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学生的眼神

时间:2019-05-15 02:17: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懂学生的眼神》,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懂学生的眼神》。

第一篇:读懂学生的眼神

读懂学生的眼神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教学的真谛是师生心灵的沟通,而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教师从学生眼中瞳孔的大小、亮度的阴暗、视觉的俯仰、注视的时间与变化的快慢等,都可以看出他内心的疑问、好奇及态度的赞成与否。劳夫爱默生说:“人的眼睛和舌头说的话一样多,不要字典,却能从眼睛的语言中了解一切”。因此,老师若能读懂学生的眼神,就会从学生的眼神变化中(这实际上是一种信息反馈),看出自己的教学效果,辨析学生听讲状况,然后对症下药,或调节教学的进度,或唤醒学生的注意,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一、学生课堂常见眼神题

所谓的眼神也就是目光,眼神可以传递基本的情绪变化。相比较成人而言,学生的眼神更为直接,教师在课堂上要是能够读懂学生的眼神,掌握学生的内心所想,随时调整教学,就一定可以提高教学效率。通常,学生的课堂眼神有如下几种:

1、自信的眼神

这类眼神往往出现在一些学习较好,掌握知识较快的学生身上。学生眼神很坚定,很自信,从眼神中老师可以看出满意和放心,并且很渴望老师给予表现的机会,好像在说‘老师叫我你就放心吧’。这类学生往往是让老师非常放心的,老师对于这类学生应多鼓励,合理利用,比如,课堂上一些较难的问题,教师在引导过后学生们的理解依然较差,可让这些好学生先回答,带一带较差的同学。再比如让自信的同学领读课文生字等,让他们读出他们的自信,把这种自信感染给每一位同学。

2、求知的眼神

这类眼神往往是一些学习成绩较优秀,十分上进的学生。著名的教育家萨特曾经说过:“没有一种普遍的学科能指示你该如何做,要努力去自己做。”对这些学生教师要常常鼓励他们自己去探索,让他们自己去实践,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师只是对学生所取得的成功及时给予肯定,并引导他们向更高的目标奋斗。才能最终让学生的求知眼神更加强烈,学习的热情更加高涨。

3、胆怯的眼神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如果运用的方法不恰当,就会造成学生对自己不自信、瞻前顾后,唯恐自己做错事。教育这些学生时,教育学家马卡连柯给教师们的忠告是尽可能多的用表扬,少用甚至不用批评。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面对学生要时刻保持微笑的表情,时刻留意他们的眼神,只要他们有一丝闪光点教师就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使学生逐渐养成大胆说话做事的好习惯。重塑他们学习的信心,培养学习的兴趣。

4、困惑的眼神

这类眼神往往是那些成绩较差,接受能力较慢的学生。这类学生经常愁眉不展,表现不积极。其实,学生学习就好像吃一顿大餐,求知欲强的学生首先品尝丰盛的菜肴,而这些困惑的学生只能吃剩菜残羹了。因此,在对待这些学生时,教师不能把他们看做是无药可救,置之不理,而是要树立只有先后之分,没有优差之分的思想,事实上他们只是接受能力较差罢了。教师最好专门给这类学生制定一个计划,心平气和的面对他们,给他们任务时难度一点一点的增加,只要取得一点点进步就及时给予表扬、鼓励,耐心讲解直至完成教学任务。

5、渴望的眼神

课堂上,当学生学习遇到困难,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时,他就会睁大眼睛看着老师,眼睛流露出期望,这是一种渴望得到帮助的眼神,这时,教师可以走近他,给他点提示。当学生回答一个问题时犹豫不决,将信将疑时,他的眼神必定装满困惑,这是一种渴望得到肯定的眼神,这时,教师只要付出一个赞许的微笑,学生就会在这个微笑里获得肯定,获得鼓舞。在课堂教师有时会对学生错误的回答,或是与自己的期望相差太远时会产生愤怒的情绪。此时不妨先让自己冷静一下,仔细审视一下学生的眼神,那里面必定闪烁着愧疚,同时也渴望着大人的理解与宽容,这是一种渴望理解的眼神,这时,教师应该给于肯定和安慰。

6、疑惑迷茫的眼神

在课堂上,如果学生根本听不懂的时候,他就会显得焦燥不安,六神无主,两眼茫然而不知所措,甚至连简单的问题也不能回答。所以,教师若发现多数学生紧缩眉头眼光愣怔时,则可能是教师讲得不清楚,学生没有听懂,或讲得太快了学生跟不上,要么是板书没有记下来又被教师擦掉了,这时教师应及时变换知识传授的角度和教学手段,促其柳暗花明,耳目一新。

7、漫不经心的眼神

当学生闪现出浮躁嬉戏的目光,左顾右盼或跟同桌低语讲话,说明课程内容不紧凑进度太慢,或嫌教师过多的重复罗索,此时教师要提醒学生端正学习态度,用设问方式提出问题或紧凑地解决一个问题,以便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从纵深开掘,从而改变被动局面。

8、满不在乎的眼神

一些性格倔强的学生,在听不懂或者注意力分散时,会通过讲话,做一些小动作,甚至通过搞一些恶作剧来引起关注。老师如果看到这种眼神,切不可意气用事,施展老师的威严,也不可开门见山追根究底。最好的办法是 “冷处理”,叫他起来回答最简单的问题,表扬他的优点,让其明白老师不仅没有遗忘他,还非常关注他,喜欢他。然后在课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表现出老师的宽容大度,让其自觉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帮助他改正错误。

