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音乐备课

时间:2019-05-15 02:31: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四上音乐备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四上音乐备课》。

第一篇:四上音乐备课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教案上册

第一单元 东海渔歌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赶海的小姑娘》

教学准备

手风琴、磁带、录音机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赶海的小姑娘》

2.感受大海边的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

通过演唱歌曲体会“赶海”的情景,感受音乐欢快活泼的情绪。

教学难点

1.第三乐句第二小节的休止符要做到声断气不断。

2.乐曲中的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要唱够。

3.最后结束句的七拍长音,要训练学生用较长的气息支持来歌唱。

教 材分析

《赶海的小姑娘》

《赶海的小姑娘》由马金星作词,刘诗召作曲。歌曲通过对一个小姑娘“赶海”的描写,表现了小姑娘欢快的心情和一颗纯真的童心。

歌曲的音乐形象鲜明,旋律流畅,结构工整。歌曲为单二部曲式结构。第一乐段由四个乐句组成,第二乐段由三个乐句组成,最后以模仿螺号的长音结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学唱歌曲《赶海的小姑娘》

1.发声练习

2.听录音,感受音乐的情绪

3.学生学唱歌曲

(1)跟随老师学唱

(2)在演唱过程中老师指导学生纠正错误的地方

(3)采用不同方式演唱(例如:领唱加合唱、分组唱、独唱等。)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演唱歌曲《赶海的小姑娘》体会了“赶海”的情景,感受音乐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机会的话,希望同学们能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去看看美丽的大海。

四、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为《赶海的小姑娘》创编舞蹈动作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

教学目标

能为《赶海的小姑娘》创编几个舞蹈动作,并让同学们表演。

教学设计

《赶海的小姑娘》舞蹈设计

1.第一段歌词

1-8小节:双手叉腰,右脚踏出一步,左脚向右前方脚后跟着地,同时右腿屈膝。然后再做反方向。共2个八拍。

9-12小节:往左前方轻轻跑几步,做捡东西的动作。1个八拍。

13-16小节:身体转向右边屈膝,双手扣在一起,头轻轻摇。1个八拍。

17-20小节:双手做捂篓动作,屈膝,小碎步,身体先向左转,后向右,头随身体转动。1个八拍。

21-24小节:屈膝,先抬左脚双手在左边打开,后做相反的动作。1个八拍。

25-30小节:双臂在头两侧,掌心相对左右摇摆。1个半八拍。

2.第二段歌词

31-38小节:动作同1-8小节。

39-46小节:双脚分开,双臂在身体两侧,左右摇摆。2个八拍。

47-54小节:两位同学面对面拉手转圈跳。2个八拍。

56-61小节:做提篓动作,双臂在身体两侧前后摆动,双脚跳跃动作。1个半八拍。3.结束句

身体向左前方,右脚尖点地,双手呈喇叭状放在嘴前,1个八拍。然后向反方向做一个八拍。教学过程

1.先教分解动作

2.然后跟随录音跳舞

3.可选优秀者做表演

4.课后反思:

三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民乐合奏《丰收欢乐而归》

教学目标

1.感受乐曲中不同的速度所表达的不同情绪。

2.描述音乐表现的不同情境。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 教学要求

能为《丰收欢乐而归》的几段音乐填上适当的速度记号。

教材分析

《丰收欢乐而归》

《丰收欢乐而归》是民乐合奏《东海渔歌》的第四部分。由马胜龙、顾冠群作曲,全曲共分四部分,分别是(1)黎明时的海洋。(2)渔民出海捕鱼。(3)战胜惊涛骇浪。(4)丰收欢乐而归。乐曲表现了东海渔民的劳动生活。

《丰收欢乐而归》由三个部分组成: 1.乐曲开始:在弦乐震音和扬琴分解和弦的琶音伴奏下,由笛子吹出悠扬的、节奏自由的散板旋律,表现了人们在战胜惊涛海浪之后的喜悦心情。2.中间部分:表现了渔民们战胜风浪之后,自豪的驾驶着渔船,乘风破浪,满载着丰收而归。3.结束部分:音乐的速度转为快板,节奏紧凑,再现了乐曲第二部分欢快的主题,这是根据浙东锣鼓的民间音乐改编的旋律,是全曲的核心音调,经过不断的变化,渐快、渐强,最后,鼓乐齐鸣,在最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教学过程

1.第一遍欣赏乐曲《丰收欢乐而归》。感受音乐中出现了几种不同的情绪? 2.教师介绍乐曲。3.分段欣赏:分辨三个不同的乐段。4.为各段音乐填上速度记号,并描述音乐表现的不同情景。5.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歌曲《大海啊,故乡》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歌曲《大海啊,故乡》,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和祖国的美好情感。

2.能哼唱歌曲并按节奏创编两小节旋律。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 教学要求

能感受《大海啊,故乡》中所寄托的游子的思乡之情。

教材分析

《大海啊,故乡》

《大海啊,故乡》是一电影《大海在呼唤》的主题歌。歌曲情地表达了一位游子对祖国的眷恋之情。歌曲是四个乐句的单乐段结构。歌曲中多次运用了xx x.xx│xx x─ │的节奏,好像起伏的海浪,也好像是在向妈妈倾诉着思念之情。第一乐句是个起句,从中音区开始的旋律优美、温柔,好像是在对人轻轻的述说,所以要唱的柔和、平稳。第二乐句是个承句,第一、二小节的节奏继续沿用了第一乐句的节奏,保持了音乐的统一。

三、四小节的节奏发生变化。第三乐句是个转折句,把酝酿已久的激情一下子激发出来。在演唱时力度增强,充满激情。第四乐句是个合句,是第二乐句的变化重复。音乐的情绪在激情过后又恢复了深情,首尾呼应,细腻的表现了游子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教学过程 1.第一遍欣赏歌曲《大海啊,故乡》,要求学生仔细聆听歌曲中唱了什么内容? 2.教师介绍歌曲《大海啊,故乡》。3.第二次欣赏歌曲,要求学生说出哪一句旋律使你最感动,为什么? 4.第三次欣赏歌曲,要求学生跟着音乐哼唱。5.师:这是一首怀念故乡,思念祖国的歌曲,许多身在外地的人都非常想念自己的祖国和家乡,他们创作了许多艺术作品,比如台湾诗人余光中为了表达他对家乡的思念,写了一首著名的诗《乡愁》,请同学们读一读。6.在《大海啊,故乡》的伴奏音乐中有感情的朗读《乡愁》。7.由感情的演唱歌曲,表达自己对祖国和故乡的热爱。

8.课后反思: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小螺号》 2.音乐活动《阿爸回来了》

教学目标 1.能用欢快的声音演唱《小螺号》。2.积极参与音乐活动《阿爸回来了》的创编和表演。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手风琴

教学重点 通过表演《阿爸回来了》体会渔民的劳动生活。

教材分析

《小螺号》 《小螺号》由著名词曲作家付林创作于80年代,歌曲一经演唱就以独特的风格、鲜明的音乐形象传唱开来,受到人们的喜爱。歌曲为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第一乐段是典型的“起承转合”的歌曲结构。第二乐段同第一乐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节奏舒展,由四个乐句组成。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完全再现。最后乐曲在欢快的情绪中结束。

在演唱方面,要引导学生分辨两个乐段的不同情绪。第一乐段用欢快、弹跳的声音演唱,特别要注意十六分音符的演唱,歌词比较密集,要训练学生均匀的呼吸和清晰的吐字。第二乐段的气息要长,并能够保持,以免在唱长音的时候,音准容易发生向低偏离的现象。

教学过程

1.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螺号(海螺是生活在海里的一种海洋生物螺的统称,个儿一般比较大,可以做成号角或工艺品。螺号就是用大的海螺做成的号角,生活在海边的人常用吹螺号传递信息)。

2.指导学生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小螺号》。在演唱过程中要注意指导学生吐字、咬字要清晰,唱好密集的歌词部分,正确分辨两个乐段不同的音乐情绪,并能用弹跳的声音和较长的气息唱好歌曲的两个乐段。

3.指导学生创编《阿爸回来了》。

4.课后反思

第二单元

我们的田野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我们的田野》

教学目标

能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我们的田野》。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手风琴

学重点

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我们的田野》。

教材分析 《我们的田野》

《我们的田野》由管桦作词、张文纲作曲。张文纲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创作了四百多首音乐作品。1953年他与词作家管桦合作创作了组歌《夏天旅行之歌》,《我们的田野》是其中的第三首。歌曲一经演唱便很快的流传开来,久唱不衰,深受人们喜爱。还别选入“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是一首非常优秀的儿童歌曲。

歌词好像一幅优美的图画,使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音乐更是别具特色,词曲珠联璧合,成为儿童歌曲创作的一个典范。

《我们的田野》是一首单乐段歌曲又不规则的三个乐句组成(5+6+6),旋律优美、流畅。全曲共有六处弱起小节,其中两处是在强拍上的弱起,旋律起伏,即好像是流淌的河水,又好像是连绵不断的群山,使人产生美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学唱歌曲《我们的田野》

1.发声练习

2.听录音,感受音乐的情绪

3.学生学唱歌曲

(1)跟随老师学唱

(2)再演唱时要注意六处弱起小节

(3)在演唱过程中老师指导学生纠正错误的地方

(4)采用不同方式演唱(例如:领唱加合唱、分组唱、独唱等。)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手非常美丽的歌曲,使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秋天到了,同学们在闲暇时仔细观察一下,北方秋天的田野是什么样的。

四、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田野在召唤》

教学目标

能用连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田野在召唤》。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手风琴

教学重点

用连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田野在召唤》。

教材分析

《田野在召唤》

《田野在召唤》是一首意大利民歌,具有朝气蓬勃、热情奔放的特点。歌曲有两个乐段构成。

第一乐段是双句体乐段,由上下两个乐句组成。歌曲一开始,就以鲜明的音乐形象表现出了春天的田野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使人精神爽朗。上句前两小节的弱起小节及同音反复后的三度跳进,给人以明朗向上的感觉,上句第三小节的八分休止符的运用,又使人感到欢快、活泼、跳跃。歌曲旋律流畅,一气呵成。

第二乐段也是双句体乐段。两个乐句的节奏基本相同。下句是上句的变化重复,使歌曲的第二乐段同第一乐段既有联系又有变化。第二段歌词反复之后,旋律由低向高发展到主音结束。在这首歌曲中,旋律基本上是上行的,力度的变化及重复的运用将对情感的表现有着重要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学唱歌曲《田野在召唤》

1.发声练习

2.听录音,感受音乐的情绪

3.学生学唱歌曲

三、小结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描写田野的中国歌曲,这节课我们又学习了一首和田野有关的外国歌曲,同学们你们更喜欢哪一首呢?

四、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合唱歌曲《田野在召唤》

教学目标

能用连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田野在召唤》。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手风琴

教学重点

用连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田野在召唤》。

二课时

教学过程

1.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田野在召唤》的一声部。

2.学习歌曲的第二声部。

3.找出难点,重点解决。

4.请同学们为歌曲方框中的旋律设计力度变化,在X X 处设计声音或动作,使歌曲更富有朝气。

5.用合唱这种演唱形式来表现这首歌曲。

6.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音乐《前奏曲》、《小步舞曲》。

2.欣赏绘画《埃塞克斯的微合公园》。

3.配乐朗读《我所知道的康桥》片断。

4.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田园小景。教学目标

通过对乐曲、绘画作品的欣赏和散文的朗诵,了解表现田园小景的多种艺术形式的特点。然后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用自己掌握的艺术手段创造性地表现一幅田园小景。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歌曲、绘画、乐曲、配乐朗诵或表演等)表现一幅田园小景。

教材分析

《田园随想》

《田园随想》是一个创造性地活动内容,首先通过听音乐、欣赏名画、配乐朗读散文,感受田园的优美意境,然后再启发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田园的情景。

1.《间奏曲》

《间奏曲》选自法国音乐家比才的《卡门第一组曲》。《卡门》是由比才作曲的歌剧,是世界最著名的歌剧之一。《卡门第一组曲》共有四首音乐组成,第一曲是《前奏曲》(又称《卡门序曲》是音乐会经常演奏的作品之一),第二曲式《间奏曲之一(阿尔卡拉龙骑兵)》,第三曲是《间奏曲之二》,第四曲是《间奏曲之三(阿拉贡舞曲)》。教材选用的是第三曲。

2.《小步舞曲》

比才一生有两部作品最为著名,一部是歌剧《卡门》,另一部是《阿莱城姑娘》组曲。1872年比才为都德的话剧《阿莱城姑娘》谱写了27首配乐曲,话剧《阿莱城姑娘》虽然早已不再上演,但是根据话剧配乐写成的组曲却流传了下来,成为音乐会上经常演奏的乐曲之一。比才在《阿莱城姑娘》写成三年之后才创作了歌剧《卡门》。根据《阿莱城姑娘》选编的组曲有两首。《小步舞曲》是《阿莱城姑娘第二组曲》中的第三首。乐曲好像把我们带进了清新、优美的田野。最后,乐曲在恬静的气氛中结束,给人留下了无尽的遐想空间。

3.《埃塞克斯的微合公园》

《埃塞克斯的微合公园》是英国画家康斯泰勃尔的作品。康斯泰勃尔是英国风景画的代表画家之一。《埃塞克斯的微合公园》在有些美术书籍中也叫《威温侯公园》,油画。这是一幅非常典型的英国乡村风景画,把大自然丰富的光色变化以及空气的清新洁净都表现的淋漓尽致。

4.《我所知道的康桥》

徐志摩(1896-1931)是我国著名的诗人、散文家,他的一生很短暂,只活了35年。但却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歌、散文。徐志摩的文字优美、细腻。《我所知道的康桥》是徐志摩最著名的散文之一。康桥是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诗人徐志摩曾经就读于剑桥大学。散文为我们描写了英国康河的自然景色,形象生动,意境悠远,似乎把我们带到了那优美的田野景色之中,好像在我们的眼前浮现出一幅优美、恬静的田园风景画。与康桥有关的还有一首著名的诗《再别康桥》。

教学过程

1.先请同学们欣赏英国画家康斯泰勃尔的《埃塞克斯的微合公园》,想一想画面上表现了什么?然后,从画面的内容、色彩、表现的意境等方面引导学生欣赏这幅名画。

2.教师简介法国作曲家比才的《小步舞曲》《间奏曲》。引导学生了解表现优美田园小景的音乐。

3.教师出示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片断,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4.启发学生想一想,除了绘画、音乐,还可以用语言文字来表现田园小景,还可以用其他的艺术形式表现吗?

5.课后反思

第三单元 民族的节日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会演唱歌曲《快乐的泼水节》 教学目标:

1、能富有表情地演唱《快乐的泼水节》。

2、初步了解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并产生进一步了解的愿望和对音乐的亲近感。

3、学会几个傣族的舞蹈动作,随音乐表演。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手风琴

教学重点:

相关文化的渗透以及情感的启发,让学生了解泼水节、象脚鼓。

教材分析:

《快乐的泼水节》

本歌的旋律采用傣族民歌的典型音调编写,傣族民歌常用“1、3、5 ”和弦的分解进行,但这种进行又与大调歌曲有所不同。

歌曲为单乐段结构,每乐句四小节,呈方整结构。第一、二乐句节奏完全相同,第四乐句的节奏与第一乐句相似,第三乐句的节奏显然与第一乐句不同,主要是第一小节不同,因此,在节奏上形成了起承转合的关系。

这首歌曲的速度标记为中速欢快的,因此不可处理太快,大约为每分钟72-78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我国的少数民族大多能歌善舞,有趣的是他们几乎每年都有一两次盛大的民族聚会,在这盛大的聚会里歌舞表演和民间传动体育表演是必不可少的。课本山已向同学们介绍了傣族的泼水节和蒙族的那达慕,同学们还知道别的民族的节日吗?

