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作文 那年我有一盏心灯
那年我有一盏心灯
相执的手,忘不了单纯的感动,因为我们是青春的同路人。
—— 题记
时间是贼,偷走了一切,捉住了那只蝉不代表留住了夏天。曾几何时,我们以为时间还很多,转瞬之间却要面对别离。三年的初中生涯已经落幕,突然有几分感伤。回忆像发酵的毒药,开始肆意蔓延。
罗曼罗兰说:“谁要在世界上遇到过有爱的心,体会过肝胆相照的境界,就是尝到了天上人间的快乐”。三年同窗,我们有过欢声,有过笑语;也有过争执,有过吵闹;有过笑有过泪,有过团结也有过竞争……我们一起走过的一千多个日子,在时间的过滤网中,慢慢沉淀成人生中最难能可贵的同窗之谊。
点一盏友善的灯。还记得那个雨天,你悄悄撑在我头顶上空的那把花伞。你微笑着拉着忘带雨伞的我一路走到宿舍,一度让我感觉那是人生中最美的一个夏天。还记得那节体育课我坐在操场的一角哭,你微笑着走过来,二话不说,拉起我就往班主任住处走。我还可以很清晰地回忆起那天,你单薄的身影,你眼神中的忧虑以及额头上渗出的汗珠,你被握着我的手渗出的汗珠,还有你话语声中的焦虑。那天我真正体会到一种情感,叫做相濡以沫。亲爱的同学们,感谢在有限的时光中,你们留给我这么多的感动。
点一盏宽容之灯。还记得那个燥热的午后,我们因一个小小的误会吵得不可开交,好像年轻的我们总是容易冲动和狂躁。以至于我们吵到最后,都几乎忘了彼此吵架的理由。但那时的我们,可能都太爱面子吧,好几天谁都没理谁,谁都不想先认错。还记得我写给你的那张纸条吗?“愿意留下陪我争吵的那个人,我相信我们的关系”。还记得那是一节英语课,你在拆开纸条的瞬间忍不住冲着我的座位“嘿嘿”一笑。然后在英语老师和同学们疑惑不解的目光中,我们心领神会的相视一笑,和好如初。初中三年,你不是我认识的第一个人,却成了我一生中不可割舍的人。
这些年,我们一起走过,一起成长,一起癫狂,一起放浪形骸,一起享受青春,一起追逐梦想,虽然中考使我们天各一方,你们却是我今生最美的回忆。
谨以此文祭奠我们失去的初中时代。
——后记
第二篇:文字,是一盏心灯
文字,是一盏心灯
孩童时,常常听到老人们骂人,骂那些没有文化的粗人是睁眼瞎,从鄙夷的眼神里冲出一句“斗大的字都不识得一箩筐,还不配给先生提鞋呢”。说到底,不长见识,不认识几个大字,不去学堂读几年书那是很丢人的一件事。
在老家的山旮旯里,能算得上读书人的不多,住在村东端的石胡子就是读书人中的佼佼者。上过高小,到县里教师补习班培训了弎月,还多少会几句英语。七几年那会,他就是村里的代课老师兼校长,每天往返在家和学校的路上,村民见到他就满脸堆笑,弓着腰对石胡子尊称一句“石老师”。哪家一有来信,都等到傍晚天色擦黑,提上一小壶米酒,寻到石胡子家去。石胡子把信摊开在黄黄的煤油灯下,趁着昏黄的火光,轻轻的咳出一声“阿嗬”,提提嗓音,一字一句抑扬顿挫地读了起来。仿佛那纸上的方块字可以闪闪发光,照亮黑漆漆的夜,穿透夜的迷茫,照得人心里亮堂堂。
