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纸》活动设计与反思
《纸》活动设计与反思
谷城县冷集镇胡湾中心小学 胡静秋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有关纸的知识,认识各种各样的纸制品,对纸与生活的关系有初步的了解,扩展自己的知识面。
2、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发现、探究问题,提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
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兴趣以及培养环境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4、让学生学习收集和整理资料,培养学生归纳整理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学生课前查找有关纸的资料、知识。
2、准备各种各样的纸。
3、制作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出示评选三星的标准。
师:同学们,大家好!开心课堂,乐趣多多!欢迎大家来到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你们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什么礼物?拿出纸做的灯笼。喜欢吗?这节课老师要送给大家三星。出示课件:(三星评选的标准)希望大家积极努力,勇夺三星。
2、播放课件,揭示课题。
有位朋友一直陪伴着我们,想知道它是谁?请看大屏幕,注意边观察边思考,你发现了什么?(出示课件: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纸制品)
(多媒体课件展示丰富多彩的纸世界,引发学生的活动兴趣。)
师:知道这位朋友是谁吗?
师:对,是纸。同学们真聪明!纸是生活中常见的东西,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纸的秘密吧!
3、介绍生活中的几种纸。(几种特殊的纸:纸币、复写纸、宣纸)
师:纸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用来做什么?
生:写字绘画、做手工、纸杯、扑克、包装箱„„
4、在玩纸中发现问题。
你还见过哪些纸?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各种各样的纸,现在请把带来的纸拿出来,我们来玩纸。怎么玩?可以折,可以画、可以撕、可以用手揉„„开动你聪明的脑筋,你一定能想出更多好玩的办法来。(让学生在玩纸中体验、在玩中发现问题)
师:在玩纸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
师:对于纸,你最想研究它的什么?(小组合作探究)出示课件(温馨提示)
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小组讨论。各组提出最想了解纸的问题。(分组汇报)
师生整理,确定子课题。
(纸的种类及名称、纸的用途、纸的发展历史„„)
二、论证课题。
师: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整理了这几个子课题,它们有没有研究价值?让我们一起来论证一下。
1、纸的历史与发展
2、纸的种类和用途
3、我们每天的用纸情况
4、纸的浪费情况和使用情况
5、纸与环境保护
6、废纸的妙用
师:各组请选择一个你最感兴趣的课题进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查阅书籍、上网收集资料、访问、观察、请教别人等)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
三、小组合作,开展研究活动。
1、交流讨论,研究整理。
出示课件(活动计划表)。各组自己选择一个最感兴趣填在表中。
①、小组交流,合作记录,填写表格。
②、全班交流,确定一个要研究的子课题。
2、小组汇报。
教师总结:这节课上,我们一起确定了要研究的课题。在今后的两周里,希望大家要积极采用各种方式,去研究它。
附:
纸的品种/特点和用途
1、油纸软,实验
2、牛皮纸结实,包书
3、复写纸用于复写
4、生、熟宣纸墨、颜料不易散,用于书法、美术
5、玻璃纸不易破,用于投影器
6、蜡纸不易吸水,实验
7、卫生纸软、吸水好
8、磨砂纸用于艺术品
9、牛粪纸结实,用于包装
10、打磨纸粗糙,用于磨光
11、保鲜纸不易透气,保鲜
12、打印、传真纸不易破,用于打印等
13、砂纸粗糙,多用于打磨木制品
14、覆膜纸一般做书皮
„„„„
3、节约用纸。
师:同学们,普普通通的一张纸哪怕是废纸都能派上那么大的用场,看来我们今后要更加注意——(节约用纸了)。
4、交流、小结。
通过今天的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吗?
四、活动延伸。
1、课后试着调查一下哪些生产部门需要用纸。
2、收集各种各样的纸,举办“多种多样的纸”的作品展览。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借助多媒体课件,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比较直观地认识各种纸制品,激发了学生更进一步研究纸的知识兴趣,以“纸”为课题开展了实践活动。通过发现、探究生成了它的子课题:
1、纸的历史与发展
2、纸的种类和用途
3、每天的用纸情况
4、纸的浪费现象
5、纸与环境保护
6、废纸的妙用。在活动中,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不断有新发现、新思路。在研究过程中,学生们学会了发现问题,提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能够与伙伴通力合作,努力完成研究活动。研究活动渐渐地让他们懂得了互帮互助。
这次实践活动学生们始终保持着主动学习的热情,学生的兴趣高,乐于思考、乐于发现、主动探究。但是,由于本次活动是主题生成课,难以预设学生要探究的问题,难以把握教学时间。在让学生玩纸的过程中,在引导学生玩纸的过程中,没有起到较好的教师指导作用。当学生说出他的发现时,可以追问:你有什么疑问?让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再在小组内组织交流。小组合作探究问题也许放在“问题的整理和归纳”之后会更有实效性。
活动中,我欣喜地发现自己成长了不少。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地进步!今后我会在指导学生的方面多下功夫!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啊!我会努力再努力!做一名合格的综合实践老师!
