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下乡小学数学教案(教师用)
数学
1.有25个人过一条河,只有一条船,每次只能坐5个人,至少要渡几次,才能使大家全部过河?
【思路导航】虽然小船每次能坐5个人,但在船返回时,必须有一个人驾船返回。因此,每次只能有5-1=4(人)上岸。最后一次不必返回,因此最后一次有5人上岸。前面20人必须渡20÷4=5(次),加上最后一次,一共要渡6次。列式如下:
(25-5)÷(5-1)+1 =20÷4+1 =5+1 =6(次)
答:至少要渡6次才能使大家全部过河。
2、通过高斯的求和定理,计算1+2+3+4+·····+99+100=5050,使大家提高对数学的兴趣。
3、讲一下数学家高斯的故事。
3、然后计算2+4+6+8+·····+98+100=2550。
5、出几道找规律的数学题:
(1)、1、3、5、7、9、()、13······(2)、1、3、6、10、15、()、28······(3)、2、6、12、20、30、()、56·····(4)、1、2、3、5、8、13、()、34······
八、教一些好玩的数学算法: 引入:(A)1x1=1 11x11=121 111x111=12321 1111x1111=1234321 11111x11111=123454321 1.十几乘十几:
口诀:头乘头,尾加尾,尾乘尾。例:12×14=? 解: 1×1=1 2+4=6 2×4=8 12×14=168
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2.头相同,尾互补(尾相加等于10): 口诀:一个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例:23×27=? 解:2+1=3
2×3=6
3×7=21 23×27=621
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3、第一个乘数互补,另一个乘数数字相同: 口诀:一个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例:37×44=? 解: 3+1=4 4×4=16 7×4=28 37×44=1628
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4、几十一乘几十一:
口诀:头乘头,头加头,尾乘尾。例:21×41=? 解:2×4=8 2+4=6 1×1=1 21×41=861 5、11乘任意数:
口诀:首尾不动下落,中间之和下拉。例:11×23125=?
解:2+3=5
3+1=4
1+2=3 2+5=7 2和5分别在首尾 11×23125=254375 注:和满十要进一。
第二篇:三下乡趣味数学教案
趣 味 数 学
三 下 乡 支 教
杨晓杰 机械三班
2016年6月19日
第一节 一笔画
一、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叫杨晓杰,是黑龙江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的一名大一新生。大家听说过大学吗?这是一个非常好玩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也可以认识很多跟你不同年级的小伙伴。大家长大了想去大学吗?那又不想去大学的吗?那你们的梦想是什么呀?很高兴能来到这里,教你们这么可爱的小朋友们,希望在以后的几天里我能与大家成为好朋友。
二、引出趣味数学题
大家学过数学吗?那大家都是从一上小学就开始学数学的吧?大家数学学的好吗?好,这几天我要教大家的是趣味数学,看看标题大家不要害怕,它是数学,但它是非常有意思的数学,大家想学吗?那就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吧。
三、引出一笔画
在数学中大家看到过这些图形吗?那位同学给我说一下这些图里都有什么形状呀?那大家试一试怎么才能不这些形状画出来呢?那大家再试试能不能把这些形状用一笔画出来呢?这就是今天要带大家玩的,就是用一笔画出一个形状。(拿出几个形状,让同学们讨论,互相研究)好,我看有的小组有的小朋友画出来了,没画出来的小朋友想知道是怎么画的吗?哪位小朋友想告诉大家呀,达上来的有奖励哟!
四、介绍一笔画
早在18世纪,瑞士的著名科学家欧拉就找到了一笔画的规律。欧拉认为,能一笔画出的图形必须是连通图。连通图就是指一个图形各部分总有相连的。但并不是所有的连通图都可以一笔画的。能否一笔画是由图的奇、偶点的数目来决定的。
(1)凡是由偶点组成的连通图,一定可以一笔画成。画时可以把任意一偶点当起点,最后一定以这个点为终点画完此图。
(2)凡是只有两个奇点的连通图(其余都是偶点),一定可以一笔画成。画时必须把一个奇点为起点,另一个奇点为终点。
(3)其他情况的图都不能一笔画出。(有偶数个奇点除以二便可算出此图需要几笔画出。)
五、课后作业
第二节 逻辑推理
一、作业讲解
回顾上节课所学,讲解作业题。
二、引出逻辑数学
1.黑兔、兔和白兔三只兔子在赛跑。黑免说:“我跑得不是最快的,但比白兔快。”请你说说,谁跑得最快?谁跑得最慢?()跑得最快,()跑得最慢。
2.有A、B、C、D、E五个自然数,其中A>B,E>C>D,D>B,E>A。那么___<___<___<___<___
模块
一、列表推理法
【例 1】 刘刚、马辉、李强三个男孩各有一个妹妹,六个人进行乒乓球混合双打比赛.事先规定:兄妹二人不许搭伴.第一盘:刘刚和小丽对李强和小英;第二盘:李强和小红对刘刚和马辉的妹妹.问:三个男孩的妹妹分别是谁?
