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教学与研究
周记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作文教学一直是教师最为困惑的一项工作,耗时、费力,又收效甚微。学生不爱写作文,一写作文就“唉”声一片。为此,我将作文训练转变成自由写作——写周记。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实践,发现写周记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表达力求有创意。”
叶圣陶在给《学作文报》的题词中也说:“作文就是用笔来说话。作文要说真话,说自己的话,不要说假话,说空话,说套话。”而周记本就成为了展示学生真实生活的大舞台,记录了学生成长的轨迹,真正做到了“我的周记我做主”。
每届新生入学的第一节课上,周记是我必留的一项马拉松式作业,一写就是三年。作业要求如下:每周至少写一篇周记,内容自选,文体不限。只要将眼之所见,耳之所听,心之所想,情之所感,诉诸笔端,自由灵活的表达真情实感即可。“情动于中,理思于外”。学生的思维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自由的翱翔在写作的天空中,他们能敞开心扉,畅所欲言,面对生活能进行深入的思考。一篇篇精彩的周记层出不穷,现择录几位学生周记如下:
恰在金秋
当萧瑟的秋风带走最后一片梧桐残叶,我们无需悲伤,那是它接受了秋风共舞的邀请;大地也张开尚有余温的胸怀,拥抱它回家。看,它充满激情地曼妙的舞姿在秋日的凄凉中飘转回荡。最后,瘫软在松软的大地上,静静地,任时光将自己化为尘土,埋葬在母亲的身下,只待呼唤万物复苏的第一缕春风吹起,生命再现勃勃生机。
就在这棵梧桐树旁,曾有一个满眼噙泪的女孩,她看着亲手栽下的玫瑰日益枯萎。夏日慵懒时,玫瑰丛如熊熊燃烧的火焰,仿佛每朵花掰间都有热烈的火苗雀跃。
仲夏夜之梦转瞬即逝,大地间奏起哀转悲凉的乐曲——落叶坠地的脆弱声响。玫瑰花瓣上早已泛出枯黄,褶皱取代了饱满。女孩每早来这丛中,满地已不可计数的花瓣,因坚持不了昨晚的西风,飘零而落。
萧瑟败落取代了似锦繁华,女孩实在难以接受。望着满目萧然,忆着暖水夏花。
“只是它们累了,要休息了。”不知何时,女孩已擦干泪水,望着飘扬的雪花,露出夏日的笑靥。
“四季终将轮回,冬天也盛开了漫天雪花。再说花儿自己都不怕,坚信明年散发更幽远的香,那我又怕什么呢?坚定的目光从女孩的眼眸中折射出来。宛若玫瑰瓣火焰。”这都是安琪儿告诉我的,她笑着补充说。
是的,或许一冬的小憩,只为孕育明年春天更富有活力的生命。
初春遐想曲
融化的雪顺房檐轻盈的滴下,溅在窗上,霎时在我眼前开出清明透亮的小花。聆听,是谁触动了琴键,清脆空灵;伸出手,是涌心头的温热柔和了风,抬望眼,空中一片晶莹!
已是初春了!
云层很厚,缠绵蔓延。它活泼而调皮,太阳也与它一起游戏,时而将脸颊深埋于云的袖中,时而探出个头,窥视云的去向。
已到黄昏了。
一只毛笔蘸上淡墨,把云画为一条长痕,通向远方。远处,一团云遮住西沉的夕阳。云的边缘是绯红的霞光。余晖啊!它奋力挣扎,云层间的一道道光柱,宛若它的视线,在凝视着家乡。我伫立于黄昏中,受之感染,我也豪情万丈。云,你知道我的心声吗?你可愿做我的翅膀,带我直冲云霄?你令我不禁遐想,你的身后是否隐蔽者另一国度,等着我去探求?
天空宛若荧屏,一晚晚地倾心演绎,在观众的惊叹挽留和心潮澎湃的赞美中悄然落幕。天幕闭合的一瞬,最后一丝光亮也骤然消失。断鸿声里立尽斜阳,大雁也该北归了吧!天空中又一轮的新月,是最童真的微笑。
这就是令人折服的自然啊!在漫漫长夜前给了短暂绚烂的黄昏,在瑟瑟严冬后,给了人永恒温暖的春!
我的同学——老陈
老陈,我们为什么这么称呼他呢?这不仅因为他在实验中学勤奋苦读了三年书,而且他还老实憨厚,乐于助人。
这周我们和老陈一组值日。
不知是谁把茶叶倒进下水道里,堵住了水流。这时我和李悦正在洗抹布,悦悦就去叫男生。这时,老陈和几个男生来了,老陈观察了一下“形势”,二话不说把手伸到下水道口,把垃圾掏上来,下水道一下就通了。乌黑的脏水全部涌流出去。这时,我听见有人说老陈傻,干啥用手掏?心中猛然一颤,老陈,你的心比天上的白云还纯净。
学校的水是地下水,冰凉刺骨,不一会儿就冻得通红。我和悦负责洗抹布。其实,今晚值日已经不需要男生了,只要我们洗完抹布就可以了。这时,老陈走入水房帮我们洗抹布。旁边一人说,老陈不是你值日,还在这洗抹布,你傻啊?老陈却说:“反正我一会儿才走,帮她们洗抹布怎么了?”老陈啊,你的话那么朴实干脆却令人自愧。
真正的美,源自心灵。
那天看到板报上的雷锋头像,咦?怎么这么像老陈呢?
看着同学们用真情凝聚而成的文字,我越发觉得这种训练形式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而且在写作诸多方面都是潜移默化的。
1、写周记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信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周批阅周记时,我都会及时的反馈给学生。适时点拨指导,表扬他们的长处,学生也备受鼓舞,会拿起笔写下饱含真情的文字,读了欣慰又感动。小贾同学的周记真切的表达了这种心声。
致丁老师
这是最后一次在小本上写周记了吧。
近一年来,周记是我最喜欢的一项作业。这个小本成为了我畅所欲言的小天地,也见证了我成长的足迹,而伴我一路走来的就是您——丁老师。还记得第一次写周记的那个晚上,我突然有了灵感,写下了一首小诗。第二天,老师找了几个同学读周记,其中就有我。那次,我站在讲台上,不知为什么声音在打颤,脸也发烫。从那以后,就愈发爱写周记,把自己一周以来的想法记录下来,看着小本越来越厚,心中非常高兴!
然后,上语文成为一件很享受的事情。虽然自大复习以来,我们常埋头于试卷中,但一篇篇阅读在老师的讲读下散发着独特的光芒。也就是在阅读中,感受到思维的作用,从阅读的理解中,得到启发,并因之受益。
在这一年中,我觉得长大了,在周记中,我发现自己一些偏激的想法而反思自我。写周记的过程是思考的过程,也是得到心灵启迪得过程。
什么“我要好好考,报答老师”都是一些小口号,这里我就不喊了,不过这份师生情俺会铭记心中,老师,感谢这三年的悉心指导!我敬爱您!
“写作其实就是运用文字来满足交流的需要”,而周记恰是满足学生交流的最好倾诉对象,读着他们的周记,你仿佛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进行了一次心交心的沟通。
2、周记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利于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并且抵制抄袭行为”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如果学生平时不善于观察生活,动脑思考,作文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引导学生平时勤于观察,乐于思考,学生就能凭借敏锐的观察力,将散落在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尽收眼底,纳于作文之中,一篇篇有真情实感的周记随之产生。请看一菲同学的周记。
初春
满枝的繁华被浓浓的绿色代替。一场春雨一场新,春雨,淋湿了大地,浇绿了草坪;淋出一枝的斑斓,又浇出一片幽幽的绿色。
好想回到漫天飞雪的时候,好想回到满树银花的时候,只可惜回不去,回不去,我们只剩回忆。
窗外再没有雪了,被雨替下了。雨点,稀疏,却一颗颗大得很。豆子一样,敲在头上,溜进发间。不经意间,地上出现一条条“溪流”,汩汩的涌向前去。太阳费力地划开乌云照下来,雨却未停。傍晚的橘色斜阳就洒在雨上,洒在叶上。
云的使命是落雨,雨落下后就消逝了;雨的使命是滋润,藏进土中后就再找不到了。那么多的物,还有人,匆匆完成自己的使命就不见了。我的使命又是什么 呢?
