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反思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反思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在学生了解了三角形的一些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虽然知道了三角形有三条边,但三角形“边”的研究却是学生首次接触,短短的四十分钟之内,要让学生从抽象的几何图形中得出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这个结论,并加以运用,并非易事。因此,教学中,我让学生亲身经历了探究的过程,围绕“任意的三条线段能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这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发现有的能围成,有的不能围成,再次由学生自己找出原因,为什么能?为什么不能?初步感知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接着重点研究“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通过观察、验证、再操作,最终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结论。这样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既增加了兴趣,又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既让我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同时也从课堂中暴露出了一些实际问题,下面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反思本节课的课堂教学:
一、关注学生亲身经历
本节课的一个突出特点就在于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上,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环节:一是导入部分:学生从5根小棒中任意拿出3根,摆一摆,可能出现什么情况?结果有的学生摆成了三角形,而有的学生没有摆成三角形,此时,老师接过话题:能否摆成三角形估计与三角形的“边的长度”有关系,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这样很自然地就导入了新课,为后面的新课做了铺垫。二是新授部分:学生用手中的小棒按老师的要求来摆三角形,并且做好记录。这个过程必须得每个学生亲自动手,在此基础上观察、发现、比较,从而得出结论。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学中,我有意设置这些实际动手操作、共同探讨的活动,既满足了学生的精神需要,又让学生在浓烈的学习兴趣中学到了知识,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二、练习设计层层深入
本节课我设计了三个练习:
1、判断能否围成三角形。
2、小明从家到学校走哪条路最近?
3、寻找第三根小棒。
4、如何将一根铁丝截成三段,且能焊成三
脚架?
评价一节数学课,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练习得到的反馈。而学生之间参差不齐,为了能兼顾全班学生的整体水平,我在练习设计上主要采用了层层深入的原则,先是基础知识的练习;然后用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最后增加拓展延伸题,让优等生在这个知识点上的学习更进一步。而每一道题都运用了本节课的知识,每一道题目的呈现方式又都不同。这样既能让后进生跟得上,又能让优等生吃得饱,从而让全班同学共同进步。
但是从教学过程中我也反思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没有及时捕捉学生的智慧。学生在思考“能围成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时,其中有一个学生说“我发现两条短边的和比另外一条边长时,就能围成三角形。”当时由于我考虑到为后面的“任意”二字做铺垫,并没有对学生的这个答案做过多的评价。其实这是判断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时一种最优化的方法。在教学中,我们不能束缚在教材的条条框框中,而忽视了班上少部分同学的灵感和智慧。在课堂中,如果我能及时捕捉这一信息,并因势利导,我相信本节课,不仅能找出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还能找出能否三角形的三条线段的最优化方法,一定会为本节课增色不少。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反思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主要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测量、讨论的活动中,经历探索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过程。进一步认识三角形,了解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遍之和大于第三边。本节课是让学生以小组活动动手操作的形式充分感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和我的教学设计是相符的,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比如:(1)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结合在一起。
在组织活动之前,我提出问题“如何围成一个三角形"让学生有了自己的认识后,在小组合作解决,最后全班共同交流看法,使学生学会了怎样去解决问题,并在
这一过程中学会了怎样表达于怎样倾听。
(2)在实际应用方面,提供空间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并对他提供展示的机会,由于学生的思考角度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多样化的,让学生通过思考交流,比较各自方法的特点,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3)用学生喜欢的游戏作练习,吸引学生的兴趣,在快乐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体验学习数学的挑战性和数学结果的确定性。
整个教学过程可以说较好的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某些环节确实需要进一步的改进于思考。如:(1)让学生在自主计算、亲身比较的过程中,感受锐角三角形两遍之和大于第三边在这个环节我下的力度有一点大,使课堂有一点延时。
(2)有的学生对给出的小棒没能充分运用,说明孩子们在解决问题时有时思考是不灵活的。在平日的教学中我们就要多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不规定固定的模式。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反思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是“三角形”中的第三课时,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不仅给出了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大小关系,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的标准,熟练灵活地运用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是数学严谨性的一个体现,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全面思考数学问题的能力,它还将在以后的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中,我根据小学生喜欢玩的天性,首先设计让学生围三角形的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学习状态,同时也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为后面的学习铺好路。
1、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开拓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在探索三角形边的关系过程中,让学生体验通过对实验数据收集、整理、分析,从中发现和归纳结论的方法。学生都知道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但是对于“任意的三条线段不一定都能围成三角形”这一知识却似懂非懂。另外,“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并不是非常困难,此内容的教学价值更多的在于过程和方法。因此,在教学中应尽量地为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引导学生围绕问题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等数学探究活动,让学生自主地“做”和“悟”,从而得出结论。再次,学生的操作材料都有一定的粗细,在实践操作时难免产生误差,此时,可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动态演示,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既满足了学生的这种需要,也让学生在高昂的学习兴趣中学到了知识,体验到了成功。
2、课堂练习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及时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教学中我充分注意到了这一点,即让学生用所学内容来说明为什么这一环节。同时我也欣喜地发现,通过练习,学生还在原来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对原知识又有发展,找到了最佳的判断方法。学生的能力不可限量啊!
