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八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反思 沪科版
《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教研公 开课,课前准备充分,主要采用启发式与多媒体辅助教学。下面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反思本节课的课堂教学:
一:反思设计思路
根据新课标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是学生交流知识、获得能力,体验情感的摇篮。”一堂课的亮点:“应是从学生思维的起点,兴趣的契入点开始,让学生一气呵成,从而学会学习。本课的教学设计思路是:图片引入→发现三角形→判断三角形→得到三角形定义→找三角形→导出三角形的表示和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三边关系1→习题巩固→引出三角形的三边关系2→课后问题思考→小结→四句话激励。这种设计引出问题很恰当,操作性强,具有启发性,容量大,难度适中,循序渐进,效果好。其中新课的第5环节设计非常巧妙,由一个源图形进行发散,提出不同的问题,让学生解决。能跟以前所学知识联系起来,也能很好的让学生明白已有知识不能解决现有问题,从而很好的调动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使教学层次巧妙地转换,同时也让学生领会到数学思维的发散性。特别是结束语“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认真的做事,严肃的做人”不仅教会了学生做人,也教会了学生怎样学习此种设计能给学生探索新知提供一种学习方法,渗透闯关情感与分类讨论思想。”
二、反思实施过程:
创设情景,课件辅助教学。吕老师课前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培养师生间的亲切情感,再利用胡适先生的《兰花草》以及龙川胡氏宗祠导入,这一别具用心的情境创设,恰能与学生产生共鸣,使得教师与学生较快的融为一体,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数学概念的讲解一直也是一个较难突破的问题。吕老师在探寻三角形定义时,给出六个不同的图形,让学生观察判断哪些是三角形,并从中归纳出三角形所具备的条件。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结合已有知识来定义三角形。这一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学生间的互帮、互辩、互评是一种对等的交流,让每一个学生大胆阐述自己的想法。正因为这种“大胆”激发了学生内心的情感,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涌动,从而迸发出创造性的想法。这整个过程吕老师把课堂交给了学生,教师作为一个旁观者、引导者,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及学生的主体性。一图多用,一题多变很好地体现了数学的发散性。学生认真练习,特别给不同答案的学生创设发言的机会,分析出错的原因,同学们不仅能学到知识,锻炼表达能力,更能锻炼胆量,给学生留下较深印象。值得一提的是,在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度时,老师“预设”的错误 1
答案(如: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边长是9cm和4cm,那么其周长是22cm或17cm),来试探学生,让学生从中收获惊喜,这一巧妙的设计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本节重点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教师由这一预设的“我的错误”让学生意识到思考的完备性,并由此反衬了学生的成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成就感,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
最后,在整个环节的设计上,师生互辩的设计也很新颖。老师以 “反对”语气来促使学生思考,让学生自己来完善对结论的不完整表述。始终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师生平等的新课堂理念。让我感触较深的还有,老师的表扬,这不仅能增强学生自信,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我的想法
对于教学设计的某些环节,谈谈我的想法:
(1)在导入课题是所出示的图形应更具有代表性,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能够让学生一目了然的得出隐含的图形。如人字形屋顶、教具三角板等。
(2)三角形岸边分类时,可尝试图与学生已有旧知联系,后师生共同讨论,并画出相应的图形,这样更直观形象,便于学生掌握。
(3)本节的重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探究,缺少贴近学生生活的模拟真实情境。可以尝试让学生搭建三角形,再用度量的方法寻找出具体的关系并得猜想,通过实际生活中的路程问题去验证猜想,最后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理论说明。
(4)由于学生刚接触几何,思维还不是很敏捷,在教学中应该在都一份耐心,不能催学生。本课中快点回答,可能会给学生造成压力,使一些有能力解出题的学生在慌乱中出错,不能很好的检验教学效果。可以采用小组比赛等形式,这样既增强李学生间的合作能力,而且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
第二篇:四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反思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三角形一些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虽然知道了三角形有三条边,但对三角形“边”的研究却是首次接触,短短的四十分钟之内要让学生从抽象的几何图形中发现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并加以应用并非那么容易。备课时,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让学生既学到知识又能渗透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引导学生围绕“任意三条线段能不能围成三角形?”“什么样的三条线段围不成三角形?”“三角形的三边之间有什么关系?”“是否所有的三角形都存在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个规律?”四个问题进行探索与思考活动,问题层层深入,思考步步提升。让学生在经历观察、猜想、验证、归纳等数学活动中归纳得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结论。下面我从四个方面反思本节课的成功与不足:
一、直接导入,准确锁定。
从老朋友到三角形的概念,再进行的围三角形的比赛,一切起来是那样的平淡无奇,却殊不知,孩子们的情绪虽还在比赛的成败兴奋或沮丧,思维却早已被直接而准确的锁定在:三角形三边的长度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关系,那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呢?让同学们带着问题,大胆猜测结论,教师适时组织数学活动,引导学生探索发现规律,因为每个问题都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是顺应学生思维发展方向的,所以每个学生都想参与研究,并且始终抱着积极的心态来参加数学活动。师生共同探究,大家畅所欲言,我特别注意给有不同意见的学生创设发言的机会,确保同学们不仅学到知识,锻炼表达的能力,更能锻炼胆量,是大部分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挖掘内涵,层层解读。
新课改理念下的数学课堂,小组合作探究已成为了一种必不可少的数学活动。而如何组织能引发学生积极探索、深入思考的有效探究却是我们经常遇到的难题。我在导入后、探究前设计的阅读活动要求则给学生解除了探究前的疑惑,指明了活动的要求与方向。一句:在进行活动之前,认真阅读活动要求至关重要!你们读懂了什么?放慢了课堂的节奏,却有效提升了操作探究活动的研究实效,可谓是守得云开见月明!我们都知道,对教学活动来说,“受人以鱼不如授人以鱼,也就是说”“方法”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探究活动环环相扣,经历了发现问题----动手操作----验证猜想----归纳结论----应用结论的过程,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注入活水。
三、梅开二度,智慧拓展。
如果说以上两个环节的精彩还只是初春的花开一季,那练习题设计就可以说是梅开二度了!基础练习——有手势判断哪组线段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孩子们有了前面深入的探究,经历了第一组的判断后便迅速的得出了结论:只要最短的两边和大于第三边就可以围成。在独立完成后的合作辨析中,学生的分析、归纳之数学素养得以螺旋提升,此处数据的选择也足见教师的智慧与用心。紧接着的生活运用、拓展延伸则体现了三角形的这种三边关系的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情境真实、生动、开放,延伸既有广度也有深度。
四、驾驭课堂的能力需要提高
纵览整堂课,我看到了孩子们观察数据、分析问题、归纳总结、验证结论的数学素养得到了广泛而深刻的培养。当然,这节课也有很多需要反思的地方,比如:在学生进行探究时应积极参与其中,对学生的自主验证,归纳结论不够放手;未能更游刃有余的利用生成资源,因势利导;教学语言要更简洁,更准确。总之,通过这节数学课,我对教材的理解更加深刻了,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更加清楚了,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只有课堂中不断磨练自己,才会有更大的进步。
第三篇: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反思
让数学课既“有营养”又“好吃”
字数:2592 字号: 【大 中小】
《三角形三边关系》是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是三角形的重要性质。了解这一知识,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特征,而且可以利用它解决很多日常生活问题。教材在例题之后编排了以下几道习题。
【教材呈现】
原题1:下面哪组线段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为什么?
面画“√”。
原题2:一个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12厘米和18厘米,第三条边的长可能是多少厘米?在合适的答案下
原题3:先量出下面两根小棒的长度,再想一想,能和它们围成三角形的第三根小棒的长可能是多少厘米?
原题4:从学校到少年宫有几条路线?走哪一条路最近?
在实际教学中,逐一解决以上习题固然能巩固“三角形任意三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知识点,加深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理解。但是,总是以小棒为载体,运用结论进行判断和选择,学生始终感觉在进行数学训练,兴趣淡然,体会不到这一知识内涵的丰富性以及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为此,我对练习进行了重新设计。
【教学片段】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知道了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都是大于第三边的。这个知识在生活中用处可大着呢!不信,你看!
第一组:
师:木匠王师傅要找三根木料做一个三角形,他挑出了这样三根,能做出来吗?出示:
生:不能,因为第二根加第三根小于第一根。
师:只判断这两根就确定啦?
生:我觉得只要有两条边的和小于第三边就肯定不行了。
师:那你为什么不先判断第一根加第二根,或者第一根加第三根呢?
生:第一根最长,再加一根更长,肯定大于第三根。
师:那能不能围成,最关键是看什么?
生:两条短一些的边加起来大于最长的边。
师:哦!难怪你们这么快,原来还有这个窍门啊!
第二组:
师:王师傅试了试,果然做不成三角形。无奈之下,换了一根。这回,能做起来吗?
出示:
生:还是不能,因为第二根加第三根的和等于第一根,还是围不成。
师:为什么选7+3来判断?
生:因为7和3是较短的。这一组如果符合要求,其余的也一定符合要求!
师:说得真棒!
第三组:
师:王师傅两次都没做起来,有些不高兴了,他拿起锯子,把最长的一根锯掉了一段!这回,他成功了吗?
