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俗旅游开发》教学实习教案
教学实习教案
授课教师 课程类型 授课对象 授课内容
何璨 专业基础课
所在单位 授课时间
民俗旅游的开发
时间分配及备注
教学内容提要
5分钟
贵州大学 2011年9月23
1.民俗和民俗旅游的基本概念
1.1民俗
民俗是一个国家、地区、或民族的民众在长期的社会生活过程中,创造、享用并传承的精神与物质的生活文化。民俗是人们生活世界的 重要组成部分,它生产并存在于每个人的生活中,是构成文化的重要
因素,也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1.2民俗旅游
是一种以体验异域风俗为主要动机的旅游。
是指人们以观赏、了解、领略、参与风土人情为主要目的的旅行 中所进行的物质与精神活动的总和。
据旅游研究者的说法,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它满 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已经成为旅游行为
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
目前民俗旅游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活文化、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
化、口头传承文化、民间歌舞娱乐文化、节日文化、信仰文化等。
2、民俗旅游的开发
从90年代开始,在很多场合下,民俗文化不再被权力政治一味
地贬损为“ 落后 ”、“ 迷信 ”、“原始”、“愚昧”,而被视为民族传统 文化,是一种对外来旅游者展示本土形象的旅游资源。许多已经消失 的民俗事项被知识分子挖掘出来,策划、包装成为动态性、参与性的展示古代民俗生活的旅游产品。
那么,在民俗旅游的开发中,我们应注意些什么呢?
2.1民俗旅游开发的原则 ①
特色性原则。
15分钟
这是指发挥“唯我独有”的民俗风情资源优势,充分体现本国、本地区、本民族的特色,创造“独一无二”的民俗风情旅游项目。只有 在开发特色民俗风情旅游资源上下功夫,才能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取
胜。所谓特色,就是“你无我有”,“独一无二”的民俗风情。如苏
州组织除夕寒山寺听钟声的这一有特色的旅游项目;新疆的歌舞表演,一般都安排在葡萄架下,游人一边品尝着新鲜、甜蜜的葡萄,一边饮
着葡萄美酒,欣赏着活泼优雅的歌舞。
总之,独特性要求我们在开发民俗风情旅游产品时,要有创新精神,而且,独特性还要因地制宜,不能离开自身的人文优势和自然优 势,不仅要挖掘蕴藏着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旅游,更重要的是利用本
地区独特的条件创造性地开发新的民俗风情旅游特色产品。法国在创新这一方面就做的比较好,利用特色来“发明”一些节日,诸如葡萄 酒产区小镇盛夏的“摘葡萄节”、老教堂附近地区宗教节日前后的“徒步旅行朝圣节”、山区金秋时节的“森林野营节”以及布列塔尼北部的“扇贝节”等,都是近年来才被人们根据地方特色“发明”出 来的节日。
② 保护性原则。
其二是指对人类生存空间的保护。民俗风情旅游资源是人类社会的巨大财富,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保护旅游和生存环境看作旅游发达兴旺 的生命线,在开发民俗风情旅游资源时,必须以保护为前提。但是恰 恰这一原则在开发过程中最容易被忽视。
如开封要建“宋街”,当消息传到海外后,正在加拿大讲学的东南大学朱光亚副教授火速给该市领导来信指出,开封文物很多,如能 保护利用现在的文物,就能吸引很多游人了。按古人标准建街,满足 不了现代人的要求的。然而 “宋街”还是建起来了,而且就压在宋代宫殿遗址上面。在优美的风景名胜区乱修乱建工艺粗糙、形式和格调 庸俗低下的庙宇及神魔鬼怪塑像、组织封建迷信活动,这些都对清幽 美丽的环境造成了干扰、污染、甚至破坏。
(再来说说北京,500年以前,明成祖朱棣为了解决好蒙古边境的问题,决定移都北京,所以修缮北京作为国都。经过精心构思总体 保护性原则有两重含义:其一是指对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保护; 规划而成为一个世上罕见的整体建筑,从发展旅游业的角度看,这古 城风貌本身就是一项十分诱人的旅游资源。在北京实习这半年下来,我们都发现现在的北京很多城墙没有了,许多古建筑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当代世界上司空见惯的、火柴盒式的群楼。再如沈阳故宫周 围的大楼和住宅,都属于类似情况。)
所以我们说,保护和抢救民俗风情旅游资源是开发、利用的前提,没有保护的开发是掠夺性、破坏性的开发。
③ 参与性原则。
民俗风情旅游最大的优势是旅游者能亲身体验民风民俗,参与民
间活动,感受浓郁的人情味,而不是“走马观花”。
西班牙一年一度的民间传统节日,被喜欢它的人们形象地称之为“番茄
大战”。西红柿节在每年8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三进行,当天中午12点,随着一声令下,早已等候在人民广场及附近街道上的人们会立即冲向
满载西红柿的10辆大卡车,抓起这些“红色子弹”胡乱地向身旁熟悉或陌生的人们身上砸去,当然西红柿必须捏烂后才能出手。一个小时以 后,斗士们个个“弹尽粮绝”,精疲力尽,“番茄大战”宣告结束。
比如说,西班牙的西红柿节,就是一个参与性极强的项目,它是
最后,人们走上街头与环卫工人一起用扫把、高压水枪清扫街道、墙面,水枪还会不时对准人群“扫射”,大家就会再次兴奋起来。
据当地政府统计,近年来,从世界各地慕名前来参加这个疯狂节 日的游客逐年增加,数量远远多于当地人(06年的资料显示,当年西
红柿大战约有4万多人参加,而布尼奥尔正常人口只有9千人)。也因为如此,政府每年提供的西红柿也节节看涨,有百吨之多。因为用 量太大,当地政府每年还需要从其他地方来购买西红柿,就是为了让
人们玩得足够过瘾。
布尼奥尔小镇的“西红柿大战”在全球的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现已经成为该镇的招牌项目,“西红柿大战”不仅为布尼奥尔带来名气,也 带来商机。节日期间,小镇宾馆爆满,餐馆、酒吧人满为患。
2002年,西班牙政府将“西红柿节”列入具有国际旅游价值的节日。
④ 文化性原则。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在开发民俗风情旅游资源时,应高度重视其 文化内函。既要有较高的起点和要求,充分开发、利用优秀的民俗文 化,又要摒弃民俗文化中落后、反动的成分。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鉴别、评定民俗风情项目的内涵和表现形式是否确实属于民族优秀文 化;
