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刘庆霖老师讲稿)日常思维与诗性思维的转换 2
1、坚定一个信心
2、修养诗人气质
3、学会诗性思维
日常思维与诗性思维的转换
刘庆霖
日常思维与诗性思维存在诸多的差异,学会二者之间的转换,是诗人必须具备的思维方式。如同军人平时必须进行战争思维训练,战时才能顺利地进行战争思维转换一样。
下面,就日常思维与诗性思维转换的相关问题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转换的理由
首先,日常思维多是逻辑性思维。人们从儿童开始,就一直学习逻辑思维,在日常生活中又经常使用逻辑思维,并在逻辑思维的环境里掌握了许多概念化的东西。遇事总要问“是不是合理”、“是不是科学”,比如,在日常的思维状态下,如果说“阳光弯曲”、“风在疼痛”、“冬天倒塌了”,大家一定会说,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过去的概念告诉我们这是不合常理的,也是不科学的。而这种用概念来进行推理、判断的思维正是逻辑思维。如果我们抛开逻辑和概念,进入诗性思维的状态,这些都是可能发生并且有其道理和意味的。如“阳光弯曲柳条上”、“相逢握痛指间风”、“听得残冬倒塌声”。思维方式不同了,原来认为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发生了,不可理解的事情变得可以理解了,还具有浓郁的诗味。我们来看一首诗:
戎马生涯数载期,思亲独坐月偏西。家书一叠箱头戳,长短乡愁总不齐。
——《想家》
这首诗中的“长短乡愁”就不是逻辑思维,但它却无理而妙。
其次,日常思维多是散文性思维。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久而久之就养成了这样的思维习惯。由此多数人写诗也按这个思路进行,这样做的直接结果就是使诗歌散文化——平铺直叙、议论过多、寡淡无味。清代诗评家吴乔在《围炉诗话》中说:“或问:诗与文之 辨?答曰:二者意岂有异,唯是体裁词语不同耳。意喻之米,文喻之炊而为饭,诗喻之酿而为酒。饭不变米形,酒形质俱变。”可见,诗与散文是不同的。下面这首诗就是写成了散文,而不是诗:“圣火点燃光耀空,五洲传递贯长虹。中华民族喜圆梦,奥运雄风情独钟。”(《圣火传递》)这首绝句格律上没有问题,但每一句诗的后三个字都是前四个字的“注解”,句句议论,缺少意象,像是一篇蹩脚的议论文。当前,像这样写诗的还大有人在,有的人把诗写成“产品说明书”,有的人把诗写成“带注脚的日记”,有的人把诗写成“有韵的散文”。1
也许一些人写不好诗都有各自不同的原因,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用散文性思维来构筑诗词。结果就是“种瓜得豆”。要知道,好诗多是不关注“怎么办”这个问题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这首诗传达给我们的只是作者极其孤独的幽怀和为什么有这样的幽怀,并没有告诉我们他下一步怎么排解这样的孤独。再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诗给我们的也只有“是什么”和“怎么样”,并没说为什么会“对愁眠”?怎么样排遣这种“忧愁”。可这丝毫不影响它诗意的表达,丝毫不影响它成为千古佳作。有些议论的诗,也并不在于要“解决问题”,而是提出问题,引起思考,表达一种愿望。如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只是说了种田人的辛苦,粮食来之不易,没有一点说教的味道,反让人们容易接受。也就是说,此诗没有告诉我们要“怎么办”。相信读诗的人已经有了共鸣,知道了解决问题的办法——珍惜每一粒粮食。这才是诗的表达,而非散文的表达。我有一首《西藏问僧》也是只提出问题:
山中不觅诗,入寺咨禅案。丽鸟啄黄花,吾该管不管。
再次,日常思维多是职业性思维。每个人的职业不同,思维习惯也迥然不同。如果一个人当领导时间长了,诗中就会习惯体现个人意志和思想;如果一个人在底层时间长了,就会在诗中体现出牢骚和不平;曾经有一个诗人,在他的眼里,官都是贪官,商都是奸商,只有穷人才是好人,因为他自己是一无所有。总之,受个体的职业和生活环境影响所产生的思维习惯,对诗性思维的干扰是经常的,也是普遍存在的。德国诗人、剧作家席勒在给歌德的一封信里,也提到类似这样的干扰:“我的知解力是按照一种象征方式进行工作的,所以我像一个混血儿,徘徊于观念与感觉之间,法则与情感之间,匠心与天才之间。就是这种情形使我在哲学思考和诗的领域里都显得有些勉强,特别在早年是如此。因为每逢我应该进行哲学思考时,诗的心情却占了上风;每逢我想做一个诗人时,我的哲学的精神又占了上风。就连现在,我也还时常碰到想象干涉抽象思维,冷静的理智干涉我的诗。”受职业思维影响最典型的应属那些曾经是写公用文的诗人,他们写诗也往往是工作报告式的。例如,有这样一首《读书感怀》:“宁静终能明志远,诗书满腹气常华。痴迷夜读临仙境,融会贯通为国家。”这首诗是一个公务员写的,它的特点:一是主题先行,二是死套成语,三是空洞陈旧。很明显,这首诗带有相当重的公用文的思维模式。我也曾经是写公文的,也在台上坐过多年。我写过一首《陪会》的诗:
无端陪会上层楼,顿觉时间慢似牛。一脸公文台上坐,三杯茶水腹中流。
陪会可以“一脸公文”,甚至必须是“一脸公文”,写诗却不能再用写公文的方式进行。我们杜绝公文式作诗。
二、转换的中间环节
有人也许会说,“这好办,我们写诗的时候,像铁路工人搬道岔一样,把日常思维切换到诗性思维不就行了吗?”我们说,这是不行的。日常思维与诗性思维之间存在一个环节,是不可能像铁路道轨一样直接进行切换的。这就像一个杯中盛满了水,要把这个杯再盛满酒,必须先要把水从杯中倒出来一样。而这个把杯倒空的过程,就是日常思维与诗性思维转换的中间环节。
第一,排除杂念。当诗人进入诗性思维之前,他必然处在日常世俗生活的情状之中,他的感觉、情绪、心理都要留下日常生活的印痕。因此,他要真正进入审美状态,顺利地进行诗性思维,就必须进行心理上的转换。否则,他就永远无法进入诗性思维的境界。对于这一点,美学家们有深刻而精当的认识。如日本美学家今道友信所说的“日常意识的垂直切断”和西方当代现象学家英伽登所说的“中断生活的‘正常’过程”(《当代美学》)。不难看出,要进入诗性思维首先必须排除来自自己心中的干扰。怎么排除呢?首要是宁静下来。现代作家林语堂说:“我以宁静的心超越岁月的仓促和嘈杂。”我们自己也会有这样的体会,每每不是因为工作忙而写不出来诗,常常是心情静不下来时,诗才会写得少。可见,心静不下来,就无法完成“日常生活状态”向“审美心理状态”的转换,就难以进入诗性思维的状态之中。许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到了深夜或者到了山水之中,便易产生灵感。是人们夜里比白天聪明吗?是山水中本来就有灵性吗?不是,是因为夜晚的静谧,山水环境的清幽,使人们易于做到“日常意识的垂直切断”,暂时达到了“中断生活的‘正常’过程”的目的。大作家贾平凹有一首诗,写的就是这个感受:“世间有两块奖牌:太阳与月亮。太阳奖给庄稼,月亮奖给文章。”真正懂得创作的诗人和作家,无不善于借助山水和夜晚这样的“屏幕”把生活中的杂念暂时隔断。
第二,淡泊名利。中国古代文学家、美学家认为,要实现对世俗生活的超越,进入审美的境界,还必须摒弃狭隘的利欲之心。朱熹认为,写诗须“洗涤得尽肠胃间夙生荤血脂膏”,因为“秽浊为主,芳润入不得也”(《答巩仲至》);沈宗蓦说作画应先“平其争竞躁戾之念,息其机巧便利之风”,“摆脱一切纷争驰逐,希荣慕势”(《芥舟学画编》)。总之,他们都把个人狭隘的功利欲求之心的摒弃看作是美的创造和欣赏得以实现的重要心理条件。因为一个人利欲之心过强,便宁静不下来,也很难守住自己的信念。那么“宁静以致远”也就无从谈起了。假如我们还做不到完全的淡泊名利,至少也应该做到不急功近利。我并不赞同任何条件下都要“淡泊名利”。因为,艺术与人生,审美活动与实际生活是不可能也不应该完全分割的;我反倒认为,“利在国家终欲得,名归天下敢思争”。争得大利,扬出大名,不仅对国家、民族,乃至人类都是有贡献的。社会责任感更是诗人必须具备的,否则就不会有伟大诗人一说。中国古代文学家们也充分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主张以出世的态度做入世的事业,一方面“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对生活中的“小我”施以淡泊;另一方面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对国家民族中的“大我”施以重托,较好地处理好了审美活动中对现实人生的超越与联系的辩证关系。
第三,焚烧思想。我于2001年发表在《长白山诗词》上一篇文章《诗的行动》,其中提出一个观点就是“焚烧思想”。众所周知,草原上的草要想长得更加茂盛,最好是在秋冬季节把草焚烧一遍。思想提升也同此理,要使人的思想经常出新,最好每隔一段时间把自己的思想也“焚烧”一遍。依据这一观点,我进一步提出:“诗,是焚烧思想留下的舍利。”现在我依然主张要“焚烧思想”,以求倒出更多的思维空间来。其实,中国古代艺术大师早已把美的观照与纯逻 3
辑的概念活动严格区别开来。庄子讲“坐忘”,讲“离形去知”(《大宗师》),就是希图通过摆脱名理知识的活动而达到对至美至乐的“道”的观照;这实际上是主张,要在一种消解了逻辑知识的情况下进行审美直观。庄子这一思想得到了后世一些文艺家、美学家的普遍认同。王国维说:“客观的知识与主观的情感成反比例。”(《文学小言》)在庄子和王国维等人看来,在美的凝视观照之时,人们对美的对象的把握,往往不是像科学认识那样,要经历从现象到本质,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也无须运用名理的知识去作逻辑的思考,而是依靠个体感性的体验与领悟,用整个心灵去拥抱。正因为如此,严羽才讲“禅道唯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同时,严羽又进一步得出“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的论断。总之,要求人们在审美之时,要暂时忘掉前人观点和经验的影响,凭自己的识力去感悟,去筛选,这样才能攫取到有别于人的美的灵感。
三、转换的基本思路
如果说,前面说的日常思维与诗性思维转换的中间环节是把一个装满水的杯子倒空的话,那么,下面我们要说的就是如何再把这个“空杯”斟满“酒”了。