3、教材是学习的载体,教学中我充分发挥教材的育人作用,挖掘教材的教育功能,而不把教材撇开一边。从上面可以看出,这副图既能让学生领悟知识与实际的结合,又能从中学到另外的知识,可谓一举多得。
4、良好的教育一定要致力于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要能使一个人成为真正的人,成为他自己,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大写的“人”。本节课,我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了这一观点。先是设计了“围三角形”这一环节,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接着设计汇报展示这一环节,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在听别的同学汇报时,让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在后面的教学中,我继续抓住这一教育思想对学生施教,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存在与价值,体验到了自己主动建构知识的快乐,取得了满意的教育效果。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反思
根据新课标理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是学生交流知识,获得能力,体验情感的摇篮”。一堂课的亮点应是“从学生思维的起点、兴趣的切入点开始,让学生一气呵成,从而学会学习”。本堂课的设计主要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路为“创设情景——激发学习欲望——创设实验——鼓励学生动手、观察、猜想——几何画板演示——理论验证——分层过关应用——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课堂小结”。
通过创设情景,同学们带着实际问题,迫不及待地积极动手实验,大胆猜想结论,然后师生合作论证,这时几何画板起到恰到好处的演示作用,让结论从特殊升华为一般。习题中的设计注重围绕三边关系满足的条件展开,并在等腰三角形中设计对底边和腰的分类讨论。学生参与探索知识,掌握得快,反应也快。学生认真练习,教师特别给有不同答案的学生创设上台发言的机会,分析出错的原因。同学们不仅能学到知识,锻炼表达能力,更能锻炼胆量,给学生留下较深印象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反思
推荐《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是四年级下册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三角形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深化理解三角形的组成特征,即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加深对三角形的认识。在探索三角形边的关系过程中,让学生体验通过对实验数据收集、整理、分析,从中发现和归纳结论的方法。学生都知道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但是对于“任意的三条线段不一定都能围成三角形”这
一知识却似懂非懂。另外,“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并不是非常困难,此内容的教学价值更多的在于过程和方法。因此,在教学中应尽量地为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引导学生围绕问题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等数学探究活动,让学生自主地“做”和“悟”,从而得出结论,并且找到简单的判断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重点在于探究的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用三根小棒围三角形(有的能围成,有的围不成),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等数学探究活动,初步感悟到:“当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时,能围成三角形”的规律。本节课,我设计了一连串的问题:“都用三根小棒去围三角形,为什么1、2、3号能围成一个三角形,4、5号却怎么也围不成三角形?”、“要围成三角形,它的三边长度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对他人的观点发表自己的意见,进行质疑。这样,学生能通过一个个问题的解决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完善结论,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提升,认知产生飞跃。同时结合多媒体教学的优势,突破教学难点。因为三角形边的关系比较抽象,而且在动手操作时,很容易产生误差。课件应用,能动态呈现出来,学生看得比较清楚。例如:在验证“当较短的两根小棒长度之和等于第三根” 和“当较短的两根小棒长度之和小于第三根”能否围成三角形的猜想时,有些小组没经历过实际操作过,可能猜想时意见不一,而且因为小棒是圆形的有一定的粗细,所以在围三角形时很容易产生误差,误导学生。利用课件引导学生明白当较短的两根小棒的端点搭在一起时,就与第三条线段完全重合了,围不成三角形,直观形象地突破了难点。