生:芦笙节......师:对!芦笙节是苗族的,还有壮族的歌圩,瑶族的达努节等,请同学们回去收集有关资料与同学们交流。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就是“民族的节日”,第一首歌曲是《快乐的泼水节》。

二、学唱歌曲《快乐的泼水节》

1.老师介绍泼水节 泼水节是傣族人民最隆重的年节和歌舞节日,每年清明后十天左后举行,周恩来总理也曾经参加过泼水节,与傣族人民共同泼水祝福。在泼水节里人们在锣和象脚鼓声中相互追逐泼水,以示祝福,民间舞蹈家扮成孔雀的样子,翩翩起舞,小伙子们在江河中进行龙舟比赛,岸边的人们唱着歌端着米酒,准备敬献给获胜者。歌手们边唱边爬上竹梯点燃钻天烟火,气氛十分热烈,活动从黎明直至深夜。

在欢乐的泼水节里,少年儿童也加入了泼水的行列,我们今天将学唱的歌曲就是表现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情景的。

2.教师范唱或播放磁带,使学生对歌曲的内容、情绪、音调、节奏、速度又一个大致的了解。

3.随范唱的录音学唱歌词。难点要解决结束句中“哎啰”两字,起于第二拍的后半拍,可用指挥手势予以提示。

4.引导学生分析乐谱

5.介绍傣族乐器锣与象脚鼓

6.学习几个傣族舞蹈动作,随音乐自由表演

三、小结

在边唱边舞中结束全课。

四、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学内容:

欣赏弹拨乐合奏《塔吉克的节日》和中阮独奏《火把节之夜》

教学目标:

1、能富有表情地演唱《快乐的泼水节》。

2、初步了解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并产生进一步了解的愿望和对音乐的亲近感。

3、学会几个傣族的舞蹈动作,随音乐表演。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手风琴

教学重点:

相关文化的渗透以及情感的启发,让学生了解泼水节、象脚鼓。教材分析:

1.《塔吉克的节日》

《塔吉克的节日》是一首弹拨乐合奏曲,乐曲充分发挥了弹拨乐器的性能特点,形象地描绘了塔吉克民族粗犷豪放的性格和节日里欢快、热烈的场面。

塔吉克族居住在帕米尔高原东部的塔什库尔甘地区。每逢节假日或喜庆时,塔吉克人常在鹰笛和手鼓的伴奏下翩翩起舞,并举行赛马和叼羊等活动。

手鼓是新疆各少数民族常用的乐器。

2.《火把节之夜》

这是一首中阮独奏曲,阮是我国民族弹拨乐器中很有特点的乐器之一,是东汉时期艺术工匠们参照琴、筝、筑、箜篌等乐器创制而成,阮为圆形音箱,直炳,有十二个品,四根弦,到了唐代,发展为十三个品,称为“阮咸”。阮有大、中、小之分,常用的是大阮和小阮。

《火把节之夜》原为琵琶独奏曲,乐曲共分为三段,在一个简短的引子后,具有浓郁彝族风味的慢板主题(a段)轻柔的奏出,及富歌唱性,犹如巴乌的吹奏声,舒展而柔美。b段热烈奔放,展示了人们手擎火把载歌载舞的情景。最后再现a段,更加优美宁静,富有韵味。

教学过程

1.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表现傣族泼水节欢乐情景的歌曲《欢乐的泼水节》,今天我们要道彝族的山乡去“旅游”,参加他们的火把节。

彝族的火把节盛名天下,每年农历6月24日起,连续三天三夜,彝族人民在宽广的草地上纵情歌舞、赛马、斗牛、射箭、摔跤,到了晚上,人们点燃火把穿行于田野山村之间,以驱除妖魔,保佑平安。

2.欣赏中阮独奏《火把节之夜》

提出要求:同学们已经到了四年级了,今后欣赏的器乐曲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好听,器乐曲没有歌词,该怎样欣赏呢,首先,我们要集中注意力,否则就听不出其中的妙处了。其次,要能记住乐曲的主题,最好能跟着哼几遍,以后一听到这个主题就能说出这首乐曲的曲名和作者,这也是我们欣赏音乐的重要目标之一。再者,听音乐时要根据乐曲的标题展开。

3.初听乐曲

随教师学唱主题,要求能初步记住。

复听主题。

复听全曲,要求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

4.欣赏弹拨乐合奏《火把节之夜》

介绍塔吉克族及鹰笛、手鼓。初听乐曲。

随教师学唱。教师演奏主体音乐,学生用手鼓伴奏。

复听乐曲。

5.课后反思

第四单元

山乡牧童

教学要求

一.单元总要求

这是以“牧童”为中心的主题单元,通过欣赏、演唱不同形式、不同体裁、不同地区的音乐作品,感受了解音乐所表现的不同意境;了解我国著名音乐作曲家贺绿汀生平秩事及他的相关作品,丰富学生的文化视野。

通过唱歌、欣赏和个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音乐传达给人们的不同情绪,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二.具体要求

1.鼓励学生体验、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引导学生用真挚自然的歌声表现歌曲。

2.继续进行二声部合唱的训练。

3.通过学唱歌曲《牧童》和欣赏童声合唱《山童》,感受和唱歌曲带给人的美妙和声以及不同国家的音乐风格。

4.欣赏《牧童短笛》,掌握作品的曲式结构,理解作品所表现得意境。

5.了解我国著名音乐作曲家贺绿汀生平秩事及他的相关作品。

教学准备

1.教具:有关音乐、歌曲的范唱带。

2.录像资料:有关我国著名音乐作曲家贺绿汀的资料和其它录音作品。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二声部歌曲。通过学习歌曲《牧童》,加强二声部的训练,使学生具有二声部演唱的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因用歌声表现歌曲描绘得意境。

2.用运自主学习的方式,了解我国著名作曲家贺绿汀生平秩事及他的相关作品。

二.教学难点:

学习二声部歌曲《牧童》。

教学课时

五课时

教材分析 1.《牧童》

《牧童》是一首斯洛伐克民歌,旋律流畅,节奏轻快,加上简单和谐的二声部合唱把小牧童在美丽牧场欢快放牧的情景展示在人们眼前。歌曲结构规整,分为四个乐句,一、二、四乐句节奏完全相同,演唱起来十分轻松;第三乐句连续运用切分节奏使音乐富有动感,整首歌曲充满活力。

2.《牧童短笛》 贺绿汀(1903-1999),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代表作品有《游击队歌》、《春天里》、《摇篮曲》、《森吉德玛》等脍炙人口的歌曲。《牧童短笛》是一首短小、精致的钢琴小品。全曲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用对位手法写成,左右两手各演奏一个声部。音调纯朴、清雅,意境恬静,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第二部分的情绪与第一部分形成鲜明的对照。此处节奏较快,音调活泼、跳跃,好像笛子在吹奏,又好像牧童在田野中追逐嬉戏。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再现,音调稍稍作了装饰变化,情绪显得十分安谧,使乐曲更加充满着诗情画意。

3.童声合唱《山童》

这是一首采用西南地区风格音调谱写成的童声合唱曲,歌唱曲调生动活泼,作曲家在音乐中采用诸多滑音、倚音、变音,构成了作品特有的风格。歌曲以我的视角,歌唱了色彩斑斓的大自然和富有生机的世界。旋律欢快、节奏自由,情绪活泼。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牧童》。

教学目标

这是一节以声乐教学为主的综合课。通过学习,让学生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培养学生演唱二声部合唱的能力。感受切分音节奏,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把这种节奏所表达的快乐情绪用歌声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

一、音乐游戏。

1.听音模唱。教师弹奏单音,学生用u模唱音高。

2.和声练习。教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教师演唱一个音,学生演唱这个音的上方三度音(例如,教师唱1,学生演唱3;教师演唱2,学生演唱4)。

二、感情导入。

1.谈话。

2.欣赏《牧童》乐曲。

3.提问:这首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三、学习歌曲

1.旋律记忆

再听音乐。提问:你觉得乐曲可以分成几句?你能够记住并哼唱那句?

2.视唱歌谱

以小组为单位,学习歌谱。

视唱高声部旋律。

提问:你觉得乐曲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

3.突破节奏难点:你觉得歌曲的那一句最富有跳跃感?

4.介绍曲名。

5.学唱二声部旋律。

A.再完整地听歌曲。提问:

B.教师出示二声部旋律,视唱二声部旋律。

C.完整演唱歌曲旋律。

6.视唱歌词。

四、总结。

五、作业

寻找斯洛伐克的相关材料。

六、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继续学习歌曲《牧童》。

2.欣赏歌曲《山童》。教学目标

继续学习歌曲《牧童》,在教师的指导下,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创造性的表现歌曲。欣赏歌曲《山童》,了解、感受中外不同风格的同一题材和体裁的艺术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分组汇报斯洛伐克的相关材料。

斯洛伐克位于欧洲心脏地带,是东、西、北欧和巴尔干文化的交汇处。斯洛伐克不仅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遗迹,还有丰富的民间文化和艺术,民歌、民乐、民间服饰和舞蹈、抒情的和表现热烈的诗歌,绚丽多彩,因地而异。

斯洛伐克的民歌常常是以四小节为单位的旋律,据对称构造。和声以三和弦为主,具舞蹈性。

三.演唱歌曲:学生运用已掌握的音乐既能填唱歌曲。

教师对较难得地方进行指导。

四.用不同形式演唱歌曲。

1.提问:歌曲运用了哪两种形式的不同的效果?

2.选用不同的速度演唱歌曲,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想象。

3..用较快的速度、明亮的音色,表现早晨牧童高高兴兴地去放牧;用稍慢的速度,宽厚的音色,描写傍晚夕阳西下的牧童牵着牛回家。

五.欣赏《牧童》的不同演唱形式。

教师应指导学生在欣赏不同形式的演奏中,体验音乐带来的不同感受,已达到丰富情感体验,扩大音乐视野的目的。

六.欣赏歌曲《山童》。

1.初步感受体验中外歌曲的不同风格。

2.这是一首中国作品,它是一首描写山里孩子的歌。提问:这首歌曲的情绪怎样?它和《牧童》在演唱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七.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活动:创编《山林的歌谣》。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采集生活中的声音,结合音乐作品中对其地描述,积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自己创编《山林的歌谣》。

教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山童》。

二.导入:歌曲中描写了那些林间的声音?

三.展示学生自己收集的声音。

四.多声部节奏:将学生收集的声音,转成节奏模仿,再改为二声部、三声部等。

如:泉水:哗哗哗哗

马蹄:嗒嗒嗒嗒

小草:习习嗦嗦

小鸟:叽喳叽喳

泉水:哗哗哗哗

小鸟:叽喳叽喳

小草:习习嗦嗦

五.旋律写作练习

1.歌曲中是怎样描述这些声音的?再听歌曲《山童》。

2.以小组为单位,选一种形象创编旋律。

要求:选用书上给定的节奏型,在旋律写作上只用do re mi sol la

3.小组展示。

4.根据学生情况,将学生创作的单声部旋律,组合二声部旋律。

六.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牧童短笛》感受乐曲不同段落的情绪,了解乐曲的结构;联想乐曲的情景,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歌曲《牧童》。

提问:歌曲的曲名?大家一起来唱一唱。

二.初听乐曲《牧童短笛》。

提问:乐曲可以分成几段?几段的速度有什么不同?

三.分段欣赏:仔细体会各乐段的情绪,并机异地一段的主旋律。

1.第一乐段:乐曲的速度、情绪是怎样的?你联想到了什么?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

出示第一段的主旋律,并在教室的伴奏下哼唱主旋律。

2.第二乐段:乐曲的速度发生什么变化?情绪是怎样的?你联想到什么?请你用线条表现音乐旋律的特点。

(快速、旋律跳跃、节奏欢快、情绪热烈)

3.第三乐段:听一听,这一段与前面的那一段相似?有什么不同?

(与第一段相似,音多了,节奏密集)

四.完成书上的练习。

五.完整欣赏:请学生谈一谈自己对这部作品的感受?

六.引导学生运用诗歌、绘画、律动等方式表现作品。

以小组为单位,发挥各组优势,选择一项进行活动。

七.课后反思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活动:音乐家贺绿汀

教学目标

了解我国著名音乐家贺绿汀生平,聆听他的主要代表作品。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如学会搜索、整理、处理资料的能力。在本节课活动中继续进行小组竞赛活动,要求全员参与,在小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乐曲《牧童短笛》。

提问:这首乐曲的曲名?它的作者是谁?

二.介绍作曲家贺绿汀。

1.请研究这个专题的小组汇报学习情况。

2.请其他同学补充。

3.教师将学生的学习进行概括性总结。

三.贺绿汀的主要代表作品。

1.请研究这个专题小组的同学汇报学习情况。

2.请其他同学补充。

3.教师将学生的学习进行概括性总结。

四.贺绿汀的主要作品。

1.请研究这个专题小组的同学汇报学习情况。

2.欣赏《游击队歌》。愉快、活泼的军队进行曲节奏,表现出游击队员英勇、顽强、机智、乐观的精神风貌;间接明朗、铿锵有力的歌词,描绘出游击队员英勇善战、神出鬼没、机智灵活、朝气蓬勃的鲜明生动形象。

3.欣赏《森吉德玛》。根据内蒙古民歌改编的一首具有浓烈民族风格的乐器作品。

4.欣赏《肯春泥》。采用了湖南花鼓调的调式,吸取了民间歌曲中劳动号子的因素,风格清新,旋律动听,使它当之无愧的成为我国早期无伴奏合唱曲中的经典曲目之一。

5.欣赏《嘉陵江上》。反映东北人民思念沦陷的家乡。大胆借鉴西洋歌剧咏叙调的创作手法,并与中国语言的韵律、节奏相结合,去得了很好的效果,成为几十年来歌唱家的保留曲目。

五.你还知道《牧童短笛》其他演唱形式吗?

六.课后反思

第五单元 故乡的桥

教学要求

一、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二、和谐地演唱二声部旋律。

三、边唱歌编舞蹈。教学准备

手风琴、磁带、录音机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

1.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2.与同学和谐地演唱二声部旋律。

二、难点

边唱歌编舞蹈

两课时

教材分析 1.《在阿维翁大桥上》 歌曲为法国儿童游戏歌曲。旋律平稳,节奏欢快,情绪活泼。歌曲分为两段。第一段为上下句单声部旋律。第二段为二声部合唱。

2.《北京的桥》 这是1991年由阎肃作词,冯世全作曲的歌曲。歌曲运用民族调式,借鉴京剧唱腔的一些特点,通过对北京千姿百代态的桥的歌唱,歌颂了北京这座古老的文化都市几百年的文化积淀,和改革开放以来宏伟的气势和壮观的建筑。歌曲由前奏、主歌、副歌以及尾声组成。歌曲表达了对北京由衷的歌颂和赞美之情。

3.《桥》 这是一首抒情歌曲。歌曲为G宫调式,分为两段。第一段,在略显自由宽松的演唱中,一幅清新灵秀、错落有致的水乡图景呈现在眼前,淡雅的画面流露出思绪万千、意味深长的情绪。第二段描绘出水乡碧波荡漾的韵律感和人们安逸自在的生活。

第一课时 教

学内容 学唱歌曲《在阿维翁大桥上》。

教学目标

1.能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2.能与同学和谐地演唱二声部旋律。

3.能根据歌曲创编舞蹈动作。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围绕着“ 桥”展开话题,导入新课。

三、学唱歌曲《在阿维翁大桥上》。

(1)范唱歌曲,使学生对歌曲的内容、情绪、音调、节奏、速度有个大致的了解。

(2)引导学生分析乐谱。

(3)视唱歌谱。

(4)采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演唱。

(5)学唱合唱部分。

教师演唱高声部曲谱,学生在高声部第二小节进入。请部分学生演唱高声部曲谱,一部分学生演唱低声部曲谱,轻声合唱。高低声部分别演唱各自的歌词,轻声合唱。

(6)听音乐,创编舞蹈

歌曲唱会之后,听音乐引导学生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发表个人的意见,展示个人的设计。

四、小结。

五、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桥》、《北京的桥》。教学目标 欣赏歌曲《桥》、《北京的桥》。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歌曲《在阿维翁大桥上》。

三、初赏乐曲《桥》,感受音乐的情绪。

1、这首歌曲描绘了水乡小桥的特点,请同学们再听音乐回答,水乡小桥有什么特点?歌曲采用什么音乐形式来表现?