首先,改变原来的思维习惯,寻求审美思维。诗词这种创作形式有两千余年了,确实产生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和优秀诗人。我们在写诗的时候或多或少、不可避免地受其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是好的,但我们在写诗的时候切不可对古人的影响产生依赖性,以为诗词只有像唐宋那样写才是好的。我认为,如果说某人诗像古代某某诗人,若是初学者,就是对他的肯定;若是一个成熟的诗人,那就是对他的批评。我们不反对借鉴古人,但“学时要博采,创作时要一脚踢开”(顾随《驼庵诗话》)。创作之时,“心中不可有师,且不可有古人,若不然便处处要低了一格”(顾随)。我曾在《浅谈我的“旧体新诗”》一文中提出主张:“以旧体诗的形式创作新诗,以新诗的理念经营旧体诗。”我个人认为,旧体诗的发展,必须逐渐接近诗的本质和时代精神。目前,有人主张中华诗词进行诗韵改革,也有人主张进行诗体创新,这些倡导和探讨无疑是正确的。然而,无论采用新韵还是旧韵,无论诗体有哪些创新,诗的时代特色是必须突显出来的。否则,就很难适应中华诗词创新发展的要求,更难适应人民大众对诗词的审美需求。以新诗的理念经营旧体诗,就是要在诗词创作中体现当代人的思想感情、思维方式、表现手法和语言表述特点。这些要求,说起来易,做起来却很难,在这一点上,词家蔡世平做得比较好。请看他的:“搭个山棚,引顽藤束束,跃跃攀爬。移栽野果,而今又蹿新芽。锄它几遍,就知道,地结金瓜。乡里汉,城中久住,亲昵还是泥巴。”(《汉宫春·南园》上半阕)“江上是谁人?捉着闲云耍。一会捏花猪,一会成白马。云在水中流,流到江湾下。化作梦边梅,饰你西窗画。”(《生查子·江上耍云人》)这两首词,既有民族特色,又有时代气息,同时还有个人的风格,这三方面的兼备,无疑是蔡世平成功的奥妙,读之,品之,有一种水灵灵的蕨菜扯住我的手不放的清灵之感。
故乡边境行
边境穿行欲断肠,当年历史已微茫。界碑立处杂荒草,一朵花开两国香。
北疆哨兵
口令传呼换哨回,虚惊寒鸟绕林飞。秋山才褪军衣色,白雪先沾战士眉。
还有一首《风入松·边关潜伏》也是这样的手法:
乌啼零落不堪听,夜半伏边庭。凉风吹拂钢枪管,刺刀上,一点流萤。蛛网分沾草露,界碑爬上虫声。
风流年少亦多情,手握大山青。以身焐热边关土,五更时,撤走如星。脚印微芜月色,眼窝深陷黎明。
其次,改变原来的思维原则,寻求异化思维。前面说过,审美要求我们做到逻辑知识的消解。也就是说,在创作的状态下,要忘却理性的条条框框和概念,改变原来的思维原则。比如,在儿童眼里,星星是有角儿的,太阳有时候也是爱睡懒觉的。儿童看到雕塑家在雕一匹石马就问:“你怎么知道石头里有马呢?”这种没有意识理性和逻辑介入的天真,这种在常理看来是“错误的识见”,恰恰和诗人的诗性意识不期而遇。有一首诗:“我家小女爱星空,胆小缠人牵手行。忽指天边圆月语,嫦娥晚饭煮星星。”(《小女》)如果说,在苏轼生活的年代,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水调歌头》)还不违背常理的话,那么,到了21世纪,科学早已验证月球上并不是什么神仙之府,而且,按照我们无神论思想要求,也不相信有什么神仙。还说“嫦娥晚饭煮星星”,这无论如何也是情理说不通的了。但是,用“嫦娥晚饭煮星星”的话,表现小女天真无邪的想象,是最好不过的了。而这首诗的形成,恰恰是忘掉了逻辑之理的结果。还有一首诗:“家在寒塘远洞庭,芦花影里听蛙声。误食月钩光满腹,偶眠莲帐梦多清。”(《野塘鱼》)这里说野塘鱼“误食月钩光满腹”,按逻辑推理是说不通的,弯月不是真正的鱼钩,即使是真正的鱼钩,月亮太大鱼也是吞不下去的。可弯月又像鱼钩,我们可以想象它真的是鱼钩,如真的让鱼吞下去了,鱼吞下的就是一个发光的月亮,继续沿着思路驶去,“误食月钩光满腹”又在想象中成了必然结果。而这种想象又恰恰是以违背常理实现的。我们再来看一首军旅诗:
高原营帐触天襟,耕月犁云亦可闻。夜里查房尤仔细,担心混入外星人。
——《高原军人》
这首诗有多处不符合日常思维的逻辑和原则,但用它来描写西藏“神仙湾哨所”等高原营地,却能激发人们的联想,进而对高原军人的生存环境和条件有更深刻地理解,对高原军人的牺牲奉献产生更深的崇敬。
第三,改变原来的思维视角,寻求发散思维。人们看问题经学有两个视角,一个是眼中的视角;另一个是心理视角,亦即思维视角。眼中看问题的视角不同,得出的结果亦不同。古人寓言“盲人摸象”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以下几首诗是我上长白山时写的,大家看一看:
题长白山石壁
一
新秋爬上秀峰西,小住山中意自迷。林下读书花入卷,崖边对弈鹿观棋。
二
叩壁扪星一路吟,登临雪顶拜山尊。倚天立定轻挥手,抖落霞衣襟上尘。
三
大荒绝顶壁生风,流水滔滔万壑中。云帐散成虹雨露,春巢飞出夏秋冬。
第一首是在山脚下住宿时写的,第二首是登上山顶时写的,第三首是看完北坡、西坡、南坡之后,对长白山有了整体印象后写的。因为眼中视野和视角的不同,得出的诗也不一样。第一首细腻,第二首大气,第三首空灵。
思维的视角不同,看问题的结果也不一样。前几天我去青岛参加金秋笔会,我的学员中有一个人,他写了两首关于日本“购买”一事。虽然写得义愤填膺,但却令我无法认可和修改。其中就有“小小东瀛不自量”,“小小东瀛,有几个狂人作死”之类的话。我们说,感情可以理解,但这不是诗的语言。我在修改他作业的过程中,写了两首绝句:
有感于钓鱼岛
一
私相售受闹乌烟,恐未钓鱼先䨱船。欲把日星国有化,恨无黑手去遮天。
二
莫笑东邻存贼心,旧魂未散自因深。侵华偷得邯郸梦,抱枕依衾做到今。
上面说的作者,心理视角是训斥和谩骂日本,而我的心理视角是讽刺和警告日本。所以,我们的作品才有如此的差别。
本来还想计一下改变原来思维方向的问题,但我已把它写入逆向思维一文,等下次有机会再与大家交流这一问题。
日常思维与诗性思维转换之间有一扇门,谁能尽快地打开这扇门,谁就能获取更多的灵感和诗意。我的想法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些打开这扇门的思路,它不是钥匙,打开这扇门的钥匙永远在诗人心里。
第二篇:(刘庆霖老师讲稿)日常思维与诗性思维的转换 2
1、坚定一个信心
2、修养诗人气质
3、学会诗性思维
日常思维与诗性思维的转换
刘庆霖
日常思维与诗性思维存在诸多的差异,学会二者之间的转换,是诗人必须具备的思维方式。如同军人平时必须进行战争思维训练,战时才能顺利地进行战争思维转换一样。
下面,就日常思维与诗性思维转换的相关问题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转换的理由
首先,日常思维多是逻辑性思维。人们从儿童开始,就一直学习逻辑思维,在日常生活中又经常使用逻辑思维,并在逻辑思维的环境里掌握了许多概念化的东西。遇事总要问“是不是合理”、“是不是科学”,比如,在日常的思维状态下,如果说“阳光弯曲”、“风在疼痛”、“冬天倒塌了”,大家一定会说,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过去的概念告诉我们这是不合常理的,也是不科学的。而这种用概念来进行推理、判断的思维正是逻辑思维。如果我们抛开逻辑和概念,进入诗性思维的状态,这些都是可能发生并且有其道理和意味的。如“阳光弯曲柳条上”、“相逢握痛指间风”、“听得残冬倒塌声”。思维方式不同了,原来认为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发生了,不可理解的事情变得可以理解了,还具有浓郁的诗味。我们来看一首诗:
戎马生涯数载期,思亲独坐月偏西。家书一叠箱头戳,长短乡愁总不齐。
——《想家》
这首诗中的“长短乡愁”就不是逻辑思维,但它却无理而妙。
其次,日常思维多是散文性思维。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久而久之就养成了这样的思维习惯。由此多数人写诗也按这个思路进行,这样做的直接结果就是使诗歌散文化——平铺直叙、议论过多、寡淡无味。清代诗评家吴乔在《围炉诗话》中说:“或问:诗与文之 辨?答曰:二者意岂有异,唯是体裁词语不同耳。意喻之米,文喻之炊而为饭,诗喻之酿而为酒。饭不变米形,酒形质俱变。”可见,诗与散文是不同的。下面这首诗就是写成了散文,而不是诗:“圣火点燃光耀空,五洲传递贯长虹。中华民族喜圆梦,奥运雄风情独钟。”(《圣火传递》)这首绝句格律上没有问题,但每一句诗的后三个字都是前四个字的“注解”,句句议论,缺少意象,像是一篇蹩脚的议论文。当前,像这样写诗的还大有人在,有的人把诗写成“产品说明书”,有的人把诗写成“带注脚的日记”,有的人把诗写成“有韵的散文”。也许一些人写不好诗都有各自不同的原因,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用散文 1
性思维来构筑诗词。结果就是“种瓜得豆”。要知道,好诗多是不关注“怎么办”这个问题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这首诗传达给我们的只是作者极其孤独的幽怀和为什么有这样的幽怀,并没有告诉我们他下一步怎么排解这样的孤独。再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诗给我们的也只有“是什么”和“怎么样”,并没说为什么会“对愁眠”?怎么样排遣这种“忧愁”。可这丝毫不影响它诗意的表达,丝毫不影响它成为千古佳作。有些议论的诗,也并不在于要“解决问题”,而是提出问题,引起思考,表达一种愿望。如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只是说了种田人的辛苦,粮食来之不易,没有一点说教的味道,反让人们容易接受。也就是说,此诗没有告诉我们要“怎么办”。相信读诗的人已经有了共鸣,知道了解决问题的办法——珍惜每一粒粮食。这才是诗的表达,而非散文的表达。我有一首《西藏问僧》也是只提出问题:
山中不觅诗,入寺咨禅案。丽鸟啄黄花,吾该管不管。
再次,日常思维多是职业性思维。每个人的职业不同,思维习惯也迥然不同。如果一个人当领导时间长了,诗中就会习惯体现个人意志和思想;如果一个人在底层时间长了,就会在诗中体现出牢骚和不平;曾经有一个诗人,在他的眼里,官都是贪官,商都是奸商,只有穷人才是好人,因为他自己是一无所有。总之,受个体的职业和生活环境影响所产生的思维习惯,对诗性思维的干扰是经常的,也是普遍存在的。德国诗人、剧作家席勒在给歌德的一封信里,也提到类似这样的干扰:“我的知解力是按照一种象征方式进行工作的,所以我像一个混血儿,徘徊于观念与感觉之间,法则与情感之间,匠心与天才之间。就是这种情形使我在哲学思考和诗的领域里都显得有些勉强,特别在早年是如此。因为每逢我应该进行哲学思考时,诗的心情却占了上风;每逢我想做一个诗人时,我的哲学的精神又占了上风。就连现在,我也还时常碰到想象干涉抽象思维,冷静的理智干涉我的诗。”受职业思维影响最典型的应属那些曾经是写公用文的诗人,他们写诗也往往是工作报告式的。例如,有这样一首《读书感怀》:“宁静终能明志远,诗书满腹气常华。痴迷夜读临仙境,融会贯通为国家。”这首诗是一个公务员写的,它的特点:一是主题先行,二是死套成语,三是空洞陈旧。很明显,这首诗带有相当重的公用文的思维模式。我也曾经是写公文的,也在台上坐过多年。我写过一首《陪会》的诗:
