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实词学习与交流》专题教案

时间:2019-05-15 02:42: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曹《实词学习与交流》专题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曹《实词学习与交流》专题教案》。

第一篇:曹《实词学习与交流》专题教案

《实词学习与交流》教案NO:051 编写:曹霞

审核:吴晓菊

教学目标

1、了解汉字的特点和功能,感受汉字的魅力,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2、培养思辨探究能力和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树立规范用字的意识。

3、激发对汉字的热爱,培养研究汉字的兴趣,为汉字在信息化社会中发挥更大作用而奋斗。

教学重难点

1、感受汉字的特点及魅力。

2、领悟汉字中蕴藏的文化。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最爱说的说永远是中国话,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说话最算话,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要像它。” 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这是汉字的声音美;汉字的方方正正、横平竖直是它的字形美;汉字还有区别于其它文字的显著特征:表意。鲁迅先生曾说过汉字有“三美”: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汉字,感受它的美。

二、合作探究 什么是词? 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一、划分词类的标准

能够充当句子成分的词叫实词。实词都有词汇意义。

不能充当句子成分,只能帮助实词造句,表示语法意义的词,叫虚词。例如:太阳

北京

学校

美丽

跑步

了的吧

二、实词

可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一)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

例如:

雷锋

同志

作家

老师

学生

(表人)

飞机

车辆

道德

(表物)

秋天

明年

早晨

现在过去

(表时间)

上海

中国

亚洲

远处

里屋

(表处所)

以上

以下

上面

左右(表示方位)名词语法功能: A.一般名词前加表示物量的数量短语组合,受数量短语修饰。如:一条鱼 B.集体名词、抽象名词受不定量的数量短语修饰。例如:一片树林、一些纸张 C.名词不受“不”、“很”修饰。少数表示抽象事物的名词可以受“不”、“很”修饰。例如:不道德、不礼貌、很科学、很民主

D.表示人的名词后面可以加“们”表示多数。如:同志们。名词加“们”以后,不能再受表示确定数量的数量短语的修饰,如不能说“三位同志们”

E.名词一般不重叠,有些能重叠,重叠后有“每一”的意思。例如:人人 年年、家家户户、世世代代。

对举的方位名词重叠后有“到处”的意思。例如:前前后后、上上下下 F.名词经常做主语、宾语、定语。名词也可以做谓语。例如:今天星期日、昨天晴天、他肺炎。(只有少数表示日期、节日、气象、疾病等的句子里,不用判断词“是”,名词直接做谓语。)

G.名词或名词短语连属成句,在诗词曲里常见。例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H.表示时间、方位的名词可以做状语,也可以做主语、定语。例如:他们下午开会、前面、后面都种满了花、西边的墙修好了

I.名词同介词组成介宾短语,可以做状语、补语等。如:他在学校上课、他把书放在桌子上

(二)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消失等。例如:

批评

宣传

学习

(动作行为)

想念

打算

希望

(心理活动)

发生

存在有

演变

死亡

(存在、变化、消失)

不是

(判断)

能够

可以

愿意

应当

(助动词)

上来

(趋向动词)词语法功能: A. 能与副词组合,一般能用表示否定的副词“不”和“没”否定。如:不来、没去

B. 一般不受表示程度的副词修饰,如不能说“太来”“很去”。但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例如:很爱、很想念、最讨厌、极厌恶

C. 一般能重叠,重叠后有表示短暂、尝试的意思。例如:写写 想想 研究研究 考虑考虑

D. 动词后边可以带“着”“了”“过”等助词,或带趋向动词“起来”“下去”等表示动态的词。如:关着、看过、写了、打起来、说下去

E. 动词一般能带宾语。少数动词不能带宾语,例如:出发、旅行、休息、起程、诞生、颤抖

F.能用肯定否定相重叠的方式表示疑问(名词不能)。如:能不能 去不去

G. 动词经常做谓语。也能做主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例如:学习是必须花费一定气力的。他爱学习。游泳的人回来了。我们赶走了贫困。解放军战士活捉了敌人。

H. 判断词“是”做谓语,主要构成判断句,起联系判断强调的作用,表示肯定,肯定的意味有轻有重。例如:我是学生。牛是反刍动物。是我搞错了。他是来了。这个办法是好,可是我不会。这个人说一是一,说二是二。

I. 趋向动词可以做谓语。例如:月亮出来了。趋向动词用在动词后边作补语,表示动态。例如:他打开收音机就唱起来。(表示动作已经开始,正在持续,但尚未完成)他从花园里走出来。(表示动作已经完成)

J. 能愿动词不能重叠,不能加“着”“了”“过”表示动态。能单独做谓语,能受副词“不”修饰。能用在动词前表示可能和愿望,组成能愿短语。能愿动词一般不带名词。例如:你敢吗?不敢。我们要有信心。他能跳芭蕾舞。

(三)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

例如:

伟大

勇敢

优秀

聪明

老实

鲁莽

大方

愉快

许多

多少.能受“很”“最”“十分”等程度副词修饰。少数形容词本身已包含一定程度,不能受修饰。例如:不冰凉、不雪白、很绿油油

B.形容词一般受副词“不”的修饰。例如:不冷、不坏。

C.能用肯定否定重叠的方式表示选择问。D.形容词一般能重叠,重叠后有加重程度的意思。例如:整整齐齐、端端正正 D.形容词主要做定语、状语、谓语、补语。也可以做宾语和主语。例如:美就是这样创造出来的。他喜欢清净。

F.形容词后边也可以有宾语。例如:他红了脸。我们丰富了文化生活。

G.形容词后边加趋向动词表示形状的开始,正在持续下去而并未完成。例如: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H.有些形容词后边可以加“着”“了”“过”表示性质状态的存在、持续、完成。例如:灯还亮着呢。灯亮了好半天了。白天灯亮过。但有些形容词不能带“着”“了”“过”。例如:男性、大型、初级、共同、主要、精装、全额

四、对待新词新语的态度

宽容对待:只有文化宽容,语言才有旺盛的生命力,语言才不僵化,词汇才不贫乏 规范使用:注意对象、场合、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

分组讨论

(1)你认为汉字会在电脑时代被淘汰吗?为什么? 参考内容:

中国人以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决了汉字输入计算机并在网上传输的问题,而且输入的速度越来越快。近年来,汉字手写技术、声音输入技术等成为了中国电脑输入法未来发展的趋势,这些技术不断满足了不习惯键盘打字的人们用好电脑的需要。由此可见,是电脑接受了汉字,而不是电脑改变了汉字。古老的汉字以其雄健的生命力证明了自己存在的价值,而且在新的时代里焕发了青春。

(2)你认为汉字将会被“拼音文字”所替代吗?为什么? 参考内容:

我们的汉字集形体、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它的独特魅力,是永远不可能改变、也是无可替代的。即使是汉语拼音,可以作为学习汉语的辅助工具,但是决不可能代替汉字本身,因为它没有也不可能具有汉字那种独一无二的魅力。

(3)现在的书刊中常有汉字夹字母的情况好不好? 参考内容:

现在的书刊中常有夹英文字母的情况,这反映了当今中外交流的日益频繁。在汉字中夹字母,表达比较简约、方便,但是对不懂英文的人来说,就有了阅读障碍。如果把“WTO”译成“世贸组织”,就可以让更多的中国人理解。从维护我们民族语言文字的纯洁性来说,应当尽量减少汉字中夹英文字母的情况。

五、小结

尽管我们无法去挽留这些名词的丢失,但是,我们却能在自己的内心深处,找到那个曾经安放过温暖情感的角落,在那里,有许多与我一样的人群,聚集在记忆的快乐中,正用饱经沧桑的目光,注目着那些枯黄的文字。词是有生命的东西。

它们密密繁殖,频频蜕变,聚散无常,沉浮不定,有迁移和婚合,有疾病和遗传,有性格和感情,有兴旺有衰竭还有死亡。它们在特定的事实情境里度过或长或短的生命。

——韩少功《马桥词典》

六、完成随检

七、教学反思:

第二篇:文言文实词教案

文言文实词

“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指的是根据具体语境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高考对实词考查常常是固定的唯一的意义,这就是需要具备根据语境理解、识别实词意义、用法的能力。

一、文言常见实词的范围 此条款要注意两点:

1、在文中的含义,这是所给的条件;

2、常见的实词,这是考查的范围。什么是文言常用实词?

一般地说,凡是中学教学中不止一次出现的古今词义不同的字均可算是文言常用实词。高中语文课本所列文言常用实词表共列了360个文言实词(准确数字为248个)。中学生起码要掌握的至少为120个。

二、文言常用实词的特点

单音性——单音词占绝大多数,双音词主要是联绵词、叠音词、象声词、偏义复词以及外来词,为数不多。

多义性 ——这和现代汉语的一词多义原则上是一样的,但现代汉语用几个不同的词来表达的意义,在古代汉语中可以用一个词来表达。近义性 ——现代汉语中有不太区分的概念,古代汉语中可能分得很细,形成一系列近义词,如关于“看”的动词有20多个;“马”的名词也有20个以上。

活用性 ——可以按习惯临时改变语法功能,用作其他词类,名词可用作动词、副词、形容词;动词形容词又可以活用为名词,又有使动、意动等特殊的动宾处置关系。

通假性 ——用语音相同,相近的字代替本字,这在今天看来类似于写错别字,但在古人是一种习惯。

三、了解近几年高考文言实词的命题规律

1、放在文言文阅读的第一题中考,分值为3分,几乎每年必考。

2、题型:

①、要求考生直接判断词义的对错; ②、判断古今同义或异义的情况。要求考生以比较来辨别词义的差异,求得正确。

四、实词复习的内容

1、古文中单音节词和现代汉语双音节词的关系。

单音节词是古代汉语词汇的主体,文言文中的一个字常常是词。尤其要注意的是,有时文言文中两个单音节词连用,正好是现代汉语中的某个词语,这就容易形成错觉,造成理解上的错误。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

析:卑鄙,是单音节次,“卑”和“鄙”连用,“卑”指出身卑微,“鄙”指见识短浅,举止粗俗。它与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卑鄙”的意义不同。

2、古今异义

文言文中相当一部分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古今有了不少变化,词义或扩大,或缩小,或转移,或褒贬色彩发生变化。因此复习时一定要注意这种情况。如:江河、亲戚、爪牙等

3、一词多义

单音的文言实词大多是多义词,因而接触时一要清楚它几种常规的解释;二要根据语境判断句中意义(是本义还是引申义,是用作名词还是动词)。——对这一点要学会推测。

4、词类活用

这是词语功能的改变,所以和它在句中的位置有很大关系。词类活用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名词活用作动词、名词活用作状语、动词活用作名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等。

5、通假

不论是古有其字还是古无其字,只要课本、练习涉及的通假字一概收集、储存,尤其是一些常见通假。

四、答题技巧

(一)字形推断法借助字形推断

1、引导练习:

(1)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伶官传序》)

(2)金就砺则利(《劝学》)

(3)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过秦论》)

2、方法总结:

汉字是表意文字,字形特别是“偏旁”与字义联系密切。有些字能直接从字形分析出词义,有些字虽不能直接分析出词义,却可以根据字形圈定出该字的意义范围,为进一步猜测词义提供依据。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推断,就有可能较为准确的把握词义。

凡形旁从“钅(金)、木、氵(水)、灬(火)、土”者词义与五行有关;凡形旁从“刂(刀)、弓、矛、戈、斤(斧)、殳(shū)”者词义与兵器有关;凡“马、牛、羊、犭、鸟、虫”等与动物类有关;“讠(言)、辶(辵)、忄(心),彳(行)”等与行为有关,“禾”与五谷关;“贝”与金钱关;“皿”与器具关;“阝”与地名关;“求”与毛皮关;“隹(zhuī)”与鸟雀关;“能”与熊罴关;“尸”与身体关;“女”、与妇人关;“冖”与笼罩关;“系”与捆绑关;

“攴(pū)”与敲击关;“歹”与死亡关„„“月”关肉,“页”关首,“自”关鼻,“目”关眼„„总之,本字关本义,形符表义不可不知。

3、巩固练习:

(1)生而眇者不识日(《日喻》)

(2)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韩非子》)

(3)二人相憎,而欲相贼也。(《韩非子》)

(4)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指南录后序》)

如《念奴娇》“樯橹灰飞烟灭”中的“橹”:木制的船具。“不刊之论”中的“刊”从形旁上看应该与“刀”有关;

再如“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一句中“造”字的意义。“造”的义符为“辶”,联系下文“袁所寓之法华寺”,不难推测与处所关联的词义应该是“到”“去”的意思,“造”的其它意义“制造”“成就”显然与文意不符。“过”也同理,也可译为“拜访”之义。有许多学生对2001年春季北京卷试题中“袖空牒窃印”中的“牒”字不理解,而实际上“牒”字是形声字,“片”是其形旁,甲骨文中取“木”之右半为“片”,本义就是“木片”,众所周知,古代发明纸张之前人们都把字写在木片或竹片上,所以“片”又被引申为“文件、文书”之义,因此凡是以“片”为形旁的字如“版”“牌”“牍”等都有“文件、文书”的意思。学生如果能有从字形去分析判断的意识,问题往往就能迎刃而解了。

(二)对句判断法(借助对称结构推断)

1、引导练习:

(1)忠不必用,贤不必以(《离骚》)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

(3)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六国论》)

(4)梅以欹为美,正则无景。(《病梅馆记》)

2、方法总结:

古人行文常讲究对称,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现象很多,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我们可据之进行判断。

3、巩固练习:

(1)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小雅》)

(2)通五经,贯六艺。(《汉书·张衡传》)

(3)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

(4)追亡逐北(5)“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六国也”(“族”字义同“灭”字)

(三)借助语法成分(词性)分析推断

1、引导练习:

(1)左右欲刃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2)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

(3)(项伯)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

(4)将军披坚执锐

(《陈涉世家》)

(5)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2、方法总结:

语法分析就是分析所要解释的词语在句子中充当何种成分,然后根据成分推断词性,进而推断出其意义。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相比,在词义上差别很大,但句子的语法结构基本上还是一致的。除了一个特殊句式——“倒装句”以外,文言文中的句子也是按“主+状+谓+补语+定+宾”的顺序排列的,所以其相应成份上的词的词性也与现代汉语相一致。即主语、宾语一般是名词,谓语一般是动词,定语一般是形容词,状语一般是副词。所以我们翻译实词时就可通过分析这个词在句中所处的位置,所充当的成份先判定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义项。