2、歌曲以说话的口气,长多不一的节奏,舒展的音调,描绘了水乡小桥的特点。歌曲的第二段还是描写桥吗?如果不是,那么又是歌唱了什么?

3、作曲家在第二段里歌唱了游子的思乡之情,曲调和节奏与第一段有什么不同?作曲家为什么要这样处理?

4、歌曲的高潮安排在歌曲接近尾声处,请同学们跟着录音机学唱,体会体会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

5、再赏歌曲《桥》,介绍自己所知道的桥。

6、初赏歌曲《北京的桥》。

7、听歌曲《北京的桥》,与歌曲《桥》做比较,那首歌曲更像北方音乐,那首歌曲更像南方音乐。

8、再赏歌曲《北京的桥》。(1)感受歌曲的情绪,说说歌曲的基本情绪。(2)根据音乐的变化,说说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3)跟着录音哼唱,说说前奏、间奏、尾声在歌曲中表达了什么情绪和意思。(4)跟着录音哼唱,说说歌曲的主歌和副歌音乐有什么不同。

四、小结。

五、课后反思

第六单元 音乐中的故事

教学课时

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演唱并表演歌曲《老鼠和大象》。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老鼠和大象》。2.完成“老鼠和大象”节奏游戏。

3.能在演唱中表演《老鼠和大象》。教学准备

手风琴、磁带、录音机

教材分析

《大象和老鼠》

这是一首儿童叙事体歌曲。歌曲运用行进的节奏、朗读的穿插以及舒展开阔的音高进行。叙述大象与老鼠在广场上的遭遇,表现大象的硕大、老鼠的渺小以及自不量力的老鼠的下场。歌曲节奏样式丰富,乐句有短而长,节奏有急促而舒展,音域由窄而宽,演唱形式有独唱有合唱,整个歌曲在对比中有统一,适于歌唱,表演效果颇佳,难度适中。

教学过程

一.简短地回顾上两堂课的内容。

二.教师范唱 《老鼠和大象》。

1.教师范唱歌曲。

2.教师与学生跟琴学唱歌曲;讲述《老鼠和大象》的故事。

3.教师分析歌曲中紧凑与舒展的劳动形象,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比处理歌曲的演唱。尤其是二声部合唱部分。然后在学生的演唱中,教师加入二声部合唱的低音部分。

三.教师带领学生学唱二声部合唱。

1.在高声部轻声哼唱中,哼唱低声部的音高,先放慢速度学唱。

2.当两个声部各自都能听到对方的声部,找到声部融合的感觉时,稍微调整一下音量,达到两个声部音量的平衡。

四.合成表演,结束本课

五.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钢琴独奏曲《洋娃娃的梦》。

教学目标 1.欣赏钢琴独奏曲《洋娃娃的梦》。2.根据音乐创编洋娃娃的故事,并随音乐表演。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

教材分析

《洋娃娃之梦》

这是一首儿童钢琴独奏曲,入选全国业余钢琴考级曲目。作品通过节拍、节奏、速度、力度、音区、音型的变化,刻画不同的意境,描绘了洋娃娃富于童趣和幻想色彩的生活。作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行板《摇篮曲》、中速《洋娃娃的梦》、小快板《洋娃娃的舞蹈》。教学过程

第二篇:四上作文备课

习作一《自然景观》

习作目标:

这次作文训练,是记一处景物,目的是训练观察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要求先选定一处景物进行有顺序地、仔细地观察,然后把观察得最细致、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按照一定的顺序具体地写下来。

训练观察事物的能力,学会抓住事物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写清晰。通过多渠道搜寻,了解并介绍优美的自然景观这一过程,让学生从中感受美,热爱美,从而学会捕获美!寻找发现身边的美丽的自然景观,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分享习作。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写作方法

回顾本组的每一篇课文,都像瑰丽壮美的图画,是我们感受到大自然是那样的奇妙。有人曾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节课就让我们发现一下身边的美景,把它记录下来。美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有一双寻找美,善于观察的眼睛。

学习、交流《观潮》《火烧云》《鸟的天堂》《火烧云》的写作方法梳理。

二、小组交流

1、你见过哪些自然景观,回忆自己见过的美丽景观,小组交流,然后老师指名交流。

2、全班交流。指导学生说的有序,表达清楚。

三、指导习作

1、学了这一组课文,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们知道美就在身边,今天来写一写我们寻找到的美景。

2、搜索你的记忆,哪一处自然景观令你印象深刻?

3、这出景观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什么?你打算从哪些方面来写?学生思索回忆。

4、景物,是指可供欣赏的景致和事物,即一定地区范围内的山水、花草、树木、建筑物以及某些自然现象,如风、雷、雨、雪等形成的景象景物描写是记叙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写景的目的最终是为了表现人物和文章的主题,要写好景物,首先要留心观察,对所写景物有明确、具体的了解。在具体描写上,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要注意景物的时令特征和地方特征。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一日之内,昼夜早晚;不同季节,不同时间,景色是不一样的。不同的地方,景色也不同,我们在观察、描写景物时,就要注意这两方面的特征。

(2)要注意景物的静态、动态、颜色、大小、数量的描写。静态描写是指对景物静止状态的描写,动态描写是指对景物运动状态的描写。写景物的颜色,就是色泽的描写。

(3)要注意景物描写的立足点和先后次序。人的立足点不同,角度不一样,同样的景物,写出来就会有较大的差别。因此,观察描写景物就要先选好立足点。

写景物首先要按一定的顺序,要细致,有重点地观察。可由远而近,由上而下,从左及右,从前及后;还可以先整体后部分;还可以按照景物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来写。“一处”的范围不要过大。可写公园一角,校园一景,门前的小院,公园的喷水池,校园的小花坛,假山等。

(4)要注意发挥联想、想象,把自己的感情写出来,借景抒情,使文章写得生动,有趣。

四、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五、学生写完后小组交流,相互学习,提出修改建议,修改自己的习作。

例文: 东湖美

东湖是著名的风景区,那里可美呢!

一天,我们到东湖去玩。我们走进大门,就看到广阔的湖面在阳光下,波光粼粼。东湖的水平得像一面镜子,清得可以看得见湖底,绿得像一块翡翠。偶尔有游艇激起浪花,扩散出一道道美丽的水纹。

我们坐着游艇,穿过湖心来到磨山。同学们蜂拥着向磨山顶爬去。爬到山顶抬头一看,一座亭子屹立在我们面前。亭子大约有三层楼高,上面是圆锥形的塔顶。每层的亭角向上翘起,像八颗锋利的大象牙。最高一层的横匾上写着“朱碑亭”三个龙凤大字。

我们走进“朱碑亭”,只见四周有四根大红柱子,中间有楼梯。我们沿着楼梯,登上最高层,向四周眺望,东湖美景尽收眼底。向北望去,宽阔的湖面望不到边;湖面上的飞艇,像一只只飞梭,留下一条条银白色的彩带;向南望去,那一排排高大的楼房,摆得整整齐齐。整座磨山,树木葱葱茏茏,美不胜收。

我们依依不舍地走出“朱碑亭”。亭前,有一块朱红色的巨石,上面刻着朱德爷爷的题词:“东湖暂让西湖美,东湖定比西湖强”。我想,朱爷爷说得对,东湖的自然风景在不久将更加迷人。

【点评】

本文的小作者抓住了东湖的特点进行观察和描写。在描写水时抓住了湖面的“平清、绿”的特点;在描写山时,抓住了“朱碑亭”的特点。真是山水相连,景色宜人,美不胜收。描写景物时,还抓住了动静结合。描写湖面时,既描写了湖面的静态:“平得像一面镜子”;又抓住了动态描写:“游艇激起浪花”、“美丽的水纹”。描写磨山的景色时,既描写“朱碑亭”的静景,也描写了飞艇游人的动景。处处动静结合,使人有身临其景的感觉。

第二单元习作指导:怎样写观察日记

一、习作要求

用日记的形式写一写观察中的发现。

二、方法指点

只要我们认真观察,就会发现身边的许多事物都存在着有趣的现象。比如,鱼睡觉的时候是睁着眼睛的;我们一碰含羞草,它就闭拢了叶子,好像一副很害羞的样子。本次的习作就让我们用日记的形式来写一写观察中的发现。日记属于应用文的一种,它有一定的格式:

第一行,写上年、月、日,星期×,天气情况。一般是写在第一行的中间。

第二行,开始写正文。

日记一般不写标题,但初写日记时可以加一个标题,以便围绕一个中心写。

在写观察日记的时候除了要关注日记的格式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观察,观察时要按一定的顺序。如,观察一样事物的外观的时候可以先整体再局部;观察一样事物的发展状况的时候可以按时间顺序。观察时做到仔细、准确。

2.按观察顺序将观察过程记叙完整。自己最想写最感兴趣的部分要写具体。

3.写作的时候要突出观察中的发现,写清楚它带给你怎样的启示或者感受。

例文: 蜘 蛛

2006年8月19日

星期六

一只身长约有三厘米的大黑蜘蛛在我家门前的树杈上结了一个网。

这只黑蜘蛛的腿又细又长,头很小,肚子很圆。看上去很笨,可是它在网上行动的时候又快又轻巧,看起来比杂技团走钢丝的演员还要自如哩。

我对这只黑蜘蛛的兴趣可大啦!常常坐在院子里观察它。一只小小的飞虫碰到网上,被网住了,黑蜘蛛飞快地向小虫扑去,一下子把它吞食了。不一会儿,一只卤莽的飞蛾闯到了网上,拼命地挣扎着,蜘蛛马上从尾部抽出丝来,去缠飞蛾。它缠呀缠呀,一直缠到飞蛾不再动弹为止。

今天下午下起了大雨,我又发现了一个秘密。看见下雨时,蜘蛛在网中间一动不动,雨过后,蜘蛛便忙碌地结新网。我好奇地去问妈妈。妈妈说:“蜘蛛的行动跟天气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它的感觉非常灵敏,要是躲在网的中间,天就要下大雨;要是结新网,那么天将要放晴。”啊,原来蜘蛛还有预报天气的本领。

啊!我听了妈妈的话,更喜欢观察蜘蛛了。

正在我盯着蜘蛛看的时候,我右手的中指被什么东西蜇了一下,疼痛难忍。我连忙叫来妈妈,妈妈一看,说:“被蝎子蜇了,别怕,先忍着”。说完,妈妈抓来黑蜘蛛,把黑蜘蛛放在被蝎子蜇过的地方。只见黑蜘蛛用力地吸呀吸呀„„忽然,蜘蛛的身子一缩,形成“O”形,从我的手上滚落到了地上。而就在这一瞬间,我的中指奇迹般地消除了疼痛。妈妈笑着对我说:“现在没事了,蜘蛛已经把你手上的毒,吸进肚子里去了。”“那蜘蛛呢?”我看着地上一动不动的蜘蛛,忙问妈妈。“它死了,它为了解除你的疼痛献出了自己短暂的生命。”听了妈妈的话,我的心里既惊讶又惭愧。

原来蜘蛛不仅会捉虫、预测天气,还有伟大的献身精神呢!2005年9月24日 星期六 雨转晴

大雨过后,我做完作业,便起身到楼顶走一走,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来到楼顶,我无意中发现花盆里有一只蚯蚓,正挪动着柔软的身躯在慢慢爬行。这小家伙,给它来个恶作剧吧!我走过去,拿了一根小木棒,挡在蚯蚓的面前。蚯蚓却一头钻进松软的泥土里,过了一会儿,它又探出了小脑袋,爬到木棒后面去了。

我想:这蚯蚓干吗不直接绕过木棒,反而钻进土里再爬出来,这多费劲啊!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再试一次吧!我又找了一块小木块,立在蚯蚓的面前,可这回蚯蚓不躲了,径直往木块爬过来,撞到木块后它又折回去了。我更纳闷了:难道它是闭着眼睛走路的?那它是靠什么辨别方向的呢?

为了进一步观察,我又拿来了色彩鲜艳的玩具和味道浓重的蒜头。我把玩具放在左边,把蒜头放在右边,放好后,便蹲在一旁细细观察。只见蚯蚓向前爬了几步,然后停住了,把头向左右转了转,最后向蒜头那里爬去„„我想:说不定蚯蚓没有眼睛,是靠嗅觉分别方向的。

为了解开心中之谜,我查了《十万个为什么》,答案果然和我想的一样:由于蚯蚓长期生活在地底下,眼睛早已经退化了,它是靠自己灵敏的嗅觉辨别方向的。J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我们现在就应该好好学习,掌握好科学知识,因为几十年后的宇宙奥秘还等着我们去探索呢!

第三单元习作指导:如何写好童话

学习目标:

1.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感受童话故事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2.激发喜欢读童话故事的兴趣,并养成边读边想的阅读习惯。

3.会抓住童话的特点编、写童话;

4.发挥自己的想象才能,展示自己在童话故事方面的收获。

5、了解童话的特点 激发编写童话故事的兴趣。

学习过程:

1.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童话具有想象丰富、故事有趣、含有深刻的道理、事物拟人化,在生活中是不可能发生的。)

2.结合自己读的童话故事谈对童话的认识和感受。

选择几种动物或者几件物品,以它们为主人公,想象一下,它们之间可能会发生什么事,编成一个故事写下来。也可以写你续编的小木偶故事。写出童话的独特魅力。

同学们,美妙的童话伴随着我们一天天长大。是啊,谁不喜爱童话,它那动人的故事,优美的语言,总能把我们带入一个奇妙的王国,给我们带来快乐,让我们受到启迪。现在,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飞进迷人的童话王国,去体验创作童话的喜悦。

习作前,同学们不妨再读读本单元的4篇童话,回忆一下以前读过或听过的童话,想想童话有什么特点?同学们不难发现,童话是我们儿童文学专有的样式,语言生动浅显,有其独特的魅力。古今中外,童话故事数不胜数,同学们可要多读多背多想,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一定有助于我们写出精彩的童话故事。写童话,展现童话的独特魅力。

1、让笔下的动物(或物品)张口说话。无论是动物,还是物品,只要进入了童话世界,就具有了人的特点,会说话、会思考、会做事、会哭也会笑。我们可以用拟人的手法,把人的神态、动作、语言、思想安在他们身上。

《去年的树》就是通过对话展开故事的情节,通过对话写出了鸟儿对树的真挚情谊,而课文所说明的道理也在对话中逐步显现出来。

《小木偶的故事》中描写小木偶表情的词语多丰富啊:“板着脸、笑嘻嘻、愤怒、亲热、温柔、痛苦、伤心、着急、委屈、龇牙咧嘴、嘟嘟囔囔、可怜巴巴、放声大哭”。

2、用点技巧让童话故事充满神秘色彩。童话故事中经常采用夸张、拟人、幻想、象征等方法编织出奇异的情节,充满着神秘的色彩,说明了某个道理┄┄

《巨人的花园》运用对比的方法使故事的情节变得跌宕起伏,故事所揭示的道理也自然地显现出来。

《智慧的女儿》文中“智慧的女儿”突然而来,飘然而去。她就像有着无穷智慧的导师,指引三个牧童去实践与发现,最后才揭示幸福的含义。正是这一人物形象,使整个故事变得神秘而有趣。同学们想好了吗?你选择了哪几种动物(物品)?想象故事的起因是什么?如何发展?结局怎样?你要说明什么道理呢?用点技巧,让故事曲折离奇,生动有趣,定会受到大家的欢迎!

