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性探讨与研究(大全)
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性探讨与研究
甘肃省临洮县北街小学教师 :袁天林
大家都知道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那就取决于我们教师能否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本文的有机结合,能否真情演绎文本的内涵实质,能否在有效地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进行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化的塑造。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实质有效性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
一、深钻教材,教师做到心中有数。
新课程提倡我们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其实学生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语文教科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在于我们老师必须做到先钻研、理解文本,然后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之重点、难点,挖掘出训练要素,并适当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才可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如果老师对文本都没有吃透,自己都不了解编写意图,甚至南辕北辙,那就谈不上以文本为凭借和依据,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更谈不上课堂效率的提高了。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这样的课堂教学自然是不可能取得高效益的。因为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表明: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均具体地体现、落实在语言文字上;语文一旦离开了语言文字,“工具”也就无法成为工具,“人文”也就无所依附、依托,只能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了,那让学生只好望而兴叹了。
我虽然已执教语文五年多了,觉得语文这门学科宽广无边、深不可测。但每每钻研一篇新的课文,总是先通读一遍,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画出学生有可能不理解的词句,作出相应的理解方法和“预设”,通过查字(词)典进行解释,并结合其课文内容,完成近(反)义词的理解,再结合实际情况,并在一旁作上标记。为了扫清阅读障碍,我总是把课文认真地朗读几遍,如发现一些难于把握停顿或比较拗口的语句,就及时作上记号,备课时写上。重点句子的含义与理解也是如此,最后在备课时写入教案之中,讲课时给学生予以指导,督导学生理解。此外,在阅读各种参考书的同时,我总是把文章的结构、行文思路,以及前后照应的段落及过渡段、话(语)等的分析在教本上作好标注,把各段的大概意思写在段末空白之处。以至于含义及重点词语也是如此,以方便课堂上参考表述。只有在对本文内容各方面的全面了解和掌握之后才开始撰写教案,而且是一气呵成。课堂上,我可以不看教案而执教了,却始终没离开教材上课。一篇课文究竟应该怎么上,用什么方法最好,什么样的形式最行之有效,我们很难有个标准来衡量。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个性,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没有最好的,只有更好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许要花费许多时间及精力,甚至包括一些“无用功”,但它却是提高语文课堂效率不可缺少的一步,最重要的一环,最关键的一步。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他们具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提问的需求也特别的强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尽量给学生提供这个自主探究的机会,让他们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心理上的愉悦之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长此以往,效果会颇佳。
在教学《陆羽与“茶经”》时,我针对课文题目引发学生的思考、探索,本文有可能写些什么内容。因此学生也毫无顾虑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如:从课题上就可以看出本文的主题非常鲜明,然后课文内容与题目又精心照应。题目本身就点明了(看出)本文的主人公“陆羽”一生中最伟大的成绩莫过于他的《茶经》,本文的行文思路与课文的结尾之处及一些过渡段落等安排得恰到好处,可以说是作者的精心安排。这都是为了来赞扬陆羽似茶叶一般清纯的人品,歌颂他对中国茶叶和世界茶叶的发展作出的贡献来服务的。同时课文的结尾又照应课文开头,收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因此,教师是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者。一个好的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引起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我创设问题情境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点:
(1)联系生活的实际创设问题的情境;(2)利用演绎推理创设问题的情境;(3)利用类比推理创设问题的情境;(4)借助多媒体直观手段创设问题的情境;(5)借助童话故事创设问题的情境;(6)结合当时环境来创设可能的问题情境。
在问题思维的开始,在弘扬创新精神的今天,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显得尤为迫切。我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无论从提炼文章的主题,还是分析文章中人物的形象,唤醒学生问题的意识,都会增强学习的效果。因此我们在课题研究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我们通过研究总结出的引导提出问题的策略,指导他们在正确的航线上行进尤为重要。
1、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足够的相信学生,完全的相信学生能提出自己的问题;要激励学生,哪怕是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欣赏,一个微不足道的掌声或竖起的大拇指,是一种给予,一种沟通与理解;要允许学生犯“错误”,不轻易否定,这样学生就有可能继续走下去的勇气和决心。
2、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提出更多的问题。(1)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2)注意观察比较,引导学生能够提出问题;(3)组织汇报讨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4)开展课外实践,引导学生分析问题;(5)让学生取长补短,解决问题。
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尝试解决问题。如果我们这样做,就可能对学生是一种启发,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有好处的,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把握学生思维发展的年龄特点,有效发展其智力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思维的探索欲望,并在这种欲望中会发挥最大的潜能。我在六年级课堂教学中,往往是言、行融合,声情并茂,设疑举证等都是很好的教学方法。如:我在教《理想的风筝》一课时,我先用歌曲《又是一年三月三日》的图片,把学生引入到情境之中,让学生仿佛自己也是这春景中放飞风筝的一份子,学生身上来了激情,这样就很自然地进入到课文的主题教学之中,这样学生就带着激情和兴趣不知不觉进入课文之中,这种意境让学生同作者共同进退。有了进退,孩子的那种有玩性的特点就表露无疑,兴趣倍增。同时又培养了学生手、脑、心并用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口语的交际能力。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地明白了课文中的中心思想,体会到了作者的写作目的,懂得了作者以物写人,把刘老师身残志坚的精神品质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程度。刘老师放飞的不是纸风筝,而是自己的学生,把自己的理解让学生实现等。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在深钻教材、真情演绎文本内涵的同时,还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一起想方设法,为培养更多的人才而努力!