其次,如果是属于优秀文化的民俗风情,还要科学的实事求实地 评定其水平和价值,是否达到一定水平和品味,至少在一个地区范围
内是最好的或一流的,并在更大范围内也有一定吸引力的,才予以肯定和进行恰当地开发建设。
比如说我们的雷山西江,近年来西江千户苗寨在旅游方面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西江苗寨,全国最大最典型的苗寨,它之所以,被命 名为“中华民族博物馆西江分馆”(2005年),被誉为“中国苗族文
化艺术馆”,被看作研究苗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很大的一个因素,就是因为它的文化魅力,服饰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节 日文化等等,都是它的闪光点,并且这些闪光点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就是最好最典型的。
因此,是否具备旅游文化意识,将成为民俗风情旅游兴衰的动力,也是发展文化型旅游事业的导向战略。
⑤ 乡土性和古朴性的原则。
民俗风情是反映本土的民风民情、民族文化、民俗生活、民族历史传统等,它具有区域性,传统性和古朴性。如果在开发民俗风情旅 游资源时,不遵循这一原则,将民俗风情庸俗化或“洋化”,这就会 导致传统文化及其特色的丧失。
如某些旅游景区,不是致力发展民族地方特色的文化娱乐产品,而是照抄照搬、相互重叠,导致景区内出现过多的歌舞厅、KTV、现代娱乐场所等,抛开自身的乡土性、古朴性,追求所谓的“现代化”;
另一种倾向就是“洋化”,民族歌舞、民俗活动、工艺美术品出 现了“洋化”特征,而缺少了乡土性、古朴性的原汁原味。德国汉堡
民族博物馆的人类学家苏姗女士,为举办一个中国文化艺术节,曾专程到中国寻找一个民族歌舞团前去德国汉堡民族博物馆演出,看了当 地的许多民族歌舞团的表演,她都不满意,原因是民族歌舞团的舞蹈
员都芭蕾化了,不是正宗的中国少数民族民间舞蹈,少了的正是乡土性和古朴性。
当然,提倡乡土性、古仆性并不是把民间习俗不加提炼、不作选 择地全盘托出。
当前,国际旅游趋势在向文化旅游发展,以弘扬民族文化,展现民族地方风采的民俗旅游越来越受到重视。民俗风情旅游浓郁的文化
气息、可观的经济效益是其能够得到大力发展的两大优势,也是我们 对民俗旅游进行开发、利用的突破口。
2.2民俗旅游开发的基本模式
通过对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进行精选和加工,激发人们前来观赏
15分钟 民俗、了解文化的旅游开发行为可以概括为六种基本模式: ① 集锦荟萃式
指将散布于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典型民俗集中于一个主题公园内表 现出来,如云南民族文化村,集中表现了云南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这一模式的优点是可以让游客用很短的时间,走很少的路程就能领略 到原本花很长时间、走很长路程才能了解到的民俗文化,其缺点是在 复制加工过程中会损失很多原有的民俗文化内涵,如果建设态度不够 严谨,有可能会出现歪曲民俗文化的问题。② 复古再现式
是指对现已消失的民俗文化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建设、再现,让游客了解过去的民俗文化。如美国的“活人博物馆”,博 物馆里的工作人员会装扮成几百年前的抵美“移民”,身着十六、十七世纪美国劳动人民的服饰,向游客表演用方形的扁担挑水、用原始农具耕作、用独轮车运输等古老的传统习俗以及各种 民间舞蹈。
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可以令时光“倒
流”,满足游客原本不能实现的愿望,但也存在着与集锦荟萃式
共同的缺点。③ 原地浓缩式
一些少数民族村落或民俗文化丰富独特的地区由于时代的发展已在建筑、服饰、风俗等方面有所淡化,不再典型,或者民 俗文化的一些重要活动(如节庆、婚嫁)原本在特定的时期才会 呈现,令游客不能完全领会当地民俗文化的风韵,故当地政府或
投资商在当地觅取合适地段建以当地民俗文化为主题的主题园,集中呈现其民俗精华,如海南中部的苗寨和黎塞风情园。
以上三种形式可以归并为一个大类,即博物馆类,以丰富的民俗 文化知识为特征,其员工都是专门的旅游业从业人员。④ 原生自然式
它是在一个民俗文化相对丰富的地域中选择一个最为典型、交通也比较便利的村落对旅游者展开宣传,以村民的自然生活生产和村落的自然型态为旅游内容,除了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外几乎没有加工改造,如、夏威夷毛利人村落等。
其优点是投资很少,让游客有真实感,能自然地与当地居民 交流,甚至亲身参与劳作,有很大的活动自由度,缺点是难以将 旅游开发带来的利益公平地分配给村民,村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受 到干扰后可能产生抵触或不合作,难以保证村民们在接待游客时都能保持热情、友好的态度。
⑤ 主题附会式
指将民俗文化主题与某一特定功能的旅游业设施结合起来,形成相得益彰的效果,如苏州名园“网师”传统上仅白天对外开放,让游人欣赏江南园林的造园艺术和文化内涵,夜间不对外开 放,但近期网“师园”推出了“古典夜园”活动,利用园内各厅 堂分别表现一两段苏州评弹、昆曲等各种类型的地方民俗文化艺
术,游客同时可以领略苏州园林在夜景下的意境,很受好评。
⑥ 短期表现式
以上五种模式都是长期存在、旅游者可随时前往欣赏的旅游
开发形式。但也有一些特定的民俗文化只存在于很短时间.激发短暂的旅游人流。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出于民族民俗传统的节 庆活动,如内蒙古的“那达慕”大会、白族和彝族的“火把节” 傣族的“泼水节”,还有我们刚才讲到的“西红柿节”等,其本意并非为了发展旅游业,故不会长年存在,但在节庆期间会吸引
大量的旅游者;二是流动性的民俗文化表演活动,如咱们贵州组 织民间表演队到国外演出侗族大歌、松桃苗族花鼓、滩堂戏、下 火海等,展现了民间文化港捷的艺术风采,每到一处也吸引了不 少外国民众远途而来欣赏(这本身即是旅游行为),进而吸引游客前来贵州旅游。
2.3民俗旅游开发现状(问题及对策)2.3.1存在的问题
10分钟
① 民俗旅游项目过于舞台化,再现民俗事象时扭曲了它们的历史文化内涵。
第一、在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时,把那些非民俗的文化现象强行拉 进民俗的范畴。例如:把国家祭祀、宫廷仪礼、宗教仪式等纳入民俗