3、抓住特点让童话故事合情合理。准确把握动物或物品的特点是编好童话故事的前提。例如,你让小鱼上树游戏,却让小鸟下塘玩水,他们肯定不能,也不乐意。你把小兔写成是凶猛的家伙,而且爱吃肉,却把老虎说成是弱小的,既不符合自然规律,别人读了也难以接受。当然,你要打破常规,也未尝不可。

《猫与老鼠》中的老鼠就以他的活泼、可爱、机灵而深受世人的喜爱。

4、读懂课文让续编的童话合情合理。续编是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延伸性想象,创造性的表达。我们必须准确把握课文的主线,表达的主要思想,人物的性格特点。要使续写的文章与原文浑然一体,天衣无缝。

例文

《小木偶的故事》续写

那天,小木偶戴着一顶漂亮的大红帽,兴冲冲地走在大街上,躲在一旁的小红狐又偷偷地盯住了小木偶的帽子,心里又打起歪主意:“嘻嘻!这个小木偶傻乎乎的,只会笑,看我这次怎么偷你的大红帽!”

突然,小红狐跑上去对小木偶说:“你好呀,小木偶!你的红帽子真漂亮,给我戴一下好吗?就戴一下,我想看看这帽子对我合不合适。”这次,小木偶变机灵了,想逗逗小红狐,他就像上次那样,装着一幅笑嘻嘻的样子说:“好吧!” 小红狐一戴上大红帽就拼命地逃跑,小木偶那两条长长的、灵活的木头腿几步就追上了小红狐,小木偶一把就抓住了小红狐那毛茸茸的大尾巴。“快放开!快放开!”小红狐拼命挣扎、尖叫。

“干什么这么大声?”熊警官走过来大声问道。“报告警官,小木偶抢我的帽子。”小红狐又撒谎。“哼!小红狐。上次你抢我的包,这次又想抢我的帽子,你还撒谎!”小木偶满面愤怒地说道。小红狐大吃一惊,他想:“小木偶变化怎么这么大呀?” 顿时真相大白,小红狐羞愧地说:“对不起小木偶,我不应该抢你的帽子。” 说着,把红帽子和上次抢的红背包还给了小木偶,小木偶说:“知错能改就是好的开始。”

从此,小红狐和小木偶成了一对好朋友。(480字)

第四单元习作指导:如何写好动物

一、概述

在这个美丽的世界里,除了人、山水风光、名胜古迹外,还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它们有的同人相距很近,就生活在人的周围,如:鸡、鸭、鹅、小狗、小猫等等这一类常见的小动物,还有的同人相距较远,如天上的小鸟,水里的鱼儿,山中的野兽等等。作为活泼好动的你,作为对什么事物都想探究的你,肯定会有许多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把你对小动物的了解和理解,写下来,就是一篇写动物的文章。

作为动物,它绝对有自己显著的外形特征和独特的生活习性。那么,我们在描写小动物的过程中,就要紧紧抓住这两点,花大力刻画。在字里行间还要注入自己的感受,如喜爱、启发等等,把自己独特的思想感情鲜明地表达出来。

在小学课本中关于小动物的范文有几篇。《翠鸟》、《猫》、《麻雀》、《蟋蟀的住宅》、《燕子》等。一般把小动物赋予一点人的思想感情,文章会显得更加的活泼生动。比如,《猫》、《麻雀》、《蟋蟀的住宅》这几篇作品都具有这种手法。我们家的猫有些顽皮、可爱,老麻雀有母亲一样的举动,蟋蟀会弹琴、做房子。

二、方法指导

1、写外形

一是要观察小动物(包括昆虫)的外形,可以写小动物的静态,也可以写动物的动态。在观察时,包括颜色、长相、个头都要如实写出来。

二是要抓住特点,不能面面俱到什么都写。

三是要按顺序写:先整体一再局部一最后整体。概括写整体,具体写局部,用总分关系的句群。

最后,为使描写更形象、具体,要展开丰富的想象,恰当地运用比喻。特别要用好“像——”、“犹如——”、“仿佛——”等喻词的使用。

2、写习性

写小动物,还要细心观察它们的动作、静态和生活习性,这些是小动物的动态方面。例如写它们吃食物、嬉戏的样子,相互追逐争斗的情形,如何筑巢、休息的情况,等等。

小动物也有感情、情绪,这要靠我们从它们的叫声和动作中,用拟人的方法去体会和想象,这样就能写出小动物的性格,显示出它们的活泼和可爱,实际上也就写出了我们对动物的感情。

综合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写动物的关键是两个方面: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外形的描写重在写清动物的外在形象:如体积、重量、颜色等等方面,关键是要具体、形象、生动,可以适当使比喻、拟人等手法。

生活习性,重在写清楚动物的吃、住、行等方面的特点。

范文:

我发现了蚂蚱的奥秘

夏天,在碧绿的草地上,在鲜艳的花丛中,都能看见一个个绿色的灵巧的身影在跳跃,那便是蚂蚱。

每当看见蚂蚱,我的脑海里就会出现许多问号:蚂蚱那双摆动的触角是干什么的?蚂蚱怎样呼吸?蚂蚱后腿上的锯齿是干什么的?为了弄清楚这些问题,在一个星期天,我捉来几只蚂蚱做了观察和研究。

神奇的“小雷达”

我捏起瓶子里的一只蚂蚱仔细观察起来。嗯,瞧那触角不断地“胡乱”摆动,好像在抗议!我用手指在它眼前来回摆动,它的触角也跟着来回摆动,就像一个小雷达,不住地在跟着目标转。这样,我初步断定蚂蚱的触角是用来做探测前方有没有障碍物的。为了进一步确定这个结论,我做了实验,我把蚂蚱放在桌子上,那蚂蚱便逃命似地跳起来。在桌上,我拿了块橡皮堵在了它的前面,蚂蚱来了个急刹车,那双雷达般的触角不断地来回摆动,然后,绕开了那块橡皮,继续跳起来,噢,原来蚂蚱的触角真是用来探测前方有没有障碍物的!是架神奇的“小雷达”!

第五单元习作指导:怎样写导游词

习作目标:

长城、故宫、颐和园、秦兵马俑及新建的奥运鸟巢、水立方等旅游景点„„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的这些宝贵遗产和美丽景色,让我们也做回导游,试着来介绍一下它们。那么导游词如何写呢?

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导游词

导游词是导游员在游览时的讲解词,是为口头表达而写的,因此要求语言要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当然,许多导游词在风景区是可以看到的,而景点名称的由来,风景背后的神话、传说、故事等等,却鲜为人知。因此,在导游词中加入这些内容,也能增加旅游的神秘感。

二、写导游词的步骤

第一步:先确定你要介绍的一个景点如是介绍长城还是鸟巢。在写导游词前必须先确定下来。

第二步:搜集你要导游景点的相关资料。

1.最大旅游特色是什么。2.它的形成背景等。

3.背后的神话、传说、故事尽可能的收集。

第三步:开始根据收集到的资料,筛选最能打动游客的资料,作为导游词素材。

第四步:开始撰写导游词

三、导游词的具体内容和格式

一般有前言、总述、分述、结尾四个部分。

前言:是导游员在陪同游客参观、游览前,向大家表示问候、欢迎和自我介绍的话。

总述:是对游览景点的一个总的介绍。

分述:导游词的重点,要按游览顺序,对所选景观逐一进行生动、具体的解说,使游客尽情饱览景点风光,领略世界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与风韵,留下美好回忆。

结尾:在游览结束后,应对游览的内容作一小结,并向游客表示感谢和告别。

范文:

长城导游词

大家看,这长城像巨龙腾越在崇山峻岭、沙漠戈壁。长城,它是由城关、城墙、敌台、烽火台等构成的,是我国古代各民族统治集团间的军事防御工程体系。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叫陈梓婷,很荣幸当今天的导游,今天,我带大家去观赏我国鼎鼎有名的长城,这长城在世界上可是独一无二的,你们期待吗?好,大家安静下来,上车,然后系好安全带。现在,我们的汽车正行驶在八达高速公路上,马上就要进入今天我们即将要参观的八达岭景区。前面那座山是军都山,八达岭长城就盘踞在这座山上。现在,我们的汽车已经到了,大家边参观边听我给你们介绍我国的长城。

大家看吧,这万里蜿蜒于中华大地的长城,以其无比宏伟的雄姿久闻于世。今天在“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号召下,许多地方已修缮一新,更加气势磅礴,成为我国名胜之首,不然,它怎么会吸引你们这些游人呢。

大家看,这长城像巨龙腾越在崇山峻岭、沙漠戈壁。长城,它是由城关、城墙、敌台、烽火台等构成的,是我国古代各民族统治集团间的军事防御工程体系。告诉你们吧,它是这两三千年,由各族人民反复多次修筑而成的,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和坚强意志,成为我国古代文明中的一项光辉灿烂的瑰宝。大家喜欢吗?让我给你们讲吧。长城内外各族人民在无数次斗争和长期交往中,发生过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吸引着历代文人墨客为它赋诗作画,在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许多优美动人的篇章与画卷。

告诉你们吧,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人民就已经开始修建长城了,那个时候诸侯争霸,为了保护自己的领地不被侵犯,所以在各自边界上纷纷修筑了长城,叫做互防长城。著名的民间传说:烽火戏诸侯和孟姜女哭长城也是发生在万里长城上的。如今,长城经过几次修整之后,基本恢复了以往的面貌,在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且它还是当今世界上最上的防御性城墙!遍布了我国16个地区,全长达到了10.8万里。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这次长城之旅就到止结束了,大家今天参观得高兴吗?如果高兴,有时间还可以再来喔,THANKS!

第六单元习作指导:看图作文《胜似亲人》

这次习作有两个内容供选择:一是看图作文,一是写生活中的真实故事。两者任选其一,给学生以自主选择的空间。

看图作文,要求学生观察《胜似亲人》这幅图画,并根据画面内容展开想象,写一篇习作。教学时,首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看看图中有哪些人,她们在做什么,然后根据人物的衣着、外貌、动作、表情及周围的环境来判断她们的身份、年龄,想象她们之间可能是什么关系。其次,应引导学生根据画面提供的内容,联系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想开去,想到画面之外去。因为图画不可能表现出每一个细致的情节,必须要借助想象才能使生动的画面浮现出来。教师要启发学生透过画面多想一想,如,小姑娘为什么要给老奶奶洗衣服?老奶奶没有亲人可以依靠吗?她们是怎样认识的?小姑娘一直这样照顾老奶奶吗?老奶奶搂着小姑娘会说些什么?为什么说她们胜似亲人?仔细观察画面,再加上丰富的想象,写出来的习作会比画面反映的内容更完整、更具体、更生动。

习作的另一个角度是写生活中的真实故事,要求把经过写具体,最好还要写写自己的感受。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先回忆自己生活中亲身经历的或听到的、看到的事,从中筛选出最难忘的事,并想一想这件事是怎样发生的,又是怎样一步步发展的,结果怎样,自己的感受如何,想清楚了再动笔。

习作中,教师要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重点指导。习作讲评时,可以请学生读一读精彩片段或全文,师生共同点评,提出修改建议。最后学生根据大家的意见修改自己的习作。习作讲评要兼顾到供选择的两个方面,无论是看图习作,还是写生活中真实的故事,都应得到展示和评改指导的机会。

【知识链接】

怎样看图作文?

看图作文就是把画面的意思用文字表达出来,它是作文训练的一种好形式,它能培养你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有条理的思维能力。

看图作文有单幅图和多幅图,但看是写的前提。看图要有顺序边看边想,或从上到下,从下到上;或从远到近,从近到远;或从中间到四周;或从人到景,从景到人。想一想,图上画的是一件什么事物,对画面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先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再细看画面,了解事情发生的环境、地点,从景物和人物的衣着,还可以分析出事情发生的时间;细看人物的穿戴和身材,想一想人物的身份,年龄和职业;细看人物的动作,想一想他们在干什么,是怎样干的;细看人物的表情,想一想人物的思想感情。然后想一想整幅图画说明一个什么问题,作者画这幅画的目的是什么。最后,按图意列出提纲进行写作。

叙事的单幅图只展示了一件事的部分内容,除了前面所说的那些方法外,我们还要学会从一幅图的内容,想象出以前会怎么样,以后会发生什么变化,重视写好开头和结尾。

如果是多幅图,要注意图与图之间的联系。要着重观察前一幅中没有出现的事物,如出现了哪些新的人物,地点有什么变化等。即使是相同的画面,也要特别注意画面的细微变化,如人物的动作和表情,天气的变化等。从而了解事情的发展变化。逐幅看完后,再连贯起来重看一遍,使画面上事物的发生,发展的经过和结果,在自己头脑中留下一个完整的印象,然后按每幅图的主要意思列出提纲,突出重点,注意详略,不要每幅图都平均使用力气。每幅图的叙述描写要注意连贯,互相衔接,不要变成图意的说明。

看图写话的画面是静止的,而且比较单调,我们要通过仔细观察,合理想象,使静止的画面动起来,使单调的画面充实起来,如使人物开口说话,开展心理活动,使景物具有色彩等。看图写话的方法,简要地可以用十二个字概括:顺序观察,尝试表达,合理想象。

教学目标:

1、观察插图,理解图意,引起合理想象,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

2、组织语言,尝试表达所想所感,习作内容具体,句子通顺。

3、感受情感表达的方法,受到互帮互助的人际常情教育。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仔细看图,发挥想象,尝试习作

教学难点:理解图意,进行合理想象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渗透写作知识

1、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幅美丽的图片。(出示幻灯片)图上画了些什么?

2、学生交流

3、渗透写作知识

师:一位小朋友根据这幅图还写了一篇文章,就是看图写画。

谁愿意把这篇文章读一读。(指名读)思考文章写了哪些景物,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按什么顺序写的?

板书:有顺序观察

作者描绘的这些景物都是图上看的件的,还有哪些是图上看不见的?

4、小结。板书:有序观察

二、审题

1、出示写作要求

齐读

2、这次作文类型是什么?题材是什么?有什么要求?

三、看图想象,激活画面

1、指导看图

师:你看到了什么人?给小姑娘取一个你喜欢的名字吧。(„„)

师:小姑娘与老奶奶是什么关系呢?你们是怎么知道的?(胜似亲人)

2、理解题目

师:“胜”的意思是„„“胜似亲人”就是不是亲人,却比亲人还亲。

3、理解图意

师:仔细观察画面,老奶奶正在干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老奶奶正搂抱、抚摸着小姑娘)

师:老奶奶为什么要搂抱、抚摸着小姑娘?请仔细观察画面,好好想一想?