【例 2】 张明、席辉和李刚在北京、上海和天津工作,他们的职业是工人、农民和教师,已知:⑴张明不在北京工作,席辉不在上海工作;⑵在北京工作的不是教师;⑶在上海工作的是工人;⑷席辉不是农民.问:这三人各住哪里?各是什么职业?
【例 3】 甲、乙、丙、丁四个人的职业分别是教师、医生、律师、警察.已知:⑴教师不知道甲的职业;⑵医生曾给乙治过病;⑶律师是丙的法律顾问(经常见面);⑷丁不是律师;⑸乙和丙从未见过面.那么甲、乙、丙、丁的职业依次是:.
【例 4】 甲、乙、丙、丁每人只会中、英、法、日四种语言中的两种,其中有一种语言只有一人会说.他们在一起交谈可有趣啦:⑴乙不会说英语,当甲与丙交谈时,却请他当翻译;⑵甲会日语,丁不会日语,但他们却能相互交谈;⑶乙、丙、丁找不到三人都会的语言;⑷没有人同时会日、法两种语言.请问:甲、乙、丙、丁各会哪两种语言?
【例 5】(2007年湖北省“创新杯”初赛)六年级四个班进行数学竞赛,小明猜想比赛的结果是:3班第一名,2班第二名,1班第三名,4 班第四名.小华猜想比赛的结果是:2班第一名,4班第二名,3班第三名,1班第四名.结果只有小华猜到的4班为第二名是正确的.那么这次竞赛的名次是班第一名,班第二名,班第三名,班第四名。
模块
二、假设推理
【例 6】 甲、乙、丙三人,一个总说谎,一个从不说谎,一个有时说谎.有一次谈到他们的职业.甲说:“我是油漆匠,乙是钢琴师,丙是建筑师.”乙说:“我是医生,丙是警察,你如果问甲,甲会说他是油漆匠.”丙说:“乙是钢琴师,甲是建筑师,我是警察.”你知道谁总说谎吗?
【例 7】 某地质学院的学生对一种矿石进行观察和鉴别。甲判断:不是铁,也不是铜。乙判断:不是铁,而是锡。丙判断:不是锡,而是铁。经化验证明:有一个人的判断完全正确,有一个人说对了一半,而另一个人完全说错了。你知道三人中谁是对的,谁是错的,谁是只对一半的吗?
【例 8】(2007年太原福布斯迎奥运数学展示活动)4名运动员参加一项比赛,赛前,甲说:“我肯定是最后一名.”乙说:“我不可能是第一名,也不可能是最后一名.”丙说:“我绝对不会得最后一名.”丁说:“我肯定得第一名.”赛后,发现他们4人的预测中只有一人是错误的.请问谁的预测是错误的?