能张扬了,只有这几年了,只有这几年,才能考虑所谓的使命与意义,同样,过去的就不会再回来了,要抓紧,要珍惜,不是用来低调,而是用来绽放。
“喂!我凭什么输!”……
记春日看到的最后一朵小花
数日来的阴雨绵绵,让我几乎忘却了春日已经降临。望着天边惨淡的阴云,“秋天漠漠向昏黑”,脱口而出。不由把手缩入袖中,透过厚厚的阴云,寻找太阳的影子。天空,是大自然的一项杰作。以令人无言的完美淡蓝色为主调,不时加衬几朵纯白柔软的云。太阳高悬于天空,它也不停地表达着对大地炽热的爱。就连阴天亦是如此。云被染上墨色,大自然挥出大笔,不加修饰,水墨中有浓有淡,一点点变幻。。。那我们伫立在此,也就成了画中人,自有一种淡定与从容,但那种与生俱来的,对阳光的迫切期待,让我不得不再去寻觅阳光的影子。愁云以它惯有的 阴冷将太阳层层包裹,又以它惯有的专横 包揽了一切阳光。只要再临近黄昏时,太阳才跳出它的包裹,照耀西方的一角。太阳如烛火般照亮了黑暗,虽然只有一角,虽然只是拇指般长短的烛,但人们总算可以心安了,巴西杨绚丽的景致收藏于心——有希望,不是吗?明天就是个晴朗的天气,不是吗?
天空是大自然的杰作,传承了它的灵性。就在母亲节那天,太阳战胜了阴云,独霸整个天空,这就是天空献给母亲的礼物,一切感恩之情都融于天空的湛蓝,用这种广袤的天空去表达一切的话吧!
中午出门时,看到草地上绽开几朵 嫩黄色小花,走近一看,是蒲公英开了,它熬过数日来的阴凉,在此刻悄悄绽放。蒲公英,它开的花不娇艳,甚至可以说不起眼,它开的花不香,甚至可以说散着苦味,但它所结的种子是它用尽毕生心血孕育而出的。风中,它柔软的茎被摇动,它的孩子被风全部带走,它光秃秃的站在那,然后枯萎……
牡丹惊艳了整个盛夏,秋风中花瓣凋落。老蒲公英,在秋风中静静阖目,令人心安的是,明年春天,会有更多的小黄花同时绽放,回馈它的爱,就像它自己却离开母亲后飞到这里一样……
周记写作更利于学生抒发真情实感,将自己观察思考的精彩生活真切的表达出来。
3、周记还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甩掉机械作文的包袱,将瞬间所见所闻化作文字,真切的表达出来。请看舒茗的周记:
雪,初生的孩子
打开窗子,看到窗外纷纷扬扬的雪花,不由得伸出双手,迎接她的到来,顾不得,已是隆冬。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雪花无疑的成为北方的冰雪世界中最富有活力的生命,霎时间开满枝头。而我,不禁怜惜这雪。与大地相吻得那一瞬间,失去了生机。娇小的身躯在行人的脚下碾压千百次,零落成泥,愿她能够香如故。难怪观雪的人都是仰面望天,地上的雪只有忧伤过时的美。伸出双手,挽留。雪花她顽皮呀,和风共舞,有一朵疲惫了,落在我的手上,刹那间,如没有水分的花瓣,凋谢枯萎,失去了生命,只剩下一颗晶莹的泪珠残留在掌心。
我惊呆了,这不是我的原意。
雪过天晴,我望见远处山峰上的雪,折射着七彩光芒,化作心间的彩虹。
雪,是初生的孩子,用最自然的面貌呈现在天地之间,无拘无畏。因为那是好奇而努力的探寻。你怕,你怕她落入沟壑之中,玷污了一身洁白;所以,你伸手挽留,可你的爱太炽热,只能让她瞬间融化。你任由她飞去吧,欣赏她的曼妙舞姿吧!若是不幸,被人碾过,她也绝不悔此生。是生命的消逝?不,是生命的升华。若是有幸,与另一点的洁白邂逅,骤放光芒!
这时,我已从窗户缩回了手,她已冻得冰凉。仰头而望,对飞雪微笑。我任你飞翔,愿你能找到岁寒之友,初生的孩子从此成长!孩子,我爱你的飞舞清扬!为梦执着!重获新生!
请尊重飞雪并非是没落的选择。
周记“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了对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①周记可以随时的书写内心的独特感受,以我手写我心。学生的想象力总是那么丰富,如果等待老师布置命题作文再写,灵感可能早就跑到爪哇岛去了,周记更方便了学生的写作训练。
4、周记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习惯,及时反思自我,树立正确的三观。
苏霍姆林斯基断言:传统作文教学存在的最大弊端是语言脱离思维。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思维是流动的水,可以让一个人变得灵动、聪慧。“思维是作文的第一要素,是作文的前提。我们不反对作文技巧,但我们必须明确,诸多作文技巧其实都是思维的外化。”②
无题(一菲)
阳光四射,把地上照得暖洋洋的,渐渐变成烫手的灼热。我随手摘下一个野果,扔进嘴里去了……,身边白眼四起……
回想这一周,表现有些失常。照这样下去,两周后的期末考试不砸才怪。我对着月亮发誓,我要努力了。
——少年宫,我放开了“爪子”玩,放开了“蹄子”跑,最后疯狂两天,我就要回归正常了。天空很蓝,上面的云一小团一小团的,出奇的白。我以为我躺在草坪上看天,这时正坐在路边,很堕落的大口灌着饮料。天太热了,连风都是热的,整个人都像是处在一个用塑料膜盖住的房间里,盯着周围的一切,四周的草坪落上了白色,阳光越来越暗淡,树上的叶子一点点缩小,融入地面,那是上一次的景象了吧……
“喂,我真是服了你了,这么都能睡觉?”,“撞到脑袋了啊!”
我支起身体,呃……好险啊!头离矮松树就差五毫米。阳光太热,风太暖,我就容易困。
那个梦真温暖呢,什么时候回到了半年前,我一定倍加珍惜,不会让它转眼间流掉,像指缝中的沙子一样流掉……时光太窄,指缝太宽,我们怎样握紧,都是无用的,不是吗?