一般的句子结构

主语 + 状语 + 谓语 + 补语+ 定语 + 宾语

名、代词 形容词副词 动词 名词形容词 名、代词

分析成分 推断词性 推测意义

3、巩固练习:

1)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3)楚王贪而信张仪

4)信义著于四海

5)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2000年试题13题“取樵炊爨”

中的“樵”前跟动词,因此应是名词,译为“柴薪”。

(四)成语印证法借助成语推断

1、方法指导

成语就其来源看,是古汉语遗留在现代汉语中的“活化石”,其中的字词的意义和用法上较多地保留了古汉语的特点,并且由于它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故而可以借助它来推断词义。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日薄西山(2)至丹以荆卿为计,如速祸焉 不速之客(3)势拔五岳掩赤城 出类拔萃

(4)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欲盖弥彰

3、巩固练习

(1)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殚精竭虑(2)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焉 一蹴而就

(五)语境推断法

高考考查的实词90%以上是具有多义性的,因此在翻译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理解推断。

如:(1)93年六省一市高考试题13题要求选择文末“子访得之”的“访”字的意思:

A、咨询 B探望 C、寻求 D、访问

联系上下文内容,李衡临终告诉儿子,自己生前曾购置有“千头木奴”,只有“寻求”一义合适,其余三个义项均不合文意。

(2)99年试题11题“郡界大水,人灾,绝食者千余家”的“绝食”,现代汉语的意义是“拒绝饮食(表示抗议或自杀)”。而在阅读材料中,“绝食”显然是指由于大水、人灾而引起的粮食匮乏,以致千余户人家均无粮可吃。因而D项中的“绝食”是古今汉语意义不同的词语。

(六)课文迁移法

(又称“联想推断法”,即根据学过的知识推断词义)

试题中出现的一些实词解释,其实课文中已出现过,可以联系课文相应迁移。

如:94年高考“扬州辟从事吏”同课文的“连辟公府不就”中的“辟”;97年高考“飞骑因番请见,先涕泣不自胜”同课文的“沛公不胜杯杓”中的“胜”;上海卷中“不肖人也,不足爱也”同课文“向使六国各爱其地”中的“爱”;“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同课文的“便言多令才”。2001年仿真卷第五篇25题B项中“伐其功”跟课文《屈原列传》中“平伐其功”中的“伐”均是“夸耀”之义。

如: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专以射为戏,竟死。竟死:竟然因此而死。B、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将兵:将领和士兵。C、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曲折:指行军的弯曲道路。D、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结发:指刚成年的时候。解析:A项“竟然”表转折,显然不合文意,“竟”是完毕、终了的意思,“竟死”即一直到死的意思。《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学过“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竟”即完毕的意思。

B项“将兵”为动宾短语,与前后意思不合。C项“曲折”是说事情的复杂经过。

D项中的“结发”在孔雀东南飞中学过“结发同枕席”的诗句,古时候人到了一定的年龄(男20岁,女15岁)才把头发结起来,算是到了成年。

五、常见错误

文言实词翻译时学生最主要的错误是不能分清古义和今义,以今义附会古义,这也是文言阅读和翻译的大忌。纵观历年高考设题情况,这也是实词解释或句子翻译题迷惑性之所在。命题者也主要是从这方面来设题考查考生的。

总结:一个实词可能有几个义项,但在具体语境中,它的意义是唯一的;同时这个词的意义应当是与上下文其它词义相吻合、配合的,所以我们可以借助上下文语境来推断词义。

第三篇:文言文实词教案

文言文实词专题教案

杨丽卿

教学目的:

能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反思总结:

1. 对词语意义的把握,不能够和语境紧密结合,仅机械地套用积累的词义。2. 翻译句子不能够关注语境,尤其是忽略主语的变换。

对策方法:

1. 熟悉历年高考题中考查过的实词,复习时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2.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多留心、多积累、多归纳;在复习过程中,抓住典型习题加强训练。练习巩固:

(一)(题型专练04)解释斜体字 1.D县以属周 岁饥,官为粥以食饿者,民坌集不可禁,县以.

属者。

.周,周设梐枑,间老少男女,无一乱译文:当年饥荒,官府向饥饿的灾民供应粥,灾民聚集不可控制,官府就把(控制灾民的事情)交给李周,李周设置栅栏,把老少男女间隔开来,没有一处混乱的。2.A.民不告病县之南有涧,支流溢入,岁赋菑楗,调徒遏之,周始筑新堤,民不告. 病。译文:洪洞县的南边有山涧,支流泛出,征收赋税准备抗洪物资,让百姓抗洪,李周.开始构筑新的大堤,百姓没有叫苦的。5.D.若薛向使三司,欲辟为属,及相见,卒不敢言,退而叹曰:.人未易屈也 “若人未易屈也。于世。