出示:
生(很失望):还是没有!
师:怎么又失败了呢?这最长的一根已经被锯短了呀!
生:不对,因为这一锯,让第二根成为最长的了,3厘米加3厘米小于7厘米,两条短边加起来小于最长的边,还是做不成!
第四组:
师:王师傅一气之下,把这根锯短的扔掉了,他决心重新寻找!你们能给王师傅一些建议?(取整数)
出示4:
生:5厘米。
师:可以吗?
生判断:3厘米+5厘米>7厘米,能围成三角形。
生:8厘米也可以。
师:行吗?其他学生判断。
……
师: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都有道理!王师傅想,你们要是能给我个范围就好了!
生交流,汇报。
生:我认为只要大于4厘米小于10厘米都可以。
师:为什么?
生:如果正好是4厘米,那么3+4=7,围不成,所以要比4厘米多;如果正好是10厘米,那么3+7=10,也围不成,所以要比10厘米少。
师:看来,第三根的长度除了要比两根之和短,还有什么要求?
生: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师:有了大家的建议,王师傅终于找到了合适的木料!
生不禁欢呼……
第五组:
师:王师傅完成了任务!一看时间,不早了,得赶紧回家!
出示:
师:王师傅从木料场回家,有几条路可走?他会选择哪一条路呢?
生:中间一条。
师:为什么?
生:两边的路是弯曲的,中间的是直的,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师:用我们今天学的知识能解释吗?
生:中间一条路和两边的路合在一起,可以看作两个三角形。每个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又是大于第三边的,所以中间的路最近。
【设计思考】
特级教师吴正宪提出,要让孩子享受既有“营养”又“好吃”的数学学习,单调的练习题如何烹饪成适合孩子的美味?本节课,主要做了以下思考:
有“营养”,要有明确的目标定位。课前,我首先对教材中安排的4道习题进行了研究。题1是根据每组中3条线段的长度判断它们是否能围成三角形,巩固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认识,强化对三角形特征的认知。题2引导学生根据给定的三角形的两条边,讨论第三边的长度所在的区间,并选择合适的第三边的长度,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培养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发展空间观念。题3要求先测量长度,再判断能与之围成三角形的第三根小棒的长度。促使学生在寻求第三根小棒长度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三角形两边长度的差小于第三边的认识,进而加深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认识与理解。题4则是让学生应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理解。
以上习题的训练目标成为我练习设计的首要定位,即:无论以何种形式呈现,内在的达成目标应该是既定不变予以落实的。
有“营养”,要有助于提升思维能力。
教材习题是通过不同的要求,达成学习目标的,但每道题在独立练习时,目标指向性比较单一,一道题解决一个问题。而关于三边关系的知识,内在联系是非常紧密的,三条边中任意一条边长度的改变都有可能引起整体的变化。是否可以通过“变式”来沟通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不断的思维转换中加深对三边关系的理解?这一想法成为练习设计的落脚点。于是梳理不同类型三角形的特点并有机串联,第一组是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的类型,通过追问,引导学生得出判断的简便方法,只要判断两条短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即可。第二组呈现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的情形,用于巩固。第三组则在第二组的基础上,将最长的变为最短的,此举,从形式上来看,只是改变了一根小棒的长度,但从本质上讲,此时三角形三边的长短关系则发生了变化,较短边不再是前两组的7和3,而是3和3,这就促使学生重新审视三边长度整体把握后再作判断。第四组只给定两根小棒的长度,思考第三根小棒的长度区间,不仅考虑两根之和大于第三边,还要考虑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最后一组将知识应用于生活。此环节没有出示过多的习题与要求,只是在一组练习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地变式,由浅入深,逐步提升思维含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好吃”,要能激发儿童兴趣。
很多学生抱怨数学冰冷、枯燥、无趣,那往往是因为我们将原本鲜活的内容生硬地呈现在了学生面前。课堂上,学生为了做题而做题,数学与生活成了两张皮,学生丝毫体会不到所学的数学知识离开了课本在生活中能有何应用?儿童的心理特征决定了只有有趣的,才是他们愿意学的。激发学习兴趣,理应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上述案例中,笔者反复思量,寻找与三边关系紧密结合的生活原型,创造性地设置出木匠王师傅做三角形的情境,学生在帮助王师傅寻找合适木料的过程中,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体会到了问题解决后的愉悦之情。
“好吃”,要站在儿童立场解决问题。
所谓儿童立场,简单地说,就是教师要能够换位思考,把自己当作儿童,以儿童的眼光看待事物,以儿童的视角考虑问题。我们常常以成人的眼光审视严谨系统的数学,并以自己习惯了的教学方式将数学“成人化”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课堂上,常常忽视了童年期学生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失去了儿童的情趣。上述案例中,教者就抓住了儿童爱听故事的年龄特点,为数学问题创设生活情境,在情境中生动地讲述故事,王师傅找木料,换木料,锯木料,扔木料,一波三折,环环相扣。当王师傅总是找不到合适的木料时,学生们不禁发出一阵阵叹息,继而迅速投入到紧张的思考中。当王师傅在大家的帮助下终于完成任务,学生们竟不约而同地发出“耶……”的欢呼声!课堂上,既有人物情感的相互交融,又有学生思维的深度撞击,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分析、讨论、质疑、归纳过程中,学生对于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认识不断丰富,理解更加深刻。有位老师听课后不觉感叹:数学课上成了“故事课”,不要说学生,连我们也意犹未尽啊!
