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科目重点

时间:2019-05-15 02:03: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7年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科目重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7年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科目重点》。

第一篇:2017年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科目重点

第一章 教育基础

1、古代小学教育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具有鲜明的等级性(2)教育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服务(3)教育过程是通过对儿童的管制、灌输来进行,具有一定的刻板性和专制性。(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2、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小学教育的基本矛盾主要表现为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与人类文化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小学阶段是儿童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也是个性形成与发展的最佳阶段,更是儿童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

(1)教育对象的特殊性(2)小学教育的基础性(3)小学教育的义务性(4)小学教育的全面性

(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普及的、免费的教育。)

3、简述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2014年真题)

答: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不分化到逐渐对各不同学科内容产生初步的分化性兴趣。

主要有四点:(1)学习上由直接兴趣逐渐向间接兴趣转化;(2)逐渐由不稳定向稳定发展;

(3)由消极兴趣向积极兴趣发展。

4、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2012下: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

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

教育影响: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措施等。教育影响是教育活动的中介。

书上参考答案:教育的三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这三个基本要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纽带,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选择和实施教育影响的对象,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作用的桥梁,是教育实践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5、教育的性质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

它具有以下四方面特点:(1)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2)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3)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4)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这教育者、受教育和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矛盾活动。教育的社会属性:(1)教育具有永恒性: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2)教育具有历史性:不同历史阶段或社会形态,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每个时期的教育都具有自己的特点。

(3)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但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又具有相对独立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a、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b、教育要受其它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c、教育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教育超前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这时教育对新的政治经济起着催生的作用。

6、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宗教性;象征性:能够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标志着一个人的社会地位。7、20世纪以后的教育

(1)新特点

终身化:法国的保罗·朗格朗。《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全民化;民主化:起点机会均等、过程中享受教育资源、教育结果的均等;多元化:(培养目标、办学形式、管理模式、教学内容、评价标准等);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教师素质的现代化。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职业道德素质的现代化;能力素质的现代化。)

(2)现代教育发展趋势(P20)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8、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1)社会生产力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生产力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教育结构的变化;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2)政治经济制度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决定教育领导权;受教育权;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的内容。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教育为其培养所需要的人才;促进民主;教育是一种影响经济的舆论力量。

(3)教育与文化的相互关系(2015上:简述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教育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使用。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功能;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特殊性: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教育本身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学校文化:其中最具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

9、教育目的的影响因素(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简述我国小学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

(1)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主要依据(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3)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

(教育目的的含义: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10、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P29)

以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11、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2003年10月)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有鲜明的政治方向;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12、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要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并渗透于教育的各个方面。

13、教育制度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相互衔接的关系。

前制度化的教育(始于人类早期的原始社会教育,是人类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为制度化的教育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发展基础。也是一种实体化的教育,教育实体的出现,意味着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现特征是学制的建立。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堂”);非制度化教育。

14、教材的作用

(1)教材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教师讲授的内容;同时,也便于学生预习、复习和做作业。教材是进一步扩大知识领域的基础,所以要教会学生如何有效地使用教材,发挥教材的最大作用。

(2)教材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它为教师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提供了基本材料。熟练掌握教材内容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

1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

(一)基本理念

1、三维目标观:即教学的目标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价值观三维目标

2、综合课程观:课程的设置更加综合,体现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培养学生综合的视角和综合的能力。

3、内容联系观: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学生已有的经验相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使学习更有意义。

4、学习方式观: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创造性,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5、发展评价观: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通过评价促进学习的作用,而不是检查验收的作用。

6、校本发展观: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发校本课程,增强学生的选择性,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特色发展。

(二)核心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教育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具体表现在:

1、关注每一位学生

2、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用“心”施教

3、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16、简述课程计划的含义和目标(书)

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课程计划的内容主要包括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及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等。

17、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书)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18、学生观(2013年下半年简答题考过)(1)学生是发展的人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

学生是完整的人;每一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每一个学生都是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19、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和探究

(1)自主学习: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学习。(2)合作学习:完成共同的任务

(3)探究学习: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的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具有主动性、问题性、开放性、生成性和创造性。

20、教师观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21、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在对待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

22、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

优先发展(战略地位);育人为本(根本要求);改革创新(动力);促进公平(基本教育政策);提高质量(核心任务)“两基本、一进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23、教师专业发展

所谓教师专业发展,是指一个人历经职前师资培育阶段,到在职教师阶段,直到离开教职为止,在整个教职生涯过程中,都必须持续学习与研究,不断地发展专业内涵,以逐渐迈向专业成熟的境界。

24、教师劳动的特点(6点 书)

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和劳动空间的广延性;长期性;系统性

25、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一)专业理念:

专业态度:教师对自己从事的职业所持有的基本态度 教育理念:教师对教育事业所持有的理想和信念

专业道德: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处理人际关系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和职业操守

(二)专业知识

本体性知识:是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等。

条件性知识:是教师所具有的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等。

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灵活完成教学实践活动所具备的知识,如一般教学法知识。

文化知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知识。

(三)专业能力

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语言能力;教育教学交往能力;组织和调控课堂的能力;教育研究能力(“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提高即收获”是中小学教师最常用的研究模式。);创新能力。

26、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1)职前培训(2)入职培训(师徒结对)

(3)在职培训(参加培训: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培训;参加学术团队与学术活动:专业团队是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标志之一;教育考察与观摩)

(4)自我教育(专业阅读;网络学习;校本教研与培训;行动研究)

27、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2)开展微格教学(3)进行专门的训练(4)反思教学经验

28、教育研究中文献检索的基本要求

(1)全面性,放宽视野,检索内容客观全面(2)准确性,检索过程要认真细致

(3)勤于积累,检索方式要多样化,建立个人资料库(4)善于思考,用创造性思维综合分析文献内容

29、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1)确定研究课题(2)查阅文献与阅读文献(3)提出研究假设(4)制定研究计划,设计研究方案

(5)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6)作出结论(7)撰写成文

第二章 学生指导

1、简述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2)个体身心发展局要阶段性(3)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4)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5)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2、简述小学生心理辅导常用的方法

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暂时隔离法;自我控制法;惩罚法

3、知觉的基本特征

(1)知觉的选择性(2)知觉的理解性(3)知觉的整体性(4)知觉的恒常性

4、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

①刺激物的绝对强度 ②对象和背景的差别性 ③对象的活动性 ④刺激物的新颖性、奇特性

5、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依据遗忘规律如何合理组织复习?2015上)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及时复习,在学习的当天进行复习;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做到分散与集中相结合;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复习方法要多样化;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6、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案例分析)(1)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2)早期的经验(3)教育和实践活动的影响(4)个人勤奋的影响

7、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简述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2013上)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四个,分别是遗传、环境、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教育(学校教育)。

(1)遗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使遗传提供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3)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4)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8、学校教育

(1)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原因如下:(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2012下)

第一,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第二,有经过专门训练的老师,相对而言效果要好; 第三,学校教育能有效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2)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对个体的发展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9、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实质和条件

实质: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条件:①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 ②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③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10、建构主义知识观

(1)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并不是最终答案。(2)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我们并不是拿来便用,一用就灵,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

(3)对知识的理解只能由每个学生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

11、教学实践中,组织合作学习的内容与契机:

(1)在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2)在教学内容的易混淆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3)在思维的交锋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4)在思维的发散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5)在规律的探索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12、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建立积极的心理准备状态;充分利用本学科的特点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问题情境;改进教学方法;依据学习结果的反馈,激发学生进一步学好的愿望

13、促进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

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课堂中正确引导;注重激励和表扬,对学生进行正强化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发挥家长的作用,形成家校合力;分层渐进,注重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建立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评价体系

14、影响态度与品德发展的一般条件

(一)外部条件: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

(二)内部条件: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识

15、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重点)

(一)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1、学生的思想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构成

2、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知情意行,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

(二)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现有的品德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其实质是社会矛盾在德育过程中反映。

(三)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过程,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四)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1、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德育过程中,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的训练、积累才能实现。

2、德育过程是一个反复的过程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成长时期,世界观尚未形成,思想很不稳定。学生品德形成过程中的反复是不断深化的过程。教师要正确认识和对待这种现象,耐心细致地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在反复中逐步前进。

3、德育过程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

长期、反复、渐进性特点要求教育者必须持之以恒、耐心细致地教育学生,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学生思想行为的反复,善于反复抓,抓反复,引导学生在反复中不断前进。

16、小学德育的原则(8个)

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知行统一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在集体中教育原则

17、小学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途径(2012下真题):

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校外活动;劳动;少先队活动;校会、班会、周会、晨会;班主任工作

方法: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陶冶教育法、指导实践法、品德评价法、品德修养指导法

此外,小学的德育方法还有角色扮演法、情境体验法、合作学习法、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等。补充:榜样示范法

榜样示范法是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用来示范的榜样只要有家长和教师、同学、英雄人物、革命领袖、历史伟人和文艺形象等。如何运用榜样示范法?(1)选好学习的榜样;(2)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3)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

18、心理辅导的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2)开设专门的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的内容(4)结合班级少先队活动开展心理辅导教育

(5)开展面向个别学生的心理辅导或咨询(6)开展小组辅导(7)进行对学生家庭的心理辅导教育

19、常用的心理辅导方法

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暂时隔离法、自我控制法、惩罚法

第三章 班级管理

1、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5个

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为实现这一目标而组成的共同活动(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坚强的领导核心;严格的组织纪律和健全的规章制度;健康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班风:是班级中多数成员所表现出的共同理想和行为倾向,包含情绪状态、言行习惯、道德面貌等,它是经过一定时间的相互影响而逐渐形成的,是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

2、小学班级管理的基本方法:

(1)德育工作是班级管理的首要工作。针对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德育工作时要有耐心,结合具体事例,引导他们认识真、假、善、恶、美、丑,让他们从中感受到心灵美,从而立志做一个具有高尚品德的人。

(2)开展各种积极向上的班级活动,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在“玩”中学。

(3)制定班级的规章制度,规范小学生的言行,培养小学生的自控能力。

(4)抓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5)树立正确的班级舆论和良好的班风,以班集体带动学生个人的发展。

(6)建立班级核心力量,发挥班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7)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教师要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在对待学生方面,要做到公平公正,赏罚分明,对学生一视同仁,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

3、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

(一)处理的原则

1、教育性原则(教师在处理突发事件时要让学生受教育,促进每个学生的成长为目的。)

2、客观性原则(教师在处理问题时,要避免“定向思维”的影响,充分调查,了解事实的真相,公平公正地分析和处理问题,客观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3、有效性原则(处理突发事件要讲究效果)

4、可接受性原则(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要能当事双方对处理意见或结果心悦诚服地接受,处理不能强加于人,不能流于形式)

5、冷处理原则(在处理突发事件时,保持冷静、公平、宽容的心态,冷静地观察一段,待把问题的来龙去脉弄清楚再去处理)

(二)处理方法

1、沉着冷静面对

2、机智果断应对

3、公平民主处理

4、善于总结引导

4、处理班级违规事件时应遵循的原则

1、要有法可依

2、态度要正确

3、要有时效性

4、要加强沟通

5、要取得家长的支持

6、要形成群体氛围 课堂问题行为的调控:

在尊重儿童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机智,做到:

1、预防

2、控制与矫正

3、转移

5、班主任的角色定位

(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骨干力量

(二)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引导者

(三)是班级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协调者

6、班主任工作的内容

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组织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建立学生档案;班会活动;协调各种教育影响;操作评定;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个别教育工作。

个别教育工作:

1、先进生的教育

严格要求,防止自满;不断激励,弥补挫折;消除嫉妒,公平竞争;发挥优势,全班进步

2、后进生的教育(重点)

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提供范例,增强是非观念;根据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

3、中等生的个别教育

重视对中等生的教育;根据中等生大不同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个别教育;给中等生创造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7、课外活动的含义

课外活动是相对课堂教学而言的,它是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

1、个人活动

2、小组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

3、群众性活动(此种形式进行的课外活动具有普及性,形式上适合大多数学生。)

8、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

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活动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9、小学课外活动的教育意义

(1)小学课外活动是提高小学生知识和技能,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2)课外活动有利于发展小学生的个性特长,为各类专门人才的成才打好基础

(3)课外活动可以丰富小学生的精神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10、课外活动的特点

性质的资源型行业选择性;内容的伸缩性和灵活性;形式的多样性;活动组织上的自主性;活动方法的实践性;活动评价的综合性。

11、班队活动的原则

班队活动原则就是指为了保证班队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在设计、组织和开展活动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反映班队活动指导过程的客观规律。包括以下基本原则:(1)教育性原则;(2)针对性原则;(3)自主性原则;(4)多样性原则;(5)计划性原则;(6)生活化原则。

12、小学班主任的基本素养:责任意识与移情能力;学习意识与探究能力;团队意识与领导能力

第五章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的的内容

1、知识与技能

知识: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学科基本知识。技能: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过程:指应答性学习环境和交往、体验。

方法:基本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具体的学习方式(发现式学习、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

价值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

2、简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

1、研究性学习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3、劳动与技术教育

4、信息技术教育

第六章 教学实施

一、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重点)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二者的关系:(1)学生的学习以间接经验为主(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教育要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经验,增加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所必须的感性认识,以保证教学的顺利开展。

2、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

二者的关系:(1)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2)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3)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教学中传授的知识应该是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必须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重视教学中学生的操作与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能力,提供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重视学生个别差异。

3、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二者的关系: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二者的关系:(1)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2)思想品德的提高又为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3)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防止脱离知识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只强调传授知识忽视思想品德教育两种倾向,实现教学的教育性。

二、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1)激发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包括: 感知教材,理解教材)

(3)巩固知识—教学过程中的必要环节(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

三、我国小学教学原则(材料分析)

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量力性原则。

四、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

1、教学目的和任务要求

2、课程性质和教材的特点

3、学生特点

4、教学时间、设备和条件

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五、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重视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并结合学生的已有经验;注意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讲授应具有启发性;讲授要讲究语言艺术

六、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和局限性

(1)优越性: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2)局限性: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发挥;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和精神的培养;不利于因材施教;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有限

七、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

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制;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特朗普制

八、教学实施的环节 5个

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九、备课要求 做好三方面的工作:(1)备教材: ①课程标准:是教师备课的指导文件。②教科书:是教师备课上课的主要依据 ③阅读参考资料(2)备学生(3)备教法

