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去年的树教学详案
去年的树教学详案
一、品读“天天”,进入文本
1、《去年的树》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的开头是这样写的,出示: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谁来读?(生
1、生2)
2、一棵树、一鸟,一个唱,一个听,多好的朋友,多么美好的日子,多美的画面,一起读。(学生齐读故事的开头)
3、想一想,鸟儿可能在什么时候给树唱歌?(生1春天,生2秋天)师:注意了时间的不同,有谁注意了心情的不同? 生:难过、开心、生病了„„ 师:小结,那么多的可能
师:那么多的可能你是凭这段话中的哪个词看出来的? 生:天天
师:天天出现了几次?齐读开头,注意把“天天”的味道读出来。师:多美好的日子啊!(配乐)
当太阳升起,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当月亮挂上树梢,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雪都融化时,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树叶在秋风中飘落时,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迎着风,迎着雨,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走过冬,走过夏,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鸟儿坐在树枝上唱着优美的歌,引读——“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鸟儿坐在树枝上唱着夏日小情歌,引读——“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鸟儿坐在树枝上唱着晚安小夜曲,引读——“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师:有这两个“天天”,你体会到什么? 生1:鸟儿和树是好朋友。生2:鸟儿和树的感情很好。
师:能把“很好”换个词吗?鸟儿和树之间的感情怎么样? 生:鸟儿和树之间的感情很深厚。(板书:深厚)师:带着这种感情,再读这段文字。(生齐读故事开头)(通过创设情境,品读“天天”,让学生体会鸟儿和树之间深厚的感情。)
4、师:想看看这棵树吗?想看看这只鸟吗?出示:一棵树和一只鸟是好朋友。树长得-------------,鸟儿呢,长得------------------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棵怎样的树?一只怎样的鸟儿?写下来,不要忘记用上这样一个词——“特别”。
师:生交流,教师随即板书:特别高大,特别粗壮,师:就像----------(生就像一把绿色的伞)小巧玲珑,惹人喜爱
师:森林里有千万棵树,鸟儿却单单为这棵树唱歌;森林里有千万只鸟儿,树却只听这只鸟儿唱歌,它得--------(特别娇小,特别可爱就像------(就像一个充满活力的小精灵)这是一份多么深厚的感情,多么深藏的缘分。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再读故事的开头。
5、师:故事的开头,写了树的健壮吗?写了树的高大吗?写了鸟儿的小巧玲珑吗?写了鸟儿的惹人喜爱吗?(生答没有,师擦去词语)
师:既没有写树的外貌,也没写鸟儿的外貌,这样的开头生动吗?具体吗?(板书:不写外貌)
师:这样的开头,暂且叫它平淡的开头。(板书:平淡)
师:那么故事接下来还是这么平淡地写的吗?自己接着读课文。(学生自由读课文)
二、品读对话,体会情感
1、师:读完这个故事,我想在你的脑海中一定会浮现五个会说话的人物,你还记得吗? 生:树、鸟儿、门、树根、小女孩。
师:这五个会说话的人物,他们之间说了些什么呢?(指名读对话)
师:五个人物,四次对话,构成了这个童话最重要的内容。
2、分角色朗读。(一女生读鸟儿的话,各组分别读其余人物的对话,师读提示语)师:读得都挺好,只有一个人没读好。(王老师)不能全怪我,这提示语还真不好读。怎样的提示语读起来才有味道?
(由分角色朗读引出提示语,巧妙!自然!)生:有形容词。
师:这一单元有一篇课文的提示语就很有特色。(出示《巨人的花园》片段)朗读片段。(三处:很生气、又发脾气了、大声斥责)
师:每段话当中有一个词提醒了你。我们这个故事有提示语吗?有形容词吗?加一加,能够表示鸟儿和树心情的词。
(在语言实践中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
2、师: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寒冷的冬天就要来了。鸟儿要离开树,到很远的地方去过冬。这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就要分离了,树的心情怎样?鸟儿的心情又怎样?