模块
三、体育比赛中的数学
【例 9】 三年级四个班进行足球比赛,每两个班之间都要赛一场,那么每个班要赛几场?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如果参赛队每两队之间都要赛一场,这种比赛称为单循环赛)
【例 10】(2008第四届“IMC国际数学邀请赛”(新加坡)初赛)学校进行乒乓球选拔赛,每个参赛选手都要和其他所有选手各赛一场,一共进行了36场比赛,有()人参加了选拔赛
第三篇:教师三下乡活动总结汇报
为期七天的三下乡活动在队员和学生的依依不舍中结束了。虽然这次活动的时间很短,但收获和时间并不成正比。第一次作为一名老师,我学会了很多从前不知道的东西,也通过与队友的对比对自己进行了反思,让自己对一些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关于老师
我接触到的老师并不多,数得出的就只有给我们带队的胡卫老师、多祝三中负责接待我们的老师和703、803班的班主任。本以为老师的出现只是“形式形式”,大多数只是靠20个“老师”和学生的配合。
关于队友
这次活动给我最多启发的是我的队友。这20名来自公管学院不同专业的同学各有各的特色和长处,领导能力很强的晓龙,平时搞笑但工作起来非常认真负责的智杰、康志、永强、阿炳、泽权,温文尔雅的“班主任”光锦,充满活力的海燕、恺儿、咏雪、慧敏、阿晓,可爱的小北、健婷,耐心的嘉嘉、佩仪、思远、曼辉、敏冰。不管是义教还是助学的队员们都拿出了自己全部的精力,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在球场上、教室里、办公室里、宿舍里、厨房里、买菜的路上,不论在什么场合,跟他们在一起,我总能受到这样或那样的启发。
我本来认为自己还算是个很外向很擅于和别人沟通的人,但跟他们一起,我发现自己比起他们还是差太远了。这些“老师们”都是学院里的精英,而且很多都是团委学生会的优秀干部,他们的办事能力和负责态度都让我自惭形愧,让我知道自己还有太多太多要改进的地方了。有时候我认为只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就算话不多,表现不太出色,但日久见人心,时间长了,人家是会知道我有能力,有激情的。比如说放学学生在扫地的时候,有的老师会跟学生打闹,疯狂地打成一片,而我比较喜欢静静地拿起扫把,帮学生搞卫生。但我发现,比起一个愿意帮他们扫地的老师,他们更喜欢和他们玩得开心的老师。所以之后我就改变了自己的心态,不是把他们当作弟弟妹妹看,而是当他们同龄的朋友一样,和他们交谈,和他们游戏,事实也证明他们更爱这样的老师。队员们教会了我应该以什么心态和学生打交道。
队友们都是不计较得失、乐于奉献的好老师。这次活动在出发前虽然已经分好了工,但在实际过程中会有很多计划所不能预测的事情,但队友们都没有计较自己是否比别人工作得多,只要自己能做的,他们都主动要求帮忙。
第四篇:三下乡教师实践活动心得
“三下乡”教师实践活动心得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在我心目一直是一种神圣的与灵魂打交道的职业。在“向阳”实践服务队,我是新闻组的一员,作为一名新闻人,我深知自己的任务和责任。但是我也是一名中文人。作为师范生,在未来,教师这个岗位就是我职业生涯的主题。尽管每天要和时间赛跑,尽管每天都要笔耕不断,但是我内心里还是有着一股强烈的流在推动着我走向支教。于是我向支教组长提出了申请,教三年级的英语,组长批准了我,我非常高兴,尽管我知道我的担子不轻。
接到了组长分配的上课任务,我在写完稿后紧接着准备起教课的内容。想起是教三年级的英语而且刚考完期末试,我打算给他们一些额外补充,扩展他们的视野,教他们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基本的单词、短语、句子。第一节课我打算教他们数数从一数到十。想好了大概的教学流程我面带微笑从容走进教室。看到我这张陌生的新面孔,孩子们兴奋不已,主动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好。我向孩子们做了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并让大家以后直呼我的英文名Lucky。孩子们似乎都很喜欢这个名字,一个个兴奋不已地叫我Lucky。
接下来我进入主题开始讲课,这一讲可不得了。我发现孩子们都拿了四年级的课本来,数数已经难不倒他们,尽管不会写但他们会从一数到二十这把我吓坏了。于是我灵机一动,出练习题给他们做。我出了一些连线题、单词拼写补充题、单词默写题,由易到难我发现三年级一班的孩子们酷爱做习题。我还没出完,他们就把自己的小手举得高高的。调皮捣蛋的孩子还会冲到讲台上来急不可待地等你给他一个机会做。情况还有更火爆的,一到单词拼写补充题,全班过半的孩子举着小手一起涌到讲台上,争先抢着粉笔去做黑板上我还没出完的习题。那场面热闹的要沸腾起来。任凭我怎么强调纪律也毫无成效,后来在一位男老师的威势下终于镇住他们。即使这样一到做习题环节他们又不安分起来,兴奋得忘形。每次当他们积极踊跃上黑板做练习题并且做对了得到了我打的红勾,并打上一百分外加一个笑脸时,他们个个都会高兴得好像分到了喜爱的糖果一样,一脸天真灿烂的笑容。想到他们会数数且基本会拼写出来了,我凭着自己的知识给他们讲一些人体器官和颜色的单词,结果又让我出乎意料他们都会读了,只是不会写,于是我又出了一些练习题帮他们巩固。孩子们又掀起了一阵积极表现的高潮。当遇到不会的题目时他们会保持沉默捉耳挠腮,翻着找那,当问题一个个都解决了,他们一个个得意忘形,嬉皮笑脸。我和孩子们就这样在复习单词和通过练习题巩固单词的互动中度过了第一节课。