文字,在朴实的人们眼里充满了灵性,可以把一个遥远的城市气味带到山旮旯,可以把山旮旯这端的思念撒播到每一个游子的身边。读书是一场心灵的洗涤,褪去人们的野蛮、轻浮、无知幼稚,迎来文明、成熟、知书达理。要是你也上了几年学,那些堆积在古木桌上的信件、图书、笔记,仿佛是用心砌起来的心灵驿站,每一层都有数不尽的字句,滴答滴答地敲在滚烫的心窝里,泛起一朵不屈的小花,撞击着远游的理想之门,演绎着一代人艰苦前行,怒放生命的征程。
儿时懵懂的我,不知道天高地厚,从启蒙那一天起就幻想着要读遍古今中外的精品,每天放学后,我都贪念着那些漫画书、小人书、游戏书、唐诗宋辞。总想着,我读的书就是比同龄人要多,心里不禁有些沾沾自喜。以至于,到了上初中那会,我读过了金庸先生的《雪山飞狐》《侠客行》《书剑恩仇录》《飞狐外传》就以为自己了解了中国的民间历史,差不多可以炫耀好一阵子呢。语文老师有一天告诉我,金庸先生的小说可以总结为“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打那之后我才明白书是一辈子都读不完的,只有将书中的精髓牢记在心,将前人的文化传承光耀,将自己笔下的文字推陈出新,那才是读书的意义所在。
我的故乡秀流村,那是一个出了文学名人的地方,现代著名女作家白薇就是一个用文字唤醒国人,指引国人追求自由、光明、和平的文学巨匠。村庄的青砖灰瓦在述说着这里的历史,那些墙缝沟壑纵横,恍若书写了一个个古诗般的文字。窗格上,那些可以看出人们智慧的雕龙画凤可以和今天的水墨丹青媲美。建筑技艺,历代名人都是一代又一代的人们用青石碑文传承至今,古老的族谱里用文字记载下家族的千年历史,人文风貌,伦理道德。在村庄北端的地主私塾里,我曾读过一本‘村庄大事记’之类的笔记,里面的蝇头小楷,一横一竖如同房脊的栋梁一样平整,四平八稳,一撇一捺宛若村庄前面的东江河水,清清的,波光粼粼。当我读到:民国肆年,白薇为了逃离父母包办的婚姻,砸了夫家的铁锅,女扮男装逃往衡阳城,考入湖南第三女子师范,辗转到长沙县,留洋日本,创作了许多爱国、反侵略、反封建的不朽篇章。那盈满的蝇头小楷顿时像一团熊熊烈焰,燃烧了我青春的胸膛;那敏锐牟利的字句,如银河里的繁星,遨游宇宙,直指光明大道。
直到今天,我依然信奉“三日不读书,面目可
憎”的格言。有空的时候打开网页浏览一下新时代的网络美文,偶尔得一心得,在电脑前敲击着自己的文字。每次上街都带回几本杂志,然后点灯阅读。书堆满了书桌,文字写满了好几本笔记本,虽然没有发展为功成名就的作家,却得到亲朋赏赐一雅号‘书虫’。虫是会变成美丽的蝴蝶,它会执着的向往灯火的光明,就像知识青年不畏牺牲,奋勇救国。因为‘书虫’的雅号,我倍感欣慰。
也许,往日的愚昧让人走了弯路,那些‘女子无才便是德’‘百无一用是书生’闭塞了人们的心灵。但,只有文字,始终如一盏心灯,让人知道了取舍,知道了应变,找到了进步阶梯。每一个文字都是一盏心灯,每读懂一个文字就是在给自己注入一滴殷红的血液,它从跳动的心房汩汩流出,流遍人体的每一个细胞,洗去那些浑浊暗红的血液再回到心房,重新汇成一股殷红。
当智慧的文字汇聚成一部书的时候,那该是灯火通明了罢。这样既照亮了脚下的路,也照亮了别人!