第二篇:活动设计《纸团粘贴》
2015-2016学第二学期中班 美术活动设计《纸团粘贴》
新民镇第二幼儿园 刘巧 2016.4.14
一、活动目标:
1.彩色纸条撕成碎片,贴出蝴蝶的翅膀。2.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活动准备:
彩色纸条、胶水、擦手布,活动前组织幼儿欣赏蝴蝶图片,发现翅膀的美丽花纹和图案
三、活动过程:
(一)欣赏引入。
师:孩子们,你们瞧,这是什么?(蝴蝶)蝴蝶漂亮吗?你觉得蝴蝶什么地方最漂亮?(翅膀)对,每一只蝴蝶都有一双美丽的翅膀,你们瞧,我的这些蝴蝶翅膀漂亮吗?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它的翅膀上有什么?颜色、图案)它们是用什么做成的?怎样做的呢?
(二)讲解示范
过渡:今天老师就教小朋友们用撕纸粘贴的方法给小蝴蝶穿上一件好看的花衣裳。首先想一想你要给蝴蝶穿一件什么样的、什么颜色的花衣裳。然后将彩色纸条撕成碎纸片(顶一顶,扭一扭)一一粘贴(打开胶棒,用小胶棒亲一亲小纸片的后面,最后粘在你选好的地方)
提醒幼儿注意:纸片要粘在蝴蝶轮廓内,按着顺序粘,纸片间的缝隙要小,粘好一个再粘另一个要干净。
(三)幼儿练习。
过渡:现在小蝴蝶就穿上一件漂亮的花衣裳了!你们想不想试试?我们就赶快帮这些小蝴蝶也穿上漂亮的花衣裳吧!最后比比谁的衣服最好看!出示真实蝴蝶图片出示四幅粘贴好的蝴图片蝶(幼儿猜想并试讲述)拿出一张与幼儿相同的空白 蝴蝶模板 有规律的粘贴蝴蝶一个翅膀,完成后拿出成品图 发给幼儿模板自己练习播放音乐
(四)作品展示和评价你最喜欢哪只蝴蝶的衣服?为什么?(颜色漂亮,画面干净)教师评价。(粘贴的技能,图案花纹的设计,颜色的搭配)
(五)拓展延伸
小朋友,我们想一想,除了用撕纸粘贴的方法可以给小蝴蝶穿上花衣裳,我们还有什么好办法?(画花纹涂颜色,团纸球粘贴,小印章印)下次我们一起试一试其他方法好不好?
第三篇:活动设计与反思要求
题目:对活动设计的分析与活动的设计
(一)请对下面这个教学游戏活动设计进行分析 年龄班:中班
活动名称:幼儿园教学游戏活动设计—绘画《海底世界》 活动目标:1.通过游戏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2.让幼儿通过观察画面,能够画出观察到的内容。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绘画能力。
活动流程:
1.教师用游戏的口吻对幼儿说:小朋友,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老师要带小朋友一起坐火车去看海底世界,高兴不高兴?
2.老师当火车头,小朋友一个拉着一个当火车车厢,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开火车去看海底世界。(在活动室绕几圈,嘴里发出“呜-呜-的声音)。
3.在活动室绕几圈后,停在一块黑板前,教师对幼儿说:海底世界到了,请小朋友下车。(教师将遮盖在预先画好的一幅海底世界画面上的布子先开)哇!小朋友你们看,海底世界漂亮不漂亮?
4.请小朋友观察海底世界(教师画的海底世界图片)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最喜欢什么小动物? 请小朋友用各种手势或身体动作给海底世界的小动物拍照。
5.教师带着小朋友坐火车返回幼儿的座位。请小朋友给海底世界的小动物洗照片。怎样才能洗出来呢?请小朋友将你观察到的海底世界里的小动物画出来,看哪位小朋友画的快又多。6.请小朋友坐上火车将照片(幼儿绘画)送给海底世界的小动物,好吗?活动结束。
分析:结合幼儿游戏特点及游戏对幼儿的发展价值,对以上活动设计进行分析。
(二)活动设计:请您将以上活动进行修改重新设计或按自己的意愿设计一份幼儿游戏活动教案,要设计成真正符合幼儿游戏特点的游戏活动。游戏活动类型不限。
提交要求
1.希望能谈出幼儿游戏特点和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能结合游戏特点和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来阐述是不是游戏活动的理由。
2.希望从活动设计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游戏方法的选择、活动流程设计、教师提问等方面进行分析。
3.无论是修改的活动设计还是新设计的活动教案必须是游戏活动,游戏活动类型不限,要标明您设计的是哪一类型的游戏活动。
题目一:对活动设计的分析与活动的设计
对中班,《海底世界》这个教学活动游戏的设计进行分析如下:从以上这个活动进行分析,谈一谈我的一些看法和理解:
我们作为幼儿教育者,最熟悉的话就是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于一日的活动之中,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那么我们在工作中是否能真的做好,做到,真的以幼儿为本,是我们值得反思的问题。因为,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确实有着它不可代替的价值,游戏的过程是幼儿自我发展的过程,其中隐藏着重要的教育动因,内含着教育方法的契机,因而有着不可忽视的教育价值。因此要鼓励幼儿游戏、提倡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游戏。作为一线教师,我认为,幼儿的自发自主游戏,教师组织的教学游戏,两者构成了幼儿园的基本活动。为了使游戏真正成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就必须重视这两类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不同价值,保证这两类活动在幼儿园的有效开展。
从亮点部分来分析:
1、我认为以上这个活动也是尽量围绕着游戏来进行,从过程来看,教师围绕去旅游海底世界,到给海底世界的动物拍照,然后到把动物送回到海底世界,首尾呼应,从流程来看,一环接一环,是一个比较流畅的活动。
2、教师的语言童趣化。比如:开上小火车我们去旅行,用身体的各种姿势给小动物拍照,给小动物洗照片等,这些都是比较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的,幼儿也比较易于接受。
从不足的地方来分析:
1、从这节活动的核心目标来讲:这个活动共确立了三个目标,我认为,不管是幼儿掌握一种技能,还是学到了什么本领,或者是懂得了什么道理,目标应该是以幼儿为主体来制定,而这三个目标,前两条都用到了“通过”这个词,我认为“通过”是一种教学手段,而第三条目标用到了“培养”而“培养”是不是给我们教师的定位目标,不是说这个词干脆不能用,是不是我们在目标上能够更精练一些呢?