第二篇: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大纲
一、绪论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1、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的主要任务。(识记)1探索教学规律 2发挥指导作用 3推动改革发展
4提高教学能力教育质量。
2、简述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常用的研究方法,并举例说明如何应用。(应用层次,重点)
a.调查法:就是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收集研究对象的现实或历史情况的材料,借以发现问题、探索教育规律的一种方法。形式有问卷法(开放式封闭式)访谈法
b.观察法:指在被研究对象处于自然情况下,研究者有意识、有目的地对他进行仔细查看和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抽样、追踪、综合观察法)
c.实验法:指研究者依据一定的研究假说,主动操作研究变量并对非研究变量予以自觉、明确和适度控制,观测结果并检验研究假说的一种研究活动。(定课题、选对象、定计划、施研究、理实验、写报告)
d.经验总结法:就是把对个别事物特征的认识概括为它所属的同类事物的认识的一种方法。
e.个案研究法:就是选定一个典型的个人、社会机构或团体以及某种情景的发展过程为对象,加以深入细致的研究,从中寻求教育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f.内容分析法:是对确切的资料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研究方法(量化、单个)
g.行动研究法:就是教育情景的参与者,为提高所从事的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为加深对实践活动及其依赖的背景的理解所进行的反思研究。(计划、实施、观察、反思)
3、结合实际分析学习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的作用。(理解层次,次重点)A有利于提高师范生专业素质 B有利于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C有利于形成正确的教学理念。
第一章
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1、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识记)
工具性(思维、交际)、人文性(熏陶感染)、综合性(教学目标多元,功能多重,内容广泛,原则复杂,方法多样,程序多层次)
2、确定语文课程目标的依据。(识记)A社会发展制约性
B教育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教育的总目标)C课程性质(各因素中决定性作用)
3、语文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识记,次重点)
素质是指以个人先天禀赋为基础,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而形成的内在的稳定的身心结构和能量。
素质教育则是根据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 的,按照教育教学规律进行的一种教育模式。
A品德素质(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品德:就是一定社会道德和规范意识在个体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是一个人在道德活动中形成的,在一系列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倾向系统。B智能素质(文化基础知识、基本能力)“耿二(语言—智力)吴三(内容-操作-产品)林四五(听说读写)”
C审美素质(审美观、感受鉴赏创造美能力)D心理素质(志趣意志品质)
4、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素质教育。(应用层次,重点)A转变旧观念强化素质教育意识(三个转变 两个观念:人才观质量观)
B拓宽思路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材料大、环境大、设置大、方式大、评价大、结果大)
C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能力
D围绕课标优化学法指导(训练序列及内容同步,开展活动)第二章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1、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有何异同?(理解层次,次重点)
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规定教学内容的纲领性指导文件。大纲规定了教材、教学和评价的最高要求对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和学业评价的影响是直接的、控制严格的、硬性的。
课程标准指确定一定学段的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的纲领性文件,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规定的是某一方面或领域国民应具有的基本素质要求,不设最高要求,没有上限规定,只有底线要求,对教材编写、教学和学业评价的影响是间接的、指导性的、弹性的,给教材、教学、评价留有足够的选择余地和灵活的空间。
2、自从新中国成立到新世纪初,我国先后颁布过哪些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识记层次)两个标准六部大纲:
1952年《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爱国主义、听说读写要求高、识字量要求不明)、1956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说明语文科性质、德育要求、重视识字教学——新中国第一部完整规范大纲)
1963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工具性、重读写重双基、第一次写入汉语拼音是辅助识字工具)
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1986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首次比较完整表达语文教学目的、减少识字降低作文要求)
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着眼素质教育)2000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性质:工具性人文性。地位: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3、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简称《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理解层次,重点)
A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b准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c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d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目的与条件关系)
4、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四个特点)。(识记层次)A整体性(九年一贯三维度)B阶段性(四个学段)C交融性(三维)D可创性
5、谈谈你对语文课程目标十条总目标的理解。(理解层次,次重点)
前五条从语文素养的宏观着眼,侧重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
后五条从语文能力着眼,侧重知识与能力。体现三性:主体性、时代性、实践性)
6、小学语文教材选编原则。(一般了解层次)A教材应有开放性
B应关注利用学生生活经验反映科技成果增强与生活联系 C考虑学生年龄特征兴趣认知水平。
第三章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和教学原则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1、教学设计的含义。(识记层次)
教学设计是指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运用系统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总体规划)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有目地有计划的指导下,主动的学习发展,使自身发展水平逐步达到《课标》中明确的教学目标的运动过程(实际操作)
2、小学语文教学过程的三大环节。(识记层次)
A教学准备
B教学实施
C教学反思与调整
反思就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的行为依据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
3、小学语文教师备课时应遵循的基本理念。(理解应用层次,重点)A走出封闭,走向开放(重在目标和内容开放)B搭建平台,主动发展 C提供资源,生成构建
4、说课的含义、类型、内容。(识记层次,次重点)
说课就是教师备课后以讲述的方式向倾听对象就某一具体教学内容述说自己的分析及教学设计和理论根据的过程。三种类型:研讨性、示范性、评比性
说课内容: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说理论根据
5、小学语文教学原则的含义。(识记层次)
教学原则指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任务,遵循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进行教学的依据和准则。特征:A主观性和客观性B继承性与发展性C全面性与系统性D实用性与有效性
6、小学语文教学应遵循的原则。(理解层次,重点)
A教学内容上体现知识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原则 B教学方式上遵循主体性与对话性统一的原则 C教学形式上关注情境性与实践性统一的原则(情境设置是指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将生活情境与教学情境进行链接,从而创设一种能调动学生生活积累激 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堂情境。所谓问题情境是指在一定情境中依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需要解答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进而实现教学目标。)D教学理念上体现科学性与创造性统一的原则。E课程建设上坚持基础性与延展性统一的原则。(内容形式结果延展)第四章
识字写字教学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1、明确识字教学、写字教学的意义。(理解层次)
识字教学的意义:
A识字是阅读教学的基础,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前提。(刘勰《文心雕龙》“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因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B识字教学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开发(见形知音义,闻音知义形,想义知音形)C识字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写字教学的意义:
A写字教学是巩固识字成果的手段。B写字教学可以完善学生的品格。C写字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D写字教学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
2、明确识字教学、写字教学的目标。(理解层次)
识字教学目标: 总目标:培植情感,学会拼音普通话,养成习惯,学会工具书。会认3000写2500 第一学段:喜欢有愿望,借拼音读汉字,音序部首查字典,会认1600写800 第二学段:有兴趣成习惯,用字典独立识字,会认2500写2000 第三学段:独立识字,会认3000写2500 目标特点:A阶段性连续性统一B三维一体目标体系C认写分开多认少写D打基础可持续
写字教学目标:
总目标:致力于素养培植感情,具有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能力,认3000 第一学段:培养愿望,掌握笔画偏旁,养成书写习惯,认1600写800 第二学段:有兴趣,规范书写临正楷,认2500写2000 第三学段:体会汉字美,软硬笔写楷书,认3000写2500
3、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识记层次)
读准23声母24韵母及16整体认读音节并正确书写,会四声会两拼三拼法
4、汉语拼音教学的方法。(理解应用层次,重点)
A示范、观察模仿法,BCD演示比较图示法 E夸张法 F歌诀法
5、简述识字教学两大流派各自的特点。(理解层次,次重点)
“两山一所“集中识字流派(1958年辽宁黑山祁建华): A形音义统一,形为主; B认读写结合,认为主; C字词句联系,字为主 D记比说兼用,记为主。
分散识字流派(1958年南京斯霞):
A“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生字新词融入语言环境 B符合儿童认知及汉字规律
C合理把握教学要求,引导掌握方法,利用语境
6、举例说说三种以上识字教学改革实验的做法和特点。(理解层次,次重点)A注音识字(1982黑龙江):一目双行听说读写同时起步 B字族文识字(1960四川鄢文俊):借语境进行字形类联、字音类聚、字义类推 字理识字、部件识字、韵语识字、双脑识字
7、简述识字教学的一般规律。(理解应用层次,重点)
认清字形,读准字音,了解字义并使三者建立联系。巩固识字最好方法是复现 A字形教学是识字教学的中心(笔画结构分析、形近字辨析、利用构字规律编字谜歌谣)
B千方百计读准字音(同音字归类、多音字按义定音、声旁助记)C理解字义才能牢固识字(教具助,构字法,联系生活和上下文)
8、写字教学的基本方法。(应用层次)A、激发兴趣 B、教给方法 C、培养习惯
第五章
口语交际教学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1、谈谈你对2001年7月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口语交际”的理念的理解。(理解层次,次重点)2001《语文课程标准》突破“听”“说”分开表述传统明确提出“口语交际”理念:“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2、简述口语交际教学的意义、地位和作用。(理解层次)
口语交际教学的意义:有助于促进学生智力发展、语文能力提高,促使参与并热爱生活增强自信。
口语交际教学的地位:在语文学习整体系统中处于先导的奠基地位,一种渗透、相辅相成的地位。
口语交际教学的作用:激发、导向、细化、规范作用
3、口语交际教学的主要类型。(识记层次)
介绍独白交往类,表演论辩想象类
4、口语交际教学的一般规律。选择其中一条规律,结合口语交际的实际进行阐述。(理解层次,重点)
情境性、互动性、生成性、综合性、生活化
5、简述口语交际能力的构成。(理解层次)
在口语交际能力系统中,说的方面包括外在的言语组织能力、讲述能力、调控能力、对场合利用能力还包括内在支撑的心理品质、思维品质和语言品质;
听的方面包括外在显现的对言语的感知能力、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反应能力还包括内在支撑的心理品质、思维品质和语言品质。
6、口语交际教学的实施走向。(理解层次,次重点)
A 从“模拟交际”走向“真实资讯空间的交际” B从个人独白走向“学习者共同体成员的互动” C单纯的语言教学走向“口语实习场”的创建 D从独立的口语课程走向“全时空的言语实践”
7、简述口语交际教学的教学策略。(理解应用层次,重点)A全面观照,整体发展 B双向互动,多元交织 C创设情境,回归历练
口语交际教学课堂结构:焦点发散式、多向聚焦式、板块合成式、线型递进式 口语交际教学训练基本途径:
口语交际课的训练、语文课口语交际渗透、日常生活口语交际实践中指导 第六章 阅读教学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1、明确小学阅读教学的意义和目标。(理解层次)
阅读教学的意义:
A、学习积累语言,形成良好语感 B、训练阅读技术,培养阅读能力 C、丰富文化知识,促进智力发展 D、陶冶思想情操,提高审美品位
阅读教学的目标包括三个维度,核心是培养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丰富积累,培养语感。九年阅读总量400万字以上
2、了解整个小学阶段阅读教学的过程。(理解层次)
第一学段注重阅读兴趣培养感受阅读乐趣 第二学段培养阅读兴趣鼓励大量阅读
第三学段强化阅读兴趣重点在整篇课文学习分阶段有层次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3、了解一篇课文教学的过程。(识记层次)
A、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B、精读课文,思考感悟
C、熟读课文,总结巩固
课文教学体现“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顺序,遵循“语言文字—思想内容—语言文字”的教学规律
4、课文教学常用的程序变式。(识记层次)
课文教学的程序变式是指改变教学课文的固定模式,改变逐段讲读的程式,而是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学重难点及学生的不同年龄心理特点,设计出不同的教学过程。A、直接切入式又称中心突破式
B、举一反三式
C、跳跃阅读式
D、由果溯因式
E、一篇带多篇式
5、小学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理解层次,重点)
A阅读心理过程的规律(感知、理解、反映、综合)
B读思结合的规律 C读写结合的规律
D课内外结合的规律(“得法于课内,发展于课外”)
6、阅读能力由哪些因素构成?(识记层次)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阅读能力构成: A阅读感受力是对阅读材料进行感知获得鲜明印象、受到感染激励的能力(基础)B阅读理解力是读懂文本、对阅读信息进行消化加工,获取意义的能力(核心)C阅读欣赏力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能从欣赏的角度阅读文本,并具有初步品评优美词句段篇的能力。
D阅读评价力是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思想内容、主要写作特点、写作技巧等方面作出理性鉴别与评判的能力。
E阅读探究力是在阅读中对文本的深层内涵或疑难点进行探究,自主收集、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F阅读创造力:是学生运用阅读材料所提供的信息,从中产生出他人未曾有过的独特见解和新异结论,或在原文基础上创造出有价值的新作品的能力。(最高层)
7、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应用层次)A 激发阅读兴趣
B培养阅读习惯
C指导阅读方法(朗读默读诵读精读略读
浏览:是快速的对文本信息进行识别、筛选,从中捕捉有价值信息的阅读法 D发展阅读个性 E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小学总量145万字以上)
8、阅读教学的常用方法。(理解应用层次,重点)A词句教学(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抓关键词比较辨析)B段篇章教学(讲读法诵读法研读法自读法讨论法)
情境教学法:根据课文内容和教学目标,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生动的情境,使学生入境会意触景生情启智怡情,使教学变成富有吸引力的有趣活动(李吉林)情境教学法具有“形真”、“情切”“意远”“理寓其中” 第七章习作教学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1、小学习作教学的目标。(识记层次)
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的表述自己的意见,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第一学段“写话”第二三阶段是“习作”
2、小学生习作过程的双重转化对小学习作教学的两点重要启示。(识记层次)首先是现实生活、客观事物向认识主体即作者的头脑的转化,然后是作者的观念、思想、感情向文字符号的转化。
这种写作过程的“双重转化性”启发小学习作教学训练必须从内容入手,必须以语言文字训练为重点。
3、小学生习作过程的心理特点。(理解层次)
A萌发好奇心与求知欲
B表达缺乏连贯性条理性
C书面语表达需要有声语言支持
D书面语言能力发展和形成中的动态性语言表达形态
4、论述小学习作教学的一般规律。(理解层次,次重点)
A说与写结合的规律
B仿与创结合的规律
C积累与表达结合的规律
5、结合实际分析小学习作教学的基本环节。(理解应用层次,重点)
包括A命题(切合实际、有启发性、自由命题)B作前指导(目的在于激发兴趣打开思路明确要求,指导环节:审题立意选材组材指导编提纲)C批改(与学生修改结合、讲求实效、鼓励进步)D作后讲评(抓重点重鼓励调动能动性联 系作前指导和习作批改,方法:交流品评、文字推敲、优缺点分析
6、简述小学生习作能力的构成。(理解层次,重点)
A、收集材料的能力
B、审题立意的能力
C、选材组材能力
D、驾驭文字能力
E、修改文章的能力
7、简述小学生习作能力培养的方法。(应用层次,次重点)A、收集材料能力培养
B、审题立意能力培养
C、选材组材能力培养
D、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按顺叙写照样子写,多种表达方式结合,评析遣词造句,积累语汇)
E修改习作能力培养(激发兴趣明确要求教给方法)第八章 综合性学习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1、结合时代发展和小学语文课程改革,试述对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解。(理解层次,次重点)
开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既是综合型人才培养的时代需要也是课程改革内在要求。其意义和价值在于综合性、生活化、经验性和个性化。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立足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有意识的综合开发和利用学生生活、社会生活等资源,运用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在自主活动中发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语文学习方式。