尽管孩子们上课时很多都调皮捣蛋,课堂气氛也活跃到了极点,但是我和孩子们都获得了快乐,更重要的是我帮孩子们复习和巩固了单词,让孩子们在做习题的快乐中获得知识!当铃声响起,我与孩子们say goodbye后满载快乐步伐轻盈地走出教室。身后孩子们欢呼地一个个叫着“Lucky,Lucky……”从这节课中我收获了两点。第一就是孩子们喜欢做习题,在游戏和互动中学习,这是孩子的天性使然,而且这样既能获得快乐,又能收获知识,一举两得;第二身为一名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和教学经验,当备课的内容在课堂实施不了时能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把课延续下去,同时要随机应变,善于处理各种教学意外,就像我发现孩子们已经会读了我备课的单词但不会写,我临时想出让他们做练习题巩固单词的想法,并依靠自己的知识积累给他们讲了人体器官和颜色的单词,这是课堂现场的发挥也是对备课的延伸与完善。
支教的第一节课让我受益良多,我将继续努力,争取做得更好,让孩子们获得更多亮晶晶的知识和快乐!
第五篇:一年级数学教案《用数学》
一年级数学教案《用数学》
一年级数学教案《用数学》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47页及练习七第13、14题。
设计意图:
本节的用数学是让学生能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计算出结果,侧重通过计算得出,而不是去数未知数的数量,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图文应用题。所以,本节课力图基于传统教学手段,体现尊重学生,注重发展的教学理念,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为学生提供经历用6、7的加减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情境和时空,着力指导学生运用所获知识,看图解决问题,找出求一共有几个小朋友?用加法解决,而求剩下几个向日葵?用减法解决,让学生初步知道求整体,用加法计算,求部分,用减法计算。以一同去郊游为主线,创造性地拆分情景图,努力做到情景图动态化,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引领学生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学会观察图画,理解图画内容,知道图上加括号和问号的用意,能从图中看清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创设亲身经历用6、7的加减法解决问题的时空,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
3. 引领学生体验数学的魅力,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5. 渗透环保教育,使学生热爱我们的大自然,热爱我们的生活,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教学关键:
知道图上大括号和?表示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画面内容表达的意思,根据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选择适当的方法算出要求的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活动式的情景图、小黑板、《一同去郊游》乐曲、录音机、图卡、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题
1、谈话:小朋友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秋季)对了,秋天的天是那么高,那么蓝。学校组织大家到郊外去游玩,你想参加吗?(想)但有个条件,就是必须闯过两个数学大关,你们敢闯关吗?(敢)那就来吧!
2、闯关。
第一关:快速抢答。(卡片出示)
3+4= 1+6= 7-3= 4+2= 1+5=
7-5= 5+2= 6-2= 6-3= 7-1=
第二关:方框再现。(小黑板出示)
3、师:好,大家都闯过了关,我们现在就出发吧!请闭上你的小眼睛,拍起你的小手掌,摇起你的小脑袋,不一会儿,我们就会到达目的地的,走吧!
4、播放《一同去郊游》的歌曲并出示挂图美丽的郊外秋天景色。
5、师:睁开眼睛,多美的乡村风光,你们看到了什么?(生答略)
6、揭示课题。
师:现在,老师带大家到草地上玩儿,不过要请大家用数学帮助老师解决实际问题,你们能做到吗?(能)(出示课题:用数学)
二、探究新知
(一)引导学生学习加法图文应用题。
(1)师:我们先看一下草坪上的小朋友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数学信息?( 草地上有4个小朋友在捕蝴蝶,又来了2个小朋友。)
(2)师: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3)引出大括号、问号并解决问题。
1这个问题在图上怎样直观地表示出来呢?我们的数学家找到了一种简洁明了的方法,你们想知道吗?(想)好,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两个新的数学朋友吧!