2、我认为本节活动的一些教学手段比较落后。比如老师带孩子们去旅行,走到一个黑板前,拿下盖好的一块布,现在网络这么发达,为什不用到多媒体,看能游动得动物,那样也省的老师费时间去绘画,而动物的种类也会更多一些,孩子的想象空间也会大一些呢?
3、与环境的互动不够丰富。大家都知道环境是我们幼儿教育的重头戏,环境会说话,而教师只是用一块黑板,也已远远不能满足幼儿的需求,可以把活动室的四周布置成海底世界,这样也能为活动提供足够的空间,从不同角度让幼儿去欣赏海底世界的动物,省的幼儿拥挤在一起,空间不足。
4、缺乏创造性。整个游戏过程中,教师过于求全,急于求成,希望每一个孩子玩游戏都能达到某一目标和水平,而幼儿的创造性、自主性被忽略了。
幼儿的游戏特点是:
游戏活动是儿童自发、自主、自选的,没有任何功利目的,能带给儿童快乐的,能满足儿童的发展需要的活动,而不是由教师规定的,或在其“导演”下的,幼儿按照教师的意愿进行的活动。真正的游戏活动可以满足儿童在生理上、心理上的多种需要,可以带给儿童快乐,对儿童良好个性的养成,健全人格的建构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我认为这个《海底世界》绘画活动,从幼儿游戏的特点和对幼儿发展的价值两方面来看,本次教学活动的游戏,没有让幼儿更多地了解到孩子们身边的事物,也没有引导性的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只是强调了单纯的激发幼儿的兴趣,因此我认为这次教学活动离游戏活动还有一定的差距。题目二:
活动类型:创造性游戏活动 活动名称:《有趣的海底世界》
活动目标:
1、能积极参与游戏,体验绘画的乐趣。
2、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
3、愿意和别人分享、交流自己的作品和美感体验。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海底动物玩具、墙壁四周大白纸布置、头饰、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参观海底世界。
1、师:小朋友今天的天气真好,海底世界的小动物今天召开联欢会,海马老师(出示海象毛绒玩具)邀请我们到海底世界去做客,请小朋友坐上海底隧道车我们一起去游玩,(幼儿一个搭一个)沿着海底隧道通行,四周有摆放的海底动物的玩具,幼儿沿途与小动物打招呼,拥抱小动物,亲吻小动物,与小动物互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3分钟)
2、教师带孩子沿海底隧道转一圈后,坐在地毯上,观看(多媒体课件)各种海底小动物的表演,并随意学小动物表演。(2分钟)
二、大胆想象创造绘画。
师:哇,海底世界真美,来了这么多的小动物参加联欢会,你们猜猜谁还会来参加联欢会,它们会是什么打扮,什么姿势,请小朋友在老师布置的地方画出来(四周张贴的大白纸,幼儿分散绘画)可以自己一个人画,也可以请小朋友和你一起合作绘画。(幼儿自由选择绘画工具作画)(15分钟)
三、我们一起来狂欢。
1、海底世界真有趣,你认为你今天看到的什么最有趣?(轻音乐声中师幼亲切谈话,拓展幼儿想象力)
2、播放欢快的音乐,幼儿选择头饰,连同多媒体的播放,一起跳起来,动起来,感受狂欢的氛围。
3、在音乐声中幼儿想干什么做什么,可以跳,模仿小动物表演的样子,也可以邀请同伴或老师参观、分享、交流自己的作品,互评作品,活动自由结束。(时间根据每个幼儿的兴趣自由决定)
对幼儿园中班绘画游戏活动《海底世界》设计的分析: 首先我来谈谈幼儿游戏的特点:
1、游戏是幼儿自愿、自主的活动
幼儿从事游戏,是出于自己的兴趣和愿望,由于游戏形式、材料和过程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要求,使他们对游戏产生兴趣,主动去进行游戏。在游戏中,幼儿的各种活动几乎没有什么限制,他们可以自由地充分活动,从中得到快乐并得到发展。在幼儿游戏中,自愿和自主是两个重要条件,游戏的形式、材料以及游戏的开始、结束都应由幼儿自己掌握,按照他们自己意愿、体力、智力来进行。正因为游戏是幼儿自主的活动,幼儿在游戏中的态度是积极主动的,反之,如果游戏失去了自主性的这一特征,而是由教师来精心安排的,幼儿只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被动地参加游戏,担任某一角色,从表面上看,幼儿是在参加游戏,实际上幼儿并没有真正地玩游戏,他们认为是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也就失去游戏的积极性。所以,只有充分尊重游戏者的心愿,发挥游戏者的主动性,才是真正的游戏。我们看到的这个设计活动老师开着火车带幼儿参观海底世界这一情节是老师刻意安排的,幼儿是被动的参与,幼儿的主动性并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
当然,从另一方面来看,幼儿在游戏中,会受到环境条件以及成人和同伴的影响,出自完全的主动是比较少的。但是在游戏过程中,这些影响要求易于为幼儿所接受,易于转变为幼儿自己的愿望和动机。
2、幼儿游戏具有趣味性
趣味性是游戏自身固有的特征,每种游戏都含有趣味性,正是游戏的这一特征,给幼儿的精神和身体带来舒适、愉快,使他们喜欢游戏。
游戏与其它活动不同,它不是强制性的社会义务,也没有实用的社会生产价值,它是一种娱乐活动。它以本身的趣味性,激起幼儿良好的情绪和积极从事活动的力量。趣味性是游戏的必要条件,因为有趣味才吸引幼儿主动参加,并在游戏过程中获得愉快和发展。在幼儿那里,首先吸引他们的是饶有趣味的游戏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逐渐对游戏的结果感兴趣。教师可根据幼儿的这种特点,正确地进行指导。要把孩子们对海底世界的好奇心充分调动出来,让幼儿有主动探索的欲望。