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混淆了民俗与宗教、民间与宫廷的界限。民俗与宗教有别,民俗的基调是世俗,宗教的基调是神圣;民间与宫廷不同,民间重视习俗,宫廷强调礼法。神圣、礼法、世俗之间,存在非常大 的差别,不能混为一谈。
第二、在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中,任意编造、添加、拼凑旅游地
根本不存在的民俗。例如:在我国西南一些少数民族旅游村寨,把美洲印地安人的图腾柱立在村寨里,并让我国民间舞蹈的表演者穿上南 太平洋土著的草裙进行表演。
第三,扭曲民俗的形式、内容与特征,刻意追求戏剧效果,破坏 了民俗的质朴本色和文化内涵。有些民俗旅游项目,仅仅注重表现民
俗的形式,却忽略了民俗的历史文化内涵;有些民俗旅游项目,甚至连民俗的形式都无中生有。例如:为了看上去充满民族风情,旅游服务 人员上穿苗家衣,下穿侗族裤;民俗旅游村寨到处都立图腾柱,上面雕
刻的却是五花八门的傩面具;随意表演民族婚礼,招募旅游者扮演新郎。
② 开发格调低俗或把民俗庸俗化
有些旅游从业者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打着一切为了旅游者的旗
号,不择手段地策划与开发不健康的民俗旅游项目、旅游产品和旅游商品,刻意把质朴、高尚的民俗庸俗化,最终转变成圈钱的工具。具 体表现在:
第一,篡改传统民俗的内容,进行商业化设计,骗取旅游者的金 钱。例如:在云南省西双版纳的某村,曾经有一段时间,旅游开发商设计了一套民俗表演。首先是报幕、致欢迎词等例行程序,然后是跳 象脚鼓舞、丢包舞、傣女沐浴、傣族公主完婚仪式。在丢包舞中接到 香包的观众,被作为傣族的驸马邀上舞台,与公主举行结婚仪式。仪
式过后,公主向驸马赠送88元的纪念品,驸马则要回赠200元的手镯和300元的项链。虽然驸马们暗呼上当,但是,多数情况下,也只 好慷慨解囊。
第二,粗俗文化遗毒未尽,把糟粕当精华,损害民族或地区形 象。例如:在一些民族婚俗表演中,扮演新郎的旅游者,要给扮演新
娘父母的经营老板49元见面礼,还得给新娘说甜言蜜语的小费和被判定手脚不规矩时的翻脸钱,等等。把传统婚礼的陈规陋习和现代商 业的勒索恶俗结合在一起,颠覆了民族婚俗的美好内涵。
第三,封建迷信沉渣泛起,误导旅游者。比如上次我们班上组织 到镇远旅游,镇远火神庙里的工作人员把我们带进一间小屋,屋里就坐着一位大师,大师给我们看相、算命、指点迷津,还“好心”的送 了不同的东西,拿着东西刚走出小房间,就会有工作人员上前来收取 费用,一条宽2厘米长15厘米的劣质红布条竟然收取20多块钱的费
用不说,工作人员竟用父母的健康等作为暗示,实在叫人难受。
其实,这些问题的出现,排除客观因素以外,很大程度上来说,都是因为在开发过程中没有很好地遵循我们之前所说的那5项原则。那么,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5分钟
2.3.2对策:
①
尊重民俗,因地制宜
开发民俗旅游资源,不能跟风模仿,作秀媚俗,更加不能胡编乱 造,否则,不仅难以满足旅游者的需要,而且最终也会影响旅游从业者自身的利益。具体而言,尊重民俗,是指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应该尊 重民俗自身演化的规律,尊重民俗本身的形式、内容和特征等,不能 任意编造、添加、拼凑旅游地根本不存在的民俗,也不能扭曲与篡改
民俗。因地制宜,是指民俗旅游资源开发首先应该就地取材,充分发掘利用本地区、本民族的民俗,并展示当地实际社会生活的历史与现 实。
②
科学规划,合理开发,走精品化道路。
在民俗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发过程中,必须对内容进行精选。那么精选的原则是什么呢?就是旅游吸引力。吸引力又主要决定于当地与游客产生地之间的文化差异,当地民俗文化越有特色,差异越大,越有吸引力,所以,在内容选择时应精选其具有特色的部分。
按照人类学的说法,当两种不同的文化互相碰撞时将会产生的文化震撼,文化之间的差异越大,文化震撼越强烈,而这种文化震撼的强度大小正是旅游部门策划民俗旅游项目的文化心理依据。
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是民俗旅游项目过于舞台化,再现民俗事象时,扭曲了它们的历史文化内涵;二是开发格调低俗或把民俗庸俗化。解决民俗旅游资源开发问题的主要对策应是:尊重民俗,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开发;走精品化道路。
简而言之,就是在开发的过程中,充分遵守特色性、保护性、参与性、文化性、乡土性和古朴性的开发原则。
教学目的 及要求
教学重点 与难点 教学手段
参考资料
课后小结
1、了解并掌握民俗旅游开发的基本知识
2、掌握并灵活运用民俗开发的原则和基本模式知识
重点:民俗旅游开发的原则和模式 难点:民俗旅游开发的现状和对策 课堂讲授、案例讨论
[1] 贵州省旅游局.全国导游导游基础知识.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 [2]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科技名词定义
[3]陶思炎.应用民俗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139-140 [ 4]薛群慧.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探析.思想战线,1997(5)[5]徐赣力.发展民俗旅游与保护民族文化.桂林旅游专科学校学报,2000(3)[6]宋云飞.现行民俗旅游开发的弊端及对策研究.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5(1)[7]胡绍林等.规范民族民俗旅游的几点思考.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9(2)[8]白祖成.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几个问题.民俗研究,1995(1)[9]魏小安.北京市旅游局组织的民俗旅游研讨会上的发言,2005。
本节课讲解了民俗旅游的开发。通过教学同学们基本掌握了以下内容:
1、民俗旅游的基本概念
2、民俗旅游开发的原则和基本模式
3、民俗旅游开发的现状及对策
第二篇:吉林省民俗旅游开发
吉林省民俗旅游
——以满族为例
满族民俗文化作为吉林最具特色的文化,是吉林旅游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开发满族民俗文化旅游,打造满族民俗文化精品,必然会推动吉林省旅游产业的发展。此文采用SWOT分析法(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分析法)分析吉林省满族民俗文化旅游。