(指名朗读加上提示语的对话,树(依依不舍,恋恋不舍)地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鸟儿(爽快地、肯定地)说:“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板书:难过、认真、爽快„„)
师:他们就要分手了,可谁也不会忘记这份约定。(齐读对话)
师:这是一个春天的约定,树度过了一个漫长的春天,鸟儿飞过了千山万水。第二年春天,鸟儿飞回了森林,然而眼前的这一幕却让她惊呆了。
(指名朗读加上提示语的对话,“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鸟儿担心地、惊讶地问树根。)
树根回答:“伐木人用斧子把它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板书:迫不及待、心急如焚„„)师:答案让人揪心,树根告诉她,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这时,鸟儿的整个心都提了起来。我们怎能忘记去年的约定,引读——(树和鸟儿的约定)师:我一定要找到他,于是鸟儿飞越了山谷,飞越了工厂„„(指名朗读加上提示语的对话,板书:惶惶不安„„)
师:听了大门的回答,她更加惶惶不安了,她觉得消失了整个春天,她知道她的朋友以被切成细条儿,可她依然忘不了去年春天的那场约定。指名读——(树和鸟儿的约定)师:这声音一次又一次在鸟儿的耳边回响。指名读——(树和鸟儿的约定)
师:她继续找,夜幕降临了,她多希望小女孩告诉她她的朋友还在,此时她的心情怎样?她会怎样问小女孩?
(指名读,板书提示语)师:鸟儿对小姑娘的问是她的最后一问。鸟儿忐忑不安地问女孩,引读——:“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鸟儿心如刀绞地问女孩,引读——:“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鸟儿近乎绝望地问女孩,引读——:“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鸟儿的内心有着如此丰富的感情,她和大树要分手的时候,她——依依不舍; 当树提出约定,她是如此地——爽快;
当鸟儿飞回来,却不见大树时,她是如此的——迫不及待; 当她得知树被拉到工厂时,她是如此的——惶惶不安;
当大门告诉她树被机器切成细条儿,做成火柴时,她是如此的——心如刀绞。鸟儿对大树的感情是如此——深厚。带着这样的感情,我们再读这个故事。(师朗读修改后的提示语)
3、师:我们都体会到鸟儿对大树有如此丰富、细腻的感情。在我们这个故事中,写了树的难过吗?写了鸟儿的迫不及待吗?写了鸟儿的惶惶不安吗?(教师将表示鸟儿和树的情感的词语一一擦掉)
师:这样的提示语具体吗?生动吗?(板书:不写表情、浅近)师:开头浅近,过程也是浅近的,那结尾又是怎样的?
三、品读结尾,体悟永恒
1、师:这个故事的结尾有一个细节,很不起眼,是鸟儿唱歌前和唱歌后发生的。一个动作,一个字——看(课件上放大:白色空心字);意味深长地读——看;轻轻地读——看。师:鸟儿在看什么?(昔日的朋友)
师:是的,鸟儿在默默地看,静静地看,她看着眼前的灯火,思绪万千。它想起来了——(出示开头)
师:当太阳升起,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当月亮挂上树梢,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雪都融化时,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树叶在秋风中飘落时,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迎着风,迎着雨,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走过冬,走过夏,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可是,这一切再也回不来了,她仿佛又看听了自己坐在树枝上唱着优美的歌,引读——“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她仿佛又听见自己坐在树枝上唱着夏日小情歌,引读——“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她仿佛又听见自己坐在树枝上唱着晚安小夜曲,引读——“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再次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会昔日鸟儿和树的深厚情感,记忆犹新,树已不在。)
2、师:可是这一切再也回不来了,树再也回不来了,火柴也已经用完了,只有火柴点燃的火,还在灯里亮着。看着眼前的灯火,鸟儿一定有心里话相对朋有说。请用“树啊,树啊”开头。
(配乐,生写话)
3、交流。师:当鸟儿看着这灯火,对着去年的树,她有千言万语想对树说。(根据学生的朗读,板书:自责,挚爱,祝愿,告别)
师:鸟儿还有很多话想对树说,可千言万语化作浅近的动作——看。(板书:浅近)师:在故事中鸟儿有没有说自责的话?有没有说挚爱的话?有没有说祝愿的话?有没有说告别的话?
(师将板书一一擦去,板书:不写心理,深厚)
师:孩子们,听这歌声,这歌声曾在去年响起过。这是一首怎样的歌?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将会是一个怎样的词?(生自由发言:告别、永存友谊)师:这首歌会随着大树的离去而离去吗?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老去吗?这是一首——永恒的歌。
师:在这个故事中,没有写到鸟儿和树的外貌、表情、心理。(一一擦去板书)师:他为什么不写?