写好三个计划:学期、课题、课时

在备课的所有活动中,教案的设计处于核心的位置

十、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最直接的体现,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1、课的结构:组织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检查复习;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课外作业

上课的具体要求: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气氛热烈;板书有序;态度从容

十一、布置课外作业的要求

内容符合课程标准规定的范围和深度,有助于学生对“双基”的掌握和发展其智能;分量适宜,难度适度;有助于启发学习思维,力求理论联系实际。

十二、学习动机的培养

1、学习动机的培养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2、设置具体目标及达到目标的方法

3、设置榜样

4、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5、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6、注意学生的归因倾向 学习动机的激发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改变不正确归因:

一是努力归因:无论成败都归因于努力与否。二是现实归因:针对一些具体问题采取现实归因,以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能力。

4、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第七章 教学评价和反思

1、新的教学评价理念

评价功能:由侧重甄别转向侧重发展

评价对象:从过分关注结果逐步转向关注对过程的评价 评价主体: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重视自评、互评

评价结果:关注评价结果的反馈及被评价者的认同及对原有状态的改进

评价内容:全面综合 评价方法:多样化

评价者与评价对象的关系上:强调平等、理解、互动,体现以人为本。

2、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1)有助于教师把自己的经验升华为理论;(2)有助于教师提升教育教学实践的合理性;(3)教师通过反思可以缩短其专业化成长时间;

(4)通过反思可以增强教师职业的幸福感和神圣感,形成高尚的师德。

第二篇: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内容

2018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内容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选择题、辨析题)

(一)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的涵义(掌握)

广义的教育: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指以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的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朝着社会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2教育的构成要素(掌握)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教育者是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发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在教育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特点目的性和专业性。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的责任、以一定方式接受教育影响的人。特点有发展性和不成熟性、可塑性和可教性、能动性和主动性。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是臵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并把他们联系起来的纽带,主要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措施等。

三要素的关系:在三要素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主要的关系和矛盾

3教育的属性本质属性: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

社会属性:永恒性(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存在,就存在教育);

历史性(在不同的社会或者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

相对独立性(教育具有继承性;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4教育的起源与发展教育的起源说有三种观点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最明显的错误就是把动物的本能等同于教育,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心理起源说:孟禄,把教育看成简单的模仿,没有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性劳动起源说: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指导下形成的,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实践之中。

劳动为教育提供了客观需要和现实条件教育的发展阶段原始社会教育:

(1)没有阶级性

(2)传递生产经验

(3)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进行古代教育:包括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奴隶社会教育)我国4000多年前的夏朝已有了名叫庠、序、校的施教机构,(封建社会教育)到了殷商和西周又有学、瞽宗、辟雍、泮宫等。四书:《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诗、书、礼、易、春秋现代教育:包括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资本主义教育目的在于为资产阶级巩固和维护其统治及利益服务,既要培养和选拔资产阶级的通知人才,又给予广大的劳动人民一定的文化知识,培养熟练的劳动力。社会主义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现代教育基本特征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现代化

(二)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选择题)

1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牢记)

孟子: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孟子〃尽心上》

孔子:重视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育,启发教育的来历)

《学记》:是中国古代、世界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的著作。专谈教育,开而弗达则思(启发原则)

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大学精神就是囊括大典,网罗众家

杨贤江:中国第一个马克思教育家《新教育大纲》中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的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在历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

昆体良:古代西方最早的教育理论《雄辩术原理》

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康德:教育学最早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

裴斯泰洛齐:教育史上小学各科教学法奠基人,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洛克:提出白板说,主张绅士教育。

赫尔巴特: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主张把教育学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提出了四阶段教学理论;提出了教育性教学原则。

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教育心理学》

杜威: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三个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民主主义与教育》: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鲁普斯卡娅:世界上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人

赞科夫:《教学与发展》,三大原则: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

根舍因:范例教学模式(对数学教育影响很大)

课程现代化的三大代表:布鲁纳、赞科夫、根舍因

(三)教育和社会的发展关系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解释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四)教育的功能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包括:1.按作用的对象分: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2.按作用的性质分: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3.按呈现的形式分: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社会生产力与教育制约作用: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着教育目的的确立;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设臵与教育内容的选择;

3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

4制约学校机构;

5制约教学方法、手段、组织形式。

促进作用:1教育是劳动力在生产的必要手段;

2教育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手段;

3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手段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教育制约作用: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

2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3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4影响部分教育内容

促进作用:1教育培养出具有一定阶级意识的人,维护和巩固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

2教育通过传播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制造一定的社会舆论、形成社会的道德风尚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

3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教育与社会文化制约:文化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教育目的的确立、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教学方法的运用,文化本身也是一种教育力量促进: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传播—交流文化的功能、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

教育与人口

(1)人口影响着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与战略重点

(2)人口的数量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教育经费

(3)人口结构对教育结构的影响

(4)人口质量影响着教育质量

(五)教育和人的发展关系

1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

1.教育要遵循人的发展顺序性,循序渐进促进人的发展

2.教育要遵循人的发展阶段性,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

3.教育要遵循人的发展不平衡性,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4.教育要遵循人的发展互补性5.教育要遵循人的发展的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2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

3个体身心发展动因1)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

1.孟子:人之初,性本善,性善论

2.弗洛伊德: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发展的根本动力。

3.威尔逊:基因复制是决定人的而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4.格赛尔:成熟努力说,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期决定作用,双生子的爬梯实验。

5.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6.高尔登:优生学的代表人

(1)外铄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而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1.荀子:

人之初,性本恶

2.洛克:白板说

3.华生: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各种类型的人

4.斯金纳:集成华生的观点,人的行为乃至人格都可以通过强化或惩罚来塑造、改变、控制或矫正。多因素相互作用轮(辐合论)人的发展是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1.施太伦(德国)

4青春期的发展变化

1.身体外形。明显的外部特征。

2.体内机能。

3.脑发育。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

4.性的发育和成熟。第二性征。

5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遗传、环境、个体主观能动性、学校教育。

遗传: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遗传素质的发

2展过程制约着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遗传素质不能预订或决定人的发展,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环境:环境是人的发展的现实基础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对象、手段、资源、机遇人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的3)个体主观能动性4)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原因: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者人的发展方向

2.学校教育是由专门的教师队伍施教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原因: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助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规定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总的要求。

第三篇: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能力重点

模块

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1.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学科。2.教育学的研究任务就是要阐明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解释教育的基本规律,为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提供理论支撑,为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服务。

3.教育学是庞大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教育科学是有关教育问题的各种科学理论的学科群,它包含许多分支学科。

4.教育学不等于教育方针政策、也不等于教育实践经验。

5.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1、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增强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2、有助于掌握教育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

3、有助于了解教育历史和思想遗产。

4、有助于了解教师职业及工作环境。6.我国战国时期的《学记》(乐正克)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7.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独立教育学形成的标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8.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9.在西方,通常把赫尔巴特建立在心理学研究基础的《普通教育学》视为“科学教育学”形成的标志,他被称为“科学教育学之父”。强调教师中心。10.苏联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问题的教育家。凯洛夫《教育学》重视智育;对我国建国初期的教育产生很大影响。马卡连柯《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核心思想是集体主义教育。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杨贤江(李浩吾)《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

11.中学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调查研究法、观察法、实验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历史研究法。

12.教育学发展的四阶段:教育学的萌芽阶段、独立形态教育学阶段、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建立、现代教育理论发展。

13.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活动。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学校教育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三个要素构成。

14.教育的本质属性: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5.教育的起源:三种学说(不科学),宗教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老马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劳动为教育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劳动对教育的产生提出了客观需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结合的角度划分,教育发展经历原始形态教育、古代社会教育和现代教育三个形态。

16.教育与社会发展,一方面,社会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社会文化和人口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另一面,教育对社会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文化和人口具有促进作用。17.教育刚和人的发展。人的发展包括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人的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互补性、不平衡性和差异性。教育应适应这三个特性,(顺序性)循序渐进的促进人的发展,(阶段性)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不平衡性)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施以相应教育。教育只有正确处理好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教育才能产生积极的效果。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8.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9.教育制度;广义的指国民教育制度,狭义的指学校教育制度。影像学制确立的因素:

1、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20.旧中国四个学制:1903年颁布的“癸卯学制”、1902年颁布的“壬寅学制”、1922年的壬戌学制。和1912年颁布的“壬子癸丑学制”,以及我国当前的学制。

21.西方发达国家学制的三种类型:单轨制,双轨制,分支制。西方发达国家学制发展的趋势:重视职业教育,并力求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融合;义务教育的范围逐渐扩展,年限不断延长;终身教育体系不断完善;高等教育大众化、层次多样化。

22.义务教育是指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它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的特点。

23.教育目的: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人的总要求。教育方针是国家教育工作的基本政策和指导思想。教育方针包括教育工作者思想、教育目的、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

24.教育目的意义:

1、对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

2、对贯彻教育方针具有激励作用;

3、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价的重要标准。

25.教育目的理论,一个是社会本位论,强调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制定;国家要承担国民教育的主要责任,但却忽视了教育目的的受个人身心发展制约。二是个人本位论,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使个人自我实现。我国确定教育目的的理论是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26.我国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强调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根本途径)

27.素质教育基本观点: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要贯穿教育的全过程并渗透于教育的各个方面。

28.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的品德修养的活动。意义: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它在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条件;他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1、课程,广义指学生在学校获得的全部经验;狭义指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内容及其进程的综合。其具体表现形式为: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

2、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也叫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及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某门课程的内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教材是知识授受活动的主要信息媒介吗,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

3、课程的作用:是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保证;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依据,是联系师生的纽带;是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教学手段的应用的根据;是国家对学校教学进行检查和监督的依据。他是教育活动的核心要素。

4、影响课程开发的因素:主要是儿童、社会、学科三大方面。

1、社会经济政治等对课程开发的影响,影响着学校课程的门类、广度深度、方向、内容。

2、文化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学科知识影响着课程开发。

3、学生的发展需求和身心特点,影响着课程的编排方法。

4、课程理论对课程开发起理论指导的作用。

5、课程理论:

1、学科中心课程论,主张学校的课程应以学科分类分基础,与不同学科对应设置课程,通过分科教学,使学生掌握各学科的基本知识、技能、思想方法等,从而形成学生的知识结构。代表人物:斯宾塞《教育论》“按未来生活的需要分科”,赫尔巴特,“按兴趣分科”。

2、活动中心课程论,主张课程应以儿童的社会活动为中心,而不是医学科为中心来组织,通过儿童自己的活动,改造其经验,促进其生长。代表人物:杜威。

3、社会中心课程论,课程应以社会的需要、社会的改造、社会的批判为中心,通过社会问题的批判、分析、研究、促进社会改造和进步。人物:布拉梅尔德、金蒂斯。

6、课程的类型:按照课程性质可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按照学科管理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按照课程形态可分为:显性课程、隐形课程。按照课程修习可分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概念特点及优缺点具体详见 P64页。

7、课程标准的含义: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订的有关某门课程的内容及实施、评价的指导文件。他是编写教材、教学、评估与考试命题的直接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他对教师工作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包含四部分: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

8、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六个方面,1、改变课程目标;

2、改变课程结构、3、改变课程内容;

4、改变课程实施;

5、改变课程评价;

6、改变课程管理。

9、我国基础课程改革的理念:三维目标观、综合课程观、内容联系观、学习方式观、发展评价观、校本课程观。

10、初中新课程结构由学习领域、科目、模版三个层次构成。高中课程由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和综合实践活动八个领域构成。

教学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特殊的认识活动。

1、教学的主要作用是:教学是解决个体经验和人类社会历史经验之间矛盾的强有力工具之一;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题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部分。教学设计包括:设置教学目标、组织教学过程、选择教学策略、实施教学评价。

2、教学的意义:教学是社会历史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教学是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与实践;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学校工作应该坚持以教学为主,但是教学必须与其他教育形式相结合。

3、教学过程中的本质观:认识—发展说、认识—实践说、、交往说、多重本质说。

4、教学过程中的基本规律:

1、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规律(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掌握知识是发展的基础、智力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3、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承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题能动性、承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4、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5遵循教学基本规律分析和解决中学教学实际中的问题。

5、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备课(教材,学生、目标、检测);

2、上课

3、布置、检查课外作业;

4、课外辅导;

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教学活动中应遵循的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系统性原则)、巩固性原则、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因材施教的原则。

6、中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练习法、自学指导法、课堂讨论法、实验法、实习法等。

7、教学组织形式的内容及要求:

1、集体教学;

2、小组教学;3个别指导。

8、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观点:民主教育的教学思想;教学的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密切结合;主体教育的教学思想;进一步的优化教学结构;教学内容的现代化、人本化;教学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终身发展的教学思想。

9、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

1、关注先进教学理论的指导作用(教学的改革实践需要教学理论的充分支持,教学改革必须“理论先行”)

2、关注教学的组织:统整与衔接(关注课程组织的要素、关注学科间的统整、关注学科内的统整、关注学科观的转变)

3、关注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关注思想品德教学的建设,加强德育课程的现实针对性、关注学科内在的教育性,拓展学科教学标准和相关教材的德育空间、关注综合实践活动,增强道德实践的实效性)

4、关注现代技术向教学的渗透(信息技术对学校课程与教学产生的影响、信息技术与学校结合的立足点将从传统的技术本位转移到课程本位)

5、关注教师的发展(关注角色转变: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化为“平等中的首席”;关注教学行为转变:强调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不断改善知识结构;关注能力提高:提高课程开发的能力、提高对教学的整合能力;关注学习方式的引导转变: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探究)性学习、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11、我国当代教学改革的趋势,包括遵循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教育规划纲要》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

模块

四、中学生学习心理

1、感觉 感受器官收集信息的过程,是人脑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个体的感受性可以分为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感觉存在感觉适应现象。知觉则是个体对事物的整体认识,直觉具有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恒常性。感觉和知觉都依赖于感官所提供了直接信息。

2、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现象的指向与集中。根据注意有无预定的目的以及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分三种: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随意后注意。注意的品质有: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影响因素:注意对象的特点,个体因素,活动目的与组织。

3、按照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可以将记忆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4、遗忘的规律:先快后慢(艾宾浩斯曲线)。遗忘原因:衰退说、干扰说、压抑说和提取失败。可以分别从信息的编码(材料特点,位置,加工与学习程度)、储存(有效记忆术,复习)和提取(模拟考试环境)三个阶段,来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