(一)旅游开发优势(S)
1.一个满族民俗文化旅游节:在8月至10月举办中国·叶赫满族民俗旅游节,扩大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的重要载体,全力打造叶赫旅游品牌,提高叶赫知名度,大力发展满族民俗旅游。
2.两个满族民俗中心景区:四平市的叶赫风景名胜区,叶赫,是吉林省开放较早的民族旅游区,满族历史文化遗产独具特色。其中,开发了两大景区,“古城文化区”和“转山湖风景游艺”。伊通满族自治县境内的牧情谷风景区,以展示萨满文化为特色,以开发生态旅游为依托的综合性风景区。其中,萨满风情园以实物的方式,展现古老文化神秘的“萨满文化展览馆”,“满族民俗村”等旅游景点。
3.一个神秘宗教——萨满教。吉林省是萨满文化的遗存保留最完整、内容最丰富的地方。吉林省的萨满文化是“萨满文化研究的活化石”。作为吉林的一张文化“名片”打出去,也许会形成西南有云南东巴,东北有吉林萨满的民族、民俗文化旅游的新格局。
4.满族民俗体验:白天可安排游客参观满族民俗风情展览,考察满族民俗事象,购买地方手工艺品和土特产品, 让女士游客穿旗袍,戴“旗头” , 穿“花盆鞋”等。晚上,可以为游客演唱满族歌舞、表演满族的游戏。在游客观赏歌舞游艺表演的同时,还可为游人提供各种满族风味食品满族的特色点心“驴打滚”、“萨其玛”、“豌豆黄”、“艾窝窝”和粘豆包等,还可让游客自由走访满族农家,住满族的“口袋房”,睡满族的“万字炕”,吃满族的“农家饭”,还可让游客亲手包制粘豆包。这些满族的民俗文化对旅游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和“刺激”性,能满足国内外旅游者的好奇心,使游客多一种体会,多一份感受。
(二)旅游开发劣势(W)
1.缺乏旅游精品。吉林的满族民俗旅游资源中没有闻名世界的世界文化遗产,加之,景点的文化内涵没有得到充分挖掘,旅游资源缺乏文化内涵,因此没有突出的满族民俗资源鲜明的个性特色。
2.整体开发层次有待提高,部分旅游资源可开发性不高。目前,满族民俗旅游资源缺乏深层次的开发,满族的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不仅要体现满族的民族特色,还应在开发中关注与满族所在城市的历史文化发展过程,凸显城市的文化底蕴。地理和位置交通不占优势。
(三)旅游开发机遇(O)
1.大旅游社会气候的形成。随着生活水平改善,假日增多,国际民俗文化旅游的快速发展和国内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不断升温,这些都将为吉林满族民俗旅游的进一步开发提供机遇。
2.区域经济合作的不断加强。近些年, 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依托满族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 以沈阳、长春、哈尔滨三省会为龙头,大力开发东北地区满族民俗旅游资源,建设满族民俗旅游点,并把各地的满族民俗乡、满族专项旅游项目、满族风情旅游线等相衔接,形成沈阳——长春——哈尔滨——牡丹江的满族民俗旅游直线,辐射周边地区开花的旅游圈,再往南可以联合北京的满族民俗馆,扩大满族民俗的影响力。
(四)旅游开发威胁(T)
1.吉林周边省旅游的迅速发展和同类资源的激烈竞争都从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客流。尽管吉林省的满族民俗旅游资源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但总体来讲知名度、产品的规模、质量都有一定的欠缺,在区内外竞争力都不算很强。
2.民俗旅游人才匮乏。要发展吉林满足民俗文化旅游,不仅要求从业人员具备基础的专业知识,还要对满族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有一定的了解。目前,从旅游管理部门到旅行社,都存在着专业人员数量不足、素质不均的严重隐患,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
经过以上分析,对于吉林省满族民俗旅游发展,有以下对策:
1.挖掘特色,加大宣传,民俗旅游广告宣传以内容真实、特色鲜明、形式多样为基点,可以利用“明星效应”,寻找代言人。
2.将民族小学除了对外界开放,让游客了解当地民俗外,在教学中还应根据民族地区具体情况,在某些教育内容中体现民族特色。还可以加强旅游地居民参与有关旅游知识的教育培训来提高其旅游意识和环保观念。
3.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培训。利用高校和专业的旅游培训中心构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基地,同时可引进一些高级管理或经营人才以满足民俗旅游业发展对人才的全面要求。
4.完善民俗景区景点服务设施,建立旅游信息咨询和反馈体系。这样,可以及时受到游客的意见和要求,进行归类和总结,及时处理突发问题,满足游客的需求。
第三篇:我国民俗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我国民俗旅游产品开发研究──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
一、研究背景
在我国,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人们的旅游消费观念也发生着重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们出游的动机都是以追求心神的宁静、人与自然的和谐、健康快乐的休闲游憩、体验不同地域特色的民风民俗为目的。为游业迎来了更好的发展机遇,民俗文化在旅游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民俗旅游已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旅游形式之一。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川滇交界处,面积 6 万余平方公里,总人口 400 万人。全州有 17 个县市,有汉、彝、藏蒙古、纳西等 10 多个少数民。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并不大,如何使四川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更具号召力和影响力,开发出最具有地域特色和民俗文化内涵的民俗旅游产品,依据资源特点制定相应设计方案,就成为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内容。
二、彝族民俗旅游产品的特点及其概念