2出示、粘贴大括号:我们的这个新朋友叫大括号,它表示把两部分小朋友合在一起。
3出示、粘贴?个:这是我们认识的第二个新朋友,它表示我们提出来的问题。
4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先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同桌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最后,大家把答案写在自己的本子上。(师巡视)
5生交流,师板书:4+2=6(个)。
(二)引导学生学习减法图文应用题。
(1)师: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帮老师解决了一个问题,而且认识了两个新朋友。现在,老师带你们去一位叔叔家,他有东西送给大家。快猜猜他会送什么呢?(向日葵)
(2)师:对了,他要送向日葵。为了保护环境,老师先替你们收下,待回校再分,师边说边从图上摘下3个向日葵。
(3)师:此时,你们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想到了什么数学问题?快说出来大家一起来分享吧!(地里一共有7个向日葵,老师摘下了3个向日葵,还剩下几个向日葵?)
(4)师:那怎样表示?怎样解决呢?
(5)小组讨论。
(6)汇报交流。师适时粘贴图画,并让学生说清楚采用了什么方法,为什么要这样解决?
(7)小结:比较异同。
提问:这两幅图在表示上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相同的地方:都用到了大括号和问号;不同的地方:第一幅图的?表示把两部分小朋友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求一共有几人。第二幅图的?表示两部分中的一部分,求还剩几个。)解法又有什么不同呢?(求整体,用加法计算,求部分,用减法计算。)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师:小朋友们真棒,这么快就帮老师解决了这个问题。下面,叔叔还有东西送给大家,是什么呢?请看这儿。
1、师出示、粘贴石榴、大括号和问号图卡,先让学生看图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2、师出示、粘贴蝴蝶、大括号和问号图卡,先让学生看图自己解决,然后集体订正。
三、巩固新知,拓展延伸
1、师:你们还想到其它地方玩玩,继续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吗?(想)那还请小朋友闭上小眼睛,拍起小手掌,摇起小脑袋,一同出发吧!
2、播放《一同去郊游》伴奏乐,生课间休息,师出示美丽的大池塘图。
3、让学生打开课本第51页,看图独立完成后,再集体订正。(选一小题让生说说想法。)
4、拓展延伸。让学生寻找周围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困难的可以请教老师或同学。暂时找不到身边数学信息的学生完成练习七第14题。
四、课堂小结
1、师:通过今天的郊游,你学会了什么?(学生随意说,教师适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2、师讲述:小朋友真聪明,这次郊游大家发现了许多数学信息,提出了很多数学问题,并解决了它们。数学知识很重要,它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我们要善于用好数学知识并用心学好它。现在,我们回家吧!下课。
一年级数学教案《用数学》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养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3、步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具准备:挂图、5个信封、5种数量不一的小动物、5幅情景图、5块黑板、5只粉笔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今天老师请来了好多小客人,想知道他们是谁吗?那就打开信封,请他们出来吧!
2、都有哪些小客人呀?
3、小客人都是第一次来我们班做客,同学们想不想和他们玩呀?不过小客人有个要求,就是在玩的过程中,大家要把小动物贴到情境图中,并根据你们贴的图提出一个数学问题,把他写在纸条上。你们行吗?这么有信心呀!那就发挥你们小组的力量开始吧。咱们比一比哪个小组合作得最愉快最成功。学生分组活动。
4、展示各小组提出的问题。老师刚才到小组中去,看到同学们合作的非常好,老师真是为你们感到高兴。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一下你们组提的问题?
5、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你们能不能用数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呢?(让学生任选一个问题,但不能选自己小组的,分组解决问题,把算式写在小黑板上。)
6、小组汇报。
7、结合其中一幅图,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以小马图为例)
我们重点来看一下小马图,除了按左右来分,还可以怎么计算?
(按颜色分,5+2或2+5;按大小分,1+6或6+1)
小结:同学们真太聪明了,能从左右、颜色和大小这三个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一共有多少匹马?”这个问题。你们真棒!
二、反馈练习,强化新知:
1、看到同学们玩的这么开心,小兔子们也想来咱们班做客,他们都等急了,让我们用掌声请出他们好吗?(出示带问题的兔子图)
2、今天小兔子是带着问题来的',它问咱们什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小组合作完成,把算式写在小黑板上。
3、分组汇报。
4、教师小结:同学们真聪明,不但说得很好,而且还想出了两种来解答,连小兔都在夸奖你们呢!