(学生可能会说,因为小姑娘帮助老奶奶洗衣服,老奶奶感谢她。)

师:事情可能发生在什么时候?(可能,也可能„„)

师:小姑娘是怎样帮助老奶奶洗衣服的呢?老奶奶又是怎么感谢她的呢?请你再次看图,仔细想一想,把小姑娘洗衣服的过程想清楚,然后跟小组里的同学讨论一下。(课件出示:想一想,小姑娘是怎样帮老奶奶洗衣服的呢?老奶奶是怎样感谢她的。)

4、小组讨论,师巡视

5、指名反馈

(师相机追问:小姑娘一拿起衣服就洗吗?要不要先打水?你仿佛看见她是怎么打水的?小姑娘正在洗着衣服,我们又仿佛可以听见传来„„(声音);我们又仿佛可以看见小姑娘脸上„„;老奶奶看见了这样的情景,就„„)

6、提出要求,试写片段

师:同学们都能根据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把小姑娘帮助老奶奶洗衣服的过程想得很具体。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不能让每位同学将自己的想法,在这里一一交流,那么赶紧把它写下来吧,下面请拿出笔和作文纸,写一写小姑娘帮老奶奶洗衣服的过程,写的时候要注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还要注意人物的动作,表情,对话描写,赶快动笔吧,看谁写的又快又好!(课件出示要求:把小姑娘洗衣服的经过写清楚,把小姑娘和老奶奶的动作、表情和对话写具体)

7、试写片段讲评

A、出示一生作品

师:赶快来看一下这位同学写了些什么!(投影展示)

(师引导学生注意起因、经过、人物的动作、表情、对话有没有写清楚。)

生评,提修改建议,师评。

B、展示另一生作品

师:再来看一看这位同学的成果!(投影展示)

生评,师评,共同修改。

三、画外联想,丰富内容

1、图前想象

师:课上到这里,老师有一个问题不明白了,老奶奶为什么是孤身一人呢?她没有亲人照顾吗?

指名反馈。

师:老奶奶身边没有亲人,生活遇到了困难,乐于助人的小姑娘平常还可能会帮她做些什么事情呢?

指名反馈。

师:嗯,小姑娘对于老奶奶来说,真是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啊!老师觉得可以把这些内容放在我们习作的最前面,也就是刚刚写的片段的前面,作为故事的起因。

2、图后想象

师:是的,这么一位美丽、善良的小姑娘,用她的爱心让老奶奶得到了比亲人还好的照顾,她们以后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子的呢?你能大胆、合理地猜测一下吗?(指名说)

指名反馈。

师:说的真不错,我们可以把它放在习作的后面,作为故事的结尾。

3、习作题目

师:这么感人的一个故事,我们可以用“胜似亲人”来做题目,除此之外,你认为还可以取什么题目?

指名反馈。

四、布置习作任务。

师:老师让你们回去把这篇故事完成好,有信心吗

【范文】

亲人

我们村寨有十几户人家,大多是苗族,只有我家是汉族。

我的邻居有一位老奶奶,快80岁了,可身体还算硬朗。她有个女儿在县城教书,难得回来一次。一年到头,出来进去总是她一个人。

老奶奶经济上并不困难,困难的是没有人手。她毕竟上了年纪,手脚不灵便,该买的不能出去买,该做的不能及时做。

妈妈是个热心肠的人,每天从地里劳动回来,总要到老奶奶家去看看,有时给她缝缝洗洗,有时替她买米买盐。妈妈常对我说:“放学回来,你也该帮助老奶奶做点儿事。少先队员应该懂得尊敬老人,照顾老人。”我一直记着妈妈的话。那时我还小,只能帮老奶奶擦擦桌子扫扫地,别的事干不了,她也不让我干。现在,我长大了,可以帮老奶奶多做些事了。

今天是星期日,我吃过午饭,做完功课,想起老奶奶前两天换下来的床单和衣服还放在那里,我便悄悄地背起竹篓,拿上脸盆,到河边把衣物洗干净,然后又悄悄地回到院里。我正在晾衣服,老奶奶高兴地从屋里走出来,把拐棍立在一旁,双手捧着我的头,把热乎乎的脸紧贴着我的脸,笑眯眯地说:“你真是个好孩子!你们这样帮助我,照顾我,真比我的女儿还亲啊!我该怎么谢你们呢!”

听了老奶奶的话,我实在有些不好意思,忙说:“您说哪里去了,帮您做点儿事是应该的。以后,我还要帮您做更多的事呢。”

胜似亲人

在一个苗族的小村庄里,住着一位老奶奶。她无儿无女,生活十分地清苦。老奶奶经常围着黑色的头巾,耳朵上戴着银耳环,身上穿着特有的苗族服装,独自去田里照看农活。

老奶奶家的隔壁住着一个漂亮的小姑娘,名字叫桃桃,小姑娘长的就像她的名字一样,粉红的小脸蛋,就像是春天刚刚绽放的桃花一样,可爱极了。她经常去奶奶家玩,也会帮着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老奶奶总是会拿出一些烧好的地瓜给她吃。一老一少有说有笑的,那个亲热劲还真的像是祖孙俩呢。

一天晚上放学回家,桃桃放下书包就跑进了老奶奶家的小屋子。喊了两声,却没见奶奶走出来,桃桃进里屋一看,老奶奶正虚弱的躺在床上。原来奶奶生病了。

从这一天起,桃桃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跑到老奶奶家为她端水喂药。看到衣服脏了,还捲起袖子帮奶奶洗衣服。过了几天,老奶奶的病终于痊愈了。这多亏了小桃桃的细心照料,老奶奶一手搂着她的脖子,一后亲切地抚摸着桃桃红扑扑的小脸蛋,激动地说:“奶奶幸亏有你的照顾了,你就是奶奶唯一的亲人啊!”桃桃低着头小声说:“奶奶,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您也很疼我呀,以后就把我当做您的亲孙女吧!”

村庄里的人都感叹的说:“她们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啊!”

简评:这篇看图作文能够认真观察图中的每一个细节,对人物的外貌及穿着描写比较细致,语言连贯流畅,故事情节的设计贴近生活,感觉真实。而且准确的反映出了图中所有表达的思想情感。

第七单元习作指导:如何写我的成长故事

一、了解本单元范文的基本情况

本组单元以“成长的故事”为专题,编排了精读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和略读课文《乌塔》《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讲述了少年周恩来在感受到中华不振的现实之后,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事;《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作家肖复兴回忆1963年叶圣陶先生为他修改一篇作文并请他到家中做客的事;《乌塔》讲的是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一个人在欧洲旅游的事;《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则以书信的形式,讲了一个小朋友向一位作家请教如何与人和睦相处、平等交流的事情。

二、思考本单元范文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1、《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文章写了哪几件事,深入思考周恩来立下这个志向的原因是什么。

2、《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课文写了哪两件事,知道这两件事虽然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也存在着独立性。

3、《乌塔》

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中哪些内容反映了乌塔在生活上的独立?

4、《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推想:国强的问题还有可能回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对此有何看法?

三、基本掌握作文技巧

1、弄清题意,明确内容。

成长,就是向成熟的阶段发展,也就是变得懂事起来。青少年阶段正是成长的阶段,在你成长的过程中,肯定有许多事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如高兴的事或烦恼的事;还可能有给你刻骨铭心的教育的事;让你懂得一个道理的事;给你一件终身难忘记忆的事等。总之,这件事让你变得更加懂事了,你就可以选这件事。

2、思维拓展,选好立意。

拿到这类习作,同学们可能还是不知道如何下手?其实,这类习作范围很广,我们写过的如:

《成长的故事》《我第一次„„》《我学会了„„》《这件事教育了我》《„„给的启示》基本都属于这种类型。因此,针对这类习作,一般以这件事让你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立意比较好。

3、确定观点,选取要写的材料。

在你成长中的很多,因此需要你选取一件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最能表达积极思想意义的;你认为最能打动你的读者的事。这就是本习作要写的中心。要选写典型事例,成长的故事有很多,不是随便写一件成长过程发生的什么事都行,而是要写那些最难忘的、对自己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的事情,也就是要选取成长过程中最典型的事情来写。如例文《我长大了》选了妈妈游泳被海水呛了以后,小作者照顾妈妈的事。这件事就很典型,因为这件事不是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而且更重要的是,在照顾妈妈的过程中小作者长大了,懂事了,这对她的成长是非常有意义的,也是她成长过程中的一件重要事情。

4、按序写作,详略得当。

按照一定顺序来写(一般按事情发展顺序),最能突出表达中心的内容要详写,写出细节。把内容写具体,不但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件事写具体,就是把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写详细,把重点部分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以及心理活动等形象细致地写出来。这样,会使人读后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文:

我的成长故事

每个人都有许许多多的成长故事,我也不例外。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我第一次独自睡觉,回想起来,仍然记忆犹新。

记得我五岁那年的一天,爸爸妈妈都要加班,晚上只有我一人。如果是平日,他们一定会把我送到哥哥家,可今天,却说我长大了,可以自己睡觉了,硬要把我一个人留在家里。

晚上,家里空荡荡的,一片寂静。我吃完饭、洗漱完毕,爬上床,关好灯就睡觉了。也不知为什么,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于是,我睁开眼睛环顾四周,屋子里黑洞洞的,静得连自己的心跳声都能听见。我真有点害怕,平时在电视里看到的可怕的情景在脑海里一一闪过,令我毛骨悚然。就在这时,窗外忽然刮起一阵风,吹得空衣架直发出“叮当,叮当”的声音。而挂在外面的衣服则随风摆动,影影绰绰,看上去像有人在外面,吓得我魂不守舍,一头躲进被子里。虽然我在被子里热得大汗淋漓,但还是不敢出来。过了一会儿,我受不了了,便想出来凉快凉快,喘口气,可又不敢。突然,我的脑海里出现一个声音:“龙,你可千万别出去,要是出去了,会被外面的坏人发现的。”“不会的,”另一个声音说道:“那根本就不是坏人,是衣服,只管出去好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大伙儿可都这么说,千万不能出去。”“这事不是明摆着嘛?那都是风的恶作剧,是衣服又不是坏人。更何况,只要自己不做亏心事,半夜就不怕鬼敲门„„”这两个声音在我脑海里争论不休,令我难以决策。最终,我还是从被子里钻了出来,但不管怎么说,的确有点害怕,忐忑不安地度过了那个令人难忘的夜晚。

第二天,父母都夸我,说:“龙,你长大了,变得勇敢了。”我听后,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从那以后,我就拥有了自己的小房间,独自睡觉了,真可谓“万事开头难”啊!

从《乌塔》想到的

今天,我读了《乌塔》这篇课文,深有感触,受益匪浅。(先写总体感受。)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年仅14岁的德国小女孩乌塔独自一个游历欧洲的事。乌塔特别细心,她总是在家就设计好旅行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局的电话号码。她自立,不怕苦,也不怕一个人力量单薄。(再写文章的主要内容。)

她自强,中国人认为孩子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都得捏在手心里,不能让他们受苦受委屈;但乌塔的父母却觉得,爱孩子,就必须让他们经受挫折和磨炼。(结合实例。)

读了本文,我想了很多很多。我们同样是孩子,却有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采用排比的形式去写:我已上四年级了,日常生活还需要爸爸妈妈打理,而乌塔,却独自一人游历各国;我,总是跟爸爸妈妈要零花钱吃吃喝喝,而乌塔却自己打工挣钱周游世界;我,自己一人走在马路都惊惶失措,而乌塔一人游历各国却镇定自若。(写自己的内心感受,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也可以结合课文的某些句子谈感受。)

乌塔就像一棵小草,为了争取更多的阳光和雨露,奋力生长,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和挫折她都坦然面对,让自己在磨炼中成长。(写自己的独特感受,对乌塔的赞扬。)

读了这个故事,乌塔的所作所为深深地感染了我,我虽然不能像乌塔那样去跨国旅游,但一定要学习她那种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做一个阳光好少年!

(写决心。)

第八单元习作指导:如何写奇思妙想

想象作文,顾名思义,就是作者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凭借想象的翅膀,超越实际生活,去构想出见过或根本没有出现过的生活图景,以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文章。一位作家曾说过:“一个会回忆,会联想,会想象的人,才是会构思的人。”由此可见,想象对我们学习、进步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写好想象作文,会提高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会成为我们一生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基础的。

那么,怎样写好想象作文呢?

1、构思巧妙

对未来的想象不是写现实的事物,这就要求我们在构思上动些脑筋,写法上新颖,有吸引力。比如可以直接写未来的情景。有个同学在作文的开头写“今天是2024年元旦,我们分别的老同学欢聚一堂„„;”也可以采取设问的开头方法,如“祖国未来是什么样子呢?”还有的同学以做了一个梦为开头,以醒来后希望梦境变成现实为结尾„„不管用什么方法,都应该努力使自己的文章对别人产生吸引力,一看到开头,就愿意继续读下去。

2、大胆合理

既然是想象作文,想象是十分重要的。在我们确定了要写的材料后,我们就应紧扣材料(可能是一方面,也可能是几方面)展开丰富的想象。这个想象一定要做到奇,即奇特,富有个性,是属于你自己的大胆而奇特的想象。你想象中的20年后的某一方面是什么样的,你们的聚会是什么样的,你就可以是什么样的。因此,同学们一定要大胆地展开想象,尽量在想象汇总突出自己的创新。想象要大胆而有新意,具有时代性的同时,要注意合理。想象的合理指想象要基于现实。它是想象而不是狂想、妄想。要基于现实,又要超越现实。写这类作文要注意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将自己平时观察所得,根据表达的需要,合乎情理地展开想象。

3、内容具体

有了大胆而合理的想象,我们应把想象的内容具体而详细地写出来。写时要围绕一个中心内容,把想象的变化、情景,有重点,有层次、具体地描述出来,不可只写一些简单、空洞的概念。写得具体而详细,这样文章才会有具体内容。

4、感情真实

首先,对未来的展望是幸福的,我们应把这种幸福的感受融于语言中,在字里行间,渗透“我们”的幸福感。未来的世界更是令人向往而美好的,大家一定要运用生动、形象而优美的语句对其进行叙述、描写,把语言好好提炼,让它充分展现我们未来的美好。

同时,语言要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一定要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或幽默风趣、或生动活泼或流畅严谨。用自己的语言来写,写出对未来的想象,这样的文章一定是成功的。

【知识链接】怎样写好想象?