当一个人成长过程中迷惘时,可以在周记中一吐为快,让自己压抑的心立刻变得轻松起来,更快找到正确的人生航向,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不断努力前行。
5、周记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借鉴名家名篇的写法,学以致用,写出优秀的佳作。
好文章本身就告诉你怎么写。学完王鼎钧的《那树》,佳蓉同学就迫不及待的在周记中写下了自己的经历感受。
那树(佳蓉)
在还没有搬家之前,我家是一幢老房子,那条街上的房子都是老房子,已记不清有多少个年头了,同这一排房子年纪一般大的,大概就是房前的一排老树了,树很粗壮,倘若看着它们的年轮,该是也有三十多圈了吧,而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家房子正对着的那棵树。
和其他树一样,这棵树也有着苍翠的绿叶,有浓绿的枝干。夏天,绿得像玛瑙、翡翠,绿得惊心,茂盛,郁郁葱葱,若日头足也就罢了,可碰上哪天日光少,那这树正好挡在我家的窗前,晒不到太阳,这也让我有些气恼,但是我记忆深刻的,确是那树给我带来的欢乐。小学的时候,功课不多,每天都有大把大把的空闲时间,做什么呢?那时还没有智能手机,自然也不会有诸如“王者荣耀”的手游霸占人们的时间,甚至连电脑都不那么普及,同现在相比,那仅仅只有电视机的时代还是显得有些落后啊,可即便那样,妈妈也不许我总看电视,说是伤眼睛,哪怕她不说,大概我也不会看了,那时没有网络电视,还用着大大机箱的电视,不过就那么几个动画片,那时最熟悉的是“一休”和“葫芦娃”,似乎还没有“喜洋洋”和“熊大”“熊二”呢,爸爸妈妈要上班,邻居家的小姐姐要做功课,爷爷奶奶不在我家住,姥姥年纪又有些大,爸爸妈妈不让我“折腾”姥姥,我只能自娱自乐,那树,就是我最好的玩伴。
树木茂盛,挡在窗前。暖融融的阳光透过叶的缝隙斑斑驳驳的洒在窗台上,我用手指描着光的轮廓,有的时候再拿一张白纸铺在窗台上,用铅笔描出来,再用彩笔上色,五颜六色的圆,千奇百怪的形状,就这样印在了纸上,偶尔兴起,我还会在描好的轮廓上加两笔,形成一个小动物,玩儿这个能消磨我大半个下午的时光呢。悠闲,惬意,舒适,自在。
也还是夏天,走到那树下,采一片最低的树叶,按照爷爷教的方法,自己尝试着,做个书签,虽然不是很成功,但却也是自己亲手做的,搬家之前,每个夏天我都采一片,做个书券,几年过去,看着每年做的书签,手法一年比一年精湛,看着那叶片书签,看到自己的过去,不过遗憾的是,搬家时,那几页书签不知被我遗忘在了哪个角落。
春秋时节,邻居家的小姐姐总在那树下教我读诗,写字,做题。她极爱读书,尤其是诗词,常在看书时,喃喃的念出来,别有一番滋味啊!春秋之时的午后,太阳还是很刺眼的,搬出小板凳,在那树下,正好有一片绿荫替我们遮了刺目的光,使我能在小姐姐宛如温柔的江南小调的话语中寻得诗词的奥秘,开启学习的大门。
那树,像一位老人,像我的父辈,看着我降生,看着我成长,看着我从懵懂无知的孩童成为知书达理的新世纪少年。那树啊,愿你苍翠常青,愿你远离纷扰琐事,谢谢你给一个孩子带来的快乐与喜悦,谢谢你陪伴着这个孩童成长,谢谢你为这世界带来绿色,更谢谢你那一片浓荫。
生活是创作之源,能从平凡中感受到生活的善恶美丑。通过观察思考,将感人场面、美好瞬间,记录下来。引导学生作文时能独立的思考,、尽量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写出独特的感受,作文才会多点灵性,多点深度。
6、周记更利于教师抓住个体写作中的优缺点,及时点拨指导,让学生能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悟出写作真谛。
听听那冷雨(小万)
窗外还在下着雨,下得小而疏,下得悄无声息。
虽然今年的春天来得很晚,但周二的时候终于下了一场纯纯粹粹的雨——一场安然的、干净的、连绵的冷雨。雨从早上就开始下了,把空气下得空蒙迷幻,把天色下得昏沉幽暗。坐在教室里,眼望朦胧的山色,耳听雨滴打在窗玻璃上的声音,我觉得自己仿佛沉入了梦境,一个雨网织成的梦境。
我想起了一句话:“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真的有点那种感觉了!雨声总是给人一种古典的,怀旧的感觉,就像上个世纪的黑白电影一样,朴素而有风味。有时在晚上,关了灯,躺在床上,屏住呼吸,细细地听雨打在屋上和树上的声音,淅淅沥沥,滴滴答答,如鸣珮环,亦如鸣金石。每到这时,我会不禁地想起曾经的那些迁客骚人,想起他们的悲悲喜喜,起起落落,浮浮沉沉。黄梅蛙声与棋子灯花不再,破碎的山河,浮沉的人生不再,渭城的轻尘柳色也不再,剩下的只是那亘古不变的冷雨,连接着过去与未来,敲打着每一个沉浸于梦里人的心。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雨声总能给人一种凄苦之感,飘零之感。即使是从未离开过家乡的人,也会产生一种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的萧瑟心情,也会由彼及己,产生一种似乎不可理喻的忧虑。然而即便是这样,我仍旧对雨有着很深的好感,或许这是源于小时候常看的武侠小说,似乎在每部小说里,都会有那样一个片段,清酒一杯,孤灯一盏,空山一座,潇洒一人。不知道小说里的那些是否曾真实地存在过,但是逍遥自在的剑客确实是我童年的幻想。但是如今我已经好久不再翻那些书了,似乎只有冷雨才会唤起我的记忆。黄老邪的萧声在哪里?杨改之的叛逆的长啸在哪里?令狐冲的剑与酒又在哪里? 多少不羁能不为世事磨折?多少豪情壮志能不为时光沉淀?可怜青衫湿!
何处觅知音!俞伯牙鼓琴,有钟子期同他欣赏,但谁和我一起听雨呢?街道上有一把把张开的伞,伞下是步履匆匆的行人;对面麻将馆里的人们玩得热火朝天;楼下超市的阿姨聚精会神地盯着电脑屏幕。人们都在忙忙碌碌地做着正经事,有时间听雨的怕是只有像我这样没有踏入社会,没有太多正经事要做的人吧。
听不见嵇康的琴声了,听不见屈原的怒吼了,只听听那冷雨吧。
周记是自由状态下的写作,比命题作文、材料作文更容易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让学生处于自由状态下写作,也是一种因材施教,每个学生多多少少都能发挥自己的写作优势,都比较容易找到最想写的内容。”③
写周记的过程,也是学生积累作文素材的过程。“脱去浮华的外衣,让作文走向本色,走向生活,走向心灵,在生活中感悟,在细节中蕴含丰富,在心灵中展现个性,这应是作文的追求” ④
写周记有了写作量的积累,才会有质的飞跃。每到九年级的综合复习,学生不再惧怕写作文,学生作文已经是胸中有万壑,笔下出千言。每当中考成绩发布时,学生们会欣喜若狂,教师们也会送上祝福:你班语文考得真好,均在年部名列前茅。每到这时,我都会窃喜:多亏平时的周记训练帮了大忙。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⑤只有经过长期的扎实的周记写作训练,学生的作文能力才会不断提高。我坚信:周记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有效途径。
第二篇:《语文教学与研究》读书笔记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书笔记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认真传授语文知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且要高度重视美的熏陶,努力实施美的教育。语文课是最具审美价值的课,它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是对学生进行的一次美的洗礼,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逐步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一、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
语文的工具性是客观的,但它绝不是单纯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它是人类精神发展、美化与升华的“媒体”,是有血有肉的东西。阅读活动的根本价值就在于为人的发展提供这些“有血有肉的东西”。在阅读教学中,如果本末倒置甚至舍本逐末,只重形式而漠视这“有血有肉”的东西,学生就会失去思想的教育,失去情感的陶冶,失去审美的提高。自古以来,有成就、有影响的文化名人都是“读”出来的。叶圣陶就说过:“他们有一个不二法门,就是熟读名文,读着读着,自己顿悟。”于漪老师也说:“语文文字是民族文化的地质层,积淀了中华文化的精粹。”读优秀的文学作品,特别是读经典作品,最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学生建立一种精神的底子,培养他们的文化气质。所以语文教学以读为本,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重视诵读。我们的阅读教学,就应该为学生创设更宽松的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索”的契机,抓住一个个具体的语境,一个词语,一个细节,甚至一个标点,让学生体会语言的丰厚意蕴,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体验到“发现”和“创造”的喜悦和激动,让他们的心智在这种“喜悦”和“激动”中升华。汉字有四声,诵读有抑扬顿挫,诵读能体会语言的音韵美;优秀作品遣词造句运用语文的精妙,启承谋篇的谨严,知识思想的深厚,都要在诵读去体会,去感受,去领会,特别是经典作品应有较多的背诵。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就应该通过自己有表情的朗读,或者组织学生的朗读。读的形式也可以有多种多样,要把齐读和个别读结合起来。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词句篇章和语言的感情色彩,再现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把学生吸引到作品的意境中去。
二、通过深入分析课文,体会作者对自然美的描绘 文学作品往往以精练的文笔、清丽的语言,把美的风采给展现出来,描绘出一个诗情画意的场面,使我们能对新鲜事物具有敏感性,从而善于发现美、捕捉美和创造美。例如朱自清的《春》是一篇以春景为审美对象的优美散文,当我们深入到其中的艺术境界时,会被作者对美所描绘出的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锡所陶醉,它是那样贴近自然,贴近生活,贴近我们的心灵。文中所描绘的景物充盈着跃动的活力与生命的灵气。“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作者把情
感投注到对春天的描绘上,他的笔下的春天好像有了人的感情。你看,在作者描绘之下,春天的“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太阳的脸也红起来了”“„„像眼睛,像星星,还眨眨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作者热爱春天的感情,一直在笔下流淌着,在字里行间荡漾着。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细细分析者观察自然、体会自然的独到之处,从作者用词,修辞方法、语言等多方面引导学生去细细体会、品味那种“味道极而且醇厚”的情致。
语文课文中描述自然景色的篇幅很多,在教学时,应充分抓住重点篇目,一步步展开分析,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其中的美好景象,产生美感。
三、通过作品中的形象美和意境美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丰富饱满的人物形象、深邃的意境能给读者以激情的壮志,产生广泛而深远的联想,令人产生无尽的回味和神往。例如《背影》、《小桔灯》、《卖蟹》中的人物形象,《天净沙•秋思》、《春》中的意境。这些作品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所刻画的深远的意境均给人以美的满足。
如《天上的街市》,通过对“天上街市”中的人物形象的描绘:“牛郎织女骑着牛儿,淌过浅浅的天河,可以自由来往,夜间时还可手提灯笼„„”,人物的生活多幸福、多美好啊!在这儿,专制的统治者已不存在,代之的是自由自
在的幸福生活。一对恩爱夫妻,于耕织之余,手提灯笼,悠闲自在地闲游于“天上的街市”。读着读着,给人以无限的遐想,读着的感情会不知不觉中随着作者的想像一起去遨游仙境,从而感受到作者追求理想的美好情怀。通过诗歌所具有的意竟美和形象美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可以促使学生不断发现美、追求美。
四、通过作品结构的奇与美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文章的结构之美,往往能使读者感到作品的严谨精美、丰富充实。如《春》的结构,作者先总写春天,继而又分几个方面细描细绘,最后又总写,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文章以“脚步近了”即,以“领着我们上前去”终,起于拟人,结于拟人,其构思布局,修辞润,颇具匠心。