作为教师,我们要读懂教材、读懂学生、读懂课堂,用心研究,尽可能地丰富习题内涵,让习题承载多重训练目标。同时用智慧创造,让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思维不断得到提升。唯有“营养”与“好吃”兼而有之,才能烹饪出学生喜欢的数学课堂。
第四篇:《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反思
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反思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在学生了解了三角形的一些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虽然知道了三角形有三条边,但三角形“边”的研究却是学生首次接触,短短的三十五分钟之内,要让学生从抽象的几何图形中得出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这个结论,并加以运用,并非易事。因此,教学中,我让学生亲身经历了探究的过程,围绕“任意的三条线段能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这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发现有的能围成,有的不能围成,再次由学生自己找出原因,为什么能?为什么不能?初步感知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接着重点研究“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通过观察、验证、再操作,最终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结论。这样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既增加了兴趣,又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既让我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同时也从课堂中暴露出了一些实际问题,下面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反思本节课的课堂教学:
一、关注学生亲身经历
本节课的一个突出特点就在于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上,通过教师提问:能否摆成三角形与三角形的“边的长度”有关系,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这样很自然地就导入了新课,为后面的新课做了铺垫。在新授部分:学生用手中的小棒按老师的要求来摆三角形,并且做好记录。这个过程必须得每个学生亲自动手,在此基础上观察、发现、比较,从而得出结论。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学中,我有意设置这些实际动手操作、共同探讨的活动,既满足了学生的精神需要,又让学生在浓烈的学习兴趣中学到了知识,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二、练习设计层层深入
本节课我设计了四个练习:
1、判断能否围成三角形。
2、小明从家到学校走哪条路最近?
3、从五根小棒中选择3根小棒组成三角形,4、找第3根边组成三角形
评价一节数学课,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练习得到的反馈。而学生之间参差不齐,为了能兼顾全班学生的整体水平,我在练习设计上主要采用了层层深入的原则,先是基础知识的练习,并从中发现3根一样长的小棒一定能组成三角形;然后用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最后增加拓展延伸题,让优等生在这个知识点上的学习更进一步。而每一道题都运用了本节课的知识,每一道题目的呈现方式又都不同。这样既能让后进生跟得上,又能让优等生吃得饱,从而让全班同学共同进步。
但是从教学过程中我也反思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一、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当发现学生在填写表格时有困难,应及时引导学生填写,在这部分时间有所浪费;
二、没有及时捕捉学生的智慧。学生在思考“能围成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时,其中有一个学生说“我发现两条短边的和比另外一条边长时,就能围成三角形。”当时由于我考虑到为后面的“任意”二字做铺垫,并没有对学生的这个答案做过多的评价。而是自后面的优化环节才提及,没有很好地利用学生生成的资源。
第五篇:《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教学反思
《三角形三边关系》这节课重难点非常的清楚,就是让学生明确在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操作来探索。但是在这其中又有一个难点就是对于有两条边加起来和第三条一样长的情况该怎样去处理,在实际操作中有误差,这样就会让大部分学生会认为能围成三角形,对于这一点该怎样去处理确实让人头疼,经过研讨我们组老师建议尽量的减少教具的误差,之后加上课件的直观演示,可能会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通过这一次的连片教研我更好地体会到这样做的原因了。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另一个让我们纠结的地方是到底是先研究能围成的两组,还是先研究不能围成的两组,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由学生的争议点2.6.8这一组不能围成的入手,但是到最后该怎样引导学生去自己探索三边之间的关系,在这一点上我做的有些生涩。经过这次的研讨,于华静老师给的建议让我顿时觉得开阔了很多,调整了研究的顺序让学生从简单入手,慢慢的深入研究,把主动性还给学生。这是我第一次以这样的形式参加连片教研,过程虽是难过,但是收获却是满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