3、幼儿游戏具有虚构性
游戏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真实的活动,具有明显的虚构性。游戏的成分、角色、情节、行动以及幼儿玩具或游戏材料,往往是象征性的,比如把棍子当马骑、把树叶当菜吃、让小朋友假装成医生、骑在椅子上一动不动假装开火车等。老师当火车头,幼儿一个拉着一个当车厢就是虚构性的体现。
4、幼儿游戏具有社会性
幼儿并不是天生就会做游戏,游戏不是幼儿的本能活动,只有当他们的体力、智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积累了一定的知识检验,才会做游戏。时代、文化、地区、习俗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会影响幼儿的游戏,幼儿的游戏归根到底是周围生活的反映。但幼儿的游戏并不是周围生活的翻版,而是通过想象,将日常生活中的表象形成新的形象,用新的动作方式去重演别人的活动。幼儿的游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与戏剧反映现实生活相近似。
5、幼儿游戏具有具体性
幼儿的游戏是非常具体的,表现在游戏一般都有角色、有游戏材料和游戏动作,有游戏内容、情节和语言。游戏角色本身就是具体的形象,如孩子当妈妈时,她头脑中的形象可能就是妈妈。离开了这些具体的角色、内容、情节、动作、语言及玩具或者材料,幼儿的游戏就无法顺利进行。
我们了解了幼儿游戏的特点,我们再来说说游戏对幼儿的发展价值:幼儿需要游戏,是由其年龄特征决定的,幼儿喜欢游戏就如同他们渴望阳光和空气那样自然。马卡连柯说得好: 游戏是幼儿学习的一种教育形式,幼儿能从游戏中认识周围生活,培养独立性、积极性、创造性和动手动脑的能力。教师要善于利用游戏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1、利用游戏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幼儿认识周围生活是通过感觉器官的直接感知而获得的,因而训练幼儿的感官,发展其感知能力,让幼儿学会用眼、耳、鼻、口、手等感觉器官去了解事物的特征是幼儿素质教育的重点。但是单一枯燥的训练,容易使幼儿厌倦,影响效果。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边玩边练,则很有乐趣,既有助于扩大幼儿的眼界,激发其认识环境的兴趣,同时又能提高其感知能力,促进其智力的发展。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应充分注意游戏的运用,使其成为促进幼儿智力发展的有力途径。教师可以积极开辟游戏角,根据主题活动的要求,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游戏环境,满足其游戏需要。随着幼儿游戏活动的进展,教师要经常更换游戏材料,以保证创造性游戏活动的开展。选择和使用材料本身也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以物代物、一物多用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想像力与创造力。幼儿在游戏中对生活的反映并非是简单模仿,而是在表达自己的愿望,将所了解的各种现象重新组合,并加进自己的构思。这种积极的认识活动对幼儿观察力、思维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此外,游戏也是发展幼儿语言的好形式。
2、利用游戏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与行为
幼儿时期是良好品德培养的奠基阶段,是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游戏一般都制定了游戏规则,幼儿可从中受到社会规范意识和伦理精神的最初启蒙。游戏可以促使幼儿自觉遵守规则。游戏可以帮助幼儿养成爱劳动的情感和态度,游戏与劳动对幼儿来说联系甚密,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培养幼儿对劳动的兴趣和对劳动者的尊敬,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的积极情感与态度,并使他们获得简单的劳动技能。
3、利用游戏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
游戏能激发幼儿美的兴趣和情感。教师可以通过开展“玩笔”等游戏,让幼儿在运用各种彩色笔(如油画棒、粉笔等)在纸上或黑板上自由涂画与玩耍中认识笔,而且培养用笔画画的兴趣;教师可以经常组织音乐游戏,让幼儿在随着音乐自由舞动中激发对音乐和舞蹈的兴趣,锻炼大胆表现的能力。游戏可以陶冶幼儿的情趣,培养幼儿审美的能力。
4、利用游戏增强幼儿的体能
幼儿身体对运动的需求,可在游戏中得到满足。游戏可使幼儿身体各部分得到充分活动,促进其血液循环和呼吸系统的发展,增强其新陈代谢的功能,锻炼其肌肉骨骼,发展基本动作。游戏是促进幼儿生理、心理健康必不可少的活动。因此,在幼儿素质教育中,游戏成了增强幼儿体能的有力手段。
综上所述,游戏可以成为幼儿素质教育实施的基本形式和途径,教师在深刻认识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的同时,要积极创设条件,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机会与充足的游戏时间。
第四篇:纸教学反思
科学三年级《纸》教学反思
温滴楼小学 马桂丹
《纸》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其后几节关于常见材料的研究做出了研究方法和研究技能的铺垫,因此,在准备这节课的时候,我也颇费了一些心思。