二、学生课堂眼神背后的密码

(一)学生眼神映射的心灵语言

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个眼神都是给教师他们内心世界的提示和呈现。透过学生的眼神,老师能分析出学生的内心活动。如果孩子内心有什么想法,必然会表露在自己的眼神上。因此,对教师而言,借着眼神的接触拉近师生的距离,是一项特别重要的非语言沟通技巧,教师要抓住学生的眼神,从他们的眼神中读出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以下列举一些课堂上常见的学生眼神及破译的心灵语言,以期引起教师的重视。

1、眼里迸发欢乐的闪光——“答案就在这里,真理找到了”!(茅塞顿开)

2、眼望老师,手指课本,连连点头——“对,讲的真好,真高!”(领悟其妙)

3、左手托腮,象一幅剪影——“解这道题究竟从哪儿入手呢?”(迷云密布)

4、听他人对答,自己下意识地吐舌搔首——“哎,我咋就没想到呢?叫我答准砸了!”(相形见绌)

5、望师焦灼,几次晃动身子——“老师,我有个疑问!”或“老师,我有个新证法!”(心波忽起)

6、飞眼左右,低语暗议——“这样做(读)?不对吧!”(发现破绽)

7、哗哗翻书查字典,眼光急急扫描——“这样做(读),这样答,对吗?”(急等证据)

8、无目的地面向室顶或室之一隅,目光呆滞——“听不懂,没意思!”(心猿意马)

9、默默地向前翻读,时而望一望老师——“请原谅,您讲的我都预习会了!”(快鸟先飞)

10、打开书戳起遮脸,头东歪歪西歪歪——“老师,我们聊得有趣极了!”(暗渡陈仓)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可见,在学生眼神和表情里确实大有文章。因此,老师上课要善于“看脸色行事”,要根据学生的眼神反馈出来的信息,报之以相应的眼神,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二)学生眼神的关注对象

老师与学生的眼神相交,表示为学生有意与老师进行沟通。如果学生完全不看老师,便表示学生不愿意与老师沟通,最起码对老师提出的话题不感兴趣。一般认为,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老师的学生较为诚实,当然,学生不一定是自始至终地盯着老师不放。通常,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眼神如下几方面的关注对象。

1、眼神的关注方向

学生正眼看老师,说明学生想和老师沟通;如果是斜眼看老师,说明学生和老师交流的愿望不高,或者是表示对老师提出的话题非常有兴趣,但又不想让老师识破。

2、眼神的关注位置

作为学生,虽然并未做任何错事,但和老师交流时,眼神常常由下而上,而且往往显得软弱无力,或者是目光柔和。一般来说,在交往时,性格内向的学生容易移开眼神。

3、眼神的集中程度

被老师或其他同学注视时,便立刻移开眼神的学生,大都有自卑感或身体缺陷。

4、瞳孔的变化程度

通常,随着学生的态度、情绪从积极转向消极,瞳孔就会由扩张转向收缩,反之亦然;当学生兴奋时,瞳孔会比原始尺寸扩大四倍;当学生生气时,瞳孔就会收缩。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对学生眼神的解读,需要和学生的眉毛、鼻翼结合起来,因为学生眼神内涵的表达,往往是和其眉毛、鼻翼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三、怎样读懂学生的眼神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学会读懂学生的眼神,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借着眼神的接触拉近师生的距离。只有这样,才能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才能去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做好教育教学工作,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教师应该怎样去读懂学生的眼神呢?

1、看,站在窗口观望心灵

一个学困生之所以学习差,不想听课,一定有影响他学习的原因。或许是家庭问题,或许是长期成绩较差,丧失信心。不论是什么原因,老师都不能置之不理,更不可以泼凉水。此时,作为教师必须读懂学生的心理信息:他们想什么,需要帮助吗?教师可以通过看、听等手段察言观色,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看学生的眼睛流露着什么样的感情,是喜、是忧、是无奈、还是包含了其他的内容。了解到学生眼神背后的种种心理暗示,便可以有效地敲开学生的心灵之门。

2、听,走进生活慰藉心灵

作为教师要设法主动走进疏远你的学生的内心深处,了解学生颓丧思想的形成过程。老师要耐心地接受任何学生及其偏颇的认识,认真倾听学生心里话,适当帮助他们宣泄。如果教师能站在学生的立场认识学生,学生定然愿意亲近老师,那么,教育,就成为一种可能。所以,只有教师认真倾听,察言观色,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才能有效发挥教育功效。

3、读懂学生的表情

表情是人的第二语言,“学生眼神及其面部表情中所表达的行为信息是非常丰富的,无论是喜悦、忧虑、惊讶、疑惑、期待、满足……教师都可以从学生丰富多彩的眼神及其面部表情中发现其内心世界的蛛丝马迹,从而察觉一系列有意义的行为信息。”“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学生的眼神有时候会说话,对知识的领会、困惑、顿悟,对课堂气氛的满意、适应等都可以通过眼神表达出来。教师授课时,应尽可能以敏锐、亲切的目光有意识地关注每一个学生,最大限度地与学生保持目光接触,同时有效传递对学生的信任和鼓励。根据学生眼神所传递的信息,教师要学会“解读”,从而适度地调整节奏、声音、板书或讲解的方法等。教师在读懂学生表情的同时,获取了学生的信赖,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也因此而找回了自信,找回了自我。