(师在浅近和深厚之间画了一个方框)
师:这个故事留给我们这个空白,用最浅近的语言表达最深厚的感情,这个故事就是——去年的树。
附王崧舟课后分享:
贯彻一条主线落实三个融合 ——《去年的树》设计理念 一条主线即学习语用
1、创设语言运用的情境 写鸟儿和树的外貌,“一棵”、“一只”不仅是数量的指称,“一”是“唯一”,因此要用“特别”这个词。
2、扩大语用容量
设计了三次练笔,分别是写鸟儿和树的外貌,写对话的提示语,写鸟想对树说的话。
3、提升语用品位
写鸟儿想对树说的话,开头用上“树啊,树啊”,更有利于情感的表达。落实三个融合
1、学习语用与陶冶情感
2、学习语用与内容理解
3、学习语用与思想梳理
第二篇:教学详案
《丑小鸭》教学详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欺负、讥笑、羡慕”等词语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丑小鸭在逆境中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
3.懂得善待他人,互相尊重,同时要正确地认识自己。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要善待他人,互相尊重,同时要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重要意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领会故事所表达的积极意义。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学生交流作者安徒生的有关知识
1.根据学生课下所搜集的资料,找3-5名学生介绍安徒生的生平。补充:[安徒生(1805-1875),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小时侯很贫穷, 11岁父亲死后, 生活更加贫困。安徒生从小观察敏锐,想象力丰富,14岁告别家乡到丹麦首都,下决心要当个艺术家,却面临走投无路的困境。
1829年,安徒生创作的一部喜剧在皇家影剧院上演的那一天,他静静地坐在大剧院的一个角落里,望着那些他所创作的人物形象活生生地出现在观众的面前,听着观众的喝彩,他的眼里不禁流出一行行热泪。
十年前,他几次想在这个剧院里找到一个小小职位,都遭到了嘲笑和否定。十年,那是一段多么艰苦和漫长的过程!今天,他终于成功了,得到了公众的承认。] 2.在学生初步了解作者生平后出示课件1:
安徒生(1805~1875)丹麦著名童话家。生于丹麦菲英岛欧登塞贫民区。他从小就为贫困所折磨,先后在几家店铺里做学徒,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代表作:《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装》。
二、导入新课
安徒生曾说过:我就是一只丑小鸭。十年前,他遭到了嘲笑和否定,十年后,他变成了──白天鹅!同学们,你想不想知道丑小鸭是怎样变成白天鹅的吗?下面我们一起走进安徒生的童话世界。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各学习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完成两项任务:
(1)自学生字词,读通课文。
(2)提出疑难问题,小组讨论解决。
2.出示课件2检查学生识记生词的情况:
暖烘烘 丑陋 讪笑 嫉妒 来势汹汹 欺负 篱笆 讥笑 芦苇 冻僵 木屐
3.出示课件3让学生把四幅插图按照自己的理解排好顺序。4.按照课件3的顺序在小组内讲一讲这个故事。
四、品词析句,感情朗读
1.学生速读课文,画出记叙丑小鸭遇到的不幸遭遇的句子。体会它当时的心情。[失望、胆怯、孤单、可怜等] 2.同学们,请你和你的小伙伴合作一下,每人读一个部分,把丑小鸭悲惨的命运读出来,把我们对丑小鸭的爱与同情读出来吧![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大声朗读课文,此步骤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细细地体会课文里所蕴含的思想内容]
3.哪些同学可以用朗读展示丑小鸭可怜的命运?同学们,请你也在心里默默地读吧!
[师相机指导:出生时大家对它的失望;被人欺负的胆怯与孤单;呆在芦苇地里的孤寂无奈;冻僵在冰上的令人心怜。] 4.学生讨论,丑小鸭在这些打击面前,抱着什么样的生活态度?有什么追求?
[我要飞向它们,飞向这些高贵的鸟儿……] 然后联系上下文,说一说,丑小鸭为什么拼死也要飞向高贵的白天鹅?
5.漫长的冬天过去了,温暖的春天终天来了,丑小鸭也长大了。原来他就是一只美丽的天鹅。如果你也为丑小鸭感到幸福和快乐,那就请你放声朗读课文第39-47自然段。[引导通过朗读体会丑小鸭惊喜,非常愉快的心情。] 6.学生讨论交流: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句子所蕴含的深意。(1)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试阐释这句话的意思](2)它感到非常难为情。它把头藏到翅膀里面,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它感到太幸福了,但它一点也不骄傲,因为一棵好的心是永远不骄傲的。[大家赞美丑小鸭,丑小鸭为什么感到难为情?“一棵好的心”是指什么样的心?]
五、系生活,小结延伸
(1)这只丑小鸭为什么会变成白天鹅?(2)学习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吗?。
同学们,我们读完一篇文章,总要想到些什么,不知道大家读完了这一课,会想些什么呢?在我们的身边,有些同学学习不好,或是在一些方面有不足,他们应该怎么做?