旅游有助于民俗的传承、交融和发展。我国古代许多文人墨客借助游览名山大川的机会,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民俗习惯、民族关系、文物古迹。关于民俗旅游国内学术界没有做出严格的界定,有“民俗风情旅游”、“民俗特色旅游”“民俗文化旅游”。
概括地说,立足于凉山彝族自治州这一特殊的地理领域和人文环境,以彝的民俗风情文化为主,挖掘和梳理凉山彝族自治州丰富的服饰、饮食、居住、节庆、宗教等民俗旅游资源,研究凉山民俗旅游产品的开发的现状、问题,探索适合凉山民俗旅游产品开发的形式和手段,在旅游产品开发中,吸引力是旅游产品的理论核心,而旅游产品吸引力因素的可更新,则是“旅游产品可创新理论”的核心。因此应该从产品开发的观念、内容、形式以及信息内容和人力资源等方面进行创新。在凉山地区,彝族的服饰,多姿多彩,风格独具。历史上,由于彝族支系众多;居住分散,有恋爱婚娶民俗,在婚俗方面,以彝族的“抢亲”和摩梭族的走婚最具代表性。他们多食用荞麦饼、米饭、玉米饭,喜欢将猪、羊肉做成“砣砣”或大块肉,喜欢喝用肉汤做成的酸菜汤彝族会当着客人宰杀猪、羊,聚餐时一定会喝酒,一定要顾老人,体现他们热情好客、尊老爱幼的道德观念和习俗。热情洋溢的民族节庆,彝族火把节是彝族人民一年一度最隆重最欢乐的节目。在农历 6 月 24 日这天人们从方圆几十里甚至上百里的地方赶来,云集在一起举行斗牛、赛马、斗鸡、斗羊、赛歌、选美、摔跤、达体舞比赛等庆祝活动,到了夜晚众人更是要进行火把游行和盛大的篝火晚会,大家手拉手边唱边跳起欢快的达体舞,载歌载舞幸福地狂欢着。
三、凉山彝族自治州民俗旅游产品开发内容
(一)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内容:
(1)民俗旅游景观(含景点、节目)的开发。其中包括:服饰景观开发、饮食文化开发、民居景观开发、交通景观开发、商贸民俗开发、节日庆典开发、歌舞景观开发、体育游戏景观开发、信仰景观开发、民俗商品景观开发、喜庆、家族、社团、农耕、渔猎、手工业等民俗景观的开发。
(2)民俗旅游地可进入设施开发。主要指交通工具、交通线路、游览线路等方面的开发。
3)民俗旅游地的旅游设施开发。主要指旅游饭店、宾馆、招待所、旅游饮食服务设施、交通工具停靠站场、旅游商店、旅游娱乐场所等设施的民俗化开发。
(4)民俗旅游地人力资源开发。主要指导游人员、住宿接待人员、以及其他方面的服务人员的培训。
(5)民俗旅游图书资料开发。如《文物传说故事选》、《节日风情与传说》 目前经过规划和研究,我国已经开发出了很多具有意义的方案,现已开发出来了一些较有影响力和吸引力的民俗旅游产品。
1.创办了闻名全国的节会
在凉山的民俗旅游产品开发中,以民族节庆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民俗风情旅游活动,成为中外旅游者感受、体验凉山民族文化内涵的民俗风情最主要的旅游产品以火把节为代表。
凉山火把节是彝族传统的节日,自1994年举办首届彝族国际火把节,每隔 3年举办一次国际火把节。经过多年精心打造,凉山火把节成为了一个集中展示凉山彝族文明史和人文风情的传统节日,在国内的知名度越来越大,并荣
获了中国十大民俗节的殊荣,是凉山倾力打造的6大旅游精品之一,也是国家 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外享有一定的声誉,也被人称为东方情人节、东方狂欢节。特别是第四、第五届中国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为了提高凉山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培育和打造精品旅游线路,特地推出了“火把之乡二日游”、“大 凉山彝风之旅三日游”、“火把节狂欢之旅四日游”、“火把节之旅五日游”、“火把节之旅八日游” 等精品线路,并开展了“中国彝族选美大赛”、“中 国彝族民歌、民乐大赛”和“中国彝族服饰大赛”等充满浓郁民族色彩的活动,吸引力极强。2008年中国西昌彝族火把节,更是热情地点燃了震后四川
旅游的“第一把火”,游客人数达到130多万,旅游收入达到2亿6千多万元。
2.规划了民族风情园
为了能更好的宣传凉山民俗,政府规划占地124亩修建民族风情园,选址建于西昌城南开发区健康路与海河交汇处,准备打造公益性与商业性相结合的文化教育旅游建设项目,全面展示全州民族文化的精髓。规划在园内建设有民俗活动表演场、民俗美食城、民俗文化展览馆、民俗工艺品商店以及有浓缩的典型民族特色的彝族大裤脚、中裤脚、小裤脚村寨和藏族村寨、摩梭村寨等,将集中展现凉山的民俗风情,成为凉山旅游的一个重要窗口。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游客来到凉山民族风情园只能驻足观看到大门广场上象征着智慧与力量,是彝族正义与胜利化身的支格阿龙和飞马雕塑;在以高耸壮观的彝族碉楼作为门楼前欣赏彝族人民传统建筑艺术;再到广场中心去感受一下火把图腾柱带给人们的无限遐想。这不禁给人留下了许多缺憾,也留我们更多的开发空间。
3.建造了彝族原生态村寨
除规划民族风情园外,还在凉山著名的螺髻景区修建了安哈彝族村寨作
为民俗旅游景点。安哈原生态彝族村寨是凉山原生式的民族文化村寨比较成 功的一个典范,它直接利用原生的民族村落,有地道的彝族村民介入,可谓 是一座活生生的民族露天博物馆。踏入安哈,你就会被浓郁而本真的异乡风 情包围,传统民居饮食娱乐都保持了最古老的个性风格,原始的彝家手工作 坊、漆器、擀毡、纺织、编制,品尝地道的彝家坨坨肉、坨坨鸡、酸菜土豆 汤,可以让旅游者见识和感受彝家人民的淳朴善良勤劳的生活原貌,也可以 观赏到原始的彝族民间竞技活动,和彝家姑娘一起在青山绿水的环抱中,在 热情的篝火旁,跳起欢快的达体舞。在这里还能购买到货真价实的精致的彝 族服饰和漆器等民族手工艺品,参与擦尔瓦的制作,感受和体验真实的民俗。这里原汁原味的彝族原生态生活对旅游者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对已到过景点 游客产生流连忘返的感觉。
4.推出了民俗旅游线路
随着凉山民俗旅游的发展,目前,正在推出“一座春天栖息的城市”魅
力发现之旅,神秘女儿国泸沽湖神秘发现之旅,昭觉布拖彝族风情之旅以及 火把节狂欢之旅等民俗旅游精品线路。这些路线的推出,将进一步地宣传凉 山民俗旅游的魅力,带给旅游者更多的新奇体验,使旅游充满无限的情趣。
四、开发存在问题
1、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缺乏统一规划。在民俗旅游大发展的热潮中,各市及地区各自为政,在没有资源普查、认证,可行性项目的开发论证前,就零星地开发了一些民俗旅游产品,导致民俗旅游产品分布格局呈现散乱状态,不能形成点、线、面的有机结合。