课堂上我也尽量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整节课的新授部分,以学生创作的作品作为整个学习的素材。通过观察、分析这些学生的作品,初步得出“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并进一步修改得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继续结合学生作品理解“任意”,并且自己随意画一个三角形进行验证,找出简单的判断方法,即“较短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人教版数学《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反思
一、教学中的成功体验
1.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为每个小组提供4根小棒:3厘米、4厘米、8厘米、9厘米,让学生从4根小棒中任意取3根,试着摆三角形。并设计“从中你有什么发现?”这样的问题情境,为学生自主学习搭建一个平台,让学生在更自由、更广阔的空间中去合作、探索和发现。
学生在小组的合作与探究中发现:四根小棒通过不同的组合,在出现的四种情况中,有两种情况摆不成三角形,有两种情况能摆成三角形,事实推翻了学生头脑中以前的错误认知,激起了思维的矛盾,使学生不得不重新认识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这种重新认识是学生对三角形三边关系认识上的第一层次。我抓住这一契机巧妙设疑:为什么这样的三根小棒不能摆成一个三角形,怎样的三根小棒才能够摆成一个三角形呢?学生经历摆的过程直观的发现,两根小棒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第三根小棒时,不能摆成三角形,只有大于第三根小棒时,才能摆成三角形,得出了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从而初步认识了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这种初步认识是学生对三角形三边关系认识上的第二层次,也是学生思维发展必然经历的一个阶段。原本以为这样的回答会得到我的肯定,然而,我的反应仅仅是“是吗?”二字,这使学生敏感的意识到这种表达可能有问题,问题出在哪呢?学生不得不深思。我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前两种情况中的三根小棒为什么摆不成三角形?你认为,对于三角形三边关系,怎样表达更严密?最后学生终于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对“任意”二字的理解,使学生对三角形三边之间关系的认识得到了深化。这种深化的认识和理解是学生对三角形三边关系认识上的第三层次。
2.应用练习,思维创造的起点。“出示四组数据的小棒,让学生判断能否摆成三角形“这一练习的设计,让学生判断后并做出合理的解释,应该说已经达到了对知识进行巩固应用的目的,但我又针对两种摆不成三角形的情况提出:“把其中的哪根小棒替换一下,就能摆成一个三角形?这样的小棒有多少根?你能用一句话表示出所有这样的小棒吗?”等一连串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再度倾起波
澜,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将较短的边变得太长时又会造成新的两边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第三边的情况,从而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在教学过程中,我改变过去那种教师重知识的传授,学生重课本知识接受的旧观念。努力创新情境,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由行动生问题,由问题生假设,由假设生验证,由验证生新价值。让学生在实践中生动的学,主动的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性研究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3.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也能改变过去那种只是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而是自主参与整个过程,主动地去获取新的知识。
二、教学中需要进一步探索的教学方法
1.部分学生不善于通过自我探索获得知识,提高能力,部分学生也不太善于与他人合作学习。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乐于与他人合作学习”的好习惯,如何改变学习方式,还需要做深入的研究。
2.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关键,由于长期接受学习的影响,学生更习惯回答老师的问题,而不习惯对老师和课本提出问题,如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也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教学反思
三角形边的关系是在认识了三角形的“分类”和“内角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重点主要是探讨:任意三根小棒能否围成三角形?研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得出“较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我不急于给学生答案,而是经过讨论验证后用“任意”代替“较短”,这样学生更清晰。本节课我主要是让学生经历一个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先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实践应用的过程。我在教学中,关键是抓住“任意的三条线段能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围绕这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发现有的能围成,有的不能围成,再次由学生自己找出原因,为什么能?为什么不能?