.”以是不偶译文:薛向掌管三司,要征召他为部署,等到见面,最终没有敢说,(薛向)退下后感叹说:“这个人不容易屈服。”因此不被当世人知遇。9.B.其将金应虎等穷蹙降诸将受之芳密檄,急据关夹击,其将金应虎等. 穷蹙降。译文:诸将收到李之芳的密信,紧急据关夹击他们,马九玉的将领金应虎等处于困境.就投降了。

13.C.世祖厌其烦

D.特命预其议. 时中书、尚书二省并立,世祖厌其. 烦,欲合为一,集大臣杂议之,祐还朝,特命预其议。

..译文:这时,中书、尚书两省并立,世祖厌烦它的繁多,打算合二为一,召集大臣共同讨论。陈祐回朝,(世祖)特命他参议其事。

14.B.祐极言中书政本

及入议,祐极言中书政本.译文:等到入朝议论,陈祐极力主张中书省为行政之本,是祖宗所创立,不可废止。.,祖宗所立,不可罢。

15.D.祐请曰:“„„”不报 未几,行省榷民商酒税,祐请曰:.

“兵火之余,伤残之民,宜从宽恤。”不报。译文:不久,行省征收百姓和商人的酒税,陈祐请求:“战争之后,对于遭受兵刃之苦.的百姓,应宽大体恤。”(朝廷)不批覆。(质检二)4A往受业其门

既长,益笃于学。蜀儒张摐道仪真,往受业译文:他长大之后,更加专心于求学。四川儒学家张摐途径仪真,.

其门,质以疑义数十,摐甚器之。(马祖常)前往他的门下拜师学习,拿了几十个问题请教张摐,张摐非常器重他。2014安徽卷

4.D.劝人为学先识字,语意殷勤 为学使时,遇教官诸生贤者,亲若同辈,劝人为学先识字,语意..

殷勤译文:当学政时,遇到贤能的教官生员,跟他们说话谈论就好像同辈人一样,勉励别..,去而人爱思之。人为学要先从识字开始,语意深厚,离去之后人们都爱戴思念他。2014浙江卷

16.B.由是振发于乡里之间 操笔属词,其言秀而多思,率人所未言者,君道之容易,由是..

振发译文:拿起笔来写文章,其文章言辞秀美而多具才思,大多是别人没有说过的,先生..

于乡里之间。却很轻易地表达出来,(他的名声)从此在乡里之间传扬。

(二)文化常识补充:《知识手册》文化常识部分 课堂练习:

1.《题型专练与纠错》04——08 2.《专题透析》 课后反思:

第四篇:实词推断教案

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

衡阳县一中 盛植锐

学习目标

1、运用已知的知识归纳推断文言词义的一般方法和规律

2、学会运用推断文言词义的一般方法和规律来正确理解、解释常见实词的意义

学习过程 一:【例题引入】

08湖南卷:且又大购之,皆不获,有司苦之。

译文:并且又大力 盗贼,都不能捕获,主管官吏对这件事情感到苦恼。07江苏卷:牢之(人名)问部下甲兵刍粮,进之(人名)布指算,不爽。

译文:刘牢之就问他军队和粮草方面的事情,高进之伸曲手指算了算,。

常见误区: 望文生义

以今解古

二:考点解说: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常见”,一般作品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实词;

2、“在文中”,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一般可以根据上下文推测出来;

3、通过掌握文言实词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研习方法

方法

一、字形推断法 【链接高考】 2006年全国卷1:《何远传》“至武康,远独设糗水而已”。译文:到了武康,何远只为他准备了 和清水。2010年辽宁卷:初以荫为泰宁主簿。

译文:开始是因为 受封为泰宁主簿。

字形分析法是根据汉字是表意文字的特点,通过对字形结构的分析来推断词义的方法。

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形声字的形旁有表意的功能。会意字则本身就表意。

1、从“刂(刀)、弓、矛、戈、斤(斧)”与兵器有关

2、从“马、牛、羊、豕、犭、鸟、虫”者与动物有关

3、从“讠(言)、辶(走)、彳(行)”者与人的行为有关

4、用“贝”作偏旁的字与“钱财”有关

5、用“ 糸 ”作偏旁的字与“丝织品、绳索”有关

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千里马

2、宰臣上炙而发绕之。烤肉

3、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打

4、富翁某,商贾多贷其赀。钱财

5、贫民虽平价不能籴。买进粮食 【类题演练】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组:绳索 B、金就砺则利。砺:磨刀石 C、径造卢访成。造:成就

D、若少屈,冀得一归觐。觐:拜见

解析:“造”的形旁为“走”,而“庐”是处所,不难推断与此相关联的词义应该是“到”、“去”。

方法二:结构推断法 【链接高考】

1、傲细民之忧,而崇左右之笑,则国亦无望已!