2、正确理解《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目标的规定。(理解层次)A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问题意识,B引导学生观察,表达观察所得
C引导学生参与活动,进行跨领域学习D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要求。(理解层次,重点)
A开放性要求:突破传统教科书教学的限制(目标内容过程方法结果开放)B 自主性要求:让师生成为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主体 C实践性要求:在活动中促进学生形成整体的语文学习经验(保证时间、完整性)D合作性要求:实现教师学生家长社区人员的共同成长
4、充分利用已有的课程资源,设计一则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并写出反思和总结。(应用层次,次重点)活动过程:准备方案、实践体验和问题解决(资料收集整理研究)、总结交流。
5、综合性学习资源开发和利用:校内、校外、信息资源。
6、综合性学习选择主题策略:从语文课堂教学中社会实践中发现,从学科整合中提炼,从地方文化中开掘
7、综合性学习指导策略: A指导开展资料收集 B指导整理和研究
C指导成果的形成和展示
8、对案例从主题、目标、要求及实施策略点评
点评:师生互动合作,无预设目标学习内容方式展现自主性,体现主体地位。第九章 小学语文课程评价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课标》“评价建议”在评价目的、重心、方式以及评价主体等方面与传统的评价方式有明显区别:评价目的由甄别选拔走向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重心从关注学习的结果走向注重学习的过程,评价方式由较为单一走向多样化(形成性终结性定量定性)评价主体从单一主体(教师)走向多元主体。
所谓课程评价,就是以一定的方法、途径对课程的计划、活动及结果等有关问题的价值或特点作出判断的过程。意义:检验改进课程促进全面发展
1、课程评价经历的几个时期。(识记层次)
美国评价专家古巴和林肯对评价历史阶段的划分: A测验和测量时期(评价本质上是以测验或测量的方式测定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状况或某些特点。特点是评价与测量近乎同义。19世纪末)
B描述时期(根据预订教育目标对教育结果进行客观描述。特点是认为评价过程是将教育结果与预订教育目标相对照的过程。20世纪30到50年代布卢姆)C判断时期(特点是把评价视为价值判断的过程。评价不只是根据预定目标对结果的描述,预定目标本身也需要进行价值判断。20世纪50到70年代)
D建构时期(把评价视为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协商”的共同心理建构过程,评价受多元价值观支配。学生(被评价者)也是评价的参与者。20世纪60到70年代。
2、谈谈你对小学语文课程评价功能的认识。(识记层次)
A、导向功能 B、诊断功能 C、调节功能 D、激励功能 E、反思功能
F、鉴定功能(对评价对象和评价指标的适应程度作出区分和认定)
3、简述小学语文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识记理解层次,次重点)A、评价目的的育人性(由甄别选拔转变为以人为本)
B、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形成性、终结性;定性与定量结合,更重视定性)C、评价取向的全面性(注重整体性、综合性)
D、评价过程的开放性(关注主观能动性,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
4、简述小学语文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理解层次,次重点)
小学语文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是指小学语文课程评价活动中所体现的特定的价值观。
从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的维度可以将小学语文课程评价归纳为三种: A、目标取向的小学语文课程评价(忽视主体性和过程)
B、过程取向的小学语文课程评价(对主体性创造性给予一定尊重)C、主体取向的小学语文课程评价(价值多元、尊重差异)
5、简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程评价观。(理解层次,次重点)A、由侧重量化评价转向侧重质性评价 B、由侧重甄别转向侧重发展
C、既重视学生在小学语文课程评价中的个性化反应方式,又倡导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合作。
D、强调小学语文课程评价的真实性、情境性。
E、不仅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而且重视得出结论的过程。
6、结合新课程改革的实际分析小学语文课程评价的内容和方法。(理解应用层次,重点)
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小学语文课程评价是三个维度与五个方面相结合的评价。在方法上提倡以形成性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以及自我评价为主。小学语文课程评价的内容: A、对小学语文课程三个维度的评价(重视知识运用,评价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知识的建构过程,评价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
B、对小学语文课程五个方面的评价(识字与写字教学的评价既要从音形义的结合上评价也要重视学生兴趣和习惯。方法:回忆自由联想随机抽样;填空替换求同求异类比归纳选择)、阅读教学评价既要综合考查阅读过程中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也要考查其兴趣方法习惯阅读量和速度。方法:问题问答次序排列确定要旨体味含意)、口语交际教学的评价应重视考查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习作教学的评价应重视习作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的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方法:分析法多段短文测量、评定量表参照量表法)和综合性学习的评价以正面评价和激励评价为主,关注问题意识知识的综合应用,重视过程和体验)小学语文课程评价的方法:
A、以形成性评价为主,辅以必要的终结性评价(编制知识能力双向细目表)B、以个体内差异评价为主,辅以必要的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尊重个性)C、以自我评价为主,结合必要的他人评价(自我评价是指被评价者自己参照评价指标体系对自己的活动状况或发展状况进行自我鉴定。)第十章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1、了解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理论基础和发展。(识记层次)
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理论基础是现代学习理论(桑代克斯金纳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布鲁纳代表的认知主义及皮亚杰代表的建构主义加涅代表的累积学习理论)、教育传播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三大原理:整体性有序性反馈原理)
2、简述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和趋势。(识记层次)A、从单
一、孤立到系统集成网络化
B、从辅助传统灌输教学到支持学生探究性学习
C、从教材搬家、知识罗列到营造全方位网络学习环境。
3、掌握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形式,并能将这些形式灵活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应用层次,重点)
A、多媒体教学:演示型、交互式 B、网络教学:讲授型(同步/异步)、讨论学习型(在线/异步)、协助学习型、探究发现型(设情境定主题、自主探究查信息、交流协作解疑难、讨论评价报成果、扩展延伸带动课外)
4、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原则。(识记理解层次)A、科学性原则(内容、过程、技术的科学性)B、目标性原则(培养语文素养首要目标)C、有效性原则(效果和效益)
D、互动性原则(人与人、人与机)
5、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正在各个学科课堂教学中深入开展,你如何理解“整合”这一概念?(理解层面次重点)音频、视频、图像、文本、虚拟现实、网络等现代教学媒体以各自特有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外部刺激和丰富的学习资源,也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参与机会,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有机会主动地参与、发现、探究知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就是通过把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教学加以整顿、协调重新优化组合来改变学生单一的学习方式,改变教师传统的授课方式,为学生的个人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由于知识来源渠道多样化,学习的时间、内容、进度均可自我控制,学生的学习从被动变为主动。这样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多方面能力,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效率。第十一章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1、谈谈在我国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作为专业人员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交往、课程建构中的角色定位。(识记理解层次)角色是指个人或人们在群体及社会中由于占据一定的地位而显示的态度和行为模式的总和,或应履行的职责。
作为专业人员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交往、课程建构中的角色已由语文知识的传递者向学生语文素养的促进者和学生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者转变,向与学生的交往者、对话者、合作者转变,同时还担任着课程建构者的角色——既是校本课程的研制者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还是课程实施的决策者。