初步感知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接着重点研究“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通过观察、验证、再操作,最终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结论。这样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既增加了兴趣,又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我这样设计要体现了以下三点:
1、创设问题情景,以疑激思。
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由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因此,课堂一开始,我是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四组小棒,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并提出“是否任意三条线段就一定能围成三角形呢?”设置悬念,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让学生对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产生好奇,引发学生探究欲望,从而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2、实现数学知识的再创造。
“再创造”是指创设合适的条件,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经历一遍发现、创新的过程,即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它是数学学习活动的灵魂。因此在教学中,我有意设置一些动手操作,共同探讨的活动,尽可能多些时间给学生创造展示自己思维的空间和时间,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参与到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从而实现数学知识的“再创造”。如这节课中我设计了让学生动手拼三角形,小组讨论三角形边的关系,通过实践操作、观察、思考学生亲自体验“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结论的普遍性。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自主的活动,也为学生提供了获得成功的机会。
3、密切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
苏霍姆林思激曾经说过:源于生活的教育是最无痕的教育。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本节课我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和生活经验,创设学生熟知的、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教学活动情境,架起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的桥梁,使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如新授后我让学生解答成长书的25页“小林去学校那条路近?”练习中的“盖三角形房架”等都是从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第二篇:四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反思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三角形一些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虽然知道了三角形有三条边,但对三角形“边”的研究却是首次接触,短短的四十分钟之内要让学生从抽象的几何图形中发现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并加以应用并非那么容易。备课时,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让学生既学到知识又能渗透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引导学生围绕“任意三条线段能不能围成三角形?”“什么样的三条线段围不成三角形?”“三角形的三边之间有什么关系?”“是否所有的三角形都存在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个规律?”四个问题进行探索与思考活动,问题层层深入,思考步步提升。让学生在经历观察、猜想、验证、归纳等数学活动中归纳得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结论。下面我从四个方面反思本节课的成功与不足:
一、直接导入,准确锁定。
从老朋友到三角形的概念,再进行的围三角形的比赛,一切起来是那样的平淡无奇,却殊不知,孩子们的情绪虽还在比赛的成败兴奋或沮丧,思维却早已被直接而准确的锁定在:三角形三边的长度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关系,那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呢?让同学们带着问题,大胆猜测结论,教师适时组织数学活动,引导学生探索发现规律,因为每个问题都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是顺应学生思维发展方向的,所以每个学生都想参与研究,并且始终抱着积极的心态来参加数学活动。师生共同探究,大家畅所欲言,我特别注意给有不同意见的学生创设发言的机会,确保同学们不仅学到知识,锻炼表达的能力,更能锻炼胆量,是大部分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挖掘内涵,层层解读。
新课改理念下的数学课堂,小组合作探究已成为了一种必不可少的数学活动。而如何组织能引发学生积极探索、深入思考的有效探究却是我们经常遇到的难题。我在导入后、探究前设计的阅读活动要求则给学生解除了探究前的疑惑,指明了活动的要求与方向。一句:在进行活动之前,认真阅读活动要求至关重要!你们读懂了什么?放慢了课堂的节奏,却有效提升了操作探究活动的研究实效,可谓是守得云开见月明!我们都知道,对教学活动来说,“受人以鱼不如授人以鱼,也就是说”“方法”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探究活动环环相扣,经历了发现问题----动手操作----验证猜想----归纳结论----应用结论的过程,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注入活水。
三、梅开二度,智慧拓展。
如果说以上两个环节的精彩还只是初春的花开一季,那练习题设计就可以说是梅开二度了!基础练习——有手势判断哪组线段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孩子们有了前面深入的探究,经历了第一组的判断后便迅速的得出了结论:只要最短的两边和大于第三边就可以围成。在独立完成后的合作辨析中,学生的分析、归纳之数学素养得以螺旋提升,此处数据的选择也足见教师的智慧与用心。紧接着的生活运用、拓展延伸则体现了三角形的这种三边关系的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情境真实、生动、开放,延伸既有广度也有深度。
四、驾驭课堂的能力需要提高
纵览整堂课,我看到了孩子们观察数据、分析问题、归纳总结、验证结论的数学素养得到了广泛而深刻的培养。当然,这节课也有很多需要反思的地方,比如:在学生进行探究时应积极参与其中,对学生的自主验证,归纳结论不够放手;未能更游刃有余的利用生成资源,因势利导;教学语言要更简洁,更准确。总之,通过这节数学课,我对教材的理解更加深刻了,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更加清楚了,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只有课堂中不断磨练自己,才会有更大的进步。
第三篇: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反思
让数学课既“有营养”又“好吃”
字数:2592 字号: 【大 中小】
《三角形三边关系》是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是三角形的重要性质。了解这一知识,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特征,而且可以利用它解决很多日常生活问题。教材在例题之后编排了以下几道习题。
【教材呈现】
原题1:下面哪组线段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为什么?