在古诗古辞中,作者往往以奇特的作品结构,丰富的想象,神话般的色彩,来表达对现实社会的感受,表现出极高的审美价值,给人以神奇的审美情趣。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全诗三段,脉络分明,连贯自然,组成精心结撰的奇美诗篇。特别是本诗的第二段,诗人以丰富、奇特的想象,神话般的色彩,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河图,倾注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澎湃之情,也寄托着诗人的理想与追求。这一段的用笔,由外到内,由静到动,动静相宜;由缓而急,急缓相错;由平凡而神奇,奇想驰骋,美不胜收。全诗通过奇特的结构,丰富的想象,把作者那种对
现实、对理想的追求梦幻般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给人以奇梦仙境的感觉,通过仙境的奇美,更衬托了现实社会的丑恶现象以及作者那种超越现实的洒脱的思想。
五、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挖掘课文中的美育内容 古往今来,无数的好的作品都美感出发反映生活、感染读者的。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多种方式,灵活多变地引导学生挖掘课文中的美育内容,使他们在学习中感受美。从而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高审美能力。
充分利用课堂内外的有利条件,如可以运用图片、幻灯、音响、影视(包括多媒体)、演讲等手段,创设审美情境,使学生置身于其中,激发审美想像与审美情感,从而帮助学生感受审美对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六、通过朗读和吟诵让学生感受美
诗歌含有形式美、意境美、音乐美之特点。如《示儿》这首诗便塑造了十分感人的艺术形象,短短的字句中一位至死不忘收复失地的爱国诗人形象丰满高大,这种感情能深深地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受到感染。教师应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进一步品味诗中的音韵美和意境美,从而受到美的感染。
还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反复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作者心境,从而感受美。如《可爱的草塘》写得如诗如画,情趣动人,是一篇不可多得的抒情散文。全文以“草塘”为中心,以“可爱”为重点,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由浅入深,由表就里地抒发了作者的热爱之情。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反复朗读全文,体会作者的心境,从而更好地品味草塘的动静相衬之美。
综上所述,“审美教育”是一种教学理念、教学的指导思想,创新人才的培养才是目的,而语文教学永远一种充满创新活力的审美教育。我们不能将审美教育只看做是一种狭隘的鉴赏、愉悦,甚至是“玩玩而已”,而应把人格塑造、情操陶冶、高尚的人文情怀的培养,通过语文的载体使之提升。于漪、钱梦龙等许多优秀教师的高超教学艺术,其实就是语文教学道德审美教育的经典之作。
第三篇:语文教学与研究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钟启泉,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探——新课程理念与语文课程改革,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曹明海,语文教育思想论,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2。
5.武玉鹏,名师研究——中学著名特级教师的教学实践和思想,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6.于漪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7.钱梦龙,导读的艺术,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8.魏书生文选,漓江出版社,1995。
9.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北京教育出版社,1991。
10.李镇西,从批判走向建设——语文教育手记,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1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13.倪文锦主编,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基础教育新课程教师教育系列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2003年7月、2004年。14.王尚文主编,中学语文教学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出版。
15.郑国民著,新世纪语文课程改革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出版。16.倪文锦、欧阳汝颖主编,语文课程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出版。17.顾黄初、顾振彪著,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9月出版。18.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19.叶谰,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0.新课程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1.黄光硕,语文教材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2.顾黄初、顾振彪,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23.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24.李海林,言语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5.课程教材研究所,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6.钟启泉、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7.杨再隋,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学习与辅导,语文出版社,2001。28.叶谰,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年第1期。29.宋广文、苗红霞,《网络时代教师角色的转换》,《教育研究》2001年第8期。30.于漪,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教师,《语文学习》2003年第5期。31.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32.曹明海,文学解读学导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33.蒋成瑀,语文课读解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
34.施良方,学习论——学习心理学的理论与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35.林崇德,学习与发展——中小学生心理能力发展与培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6.韩雪屏,语文教育的心理学原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37.佟士凡,语文学习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38.张必隐,阅读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39.林崇德、申继亮,中学语文教学心理学,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40.张彬福,计算机辅助语文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41.章熊,中国当代写作与阅读测试,四川教育出版社,1999。42.张颂,朗读学,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43.王荣生,语文课程标准〉的“对话理论”,《语文学习》2002年第1期。44.李维鼎,“对话”三题,《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年第3期。45.于漪,课堂教学三个维度的落实与交融》,《中学语文教学》2004年第1期。46.吴心田,谈语文教育的六个新理念,《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第2期。陈玉秋 主编.中学语文教育实践教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7.“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培训丛书”(六本)——《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新课程与学生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版。《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新课程与评价改革》、《新课程与学校发展》,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9月版。
48.蔡少军,初中语文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49.朱芒芒、王红,初中语文教学评价,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0.曹明海,语文教学解释学,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5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组织编写,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52.高长风,新课标解读与教学案例设计初中语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53.张剑,初中文言文答疑释难,甘肃教育出版社,1991.54.余文森、郑金洲,新课程语文教与学,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语文教学与研究参考书目
