场面;邓世昌率官兵勇撞敌舰与舰同沉的悲壮情景;李大钊在绞刑架下的“不能因为你们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共产主义„„”这最后一次的演说;林祥谦在军阀的淫威下,被连砍数刀仍高呼“头可断,工不可开”的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这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都是激发学生爱国情感的好教材。
还要特别提到的是,要使学生受到感染,首先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和爱憎分明的感情。只有教师首先受感染才能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从而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熏陶和激励。第五,要充分利用乡土教材。苏联无产阶级革命家加里宁曾经说过:“关于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的故乡开始的。”故乡是学生成长的地方,学生对本乡本土的历史人物、事迹、文物遗址多少有些了解。讲授历史时联系他们从小耳闻目睹的乡土教材,将使学生备感亲切,产生对家乡的自豪感和光荣感,从而激起对祖国的热爱。
第二篇:历史教学中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历史教学中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摘 要: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学科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是历史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中学历史教学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方面有着其它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本文通过对爱国主义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的分析,探讨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弄清历史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和意义,希望能对中学历史教育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历史教学;爱国主义教育;地位和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3-061-01
历史课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我国史学的优良传统。爱国主义教育作为中学历史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其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和为祖国献身的精神,并且将这种精神转化为奋发学习以振兴中华的实际行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学的核心和灵魂,也是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运用比较法
一是中外对比,即将发生在中国历史上的某一历史事件或某一发明创造,放在整个世界历史范围内进行比较,进一步阐明其地位和贡献。例如,在中国古代史的讲述中,教师在讲到“造纸术”的发明时,除了介绍造纸术发明的经过及对世界文化的贡献外,还要拿出中国和外国最早出现的造纸厂造纸的时间进行对比。在中国,蔡伦于公元105年便造出了当时世界上“精美”的纸张,而在欧洲,直到公元1150年才在西班牙的沙提法出现了第一个造纸厂,比中国晚1045年。通过这样的比较,使学生明确我国造纸术在世界的领先地位。二是正反历史人物的对比,即将不同阶级或阶层和社会势力的代表人物在爱国与卖国、革命与反动、进步与落后等重大问题上的思想言行进行比较,烘托出爱国者的高风亮节和卖国者及奸臣贼子的丑恶脸嘴。例如:在讲到“岳飞抗金”一目时,教师除了叙述岳飞精忠报国、英勇抗金的英雄业绩外,还必须揭露出赵构、秦桧投降卖国的丑恶灵魂和残害忠良的可耻罪行,以突出岳飞爱国的高尚品质。通过这样的比较,使学生能够知道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从而学习爱国者高尚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以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和爱憎分明的感情,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
二、对史实的始末进行生动形象的介绍
具体而生动形象的介绍史实的始末是一种比较普遍的教学方法,而播放历史影片又是最为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之一,同时,观看历史影片也是学生们的兴趣所在。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可在多媒体教学中适当播放电影片段。例如,讲中国近代史中《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教师可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在讲到“黄海战役”时,教师可播放电影《甲午风云》中邓世昌等爱国官兵英勇战斗、与舰同沉的片断,让邓世昌等爱国官兵为国家为民族英勇捐躯的壮烈场面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们了解到中国人民为反抗外来侵略和压迫而英勇斗争的崇高精神,以此来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又如,在讲到一二九运动时,教师除了详尽的叙述运动的经过外,还必须得对爱国学生顶着大刀木棒和迎着皮鞭,振臂高呼“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口号等这些细节进行生动的讲述。让学生了解到革命前辈们为反对外来侵略和反抗腐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而浴血奋斗的精神,进而学习他们的英雄行为和高尚品质,立志为振兴中华而发愤图强。
三、充分利用乡土史料进行乡土史教学
乡土历史教学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充分挖掘和利用乡土史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能使学生在思想上和认识上受到正确的教育和培养。