5、思维: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间接的认识。种类: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与抽象逻辑思维;直观思维与分析思维;辐合思维与发散思维;常规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特点:新颖,流畅和变通)。皮亚杰对个体认知的发展分成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认知发展的影响因素:成熟,练习和经验,社会性经验,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6、影响问题解决因素:

1、个体的知识与认知结构;

2、问题表征的方式;

3、思维定势;4功能固着;

5、动机与情绪状态。

7、对学习内容的感知、注意、记忆和思考是学习得以发生的基础条件。只有掌握了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与规律,才能据此进行有效的教育教学。

8、学习动机:是指激发、维持个体的学习行为,并使行为指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功能:激发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功能。

9、学习动机理论:强化理论、需要层次理论、成就动机理论、目标理论、归因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

10、激发与培养学习动机的方法:(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4)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赛。(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从激发学生内部冬季与外部动机的角度,综合各种理论观点,从学习内容、学生的内在需要、学习者信念、教师的反馈以及环境创设几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培养与激发。

11、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分类:正迁移和负迁移、近迁移与远迁移、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一般迁移与特殊迁移。理论:行使训练说、共同要素说、概括化理论、关系转换理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12、教师在实际教育中,要依据迁移的规律,从关注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原有知识的丰富性,原有知识经验的概括与组织性,原有知识经验的可利用性)、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的选择与安排(精选教材内容,合理组织教学内容、科学安排教学过程)以及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等角度,提高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促进有效迁移的发生。

13、学习策略可以说是任何旨在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而有意识地采用的有关学习过程的方案。学习策略大致可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时间管理策略、学习和环境、学习努力和心境、学习工具的利用、社会资源的利用策略)。

14、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包括时间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寻求资源策略。学习策略的恰当使用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学习中,可以通过直接讲解或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讲解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各种学习策略。

15、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主要有经典条件作用(巴甫洛夫、华生)、尝试错误说(桑代克)、操作性条件作用(斯金纳)、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

16、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在外部环境的支配下形成刺激反应联结,而是在头脑内部构造认知结构的过程。学习需要学习者组织新信息,并将他们与原有的只是以某种有意义的方式联系起来。主要观点:苛勒的顿悟说、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17、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应关注人的本性、潜能、尊严和价值,强调社会文化应促进人的潜能的发挥和普遍的自我实现。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的内在学习理论和罗杰斯的学生中心的有意义自由学习。

18、建构主义主张(个人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学习是引导学生从原有经验出发,生长(建构)起新的经验,其主要的教学方式有探索学习、支架式教学、情景教学、合作学习。

模块

五、中学生的心理发展

1、中学生心理特点,从矛盾性和社会性发展两方面探究。矛盾性主要表现在:

1、闭锁性与开放型并存;

2、自尊性与自卑性并存;

3、批判性与创造性并存;

4、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

5、稳定性与可塑性并存;

6、青春期冲动性与压抑性并存。社会性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自我意识增强、性成熟带来性意识的萌发、人际关系发展的特点。

2、认知也称为认知过程,是指人们认识、理解事物或现象,保存信息并利用有关知识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判断、推理和问题解决)等心理过程。中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重点从感知觉、记忆、思维、语言、注意五个方面探究。

3、认知发展就是指个体在知觉、记忆、想象、学习和思维等方面的发展。中学生正处于个体身心加速发展的第二高峰期,生理的发展为其认知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前提。整个中学时期学生认知发展都处于迅速上升阶段。

4、中学生情绪发展特点。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一般而言,情绪由生理唤起、主观体验和外显行为三部分组成。通常,情绪有原始情绪和复合情绪之分。不同的情绪理论从生理变化、大脑的活动及认知评价等方面结识了情绪的发生。

5、情绪的维度和两极性,情绪的维度指情绪所固有的在程度上可变化的某些特征,一般包括情绪的动力性、激动性、强度和紧张度等。而这些变化的幅度又具有两极性,如情绪的动力性有增力和减力两极;激动性有激动和平静两极等。

6、中学生的情绪发展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又由于其特有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阶段,从而情绪呈现出独有的特点。特点:情绪的自主性、情绪活动的丰富性、情绪体验的跌宕性、情绪变化的两极性(复杂与简单、强与弱、波动和稳定、微妙的隐蔽性)。

7、良好的情绪包含以下特点:有适度的欲望,不过分强求;有清醒的理智;平和、稳定、愉悦和接纳自己;对人类有深刻、诚挚的感情。富于哲理、善意的幽默;丰富、深刻的自我情感体验。

8、情绪调节的方法:

1、敏锐觉察情绪(了解自己的个性特征,了解自身成长经历及早期经验,反思自己的情绪状态);

2、平和和接纳情绪;

3、正确调整情绪;

4、有效表达情绪;

5、保持和创造欢乐情绪。

9、人格,人格是一个多侧面、多层次、复杂的统一体。它是由受一定个性倾向性制约的心理特征组合而成的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包含知—情—意系统、心理状态系统、人格动力系统、心理特性系统和自我调控系统五方面。人格具有整体性、独特性和共同性、稳定性和可变性、社会性和生物性等特征。

10、人格的影响因素:遗传与生理、环境;社会环境、教育与人的主观能动性;客观环境、人、行为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11、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强调人们早期的生活经验与性的关系,强调其对人格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认为他是构成个体人格的主要因素(自我、本我、超我)。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发展一般经过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

12、埃里克森则强调个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人格的影响,认为人格是在个体在与环境不断相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他将人一生的发展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具体的发展任务和存在的心理社会危机,并分析了这一危机解决成功和解决失败带来的影响,并给出了引导每一阶段走出危机、成功发展的方法。

13、中学生性心理发展的特点:

1、性意识出现;

2、性情感的发展变化;性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1、加强教育,理解性生理和心理的变化;

2、更新理念,认识异性交往的意义。

3、指导行为,让学生能够正确地处理性冲动、恰当地与异性交往。

14、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性生理的成熟和性意识的萌发促进了中学生性心理的变化,出现了对自身、对异性复杂而又矛盾的心理,需要合理地加以引导。同时,中学阶段也是建立和发展自我统一性阶段,正确地引导中学生了解青春期知识和性心理,指导其自然、适度地与异性交往,有助于中学生安全地度过青春期。

模块

六、中学生心理辅导

1、心理健康的概念。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各种环境中能保持一种良好的心里效能状态,并在与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相互作用中,不断调整自己的内部心理结构,达到与环境的平稳与协调,并不断提高心理发展水平,完善人格特质。

2、心理健康标准(国内):智力正常、情绪适中、意志品质健全、人格稳定协调、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适应良好、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

3、中学生心理问题包括发展性问题和障碍性问题,发展性问题是中学生在特定的年龄阶段所面对的发展问题,包括自我概念发展问题、人际交往问题(主动性不足,人际间的亲密性和信任度不高,缺乏真诚的沟通、异性交往存在困扰、与父母、教师缺乏相互理解与平等交往)、学业发展问题(学习动力问题和学习能力问题);障碍性的问题包括抑郁症、恐惧症、焦虑症、强迫症、网络成瘾。

4、心理辅导指心理辅导者与受辅导者之间建立一种具有咨询功能的融洽关系,以帮助来访者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进而欣赏自己,并克服成长中的障碍,改变自己的不良意识和倾向,充分发挥个人潜能,迈向自我现实的过程。

5、学校心理辅导包括:学习辅导、人格辅导、生活辅导、生涯辅导。

6、一般学生心理辅导的方法包括团体辅导和个体辅导。个体辅导的方法有行为改变技术的辅导,如强化法、系统脱敏法;认知疗法,如理性情绪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

7、团体辅导的优势:

1、发展与体验良好的人际关系;

2、增强归属感、3、体验互助与互利;

4、发展良好适应行为;

5、多元价值观与信息的交流;6“和别人一样”的体验;

7、探索与自我成长。

模块

七、中学德育

1、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在行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倾向。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具体体现,品德与道德是两个相互联系、相互区别的概念。道德是社会现象,品的则是个体现象。

2、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种心理成分,他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3、关于道德认知发展的两种理论的基本观点:其一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主张,人的品德发展主要经过“他律”(十岁之前)和“自律”(十岁之后)两个阶段;儿童道德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自我中心阶段(2—5岁)、权威阶段(5—8岁)、可逆性阶段(8—10岁)、公正阶段(10—12岁)。其二是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在此基础上,以“道德两难”故事为工具,深入研究,提出了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前习俗道德水平(服从与惩罚取向、相对功利取向)、习俗道德水平(寻求认可取向、遵守法规取向)、后习俗道德水平(社会契约取向、普遍伦理取向)。

4、中学生的品德形成与发展有其自律性,并由动荡向成熟过渡。影响品德发展主要受到内外部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外部因素主要有:家庭、学校教育、社会因素、同伴群体;内部因素主要有: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知。

5、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学校德育主要包括四个组成部分: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德育的意义:

1、它是进行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它是培育社会主义新人的必要条件;

3、它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

6、德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理想和传统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纪律与法制教育、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等。此外,新时期德育面临新主题:如安全教育与生命教育、生存教育与生活教育、升学与就业指导教育等。

7、德育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多端性);

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活动与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基本原则:

1、方向性原则;

2、知行统一原则;

3、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4、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5、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的原则。

8、德育过程的四条基本规律揭示了德育活动的基本矛盾关系,而主要德育原则是在规律分析基础上提出的基本要求。对于分析和解决中学德育实际中的问题,有直接指导作用。

9、德育的基本途径主要有:教学、社会实践活动、课外活动、团队活动与集体活动、班主任工作等;常用的德育方法包括: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指导实践法、陶冶教育法和品德评价法五类。

模块

八、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1、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学习、生活、发展的直接环境;班集体则是班级发展的高级阶段,其形成发展一般经历三个阶段(初建时的松散群体阶段、形成期的合作群体阶段、成熟期的集体阶段);而建设班集体的基本策略包括:班级目标建设、班级组织建设、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关注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

2、课堂管理是教师用来创造有益于学习的课堂环境所作出决策和所采取的行动。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背景情况、教学目标、课堂规模、凝聚力、课堂规范、教室领导。

3、课堂气氛是指在课堂活动中师生、生生相互交往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知觉、注意、情感、意志、定势和思维等心理状态。它具有独特性、内隐性、相对稳定性和整体弥散性的特征。可分为积极地、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

4、影响课堂气氛的因素:教师的因素、学生的因素和课堂物理环境因素。良好课堂气氛营造策略:

1、正确地鉴定分析课堂气氛,这是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的基础;

2、以积极地心态感染学生;

3、抓典型、树榜样、立威信;

4、妥善处理矛盾冲突。

5、课堂问题的原因:

1、学校和教师方面的原因;

2、学生身心因素;

3、环境的因素。矫正策略:忽略小而且转瞬即逝的行为;非语言警示或停顿;适当表扬正确行为;言语提醒、反复提醒;直接提问;执行结果,注意慎用批评与惩罚

6、课外活动,实在班级范围内开展的学科教学之外的各种教育活动。特点:参与的自愿性、自主性;

2、内容的灵活性、综合性;

3、过程的开放性、实践性。

7、课外活动的组织与管理是课堂的延伸和补充,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良好班集体的培养都有重要作用。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都是丰富多彩的,其从参加活动的规模看,分成三类: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人活动。在组织管理中,班主任应注重活动选题设计、活动计划制定以及活动的实施与总结。

8、学校与家庭、社会与协调,主要通过班主任工作使之落实,旨在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与家长协调中,可采用家访、班级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沙龙、班级网络等方式。而与社会的协调,应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可依托社区教育委员会,建立校外教育基地等。

9、班主任的角色定位:

1、班主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骨干力量;

2、班主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引导者;

3、班主任是班级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协调者。

10、班主任的基本素质要求: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身心素质。班主任工作内容与方法:

1、建立健全班级组织;

2、全班学生的全民教育引导工作;

3、班级日常管理工作。

4、组织指导班级活动的开展。

11、教师角色是一种职业角色,他是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在学校或教育活动中扮演的角色。

12、教师的角色期待即社会对教师角色应表现出的特定行为的期望。

13、教师扮演者知识传授者、教学组织者、成长指导者、朋友与伙伴的角色。

14、教师的成长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准备期、适应期、发展期、创造期。在每个阶段结束时,他们可以分别称为新任教师、合格教师、骨干教师、专家教师。

15、教师成长的机制:

1、教师的成长过程使是他们敬业精神形成并发挥作用的过程。

2、教师成长过程是他们的教育教学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

3、教师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创造的过程。

4、教师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利用外部资源和条件,进行优势积累的过程。

5、教师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由目标到反馈的自我监控过程。

16、专家教师的标准:高尚的师德、科学的教学理念、相当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勇于创新,具有一定的创造性。

17、教师的心理健康可从教师在面对自己、他人、人生时的态度,来认识其心理健康问题。

对待自己:正确的认识自我(认同自我,认同职业);对待人生: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笑对人生,宽以待人);对待他人:有效经营人际关系。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

1、时空的接近;

2、态度的相似;

3、需求互补;

4、外在吸引力;

5、能力。

18、有效的与人沟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坦诚、关怀、信赖、同理、尊重。

第四篇: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重点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重点

一、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答:

1、加强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我够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二、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答:

1、加强综合性,突出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

2、加强实践性,突出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

3、加强弹性,体现课程的适应性

三、简述小学德育的途径?答:

1、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2、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3、劳动

4、少先队活动

5、班主任工作

四、我国小学管理的基本方法?答:

1、行政方法

2、法律方法

3、教育方法

4、经济方法

5、学术方法

五、小学班级管理的方法?答:

1、制度管理法

2、民主管理法

3、学生自主管理法、4情感沟通法5目标管理法

六、小学班级管理的原则?答:

1、民主性

2、整体性

3、高效性

七、怎样设计教育研究方案?答:(1)确定研究类型和方法。(2)选择研究对象(3)分析研究变量。(4)形成研究方案。

八、简述教育研究的基本环节?答:1研究的构思与设计、2研究的组织与实施、3成果的分析与总结

九、教育研究的原则?答:1客观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4教育性原则

十、小学生的卫生保健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答:(1)保持正确姿势,组织适当的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2)保护牙齿,培养儿童良好的用餐习惯。(3)眼和耳的卫生保健。(4)保持合理的营养和良好的生活习惯。(5)注意用脑卫生。

十一、常用的小学教学方法答: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演示法

十二、沟通在学校的管理作用?答:传递信息、控制、激励、情感交流

十三、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答: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6,小组心理辅导.