面画“√”。
原题2:一个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12厘米和18厘米,第三条边的长可能是多少厘米?在合适的答案下
原题3:先量出下面两根小棒的长度,再想一想,能和它们围成三角形的第三根小棒的长可能是多少厘米?
原题4:从学校到少年宫有几条路线?走哪一条路最近?
在实际教学中,逐一解决以上习题固然能巩固“三角形任意三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知识点,加深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理解。但是,总是以小棒为载体,运用结论进行判断和选择,学生始终感觉在进行数学训练,兴趣淡然,体会不到这一知识内涵的丰富性以及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为此,我对练习进行了重新设计。
【教学片段】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知道了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都是大于第三边的。这个知识在生活中用处可大着呢!不信,你看!
第一组:
师:木匠王师傅要找三根木料做一个三角形,他挑出了这样三根,能做出来吗?出示:
生:不能,因为第二根加第三根小于第一根。
师:只判断这两根就确定啦?
生:我觉得只要有两条边的和小于第三边就肯定不行了。
师:那你为什么不先判断第一根加第二根,或者第一根加第三根呢?
生:第一根最长,再加一根更长,肯定大于第三根。
师:那能不能围成,最关键是看什么?
生:两条短一些的边加起来大于最长的边。
师:哦!难怪你们这么快,原来还有这个窍门啊!
第二组:
师:王师傅试了试,果然做不成三角形。无奈之下,换了一根。这回,能做起来吗?
出示:
生:还是不能,因为第二根加第三根的和等于第一根,还是围不成。
师:为什么选7+3来判断?
生:因为7和3是较短的。这一组如果符合要求,其余的也一定符合要求!
师:说得真棒!
第三组:
师:王师傅两次都没做起来,有些不高兴了,他拿起锯子,把最长的一根锯掉了一段!这回,他成功了吗?
出示:
生(很失望):还是没有!
师:怎么又失败了呢?这最长的一根已经被锯短了呀!
生:不对,因为这一锯,让第二根成为最长的了,3厘米加3厘米小于7厘米,两条短边加起来小于最长的边,还是做不成!
第四组:
师:王师傅一气之下,把这根锯短的扔掉了,他决心重新寻找!你们能给王师傅一些建议?(取整数)
出示4:
生:5厘米。
师:可以吗?
生判断:3厘米+5厘米>7厘米,能围成三角形。
生:8厘米也可以。
师:行吗?其他学生判断。
……
师: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都有道理!王师傅想,你们要是能给我个范围就好了!
生交流,汇报。
生:我认为只要大于4厘米小于10厘米都可以。
师:为什么?
生:如果正好是4厘米,那么3+4=7,围不成,所以要比4厘米多;如果正好是10厘米,那么3+7=10,也围不成,所以要比10厘米少。
师:看来,第三根的长度除了要比两根之和短,还有什么要求?
生: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师:有了大家的建议,王师傅终于找到了合适的木料!
生不禁欢呼……
第五组:
师:王师傅完成了任务!一看时间,不早了,得赶紧回家!