第三篇:《点一盏心灯》读后感
《点一盏心灯》读后感
党组织生活开展的读书月活动给了我一个很大的动力,毕竟我已经很久没有好好地静下心阅读过一本书,好好地平抚一下近期忙乱波动的心灵。而且我发现自己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压力增加了不少,心里也不得安静。这一次的读书我相信会给自己一份精神支持,从而助于我理清思路,总结一些心得。
结合读书月方案,我精心选择了这样一本书《点一盏心灯》。一串又一串的四五百字的小故事透露出一个又一个朴实的人生道理的,虽然和近期学习没有多大联系,但是着实给我一份心灵的感动。阅读《点一盏心灯》,我觉得是一次心灵的熏陶,我可以找到源于心里的那一份支持。
这本书的内容很真实平凡,所述说的源于生活的小故事,折射出的人生道理却给我很大的体会。一个个很淳朴的主人公:天真的小徒弟、孤僻的老太太、偷药方的华佗、勤俭致富的富翁、身经百战的老兵等,这些生动地蕴含着106个人生大道理,很多很多都给了我一定的心灵洗礼。但是最难忘的莫过于老尼姑说的那一句话:“心里有一盏灯”。即使是在黑暗的地方,她都不会觉得黑,反而会更加的平静,这一点给了我很大的思考。
想想自己常常因为各种人与事的困扰陷入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如果我们不能很好调节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身体将会被我们弄得疲惫不堪。因此很有必要在自己无助难堪的时候找寻心中的那一盏灯,用它来支持你摆脱困惑。相信这种时候,心灯往往比外界的支持来得重要可靠,因为它完全是属于你的动力。结合自己的学习,我真心感受到这句话的份量。想想自己面临的压力,虽然很多很大,但这已经是事实,前面是很迷糊,但是生活还是继续,这时我们不妨让心灵保持平静,点亮属于自己的那一盏灯,既照亮了自己更照亮了别人。
看过《点一盏心灯》一书的人都会知道里面还有一则重要的小故事,即盲人拿灯走夜路。试想想一个看不见的人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做。但是盲人的一番话使我备受启发:”我虽然看不见,但可以为别人照明,也让别人看到我自己,这样,他们就不会因为看不见我而撞倒我了。我看不到他们,但我照亮他人,帮他们指引了路,也让他们减少一些挫折,也不会撞到我,帮助了别人也帮助了自己。”我想说这是一份智慧,应该好好领悟。无私奉献的精神很重要,为他人多着想对自己也是一份回报。
如果说用一句话来概括读完《点一盏心灯》的感受,我会想到六个字:成人即是成已。一方面我们要用自己的信念和智慧之光驱散浓重的黑暗,照亮脚下的人生路,自己找寻心灯;另一方面是多为他人着想,帮助别人,要知道个人与他人的利益是息息相关的。书的题记说道:我们都希望在万灯之间找到一生寻求的东西,却发觉身外的成就再高,灯再亮,也只能造成身后的影子。惟有——点一盏心灯。”我想这一句话已经足以概括我的心得,作为本文的结束语了。
第四篇:《点一盏心灯》读后感
放弃的魅力
——《点一盏心灯》读后感
《点一盏心灯》是当代著名作家刘墉的富有哲理性的散文集。刘墉旨在点一盏心灯,让人可以看清双眼无法看清的人世风景。
这本书里收集了一百多个小故事,有亲情、有战争,有人世的虚伪与真实,也有人生的欢愉与苦闷。其中共有十八篇小故事,每则小故事可能就是一个人生的缩影,其中的他、她和它,其实都有可能是正在为生存汲汲营营的我们。
度过喧腾的国庆长假,再次回味其中所展示给我们的社会的缩影,依旧发现它所描绘的形形色色的人物是如此之真;它对人生的意义的诠释是那么得贴近现在的生活。刚刚毕业的我,极力寻找一方自己的立足之地,所以不断努力追求自认为适合自己的东西。然而回顾自己的汲取经历,我却发现,其实这条路两边的风景更美。
就像刘墉所说,“取是一种本事”、“没有能力的人取不足”。不否认自己是拥有“取”的本事的,平平凡凡的我和大多数人一样正常完成义务教育学业、接受高等教育,我都实现了上一辈人梦寐以求的愿望。但是,而今,我却发现,自己并没有掌握何为“舍”。“舍”是比“取”更高的一门哲学,刘墉说:“没有通悟的人,舍不得。”“舍之前,总要先取,才有得舍,取多了之后,常得舍弃,才能再取,所以‘取’‘舍’虽是反义,却也是一物的两面。”我们掌握了长辈赋予的技能,那就是“取”,但是每人教会我们原来生活不仅要“取”,还要“舍”。
学会选择。人初生时,只知道除了取得生命,更要取食物,以求成长;取知识,以求内涵。长大后的我们面临更多选择,因此突显了选择的重要性。选择适合自己的,不再终日碌碌,却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不知道自己的目标在何方、不知道自己究竟可以做什么„„这是一件可怕的事。一个人不了解自己,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不明白自己能做什么,只能像拉着磨的驴子一样,走多远都只是在原地打转,看不到远处的风景。
舍得放弃。既然长大,则要有取有舍。孟子宣称要取熊掌而舍鱼,但是,现在的社会人都很有着“取利禄而舍悠闲”、“取权位而舍性命”的人生哲学。至于老来,则愈要懂得舍,仿佛登山履危,行舟遇险时,先得将不必要的行李抛弃;仍然嫌重时,次要的东西便得舍出;再有险境,则除了自身之外,一物也留不得。所以人到此时,绝对是舍多于取,不知舍、不服老的人,常不得不最先落水坠崖,把老本也赔了进去。
于是,刘墉告诉我们:人生是愈取愈少,愈舍愈多,那怎么办呢?