十四布鲁巴奇反思方法?答:反思日记、详细描述、交流讨论、行动研究

十五、教学原则定义,有哪几个原则?原则的定义,注意事项?重点启发性原则。答: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要求。原则:1)直观性原则

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直观教具可分为两类:一是实物直观;二是模象直观。②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③重视运用语言直观。教师用语言作生动的讲解、形象的描述,能够给学生以感性的知识。

(2)启发性原则

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是启发的首要问题,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激发学生主动性、欲望和兴趣,汇集和发展为推动学习的持久动力。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发扬教学民主。

(3)巩固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②重视组织各种复习。③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4)循序渐进原则

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②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

重点与难点的教学。③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5)因材施教原则

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教师应当了解每个学生德智体发展的特点,各学科学习的情况与成绩,有何兴趣、爱好与擅长以及不足之处,然后有目的的因材施教。②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②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③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④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十六、教学方法定义?几种方法,注意事项,重点是谈话法。答: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的方法。

常用的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演示法。

(二)谈话法谈话法的基本要求是:第一,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第二,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具体。第三,要善于启发诱导。第四,要做好归纳、小结。

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优点:(1)有利于大面积地培养人才。(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系统的传授知识。(4)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和达到一定的质量

班级授课制的缺点:(1)主要表现在强调系统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而且学生主要接受现成的知识成果,其探索性、创造性不易发挥。(2)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3)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一定的限制,教学活动多由教师直接决定。学生的动手机会少,实践性不强,缺乏独立性。(4)教学内容、时问和进程的程序化,难以容纳更多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难以创新。(5)由于课时的限制,教师在教学时往往将某些完整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人为地分割,以适应“课”的要求,使教学缺乏整体性和连续性。

十八、课堂教学总结基本方法什么?答:归纳总结式束、比较异同式结束、练习检测式结束、悬念式结束、活动式结束、拓展延伸式结束、表扬激励式结束。

十九、小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是什么?

答:主体参与策略、合作探究策略、知情融合策略、个性发展策略

二十、简述课堂教学的常用方法。(1)讲授式的教学方法。(2)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3)训练与实践式教学方法。(4)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

一、小学班主任的作用?答:第一、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第二,班主任是校长、教导主任的有力助手。第三,班主任是各任课教师的协调者。第四,班主任是学校、家庭、社会的沟通者。

二、小学班主任的职责与任务。答:(1)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2)教育学生努力学习。(3)指导学生课外、校外生活和活动。(4)管理班集体,指导少先队工作。(5)协调各任课教师的工作。

三、小学班主任的常规工作包括哪些方面?

答:(一)了解学生(二)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三)建立学生档案(四)个别教育(五)班会活动(六)协调各种教育影响(七)操行评定(八)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四、班级活动的特点。答:自愿性、自主性、差异性、广泛性、灵活性 二

五、简述开展好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答:(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2)活动的内容和组织形式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3)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六、组织班级活动的原则。答:1目的性原则、2针对性原则、3易操作原则、4整体性原则、5创新性原则、6多样性原则

七、班级活动的形式。答:1论理式班队活动

2、交流式班队活动

3、文艺式班队活动4竞赛式班队活动

5、纪念式班队活动

6、实践式班队活动

八、小学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特征,类型。基本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历史法、比较法、个案法

特征:继承性、创新性、系统性、控制性

类型:按研究目的分(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综合性研究)按研究的功能分(发展性研究、评价性研究、预测性研究)按研究的对象分(定性研究、定量研究)按使用的方法(历史研究、描述研究、比较研究、实验研究、理论研究)

九、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方法。答:一方面通过师范教育培养新的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补充。另一方面是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

3、反思教学经验

十、常用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和品德的方法。

答:1有效的说服2树立良好的榜样3利用群体约定

4、价值辨析

5、给于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答:1依法执教、廉洁从教

2、注重礼仪、遵守公德

3、尊重家长、团结协作

4、热爱学生严谨治学

5、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答:1身心发展顺序性 2身心发展不平衡型

3、身心发展的阶段性4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三、加涅的8层次5分类

答:加涅把学习分成八类:①信号学习。②刺激一反应学习。③连锁学习。④言语联结学习。⑤辨别学习。⑥概念学习。⑦规则或原理学习。⑧解决问题学习。前三类是人和动物共有,后五类是人类所特有。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加涅后来进一步提出了五种学习结果,把它们看做是五种学习类型。分别是:①智慧技能。主要用来解决“怎么做”。②认知策略。学会学习的核心部分。③言语信息。④动作技能。⑤态度。

四、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答:1.前习俗水平(惩罚服从取向阶段和相对功利取向阶段)大约出现在幼儿园及小学低中年级。2.习俗水平(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和遵守法规取向阶段)这是在小学中年级以上出现的,‘直到青年、成年。第三阶段:“好孩子”取向。第四阶段: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柯尔伯格认为大多数青年和成人的道德推理就属于这级水平。3.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取向阶段和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五、学习策略。:

(一)认知策略(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复述策略(1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2多种感官参与

3、复习形式多样化

4、画线、5排除互相干扰 6整体识记与分段识记)精细加工策略:

1、记忆术(位置记忆法、缩减和编歌法诀、谐音联想法、视觉联想、语义联想)

2、做笔记

3、提问

4、生成性学习

5、利用背景知识、联 系实际

组织策略:

1、列提纲

2、利用图形(系统结构图、流程图、模式或模型图、网络关 系图)

3、利用表格(一览表、双向表)

(二)元认知策略(调节策略、监视策略、计划策略)

(三)资源管理策略(时间策略、学习环境策略、努力管理策略、社会资源利用策 略)

六、课外活动的内容、形式。

答:内容:1科技活动

2、学科活动

3、文学艺术活动

4、体育活动

5、社会活动

6、传统的节日活动

形式:

(一)群众性活动

(二)小组活动10-20人

(三)个人活动

七、教学设计原则4点、步骤7点、要求5点、内容4点、依据6点,教案的内容6 点

答:原则:系统性原则、程序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反馈性原则

步骤:1教学目标的阐述2教学重难点分析

3、教学准备

4、教学课时计划

5、教学设计过程

6、板书设计

7、教学反思

要求:1导入环节2问题设计

3、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

4、练习设计

5、教学后记 内容:1教学目标的设计

2、教学内容的设计

3、教学措施的设计

4、教学评价的设计

依据:1学科性能2教学任务和要求

3、教学内容的特点

4、教学原则的要求 5教师本人的教学特点和风格

6、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

三、小学生美育的基本方法和策略有哪些? 1.美育的途径十分广阔,方法灵活多样。美育可以在擘校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也可以到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进行。具体策略和方法如下:

(1)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文化艺术活动进行美育。第一,通过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教学进行美育;第二,通过艺术学科教学和课外文艺活动进行美育。

(2)通过大自.然进行美育。(3)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美育。第一,利用家庭环境进行美育;第二,组织学生参加美化学校环境的活动:第三,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体现美。

四、简述激发小学生动机的基本方法。(1)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恰当进行奖惩:(2)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和维持学习兴趣:(3)指导学生进行积极归因,增强对成功的期望:(4)培养自我效能感,增强学生成功的自信心:(5)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成为学习动机的激发者;(6)注意个别差异。

五、简述操作技能不同于心智技能的特点(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4)正确指导归因结果,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六、教师应具有的教育素质有哪些?①教育理论知识;②教育实践能力; ③运用教育机智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④教育科研能力。

四七.怎样培养学习动机。(1)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与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

四八.简述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柯尔伯格采用的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的道德发展,提出了道德判断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1)前世俗水平。阶段1,惩罚与服从阶段;阶段2,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2)世俗水平。阶段3,好孩子定向阶段;阶段4,法律与秩序的定向阶段;(3)后世俗水平。阶段5,社会契约定向阶段;阶段6,普遍的伦理原则定向阶段。

九、简述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五二.、简述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 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有如下四个:(1)遗传素质:遗传素质是个体发展的前提,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生理基础;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影响作用,但其作用不能夸大。

(2)环境: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3)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学校教育具有其独特的功能,例如加速个体发展、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等得功能。

(4)个体主观能动性: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三、.简述教育调查报告的一般结构

一般的调查报告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引言

在引言部分 应简要讲明本次调查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方法与步骤(3)材料分析

材料包括用来对比或说明现象结构的背景材料、其他调查材料、典型调查材料以及文献资料。

(4)总结

总结包括结论、预测、建议和对调查的估价。

四、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简述你对这三种学习方式的理解

(1)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

(2)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3)探究学习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五、简述最近发展区概念及意义

苏联的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它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其意义在于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水平,还应该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

六、教学反思的内容按时间分几种?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教学后反思:围绕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策略。

八、福勒和布朗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

九、简述如何有效地组织复习

1、复习要及时

2、复习要合理

3、复习活动即要避免无限过度,又要坚持适当超额,超额学习程度达到150%效果最佳。

十、简述小学教师反思的基本内容

1、对教学目标进行反思

2、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

3、对教学特色进行反思

4、对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进行反思

5、对教学有点反思

六一我国为什么进行基础教育改革?

一、适应全球发展的需要

1、知识经济的呼唤

2、个人发展的需要

3、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

二、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

1、人力资源持续发展的需要

2、国内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 六

二、简述奥苏泊尔的有意义学习条件1.新的学习材料本身具有逻辑意义。2.学习者认知结构种具有同化新材料的适当知识基础(固定点),便于与新知识进行联系,也就是具有必要的起点。3.学习者还必须具有进行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即积极地将新旧知识关联起来的倾向。4.学习者必学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新知识与认识结构中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

三、皮亚杰到的发展阶段论

1、自我中心阶段(2-5)

2、权威阶段(6-8)

3、可逆阶段(8-10)

4、公正阶段(10-12)六

四、皮亚杰身心发展阶段

1、感知运算阶段(0-2)

2、前运算阶段(2-7)

3、具体运算阶段(7-12)

4、形式运 算阶段(12-成人)

1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是什么?(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5简述影响人际吸引和排斥的主要因素。(1)距离的远近;(2)交往的频率;(3)态度的相似性;(4)个性的互补性;(5)外貌等因素。

5简述情绪与情感的关系。情绪和情感同属于感情性心理活动的范畴,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情感是对感情性过程的体验和感受,情绪是这一体验和感受状态的活动过程。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且它又通过情绪来表达。情绪也离不开情感,情绪的变化反映情感的深度,在情绪中蕴含着。情感。但是二者也有所区别。情绪主要是指感情过程,即个体需要与情境互相作用的过程,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往往随着情景的改变和需要的满足而减弱或消失。而情感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常用来描述那些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

6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为何起主导作用(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3)学校教育由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负责。

7简述创造性思维的概念及其特点。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其主要特征有三个: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

8简述布鲁纳的认知结构论。

布鲁纳是美国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他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因此,他的理论常被称为认知结构论(1)学习观。①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②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2)教学观。①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②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主要包括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和强化原则。

9简述赫尔巴特教学理论。赫尔巴特是传统教学理论的代表,他的教学理论主要有:(1)强调课堂教学的作用,注重系统知识的传授,主张采用班级授课制进行教学;(2)强调教材的重要性,主张学生以学习问接知识为主,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3)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核心、权威和主导的地位。

10关于人的身心发展有哪些典型观点?其代表人物是谁?基本观点是他什么?关于人的身心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二因素论和相互作用论。(1)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高尔登和美国的霍尔。遗传决定论的理论观点是,幼儿心理发展是受先天不变的遗传所决定的。(2)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华生。环境决定论的理论观点是,幼儿心理的发展完全是后天环境教育的结果。遗传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3)二因素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吴伟士和德国的施太伦。二因素论的理论观点是,幼儿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4)相互作用论是目前影响较大的一种观点,多数心理学家都支持这一观点。理论观点是,遗传对幼儿心理发展作用的大小依赖于环境的变化,而环境作用的发挥也受遗传的制约,即“遗传决定心理发展的限度,环境在限度内起决定作用”。

11一节好课的基本标准是什么?(1)要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2)要使学生的思维活跃;(3)要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4)要能够使个别学生得到照顾。简述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表述的目的。(1)展示研究价值,取得社会承认;(2)促进学术交流和成果转化;(3)有利于提高研究水平;(4)提高研究者的研究能力。

13简述布置课外作业的要求。(1)作业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2)作业不宜太难,也不宜太易,应考虑不同学生的能力需求;(3)作业分量要适宜,难易适度,形式多样;(4)作业的要求应明确;(5)对作业的反馈要清晰、及时。

14简述问题解决的概念和特点。概念: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基本特点: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

15简述各心理学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1)构造主义心理学。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冯特、铁钦纳。这一学派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意识.还认为心理学的方法是实验内省法,心理学的任务是用内省法分析出意识过程的基本元素。(2)机能主义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詹姆斯,代表人物还有杜威、安吉尔等。机能主义也主张研究意识,但他们认为意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强调心理的适应功能;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主张把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扩大。(3)行为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可区分为旧行为主义和新行为主义,旧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以华生为首,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则为托尔曼、赫尔和斯金纳等人。行为主义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4)格式塔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为韦特海默、考夫卡和苛勒。格式塔心理学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的总和;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5)精神分析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由弗洛伊德建立,代表人物有荣格、阿德勒等。这一学派比较重视异常行为的分析,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精神分析学派还认为,人类的一切个体和社会的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或动机,特别是性欲的冲动。(6)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等。人本主义者认为,人在充分发展自我的潜力时,力争实现自我的各种需要,从而建立完善的自我,并追求理想的自我,最终达到自我实现。(7)现代认知心理学。早期的认知心理学以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为代表,而奈瑟于60年代末所写的《认知心理学》一书.被看作是认知心理学正式建立的标志。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是,人不是被动的刺激物的接受者,人脑中进行着积极的、对所接受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即认知过程。