乡土史教学是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我们知道,国与家的关系是十分紧密的,一个人在认识上是先熟悉家人及至家乡,再逐步扩大到了解国家,因此,爱家乡是爱祖国的起点,爱祖国是从爱家乡的情感中萌发并得以升华的。在我们祖国的各个地区,都有着我们的祖先洒下的血汗和创建的劳动成果以及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在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要充分运用这些乡土史料在教学过程中,这样才能够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先辈在历史上对家乡、对祖国的贡献,了解到家乡人民在历史上辛勤劳动和英勇斗争的业绩,进一步体会到家乡的可爱和祖国的伟大。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历史课外活动是中学历史教学的有效组织形式之一,是新的《历史课程标准》推出的一种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的开展历史课外活动,使学生在主动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历史教学中的课外活动形式多样,有参观访问、专题报告会、历史知识竞赛、办小报或墙报、文艺活动等。例如,在学到遵义会议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看遵义会议会址、四渡赤水遗址等。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调查访问老红军、老干部等,使学生直接接触到真人和实物,直接获得感性认识,这就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又如,在讲中国古代史的时候,教师可以举办一次办小报或墙报的历史活动。其中重点开设“中国历史上的世界之最”、“著名历史人物评析”等栏目,集全体学生的智慧,把历史小报或墙报办成生动活泼的爱国主义教育园地。
历史课堂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历史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历史教学,寓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于历史知识的传授中,采取适当的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有系统、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第三篇:利用历史进行人文主义教育
利用历史课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教育
人文主义是14世纪至17世纪在欧洲出现的一种文化浪潮。这种浪潮的推动力量就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它主张以人为中心衡量一切,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反对基督教神学中以神为中心衡量一切,追求现实的幸福生活和享受快乐,反对宗教中的来世观念。主张追求科学真理反对蒙昧主义。这种观点把人的思想从宗教神学中解放了出来,开阔了人们的视野,鼓励了人们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的社会风气,但是由于过分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容易导致极端个人主义和个人私欲膨胀,容易导致社会混乱。那么今天我们的社会中有这种极端个人主义的和满足个人私欲的现象吗?
当我提出这一问题时,学生陷入了沉思,进而窃窃私语起来。我鼓励学生列举例子,学生们纷纷列举现象。食品安全方面如:人造鸡蛋、三聚氰胺导致河北三鹿奶粉集团的瓦解影响到了中国乳制品产业的正常发展、地沟油等食品不安全事故的不断披露等等,这些都是不良个人和商家的行为所导致的。社会经济方面假农药、假种子,毒胶囊,虚假发票等商家或组织的不诚信导致农民和消费者对社会产生了质疑,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公共工程方面层出不穷的豆腐渣工程、大型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贪污腐败现象、征地拆迁方面的矛盾接二连三等。政治方面政府工作人员的渎职现象、脱离群众的作法、官僚主义的思维方式和工作作风使得政府的公信力的不断下降等。整个社会的出现的浮躁风气,传统道德价值的丧失。唯利是图,拜金主义风气盛行,追逐物质利益和感官刺激轻视个人道德修养,感恩心的缺失都是因为缺乏人文主义的观念所致。
毛泽东说过:“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最终是你们的”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处于信息时代的你们,物质丰富,社会安定,信息传播途径众多。面对这些不良的社会风气,面对人文主义的缺失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们应该树立为祖国的强大富强,民族振兴而努力学习,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在合作中竞争,树立世界意识在学习中吸收他人的优点,形成自己健全和积极的心理素质,打造阳光心态积极进取,面对困难不放弃的坚毅精神。在日常生活中多关心他人,换位思考,对自己本分的工作努力完成并将其完成的出色。形成乐于交往善于交往的意识。用自己的优点改变家人朋友进而改变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养成节约意识,出入脚步轻,开关门不干扰他人,公众场合不大声喧哗。对人有礼貌,心怀感恩之心。同情弱者,帮助弱势群体等等就是人文主义的体现。
第四篇:利用航天精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修改稿)
利用航天精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摘要]: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对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应该常抓不懈。当“嫦娥”探月工程的发射成功再一次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感到祖国的伟大和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针对当前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社会责任心、正义感削弱和淡化,理想信念模糊,道德水准严重滑坡,丑恶现象增多等,利用航天精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
关键词:航天精神;爱国主义;教育;必要性;方式
“嫦娥一号”探月的壮举,是几代中国科学家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探月工程是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之后,中国航天活动的第三个里程碑,是中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伟大壮举,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又一骄人成就,是伟大祖国的荣耀。