2、凉山民俗旅游产品的宣传和营销力度不强。凉山彝族自治州虽然拥有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但是长期以来并未被人们充分认识和有效利用,资源优势没有很好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对外宣传的重点仍然是宜人的气候、美丽的自然风光、航天科技和著名的火把节等,而对当地彝族人、藏族人、摩梭族人的生活状态这些重要的民俗旅游产品宣传较少。同时,营销手段也较少,简单而缺乏文化内涵的宣传片不足以深入人心。
3、专业人才匮乏,素质不高
民俗旅游业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竞争意识淡薄.而且部分导游人员知识素 质不高,民俗知识讲解肤浅,难以满足游客对旅游景点知识了解的需要,严重地约着甘肃省民俗旅游的进一步发展.4、产品类别单一,吸引力弱
多数民俗文化还未被深度挖掘,活动项目偏少,旅游产品类别单一,而且以观光为主,参与性、体验性产品较少,很多独特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未被充分利用,未对游客形成很强的吸引力.
第四篇:论我国民俗旅游的开发和保护
论我国民俗旅游的开发和保护
摘要:民俗旅游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已成为各国旅游开发的重点之一。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具有丰富多样的民俗旅游资源,但我国民俗旅游的开发和保护仍处于初级阶段,本文结合我国民俗旅游开发的现状,从民俗与旅游关系的角度探讨了我国民俗旅游的开发和保护。
关键词:民俗旅游;特色;文化性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09)12-0047-0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取得长足发展。民俗旅游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旅游活动,以其新颖独特的风格赢得了广大旅游者的青睐。据国家旅游局对美、日、英、法、德五国访华动机的综合调查表明,排在第一位的是为了了解当地民众的生活文化,占100%;第二位是了解历史文化,占80%;第三位是游览自然风光和品尝佳肴,只占40%。实际上,没有一种旅游能脱离民俗旅游而单独存在,这就注定了民俗旅游将是未来旅游的主流。但随着民俗旅游的开发,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诸多问题,如,过度开发使民俗旅游资源破坏严重,过分商业化扭曲了民俗旅游资源的原始性,外来文化加速了旅游地传统文化的变异,盲目仿造使民俗旅游资源失去神秘性等问题。因此,对民俗旅游合理有效的开发和保护迫在眉睫。
一、民俗旅游的特点
民俗,即民间风俗,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的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由于地理环境、历史背景的不同,各地都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目前国内外对民俗旅游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西敬亭、叶涛认为,民俗旅游是民俗与旅游的结缘,是以民俗事项为主体内容的旅游活动。和国忠认为,民俗旅游指在有传统旅游资源(自然风光、古迹、国家公园等)的少数民族地区建立融入少数民族地区风俗习惯与旅游者衣、食、住、行的旅游体系。陆景川认为,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型旅游,其欣赏对象为人文景观,而非自然景观,任何一个国家、地区和民族的传统节日、婚丧嫁娶、建筑风格、民间歌舞等都是民俗旅游的珍贵资源与欣赏对象。从上述定义可得出,民俗旅游作为旅游文化中的一个范畴,有其特定内涵和文化逻辑。对这一范畴,我们可做如下概括:民俗旅游是旅游者以异地风俗文化为凭借,通过对异质文化的观察和参与,达到审美享受的文化旅游活动。它不是历史材料的简单搬用,更不是随意的点缀,它可以满足人们多方面的文化需求。民俗旅游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不仅具有一般文化旅游的共性,而且还具有自身独有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地域性
任何一种民俗形成,都是一定地域内社会历史阶段的产物,具有较深的社会根源、历史根源和地理根源。由于地域条件的不同,民族之间生产活动或生活方式也有明显的差异,结果导致不同民族的居住民俗、饮食民俗、服饰民俗、婚姻民俗及人生礼仪民俗都具有鲜明的地域差异。
(二)文化性
民俗文化有其自身的发展方向和运行机制,它沿着历史所提供的特定条件与环境发展和演变,因而它是民俗旅游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民俗文化就成了旅游的灵魂。失去了民俗文化,优美的风景和秀丽的风光也将成为没有血肉的骨架,旅游业也将成为风光一时的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民俗文化则不是虚无缥缈的,它体现在建筑、服装、饮食、节日、礼仪、宗教信仰等多方面。
(三)参与性
民俗旅游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不仅要有独特的民俗风情,还要有相应的配套设施和人力资源来为游客提供服务,而当地居民是主要的服务提供者。游客已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观光式旅游,而是探求参与程度更高的体验式旅游,民俗旅游带给游客最大的乐趣就在于能参与其中,亲身感受和体验其中的魅力。让游客参与其中的旅游活动项目越来越受到游客的推崇。
(四)多样性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民俗风情各不相同,民俗的多样性决定了民俗旅游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丰富了民俗旅游活动,给游客增添了更多的乐趣。
(五)神秘性
旅游目的地对游客的主要吸引力就是神秘、未知,同时,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地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探险猎奇,这种神秘性不仅满足了游客的好奇心,而且使民俗旅游更具吸引力。