16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语》中。(1)他认为人的先天本性相差不大,个性的差异主要是后天形成的,所以他很注重后天的德育工作,主张“有教无类’’,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他大力创办私学,培养了大批人才。(2)他的学说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并且把仁的思想归结到服从周礼上,强调忠孝和仁爱。(3)他继承了西周六艺教育的传统,教学纲领是“博学于文,约之于礼”,基本科目是诗、书、礼、乐、易、春秋。(4)他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是承认先天差异,但更强调“学而知之”,重视因材施教,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他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5)他强凋学习和思考相结合,指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20什么是陶冶教育法?运用陶冶教育法的要求有哪些?概念:陶冶教育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基本要求:①创设良好的情境;②与启发、说服相结合;③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21简述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1)有助 于教师把自己的经验升华为理论;(2)有助于教师提升教育教学实践的合理性;(3)教师通过反思可以缩短其专业化成长时间;(4)通过反思可以增强教师职业的幸福感和神圣感,形成高尚的师德。

22简述如何培养一个良好的班集体。(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23哪些内容可以组织学生合作学习?(1)在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2)在教学内容的易混淆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3)在思维的交锋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4)在思维的发散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5)在规律的探索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24什么是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谈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要求:(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25简述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感觉和知觉在日常生活中是密切联系着的。(1)联系:感觉是知觉的基础,没有感觉就没有知觉。感觉也不能脱离知觉而孤立存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感觉到事物个别属性时,就同时知觉到具体事物的整体。(2)区别:知觉是多种感觉的有机结合,但它不是个别感觉成分的简单总和。知觉包含了按一定方式来整合个别感觉成分的作用,形成一定的结构,并根据个体的经验来解释由感觉提供的信息。它比个别感觉的简单相加要复杂得多,也丰富得多。

26什么是因材施教原则?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有哪些?(1)概念: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2)基本要求:①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②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③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27简述学习动机的分类。

(1)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可以分为高尚的动机与低级的动机。(2)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可以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2)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28简述教学过程的本质。(1)教学过程首先是一种认识过程;(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3)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29简述运用练习法的基本要求。

(1)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与要求,掌握练习的原理和方法;

(2)精选练习材料,适当分配分量、次数和时间,练习的方式要多样化;

(3)严格要求。无论是口头练习、书面练习还是操作练习,都要严肃认真。30简述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教学规律是教学内部的本质联系,是客观的,人们只能去发现它、掌握它,但不能制造它;教学原则是第二性的,是人们在认识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制定的。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在教学中的反映;不同的教学体系有不同的教学原则。

简述小学生认知的主要特点。

(1)小学生感、知觉的发展。小学生在观察事物时,往往注意新鲜、感兴趣的东西,要达到对事物清晰、精确、本质的认识尚需一个过程。(2)小学生记忆和注意的发展。小学生记忆能力迅速发展,表现在:从机械记忆占主导地位逐渐向理解记忆占主导地位发展;从无意识记为主向有意识记为主发展;从具体形象记忆向抽象记忆发展。(3)小学生思维的发展。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低年级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成分居多,高年级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成分居多。两种思维形式的转折大多发生 在四年级前后。小学生意识不到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的自觉性、批判性、灵活性等品质较差。(4)小学生想象的发展。小学生想象的有意性逐渐增强。想象由模仿性、再现性向创造性过渡,中高年级学生想象的创造性成分不断增加。想象由具有浪漫性向现实性过渡。

简述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1)明确的共同目标;(2)一定的组织结构;(3)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4)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同。

33简述班级授课制的基本特征。

(1)以“班”为人员单位,同一一个教学班学生的年龄和学习程度大致相同。(2)以”课时”为时间单位。教师同时丽对全班学生上课。(3)以“课”为活动单位.把教学内容以及传授这些内容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综合在“课”上,把教学活动划分为相对完整且互相衔接的各个教学单元。

学习动机的培养:1使学习动机的培养成为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2设置具体目标及达到目标的方法

3设置榜样

4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5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6注意学生的归因倾向

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控制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4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教学原则: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

2直观性原则

3启发性原则4 巩固性原则 5 循序渐进原则

6因材施教原则 7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8量力性原则

教学方法:1讲授法 2谈话法

3讨论法

4读书指导法

5演示法

6参观法

7练习法

8实验法

9实习作业法

10实践活动法

11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

班主任对后进生的教育工作:1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

2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3提供范例,增强是非观念

4根据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

班主任对先进生的教育工作:1严格要求,防止自满

2不断激励,弥补挫折 3消除嫉妒,公平竞争

4发挥优势,全班进步

班级突发事件处理原则+方法:1教育性原则

2客观性原则

3有效性原则

4可接受原则5冷处理原则

1沉着冷静面对 2机智果断应对 3公平民主处理

4善于总结引导

德育原则德育方法:1导向性原则

2疏导原则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6知行统一原则

7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8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1说服教育法

2榜样示范法

3陶冶教育法

4指导实践法

5品德评价法

6品德修养指导法

影响身心发展的因素:1遗传是人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使遗传提供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3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4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流畅性

变通性 独创性

教师专业发展内容:专业理念

专业知识

专业能力

发展途径:职前培训

入职培训

在职培训

自我教育 专业发展的方法: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开展微格教学

进行专门训练

反思教学经验

第五篇:2018年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重点-背诵版

第一章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选择题、辨析题)

(一)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的涵义(掌握)

广义的教育: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指以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的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朝着社会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2教育的构成要素(掌握)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教育者是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发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学校 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在 教育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特点目的性和专业性。

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的责任、以一定方式接受教育影响的人。特点有发展性和不成熟性、可塑性和可教性、能动性和主动性。

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是臵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并把他们联系起来的纽带,主要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措施等。三要素的关系:在三要素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主要的关系和矛盾 3教育的属性

本质属性: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

社会属性:永恒性(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存在,就存在教育);历史性(在不同的社会或者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相对独立性(教育具有继承性;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4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教育的起源说有三种观点

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最明显的错误就是把动物的本能等同于教育,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心理起源说:孟禄,把教育看成简单的模仿,没有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性

劳动起源说: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指导下形成的,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实践之中。劳动为教育提供了客观需要和现实条件

教育的发展阶段

原始社会教育:(1)没有阶级性(2)传递生产经验(3)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进行 古代教育:包括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

(奴隶社会教育)我国4000多年前的夏朝已有了名叫‚庠‛、‚序‛、‚校‛的施教机构,(封建社会教育)到了殷商和西周又有‚学‛、‚瞽宗‛、‚辟雍‛、‚泮宫‛等。四书:《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现代教育:包括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

资本主义教育目的在于为资产阶级巩固和维护其统治及利益服务,既要培养和选拔资产阶级的通知人才,又给予广大的劳动人民一定的文化知识,培养熟练的劳动力。社会主义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现代教育基本特征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

20世纪以后的教育:

特点: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现代化

(二)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选择题)

1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牢记)

孟子:‚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孟子〃尽心上》

孔子:重视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育,启发教育的来历)

《学记》:是中国古代、世界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的著作。专谈教育,开而弗达则思(启发原则)

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大学精神就是‚囊括大典,网罗众家‛

杨贤江:中国第一个马克思教育家

《新教育大纲》中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的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在历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

昆体良:古代西方最早的教育理论《雄辩术原理》

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康德:教育学最早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

裴斯泰洛齐:教育史上小学各科教学法奠基人,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洛克:提出‚白板说‛,主张绅士教育。

赫尔巴特: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主张把教育学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提出了‚四阶段教学理论‛;提出了教育性教学原则。

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教育心理学》

杜威: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

三个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民主主义与教育》: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鲁普斯卡娅:世界上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人

赞科夫:《教学与发展》,三大原则: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 根舍因:范例教学模式(对数学教育影响很大)

课程现代化的三大代表:布鲁纳、赞科夫、根舍因

(三)教育和社会的发展关系

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解释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四)教育的功能

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包括:

1.按作用的对象分: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2.按作用的性质分: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3.按呈现的形式分: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 社会生产力与教育

制约作用: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着教育目的的确立;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设臵与教育内容的选择;3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4制约学校机构;5制约教学方法、手段、组织形式。

促进作用:1教育是劳动力在生产的必要手段;2教育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手段;3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手段 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教育

制约作用: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2决定教育的领导权;3决定受教育的权利;4影响部分教育内容

促进作用:1教育培养出具有一定阶级意识的人,维护和巩固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2教育通过传播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制造一定的社会舆论、形成社会的道德风尚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3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 教育与社会文化

制约:文化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教育目的的确立、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教学方法的运用,文化本身也是一种教育力量

促进: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传播—交流文化的功能、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  教育与人口

(1)人口影响着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与战略重点(2)人口的数量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教育经费(3)人口结构对教育结构的影响(4)人口质量影响着教育质量

(五)教育和人的发展关系 1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

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

1.教育要遵循人的发展顺序性,循序渐进促进人的发展 2.教育要遵循人的发展阶段性,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

3.教育要遵循人的发展不平衡性,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 4.教育要遵循人的发展互补性

5.教育要遵循人的发展的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2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

3个体身心发展动因

1)内发论:

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1.孟子:‚人之初,性本善‛,性善论

2.弗洛伊德: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发展的根本动力。3.威尔逊:‚基因复制‛是决定人的而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4.格赛尔:‚成熟努力说‛,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期决定作用,双生子的爬梯实验。5.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6.高尔登:‚优生学‛的代表人

1)外铄论:

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而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1.荀子:‚人之初,性本恶‛ 2.洛克:‚白板说‛

3.华生:‚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各种类型的人‛

4.斯金纳:集成华生的观点,人的行为乃至人格都可以通过强化或惩罚来塑造、改变、控制或矫正。

1)多因素相互作用轮(辐合论)

人的发展是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1.施太伦(德国)4青春期的发展变化

1.身体外形。明显的外部特征。2.体内机能。

3.脑发育。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 4.性的发育和成熟。第二性征。

5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1)遗传、环境、个体主观能动性、学校教育。遗传:

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遗传素质不能预订或决定人的发展,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环境:

环境是人的发展的现实基础

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对象、手段、资源、机遇 人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的 个体主观能动性 学校教育

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原因: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者人的发展方向 2.学校教育是由专门的教师队伍施教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原因: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助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2)

3)4)

(六)教育制度

1西方发达国家学制的纵向发展趋势

1.双轨制:19世纪欧洲。一轨面向资产阶级子女,另一轨面向劳动人民子女。2.单轨制:美国。3.分支制:前苏联。

2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

1、旧中国的学制

(1)1902年,颁布未执行‚壬寅学制‛。

(2)1903年,第一个正式实施的现代学制是‚癸卯学制‛;(3)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建立新式学校;

(4)1922年国民政府颁布‚壬戌学制‛,规定的六三三学制沿用到全国建放初期; 该学制明确以学龄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作为划分学校教育阶段的依据,这在我国现代学制史上是第一次。

2、新中国的学制改革与发展

(1)1951年,新中国颁布《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

幼(3-7)--初(7-12)--中(12-18)--高(18-23)(2)1958年,颁布《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五二二制‛、‚五三二制‛

(3)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学制改革

1985:《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1993:《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199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99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2001:《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3、我国当前的学制改革

我国当前是从单轨学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

2010年6月21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020年)》,21世纪第我国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

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3义务教育

是指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义务教育的特点:

1.强制性。一是适龄儿童必须接受教育;二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

2.普及性。原则上义务教育覆盖我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也包括具有接受教育能力的盲、聋、哑、弱智和肢残的儿童、少年。

3.免费性。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了免收学费.收取杂费是义务教育一个阶段性现象.国务院已经明确要在两年内全部免除杂费。

(七)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规定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总的要求。

教育目的层次结构:国家的教育目的、学校的培养目标。1教育目的理论

1.宗教本位论: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

强调教育对人的精神世界的作用。唯心主义。

2.社会本位论: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纳、赫钦斯、巴格莱

看到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教育目的的制约作用,强调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制定。

片面的、不科学的

3.个人本位论:卢梭、罗杰斯、福禄贝尔、裴斯泰洛奇

尊重儿童;要培养‚自由的人‛、‚自我实现的人‛和健全人格的理论体系,倡导民主的教育观

不足:忽视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过于强调人性中的天生倾向对人的发展作用

4.教育无目的论:杜威

否定教育的一般的、抽象的目的,强调教育过程内有的目的,即每一次教育活动的具体目的。

2我国当前教育方针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臶,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3我国当前教育目的

1999年6月,《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基本要求:

1.强调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2.要求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3.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实现我国当前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4五育之间的关系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关系密切,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灵魂与统帅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方向性的保证。

2.智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前提和支持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3.体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基础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物质基础。4.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动力作用。

5.劳动技术教育可以综合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作用。

(八)教育研究

1教育研究的含义

教育科学研究就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对象,运用各种科学方法,遵循科学的认识过程,根据对收集到的事实材料的分析,对假设或理论进行检验,以解释教育现象的本质及其客观规律的活动。2教育研究方法

1、观察法:准备--实施--整理--得出结论

2、调查法:准备--调查--统计分析

3、历史法:收集文献--推理论证--验证结论

4、实验法:类型:单组实验、等组实验、循环组实验

步骤:假设--准备--实验-处理结果

5、行动研究法:综合应用各种教育研究法,在真实教育环境中探究教育问题。

第二章 中学课程

1课程类型(重点)

 主要概念有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显性课程、隐性课程等。

(一)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按课程组织方式)

1).分科课程是又叫学科课程,是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互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分科课程特征:1从不同的知识体系出发设计课程,是知识本位;2以知识的逻辑体系为中心编织课程;3重视学科的理论知识,强调把各门科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规律和事实教给学生。

2).综合课程(怀特海)是指打破传统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领域构成的课程。综合课程的特征:是学科课程的一种改进类型,仍有学科课程的性质。优点在于有利有促进知识的综合化,促进课程内容的更新,密切教学与生产实践的联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缺点是教科书编写困难,只专不博的教师很难胜任教学任务,教学有一点难度

3).活动课程(代表杜威),又称儿童中心课程、经验课程,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活动课程的特征:1从儿童的需要、兴趣和个性出发设计课程,是儿童本位、经验本位;2以儿童的心理发展顺序为中心编制课程;3注重儿童在活动中探索、尝试错误学到方法

(二)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按学生的学习要求角度划分)

1.必修课程:是根据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编订的、每一个学生都必须学习的科目 2.选修课程:指教学计划中向学生推荐的根据自己的兴趣愿选择的课程,具有选择性多样性

(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按课程管理)

1.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于中央级教育机关,属于一级课程。强制性

2.地方课程:就是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编制的课程,属于二级课程。区域性和本土性

3.校本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四)显性课程、隐性课程(按课程呈现方式)

1.显性课程也叫公开课程,是指在学校情境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主要特征是计划性,这是区分显性课程和隐形课程的主要标志