对想出两种方法的小组给予奖励:每组奖一颗智多星。
三、巩固新知:
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课本上第107页的内容。打开书,先把例4的算式填上。还想不想继续帮助小动物解决问题。该帮助谁解决问题了?
1、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中的练习题。
2、同位互评。做对的可以得朵花。
3、集体订正。
四、小结:今天这节课,同学们上的非常好,我们帮助小动物解决了这么多问题,都是用的什么知识?用数学来解决问题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揭题。数学知识可真重要呀!我们一定要学好它、用好它。
一年级数学教案《用数学》3
【教学目标】
1.能看懂图意,知道图上加括号和问号的用意;能从图中看清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并能列式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看懂图意,并能正确表达,知道大括号、问号的含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把下面的算式和得数连起来。
2.看图填算式。
4+=()3+()=()
提问: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6-()=()
提问: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二、情景引入
同学们,秋天到了。天那么高,那么蓝。学校组织同学到郊外去游玩,你想参加吗?(想)好!我们出发(课件:美丽的郊外)。看,多美的乡村风光,美丽的草地,饱满的`向日葵,美丽的蝴蝶,多美啊!你们高兴吗?现在老师带大家到草地上去玩,而且还要请喜欢数学的同学帮老师用数学解决实际的问题,你们能做到吗?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47页。(出示课题:用数学)
1.教学教科第47的第一幅图。
(1)(课件:第一幅图)我们先看一下草坪上的小朋友遇到了什么问题。你看到了什么?在这里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个新朋友(课件出示大括号),正在闪动的请你猜一猜这个朋友叫什么?师:这位新朋友叫大括号,板书:[“”(大括号)],它的意思是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两部分合并起来也就是表示总数。(板书:表示总数)
(2)问:这个“?”又表示什么意思呢?“一共有几个小朋友”这句问人家的,等待同学们去解决的就叫做数学问题。也就是说“?”表示要求的数[板书:“?”(问号)表示要求的数]。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话把这幅图意表达完整吗?要求“草地上一共有几个小朋友?”谁能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讨论研究一下,把研究后的答案写在本子上。
(3)哪个小组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研究成果?生回答。师:谁有问题要问?师板书:42
?人
4+2=6
师: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帮老师解决了问题,而且还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大括号”,老师真替你们高兴。
2.教学教科书第47的第二幅图。
(1)现在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叔叔家,看他在干什么?(课件出示第二幅画。)
师:看这幅图的大括号和问号所在的地方与第一幅图有什么不同?
(2)这里的大括号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总共的向日葵数量);“?”又是什么意思?谁能把这幅图意完整的说出来呢?求“还剩几个?”这个问题请同学们在小组里讨论解答,并说说采用什么方法,为什么这样列式。
(3)请哪个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师板书:?3个
7个
7-3=4
(4)现在我们知道了这两幅图的大括号都表示总数,问号都表示要求的数。
(5)请同学们再认真看看书,把第一、二幅图要填的填完整,再看看自己还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经过了刚才的努力,现在我们来放松一下。
三、课堂中间放松。
刚才同学们都表现得很出色,现在老师得考考你们,看看同学们能不能用刚学到的知识来解决下面的问题:
四、反馈强化。
1.课件出示第47页的做一做。
2.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正确的答案是()正确的答案是()
①4-2=2①6-1=5
②6-2=4②7-1=6
③4+2=6③6+1=7
3.联系身边的事物用数学提出问题。
4.教科书练习七的第4题。
5.看图自主提问题。
五、总结。
通过今天的郊游,我们学了大括号和问号,并懂得了它们的用法。你们认为今天谁表现得最棒呢?
今天的郊游就要结束了,现在我们回家吧。在回家的路上要注意什么呢?(教师适时进行安全及环保教育)
板书设计:
用数学
4人2人
?人
4+2=6“”(大括号)表示总数
“?”(问号)表示要求的数
?个3个
7个
7-3=4
一年级数学教案《用数学》4
教材内容:
本节课教学教科书第19的内容和20页做一做。
教材分析:
教材例3用一幅公园的情景图提供了许多数学信息,借助情景让学生理解意义进行计算,最后由学生自己收集背景材料中的数学信息,自己根据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材目的:
1、知识与能力:初步会从现实情境中收集数学信息,并能自己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解决简单的问题。发展观察、想像、抽象概括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模仿、联想等学习方式,经历游戏过程,并从中收集数学信息,提出问题。通过同伴的争议和评论形成初步的收集信息的能力,确定解决问题的策略。
3、情感、态度、价值观:从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的真实性和普遍性,激发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愿意亲近数学,尝试用数学的眼光看身边的`事物。
重点难点:
能够根据已知的条件,提出数学问题。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9分钟)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捉迷藏游戏。通过观看情境图,倾听发布的信息,产生联想,并由联想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板书课题(用数学)
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问题
(1)什么是用数学?