二、我国民俗旅游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民俗旅游以独特的文化内涵、浓烈的原始气息、厚重的历史氛围、显著的地域差异、欢愉的生活情调及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吸引了大批海外游客。陈南江等人调查发现,美国来华旅游者中,以欣赏名胜古迹为目标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感兴趣的却达56.7%。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民俗文化不再被贬损为“落后”、“迷信”、“愚昧”、“原始”,而是作为一种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向外来旅游者展示本土形象的旅游资源。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成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国内旅游界努力向国际市场学习,了解市场行情,开始学会用国际惯例推销旅游产品。从1992年开始,中国国家旅游局有计划地组织策划了多届主题旅游年活动,各地旅行社也纷纷推出独具魅力的专题旅游。1995年国家旅游局隆重推出“民俗风情游”,把民俗旅游作为一个主题提出,正式打出民俗的旗号,这意味着旅游界对民俗旅游的开发也进入一个新的层次。2003年的旅游主题是“中国烹饪王国游”,2004年的旅游主题是“中国百姓生活游”,虽然这些旅游主题没有明确指出是民俗旅游,但民间艺术、烹饪、百姓生活明显属于民俗旅游的范畴,这说明中国民俗旅游的开发正走向深入与成熟。
旅游业被称为“无烟工业”,但这并不意味着旅游业就不会产生负作用。从某种程度上看,旅游业对旅游资源环境的破坏丝毫不亚于工业对环境的污染。研究发现,民俗旅游对旅游环境的污染严重,主要体现在:民俗旅游规划滞后,缺乏人才;经营理念落后,管理方式陈旧;缺乏政府有效地指导和支持;外来文化的冲击破坏了民俗地民俗文化的和谐等。这造成了旅游地社会的不和谐。
三、民俗与旅游的关系
民俗是在一定地域形成的特定的文化,游客游览任何一个旅游目的地都脱离不了当地的文化背景,民俗与文化密切联系,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一)民俗丰富了旅游资源,充实了旅游的内容,有助于激发人们的旅游兴趣和好奇心,推动了旅游活动的发展
一个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不仅在于它秀丽的风景,更在于它深厚的历史积淀形成的独特文化。我国各民族包括衣食住行在内的生活习俗、生产习俗、岁时节日习俗、饮食、服饰习俗、居住交通习俗、民间娱乐习俗、礼仪交往习俗、工匠商贸习俗、医疗保健习俗、民间信仰习俗及丰富多彩的神话
传说、民间故事等,都是极有价值的民俗旅游资源。随着社会的进步,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民俗越来越激起人们的好奇心,这种冲动、兴趣和愿望成为激发民众产生外出旅行念头的重要内在驱动力,这对人们外出旅行活动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旅游促进了民俗的传播和推广
1.旅游为民俗资料的收集、传承作出了贡献。“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我国文人学者的优良传统。古代徐霞客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到全国各地游历,了解各地山川地貌、风土人情、神话传说,增广见识,结交学友,写成了《徐霞客游记》,其中就有大量的风俗资料。
2.现代旅游对民俗文化的传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不仅得到美的享受,也学到了许多知识。研究表明,学习性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现代旅游者多以体验异地文化为目的,接待地为满足旅游者需要,多方位展示本地区民俗文化精华。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一次旅游活动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传播。民俗文化可借助旅游和旅游者传遍世界各地。
3.旅游可深度挖掘民俗文化资源,拓展旅游领域。随着民俗旅游的火热,各地民俗游竞争也日益激烈,民俗旅游目的地需要深度挖掘当地民俗文化资源,以满足旅游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三)旅游对民俗的消极影响
1.由于旅游业是一种经济产业,其获利性可能会驱使民俗开发者、经营者只求经济效益而不顾社会效益。如,他们可能会利用民间信仰中那些落后的、迷信成分较多的因素来吸引热衷猎奇的游客,这些因素一旦渗透到旅游产品开发、服务、设施建设、宣传、导游讲解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会导致民俗庸俗化等不良影响。
2.旅游者带来的外来文化正在逐渐侵蚀当地的民俗。如,居住在云南省丽江宁蒗永宁地区纳西族的一个支系摩梭人,虽然还保留着“阿注”走婚制和母系家庭的残余,但随着时代不断向前推进,如今大多数摩梭人已是一夫一妻,“阿注”婚姻已减少,母系家庭也逐步解体,走婚习俗将成为历史。
四、民俗旅游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过度开发使民俗旅游资源破坏严重
一些地方为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对民俗旅游资源实行掠夺式开发,结果造成许多民族文化资源遭受严重破坏,一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我们还未来得及认清其社会性质与作用时就已消失、解体;一些民间习俗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在强大的现代文明冲击下逐渐消失;一些民族文化遗址和民族建筑物遭受严重损害,有的造成永久性破坏;一些民间艺术品和手工艺品由于过度市场化而失去了当地特有的传统艺术设计,质量和材料降级,变成大规模的机器制作、批量生产的简单工艺品,丧失了其中所蕴涵的文化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说,过度的旅游开发是以牺牲民族文化来换取部分人的经济利益。
(二)过分商业化扭曲了民俗旅游资源的原始性