上课伊始,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我把收集到的各种各样的纸制品展现在讲台上,再把课前用不同质地、不同颜色的纸粘贴而成的课题贴在黑板最醒目的位置,当一个五彩缤纷的“纸”字呈现在同学们眼前时,他们个个扬起小脸儿,难掩心中的兴奋,毫无疑问,孩子们已经被这五色斑斓的纸张吸引住了,我暗自庆幸——毕竟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
在引导学生认识了这些不同种类的纸张之后,我利用多媒体演示了纸的发展历史,并用“印刷术”引导他们说出了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这样,就做到了以学生的前概念为引导,从而更加激发了他们对于纸的探究欲望。
在接下来的课堂,我和孩子们一起进入了快乐的实验探究阶段,并始终沿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这一主线。而孩子们的好奇心一旦被激发,他们就会超乎想象的热情投入每一个探究环节当中,俨然都是一位小小科学家了。三年级的孩子们刚刚接触科学这门课程,我们不在乎他们能否掌握多少条条框框的科学知识,最为关键的,是引领他们经历一个又一个科学探究过程,让孩子们在过程当中放飞自己的内心,并在过程当中学会提问、学会思考、学会寻找,让他们感受到小成功带给自己的小自信,从而真正走出“纸上谈兵”的怪圈,真正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本科涉及到了四个需要孩子们动手实验的环节,因此,如何认识实验简单化、有效化,是我在课前反复思考过的问题。在观察纸的纤维密度试验和比较
纸的吸水性的实验中,由于我有效的指引和提示,孩子们几乎是顺风顺水的进行的。放大镜的和滴管的使用,对他们来说几乎算是轻车熟路了,包括在滴红墨水中控制变量的掌握,我也曾在之前的实验中有所强调,这次只是稍加暗示,孩子们便是心领神会了。我想,这两个小实验的成功得益于教师平时的知识渗透,事实证明,储备知识对于扩大知识面、培养学生缜密的思维方式及思维能力,以及对于小学生全面发展是必不可少的,这是素质教育追求的目标与实质,也是需要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下功夫的地方。
在比较纸的结实程度这一环节中,为了节省实验时间,我在课前就把报纸按要求裁好,课堂上分发给各个小组。本以为这个环节是最轻松和顺利的,没想到恰恰是这一环节中出现了一段小插曲。在汇报实验结论时,第三小组的同学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论,并且一定要让老师和同学们“评评理”。原来是其中的两名同学在经过两次试验后,都得出了“纸的纵向结实程度好于横向”的结论,这两名同学还在其他同学的怀疑声中用第三次试验证实了自己的结论,此时的教室一片议论声,我从孩子们的议论声里看出了他们对科学严谨性另一种解读。再仔细观察这两面同学,其中一位是风风火火的小男子汉,另一位是柔柔弱弱的小女生,一个具有很强的爆发力,另一个则是做事“慢半拍”,这样的两人比较纸的结实程度,而且材料是横纵向结实程度差异并不大的报纸,无疑有失实验的公平性。而我又如何做以解释呢?我的解释能否打消他们对实验结论的怀疑呢?这样的问题当时就在我的脑子里闪了又闪,最后,我还是用控制变量的解释试图说服孩子们,并且更换了实验用纸,这次,两位同学在大家的见证下完成了实验,并且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正是因为这个小插曲的出现,使其后的纸张生产过程这一环节进行得有些仓促。而在节约用纸和保护资源的这个环节,我同样采用了多媒体的形式,并
引导孩子们通过计算纸的用量来使他们懂得浪费纸的现象时普遍存在的,说明我们提倡节约用纸的目的时为了保护木材资源,从纸的角度来谈环保和爱惜资源,倡导学生节约纸张。
这节科学课虽然还算进行的比较圆满,但我始终忘不了探究活动中孩子们那种牵强的眼神,在我心中,那是对同伴、对老师、甚至是对知识的一种怀疑。我一直鼓励孩子们在科学学习中大胆怀疑,但是就这个实验本身而言,怀疑是要不得的。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还是我对这堂课的准备不够充分,在解决课堂突发问题这方面缺少教学智慧。课堂是预设和生成的辨证统一,是动态生成的过程。而“节外生枝”的生成,更需要教师高超的教学智慧。比如在这堂课,若是当时我能让两个孩子互换角色,仍然比较报纸的横纵向结实程度,那结果不是更有说服力吗!或者我把其中一个孩子换成另一个暴发力完全不同的同学,那么不也是不必改变纸张的种类了吗!而我偏偏选择了解释和更换纸张这一做法,这当然不能令孩子们完全信服,因为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他们更愿意相信自己的眼睛而不是教师的语言。而这个时候,恰恰是教师展示自己教学智慧的的机会,但是,教学机智不是随手拈来的,它是在许许多多因素的基础上产生的,它不仅需要教师大量的知识积累,还需要他们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学机智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表现,它仅仅属于成熟的、经验丰富的教师”。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深知自己并不成熟,更谈不上经验丰富,但我知道,教学智慧需要我在理论指导下大胆实践,在实践基础上反思,日积月累才能形成。