第三篇:去年的树教案(详案)
登高解读
这首重阳节时诗人登高抒怀写下的诗篇,通过对凄清的秋景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寄寓异乡、年迈多病和感时伤世的悲苦。古人有农历九月九日登高的习俗,诗篇的前四句便是描写了诗人在这一天登高的所见所闻。首联连续描写了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并辅助以急、高、哀、清、白、飞等词修饰,指明了节气和周边环境,渲染了浓郁的秋意,景物也具有鲜明的夔州地区特征。这两句属于对仗中工对的句中自对而又两对相对的类型,如“ 天高”对“风急”,“沙白”对“渚清”,句法严谨,语言锤炼,素来被视为佳句。颔联前句写山,后句写水,分别承接了首联的前后句。写山为远望,写水为俯瞰。山上的落木用了叠词“萧萧”,并冠以“无边”修饰,让读者仿佛身处诗人所在之处,秋风萧瑟,落叶纷扬;长江也用了叠词“ 滚滚”,与前句的“萧萧”形成对仗,并用“不尽”一词领起,好像读者脚下就是波涛汹涌的长江。这两句诗,无论是描摹形态还是渲染气势,都极为生动传神。诗人那种壮志难酬的感慨之情和悲凉心境都在这两句的萧瑟情景中不知不觉流露出来。诗篇后四句写的是登高之后看到萧瑟景象的感慨。颈联前句描写了羁旅之愁。“常作客”,表明诗人多年来到处漂泊的状态;“万里”则写出了夔州离家之遥远,从距离上渲染思乡的愁苦;“悲秋”,又是从时令上强调了思乡的悲苦之重。后句写了诗人晚年的孤病之态。“百年”,夸张的写出诗人仿佛已过尽一生;“多病”,晚年百病缠身,再加上离乡遥远,诗人的痛苦之情可想而知;“独”字,说明诗人独自登高,举目无亲的孤寂;“登台”二字恰好点题,因景生情。这两句词意精炼,含意丰富,叙述自己背井离乡多年,晚年多病,举目无亲,秋季独自登高,使读者看着看着不禁愁绪满怀。杜甫的诗素来被称为“诗史”,他在尾联写到了国势艰危,仕途坎坷,年迈和忧愁引得须发皆白;而诗人因为疾病缠身刚戒酒不久,所以纵有万般愁绪,也无法排遣,诗人连这点欢乐也失去了。这两句分别承接了颈联的前后句:备尝“艰难”是“常作客”所致;而百年“多病”也是因为 “潦倒” 日甚。
整首诗前半段写景,后半段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其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颔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适合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颈联着重表现感情,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入手,由异乡飘泊写到万年多病。尾联又写到白发日增,百病缠身,为病戒酒,总结出归根到底时世艰危是自己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此诗八句皆对。乍一看,首尾好象一点关系没有,胸腹好象没有相似的对仗,只有细细体味,才会发现“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清代杨论推崇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 ”,明人胡应麟更说此诗“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
这首诗是大历二年(767)年杜甫在夔州时所作。萧瑟的秋天,在诗人的笔下被描绘有声有色,而引发出来的感慨更是动人心弦。这不仅由于写了自然的秋,更由于诗人在经历了人生沧桑后对人生之秋有了感情更为强烈的理解。颔联状景逼真,是后人传诵的名句。颈联两句,十四个字包含了多层含意,备述了人生的苦况,更令人寄予强烈的同情。
去年的树
教学目标:1、2、3、1、2、3、认识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主人公情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话揭示的道理。注重朗读的指导。
学会积累描写树和表示伤心的四字词语。
体会主人公情感,能够进行想象,并进行口语表达。语言训练点:
教学过程:
课前:对对子游戏。
学生拍手:问:天,天,什么天?
对:天,天,()的天。
问:地,地,什么地?
对:地,地,()的地。问:树,树,什么树?
对:树,树,()的树。
教师板书描写树的词语。(这也是我们要求学生积累的词语)如:高大挺拔、枝繁叶茂、郁郁葱葱、苍翠欲滴、硕果累累
一、提出问题,交代目标。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和树有关的童话故事。
1、师板书:去年的树
质疑:(1)、没有读过课文的同学,看到这个课题,你可以提出哪些有意义的问题?
(2)、读过课文的同学,文中哪些问题值得我们探究?
2、根据学生问题教师进行整理,并交代本单元训练重点。
学生问题预设:
(1)、为什么不叫今年的树?树怎么样了?(2)、鸟和树什么关系?(3)、鸟怎样找树?