写想象作文,首先要放宽自己的想象空间,新奇、丰富的想象会给作文带来奇丽、美妙的色彩。在这个空间里,你是整个世界的主人,因为这个世界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你的想象而存在,你想的越多,这个世界就越丰富多采,反之,你的想象力贫乏的话,你的世界将会暗淡无光。

当然,所有的想象从某种角度看,都是现实生活的折射,都离不开现实生活。新奇并不等于离奇,只有有一定现实生活依据的想象才是能够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可以理解的世界。所以我们在展开翅膀翱翔的同时,不要忘记现实生活是依托我们起飞的空气。要写好想象作文,就必须在平时生活中注意观察生活细节,注意汲取科学知识,以这些内容为依托,进行合理的创作,就可以建造出奇幻绚丽的属于你自己的世界。

构建想象的世界还需要文字结构、章法作为砖瓦。没有语言文字的表述,想象就只有停留在脑海中,无法与别人交流、共享。

假象类想象作文虽然只是一种未能实现的理想,但它应该是小朋友心中最真诚的理想、期待或祝愿。这一类型的想象作文一现实的关系最为紧密。写作时,要对生活仔细的观察,注意突出重点,并围绕这个重点选择素材。面面俱到是这一类题材的大忌。

例文:

未来的月球之旅

时光飞逝,转眼间到了2045年,人类已经数百次登上了月球,为了实现小时侯的梦想,经过严格的筛选,我终于可以前往月球旅行。

不太长的工夫,航天飞船便到了目的地,我穿着厚厚的宇航服下了飞船进行游玩。月球并不像神话中那样美好,它是一个荒凉死寂的世界。突然,一个小白点在我的眼前一亮,我疾步向前,走近一看,竟是一架骸骨?在这月球上会有谁的骨头呢?我仔细辨认,怎么好象和恐龙的有些相似?我继续寻找,不久又有几架骸骨被发现了,这到底怎么回事?

我急切地想知道答案,便用空气刀刮了一点骸骨上的粉,爬上了飞船,把粉装进了物质分析器里进行研究。不一会儿,屏幕上先是出现了一行字,证实了我的想法,这些骸骨果然是恐龙的,不久,电脑又自动地出现了幻想画面:森林年、茂密,水流丰富,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这是大概几百亿年前月球的景象。突然,出现了一群群恐龙,它们扶老携幼,浩浩荡荡地来到月球,开始啃森林„„渐渐地屏幕变黑了,显示几万年后,月球已是一片狼藉。看到这,我又陷入了更大的谜团,这一切会是真的吗?地球上的恐龙怎么竟会是灭亡月球的生命的杀手?看来我是不可能解开这个谜团了。

就在这时,总部向我询问,我连忙将这里的情况进行了汇报。总部命令我带些标本回地球进行研究。我赶紧将一幅恐龙的骸骨搬上了飞船,然后飞回地球。

没想到第一次进行月球旅行就会有这么大的发现,我心里特别高兴,但月球上的景象又让我陷入深思„„

简评:本文通过丰富的想象,写出了我第一次飞上月球的情景,同时也说明了作者平时比较勤于观察,深入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好文章。

第三篇:四上 音乐 总结

音乐教学工作总结

尹桂红

又一个学期结束了,这一个学期,较忙碌,较充实,细细品味,感觉自己成长了很多,收获了很多宝贵的教育教学经验。本学期我担任四年级音乐课。为了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我努力培养学生有理解,有表情地歌唱和感受音乐的能力。通过音乐的艺术形象,培养学生的革命理想,陶冶高尚情操,启迪智慧,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现将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弥补不足,精益求精。

一、基本情况概

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听、看、唱,讨论、联想、想象及律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在音乐欣赏课中还加入了一项让学生自己介绍音乐,表达自己艺术见解的实践活动,这也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二、成绩与不足

1、在教学中,认真备课的基础上,运用范唱方式于音乐艺术形象感染学生启发学生的艺术形象思维,使他们做到有感情地歌唱,通过艺术形象的感染来完成思想教育。

2、在唱歌教学中,一方面引导学生演唱要有良好的姿势,正确的呼吸准确的发音,清晰的咬字,吐词,另一方面是逐步要求学生做到自然音色圆润,不断提高唱歌的艺术技巧,在懂得音准和节奏的基础上提高对音乐形象的理解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觉和造就音乐的“耳朵”。

3、在教唱一首新歌,为了使学生能达到学会全歌,利用示范教学法,都是先将全歌唱一遍,作为一次示范,然后教唱歌谱,最后讲解歌词大意,教唱歌词,这样利于音乐程度的提高,利于复杂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以后自学的能力。

三、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1、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上音乐课,多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努力做到用好的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对于破坏课堂秩序的行为也进行了善意的批评与纠正。

2、更好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3、给他们的环境较为宽松。

4、我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去自费收集各种音乐文化资料,以便让学生能多听、多看、多接触优秀的作品,从而增长见识,并获得更多美的感悟。

四、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不足之处是侧重了情感、兴趣的培养,稍微忽略了对学生乐理知识的传授。毕竟三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掌握了乐理知识才能更深层次地感受、理解音乐。

第四篇:四上音乐教案

四上音乐教案--湖南文艺出版社

第一课 祖国•妈妈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歌曲《我爱妈妈,我爱中华》,并能怀着真挚、深情的情感用明亮的声音进行演唱。

2、能认真聆听歌曲《歌唱祖国》、《一个妈妈的女儿》,能感受歌曲不同的情绪,并能轻声跟唱歌曲,了解独唱与齐唱的声乐演唱形式。

3、能积极参与“颂祖国诗歌朗诵会”的活动,从中体会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

1、能怀着真挚、深情的情感用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我爱妈妈,我爱中华》

2、能认真聆听歌曲《歌唱祖国》、《一个妈妈的女儿》,了解独唱与齐唱的声乐演唱形式。教学难点:

能认真聆听歌曲《歌唱祖国》、《一个妈妈的女儿》,了解独唱与齐唱的声乐演唱形式。教学用具:

课件、钢琴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组美丽的图画,你们猜猜这都是哪里?(展示一组中国大地上的各地风景图片。)

1、同学们边欣赏,边讨论

师:这些美丽的景观都是咱们生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土上的,你们觉得美吗?你们热爱自己的祖国吗?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呢?

2、同学们讨论交流。师:我想大家一定都学过很多赞美祖国的诗歌,这节课啊,老师首先想开一个“颂祖国诗歌朗诵会”,希望每一个同学们都参与,好吗?

3、活动:“颂祖国诗歌朗诵会”

三、新课教学

师:刚才看到同学们在朗诵诗歌的时候,一个个都激情澎湃,充满感情,老师听了非常感动,在这里,老师也想唱一首歌给大家听,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来感受这首歌曲所表达的对祖国的情感吧!范唱《我爱妈妈,我爱中华》

1、同学们闭眼聆听

师:你们觉得这首歌的情感怎么样?你觉得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来演唱这首歌呢?

2、同学们交流讨论回答(深情地)师:我们一起用“呜”的声音跟着老师用深情的情绪来哼哼这首歌的旋律好吗?

3、全班同学用“呜”模唱曲谱

4、全班同学划拍轻唱曲谱

5、学生视谱唱词。

6、学唱歌曲《我爱妈妈,我爱中华》

四、参与表现:

师:刚才同学们在朗诵会的时候,一个个都感情饱满,声情并茂,现在,我们也带着这样的情感,来演唱一下这首歌好吗?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请同学们上来表演。

五、总结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导学铺垫

师:上节课,我们满怀深情地用诗和歌来歌颂了我们美丽的祖国,让我们再一起带着深厚的感情来演唱一遍吧!

1、全班同学有感情地复习歌曲《我爱妈妈,我爱中华》

三、新课教学 师:其实,歌颂祖国的歌并不是只有这么多,像我们熟悉的《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等等都是歌唱祖国的经典歌曲。今天在这节课上,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再来欣赏几首歌唱祖国的歌曲,好吗?

(一)欣赏《歌唱祖国》

1、聆听歌曲《歌唱祖国》 师:这首歌曲,你们一定很熟悉吧?谁来说说你们常常会在什么样的场合听到?(大型晚会上)这首乐曲和我们上节课学唱的歌曲感受相同吗?谁来用几个词语表达你听赏《歌唱祖国》的感受?

2、请同学们相互交流讨论。

师:这首歌曲的感觉是雄壮有力的,给人一种催人奋进的感觉。这首歌曲用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演唱形式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齐唱:多人同唱一个曲调称齐唱。)师:由此你们可以推出独唱的声乐演唱形式是什么样的吗?

3、请同学们来说一说独唱的演唱形式是怎样的。师:同学们说的都差不多,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独唱:一个人演唱称独唱。如男高音独唱、女中音独唱、童声独唱等。)师:老师想问问,如果《歌唱祖国》这首歌采用独唱形式来演唱,你觉得会有与齐唱同样的感受吗?你觉得哪种形式演唱出来的好听一些呢?

4、请同学们交流讨论。(用齐唱好听一些。独唱表现不出这首歌曲的气势。)

(二)欣赏《一个妈妈的女儿》

师: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首独唱形式的歌曲。CAI:播放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

师:这首歌又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1、同学们交流讨论。(深情的)师:这首歌曲歌唱的祖国中的各个民族之间的感情非常的深厚,它们就是像是太阳和月亮一样,是同一个妈妈的女儿,这个妈妈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让我们再来听一遍,感受一下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吧!

2、学生再次聆听歌曲,并随乐律动 师:独唱歌曲一般用来表现带有抒情情感的歌曲,而齐唱可以用来表现雄壮有力的歌曲。

四、参与表现 师:今天我们听了这两首不同情绪却表达了同一个情感的歌曲。我们一起就带着这两种情感来唱一唱。

五、总结

第二课 清晨 教学目标

1.在音乐中描绘自然界周而复始朝夕情景的作品不少。本课就用这一题材为主题编选了三个作品,以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2.在音乐实践中掌握六拍子拍号。3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教学安排:两课时

 第一课时

一、听《晨景》

1、听乐曲《晨景》,你听听这一段音乐描绘是什么? 要求:边听边对照教材中的三幅图,你认为这三幅图能否反映音乐所描绘的晨景?你能画出更好的图来表示吗? 2.重点聆听《晨景》第一部分(连续听两遍)。

要求:如果还可以的话,请在这三幅图下写出一句恰当的文字说明。(如“晨曦微露”、“初显阳光”、“太阳升起”) 3.小结:简介格里格生平。

爱德华•格里格 Edvard Grieg(1843-1907), 挪威最杰出的作曲家。生于卑尔根,15岁时去德国莱比锡音乐学院学习。后去哥本哈根从加德为师。1864年结识了作曲家里夏德•诺德拉克后,共同从事研究挪威民间音乐的工作。1867年创办了挪威音乐学校,根据挪威诗词创作了具有独特风格的 抒情歌曲,整理改编民间歌曲。

二、表演《清晨》

1.这是一首校园歌曲,在演唱风格上要通俗朴素,像说话似的歌唱。 2.聆听范唱,对歌曲整体有所了解。设问:(1)歌曲表述怎样的内容?(2)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3.学生自学第一乐段16小节曲调。

提示:形式不拘,可以视唱;可以个人自学;可以合作自学。 4.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二乐段曲调。

指导的重点是音准:大跳音程要唱准,第一个fa(4)音要唱准。5.在教师的带唱奏下,欢乐地唱好全曲曲调

6.歌词4段较长,建议唱第1、3、4段歌词,第2段歌词留给学生自己学唱。这样也不影响歌曲的完整性。省下第2段的教学时间用于唱好歌曲,处理好歌曲,尤其把第一乐段与第二乐段的对比要表现出来。 7.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与创造性。

8.小结:这是声乐表现“早晨”的一种形式。

三、编创活动:《早晨》

表现早晨的内容非常多,歌曲《清晨》所表达的就是发生在早晨的活动。管弦乐《晨景》也是对景色的描绘。请学生把早晨的活动思考一下,然后表现其一个方面就可以了,如“早晨的上学路上”、“早晨醒来”等等,都可以运用各种形式加以表达。

第二课时

一、聆听《早晨的歌》

1.设问:从音乐声中你能想像这是怎样的景色? 2.哼唱一下这一段音乐的主题曲调,画出图形谱。 3.欣赏《早晨的歌》第二部分。

设问,从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5.哼唱这段音乐中的主题曲调,并把每小节的第一个音连接起来唱一唱。 6.聆听全曲。

要求:听完后能根据音乐的发展顺序编讲一个故事。 7.小结:这是古代中国丰衣足食的农村晚上一景。

二、听辨活动:4/4拍还是6/8拍 1.先听教师唱一遍,想一想? 2.听一听,划划拍,试一试。

3.边唱边划拍检验一下。(请学生按课本内容拍一拍)

三、表演《早晨的歌》

1.教师谈话导入:本课主题是唱晨景

2.复习已学过的三种指号:2/

4、3/

4、4/4。这三种拍号的单位拍都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这首歌的拍号是4/4拍,它的含义是什么? 3.再听范唱这首歌,并边听边划4/4拍的指挥图式,设问:是否听出有两句的曲调基本是相同的? 4.全体划拍(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注意强弱节奏,跟着教师点谱视唱第一乐句(4小节)。

5.在第一句能准确视唱的基础上,学生自学第二、三乐句的曲调(注意每句的弱起拍,节奏要唱准)。

6.请一位学生指挥大家流畅地唱好全曲。

7.唱歌词,注意力度记号,以轻柔的声音唱出其晨景。

第三课音乐家海顿 教学目标:

1、在听故事的活动中了解音乐家海顿。

2、听赏《惊愕交响曲》和《告别交响曲》,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教学重、难点:

了解《惊愕交响曲》和《告别交响曲》所表现的内容。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介绍海顿;让学生阅读音乐家海顿的故事,初步了解海顿的生平。

二、听赏《告别交响曲》片段。

1、听故事。

2、听赏乐曲。

3、哼唱主题旋律。

4、在唱熟的基础上用手指划出旋律进行的方向。

三、听赏《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

1、听故事。

2、听赏乐曲。

3、讨论音乐特点。

4、哼唱主题旋律。

5、参与表现:用人声、打击乐、身势动作等表现音乐强弱。

四、小结。学生听上述交响曲。

第四课 雨中乐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踩雨》,听赏管弦乐曲《电闪雷鸣波尔卡》。

2、读谱唱歌《大雨和小雨》,听赏民乐合奏《雨打芭蕉》。

3、音乐活动:找邻居教学内容:

1、听赏管弦乐曲《电闪雷鸣波尔卡》。

2、听赏民乐合奏《雨打芭蕉》。

3、学唱《大雨和小雨》。教学目标:

1、能用和谐、愉快的声音学会演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2、能积极参与音乐听赏活动。

3、能和同学合作,设计多种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大雨和小雨》,并从中享受到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演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2、难点:设计多种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大雨和小雨》。教学过程:

1、导入:学生随音乐《电闪雷鸣波尔卡》律动进入教室。

2、听赏乐曲《电闪雷鸣波尔卡》

3、学生聆听老师播放音乐《大雨和小雨》。(1)出示《大雨和小雨》的歌谱。(2)教谱视唱《大雨和小雨》。

(3)听一听,唱一唱。随音乐哼唱歌曲。

4、师生分角色对唱歌词。

5、学生分组演唱第一声部和第二声部。

6、师生互换声部演唱歌曲。

7、全班合唱歌曲。

结束部分:全班听《大雨和小雨》全曲走出教室。

雨中乐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演唱歌曲《踩雨》

2、听赏民乐合奏《雨打芭蕉》。

3、积极参加音乐游戏。教学目标:

1、能用和谐、愉快的声音学会演唱歌曲《踩雨》。

2、能积极参与音乐游戏活动,培养良好的旋律流畅感。

3、能和同学合作,设计多种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踩雨》,并从中享受到乐趣。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指导学生体验歌曲表现的音乐形象。

2、难点:设计多种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踩雨》。教学过程:

1、导入:学生随音乐化《雨打芭蕉》律动进入教室。

2、听赏民乐合奏《雨打芭蕉》。

3、学生聆听老师播放音乐《踩雨》。(1)出示《踩雨》的歌谱。(2)教谱视唱《踩雨》。

(3)听一听,唱一唱。随音乐哼唱歌曲。

4、师生分角色对唱歌词。

5、学生分组演唱第一声部和第二声部。

6、全班合唱歌曲。

7、音乐游戏:找邻居

(1)制作三首歌曲的标签,让三个同学分别持有。(2)老师让学生分别唱一唱音乐旋律或播放旋律,让学生站到标签后。结束部分:全班听《踩雨》全曲,走出教室。

藏族的歌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

2.引导学生学习藏族踢踏舞的基本动作,丰富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

感受童声合唱《我的家乡日喀则》的情绪,节奏特点,并基本学会。教学难点

学习藏族踢踏舞的基本动作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听音乐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导入

师:前几节课我们已经了解到了哈尼族、苗族、新疆以及云南这几个地区的风土人情,今天我们再到西藏去看一看、苗族、新疆以及云南这几个地区的风土人情,大家想跟着老师一起去看看吗?