篇二:纸》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纸》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本课是“常见材料”单元的第二课,在本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本课要帮助学生建构“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特性”这样一个核心概念和分解概念。通过了解常用材料---纸具有的特性和它们的用途,为学生学习建构“纺织材料、金属、塑料的特性”做好铺垫。因此,在本课为了帮助学生建构好“纸的特性”这一概念,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我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主要探究支架活动: ⑴教师通过礼物(宣纸)的形式来揭示课题。三年级的学生对“宣纸”表现出来的书法和绘画艺术,并不是很了解和熟悉,通过教师现场的展示,会激起学生探究纸的兴趣和心向,使学生就会想弄明白为什么“宣纸”会有这样的“独效”。教与学的内容水到渠成进入下一环节。⑵探究宣纸的吸水性、透明度、纤维的疏密
学生在教师的引领和指导下,探究宣纸的吸水性、透明度、纤维的疏密,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认识到宣纸在几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特性是由宣纸的制作材料和纤维的疏密程度所决定的。这一环节体现出教师对学生探究的“拐棍”作用---“扶”。
⑶分组探究面巾纸、报纸、彩色纸在吸水性、透明度、纤维的疏密程度方面的特性
教师又选择了三种学生常见的纸,组织学生分组再探究,使学生明确这些纸在吸水性、透明度等方面的差异,了解不同纸有不同的特性,进而把纸的性质与纸的作用相联系起来。这一环节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更体现出教师在教学中的“放”。至此,学生对“不同的纸有不同的特性”这一核心概念的建构,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⑷师生合作探究四种纸的结实程度
这一环节活动的设计,既与开课学生对宣纸特性探究的照应,也是学生更全面地来建构“不同的纸有不同的特性”这一核心概念,又使本课的支架活动行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学生学习效益达到最优化。⑸通过蔡伦对造纸术的改进(课件)和书写工具的演变过程,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从中受到美的享受。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积累,使学生来认识一些常用的纸和纸制品,了解一些纸的简单特点和用途。
⑹从纸的角度谈环保和爱惜资源,倡导学生节约用纸,对学生进行节约用纸的教育。通过制造纸的主要原料木材和其他原料,使学生知道浪费纸的危害,意识到节约用纸的重要性。
2、学情分析
作为普通的纸,学生会经常与其打交道。因此,学生对纸和各种纸制品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再认识纸,学生未必很感兴趣,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学生喜欢的科学探究活动,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教师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帮助和促进学生对纸探究的再认识。由于在异地进行施教,教师对所教学生不是很了解,学生年龄又小,自己尽量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来进一步提升和丰富学生对纸的认识。
3、预期学习结果
1、能初步运用多种感官和放大镜等工具对纸进行探究。
2、能运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纸的探究结果,并进行交流。
3、知道纸的一般特性和常见用途,并能把纸的性质和用途联系起来。
4、了解蔡伦改进造纸术和书写材料发展的简要经过,感受中国文字和绘画的美。
5、意识到节约用纸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了解一些纸的特点和用途。
教学难点:探究出纸的不同特点。
教学准备:各种各样的纸制品和纸质样本、滴管、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1、谈话:老师这节课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件礼物,你们想知道吗?
2、出示:宣纸(实物)。你知道这种什么纸?有什么作用?(板书课题:纸)这种纸,非常神奇,在表现书法和绘画方面有着独特的效果,你们想看吗?
3、演示:教师现场书写一个字“诚”。
4、课件出示:国画“牡丹”和“山水”。
二、探究宣纸的特性
1、谈话:为什么宣纸会有这样的效果,我们来探究一下其中的奥秘好吗?
2、讲解:观察宣纸的透明性、纤维疏密、吸水性的方法。
3、分组观察
4、交流汇报:纸的毛边科学上称作“纤维”。
5、小结:宣纸是一种用特别的原料制成的,洁白细密,质地柔软而有韧性,它吸水性强,吸墨均匀,远近闻名,深受书画界名士的青睐。
三、再探究面巾纸、报纸、彩色纸的特性和用途
1、谈话:其实关于纸有很多有趣的特点,下面我们来选择几种纸进行研究。
2、提问:老师给每一个小组都准备了三种纸,你认识吗?都是什么纸?