2.隐性课程(杰克逊):指构成学生的非正式学习的各种要素。包括:1学校物质环境2学校长期形成的制度和非制度文化3学校的人际关系。特点:1影响方式无意识性;2空间广泛性;3内容全面性;4表达隐蔽性 2课程理论流派:(重点)

1、学科中心课程论

代表人物:瓦根•舍因(德):范例方式课程论;

赞科夫(苏联):发展主义课程论

观点:(1)教学内容应以学科为中心;

(2)教材以科学的逻辑系统和学生的认知心理活动来组织;

2、活动中心课程论(又叫儿童中心课程或经验课程)

代表人物:卢梭(法):《爱弥儿》

杜威(美):《民主主义与教育》 克伯屈(美):《教学方法原理》

特点:综合性、实用性、实践性等 观点:儿童中心

问题教学法

3、社会中心课程论(围绕社会重大问题)

代表人物:康茨(美):《学校敢不敢建立一个

新的社会秩序?》 拉格(美)

布拉梅尔德(美):《教育哲学的模式》

观点:教育的根本价值是社会发展

学校致力于社会改造而非个人发展

(二)课程组织(单选)1课程目标的定义

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它规定了某一教育阶段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以后,在发展品德、智力、体力、体质等方面期望事先的程度,它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内容和课程方法的基础。

广义上的课程目标的涵义定位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一个比较大的视角,涵盖是全层次的。它即是教育意图,包涵了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而教学目标又包含年级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在狭义上的课程目标的涵义定位于教育内部的教育与学生的关系,是一个相对狭窄而具体化的视角,它的涵盖面试特定的,主要指教育目标。在狭义上,课程不包含教育方针,只包含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

 课程目标的特征

1.整体性。各级各类的课程目标是相互关联的,而不是彼此孤立的。

2.阶段性。课程目标是一个多层次和全方位的系统,如小学课程目标、初中课程目标、高中课程目标。

3.持续性。高年级课程目标是低年级课程目标的延续和深化。

4.层次性。课程目标可以逐步分解为总目标和从属目标。

5.递进性。低年级课程目标是高年级课程目标的基础,没有低年级课程目标的实现,就难以达到高年级的课程目标。

6.时间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课程目标会有相应的调整。2课程内容(重点)

课程内容的三种文本表现形式(12年考了)

课程内容主要表现为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

课程计划是课程设臵的整体规划,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学校应设臵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

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课程计划总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也是教材编写、教育、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和任务,只是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一级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其中,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故人们常把教科书与讲义简称为教材。

课程内容主要表现为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A.课程计划

概念:又称教学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的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组成:内容主要包括课程设臵(制定课程计划的首要问题)、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及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作用:课程计划是指导和规定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 B.课程标准

概念: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刚要的形式编写的 有关某门学科的内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

课程标准的结构:

第一部分是前言,包括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等;

第二部分是课程目标,这是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包括总目标和阶段目标;

第三部分是课程内容,是具体的知识内容要点;

第四部分是实施建议,包括教材编写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

作用: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活动、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C.教材

概念: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其中,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故人们常把教科书与讲义简称为教材。

教材的作用

教材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教师讲授的内容;同时,也便于学生预习、复习和做作业。教材是学生进一步扩大知识领域的基础,所以要教会学生如何有效地使用教材,发挥教材的最大作用。

教材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它为教师备课、上课、布臵作业、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提供了基本材料。熟练掌握教材内容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

教材的编写:一般采用螺旋式上升与直线式编写两种基本

 衡量一节好课的标准

衡量一节课的好坏除了教师教得怎么样,还有学生学得怎么样。一趟好课的标准包括:目标明确,内容准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气氛热烈。

3课程评价

涵义:课程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而评价标准,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信息,采用各种定性、定量的方法,对课程的计划、实施、结果等有关问题作出价值判断并寻求改进途径的一种活动。

主要模式:

1.目标评价模式:‚当代课程评价之父‛泰勒提出

2.目的游离评价模式:美国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斯克里文提出

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到‚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

3.CIPP模式: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

4.CSE模式:CSE: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评价研究中心的简称。

四个步骤:需要评定、方案计划、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4课程开发

课程开发是指通过设计和学习者需求分析,确定课程目标,再根据这一目标选择一个学科的教学内容和相关教学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实施、评价、修订,以最终达到课程目标的整个工作过程。

 影响课程开发的因素

课程反映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要求,受一定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也就是说,社会、知识、儿童是影响学校课程开发的三大因素。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4.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课程理论

 课程开发的模式

1目标模式

拉尔夫.泰勒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2过程模式

斯腾豪《课程研究与开发导轮》 3情景模式

劳顿 ‚文化分析理论‛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单选 简答)1基础教育改革的理念(重点)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

1.三维目标观。教学的目标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

2.综合课程观。课程的设臵要更加综合,体现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培养学生综合的视角和能力。

3.内容练习观。课程内容的教学,要努力与社会生活、学生已有的经验相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4.学习方式观。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创造性.5.发展评价观。重视学习的过程评价,通过评价发挥促进学习的作用,而不是检查验收的作用。

6.校本发展观。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发校本课程,增强学生的选择性。

 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教育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具体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关注每一位学生

2.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3.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2新课程改革的目标(重点)

(一)总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新课程的培养目标: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强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里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几率的一代新人。

(二)具体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和考试制度 6.实现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第三章 中学教学

(一)教学 定义

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在我国,教学是以知识的授受为基础,通过教学,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函能力,增强体质,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

特点

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2教学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活动组成。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教学的意义

1.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2.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人才的基本途径 3.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教学过程本质的几种观点:认识——发展说;认识——实践说;交往说;多重本质说

教学与教育、智育、上课的关系

1.教学与教育的关系

教学与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包括教学,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在学校教育中,除了教学,学校还可以通过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途径对学生进行教育。

2.教学与智育的关系

智育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通过教学这条途径来实现,但智育也需要通过课外活动等途径才能全面实现。教学不仅仅是智育的实施途径,也是德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的实施途径。

3.教学与上课的关系

教学与上课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教学包括上课,还包括备课、课外作业的布臵、课外辅导、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等一系列环节。上课时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教学的任务主要是通过上课完成的。

(二)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重点)特殊性表现在:

(1)认识的间接性;(通过教材来最终达到认识客观世界的目的)(2)认识的交往性;(师生之间)(3)认识的教育性;(4)有领导的认识。

教学过程的五个阶段

(1)激发学习动机

(2)领会知识(这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3)巩固知识(教学过程的一个必要环节)(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重点)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3)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三)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重点)

备课(备教材、备学生、备目标、备检测)、上课、布臵和检查作业、课外辅导和学生成绩的检查与评定(按时检查、认真批改、仔细评定、及时反馈、重点辅导)。

1、备课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只有做好备课工作,才能保证教学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才能保证教学质量。备课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式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学习。

教师备课要做好三方面工作:(1)钻研教材(2)了解学生和熟悉学生(3)确定教学方式和方法

备课老师要做好三种计划:(1)学年教学计划(2)课题计划(3)课时计划

2、上课

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与学生的最直接的体现。要上好课,必须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遵循教学规律,全面贯彻教学原则,科学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此外还要注意一下要求。

(1)明确教学目标(2)保证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3)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解决学生的疑难,促进他们的发展(5)组织好教学活动(6)布臵好课后作业

3、作业的检查与批改

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从学生的作业中发现问题以便及时解决。

4、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工作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主要包括:①培养学生计划学习,及时复习,按时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②经常提醒和督促学生挂进学习,防止慵懒或松懈;③了解学生独立作业与自学的情况

(2)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①教师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辅导或补课;②发挥科代表的作用,及时向学生提示作业的要求,与学生保持联系,对学生进行帮助;③组织学习经验交流会

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要从检查中获得反馈信息,用来指导、调节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从而改善教学质量。

(四)教学原则

1教学原则的概念及意义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2我国中学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

定义: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让学生用自己的感官直接感知学习对象 直观的具体手段: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语言直观 贯彻要求:1.要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教学手段;

2.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想结合;

3.要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2)启发性原则(启发自觉性原则、自觉性原则)

定义: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学习,已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贯彻要求: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启发的首要问题。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让学生动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发扬教学民主。

(3)巩固性原则

定义:在教学中要不断地进行专门复习,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贯彻要求: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2.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3.在扩充该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4)循序渐进原则

定义:教学活动应当持续、连贯、有系统地进行。贯彻要求:1.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2.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3.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学记》、朱熹、夸美纽斯、乌申斯基、布鲁纳等)(5)因材施教原则

定义: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贯彻要求:1.要坚持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

2.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定义:教学活动要把理论知识与生活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贯彻要求: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7)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

定义:教学要在科学地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贯彻要求:1.要确保教学的科学性

2.要深入发掘教材和教学情境中蕴含的教育性因素,自觉地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3.要把这些教育性因素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 4.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思想品德素质

(8)量力性原则

定义: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地发展水平。贯彻要求:1.重视学生的年龄特征

2.了解学生发展的具体特点 3.恰当地把握教学难度

(五)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练习法、自学指导法、课堂讨论法、实验法、实习法。(1)讲授法:讲述、讲读、讲解。注入式,启发式。

运用要求:

1.既要重视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同时又要尽可能的与学生的认知基础发生联系; 2.注意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 3.注意启发; 4.讲究语言艺术。(2)谈话法:口头问答

运用要求:

1.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 2.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具体; 3.要善于启发诱导; 4.要做好归纳,小结。

(3)讨论法:学生相互之间讨论、商量

运用要求:

1.讨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

2.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启发引导; 3.做好讨论小结。

(4)演示法:教师做实验。

运用要求:

1.要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与过程,主动、积极、自觉地投入观察与思考; 2.注意持续性和引导性;

3.通过演示,使所有学生都能清楚、准确地感知演示对象,并引导他们在感知过程中进行综合分析。

(5)参观法:学生对实物进行实地观察、研究

运用要求:

1.做好参观的准备; 2.指导参观的进行; 3.总结参观的收货。(6)练习法:学生做练习

运用要求:

1.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与要求,掌握练习的原理和方法;

2.精选练习材料,适当分配分量、次数和时间,练习的方式要多样化,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3.严格要求。

(7)自学指导法:学生自学教科书、参考书

运用要求:

1.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和思考题; 2.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 3.加强评价和辅导;

4.适当组织学生交流自学新的。(8)实验法:学生做实验

运用要求:

1.明确目的,精选内容,制定详细的试验计划,提出具体的擦做步骤和实验要求; 2.做好实验的组织和指导; 3.做好实验小结。

(9)以感情陶冶为主的教育方法

1.欣赏教学法 2.情景教学法

(10)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

(11)实习法:学生从事一定的工作或操作

运用要求:

1.做好实习的准备;

2.操作过程中加强集体和个别指导,使学生明了操作方法及有关注意事项,在必要时教师先给以示范; 3.做好总结。

2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

1.教学任务

2.教学内容

3.学生年龄特征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除受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学生年龄特征的影响外,还受教学手段、教学环境、教师特点等因素的制约。

(六)教学组织 1教学组织形式

1.个别教学制。古埃及,中国。一对一。

2.班级授课制。把学生按年龄和知识程度分成固定认识的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进行教学。

3.分组教学。美、英、法、德等国家。按学生能力或成绩分成水平不同的组。4.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

设计教学法:1918年美国教育家克伯屈。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

道尔顿制:1920年美国教育家柏克赫斯特。教师不再上课教授教材,学生自学参考书,作业。

5.特朗普制。又称‚灵活的课程表‛。

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教育学教授劳伊德〃特朗普。结合了大班上课、小班研究和个别教学。

2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和局限性

优越性: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

4.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局限性:1.教学活动多由教师直接做主,学生的主体地位或独立性收到一定的限制。

2.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现成的知识,动手机会少,不利于培养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3.教学面向全班学生,强调的是统一,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4.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有限。

3分组教学实施要求

1.充分了解学生 2.制定个体教学计划 3.保证教学井然有序 4.深入钻研教材教法

(七)当前教学改革

1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观点与趋势

a.实施素质教育——主题

(1)面向结果和面向对象并重(2)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并重(3)教师指导与学会学习并重

(4)一般能力培养与创造品质形成并重

b.坚持整体教学改革和实验——基本策略

(1)对教材、教法、学法、考试、教学环境进行整体性、系统化的改革(2)提高整体教学改革的可操作性

c.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重心

(1)必修、选修、课外活动相结合;

(2)提高综合课程、活动课程和问题课程的地位;(3)强化隐性课程对显性课程的积极作用。

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观点:民主教育的教学思想;教学的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密切结合;主体教育的教学思想;进一步优化教学机构;教学内容的现代化、人本化;教学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终生发展的教学思想

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关注先进的教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关注教学的组织:统整与衔接;关注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关注现代信息技术向教学的渗透;关注教师的发展

第四章 中学生学习心理

(一)感觉  感觉的特性

(1)感觉适应: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 暗适应:由亮至暗,感受性提高  明适应:由暗至亮,感受性下降

(2)感觉后像: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

正后像:与刺激物性质相同的后像 负后像:与刺激物性质相反的后像

(3)感觉对比: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同时对比: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器官所产生的对比 继时对比:几个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器官所形成的对比

(4)感觉的相互补偿:某种感觉系统的技能缺失后可以通过其他感觉系统的技能来弥补(5)联觉: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

(二)知觉  知觉的特性

(1)理解性:指人以直接为经验的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词语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过程。

(2)选择性:指人根据当前的需要,对客观的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加工的过程。

(3)整体性:指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正好为一个整体的过程。

(4)恒常性:指人的直觉印象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条件的改变而保持相对稳定特性的过程。

(三)注意  注意的分类

注意分为三类:无意注意 有意注意 有意后注意。

 注意的品质

注意的品质包括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转移。(1)注意的广度

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地把握注意对象的数量。它反映的是注意品质的空间特征。扩大注意广度,可以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影响广度的因素有:①注意对象的特点②活动的性质和任务③个体的知识经验

(2)注意的稳定性

指注意在同一对象或活动上所保持时间的长短。这是注意的时间特征。但衡量注意稳定性,不能只看时间的长短,还要看这段时间内活动效率。

影响因素:①对象的特点②精神状态③意志力水平

(3)注意的分配

指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志向不同的对象和活动。事实证明,注意的分配是可行的,人们在生活中可以做到‚一心二用‛,甚至‚一心多用‛。