4.读懂学生的心理

在教师的眼中,学生也许是不成熟、无知、不谙世事的个体。教师总习惯了用成人的目光去看学生,其实学生的心理是个变化而精密的体系,他们认为自己是完美的,他们有自己的价值、观念和生活。读懂学生的心理,教师也就掌握了打开学生心门的一把钥匙,也只有读懂了学生的心理,教师才会真正“认识”学生,了解学生的表现是“因何而起”,学生的反应是“何以如此”。

眼神的交流是师生间建立起有效沟通的理想前奏,如何通过关注学生的眼神的活动了解学生的心态,对师生之间的交往、沟通具有重要意义。学生的眼神是一本无字的书,它好比一面心灵的镜子,因各具的物色而互不雷同,记载和映照着千差万别的思维文字和心灵投影,所以,教师若要真正读懂学生的眼神,须做到真读而不是假读,细读而不是粗读,全读而不是选读。当教师能够真正读懂学生眼神的时候,也便是课堂教学真正发生的时候,因为我们找到了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一把“金钥匙”。泰戈尔有句名言:“使鹅卵石臻于完美的,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且歌且舞。” 教师要努力做使鹅卵石臻于完美的水,经过眼神这扇窗户,流向学生的心田,去滋润他,唤醒他,让他们迎风展姿,百花争艳。

第二篇:老师要读懂孩子的眼神教育随笔

在幼儿园工作了二十几年了,见到孩子们最多的要数他们的眼神,闲暇的时候想一下,真的我有很深的感悟。

当孩子们低着头,不敢正视我时,我知道他在自我反省,这时,老师应热心帮他们分清善恶习是非,让孩子心悦诚服。

当孩子目光充满愉快,眉飞色舞时,正是孩子称心如意、享受乐趣的时候,这时老师应与孩子共享快乐。

当孩子眼神无光、昏昏欲睡时,正是孩子对事物没兴趣或十分疲劳时,教师要根据情况,引发兴趣或及时休息。

当孩子目光紧盯着一个物体,这说明孩子对事物十分感兴趣,老师要根据情况,或给予满足,或解决疑惑。

当孩子看着老师脸色,这正是孩子乞求老师表态之时,此刻老师要针对孩子疑难,及时表达自己态度。

一名教师一天中要看到很多很多孩子,但是要用心去感受他们的眼神,及时给孩子以适当的教育,用心捕捉孩子的眼神。

第三篇:怎样才能读懂学生

http://sq.k12.com.cn/discuz/thread-267832-372-1.html http://

怎样才能读懂学生?

王晓春

人生经验告诉我们,要了解任何一个人都不是容易事。同床异梦者多多,上级不掌握下级心理,家长搞不懂孩子想法,教师被学生蒙在鼓里,都司空见惯。我们甚至可以说,人与人互相不了解是常态,互相了解倒是比较少见的,正所谓“人心隔肚皮”,“知音难求”。我说这些泼冷水的话有什么用?有用。因为我发现很多教师过于自信了,他们总觉得“我的学生我还不了解”,然后就依据十分肤浅片面甚至错误的主观印象采取行动,结果往往大触霉头。事实上,在教师的工作中,“自以为了解学生”比“自以为不了解学生”更可怕,不了解可以去了解,自以为了解则封闭了探求之路。所以我想,面对学生,我们若坦然承认“我不敢说了解你们”,经常把自己的主观印象先行“清空”,这种教师专业能力提高的空间反而更大些。我一辈子和学生打交道,最早的学生都已经有孙子孙女了,我参加学生聚会,常常惊奇地发现很多学生后来的发展与我当年的印象大差其远,于是我不得不承认,我对他们的了解真的很有限。这不是谦虚,而是实事求是。

虽然如此,我们还是要尽力了解学生,因为他们是我们的工作对象,了解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教师了解学生,有两种出发点:一种是出于工作需要,尤其是发现学生有问题,要解决之,就要了解学生。另一种不是直接源于工作需要,而是出于探索的欲望,或者说好奇心,遇到某些或些人某些事,整不明白,就想深入学生心灵,探其究竟。据我所知,有这种好奇心的教师比较少,大家忙于工作,似乎没有闲心和闲暇满足此种求知欲。但我希望这种教师多起来。磨刀不误砍柴工,热心探索学生心灵的教师,长远看,专业能力一定会更强,工作更轻松,生活更幸福,因为了解他人是人生的基本功,而只有不局限于眼前的工作,才能真正学会了解他人。了解学生只是了解他人的一个方面。

不过我们在这里还是要重点讲一讲出于工作需要了解学生的问题,毕竟多数老师最关心这方面。教师什么情况下最容易产生了解学生的需要呢?一般是两种情况。一种是学生屡教不改,教师很困惑,想搞清这个学生怎么回事。还有一种是学生言行大出教师意料之外,教师很震惊,想知道其究竟。