3、学生汇报:报纸、面巾纸、彩色纸
4、谈话: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研究这些纸的特点呢?你能用刚才学过的方法来探究这三种纸的特点吗? 活动1:探究各种纸的透明度
⑴把各种纸分别对着光亮或者蒙在有文字的书上看一看,哪种纸的透明度最好。
⑵要求:小组活动完后,要填好你们小组的研究纪录。
⑶交流汇报:有的透明,有的不透明
活动2:探究各种纸的吸水性
⑴在每种纸的中间滴一滴水,观察哪种纸的吸水性强。⑵要求:小组活动完后,要填好你们小组的研究纪录。
⑶交流汇报:面巾纸吸水性强
四、探究四种纸的结实程度和疏密程度
⑴把四种纸对折后钩住拉一拉,比一比谁最结实。
⑵观察纸撕开后的毛边有什么不同。
⑶要求:小组活动完后,要填好你们小组的研究纪录。
⑷交流汇报:纸的结实程度与用纸的材料和纤维的疏密有很大关系。⑸小结:以后我们学着用这些方法来研究其它纸的特点。
五、举出生活中用到纸的实例
教师补充:纸币的性质和作用。
六、了解造纸术和书写材料的发展
1、谈话:其实纸是我们人类天天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自从人类发明了纸,就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方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纸的用途越来越广泛。像我们现在用到的纸,经历了一个悠久漫长的过程。
2、讲述:在没有发明纸之前,人们在石头、龟甲、丝织品帛、木牍、竹简来纪录文字,(出示:帛书、木牍、竹简)后来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这些材料
也逐渐不适应书写的需要。我国东汉时期,有一个伟大的发明家,发明了新型造纸术,生产出了轻便、便宜的纸张,你们知道他是谁吗?(蔡伦,出示:自画像)关于蔡伦发明了新型造纸术,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你们想听吗?(课件展示)
七、节约用纸教育
1、谈话:通过刚才的小故事,我们还了解到造纸术成为我国的四大发明之
一。你知道造纸的主要原料是什么?(木材)现在用废纸、稻草、旧棉布、大象的粪便也可以造纸。为了保护木材资源,我们应该怎样使用纸呢?
2、学生汇报。
3、小结:节约用纸,回收利用。(6个牛奶盒就可以生产1包卫生纸)
八、总结
本节课有哪些收获?
九、检测
1、填空题
⑴()纸,洁白细密,质地柔软而有韧性,它吸水性强,吸墨均匀,远近闻名,在表现中国书法和绘画方面具有独特的效果,被称为纸中珍品。
⑵中国东汉的大发明家()发明新型造纸术,因此造纸术成为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⑶现在造纸的主要原料是()。
2、简答题
炎热的夏天,许多来海岛的游客,经常要用面巾纸来擦去脸上的汗水,这些游客用的面巾纸有什么好处? ※教学反思
“好课多磨”的秘密
----《纸》一课的教学后反思
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9月26日上午第二节课,应支教学校科学教师的要求,我执教了一节“关于科学概念建构”方面的观摩课。内容是三年级《纸》一课,施教后反思了一下自己的教学过程,既有惊喜之处,也有许多意想不到之处。现谈谈自己课堂教学后的一些思考和认识。
我认为本课的教学主要体现了以下三个特点:⒈达成“既定教学目标”----不露斧凿之痕
在课前,我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从“科学知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精雕细琢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在预定“方案”的指导下,为了丰富和促进学生对纸的再认识,进行了一节课的教学展示,学生通过对宣纸特点的认识,知道了纸的纤维有疏有密,明确了纸的纤维决定了其透明度、吸水性、结实程度等特点,再触类旁通其它不同纸的特点,教学环节水到渠成,教学效果明显,学生在已有概念的基础上形成了对纸的特点的科学概念。教与学互赢,顺利完成预期的学习目标。
⒉ 蕴含“三大特色”----彰显教师自我风采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尽显学科、人文、教师特长三大特色。教师以纸的各种探究活动为平台(支架),通过自身擅长的书法和善于表现书法艺术的一副字,使学生在感受书法独特的艺术感染力的同时,享受到祖国语言文字所带来的内涵之美,激励了学生好好学习科学的信心,增添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总之,教学中的人文特色和教师自身特长寓纸的探究活动之中,彰显了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相长。
⒊体现“教与学合二为一”----凸显教学的和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师的教学要充分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教学中,我本着这个原则和教学理念,通过师与生、生与生、师与教学内容、生与学习内容(纸的特点)师生与教学内容的对接,使整个课堂教与学完全融为一体,教学气氛和谐,学生在有意义的教学环境里,探究到真知,学以致用,教学的有效性逐步凸现。虽然本课的教学对学生基本上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但是也有许多我意想不到和出乎我意料的地方,下面例举两点:
1、有的学生居然会认识“宣纸”
在本节课开课伊始,我给学生出示一张宣纸让学生辨认,在课前我认为大多数学生不会认识宣纸,课上就直接告诉他们,结果有一个小女孩非常熟悉宣纸,我当时在课上感到十分惊喜。通过这个对事例,使我看到了教师在“备学生”这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漏洞,过低估计了学生的原有认知水平和前概念,这样如果长此以往下去,对自己把握教学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教师应尽快调整,深入学习相关理论和知识,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2、学生居然不知道百元人民币是纸制作的当我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个环节,给学生出示了一张一百元的纸币时,学生感到特别惊讶。也就是说,学生不经常与百元人民币打交道,必然会感到很陌生,学生的“前概念”教师很有必要课前与学生交流一下,这样为教学做好铺垫。这说明教师在课前的备课不够充分,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的总结,要吸取这样的经验教训。