无端陪会上层楼,顿觉时间慢似牛。一脸公文台上坐,三杯茶水腹中流。
陪会可以“一脸公文”,甚至必须是“一脸公文”,写诗却不能再用写公文的方式进行。我们杜绝公文式作诗。
二、转换的中间环节
有人也许会说,“这好办,我们写诗的时候,像铁路工人搬道岔一样,把日常思维切换到诗性思维不就行了吗?”我们说,这是不行的。日常思维与诗性 2
思维之间存在一个环节,是不可能像铁路道轨一样直接进行切换的。这就像一个杯中盛满了水,要把这个杯再盛满酒,必须先要把水从杯中倒出来一样。而这个把杯倒空的过程,就是日常思维与诗性思维转换的中间环节。
第一,排除杂念。当诗人进入诗性思维之前,他必然处在日常世俗生活的情状之中,他的感觉、情绪、心理都要留下日常生活的印痕。因此,他要真正进入审美状态,顺利地进行诗性思维,就必须进行心理上的转换。否则,他就永远无法进入诗性思维的境界。对于这一点,美学家们有深刻而精当的认识。如日本美学家今道友信所说的“日常意识的垂直切断”和西方当代现象学家英伽登所说的“中断生活的‘正常’过程”(《当代美学》)。不难看出,要进入诗性思维首先必须排除来自自己心中的干扰。怎么排除呢?首要是宁静下来。现代作家林语堂说:“我以宁静的心超越岁月的仓促和嘈杂。”我们自己也会有这样的体会,每每不是因为工作忙而写不出来诗,常常是心情静不下来时,诗才会写得少。可见,心静不下来,就无法完成“日常生活状态”向“审美心理状态”的转换,就难以进入诗性思维的状态之中。许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到了深夜或者到了山水之中,便易产生灵感。是人们夜里比白天聪明吗?是山水中本来就有灵性吗?不是,是因为夜晚的静谧,山水环境的清幽,使人们易于做到“日常意识的垂直切断”,暂时达到了“中断生活的‘正常’过程”的目的。大作家贾平凹有一首诗,写的就是这个感受:“世间有两块奖牌:太阳与月亮。太阳奖给庄稼,月亮奖给文章。”真正懂得创作的诗人和作家,无不善于借助山水和夜晚这样的“屏幕”把生活中的杂念暂时隔断。
第二,淡泊名利。中国古代文学家、美学家认为,要实现对世俗生活的超越,进入审美的境界,还必须摒弃狭隘的利欲之心。朱熹认为,写诗须“洗涤得尽肠胃间夙生荤血脂膏”,因为“秽浊为主,芳润入不得也”(《答巩仲至》);沈宗蓦说作画应先“平其争竞躁戾之念,息其机巧便利之风”,“摆脱一切纷争驰逐,希荣慕势”(《芥舟学画编》)。总之,他们都把个人狭隘的功利欲求之心的摒弃看作是美的创造和欣赏得以实现的重要心理条件。因为一个人利欲之心过强,便宁静不下来,也很难守住自己的信念。那么“宁静以致远”也就无从谈起了。假如我们还做不到完全的淡泊名利,至少也应该做到不急功近利。我并不赞同任何条件下都要“淡泊名利”。因为,艺术与人生,审美活动与实际生活是不可能也不应该完全分割的;我反倒认为,“利在国家终欲得,名归天下敢思争”。争得大利,扬出大名,不仅对国家、民族,乃至人类都是有贡献的。社会责任感更是诗人必须具备的,否则就不会有伟大诗人一说。中国古代文学家们也充分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主张以出世的态度做入世的事业,一方面“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对生活中的“小我”施以淡泊;另一方面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对国家民族中的“大我”施以重托,较好地处理好了审美活动中对现实人生的超越与联系的辩证关系。
第三,焚烧思想。我于2001年发表在《长白山诗词》上一篇文章《诗的行动》,其中提出一个观点就是“焚烧思想”。众所周知,草原上的草要想长得更加茂盛,最好是在秋冬季节把草焚烧一遍。思想提升也同此理,要使人的思想经常出新,最好每隔一段时间把自己的思想也“焚烧”一遍。依据这一观点,我进一步提出:“诗,是焚烧思想留下的舍利。”现在我依然主张要“焚烧思想”,以求倒出更多的思维空间来。其实,中国古代艺术大师早已把美的观照与纯逻辑的概念活动严格区别开来。庄子讲“坐忘”,讲“离形去知”(《大宗师》),就是希图通过摆脱名理知识的活动而达到对至美至乐的“道”的观照;这实际上 3
是主张,要在一种消解了逻辑知识的情况下进行审美直观。庄子这一思想得到了后世一些文艺家、美学家的普遍认同。王国维说:“客观的知识与主观的情感成反比例。”(《文学小言》)在庄子和王国维等人看来,在美的凝视观照之时,人们对美的对象的把握,往往不是像科学认识那样,要经历从现象到本质,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也无须运用名理的知识去作逻辑的思考,而是依靠个体感性的体验与领悟,用整个心灵去拥抱。正因为如此,严羽才讲“禅道唯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同时,严羽又进一步得出“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的论断。总之,要求人们在审美之时,要暂时忘掉前人观点和经验的影响,凭自己的识力去感悟,去筛选,这样才能攫取到有别于人的美的灵感。
三、转换的基本思路
如果说,前面说的日常思维与诗性思维转换的中间环节是把一个装满水的杯子倒空的话,那么,下面我们要说的就是如何再把这个“空杯”斟满“酒”了。
首先,改变原来的思维习惯,寻求审美思维。诗词这种创作形式有两千余年了,确实产生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和优秀诗人。我们在写诗的时候或多或少、不可避免地受其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是好的,但我们在写诗的时候切不可对古人的影响产生依赖性,以为诗词只有像唐宋那样写才是好的。我认为,如果说某人诗像古代某某诗人,若是初学者,就是对他的肯定;若是一个成熟的诗人,那就是对他的批评。我们不反对借鉴古人,但“学时要博采,创作时要一脚踢开”(顾随《驼庵诗话》)。创作之时,“心中不可有师,且不可有古人,若不然便处处要低了一格”(顾随)。我曾在《浅谈我的“旧体新诗”》一文中提出主张:“以旧体诗的形式创作新诗,以新诗的理念经营旧体诗。”我个人认为,旧体诗的发展,必须逐渐接近诗的本质和时代精神。目前,有人主张中华诗词进行诗韵改革,也有人主张进行诗体创新,这些倡导和探讨无疑是正确的。然而,无论采用新韵还是旧韵,无论诗体有哪些创新,诗的时代特色是必须突显出来的。否则,就很难适应中华诗词创新发展的要求,更难适应人民大众对诗词的审美需求。以新诗的理念经营旧体诗,就是要在诗词创作中体现当代人的思想感情、思维方式、表现手法和语言表述特点。这些要求,说起来易,做起来却很难,在这一点上,词家蔡世平做得比较好。请看他的:“搭个山棚,引顽藤束束,跃跃攀爬。移栽野果,而今又蹿新芽。锄它几遍,就知道,地结金瓜。乡里汉,城中久住,亲昵还是泥巴。”(《汉宫春·南园》上半阕)“江上是谁人?捉着闲云耍。一会捏花猪,一会成白马。云在水中流,流到江湾下。化作梦边梅,饰你西窗画。”(《生查子·江上耍云人》)这两首词,既有民族特色,又有时代气息,同时还有个人的风格,这三方面的兼备,无疑是蔡世平成功的奥妙,读之,品之,有一种水灵灵的蕨菜扯住我的手不放的清灵之感。
故乡边境行
边境穿行欲断肠,当年历史已微茫。界碑立处杂荒草,一朵花开两国香。
北疆哨兵
口令传呼换哨回,虚惊寒鸟绕林飞。
秋山才褪军衣色,白雪先沾战士眉。
还有一首《风入松·边关潜伏》也是这样的手法:
乌啼零落不堪听,夜半伏边庭。凉风吹拂钢枪管,刺刀上,一点流萤。蛛网分沾草露,界碑爬上虫声。
风流年少亦多情,手握大山青。以身焐热边关土,五更时,撤走如星。脚印微芜月色,眼窝深陷黎明。
其次,改变原来的思维原则,寻求异化思维。前面说过,审美要求我们做到逻辑知识的消解。也就是说,在创作的状态下,要忘却理性的条条框框和概念,改变原来的思维原则。比如,在儿童眼里,星星是有角儿的,太阳有时候也是爱睡懒觉的。儿童看到雕塑家在雕一匹石马就问:“你怎么知道石头里有马呢?”这种没有意识理性和逻辑介入的天真,这种在常理看来是“错误的识见”,恰恰和诗人的诗性意识不期而遇。有一首诗:“我家小女爱星空,胆小缠人牵手行。忽指天边圆月语,嫦娥晚饭煮星星。”(《小女》)如果说,在苏轼生活的年代,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水调歌头》)还不违背常理的话,那么,到了21世纪,科学早已验证月球上并不是什么神仙之府,而且,按照我们无神论思想要求,也不相信有什么神仙。还说“嫦娥晚饭煮星星”,这无论如何也是情理说不通的了。但是,用“嫦娥晚饭煮星星”的话,表现小女天真无邪的想象,是最好不过的了。而这首诗的形成,恰恰是忘掉了逻辑之理的结果。还有一首诗:“家在寒塘远洞庭,芦花影里听蛙声。误食月钩光满腹,偶眠莲帐梦多清。”(《野塘鱼》)这里说野塘鱼“误食月钩光满腹”,按逻辑推理是说不通的,弯月不是真正的鱼钩,即使是真正的鱼钩,月亮太大鱼也是吞不下去的。可弯月又像鱼钩,我们可以想象它真的是鱼钩,如真的让鱼吞下去了,鱼吞下的就是一个发光的月亮,继续沿着思路驶去,“误食月钩光满腹”又在想象中成了必然结果。而这种想象又恰恰是以违背常理实现的。我们再来看一首军旅诗:
高原营帐触天襟,耕月犁云亦可闻。夜里查房尤仔细,担心混入外星人。
——《高原军人》
这首诗有多处不符合日常思维的逻辑和原则,但用它来描写西藏“神仙湾哨所”等高原营地,却能激发人们的联想,进而对高原军人的生存环境和条件有更深刻地理解,对高原军人的牺牲奉献产生更深的崇敬。
第三,改变原来的思维视角,寻求发散思维。人们看问题经学有两个视角,一个是眼中的视角;另一个是心理视角,亦即思维视角。眼中看问题的视角不同,得出的结果亦不同。古人寓言“盲人摸象”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以下几首诗是我上长白山时写的,大家看一看:
题长白山石壁
一
新秋爬上秀峰西,小住山中意自迷。林下读书花入卷,崖边对弈鹿观棋。
二
叩壁扪星一路吟,登临雪顶拜山尊。倚天立定轻挥手,抖落霞衣襟上尘。
三
大荒绝顶壁生风,流水滔滔万壑中。云帐散成虹雨露,春巢飞出夏秋冬。
第一首是在山脚下住宿时写的,第二首是登上山顶时写的,第三首是看完北坡、西坡、南坡之后,对长白山有了整体印象后写的。因为眼中视野和视角的不同,得出的诗也不一样。第一首细腻,第二首大气,第三首空灵。