举个例子。在一所寄宿制的私立初中,有一个男生只要一上几何课就睡觉,多次谈心也不起作用,他说几何就是学不懂,再怎么努力也没用。这个孩子父母离异,各自组建了家庭,现在由外公外婆带,偶尔妈妈回来看望。进入初二后,几何老师接任了这个班的班主任,这孩子明显不接纳他。安排班级事务时,学生不听,故意在下面讲话。教师尝试过多次与他交流,但感觉他都只是面子上敷衍,很烦,过后还是照旧。一天刚上课,教师走进教室,他还在吃东西,教师把他赶到办公室,问他:“为什么老是要和我对着干?”他居然说:“和你没什么好说的。”然后班上的常规活动他就不参加了,比如早操和课间操。班主任感觉自己很无能,“孩子把我当空气”。

这种情况当然不能贸然采取什么措施,尤其不要轻易激化矛盾,首先需要做的是搞清这个学生到底在想什么。怎么了解呢?我看最好先去问问其他老师,这个学生在别的学科表现是否也这样厌学,对老师是否也有对立情绪。如果他对其他学科老师的态度也是如此,那是一回事,若不是这样,那就要进一步了解。比如他上语文课态度比较积极,对老师态度也比较好,那就可以想办法侧面了解(直接问本人是不行的,因为已经顶住了,难以对话)其中原因。所谓侧面了解,可以通过其他老师,也可以通过他的好朋友。通过学生的朋友了解其心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因为学生对老师可以关闭心灵门窗,对同伴是不会的。这个学生有可能除了不善于学习几何(这种学生不少,有思维方式的问题)之外,还有其他原因,比如班主任老师以前曾经得罪过他,他对老师有误解等等。找到了问题所在,把扣解开,事情就会有转机。如果这个学生并非对班主任一个人如此态度,而是对其他学科的老师也这样,那这就是一个问题生,就更不能对他轻易采取措施了,需要更详细的了解和诊断,然后才能对症下药。问题生有多种类型,要先大致估计一下该生可能属于何种类型的问题生,然后按一定的方向去调查。这和医院的医生诊疗病人思路是一样的。你去看病,说明病情之后,医生常会让你去做某种检查,他一定是心里有个大致的方向,才能决定让你去做哪项检查,不做哪项检查。比如医生判断你不是糖尿病,他就不会让你去验血糖。这就可见,了解学生情况,应该是有针对性的,有假设的,有猜想的,不是盲目地乱问乱打听。这地方最能看出一个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很多老师以为所谓读懂学生,应该有一些招数,只要你告诉他这些招数,谁都能很好地了解学生,就好象只要记住了操作规程,谁都能操作洗衣机一样。事实上完全不是这么回事。要读懂学生,确实有一些常见套路和技巧,但是记住了这些死知识并不能保证你能很好地读懂学生,因为要读懂学生,需要具体分析,没有标准答案。你想了解一个学生,前提是先假设一下他可能是什么问题,这种能力没有人能教你,只能自己体味。这不但需要知识,还需要经验和智慧。比如上面例子中的那个学生,按我的经验,他不大可能对其他学科其他老师都这样,他可能是对这位后来变成班主任的几何老师个人有什么成见或者过节,找到了这个问题所在,问题就有希望解决,所以我才主张先去问问其他老师,再问他的好朋友。换一个学生,换一个问题,我的调查研究的入口和方向可能就另一样了。我发现有些老师一遇到问题就告家长问家长,他也没问问自己,为什么非从家长入手?他一调查,发现学生是单亲家庭,就以为找到了原因所在,其实他什么也没整明白。为什么单亲家庭就一定犯这个错误?为什么有更多的单亲家庭子女不犯这类型错误?他无法解释。他这样调查之后,或者还是束手无策,或者采取的措施仍然和没调查之前一样盲目。俗话说,调查就是解决问题,这话很对,但有个前提:你的调查应该是伴随思考的,有假设的,不是盲目的。没有思维含量的调查达不到读懂学生的目的,那种所谓调查得到的充其量只是一些印象和见闻,是信息的碎片,不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素材。

如何提高自身读懂学生的能力?我有下面一些建议供老师们参考。第一,学会倾听。和学生打交道,无论是否遇到问题,都要尽可能让学生多说,教师少说多想。你会发现很多师生在一起时,总是老师在说,学生在听,这就没有沟通,只剩下“谆谆教诲”了。结果是教师站在明处,学生躲在暗处,学生把教师的招数弄个门儿清,教师对学生却两眼一抹黑,这是很多教师工作失败的重要原因。教育者,要多用耳朵和头脑,少用嘴巴。听着不顺耳的话也不一定当场反驳,否则下次人家就不说了。第二,通过学生了解学生。教师如果能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一碗水端平,认真倾听每个学生的话,你能了解很多人。学生能瞒老师,瞒不住同学。我曾经说过,如果有学生意外离家出走,你去问他的好朋友,肯定知道他的去向。第三,向同事中的高手学习。有些教师很灵通,学生的想法他能提前知道,或者一猜就准。这是因为他们能深入群众,或者有“内线”,或者悟性强,或者经验多,水平高。要想办法向这种高手学习如何读懂学生,学一招是一招,学一个案例增长一份经验,时间长了,积累多了,就有这个能力了。第四,参加毕业生聚会。你看到今日的学生,要和你当年对他的印象做比较,如果发现差异很大,这是最宝贵的,说明你当年看错了他,或者没看清楚。如果发现他长大后的表现与你原来的印象比较一致,说明你没看错,这属于正面经验,也是好事情。第五,上网讨论案例。网上案例,有很多老师参与讨论,各有各的看法,能启发你学会多角度看学生,避免片面性怀和表面性,长期坚持,必有收获。第六,学点心理学。有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了解学生就有一些思路,很有好处,不过千万要避免“贴标签”主义。这样的老师我见过一些,他们记住了很多心理学名词,遇到学生情况,能很熟练地给他们贴上“内向,外向”,“抑郁症,自闭症,多动症”等标签,于是就自以为把学生看明白了。贴完标签,如果你追问他怎么办,他还会照书上说的条条,给你开一个笼统的标准答案式的药方,然后就得胜而归。结果可以想象,你照他说的办,没有效果。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条主义者。学生是可以分类的,但这只是大致的区别,具体到某一个学生,情况千差万别,要搞清“这一个”学生的特点,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独立思考,谁也无法替你思考,顶多帮你一下,所谓帮你一下,指的是给你一些启发而已,书本知识所起的作用,也是这样。本文的作用,也不例外。