教学是一门艺术,但课堂教学更是一门缺憾的艺术。我始终相信曾宝俊老师说过的一个观点:好课得多磨。只要我们在教学的前前后后不断地总结和反思其篇三:《漂亮的包装纸》教学反思
《漂亮的包装纸》教学反思
美术组 严 莉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一定要在了解孩子能力水平的基础上进行授课,本课在上完课后我就有这方面的感触和遗憾,由于高估了学生的秸造型能力,在授课时重点解决了包装纸的排列规律的问题,而在单独形象的设计方面没有做过多的要求,结果造成孩子在设计包装纸时最基本的原素—单独图形的设计很贫贬。回想授课环节,自己只是一略带过地给孩子渗透可以从几何形、动物、食品等孩子们好上手的形象进行设计,没有强化具体是哪结形象,更没有例举大量的范例,所以致使孩子们作业时图形效果单调,包装纸缺乏应有的美感。之所以有这样的结果,完全是由于教师重难点把握得不够准,而非学生的能力达不到。以后再授本课时一定要排列规律与单独纹样的设计同时兼顾,缺一不可。篇四:《纸》教学反思
《纸》教学反思 《纸》教学反思
《纸》是第四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课中为后面内容的研究做出了研究方法和研究技能的铺垫,是研究纸、纺织材料、金属、塑料的引领课。而且纸这种材料,学生常见常用,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容易引发学生进行较为深入的科学探究活动,并达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
在结构设计上,我以图片和研究实验满足学生认识纸性质的要求,最后结合生活和造纸生产教育学生节约用纸。
在调动探究愿望阶段,我首先从四大发明入手,让学生意识到纸从古到今的重要性,并介绍了,纸的发展历史,满足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其次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多认识一些纸,了解纸的用途,从而开始产生认识纸,研究纸的兴趣。接着我想学生提出为什么要用不同的纸来做这些物品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在引领学生去研究各种纸的不同特点及性质,让学生对纸的兴趣推进为探究的愿望,然后用多媒体展示了造纸过程的图文。
最后以图文形式让学生知道纸的主要原料时木材,所以我在此引导学生通过计算纸的用量来使他们懂得浪费纸的现象时普遍存在的,说明我们提倡节约用纸的目的时为了保护木材资源,从纸的角度来谈环保和爱惜资源,倡导学生节约纸张。
在今后的科学教学中我一定会本这严谨治学的态度继续努力,多听课,多向老教师学习。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要向教授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必须要有一桶水,要不断充实提高自己。篇五:苏教版科学三上《纸》教学反思
《纸》的教学反思 反思者 杨 升
多媒体的使用大大为我节省了时间和空间缩短时间和空间,譬如说各类纸质之物品的搜集和呈现是很困难的,但用课件展示同样能达到预期效果,还省时高效。还譬如实验步骤的呈现,我用了课件,图文并茂,学生一目了然,教师节约了课堂板书时间。课件呈现纸的发展史以及造纸过程,更是打破时空的限制,给学生以直观、生动的印象。本课涉及到了四个需要孩子们动手实验的环节。我想:如何使实验简单、高效?有效的利用时间?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对教师实验活动的控制。对活动的控制又是建立在教师的引领是否有效,教具的准备和使用是否简洁、高效上的。我首先把书上展示的孩子们自己动手准备报纸条的环节精简掉,由我动手为孩子们准备报纸条,我认为这样可以保证教具的规格统一,保证实验顺利的进行。如果你让三年级的孩子自己动手来裁报纸条,第一他有可能出现不安全的事故,或者裁的报纸条达不到实验的要求。其他三个实验比较简单,我放手让孩子自己做,放大镜和滴管的使用已经不止一次了,可以说轻车熟路了,我只是强调了一下快速给指定的四种纸上滴上相同的一滴红墨水,意在暗示他们控制变量。而且我开出的实验是12组,四个人同时实验,然后交换做,可以是实验动手操作率达到百分之百,也就是科学教育面向
了全体,关注到了每个孩子的成长。
在课件准备上我为了体现科学课的条理性。我还把每一个教学环节都用课件展示出来。每一步该做什么孩子们一目了然,我也一目了然,使整堂课井然有序的进行。
教材中只提到提到造纸需要砍伐大树,我将“造纸还需要排放大量污水也,对水体的污染也非常大”的内容也带进了课堂,让学生更加清楚的认识到节约用纸不仅保护大树,也保护空气和水资源,乃至保护我们的整个生存环境。
本节课中我也有许多不足之处:
首先,在学生汇报实验情况时,我没有让所有的组都汇报,只是汇报了几组后,进行了统计,哪些组和汇报的组相同哪些不相同,这样学生交流的权利打折了。其次,在汇报放大镜下看到的景象,学生不会表达,我给的帮助太早了,以至于学生没有别的描述语言,都和我说的一样:许多小毛毛,就是木质纤维。然后,就是节约用纸方面应该展开一些交流,一能展开彻底的环保教育,二则训练学生的思维、语言表达能力,当然需要教学环节再紧凑些挤时间了。最后,虽然首次接触对比试验,对变量控制故意淡化一些的,但也太淡化了,回过头来想想,作为新知识还是应该稍作强调一些,控制好难度就醒了。
第五篇:《纸》教学反思
《纸》教学反思
张亚慧
本节课在结构上遵循着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即先认识纸的属性,然后由此提出问题:为什么使用纸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接着介绍探究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逐一探究纸的共同性质,并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归纳出纸的基本特征,即有物美价廉、工艺简单、用途广泛的特点,最后,以拓展的方式在补充各种纸资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引用已有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增进学生的实际运用知识的水平。
在讲授这节课时我做了一些调整,先让学生来做实验,然后再进行书本中的第一环节,这样子学生会更清楚地接受知识,但是这节课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
1、学生填写实验报告单不规范;
2、本节课的材料分别是牛皮纸、餐巾纸、作业纸,目的为了感受不同纸不同性能,但是有的学生滴水的水滴数量不统一,实验结果就有误差;
3、填写表格了解纸的性质,学会利用纸的特性为生活服务,这一知识点个别同学还是不会分析。
2013-11-21