G633.303/555王相文, 韩雪屏, 王松泉主编, 语文教材研究,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6..G633.3/911区培民著, 语文教师课堂行为系统论析:课程教学一体化的视点,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G633.30/921史大明主编, 语文教学案例选评,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G633.3/739张鸿苓等编, 语文教学方法论,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G633.3/585主编魏传宪, 语文教学概论,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H193/813曹明海主编, 语文教学解释学,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G633.302/644李景阳编著, 语文教学论,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G633.302/549王荣生等著, 语文教学内容重构,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9.H193/578韦志成著, 语文教学情境论,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H193-41/578周庆元著, 语文教学设计论,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G633.3/840陈军著, 语文教学时习论, 上海:上海市教育出版社,2005.H193/039彭华生著, 语文教学思维论,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G633/440巢宗祺主编;陈元燊等编写, 语文教学研究与案例,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G633.302/584王富仁著, 语文教学与文学,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G633.302/845陈建伟,周小蓬主编, 语文教学与学业评价,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G633.302/553王显槐,王晓霞,樊海清主编, 语文教育创新导论,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G633.302/683刘朝晖著, 语文教育改革论,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G633.302/599王松泉等著, 语文课程新理念导读,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H19/839曹洪顺著, 语文教育漫论, 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3.G633.3/969钱理群著, 语文教育门外谈,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7.G633.3/685刘彩霞著, 语文教育实习课程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G633.3/813曹明海, 张秀清编著, 语文教育文化过程研究,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H193/813曹明海,陈秀春著, 语文教育文化学,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G633.3/549王荣生著, 语文科课程论基础,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G447/754钟为永著, 语文教育心理学:语言教育科学性、艺术性探索, 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G447/208董蓓菲著, 语文教育心理学,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H19/831曹明海主编, 语文教育学, 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2.G633.3/642刘永康主编, 语文教育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G633.3/241戴剑平等编, 语文教育学新论, 北京:金陵书社出版社,1992.12.G633.3/549王荣生丛书主编;李海林主编, 语文教育研究大系.1978~2005:理论卷,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H193/248董菊初著, 语文教育研究方法学, 北京:语文出版社,1998.9.G633.302/794周庆元著, 语文教育研究概论, 长沙:湖南出版社,2005.H19/594卫灿金著, 语文思维培育学, 北京:语文出版社,1997.G633.302/553王晓辉...[等] 编著, 新课程:语文教育怎样改革,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G633.3/354倪文锦,欧阳汝颖主编, 语文教育展望,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G633.302/153毛卫华著, 语文精致化教学,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1.I206/410杨朴著, 语文经典重读,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G633/580肖川主编, 名师备课经验.语文卷,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G633/671[李争平, 孙红霞主编];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编辑部组织编写, 中学新课标资源库.语文卷, 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G633.3/354韦志成主编;倪文锦著, 语文考试论,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12.G633.3/549王荣生著, 语文科课程论基础,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G633.3/440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 语文课程标准研修,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G633.3/578韦志成著, 语文课程教育学,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G633.302/599王松泉等著, 语文课程新理念导读,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G6/445陆志平著, 语文课程新探:新课程理念与语文课程改革,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G633.3/940靳健著, 语文课程研究, 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2.5.G633.3/911区培民主编,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9.G633.302/813曹明海,钱加清主编,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G633.302/850程翔著, 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6.G633.3/988孙春成编著, 语文立体化教学艺术,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H1/501徐国明编著, 语文是根, 上海:华东化工学院出版社,2005.08.H09/470冉正宝著, 语文思维论,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2.G634.3/540谢怡,赵敏著, 语文知识要览, 北京:语文出版社,2000.G633.3/850程翔著, 语文人生,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G633.3/988孙春成著, 语文问题教学策略,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5.G633.3/673李志宏主编, 语文学科发展性评价之二, 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8.H193/444饶杰腾著, 语文学科教育学,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G633.3/404陶本一,卫灿金主编, 语文学习百科知识词典, 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10.H141/350何新波主编, 常用文言文实词, 深圳:海天出版社,2005.H141/350何新波主编, 常用通假字, 深圳:海天出版社,2005.H193/498佟士凡著, 语文学习论,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G633.3/309何更生, 吴红耘等著, 语文学习与教学设计.中学卷,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H19/703郑桂华著, 语文有效教学:观念·策略·设计,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G633.32/590王曙著, 语文阅读教学新视野, 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6.G633.302/894褚树荣主编, 教室的革命:语文主题活动新探索,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第四篇: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大纲
一、绪论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1、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的主要任务。(识记)1探索教学规律 2发挥指导作用 3推动改革发展
4提高教学能力教育质量。
2、简述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常用的研究方法,并举例说明如何应用。(应用层次,重点)
a.调查法:就是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收集研究对象的现实或历史情况的材料,借以发现问题、探索教育规律的一种方法。形式有问卷法(开放式封闭式)访谈法
b.观察法:指在被研究对象处于自然情况下,研究者有意识、有目的地对他进行仔细查看和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抽样、追踪、综合观察法)
c.实验法:指研究者依据一定的研究假说,主动操作研究变量并对非研究变量予以自觉、明确和适度控制,观测结果并检验研究假说的一种研究活动。(定课题、选对象、定计划、施研究、理实验、写报告)
d.经验总结法:就是把对个别事物特征的认识概括为它所属的同类事物的认识的一种方法。
e.个案研究法:就是选定一个典型的个人、社会机构或团体以及某种情景的发展过程为对象,加以深入细致的研究,从中寻求教育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f.内容分析法:是对确切的资料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研究方法(量化、单个)
g.行动研究法:就是教育情景的参与者,为提高所从事的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为加深对实践活动及其依赖的背景的理解所进行的反思研究。(计划、实施、观察、反思)
3、结合实际分析学习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的作用。(理解层次,次重点)A有利于提高师范生专业素质 B有利于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C有利于形成正确的教学理念。
第一章
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1、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识记)
工具性(思维、交际)、人文性(熏陶感染)、综合性(教学目标多元,功能多重,内容广泛,原则复杂,方法多样,程序多层次)
2、确定语文课程目标的依据。(识记)A社会发展制约性
B教育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教育的总目标)C课程性质(各因素中决定性作用)
3、语文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识记,次重点)
素质是指以个人先天禀赋为基础,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而形成的内在的稳定的身心结构和能量。
素质教育则是根据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 的,按照教育教学规律进行的一种教育模式。
A品德素质(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品德:就是一定社会道德和规范意识在个体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是一个人在道德活动中形成的,在一系列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倾向系统。B智能素质(文化基础知识、基本能力)“耿二(语言—智力)吴三(内容-操作-产品)林四五(听说读写)”