答案是:
少年时取其丰;壮年时取其实;老年时取其精。
少年时舍其不能有;壮年时舍其不当有;老年时舍其不必有。
明确自己所处的位置,不让屋外的红灯绿酒影响了自己对生活的抉择,在获取的同时要记得放弃自己不当有的东西。虽然大多数人时常被迫放弃,但放弃有时也是很美的:放弃不属于自己的、放弃不适合自己的,这样的放弃,才是最有魅力的。给自己的人生旅途减负,让自己更加轻松地实现自己的价值。我想,这才是“取舍”的艺术吧!
第五篇:一盏心灯(感恩教育书信作文)
一盏心灯(感恩教育书信作文)
一盏心灯
_____给爸爸的一封信
亲爱的爸爸:
您好!
这两天又降温了,您加衣服了吗?您的胃好点了吗,您的血压稳定了吗?
此时,尽管春寒料峭,但想起您对我的关心,想起您对我的爱护,一股暖流缓缓流淌……
此刻,尽管夜色茫茫,但想起您的深情,想起您的厚谊,一盏心灯徐徐拨亮……
爸,是您辛勤的把我养大。
时间匆匆流过,如白驹过隙,转眼你迈入了耄耋之年的行列,而我也过了不惑之年,请原谅女儿此时才给你写第一封信。爸,您一生生养了八个孩子,由于各种条的艰苦,存活下来的只有五个。您虽然靠着自己的踏实能干当过纺纱厂的工人,村上干部,代销员,生产队长,但由于妈妈长年有胆结石病,家里的重担全落在了您的肩上,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忘不了您起早贪黑的背影,忘不了您和蔼可亲的笑容,忘不了您无微不至的关怀,更忘不了您小腿上的伤痕……
那是我小时候的一天,天空下着倾盆大雨,我忽然高烧不止,尽管妈反复用土办法给我退烧也无济于事。为了不再重演一天中死去两个儿子的悲剧,您毅然背起我往城里的医院跑。爸,你还记得吗?那天我一直说着胡话,您边走边安慰我说,不要怕,有爸爸在,一会就到医院了。风越刮越猛,雨越下越大,路越来越滑,我们的行动也越来越艰难……为了不让我打湿衣服,你手中的伞几乎都倾斜在我的身上,而您前身的衣服和裤子已湿透了……爸,你知道吗?我当时依偎在你宽大而温暖的后背上,心如刀割,泪如泉涌……我们走啊,走啊,就在陡峭的高石梯处,意想不到的事突然发生了,我们一起坠入了沟底……后来,听大人们说,是一位好心人救了我们,把我们送到了医院,我最终安然无恙,可您却在腿上留下了一处大大的,大大的伤痕……
爸,是您教我怎样做人。
每次回家,我最喜欢听您拉家常,讲趣事。我受益匪浅的是您教会了我怎样做人。您说为人要品行好,不贪不占,要靠自己的双手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您还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启发教育我们,您说您十四岁步行两天半到成都当学徒,先是干些洗衣做饭,扫地运货等杂事。因为要想成为一个正式的工人,必须经过师傅师娘严格的人品考验,而您事先并不知道这些,一切都是在暗中进行的。他们的考查方式常常是在明处放些钱物或者吃的东西试探您。对于一个仅仅十四岁的穷孩子来说,这些东西实在太诱人了,可您硬是通过了了师傅师娘的过关考试,获得上机的机会。遗憾的是到“打土豪,分田地”的时候,奶奶哭着叫您回家,最终您没和工人结缘。据说您师傅师娘还舍不得您走,想把您招为上门女婿呢。
您还教导我们为人要善良,不做亏心事。就因为这样,你在村里人中的口碑极好。每次我回家时,熟识您的人都会向我竖着大拇指夸您。有一次,我走在回家的路上,一位大婶问我是不是您的女儿,之后眼睛红红的跟我说:“你爸爸是一个好人,从不跟谁过意不去,在灾荒年代里,好多人因为饥饿而偷吃村里的东西,您爸爸都会掩护,所以呀,他活到现在,“坏人”却死了。”这些话虽然有点违心,但能证明您的心底很善良。你常常跟我们说,那时候的人吃不饱,穿不暖,偶尔顺手牵羊不算偷。亲爱的爸爸,您就是这样一个心肠好的人。不知不觉中,我也在模仿您的为人处事,谢谢您,爸爸!