思维的视角不同,看问题的结果也不一样。前几天我去青岛参加金秋笔会,我的学员中有一个人,他写了两首关于日本“购买”一事。虽然写得义愤填膺,但却令我无法认可和修改。其中就有“小小东瀛不自量”,“小小东瀛,有几个狂人作死”之类的话。我们说,感情可以理解,但这不是诗的语言。我在修改他作业的过程中,写了两首绝句:
有感于钓鱼岛
一
私相售受闹乌烟,恐未钓鱼先䨱船。欲把日星国有化,恨无黑手去遮天。
二
莫笑东邻存贼心,旧魂未散自因深。侵华偷得邯郸梦,抱枕依衾做到今。
上面说的作者,心理视角是训斥和谩骂日本,而我的心理视角是讽刺和警告日本。所以,我们的作品才有如此的差别。
本来还想计一下改变原来思维方向的问题,但我已把它写入逆向思维一文,等下次有机会再与大家交流这一问题。
日常思维与诗性思维转换之间有一扇门,谁能尽快地打开这扇门,谁就能获取更多的灵感和诗意。我的想法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些打开这扇门的思路,它不是钥匙,打开这扇门的钥匙永远在诗人心里。
第三篇:心理学讲稿之第七章 思维与想象
师范类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心理学》讲稿
第七章 思维与想象
主要内容:本章主要学习思维、想象的概念、特征及其类型,了解思维的形式以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掌握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初步理解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教学重点:思维的概念和分类,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想象的概念和分类。教学难点:思维的特征和分类。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实验、练习课时:5 具体内容:
思维是一种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活动过程,是人类心理活动中最复杂、最重要的问题。思维是人和动物相区别的显著特征之一,是人的重要的本质特征。思维使我们能够以抽象的运作方式去处理外在世界,并且带来这个世界天翻地覆的变化。关于思维的研究导致了认知心理学的产生,也导致了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认知科学的产生。本章将阐述以下问题:
一、思维的概述
二、思维的形式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三、想象的概述
四、思维的品质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第一节 思维的概述
一、思维的概念和特征
(一)思维的概念
思维是人脑对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性联系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思维和感觉、知觉、记忆一样,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活动。不过,感觉和知觉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外部属性和外在联系,属于感性认识阶段;思维则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利用记忆中介作用对客观事物的间接、概括地反映,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属于理性认识阶段,因此思维是更复杂、更高级的认识活动。它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是认知活动的高级形式。
(二)思维的特征
思维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 1.间接性
思维和感知觉不同,它总是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其他事物的媒介作用来 1
师范类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心理学》讲稿
对客观事物作出非直接的反映,因此,具有间接性。例如,闻到饭菜香味,推断妈妈在厨房、根据手边的各种资料推测火星上的状况。正是由于思维的间接性,人们才可能超越了感知觉提供的信息,认识那些没有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事物的属性,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现对未来的预测。
2.概括性
在大量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和规律抽离出来加以认识,这就是思维的概括性。例如,把轮船、飞机、自行车、小汽车等一类事物概括为交通工具,使人的认识活动摆脱了对具体事物的局限性和对事物的直接依赖性,扩大了人们认识的范围和深度。
所谓概括的反映是说所反映的不是个别事物或其个别特征,而是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在原始思维和幼儿的思维中,可以看到概括水平很低的具体思维。随着思维的发展,逐渐出现较高水平的概括。从不同形状的枣树都可以叫做枣树,到把枣树、杨柳、海棠等等都叫做树;以后更把树和花、草等一并叫做植物,这是不同水平的概括。概括性的水平反映着思维的水平,概括的水平越高,人就能深入地反映事物的内部的本质特征。
思维的概括是借助于词,借助于语言来实现的。如果没有一定物质形式的词(说出的、听到的或看到的),那么,由个别事物概括出来的一般的东西,就失去了存在的物质依靠。
正是由于思维的概括的、间接的性质,通过思维,人就可以认识那些没有直接作用于人的种种事物或事物的属性,也可以预见事物的发展变化进程。
二、思维的过程(略)
思维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操作实现的,这些思维操作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分析和综合
分析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综合指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属性、各个特征结合起来,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的过程。
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最基本的心智操作过程,它贯穿于整个思维活动中,其他思维的心智操作都是由其派生出来的,都以分析与综合为基础。
分析与综合是彼此相反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任何思维过程既需要分析又需要综合,这是由客观事物本身的特点决定的,通过分析可以了解事物的结构、特征和属性,可以分出表面特征和本质特征,使认识深化;可以分出课题的情境、条件和任务,便于解决思维问题。通过综合,人们可以完整地、全面地认识事物,认识事物间的联系和规律。如果只有分析,思维是支离破碎的;如果只有综合,思维则是一种源于表面的笼统模糊的认识活动。二者的理
师范类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心理学》讲稿
想关系是在综合的前提下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综合。
可见,思维活动总是循着综合—分析—再综合—再分析而不断前进的,随着分析和综合的不断转化,人对事物认识的层次也不断深入。
(二)比较
比较是把各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部分、个别方面或个别特点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比较实质上是一种更复杂的分析和综合。比较是重要的思维过程,有比较才有鉴别,才能从众多选择中找出一个,做出恰当的判断。
根据比较对象不同,可分为同类事物的比较和不同类事物的比较。前者有利于把对象的本质与非本质特征区分出来。后者是指相似、相近或相关事物的比较,使得相比对象的本质特征更加明确,而且还能确切地了解彼此间的联系与区别,防止知识间的混淆与割裂。
分析综合是比较的基础,比较又是抽象概括的必要前提。
分类必须有一定的标准,即必须根据对象的某种属性或关系来进行分类。客观上,事物有多种属性,有多种联系,因而分类的标准也是多方面的。主观上,由于思维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的不同,人们对分类标准的掌握也有差异。
(三)抽象和概括
抽象是在头脑中抽出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特征和属性,舍弃个别特征和属性的过程。概括是在头脑中把从各种事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特征联合起来的过程,又可以分为初级概括与高级概括。前者指在感觉、知觉和表象水平上的概括,后者指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属性进行的概括。
三、思维的种类
(一)直觉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
根据思维过程所凭借的中介的不同,可以把思维划分为直觉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
1.直觉动作思维 指依据实际行动来解决具体问题的思维过程,也称实践思维。3岁前的幼儿只能在动作中思考。聋哑人靠手势与摆弄对象的动作进行交往,也属于动作思维。
成人有时也出现动作思维,但成人的动作思维是以丰富的知识经验为中介,并在整个动作思维中由词进行调节和控制,与没有完全掌握语言的幼儿的动作思维不同。动作思维是人与高等动物共同具有的一种思维形式,但是人的动作思维与动物的动作思维有本质的区别。