总而言之,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用句时兴的话来说就是“永远在路上”。不管教师如何努力,也无法把所有学生看透,甚至无法把一个学生看透,能抓住其人的基本特点,就不错了。但我们一定要朝这个方向不断努力,因为了解人,走进他人的心灵,不但是教师的本职工作,而且其乐无穷。

2016,7,3

提高学生学习动力

微尘9806:(k12班风小论坛)

王老师:我是新疆的一位老师。现在我急切的想要找到提高学生学习动力的策略。

现在,我所带的班级已经是九年级的学生了,面临着升学考试,感到压力很大。但学生好像并不着急,各科成绩都不太理想。我们学校是班级组管理模式,我们学校较小,2各班就是一个年级。2各班的学生和各任课老师关系较融洽,没有和老师对立的学生。让他们写考试反思,反思的都很深刻,也能剖析自身的问题,但对后续学习没什么用,又回到原来的状态。上课的状态也挺好(我是数学老师)表现在:都在看着黑板认真听课,回答问题也很积极,作业做到也挺好,干净、步骤规范,准确率较高。但一考试成绩就和预期有很大的差距。各科老师反映:上课天天讲的知识,考试还有很多人做错。我们现在是全员上晚自习,晚自习有老师值班。我们对这些孩子的整体感觉是“懒!”,出现这些现象的根源是什么?怎样改变现状?王老师希望得到你的帮助。

海蓝蓝6384:

——我认为这两个问题都有可能是学生实际上有了目标,但缺乏维护目标的方法。老师主要的问题是以为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就能改正,这两件事虽然有关系,但认识问题和动手改进是两回事,改进了又能取得效果又是一回事。这方面老师能不能对解决这些学生的的问题予以具体可行的指导才是最关键,而且要不断的检查这些指导措施是否有问题,然后再做更正。这才是需要老师的技术和耐心爱心的地方。

把这些问题归为一个懒字,更可能是老师自己懒惰的结果,一方面不愿意动脑深思,一方面不愿意动手去做。用一个学生懒惰把这些问题推得干干净净。

另外这个老师认为能找到一种提高班级学生的学习动力的方法,我觉得不现实,找一个能提高某一个学生学习动力的方法都已经是难于上青天,何况全班。

我们本地也有老师到新疆去支教,他们对新疆的学生的印象非常好,认为和我们本地的学生相比,新疆的学生很淳朴,很敬重老师,比较听话。

微尘9806老师:

海蓝蓝老师说得有道理,您是把一件很复杂的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按您说的情况看,学生成绩不好不可能都是因为懒,主要原因也未必是懒。假设学生都不懒了,成绩问题也未必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也有多种来源,人人而殊,并没有什么统一的“动力”。

成绩不理想,原因有多种。比如学习方法问题,学习基础问题,智力问题,智力类型问题,有的学科也可能有师生关系问题,教师的教学方法问题,等等。所以我就建议您暂时不要让学生写什么“反思”了。您对问题的认识如此粗糙,能指导学生反思出什么来?大概多是检讨自己的“懒惰”吧?他们没有搞清自己的病灶究竟在哪里。没有诊断的治疗,效果可知。我希望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把学生按问题性质分分类,然后指导他们进行“自我诊疗”,搞清他自己的问题究竟在何处,才知道怎么努力。注意要向科任老师了解情况。不是每个学生都能马上提高学习成绩的,所以您还要搞清哪些学生是重点工作对象,别一刀切。

总而言之,您太缺乏调查研究和分析了。

仅供参考。

王晓春 2015,12,22

注意力特别涣散的初一男生

coolcatcafe :(k12班风小论坛)

初一,12岁男生。1-6岁外婆外公带;7-12岁父母带。父母做粮食加工,初中毕业

问题:上课注意力特别涣散,磨蹭,小动作不断,看他的学习潜力

天: 今天 明天 天人合一 天天 天剑 天体 天像,升天成佛 地狱天使 善良恶魔 天之魔 翔 神仙 晨光 海边日落 发光的天体 日落之天 轮回之世 天天酷跑

人:剑人(贱人)机器 摇摆 帽子 那个迷胡的身影 迷失的记忆 小船 布衣 三目和尚 化学 脑子 植物大战僵尸 埃及 冰封 花 雨伞 雨后晴天 邪神魔虎 斗罗大陆 人体结构