“嫦娥”虽离我们越来越远,但精神离我们越来越近。中国航天科技人员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利益,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满怀为国争光的雄心壮志,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果,也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这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的光荣传承,值得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中学生认真学习。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培养四有新人的基本要求。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引导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中华民族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当代,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中国在经济上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在政治和思想文化上,也要不断地扩大交往与交流,民族文化与文明面临着外来思想文化的冲击,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这固然有利于中学生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和成才意识,同时也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在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资本主义、封建主义流毒泛滥起来,市场经济的一些负面因素,使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迅速膨胀。社会事业心、责任心、正义感削弱和淡化,理想信念模糊,道德水准严重滑坡,丑恶现象增多等。由于对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抓得不够,他们的爱国主义意识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淡薄,有的道德败坏甚至受坏人利用,从而走上犯罪的深渊。
中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道德和科学素养,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借助探月航天工程,在中学生中深入开展历史传统和航天精神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这对于加强中学生对祖国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防止道德滑坡,使中学生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增强识别善与恶、美与丑、荣与辱,增强中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进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弘扬和培育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因此,利用航天精神对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那么,采取何种方式才能更有效地对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笔者认为利用航天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从学生的思想、心理、生理等实际出发,要有针对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发挥中学生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主体作用。
首先,利用航天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发扬航天工作者艰苦奋斗的精神。历尽千难成伟业,人间万事出艰辛。航天工程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艰苦奋斗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夺取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因此,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更应该发扬光大。然而在当代,中学生多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的优越,父母的疼爱、娇生惯养,加之网络、各种信息渠道的畅通,他们当中普遍存在着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思想,校园内经常出现学生玩手机;耳朵上戴着MP3、MP4甚至在课堂上都会情不自禁地哼几声;在宿舍里经常用电吹风,着哩水,把自己装扮得很酷,特有港台明星的味道;在食堂的餐桌上也总是有很多的剩菜剩饭和白花花的饼头等现象,他们一点都不珍惜浪费的粮食,没有亲自参加农业实践,不能切身体会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内涵,还动不动耍脾气闹着要出去吃改善生活。利用航天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培养中学生在困难面前矢志不渝、百折不挠、奋发向上的坚强意志和优秀品质。同时大力弘扬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的精神,更有助于中学生消除、克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社会思潮,从而在全社会形成以艰苦勤俭为荣,奢侈腐败可耻的风气。在现实生活中,要求他们为了祖国和人民的事业,为了含辛茹苦把自己养大成人的父母,从现在起以艰苦奋斗精神作为支撑和动力,勤俭节约,埋头苦学,以学为乐,艰苦拼搏。