(4)、鸟找到树了吗?为什么要看树? „„
提示本单元训练重点:
(1)、了解童话内容;(2)、品味童话语言;(3)、体会童话特点。交代目标: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阅读思考。
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带着问题和要求默读课文,自己进行思考、批注。
3、小组内交流没解决的问题。
4、全班交流,解决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认识生字“伐”“剩”)
指导重点:
1、了解课文内容。
提示词:相依相伴—许下诺言—四处寻找—实现诺言
2、好朋友:从哪看出他们是好朋友。(结合课文内容谈感受。此处为下面进行朗读训练做好情感铺设。)
3、提示语:文章通过对话展开情节,学生读到人物对话时,教师在此处指导学生注意,文章中对话提示语所在位置各不相同,希望学生在自己的习作中也能正确运用。
三、语言指导,总结提升。
师引: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就这样没有了。如果你是大叔的好朋友——小鸟,但你看到大树剩下树根,做成火柴,燃尽自己,点亮灯火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1、指导积累表示伤心,难过的四字词语:
心如刀绞、泪如雨下、肝肠寸断、哀伤不已、痛不欲生
2、指导朗读,体会人物情感。
(1)带着哀伤和焦急的心情读鸟找树的话。自由读,指名读,齐读(2)分角色读对话
3、指导想象,练习说话。
师引:小鸟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村子里,煤油灯旁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这是一个多么感人的场面呀!让我们来读一读。
师再引:同学们,让我们化身为这只重情守信的小鸟吧,让我们再深情的读一读,感受这画面。读最后一部分,把小鸟改成“我”,再指导读。
引导学生对话:亲爱的小鸟,你现在终于看到朋友了,你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想说什么?(指名说)你要走了,可又对灯火看了一会儿,你还想说什么?(再指名说)小鸟飞走了,带着淡淡的伤感飞走了。但他给大树留下了歌声、留下了友谊、留下了世间最最宝贵的诚信。
四、大量阅读,课外延展。
1、故事到这已经讲完了,作为这篇美丽故事的读者你肯定还有好多话想说吧?你想对谁说?
出示:对伐木工人说„„
对小鸟说„„
对大树说„„
2、大家有很多感触要说,老师读了这篇故事也很感动,于是把它改写成了一首童话诗,你想读读吗?
学生读老师创作的童话。
4、介绍作者,推荐作者其他作品。
(1)作者介绍:
《去年的树》,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童话作品。
新美南吉是日本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情节性强、乡土气息浓郁的童话作品。
他曾经说过:“我的作品包含了我的天性、性情和远大的理想。„„假如几百年几千年后,我的作品能够得到人们的认同,那么我就可以从中获得第二次生命!从这一点上来说,我是多么幸福啊!”(2)推荐新美南吉作品:《白蝴蝶》
(3)新美南吉童话故事推荐目录:
《小狐狸买手套》
《狐狸阿权》
《蜗牛》 《爷爷的煤油灯》
《花木村和盗贼们》
《爷爷和玻璃罩煤油灯》 板书:
去年的树————————鸟
高大挺拔 泪如雨下
枝繁叶茂 伤心不已 郁郁葱葱 心如刀绞 苍翠欲滴 痛不欲生
去年的树
树,高大挺拔,枝繁叶茂。鸟,活泼可爱,聪明机灵。鸟天天给树唱歌,树天天听鸟歌唱。他们相依相伴,快乐生活。
天冷了,树与鸟约定明年相见,鸟还给树唱歌,树还听鸟唱歌。他们依依惜别,难分难舍。
春天又来了,鸟飞回来找树,去年的树,不见了!
鸟万分焦急,四处寻找。终于,煤油灯前,他们再相见!树,燃尽生命,点亮灯火。鸟,深情凝望,泪光闪烁。
鸟又唱起去年的歌,友谊长存我心,不论天涯海角!