三、学习歌曲

1.欣赏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感受音乐的欢快情绪 2.学唱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

3.边唱歌曲,边轻轻的拍手,感受音乐的情绪

四、集体舞

师:大家都知道藏族是一个善于歌舞的民族。想不想随着音乐跳一下。老师指导学生做几个藏族的基本的动作。学生先自己将学习的动作组合一下。

四、巩固

学生和老师一起开一个歌舞晚会

让学生想象成篝火晚会,学生和老师围成一个大圈,载歌载舞。藏族的歌

课时:第二课时

一、复习《我的家乡日喀则》

师:上节课我们学会了一首新歌,你们还记得吗?谁来上台来大声演唱给大家听?

1、自由表演

2、相互评价

二、听一听藏族的歌

师:上节课,你们知道藏族的歌好听又有特点,今天我们再来听听其他藏歌

1、播放音乐(播放钢琴独奏《阿坝夜会》和女声独唱《阿妈勒俄》)

2、再听《白鹤啊,请借一借你的翅膀》

三、学习《白鹤啊,请借一借你的翅膀》 师:下面我们随音乐哼唱旋律,再用lu唱一遍

师:今天,我要请一些同学上来自己发出声音,让小朋友来猜一猜。

1、请同学上台演唱

2、单独唱

3、分角色演唱 四 表扬和奖励

学生自评

五环旗下你我他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学会《当五环旗传到北京的时候》与《奥运会,金牌多》这两首歌曲,并能体验歌曲的情绪,并积极参加音乐实践活动.2、听赏铜管乐曲《运动员进行曲》时,能跟唱主旋律,随着音乐踏步,感受乐曲雄壮有力的进行曲风格。

3、听赏与跟唱男声独唱《红旗飘飘》,并体验起情绪。教学重点:

1、学唱歌曲《当五环旗传到北京的时候》;

2、演唱《奥运会金牌多》。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听赏《红旗飘飘》

1、(播放MTV《红旗飘飘》,学生跟唱)师:谁告诉我这首歌的歌名叫什么?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五星红旗在世界上一些什么样的地方高高飘扬?各说明了什么?

2、小结

师:这表明我国的综合实力在逐步增强,2008年的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是再次的证明,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申报成功时的情景吧

3、介绍奥运相关知识

五环旗、奥运精神和我国奥运冠军等

二、学唱《当五环旗传到北京的时候》

1、导入

师:同学们,2008年奥运会今年在北京举行,中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为国家争了光!那么我们也来锻炼身体,强健体魄迎接美好的明天

2、活动一——接力赛(学习歌曲A段)

填词试唱,分析强音记号,齐唱A段

3、活动二——韵律操比赛(学习歌曲B段)

师:运动会在进行,全民来健身,让我们一起随音乐跳韵律操吧 师:让我们把歌唱出来

4、奔向2008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圆满成功表示庆祝,用歌声来表达我们的意愿。(齐唱全歌)

三、小结 第二课时

一、听赏《运动员进行曲》

1、播放《运动员进行曲》和相应画面,引导学生感受乐曲雄壮、激昂的情绪。

2、给走得好的学生带上花环,选出颁奖嘉宾

3、引导学生说出我国的奥运冠军 二、二部节奏卡农练习——拔河比赛

师:运动会继续进行,分两组我们进行拔河比赛、比赛并请嘉宾为获胜队颁奖,其他同学随《奥运会金牌多》的音乐拍手

三、学唱旋律——接力比赛

1、指导学生完整的唱出歌曲主旋律

2、随琴唱曲

四、学习歌词——中场休息

师:中场休息时我们来念念顺口溜,1、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有节奏的念出歌词 师:谁能把这个顺口溜编成一首歌呢?

2、随琴唱词

3、让我们唱着歌儿为运动会助威吧

第七课 乌鸦与狐狸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乌鸦与狐狸》

2、通过创编与表演,能对乌鸦的得与失有所感悟。

教学重点、难点:富有创意地进行童话音乐剧的设计、大胆、自信地参与表演

第一课时

一、师生问好

二、学习新歌

1、导入师:同学们,乌鸦与狐狸的故事你们知道吗?谁来讲一讲呢?音乐是怎么讲叙这个故事的呢?我们来听听

2、听赏歌曲《乌鸦与狐狸》 我们也用音乐来说说这个故事

3、第一乐段重点难点突破:附点:带读歌词,强调附点,并引导学生说出为什么要用上附点前倚音:看乌鸦倚树而立,所以用前倚音两声部学习:分组唱曲,再唱词,引导学生自己唱时还要学会听另一声部的声音,然后进行调整。演唱一遍

4、第二乐段重点难点突破:变化音:老师范唱,学生听辩,音变与没变的感觉,并区分。可设计听辩游戏,然后再跟音乐唱一唱,加如变化音后音乐形象有什么变化?(狐狸狡猾的形象表现出来了)换气记号:标有记号的地方必须得换口气下滑音:气息扩张声音下滑,表示狐狸夸张的程度大。整体演唱

5、第三乐段重点学习后面变化部分,把乌鸦上当,旁观者着急的心态表现出来。

6、表现 a)整体演唱一遍 b)分角色演唱 c)分组唱,评价哪组唱得好 d)完整表现

三、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乌鸦与狐狸》通过演唱回忆第一课时学过的内容,进入故事情境

三、音乐剧设计

1、歌曲分析,了解和感悟角色的个性特征,学生思考、讨论,积极回答问题师:歌曲中乌鸦的得意是怎么表现出来的?(演唱相关乐句)师:这是一群什么样的狐狸?它是如何诱惑乌鸦的?(声情并貌的演唱“唱一个吧,唱一个吧”,感悟任务性格,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师:音乐是如何表现乌鸦聆听狐狸甜言蜜语时的神情的?(演唱小乌鸦越听越着迷)师:小乌鸦终于没有挡住甜言蜜语的进攻,将奶饼“送”入了狐狸的口里,如果你是小乌鸦你会上当吗?如果小乌鸦在同样的情景下再次遇到狐狸又会怎么样呢?(讨论:狐狸得到了奶饼,可失去了乌鸦对他的信任,教育学生不要欺骗他人)

2、剧情片段表演师:如果你是狐狸,你还会对乌鸦说些什么样的甜言蜜语呢?(两人一组创编乌鸦与狐狸的对白,同时进行这一片段的表演)师:除了乌鸦与狐狸,森林里还有哪些动物呢?(想象森林的其他动物并参与进来)

3、创编在组长的协调下分组创编,让学生明白当一个演员和当一名合格的观众同样重要。

4、分组表演

四、音乐剧表演

1、音乐剧的人物需要领唱,合唱演员,表演者等等

2、完整表现歌曲

五、课堂小结鼓励学生说说这堂课的收获,回顾学习过程,总结学习情况,客观评价自己,并中肯评价他人。

四 季 童 趣 教学目标:表现少年儿童在四季中天真烂漫的欢乐情景,抒发他们对生活的情趣与热爱。

教学重点:能够完整流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节奏的准确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唱师生问好歌

二、新课教学 :

1.导入:(师)现在是什么季节?(生答)一年有哪几个季节?(生答)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生答)其实,每个季节都挺有趣的,不是吗?

师朗诵:春天,小草吐绿、百花齐放,姹紫嫣红、争奇斗艳,是最富有生机的季节;夏天,骄阳似火,烈日炎炎,可是小朋友们喜欢,因为他们可以游泳、打水仗了;秋天,那可是丰收的季节,满山的红叶、沉甸甸的果实,透出的是丰收的喜悦;冬天,是雪花的世界,白雪皑皑、银妆素裹,别提有多美了。板书:四季童趣

2、多媒体播放歌曲《四季童趣》,学生聆听,感受歌曲总体情绪。

3、学唱曲谱:(1)难点节奏及旋律练习(2)教师范唱旋律,学生轻声跟唱。(3)学生跟琴模唱旋律,教师在重点处加以引导。4)拍手齐唱旋律。

4、歌词学习:

(1)有感情地朗读歌词;(2)跟录音哼唱歌词;

(3)跟琴演唱歌词(前奏休止符拍手表示)(4)有感情地分甲、乙组演唱歌曲

5、表现歌曲:喜欢绘画的同学拿出彩笔、图画本,画出心中最美的季节(四季各选一幅最好的贴在黑板上);

6、教师小结:

同学们通过各自的方式表达了对四季美好景色的赞美,希望你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去发现更多的大自然的美,拥抱美好的未来。对 花 教学目标:

1、能运用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对花》,并能即兴创编,且能用手绢舞进行歌表演。

2、能认真聆听笛子二重奏《顶嘴》,感知乐器的音色,体验乐曲的基本情绪。

3、了解对唱、表演唱这两种声乐演唱形式,并在听赏中跟唱《挂红灯》和《沂蒙山小调》的读谱唱词活动。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对花》这首歌,并即兴创编歌词进行演唱

2、上滑音与倚音的实际演唱效果。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感受与体验

1、听音乐

聆听《对花》,老师拿手绢扭秧歌

师:同学们,你们看我手上的手绢与生活中的手绢有什么不一样吗?我是怎么拿这块手绢的?(河北的民间舞蹈以秧歌为主,主要的道具就是手绢)

2、看歌舞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欣赏一段舞蹈,请你们仔细看清楚,有些什么样的动作?

二、了解与认识

师:刚才我们学了秧歌的一些动作,老师和我们班里的同学也编了一段小舞蹈,你们看(播放《对花》的音乐)

师:刚才那首歌里唱了什么?是什么样的演唱形式?(对唱)

三、学唱《对花》

1、教师范唱

以季节为题问答花名是歌中常见的内容,歌唱者一问答的形式对猜花名。

2、曲谱学习(上滑音与倚音的实际演唱)

3、歌词学习

四、创编与表现

师:同学们,一年中的四季花开,把我们的生活装点绚丽多彩。你们知道春季还有什么花开?夏季呢?你能编段歌词吗?

五、欣赏《顶嘴》(了解对唱和二重奏)

师:刚才我们唱的这首歌是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唱的,这叫对唱,我们再来欣赏一首河北的笛子二重奏《顶嘴》,也是两个人演奏的,但方式却不一样,听。

六、评价总结,结束全课

第二课时

一、复习歌曲《对花》

二、听赏与跟唱《挂红灯》

1、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河北民歌的特点,今天我们来熟悉一下山东民歌的特点,首先,请听山东民歌《挂红灯》

2、跟唱并扭秧歌

三、读谱唱词《沂蒙山小调》

1、唱谱

2、唱词

3、山东民歌的特点是什么?请你来说说。

四、用口琴来吹一吹《沂蒙山小调》

1、练习

2、分组吹奏

3、指名演奏

五、课堂小结

第五篇:音乐备课

老母鸡(拍拍唱唱)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自然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能按歌曲节奏唱准八分音符。

2、乐意根据歌曲内容浓度动作创编。

3、在活动中体验拍拍唱唱玩玩的快乐。【活动准备】

1、观察母鸡生活的录像片段。

2、幼儿对母鸡的生活习性略知一二。【活动过程】

1、看看学学。

(1)观看母鸡生活的录像片段,帮助幼儿了解母鸡的生活习性。提问:母鸡怎么叫的?它最爱吃什么?它在干嘛?(2)模仿录像中母鸡的动作,并乐意仿编新的动作。

2、学唱歌曲。

(1)教师将刚才的模仿动作小结成歌词,带领幼儿随音乐朗诵歌词内容。(2)教师准确且富有童趣地范唱。

(3)教幼儿边唱边拍节奏,重点指导幼儿唱准八分音符。

认识身体(师生对唱)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歌曲旋律,学会简单对唱。

2、通过唱歌曲引发对自己身体的兴趣。

3、知道对唱的基本形式,体验对唱的乐趣。【活动准备】 五官及身体图片。【活动过程】

1、用歌词的句式进行“找一找”的游戏,激发孩子的兴趣。

教师说什么地方,幼儿就指出相应的部位。

2、学唱歌曲。

(1)倾听音乐,听辨歌曲有问有答的结构。(2)学唱歌曲,注意音准。

(3)教师用歌词内容提问,幼儿回答,学习简单的对唱。(4)调换问答的角色,进一步练习对唱。

3、创编歌词,随音乐合拍地歌唱。

提问:想想身上还有哪些部位?(如眼睛、膝盖)

漱口(边唱边玩)

活动目标:

1、乐意边唱边自由做动作。

2、根据已有经验创编动作,表现日常生活活动。

3、体验边唱边做的乐趣。活动准备:

根据歌曲内容制成课件。活动过程:

1、看看说说。

(1)请个别幼儿说说较图片里的事情并用动作表现出来,让其他的幼儿进行模仿。

提问:看看图片里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教育每一个小朋友都要漱口,这样会使自己的牙齿健康。

2、唱唱做做。

(1)跟着教师有节奏地念歌词,教师纠正幼儿发音。(2)幼儿学唱歌曲。

(3)幼儿边唱边根据歌词内容做动作。

3、创编歌曲。

(1)鼓励幼儿想出各种日常生活动作。

提问:还可以做哪些事能使自己变干净?(刷牙、洗澡等)(2)将幼儿创编的动作编入歌曲,体验创编的乐趣。

有只雀仔跌落水(唱唱跳跳)

【活动目标】

1、喜欢用粤语边唱边做动作,萌发对广东童谣的兴趣。

2、能大胆参与歌唱活动,积极创编各表演:“雀仔跌落水,被水冲去”的舞蹈动作。

3、体验各同伴一起边唱边玩的乐趣。【活动准备】

1、音乐伴奏《有只雀仔跌落水》。

2、有水背景的图片和“小麻雀”木偶。【活动过程】

3、兴趣激发。

出示玩偶“小麻雀”,引导幼儿讲出是什么动物,并和幼儿一起学习用粤语怎么说。提问:小朋友,你们看,谁来了?你们知道广东的小朋友把“小麻雀”叫做什么吗?

2、学唱歌曲。

(1)通过木偶表演,表现歌曲内容。(2)提问歌曲内容。

(3)范唱一遍,突出表现“雀仔被水冲”的激烈情绪。

(4)幼儿跟着学唱2~3遍,注意引导幼儿表现“雀仔被水冲去”的激烈情绪。

3、引导幼儿创编“雀仔跌落水,被水冲”的情景动作,请个别幼儿示范表演。

4、愉快体验,带领全体幼儿完整地表演一遍。

提示:注意提醒幼儿尽可能做到动作跟音乐合拍。

什么乐器在歌唱(唱唱猜猜)

【活动目标】

1、了解常见的乐器,知道乐器的名称。

2、能够初步听辨乐器的不同音色。【活动准备】

1、三角铃等觉的乐器。

2、布袋。

3、自制乐器。【活动过程】

1、听听猜猜。

(1)出示奇妙的口袋,请幼儿猜猜里面是什么乐器。

提问:这是一个奇妙的口袋,里面藏着什么呢?请你们用小手摸一摸,猜一猜摸到的是什么呢?