爸,是您引领我成才。
您虽然是农民,但也读了几年私塾,在村里人看来,是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正因为这样,在您能力范围内,比较注重对我不懂知识的讲解。记得我在自己的生产队读小学,就挨着您负责的代销店,余时您辅导我的功,检查我的作业。久而久之,我打下了比较扎实的文化基本功,为后来考上重点初中,考上师范学校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我还清楚的记得,您当时督促我给部队服役的大哥写信的情景。那时候,由于家境贫困,您和妈妈不得不终止大哥的学业,把他送进了部队,这样一来,给大哥写信的任务就落在我的肩上。可您知道吗?大哥因为没读成书,有点埋怨我,我和他之间的关系有点别扭,所以我心里不想面对大哥。于是我找了好些理由不想写信,什么字写不出来,书写潦草呀,您听后说,正因写不起字,写不好字,才叫你写,锻炼多了,对知识的掌握才更加牢固。我只好听从您的指示,一边听您的口述,一边给大哥写信,遇着写不起的字,您就耐心的给我讲,现在想起来,我语文科相对比较好跟这些锻炼分不开。
还有一事至今难以忘怀,那是我读初中二年级的一个暑假,顽皮的弟弟不小心摔折了手,做姐姐的我不追究自己的责任,反而担心弟弟因为治疗而挪用我的学费,于是耍脾气,摔东西,不吃不喝。细心的您看出了我的心思,劝我放心,保证我能读到书,但不懂事的我怎么也听不进您的劝导,仍然不吃不喝不说话,您一下火了,抓起一根条子,怒吼着说:“你还耍不耍脾气?”“家里值钱的东西都卖光了,怎么能再凑足十几元的学费钱?马上就要开学了,况且弟弟还要治疗。”倔强的我不依不饶。这时候,您再也不容忍我的刁蛮,抽了我一条子。“爸,妈本来就不想让我读书,现在家里又没钱了,我是怕读不到书呀。”我边哭边跑边喊,怕生气的您再打我。您追上我把我搂在怀里,轻轻抹去我的泪水,说:“妈不要你读我要你读,放心,我就是砸锅卖铁也不会耽误你的学习。”现在想来,您实现了承诺,让我当了一名山村教师,让我成了村里人中的“才女”。
爸,除了以上这些,您还教育我们要热爱这个社会。
您是一个有着五十年党龄的老党员,是一个党性很强的人。几十年来,您从没动摇过对党忠诚的信念,无论何时何地您逢人便说共产党如何好,现在的生活比那时地主的生活强。如果家里人跟社长,村长有隔阂,想拖欠上交款时,您首先批评的肯定是家里人。依稀记得,有次我回家就碰着您批评弟弟,叫弟弟把该交的钱交给国家。
爸爸,是您养育我长大,是您教会我做人,是您引导我成才……您就是我心中的一盏明灯,永远照耀着我前进的方向……
此致
敬礼!
您的女儿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