译文: 小民百姓的忧愁,却 身边的人的取乐嬉笑,那么国家也就没有希望了。

2、为国之要,在于刑法,法急则人残,法宽则失罪,务令折中。译文:治国的关键,在于刑律,刑律 ,百姓就会受到伤害,刑律 ,就控制不住犯罪,一定要使它宽严适度。

结构推断法是利用文言句法特点推断的方法。有些文言文句子结构整齐,讲求对仗,在同一位置上词语意思相同、相对或相反。例

A、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B、追亡逐北

C、通五经,贯六义。

D、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E、祠祝毕,刍狗捐;淳精流,糟粕弃。F、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类题演练】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以:任用

B、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逸豫:安逸享乐 C、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弥:更加 D、梅以欹为美,正则无景。欹:稀疏

解析:D项“欹”应为“横斜”,与下文的“正”意思相反。

方法

三、迁移推断法 【链接高考】

2011年湖南卷:深叹其能矫然拔俗也。联系:成语“出类拔萃”

译文: 深深地感叹他

2008年四川卷:时富室多以罪倾宗,而郑氏数千指(庞大的家族)独完。联系:“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译文:当时很多富户都因为犯罪牵累整个家族,而郑氏数百人都得以保全。迁移推断法:是指联系自己已有的知识来推断实词意义的方法。

根据所学知识推断词义:

①至是乃杜绝交游,馈遗秋毫无所受。比喻细小的东西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明察秋毫

②遂能廷折之 名词作状语, 在朝廷 卒廷见相如

③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 枉道速祸 招致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类题演练】

(2011广东卷)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村人苦猴群盗食田粮 苦:痛苦 B、明晨俟群猴来,纵之去 纵:腾跃 C、官夔州游击,夔关临峡 官:做官 D、抵关适断,船不能行 抵:碰到 解析:答案为C。其中A.苦于„„。可联想《列子.汤问》:“何苦而不平?”(苦于山挖不平)B.释放,放走。例:纵火,纵虎归山,七擒七纵。D.到达,抵达。例:抵京,抵临,平安抵达

方法

四、语法推断法 【链接高考】

(2011年安徽卷)先生赎而归之

译文:先生赎出了他并且。

(2006年广东卷)妻马氏,解衣更母湿衣,奉糜食母,抱衾寝母。

译文:他的妻子马氏脱下自己的衣服换下常母的湿衣,拿稀饭给她吃。

语法分析法: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定语是由名词、代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根据它们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

一般的句子结构:主语(名、代词)+状语(副词)+谓语(动词,形容词)+补语(副词、形容词)+定语(形容词)+宾语(名词、代词)

【类题演练】

对下列一组“信”字的意义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信:确实 B、楚王贪而信张仪 信:相信 C、信义著于四海 信:信誉 D、怀信侘傺,忽乎吾将行兮 信:有信义的

解析:D项中的“怀”为动词,“信”充当动词的宾语,所以“信”应为名词,解释为“忠诚”之意。怀信:怀抱忠诚。【类题演练】

1、太傅袁隗欲以女妻范,范辞不受。

2、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4、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贫者饿死于道。

方法

五、语境推断法

隆庆时,绍兴岑郡侯有姬方娠。一人偶冲道,缚至府,问曰:“汝何业?”曰:“卖卜。”岑曰:“我夫人有娠,弄璋乎?弄瓦乎?”其人不识所谓,漫应之曰:“璋也弄,瓦也弄。”怒而责之。未几,果双生一男一女,卜者名大著。(冯梦龙《古今谭概》)

解释“弄璋”、“弄瓦”在文中的含义并说说你的理由。“我夫人有娠”(娠:身孕)“果双生一男一女” “璋也弄,瓦也弄”

结论:弄璋:生男 弄瓦:生女

语境分析法:是指结合语言环境认真揣摩,仔细分析上下文之间的照应、解释或暗示关系,准确推断实词词义的方法。“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文言文实词含义丰富,大多都存在一词多义现象,要想对其进行准确的界定、理解,需要我们借助上下文的语境进行推断。

日暮,至豪民第门,捽使跪,数之曰:“若为民不自谨,冒使君,杖汝,法也;.敢用是为怨望!又投间蔑污使君,使罢。汝罪宜死,今姑贷汝。后不善自改,且复妄言,我当焚汝庐、戕汝家矣!“今姑贷汝 ”的“贷”是什么意思?

解析:联系后文的“不善自改”,此处的”贷“应为”宽恕,饶恕“。

齐武成帝子琅邪王,太子母弟也。生而聪慧,帝及后并笃爱之,衣服饮食,与东宫相准。帝每面称之曰:“此黠儿也,当有所成。”

A.武成帝常常当面称述他说:“这是一个狡猾的孩子,必将有所成就。” B.武成帝常常当面称赞他说:“这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必将有所成就。” 从“生而聪慧”“笃爱之”等词语可见“黠儿”为褒义,故选B。

陈万年字幼公,沛郡相人也„„善事人,赂遗外戚许、史,倾家自尽,尤事乐陵侯史高。

“事”在文中的意思是:

分析:“事”有“奉”“为„„服务”之意,从下文“赂遗外戚许、史,倾家自尽”看来,当有贬的感情色彩,从搭配看,可推断为阿谀奉承、钻营取巧 之义。

余病痞(肚子里生的硬块)且悸,谒医视之,曰:惟伏神(中药名,外形像芋)为宜。明日,买诸市,烹而饵之,病加甚,召医而尤其故。医求观其滓,曰:“吁!尽老芋也。彼鬻药者欺子而获售。子之懵也,而反尤于余,不以过乎?” “召医而尤其故”中的“尤”解释为。

小结:以上方法并不是固定的,可灵活使用。当然,解答高考文言文实词考查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你掌握的推断“武器”越多,你答题的准确率就越高。

【实战演练】

薛潭学讴①

薛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注释:①唱歌 A、结构推断法:

并列同义推断法: 穷:学 尽 尽:学完 并列近义推断法: 声:歌声 响:声响

B、语法推断法:穷、尽:作动词,学尽,学完 C、联想推断法: 1.谢:联想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廉颇蔺相如列传》 认错,道歉 2.遏: 联想:浪遏飞舟。《沁园春·长沙》 阻止,阻遏 D、字形推断法:《说文解字》:“行,道也。”衢,四通八达的大路

译文: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节拍,高唱悲歌,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

第五篇:实词和虚词 教案

实词和虚词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洪承畴的对联

先请大家看一副对联:“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这是明末重臣洪承畴的一副自撰联。此人官至高位,常自命为“忠节”之人,为表此意,他将这副楹联高悬于自家大厅的门框上。后来,松山一战,洪承畴叛国降敌,完全丧失了节操。有人鄙视这个变节的叛徒,在他这副自撰联的两边各添上一个虚词,变为“君恩深似海矣!臣节重如山乎?”于是这副对联的意思完全变了。同学们能不能看出这一添“虚词”之后,这副对联表示的含义呢?

明确:一个“矣”字,感慨万端:你受明朝君王之恩似海深啊!一个“乎”字,直接提出质问:你的节操真像山那样不可动摇吗?这一改就变得无情嘲讽,辛辣有力,揭穿了叛徒的嘴脸,入木三分!

语言真是太奇妙了!我们知道,在由“实词”和“虚词”组成的语言中,实词的意义比较明确具体,在表意上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而“虚词”呢,似乎“虚”得很,仿佛不那么重要,往往被人们忽视,其实不然。“虚词”不“虚”,它不仅具有极强的表意功能,而且在特定的语境中还具有“实词”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在表情达意时别具一番独特的语言艺术魅力!“虚词”也能在语言表达中收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二、课堂活动——“好!”与“好了!”

(1)多媒体展示画面,激发学生兴趣。

鲁迅先生的小说《阿Q正传》第五章“生计问题”中有一段关于阿Q与小D势均力敌、难分胜负的“龙虎斗”的描写:

 四只手拨着两颗头,都弯了腰,在粉墙上映出一个蓝色的虹形,至于半点钟之久了。

 “好了,好了!”看的人们说,大约是劝解的。

 “好,好!”看的人们说,不知道是解劝,是颂扬,还是煽动。

(2)思考: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材料中的“好!”与“好了!”?你能看出这两者在表情达意上的区别吗?

分析见书本。

(3)结论:“好!”与“好了!”仅仅是一个虚词“了”的有无,两者的表达意思就迥然不同。这一个“了”字描画出了两种态度截然相反的看客,意蕴深刻。

我国传统蒙学非常重视虚词的学习与使用,古语说:“之乎者也矣焉哉,用得成章好秀才。”

三、了解实词和虚词的概念、种类及特点:

词在语法意义上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见书p82)

(一)实词

实词是有实在意义的词,可以独立充当句子成分,一般可以单独回答问题。每一个实词都可以详细解说其词义。现代汉语实词一般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无论在现代汉语中还是在文言文中,实词都占有绝对多的数量,因为语言的基本作用是表意,离开有实际意义的实词,这一作用将很难达到。(1)名词:是表示人、事物或抽象概念名称的词。如:书本、桌子、儿童、雷锋、思维、政治等。

(2)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存现及发展趋势的词。如:走、跑、思考、学习、有、存在、能、可以等。

(3)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的词,汉语中的形容词可以修饰名词,也可以修饰动词,与英语不同。如:老、好、漂亮、干净、纯洁、飞快(地跑)。

(4)数词:表示数目的词。如:

一、十、第八、每等。

(5)量词:表示人或事物及动作的计量单位的词。量词一般与数词连用构成数量短语。如:个、件、幢、下、次、趟等。

(6)代词:用来指代人、事物、状态、过程的词。如:你、他们、这、彼等。

(二)虚词

虚词是没有实在意义的词,一般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副词例外),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除外)。其存在的价值在于帮助构成句子的语法结构,表示某种语法关系。