分配的条件:①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至少有一种应是高度熟练的②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必须有内在联系

 注意的影响因素

注意对象的特点(新异性、强度、运动变化); 个体因素(需要、兴趣、过去经验、人格特征); 组织目的与活动。

(四)记忆  记忆的分类:

(1)按照内容分类

A、形象记忆 B、情景记忆 C、情绪记忆 D、语义记忆 E、动作记忆

(2)按记忆保持时间分类:

A、瞬时记忆(一般0.25~1秒,不超过4~5秒)

B、短时记忆(不超过一分钟,一般30秒;容量一般为7±2个组块)C、长时记忆

(3)按信息加工和存储内容分类:

A、陈述性记忆 B、程序性记忆

 遗忘的规律

德国艾宾浩斯发现,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最初发生的很快,以后遗忘的速度会逐渐下降,即‚先快后慢‛。 遗忘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遗忘原因的消退理论: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致最后消退。(亚里士多德,桑代克)

遗忘原因的干扰理论:信息的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时收到了其他刺激的干扰。(詹金斯,达伦巴希)

遗忘原因的动机理论:遗忘因动机压抑作用所引起。(弗洛伊德)

遗忘原因的提取失败理论:遗忘是因为一时难以提取所需信息。(图尔文) 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目的性 2.理解诶学习材料的意义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运用多冲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五)思维

思维的种类和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1)按照思维的发展水平来分:

A、直观动作思维(具有直观实践性的特点)

B、具体形象思维(形象性、整体性、可操作性等特点)C、抽象逻辑思维(语言符号)(2)按照思维的逻辑性来分:

A、直觉思维 B、分析思维

(3)按照思维的指向性来分:

A、聚合思维 B、发散思维

(4)根据思维的创造性程度来分:

A、再造性思维 B、创造性思维:

(5)按照思维过程的依据来分

A、经验思维

B、理论思维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主要是感觉的动作的分化 2.前运算阶段:2-7岁:

自我中心,单向思维,思维不可逆。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主要特征:守恒概念的出现。另一特征:去自我为中心主义 4.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

特征:认识命题之间的关系;

进行假设--演绎推理;

具有抽象逻辑思维;

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问题的特征 2.已有的知识经验 3.定势:积极、消极 4.功能固着 5.原型启发

(六)学习动机 1学习动机的功能

学习动机是引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指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机制。学习动机包括推力、拉力和压力三种因素。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和诱因,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学习的动机系统。

学习动机的功能:激发功能、指向功能和维持功能。2学习动机理论:

(1)行为主义强化理论

代表人物:巴甫洛夫:俄国心理学家:经典条件反射

斯金纳:美国心理学家:操作性条件反射

强化理论:强化能够促进学习动机的形成;

有效的激励是很好的学习诱导;

评价:利:重视外部诱导对学习动机的形成作用;

弊:忽视人的学习行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2)需要层次理论:

代表人物:马斯洛

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识和理解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3)成就动机理论:

代表人物:麦克里兰、阿特金森

理论:个体的成就动机分两部分:趋向成功的倾向、避免失败的倾向

趋向成功的倾向大于避免失败的倾向时敢于冒险;(4)成败归因理论:

代表人物:韦纳

观点:个体成败归因的六大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

六因素的三个维度:内因与外因、稳定性与非稳定性、可控归因与不可控归因 意义:1.有助于了解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

2.有助于根据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推断个体的心理特点

3.有助于从特定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学习行为。

3学习动机的构成

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和诱因(1)学习需要即学习内驱力;

学习需要:个体学习活动中感觉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学习成就动机的三种内驱力: 认知的内驱力;好奇。内部动力。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地位和威望的需要。外部动力。

附属的内驱力;年龄小较多见,随着年龄增长,逐渐转化为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2)诱因:分积极和消极。

4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不足或过强都会影响学习效率。1.在学习较复杂的问题时,中等偏低的动机强度最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2.在学习中等强度的问题时,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的关系是倒U型曲线关系;

3.在学习任务比较简单时,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的关系是线性的关系,动机强度越高,学习效率越佳。5学习动机的培养

1.学习动机的培养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2.设臵具体目标及到达目标的方法。3.设臵榜样。

4.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5.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6.主要学生的归隐倾向。

6学习动机的激发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兴趣和好奇心是内部动机最为核心的成分,它们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基础。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4.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习得性无助

一个总是把失败归于内部的、稳定的和不可控的因素的学生会形成习得性无助的自我感觉。习得性无助是当个体感觉无论做什么都不会对自己的重要生活实践产生影响时所体验到的一种抑郁状态。

(七)学习迁移 学习迁移的分类

迁移的分类:

按迁移的结果:正迁移(积极的促进作用)和负迁移(阻碍作用)。

按迁移的方向:顺向迁移(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和逆向迁移(反之)。

按迁移的内容:一般迁移(原理、策略和态度运用到具体事例中)和具体迁移(经验要素重新组合移动另一学习)。

按迁移的抽象和概括水平:水平迁移(同一水平)和垂直迁移(不同水平)按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不同:

同性化迁移(直接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顺应性迁移(调整原有的经验以适应外界的变化)

重组性迁移(重新组合原有认知系统中的某些构成要素或成分,建立联系,应用于新情境)学习迁移的理论

1.形式训练说:18世纪德国心理学家沃尔夫

迁移是无条件的,自动发生的,进行官能训练时关键不在于训练的内容,而在于训练的形式

2.相同要素说:桑代克、伍德沃斯

一种学习之所以能够对另外一种学习产生影响是因为两者有相同的要素 3.概括化理论:美国心理学家贾德

概括化的原理和经验是迁移得以产生的关键,迁移依赖于对一般原理的理解记忆在新旧情境的相互关系中的作用

4.关系转换理论:苛勒,‚小鸡啄米实验‛

迁移产生的实质是个体对事物间关系的理解,习得的经验能否迁移取决于能否理解各个要素之间形成的整体关系,能否理解原理和实际事物之间的关系 5.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奥苏伯尔

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学习是不存在的。

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措施:

1.精选教材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

(八)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的分类

认知策略:学习者在认知加工过程中所采用的策略,也就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 复述策略:为了保持信息而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

精细加工策略:将学习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了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组织策略:根据知识经验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学习材料进行系统、有序的分类、整理与概括使之结构合理化

元认知策略:元认知是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认知,其本质是对当前认知活动的调节,元认知主要是通过监视和控制两种机制实现对认知过程的调节

计划策略 监控策略 调节策略

资源管理策略: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有助于学生适应环境并调节自己的需要,对学生的动机有重要的作用

时间管理策略

学习环境设臵策略

寻求资源的策略

(九)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1、桑代克的联结主义理论

① 桑代课的联结论的基本观点—尝试—错误论

基本观点: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联结公式:S(刺激)-R(反应)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② ‚尝试—学习规律:

三条主律:准备律、练习律(分为应用律和使用律)、效果律

五条副律:多重反应原则、向和态度原则、择性原则、化或类化原则、联想交替原则

2、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1)获得与消退

(2)刺激的泛化与分化

3、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学习实际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基本规律: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种:

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

① 强化:正强化(实施奖励)和负强化(撤销惩罚)② 逃避条件与回避条件作用 ③ 消退 ④ 惩罚

4、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认知学习理论把学习分为参与性学习和替代性学习

学习的实质是个体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从而获得某些新的行为反应,或已有的行为反应得到修正的过程。

观察学习的四个过程:注意、保持、再现和动机

观察者的模仿动机: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强化,惩罚,负强化

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欧诺个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而强化物则是一些刺激物,它们的呈现或撤除能够增加反应发生的概率。强化有正强化(实施奖励)与负强化(撤销惩罚)之分。

惩罚是当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惩罚与负强化的不同处:负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而惩罚是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江底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惩罚是抑制行为,不是根除行为。

认知学习理论

1、苛勒的‚完形-顿悟‛学习理论

基本内容:顿悟过程实现的

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

2、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

(1)学习观:① 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② 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2)教学观:① 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② 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

3、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1)奥氏学习分类

① 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

机械学习:死记硬背

意义学习:理解基础上的学习。② 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接受学习:被动学习

发现学习:主动学习(2)有意义学习的实质与条件

A、实质: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B、条件:主观条件:自身因素

客观条件:学习材料与环境(3)奥苏贝尔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课堂教学原则:A、逐渐分化原则

B、综合贯通原则

4、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学习不是刺激反应间的简单联结,而是神经系统中发生的各种过程的复合; 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

学习过程分为八个阶段:动机阶段、了解阶段、获得阶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概括阶段、操作阶段、反馈阶段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1、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

意义学习的四个要素:学习是学习者自我参与的过程

内在动力在学习中起关键作用 学习是渗透的

学习结果由学习者自我评价

有意义学习的四个主要特征:全神贯注、自动自发、全面发展、自我评估

2、学生中心的教学观

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知识,也不是教学生学习方法,而是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 促进学习的心理氛围因素:真诚、接纳、移情性理解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代表人物:皮亚杰(瑞士心理学家)

1、建构主义学习观:(1)学习具有主动建构性

(2)学习具有社会互动性(3)学习具有情境性

2、建构主义学生观:强调学生的经验世界具有丰富性和差异性。

3、建构主义知识观:(1)知识只是一种解释,而非答案

(2)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3)学生对相同命题有不同理解

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当前教育实践的启示:

(1)教师要了解学生已有知识结构

(2)培育学生生成新知识和新技能的能力和技巧

第五章 中学生发展心理 中学生认知发展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指个体在知觉、记忆、想象、学习和思维等方面的发展。

 中学生感知觉发展特点 感觉的发展:

1.感受性和观察力进一步发展。

2.各种感觉能力接近甚至超过成人水平。知觉的发展:

1.知觉的有意性和目的性提高 2.知觉的精确性和概括性发展起来 3.少年期学生开始出现逻辑知觉。

4.初中阶段,少年期学生的空间和时间知觉有了新的发展。

 注意发展特点

(1)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的发展和深化

1.无意注意不断发展和深化,兴趣爱好逐渐稳定,注意的发展始于无意注意。2.有意注意占有优势地位。3.注意特征存在个体差异。(2)注意品质的全面发展

1.注意稳定性提高,但发展速度相对较慢。2.注意广度接近成人。

3.注意分配能力还不够成熟。4.注意转移能力缓慢增长。

 记忆发展的特点

1.记忆的容量日益增大,短时记忆广度接近成人;

2.对直观形象的材料记忆优于抽象材料,图形记忆优于词语; 3.有意记忆和抽象记忆逐渐占主导地位; 4.理解记忆成为主要记忆手段。5.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占主导地位。

 思维发展的特点

1.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处于优势地位 2.形式逻辑思维逐渐发展,占主导地位 3.辩证逻辑思维循序发展

 语言发展特点

1.对字词概念的理解逐渐能够把握本质 2.对语法结构的掌握逐渐丰富 3.语言表达能力迅速提高

情绪发展

o 情绪的分类:

1、情绪基本分类:快乐、愤怒、恐惧、悲哀

2、情绪状态分类

(1)心境:一种微弱、瓶颈和持久的情绪状态(具有弥散性和长期性)(2)激情:爆发强烈而持续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具有爆发性和冲动性)(3)应激:出乎意料的紧张和危急情况引起的情绪状态

o 情绪理论

1、詹姆斯—朗格的机体知觉理论

(1)詹姆斯:美国心理学家,1884年对情绪历程的解释理论

认为情绪由生理变化激起的神经冲动传至中枢神经后产生的。

(2)朗格:丹麦生理学家,1885年提出机体知觉理论。

认为情绪是一种内脏反应。

2、凯农的丘脑情绪理论:

凯农:美国生理学家

观点:情绪伴随血液循环、肌肉、呼吸等一系列身体变化。

3、阿诺德情绪的‚认识—评估说‛

阿诺德:美国心理学家

观点:情绪源自个体对情境的评估

4、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

代表人物:汤姆金斯、伊扎德

观点:情绪具有重要的动机性和适应性功能;

5、刺激情境、生理变化、情绪经验三因素的关系

代表人物:沙赫特、辛格

观点:情绪的发生与变化涉及三个因素:刺激情境、生理变化、情绪经验 认知的参与以及认知对环境和生理唤醒的评价过程是情绪产生的机制。

o 中学生的情绪特点

1.情绪的自主性。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独立意识日渐增加。

2.情绪活动的丰富性。形成了自尊、自信、自我等情绪体验,情绪表达有文饰性、内隐性和委婉特点。

3.情绪体验的跌宕性。容易动感情,也容易激怒。

4.情绪变化的两极性。复杂与简单并存;强与弱并存;波动和稳定共存;微妙的隐蔽性。

良好情绪

 良好情绪的标准:

1.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

2.能对引起情绪的刺激做出适当强度的反应; 3.具备情绪转移的能力; 4.情绪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中学生良好情绪的培养方法

1.中学生应当形成正当、合理的需要。2.培养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3.锻炼身体,形成健康的体魄。4.培养中学生的幽默感。

5.培养中学生消除不良情绪的能力。

中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

1、忧郁:表现:情绪低落、心情悲观、郁郁寡欢、闷闷不乐、思维迟缓;

2、恐惧:表现:社交恐惧和学校恐惧

3、孤独:表现:消沉、脆弱、萎靡不振、痛苦。

4、愤怒:表现:因思维片面、偏激、控制冲动能力差,而产生的一种愤懑情绪。

 指导中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

1.教会学生习惯成适宜的情绪状态。2.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3.培养学生正确看待问题。

人格

o 人格的特征:

1.独特性:不同的遗传,生存及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特征。2.稳定性:跨时间的持续性、跨情境的一致性。3.统合性: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4.功能性:性格决定命运。

 人格的结构(1)知情意系统(2)心理状态系统

(3)人格动力系统(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和世界观)(4)心理特征系统(能力、气质、性格)

(5)自我调控系统(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 气质类型

a.胆汁质:兴奋型。直率热情、精力旺盛、不易疲劳,但易于冲动、自制力差,性情急躁,办事粗心等行为特点。(张飞)

b.多血质:活泼型。反映迅速、活泼好动,待人热情亲切,但粗心浮躁、粗枝大叶、容易分散注意力。

c.粘液质:安静型。情绪稳定、心平气和、不易激动、也不外露;反应性低;话少;自制力强但也易于固执拘谨。

d.抑郁质:抑郁性。表现为对事物和人际关系观察细致、敏感;情绪体验深刻稳定,不外露;行动缓慢,不活泼;学习和工

作易感疲劳。工作中常表现出多虑、不果断;生活中常有孤独、胆怯的表现。

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 1.生物遗传因素 2.社会文化因素 3.家庭环境因素 4.学校教育因素 5.个人主观因素