2.具体形象思维
指人们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表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3-7岁的学龄前儿童主要的思维形式是这种形象思维。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师范类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心理学》讲稿
形象思维是个体发展的重要阶段。正常成人虽然以概念思维为主要形式,但也不可能完全脱离形象思维,特别是在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时,鲜明生动的形象或表象有助于思维过程的顺利进行。
3.抽象逻辑思维
是指运用言语符号形成的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这种思维借助于语词、符号来思考的。科学家进行科学推理、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等.都需要运用抽象逻辑思维,它是人类思维的典型形式,人们通过它来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它使我们的思维摆脱了动作与具体的形象,因而是抽象的。
在个体发育的过程中,先出现动作思维(1岁左右),后出现形象思维(3岁左右),抽象逻辑思维最后出现(6、7岁左右)。
但是在正常成年人身上,上述三种思维往往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只单独使用一种思维来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是极为罕见的,但成人中哪一种思维占优势却并不表明思维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作家、诗人、艺术家、设计师主要运用的是形象思维,但他们的思维发展水平并不亚于主要运用抽象思维的哲学家和数学家。所以人的每一种思维都可以得到高度的发展,都可能对人的工作、学习、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根据思维活动探索目标的不同方向,可以划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聚合思维是指人们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或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案)。它是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的思维方式。其主要特点是求同。只有当问题存在着一个正确的答案或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案时,才会有聚合思维。聚合思维也称集中思维、求同思维。
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分散思维、辐射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和角度去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思维活动。这种思维的主要特点是求异与创新。这种思维是无一定方向和范围,不墨守成规,不传统方法,由已知探索未知的思维。思维的流畅性(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变通性(思维灵活、能随机应变)和独特性(对问题能提出超乎寻常的、独特的、新颖的见解)是发散思维的三个主要特点。
(三)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根据思维的创新程度,可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常规思维,又称再造性思维,是指人们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如学生运用己学会的公式解决同一类型的问题。这种思维创造性水平低,对原有知识不需要进行明显的改组,也没有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这种思维往往缺乏新颖性和独创性。
师范类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心理学》讲稿
创造性思维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是多种思维的综合表现,它既是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结合,也是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的结合,它包括理论思维,又离不开创造想像等。
四、思维的生理机制
研究表明,思维是整个大脑参与活动的结果。
第二节 思维的形式
无论分析、综合还是抽象、概括过程,总是表现为一定的思维形式,并体现在具体的思维活动中。一般认为,概念、判断、推理是基本的思维形式。
一、概念
(一)概念的心理学定义
概念是思维活动的最基本的形式,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属性的反映,是用词来标志的,它包括在每个概念下的事物一般都具有共同的属性或特性。如果没有词,概念就不可能存在。但概念并不等于词,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词是概念的物质外壳。概念赋予词以一定的意义和内容。但是,概念是心理现象,词是概念的物质标志,两者不能混淆。不同的词可代表同一概念;同一词可以表示不同的概念;有些词甚至不表示概念,只表示关系或联系,因此我们不能将心理现象和物质现象等同起来。每个概念都包含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
概念具有不同的等级。
(二)概念的形成过程
概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并且经历了不同水平的概括和抽象阶段,概念形成后并非一成不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随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才有了今天的关于太阳系和宇宙的概念。今后还将随着人们的实践活动及宇宙空间研究的发展,而不断修正和丰富。
概念的形成经历着不同水平的概括和抽象阶段。
从个人的角度看,概念形成是指个体学会概念的过程,也就是概念掌握的过程,即把具有共同特征的东西归在一组,把有不同特征的东西放在不同组别之中,再把这些组和不同的名称联系起来的过程。
(三)在教学条件下对概念的掌握
在个体发展过程中,概念的掌握主要通过两条途径:即日常生活和教学中。心理学通常以人们掌握概念的途径不同将概念分成日常概念和科学概念。日常概
师范类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心理学》讲稿
念也叫模糊概念或前科学概念,它是在日常交往和个人经验的积累过程中形成的,因此这类概念的内涵中有时包含着非本质特性,而忽略了本质特性。科学概念也叫明确概念,是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经过假设和检验逐渐形成的,对于个人则主要是在学习条件下获得的。因此,科学概念的确切内涵可以用言语进行科学的解释。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科学概念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有: 1.过去经验对科学概念的形成有重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两者内涵一致时,会促进。
2.提供概念所包括的事物的变式,对概念的形成也有显著的影响。不充分或不正确的变式,会引起缩小概念或扩大概念的错误。
3.用准确的言语揭露事物的本质,给概念下定义有助于掌握科学概念。感性材料的丰富
4.在实践中运用概念,有助于深入地掌握概念。
二、判断与推理(略)
概念、判断和推理这几个思维形式是互相联系的。概念的形成往往要通过一定的判断推理过程,判断是肯定或否定概念之间的联系关系,而判断的获得通常需要推理。
推理是从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前提)出发推出另一个新判断(结论)的思维形式。如果要保证结论正确,则前提要真实,另外推理形式要符合逻辑规则。这是推理必备的两个条件。
推理主要有两种:
演绎推理:从一般性知识的前提——特殊性知识的结论的推理 归纳推理:从特殊的知识的前提——一般性知识结论的推理
第三节 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很多的问题。那些不能直接完成,但可以间接地用已有知识处理的事情,就叫问题。解决问题是以推理形式为主的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的过程。因此,通过解决问题过程的分析,也可以研究思维过程。在认知心理学中,可以把问题解决定义为具有一系列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它应具备以下三个特征。
(1)目标指向性。即问题的解决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问题解决就是通过一系列认知活动有目的、有意识地把初始状态变为目标状态。
(2)操作系列性。问题解决必须包含有一系列的心理操作才能称为问题解决活动。能够自动化完成或只有单一操作的不能构成问题解决过程。
师范类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心理学》讲稿
(3)认知性操作。问题解决这种目标指向性活动是依存于认知性操作的。不具备认知性操作的活动,不被看作是问题解决。