第四篇:《乡愁》教学详案
《乡愁》教学详案
1、第一张幻灯片
播放音乐(音乐快结束约2分钟前),教师导入:
家,是人们精神的港湾,是心灵的归宿。每一个日落的黄昏,每一个月圆的夜晚,每一缕清风,每一颗雨滴,总能牵动游子的离情别绪,总能勾起他们如梦似幻的乡愁。第二张幻灯片: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大屏幕出示课题及学习目标)
上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老师想检查大家的预习情况,我想请**同学朗读课文,在他朗读前大家告诉他,应该带着怎样的感情来读课文。出示第三张幻灯片——思念之情。好,带着思念之情读课文(**同学朗读)。教师:他读得怎么样?要肯定优点,也要指出问题。其他学生评价。第四张幻灯片
怎么读好这首诗呢?我们不妨来听听名家的朗读。(大屏幕出示)大家可以小声地跟读课文。
听完请学生总结本诗的朗读要领。问学生:读诗要注意哪些问题?(语速、节奏、语调、语气、感情)
下面大家按照朗读提示上的要求,各人自己练读这首诗。练读完毕,教师指名甲学生朗读,老师为其配上音乐。读完,教师简评,再找学生赛读。教师:两人的朗读各有千秋,甲„„乙„„
下面让我们所有同学一起美美地来朗读这首诗。全班齐读。
教师: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不难发现这首诗形式整齐,但整齐中又富有变化,如此形成了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旋律美。
当然我们的欣赏诗歌如果仅仅停留在音韵上显然是不够的,这就如同品茶,光闻茶香还不够,现在让我们深入到诗歌的内容,去理解诗意。请看大屏幕—— 问题:找出诗中各节两两对应的词语,拿不准的话可以和同桌交流一下。学生交流回答,大屏幕出示答案
教师:这些词语有怎样的意味?(可以现场实际引导)空间上的距离与阻隔
那么各节诗中都写了谁和谁的分离呢?
据此,概括各节大意。学生回答后大屏幕出示答案。我们发现第一节和第三节是重复复的,那么他们实际有没有区别呢? 学生思考讨论 明确:一为生离,一为死别。(教师板书:生离犹可见,死别永相决)人生之痛,莫过失母,那个给了我们生命的人的离去,带给人的该是多大的哀伤。所以,第三节的感情应该更加深沉。我们不妨把第三节的大意修改一下:永别亡母。
学生读1节和3节,比较这种不同。再问第四节的不同 思考1—2分钟 明确:第四节思念的是祖国大陆,是一群人的思念,而前三节思念的母亲和妻子,可以理解为对家的思念,且只是诗人个人的乡愁。第四节更让让通彻心扉,是民族之殇。下一张幻灯片出示前:乡愁作为一种情绪是无形的,抽象的,诗人如何将它表达得具体可感呢?这里我们不妨先来看一首元曲中的小令——天净沙。秋思(学生朗读)
问:这首小令中划线的词语给人怎样的感觉?凄凉 孤寂
很好,在诗歌中,我们把这些能寄托主观情感的事物叫做“意象”。大家找出《乡愁》中的主要意象。
明确后。根据意象描述你所想象到的意境。这里,老师先给大家示范第一节:
为了求学,诗人少小离家。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诗人坐在一张木桌前,面对昏黄的烛光,诗人无法平静。窗外,如水的月光倾泻而下,小小少年的思绪,早已越过千山万水,回到那个月光笼罩下的山村,回到母亲的身旁。想过,念过,诗人拿出信纸,一笔一画地写着家书。那信里写着什么?也许有往日依偎在母亲怀抱的温馨和甜蜜,也许有“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哀愁和怅惘„„谁说少年不识愁滋味,那信里写满了一个少年满腹思念亲人的乡愁啊!学生展示自己的想象
„„小结:从刚才的想象中,我们不难发现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分明寄托着诗人小时候对母亲的思念,长大后对妻子的思念,后来失母的哀思,如今对大陆的无限眷恋。(出示幻灯片)诗人按照时间顺序,抒发着自己的乡愁,情感越来越深,由个人的故园之思升华到民族的家国之恋,有如滔滔江水,一波高过一波。
下面,让我们一起跟着大屏幕共同朗读这首诗,体会这种情感的升华。我们不难注意到在诗中的四个意象的前面都有一个修饰性的叠词,想想它们有何表达效果?
音韵:旋律美,给人以乡愁绵绵不绝之感、表意:面积小、重量轻,以小见大。我们听说过田园诗人、边塞诗人,那么余光中叫什么诗人呢?有人称他为“乡愁诗人”。可见,他的乡愁诗还不少,这里我们给大家精选了一部分,请看大屏幕: 集体朗诵
问:你比较喜欢哪一首?
看来,余光中被称为乡愁诗人的确名副其实。他的诗人撼人心魄,抒发了一颗拳拳赤子之心。其实,他的乡愁诗还有很多,有兴趣的可以课外去读读。
教师:落叶归根,倦鸟恋临。家乡就是我们的生命之根。中国是一个有乡愁传统的国度,古代的很多诗人就是抒写乡愁的好手。大家能背出一些你熟悉的乡愁诗吗?