出示:
师:王师傅从木料场回家,有几条路可走?他会选择哪一条路呢?
生:中间一条。
师:为什么?
生:两边的路是弯曲的,中间的是直的,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师:用我们今天学的知识能解释吗?
生:中间一条路和两边的路合在一起,可以看作两个三角形。每个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又是大于第三边的,所以中间的路最近。
【设计思考】
特级教师吴正宪提出,要让孩子享受既有“营养”又“好吃”的数学学习,单调的练习题如何烹饪成适合孩子的美味?本节课,主要做了以下思考:
有“营养”,要有明确的目标定位。课前,我首先对教材中安排的4道习题进行了研究。题1是根据每组中3条线段的长度判断它们是否能围成三角形,巩固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认识,强化对三角形特征的认知。题2引导学生根据给定的三角形的两条边,讨论第三边的长度所在的区间,并选择合适的第三边的长度,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培养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发展空间观念。题3要求先测量长度,再判断能与之围成三角形的第三根小棒的长度。促使学生在寻求第三根小棒长度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三角形两边长度的差小于第三边的认识,进而加深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认识与理解。题4则是让学生应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理解。
以上习题的训练目标成为我练习设计的首要定位,即:无论以何种形式呈现,内在的达成目标应该是既定不变予以落实的。
有“营养”,要有助于提升思维能力。
教材习题是通过不同的要求,达成学习目标的,但每道题在独立练习时,目标指向性比较单一,一道题解决一个问题。而关于三边关系的知识,内在联系是非常紧密的,三条边中任意一条边长度的改变都有可能引起整体的变化。是否可以通过“变式”来沟通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不断的思维转换中加深对三边关系的理解?这一想法成为练习设计的落脚点。于是梳理不同类型三角形的特点并有机串联,第一组是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的类型,通过追问,引导学生得出判断的简便方法,只要判断两条短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即可。第二组呈现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的情形,用于巩固。第三组则在第二组的基础上,将最长的变为最短的,此举,从形式上来看,只是改变了一根小棒的长度,但从本质上讲,此时三角形三边的长短关系则发生了变化,较短边不再是前两组的7和3,而是3和3,这就促使学生重新审视三边长度整体把握后再作判断。第四组只给定两根小棒的长度,思考第三根小棒的长度区间,不仅考虑两根之和大于第三边,还要考虑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最后一组将知识应用于生活。此环节没有出示过多的习题与要求,只是在一组练习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地变式,由浅入深,逐步提升思维含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好吃”,要能激发儿童兴趣。
很多学生抱怨数学冰冷、枯燥、无趣,那往往是因为我们将原本鲜活的内容生硬地呈现在了学生面前。课堂上,学生为了做题而做题,数学与生活成了两张皮,学生丝毫体会不到所学的数学知识离开了课本在生活中能有何应用?儿童的心理特征决定了只有有趣的,才是他们愿意学的。激发学习兴趣,理应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上述案例中,笔者反复思量,寻找与三边关系紧密结合的生活原型,创造性地设置出木匠王师傅做三角形的情境,学生在帮助王师傅寻找合适木料的过程中,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体会到了问题解决后的愉悦之情。
“好吃”,要站在儿童立场解决问题。
所谓儿童立场,简单地说,就是教师要能够换位思考,把自己当作儿童,以儿童的眼光看待事物,以儿童的视角考虑问题。我们常常以成人的眼光审视严谨系统的数学,并以自己习惯了的教学方式将数学“成人化”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课堂上,常常忽视了童年期学生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失去了儿童的情趣。上述案例中,教者就抓住了儿童爱听故事的年龄特点,为数学问题创设生活情境,在情境中生动地讲述故事,王师傅找木料,换木料,锯木料,扔木料,一波三折,环环相扣。当王师傅总是找不到合适的木料时,学生们不禁发出一阵阵叹息,继而迅速投入到紧张的思考中。当王师傅在大家的帮助下终于完成任务,学生们竟不约而同地发出“耶……”的欢呼声!课堂上,既有人物情感的相互交融,又有学生思维的深度撞击,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分析、讨论、质疑、归纳过程中,学生对于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认识不断丰富,理解更加深刻。有位老师听课后不觉感叹:数学课上成了“故事课”,不要说学生,连我们也意犹未尽啊!