其次,利用航天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发扬航天工作者励志创新,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江泽民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要坚持改革,锐意创新的精神。要用改革的思路和开拓创新的精神,探索适应新形势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然而在当代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刻苦努力程度不够,缺乏一种钻研的精神,遇到问题不敢面对,而是采取回避或退缩的态度,缺乏一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韧劲,从而阻碍了自己学习成绩提高的步伐,更谈不上创新了。因此,对当代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要学习航天工作者知难而进,顽强拼搏,在重重困难面前百折不挠,在道道难关面前决不退缩,以惊人的毅力和勇气战胜了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精神,在攀登科学高峰的征途上,刻苦钻研,严细慎实,不懈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教育学生要记住中国有句古话:“蚌病成珠”,只有经历了艰难困苦,收获才会特别丰厚。
第三,利用航天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学习航天工作者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我国航天事业的建设者之能够取得如此辉煌成就与他们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分不开的。唯物史观告诉我们,崇高的理想对人生,对社会有着重大的促进和指导作用。崇高的理想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是我国民族团结,共同奋斗的精神力量,是人生的精神支柱。然而,在当代不少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着理想肤浅、模糊,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整天不知道干什么,对理想、信念缺乏持久性和坚定性。对中学生进行航天精神教育就要他们学习航天科学家们为了祖国的强大,民族的富强,坚定“科学兴国”、“工业兴国”的理想信念,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
不懈地努力奋斗的精神。要求中学生根据自身实际,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明确的理想方案并在奋斗中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第四,利用航天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发扬航天工作者顾全大局、团结协作、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加之现实生活中出现的一些利己主义者的不良行为的影响,中学生心中存在一些功利主义思想,出于对自身的一己之利,我行我素,对学校、班级缺乏爱心,而且经常打群架,破坏公物等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要求他们为了学校和班集体的荣誉,为了同学们的友谊,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团结一心,共创辉煌。
利用航天精神对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还可以采取如下形式。
一、组织学生观看“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到 “嫦娥”一号成功发回第一张月球表面的图片的有关视频,让学生切身体会“嫦娥”探月工程的伟大壮举。学生心中会油然而生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有一种要大声疾呼的激情:中国了不起,中国人了不起,我要做一个了不起的中国人。” 从而激发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愿望和对科学知识的渴望。
二、上网查询一些航天科学家的生平简介,打印装订成册,放于教室报刊架上供学生阅读。以此激励学生从科学家的身上学习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精神,学习他们崇高的品德和做人的基本准则。让学生明白正是由于对祖国的深切热爱,勤劳智慧的航天工作者以惊人的毅力和勇气,战胜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才创造了非凡的人间奇迹。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我们,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积极努力学习,提高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创造更加辉煌的民族成就而尽心尽力。
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确立远大的为国争光的理想,并从身边的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弘扬伟大的探月航天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
三、要求每位学生摘抄一些科学家的名言警句,张贴在自己的课桌或经常用的书本上,时刻提醒自己。教育学生要把对科学家的崇敬之情、对“嫦娥”探月工程的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志、效国之行。要把爱国主义教育同每个人的工作、学习和日常行为联系起来,倡导航天精神,紧密联系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和学生生活的实际,并落实在行动上,要教育中学生学习和掌握投身市场经济建设的知识和本领。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地磨练自己,把炽热的爱国热情化为向祖国经济建设作贡献的强大力量,在实践中增强报效祖国的知识与技能。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成就伟大的事业。“嫦娥一号”绕月工程彪炳史册,探月航天精神光耀神州。通过航天精神的教育,使学生从“嫦娥一号”身上领悟到国家的强盛,生活的真谛,学会自信,学会自豪,并最终将对祖国的爱国主义情感汇聚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进一步改变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推动中国更好更快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载人航天精神》主编洪保秀,刘熙武 副主编人民出版社
2、《卫星打多高,华人的头就能昂多高》 作者,郭力场,二00八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作者姓名:马继勇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伊山中学