2、论述一个优秀或成功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专业素质?并说说小学语文教师的各种专业素质对教学的意义。(理解层次,重点)一个优秀或成功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道德等三个方面的专业素质: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
A、本体性知识(语言文字基础知识语文学科发展历史趋势独特的认识世界的视角思维工具及相关学科知识)
B、条件性知识(学生身心发展知识、教与学的知识、教育科学研究知识)C、实践性知识(教学经验的积累)
D、普通文化知识(人文、科技、工具类、艺体类知识)小学语文教师专业能力:
A、教学设计能力(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结构(横/纵)、选择教学策略能力)B、教学实施能力(教学交往能力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建立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发挥学生主体性和个性)、(教学管理能力是指教师能够计划组织调控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驾驭课堂多变的教学情境)、语言表达能力(口语书面语体态语)C、评价学生学习能力(设计练习、处理作业、综合评价能力)D、教育研究能力(行动研究法:就是教育情景的参与者,为提高所从事的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为加深对实践活动及其依赖的背景的理解所进行的反思研究。(计划、实施、观察、反思)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道德:
A、教育公正(让每个受教育者得到合理需求、合理评价)B、教育责任感(教师对社会所期望的职业角色的认同和承担)
C、教育爱(是教师专业道德的核心,指教师对受教育者合理利益的谋求,是对教师责任与义务的遵循)
3、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哪些专业能力?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能力。(理解层次,重点)A、教学设计能力(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结构(横/纵)、选择教学策略能力)B、教学实施能力(教学交往能力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建立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发挥学生主体性和个性)、(教学管理能力是指教师能够计划组织调控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驾驭课堂多变的教学情境)、语言表达能力(口语书面语体态语)C、评价学生学习能力(设计练习、处理作业、综合评价能力)
D、教育研究能力(行动研究法:就是教育情景的参与者,为提高所从事的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为加深对实践活动及其依赖的背景的理解所进行的反思研究。(计划、实施、观察、反思)
4、什么是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从其对自我专业发展所关注的重点与所达到的水平两方面,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可以划分为哪几个阶段?并说出各阶段的主要特征。
(理解层次,次重点)
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指小学语文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化提高的转变过程。包括教师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以及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和教师提高专业水平,达到专业成熟境界的过程。
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可以划分为哪三个个阶段:
A、生存关注阶段(建构小学语文课堂生活、处理教师个人生活)
B、任务关注阶段(确立正确的小学语文教学观与学生观、小学语文专业知识与教学法知识有机结合)
C、自我更新关注阶段(专业发展的自我反思与发展意识、形成个人教学风格)
第三篇: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
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
学校:洪家楼第二小学班级:五年级四班教师:苏晗
主题:电视电影观后感
一、好词:
五彩缤纷天马行空翩翩飞舞春花烂漫青翠欲滴春风拂面春意盎然百花盛开春光明媚鸟语花香风和日丽莺歌燕舞柳暗花明草长莺飞 冰魂雪魄百花齐放姹紫嫣红绿草如荫春风和气春光漏泄春光明媚 春花秋月含苞欲放春笋怒发繁花似锦枫林如火秋风习习秋高气爽 大雨淋漓淅淅沥沥春雨潇潇细雨飘洒雨过天晴阴雨绵绵清澈透明奔腾跳跃清澈透底如烟如雾千姿百态巧夺天工心旷神怡生机盎然 美不胜收目不暇接诗情画意走马观花流连忘返熙熙攘攘枫林尽染
二、好句:
●你曾经面对齐国几百乘战车,没落泪;在武子台上面对血流成河,你没落泪;自己被迫离开鲁国,你没落泪„„可如今,你却落泪可敬啊。
●试想,在国家民族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时,国民党人是出了大力的,但共产党人和各民主党派也是出了一定的力的,同样也有流血牺牲,国民党却妄想一党独大,遭致共产党人和各民主党派的联合抵抗。
●当秋风再起的时候,北海公园黄色的菊花淡雅,白色的菊花高洁,紫色的菊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正开得烂漫.在史铁生的眼里,母爱是菊.无论是“淡雅”,或是“高洁”还是“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都是一种别样的风景,是母亲对儿女们“要好好儿活”的诠释。
●为了实现我们的光荣使命,我们必须努力学习,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类的灿烂文化武装自己,为创造更加辉煌的民族文化而尽心尽力,为祖国的持久繁荣富强贡献力量,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三、好段:
●不灭的精神: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战士获得了“最可爱的人”的称号,这,一直都是共产党军队的光荣传统。在《建国大业》中,我们看到,解放军解放上海,为了尽量不打扰上海市民的日常生活,解放军没有使用重武器,宁愿血洒苏州河,解放上海后没有进入民居,而是露宿街头。这种一切为了人民的精神是应当代代相传的,成为不灭的时代精神。
——选自佚名《观〈建国大业〉有感》
●海娃的机智:
电影里有一个情节使我极其敬佩海娃的机智:海娃走到一个小山沟里,没想到迎面碰到日本鬼子,他急得直冒冷汗。海娃突然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连忙从自己的衣服上扯下一块布条把信绑在一头肥羊的大尾巴里,瞒过了鬼子的队长。这个情节表现出海娃临危不难、沉着冷静、机智敏捷的精神。我们应该学习海娃这种处理事情的方法,在我们遇到困难、麻烦或突发事情的时候,要临危不难、沉着冷静,用最短的时间想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选自《机智勇敢的中国娃——观〈鸡毛信〉有感》 ●少年强则国强:
看了这部电影,使我了解了当年的抗日战争,了解了过去人民的智慧和抗日的艰苦。我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千千万万个抗日英雄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那些人民英雄的聪明才智和高尚品格,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里。“少年强则国强”,我们从现在起,就要好好学习,学好本领,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将来建设好祖国。我们决不辜负先烈们的鲜血和希望,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富强!
——选自《智慧的中华儿女——观〈地雷战〉有感》
(名家片段):
●我们技术落后100年:
看完《阿凡达》最深的感受还是视觉上的冲击。这部片子的故事虽有点陈词滥调,但技术上已做到绝对完美,尤其是CGI技术只能让我们望洋兴叹。昨日别的记者问我应该向《阿凡达》学习什么,我想想好像没啥好学习的,因为我们和好莱坞技术上的差距太大了,有网友总结是20年,对我而言快100年了。
——阿甘 ●我们相差多远:
我觉得自己似乎回到了童年的时代,变成一个充满幻想的小孩„„但是简单的故事毫无问题,剧情非常抓人。《阿凡达》让我知道,我们差的不是技术,技术是可以拿来的;《阿凡达》突然让我意识到,我们电影的情怀和简单的美好距离有多远;我们和清澈的纯真距离有多远;我们和炙热的梦想距离有多远;一直在扭曲阴暗扯淡的纠结的庸俗中奔走狂欢的我们,距离到真诚,还有多远!面对《阿凡达》的纯净,我们应该羞愧。这是我们中国电影人要集体目睹的,集体服气的一次完败。
——陆川
四、好文(同伴的好文章):
《长江七号》观后感
胡一非
不久前,我观看了电影《长江七号》。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名叫周小狄的单亲孩子,他的爸爸穷困潦倒。但为了让小狄长大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爸爸举债把小狄送进了贵族学校读书。一天,小狄的爸爸在工地发生意外去世了。小狄听到消息后十分伤心,也十分后悔没有听爸爸的话。但这时奇迹发生了,小狄爸爸送给小狄的玩具——“长江七号”发挥了它身上的特异功能,用自己的生命换回了小狄爸爸的生命。
整部影片所描述的故事虽然简单,但发人深思。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小狄爸爸经常对小狄说的一句话:“我们不去偷,不去抢,要努力读书,长大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它使我想起了以前听过的一个故事。从前有两家人,一家比较富,另一家比较穷。他们各自都生有一个小女孩。富家的小女孩自以为家庭环境好,从小就不爱读书,还看不起穷家的女孩。而穷家的女孩却很争气,读书非常刻苦,学习成绩经常名列前茅。后来那位富家小女孩,由于从小不好好学习,最终一事无成。而那位穷家的小女
孩,由于从小就用功学习,终于成就一番大事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那天晚上我想了好多好多,久久不能入睡。对比小狄,我们是多么幸福啊,有吃,有穿,还有玩。个个都是家里的“小皇帝”,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他们对我们多疼爱啊。但我们又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中有好多同学身在福中不知福,没有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有的成天看电视,玩游戏,没有认真写作业;有的上课不认真听讲,脑子总在东想西想,老师提问时答非所问;有的搞卫生时经常偷懒,不干活,在家里也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有的只想着自己,一点都不考虑别人,一味任性妄为,甚至在外面干坏事。如果这样的话,长大后还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吗?