(2)出示乐器,请幼儿试试让乐器发出声并掌握乐器的名称。

提问:你能让他们发出声音吗?

2、唱唱敲敲。

(1)听歌曲,幼儿猜猜是哪个乐器发出的声音。

提问:小乐器要唱歌了,你听听是哪些小乐器在唱歌?

(2)请幼儿打节拍,进一步熟悉歌曲节奏,注意休止符处的停顿。

提问:幼儿先用拍手来打出第五乐句的节奏,再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在第五乐句时按节奏敲打,注意休止符处的停顿。

3、做做玩玩。

(1)教师出示各种自制乐器让幼儿敲击、摇摆。

提问:你们也想来做一做乐器吗?

(2)教师提供各种废旧材料和制作步骤图供幼儿选择各制作。

(3)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小乐器自由组合成小乐队,随着音乐演奏。

我有一双小小手(边听边做)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歌唱,感受歌曲中的附点音符和休止符。

2、根据歌曲内容创编动作,感受创造带来的乐趣。

3、体验小手游戏的快乐。【活动准备】

小鸟、公鸡、小兔、小狗和大馒头图片。【活动过程】

1、跟着音乐玩“小手变变变”的游戏,激发幼儿兴趣。提问:你的小手会变吗?

教师可以请个别幼儿为大家表演。

2、跟着音乐打节奏,感受歌曲中的休止符。

3、告诉幼儿休止符意义,引导幼儿思考表示休止符的方法。

提问:当遇到休止符时是没有声音的,想想我们可以怎么办?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节奏练习。

4、学唱新歌。

(1)教师范唱歌曲,引导幼儿倾听歌曲内容。

指导语:教师把你们变的东西编成一首歌,你们听一听。(2)幼儿跟唱,提醒幼儿唱歌时用自然的、好听的声音。(3)边唱边跟着歌词内容变化动作,提醒幼儿注意节奏。

两只小小鸭(歌表演)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在歌唱中感知乐曲活泼、欢快的旋律。

2、能随着音乐合拍地进行歌表演。

3、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乐趣。【活动准备】 小鸭头饰。【活动过程】

1、欣赏歌表演。

(1)请大班幼儿进行表演,帮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

提问:有几只小鸭在玩呀?它们在干什么?

(2)再次欣赏大班幼儿表演,感知乐曲活泼、欢快的旋律。

2、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提醒幼儿听清楚歌词内容。

提问:两只小鸭是好朋友,它们在一起干什么?(2)幼儿节奏准确地学唱歌曲,用欢快的声音歌唱,(3)幼儿有表情地一边歌唱,一边模仿教师律动。

3、学习歌表演。

(1)教师按歌曲内容启发幼儿做动作.(2)找个好朋友边唱边表演,按歌曲的内容做出动作。

小枕头(唱唱做做)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学习轻柔地演唱歌曲。

2、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浓度掌握3/4拍“强 弱 弱”的节奏特点。

3、知道小枕头的基本用途,感受小枕头的柔软和歌曲的温馨甜蜜。【活动准备】

各种卡通小枕头、三角铃。【活动过程】

1、出示小枕头,激发孩子兴趣。

提问: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你想和它做好朋友吗?

2、教师用轻柔的声音范唱歌曲,幼儿初步感受歌曲旋律。

3、幼儿轻声跟唱歌曲,跟着音乐拍手,进一步感受歌曲旋律,教师在跳跃处用三角铃敲击。

4、幼儿唱歌曲数遍,巩固所学歌曲。

指导语:让我们一起闭上小眼睛和小枕头一起唱歌吧。

打开蚊帐(唱唱玩玩)

【活动目标】

1、在初步演唱粤语歌曲的基础上学玩音乐游戏。

2、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能够发挥,探索表现“打开蚊帐(被子)、赶蚊子(猫)”动作的不同方法。

3、体验和享受集体游戏的快乐。【活动准备】

1、音乐带。

2、小蚊子、蚊帐、小猫、竹杖、针的纸偶。【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提问:有两只小动物,它们在跟小朋友玩捉迷藏,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最后结果怎么样了?

2、教师随音乐进行纸偶表演,引导幼儿倾听音乐,帮助幼儿理解歌词。提问:故事里讲了什么?歌曲里的“蚊帐”(粤语)、“蚊”(粤语)是什么意思呢?

3、学唱歌曲。

(1)范唱一遍,突出表现唱到“扑走它(赶走它)”时做蚊子的动作。(2)范唱第二遍,突出表现唱以“赶走它”时做赶猫的动作。(3)幼儿跟唱,注意表现“打蚊子”和“赶猫”的动作和情绪。

4、游戏:打蚊子,探索打蚊子的不同方法。

(1)幼儿创编动作,随音乐做打开蚊帐的动作。

提问:刚才,我们一起来学习了一首打蚊子的歌,这次我们来玩个打蚊子的游戏,你们的“蚊帐”在哪里?怎么打开呢?

(2)幼儿创编动作,随音乐做打开蚊帐的动作。

提问:等老师唱到了“扑走它”时,我们要怎么打蚊子呢?(3)老师来扮演蚊子,小朋友来当蚊帐,跟着音乐一起玩游戏。(4)幼儿找朋友玩游戏。

全靠两只耳朵(编编玩玩)

【活动目标】

1、能够听辨几种常见小动物的叫声,能跟着音乐做模仿小动物的动作。

2、能唱足二分音符的时值,理解休止符的意思。

3、体验模仿小动物快乐。【活动准备】

各种小动物的指偶。【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指偶模仿动物叫声,激发幼儿兴趣。

引导语:小动物要来开音乐会,听听是哪些动物在唱歌。

2、学唱歌曲。

(1)教师套上小动物指偶范唱歌曲,幼儿熟悉歌曲旋律。

引导语:小动物要来唱歌了,你们听听它们唱了什么。(2)教师再次范唱歌曲,幼儿注意倾听歌词内容。

教师唱到哪个小动物,幼儿就将这个动物指偶套在手上。

(3)在教师的带领下,幼儿轻声跟唱歌曲,并模仿小动物园的动作。(如公鸡,双手并拢举过头顶)

3、仿编歌曲。

(1)幼儿创编歌曲。

提问:你还喜欢哪个小动物,它是怎么叫的?我们一起唱一唱吧。(3)让幼儿针对创编部分进行动作模仿。

我的布娃娃(唱唱画画)

【活动目标】

1、知道歌曲有前奏部分,注意歌曲中连音的演唱方法。

2、在活动的过程中懂得玩具是小朋友们的好朋友,大家要爱护玩具。

3、体验唱唱画画的乐趣。【活动准备】

大头娃娃、娃娃头、眼睛、嘴巴、嘴巴贴片,布娃娃数个。【活动过程】

1、贴贴玩玩。

(1)教师出示小妹妹的脸,并进行提问。

提问:谁能给小妹妹贴上眼睛和嘴巴?(2)教师交代游戏规则。(3)表扬贴对的幼儿。

指导语:老师唱一首好听的歌奖励你。

2、学唱新歌。

(1)教师范唱新歌,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2)向幼儿介绍前奏知识,告诉幼儿前奏是做准备的,不用唱。

(3)跟音乐伴奏练习,要求唱歌时声音柔和自然,并注意唱足连音的时值。

3、玩玩说说。

(1)与幼儿进行有关布娃娃的谈话,激发幼儿爱护布娃娃的情感。

提问:你们想做布娃娃的爸爸妈妈吗?

(2)幼儿和布娃娃。

提问:你们为布娃娃做什么呢?(洗澡、梳头等)

(3)分享愉快的心情。

提问:和布娃娃玩得开心吗?布娃娃喜欢爸爸妈妈,我们也要爱护它。

猫捉老鼠(边唱边玩)

【活动目标】

能跟随音乐按节奏做动作。

1、懂得玩游戏要遵守规则。

2、体验与老师、同伴合作玩“猫捉老鼠”游戏时的乐趣。【活动准备】

小老鼠头饰若干,大猫头饰一个,呼啦圈数个,大班幼儿数名。【活动过程】

1、欣赏歌曲。

(1)出示小老鼠头饰,讨论小老鼠爱吃什么。

(2)教师以故事形式表现歌曲内容,引起幼儿兴趣。

(3)教师和大班幼儿进行音乐游戏,强调小老鼠跑、吃米、睡觉的动作。

2、学唱歌曲。

(1)教师帮助幼儿控制好音乐速度,请幼儿听着琴声歌唱。(2)幼儿跟着大班幼儿歌词的变化而变化动作。

3、音乐游戏。

(1)教师交代游戏的玩法,提示幼儿遵守规则。

提问:唱到“一只大猫跑上来了,来捉老鼠了”就要逃到圈里,这时大猫就不能捉住它了,否则在圈外的幼儿就要被捉住。

(2)反复游戏多次,提醒幼儿随着歌词的变化而变化动作。

13长鼻子(唱唱猜猜)

【活动目标】

1、初步学唱问答歌,知道要注意倾听别人的歌声。

2、尝试根据歌词的结构,在教师的帮助下创编歌词并大胆演唱。

3、通过演唱歌曲感受歌词的趣味性。【活动准备】

1、对觉的小动物的基本特征已有了解。

2、各种小动物的图片若干,并将活动教室布置成一个“动物园”。【活动过程】

1、游戏“参观动物园”,激发幼儿兴趣。

提示:引导幼儿在歌曲《长鼻子》的音乐伴奏下,看看讲讲小动物的特征,可采用问答的形式让幼儿问问答答。

2、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幼儿欣赏问答歌《长鼻子》。

提问:请你们听一听,讲讲问答歌和我们平时唱的歌曲有什么不一样?(是有问有答)(2)幼儿和教师随着音乐的节奏念歌词。(3)幼儿跟唱歌曲《长鼻子》。

提示:要注意倾听别人(老师)的歌声。

3、创编歌曲。

(1)讲一讲自己喜欢的动物,说出它的特征,让大家来猜。

提示:可以引导幼儿从皮毛、身体形状等各方面去观察,有意识地引导幼儿用问答歌形式来进行。

(2)把自己编出来的歌词唱到歌曲里。(3)把幼儿创编出来的歌曲连起来唱。

提示:问题部分可以请创编歌曲的幼儿来演唱,全体幼儿回答。

洗白白(听听做做)

【活动目标】

1、能够随着优美的广东童谣,大胆地创编洗澡动作,表现音乐情境。

2、跟随音乐有节奏地进行韵律活动,体验韵律游戏的快乐。【活动准备】

1、音乐CD,沐浴球,布娃娃。

2、场地事先布置好两个“浴盆”。【活动过程】

1、引导活动。

听音乐进入活动场地坐好,以为幼儿洗手,引入活动。

教师:那么能干的小手伸出来让妈妈看看;哇,你的小手真干净;哇,你的小手有点脏了,让妈妈帮你洗一洗。

提示:一边帮幼儿洗手一边用普通话郎诵“洗白白······”

2、倾听、感受、表现童谣《洗白白》。

(1)教师用粤语清唱歌曲,幼儿感受广东童谣《洗白白》。

提问:妈妈刚才读的好听吗?现在请广东妈妈唱给你们听听,你们觉得有趣吗?(2)全体幼儿学说粤语“洗白白”。

教师:广东妈妈只要发现孩子身上脏了,就会倒上一盆水,叫宝宝过来洗白白。

提示:边说边用双手做呼喊状。

(3)幼儿表现,拿沐浴球随着音乐有节奏地做洗澡的动作。

提问:今天妈妈请你们也来洗白白。把小椅子下的小花球拿出来,我们也来干什么呀?(洗白白)我们先洗哪里呢?(依次洗头、洗手、洗脚······)(4)全体幼儿在教师的歌声中一个帮一个洗背。

提问:前面洗干净了,我还想洗后面,可我自己洗不干净怎么办呢?请你转过去,我来帮你洗。

(5)幼儿随歌声吹泡泡,泼水。

提问:哇,洗出好多泡泡了,怎么冲掉这些泡泡呢?我们一起到这时来踩踩水,泼泼水,把泡泡冲掉吧。

(6)幼儿随着音乐给娃娃洗澡。

教师:呀,这里的小娃娃好脏呀,我们抱一个来给她洗洗吧。

提示:洗好后,欣赏洗干净的布娃娃。

3、听音乐《小星星》,结束活动。(1)随着音乐哄布娃娃睡觉。

提问:天黑了,月亮出来了,娃娃要怎么了?(2)听音乐离开活动室结束。

冬天来了(听听唱唱)

【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感受冬天的季节特征。

2、玩听音游戏,尝试分辨音的高低。

3、通过理解歌词,知道运动可以使身体变热。【活动准备】

1、组织幼儿外出散步。

2、冬天和夏天背景图,夏冬两个布娃娃,音符宝宝卡片若干。【活动过程】

1、找找说说。

(1)教师出示两个布娃娃,一个着夏装一个着冬装,让幼儿比比它们有什么不一样。(2)出示图片,让幼儿找找春天和冬天的树有什么不一样。说说这两颗树的特征。

2、听音练习。(1)介绍“1”、“3”、“5”三个音符宝宝。

教师:今天来了三个音符宝宝,它们都有自己的名字。长得最矮的叫“1”,稍稍高一点的叫“3”,最高的叫“5”。现在用你的小耳朵来找它们。如果你听到“1”你就蹲一下,你听到“3”就坐着不动,听到“5”就站起来。(2)幼儿听音游戏,教师检查和指导。

3、学唱新歌。

(1)教师边弹边唱两遍,让幼儿理解歌词。教师:冬天来了,风爷爷要唱歌了。(2)幼儿学唱新歌,注意保持音高。

下载四上音乐备课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四上音乐备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四上数学备课第11课时

    第十一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1),教材第13页第1—5题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复习,帮助学生整理,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进一步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

    四上音乐第8课荡秋千

    《荡秋千》教案 教学年级:四年级 课题:《荡秋千》 课型:唱歌综合课 教材分析: 《荡秋千》是一首曲调活泼跳跃,节奏明快,反映仡佬族儿童生活情景的童谣,结构方整而短小。可以把它看......

    四上音乐教案(最终定稿)

    课题:《花儿与少年》 备课时间:第二周 星期二 总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花儿与少年》,初步了解“花儿”这种民歌形式。 2.在聆听、试唱、交流与律动中体验青海民歌......

    五下音乐备课

    〃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 《风儿在歌唱》 一、 教学内容 1、 唱:《校园的风》 2、 做:设计动作表演、节奏填空、听音填空 3、 听: 抖空竹、放风筝 4、 八孔竖笛:落水天、......

    初一音乐备课

    第一单元中学时代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2、配乐诗朗诵《中学时代》《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三角铁.小铃鼓. 教学目标......

    三年级音乐备课

    第三课 好伙伴 单元主题: 音乐是世界性的、无国界的“语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语言”(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情感表现与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本单元以四首作品为载体,让学......

    五年级音乐备课

    五年级音乐备课 第一单元 西部风情 第一课时 授课日期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教学目标: 1.能用自豪的感情演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2.了解三峡及三峡......

    一年级音乐备课

    第一课 《你的名字叫什么?》 一、教学目标 1、能熟悉《你的名字叫什么》的旋律,主动学唱这首歌 2、学习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往,喜欢并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