大屏幕出示古人的乡愁,生齐读
教师:看来,余光中的乡愁诗是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并从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同学们:近代学者闻一多先生曾经写过一首七子之歌,以七子寓意与祖国分离的七个地方。如今,七子中唯有台湾依然没有回归祖国的怀抱。可喜的是,今天两岸早已实现三通,两岸经贸文化人员往来愈加密切,国共两党领导人也多次实现历史性会晤。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海峡真的会变浅,天堑变通途„„
第五篇:天地人教学详案
《天地人》教学详案
潘玮霞
一、教材简析:
本课是识字单元的开篇,以傅抱石的国画《一望大江开》为背景,展现了6个汉字,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第一组3个字,向我们呈现了画面中三个主要事物:“天”、“地”、“人”,“天”覆盖万物,“地”负载万物,天地之间以“人”为贵。
第二组生字“你”、“我”、“他”,是生活中常用的3个人称代词,不仅反映中华文化对人的重视,还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交往,这6个生字是生活中常用的汉字,要紧密联系生活来学习。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一望大江开》和听故事《盘古开天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2、通过看图,老师讲解,理解字义、等方法认识“天”“地”“人”。
3、通过微课播放、师生对话、联系生活实际,认识“你”“我”“他”,把识字与日常表达结合起来。
4、初步学习朗读课文,感知蒙学识字。
三、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
欣赏图画,初识“天地人”
出示课文背景图,《一望大江开》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幅画,这幅画呀,是用水和墨汁画出来的,叫水墨画。
我们中国人的水墨画是画的最好的,所以也叫国画,仔细看看这幅水墨画,你看到了什么?
小眼睛可真尖,这么小的两个人都能看见。
那你再仔细看看他们俩可能在干什么?猜猜看他们好像在说什么。
从这幅图上你们还看到什么?(天和地),是的,上边无边无际是辽阔的天空,随图出示(天)。下边是我们脚下踩的是广袤无垠的大地,隋图出示(地)。
人就站在天和地之间,你们瞧这幅画没用多少笔墨,但让我们看到了无边的天,辽阔的地,还有两个人在说着话,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一课。
板书:
天地人
请小朋友拿起语文书翻到第6页,左手按书,右手指字,听老师把课文读一遍。请跟我读一遍。
第二板块
教授识字方法,渗透传统文化。
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知道天和地是怎么来的吗?
(讲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世界是黑糊糊的一片。
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黑暗的世界中,一睡就睡了十万八千年。
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抱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世界猛劈过去,只听一声巨响,奇迹出现了,黑糊糊的东西慢慢分开了,轻盈而清澈的东西慢慢的往上升,沉重而浑浊的东西慢慢的往下降。
小朋友们猜猜看,轻盈而清澈的东西慢慢的往上升,它会变成什么?
沉重而浑浊的东西慢慢往下降,它会变成什么?
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他们还会合在一起,就用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有一个成语叫“顶天立地”。盘古就是那个顶天立地的人。
一、学习汉字“人”(通过象形字识记)
大家看这是什么字?
为什么一撇一捺就是人字了呢?
古人是怎么把它造出来的呢?
出示课件:
最早的“人”字,古人是这么写的。看到这个图片,你觉得这个人在做什么?(好像在叠被子、洗衣服,拖地、锄地……)
除了干活,这个人还可能在做什么?
古人觉得,作为一个人,首先要有礼,所以他们见面的时候,要先深深的鞠一躬。
侧面躬身彬彬有礼的人
古人还觉得,作为人一定要会劳动,懂礼仪,会劳动,才可以称得上一个真正的——人。
人
双手采摘或在地理忙活的劳动者
古人就是根据人们平时常做的礼仪,在劳动的样子,造出了古代的“人”字,慢慢地,就有了现在的“人”,跟老师读一遍“人”。
人是天地间品性最高贵的生物。
古代人
现代人
人有智慧,爱发明
会创造
我们一起给“人”找个朋友吧!(大人、工人、人家、女人……)
老师也给“人”找了朋友,你瞧,我是这么找的……
男人——女人、我给“人”找朋友的时候,有什么特点?(一组反义词)
好人
坏人
白人
黑人
中国人
外国人
我们用一组一组来记,是不是能记住好多词。
二、学习汉字“地”(通过不同图片复现识记)
刚才我们记住了这么多“人”,不管男人、女人、白人、黑人、中国人、外国人,我们所有的人,都生活在这个地方,(出示课件“地球”)这个地方叫什么?