通讯地址: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伊山中学邮编:222200
手机:***电子信箱:majiyong-2008@163.com
第五篇:如何利用雷州的乡土教材进行历史教学
如何利用雷州的乡土历史进行历史教学
雷州市第二中
学张奎鹏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思想就是“让历史走进生活,在生活中感受历史!”而乡土历史具有贴近学生生活、被人熟知的特点。它在调动高中历史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等方面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以雷州半岛为例,本文主要论述了当前高中历史课如何利用乡土教材进行历史教学的问题。雷州半岛不但是历史悠久而且历史文化积淀也十分的厚重,是国务院颁布的全国99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雷州早在四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便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再加上雷州历史的渊源以及地缘关系,所以它成为历史上楚越文化、土著文化、闽南移民文化、海洋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交汇地,进而逐渐形成独特的雷州文化。在雷州这片肥沃的红土地上,人文荟萃,先人们留下来的文物古迹遍布城乡,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颁布的文物保护单位有57处,其中雷祖祠为国家级,三元塔为省级,真武堂、东岭莫宅祠堂、唐代墓葬等地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雷州市博物馆收藏文物数量之多,档次之高,居全省县级博物馆之首。另外该馆还是全国文物系统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些文物古迹了见证雷州地区数千年文明史的演变。由此可见雷州的乡土教材丰富,如加以合理利用将有想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下面就是我的观点。<一>在课堂上
1.新课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
任何一堂有吸引力的历史课,必须有一个好的新课导入。这就好像是一本好小说,它的楔子一定的有吸引力,那么读者才会有兴趣去读。历史教学的关键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新课导入如果做好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那么这堂课也就成功了一半了。那么我们以高中历史(必修二)为例,历史教师在上第一专题古代中国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二节《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要先让同学们想一下在我们雷州地区有哪些著名的手工业或是手工业制成品,然后引出素有南方兵马俑之称的“雷州石狗”,这种全国罕见的雷州半岛石狗艺术不但有悠久的历史,据推测现有石狗最古老的可能至唐代而且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内涵丰富,造型形神各异,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是一份独具地方特色的珍贵文化艺术遗产。雷州石狗雕刻艺术是雷州半岛上的一朵艺术奇葩。然后再讲一下在广阔的中华地上,我们的祖先黄造出灿烂的文化和精美的手工艺品我们应为此骄傲和自豪。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进入新课学习,笔者认为这样会比老师就课文直接讲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要来得自然而又亲切得多!如果有多媒体辅助教学还可以放一些石狗的图片
又如:历史教师在上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二专题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第一节《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可以让同学们才想一下当时的广东是那个列强的势力范围,当同学们打出使英的势力范围时,乘机提问雷州是不是也同时英的殖民地?然后看教材第27页“19世纪末列强在华划分的“势力范围”示意图”得出正确的答案,当时雷州是法国的势力范围,然后再进入新课学习。此外,像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二专题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第三节《伟大的抗日战争》的新课导入,也可以用雷州的乡土历史导入,先问一下雷州半岛是什么时间被日本占领的,然后再问一下什么时间解放的,然后简单的讲解一下当时雷州半岛的情况,“1943年2月16日,日本侵略军约1600人,汉奸武装约300人,在飞机掩护下分乘舰艇于广州湾通明港和海康下岚港同时登陆,占领海康县城和沿公路线的南兴、客路、遂溪,2月20日,日军攻占寸金桥。随着抗战的不断胜利,直到1949年10月22日徐闻县解放;10月29日梅茂县解放;10月31日廉江县解放;11月18日吴川县解放;11月28日遂溪县解放;12月5日海康县解放;12月19日湛江市解放。让每一个同学能感受到历史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诸如此类,像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只要教师认真去研究、探讨,相信一定会有更多的乡土历史可以链接于高中历史课堂当中!2.重难点渗透,增强历史立体感。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是评价一堂历史课的质量好与坏的关键。通过身边的生动的例子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无疑会事半功倍!例如:高中历史《必修3》第二专题第三节《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的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究竟对当时的社会影响有多大,由于年代久远同学们难于理解,因此这也是一个难点。但是如果老师让大家说一下,让他们引以为豪雷歌和雷剧在雷州的影响情况,在简要的介绍一下雷剧,全市现有专业和民间职业剧团有52个之多,这些剧团一直活跃在城乡之间,长期表演,加上文艺创作、演出、艺术展览、节日文化活动为城乡人民增添了无限的情趣。古朴的民间传统文化和丰富多彩的现代文化交相交融,构成了雷州历史文化名城浓厚的文化氛围。看一下南湖周围的人们对雷剧的热爱和痴迷程度,以及对雷州人民的影响就不难理解当时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的社会影响程度。通过这种“情景调换”的方法,让历史重现的目的。
3.知识点渗透,拓宽学生知识面。