一、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解决问题是极其复杂的心理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一)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
这是解决问题的起点。能否发现和提出问题,同个体的观察能力、求知欲以及知识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分析和明确问题
人们在发现、提出问题后,对问题往往处在一种朦胧、迷惑状态,这就需要明确和分析问题,抓住问题的核心,找出主要矛盾,使思维有个明确的方向。明确问题最基本的条件是全面系统地掌握感性材料。如果没有大量有关的信息资料,就无法通过比较分析,暴露出问题,明确问题,也就难以解决问题。
(三)提出假设
就是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我们知道,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即解决问题的原则、途径和方法,而这又是先以假设的方式出现的。实际上假设也可以提出好几个,但这决不是“乱猜”,不是盲目地“碰运气”,而必须围绕着问题的核心展开。也只有经过周密思考后提出的假设才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四)检验假设
这是解决问题的最后一步。通过检验,如果假设被证明是正确的,问题就得到解决。否则,就得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检验假设有两种方法,一是按假设去解决问题,实际行动的成功或失败就证明了假设的正确或错误。另一种就是用思维活动来检验,即进行推论。
人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可以采取不同的途径或方法,关于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心理学上有过不少研究。机能主义者桑代克认为,这是尝试错误的渐进过程;而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则认为是突然实现的,是顿悟的结果。阶段论者一般把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觉察阶段、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现代认知心理学家则认为,解决问题就是在问题空间中进行搜索,以求通过搜集,最后达到目标。解决问题包含了两种基本策略:手段—目的分析和形成次级目标。手段——目的分析是指问题解决者通过选择算子,使当前的问题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的差异缩小。次级目标的形成有助于降低搜索空间的大小,以免思维进入死胡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这两种策略虽然频繁运用,但不能保证一定成功地解决问题。不仅问题的性质、提法,而且问题解决者的知识经验、动机强度、心理定势等等都会影响问题的解决。
二、问题解决的策略和方法
师范类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心理学》讲稿
解决问题需要运用一系列的认知性操作来从初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这些认知性操作也称为算子,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利用算子使初始状态逐步到这目标状态的过程。怎样在问题空间中搜索出必要的算子呢。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搜索算子(也就是问题解决)可以使用不同的策略与方法。这里介绍几种主要的途径和方法。
(一)算法式
算法式就是依照正规的、机械性的途径去解决问题。具体做法是将各种可能达到目标的方法都算出来,再一一尝试,确定哪一种为正确答案。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是过于费时、费力和缺乏效率。
(二)启发式
在问题空间的搜索过程中,在目标倾向性的指引下,通过观察发现当前问题状态与目标状态的相似关系,利用经验而采取较少的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方法称为启发式的方法。启发式方法看上去是直观判断,其实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经验。使用这种方法并不保证能够准确地找到答案,但作为一种大略的粗算,通常都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人们在处理日常问题上大部分都使用启发式。虽然它在准确性上不及算法式方法,但却无需去探讨所有的可能性,因此效率上大为提高。用启发式方法并不见得必定能找到答案,但经验的积累将会逐渐教导我们在何时以及如何去使用这种方法,使我们成为较好的问题解决者。下面是几种常用的启发式策略。
1.手段一目的分析法 2.爬山法 3.逆向工作法
三、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心理学家发现有一些情况经常阻碍人们的问题解决,如问题表征的方式,对无关信息的注意,功能固着性,心向和不必要限制的设立等。下面我们分析一下这些经常出现的不利因素,以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解题能力。
(一)问题的表征
解决问题首先要对问题加以理解。所谓理解问题,用认知心理学的术语来讲,就是要以最佳的方式对问题加以表征。表征指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的呈现方式。同一事物或问题由于表征的方式不同,在理解上会出现很大差异。
(二)无关信息的干扰
研究发现人们经常错误地假定:问题中的所给出的条件或数字在解题中都有用,因此,总是想办法去利用这些信息。了解了这个普遍倾向,我们在解题时就应该先注意考虑一下哪些信息有用,哪些没用。
师范类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心理学》讲稿
(三)功能固着性
另一个常见的解题障碍是格式塔学派研究知觉时发现的,即人们在知觉一个物体时,倾向于只从它的一般性功能上认识它,称为功能固着性。导致问题不能顺利解决的关键,因为被试在表征物体时总是按照物体的传统功能,不会变通,在问题解决时不能用新的方式来表征问题情境。这种功能固着现象有时会限制人们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心向(定势)
定势是由先前的活动或知识结构所形成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表现为用已经形成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解决当前所面对问题的心理倾向性。如果一个人屡次成功地以相同的方法解决了某类问题,会使他机械性地或盲目地以原有的方式方法解决类似问题,而不去寻求新的、更好的方法。这种坚持使用原有已证明有效的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心理倾向,称为心向或心理定势。
(五)知识经验
个体知识经验越丰富,越容易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一位老汽车修理工修理汽车时又快又好,而新手则不易做到。其原因在于前者具备了有关问题的大量知识和经验,而新手往往缺乏。这种已有知识对解决问题的影响作用叫迁移。一般说来,知识经验不仅丰富,而且概括水平高的人正迁移较容易,解决问题时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六)动机状态
只有当个体有了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动机时,才能以积极的态度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但是动机过于强烈则会妨碍问题的解决。因为过强的动机,使人处于高度焦虑状态,对问题的注意范围和知觉的范围,思路的开阔性和灵活性等都会变得狭窄。因此,过强和过弱的动机都会影响问题的解决的速度和质量,适度的动机状态才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七)个性因素
个体成就大小除了智力因素的影响之外,个性因素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意志坚定,情绪稳定,勤奋努力,富有创造精神等个性因素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第四节 想 象
一、想象的概念
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这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从反映论角度来说,想象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以表象加工改造的形式进行间接、概括的反映,因此可以说现象实际上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思维。
想象人人都有,它是从表象开始,以创造形象的形式来实现的。只不过它似
师范类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心理学》讲稿
乎给人以超现实的感觉,其实同其他心理一样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一种创造性的反映形式。想象产生的原因和动力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同时想象的产生还与人的需要直接相关。