汉语的虚词主要有六种:副词、助词、连词、介词、语气词、拟声词。无论在现代汉语中,还是在文言文中,虚词的数量都相对较少,但作用却很大。

(1)副词:在句中表示动作、行为、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趋向等的词。如:很、非常、一律、也、将来等。在虚词中,副词是唯一能独立作句子成分的词,并且有少数副词(比如“不、没有、也许、大概”等)也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具有一定的实词特点。

(2)助词:在句中起辅助作用的词。现代汉语中的助词主要有:“的”、“地”、“得”(结构助词),“着”、“了”、“过”(动态助词)。文言文中助词比较复杂,常见的有“之”、“者”等。

(3)连词:在句中起连接作用的词,连词往往标示词、短语、句子、句群、语段之间的逻辑关系。

如:虽然、但是、因此、无论等。连词常常成对搭配使用或与副词搭配使用,如:“因为„„所以„„”、“即使„„也„„”、“只有„„才„„”等。

(4)介词:表示动作对象、时间等的引介关系的词。介词在汉语中比较复杂。如:在、从、对于、关于等。

(5)语气词:突出句子语气意义类型的词,表示感叹或惊奇、惊喜、疑虑等语气。如:啊、唉、呀等。

(6)拟声词:模拟人或事物声音的词。如:哗、唧唧、哐、滴答等。

四、课堂活动一:形形色色的“的”

(一)阅读81页,思考:“的”属于虚词中的哪几类?“的”有哪些用法?

1、“的”的用法:

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的标志

助词 放在词或词组的后边,组成名词性“的”字短语

与“什么”组合,表示“等等、之类”的意思

插在动宾短语中间,表示过去发生的事情

语气词:陈述语气,表示情况确实如此。常与“是”连用,“的”的后面补不出中心语。

2、语气词“的”和助词“的”的区别:(1)“的”的后面能不能添相应的名词。能添加的是助词,不能添加的是语气词。

(2)删去“是、的”之后,句子的基本意思改变没有;改变了的,“的”是助词,否则就是语气词。

辨析:

A、那岸上站着的一群人是看划龙船的。助词(指人)

B、他是会来的。语气词

C、他今天会回来的。语气词

3、下面的词组中间能不能加“的”?

①候补党员 ②师范学校 ③生活习惯 ④夜晚记日记

⑤天平不准 ⑥抓破了鼻子

分析:

①③中间可以加“的”且结构和意义不变,均为偏正结构。

②中间不可以加“的”,它是类似于专有名词的固定结构。

④⑤⑥中间可以加“的”,但加后结构和意义均发生变化,由谓词性词组变成偏正词组。

5、链接高考:判断下面句子括号必须加“的”字的一组。

①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当地经济()发展,国家将在西部新建十大工程。

②天文学家在太阳系外共发现28颗行星,它们()存在是通过间接渠道推出来的。

③风险投资的注入可以使你()钱袋立即充盈,有实力去市场拼抢厮杀谋求发展。

④他有“乒坛黑马”之称,具备快、灵、狠特点,是欧亚高手取胜()最大障碍。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解析:“它们存在”是一个主谓结构,加“的”后变成偏正结构。②的主语位置需要名词性的词组,因而要加“的”。④中“取胜”不能直接修饰“障碍”,没有“的”,这句话就不连贯了。答案:B

五、课后习题。

下载曹《实词学习与交流》专题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曹《实词学习与交流》专题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文言实词复习教案

    文言实词复习教案教学目标: 1、积累课文中的文言实词 2、初步掌握文言文中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现象3、正确理解常用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文言实词公开课教案

    文言实词公开课教案 授课时间:2010、11、26上午第四节 授课地点:高三文(2)教室 授课人:杨祥海 【知识网络】 文言实词:1、通假字2、古今异义3、偏义复词4、一词多义5、词类活用 积......

    文言文实词应用教案

    《文言文实词应用》教案 --------方正县第一中学 孙健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实词各种意义,明确应用语境。 2.提高文言阅读和知识的扩充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实词意义及具体......

    实词辨析复习教案

    实词辨析复习教案 教学要点: 1.依据教学大纲,了解《考试说明》对此项考查的要求。 2.通过分析高考试题,寻求规律,掌握考查的重点。 3.加强备考方法的指导,强化基础训练。 教学方......

    文言文实词虚词教案

    知识点1 文言实词 1.通假字辨析。 通假字一般包括同音通假和音近通假两种形式,如“担中肉尽,止有剩骨”中的“止”通“只”,“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通“悦”。 通假......

    《开放与交流》教案

    《开放与交流》教案 教学目的: 1、知识与能力 : 了解遣唐使的文化交流活动,说出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知道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的故事,找出鉴真与玄奘的共同之处,学习运用比较法去......

    《开放与交流》教案

    《开放与交流》教案 课程标准 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教材分析 《开放与交流》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历史》(北师......

    《开放与交流》教案

    《开放与交流》教案 第6课 开放与交流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遣唐使的文化交流活动,说出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知道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的故事,找出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