在民俗旅游开发中,由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使传统文化商品化、庸俗化的现象时有出现。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本应尊重民俗、弘扬民族文化,而个别旅游项目与个别地区却以低格调的民俗包装进行简单的文化场景模仿,人为地再造民俗节目,民俗旅游被机械地舞台化,民俗旅游项目过于艺术化,民俗文化被随意庸俗化,以至失去了民俗的本色。这使一些民俗旅游脱离当地的社会生活,缺乏自然朴素的真情,淳朴的民俗被歪曲,甚至一些不健康的陈规陋习也被错误地当成民俗特色大加渲染。
(三)外来文化加速了对旅游地民俗文化的侵蚀
旅游活动实际上是多种文化的相互融合,在这个过程中,旅游地民俗文化受到旅游者带来的外来文化和现代观念的冲击,服装配饰、饮食、建筑、节日风俗等都在潜移默化地发生变化,这是对旅游地传统民俗文化的侵蚀,长此以往,旅游地的民俗将被同化,神秘性的特点逐渐减弱,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也就随之下降。
(四)盲目仿照使民俗旅游资源失去独特性
民俗的地域性和文化性使民俗各具特色,不能照搬照抄别处的民俗资源,盲目开发,这就失去了民俗的特点。
五、民俗旅游的开发和保护的原则
(一)因地制宜的原则
开发民俗旅游资源必须因地制宜:一是要就地取材。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要依靠当地固有的资源,从当地的资源特点出发,利用当地所特有的优势。二是从当地客观实际出发。统筹规划,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区位条件、经济基础条件,不能不顾客观实际的“妄为”。三是重发掘,轻仿制。对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游客来说,民俗的旅游价值有高有低,因此,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要重视发掘,善于平中见奇,不能跟风模仿、造假欺世,这势必会使游客大倒胃口。
(二)突出特色原则
突出特色原则指利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资源优势,开发出独具个性的民俗旅游产品。这种独特个性包括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和历史特色。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民俗,像土家族有社巴节、傣族有泼水节、汉族有春节和元宵节等等,我国少数民族民间节日就有1 200多个,汉族约有500个,这正是我国民俗文化享誉世界及发展民俗旅游的优势所在。坚持民族特色,突出民族个性,是开发民俗旅游资源的基本方向。不同的地理环境、经济背景形成了各地不同的风俗习惯,应在保持这种民俗文化原生态的基础上,挖掘特色。
(三)以游客为中心的原则
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是构成旅游活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旅游活动的商业性也要求在民俗旅游的开发过程中特别关注旅游者的感受,只有满足了旅游者的需求,才会产生效益,不管是对旅游者而言还是对开发商、经营商而言都是如此。
(四)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民俗旅游资源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化遗产,需要我们加以保护,只有这样,才能保留旅游地独特的民俗风情,继续造福子孙后代。为此,要坚决杜绝杀鸡取卵似的掠夺式开发,杜绝只注重眼前利益和经济效益及忽视长远利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粗放式经营。应利用科学的方法来规划,先进的理念来经营,实现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六、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对策
(一)引进现有的管理模式,加强政府的宏观指导和政策性扶持
民风民俗的商品化、社会道德风尚的退化、社会价值观的改变将给民族地区的社会文化带来消极影响。如,贵州青瑶的“洞洞婚恋”,在当地一些旅游景点的开发上竟然打着展示民族婚俗的名义搞色情服务。而“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社区居民监控”的管理模式,将有效改进现有模式的不足,由政府制定政策、提供服务,企业归当地政府管辖,自主经营,同时发挥社区居民的作用,实施监控。
(二)充分利用互联网,建立预警机制
由于民俗地区极易受到负面影响的冲击,预警机制的建立变得十分必要。建立预警机制,要收集信息,建立数据库,迅速有效的处理预警信息并采取防范措施。
(三)引进、培养民俗旅游专业人才
目前,民俗旅游市场存在开发模式单一,雷同现象严重,规划不科学,经营模式滞后,服务质量低,服务不到位等诸多问题,这关键还在于缺乏民俗旅游专业人才,包括民俗旅游规划人才、民俗旅游经营人才、民俗旅游服务人才。“三才”缺乏是当前民俗旅游的瓶颈问题。因此,引进和培养这方面的人才是解决各地民俗旅游存在问题的根本措施。
参考文献:
[1]张海鹰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J].高师理科学刊,2004,(2).[2]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3]刘丽川.民俗学与民俗旅游[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4]刘芳.论民俗旅游[D].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5]从小丽.吉林省民俗旅游开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责任编辑:张佳睿)
第五篇:民俗旅游开发中的外部性实证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民俗旅游开发中的外部性实证研究
作者:张旭亮 张海霞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04期
[摘 要]文章以外部性理论为基础,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探讨了图瓦民俗旅游开发所产生的外部性不经济性。并针对这些外部不经济性提出一些了消除图瓦民俗旅游开发外部不经济性的建议,以期为民俗旅游或图瓦民俗旅游开发者或机构提供一定的现实依据。
[关键词]民俗旅游;图瓦人;外部性
[中图分类号]F592.99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