 中学生良好人格的塑造 1.激发学生自我教育意识 2.进行人格素质的整合教育

3.实施以提高文化素质为基本内容的综合素质教育 4.强化情感陶冶与行为训练

5.优化育人环境,协调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形成人格培养的正合力 6.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

7.建立健全良好人格培养的激励与约束制度

人格发展理论

o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构成

本我: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部分,构成本我的成分是人类的基本需求 自我:在现实环境中由本我分化发展而产生的

超我:人格结构中最高部分,接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教养而逐渐形成的 人格的发展分为五个时期:

1、口腔期:0-18月

通过口腔活动满足本能和性的需要

2、肛门期:18个月-3岁

由排泄而得到感官满足

3、性器期:3-5岁

通过性器官满足原始欲望

4、潜伏期:5-12岁

儿童兴趣转向周围事物和智力活动

5、生殖期:12-成年

生理和心理逐渐趋于成熟,主要的满足来自于两性关系的建立

o 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 1.信任感对不信任感(母亲)0-1.5岁 2.自主感对羞涩感(父母)1.5-3岁 3.主动感对内疚感(家庭)3-6岁

4.勤奋感对自卑感(学校、邻居)6-12岁(小学阶段)5.自主同一感对角色混乱(同伴)12-19岁(中学阶段)6.亲密感对孤独感(朋友、配偶)成年期 7.繁殖感对停滞感(同事、家庭)中年期 8.走我整合感对绝望感(全人类)老年期

中学生身心发展

o 特点

1.过渡性

2.闭锁性

社会性

4.动荡性

 中学生主要的心理特点

1.依据识记,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绝对优势 2.开始探索和发现自我 3.开始意识到性别角色 4.情感内容日渐丰富但肤浅

5.信赖中求独立,出现了对成人的反抗,半成熟半幼稚的心理

o 知道正确处理异性交往

1.加强教育,理解性生理和性心理的变化 2.更新理念,认识异性交往的意义

3.指导行为,让学生能够正确地处理性冲动、恰当地与异性交往

第六章 中学生心理辅导

(一)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概念

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

两层含义:① 无心理疾病;② 有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心理健康的标准

1、足够的自我安全感

2、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评价

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

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

5、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7、人际关系良好

8、适度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9、有限地发挥个性

10、满足个人基本需要

o 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1、抑郁症

2、恐惧症(情景治疗和认知疗法)

3、焦虑症(考试焦虑;采用肌肉放松、系统脱敏法)

4、强迫症(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

5、网络成瘾

(二)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的内容 1.学习辅导 2.人格辅导 3.生活辅导 4.生涯辅导

o 心理辅导方法 P200 1.强化法 2.系统脱敏法 3.认知疗法

4.来访者中心疗法 5.理性—情绪疗法

保持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方法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接纳自己 3.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帮助学生保持健康、愉快的情绪 5.让学生学习性卫生的知识

6.帮助学生认识求助心理咨询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七章 中学德育

(一)品德

品德(是心理概念)

即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o 品德的心理结构:

1.道德认知(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又称道德观念)

2.道德情感(是道德行为的直接动因,义务感、责任感和羞耻感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尤为重要。)

包括: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义务感、责任感、事业感、自尊心和羞耻感。

其中,义务感、责任感和羞耻感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尤为重要。道德情感是道德行为的直接动因。

三种表现形式:直觉的道德情感、想象的道德情感和伦理的道德情感。

3.道德意志(信心、决心、恒心)

4.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道德行为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o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

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品德心理中自我意识成分明显;(1)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2)学生道德信念的形成具有阶段性

道德信仰准备期:0-10岁 道德信仰萌发期:10-15岁 道德信仰确定期:15岁以后(3)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4)品德结构更加完善

2、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1)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

多变性与稳定性交织

(2)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进入以自律为主要形式、应用道德信念来调节道德行为的成熟期

(二)道德发展理论

o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

1、儿童道德发展的两个水平:他律道德和自律道德

2、儿童品德发展的四个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

2-5岁:无律期(2)权威阶段

6-8岁:他律期

(3)可逆性阶段

8-10岁:自律期--规则可以约定(4)公正阶段

10-12岁:主持公正和平等

o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1、三种道德水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

2、六个道德发展阶段:

阶段1: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前习俗水平)受赞扬的行为是好的,受责罚的行为是坏的 阶段2:相对功利趋向阶段(前习俗水平)

评定行为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 阶段3:寻求认可定向阶段(习俗水平)

好的行为是使人喜欢或被人赞赏的行为 阶段4: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习俗水平)遵循权威和规范去行动

阶段5: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后习俗水平)

强调按契约和法律的规定享受权利的同时,认识到个人应尽义务和责任的重要性

阶段6:原则或良心定向阶段(后习俗水平)只有动机是好的,行为才是正确的

o 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

1、外部条件:(1)家庭教养方式

(2)社会风气

(3)同伴群体

2、内部条件:(1)认知失调

(2)态度定势

(3)道德认知

o 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

1、有效的说服:

2、树立良好的榜样

3、利用群体的约定

4、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5、价值辨析

(三)德育

德育(是教育概念)

德育又叫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意识地把一定社会要求的政治规范、思想规范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品德的教育过程。

o 中学德育的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集体主义教育:集体荣誉感 3.社会主义教育:民主法制意识

4.劳动教育:热爱劳动人民,热爱劳动

5.自觉纪律教育:教育中学生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6.文明礼貌教育:尊老爱幼,待人热情,有礼貌,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1.学生的思想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因素构成。

2.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知、情、意、行,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2)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

1.学生思想品德的任何变化,都必须依赖学生个体的心理活动。

2.在德育过程中,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实质上是对外界教育因素的分析、综合过程。

3.青少年学生的自我教育过程,实际上也是他们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o 德育途径

1、思政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2、社会实践活动

3、课外、校外活动

4、共青团组织的活动

5、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

6、班主任工作

o 德育原则

(1)导向性原则。

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型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贯彻原则:

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 3.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2)疏导原则。

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任何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是他们积极向上。

贯彻原则:

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指进行德育要把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贯彻原则:

1.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

2.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

3.就这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坚定不移地贯彻到底,督促学生切实做到。(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贯彻原则:

1.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2.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初步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三位一体‛德育网络。

3.处理好衔接工作,保持德育工作的经常性、制度化、连续性、系统性。(5)因材施教原则

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贯彻原则:

1.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

2.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努力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 德育方法

(1)说理教学法

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是德育工作的基本方法。

(2)榜样示范法

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3)陶冶教育法(情感陶冶法)

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收到感化的方法。(4)实践锻炼法

让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在活动中锻炼思想,增长才干,培养优良思想和行为习惯。(5)品德修养指导法

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6)品德评价法

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

生命教育基本途径

生命教育应该渗透到学校所有教育教学活动中。主要采用六条途径来开展:学科教学、专题教育、课外活动、校园文化、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1.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2.专题教育中融合生命教育。3.课外活动中时间生命教育。4.教师培训是生命教育的关键。

5.家庭、社会教育是生命教育的空间。

总之,在探索生命教育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各条途径的作用,有机整合生命教育资源,构建包括学校、家庭、社会、自我四个教育指点在内的综合教育体系。第八章 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一)班集体

 班集体的发展阶段。

1.班集体的形成期:班级的奋斗目标和行为规范尚未完全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 2.班集体的巩固期:开始稳定发展的时期,特征鲜明地展示出来,稳定下来 3.班集体的成熟期:班集体的特征得到充分而完全的体现,并为集体成员所内化  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1.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为实现这一目标而组成的共同活动。2.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坚强的领导核心

3.沿革的组织纪律和健全的规章制度 4.健康的舆论和良好的版心 5.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

 班集体的建设策略

1.确立班集体的发展目标:是集体先前发展的动力,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培养班委会、团支部和小组长为主的班级骨干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是维持和控制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条件,是教师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

4.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正确的班级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是办集体建设的必要策略

(二)课堂管理

课堂管理原则 1.了解学生的需要

2.创造积极的课堂人际关系 3.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 4.建立相对稳定的课堂规范

o 课堂管理的影响因素 1.教师的领导风格 2.班级规模 3.班级性质 4.对教师的期待 5.学生学习行为

课堂气氛类型 1.积极的课程气氛 2.消极的课堂气氛 3.对抗的课堂气氛

o 课堂气氛的影响因素 1.教师领导方式 2.教师对学生的期待 3.教师的情绪

 创设良好课堂气氛的条件: 1.社会和学生的定型期望 2.班集体的特点

3.学校领导的管理类型 4.教师自身的素质

o 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策略

1.准确地坚定、分析课堂气氛是营造良好气氛的前提和基础。

2.时刻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感染学生。3.树立典型,利用榜样示范积极引导学生。

4.妥善处理矛盾冲突,简历良好的师生,生生关系

(三)课堂纪律

o 课堂纪律类型 1.教师促成的纪律 2.集体促成的纪律 3.任务促成的纪律 4.自我促成的纪律

o 课堂结构

(1)课堂情境结构:

A、班级规模25-40人为宜 B、确立课堂规矩 C、作为分配考虑性格和人际关系(2)课堂教学结构:

A、教学时间合理利用 B、课程表的编制 C、教学过程的规划

o 维持课堂纪律的策略 1.确立课堂规则 2.合理组织课堂教学 3.做好课堂监控

4.培养学生的自律品质

课堂问题行为的类型(1)奎伊的分类:

A、人格型

B、行为型 C、情绪型(2)中国学者分类:

A、行为不足 B、行为过度 C、行为不适

o 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1)学生原因:

A、适应不良

B、厌烦

C、挫折与紧张

D、寻求注意与地位

E、过度活动

F、性别差异(2)教师原因:

A、要求不当

B、滥用惩罚手段

C、教师缺乏自我批评精神(3)环境因素:

A、家庭因素

B、大众媒体

C、课堂内部环境

 课堂问题行为的处臵与矫正 1.科学制定教学计划 2.调整学生认知结构 3.精确而严格的指导 4.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 5.行为矫正与心理辅导 6.协调同伴关系

7.与家长合作

(四)班主任

班主任的角色定位

1.班主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骨干力量 2.班主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引导者

3.班主任是班级及哦啊与教学活动的组织协调者

o 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

(1)建立健全班级组织(核心内容:班集体建设)(2)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

1.充分了解学生 2.全面教育引导学生 3.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对于先进生要:严格要求,防止自满;不断激励,战胜挫折;消除嫉妒,公平竞争;发挥优势,全班

进步。

对于后进生要: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培养和激发学生动机;提供范例,增强是非观观念;根据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3)班级日常管理工作

(4)组织指导班级活动的开展

o 协调学校与家庭联系的基本内容和方式

基本内容:班主任与家长合作是指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双向互动、相互信任,以协调家长和学校的关系,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调同步,形成教育合力,彼此写作配合,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方式:家访、班级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沙龙、班级网络

协调学校与社会的方式 1.依托社区的教育委员会 2.建立校外教育基地

(五)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分类:

(1)校内活动(2)校外活动

课外活动的意义:(1)开阔视野(2)发展个性(3)培养能力(4)道德教育

o 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

社会实践、学科活动、科技活动、文学艺术、体育活动、社会公益、课外阅读

课外活动特点

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

课外活动的组织:

1、群众性活动

2、小组活动

3、个别活动

课外活动组织管理的要求:

1、目的明确

2、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吸引力

3、教师指导与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相结合

o 课外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实施 1.选题

2.制定活动计划

3.活动实施与总结

(六)教师心理

教师角色

指教师按照其特定的社会地位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角色,并表现出符合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教师角色的构成: 1.‚家长代理人‛ 2.‚学生楷模‛ 3.‚知识传授者‛ 4.‚严格管理着‛

5.‚心理调节者‛或‚心理医生‛

o 教师角色的形成阶段 1.角色认知阶段 2.角色认同阶段 3.角色新年阶段

o 教师角色意识 1.角色认知 2.角色体验 3.角色期待

o 教师的心理特征

1.教师的认知特征。包括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

2.教师的人格特征。是影响教学的重要因素。包括教师的职业信念、性格特点和对学生的理解。

3.教师的行为特征。教师教学行为的明确性、多样性、启发性、参与性、任务取向性和及时地教学效果评估及其对学生产生的期望效应。

教师建立威信的途径。

1.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

2.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

3.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4.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 5.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

教师成长的历程(福勒、布朗)1.关注生存阶段 2.关注情境阶段 3.关注学生阶段

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1.观摩与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 3.进行专门训练 4.反思教学经验

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1.主观方面:教师的人格特征、心理素质等自身因素 2.客观方面: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的影响

o 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 1.个体积极的自我调适 2.组织有效的干预 3.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下载2017年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科目重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7年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科目重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8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内容精华全面

    第一章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选择题、辨析题) (一)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的涵义(掌握) 广义的教育: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它......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重点知识归纳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2018版 第一章教育基础 第一节小学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 一、小学教育概述 (一)小学教育的概念 现代教育学定义“小学”为学龄儿童(6-12岁)接受初等教育所......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所倡导的学生观 学生是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 1、了解和研究学生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3、建立学生档案 4、开展......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问题总结

    教育知识与能力问题总结 一、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 1、 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教育目的的确定 2、 生产力水平制约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 3、 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

    2012年教师资格证 教育知识与能力 答案2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B。解析:教学工作是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工作。 2.【答案】A。解析:人文主义课程观主张课程目的为个体发展和幸福服务,课程内容提倡广泛,课程实施尊重儿童......

    2012年教师资格证 教育知识与能力 答案1

    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D。解析: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于1970年写成并出版了《终身教育引论》,集中阐述了终身教育思想,由此被誉为“终身教育的倡导者之一”。 2.【答案】C。解......

    2012年教师资格证 教育知识与能力 答案3

    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B。解析:心理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模仿。 2.【答案】B。 3.【答案】C。解析: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华生和斯金纳等。在个体心理发展的观点上,华生......

    2013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参考答案

    2013年下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方式,其主要理论依据是 A.结构主义学习理论B.建构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