我们都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希望寄托在我们的身上。在此,我呼吁广大学生,从现在起我们就要努力学习,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长大后才能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同时我也希望广大家长都能像小狄的爸爸一样重视教育孩子,让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看《网络妈妈》有感
邢萌腾
我和妈妈一起看了《网络妈妈》这部影片,太感人了。
《网络妈妈》是根据“全国十大杰出母亲”,“中国互联网十大新闻人物”江西省弋阳县“网络妈妈”刘焕荣的爱心事迹改编的一部真情故事片,影片讲的是一位中学生贺嘉由于沉迷网络游戏,使父母,老师,同学失望,后来通过“网络妈妈”在网上的精心教导,改过自新,好好学习的故事。
现在是网络时代,网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世界,我们可以用网络收发邮件,听歌曲,看电影,玩游戏,但是如果不正确的使用网络,那就会成了我们的克星,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危害,所以我们要正确理解和使用网络,让网络来帮助我们更好的学习和生活。
看到电影中,贺嘉沉迷于网络,给她自己,她的父母带来了许多伤痛,她的妈妈为了找她,骑车子到处找她,她的爸爸为了她每天打着两份工,为了让她戒掉网瘾付出了那么多。从影片中我受到很大的震撼,我想到了我们的爸爸妈妈老师在我们的学习中,生活中也都付出许多的艰辛,他们无私地为我们奉献着,他们对我们的爱是无法表达的,当我们犯错的时候他们的训斥,打骂打在我们身上,痛在他们的心上。
父母和老师的爱是伟大的!
好文(名家名篇):
电影《雷锋》观后感
当我们在喧嚣繁华的现代社会里过着脚步匆忙的日子时,有什么东西似乎在离我们远去,有什么东西被我们在无意中忽略,有什么光芒似乎已经被掩盖,而这样的东西,正是因为它们的存在,才使生活有了感动和欢笑,才有了难以忘记的瞬间。这样的东西,就是雷锋精神。
不要说这样说有些可笑和老土,这样的社会里,雷锋精神已经被我们遗忘很久了,我自己也是。在重新看到陈旧却质朴的电影里的雷锋时,我才想起曾经有一个在学习生涯里被浓墨重彩强调渲染过的人,我们小时候都被教育要向他学习的人,一个无论过了多少年依然被亲切地叫做雷锋叔叔的人,一个这样的人。无数人都说这样的时代里,雷锋精神已经过时了,我们需要的只是竞争意识,需要知道的只是怎样让自己在这样的社会里活得更好,然而就因为这样,雷锋精神里无数更深层次的东西被我们忽略了,而这些,恰巧正是我们所需要的。
雷锋精神最重要的一点,是为人民服务,在现在的状况之下直接说成助人为乐也许更确切些。虽然是个俗套的概括,但是却是事实。也许又有人要说,我们处于一个竞争的社会,助人为乐,怎么看都是与这样的社会现实格格不入的。竞争是个残酷的字眼,有时候就是因为这两个字,吞没了太多人性中美好的东西。然而在我看来,竞争和助人为乐也是可以和睦相处的。竞争也许可以看作一个中型的词语,如果是良性的竞争,大可以帮助督促我们提高自身,按照通常的说法,有利于社会进步。然而现在的竞争,往往被歪曲成不择手段,也许这样说是有些过于严重,但是却没有比这个词更贴切的。尽管我还处在踏入社会与学校的中间阶段,身边却已经有了很多这样让我心惊的例子。有时难免会对这样的局面感到心冷,但想想我既然无法改变什么,保持自己也许比较实际。在这样的状况之下,助人为乐也许就不仅仅是一种品德而已了。表面来说,帮助别人会另自己感到快乐,就是所谓的“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增加我们的幸福感,让生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简单而美好起来,这也不与良性的竞争相排斥。更深一点说,坚持着助人的品性,更是在这样的现实中对自己的一种保持,让自己的心灵始终保持着善良而美好的状态,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感触,不但对疲累于奔波和劳碌中的现代人有着舒缓精神的作用,更是能给社会注入希望的药剂。帮助别人,也许就能给别人一个希望,而对于自己,也给了一个坚持的理由。虽然这样说将助人为乐这样一个简单的词语引申得有些远,但对于这个时代的我们来说,怎样保持自己也许是一个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吧。如果想让自己还有对美好生活的坚持,就请从帮助别人开始吧!
雷锋精神另一个重要得方面,还是用一个俗套的说法,就是艰苦朴素。还是在这样喧嚣繁华的现代社会,艰苦朴素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甚至会招致轻视的说法。然而,正如曾被强调过的一样,艰苦朴素是不会过时的,只不过表现在当代,会换作“节约”这一种说法而已。我们有充足的物质充足的理由来说明艰苦朴素已经不再需要,然而是真不需要么,谁都不敢这么说。作为个人,艰苦朴素不等于吝啬与守财,因为既然有充足的条件就有资格去享受。然而任何事情都是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的,虽然强调艰苦在现代的社会里是不太现实的事,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个会安排和打算的人,将钱用到需要的地方中去,是所有现代人所必须的素质,保持朴素的生活和朴素的心态,也有利于建立一个健康的生活状态。对于国家和集体来说,反映为节约的艰苦朴素就有更多可见的和巨大的利处。拿中国自身的资源来说,无论是水还是森林资源,都在强调着要节约,要从我们自身一点一滴做起,我想这不仅是在为我们自身考虑,也是在为子孙后代们着想。而社会中也不仅仅有安逸生活着的人们,还有许多生活在艰苦都算不上的环境里的人,他们也有和我们同等的生命的权利和价值,或许我们在生活中朴素一点,给他们多一点帮助,就会点燃另一个生命的希望也说不定。有太多需要帮助的人存在,尽管他们的路要自己走出去,但有时候另外一个人的帮助或许就会是动力和坚持下去的希望。就以上的几个方面来说,艰苦朴素在时代中被阐述出新的意义,并发挥着更为巨大的作用。
尽管在有些人眼里,雷锋精神已不再需要,但真正的雷锋精神不会过时,因为它们是真正有意义的精神财富,并一直在闪耀着夺目的光芒,过去是现在也是,只不过换了一种名称和方式。雷锋精神并不只助人为乐和艰苦朴素两种,但无论哪个,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影响着国家,继续发挥着巨大的精神作用,使得伟大精神的光芒永不泯灭。
终生无悔献老区,俯首躬耕蒙山牛
——电影《留住青山》观后感
通过观看电影《留住青山》,人民教师李振华对学生无私的爱一次又一次地冲击着我的心灵,他个人和家庭为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让人震撼,他身上体现的高尚师德情操、强烈的责任意识更是令人深深折服。我们缺少的这种东西,正是李振华老师教育人生平凡之中蕴育着的精神力量。
《留住青山》以人民教师李振华的典型事迹为原型,艺术再现了他50多年来投身沂蒙老区教育事业所做出的无私奉献。影片讲述了1953年,刚刚17岁李振华响应党中央毛主席的号召,中断大学学业,从江苏南京只身来到山东贫困地区支教,辗转来到沂源县最偏僻的一个小山村,一干就是50年。为了培育山区的孩子,李振华付出了全部的心血和爱心,他一生教出1万多名学生,其中有7000多人考上大学。任教期间,他从第一个月开始,就拿出工资的四分之一帮助穷困学生,50多年共捐资37万多元。李振华的事迹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2006年,他被评为山东电视台十大感动人物及山东省十大好人。
影片以一种旁述白描的方式,从“父亲病危,速回”的一封电报展开,那平静的画面和弯曲辗转的山路小桥,使得山村在幽静的同时,更显得与世隔绝。也正是这种与世隔绝,使得从大山外面进来的李老师,从18岁那年起,就执着地想要把更多的孩子送到山外的繁华世界。从繁华的大都市南京,来到偏僻贫穷的沂蒙山区,他用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住了本该不属于他的责任。从那一刻起,他就把心交给了沂蒙山这片英雄的土地。李老师永远是一个种植者,一个劳作者;他始终为学生种植爱,他始终为贫困家庭种植幸福。
荧幕上一个个的片断,让我一次次地被感动,心灵一次次地被洗礼。做李老师的母亲、妻子、女儿会是什么样的心情,但我知道,做他的学生,一定是幸福的。“爱,是教育的全部”,李老师爱着他的学生,爱着这片青山绿地,爱着这份最光辉的事业,这也许就是李老师的信仰。李老师是一个有信仰的人,有信仰的人常会表现出他人不可理寓的执着。在这样的一个缺乏信仰的时代,李老师确实有太多的地方值得我去学习。
对于我们来说,既然选择了教育事业,就决定为教育事业贡献终生。从事教育事业也许是清贫的,也许是单调的,像我们教了几十年,也许注定教不出多少学生,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我们终将品尝到来自奉献的快乐与幸福,谁说这不是人生一笔最珍贵的财富呢?也许许多人觉得他得不偿失,三个孩子的前途,父母床前未尽孝的遗憾等等这些在常人看来不可理喻的做法,李老师的心里肯定也是很痛的。但我想来自对学生、对教育的奉献所得到的充实与满足会让他感到自己的舍是值得的,虽然这个舍得有些残忍。
通过观看电影,让我更深刻的认识到“人民教师”称号意味着一种责任,一种乐于奉献、勇于承担的精神。“爱是最好的教育”,用爱心指导我们的工作和行动,用爱心去感化和教育每一个孩子,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义务。我将以李老师为师德榜样,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孩子,努力实践师德规范,时时刻刻
不忘自己身上所担负的责任,用“爱”向学生身教做人的真谛,用“心”去履行育人职责,为特教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李老师用行动演绎了高尚的师德之魂。留住了青山,留住了源源不断的薪火相连,点燃了青春,点燃了声声不息的星火燎原。
第四篇:小学低年级实践性识字教学的研究实施方案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的研究》
实施方案
齐河县表白寺镇孙耿中心小学
付传香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的研究》
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依据:
汉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每个人一生中生活与学习的最重要
工具之一。郭沫若先生曾说:“识字是一切探求之第一步。”新课程
标准中又提出识字、写字教学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
项重要任务。因此,教师必须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掌
握一定的识字方法、技能,使学生真正爱识字、乐识字、轻松识字。
特别在低年级段要“多认少写”。“多识”有利于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地认字,以便及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给他们打开一个生活经
验世界之外丰富多彩的文本世界,这无论对孩子的情感和思维,还是
对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都有重要意义。识字还能够有效丰富儿童的口语,强化儿童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所以识字能使孩子终身受益。
二、课题研究目标
⑴ 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让学生在游戏中学、活动中学、情境
中学,不断被新鲜的刺激所吸引,变枯燥乏味的识字为快乐识字,以
增加识字的趣味性、参与性和可接受性。⑵ 低年级教师创造性地使
用教材,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开发学生身边的汉字学习资源,以便快捷高效地进行识字教学。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⑴ 通过多种方法,进行识字教学,调动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愿望和习惯,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⑵ 在突破传统识字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一种适合低年级学
生兴趣特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识字教学模式。
⑶ 探索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有效方式与途径,从而优化语文
课堂教学,加强语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素质发展。
⑷ 通过长期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从而发展学生个性,提高综合素质。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
我们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方法。研究的教师以实际问题的解
决为主要任务,树立“问题即课题,过程即方法,进步即收获”的理
念,积极参与教学实践研究,保持研究的真实性,讲究科学性,注意
认真观察、不断总结。在总结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以不断改进研
究方法,取得研究成效。辅助方法还有以下几点:
⑴ 文献法:搜集、查阅各类与课题有关的资料和识字教学改革
实验,探究科学的识字教学方法。⑵ 行动研究法:根据课题内容,边实践、边研究,使整个研究过程
在具体行动中进行。
⑶ 实践法:在教学中运用科学有效的识字教学方法,发现问题及时改正,不断完善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提供成功的教学案例。⑷ 经验总结法:总结前人的识字方法及课题实施中的成功经验,整理出课题研究的成功案例。
五、研究对象
参与本课题的教师及教师所带的2个教学班级。
六、课题实施原则
1、多种识字方法与新课程实施相结合。通过学生多种识字方法的掌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生字的习惯和能力;举办各种识字方法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
2、善于发现挖掘儿童身边“熟识”的语言物质材料,充分结合儿童身心规律培养的识字习惯,采用多种教学措施指导识字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
3、培养识字能力,能促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由“被动的学”变为“主动的学”,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提高学习效率。
4、要重视教给学生“活”的识记方法,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技能,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为今后的自学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七、研究措施与步骤
1、步骤:
⑴研究准备阶段(2012.07____2012.09)
1、立项的相关调查研究、论证研究、落实课题。
2、课题组成员及实验班制定实验方案。
3、实验班识字能力测试。
⑵研究实施阶段(2012.09____2013.04)
1、以1—3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教学实验,分项落实实验研究内容。
2、定期研讨,每学期进行一次阶段总结。
⑶研究总结阶段(2013.04____2013.07)
1、对本课题资料整理、总结。
2、撰写课题研究报告、论文。
2、措施:
⑴营造多种识字教学的环境:让教室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让教室的每一个地方都体现着多种识字方法的乐趣。
⑵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媒体,指导学生采用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方法学习生字。
⑶开展趣味识字方法大比拼,看谁的识字方法多。
六、课题预计成果形式
1、学生识字作品展示。
2、科研论文、研究报告、教学案例、学生读书笔记等;2012年9月
第五篇:小学音乐实践性教学方法的研究
小学音乐实践性教学方法的研究 结题报告
一、课题背景
音乐课的教学目的是把音乐理论知识转化为音乐实践。与音乐有关的所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应注重实践。在平日的教学过程中多融入一些实践环节,组织学生参加一些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逐渐走进音乐的天堂,学会欣赏音乐。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音乐艺术,可以提升自信心,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总而言之就是让音乐课堂氛围活跃一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之前做好教学准备,多设置一些让学生参与的环节,根据每一年龄段学生的特点设置相应的教学环节,如课堂互动环节,让学生在自主参加的情境下学习音乐,而不是通过教师的知识传授,死记硬背音乐知识。学生在问答环节等积极的学习环境中可以掌握一些与之有关的学习技巧,所以时间性学习和参与性学习将是教学的改革方法之一。
二、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
(1)学习课程整理和信息技术等理论知识,多参加教师或学生组织的计算机培训活动。
(2)编制学习计划,分工完成。
(3)多和相关课题研究成员去交流,希望获取更多与之相关的信息,提升研究的科学性。2、实施阶段
(1)根据课题编制的研究计划开始钻研。
(2)在实验操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进行实时评估,组织阶段性研究成果评估活动。可以选用时间性学习方式、学习效果和学习反馈等方法研究实验对象,为学生营造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多参与实践活动,不断提升实践能力,活动结束后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对他人的评价,全面发展学生的德育知识,让学生在团队中健康成长。
(3)教师可以在“学生实践性音乐学习”众多安排讲课、说课以及评课等环节。然后选择自我评价与对他人评价两种方式评估整个实践活动的成绩,在实践活动中可以灵活的改变工作人员。
(4)选出一些较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
(5)总结出阶段性研究成果,展开一次针对性较强的研讨会。
(6)在每一个学期里面可以召开两次或者三次研讨会,提升学生参与音乐课外活动的积极性,提升学习能力与音乐实践能力,教师可以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
3、总结阶段(1)评出课件。
(2)撰写结题报告。通过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分析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完善教学方式,创造一个独特的教学方式,撰写结题报告。
三、主要做法和经验
1、实验方法
将教学方法的教学目的定为“生活化教学研究”,为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实验,可以选用观察、体验、实践、分析以及总结等方式去研究。一旦选定试验班集体,就即刻组织实践活动,如召开研讨会等。现在在职的每一位教师都应在教学方面给自己定一个教学进步的目标,只有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才有可能积极参与其中,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行动研究法:指音乐教学实践小组的每一位成员都可以通过实践教学这一活动对生活化音乐教学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并掌握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对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等项目进行研究。