新颖性和形象性是想象的基本特征。想象主要处理图形信息,或者说表象,而不是词或者符号,因此具有形象性的特征。想象是对旧有的表象积极的再加工和再组合,因此具有新颖性的特征。想象不仅可以创造人们未曾知觉过的事物的形象,还可以创造现实中不存在的或不可能有的形象,但它们仍来自现实,来自对人脑中记忆表象的加工,想象的形象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都有其现实的依据。想象与创造性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想象是创造性活动中的精髓部分。
二、想象的种类
(一)随意想象和不随意想象
这是从想象有无目的性来分的。随意想象是指人自觉提出想象任务,根据自己的志向,有目的、有意识的想象。在刺激物的影响下,人不由自主地想起某中事物形象的过程叫不随意想象。不随意想象的典型形式是梦。
(二)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这是从内容新颖程度来分的。前者是指依照词语描述或图表描绘,在人脑中产生新表象的过程。创造想象则是在刺激物的作用下,人脑独立地构成新形象的过程新的发明创造都含有创造想象的成分。创造想象具有首创性、新颖性和独立性,并与创造思维联系着,是各种创造活动的前提。
(三)幻想、理想和空想
幻想是创造想象的准备阶段和特殊形式,是一种同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它与一般创造想象的不同表现在:1.幻想总是与个人愿望相结合,体现出个人的追求,而一般的创造想象不一定是创造者所向往的。2.幻想与个人正进行的行动不一定有直接联系,它总是指向未来的,而般的创造想象与个人正进行的行动有直接联系,是为当前的活动服务的。
如果幻想是以现实为依据,并指向行动,经过努力最终可以实现,那么它就变成理想。如果某种幻想完全脱离现实,毫无实现的可能,就成为空想。幻想、理想能激励人向上和前进,是人们从事创造性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动力,而脱离实际虚无缥缈的空想则会把人引向歧途。
第五节 思维与教学
一、良好思维品质的特征
师范类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心理学》讲稿
人的思维活动具有一定的共同规律,同时又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一般地说,良好的思维品质结构具有如下的特征。
(一)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思维的广阔性表现为个体进行思维活动时,思路宽阔,善于把握事物各方面的联系和关系,善于全面地思考和分析问题。思维的深刻性则表现为善于深入思考问题,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并能预测事物发展的趋势和后果。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是一切思维品质的基础。
(二)思维的批判性与独创性
思维的批判性与独创性是指个体在进行思维活动时,善于独立地思考问题,冷静地对待别人提出的见解,有主见地分析评价事物,并能产生出具有新颖性成分的思维结果。在科学技术史上,许多新学说、新理论的建立,都说明了独立思考、不迷信权威的重要性。
不人云亦云,不迷信权威,敢于向已成定论的东西、教科书上的内容提出质疑,阐述自己的见解,是思维具有批判性和独创性品质的表现。
(三)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思维的灵活性集中表现在个体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 过程中,思路灵活不固守成见和习惯程序,善于根据情况的变化,根据所发现的新事实,及时修改原有的想法。善于发散思维是思维灵活性的重要表现。思维的敏捷性是指善于捕捉和发现问题,反映迅速,能当机立断。青少年具有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但发展很不平衡,各人的训练程度不一,所以发展存在明显差异。
(四)思维的逻辑性
是指思维的条理性和连贯性。它表现为思考和解决问题思路清晰,目的明确,有条不紊;论证问题则言之有具,有的放矢,具有说服力。
二、什么是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指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是在常规思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又不只依靠现成的表象或有关条件的描述,而是要在现成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想象,加以构思,才能解决人所未解决的问题。创造性思维是人们创造、发明、想象、设计、假设出新的概念、想法或者实物的心理活动。
创造性思维不仅能揭露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内部联系,而且 能在次基础上产生新颖的、独创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它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是人类意识发展水平的标志,人们通常把创造性思维和发明、发现、革新、设计、写作、绘画、雕塑、铺曲等实践活动联系起来。
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相结合的产物。不可否认,在创造性活动
师范类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心理学》讲稿
中,发散思维更重要。在创造性思维中,会有创造性想象的积极参与。
创造性思维具有以下的特征:流畅性,即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对于特定的问题情景能够顺利地做出多种反应或答案;灵活性,即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适应性,具有灵活改变定向的能力,能发挥自由联想;独创性,即产生新的非凡的思想的能力,表现为产生新奇、罕见、首创的观念和成就;敏感性,即容易接受新现象,发现新问题;再定义性,即善于发现特定事物的多种使用方法;洞察性,即能够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认清其内在含义、特性或多样性,进行意义交换。
三、创造性的影响因素
(一)智力因素
智力和创造力的关系如何一直是心理学家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高创造力者必有高智力、高智力却不能保证有高创造力;在一定的智商分数之下,二者有显著的正相关;在此之上,二者的相关不显著。国内有研究证明,当智商低于120时,智力水平和创造力水平显著相关,但当智商高于120时,创造力水平和智力就无显著相关了。
(二)人格因素
一些心理学家通过比较高创造性个体和低创造性个体发现:高创造性个体经常具有某些典型的人格特征,如独立性、自信、对复杂问题感兴趣、审美取向和冒险精神等。有的研究者对已有的创造性人格研究进行了元分析,提出创造性人格特征包括以下12个项目:(1)智力属于中上等,但并不一定超常;(2)观察力,对周围的事物感受很敏锐,能发现常人所不注意的现象;(3)流畅性,思路畅通,新思路、新观念不断涌现;(4)变通性,能一叶知秋,举一反三;(5)独创性,常常发表超出常人的见解,用特异的方法解决问题;(6)精致性,凡提出设想,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思熟虑,加以改善;(7)怀疑,对世事抱怀疑态度,超脱世俗;(8)持久性,不怕困难,坚持始终;(9)智力的游戏性,表现出天真的赤子之心;(10)幽默感;(11)独立性;(12)自信心。
(三)环境因素
创造力最早开始于个体差异的研究,试图揭示出创造性个体的人格特征,20世纪70年代开始,许多研究者开始把创造力放在社会背景下考虑。在80年代,又出现了创造力社会心理学。这一领域的学者,运用包括实验室实验、领域观察、内容分析、历史学方法等多种方法对创造活动进行研究,他们这些研究的主要特点是强调环境对创造活动的影响。
虽然大众印象中都有孤独的天才的形象,但大多数创造性活动都是在人际环境中发生的。人际期望很可能会影响到个体的创造性表现。研究发现环境因素的影响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两个方面,它们主要是通过个人的活动动机起作用。其中
师范类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心理学》讲稿
尤为重要的是宽松的外部环境和正确的激励促使内部动机发挥作用。不适当的外在奖励、任务、评价和监督等往往会导致内在动机下降,只靠高水平的外在动机,反而会使创造力遭到扼杀。
(四)动机因素
人类的任何行为、活动的产生和维持都离不开动机,创造性活动同样需要动机的维持与激发。无论个体的创造性潜能有多大,环境有多好,如果没有激起自己相应的创造活动动机,都不会出现创造性的行为表现。
动机因素中,内在动机更有利于个体创造性活动的产生和创造力的发挥与发展。当人们被完成工作本身所获得的满足感和挑战性激发,而不是被外在的压力所激发时,才表现得最具创造性。创造性活动不仅需要有动机的激发和维持,它本身也可以产生动机。如果给儿童以表现自己创造性的机会,对任务原来缺乏兴趣的儿童会变得活跃起来。
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更多的把创造活动看作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心理学家也研究了非人际因素和时代对创造活动的影响。有一点越来越明显,政治环境会对相应群体的创造表现产生影响,某些因素会直接影响成年人的创造表现,还有一些政治因素会在个体的发展期产生作用,对创造性潜能的获得或促进或阻碍。还有就是文化多样性会促进创造力,当文明本身对外来文化采取开放姿态后,创造力会得到促进。
四、青少年思维发展的特点及培养
(一)青少年思维发展的特点