C审美素质(审美观、感受鉴赏创造美能力)D心理素质(志趣意志品质)
4、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素质教育。(应用层次,重点)A转变旧观念强化素质教育意识(三个转变 两个观念:人才观质量观)
B拓宽思路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材料大、环境大、设置大、方式大、评价大、结果大)
C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能力
D围绕课标优化学法指导(训练序列及内容同步,开展活动)第二章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1、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有何异同?(理解层次,次重点)
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规定教学内容的纲领性指导文件。大纲规定了教材、教学和评价的最高要求对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和学业评价的影响是直接的、控制严格的、硬性的。
课程标准指确定一定学段的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的纲领性文件,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规定的是某一方面或领域国民应具有的基本素质要求,不设最高要求,没有上限规定,只有底线要求,对教材编写、教学和学业评价的影响是间接的、指导性的、弹性的,给教材、教学、评价留有足够的选择余地和灵活的空间。
2、自从新中国成立到新世纪初,我国先后颁布过哪些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识记层次)两个标准六部大纲:
1952年《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爱国主义、听说读写要求高、识字量要求不明)、1956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说明语文科性质、德育要求、重视识字教学——新中国第一部完整规范大纲)
1963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工具性、重读写重双基、第一次写入汉语拼音是辅助识字工具)
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1986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首次比较完整表达语文教学目的、减少识字降低作文要求)
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着眼素质教育)2000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性质:工具性人文性。地位: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3、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简称《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理解层次,重点)
A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b准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c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d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目的与条件关系)
4、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四个特点)。(识记层次)A整体性(九年一贯三维度)B阶段性(四个学段)C交融性(三维)D可创性
5、谈谈你对语文课程目标十条总目标的理解。(理解层次,次重点)
前五条从语文素养的宏观着眼,侧重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
后五条从语文能力着眼,侧重知识与能力。体现三性:主体性、时代性、实践性)
6、小学语文教材选编原则。(一般了解层次)A教材应有开放性
B应关注利用学生生活经验反映科技成果增强与生活联系 C考虑学生年龄特征兴趣认知水平。
第三章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和教学原则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1、教学设计的含义。(识记层次)
教学设计是指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运用系统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总体规划)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有目地有计划的指导下,主动的学习发展,使自身发展水平逐步达到《课标》中明确的教学目标的运动过程(实际操作)
2、小学语文教学过程的三大环节。(识记层次)
A教学准备
B教学实施
C教学反思与调整
反思就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的行为依据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
3、小学语文教师备课时应遵循的基本理念。(理解应用层次,重点)A走出封闭,走向开放(重在目标和内容开放)B搭建平台,主动发展 C提供资源,生成构建
4、说课的含义、类型、内容。(识记层次,次重点)
说课就是教师备课后以讲述的方式向倾听对象就某一具体教学内容述说自己的分析及教学设计和理论根据的过程。三种类型:研讨性、示范性、评比性
说课内容: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说理论根据
5、小学语文教学原则的含义。(识记层次)
教学原则指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任务,遵循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进行教学的依据和准则。特征:A主观性和客观性B继承性与发展性C全面性与系统性D实用性与有效性
6、小学语文教学应遵循的原则。(理解层次,重点)
A教学内容上体现知识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原则 B教学方式上遵循主体性与对话性统一的原则 C教学形式上关注情境性与实践性统一的原则(情境设置是指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将生活情境与教学情境进行链接,从而创设一种能调动学生生活积累激 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堂情境。所谓问题情境是指在一定情境中依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需要解答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进而实现教学目标。)D教学理念上体现科学性与创造性统一的原则。E课程建设上坚持基础性与延展性统一的原则。(内容形式结果延展)第四章
识字写字教学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1、明确识字教学、写字教学的意义。(理解层次)
识字教学的意义:
A识字是阅读教学的基础,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前提。(刘勰《文心雕龙》“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因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B识字教学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开发(见形知音义,闻音知义形,想义知音形)C识字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写字教学的意义:
A写字教学是巩固识字成果的手段。B写字教学可以完善学生的品格。C写字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D写字教学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
2、明确识字教学、写字教学的目标。(理解层次)
识字教学目标: 总目标:培植情感,学会拼音普通话,养成习惯,学会工具书。会认3000写2500 第一学段:喜欢有愿望,借拼音读汉字,音序部首查字典,会认1600写800 第二学段:有兴趣成习惯,用字典独立识字,会认2500写2000 第三学段:独立识字,会认3000写2500 目标特点:A阶段性连续性统一B三维一体目标体系C认写分开多认少写D打基础可持续
写字教学目标:
总目标:致力于素养培植感情,具有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能力,认3000 第一学段:培养愿望,掌握笔画偏旁,养成书写习惯,认1600写800 第二学段:有兴趣,规范书写临正楷,认2500写2000 第三学段:体会汉字美,软硬笔写楷书,认3000写2500
3、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识记层次)
读准23声母24韵母及16整体认读音节并正确书写,会四声会两拼三拼法
4、汉语拼音教学的方法。(理解应用层次,重点)
A示范、观察模仿法,BCD演示比较图示法 E夸张法 F歌诀法
5、简述识字教学两大流派各自的特点。(理解层次,次重点)
“两山一所“集中识字流派(1958年辽宁黑山祁建华): A形音义统一,形为主; B认读写结合,认为主; C字词句联系,字为主 D记比说兼用,记为主。
分散识字流派(1958年南京斯霞):
A“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生字新词融入语言环境 B符合儿童认知及汉字规律
C合理把握教学要求,引导掌握方法,利用语境
6、举例说说三种以上识字教学改革实验的做法和特点。(理解层次,次重点)A注音识字(1982黑龙江):一目双行听说读写同时起步 B字族文识字(1960四川鄢文俊):借语境进行字形类联、字音类聚、字义类推 字理识字、部件识字、韵语识字、双脑识字
7、简述识字教学的一般规律。(理解应用层次,重点)
认清字形,读准字音,了解字义并使三者建立联系。巩固识字最好方法是复现 A字形教学是识字教学的中心(笔画结构分析、形近字辨析、利用构字规律编字谜歌谣)
B千方百计读准字音(同音字归类、多音字按义定音、声旁助记)C理解字义才能牢固识字(教具助,构字法,联系生活和上下文)
8、写字教学的基本方法。(应用层次)A、激发兴趣 B、教给方法 C、培养习惯
第五章
口语交际教学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1、谈谈你对2001年7月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口语交际”的理念的理解。(理解层次,次重点)2001《语文课程标准》突破“听”“说”分开表述传统明确提出“口语交际”理念:“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2、简述口语交际教学的意义、地位和作用。(理解层次)
口语交际教学的意义:有助于促进学生智力发展、语文能力提高,促使参与并热爱生活增强自信。
口语交际教学的地位:在语文学习整体系统中处于先导的奠基地位,一种渗透、相辅相成的地位。
口语交际教学的作用:激发、导向、细化、规范作用
3、口语交际教学的主要类型。(识记层次)
介绍独白交往类,表演论辩想象类
4、口语交际教学的一般规律。选择其中一条规律,结合口语交际的实际进行阐述。(理解层次,重点)
情境性、互动性、生成性、综合性、生活化
5、简述口语交际能力的构成。(理解层次)
在口语交际能力系统中,说的方面包括外在的言语组织能力、讲述能力、调控能力、对场合利用能力还包括内在支撑的心理品质、思维品质和语言品质;
听的方面包括外在显现的对言语的感知能力、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反应能力还包括内在支撑的心理品质、思维品质和语言品质。
6、口语交际教学的实施走向。(理解层次,次重点)
A 从“模拟交际”走向“真实资讯空间的交际” B从个人独白走向“学习者共同体成员的互动” C单纯的语言教学走向“口语实习场”的创建 D从独立的口语课程走向“全时空的言语实践”
7、简述口语交际教学的教学策略。(理解应用层次,重点)A全面观照,整体发展 B双向互动,多元交织 C创设情境,回归历练