每一课都会有若干知识点,虽然它不是最重要的,但是学生也必须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例如:那么我们以高中历史(必修一)为例,历史教师在上第一专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要先看一下课本第9页的秦国的疆域图,让同学们找出雷州半岛的地理位置,看一下当时的雷州它受秦国那个郡的管辖,然后告诉大家早在始皇帝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王朝派遣任嚣、赵佗平定南越,其地设置桂林、象、南海3个郡,本地归人中华版图,属象郡,那么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并熟记这个知识点。以此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又如:高中历史(必修一)讲到的新中国的成立,可以讲一下当时还有一些领土没有解放,如海南岛,在粗略的说一下解放海南岛的战争,1950年4月16日,人民解放军依然靠着简陋的木帆船与国民党精锐的海陆空立体防御作战,强渡琼州海峡,并于17日凌晨突破“伯陵防线”,胜利完成海南岛北部的敌前登陆。随后,人民解放军向纵深进军解放了三亚等重要城市。5月1日,解放全岛。海南岛战役共歼敌3万多人,其余部逃至台湾。可见解放军在我们雷州半岛南部的徐闻地区准备的十分充分,这是一个很好的乡土历史教学资源。以这一段历史事实为依据,可以与学生共同讨论雷州半岛在解放海南岛的战争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4.探究性学习模式渗透,培养学生的动手与合作能力
雷州地区曾经留下无数的文人墨客的足迹,例如唐代名宦李邕、宋代名臣寇准、李纲、胡铨、秦观、苏轼、苏辙、赵鼎、李光、任伯雨、王岩叟等先后被贬到雷州或途次雷州,可以叫同学们去查找一些资料,探访一些他们曾经逗留的古迹,教大家学一篇文章 <二>组织开展有关于乡土历史的课外活动
开展好乡土历史课外活动是有效弥补课堂教学某些缺陷的重要方法。因为高中历史课堂时间有限(40分钟),而高中阶段还有必修
2、必修
3、必修4等课本要学习,所以在课堂上不能面面具到。哪些要花费比较多时间和精力去收集和考究的乡土历史,应该放到课外去操作和实施。乡土历史课外活动内容十分的丰富,方式也是各种各样,历史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活动方式。1.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包括社会调查、历史访问、实地考察和春秋交游活动。社会调查是一种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因为历史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同时也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而历史访问是组织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而对有关的参加者、目击者或研究者进行拜访。而有关于雷州的历史知识,首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制作调查问卷,对参加过或经历过解放海南战役的雷州的士兵和村民进行个人访问。这样可以加强学生的实践和沟通能力。实地考察,就是去到历史遗址和遗迹的现场进行一系列的考证、调查。如雷州的雷祖祠,可以组织学生对此进行拍照,纪录。另外有很多文物可让学生进行考察。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制作历史课件进行展示,让学生一起分享自己劳动的果实。然而这些调查访问和考察多数可以结合春游和秋游的形式,到雷州一些名胜古迹去游玩,举行这样的活动后,可以通过课堂讨论会、演讲会、出壁报等方式发表和交流同学们调查的成果,在这样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在调查方法和调查分析上有所创新,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实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2.开展一些乡土历史系列讲座
为了有效的利用和开发乡土历史资源,可以专门开展一次以“历史文化旅游名城-----雷州”为主题的历史讲座,一方面是让全部历史科组教师一起出谋划策收集资料来开展这样的活动,另一方面,通过雷州的讲座,可以加深学生对乡土历史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开展这样的活动,教师可以从雷州的历史沿革入手,讲述雷州的历史发展进程。另外也可以从雷州为何能名列国务院颁布的99个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来专门开展一个讲座。又或者专门讲述从古至今的雷州历史名人及他们的先进事迹等等,如西汉、东汉伏波将军路博德、马援衔命维护祖国版图的统一,先后挥师南下,为了保护雷州人民吞并雷州,雷人筑“伏波祠”以示怀念;这些都是很好的历史题材和史料。3.开展其他以乡土历史为主题的系列活动(1)开展兴安乡土历史知识竞赛
历史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制作有关于雷州的众所周知的乡土历史的问卷。采取小礼品奖励方式鼓励学生分组合作翻阅相关文献资料,并建议学生关注雷州近年来的变化来答题;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问卷,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同时也以此来增强学生对雷州的乡土意识。
(2)开展以兴安乡土历史为主题的故事会、演讲会
这样的活动主体在学生,由学生组织策划,查阅资料来完成。如:十贤祠、苏公亭、寇公亭、真武堂纪念,另外人杰地灵的雷州也孕育了本乡本土无数的优秀儿女。唐代名臣陈文玉先后任东合州和雷州刺史,清正廉洁、功勋卓著,曾被唐太宗降诏褒奖,被后人尊为雷祖,立祠纪念,也就是现在雷祖祠的由来。又如在台湾知县、福建巡抚兼署闽浙总督的陈瑸,为官清廉,深受人民爱戴,被誉为明、清岭南三大清官之一。再如乾隆年间进士、翰林编修、大家者陈昌齐,他书示村民的“有千年禄切,无百年观楼”的哲言至今仍广为流传。明、清时期仅雷州府辖下的海康县(今湛江.雷州市)就出现22名进士。这些名人逸士的生平事迹都可以作为世人学习的榜样,用其来激励学生向他们学习。
(3)组织学生观看涉及以雷州乡土历史为主题的雷剧和雷歌
雷剧不是一个大剧种,但在雷州半岛,却是家喻户晓,著名的有《状元奇案》、《月亮湾》、《冒功抢亲》、《帝王泪》等等,有事甚至扬名国内,1992年,雷剧《抓阄村长》首次进京演出,就拿下了中宣传“五个一工程”|奖,编剧卢凌日和主演曾成,都是本土艺人。他们敏锐地抓住了改革开放之初农村出现的新生事物和现象,并以鲜明的地方特色生动地再现出来。前几年,雷剧再次进京,带的剧目是《梁红玉挂帅》,主演是长年活跃在雷剧舞台上的演员林奋。这次又在京城“打雷”。林奋一举拿下国家戏剧最高奖梅花奖。雷州人民对雷剧持有一种非一般的感情,一看起来就是老半天!这雷剧在咱们半岛确实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学生感受雷州的乡土历史文化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