平静:狂风 船只 海面 冰 蓝色的天空 白云 甲壳虫 星星 银月 金阳 荷花 萤火虫 假山 音乐喷泉 蓝水晶 光之巨人 盐 圆 群山

可是:挪动 牛气 埋怨 四 伞兵 描红 沾亲 探亲 独孤 孤儿院 捐钱 开心 抢夺 车祸 炸弹(弹他写的错字)反恐 生化病毒 终结者 坦克 飞机

跑: 自行车 栏杆 关节 血 医院 X光 洗澡 难受 打石膏 开心 伤心 第一 寂莫 拿掉石膏,开心 幸运

桃花运或者狗屎运 幸福 无奇不有

他的词汇里很多武侠小说,网络游戏的词语。他喜欢看武侠小说。词语一会想到这,一会想到那,天马行空,思维逻辑性不强,是不是这也是注意力涣散的一个表现?多是名词,知识面不广,学习潜力不大。

早期记忆

1 4岁,一天,我和爸妈在家里看电视。突然,我爸拿起一支本条就打我妈。我也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小椅子就往我爸屁股上打。2 3岁,我对爸爸说:“老爸,我想吃河蚌。” 爸爸说:“好,下午我去河里捞。”下午,当爸爸要去捞河蚌时。我也要去。于是同,我爸拿来一个木质澡盆,把我放在基底动脉,并漂在河面上,爸爸就潜水摸蚌。看到这么多的河蚌我很开心。

3 3岁时,我拿着几只草莓去喂小黄(我家的小狗)。我刚喂给它一颗,小黄就扑过来往我嘴上一亲。就这样,我的初吻竟被一只小狗夺走了。

4 5岁,我正在玩足球。我的邻居的猫突然跑过来“追杀”我。把我逼进了死胡同。我转头对它说:“你他妈这个婊子养的,老子不发威,你当我是老鼠吗?老子打得你屁滚尿流,满地找牙。” 后来,经过一翻激烈的搏斗,虽然我的衣服和肉体有几处地方挂彩,但是我终于抓住了它。后来把它往河里一投―――淹死了!

5 4岁,一在,我与好友李杰玩。我刚捉的螳螂和独角仙。也不知道何时,它们竟打了起来。只是螳螂一个飞扑用它那沉重的大锄刀切下了独角仙的一只脚,独角仙也不干势弱用角顶了它一下,不过这只是多余的。最后螳螂胜利了。

6,6岁,一天,下课了。我正在回教室。突然有两个我班的女生抱着我。这时我闻见一股芳香送入怀中,我想一定是桃花运,真是好幸福!其中一个说:我是真心爱你的。不要离开我!另一个说:取我吧!我知道你是爱我的。我的脸一下子红了起来。正当我沉浸在“爱”的海洋中时,一个男生一把拉过去一个女生。这时我才知道原来是演戏。

记忆中,打打杀杀的场面有三则,而且都是动作场景,所以他喜欢看武侠小说?是不是说明此人是动作型学习者。手脚要不停地动?可是他小动作不停,他思维也开小差。一节课,没有不动的,总是不停。记忆中,与动物打交道也多。问问是不是喜欢动物,说不定可以从事与动物有关的职业。最后一则,我估计是不是小说看得多了?有些感受可能是现在想到的而不是当时事情发生时的感受。

五项图(整合得不错,布局也好)

中间是一棵很大的树,树冠几乎把整个画面占满了。树冠两边是两个方子。树冠遮住了部分房子。树根下是一本书,打开着。书的两边是两个人,一个是他,一个是“某某”,趴在地上,两人相视而笑。整合能力不错,心态也很好,有点艺术感。

海蓝蓝6384 :

这些早期记忆真实性很让人怀疑,像:我转头对它说:

你他妈这个婊子养的,老子不发威,你当我是老鼠吗?老子打得你屁滚尿流,满地找牙。” 后来,经过一翻激烈的搏斗,虽然我的衣服和肉体有几处地方挂彩,但是我终于抓住了它。后来把它往河里一投―――淹死了!

这不可能是五岁的小孩子能说的话。

好像有点生活游戏化的味道

王晓春读后:

这个孩子很有趣,神神叨叨的,有天生的幽默感。他的思想看不出有什么深度,但是非常活跃。不知他的成绩如何。我感觉这个孩子可能有些潜质,我要是老师,就不要求他上课规规矩矩的,那可能永远做不到,他不影响或少影响别人就行了。可以提醒他注意力集中,但也不要强求,因为这他可能也做不到。遇到他真喜欢的事情,他注意力大概就能集中了。可以引导他读点有品位的书试试。海蓝蓝老师怀疑他早期记忆的真实性,有一定道理,据我所知,有些孩子的脑子里是分不清真实与不真实的,他们会把真实的东西和想象的东西水乳交融地掺和到一起,都认为是真的。这不是不诚实,是他的思维方式如此。好像台湾作家三毛就是这种人。但是这个孩子将来会不会走向文学,我还拿不准。

2015,12,10

coolcatcafe :

王老师,我太佩服您了。我没感觉得到他的幽默感。所以我特意问了他身边的两个学生。他们说他确实搞笑。我问他平时喜欢做什么,他说他喜欢搞小创造。我说做过什么手工呀。他说他做过模型飞机,小船的。我以为他真的就是注意力不能集中