口语交际教学课堂结构:焦点发散式、多向聚焦式、板块合成式、线型递进式 口语交际教学训练基本途径:
口语交际课的训练、语文课口语交际渗透、日常生活口语交际实践中指导 第六章 阅读教学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1、明确小学阅读教学的意义和目标。(理解层次)
阅读教学的意义:
A、学习积累语言,形成良好语感 B、训练阅读技术,培养阅读能力 C、丰富文化知识,促进智力发展 D、陶冶思想情操,提高审美品位
阅读教学的目标包括三个维度,核心是培养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丰富积累,培养语感。九年阅读总量400万字以上
2、了解整个小学阶段阅读教学的过程。(理解层次)
第一学段注重阅读兴趣培养感受阅读乐趣 第二学段培养阅读兴趣鼓励大量阅读
第三学段强化阅读兴趣重点在整篇课文学习分阶段有层次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3、了解一篇课文教学的过程。(识记层次)
A、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B、精读课文,思考感悟
C、熟读课文,总结巩固
课文教学体现“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顺序,遵循“语言文字—思想内容—语言文字”的教学规律
4、课文教学常用的程序变式。(识记层次)
课文教学的程序变式是指改变教学课文的固定模式,改变逐段讲读的程式,而是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学重难点及学生的不同年龄心理特点,设计出不同的教学过程。A、直接切入式又称中心突破式
B、举一反三式
C、跳跃阅读式
D、由果溯因式
E、一篇带多篇式
5、小学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理解层次,重点)
A阅读心理过程的规律(感知、理解、反映、综合)
B读思结合的规律 C读写结合的规律
D课内外结合的规律(“得法于课内,发展于课外”)
6、阅读能力由哪些因素构成?(识记层次)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阅读能力构成: A阅读感受力是对阅读材料进行感知获得鲜明印象、受到感染激励的能力(基础)B阅读理解力是读懂文本、对阅读信息进行消化加工,获取意义的能力(核心)C阅读欣赏力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能从欣赏的角度阅读文本,并具有初步品评优美词句段篇的能力。
D阅读评价力是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思想内容、主要写作特点、写作技巧等方面作出理性鉴别与评判的能力。
E阅读探究力是在阅读中对文本的深层内涵或疑难点进行探究,自主收集、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F阅读创造力:是学生运用阅读材料所提供的信息,从中产生出他人未曾有过的独特见解和新异结论,或在原文基础上创造出有价值的新作品的能力。(最高层)
7、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应用层次)A 激发阅读兴趣
B培养阅读习惯
C指导阅读方法(朗读默读诵读精读略读
浏览:是快速的对文本信息进行识别、筛选,从中捕捉有价值信息的阅读法 D发展阅读个性 E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小学总量145万字以上)
8、阅读教学的常用方法。(理解应用层次,重点)A词句教学(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抓关键词比较辨析)B段篇章教学(讲读法诵读法研读法自读法讨论法)
情境教学法:根据课文内容和教学目标,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生动的情境,使学生入境会意触景生情启智怡情,使教学变成富有吸引力的有趣活动(李吉林)情境教学法具有“形真”、“情切”“意远”“理寓其中” 第七章习作教学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1、小学习作教学的目标。(识记层次)
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的表述自己的意见,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第一学段“写话”第二三阶段是“习作”
2、小学生习作过程的双重转化对小学习作教学的两点重要启示。(识记层次)首先是现实生活、客观事物向认识主体即作者的头脑的转化,然后是作者的观念、思想、感情向文字符号的转化。
这种写作过程的“双重转化性”启发小学习作教学训练必须从内容入手,必须以语言文字训练为重点。
3、小学生习作过程的心理特点。(理解层次)
A萌发好奇心与求知欲
B表达缺乏连贯性条理性
C书面语表达需要有声语言支持
D书面语言能力发展和形成中的动态性语言表达形态
4、论述小学习作教学的一般规律。(理解层次,次重点)
A说与写结合的规律
B仿与创结合的规律
C积累与表达结合的规律
5、结合实际分析小学习作教学的基本环节。(理解应用层次,重点)
包括A命题(切合实际、有启发性、自由命题)B作前指导(目的在于激发兴趣打开思路明确要求,指导环节:审题立意选材组材指导编提纲)C批改(与学生修改结合、讲求实效、鼓励进步)D作后讲评(抓重点重鼓励调动能动性联 系作前指导和习作批改,方法:交流品评、文字推敲、优缺点分析
6、简述小学生习作能力的构成。(理解层次,重点)
A、收集材料的能力
B、审题立意的能力
C、选材组材能力
D、驾驭文字能力
E、修改文章的能力
7、简述小学生习作能力培养的方法。(应用层次,次重点)A、收集材料能力培养
B、审题立意能力培养
C、选材组材能力培养
D、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按顺叙写照样子写,多种表达方式结合,评析遣词造句,积累语汇)
E修改习作能力培养(激发兴趣明确要求教给方法)第八章 综合性学习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1、结合时代发展和小学语文课程改革,试述对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解。(理解层次,次重点)
开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既是综合型人才培养的时代需要也是课程改革内在要求。其意义和价值在于综合性、生活化、经验性和个性化。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立足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有意识的综合开发和利用学生生活、社会生活等资源,运用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在自主活动中发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语文学习方式。
2、正确理解《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目标的规定。(理解层次)A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问题意识,B引导学生观察,表达观察所得
C引导学生参与活动,进行跨领域学习D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要求。(理解层次,重点)
A开放性要求:突破传统教科书教学的限制(目标内容过程方法结果开放)B 自主性要求:让师生成为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主体 C实践性要求:在活动中促进学生形成整体的语文学习经验(保证时间、完整性)D合作性要求:实现教师学生家长社区人员的共同成长
4、充分利用已有的课程资源,设计一则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并写出反思和总结。(应用层次,次重点)活动过程:准备方案、实践体验和问题解决(资料收集整理研究)、总结交流。
5、综合性学习资源开发和利用:校内、校外、信息资源。
6、综合性学习选择主题策略:从语文课堂教学中社会实践中发现,从学科整合中提炼,从地方文化中开掘
7、综合性学习指导策略: A指导开展资料收集 B指导整理和研究
C指导成果的形成和展示
8、对案例从主题、目标、要求及实施策略点评
点评:师生互动合作,无预设目标学习内容方式展现自主性,体现主体地位。第九章 小学语文课程评价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课标》“评价建议”在评价目的、重心、方式以及评价主体等方面与传统的评价方式有明显区别:评价目的由甄别选拔走向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重心从关注学习的结果走向注重学习的过程,评价方式由较为单一走向多样化(形成性终结性定量定性)评价主体从单一主体(教师)走向多元主体。
所谓课程评价,就是以一定的方法、途径对课程的计划、活动及结果等有关问题的价值或特点作出判断的过程。意义:检验改进课程促进全面发展
1、课程评价经历的几个时期。(识记层次)
美国评价专家古巴和林肯对评价历史阶段的划分: A测验和测量时期(评价本质上是以测验或测量的方式测定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状况或某些特点。特点是评价与测量近乎同义。19世纪末)
B描述时期(根据预订教育目标对教育结果进行客观描述。特点是认为评价过程是将教育结果与预订教育目标相对照的过程。20世纪30到50年代布卢姆)C判断时期(特点是把评价视为价值判断的过程。评价不只是根据预定目标对结果的描述,预定目标本身也需要进行价值判断。20世纪50到70年代)
D建构时期(把评价视为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协商”的共同心理建构过程,评价受多元价值观支配。学生(被评价者)也是评价的参与者。20世纪60到70年代。
2、谈谈你对小学语文课程评价功能的认识。(识记层次)
A、导向功能 B、诊断功能 C、调节功能 D、激励功能 E、反思功能
F、鉴定功能(对评价对象和评价指标的适应程度作出区分和认定)
3、简述小学语文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识记理解层次,次重点)A、评价目的的育人性(由甄别选拔转变为以人为本)
B、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形成性、终结性;定性与定量结合,更重视定性)C、评价取向的全面性(注重整体性、综合性)
D、评价过程的开放性(关注主观能动性,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
4、简述小学语文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理解层次,次重点)
小学语文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是指小学语文课程评价活动中所体现的特定的价值观。
从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的维度可以将小学语文课程评价归纳为三种: A、目标取向的小学语文课程评价(忽视主体性和过程)
B、过程取向的小学语文课程评价(对主体性创造性给予一定尊重)C、主体取向的小学语文课程评价(价值多元、尊重差异)
5、简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程评价观。(理解层次,次重点)A、由侧重量化评价转向侧重质性评价 B、由侧重甄别转向侧重发展
C、既重视学生在小学语文课程评价中的个性化反应方式,又倡导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合作。
D、强调小学语文课程评价的真实性、情境性。
E、不仅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而且重视得出结论的过程。
6、结合新课程改革的实际分析小学语文课程评价的内容和方法。(理解应用层次,重点)
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小学语文课程评价是三个维度与五个方面相结合的评价。在方法上提倡以形成性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以及自我评价为主。小学语文课程评价的内容: A、对小学语文课程三个维度的评价(重视知识运用,评价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知识的建构过程,评价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