(2)文献资料法:指搜集与音乐有关的教学资料、生活教学知识、素质教育等资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2、实验教学的原则
在教学研究中可以把“生活化教学”定位基本原则,尽管还未确定具体的教学方案,但所相关研讨中必须坚持“生活化教学”这一原则,本次研究应注意以下几点原则:
(1)开放性。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保证孩子可以无所约束的去学习音乐,大胆尝试新颖的音乐知识。这样做的前提是充分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让学生先发表自己的学习心得,然后做到让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不断体验,拓宽视野。(2)实践性。在音乐教学课堂上多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动眼。教师不仅要明确教学目的,还应让学生多参与实践活动。在实践结束以后学生对实践学习有了基本了解,然后再继续进行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3)因材施教。虽然学习是学生后天的习惯,但先天的智商也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针对智商不等的学生应选用适当的教学方式,给予批评或表扬,逐渐培养他们的主动学习意识。
(4)主体性。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所以应遵循主体的需求,适时引领学生去观察生活中的乐趣,热爱生活。如果学生可以表达的生活内容,教师可以先不说,让学生自己表达;学生可以演唱的音乐,教师在一旁陪伴。
3、实验的作法体会
(1)创设情境,启发诱思,激趣导入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在研讨教学方法的时候可以先构建新颖的教学模式,创设情境,启发诱思,激趣导入。如对年龄段较低的学生选择一些低智商的游戏,可以选择将故事或者猜谜语等等,将一些生活小乐趣融入课堂,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上愉快的学习;教师还可以把生活中的音乐带入课堂,让学生亲自感受生活中的音乐,做到生活与音乐的结合,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时间学习。因为教学的理论知识存在差异,所以针对不同的内容可以选择多媒体、课本或者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可以更真实的学习音乐。
(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
教育行业最显著的特点是:教育的对象是有情感有思想的个体,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是最为奇妙的一点,教师在其中担任多个角色,如引领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在课堂上一般都是学生听教师传授知识,在课下学生们之间相互玩耍,很少有人去主动找老师沟通,所以建议学生和老师之间先建立一个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应尽职尽责的去关爱学生,诚信和学生交朋友,不仅在课堂上使用教学技巧去吸引学生,还应在课下用自身魅力去带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可以在学校积极学习,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3)改进教学方法,帮助孩子产生音乐学习的成功感
对所有的学生来说,都希望在学业上获取更大的成就,学生的学习是把情感与认知联系在一起的。成功是一种力量较强的情感因素,会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学生的求学欲望。建议教师在平日教学时,可以对学生的情感和学习内容做相应的评判,多给予学生一些鼓励,如“你真棒”。学生在接收到教师的好评之后会增强自信,更加热爱学习。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创造情境,让学生参与教学,让他们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才能,在课堂上获取一定的成就感。学生有了自信以后更容易成功,学生将产生更大的创造空间。
四、研究成效
1、教学上的收获
(1)提升学生音乐素质。让学生在学习音乐课程之后去慢慢了解音乐中的情感变动,学会去倾听音乐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变动,如在听到音乐之后所产生的幻想。试着去在音乐中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并享受这种感觉。
(2)完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保证教师可以和学生有一个和谐的关系。学者借助音乐去调节心情,经常让自己拥有一个好的心态。多参加音乐实践活动,在活动期间感受音乐的美感,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
(3)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述理论知识,机械式给学生灌输思想,学生几乎没有机会参与教师的教学,教师一般不设置问答环节,导致学生很少和教师沟通,没有勇气去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更无从谈及去开创新思维,拥有新想法。其实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演唱,教师选用“唱歌课”的方式活跃课堂氛围,让课堂有生命力。
(4)提高教学质量。在开始安排音乐实践课以后,所有班级的音乐教学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从教师的教学设计上分析,教师在理论教学方面的设计减少了很多,更多的是把时间放在实践教学上。随着音乐实践课的增多,热爱音乐科的学生也活跃起来,选择音乐课的学生与过去一年相比提高了38%,其中包括很多“坏学生”,如性情暴躁或者性格内向的学生,之前学习成绩一般甚至非常差,现在成绩都有很大进步。
2、促进课程发展 现在教学模式中仍然存在新课程和传统教学不结合在一起的情况,为让新教学模式尽快融入教学课堂应拉近两者之间的距离,让理论教学、新模式和生活融为一体,做到“微科研”,教师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应注意适当的加入新教材,认真组织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尽快地适应教育改革模式下的教学方式。
五、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教学问题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经常把理论知识和教学作为中心,把理论知识的传授和考试作为教学目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只是机械式的接受教师灌输的理论知识。教师不注重平日和学生的沟通,经常忽略实践性教学对学生的重要作用。大多数教师都具有一定的教龄,即使是新教师也属于成人,所以教师经常用自己的想让去理解学生,讲述自己的经验,去让学生理解,但学生毕竟都是未成年,所以很多知识是无法理解的,导致学生认为音乐课是非常无聊的。
2、学生学习问题
大多数学生都是在教师或者家长的监督下完成学习,缺乏独立性。长此以往,会对教师产生强烈的依赖性。这样,会让学生学习不自觉,自信心受挫,难以做到独立学习。随着教学内容的加深,学生开始无法理解,感觉教学内容复杂,严重损伤学生学习音乐的自信心,导致上音乐课程的学生逐年下降。学生若不学习音乐课,将无法提升对艺术的审美感。即使在课程中安排音乐实践课,学生也不会再产生兴趣。
在课程设置上,可以让学生选择教学方式,建议教师选择开放式课堂,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下学习新知识。若教师教学能力不足,将无法控制课堂上活跃的氛围,所以教师也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进行学习,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为学生提供新模式教学。开放式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还可以让教师增长教学本领。
相关教师和科研人员通过一年多的教学实验和总结,研究出一个关于小学生音乐课堂的教学模式,但仍存在一些问题。科学技术一直在飞速发展,所以小学音乐的教学模式也应该随之发生变化。教育工作人员应该着重研究“音乐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这一教学课题。通过不断优化改革教学模式,相信音乐教学课堂将收获到一定的研究成果。
六、参考文献
1、《中国音乐教育》《贴近生活走进生活》.王双有2001年第2期
2、《陶行知教育文集》, 陶行知,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
3、《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出版;
4、《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金亚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出版;
5、《文汇教育家书系——教学新理念》,汪潮著,文汇出版社 2003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