作为教师,我们要读懂教材、读懂学生、读懂课堂,用心研究,尽可能地丰富习题内涵,让习题承载多重训练目标。同时用智慧创造,让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思维不断得到提升。唯有“营养”与“好吃”兼而有之,才能烹饪出学生喜欢的数学课堂。
第四篇:《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反思
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反思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在学生了解了三角形的一些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虽然知道了三角形有三条边,但三角形“边”的研究却是学生首次接触,短短的三十五分钟之内,要让学生从抽象的几何图形中得出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这个结论,并加以运用,并非易事。因此,教学中,我让学生亲身经历了探究的过程,围绕“任意的三条线段能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这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发现有的能围成,有的不能围成,再次由学生自己找出原因,为什么能?为什么不能?初步感知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接着重点研究“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通过观察、验证、再操作,最终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结论。这样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既增加了兴趣,又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既让我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同时也从课堂中暴露出了一些实际问题,下面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反思本节课的课堂教学:
一、关注学生亲身经历
本节课的一个突出特点就在于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上,通过教师提问:能否摆成三角形与三角形的“边的长度”有关系,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这样很自然地就导入了新课,为后面的新课做了铺垫。在新授部分:学生用手中的小棒按老师的要求来摆三角形,并且做好记录。这个过程必须得每个学生亲自动手,在此基础上观察、发现、比较,从而得出结论。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学中,我有意设置这些实际动手操作、共同探讨的活动,既满足了学生的精神需要,又让学生在浓烈的学习兴趣中学到了知识,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二、练习设计层层深入
本节课我设计了四个练习:
1、判断能否围成三角形。
2、小明从家到学校走哪条路最近?
3、从五根小棒中选择3根小棒组成三角形,4、找第3根边组成三角形
评价一节数学课,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练习得到的反馈。而学生之间参差不齐,为了能兼顾全班学生的整体水平,我在练习设计上主要采用了层层深入的原则,先是基础知识的练习,并从中发现3根一样长的小棒一定能组成三角形;然后用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最后增加拓展延伸题,让优等生在这个知识点上的学习更进一步。而每一道题都运用了本节课的知识,每一道题目的呈现方式又都不同。这样既能让后进生跟得上,又能让优等生吃得饱,从而让全班同学共同进步。
但是从教学过程中我也反思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一、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当发现学生在填写表格时有困难,应及时引导学生填写,在这部分时间有所浪费;
二、没有及时捕捉学生的智慧。学生在思考“能围成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时,其中有一个学生说“我发现两条短边的和比另外一条边长时,就能围成三角形。”当时由于我考虑到为后面的“任意”二字做铺垫,并没有对学生的这个答案做过多的评价。而是自后面的优化环节才提及,没有很好地利用学生生成的资源。
第五篇:《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教学反思
《三角形三边关系》这节课重难点非常的清楚,就是让学生明确在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操作来探索。但是在这其中又有一个难点就是对于有两条边加起来和第三条一样长的情况该怎样去处理,在实际操作中有误差,这样就会让大部分学生会认为能围成三角形,对于这一点该怎样去处理确实让人头疼,经过研讨我们组老师建议尽量的减少教具的误差,之后加上课件的直观演示,可能会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通过这一次的连片教研我更好地体会到这样做的原因了。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另一个让我们纠结的地方是到底是先研究能围成的两组,还是先研究不能围成的两组,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由学生的争议点2.6.8这一组不能围成的入手,但是到最后该怎样引导学生去自己探索三边之间的关系,在这一点上我做的有些生涩。经过这次的研讨,于华静老师给的建议让我顿时觉得开阔了很多,调整了研究的顺序让学生从简单入手,慢慢的深入研究,把主动性还给学生。这是我第一次以这样的形式参加连片教研,过程虽是难过,但是收获却是满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