B、对小学语文课程五个方面的评价(识字与写字教学的评价既要从音形义的结合上评价也要重视学生兴趣和习惯。方法:回忆自由联想随机抽样;填空替换求同求异类比归纳选择)、阅读教学评价既要综合考查阅读过程中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也要考查其兴趣方法习惯阅读量和速度。方法:问题问答次序排列确定要旨体味含意)、口语交际教学的评价应重视考查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习作教学的评价应重视习作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的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方法:分析法多段短文测量、评定量表参照量表法)和综合性学习的评价以正面评价和激励评价为主,关注问题意识知识的综合应用,重视过程和体验)小学语文课程评价的方法:
A、以形成性评价为主,辅以必要的终结性评价(编制知识能力双向细目表)B、以个体内差异评价为主,辅以必要的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尊重个性)C、以自我评价为主,结合必要的他人评价(自我评价是指被评价者自己参照评价指标体系对自己的活动状况或发展状况进行自我鉴定。)第十章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1、了解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理论基础和发展。(识记层次)
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理论基础是现代学习理论(桑代克斯金纳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布鲁纳代表的认知主义及皮亚杰代表的建构主义加涅代表的累积学习理论)、教育传播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三大原理:整体性有序性反馈原理)
2、简述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和趋势。(识记层次)A、从单
一、孤立到系统集成网络化
B、从辅助传统灌输教学到支持学生探究性学习
C、从教材搬家、知识罗列到营造全方位网络学习环境。
3、掌握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形式,并能将这些形式灵活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应用层次,重点)
A、多媒体教学:演示型、交互式 B、网络教学:讲授型(同步/异步)、讨论学习型(在线/异步)、协助学习型、探究发现型(设情境定主题、自主探究查信息、交流协作解疑难、讨论评价报成果、扩展延伸带动课外)
4、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原则。(识记理解层次)A、科学性原则(内容、过程、技术的科学性)B、目标性原则(培养语文素养首要目标)C、有效性原则(效果和效益)
D、互动性原则(人与人、人与机)
5、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正在各个学科课堂教学中深入开展,你如何理解“整合”这一概念?(理解层面次重点)音频、视频、图像、文本、虚拟现实、网络等现代教学媒体以各自特有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外部刺激和丰富的学习资源,也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参与机会,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有机会主动地参与、发现、探究知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就是通过把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教学加以整顿、协调重新优化组合来改变学生单一的学习方式,改变教师传统的授课方式,为学生的个人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由于知识来源渠道多样化,学习的时间、内容、进度均可自我控制,学生的学习从被动变为主动。这样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多方面能力,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效率。第十一章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1、谈谈在我国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作为专业人员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交往、课程建构中的角色定位。(识记理解层次)角色是指个人或人们在群体及社会中由于占据一定的地位而显示的态度和行为模式的总和,或应履行的职责。
作为专业人员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交往、课程建构中的角色已由语文知识的传递者向学生语文素养的促进者和学生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者转变,向与学生的交往者、对话者、合作者转变,同时还担任着课程建构者的角色——既是校本课程的研制者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还是课程实施的决策者。
2、论述一个优秀或成功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专业素质?并说说小学语文教师的各种专业素质对教学的意义。(理解层次,重点)一个优秀或成功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道德等三个方面的专业素质: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
A、本体性知识(语言文字基础知识语文学科发展历史趋势独特的认识世界的视角思维工具及相关学科知识)
B、条件性知识(学生身心发展知识、教与学的知识、教育科学研究知识)C、实践性知识(教学经验的积累)
D、普通文化知识(人文、科技、工具类、艺体类知识)小学语文教师专业能力:
A、教学设计能力(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结构(横/纵)、选择教学策略能力)B、教学实施能力(教学交往能力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建立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发挥学生主体性和个性)、(教学管理能力是指教师能够计划组织调控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驾驭课堂多变的教学情境)、语言表达能力(口语书面语体态语)C、评价学生学习能力(设计练习、处理作业、综合评价能力)D、教育研究能力(行动研究法:就是教育情景的参与者,为提高所从事的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为加深对实践活动及其依赖的背景的理解所进行的反思研究。(计划、实施、观察、反思)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道德:
A、教育公正(让每个受教育者得到合理需求、合理评价)B、教育责任感(教师对社会所期望的职业角色的认同和承担)
C、教育爱(是教师专业道德的核心,指教师对受教育者合理利益的谋求,是对教师责任与义务的遵循)
3、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哪些专业能力?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能力。(理解层次,重点)A、教学设计能力(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结构(横/纵)、选择教学策略能力)B、教学实施能力(教学交往能力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建立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发挥学生主体性和个性)、(教学管理能力是指教师能够计划组织调控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驾驭课堂多变的教学情境)、语言表达能力(口语书面语体态语)C、评价学生学习能力(设计练习、处理作业、综合评价能力)
D、教育研究能力(行动研究法:就是教育情景的参与者,为提高所从事的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为加深对实践活动及其依赖的背景的理解所进行的反思研究。(计划、实施、观察、反思)
4、什么是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从其对自我专业发展所关注的重点与所达到的水平两方面,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可以划分为哪几个阶段?并说出各阶段的主要特征。
(理解层次,次重点)
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指小学语文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化提高的转变过程。包括教师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以及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和教师提高专业水平,达到专业成熟境界的过程。
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可以划分为哪三个个阶段:
A、生存关注阶段(建构小学语文课堂生活、处理教师个人生活)
B、任务关注阶段(确立正确的小学语文教学观与学生观、小学语文专业知识与教学法知识有机结合)
C、自我更新关注阶段(专业发展的自我反思与发展意识、形成个人教学风格)
第五篇:语文教学与研究专题
语文教学与研究
期刊级别: 国家级期刊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期刊简介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师范大学主办,每月出版三种版本,上旬为教师版《教研天地》(国内邮发代号:38-53),中旬为大众版《综合天地》(国内邮发代号:38-59),下旬为学生版《读写天地》(国内邮发代号:38-330)。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教研天地》以“强化理论色彩,突出探索意识,推动创新教育”为宗旨,创刊近50年来在我国中语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所刊载内容囊括了中学语文教学教研和教改的各个方面,有大量的文章被《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转载。主要栏目有:语文新话题、名家新访问、新思路、阅读新视野、理论新框架、教材新解析、教法新实验、语坛新名师等。
《综合天地》创版于2003年,突出大语文视野下的语文教学,以“关注语文现状,传播研究成果,促进语文发展”为宗旨,创版以来,受到了广大语文工作者的一致好评,发行量逐年攀升,并被广大语文教师誉为教研中的好伴侣,教学上的好帮手。主要栏目有:佳作欣赏、理论阐释、方法探寻、阅读指津、导引、考试指南、文教随笔、百家争鸣等。
《读写天地》以“扩大阅读视野、加强训练、迎接语文考试”为宗旨,自1999年7月创版以来,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它通过对大量名家名篇的赏析和中学生优秀习作的评点,指导学生如何阅读,如何,是目前开展课外阅读,提高学生读写能力,促进语文素质教育的最佳读本。近几年,全国有20多个地市的中考语文阅读题和作文题与《读写天地》出现过的题目相同或相似。全国高考作文题连续多年都被《读写天地》比较准确地预测到。目前刊物的月发行量已超过28万份。主要栏目有:读者包厢、三点式阅读、美文博览、圆桌读书会、读写新概念、应试阅读题库、话题作文三重奏、作文材料自选厅、创新作文广场等。
语文教学与研究期刊栏目
语文教学与研究设有栏目有:语文教材研究、教学法探讨、阅读与训练、作文教学、汉语学习与运用、青年教师之页、疑难解答。等栏目。
语文教学与研究常见论文发表范例:
南方的理发师北方的剃头匠
教育部启动汉语能力测试工程
湖北咸丰发现中国最早的白话文教科书
牙刷里的爱
鹊桥仙·夜闻杜鹃
手是身体的花朵
叶圣陶孙女谈开明国语课本
老教师称新《水浒》血腥场景中学生不宜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