地球
跟老师一起说这个词语“地球”。
地球是一个美丽的星球。它上面有山川,有河流,有田地……当大地穿上不同的衣服,我们就会给它一个不同的名字。
比如:当大地穿上绿色衣服的时候,我们就说这是一块“草地”,(出示课件
跟读“草地”)。
草地
当大地穿上白色衣服的时候,我们说这是一片“雪地”。
雪地
当我们给这块地种上蔬菜的时候,这块地就叫“菜地”。
你还能给“地”找哪些朋友?(田地、土地……)
三、学习汉字“天”(通过意义理解识记)
现在我们知道“地”在我们脚下,那“天”又在哪里呢?用手指一指。
古人脚踩大地,他头抬起来的地方就是“天”。古人根据自己在天地之间的样子,造出了古代的“天”字。
“天”的第一个意思(头的上面)
古代“天”字上面圆圆的部分就是人的头,你们发现了吗?古代的“天”,头最上面是是平平的,这表示头上面就是天。
来,我们抬起手,摸摸自己的头,从头顶开始,一直到上面,这就是我们的“天”,有时候事情做糟了,我们会一拍脑袋怎么说:“哎呀,天哪”。
我们从故事中已经知道,“天”传说是一个叫盘古的人把它顶起来的,因此天去掉上面的一后就成了“大”,再去掉一横就成了“人”,人要有很大的力气才能把天顶起来。
“天”的第二个意思(至高无上)
同学们想一想,天离我们高不高?远不远?古代人认为像天那么高那么远,只有神仙才能居住,因此把天也叫做“天宫”。
天宫
在人们的心中,天最高最大至高无上,所以古代的皇帝,我们称之为“天子”。
天子
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人间就有了白天和夜晚,人们把太阳早上升起和傍晚落下,这段时间称为“白天”。
每过完一个白天,我们就说过了一天了,我们把过完的那天叫“昨天”。
正在过着的叫做“今天”。
还没有来到的叫做“明天”。
板书:
人:男人
女人
地:地球
白人
黑人
草地
好人
坏人
雪地
中国人
外国人
菜地
天:至高无上:
时
间:
白天
天宫
昨天
天子
今天
明
天
小朋友们,刚才大家随着老师认识了三个汉字,哪三个呢?天、地、人。
古人认为“天地人”是宇宙中最有能力的。所以他们认为“天”是“天才”,“地”是“地才”,“人”是“人才”。
跟老师读。
三才者,天地人,天在上,地在下,大大的人儿中间站。
四、学习“你”、“我”、“他”。
1.同学们,我们认识了“人”字,你们知道吗?人还会变化呢,怎么变呢?看仔细了,播放微课。
看完小视频,你们知道“你”和“他”里面的单人旁是谁变来的。
我们一起来念念这个偏旁的名字——单人旁。
组词:你们
你好
他们
他的2.“你”、“他”我们认识了,那么“我”这个字又是怎么来的呢?
在古代两军对峙,手里都拿着一种叫钺(yuè)的武器,这种武器上有尖刺,非常威武。古人认为自己是威猛的,他们就根据这种武器的形状,造出“我”这个字。将士们拿着武器在地上猛戳,嘴里发出“wo、wo、wo”的声音来壮威,根据“wo”的发音把“我”读成“wǒ”,我们一起读一读。
“你”、“我”、“他”都认识了吧?我们一起来再读一读。
3.那么“你”、“我”、“他”该怎么用呢?(用你我他互相介绍)
别着急,听小猪乐乐来介绍。
播放微课,“你我他”。
短片里小猪乐乐称自己是“我”,跟他对话的松鼠欢欢是“你”,旁边没有说话的小兔是“他”,三个小伙伴,已经会用你我他了,你们能行吗?
老师这儿有三张卡片,分别是“你”、“我”、“他”,我请3个小朋友和我一起来玩这个游戏。
各自抽一张卡片,分别介绍自己抽到的是哪个字,想一想,现在应该是哪个人先说话?“我”
生1:我叫王一然,你呢?(问站得最近的一位小朋友)
生2:我叫李浩天
生1:你好,李浩天
生2:你好,王一然
生1:他是谁?(指不说话的小朋友生3)
生2:他叫张朵朵
生1:认识你,真高兴!
生2:认识你,我也很高兴。
同学们,刚才参与对话的两个人就是“你”和“我”,站在一旁不说话的就是“他”。还有哪三位小朋友愿意来试一试?
把三个词交换,你们还会介绍吗?
“你”、“我”、“他”3个汉字和我们交上朋友了,看你们介绍的非常开心。
小结:这节课我们一共认识了六个汉字:(猜一猜)
天
地
人
你
我他
跟老师一起读。
我们的汉字是世界上最美的艺术,每个汉字的背后都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相信大家今天不仅记住了六个汉字,肯定也记住了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是谁呀?盘古!今后我们还会学到很多汉字,还会听到很多有趣的故事,大家期待吗?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