(2)为什么要学习用数学?
(3)学习用数学这节课在我们身边哪些地方能用到?
(4)学习这节课能帮助我们解决哪些生活问题?
2、出示自探提示: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观察
(1)你能说一说图上都说了些什么?
(2)怎样用数学语言来说呢?
(3)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怎样来提问呢?
(4)用加法计算怎样问呢?
(5)用减法计算又该怎样提问呢?
学生独立探究以上几个问题。
二、解疑合探(19分钟)
1、再次看图并回答。刚才同学们回答的很好,观察的很仔细!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还藏着许多的数学问题你能试着提一提吗?学生自愿回答,把有价值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2、学生汇报后,师重点强调:在13-6=7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求藏起来的人数的方法用总人数减捉住的人数。
3、出示丢手拍游戏。通过观察、倾听,思考信息组合与问题的提出。组内交流各自的信息组合角度和提出的问题,评论各种组合的正确性,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从三种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一是求总数;二、三是求部分。
玩丢手绢的有8个女同学,6个男同学。
(1)一共有多少人?8+6=14(人)
(2)女同学比男同学多几人?8-6=2(人)
4、出示踢球活动。通过观察和倾听,初步学习收集背景资料中的数学信息,指名学生说:要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独立地根据信息提出问题,还差几人没有到?并完整地解决问题。
5、小组讨论、交流。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老师注意引导学生既能提出加法问题,也能提出减法问题。
学生口头解答所提问题。
6、反馈练习
观察课本p20的热闹的小河边。根据提出的3个问题,独立观察、分析和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然后组内交流、评议,也可自主选择交流伙伴。重点在于让每一位学生动起来,开展先知帮后知活动,既可让先学会的学生有展示的舞台,也可以使弱一点的学生也有理解和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有17只小鸟,飞走了8只。还剩几只?列式:17-8=9(只)
草地上有15只小鹿,往山里跑了9只,还剩几只?列式:15-9=6(只)
老师请个别学生板演,其他在练习本上解答。巡视中注意进行个别辅导。
如河里有13条小鱼,游走了7条,还剩几条鱼?
13-7=6(条)
三、质疑再探(3分钟)
回顾课前提出的问题是否解决,你又产生了哪些疑问?请提出来。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师生共同探究解决
预设问题
1、怎样能正确解答用数学的题目?
2、我们根据数学信息怎样才能提出数学问题?
3、用加法计算的问题怎样问呢?
4、用减法计算的问题该怎样提问呢?
5、根据数学信息,怎样提出多种问题?
四、运用拓展(9分钟)
1.我当小老师。
让学生根据本节所学知识自编题目。
2、猜一猜,算一算。(练习四的第2题)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列式计算后说一说单位名称是什么?
每人写15个大字,乐乐还要写6个字,猜猜她写了几个?
每人写15个大字,明明已经写了7个,还要写几个字?
3、想一想,算一算。(练习四的第1题)
老师先出示图,引导学生观察,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左边有7只兔,右边有8只兔;黑兔6只,白兔9只;一共有15只兔。
再引导学生选择两个相关的已知条件,提出一个问题。
学生分组合作,完成后汇报、交流。
4、全课总结。
(1)学生谈学习收获
师:本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请说出来和大家共同分享。
(2)教师归纳总结
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再进行强调总结,引导对本节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系统的认识。
板书设计:
用数学
1、玩丢手绢的有8个女同学,6个男同学。
(1)一共有多少人?
8+6=14(人)
答:一共有14人。
(2)女同学比男同学多几人?(人)
答:女同学比男同学多2人。
2、13个同学玩捉米藏,这里有6个人,藏起来几人?
13-6=7(人)
答:藏起来7人。
3、要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还有几人没来?
16-9=7(人)
答:还有7人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