关键期:青少年时期是思维发展的最重要时期。其中,初中二年级是中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期,从初中二年级开始,中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开始从经验型水平向理论型水平转化;到高中二三年级,就明显实现了这种转化,思维能力基本成熟,接近成人水平。
(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博学广识
2.教师应树立创造教育观念,教给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加强训练 3.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参加创造性活动
(三)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方法 1.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2.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掌握各种思维方法和培养逻辑思维的能力。4.提高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
师范类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心理学》讲稿
本章思考题
一、思维的概念和特点,思维的种类,直觉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
二、概念的定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教学条件下影响概念掌握的因素。
三、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四、想象的概念和特点,想象的分类。
五、良好的思维品质,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和培养。
推荐阅读书目
1.陈新夏等.思维学引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2.莱斯蕾.罗杰斯(李海宁译).大脑的性别[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3.邵瑞珍等.教育心理学-学与教的原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4.邵志芳.思维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斯滕伯格(杨炳钧等译).认知心理学(第三版)[M],第九、十、十一章.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6.斯滕伯格(施建农等译).创造力手册[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14
第四篇:夏琳老师《结构性思维与商务演讲》
夏琳老师-结构性思维与商务演讲
课程背景:
清晰的表达结构、动人的商务演讲,不仅能有效的传递信息,讲话具有说服力,更能提升整个组织的工作效率。然而在职场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以下不如人意状况:口头表达 杂乱无章 下属说:“领导,最近有几个项目不得不延期,刚才客户打电话询„„,另外,我看到„„;对了,张总建议最近要开一次产品会,如果„„可能„„”听了半天你还不知道他究竟要说明什么,或者需要你提供什么帮助!文字表达 信息堆砌
洋洋洒洒写了几十页的PPT报告,并在会议上跟大家滔滔不绝的讲了30分钟,虽然信息量丰富,却叫人不知所云,结果下面一片寂静——很好地解决了台下人员的失眠问题!会议讨论 自说自话
在你组织的一次跨部门沟通会议,很多人的发言都是想到哪说到哪,整个讨论过程杂乱无章,核心的问题总是讨论不到点上,而且大家自说自话,直到会议结束也没能达成共识。问题解决 毫无头绪
你下周要给老板做一个关于如何提高客户满意度的方案汇报,然而到现在就连有价值的信息都还没收集全、问题的具体原因也没搞清楚,更别说怎么找出解决方案,再去做汇报的PPT了。
※如何在短时间内清晰的表达观点,有效沟通? ※如何在书面表达时不堆砌文字、不再混乱? ※如何让会议讨论不再一个问题上纠缠不清? ※如何让你的商务演讲打动人心,说服力强? ※如何把握解决问题的关键,让决策正确果断?
职场沟通商务演讲的结构性思维可以让“思考清晰、表达有力、沟通顺畅、工作高效”,如果在企业内部推广并全员普及,更可以统一思维标准,提升整个组织的管理效率!
课程目标:
1.思维能力:实现全脑思维,提升结构化思维能力,做到逻辑清楚,想得明白 2.沟通能力:以受众为中心表达观点,做到重点突出、层次清晰,说得流畅 3.书面能力:熟练掌握金字塔原理和结构性思维,总结汇报PPT等,写得清晰
4.演讲能力:提高魅力演讲技能,使得你的商务演讲重点突出、层次清晰、风格独具,让你的受众听得明白,看得清楚,做得正确。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
授课对象:中层领导、业务主管、经理、绩效管理经理、主管等 授课方法:理论讲授(50%)+案例分析、小组研讨(30%)+实操练习(20%)
课程大纲:
第一讲:金字塔原理与结构思维的理念
一、思维逻辑、金字塔原理、结构思维的定义 1.逻辑与思维逻辑 2.金字塔原理的定义 3.结构性思维的定义
二、结构思维的模型
1.理解:识别、判断、分析、理解 2.重构:结论、论证、分类、逻辑 3.呈现:配关系、得图示、上包装
第二讲:结构思维的核心
一、结论有先后:TOPS原则 1.自上而下表达,结论先行 2.自下而上思考,总结概括 3.金字塔结构的TOPS原则 1)受众为天 2)周延完整 3)掷地有声 4)言之有据
演练案例:工作汇报
二、论证有上下:总分原则 1.纵向关系 2.横向关系 3.序言结构
演练案例:总结报告
三、分类有分合:MECE原则 1.演绎推理 2.归纳推理 3.金子塔结构的MECE原则
1)各部分之间相互独立(Mutually Exclusive)2)所有部分完全穷尽(Collectively Exhaustive)演练案例:“小”“人”“物”
四、逻辑有递进:统一原则 1.时间顺序 2.占比顺序 3.重要顺序 4.结构顺序
演练案例:VIP客户接待
第三讲:学习结构思维的方法
一、从隐形思维到显性思维的理解与提炼 1.讨论案例:会议怎么开
2.案例分析:如何提炼理解复杂的信息 3.演练案例:突发事故处理 4.案例呈现与点评
二、从显性思维到结构思维的重构与解读 1.讨论案例:老总的报告
2.案例分析:如何解读与重构问题 3.演练案例:我的问题是 4.案例呈现与点评
三、从结构思维到形象思维的展示与呈现 1.讨论案例:一个企业一张图
2.案例分析:如何展示与呈现思维的结果 3.演练案例:你的地盘你做主 4.案例呈现与点评
第四讲:具有结构性思维的商务演讲与表达
一、设计PPT思路 1.明确演讲目标 2.设计逻辑结构 3.正确选择图表 4.标题强调要点
二、魅力表达技巧
1.挖掘表达的内涵:表——达 2.夯实语言的基础:定力乃口才之根 1)眼定 2)心定 3)身定
3.提升语言的质量: 1)语气语调 2)轻重缓急 3)句读停顿 4)语境营造 5)真声假声 6)讲故事法
练习:语言的感染力 4.把握表达的原则: 1)理性话题,感性演绎 2)感性话题,理性升华 3)深入在己,浅出给人 4)通俗语言,确保易懂
三、金字塔结构与商务演讲 1.点突出 思路清晰 2.逻辑清晰四个实用原则 1)结论先行 2)以上统下 3)归类分组 4)逻辑递进
3.思考表达要用金字塔结构 4.讲话讲课要用金字塔结构 1)组织演讲思路 2)设计演讲大纲
四、逻辑梳理与大纲架构 1.提纲法 2.逻辑树法 3.思维导图法
第五篇:在新课标下老师要想上好课必须转换自己的思维
在新课标下老师要想上好课必须转换自己的思维,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由控制者转向“平等首席”
要改变长期以来教师的控制者角色,使之成为“平等首席’。即教师要放下架子,真正走到学生中间,以一个平等对话者的姿态融入学生当中,参与谈论,和学生一起寻找真理,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长和合作伙伴。
(二)由“授业者”转向参与者
传统教学理念下的教师,往往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把学生当成了“受道、受业、供惑”的被动求学者。这种单向的“传递和接受”式的文化教育正是新课程所摒弃的。教师作为参与者,应该从如下方面体现自己的角色定位: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的策略和发展认知的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
(三)由“知识的权威”转向组织者
组织者是指教师由“知识的权威”转向“学生学习的服务者”、学生学习条件的创造者。具体到每一节课,教师组织者角色应表现为:引发问题情景;同时,在内容上,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图像、声音、文字等材料;在方式上组织学生的小组合作、交流探讨、成果汇报等形式。然后教师以引导学生互评、教师总评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可资借鉴的问题解决思路与模式。
(四)由教学过程的指挥者转向教学过程的分享者
教学过程的分享者是指教师通过发动学生收集、展示信息来做课外信息的分享者,通过创造条件促使学生成功进而来做学生成功的喜悦的分享者。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到互联网、书刊杂志、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中获取有用的信息,然后通过师生交流,教师就可以更多地分享和欣赏到社会不同层面的文化信息,并以此来充实自己;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多为学生的成功铺路架桥,一旦学生取得了哪怕一点成绩,也要做出欣赏的表示,在分享学生成功的同时,更要激发他们继续学习、探索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