第四篇:读懂每一个学生

读懂每一个学生

淮安市新渡小学汪兵

培养创造性和创新型人才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任务。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深刻地阐述了创新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强调创造型人才和创造精神的培养。这有助于我们加深、提高创新意识,在教育实践中努力培养创新人才,以适应时代发展对于教育所提出的要求。

学生内心是一个神秘的世界,是一个我们成年人不了解的世界。我们只有读懂学生,课堂教学才能更加有针对性和时效性。课堂是师生每天交往、互动的场所,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共同探究知识、充分展现智慧的场所,也是师生生命价值得以彰显的场所。只有读懂了学生,才能让课堂教学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也只有读懂了学生,才能把“培养创造型人才和创造精神”要求落到实处。怎样做一个能读懂学生的好老师呢?

一、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

学生不是一张白纸,学生并非上学后才接触数学,也不是在数学课上才接触数学,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各种数学问题,形成属于自己个人的数学知识,从而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会途径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的看法,蹲下身来与学生作平等的对话。时常询问学生的真正感受与需要,全面地了解学生,能够从学生的位置看问题,能够以心换心,以情动情„„只有这样才能被学生接纳并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我们要选择的,分阶段、分层次为学生营造新的知识能力阶梯,以此奠定学生主动发展的基础。教师和学生存在一定的相互补充、促进的过程。经过师生充分讨论可能会更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我认为这也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教学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在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生长新的知识经验。例如“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学习中,需要学生调动的原有知识是“十进制”概念,活动经验是“满十扎成一捆,形成10个较小单位等于1个较大单位”。只有当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和面对的新情境新问题建立起恰当的联系,自主建构过程才能形成,新知识的同化才能实现。

二、心与心的交流。

“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学生是与我们一起学习的伙伴。”只有教师眼里有学生,师生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使彼此的心灵得以沟通。

教师不仅要在认识上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思维,而且要在情感上与学生进行不断的心与心的交流。师生之间只有保持心灵上的交流,才能创设一种民主、和谐、友爱和宽松的课堂气氛,从而使学生处于无拘无束、心情舒畅、心情振奋的心理状态之中。实际上,也只有在这种心理状态中,学生的思维活动才能真正充分地、深刻地、创造性地展开。

在课堂上老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把“趣味”带进课堂、把“游戏”带进课堂,促使学生全员参与,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同时还保持教师亲切自然的情绪,尝试设计鼓励的眼神、赞许的点头、会心的微笑、赞美的手势,创设和谐、祥和、友爱、宽松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有被重视和被关怀的感觉。逐渐地拉近了学生与教师的距离,而读懂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会说出自己的收获,对未来美好的憧憬,从而达到了师生之间心灵的交流,才对教学内容有一个由感悟到体验进而到知识的升华过程

三、从错误中了解学生。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错误常常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内心,更多的了解关于学生的信息和已有的经验。教师应积极读懂学生的错误,对于其中隐含的“亮点”,教师要给予肯定和欣赏,对于一些不合理的成分,教师要发挥教学机智,对学生及时引导、点化,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从错误的认识中去巩固知识、提高能力。教师应认识到学生的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正是在“犯错、识错、知错、改错”的实践过程中,学生的认识得到了提升,思维得到了锻炼。读懂了学生的错误其实也是教师宽容心态的体现,是教师对学生积极参与的鼓励。

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初步认识》,其中就有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小棒摆图形。学生很快就按要求操作起来,交流时,多数学生表示都已摆出了四种图形,少数学生有点疑惑。老师让他们说说为什么,其中一个学生说:“我只剩4根小棒,拼不出一个圆来。”这时,同桌将其剩余的4根小棒给了他,他没有再提问。对于学生用有限的几根小棒拼成圆的错误结论,老师没有直接捅破,将错就错,在摆出图形的基础上,让学生数一数它们分别有几条边。对于长

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学生的意见是一致的。在回答圆的时候掀起了小小的波澜,思维的火花开始碰撞。有人说圆有7条边,有人说圆有12条边,更有学生说圆有20条边,到底圆有几条边呢?学生争论不休,这时老师就拿出一个圆让学生来数数有几条边。学生困惑了,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你拿出的这个圆,数不出有几条边。”“那么书本上的圆能数出有几条边吗?”老师追问道,学生摇摇头。这时老师让每个学生拿出圆片,动手摸一摸,学生一下子就像发现了新大陆,纷纷举起手来。一个学生说:“圆的一圈是弯弯的,我们拼出来的都有角。”“那是因为我们的小棒不够了,多一点就会像的。”马上有学生接着说。让学生在四人小组里试一试,学生体会更深了。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明白了把许许多多的小棒都拼起来,它就会越来越像圆了。

没想到学生不经意的一个错误会引出如此丰富的内容,在亲身体验与探索中学生不但知道了圆的特征,并初步感受了极限的数学思想方法,同时使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探究能力得到培养与发展。

四、“做”中读懂学生。”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是他的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认为:“最好的教育,要想它有效,须是教学做合一。”他是这样解释的:“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做。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实践性是“教学做合一”的基本特点。因此,在教学中,注意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思想,实施“教学做合一”,努力在“做”字上下功夫,对于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有积极的作用。

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是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下“通过自己的活动,发现某个对象的某些特征或与其他对象的联系”的过程。让学生经历这种“做”的过程,学生才能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逐步获得探索与创造的感性体验,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从而逐步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教学“乘法的认识”时,学生根据例题的情境图列出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算式后,教师提供给每位学生动物卡片12张,要求摆一摆给小动物分组,摆出的结果能列出几个相同加数的算式。很快,有的学生把3个小动物分一组,摆了4组;有的小朋友把4个小动物分成一组,摆了3组;把2个小动物分一组,摆了6组;还有的把小动物6个分一组,摆了2组。列出的算式有:3+3+3+3=12﹑4+4+4+4=12﹑2+2+2+2+2+2=12﹑6+6=12。活动表明:学生通过自己的亲手操作,认识了相同加数算式的特点,使这种直观操作建立起的丰富表象为学生体会理解抽象的“乘法”奠定了基础。

可见,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动手“做”,为孩子积累了充分的感性材料,它是孩子进行抽象思维的源泉。低年级学生由于其特殊的年龄、生理、认知特点,更加决定了动手操作在其认知过程中的特殊作用。我在课堂教学中正是重视了学生的“做”,在学生做的过程中我对学生的认知水平,思想动态也有了充分的了解,为我的教学思路提供了有力的凭证,课堂教学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总之,读懂了学生,课堂才有活力,读懂了学生,课堂才有生命,读懂了学生,课堂才会焕发智慧的光芒,也只有读懂了学生,课堂才有根。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教师读懂了学生也就读懂了自己。

第五篇:读懂学生心得体会

“读懂学生——触及思维和情感的深处”心得体会

如何读懂学生,我经常进行思考,每次思考都有不同的想法,随着思考的深入,我对这个研讨主题也产生了一点自己的思考:我认为读懂教材是基础,读懂学生是支撑,读懂课堂是核心。而听过任景业教授的讲座之后让我对读懂学生有了更深一步的思索。

任景业教授由一个填空题引入让我们看学生的思维,要懂得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视觉现象并不等于思维对象。当我们发现问题的时候,首先要关注思维对象,并有个性化的理解。而对于问题的思考更重要的在于要还原思维的过程,想想现象背后的思维路径,追溯原因,找到支撑。

我们每个教师都应该认识到,上课不是为了自己,更不是为了校长,而是为所有的学生,有了这样的意识,教师才会不断地关注学生,把学生的发展看作是最主要的事情。教师的创造和教学智慧就体现在课堂中,要善于抓住学生思维的闪光点,让孩子的思维情感都活起来。这个活不是指形式上的活,譬如搞些小组讨论,更主要的是要观察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表现。一个好老师就像一个指挥官,要策划、要谋略,要整合学生的学习过程,判断他们把握知识的走向。我们老师最终还是要立足于课堂,研究每一个学生,读懂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一个自主成长的空间,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

同时任教授还给我们提供一些独到的、实效的教学方法。如“三对照”、“扫描法”、“检校思维框架法”等都让我们耳目一新。在讲座最后,任教授还留给了我们思考的延伸:教什么?数学教学是什么?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数学素养?

总之,读懂学生,触及思维和情感的深处,让我们真正关注到了教学,关注到了教学的主体——学生,在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下载读懂学生的眼神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懂学生的眼神.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最美的眼神:学生演讲稿

    最美的眼神:学生演讲稿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最美的眼神》。 最美的眼神是什么样的呢?什么样的人才有美丽的眼神呢?我从小就一直在寻找这两个问题的答......

    读懂教材 读懂学生 读懂课堂

    读懂教材 读懂学生 读懂课堂 ——小学数学教师学习资料 “第七届全国新世纪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系列研讨会” 的主题为:读懂教材 读懂学生 读懂课堂。针对这一主题,到会的专家......

    父母如何读懂孩子眼神里的语言(范文模版)

    父母如何读懂孩子眼神里的语言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如果你是个用心的父母,那么通过善于观察,孩子心里想的,你就能通过他的眼神读到他的心情。“你静静地睁着一双乌黑澄澈......

    和学生一起读懂鲁迅

    和学生一起读懂鲁迅 鲁迅先生的作品就像冰山一样,有浮出水面的部分,但更多的东西却隐藏在底下,其作品的深刻含义就表现在这浮现和隐蔽之间。大多数学生认为鲁迅的文字晦涩难懂,......

    小学体育教师如何读懂学生

    《小学体育教师如何读懂学生,提高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这门课,说一说高年级学生对体育学习的需求和特点是什么? 体育对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其形成良好的生活习......

    读懂学生_走进学生的心灵

    教育的智慧与真情 读懂学生的心 没有智慧,我们就缺乏透过琐屑和繁杂洞察精深和微妙的能力;没有智慧,教育就只是心灵和精神的一种牵累;没有真情,生活就是无边荒漠,教育也就只是一种......

    读懂学生的需要之我见

    读懂学生的需要之我见【摘要】:新课标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理念,针对乡村学生的特点,见识少,思维缓慢,还有家庭或社会原因,学生往往不能自觉学习、主动学习,因而在数学教......

    读懂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

    读懂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 ——读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体会 甘苏庙小学张晓伟 凡做过班主任工作的老师,都能深切体会到班主任工作事务繁杂、事必躬亲,往往忙得不可开交,常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